积极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3-02 14:59: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积极心理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积极心理学

篇1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将散落在心理学领域中的有关积极内容的研究集合在一起,用客观实证的方法来探索人类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反映了心理学从ill-being取向到well-being取向模式的转换,对我国方兴未艾的心理健康运动具有重要影响与启迪,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正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一、积极心理学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趋势

“一石激起千重浪”,积极心理学一经引入我国,迅速引起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引起极大反响。众多学者各抒己见,分析与思考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研究趋势呈以下三种:

(一)转折――从问题导向到健康关注

积极心理学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测量、积极干预,实现研究视野从“问题导向”到“健康关注”的转变,强调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更注重培养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这为心理健康的教育与实践开辟了新的思路。

1、转变价值取向,提高教育功效

曹新美,刘翔平的研究中认为消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削弱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贫乏化、教育形式的单调性和教育途径的单向性,形成教育对象和教育者关系的对立。其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偏离了心理健康的积极取向,陷入一种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病态心理学取向。而以积极心理学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可以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改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的关系,挖掘教育的资源,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2、增强积极取向,拓展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增强了心理辅导的积极取向,强化了心理辅导者积极的人性观和价值观,拓展了心理辅导的方法和策略的积极价值。积极型心理教育的意义在于为心理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视野,打开了心理教育为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大门,积极型心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心理教育范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是我国心理教育范式建构的现实而正确的选择,必定会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

(二)渗透――从理念导入到思想渗透

积极心理学不再只是“改良”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添加物”,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一种理念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并开始从理论上探讨积极(型)心理教育的构建。

1、提出积极(型)心理教育定义

积极心理学为开展积极心理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越来越多的心理研究发现,人的积极心理因素是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内驱力,因此,积极心理因素也就成为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心理依据。进而王希永对积极心理教育做出定义,认为积极心理教育是指主体为了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充分发掘积极的心理因素的教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应当高度重视积极心理教育,使之成为心理教育的主流和重点。崔景贵也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导人心理健康教育中,从科学信念、目标构成、建构策略来构建积极型心理教育,并提出积极型心理教育的定义:即是一种致力于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积极和谐发展与心理潜能充分开发的心理教育。

2、探索积极心理教育途径

在积极心理教育思想下,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成为积极心理教育的培养目标。研究认为积极的心理品质表现在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心态、道德等诸方面。增加积极心理体验是培养积极品质的途径,积极心理教育的主要手段主要是自助式教育。包括自助式心理探讨、自助式心理辅导、自助式心理暗示、自助式心理训练、自助式心理激励、自助式心理社团等。

(三)构建――从理论思考到模式探索

除了进行理论思考外,还有学者开始了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如孟万金教授便将积极心理学思想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认为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在以往诊断性和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和推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操作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开发心理潜能”为主要手段,以“多元智能”为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学科渗透的有效途径。在实施方法上,注重团体自主训练和学生活动体验。在研究方式上。以教师行动研究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在评价方式上,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等其他评价方式为辅。

孟万金教授倡导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积极心理学为统领,借鉴和整合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模式,形成了独特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①特点:一切从“积极”出发;②目标:通过积极的手段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来看待问题,处理事情,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会运用积极的方法论解决问题,用积极的思想和心理武装自己。根除消极心理滋生的土壤。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从而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乐观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③在遵循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扬生命为主。从正面点播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用阳光雨露滋润心灵的健康成长;二是分享欢乐、传播幸福为主;三是开发潜能、增强心理免疫力为主:四是学会应对、提高生活学习效能为主;五是扬长避短、发挥多元智能优势为主;六是全员参与、突出主体内因为主;④以“提高学习效能”为突出效标。与各科教育紧密结合,学科渗透成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到目前为止,孟万金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全国已有三百多所学校(幼儿园)申请参加实验。

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综上可见,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已经从单纯的理论思考发展到理

论建构。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已不言而喻,而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引与结合也已势不可挡。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视野。

(一)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取向

心理学家英格里斯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够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丰富的情况。不仅只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反映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取向的转换。即从消极、变态的心理研究转移到积极品质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消极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变态等)层面,而应着眼于积极的发展层面。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大多从关注防治心理障碍与疾病来维护心理健康,忽视从根本上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这种情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本意相悖离。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充满生气,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昂扬向上,热情洋溢。自由舒展,把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向高处。心理教育是张扬人性的教育,体现在人的心力、人的潜能、人的德性三方面:心理教育是发展性教育,包括求上心态、自主意识、健全人三方面;心理教育是幸福教育,主要表现为察知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三方面。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成长发展(包括心理疾患的矫正)的过程应该是不断促进人的心理积极的、良性的发展。指向幸福的追求,终极目标是导引人追求幸福,是心灵不断成长、发展、完善的过程。

教育必须保护学生心灵中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积极能力。自主地创造美好人生,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与价值。马斯洛指出:“人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也可以成为完善的人。”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造就与培养具有积极品质、美德以及幸福能力的完善的人。

(二)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技术

国内对心理健康的测量、评估以及相关的原因分析、对策的研究众多。但在心理健康评估中,使用的最多的量表是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其他还有Zung焦虑量表(SAS),生活事件调查量表等。严格说这些都不是专门的心理“健康”评估量表,而是反映心理负面、病态的倾向,用这些量表来刻画心理健康状况显然是不合适的,也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批评。例如,在以大学生为样本的大多数研究中,大学生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得分都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但如果据此得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结论不免有失偏颇。实际上,在国外SCL-90只是作为“幸福感”的负面指标与评价工具来使用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发展与应用正面指标,从积极的心理状态方面刻画与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轨迹,为现代心理教育的评估、诊断、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这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其实,我国1997年就已经有人用美国国立统计中心制定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和Kamman和Flett制定的情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试(景淑华、张积家。1997,),尝试将幸福感指标引入大学生研究中。

(三)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增加新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存在很多困惑。诸如: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做什么?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做什么?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什么?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操作?积极心理学为现代心理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与内涵。

心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与行动,目标就是培养拥有积极人格,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使人的生理与心理,人格与社会性相互融合、转化和提升。积极,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状态,而是对生命的理解与领悟,是对人生价值的自我直接肯定。对美好生活的感觉和衡量将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将不断开拓新的教育视野。

三、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作用

(一)理论基础的创新

1、理论的变革

心理学是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理论来源和技术支持。什么样的理论决定什么样的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导向”模式是在传统心理学消极影响下形成的工作方式,究其实质是因其理基础的性质决定的。积极心理学是不同于以往心理学的积极理念,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力量与美德的科学,其理论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积极的血液,从消极走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了理论的创新。

2、理论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轰轰烈烈发展二十多年,但是,这二十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在没有相对确定的理论基础的情形下倔强地成长着。它就如同一个流浪的小孩。一会敲敲精神分析的门、一会拍拍人本主义的窗,在行为主义家寄宿几天又在认知心理学家短暂做客。心理健康教育游走在各种理论之间,虽说亦可以集各家之长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没有统一的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家一个做法”,干预手段随实际工作者对各理论的掌握程度或喜好而定的现象。

积极心理学将散落在心理学领域中的有关积极内容的研究集合在一起,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索人类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体系,拥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治疗技术。因此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创新还表现在理论的整合方面。

(二)教育思路的创新

1、构建积极品质,实现积极预防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它们是: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积极心理学认为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人类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美德正是战胜心理疾病的力量,通过发掘并专注于人类自身的积极潜力,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防。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预防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通过可靠并有效地测量这些起到内驱力的积极品质,进行适当的纵向研究来弄清这些品质的形成过程、途径,并进行恰当的干预以塑造这些品质,采取方法增强这些积极品质从而实现积极预防。也就说心理学家教会人们如何使用乐观的品质,就可以非常有效的来预防抑郁和焦虑,而不是去一味地去修正缺陷。以此类推,如果我们希望处在高危情况下的青少年能都避免出现问题,有效的预防不是简单的去治疗,而是发掘并培养他们自身所拥有的积极品质。

2、使用积极指标,评价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家Diener认为心理健康有三个标准:一是主观性,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客观条件只作为影响主观体验的潜在因素:二是积极方

面,心理健康并非仅仅只是消极因素较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三是多维性,心理健康应包括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还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仅是负面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正面情绪、情感的增多,幸福感、生活满意感都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测量指标。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四条标准中有一条是“具有幸福感”。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的正面指标,或者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正性维度,或者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内容。程灶火等认为: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研究是心理学传统目的的补充,有利于增进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同时也为探讨心理障碍的机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可见,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幸福感是基于个人对生活的感受、态度和评价而建立的指标,它是通过人们的心理状态、满意程度的测量而获得的,能深刻地反映心理素质的综合状态,是解释和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正面的、核心的、重要的指标,为全面反映心理健康水平开辟了途径。

(三)技术手段的创新

1、多种测量技术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以正面指标评价心理健康状况,而作为正面评价指标之一的幸福感的测量技术已经形成以结构化问卷测量为主体并结合其他评估技术的多样化测量体系,为全面、准确、深入揭示幸福的本质,评估生活质量、生活满意提供着坚实的技术基础、技术支持。

篇2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6-0018-02

在学校里,通过各种“庆祝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是积极心理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把积极心理学引进学校,是通过课堂中已有的概念,而不是用特别的新单元引进积极心理学。

一、“庆祝优秀品质”( Celebrating Strengths)项目

珍妮・福克斯・伊德斯(Jenny Fox Eades)[1]在学校里进行的庆祝优秀品质项目在英国的部分学校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些学校已实验了五年多。

珍妮发现,讲故事、节日庆祝活动和个体积极品质在学校中有某种协同作用。她把这些因素归纳在一起创造了一个项目,即学校“庆祝优秀品质”项目(Celebrating Strengths in Schools)[2]。该项目是针对儿童、青少年以及为这些人服务的老师和家长们提出的训练内容。该项目运用积极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借鉴传统故事,创造独特的学校或社区庆祝活动,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自己和他人个性中蕴含的积极品质,寻找工作、学习和休闲中新的、更多的热情。这个项目把庆祝优秀品质渗透到了整个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中。

1.在“讲故事”中提高觉察自己和他人积极品质的能力

在“讲故事”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可以练习并渐渐学会一种方法,即:使用简单的线索讲故事,在讲故事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然后在同伴之间寻找这些优秀品质。 这增加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觉察彼此及自己优秀品质的能力。同时,讲故事建立了孩子们听的技能和对故事结构的理解,而这两个技能是文学课程的两个部分,所以,这种形式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传统学习技能。

2.把“讲故事”融入到学校标志性庆典活动和节日中

庆典活动和节日通常在学年的开始或结束。传统的节日,像庆祝丰收、庆祝复活节、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节等,常常是学年开始和结束的标志。那么,把发现优秀品质和讨论优秀品质的故事编进相关联的节日里,融入具有感谢和感激之情的传统故事中,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会发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孩子们在故事中所编的活动可以发生在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

二、“庆祝优秀品质”特点[3]

许多事情与庆祝优秀品质相关联。由于“庆祝优秀品质”项目不是课程,所以,理想的方式是把它渗透到现有的课程和学校活动中。“庆祝优秀品质”项目主要强调三个方面:连接、可持续发展和灌输意义,其目的是识别和发展某种优秀品质。

1.连接:第一,当孩子学会察觉故事中的优秀品质后,他们会自然地继续前进,注意在讲述者和在彼此之间寻找优秀品质。第二,孩子们学会了听。在一个讲故事小组里,孩子们彼此承认故事活动中呈现出的优秀品质,从而建立了社会连接。

2.可持续发展:坚持力是干预的重要方面。珍妮・福克斯・伊德斯强调要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与具体概念相连接,使活动切合实际。例如,通过与优秀品质相连接的符号和颜色,运用视觉提醒一遍又一遍地帮助孩子加深印象,将优秀品质强化在孩子大脑中。

3.灌输意义:庆祝优秀品质的意图(而不是具体的目标)是将意义灌输在孩子们的体验中。如在一个讨论开始时,孩子们会被问到:“你想怎样上这一课?”和“你希望谁上这一课?”

在讨论的开始,设置意图提醒孩子们,我们可以选择我们想要怎样上这个课;提醒孩子们,我们的课程是值得的,因为它可以由某人提供。就像当人们致力于为某人做某项工作时,人们会愿意真心实意地努力做好它。当目的被赋予意义时,动机似乎被增强了。也就是说,当孩子们上课的目的转变成“我希望这个课如何上,而且我希望这个课由谁上”时,学习的动机被强化了,学习的主动性相应提高了。

三、“庆祝优秀品质”目的

好事总是多磨,孩子们积极品质的培养及形成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它需要时间的磨砺。“庆祝优秀品质”项目就是以培养24个积极品质[4]为目标,在一学年中力争使孩子们熟悉这些优秀品质,然后再用两年的时间理解和使用这些优秀品质。

四、“庆祝优秀品质”方法及步骤

1.头脑风暴:对于不同的人,每一种“优秀品质”的意义不同。孩子们可能怎样认识这个品质,喜欢它的哪一点,也就是说,孩子们如何分享和理解这个品质是训练活动的第一个重要部分。

2.理解优秀品质:使孩子们渐渐意识到,他们了解和知道了这个品质的含义。

3.使用优秀品质:引导孩子们思考使用优秀品质的方法,并努力使每个孩子拥有这些品质。

这些活动大多数学校都可以做到,而且有些学校还能在某种程度进行延伸。我们最希望看到的,这些活动不仅帮助了孩子们,而且还帮助了孩子们的老师,使师生一起共同理解并拥有所有的优秀品质[5]。

心理学家亚历克斯(Alex Linley)和里纳(Reena Govindji)对“庆祝优秀品质”项目的评价是[6],该项目有以下作用:一、能够改善教师的幸福感和信心;二、使得教师更加享受其工作;三、改善了学生的信心、行为和实现目标的能力。

詹妮・福克斯・伊德斯相信,“庆祝优秀品质”项目在一所学校的实践大约需要三年的时间,将可以将积极心理学和优秀品质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我们深知,好事虽好,但它需要花费时间。

总之,学校庆祝优秀品质活动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如何帮助教师和学生在每日生活和学习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的教学或训练,如何为学生提供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的方式与方法。

注释与参考文献:

[1]珍妮・福克斯・伊德斯(Jenny Fox Eades)是一位作家和教育顾问,她是应用积极心理学省略国际会员,国际积极工作坊省略的创始人之一,她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PPRC.gg保持密切联系。她著有Celebrating Strengths: Building Strengths-based Schools、Classroom Tales: Using Storytelling to Build Emotional, Social And Academic Skills Across the Primary Curriculum)和A Strengths Gym。她为《泰晤士报》、《初级教育和早期教育工作者》撰稿,她进入学校和大学进行积极心理教育的培训.

[2]Fox Eades, J. (2006). Classroom Tales: Using Storytelling to Build Emotional, Social And Academic Skills Across the Primary Curriculum. Kingsley Publishers.

[3]Fox Eades, J. (2008). Celebrating Strengths: Building Strengths-based Schools. UK: Capp Press.

[4]陈虹,张婷婷.美国积极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3(上):18~21.

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力量;幸福感;积极心理治疗理论

1积极心理学理论简述

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MartinE.P.Seligman挑战行为主义,在狗的电击实验基础上提出习得无助理论。之后,受5岁女儿的启发,从习得无助转向习得乐观的研究,发现不仅无助可以习得,乐观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乐观研究推动了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理论和实践发展。1996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把建立积极心理学作为学会的一大任务,认为在关注个体心理疾病和痛苦的同时,心理学更应强调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的直接目的是找到人性积极方面的现象世界背后的规律。具体来讲,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积极的一面,致力于提高普通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层面:首先,在主观层面上,研究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和其产生发展的机制,目的是促进人的积极体验,提高幸福感。其次,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爱、勇气、创新、理想等积极人格特质的作用及形成过程,其中重点探究个体产生积极行为的能力和潜力。最后,在群体层面上,既研究国家法律法规等积极的社会大系统,也研究家庭、学校等积极的小系统。例如,探究怎样建立民主制度,如何形成平等和谐的社区环境,又怎样为个体创建自由成长的良好社会资源和健康的家庭环境。在研究方法方面,积极心理学主要采用传统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实证主义方法,如调查研究法、比较法、实验法、因素分析法等。但在方法的具体应用上,积极心理学的态度更宽容、更灵活,只要对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有用,不管是非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还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它都接受,如采用演绎推理研究人的“积极”的进化及发展,用文化解释学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2三种重要的积极品质

2.1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subjectwell-being,SWB)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根据自设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和身处社会状况评价的综合性指标之一,它包括人们常说的幸福、安宁和生活满意度等。主观幸福感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和整体性三个特点,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两种基本成分,以及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维度(孙虎林,2012)。目前,国外研究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描述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项目;第二阶段是探究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及其理论;第三阶段探索主要的研究方法。而我们国内21世纪以来也掀起一股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潮,尹华站等人(2012)通过对国内十年主观幸福感的文献研究分析发现: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数量持续增加,其研究内容也不断深化和贴近实践运用,主要内容包括介绍主观幸福感、编制测验、分析影响因素和应用实践等四个方面,研究重心逐渐由介绍转向影响因素分析和实践应用。

2.2性格优点

性格优点(CharacterStrengths)是指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而反映出来的一组积极人格特质。性格优点的测量一般采用量表,早先研究者有开发性格优点量表(VIA-IS)和青少年的性格优点量表(VIA-Youth)。由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无法使用这些自陈量表,后来研究者又提出一种新的方法,主试让父母先自由描述孩子的人格特点,再通过分析父母的描述内容来了解儿童的性格特点。Seligman和Peterson(2004,2005)在跨文化研究中,把24种性格优点归类为六种核心美德:智慧、勇气、人性、正义、节制和超越。此后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跨文化研究,发现在不同文化中性格优点存在普遍性,并且与优良表现、主观幸福感以及创伤后成长具有显著正相关。此外,个体性格优点的发展和表现也可能受遗传、年龄、性别以及个体的的影响(张宁,张雨青,2010)。但是目前关于性格优点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影响因素和关系的探讨,而对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仍处在萌芽阶段,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揭示遗传所赋予个体的积极特质,并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样本的代表性,例如把测验、观察和访谈等方法结合使用。

2.3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的文献中。2004年Luthans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为框架,在分析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特点和区别后,提出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本”概念,使人们开始关注心理资本及其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总的来说,心理资本是指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它包括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四个方面,这些成分都类似于状态的积极心理力量(仲理峰,2007)。心理资本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了个体所拥有的可以客观测量、投资开发和有效管理的人力资源(阎巍,2009),只是相对个人而言,心理资本表现得更为内隐。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心理资本,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发现,心理资本对领导和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等具有积极影响,对离职意向和旷工等具有消极影响。心理资本给组织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对于员工自己,应该通过参加拓展训练等活动,不断认识和提升自我,激发自我潜能,做自信、乐观、坚韧、勇于创新的人;对于领导者,应该从心理学角度拓宽管理视野,掌握帮助员工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引导员工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工作,激发团队活力,提升工作绩效;对于企业,需要拥有出色的企业精神、团队文化,培养拥有优秀心理资本的领导和员工。

3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可以说,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它因批判传统心理学强调消极病态心理而产生,其研究方法又积极接纳传统心理学中的实证方法。它体现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首先,心理学的功能在积极心理学中较传统心理学更为完善。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积极心理学强调对人性积极面和价值的研究,将研究范围从对病态人群的治疗拓展至对大多数健康的普通人心理的积极建设,从关注个人层面的良好发展拓宽至群体和社会团体的积极构建;在研究方法上,也更加宽容,整合了所有促进积极力量研究的方法。其次,积极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积极应用。在临床心理学领域,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进行临床心理干预称为“积极心理学疗法(Positivepsychotherapy,PPT)”。PPT能够有效改善抑郁障碍,提升幸福感,尤其是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效果更佳;相比普通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个体PPT对重度抑郁患者的症状消除有更多疗效,而团体PPT对轻中度抑郁患者有显著的效果。在教育领域,积极心理学被运用于户外教育和辅导心理学中,对挖掘学生潜能和提升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的最好的管理理念,是组织最强有力的竞争力。然而,积极心理学在其短暂的发展历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够完整;

(2)表现出一定的话语权,即否认消极的价值和功能;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抽样主要集中在成人,缺少有说服力的纵向研究;

(4)和早期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脱节;

(5)目前在中国本土化研究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4结语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完善,更是一门新思潮的科学。尽管近几年对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研究越来越热,但完善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以及拓展和深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8(2):402—405.

[3]孙虎林.文科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情绪智力的关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137—138.

[4]尹华站,苏琴,黄希庭.国内十年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内容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5):100—105.

[5]张宁,张雨青.性格优点:创造美好生活的心理资本[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161—1167.

[6]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82—487.

[7]阎巍.心理资本的界定与特点[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9):90—91.

篇4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的和谐幸福与健康发展,更强调人的积极作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人的积极层面的挖掘与引导,从而帮助事物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化。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的新兴科学,在教育科学研究与生活实践中都发挥出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充分印证了积极心理学的有效性。

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引入积极心理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反映在学习地理时,提不起兴趣是导致地理学习的效率低、质量差、效果弱的重要因素,这说明我们要重视兴趣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让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地理作为初中学习中新加入的知识内容模块,没有知识基础的支撑,加之于地理知识的科学性、理论性也比较强,因此,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是为以后学生在地理方面的学习所开辟的新的领域,奠定的新的基础。在这一新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入门”很重要,这一过程中,积极心理学的引入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兴趣带领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理知识的探索实践中去。

2.引入积极心理学,营造课堂活跃氛围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积极心理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效果与体现,为学生学习地理营造了良好和谐的环境与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诱发心理中积极层面的内容和情感,从而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谐积极而又幸福快乐的环境氛围是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追求和激发积极心理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和营造,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把积极心理学与地理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爱上地理课,爱上地理学习。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们可以通过地球仪的实物展示,让学生在亲身的感悟和实践体验中感受到地球仪的构造及应用原理,通过地球仪的模拟演示,直观而形象的了解到地球的自转、公转方向等基础知识和问题,在实物教学的多样化形式中,让地理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积极的吸引学生的参与。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来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对学生的吸引,从而以多媒体的图形、声音、动态视频相结合的形式来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习到关于地球的地理知识。

3.引入积极心理学,挖掘学生深层潜力

篇5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5-0004-00

心理学历来主要关注痛苦和功能障碍,然而自积极心理学诞生起,研究者们对了解积极功能的深层原因和结果越来越感兴趣。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其研究的主题不断扩展,近来已经引发了了解积极主观体验的新兴趣。200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莱恩特(Fred B.Bryant)认为,作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结构因素,品味(savoring)也应该属于积极主观体验的研究领域。这个观念的核心观点认为主观幸福感不仅仅指没有主观苦恼,人们通过处理负面事件的方式减少痛苦并不能保证一个人能够用体验积极事件的方式去促进健康。由此可见,研究品味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品味能够让人们更好地去体验爱、真理和美丽,它给人们带来了现实的幸福感。

一、品味的概念

1. 国外品味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品味的概念最早来自拉丁语,其不仅仅包括对认知反应的知觉,并与审美、美味和博学相区别,是一种超越愉快的体验,包涵个人较高的规则意识和洞察力。完整版牛津字典(Simpson&Weiner,1989)从两个方面定义品味:第一,欣赏品尝食物时的乐趣;第二,欣赏任何体验的乐趣。

品味早期作为一个过程的概念出现在经济学领域中。本瑟姆和马歇尔((Bentham&Marshall,1789)认为主观效用决定因素包括愉,其通常源于期待未来满足感。杰文斯(Jovens,1905)提出,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引起愉快和痛苦的情绪:(1)回忆过去;(2)对当下事件的知觉;(3)期待未来事件。他把第三种方法叫做期待愉快,这是经济行为的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勒文施泰因(Loewenstein,1987)提出,品味是“源于未来消费期待的积极效用”。

兰格(Langer,1989)首先从心理学的视角解释品味,他认为品味是人们专注的知觉和归类体验的新方法。凯斯(Keyes)认为积极情绪状态中的满足感来自品味过去和现在。布莱恩特(Bryant,2003)认为品味至少包括四方面的含义:(1)留意快乐和欣赏积极体验;(2)发生在当下的即兴感觉;(3)从主要的社会和自尊的需要中解放出来;(4)关注和留心一些体验,而不局限于关注享受愉和各种自我满足感的体验。具体而言,品味是积极主动地对任何经验的欣赏性享受过程。国外学者对品味概念进行了严谨的研究,其中布莱恩特提出的品味概念最详细最全面。

2. 国内品味概念的古今变迁

品味的内涵在我国有一个变迁的过程。古人把品味解释为各种肴馔。如:在《礼记·少仪》中,“问品味。曰:‘子亟食於某乎?’”在唐代白行简所著的《李娃传》中:“乃张烛进馔,品味甚盛。”在宋代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大内》中:“其品味若数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随索目下便有之。”

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勃兴和中间阶层的崛起,“品味”一词在现代社会逐渐流行。我国学者刘欣认为,品味的内涵和外延正紧随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人们对品味的理解不再从经济意义出发,而是从更深层次上把品味与心理、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紧密联系。学者李志培认为,在社会理论发展的中国语境下,品味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品味不仅是一种状态,而且也是一种过程。根据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品味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1)尝试滋味;(2)仔细体会;(3)物品的品质和风味;(4)格调和趣味。由此可见,从古至今,品味的内涵得到了扩展和丰富。

二、品味的研究

1. 品味理论的探索研究

(1)最优化水平理论

贝尔纳(Berlyne,1960)在进行有关婴儿注意实验时发现:如果一些视觉刺激不够新奇,婴儿不会去主动注意;如果刺激过于新奇,他们就会回避这类刺激。因此,贝尔纳提出人类倾向于关注中等水平新奇的刺激。这种中等水平的新奇刺激特别容易引起人们去欣赏和品味。个体注意到这种中等水平的新奇刺激,只要这个刺激保持适度水平的新奇性,个体就会处于品味这类刺激的状态。最终,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类刺激也会失去活力和吸引力,它给人们带来的特殊愉也会逐渐消失。

依据这些研究,赫尔森(Helson,1964)提出对知觉反应的“适应水平”概念,认为人经常会适应和习惯品味的愉快过程。赫尔森(Helson)定义“适应”为:对重复出现的刺激反应不断减弱,并重新建构有关刺激的认知以及刺激对生活影响的认识。之后,布里克曼、柯茨和加诺夫-布尔曼(Brickman ,Coates &Janoff-Bulman,1978 )等学者扩展了这个概念,提出对愉快刺激的适应速度受到刺激物的质量和多种知觉维度的影响。如果令人沉浸于品味的体验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刺激,我们不希望品味它太久。如果这个刺激是复杂的,包括感知觉的维度,在适应这些事情直到品味过程消失之前,我们自然会主动去关注刺激的各个维度。

篇6

和疯人院的许多人的基础上,把人的颅骨划分为37个区域,并对每一个区域的特征与人心理的关系进行了分类,如,加尔认为头骨隆起的人具有扒手的人格特征。当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之后,心理学家们又在人格研究中出现了新的争论,主要是遗传论和学习论的争论。遗传论者—女一高尔敦(Galton)、格达德(Goddard)、推孟(Terman)等人认为:人格主要是遗传的,只不过这种遗传是以一种回归的方式出现,人们不易从现象中直接发现,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统计测量手段。他们拿出了许多的调查数据来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其中最典型的是“名人的后代更可能成为名人”的统计资料,高尔敦甚至还写了一本书来说明他的这种观点,书名就叫《遗传的天才》H(erdeitaryGenius)。现在看来,高尔敦的心理遗传理论虽然有失偏颇,但它的真实性也许也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荒唐。至少目前的许多事实(如利用家族图谱分析法、双生子比较法等获得的事实)己经能够证明人心理的很多方面都是来自于遗传,只不过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学习论者—如巴甫洛夫(Pavlov)、华生(watson)、斯金(skinner)等人(主要是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则认为:人格是由后天的学习而来,后天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发展状况,这-部分心理学家用了很多的实证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到目前为止,这种争论仍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中继续着,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过这种遗传论与学习论在今天己演化成为另外两种相对立的人格理论,一种是实体论(entitytheory),另一种是渐变论(inerementaltheory)。实体论(Mueller,&Dweck,1998)认为人格特性是固定不变的,它华本上不受人后天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一个人的努力程度、行为动机和特定的情景等。实体论者相信人格是由人格特质构成的,人格特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一个人的行为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特质的外显过程,人格特质和行为之间存在着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实体论相信一个人的行为具跨情景性、跨文化性和跨时间性,也就是说只要具有了某种人格特质,那么他不管在什么条件卜都会具有和这个特质相对应的行为。当然实体论也承认外界环境和情景的影响作用,但他们认为外界的环境和情景条件只是起着一种表层装饰作用,它只能影响人格特质活动的具体方式,而不能改变其所导致的行为的性质。因此,环境和情景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附加在心理系统上的随机千扰,受环境和情景条件干扰的行为也一定最终可以还原为个体所具有的潜在特质。在实体论者的心月中,人的行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低的可变性,心理学学家只要考察行为本身就能准确地把握到一个人的真实的人格特质。实体论的这种关于人格特质的不变性信念因其比较符合科学主义的精神而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推崇,在许多人看来,心理学的根本日的就是要寻找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规律,并希望最好还能把这种规律还原到个休的生理机制上。和实体论相对的另一种人格理论是渐变论。渐变论者坚信人格是可塑的,在不同的情景条件一人的行为与人格是可以分离的。在这里渐变论主要有两个观点:首先,尽管人先天的神经构造对个体的人格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人格主要还是受一个人后天的努力、动机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格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同时又会随着这些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其次,人的许多行为尽管受到人格的影响,但也可能随环境或情景条件的变化而显示一定的意义变化,人格与行为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渐变论坚信个体人格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动态中的平衡,因此对人格的认识过程也应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对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如需要、动机、认知、情绪等动态性的研究(尽可能多的了解对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的心理过程与行为表现之的关系),才能真正准确把握或解释个体的人格。不过,渐变论者也经常使用人格特质这个心理学专业术语,但他们在使用这个术语时和实体论者有着明显的区别。渐变论者主要把特质当作是个体行为的一种社会性概括,也就是说,渐变论在使用特质这个词时更主要是突出其在一定时间、一定情景一F的社会意义,而实体论者则更强调特质的生物属性意义,强调其跨时间、跨情景的一致性。关于实体论和渐变论的心理模型的具体比较我们可以参阅下面的。 第二节积极心理学关于人格的基本观点

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是以反思和批判传统心理学关于人格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传统的人格心理学研究—不管是实质论还是渐变论,它们都存在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分强调了人格的独特性而忽视了人格的共同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世界土也似乎不存在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二是传统的人格心理学有着消极的特性,即过分关注了问题人格,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到现在比较流行的特质人格理论,它们的最终归属点都无一例外地落实到了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上.

一、积极心理学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在个体水平上对人格进行了研究,从目前来看,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还不尽完善,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主张主要有以下三个突出的观点:

(一)提倡研究积极人格特质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最大的心愿是试图以少数荃本类型来对整个人类进行分类,这当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也是一个可作为的尝试,现代心理学流行的方法是通过特质纬度来对人格进行分类.所谓特质“是指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不作严格区分,也可以将特质理解为性格特征。”(黄希庭,1991,p.672)也就是说,一种特质可以归结为一个人以相对长久和一贯的方式而表现出与别人的不同(有文化的差异),是个体的一种持久性的性格特征,它和具体的生活情景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认知和情感等。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或他人进行描述时,我们常会使用一些特定的形容词,如“好争斗的”、“聪明的”、“易激动的”、“少耐心的”、“谨慎的”等,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特质术语的使用过程。特质是从一个人具体的行为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特质作为原因而回到这个人的行为本身。如我们说某人是一个好争斗的人,但如果这个人在一次活动中无故地殴打了他人,我们不能说这是因为他有好争斗的特质使他这样争斗。积极心理学同样也采用特质纬度来对人格进行研究,在这方面,积极心理学秉承了它的一贯做法,主张人格研究不仅要研究问题人格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更要致力于研究良好人格以及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是·种积极的人格理论.人格心理学中最著名的特质理论是“大五”人格理论,所谓“大五”是指形容人格的五大因素(关于到底是几大因素,目前心理学界还有争论,如艾森克认为只要三个因素就行了,而卡特尔则认为要有16个囚素等),这瓦人因素是从所有描写人格的形容词「!,运川囚素分析法而抽取出来的,它们分别是神经质(neuroti。ism)、外倾性(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尽责性(eonseientiousness)。这五个词本身都是川来描写人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价值意义,是一种中性词,如神经质指人在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是有勇气还是焦虑、是平静还是生气、是快乐还是消沉、是自我控制还是冲动等;外倾性指人在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是好交际的还是自我封闭的、待人热情的还是冷淡的、是活跃的还是保守的等;开放性指人在面对审美、情感、价值观、行为等时是好幻想的还是墨守成规的;宜人性指人在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是信任的还是怀疑的、乐于助人的还是不合作的;尽责性指人在而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是自我约束的还是放任的、是讲秩序还是混乱的、是精心计划还是一时冲动等。所以从“大五”人格特质理论的本质来看,人格心理学相信在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最。一股力最是消极的—它代表压抑、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说谎等;另一股力量是积极的—它代表喜悦、快、福乐、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和幸福等。这两股力量谁都可能战胜谁,关键是看每一个个体自身到底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更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在第只章中我们曾经把积极体验分为两种,一种是感官偷悦,主要由感觉器官的满足而带来的体验;另一种是心理享受,它是由于个体全身心地投入活动、并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

自我的积极力量时(大多数情况「伴随着取得某种实现或成就)而产生的一种体验。个体自我的积极力量具有性格类特征,它在促使人获得积极验的同时,也对人美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Peterson和Seli叨an(petesron&seli脚an,2001)曾做过一个积极)]量的行为分类评价(theValuesinAetionClassifieationofStrengths)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良好品德(智慧、勇气等)是核心,而培养性格类积极力量则是确保个体能获得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具体见表5一1),表5一l中所列的24种性格类积极力量就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24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如果一项性格类特征是积极人格特质(也就是性格类积极力量)的话,它一般要满足二个方面的标准:第一,“是特质类的、和幸福生活的实现相联系、满足道德价值、不会损害其它人的利益、受到公众社会的肯定、在社会角色中有较高的价值意义、可以被有杰出成就的人作为自己之所以成才的例证。(AlnaCarr,2004,p.51)”第二,除了以上这些标准之外,积极人格特质还有一条最重要的标准,即和每一条积极人格特质涵义相反的性格类力量不应同样具有的积极价值意义。如“灵活性”的反义词是“坚定性”,坚定性在社会生活中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灵活性就不属于积极人格特质。后来Peterson和Selimgan又把这两条标准细化为12个方面,它们分别是:普遍存在性(在不同文化中都存在)、满足感(有助于自我实现感、满意感、幸福感的产生)、道德性价值(有自己的社会价值意义)、不影响他人的成长(能被他从敬仰或崇敬)、对立面具有消极意义、特质类(具有相对稳定性)、可测量、独特性(和其它积极力量没有共同的地方)、个体性(和个体的生活相联系)、惊奇性(可成为年轻人或孩子学习的榜样)、选择性缺少(不是姆个人身上都能表现出来)、社会性(是社会行为或各种仪式要培养的目标)(Selimgna,etl,2005,p.411)。当然一个人要想获得良好的品德,并不是说就一定要具有一项美德所包含的全部积极人格特质,许多时候一个人只要具有其中的一项或二项也许就够了。同时这也少补不表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这24条积极人格特质,就·定能形成这6大美德。事实上,个体良好品德的最终形成还需要一定的保障条件,如教育、社会环境、家庭文化等。顺便说明一卜,表5一l中所列的6大美德被认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生存价值意义的心理机制,它们己经具有了某些生物性特征。人格心理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过分关注了问题人格或人格的问题方面,这使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一种不平衡:即一方面解决各种人格问题的技能、技巧日益成熟,而另一方而却对良好人格的形成或发展一无所知。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心理学必须研人内心所存在的积极力量,只有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如果人格心理学仅仅只是以帮助人们消除问题人格或人格中所存在的消极方面为中心,那么,即使当人所有的问题都被消除后,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也不可能得到自然的增长,

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自我实现的人。当然积极心理学倡导研究积极人格并不意

味着人格心理学就是要忽视或放弃对人格问题的研究,它只不过是强调人格心理学要成为一

种平衡的人格心理学,要在既研究消除各种人格问题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研究助长良好人格

的积极方面。

(二)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各因素的交互作用

首先,积极心理学承认个体特定的生理机制会产生与它相应的行为模式,但这种生理机制对行为模式的影响既不是直接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更不是持久的。也就是说,“人不是按照由基因图谱规定的固定路径来发展自己的,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文化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CPaaarr&Cevrone,2003,p.62)如Magnusson在研究中发现,生理成熟较早的女孩子,其发育早期常常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行为,从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典型的生理因素所导致的结果.但对这一现象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后发现,这一现象其实并不完全是由先天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同一年龄组的女孩实际上生理成熟相差很大,这就意味着那些成熟早的女孩和其他同年龄的女孩有着完全不同的生理性和心理性的动机和需要(Mganusosn,1992,PP.119一138).这种动机和需要使得她们会去追求和同龄人比起来有明显不同的人际交往关系(这种人际交往关系主要是由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决定的),但社会却不考虑这个问题,仍然把她们和其他女孩一样对待,这就导致了她们可能会出现某些问题行为。也就是说,正是这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关系决定了她们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从而导致了她们的不良行为方式—问题行为。事实上,当这些女孩子在后期改变了她们早先的人际关系后,她们和其他一般孩子的行为也就没有什么差异了。Mganusson等人的这一研究说明生理机制既对人格产生着重大影响,但又不完全决定着人格的发展模式,人格应是生理机制、外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共同影响的一个合金。其次,积极心理学认为外在的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生理机制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人的某些生理机制的功能、结构等。积极心理学的这一观点己被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所证实,Gott11eb(1998,P.79一802)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就发现,当人面临一个全新的行为方式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显示出相应的可塑性和变化性,期间人的荷尔蒙水平和细胞质均会发生·定的变化。而日.敏新的REP实验研究也表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条件「学习的个体,其同一种知识在大脑中的脑定位也可能不同,如北京师范大学舒华教授等人的研究就显示,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在学习英语时,他们的英语知识在大脑中的定位位置是不同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个体现有的生理机制既是生物体属性本身进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个体行为和社会环境起作用的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在人格研究中虽然也不忽视先天生理因素的影响,但更强调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在个体的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只者的交互作用中,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活动,然后在一定的生理机制的作用「而内化为个体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人格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体内化其外在活动的结果,正如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htamJmaes,1842一1910)所说的,如果你播一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个性格;播下一个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而在外在的社会活动内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中,积极体验则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请参阅本章后面部分的相关内容)。

转贴于 (三)强调人的能力及潜力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目前流行的人格心理学是在过分强调人的局限性而忽视了人的潜力的框架内进行的,在一些观点看来,人格由一些在不同生活情景中较少发生变化的先天遗传特质倾向所构成;另外一些观点则认为,即使环境影响能改变人己有生理机制的激活阑限,但人格总是由那些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结构和功能都不变的、主要由进化而形成的特定领域的机制所组成.”(叩arar&Cevrnoe,2003,.P62)其实,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毕因力量早已和人的某些行为功能相结合而成为了一种受主体控制的能力(或者是潜在能力)。因此,忽视了人的能力和人的潜力在个体人格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也就是忽视了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或说是忽视了人的主体性)。积极心理学之所以强调人格是由人的内部生理机制、人的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己的理论观点: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人格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时也应研究人的积极力量,也就是研究影响人积极人格的成长因素。因为,既然良好的行为和外部环境是积极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人在自己人格的建构过程中又具有主动性,那么我们就能通过发展人的良好的行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来达到建构或改善个体的格。而要发展人的良好行为和建构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则又可以通过发展人的主动的积极行为能力,因为当个体具有了主动的积极行为能力之

后.他就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行为方式以及周围的环境有意识地施加一定的积极影响,从而影响自己的人格建构.这样,一个人的现实能力(包括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能力、制定日标的能力、实现目标的计划能力等所有涉及到行为形成的能力)就被纳入到了人格的建构之中,并且成为了影响人格的一个重要力量。不仅如此,这种交互作用的观点也使人的潜力也被纳入到了个体的人格建成构之中,因为潜力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和其它事物发生关联时就能被人意识到(也即上述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就必定使个体的内在潜力得到表现),而个体的潜力一旦被意识到后,它就会表现出与现实能力同等的作用。正如Kagan在1998年时曾讲到,一块躺在湖底的大石头被人称为潜在的危险,但这一危险的意义并不是它本身固有的,也不是在它孤立时所能表现出来的,但当它在和其它具有社会意义的事物发生联系时,它就开始显示其危险的意义。因此人类在积极人格的建设过程中就不仅要关注人的外在能力,也要关注人的内在潜力。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眼中的人格心理学已不仅仅只是对个体的差异做出描述,或者利用其理论来对某些人的人格问题进行纠正,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对人格的分析来唤起心理学对积极力量的关注,并以这种积极力量来帮助所有人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就是一种积极的人格观。

二、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分类

积极心理学是以解释风格为标准来分类人格的,这种分类在心理学历史上还是第·次所谓解释风格就是指人们对发生于自己身上的事(也就是外在的刺激)的理由所做出的一种持续一贯性的解释方式。具体地说,就是不同的人喜欢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外在刺激事件的理由,而这种解释又是相对稳定的或持续一贯的。解释风格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塞里格曼提出的,它是从60年代的“习得性无助”这一概念发展而来的.

(一)习得性无助理论和归因控制点理论

前面第二章中我们曾提到塞里格曼在二十世纪60年代末的一次实验中发现了“习得性助”现象,在发现这一现象之后,塞里格曼随后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系列的“习得性无助”实验。他们先把一些狗一只只轮流拴在有电击的笼子里,让它们分别受到多次电击(让它们学会习得性无助)。然后,再把这些狗和其它几只没有受过先前电击的正常狗关进同·个笼子,装狗的笼子里有一只电灯不时打开,电灯亮后10秒钟给予一次电击。这样几次之后,笼子里所有的狗都形成了把灯光和电击联系在一起的条件反射。这时突然打开电灯,所有没有经过前面单独处理的狗在笼子里挤作·团,到处乱窜,它们很快跑到笼子的另·端而逃避电击。而所有经过前面单独处理过的狗则呆在原地,不知道做出任何努力去逃避。依据这个发现,塞里格曼对人类做出了大胆的假设,他认为许多人存在的诸如压抑等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也是具有了“习得性无助”—对现实有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信念,而不是他们真的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但这个理论一提出来就遭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师们的反对,他们用许多的生活事实和临实证明了这种推论的不可靠。在这种情况「,塞里格曼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寻找另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解释人类的这种心理压抑,他们于是把“习得性无助”理论和罗推尔(Rotte)r的归因控制点理论相结合。罗推尔在上世纪50年代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既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又是一位实验主义心理学家。尽管总的来说他是一位行为主义者,但他长期的心理治疗实践经验却让他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他发现,许多病人的生活态度通常是由、些关键性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而一旦形成了某种态度,这种态度则会泛化到他其它的一切行为上。罗推尔和他的研究生做’f一个实验,他拿出一些卡片,这些卡片上有正方形或圆形图案,但他只是把没有图案的一面呈现出,他让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些本科生猜测卡片上的图案到底是什么?他告诉这些本科生说这是一个超感觉实验,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用来掩盖实验的真正日的。当这些被试猜测之后,由实验者来说是对或错,也就是说不管被试猜测的真实状况如何,实验者才真正决定着被试的对或错。当他进行了一组10次之后(分别根据需要给被试以不同的强化,目的是让其中的有些人具有相信自己真的有某种超感觉的信念),他让被试自己估计他在后面的一组中会猜对几个,并说明理由。这时就出现了差异,有些学生会认为自己在后面会做得很差,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完全是凭运气猜中的;而另·此学生则认为自己下次会做得更好,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猜中是由于自己有超感方面的技巧,而且这种技巧会随着练习而更加熟练。在对这个实验进行分析整理的同时,罗推尔还发现他督导培训的一个名叫费里的心理治疗师有一个病人很有趣。这位病人是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他总是抱怨自己没有社交能力,但在费里的敦促一「,他参加了一个免费的校园舞会,在舞会上,这位病人和好几位女孩子跳了舞。可当费里事后跟他谈论这些时,他却说:“这完全是运气,这样的事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当罗推尔把以上两件事联系起来后,他一下子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想法,这种新想法就是我们今天社会心理学上所讲的“归因控制点理论”。归因控制点理论认为,人在血临·定的生活事件时时,要么把其原因归咎一J几外部川段,如运气、机遇、命运或者其它人的力量等,要么把其原因归咎于自己的内部力量,如智力勤奋或者其它一些个人的特征等.前一种人的归因控制点在外部,具有外部控制点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对外在事件无能为力;后一种人的归因控制点在内部,具有内部控制点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是生活的主人,自己能控制事件的发生或发展。依据这一思想,罗推尔还编制了一个归因控制点的测验量表,这个量表共有29条项目,每项题目都有2个不同的答案可供选择,我们选择其中的几条作一个说明。如:

2、()a人生不幸多是运气不好所致;

()b人生不幸多是人自己所犯错误的结果。

4、()a天长日久,人总会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尊敬:

()b很不幸的是一个人的价值经常会被埋没,不管你自己多么的努力。

11、()a成功是努力工作的必然结果,它与运气无关;

()b得到一份好工作主要取决于合适的时间与合适的地点。

25、()a我经常感到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无能为力;

()b我几乎不相信运气会在我的生活中起什么重要的作用。

在以上项目中,如果你选择2a、b4、1b1和25a时,你就是一个外部控制点的人,你就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或成功归因于运气、命运或其它人的力量,这些都不是个人自己所能控制的;反之,你就是一个内部控制点的人,人就倾向于会把自己的失败或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智力、勤奋或其它个人的特质,这些都是个人自己所能控制的。 (二)“乐观型解释风格”与“悲观型解释风格”

塞里格曼发现自己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和归因控制点理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也就说,个体在不同的外界条件的作用’一F,会习得不同的归因控制点,个体的心理压抑等问题的出现更主要是由于习得了归因外部控制点。这一理论在土世纪七十年代未提出以后,受到了许多心理学研究(包括心理学调查和心理学实验)的确认。到了八十年代,塞里格曼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其理论进行了修改和扩展,他把修改和扩展后的理论命名为“解释风格”理论。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这一理论莫定了积极心理学人格理论的基础,同时它还直接导致了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技术的产生—认知疗法(通过归因的改变来改变一个人的解释风格)。塞里格曼认为,在面临失败和挫折时,所有人都会自我去寻找其原因。“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且这种失败和挫折只限于此时此地: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长期的或永久的原因、具有普遍性、是由自己内在原因引起的,并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会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其它事。而在面临成功和成就时,人们也会去自我寻找原因,但“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这时会认为成功和成就是自我的内在原因所致,而且是长期的,并会泛化到自己的其它活动中去;反之,“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因为外在的原因,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它只限于此情此景.因此,具有“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就容易形成压抑、焦虑等心理问题,随后的一些心理学家(Peterosnet!a.,2002)做了许多的调查研究,结果都证实了塞里格曼的这一观点.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塞里格曼的这些观点和他的积极心理学主张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不过,尽管赛里格曼是由习得性无助而提出其“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理论的,但有调查显示,有些孩子虽然生活在恶劣的消极环境下,但他们也会形成乐观型的解释风格。这说明个体所具有的解释风格不仅仅只是学习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受个体的一些先天因素的影响.Schulman、keiht和Selinglan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发现,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但同卵双生子解释风格之间的相关要远远大于异卵双生子,前者之间的相关最低为0.48,而后者之l’de的最低相关则为0(S。hulman,keith&Seligman,1993)。但这二情况也并不意味着人就有一种解释风格的丛因存在,事实上墓因也许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毕因很可能首先影响到一个人的外表长相或智力状况,而相貌和智力等因素则在一个人后天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也许才是真正影响·个人解释风格的直接因素。从人生活的实际来看,一个人解释风格的形成应该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丛因囚素之外,其它重要的影响因素有父母的教养方式、老师的教育风格、个体自身的生活经历、社会媒体等。父母的归因风格—尤其是母亲的归因风格和的归因风格有着一定的相关,但己有的研究表明,母亲的归因风格绝不是一个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而且在这方面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一部分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母亲的归因风格和其子女的归因风格有影响,如No1en一Hoeksema、ParsonS、Adler和Seli叨an等人的研究而另一部分的心理学家的研究则认为母亲的归因风格和其子女的归因风格没有影响,如Holloway、Hess、Kaslow、Turk和Ymaauehi等人的研究(Pet。r、on&St。en,。对于父亲的归因风格,一般认为它对孩子的归因风格基本没有影响,但这个结论有可能是不完全的,因为现在心理学尚没有就子女与父亲、子女与母亲的接触时间长度、谈话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性做出进一步的研究。教师作为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引路人,他的教育态度、风格等对儿童解释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形响。如有研究农明,老师的教育方式一一特别是反馈方式对儿童的解释风格影响很大,老师经常性的表扬对儿童乐观型解释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即使是表扬,如果其针对儿童的不同方面,这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当儿童在面临困难或挫折时,那些经常被老师在智力纬度方面表扬的儿童要比那些经常被老师在努力纬度方面表扬的儿童更有可能表现出习得性无助的态度(Dweck,一999,p,78一79)。随着科学技术的越来越发展,社会媒体己日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早在上世纪的70年代,心理学家(Gerbner&Gross,一976)就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如果电视节目老是播放有关暴力事件的节日,而且不管这些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这都会引起儿童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情绪体验,这些情绪体验将严重影响儿童产生稳定的自信心。中国的媒体目前正出现一股不好的风气:热播涉案性暴力电视剧,许多电视台是一播再播。而月.制作人在这方面毫不吝尚自己的才华,大肆渲染夸张,想象出的细节比真实的细节更“真实”,以致一个涉案电视剧要连续播上好几天,有些甚至要连续播上几周的时问。同样些报刊杂志也热衷于刊登一些暴力案件的细节,记者们为了所谓的更全面的报导,常常从各个角度来全方位地展示案件的全过程,其中一些专业人士也参与到其中。要知道从解释风格的角度来看,展示暴力的过程比展示暴力的结果对社会造成的伤害更深刻,因为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观看人心理活动的暗示,甚至是一种“榜样”。个体自身的生活经历无疑是影响个体解释风格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参阅本章“积极人格形成的主要途径”方面的有关内容),其中尤以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所受到的心理创伤对其解释风格的影响最大。有人(Bunce、Laerne&Peetsrno,1995)曾以大学生为被试做过一个相关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和那些正常的大学生比,那些经历过重大心理创伤(如父母的死亡、被或家庭)的大学生的解释风格更具有悲观型的特点。对女性进行性暴力侵害一直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从人格发展的角度来看,犯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体伤害,它更主要的是一种心理伤害,如Gold(1986,pp.471并75)就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受到犯的女性在生活中更容易形成悲观型的解释风格。除了上述这些程度较大的心理创伤之外,其它一些程度较小的消极生活体验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解释风格,如父母的离婚、家长的长期责骂、老师长期的故意冷落等都会使对象形成悲观型解释风格。父母的教养方式、老师的教育风格和社会媒体等都是外在因素,而个体的先天生理因素和自身的生活经历等则是内在因素,那么这些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又是怎样被个体整合成为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呢?这一整合或转化过程的主要动力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些问题,自我决定理论(se一-rdetemrination由eo砂,简称snT)进行了很好的回答。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和人的其它各方面的发展一样,人格的发展也需要某种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动机—内在动机和外部动机。我们都知道,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做出某种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特定目标的心理向或动力,而这种动力的荃础就是需要。从严格意义上说,自我决定理论是根据有机体元理论(。grnasimcimetahtocyr)的观点,利用传统的实证方法来研究人行为或活动过程中动机所起的作用。有机体元理论是在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墓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假设人类是一种天生就具有 积极倾向的生物(为了保持自己或所在种族的存在),具有将自我的生活和实践经验整合为一个整体并进而促进心理的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功能。但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这一积极倾向并不是自动的,它需要外在社会条件的支持,外在社会条件既可能助长、也可能抑制这种倾向的成长和发展。这正如语言能力是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天生的倾向,但人的这种天生倾向如果没有外在条件的支持的话,它就不会得到任何的发展。有机体元理论比较注重研究人类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先天内部资源在人格发展和行为的自我调节中的作用.它常常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调查,特别是对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类的各种行为及心理进行广泛的调查,然后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概括,并最终从有机体进化的角度来形成某种结论。从一定程度上说,有机体元理论既是一种心理学观点,也是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它在当代进化心理学研究中运用得比较多。如嫉妒在我们今天的社会被看作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但有机体元理论认为,嫉妒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这种机制最初是为了保持个体具有良好和稳定的伴侣关系,也即是为了保持伴侣的忠诚而形成的,因此,嫉妒是保持良好婚姻关系的原动力。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是强调人固有的发展倾向和先天的心理需要的重要性,它假定每个人都有争取自由和不受压制并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力量和能力的愿望,主张通过研究人心理需要的满足来说明各种动机在人格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关注个体为什么会在某一时刻选择某些信息而不选择另外一些信息作为自己人格材料的一部分。在这方面,SDT理论首先研究了内在动机在个体积极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转贴于 一、内在动机

所谓内在动机,就是指活动的动机是出于活动者本人并且活动本身就能满足活动者的需要。狄赛(Dec)i和雷扬(Ryna)曾概括了内在动机的四个特征:没有任何明显的外在奖励、由个体自身的兴趣引起、满足个体内在心理需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由于个体的内在动机和其先天的需要和积极的倾向紧密联系,因此,人的内在动机就能反映出人本性中一些积极的潜力,如好问、好奇和好动等,这样,由内在动机支配的行为不仅容易成为个体人格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能增进主体的幸福感。有机体元理论认为,人固有的发展倾向和先天的心理需要是个体自我动机、人格整合以及促进这些积极心理加工过程的外在条件。一些心理学家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三种先天心理需要,它们分别是胜任的需要(hteneedsofreo娜etenee)、自主的需要(theneedsofrautonomy)和交往的需要(hteneedsofrerlatendes)s.这三种需要的满足既是个体内在动形成的荃础,也是自尊人格形成的直接动力,同时它更是建构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和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为了更好地说明和解释一些外在相关因素在个体内部动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狄赛(Deci)和雷扬(砌阴)在1955年提出了一个认知评价理论(co即itiveevaluationtheo叮)作为自我决定理论的亚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从认知的角度来说明外在的相关条件、人先天的内在需要满足程度与人内在动机之间的关系。认知评价理论主要涉及到人的两种最基本需要:胜任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这一理论认为,在某一个行为过程中,如果社会情景事件或外在行为方式(如反馈、交流和报酬等外在条件)能导致行为者产生胜任感,则这些情景事件就能增强个体在这一行为过程中的内在动机,因此,快乐的挑战、让人愉快的反馈等都被发现有助于增强人的内在动机。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的胜任感都有助于增强行为者的内在动机,只有那些和行为者内在的认知归因点相一致的胜任感才能真正增强行为者的内在动机。这也就是说,行为者一方面必须要有胜任的体验,但同时另一方面,行为者又必须从内心深处坚信这种胜任完全是因为自己个人的自主决定而不是由于其它外力的帮助或胁迫,这时候的胜任感才能增强行为者的内在动机。而反过来,如果胜任的体验被行为者归咎于外在的认知归因点时,则这种胜任的体验非但不会增强、反而会减弱行为者的内在动机。比如: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他认为自己的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完全是由于他个人的能力所致,则他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机就会被进一步的增强;但如果他总认为自己的这些成绩主要是在家长的帮助下或在其它同学的帮助下才取得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这种学习胜任感就会降低—至少不会增强—他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学习动机。由此可见,认知评价的全过程主要有二个子过程组成:首先,个体在行为上必须被认知评价为胜任,只有被认知评价为胜任的行为,才能增强行为者的内在动机;其次,个体的行为应被评价为是自主的(自己能够主宰的)而不是受控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受控的(受他人、外在事件的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如奖励等),那么即使这种行为是胜任的,它也不能增强行为者的内在行为动机。根据认知评价理论的这种特点,心理学家们在研究环境事件对人的内在动机的影响时,更多地从环境事件本身的特性来分析其对内在动机的影响,也即是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环境事件本身的特性上—是自主性还是受控性。一般说来,凡是在具体的外在物质奖励条下或在外界的威胁、期限限制或压力性评价条件下完成的行为,都有另外强加的行为目的,不论这些外在行为目的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它们都能促使行为者把自己的行为胜任归咎于外在认知归因点,因而,这些行为大多减弱了行为者的内在动机。与此相对的是,自由选择、给予充分的自主机会、对活动本身的兴趣等这些因素大多有利于增强行为者的内部动机,这些因素不仅仅使行为者体验到了自主的需要,而且它还能促使行为者把自己的行为胜任归咎于内在认知归因控制点。根据以上这一原理,一些心理学家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假设:如果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性支持条件(如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等),就能很好地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好奇心和接受挑战的愿望:而如果只给学生提供控制性支持条件(如严格规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等),则学生不但会失去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其学习的效率也不会高,尤其是在创造性和创新性方面的表现会更差。钊‘对这一‘假设,狄赛(Deei)、内扎莱克(Nezlek)、谢尔曼(sheimnan)、,di’扬(助an)、格洛尔尼克(Gornlikc)和犹它曼(Utmna)等许多心理学家都做了相应的4沂究,他们的研究结果最终都证实了这种假设(助na&Deci,2000)。尽管胜任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对个体的内在动机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人们也通常认为,一个具有强烈内在动机的人,他会更偏爱独处的环境,更愿意单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但也有研究表明,交往的需要也对个体的内在动机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如美国研究幼儿依恋理论的心理学家波尔比(Bowbl,yJ.)在1979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幼儿在和其母亲的交往过程中会获得一种安全的心态,在这种安全的心态条件下,幼儿就会产生去探索外在世界的内在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往需要就促进了儿童探索环境的内在愿望。“对各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一旦他们感到安全,他们就会离开所依恋的人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但当遭到警告,感到焦虑、疲倦或者不情愿的时候,他们就有一种渴望亲近的愿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安全的丛础上探索构成了儿童和父母间典型的交往方式。只要父母在身边并月.能够对孩子的需要做反应,每一个健康的孩子都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去探索。’,B(。wbl,y1979,.P3)弗洛第等人(Fordietal.,1985)在一个相关的研究中也发现:如果母亲在早期幼儿的抚养中能给一予幼儿较多的自主性母爱支持,则幼儿不仅会具有安全的心态,而且其行为方式也会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和拓性,表现出更多的内在行为动机倾向。所谓自主性母爱支持是指母亲对幼儿的爱是根据幼儿的实际状况而确定,幼儿在具体的生活过程中可以任意有自己的行为自由,母亲只是对幼儿的自主行为给予母爱支持。这种母爱不是刻板性的和固定模式的,更不是用某种爱的方式来诱导或限制幼儿的行为。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sron)等人的实验研究发现,当一个幼儿在做着自己很喜欢的活动时,这时候如果一个故意用非友好方式和该幼儿进行交流的陌生人出现在旁时,则该幼儿的内在动机就立即会呈现显著下降。许多教师(包括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哪些内在学机较低的学生总是会把教师与他们的交往方式作为一项重要的抱怨内容,如这些学生经常会抱怨教师对待他们太冷淡或不关心等。也许以上的这些研究并不足以说明交往需要能像胜任需要和自主需要那样直接导致个体内在动机的形成,但这些研究至少可以说明一点:那就交往本身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态,而不同的心态则能助长或削弱个体己有在内在动机,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良好的交往关系会给内在动机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背景支持。安全而宁静的心态条件下人的内在动机会得到增强,人在这种心态条件「也会产生更多、更大的幸福感;反之,紧张而恼人的心态条件则能降低人的内在动机,并能使人产生孤独感和烦躁感。

二、外在动机

尽管内在动机在积极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积极人格形成的唯一动力源,人在做出某种自我决定时,他还经常受到另外一种形式的动机的影响,这就是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由活动的外在因素或追求活动之外的某种日标所引起的动机,这种动机在成年人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这是因为当个体成年以后,他的许多行为都是迫于外在的社会压力和社会责任感。许多人常把内在动机行为和外在动机行为完全对立起来,把前者看作是自主性行为,把后者看作是非自主性行为。其实不然,外在动机性行为有时也能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如:一个孩子在理解了他现在的学习和他将来的工作的意义后,他的学习就可能是自主性的,这种学习行为在表现形式上几乎和内在动机行为没有任何区别。为了具体地说明不同的外在动机行为的性质特点,狄赛(Deci)和雷扬(Ryna)在sDT理论框架内提出了一个sTD的子理论—有机整合理论(Ryna&Dec,2000)。有机整合理论根据自我在外在动机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或说是调节风格的不同)而把外在动机行为分成了四种:外部调节行为、内摄调节行为、认同调节行为、整合调节行为(具体参见附图5一1)。在这些外在动机行为中,自我投入得越多,行为的自主性就越高。有机整合理论还特别引入了两个重要概念—内化和整合来具体说明自我在这些行为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内化是指个体接受了某种外在价值观或某种外在调节意义,整合是指个体己把某种外部价值观或某种外在调节的意义转化为了个体自我的一部分,它有时也常被称为同化。外在调节是第一种外在动机行为,这是一种明显缺乏自主性特征的行为。它和内在动机行为完全相对立,其归因认知点在外部。个体的外在调节行为完全是为了满足外在需要和外在奖励,受外在压力和外部因素的严格控制和调节.如: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主要就是属于此类。

篇7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6-090-02

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最早的倡导者为美国心理学家Seligrnan。

1 积极心理产生的背景

二战后,由于战争造成的伤害,美国的心理学把重心放在了评估、治疗精神疾病等方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并没有带来人们意料之中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相反,人们感到了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焦虑以及精神上的空虚。大多数心理学家的都在致力于研究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心理学的两个基本任务之一――使所有的人生活的更好――似乎被遗忘了。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eman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一职后,利用他的影响大力宣传他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Seligman竭力主张将将积极心理学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上。《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由此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项影响全世界的运动迅速展开。

2 研究范围

Seligeman认为“积极心理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们通过理解和建立积极的情感、满足及意义,而变得更幸福”。他认为幸福就要:愉快的生活、充实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研究就是围绕着幸福的三个方面为目的进行的。积极心理学提倡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积极力量具体包含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积极的组织制度。

2.1 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包括了很多方面,主要有主观幸福感、满意和满足、充实与快乐、希望与乐观等等。

主观幸福感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占有首要的位置。美国心理学家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后的一种积极体验。它由三个方面组成:生活满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负性情感。积极心理学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积极体验的核心,同时也是生活的最高目标。

积极心理学认为对待过去如果能做到满意或者满足,即是积极的情绪体验。由于每个人对生活的满意点不同,对待同样的事情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满意点越低越容易满足。过去的生活经历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有坎坷、挫折,也会有开心快乐。面对人生的诸多不幸,我们应该坦然接纳,因为我们无法拒绝。积极心理学把投入的生活(engaged life)看做是幸福的因素之一,这也是对待现在的一种积极体验。所谓的投入的生活是一种追求愉悦的心理状态。快乐是积极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积极体验的一种。在积极心理学创立之初,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影响快乐的外在因素的小组。研究发现影响快乐基准线的外在因素包括遗传、生活条件和自身所从事的自发性活动。同时积极心理学家们并不否认甚至非常重视内在的修为对快乐的作用。“转向内在,最重要的是不再强求外在世界符合自己所愿”就会得到快乐。希望与乐观是对未来的积极情绪体验。Peterson研究后得出结论高乐观主义的人倾向于拥有更好的情绪和生理健康,更有耐性、更易于成功。刘易斯和克里沃。做过一个调查研究,发现具有高希望并能采取适当应对策略(如主动与人交流,参加娱乐活动等)的孩子明显比其他孩子更少焦虑情绪,并且生活更积极。

2.2 积极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人格的研究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积极的人格特征也引起了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要过幸福的生活需要发挥自身的才能、兴趣和优点。因为对兴趣和才能的研究随处可见,他们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优点和美德上。2004年,塞利格曼和彼得森出版了《优点的分类》一书,旨在制订一本可以检测出人格优点及美德的诊断手册。塞利格曼把人格优点定义为:能表现、执行并培养出某种美德的方式。研究者找到了几乎所有文化里都认同的人类的六大类美德:智慧、勇敢、仁慈、公正、节制与超越。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人不必始终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却可以全身心投入,发挥自己的优点,就能培养出各种卓越的能力,原本的苦差事也就不再叫人那么痛苦。

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一些理论没有被实证研究,还不能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此外,人格理论过分强调外在品质的培养,把人格的发展等同于品德培养,这也受到了许多质疑。

2.3 积极的制度(positive institution)

每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起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制度。社会制度非常重要,它既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也是个体积极体验的直接来源。积极心理学在社会制度方面主要研究了国家、工作单位、家庭和学校等。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显示了一个国家人民幸福指数跟经济状况并不成正比。国家的发展不仅仅应该只重视GDP的增长,同时也要把幸福指数作为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在制度的研究上,积极心理学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学校和家庭方面。Seligeman的研究团队曾专门花了近15年的时间在学校追踪研究幸福教育的结果。研究证明在学校开展幸福教育可以成功减少学生的抑郁,提升快乐。积极心理学对家庭的研究主要从增加家庭幸福感方面来进行。它认为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对幸福感体验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积极心理学家们在这方面做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更多的理论需要提出和实证。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意义

3.1 现状

积极心理学从二十世纪末诞生至今已有十余年。世界各国的学者纷纷加入介绍和研究的行列,积极心理学因而也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与推广。有关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专著也被纷纷推出,这些书总结了他们的发现和所使用的科学方法。宾夕法尼亚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心理学大会,邀请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们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心理学家们在美国的一些大学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受到学生的喜欢和热捧。美国心理学家们正在中小学展开实验,教授幸福课,收到了很好的反馈。

在我国国内,也有很多教授学者关注着积极心理学的进展,并不懈的做着相关的翻译和研究。越来越多的人正通过他们了解积极心理学,并在生活和工作用其理论和成果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但是,在国内,由于对其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做的更多的是介绍和研究其理论意义,很少见其被应用于实践,尤其应用于教育界,更不用说大规模的推广了。

3.2 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受到重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人们日益重视精神健康的时代,积极心理学的促进幸福的主张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它的意义主要表现的以下几方面:

篇8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8-0021-02

200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就中国文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中华文明做了精辟的概括,他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着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

连续5000年的文化,本身就昭示一个道理:这个文化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本质在于,能有效地协调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的关系;这种文化既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又有利于族群的发展;既有利于当前的发展,又有利于长远的发展。从而保证了文化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维系着民族的旺盛生机,使中华民族保持着幸福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保持着不怕困难愈挫愈奋的品质,保持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品德。这些都是积极心理学要培养的基本品质。胡总书记在讲话中将中华文明提炼为: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这些都是积极心理学倡导的重要内容。这也正是我将中华文化与积极心理学联系起来的理由。

一、融合性和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群的总称,中华文化也是多种文化的融合。这一特点可以从“龙”的图形中得以体现。龙是地球上没有的动物,而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却有龙的图形和龙的概念。古人没有文字,抽象概括的能力也相对较低,然而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创造了龙,设计了龙的形象,龙是一个九不像的形象,表现出了融合团结的理念,表现了叱咤风云、腾云驾雾的力量,鹿角、鱼鳞、蛇身、狮鬃、鹰爪、虾眼、马齿、牛嘴、狗鼻、公羊须,总之是众多动物的组合,众多动物优秀成分的组合。

所以,中华文化不是一个单一的文化,它综合了五十六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千百年来约定俗成形成共识的是以儒释道为主的文化,有众生平等的佛学思维,有阴阳统一的道家哲学,更有讲究秩序、讲位置的儒家思想。中华民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从而决定了它的包容性,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它会不断地从世界各种文化中吸取营养,为我所用。

二、天道的概念蕴含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关注力量和幸福的学问,中华文化蕴含着这两个基本理念,价值先是强调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永不停滞的动力。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克服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至理名言。

中华民族对“天”、对自然有着敬畏之心,他们敬畏天的永恒,敬畏天体运行规律的强大力量,他们发现月球围绕地球周而复始地运转,月圆月缺,潮涨潮落,表现出不可抗拒的规律性;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种秋收、暑往寒来,表现出极强的秩序性;太阳又在银河系,随着众多星体,各有其位、各有其序、有条不紊,不急不缓。究其原因是宇宙天体各守其位,各自遵循自己的运行规律,运行在特定的轨道内,不错位,不乱序,才保证了宇宙天体的正常运转,保证其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的祖先,带着对上天的敬畏,发现了“位置”和“秩序”是天体运行的两个重要因素。他们坚信人世间也应该有种规律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除了社会制度以外,还有社会的伦理和道德。儒学认为人际关系应遵循的原则就像是天体运行规律一样,是不可违逆的,故而称之为天理。将人际关系概括为五种,既为“五伦”。也就是作为一个人应该处理好的五种关系:一是夫妻伦,这是五伦的基础,是保证一个人充满自信,有力量有幸福感的基础。二是父子伦,强调父慈子孝,父母要关爱子女,慈爱善良,明是非,辨善恶,以身作则;儿女要尊敬父母,承父志,扬传统,为父母争光。三是兄弟伦,强调为兄之道,要关爱弟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显兄长之风;为弟之道,要尊敬兄长,表现出谦让和恭敬的品德。四是君臣伦,也就是上下级关系,讲究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的相互负责的上下级关系。五是朋友伦,强调朋友间诚信友爱。

在这五种关系中,中华文明特别强调了三个关系的三个主要方面。父子关系中强调了父亲的主导作用,即父为子纲。在君臣关系中强调了君的主导作用,即君为臣纲。在夫妻关系中强调了丈夫的主导作用,即夫为妻纲。中华文化认为,这种有重点的五伦关系,像天体运行一样有着不可抗拒性,顺之则安,违之则乱。

其次是幸福感,中华文化强调品德与幸福紧密相联系,有德才有幸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一个人的道德,是力量和幸福的保证,厚德才能载物。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都强调了一个人的幸福感与其道德修养息息相关。孔夫子有一个最聪明的学生叫子贡,他曾向孔夫子提出了一个很智慧的问题:“有一言可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意思是,您可不可以教一个字而让我终身奉行?孔子说,是宽恕。也只有如此才能有博爱,才能行仁道,才能接纳别人,关爱别人,从而才有自己的幸福。

三、中华文化的三个传承渠道与社会支持系统

中国佛教界有一位大师,就是八十三岁高龄的净空法师,他曾很形象地说,中华文化,靠三个庙传承下来。一是祠堂,二是孔庙,三是城隍庙。

祠堂是中华民族家庭、家族祭祀祖先教育子孙的重要场所,祠堂中设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特别是为家族立过功,争过荣誉的先祖,都会以浓重的笔墨写下光辉的一页。他们的事迹和功德就成为教育子孙的最好的教材。祠堂的教育都要求子孙守道德,立大志,光宗耀祖。那些违背道德辱没家族的人会被家庭家族所抛弃,摆不上祠堂,入不得家墓,成为奇耻大辱,所以祠堂在美德的传承中发挥了很强的作用。

孔庙是传承儒家文化,教化国民的场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有尊师重道的光荣传统。教师在社会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讲求“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的位置仅次于父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只有品德高尚、学问精湛的人方可为师,他们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

城隍庙是以因果报应为基本理念,劝导人们行善戒恶的场所。俗语道行善之家必有余庆,行恶之家必有余殃,使人们对做坏事的后果有畏惧之心,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引人扬善抑恶。

篇9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它利用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

(一)积极心理学的出现

毫无疑问,积极心理学的源头起自哲学。因为哲学的终极问题是追问人的意义,而绝大多数哲学家的答案是“美好生活(good life)”。哲学的道路太显深奥,并不能使人人有“悟”。作为研究人心理问题的心理学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这个重任。许多传统心理学,对人类积极经验的理解都有贡献,特别是人本心理学更是主要研究人类的积极精神。1958年,Jahoda写了一本在当时颇具争议的书《积极心理健康的当代概念》,开启了对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十年后,Carol Ryff和他的同事发展了幸福感的心理成分。他们在方法论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提出了自我报告法使后来的研究者能科学地探究这个领域。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开发与培养人性的优点,促进人的健康成长等,成为当代心理学知识的新的增长点与兴奋点。在这种思想与观念影响下,积极心理学思潮终于在新世纪伊始爆发出来,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既是对前期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总结,同时又吹响了向积极心理学进军的号角。从此,揭开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折的历史序幕,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临 [1]。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不同,要求心理学以一种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和动机,要更加注重人类的健康、勇气和爱等方面的研究。纵观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与干预,通过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动和创造力来促进个人、社会及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在这一程度上有别于以治疗为主的消极心理学。从研究目的上开来,消极心理学以治疗为主,而积极心理学则注重干预研究,同时兼顾治疗;从研究对象来看,积极心理学主要对象是普通大众,而消极心理学主要面对心理异常者。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相对比较丰富,但主要聚集以下的研究:第一,关于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即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态心理学的研究;第二,关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它主要从自我实现和自我实现的意义及如何实现等研究入手;第三,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以及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方向(如创造力)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家相信,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积极方面,即勇气、乐观、希望、忠诚、坚韧以及良好的行为表现、人际技能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不但能帮助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而且其更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

(三)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倡导探讨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等,以及研究人的发展潜能,不断地发展自己,使普通人生活地更健康、更美好,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这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从理论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空档。心理学长期注重研究人类的消极的一面,例如病态心理的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拓宽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现实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和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它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把研究重点放在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活、发展、发挥潜能和实现价值[3]。积极心理学不仅在人性观上实现了从消极到积极的飞跃;在研究内容与主题上也实现了从聚焦人的消极面到积极面的跨越;在研究方法上坚持运用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在心理治疗上实现了从事后的治疗模式到积极的预防思想的转变;在研究目的上更是实现了从控制人到追寻幸福人生的提升[4]。

二、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才是人生至高目标,声望和金钱都只是实现幸福的手段而非目的,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是可以通过途径获取的。积极心理学让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自我、认知社会、追求幸福,在不断地摸索和探寻中取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平衡。

(一)揭密幸福感

作为心理学术语,幸福感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它实质上是外在的良性刺激所诱发的一种具有动力性和依赖性的积极情绪体验。对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理论界对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西方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都对幸福感作了大量的探讨。但是,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对幸福感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幸福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它既与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取向。一方面,幸福感不能脱离幸福的生活事件而存在,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一种幸福的生活事件只有被个体感知时,才有意义,所以,它又是主观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5]。幸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积极的幸福感是美好生活与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探求幸福之源

Seligman编制了一个幸福公式:H(幸福)=S(遗传)+C(景况)+V(个体可控行为),从遗传因素、生活景况、可控行为三个方面帮助人们更为深入地探求幸福源泉。

一、遗传因素。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大约50%的幸福感是由遗传决定的。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幸福的“基准点”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基准点,人生中的大喜大悲可能短暂地改变人的情感体验,但人们会很快回到遗传所决定的幸福基准点[6]。

二、生活景况。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大约8%的幸福程度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如收入、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教育程度、智力、等。研究还发现,财富对人的幸福程度影响较小。就群体而言,富裕程度确实对生活的满意度呈正相关。但是,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后,这一相关性就不明显了。就个体而言,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幸福也是短暂的。研究表明,重大的个人财务状况变动对幸福程度的影响持续不到三个月。研究者总结,在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金钱并不是人的幸福之源。人们的幸福体验能随着他们的成就和财产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之人们很快就会适应这个新水平,而这个新水平不再给他们带来幸福。其他因素如婚姻、社会支持等对人的幸福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6]。

三、可控行为。个体的可控行为包括自我决定、积极防御、解释风格等。Ryan和Deci从人的本质出发研究了自我决定理论(SDT),他们探讨了人类三种相关的需要:能力的需要(competence),归属的需要(belongingness)和自主的需要(autonomy)。他们认为,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将是乐观的。这些需要的满足能带给人们幸福感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而阻碍需要的满足,则会引起消极的心理结果。在对积极防御的研究方面,心理学家Vailliant总结了利他主义升华、压抑、幽默、预期等积极的防御机制对成功以及幸福生活的重要作用。Medvedova L研究还发现,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地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 [6]。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遗传和景况两个因素留给人们有所作为的空间很小,因而获得幸福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第三个因素—人的可控行为变量上,通过塑造幸福的人格特质,使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三)寻找幸福之路

积极心理学追求幸福的理念使其研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即培养与造就幸福的人。Seligman将幸福分为三类:1、美好的生活:有些人不要求有很高的享受,但他们非常专注、投入,能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获得很大乐趣。2、愉快的生活:这类人爱笑,喜欢享受,如美餐一顿,好像生活在满足、愉快和希望中。3、有意义的生活:这类人能发挥他们最大力量和品质,如通过慈善活动、志愿活动、宗教或政治活动来达到尽善尽美[7]。Seligman通过大量研究区分出幸福感的三个核心要素:快乐、充实和意义。

获得幸福的第一个途径是快乐地生活,增加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既往、当下和将来的积极情绪。既往的积极情绪包括满足、满意和平静;当下的积极情绪包括肉体的愉悦以及复杂的愉悦;有关未来积极情绪则包括乐观、希望和信念。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幸福感研究上,认为幸福感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是个体主观感受显现、心理机能展现、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它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第一,主观幸福感:(1)幸福与快乐;(2)兴趣:使人主动探索世界,追求新经验;(3)满意感:使人享受过去与现在。第二,心理幸福感:(1)自我接纳:对自己拥有积极的态度、承认和接受多样化的自己、积极面对过去的生活;(2)机能自主:具有自我决定和独立性、能抵制要求自己以某种方式思考或行动的社会压力、自我内部调节行为、用个人标准评价自己;(3)生活目标:感觉现在和过去的生活意义、有生活的目标和方向;(4)个人成长:敢于尝试新鲜经验、有实现自己潜力的感觉、不断看到自己和自己行为的进步;(5)积极关系:与他人关系亲密、有较强同情心,懂得人际关系的给予和获得;(6)环境控制:感到自己有能力应付复杂的环境、选择和创造适合个人的环境。第三,社会幸福感:(1)社会整合:相信自己属于某一团体并和其他成员一起分享共同利益,将团体看做是幸福的来源;(2)社会贡献:相信自己是重要的社会成员,能给社会创造价值;(3)社会和谐:对社会充满兴趣并且认为社会是可以理解和预测的;(4)社会认同:积极地看待和接受他人,相信他人是善良的;(5)社会实现:对社会发展和社会潜力具有信心。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快乐生活就是这种主观与客观、享受与发展、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实现[6]。

获得幸福的第二个途径是投入地生活,发挥积极的人格特性。指的是一个人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特性去面对挑战,这些积极的特性包括力量与才能。积极心理学所指的性格力量是在历史沿革中始终如一的优秀的道德品德,涉及所有文化都认同的6种美德和24种人类力量,这些性格力量被归纳为:睿智、勇敢、仁慈、公正、自律、卓越。而24种人格力量则是:创造力、好奇心、开明、好学、洞察力、诚实、勇敢、坚持、热情、善良、爱、善于交际、公平、领导才能、合作、宽恕、谦虚、谨慎、自律、鉴赏、感恩、希望、幽默、笃信。投入的生活,不仅与以上的积极品质有关,而且能因之而奠定幸福人生之基石[8]。力量和才能的正确明智使用会导致更加的投入、专注和沉浸,投入与沉浸是发挥力量与才能通常可以获得的回报。投入虽然从享乐方面并不直接产生快乐,但投入时一种不同种类的满足感。沉浸则是一个人在竭尽全力投入自己力量与才能去面对力所能及的挑战时所伴随的一种特殊体验[9]。

获得幸福第三个途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人格力量,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指的是个体需要归属和服务比自己更强大的一些东西。个体所选择的与之发生关联的这些东西是多种多样的:一些人在与家人或朋友的关系中寻找到意义,另一些人则在他们的工作中或是在业余爱好中寻找到意义,每个个体总是从多方面重叠交叉的依恋关系中寻找意义的存在。人的生命具有“三重性”,即“生理生命”。“内涵生命”和“超越生命”。生理生命指人作为生物体的存活;内涵生命指人生的幸福程度,亦即单位时间里经历的事情越多,内涵生命就越丰富,就等于延长了生理生命的存在;超越生命则是人对生理生命的超越,即人寻找永恒与不朽的冲动与努力[6]。特别是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世界范围内的绝望、失落,对精神家园的寻找同物质文明空前高度的发展双峰对峙,更需要全人类理性地正视幸福与人生的联系,幸福能为人生抹上一层意义,拥有幸福就拥有了生命的意义。幸福总是在牵引着人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只有在合理价值目的的引导下,人对幸福追求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才能有一种真实的人生价值及真实的幸福感受。

三、总结

幸福不等同于减轻了痛苦,幸福是超越没有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消极情绪之上的一个过程。21世纪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世纪,人们最终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和物质。让人们了解和掌握幸福的方法,提升幸福的感觉,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是公众称心如意,是积极心理学的任务。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的、均衡的、关于幸福心理学体系。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正式基于这种理念:人们所追求的不仅是终结痛苦,更期望充实和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重新将人的价值与幸福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倡导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心理学的价值目标转入促进人类美好的发展,指导人们转入幸福的生活轨道。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行动正在让科学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宣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

【参考文献】

[1]王莹,熊良斌.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简述[J].工会博览(下旬),2009(5):154-154.

[2]余娟.积极心理学及其人格观《河西学院学报》,2009(1):76-78.

[3]曾文雄.关注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2):4-6.

[4]辛勇,王艳雅.从情感研究视角看积极心理学思潮[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28-31.

[5]贺喜秀,冯周卓.价值论视野中的积极心理学[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0-42.

[6]陈浩彬,苗元江.积极心理学:为幸福人生奠基[J].教育导刊,2008(11):14-16.

篇10

二、更积极地评价学生英语学习活动

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同、被尊重、被接受,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表扬是最好的心理教育方式之一。一些学生可能从未被教师表扬,内心学习的兴趣被一点点消磨,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最后彻底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甚至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多采用鼓励、表扬等简单可行、行之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一)正面评价,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个人个性均存在一定差异,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内心阴影等情况了如指掌,因此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宽容的心态,多给予正面评价。当部分学生在发音上出现错误,教师应耐心引导,课堂上授课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纠错时避免其他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犯错学生上,可以临时增加教授内容,转移注意力。如何进行课堂评价是考验一个教师应变能力、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客观,相对乐观的集体评价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充满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同学与同学之间也存在亲疏远近,每个人都有自己在意的人,若是能够得到自己在意的人的正面评价,学生获得的喜悦感、成就感不言而喻。此外,他人客观的评价,也有助于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相互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的过程;相互评价还有助于创造和谐的同学关系,促使学生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消除因不了解而产生的误会。具体方法:

(1)传递匿名赞美条,用英语书写鼓励、赞美的话;

(2)进行同桌、前后桌小组互动。

三、关注个体,培养积极的品质

“熊孩子”成为网络流行语,但这也反映了当代学生群体一部分现状。现今的学生追求个性化,独立性很强,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大,思想早熟;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受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影响,内向、不喜言语、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不能融入积极的英语教学环境之中。这些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消极心理状态,如厌倦、无所谓、得过且过等,且不易受教师规劝影响。教师应抓住此类学生的心理关注点,或直接面谈,或订立契约,或激将,总之应在充分照顾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随后取得的成果进行大力表扬,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

篇11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从人出发又归结到人,每一位心理学家都有一种关于世界和人的限定概念,并以此作为研究工作的一项指针,一种人性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学研究的观点、证据的收集和解释,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刘华甚至提出,人性应该成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笔者深以为然,故而从人性观出发探讨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人性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大理论基础,人性观居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厦是在其人性观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人本主义学家非常重视人性的研究,总体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性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认为人性是人的内在本质,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并不是一个静态固有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有机体内部有积极成长倾向,驱使着有机体向着完满发展,人性具有自主性、内发性、选择性、形成倾向和实现倾向的特点;人性中具有善良性、道德性、建设性、积极性、向上性、可信赖性的价值定向。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其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自身的力量;不仅要修复损伤,也应该努力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治愈创伤,也要致力于帮助健康的人实现其人生的价值。无论是人本主义还是积极心理学都反对把人看作是受本能驱使的动物或被环境决定的有反应的有机体,反对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从各种心理疾病、行为拉回到对人自身的探索中来,人本主义提出人是有尊严、有价值、充满潜能的独特个体,认为人有积极成长的倾向,人可以自由选择、自我实现,使自身趋于完满,沿着这一思路,积极心理学进一步挖掘人的积极品质和优点,相信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幸福,帮助人们探索生活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最大的继承就是人性观的继承,他们先后举起了心理学研究人性的旗帜,使心理学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回归于人性的科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一起为人性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共同诠释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都对人性有着积极乐观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把人性观视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的逻辑起点。

1.2研究对象上的继承与发展

因为人本主义强调研究人的内在本质,研究人的尊严与价值,所以其坚持把健康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与此相似,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的优点与价值,致力于使正常人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所以其研究对象自然是普通人。

1.3研究内容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弘扬人的尊严、价值,探索人的动机、愿望,提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可以进行自由选择。积极心理学也在努力构建一幅关于人类优秀品质、美德的宏伟蓝图,既研究人的积极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愉悦、满意、感激等,也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如兴趣、创造力、审美力等,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还研究积极的机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存在着共同的研究主题,两者都强调研究人的需要、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等。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表现出更为开放的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人自身,马斯洛建构了以似本能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实现思想体系,罗杰斯提出了自我理论和人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罗洛•梅主要探讨人的现时存在价值、自由选择,提出了存在本体论和存在人格理论。以存在主义与现象学为主要理论支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主体性与主观性,重视自由、价值、选择、责任、自我、潜能等方面的研究,其始终关注着人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在形成和发展现实人性中的决定意义。而相比较而言,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就开放得多,其主要包括三个研究主题: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在个体层面,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愉悦与积极体验、主观幸福感、个性、价值、兴趣、能力、成就与健康等;在群体与社会层面,积极心理学也致力于研究能够承载美好生活的社会构成———友情、婚姻、家庭、教育与宗教,它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研究。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自身的性格力量、美德,同时,它也跳出了个体自身,在更为广阔的社会与群体层面研究人类的幸福与生活的意义,更加重视社会环境的作用。因为积极心理学相信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可见,积极心理学也表现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好,同时重视对群体与社会机构的研究,重视人际关系,这一切不仅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关乎着人类的命运。

1.4研究方法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其主要观点的理论根源,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以整体分析、现象学方法和个体特征研究法等为具体研究法。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促进了心理学方法论的变革,它反对方法中心主义,主张研究对象决定研究方法;反对科学主义,坚持科学方法与人文科学方法的统一;反对原子主义方法论,坚持整体分析法。诚然,人本主义提出的方法论构想是好的,但在实际中,其仍然过分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重视描述和经验性的分析,这是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推崇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过分强调内在的自我,过分强调理论假设、推演或类推而忽视实证研究,这就给人本主义打上了思辨哲学的印记。人本主义在后来的发展中甚至成为一种反实证主义倾向的心理学,从而走向了主流心理学的对立面,限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相比之下,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了十分包容的态度,它一方面继承了人本主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另一方面又不拒绝非实证研究方法,既用实验、测量和分析,也重视描述分析和存在分析。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就认为,获取有意义的证据可以有多种渠道,科学不应该只崇尚其中的一种渠道而忽视另外的渠道,科学的心理学可以从严谨的实验室实验中获取数据,也可以从对独特个体的个案研究、访谈,以及大众的普查,历史资料的分析等渠道中获得实证。积极心理学对研究方法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篇12

积极心理学的缘起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路易斯•特曼(Lewis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C.G.JUNG)部分关于生活意义的探索。积极心理学学者赛里格曼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期间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和思想,此后更多学者开始研究积极心理学。斯奈德(SnyderCR)和洛佩兹(LopezSJ)2012年出版的《积极心理学手册》,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形成。笔者通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积极心理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异同进行对比和总结,有利于帮助学者们进一步理解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心理复原力”与分析心理学“自性”

心理复原力(resilience)又称作心理韧性,心理弹力,与个体的动机、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以及潜能或者特质有关,代表了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能够灵活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是积极心理的核心概念和心理资本之一。积极心理学是要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使得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2001年开始我国就已经有学者关注到积极心理学,直至2006年学术期刊中关于积极心理学相关内容的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尤其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关注,究其原因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中,心理工作者的困惑与成长有关,作为高校心理工作,心理工作者们反思不应该沦为“救急”工作和心理应激的处理,而需要把心理工作前移到预防和普及,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这一需求和反思使得积极心理学迅速的在教育系统得到关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自性(self)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词汇,荣格在荣格文集中说自性是我们生命的目标,它是那种我们称之为个性(individuality)的命中注定的组合的最完整的表现。荣格心理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种子,种子没有长成参天大树前我们永远不知道他的样子,但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破土而出,象征性描写人类自性化过程,在其中我们隐约的可以看到积极心理学复原力的影子。由于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所以荣格分析心理更加注重作为人格整体的自性描述和整合实现;而作为积极心理更多的从人格的内因和家庭、学校、社区等外因描述,也就是在哲学和对于人类社会整体来说,也正经历着类似过程,东西方正如一个人在两条道路上的探索,东方注重对内在的精神性的探求,西方注重对外在的物质世界的探求,从不同渠道和方向达到同一个方向,人类的心灵的完整。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由于其先天的与东方哲学的亲近,使得其在东方的现代传播与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与中国文化心理结合越来越呈现生机勃勃之景象。

二、积极心理学和荣格心理的“内驱力”

国内积极心理学者郑林科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内驱力”(innerdrive)由拉力和推力组成,推力是需要动机,是原始因,指向现实保障的需要;拉力是目标动机,是终极因,有满足产生激励效应;其中驱力的心理体验也即附属驱力、认知驱力和兴趣成为内驱力的重要组成,其中群体动力、激励理论、自我效能感对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内驱力呈现正相关。根据动力人格理论,人格是指人的外在表现,所呈现出来具有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质等内容,而在这些方式背后,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innerdrive)心理学家荣格(C.G.JUNG)一直强调集体无意识是建立在集体观念的基础上的,并且以“生命驱力”为前提。他认为内驱力就是一种生物信号,它是个体在环境和自我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并且具有驱动效应,给个体以积极暗示的作用。它的本质是一种无意识力量,来源于最原始的,最早期的人类积累,是整个人类历史经验的心理体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能够驱使个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两者都强调了驱力对于人类心理的动力作用,但不同的是积极心理更多的在意识层面进行工作和干预,分析心理学更多的在无意识尤其人类集体无意识方面描述,正如荣格所说:我的兴趣不是治疗神经症,而是致力于使人走向内心的神圣事物。有趣的是一旦人和他内心的神圣事物发生了真实的连结,他就摆脱了疾病的诅咒。

三、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幻想”与分析心理学的“积极想象”

Taylor和Brown于1988年提出积极幻想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个体在生活中或面临威胁性情境以及压力性事件时所做出的一种对自我、现实生活和未来的一种过滤,主要过滤的是消极认知;这种过滤是以歪曲表征的方式投射进入个体自我意识之中。积极幻想代表了个体对现实的积极的把握以及寻求快乐的本能的观知觉,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尊的保护也即防御。积极幻想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主题,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有助于个体在威胁情境下或应激事件中获得良好适应。分析心理学的积极想象是一种心理咨询技术,其认为意象本身是具有自主性的存在,并具有独立的生命意义。两者都描写这种状态与意识状态的不一致,但一个从歪曲和扭曲意识描写,而另一个则认同为这本身具有自主和真实,也就是说由于两者对于意识的描述的出发点不同虽都处于类似状态,但中间建构机制却又有不同,却又最终认为对于人类的疗愈和发展确有积极意义。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与分析心理学无论从理论缘起、心理动力还是技术方法等方面有一些渊源,但由于哲学体系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又使得两个研究在不同渠道开展工作和论证,即建构起的发生发展机制不同,最终却又殊途同归,都强调了人类具有的积极品质和寻找以及整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