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4:59: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水利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水利工程师职称论文

篇1

2成本控制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2.1水利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工程的设计阶段在项目建设中处于领导地位,直接影响了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实际资金投入,因此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对于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设计阶段是在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之后进行的,它可以将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和项目投入的资金进行有机的结合。只有在设计阶段作出全面的,严密的施工图纸才能切实有效的控制项目的成本。有研究报告显示,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所花费的资金大概占工程建设总费用的百分之一左右,但是它对工程建设中的成本影响却高达百分之七十五,通过这两个数字形成的鲜明对比就可以看出,设计阶段对水利工程成本控制是多么的重要,而且同一个水利工程可以有多重不同的施工方案,这就会出现不同的成本需求。所以工程的设计人员要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做出几个不同的施工方案,通过对比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材料和施工方法做进一步的经济分析和后期的效益评价,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优化,这种价值分析法对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十分有效,并且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被广泛应用。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要充分的处理好技术和经济这两个既有对立又有统一的因素,需要项目的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进行密切的配合和协调,而且要进行多种方案的经济对比,尽最大努力在减少和控制资金投入上下工夫,而且负责成本控制的管理人员要实时的对项目的投资进行对比和分析,将分析的结果反馈给设计人员,对水利工程的成本进行高效管理。

2.2水利工程施工阶段中的成本控制水利工程在实施建设的时候才是成本实际支出的最大阶段,很多施工企业都认为在项目实施阶段是没有资金节约空间的,但是这不能说明成本在这个阶段就得到了高效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虽然不能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减少资金投入,但是有效的管理可以避免工程建设到一半的时候出现加大资金投入的现象,这样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也是对成本践行了合理管理和控制。

2.3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之外的成本控制所谓的在项目建设之外进行成本控制就是指除了在项目决策、设计和实施这三个阶段以外的环节进行管理,如: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水平等。

(1)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只负责预算结果到现在的可以影响重大项目的投资决策,这种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是市场发展的结果。虽然我国高校每年都向社会输送大批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但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依然稀少。虽然我国已经有很多高校设置了工程造价管理这一专业,但是培养的重点方向却与市场需求不相符,所以现在迫切需要在重点高等院校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经济、懂法律、通外语、精通计算机以及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全方位人才,必要时可以为此专业设置硕士点和博士点进行专业培养。

(2)提高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水平。提高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水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层的成本控制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且教给他们控制成本的方法,使他们在企业施工决策中贯彻成本控制的理念。其次,要建设有利控制成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但是,大部分水利施工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使得企业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和动力。企业成本控制也同样需要配套建设相关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使成本控制的氛围弥漫于整个施工现场,让每一个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第三,加强企业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企业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理念。水利施工企业也是一样,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使用必然会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

篇2

实施施工成本控制同时也是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综合反应,对水利工程的实施成本控制渗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水利工程是国家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关系到农业、畜牧业等等,施工企业的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

一、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意义

1.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定义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是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类型和水利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制定合适的成本控制措施和控制标准,记录施工的全过程,其中涉及到人工、材料、机器、场地等等内容。是对水利工程施工个过程中各项费用支出进行控制与管理,以此实现水利工程实施成本的预期目标。水利工程实施成本的控制必须按照科学性原则,正确处理施工成本和控制费用的关系,做好施工过程的记录。

2.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首先,因为水利工程会受到汛期和气候的影响,所以要注重控制水利工程的进度,避免因为天气原因造成工程的延后。其次,因为水利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其中包括许多方面的成本控制,施工场地多是户外,条件比较艰苦,对工人的身体素质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因此,水利工程的承包企业如果想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严格进行施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二、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原则

1.经济节约性原则

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不能与成本控制工作进行前的施工的经济效益,要坚持节约原则。在水利工程项目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节省。通过不断优化施工的方案,来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利,进行适当的限制和及时的监督积极创造条件控制成本。

2.全面性原则

(1)全员参与性水利工程的承包企业的整体员工都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有一定的义务和职责,成本控制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应该调动每一个企业成员的积极性,树立其全员参与控制成本的意识。(2)项目全程性控制水利工程实施的成本控制要渗透于工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从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后的保修期,都要制定出控制成本方案,严格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减少施工成本的支出。

3.权责结合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要做到责任明确,落实到每一个部门组织。责权相结合,对相关责任部门的业绩进行考察和评比,建立完善的奖罚体系,奖罚分明。

4.因地制宜原则

水利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方案要根据不同地方、不同工程的特点进行设计,而不是一味的照搬硬套。

三、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问题

1.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队伍素质不高

水利工程承包企业对于企业工程实施的成本管理是依靠企业相关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但是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人员素质大多参差不齐,部分工作人员的财务会计知识、财务法律规定、职业道德、会计电算等知识不够专业。并且缺乏对成本控制内容以及意义的足够认识,对现代化的成本控制设备的技术利用不熟练,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不专业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从而就无法更好的进行成本控制。

2.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案无法满足实际建设需要

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标准和控制方案都比较落后,无法保证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及科学性。由于国家降低定额的规定,就导致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整体性、标砖缺失。难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会加大工程返工重建的现象。

3.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体制不够完善

当前的企业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主要是依靠个人,取决于个人的意见,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很多企业都把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交给企业的财务部门,这样不同的工程结构和性质就缺乏成本的可比性。其次,对企业成本控制的监管体系也不完善,缺乏对水利工程财务会计人员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监督管理,缺乏施工势力的考评统一标准,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4.非生产性成本

许多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承包项目,会不惜代价去进行各种形式的公关,以此获得良好的合作关系,由此产生的非生产性费用就加大了水利工程的实施成本。

四、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优化策略

1.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队伍的素质

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在对工程实施成本管理人员的招聘时,要严格把关,要把眼光放到企业的长久发展上,为企业吸收高职业素养、经验丰富并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严格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实时监督。为水利企业的高效率工程实施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高效合理利用水利施工材料和设备

水利工程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的使用状况是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部分。采购工程材料的成本支出和设备的维护成本的高低对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产生重要作用。因此,要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材料与设备的科学合理利用率,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效率。

3.不断创新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技术

企业要与时俱进,随时更新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向国内外同行业企业借鉴先进的水利工程实施成本控制方法和技术手段,在不断创新技术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推动企业在现代社会科技和经济告诉发展的时代中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

4.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方案

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方案是企业进行合理有效的水利工程实施成本控制的前提,为施工成本做出准确的预算,合理配置资源和资金。

五、结语

施工管理的成本控制是是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关键的任务。控制好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是保证施工企业、单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企业要不断做好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及管理工作。

作者:杨晓楠 靳刚 单位:西北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篇3

一是通常在偏远山谷地区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没有方便的交通,并且施工于河道、湖泊、沿海以及其他水域,那么在施工导流、截流及水下作业时,就需要将水流的自然条件以及工程建设的要求给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如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等。

二是挡水、蓄水以及泄水等功能都是水利水电工程需要承担的,那么对水工建筑物就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具备多种性能,如稳定、承压、耐磨、抗冲等,需要依据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将一系列针对性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给应用过来,促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三是地基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所处地区有着较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如果没有科学的处理地基,就会有事故隐患出现,那么就需要将专门性的地基处理措施应用过来。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施工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在施工之前,没有充分的考虑,就会对工程建设的正常施工进度产生影响,浪费掉大量的资源。如今,还有诸多漏洞存在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结构体系中,监督空缺大量存在,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合理的配置人员,资金管理不够科学等,也会出现诸多的问题。

二是没有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科学的控制,没有理顺建设管理关系,没有明确质量管理目标等等。很多建设企业虽然没有做好准备工作,但是依然争夺项目建设权,以便对国家建设资金进行争取,这样往往无法按期交付使用项目产品。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缺陷问题。上文已经提到,水利水电工程有着较大的规模,那么就无法有效保证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及时性。

3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

一是将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给推行下去: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需要全面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各个单位对施工质量检查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对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构建。在项目开工之前,需要做好设计交底工作。施工过程中,全面检查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完成施工之后,需要严格的验收质量。将全过程质量管理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中,在建设全过程中,都需要贯彻质量管理工作。项目前期阶段,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管理进行强化,对施工质量建设检查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结合具体情况,对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构建;在工程开工之前,需要对工程质量监督手续进行办理,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严格控制设计过程的质量,对设计文件的审核和批准制度进行完善,将技术交底工作做好;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严格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完善,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度。

二是将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应用过来:首先是对项目管理责任制度进行构建,水利工程的质量责任由项目法人全面承担,监理、施工以及设计单位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质量监督机构将政府部门监督职能给履行下去,水利工程建设各方可以将工程质量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其次是对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构建,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切实监督水利工程的质量,将分级管理的原则给贯彻落实下去,不同级别的行政主管部门差异化的监督水利工程;如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主要是统一规划和管理流域机构、省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等,各个省市设立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则是统一规划管理、资质审查本行政区域内省级一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则是则是对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进行检查和督促,对质量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将质量监督工作给实施下去,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

三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推行下去: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需要将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应用过来,将一系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应用过来,借助于科学技术,来强化管理,促使工程质量得到提升。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需要将一系列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安全可靠的新材料应用过来。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参与方,需要创新科学技术,对新方法和新材料深入研究。

四是对质量法制教育进行强化,加强质量法制观念: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参与单位,需要对质量法制教育进行强化,增强质量法制观念,对劳动人员的综合素质大力提升,促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得到保证;要大力教育和培训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对质量管理激励机制进行构建和完善,将群众性质量管理积极开展下去。

篇4

显然,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所包括的费用繁多,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水利工程成本控制的研究,才能达到减少成本、保证质量的目的。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与核心,施工项目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时,一是按预算成本;二是按可能支出确定计划成本,再结合制度控制、定额或指标控制、合同控制等指标进行控制。还应遵循成本最低化控制原则、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动态控制原则和目标管理控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做法包括直接及间接成本的控制,其中直接成本费占总投资的70%左右,控制好了直接费就确保了工程的效益[2]。它包括主要材料的进料及材料管理费用;工程施工人员的组织与安排费用以及机械化作业的费用。

同时间接成本控制的非常重要。间接成本控制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的最优组合方案及办公费用的合理化支出控制,进出场费用的控制主要是选择好最优的进出场路线。在临建费的控制方面,既要在保证耐用的条件下选择最经济的临建材料,同时又要设计好临建的规划,让临建的空间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很多施工企业已经意识的重要问题,而且实施低成本控制战略的口号喊了许多年,但目标成本制定了不知多少个,可工程成本始终没有降下来,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光喊低成本战略,而缺乏低成本战术。总制定成本管理目标,而缺乏可操作性,使目标始终无法实现,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管理意识的误区

工程成本管理是全员参与、渗透在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其目标成本控制要通过施工组织和实施来实现。其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是财务会计人员。施工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混杂,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和各司其职,实质无人承担成本管理责任。实际上,财务人员是成本管理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2]。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2)工程成本控制依据的不完备

产品成本的合理控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通常由于工程结构、规模和施工环境各不相同,各工程成本之间缺乏可比性。因而,如何针对单体工程项目制定出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十分关键[3]。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甚至有些施工企业只是简单地按照经验工程成本降低率确定一个目标成本,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和工期的要求。在项目成本管理措施方面,只有简单的规章制度,这样的目标成本由于没有和实际施工程序结合起来,可操作性差,起不到控制作用,更无法分析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使得目标成本永远停留在口号上。

3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对策

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类型和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采取合适的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制定可行的控制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它涉及到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的消耗量、施工工艺、现场管理、工作面情况、场地布置和施工准备等项目;也包括资源的数量、类别、人工和施工机械进退工作面的时间、休息或闲置时间,以及设备的保养、维护时间等内容。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应渗透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具体措施有:

3.1工程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中标以后,首要的工作是施工前期准备,其中关键性问题是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而合同的多数条款都与工程造价有关系,所以合同条款的明确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重要因素和环节由施工企业的经济、技术人员所组成的投标人员参加投标工作,投标人员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投标经验,在熟悉合同条款的同时,深入现场,仔细调查、勘验。高度重视材料、设备及人员的管理。水利工程中材料及设备、人工工资的造价往往超过整个工程造价的75%,其余为工程的间接费用[3]。因此,选购质量优良、价格低廉的材料一分重要。采购人员应对材料质量、价格多家比较,反复核算,才能采购到建设单位满意,满足工程要求,达到降低成本目的的材料。在材料使用上,严格计量制度,利学合理下料,才能起到控制造价的作用。工程所需材料和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后要妥善安排堆放和保管,减少二次倒运。在施工人员组织上,要选用精良的施工队伍,顶算造价中的人工费要包干,实行超支不补、结余自用的原则,严格控制计划用工,注重技术人员的培养。

3.2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利学正确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尤为关键。重视施工准备工作,按照工程项目合理的程序排列施工先后顺序。广泛推行流水作业,立体交义作业。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配,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要编制出施工技术上先进合理、人员安排上精良的施工方案,并均衡合理安排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分项工程的进度,安排中要考虑原材料的需用量和库存量,杜绝材料积压、闲置、浪费。

3.3工程施工后期的成本控制

及时收集各种竣工资料,做好竣工决算单位工程在施工中应及时收集和保管好各种决算所需资料,除了工程技术资料、安全文明施工资料外,各种设计变更联系单、设计单位及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案,各种人力不可抗拒自然灾害及其他一些有关竣工决算凭据等,要及时收集整理。在施工资料收集齐全的基础上,切合实际地进行水利工程结算,不缺项、不漏项,正确套用水利顶算定额和不同类别的工程费用定额。同时加速工程资金周转工程竣工验收决算通过后,应按合同条款规定,及时收回工程款,不能任由建设单位无故拖欠工程款,以至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4]。

加强成本管理,施工企业应把工程成本纳入主要的目标管理,把降低成本的重点放在工程施工的过程的管理上,既要重视产值,更要保证施工安全及质量。要做施工工程的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有控制好施工过程,才能真正做好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康永鸿.浅谈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J].施工管理,2001.9

[2]彭宇炯.浅析控制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对策[J].水利施工,2006.3

[3]陈凤桐.水利工程项目投标阶段的直接工程成本控制[J].水利施工,2004.3

篇5

安全问题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却往往口号喊得响,实际重视程度却不够。在实际的施工管理时,由于管理模式的低效等原因,安全管理始终不能摆到应有的位置,对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性没能正确认识,所以导致一些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而且有一些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的经费不足,一些设备用品、安全工具等配备不齐全,一些安全措施也难以落实到位,有些企业安全资料存在造假,甚至没有安全资料档案等情况屡有发生,这些问题都给安全施工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1.2质量问题

质量就是工程的生命,是工程能否平稳运行的根本保障,科学的管理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质量保障是通过高效的管理实现的,一方面是健全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高标准、严要求,提高管理水平,发挥施工特长;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严格监理、严格把关验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漏掉一丝一毫,及时消除质量隐患;再有一方面是严控材料质量,把好材料关,避免因材质本身问题而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对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举足轻重的,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以重视,不可掉以轻心。

1.3成本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花费是十分巨大的,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增加很多成本,工程建设的目标是高标准、高质量,但同时也要达到价廉,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回报,这在实际施工中的确是一对矛盾,但也并非不可能,成本控制要落实到施工的全过程,需要解决和克服的问题也较多。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内容

2.1施工前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前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投标文件的编制及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以及工程成本的预算,同时要根据工程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合同及施工方案。施工前的管理是属于准备工作阶段,这段时间是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基础,准备的充分与否是决定工程能否顺利进行以及能否达到高标准高质量的决定条件。

2.2施工中管理

一是对图纸进行会审,根据工程的设计确定质量标准和成本目标,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于一些相对复杂、施工难度较高的项目,要科学安排施工程序,本着方便、快速、保质、低耗的原则进行安排施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意见。二是对施工方案的优化。施工方案的优化是建立在现场施工情况的基础之上的,根据施工中遇到的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组织,以有效控制成本进行针对性管理,做好优化细化的工作。三是加强材料成本管理。对于材料成本控制,首先是要保证质量,然后才是价格,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质量难以保证的材料,要质优价廉,再有要根据工序和进度,细化材料的安排,确保流动资金的合理使用,既保证施工作业的连续性,同时也能降低材料的存储成本。另外对于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要科学合理的放置,减少不合理的搬运和损耗,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另外要控制材料的消耗,对大宗材料及周转料进行限额领料,对各种材料要实行余料回收,废物利用,降低浪费。

2.3水利工程施工后管理

水利工程完工后要完成竣工验收资料的准备和加强竣工结算管理。要做好工程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以确保完工交付竣工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在竣工结算阶段,项目部有关施工、材料部门必须积极配合预算部门,将有关资料汇总、递交至预算部门,预算部门将中标预算、目标成本、材料实耗量、人工费发生额进行分析、比较,查寻结算的漏项,以确保结算的正确性、完整性。加强资料管理和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改善的主要方法

3.1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水利施工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涉及的方面较多,复杂而且综合性较强,在管理中要顺应时展,借助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运用,同时采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和计算手段,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及现场监控管理,完成施工的数据传输及汇总,利用信息及数字进行现场的施工管控,根据数据进行科学的决策,以便控制施工质量和成本。

篇6

1.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复杂,从而增加了对质量问题的性质、危害的分析、判断和处理的复杂性。

(1)盲目套用图纸,结构方案不正确,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很多中小型水利工程很少组织项目可行性论证,很多基层水利单位没有掌握水利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致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

(2)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低下。基层水利技术人员分工不明确和流动性大,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多,很少有时间进行学习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较慢,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技术水平高的工作。

(3)技术资质不具备。在水利工程施工集中在“隐形转包”造成的质量问题、抢工期赶进度造成的工序施工不彻底以及相关的一些技术性质量问题等几方面。例如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施工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施工质量低劣;或是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擅自代用材料等原因所造成。形转包“使得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监管力度降低、造成了转包后企业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抢工期赶进度使得施工过程中造成了水泥混凝土固结时间段、养护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

(4)水利工程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落后。由于施工过程中领导层管理部门不重视,技术监督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质量隐患也时有发生。定性多,定量方法少,管理方法单一,不成系统,主动监空不及时调空者少,数据分析较少,忽视质量管理成本,对分包监空不力,制度不健全,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对中小型工程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给工程留下隐患。同时同类型的质量问题,还有可能一再重复发生。

2.对策

2.1在管理上进行控制

(1)工程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各方均应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我国《建筑法》明确规定:“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 ,工程质量由工程总承包单位负责。”因此,承包企业在 质量控制方面承担着主要责任。规范的质量保证体系应该管理层次清晰、管理部门职能明确、信息传递畅通。以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承包企业的 质量保证体系可以分为公司级和项目部级两个层次,公司级层次由总经理、总工程师、工程质量部自上而下组成。对整个企业的工程质量实行全方位的管理控制;

(2)加强对分包企业的考核检查和做好协调。任何一个水利工程的建设都不可能由一个施工单位来完成。总存在着分包的施工单位。总承包单位应该选择那些信誉好、施工管理水平较高的 专业承包企业或材料分包商,分包企业的管理工作水平、技术水平是决定水利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分包企业的考核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了解实际业绩、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情况、技术装备等。二是了解其现场管理情况。

2.2在施工质量上进行控制

2.2.1 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离不开施工材料,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也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材料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控制,主要是进行严格检查和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控制材料的质量应做到:一要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应厂家,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从而保证工程质量;二要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库存和占用,确保施工的关键环节;三要合理组织材料的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加强材料的保管工作避免材料损失、变质;四要加强材料的检查和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进厂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厂家批号等;五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2.2.2 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 1)地基隐蔽验收。地槽清好后,组织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加,重点检查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实际地质情况是否与勘测报告相符合。确认地基土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及时办好隐蔽验收签证手续。2)钢筋分项工程隐蔽验收。钢筋分项工程的隐蔽验收,主要是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提前给施工单位负责人交底,不经验收合格,不准隐蔽比如柱子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设在每层柱(或基础顶面)支模之前,控制的重点内容是:柱子纵筋接头质量及其位置是否正确、箍筋加密区绑扎是否到位、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基础结构验收、主体结构验收。

2.2.3 现场施工方法、工序的质量控制 现场施工方法控制主要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切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质量。施工工序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质量是在工序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的质量检查验收。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工序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时,应着重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要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保证工序质量的前提;2)要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质量,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人、材、机、方法、环境等;3)要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质量,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应加强质量检验,及时掌握质量动态;第四要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目的在于使整个工序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3.结论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庞大系统的工程,所涉及的外部环境更广泛更复杂,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在其制造过程中涉及的人员众多。这就要求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更要严密把关,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促使工程项目施工能够做到质量优、成本底、工期合理、效益好。

参考文献

[1] 尚凤东. 论项目法施工管理[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2] 侯才水. 工程项目法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 水利科技,2000.

[3] 左绍云. 项目法施工- 水利施工企业走向市场的明智选择[J]. 北京水务,2006.

[4] 王浩. 现代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 现代水利,2009(8).

篇7

其中围堰截流、基坑深挖、排水处理等都成为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2)工程施工地处交通不通达、地形复杂的河谷区域,距离现代化的市区距离较远等等

这样的交通条件与环境特征等无疑加剧了施工难度,增加了运费成本,也就从整体上提升了施工成本。

(3)施工规模大、任务量繁重。

水利工程多属于大型工程项目,涉及到的多种技术、多类施工专门机械、专业的施工技术等等。而且施工强度高,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等等,每逢雨季来临,洪灾泛滥、水土流失加剧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会影响施工建设与施工进度,对应的施工建设方案也需要动态做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维护施工建设质量。

(4)施工安全高过一切。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涉及到多重施工项目、多方面的作业,其中包括石方爆破、隧道深挖、以及高空施工、水下施工等等,这些施工类型无疑加剧了工程建设的难度,而且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质量管理必须从安全因素出发,积极培训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优秀水平、高端能力的合格人才队伍,一方面具有高深的技术水平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又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能够对施工质量进行全方位、全面的控制。

2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施工技术水平主要是指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技术水平,很多的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缺乏合格的施工人才队伍,有限的几个技术人才由于知识结构较为陈旧,缺乏更新,再加上业务水平不佳,当一些技术问题出现时无法正确应对,很多人甚至抱着若无其事的态度在应付了事,水利工程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进步,然而他们的技术水平却不见提升,具体工作中当遇到施工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的问题时显得手足无措,不能够对地形、地质等作出正确的判断、分析,更无法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最终导致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2.2缺乏有效的施工监管

现阶段,在水利工程施工监管方面明显缺乏力度,体现在监管人员资历不够、经验不足、缺乏责任心与进取心、尚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培训,无法有效发挥监管作用,监管不专业、监督不到位等现象比比皆是,在没有积极的监管机制作保证的情况下,施工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2.3施工前期准备不充分

科学施工管理需要纵观整体、把握全局,也就是在工程建设开始前应该对工程整体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把握,制定水利工程施工计划,并设计一套可行性的文件,从而有效控制人力、物力以及成本等的投入,然而,当前的水利工程施工前提准备却偏离了这一方向,前期工作没能深入实践展开调查,单纯局限于对现有书面资料的分析,例如:由于没有深入实际进行地质勘测,导致后期设计毫无依据,在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方面也跟不上步伐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质量。

3完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途径

3.1发展并完善正规化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维护质量、确保质量的有效途径,应该将这一体系贯穿于工程建设前期准备、施工建设再到竣工使用的整个过程,根据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不同建设阶段、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整合起来,最终打造出一个责任明确,权利与义务协调发展,彼此促进、同步进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各个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职能,引入信息管理技术、调动组织群体力量、建立健全制度体制等等来确保施工质量管理朝着制度化、体制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3.2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完善质量管理

施工技术水平是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必须从施工人员入手,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选拔、培养与考核,严格施工技术人员的准入制度,制定科学的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聘任标准,优选那些责任心强、工作态度积极、技术水平合格的施工技术人员,以此来确保他们工作热情、业务素质、技术水平的合格,在具体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也要对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工作体会等进行考核与反馈,并加强对这些人员的职业技术、技能的培训,并从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组织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育和培养,以此来加强并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业务水平与工作责任心。要想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首先就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选择,因为施工材料质量是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保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1)严格材料准入制度,对于即将运送的施工材料要事先由专业的监理单位进行检查、验证,必须确保从正规厂家采购材料,施工单位同时需要依照规定来提交材料质量检验报告,获得权威监理部门的检验通过后,这些材料才能被运送到施工现场。(2)不断完善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要积极把握施工现场检验这一关键环节,前提检测合格并不意味着材料真正合格,在施工现场材料使用前必须对材料进行积极的验收,确保其质量达到合格标准才能真正投入使用。

3.3完善施工项目监督与管理

要对传统的施工单位监管责任制进行改革与调整,应该成立独立的、专业的监管机构,不断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与管理,预防一切质量问题的出现,相关监管机构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公正、公平、公开地履行监管职责,不断加强对监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监管质量,要确保监管人员的技术水平、专业素质等都达到合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监管职能的正确、有效发挥。

篇8

1质量控制概述

1.1质量控制的基本模式

动态控制模式。此模式主要用于建设周期长、建设环境影响因素复杂的工程项目。通过动态的控制及时纠偏、调整措施,达到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

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模式。主动控制是一种事先预控,被动控制是一种事后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目标偏离的情况,对此采取被动控制及时制定预防措施,而此措施将成为主动控制的指导计划。

项目综合管理模式。项目综合控制的目的是:一方面控制各项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另一方面又要协调各项建设目标之间的各种关系,并通过目标协调来保证建设目标的组中实现。在展开项目综合依据时首先要开展单目标控制和阶段目标控制,才能为开展项目综合控制提供依据。

1.2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项目内容与大型工程相比基本一样,施工的要求与标准并不会因此而降低。本着对国家、人民、社会负责的态度,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工程的建设要将隐患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必须加强事前控制,严格过程监控。事先预控要贯穿工程的始终,从项目的审批、立项、设计、招投标、承包人的选择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对项目的每个环节加强全过程监控。

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要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

2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中小型水利工程具有小而全、专业多、单项工程量小、单价低、投资少、工期短等特点,其质量控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项目管理水平差。项目部人员素质不高,缺少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项目管理科学化决策少,相关的技术支持比较少,随意性较大。中小型水利工程主要由地方筹资,采用地方单价都较低,加上资金到位情况比较差,是工程往往不能够按照计划进行,而一些地方矛盾也由于领导的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

工程前期勘测设计不规范。个别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规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由于前期工作经费不足,规划只停留在已有资料的分析上,缺乏对环境、经济、社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缺乏较系统全面地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址勘测资料,致使方案比选不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严重滞后,整个前期工作做的不够扎实,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估﹑立项﹑进度和质量等。

监理单位之间无序竞争比较严重。我国监理单位的人员来自不同部门,监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监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水准与职业道德,影响了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由于监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水平有限,也导致监理单位工作质量下降,市场上无法形成有力的竞争优势。

篇9

1.1体现设计意图。满足设计要求是做好样板的前提。1.2选用合格的材料。合格的建材是“样板”质量的保证,“样板”选用的材料,不仅要材性合格,而且还要注意规格、色泽及形体完整洁净等要求,尤其是装饰材料。

1.3选择合适的技术工人施工,这是样板成败的关键。在一般情况下选用技术水平中上的技术工人操作,容易把样板做好,在面上推广时也容易做到。若用一般技术工人操作,做出的“样板”水平低,无推广价值;但是用技术水平上等的技术工人,虽能做出高水平的样板,但在面上推广困难,无现实意义。

1.4在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技术、质量交底。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详细的技术、质量交底,是做好样板的重要环节,包括样板的名称、部位、使用的材料、技术、质量标准、操作要领等,使操作者做到情况明,要求清。

1.5组织质量专检人员评定质量等级。“样板”施工完毕后,现场施工项目部须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质量进行评定,一般在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分别由项目部、项经部、公司质量科等有关质量员,项目经理或工程师鉴定通过,有些外饰面、油漆、装饰工程或由设计方或甲方指定的项目,应请设计方及甲方参加鉴定,特殊项目还要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参加,样板一经鉴定通过,就应指导面上施工。

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

2.1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作用与目的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降低工程成本。2.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为:

2.2.1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然而,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有些场合下,虽然设计是符合规范的,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2.2.2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要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还要根据规定做复试。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亦要进行监控。

2.2.3抓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

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规范、规程、规定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出现问题应立即纠正,把事故苗头消灭在施工过程中。监控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交工前的产品保护,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监控目标。

2.2.4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单位工程的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是根据工程对象和队伍素质决定的,如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是关键部位,混合结构中的砌体和预制楼板安装是个关键部位,在装饰工程中,如大面积水磨石地坪,外墙大面积贴面砖,或内墙大面积贴墙纸等都可作为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有2种含义,一是新技术、新工艺,因是第1次施工,质量无把握,因此要重点控制;二是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如轴线位移、钢筋位移、梁柱不归中、混凝土施工缝位置不正且有灰碴、砌体粘结率差、预制板轧缝,以及渗、漏、沙、壳、堵等质量通病。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重点控制,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质量监控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

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则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实行监控,直到交工为此,如地面面层、油漆、表糊等等,这些属于分项完成后的监控。

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随着科学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完善,逐步走向系列化、科学化。然而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和现有技术、质量管理方法,把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达到监控目的。在实践中应抓好下列几项工作:3.1技术复核重点应放在定位、引测标高、轴线、各层标高、成品、半成品的选用等方面。

3.2隐蔽工程验收是监控的主要手段,凡属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数监控,如地基验槽、桩基、钢筋、地下混凝土、地下砖墙、防水层、平顶吊筋、保温层、暗埋、管线、电缆、下水道等。隐蔽工程验收应按有关规程进行。

3.3材料试验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砖可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其它一般材料检查出厂合格证。

3.4抽检随机检查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容易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早,整改方便,提检频率也不受限制,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3.5试水、通球检验此项检验直接关系到使用功能,必须认真按规程操作严格把关。

3.6班组自检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认真把关,质量才有扎实基础,因此要牢牢抓住,不应忽视。

3.7设置质量管理点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如推广新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要求达到高质量的分项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看来是个薄弱环节,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设置了质量管理点,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设置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4质量验评管理

4.1查要细、面要广是正确评定质量的基础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作出正确评定的基础。“细”就是要逐项对照检查,不能走马观花,不求深入;“面要广”就是不能见一当十,检查覆盖面要大。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办法的规定,否则评定的结果会缺乏代表性。例如在检查室内抹灰时,只查大间不查小间,只看大间阴阳角,不看小间管道后面阴阳角是否顺直;只查墙面平整,不查空鼓等是不细的表现;在多单元工房检查时,在一个单元的少数楼层检查几间内抹灰后就对整个工程的内墙抹灰评定质量等级,这样显然检查面不广,评定质量等级依据不足。

4.2分项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所以分项质量不能认为是个局部,不碍大局,应看到它能牵动全局,所以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5结束语

篇10

1.1建立健全责任管理制度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牵涉部门多、范围广的复杂性工作,健全的责任管理制度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制度保障。建立问题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制度,明确指定各责任人的管理责任,增强管理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有序高效的责任管理网络,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把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1.2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广泛的覆盖范围广,施工管理工作。因此,项目经理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深度,还需要有法律,经济,工程建设管理和行政管理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加强培训工作的研究,完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3严格把控质量关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不仅施工合同应按照设计文件的执行,并根据专业知识和现场施工经验,设计的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意见,为改进设计单位。有效的基础上,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与投资效率的进展,确保可以节省投资。

1.4加强成本控制认真做好项目分析中的成本控制,严格控制工程施工中的各项费用开支,对于关键的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以优化方案,降低成本。编制适应工程施工方案的采购计划,以免造成材料、人工费用的增加以及施工效率的降低。

2当今水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求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综合性的工程管理工作,要实现工程管理质量高的目标,必须在质量、安全、成本、技术等各个方面加以提升。

2.1水利工程建设的创新原则施工管理的创新需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新设备、新仪器、新技术的使用,对于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高质量,高技能人才是建设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保证的基础上。

2.2组织管理思维的改进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关键是施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提供足够的重视,以刨新的思维方式进行企业管理,加大对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根据市场要求提出创新方案,将创新踏踏实实的落实下去。

2.3技术的改革创新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技术,采用的方式生产和管理的新模式,是技术创新的物质。工程建设管理只有强大的创新技术的支持才能成功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篇11

水利工程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是将蓝图变成现实的过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工程建设的目的,能否发挥理想的工程效益。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1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1人员

包括参与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每个工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高质量的人及其高质量的工作才能带来高质量的产品。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包括人的政治素质、身体素质、技术素质等。

1.2材料

材料的管理应从以下3个方面控制:一是严把材料采购关,必须“三证”齐全,才可进入仓库;二是严把质量关,实行材料报检制度,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和社会共同监管;三是严格执行采购计划的同时,根据进度和现场情况适时调整,以便保证质量,减少损失。

1.3机械

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要根据工期、工程量大小,安排各类机械的数量;确保满足施工要求;对特殊设备按要求通过相关部门检测方可进场,一般设备要定期维修,保证施工安全[1]。

1.4方法

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一些工程常因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或施工工艺落后,而造成施工进度推迟,质量达不到要求和追加投资等情况。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1.5环境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益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要搞好地方干群关系,尊重地方风俗[2]。

1.6工程设计

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在建设项目确定以后,工程设计就成为基本建设的关键问题了。对于在建设的时候能不能加快速度、保证质量、节约投资,在建成后能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设计工作起着决定作用。一个先进的设计,应该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合理地布置场地,组织好生产流程,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2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2.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领导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工程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组织施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扭转工程当事人置工程质量于不顾的态度,避免工程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现象发生。

2.2认真抓好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涉及建设、监理、设计、施工4方面。建设单位是主体,具有协调其他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管理的责任和权利。各方应积极配合,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创造优质工程。具体说来,施工中应着重抓好以下环节。

(1)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各方要根据国家有关施工规范,结合该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针对该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实行工程监理制。监理是受业主委托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的,依法享有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的权力,所以要树立监理人员的权威。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违反施工程序或质量不合格,监理有权责令其停工、返工,或者与相关部门会商后采取处罚措施。

(3)建立建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监理、设计、施工4方都要有自已的质检组织,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负总责。施工中要对工程分阶段、分部分按程序进行检查验收。施工单位所设质检工程师、专职质检员负责施工自检及施工文件的填写和编制,按单元工程报验程序报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步工序,并及时向质检组织汇报质检情况。

(4)施工过程中,施工各方要切实把质量控制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施工单位要自觉坚持质量第一的观念,质检组织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把质量关。

2.3强化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实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控制”。事先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进行审核,特别是对各企业投入工程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进行控制,未经项目监理部同意,不得进入工地。

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三检报验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第1级是为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指令施工企业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企业终检的质检机构与质检制度;第2级是施工企业在其内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监理工程师工程复验,复验合格后由业主终验,保证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对单元工程、监理工程师在评定表上签验收意见和评定质量等级,关键工序要有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共同签字,以确保每道工序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3]。

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继续进行观察、检测,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2.4发挥监理工程师作用

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建立在施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上的。后者是基础,没有一个健全的、运转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监理工程师很难发挥作用。因此,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开工令之前,检查施工承包商是否有一个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没有肯定答复,不签发开工令。监理工程师的职能是指导、监督和检查。“指导”是向承包商提出应如何去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是在实施过程中考查其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制止一切违规行为;“检查”是对运行结果进行考核,包括各工序、阶段的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工作。如果让监理去代替施工技术员、质检员,不仅是力不从心,而且责任不清,其结果必然使施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弱化,甚至逐步放弃,从而使整个质量体系处于混乱状态。

2.5严禁转包工程

主体工程不能分包;对分包资质要严加审查,不允许多次分包。项目部是独立性很强的经济、技术实体,是对质量起保证作用的关键所在。一旦转包或多次分包,责任会不明确,从合同法来讲是企业法人负责,而在实际运作中,是无人负责。

2.6处理好业主、监理、施工的关系

在建设管理中执行业主负责制、监理制和招投标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3方都有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各自找准位置是最重要的。对号入座、进入角色之后,3方的关系就易于处理好。3方之间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合同双方平等互利关系。业主和监理虽然是管理工作的主动方,但是必须认清:施工单位是建设的主体,质量控制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施工企业。分工虽然不同,但都在各自岗位上共同对国家负责。与地方政府各部门关系是否正常,是关系到工程施工是否有个良好环境的大事[4]。

2.7加强建设资金管理

工程投资是确保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投资应统一管理,实行专户储蓄、专款专用,单项工程单独记账,避免投资被挤占或挪用。要严格控制资金使用,要按合同要求、工程进度和质量分期付款。凡是质量不合格的、工程进度未按要求违反合同条款的,可以拒绝付款。要通过招标办法进行承包,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达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3参考文献

[1]张荣芳.浅谈水利工程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0(11):321.

篇12

某坝基夹层双侧的岩体侧向抗滑效应比较大,如果按照既有的规律,不进行考虑的话就不符合坝基的实际。但是,进行绝对地考虑的话,也不一定非常合适。事实上,只要按照正常的办法,将其作为安全储备,而不参与坝基稳定计算就可以了。

1.2整体论观点

每一个工程地质问题都存在一定的系统之中,只有采用系统分析法才能够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系统方法论认为,人们在研究和解决系统问题时,仅仅重视各要素自身的可靠性是不够的,而应当将重点放在如何通过对具有必要可靠性的诸多要素的优化组合,以达到系统的整体效应最佳,而并不追求每个要素自身可靠性都达到最高等级。否则,工程地质决断就必然是偏于保守的。

1.3经验支持论观点

随着工程地质勘察的深入,其经验越来越多,作用也越来越大。工程经验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工程地质环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研究[1]。工程地质勘察的经验还能够帮助人们分析地质状况是否适合进行相关的水利水电工程操作,如果能的话,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注意哪些问题。

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理论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逐渐实现了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亦是如此。这些先进的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研究提供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水平。实现现代化的操作、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将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研究工作的必然途径。近几十年来,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研究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发展,从勘察技术到测试技术,再到数值分析技术等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虽然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在理论、知识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以及地质信息获取难等原因,导致了水利水电地质研究工作无法成为一门精确的学科,在众多方面还存在的缺陷。

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应该涵盖到多个方面。但是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由于受到理论以及经验方面的限制,只考虑到地质信息的基本调查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仅对水利水电工程区的地质进行简单的分析,为建设人员提供建设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以及地质构造等信息[2]。这样,就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够完善,为工程建设提供的帮助也较为有限。自20世纪70年代,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勘察的工作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包括多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本地质信息的调查;工程地质问题的提出、分析以及判断;对工程地质进行改造的问题分析;对地质信息进行监测以及反馈,并且依据监测反馈内容进行调整。基础信息的调查是勘察工作的基础,然而后3个方面的增加则逐渐完善了勘察工作,将勘察的目标从简单的地质勘察延伸至地质工程方向。这种方向的转变能够有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同时也给勘察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是地质专家,也要了解水利水电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水平。

4水利水电勘察实物工程量与工程地质问题决断质量的关系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首先是要进行地质勘察,进而对地质做出决断,这是该项工作的最基本环节,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因为决断的质量会直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的参考。但是对于这一环节,许多人存在一个误区,主要是关于水利水电勘察实物工程量与工程地质问题决断质量的关系。许多人会认为工程地质问题决断质量完全与勘察实物的工程量成正比,受到勘察实物工程量的直接影响。但是实际上,二者并无如此明显的因果关系。勘察实物工程量会为工程地质问题的决断工作提供基础,但是决断的质量大部分还是取决于勘察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利水电工程所面临的地质条件往往较为复杂,这本身就对勘察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这么复杂的地质环境,勘察人员要想进行正确、科学的决断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综合决断能力。

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决断风险问题

工程地质决断风险(简称地质风险),主要是指因为重要地质信息的遗漏或者工程地质决断失误等原因,为社会、经济以及工程带来危害的事件。所有的工程都想通过建设,在风险降到最低水平的前提下,达到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水利水电工程也是如此。但是有些人一味地要求工程完全无风险,是不够科学的,是一种理想化的认知,尤其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选址往往是在河道、山体等地质较为复杂的地区,这些地区所面临的地质风险概率很大。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都必备地质勘察流程。通过这一工作来对地质进行分析、决断,指导工程建设,降低地质风险。依据地质风险事件的危害程度,可以将风险事件划分为毁坏型风险事件和损伤型风险事件。从实际而言,损伤性的风险事件是被允许的,但是毁坏型则完全不予允许。虽然地质风险客观存在,但是为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发挥更大的效果,减少损坏,勘察人员们必须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利用经验等各种理论,结合实际对地质问题进行正确的决断,确保决断质量,将地质风险控制在最低的状态。

6水利水电岩体工程稳定性地质评价问题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岩体之上,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还需要对岩体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以及评价。这一工程由坝基工程、地下工程以及边坡工程等构成。实际的分析评价中,要立足工程实际,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进行。开展岩体工程的稳定性分析首先要为岩体工程确定目标以及预定工程需要达到的可靠度。此外,为整个工程建立一套完善的稳定性评价系统,从整体出发,利用系统将各个单方面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使得稳定性评价工作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这一工作的科学、有效也将为后期的地质决断提供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