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2 15:00: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城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城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1

我区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数量多、品种优、造型美、特色浓、质量高、管理细”的要求,突出抓好“四大板块”和重点区域绿化景观建设,大力引进彩色树种,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在城市中心区,不断延伸扩大“一路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绿化特色,打造特色景观大道,塑造独特的城市景观。新建香樟、紫玉兰、鹅掌楸、七叶树等特色道路。对进出城区重要节点进行景观改造,大量增植栾树、红枫、五角枫等大规格彩叶乔木树种和美人蕉、彩叶草、观赏菊等时令花卉,建设城市片林,丰富城市色彩,打造七彩城区。在空港周边,迎宾路、虹桥路、九江路、新郑路等道路在已绿化的基础上,大量增植白玉兰、广玉兰、栾树、红枫、黄栌、紫薇、紫荆等特色树种,营造出“春天繁华似锦,夏天绿树成荫,秋天色彩斑斓,冬天绿意浓浓”的四季效果。在出口加工区,主要搞好周边的大环境绿化,规划建设平均宽度500米以上的环区生态林带,主要栽植白腊、杨树等。在环海新材料工业区,以栽植白腊、香花槐为主,在园区道路两侧各建设宽度达20米的道路林带,形成防污染生态隔离带。

以黑松、栾树、黄栌、苦楝、水杉、臭椿、乌桕、榉树等树种为主进行块状混交栽植。在现有沿海防护林体系内,大量栽植红枫、五角枫、黄栌、火炬、红栌等彩叶树种,建设彩色滨海风景林,全面促进了我区绿化品位的提升。内涵三:模拟自然森林,注意丰富人工造林的层次结构。我区根据实际,开展“植大树、造大绿、栽竹林”活动,做好花、草、木品种搭配,绿地、灌木、乔木立体绿化。突出休闲广场、街心公园、特色景观道路等绿化特色工程、精品工程建设。并通过对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特征分析,探讨现有绿地优化调整和改善的群落技术途径,研制绿地群落评价体系,开展稳定、高效、健康和低维护的绿地群落的构建示范。城市的中心区,高层建筑多,建筑密度大的地方疏林草坪会比层次结构丰富的密林更符合需要。所以,就城市绿地中乔木的覆盖率来说,一般应该从市中心向逐步提高,从市中心以疏林草坪为主,逐渐演变到市郊以城市森林为主,同时要求以通道绿化为延伸渠道体现出层次性和连续性。我区进一步深化了道路、铁路、河流、海岸等绿色通道建设及下一步规划,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发展混交林,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绿色长廊。

重点搞好了正阳特色大道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绿化规划建设,突出林带绿化、田园林绿化、绿化造型、特色景观、整体绿化美化效果。其中,正阳路绿化,岙东路至胶州界和王沙路至铁骑山这段道路两侧采用国槐、白腊、楸树、黑松等乡土树种进行带状混交栽植绿化;双元路至王沙路,采取几何地形、整形色块交替出现,以雪松、法桐、栾树、大叶女贞、水杉等高大乔木为骨架,以红枫、鸡爪槭、五角枫等彩叶树种和时令花卉为亮点,建成现代化城市景观大道;岙东路至双元路,道路绿化采取乔、灌、草相结合,以栽植水杉、银杏为主,突出工业园区生态自然的景观特色。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绿化,路最外侧各栽植1行雪松,中间各栽植2行黄山栾,靠路一侧各栽植红皮云杉、樱花1行,形成以乔木为特色的景观带,构筑绿色屏障。其它道路绿化,要因地制宜增加乔木栽植比例。在桃源河、大沽河、洪江河流域两侧各规划建设宽度50米的生态林带,主要栽植白腊、杨树、柳树等固土、涵养水源的乡土树种,营造两岸杨柳依依的靓丽景观。白沙河两侧各规划建设宽度20米的沿河绿色长廊和城市风光带,主要以栾树、苦楝、楸树、水杉、柳树、喜树、碧桃、青桐等树种进行块状混交,形成“水绿相映、桃红柳绿”的河岸景观。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我区“绿色****”建设成果来唤起群众对“城市森林”的向往,同心协力地投入到我区生态环境建设之中,真正做到“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

绿色是健康的颜色、是希望的颜色、是和谐的颜色,****区正以其秀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繁荣昌盛的经济实力,传递着城市理念变化的悄然信息。城市森林生态建设,自然风貌与城区景观交相辉映,为****绘就了一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生活改善的生态城市、和谐社会的动人画卷。我区是一座森林中的花园城市,在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突出了“绿色****”建设大格局,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特色城区,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传播绿色文化、建设绿色环境、弘扬绿色理念,做足绿色文章,倾力打造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绿色****,一组组鲜活的数字和一个个响亮的荣誉,充分体现了绿色****建设的巨大成就,也描绘出了****青山碧水蓝天、鸟语花香树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局面。****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决定》、《关于全面打造“绿色****”的意见》等文件,全面实施“绿色****”建设工程。截止到目前,全区累计投入资金近8亿元,完成造林绿化面积7.5万亩,占全区林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区林地总面积达到2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比2002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先后荣获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先进区等荣誉称号。做到了经济与环境的同步发展,逐步形成“居住在林中,生活在绿中,娱乐在花中”的生态环境体系,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结合“绿色****”和城市森林建设,分析我区现代林业发展的特点及目标如下:

一、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让城市融入森林,是我区发展的根本目标

城市森林是城市的“肺”,可缓解城市化进程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自200*年实施“绿色****”工程建设目标以来,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每年年初举行“绿色****”工程建设动员大会,提要求,定目标,不断形成城市森林生态建设的合力。近年来,我区坚持把城市融入森林,把城市森林建设贯穿于整个城市发展全过程,全力打造城乡绿化新形象,促进城市森林向纵深发展,基本形成全年常绿、四季有花、花木配套、绿树成荫、乌语花香的生态效果。同时以绿色通道和森林旅游工程建设为抓手,重点抓好城郊主要公路、江河两岸的植树造林,着力建成“有路皆绿,错落有致”的城市森林景观带。实现了“城在林中,景在城中”城市森林新格局。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坚持适地适树,科学选择林种树种,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有机统一。

二、创新城市森林建设运作机制,让森林融入城市,是构建生态和谐的成功之举

城市森林建设,规划要先行。我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逐步摸索出了一些城市森林建设的新机制和新路子,从而使城市森林建设成为可望又可及。我区把城市森林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纳入全区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以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点,聘请组织专业部门和专家,承担规划设计任务,科学编制《****区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严格划定森林和绿化用地界限,建立城市绿色管制制度,将绿化绿线、水界蓝线和建筑红线视为城市建设管理的“高压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超越绿线搞建设,坚决维护林木绿地规划的法定性和权威性。为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委区政府进一步拓宽思路,大力开展了见缝插绿、通道绿化、山体恢复等绿化工程,有效解决了城市绿地面积增长不快、总量不足的问题,改善了城市整体生态环境。

三、拓宽城市森林生态建设渠道,让公众融入建设中,是构建生态和谐的不竭之力

篇2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目前城市建设资金财务管理现状

1、城市建设资金财务管理资金量在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地方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加,城市各种设施建设规模在不断加大,建设资金量也在不断增加,为城市壮观景色增添了新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随着城市各种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快,城市各种设施费用也在不断增加,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追求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有景,不仅要护花保果、浇水施肥,而且也要禁止在花地和草坪等乱踏乱踩等绿化设施维护费用等方面就需要数额不小的建设和管理资金,而这一些就增加了城市建设财务管理资金量。

2、城市建设资金核算方法不统一

由于我国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基本上都是行政事业单位,其会计制度也是执行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但是,在目前城市建设资金支出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作为财务管理重点内容就是要强化资金核算,但是我国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都不完善的情况下,其核算方法和要求不统一,特别是在资金管理和支出核算方面更是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程序。以城市绿化建设资金核算为例,各单位无论是在移栽种植还是在购买绿化植物,甚至是在首次绿化设计等方面,所使用的大量资金都是当成当期的一般发生费用进行实报实销的,但是当地的文化广场常常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植物造型,其再大的价值也仅仅是作为费用进行一次性摊销,并没有形成资产。

3、城市建设资金财务支出基本实行实报实销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建设资金在财务支出方面没有统一规定,仅以园林绿化建设为例,虽然有规定不能出现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但是其用水用电基本上都没有做严格要求,但是对于草坪浇水周期长短和每平米草坪浇水量都没有明确规定。在城市建设资金财务管理方面,由于缺少相应制度,城市建设资金在支出方面往往还是依靠经验进行财务管理,基本试行实报实销,没有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和控制。

4、资金使用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公司企业在资金使用上是否进行细致具体的计划安排,直接决定了企业城市项目建设生产是否能顺利进行。但在很大一部分施工企业中,真正能做到计划详细,未雨绸缪的并不多。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加之地区分布广,这样的情况使得资金使用过于分散。由于很多项目工程大,时间又紧,在正式施工之前,企业没有进行合理的资金预算和使用计划,使用随意性特点突出。如果项目施工顺利,则问题不大;但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资金无法正常运转,企业将承担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二、我国城市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城市建设资金管理重建设轻管理

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市政管理部门已经认识到,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能够改善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硬性环境,在给老百姓带来便利的情况下,而且可以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因此,政府部门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大,但是对于城市设施的管理方面则是没有跟上进度。特别是在近年,由于国内盲目建设大草坪、大绿地、大广场,在后续管理资金方面没有及时到位,造成公用设施无钱更换而草坪枯死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城市品位,极大损伤了城市形象。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因资金而动,因地制宜,建管并举,才能避免贪大求全的问题,要能够在城市建设中考虑到后续设施管理和维护的问题。

2、城市建设各项资金一次核销方式造成资产损失

在城市建设资金管理单位中所采取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不规范,造成资金核算方法的不规范和不统一,很多城市建设资金费用是一次性核销,并没有建立资金领销制度、资产和材料库房保管制度,甚至在年终决算之前也没有进行仓库盘点,造成大量的资产流失问题。

3、城市建设资金财务管理缺少统一的考核标准

在城市建设资金支出方面,由于缺少统一的定额参考标准,特别是在制定年初建设资金预算的时候,往往只能够根据各个地方政府在上年度实际发生的资金支出额度来进行浮动控制,缺少科学依据,在进行财务管理绩效考核的时候也就缺少相应考核依据,造成城市建设资金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三、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措施

众所周知,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应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而资金管理应以现金流控制为核心。针对以上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账户统一管理资金集中支付、提高财务管理职能执行资金使用联签制度、推行资金滚动预算与施工计划生产经营成本控制紧密结合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抛砖引玉,让施工企业员工都为加强企业项目资金管理献计献策。

1、统一账户管理

改变以前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分散、随意性大的情况,一个工程项目开一个账户,资金集中支付。统一账户管理,资金集中使用,这样的做法有利于资金的集中,便于管理部门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状况的有效监控。

2、建立健全企业资金管理制度

首先,加强企业财会队伍建设,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企业应高度重视职工技能培训,组织职工进行各种形式的专业化培训和训练,以提高职员的科学管理意识,丰富管理知识,增强其专业管理技能,以更好地对企业项目建设资金进行管理。同时,当今社会需要学习型人才,企业应提高职工的竞争意识,鼓励职工刻苦锻炼,考取各种专业技能证书,定时组织员工进行内部经验交流,还可以组织优秀职工外出交流学习。

其次,提高企业资金管理人员地位。很多企业项目任务多,但财务人员少,这使得财务人员忙于平常的繁杂工作,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应该适当增加财务人员人数,使专业财务人员能更专注地对项目建设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同时赋予财务人员一定的监管职能与权力,以便更好地管理项目资金。

3、要尽量延长城市设施的交付使用期和资金支出时间跨度

为了减少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短视行为,可以考虑要适当延长设施交付使用期,要使城市建设项目能够在正式投入使用以后才交付市政管理部门,从而避免建设项目后期维护管理费用和避免重复投资建设等问题。

4、要制定出城市建设资金拨付和使用标准

要根据城市建设情况,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城市建设资金拨付使用标准。例如,在城市绿地浇水定额管理等方面,各个执行要将执行情况及时上报,真正实行建管并举制度,使城市建设从资金角度得到充分保证,使城市建设质量得以提高,从整体上节约建设资金。

5、科学项目建设资金预算

企业在进行城市项目建设施工之前,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指定详细科学的计划,计划要尽量详细,可分为年度、季度、月度计划,并根据施工计划,进行合理的项目建设资金预算,资金预算要与生产经营、成本控制相结合。

结束语

目前,我国在城市建设资金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对于城市建设维护支出没有统一的参考定额,城市建设资金财务核算缺少统一方法,甚至有的地方存在财务管理资金不足、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对于城市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的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统一核算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罗永红.公路施工企业完工项目资金管理探讨[J].交通财会.2012(01).

篇3

关键词: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化;现状;策略

Key words: architecture;rubbish;resource;industrialization;present situation;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E99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074-02

0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所产生的垃圾量也在快速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建筑施工中,每万平方米产生的建筑垃圾500吨到600吨。可以说,城市建设越快,城市的高楼大厦越多,其产生的垃圾数量和速度也会越多越快。我国目前的建筑垃圾的数量占所有城市垃圾数量的35%左右,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有专家预测,我国未来的10至15年期间内,中国的工程建设将保持在每年20亿平方米以上,与此同时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大约每6亿吨。

1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

1.1 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重视建筑垃圾处理的,当时通过了一个《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其中一条规定:“产生垃圾的部门必须交纳垃圾处理费”。直到2004年12月,才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这部法律把垃圾污染与环境防治联系起来,其中有一条规定:“工程施工单位应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并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紧接着,建设部又颁布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直到这个规定的出台,才把建筑垃圾的处置和资源化、无害化拿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并明确了责任和处罚数额。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所有的这些法律法规其操作性非常有限。

1.2 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落后造成资源浪费时至今日,我国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虽然取得了许多进展,也逐渐形成了以私人企业为主,以“产、学、研、用”相结合为模式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建筑垃圾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而是被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填埋、焚烧等方式进行简单的处理。很明显,这种处理方法不仅使耕地被侵占,而且运输垃圾所需要的经费也是一笔不可小视的开支,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是显而易见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处理是对垃圾中的有效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一点儿好处没有,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2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发展的对策

通过我国有关建筑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可以看出,长方形垃圾资源的处理及利用已经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和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了科学处置和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对于节约资源、美化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看到了潜在的市场前景。相继开始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研究和一些有益的实践。但是,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笔者阅读了大量的国外有关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面的参考资料,认为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2.1 建筑垃圾资源化发展,需制订执行性较强的法律法规前文中笔者已经介绍了我国目前有关建筑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操作性较低的情况,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制订并完善建筑垃圾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法律法规,使其各条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只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还不够,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建筑垃圾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指标性的管理及监测体系。各指标要有量化的标准,没能够监测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如何不打折扣地按有关的法律法规去操作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在执法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坚决杜绝建筑垃圾大量排放、随意排放和低水平再生利用,使建筑垃圾资源化由行政强制逐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2.2 建筑垃圾资源化发展,亟需编制出全国性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书建筑垃圾虽然会各有不同,但是整体来看其主要成份是大体一致的。有关部门可以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和区域性建筑材料的共性特点,组织专业人员编制出全国性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书。各地区再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按照指导书给出的方向性指导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当地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规划。通过这一指导书及当地的规划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2.3 建筑垃圾资源化发展,需做好归口管理工作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层面。一般要经历产生、清理、运输、存放、分拣、分类处理、形成产品、市场推广等一系列环节,涉及范围广,处理周期长,牵涉部门多,需要考虑法律、政策、技术、管理、经济、环境、社会等诸多问题。所以,仅是靠简单的自觉,靠某部门兼职性的管理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归口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将责、权、利三者更好地统一起来,才能够更好地做好各方面的整体协调工作,才能够更有利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的全过程管理。

2.4 建筑垃圾资源化发展,需从源头控制做起凡事都有源头,把源头控制住,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建筑垃圾的源头控制得当,才能够实现减量化,减少垃圾的产生就是减排,就是保护环境,就是减少资源浪费。

源头控制首先要从工程设计、材料选用等环节做起,通过科学而合理的设计及材料的选择减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其次通过施工管理减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比如通过质量管理提高建筑的耐用性能,提高使用年限,避免频繁建设而产生的建筑垃圾,同时还可以通过质量管理减少返工现象,减少维修工作、加固处理等环节,更可以通过质量管理避免重建;再次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废料一定要想方设法应用到现场建设中;最后是通过采取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施工工艺,来尽可能地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减少或避免废料的产生和转移。

2.5 建筑垃圾资源化发展,需走产业化发展之路许多国外的先进经验都告诉我们,要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一定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而要走好产业化发展之路,首先是通过建筑垃圾市场化达到建筑垃圾产业发展的目的。利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推向市场。市场化不仅有利于调动企业经营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参与建筑垃圾的产业化经营。其次是需要政府的扶持。通过政策倾斜、价格合理定位、减免部分财税以及奖励等手段加以扶持。同时,政府的一些工程项目更要带头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产品,这样做不仅是在行为上支持了垃圾建筑垃圾处理企业,而且百姓通过政府带头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产品行为,能增强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产品信心与热情,从而保证建筑垃圾处理企业的经济利益有所保障,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化的发展。再次是做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示范工程工作。这些示范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单位对垃圾资源化产品的使用率和使用信心,所以必须做好。

2.6 加强国内外的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与合作由于我国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起步比较晚,所以许多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还不能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因此,要做好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工作,首先要向国外的先进再生技术学习,加强与国际的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引进一些比较先进的再生设备,从而有力地推进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进程。其次,要注意不能一味在照抄照搬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还要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精神,研究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建筑垃圾特点的再生设备和技术,并组织有关的经验交流会,从而加快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产业发展速度。

3结束语

目前,我国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及其应用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要达到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独具慧眼的企业参与到建筑垃圾产业化经营中来,需要有关方面的技术研究人员及专家的积极投入其中,更需要政府的相关扶持。同时,要切记不可闭关自守,固步自封,要多走出去请进来,多交流多合作。从而使原材料合理、高效、持久、循环的被使用,减少废物的排放,减少资源的浪费,并把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篇4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经济及科技档案工作,对服务党和国家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巩固档案事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增强档案服务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中心工作的重要方面。今年企业档案工作的重心是进一步加大推动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和加强国有企业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力度。一是研究建立对企业贯彻执行《企业档案工作规范》情况的评价体系。2009年国家档案局颁布的体系性管理标准《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在全国和中央企业进行宣传贯彻已有两年,全国上下关于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活动普遍开展起来,在研究借鉴广东、福建等省开展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评价工怍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将组织力量开展对企业贯彻实施《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施工作。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推动企业档案工作不断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二是要加大对国有企业档案资源建设的监督指导力度。规范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的制订工作;与国资委共同开展中央企业档案资源建设方面工作的调查研究,以进一步加强企业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提高中央企业档案资源的保管、开发和利用水平。此外我们还将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完善《金融企业档案管理力、法》,争取年内颁布实施。

项目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世界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2012年即将全面竣工,国家将组织工程总体竣工验收,国家档案局负责档案专项验收的组织工作,这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光荣的使命。为此今年我们将牵头组织有关省市和中央单位,根据三峡工程总体验收的安排和要求,研究制定三峡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和移民工程档案验收工作的方案和验收大纲并全力做好工程档案验收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我们还将继续推进三峡工程库区移民档案进馆项目的实施,督促各有关单位按照《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移民档案进馆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同时加强对南水北调工程档案的监督、检查与指导。继续开展对各省(区、市)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巡回检查。这项工作我们从2008年启动,已组织了对云南、天津、江西、辽宁、甘肃等10省市的巡回检查。2012年我们拟将组织对广东、湖南等省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巡回检查。继续联合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进行检查。继续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电子政务工程档案进行指导、检查与验收。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与水利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制发《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以规范移民档案的收集和管理。与建设部联合继续开展城建档案工作调研并加快《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修订工作。

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今年是实质性推进的关键一年。去年在湖北宜都、重庆九龙坡、辽宁普兰店三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推进会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创建示范县活动已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截止到2011年底除上述3省外还有北京、天津、河南、山东、四川、江苏、浙江、贵州、江西、广西、广东等14省(区、市)19个示范县(市、区)通过验收。从验收的情况看,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此项活动高度重视,涉农部门积极配合,通过创建活动确实将档案工作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和专项计划,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以及经费投入明显得到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权益、社会保障等产生的各种文件材料基本做到了应收尽收,可以说示范县创建活动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面貌一新。今年是示范县创建活动实质性推进的关键一年,各省的验收活动将大范围开展起来。我们希望各省(区、市)档案部门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今年下半年国家档案局拟将与民政部、农业部联合召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经验交流会,对各地创建示范县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交流;为获得示范县称号的单位颁发牌匾和证书。此外,今年全国将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国家档案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的成员单位,档案部门要积极配合农业部门认真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档案业务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技术培训,切实把这一关系亿万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农村稳定与发展的专业档案建立齐全、管好用好。今年我们还将会同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以规范林改档案工作的管理。

总之,2012年是经济科技档案工作前景辉煌而任务艰巨的重要一年,我们将在馆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省市档案部门和各中央有关单位的支持配合,团结拼搏,努力完成全年预期的工作,为档案工作服务经济建设中心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157-01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企业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各企业在建筑工程档案保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越来越多,因此,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对所负责的建筑工程档案进行规范保管,以便为企业的建设提供更有效力的帮助,因此,对工程档案保管进行探讨,成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1.工程档案概述

1.1 工程档案的概念

建设工程档案是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工程档案来源于建设工程文件,建设工程文件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即在建设项目准备阶段形成的文件;监理文件,即监理单位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监理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施工文件,即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

过程中的形成的文件;竣工验收文件,即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活动中形成的文件;竣工图,即工程竣工验收后,真实反映建设工程施工结果的图样。

工程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保存价值。对工程建设产生的工程文件所具有的凭证价值、依据价值、参考价值等进行分析,凡具有保存价值的均应整理、归档,并且对工程文件的价值进行初步鉴定,确定保存年限,对有保存价值的工程文件整理后安全保管。

1.2 工程档案的特点

工程档案是施工项目全过程的书面反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工程档案涵盖了项目施工的方方面面,以建筑工程为例,其工程档案就包含了众多了项目信息,如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意见表、工程开工报审、技术交底以及建筑材料申报等方面的信息。由此可见,工程档案所覆盖的项目内容之多、范围之广。

第二,档案建立健全的周期长。

工程档案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加以记录,记录的内容随着工程项目的进行而不断扩充和完善。工程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完成整个项目施工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例如,要完成一期楼盘的施工建设,一个建筑公司得花费几年的时间,因此,其工程档案也须经历几年的发展和完善才能得以最终建立。

第三,书面、科技档案相融合。

建筑工程集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于一体,其档案管理工作也十分复杂。传统的工程档案多以书面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将科技与档案相融合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工程档案现代化与科学化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工程档案都体现了书面、科技档案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利用信息科技进行档案管理已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潮流趋势。

2 工程档案的作用

工程档案是工程建设的辛勤结晶,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实体的真实写照,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项科技信息类技术成果。工程档案可以对以后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发挥作用,对工程的维修、改建、扩建、恢复等工作提供真实的依据。随着工程建设时间的推移,熟知工程建设情况的人会逐渐减少。当工程意外破坏、拆除等,要恢复重建时,工程档案是唯一可靠依据。工程档案是为本工程管理、维修、改建、扩建、恢复等工作提供依据,是一项最重要的作用。

3 有效管理工程档案的措施

(1)配备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需求和配备问题是工程档案事业发展中非常现实,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实践证明哪里配备相当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哪里的工作就开展得有声有色,做一个合格的工程档案管理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一是工程档案人员的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热爱档案工作;二是具有高度的法律意识:要人人知晓工程档案的法律法规,使大家都懂得以法治档,依法办事,每个参建人员都应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三是工程档案人员的专业知识。工程档案内容广泛,专业性强,档案人员必须熟悉档案管理各项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更要了解规划、土建工程及水、电、设备安装、图纸会审、工程质量检验等知识,另一方面,要对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岗位培训,岗位必备的知识包括档案与城建档案的基本知识,以及工程档案的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城建档案管理的工作程序,通过岗位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具有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档案业务管理的能力,处理业务和有关部门协调能力,应用自如的操作计算机能力,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2)严格执行工程档案与工程竣工同步进行,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性

工程档案是工程质量检验的重要依据和凭证,尤其是工程质量事故检测的依据。在工程竣工验收时,一定要严格审核工程档案的内容是否齐全真实,是否有缺漏现象,是否按规范要求进行归档。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条例》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的有关法规,把好竣工验收关,做到工程竣工验收与档案验收同步。从而达到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由于工程档案不准不全,造成各种事故原因无法查清,使工程管理难以到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和经济损失。因此,工程档案的完整性,应引起人们普遍重视和关注。

(3)做好工程档案开发利用

工程档案工作的最根本目的是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只有等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只有同城市建设的利用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客观存在的价值。为使档案客观存在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必须通过利用工作。所以档案部门必须自学地大力开发工程资源,通过提供档案信息为城市建设服务,沟通档案工作与城市建设活动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真正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4)健全工程档案管理网络

在建设初期应把参与建设的各单位组织起来,建立工程档案编报工作网,工程档案主管部门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和工程档案编制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和协调问题,编报网络可组织开展一些有益活动,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加强联系,取长补短。

(5)加强对工程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要建立健全组织检查机构,配备人员,组织监督检查,按程序办,对那些不按规定移交工程档案的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应随时提出意见和批评,限期改正,确实起到监督检查的督促作用。

(6)创新档案管理者的工作思维

要适应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档案工作人员的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首先要敬业爱岗,这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动力,一个人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必然促使其积极地思考问题,勇于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设想,随时根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其次,要有知识积累,知识可以使人思维缜密,经验可以使人方法得当。第三,要有创新思维能力,善于独立思考问题,不墨守成规,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建设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先进的设计思想、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均是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内容丰富的工程档案进行总结经验与技术交流,能大大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水平。

4 结语

坚持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加强电子文档管理,做好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工程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档案工作是一项长期持之以恒的工作,加强工程档案工作是为了规范管理,同时也是防患于未然。它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信息量大、范围广、工作量大,这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不仅懂工程建设技术,也要了解一些档案知识,在今后利用档案过程中,真正地体现工程档案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G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S].

篇6

Abstract: the bridge engineering scienc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directly affect the urban transportation cause smooth and orderly, high quality management maintenance to control the engineering cost, convenient people travel, ensure the bridge engineering, durable and increase the service life of service. This paper how to bridge engineering science discusses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o establish the significant benefits, promot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level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 bridg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U44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桥梁管理养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与日俱增,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加大,长期服务的桥梁工程其承载能力已无法充分满足新等级荷载的要求,令其老化速度日益加快。一些桥梁工程由于修建质量水平较低,形成了先天不足的缺陷,有较多数量桥梁基于建设资金短缺、施工设计标准较低,加之管理技术薄弱,无从保证施工质量,一些桥梁在投入服务使用后不久便很快成为危桥。由于钢筋腐蚀、设计考虑不全面、碱集料反应、冻融破坏与化学物质影响侵袭、环境条件作用等令桥梁结构的综合承载力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持续下降。其中由钢筋腐蚀引发的桥梁耐久性破坏则成为十分显著的灾害性问题。桥梁工程建设应用材料通常也包含较多缺陷,在荷载循环作用下会令一些微缺陷成核发展并逐步合并为损伤,在材料中则会成为宏观裂纹。倘若其得不到良好控制便会引发结构、材料的脆性断裂。日常服务中桥梁工程普遍存在超载现象,这对于某些路段较为突出,一般分为两类情况,即桥梁的早期修建令其存在超龄或超负荷运营等弊端,另一类情况则为客观存在的车辆超载状况引发桥梁的超负荷运行。产生前一类情况的成因在于日益增加的交通量、设计规范的不断变化以及重载车辆的持续发展所导致,该类现象是无可避免的,后者则主要由于使用车辆者无视运输交通法规所引发的超载,该现象在我国公路运输事业中极为普遍,会令桥梁的裂缝与损伤持续加剧,甚至会由于过载形成破坏结构事故。另外在雨雪风霜等恶劣自然环境的污染侵蚀下会加剧桥梁自身的破损老化程度,令其衰老日益加快并令服务使用寿命不良缩短。

2、强化桥梁管理养护的科学策略

2、1定期实施桥梁工程检查

为尽早发现桥梁工程存在的不良隐患问题、衰老迹象、承载力下降趋势,养护工程师应定期组织工程状况检查,并不定期针对特殊部位进行细化检查,应结合内部自查、相关管理部门复查的科学养护管理方式,认真填写记录表进行归档整理并上报检查报告,依据相关养护管理技术规范进行分类。对于二类之下的桥梁应开展预防性、针对性小规模管理维修养护,对三类桥梁则应制定中型或大型维修方案建议并上报有关部门审定,对于四类桥梁则应由公路处实施检验,明确改造加固科学方案。进而系统科学的掌握工程技术状况,尽早发觉异常状况及缺损现象,并制定合理的养护维修措施,确保桥梁工程的持续正常服务使用。

2、2强化管理养护认识、细化落实责任,提升桥梁养护管理质量

桥梁的科学改建加固与良好日常养护管理可显著延长其服务使用寿命,确保交通运输事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科学强化养护管理认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制定养护工程师工作职责,分批开展养护人员综合技术培训,令其全面掌握桥梁检测、检查、日常养护与加固科学方式。另外还应定期开展参观学习、经验交流,令养护人员及时洞悉行业养护管理趋势动态,进而全面引进养护管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显著提升桥梁养护管理质量水平。

2、3优化养护管理、及时预防病害,完善档案建设与动态化控制

养护管理实践中为优化控制效果,桥梁工程师应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养护管理人员对所辖区域涵洞、桥梁、防护构造物进行逐个细化检查,科学细致制定维修方案计划,创设修复处治措施,并进行及时维修。养护技术人员应深入现场跟班作业,确保桥涵维修优质性与安全畅通,强化对检测、检查设备的良好配备管理。检测桥梁应对其附属构造、上部结构进行测量、观察,较多工作需在空中作业,因此应对其配备专业的仪器设备,对三类与四类桥梁应加大其安全隐患监控力度,提升车辆超载治理处罚力度,配备并维护限载限速标志,进而确保桥梁工程的持续、健康与安全应用。另外我们应履行一桥一档科学规范,完善构建桥梁工程数据档案,对其实施动态控制管理,结合定期桥涵检查结果依据桥梁管理数据系统模式进行基础数据更新,全面录入桥涵结构数据、识别数据与病害数据等,进而优化数据库系统对桥涵现实技术状况的综合评定,为后续适应性制定维修养护加固管理措施创设科学参考依据。

3、结语

总之,基于我国桥梁工程养护管理现状,我们只有科学探析养护进程中包含的各类现实问题,全面把握新时期养护管理桥梁新要求,探索切实可行的养护管理途径,才能全面提升桥梁工程使用效益,延长其服务使用寿命,并营造顺畅有序的交通运输管理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篇7

工程影像资料做为工程项目最宝贵的资源,在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工程安全生产、质量控制及进度控制提供资料,为企业二次创效提供最为有效证据,是施工技术及经验的积累,是安全教育培训的资料。因此,施工企业应加强对工程影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盈利提供保障。

一、工程影像资料的现状及意义

1、影像资料的现状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飞速发展及数码产品的普及,工程影像资料在工程施工生产开始广泛应用。但多数企业并未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影像资料的整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导致企业在施工生产、二次创效及竣工交验时缺乏宝贵资料,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2、收集整理影像资料的意义

(1)工程影像资料为施工生产中隐蔽工程提供见证依据;

(2)工程影像资料为安全教育培训、技术经验交流提供资料;

(3)工程影像资料为二次创效提供原始依据;

(4)工程影像资料为纠纷解决提供证据;

(5)工程影像资料有利于促进施工安全、质量及进度的实时控制;

(6)工程影像资料是竣工交验的基础,为竣工结算提供保障。

二、工程影像资料在工程中的作用

1、影像资料在工程投标中的作用

工程项目投标阶段,标书编制小组人员基本不会驻扎在工程所在地编制标书,且招标文件对现场情况不可能完全表述清楚。因此,在甲方组织现场勘踏时,需派专人对工程所在地及周边情况进行拍照摄像,并将影像资料归类整理,保存完整,为施组的编制及投标报价提供依据。

在施组编制前,对收集整理的影像资料反复研究,熟悉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情况。在施组编制时,充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出具有针对性的施组,为投标取胜提供保障。

另外,同种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在不同的施工条件下,其施工成本有所不同。在做投标报价书前,充分了解现场情况,是决定投标报价及成本分析的基础,是投标能否取胜及项目是否盈利的保障。

2、影像资料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

工程影像资料做为最真实的资料,为施工生产中隐蔽工程提供见证依据。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因为施工作业点多面广等因素,部分隐蔽工程在隐蔽前缺少监理现场见证。这时,就需要现场管理人员做好隐蔽工程隐蔽前的影像资料,为监理提供最真实的资料,避免返工,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隐蔽工程的见证记录也是竣工资料交验时重点检查资料,因此,做好隐蔽工程隐蔽前的影像资料,是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工程影像资料是工程技术及经验交流最宝贵的资料。在安全教育培训、经验交流等会议上,通过播放、展示各工程项目的影像资料。首先,有利于资源共享,促进交流学习;其次,有利于促进吸收和接纳好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思想;再次,能直观的展示工程质量问题,为杜绝类似质量问题提供帮助。

例如:成都地铁2号线东延线土建1标项目部管理人员缺乏箱梁张拉技术,于是,项目部每周通过工程技术培训专题会议,为项目部管理人员播放箱梁张拉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质量控制的相关影像资料,保证了箱梁施工质量,无形中节约了项目成本。

工程影像资料做为最真实、最原始的资料,为二次创效提供原始依据。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为满足施工生产需求,很多变更项目均是按先施工后申报流程进行,这就需要项目管理者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变更索赔资料,为后期变更索赔审核提供原始数据。工程影像资料作为最真实、最原始的资料,最能还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真实性,弥补纸质资料的不足,为变更索赔提供最有力的证据,是企业二次创效最重要的基础。

例如:成都地铁2号线东延线土建1标项目部为保证施工进度,在施工过程中对沿线影响施工的5处堰塘进行了换填,依据施工合同条款,此项内容不属于项目部施工范围,因此在后期收尾过程中,向甲方提出了此项内容的变更索赔。最终甲方依据合同条款同意了该项变更索赔。在咨询审计过程中,咨询单位以堰塘数量不足为由对该项目进行大幅审减,项目部通过搜集整理施工过程中的影像资料,为其提供了5处堰塘原始照片,并提供了施工过程中的录像资料,最终得到审计人员认可,保证了项目利益。但是,在便道二次修建过程中,由于缺乏影像资料,致使该项变更索赔至今未审计完成,造成项目成本增加。由此可见,影像资料在项目二次创效过程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程影像资料做为最原始的资料,为施工纠纷提供依据。项目进场施工前,先对施工场所重点部位及容易产生纠纷区域进行摄像拍照,保留施工前原始影像资料,可杜绝部分不良人员敲诈行为。

例如:成都地铁2号线东延线土建1标项目在进场修建完施工便道后,部分社会不良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以该项目部在修建便道时将其银杏树挖除为由,阻拦施工,要求赔偿。项目部经过多次协商未果,在双方僵持期间,施工人员无意中发现一张动工前的现场照片,并以此为证据驳回了不良人士的无理要求,减少了项目不必要的损失,但因为对影像资料缺乏整理,导致施工停止3天,造成工期延误。由此可说明,收集和整理施工前原始影像资料的重要性。

监控系统作为工程影像资料的一部分,已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建设中,是施工现场最真实、最直观的体现,为安全生产、质量控制及进度控制提供实时监控。

例如:成都地铁所有在建工地均在关键部位安装监控系统,可保证地铁公司相关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及进度实时监控。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发现进度问题,及时调整。

工程影像资料作为工程施工过程的记录,是竣工资料交验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加强工程影像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是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工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工程竣工结算的基础。

例如:在成都地铁2号线东延线土建1标项目实体交验后,项目部在办理竣工结算时,因部分影像资料缺失,未能及时完成竣工资料的交验,导致竣工结算不能及时办理,致使项目人员长期滞留,资金不能按期回收,使项目成本增加,企业失去投资机会。

3、影像资料在工程竣工后的作用

工程影像资料做为施工过程记录,也是最真反映施工生产过程的资料,是工程竣工交验后,出现问题时责任鉴定的依据。

例如:成都地铁2号线东延线土建1标项目部在林家大堰站附属用房结构施工完成交验后,屋面出现渗漏水现象。项目部通过对影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将屋面施工全过程的影像资料及原材料检验资料提供给甲方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反复查看影像资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研究后,最终认定此渗漏现象与施工方无关。由此可见,影像资料在工程完工后仍能作为责任鉴定的依据,避免企业承担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三、工程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

工程影像资料作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记录文件,承担着建设工程从原始状态到工程完工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重要任务,为项目安全、质量及进度管理、成本控制提供依据,是解决纠纷的证据,是企业二次创效的基础。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工程影像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

1、影像资料的收集

工程影像资料作为记录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在影像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应遵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原则。

工程项目管理不是一个人的事,工程影像资料收集也不可能是某一个人的事,项目部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均应参与到影像资料的收集中来,做到责任到人,谁负责的部位谁负责该部位影像资料的收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影像资料的完整性,从而提高项目全体管理人员收集影像资料的意识。

工程项目施工是从投标开始至质量保修期结束的一个过程,影像资料的收集应贯穿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包括项目投标阶段现场及周边环境的拍摄;施工准备阶段现场及周边地形、地貌、管线、电缆等影像资料的收集;施工阶段各施工部位、施工工序及隐蔽工程隐蔽前后、预埋件、预留孔洞等影像资料的收集;工程竣工交验阶段现场交验过程、实体完工形态及现场状况等影像资料的收集;工程质量保修阶段工程质量缺陷状况及修复处理过程的影像资料收集。

为提高工程影像资料的真实性及实用价值,在工程影像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全方位、多角度拍摄。对于地形地貌等必要时可进行摄像;对于重要部位的收集,要兼顾远景及近景的结合;对于需要丈量尺寸提供数据的影像资料,要保证其数据清晰,位置准确。所有影像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尽可能选择一处或几处长期不会改变的对象作为参照物,为施工前后比对提供依据。

2、影像资料的整理

工程影像资料在收集完成后,因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同样会造成影像资料的缺少,为项目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已收集影像资料的整理,同样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对于工程影像资料的整理,项目应实行领导牵头,专人负责。对各施工管理者收集的资料定期收集汇总,分类统一管理。资料管理者在汇总影像资料后,按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工程竣工阶段分期、分批管理,并对各阶段资料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分类命名保存。影像资料不能以单一形式保存,应采用纸质文档、电子文档、光盘等多种形式保存并备份,防止因电子产品损坏而丢失。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影像资料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无论是在企业项目管理、项目二次创效还是施工生产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阐明工程影像资料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总结出工程影像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希望引起项目管理者对工程影像资料收集和整理的重视,并为企业在项目管理中收集和整理工程影像资料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

篇8

(一)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综合利用的原则,以迎接国家对合肥“全国节水型城市”复查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加大节水工作力度,依靠技术进步,促进节水减排,完善政策法规,强化节水管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与合理利用,充分发挥节水工作在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合肥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1、认真做好迎接国家对合肥“全国节水型城市”复查的各项准备工作,6月份之前上报复查申报材料。继续大力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和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生活小区活动。全年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8家,完成考核验收8家。

2、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工作。向1100个计划用水户下发征求意见表,根据反馈的意见,综合安排好1100个计划用水户的年度用水计划,并根据用户反馈的计划分配数,进行6次考核。

3、开展计划用水户年度用水、节水情况统计工作。向1100个计划用水户下发统计年报表,并回收汇总。

4、指导用户开展管网检测、节水器具改造等工作,推广使用节水器具400套,用水大户完成水平衡测试8家。

5、积极开展节水宣传。开展好一年一度的节水宣传周活动。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进行节水宣传报道20次。

6、加强对计划用水户分管人员的培训,全年集中培训不少于2次。

7、与南京市共同承办南方城市节水工作会议,做好会议准备工作。

8、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9、加强效能建设、政风评议、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内部管理,搞好廉洁自律,提高办事效能。

(三)工作措施

1、加强服务指导,为建

; 站内范文搜索 设和谐合肥作出积极贡献。巩固和发扬“查、摆、找、补、创”活动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加强节水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对计划用水户的指导,安排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及时分析用水异常情况,防止跑冒滴漏,切实落实节水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节水工作在保障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大力加强节水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紧密联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加强节水宣传,提高宣传的普及面和针对性。结合08年5月开展的“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活动,走进校园,传递节水意识。多层次、全方位、上下联动的宣传,使全市计划用水户和广大市民、新闻媒体都能参与进来,使全社会普遍认识到节约用水在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保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对开展节约用水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3、深入持久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2012年国家将对合肥市进行“全国节水型城市”的复查工作。节水办将全力以赴,落实好国家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考核指标。对于国家复查的考核指标所牵涉到的单位,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协调做好数据采集、资料提供等工作。进一步发动计划用水户对照《节水型企业、单位目标导则》,落实节水基础管理和考核指标。节水办做好服务,加强指导和培训,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单位通过节水型企业、单位的考核验收。同时,积极开展节水型生活小区的创建工作。

4、坚持发挥计划调控作用。我们将根据水法和省市节水法规要求,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做好年度用水计划的下达工作,完善工业用水和非工业用水定额,不断提高制定用水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计划用水考核,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挥计划用水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节水降耗、制止浪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与政务中心建委窗口的协调,做好增加用水计划许可项目的办理工作。加大对高耗水行业和用水大户的监管力度。

5、加强科技节水。切实抓好工业企业节水降耗,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鼓励用水单位开展节水研发,加大技改投入,在可能范围内将水循环使用。加强水量平衡测试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依法加强对用水单位卫生洁具以及城市公厕节水器具检查,积极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洁具。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加强联系,做好节水器具市场管理,保证节水器具

篇9

中图分类号: S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园林绿化管理的内涵

钱老说:“要让园林包围建筑,而不是建筑群中有几块绿地;应该用园林艺术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园林绿化主要研究其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园林绿地的规划和功能分析,并对定额指标分布原则和园林工程管理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公共活动,由政府组织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掌控,森林城市、绿化城市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舒适且生态的生活环境而提出的,旨在造福民众。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顺应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尊重自然、道法自然、师法自然。

2、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园林绿化管理有着深刻的理论价值,是一项最基本的公共活动,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是完全通过政府财政支付来实现的,政府针对这项支出是需要取得极好的社会效益。园林绿化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民生工程,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生态生活环境的需要而形成的,这就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体现了国家和社会的文明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国家的软实力状况。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应该从设计规划、实施和维护管理等几个层面出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满意的园林绿化效果。一般情况下,园林绿化工程规模较大,所涉及的内容和施工工艺多样化,为了更好的满足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制定一个既定的管理目标,使园林绿化工程在各个层面上的管理有章可循,因此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

3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园林绿化管理直接涉及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改善城市园林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重点,但就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管理的现状来看,其专业性程度不高,没有创新性,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管理的效果[1]。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园林绿化管理人员力量不足,不能充分的体现设计思想

大多数从事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人员是风景园林专业和园林园艺专业科班出身的极少,而且具有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经验的人更是不多。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专业性强,还需要有审美能力,但是大部分人认为园林绿化不过是种树、种花、种草等简单常见的工作,又由于当前园林绿化工程的利润极为丰厚,所以市场上一些不入流的个体队伍争先恐后的加入了这个看似简单的工程中,他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完全照搬图纸(有些连图纸都不大会识别),与实际情况相脱离,使完成的工程大大的脱离了规划时的设想,一个有艺术创新的园林绿化作品需要设计者和管理者共同完成。又由于甲方委派的参加管理的人员大多数是从相关部门抽调组成,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更无经验可谈,对于施工方照着图纸施工的过程,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或者自己根本就不懂,所以建设方和承建方所委派的管理人员由于对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了最后完成的工程效果不佳。管理人员除了专业技术知识不够,还存在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的情况,这也就形成了现场管理的混乱,施工方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施工现场对植物造型偷工减料,且所提供的植物也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为了现场过关,产生寻租行为,贿赂现场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存在着极大的道德风险。

3.2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备

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若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工期也未必不予拖延,现场管理秩序也将一片混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特别是施工过程的控制体系,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存在随意和混乱的现象。我国目前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法制体系就 92年国务院所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对于此,各级政府在实施的过程中力度不统一,实施也不到位,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从不同的地方性特征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规范园林绿化市场。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并且监督机构很是薄弱,在我国很多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都未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有法不依,管理者法制观念不强,执法人员也有执法不严或谋私的情况。

3.3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科技发展水平和造价管理水品滞后,维护管理不足

现阶段,在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要依靠科学技术的理念没有深入,人们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不强,参与园林绿化管理的工作者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不够透彻。园林绿化市场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增高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比较新而且利润较高的行业,工程造价管理不仅仅是关于经济方面的问题,还集技术与管理于一体,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从事园林绿化建设的人员不仅要懂得最基本的造价知识,还要懂得用软件制图和测绘,在整个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造价人员缺乏长期性的入驻现场,导致最后的结算审计变成被动的静态审计,影响造价的最终控制。到目前为止,由于造价管理的缘故造成园林绿化工程停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对造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续的维护管理措施跟不上,一片生机盎然的园林绿化景观在数年后已经萎靡不振,奄奄一息,当然在管理措施落后的基础上也缺乏相应的维护技术人员,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后续养护管理措施。

4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应采取的措施与建议

在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的全过程中,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效果和成本,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工程在进行中出现一定漏洞,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因此必须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以最少的投资收获最满意的效果,介于此笔者特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4.1 提高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对参与管理的人员本身要求极高,特别体现在德、能两个方面。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很强的工作,参与各方应委派高素质人员进行管理,各方派遣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管理起到的重大作用,认真学习合同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就是加强施工工艺的学习,特别是学习园林绿化的专业知识,培养识图能力。

甲乙双方常对工程管理人员做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管理人员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经得住各种诱惑。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相关单位定期送管理人员到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学习,进行经验交流。要打造一个优秀的工程,必须要有一支技术过硬,道德高尚的管理团队,正确执行相关规范,认真监管工程质量目标。因此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采取项目经理管理责任制,并配备一支良好的管理队伍,持证上岗,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4.2 建立健全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制度,坚强和完善工程合同管理

制定切实可行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制度,加强和完善对合同的管理,理顺管理体制,促进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建设。建立园林绿化工作长效跟踪管理,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扩张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张力。其次,完善管理部门的责任机制,由于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工作极其复杂,涉及面广,需要很多部门通力合作,各部门明确管理的责任权利,细化管理目标。只有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这样甲乙双方所委派的工程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就不会盲目,有法可依,按章程办事,使整个管理过程紧张有序,这样政府投资所建成的园林绿化工程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法律法规要规范园林绿化市场,对参与承包和施工的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核,具有相应的资质,且从事园林绿化施工的施工员一定要有园林绿化工程职业资格证书和之前所施工项目建设单位的推荐书。

4.3 切实加强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管理,提升园林绿化的后续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体现了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做好项目的储备工作,保证前期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对整个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聘请具有相关资质的造价公司介入前期的管理规划工作中,认真比选最为经济合理的方案,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斟酌,只要不改变设计理念和效果,尽量选择新材料、新工艺,保证降低工程损耗,节约资金。在施工过程中,全方位参与现场管理,尽量减少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严格审核费用的支出,同时督促施工工艺的实施程度,避免返工和停工现象的发生,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采购质量好价格低的工程材料,确保优良工程的建成。建立一支具有优良技术水平的园林绿化工程维护队伍,采用先进的管理措施,确保维护后续工作到位。

5 结束语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园林绿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问题也会随之产生,园林绿化管理也将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我们应该创新管理,确保园林绿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篇10

中图分类号: TU98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60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尤其党的十胜利召开,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报告成篇,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导地位。而园林绿化行业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改善人居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凸显了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园林工程施工则是环境建设的主要手段。而园林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明确精品化的理念,抓牢每一个环节,把好每一道关卡,才能打造出高标准的精品园林工程。质量是每个建设的核心,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给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良好的效益。

1 园林工程存在的问题

1.1 合作商的选择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中,因为招标管理、分包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等的不完善,致使很多的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出现了分包不合理的现象,有些甚至并不清楚对方的能力就盲目分包合作。而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在分包合作中的对于信息掌握的不完善和自身对于分包意识的不够重视,才导致了在选择分包商的过程中通常以成本和利益为出发点,却忽视了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再加上分包商由于技术和资金的局限性,使得很多的项目都达不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1.2 人员的管理存在问题

人是任何工作展开的基础,只有做好有关人员的管理和任用,才能实现项目建设及维护的良好表现。园林管理人员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些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都相对较低,就导致了其质量意识的严重落后,常常会忽视质量工程的建设,甚至会出于生产成本的考虑而聘用一些不具备相关知识的业外人员,最终就会造成项目管理秩序的紊乱。如质检人员在项目工程中没有发挥出其监管和检验功能,质检人员的职能是监督施工的质量和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并不是简单的对其他施工人员的进行指导和辅助。而且大量的园林工程中,很多的工作人员都是外聘来的,不具备固定的人员结构和专业技能知识,甚至有的工作人员在工程进行时随意的退出生产项目,从而使得人员缺失和建设时间及成本的增加。

1.3 施工材料存在问题

施工材料是园林施工项目质量的根本性保障,项目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于施工材料的检查和监督,以及严格的筛选出合格的材料。而该园林工程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使用了劣质的水管道,致使在给水排水的过程中出现了水管爆裂的现象,从而导致了施工期限的拖延,劣质材料的使用不仅不能节约成本,还会浪费时间和精力,给企业带来不良的影响。经研究调查发现,某园林项目提交的材料质检报告中,合格率并没有达到100%,也突显出该园林项目材料管理方面的不足。甚至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在进行市场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市场的材料合格率只有50%,高质量的材料是项目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如今我国的原材料市场却令人担忧。许多劣质材料的生产源都是无生产许可证的,技术原因使得质量并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加上大量商家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较低,生产材料的检测只是流于形式。甚至有一些项目为了节约成本人为的去偷工减料,致使大量的项目存在着质量问题,如往水泥里加沙子等,只注重眼前利益却忽视了长久的效益。

1.4 施工工艺存在问题

施工技术是指必须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标准来实施建设,否则就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在某园林工程中,项目的建设主要以经验为标准,大量的工作人员在施工生产的过程中都是按照以往的施工经验,却忽视了施工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新技术方面的使用,甚至有些施工者是处于排斥状态的。在某些施工人员的心中,多年施工经验的成功就表示着该操作方式的正确性,即使这样的生产经验并不能达到生产标准。这也是导致该园林工程虽然要求的技术和质量都很高却出现了大量的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1.5 施工资料不够完善

施工管理资料是施工管理过程的真实记录,然而现今却存在着一种施工资料和施工管理相脱节的现象,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两张皮”,如某些施工工程的管理资料相对齐全且完善,然而工地上却是混乱不堪、隐患丛生。据调查研究表明,大量的园林工程项目中都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注重资料的整理却忽视了现场的管理,甚至出现资料掺假或凭空捏造的现象。在工程领域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两张皮”已见怪不怪了,其实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施工企业的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这种忽视实际质量问题却想要依靠资料漫天过海的情况,也反映出了施工管理上的漏洞。

2 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规划管理目标

经研究和总结后发现,在园林工程的施工中,责任不明是质量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组建项目经理部及规划管理目标是提高园林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组建项目经理部方面,施工项目经理的岗位设置和人员的配备必须围绕企业的形象,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和履行合同为宗旨。在总结各企业的实践后得出,施工项目经理部可以设置5个管理部门。项目经理部的主要职能就是负责项目工程的全面管理,是代表着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有着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其质量的好坏将决定项目工程的质量。项目经理部是园林工程的办事机构,能够为决策提供更充足的信息依据,能更好的执行项目的决策和意图,对项目全面负责;在规划管理目标方面,工程项目的规划管理是指对项目进行综合而全面的总体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目标的研究与细化、权限与任务分解、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流程和任务的分配、步骤与工艺的运用、资源的安排和确定等。工程项目管理的规划分为2类,对于项目管理目标的大纲规划;对于施工过程的控制和规划,两者的规划能够使项目更加的全面而详细。

2.2 加强人员管理

项目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人的运用,所以在园林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优秀的人才,加强技术的培训工作。项目优秀人才的选用需要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不断优化和整合,只有运用有效的手段提高人员的素质,才能充分的发挥出人才的作用。园林工程项目的管理不仅需要合理运用优秀人才,还需要有意的开发和培训,使得最为科学的运用人才。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技能知识,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还能促进员工的奋斗意识。为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设置3种培训方式:技能培训、取向培训和文化培训,新员工不仅能够通过这样的培训快速的熟悉公司的政策,流程和程序,还能够学习到基本的写作、图表和日程表等工作技能。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人员来说,经常性的开展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举办实践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

2.3 科学管理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保障,其管理可以从3方面考虑。对于成本的管理,园林工程施工的材料管理不仅能够确保施工材料的高质量、适时齐全的共赢,从而提高园林工程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还能促进材料的周转和合理使用,从而达到降低材料成本、改善经济技术指标和提高经济收益的目的。工程材料的合理性是保障工程质量达标的重要条件,因此严把工程材料质量关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对于材料的采购、价格、验收和取样都需要严格而全面的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材料也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才能做到施工方式的合理、安全,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对于质量检验和评定的把关,其把关的严格性是确保园林工程满足设计要求和质量的关键环节,而该质量评定有可以分为2部分,即园林质量和施工过程质量。质量验收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只有搞好质量验收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达标,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创造出最精品的园林艺术作品。所以园林工作者必须树立重视质量验收和检验观念和质量意识,而要做好这一工作可以从分析和研究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体系、合理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和材料、研究和反馈所运用的质量方法及手段、定期培训和教育工作人员、及时总结和分析工作中的经验及效果、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等方面入手;需要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园林工程的质量需要积极预防,有了问题再控制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预防为主是指加强对于影响质量的因素的控制,即对于投入的人工、机械和材料的质量控制,不仅要在事前进行控制,还需要检查中间的项目施工质量。

2.4 完善和整理资料

园林工程施工验收后的资料整理对于其质量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工程资料是工程结算、施工总结和评价的重要来源和依据,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交流,改进未来的工程质量,对于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开展园林工程的竣工验收是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考核园林建设成果、设计检验和工程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园林建设后开发和使用的重要标志,所以竣工验收对于项目的投产和经济效益的发挥有着深刻的意义。

3 结论

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如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核、施工前的准备、施工期和后期的验收和养护。园林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的发挥出其特有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还需要研究其具有的艺术审美特征,园林工程的建设是一种全面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王俊功.园林工程施工管理[J].现代园艺,2016(4):184.

[2]张玉刚.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技术[J].现代园艺,2016(4):185.

篇11

关键词 :绿色社区 ;创建 ;问题 ;对策 ;公众参与 ;思考

Key word: green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blem, measure, public referenc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绿色社区创建是、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教育部《2001-2005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辽宁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辽宁”的目标要求。近年来,沈阳市环保局认真贯彻《纲要》精神,积极借鉴深圳、江苏等地开展绿色社区创建工作的经验,结合沈阳市实际,在创建绿色社区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自2003年以来,沈阳市按照国家环保部的要求,结合社区建设实际,在全市开展了创建绿色社区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了国家级绿色社区2个、省级绿色社区21个、市级的绿色社区463个。

1、对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思考

随着绿色社区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客观形势要求绿色社区创建工作思路需要不断创新,其内涵需要不断地丰富,平台需要不断地拓宽,因此笔者对绿色社区创建过程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

1.1、对创建绿色社区的管理模式的分析

目前沈阳市存在着由基层社区直接管理和物业管理的两种管理模式,所以在创建绿色社区的工作中,我们将重视两方面的发展建设,互补优势,更快更好地开展创建工作。

在基层社区直接管理的社区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社区通过组织环保志愿者、民间环保组开展各种环保活动,倡导居民选择绿色生活方式,来实现绿色社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公众参与的目标;在有物业管理的社区中,我们要重视以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为主的社区环境管理,充分发挥物业公司的环保参与意识和环境管理能力。

随着绿色社区的推广,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会有更多的组织机构、单位参与到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中,因此,管理主体的形式可以多样,关键是要建立起社区层面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民参与机制。

1.2对绿色社区硬件建设的分析

由绿色建筑、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能和新能源等设施以及社区绿化等组成的绿色社区硬件系统,其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对生态平衡的保护以及对环境污染的降低。根据我市现有的社区建设状况,新建小区应在建设初期就按照绿色社区的硬件条件进行规划。从开发伊始,开发公司就将绿色环保建筑的理念贯穿于设计、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使社区建设伊始就具备较高水平的环保设施,在业主入住后,物业公司和社区、环保组织合作,共同建设绿色社区的软件体系,这样就会事半功倍;对于老旧社区、环境基础相对薄弱的小区,应该结合城市社区改造,从硬件设施上多投入,增加绿地、改造水电暖、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等设施,最大程度向绿色社区发展,为居民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1.3对绿色社区软件建设的分析

由社区组织机构、社区环境管理制度、绿色环保志愿者队伍,、普及环保科学知识的宣传阵地、环保活动及绿色环保家庭建设组成的绿色社区软件系统,其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将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生态生活方式在居民中播种与传播,培养公民良好的环境伦理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几年的创建工作实践感受到,公众参与、舆论宣传及政府主导是创建绿色社区软件建设中重要工作。

1.3.1 公众参与

创建绿色社区旨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让环境保护走进社区,走进每个家庭,走入每个人的生活,从而实现人人参与环保,共建美好家园的目的。在创建工作中,公众参与是创建的基础。

1.3.2宣传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和环保实践活动,达到人们自愿实施绿色生活方式,自觉规范绿色环保行为,养成环保习惯,在创建工作中,宣传活动是创建的载体。

1.3.3政府主导

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环保、城建、民政、房产、妇联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必须在创建工作中发挥其作用,各尽其职,有效地协调组织创建工作的开展。在创建工作中,政府主导是创建的关键。

在绿色社区软件管理方式上,我们也可以考虑用ISO14000的理念管理绿色社区,提升社区环境管理水平。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主要解决是否符合环境保护法规,是否和承诺一致的问题,所以,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单位,都可以实施ISO14000环境系列标准。虽然目前多数社区尚不具备施行这一体系的条件,但其基本原则和理念对于绿色社区的创建却是普遍适用的。

1.4、对绿色社区指标体系的分析

国家、省及各市都分别制定了绿色社区建设标准及考评细则,标准不完全相同,但内容大致相像。基本上是对绿色社区建设标准进行了量化、具体化。建设标准一般都是分组织机构、污染防治、环境卫生、环境建设、环境教育和附加项等6部分内容、数十个量化评分标准,提供了可供检查考核的硬指标。考评标准采用基础分100分制、附加分10分,逐条打分,总分达到规定限值,授予“绿色社区”称号。

随着整个创建工作的深入和社区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和完善,笔者认为建设标准和考评细则也应该不断修进,应该适当加大公众参与、环保宣传等软件建设指标的分值比重,为绿色社区的合理与科学性保驾护航。

2、目前制约我市绿色社区创建的主要问题

通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市创建绿色社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市级绿色社区已达到全市社区总数的75%,省级以上绿色社区占全市社区总数的3.7%;但从2010年开始绿色社区创建速度明显缓慢,特别是一些社区在创建中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成为目前制约绿色社区创建的主要问题。

2.1.一些老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区绿化率较低,社区管辖内的小区物业管理率较低,这些硬件条件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制约了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

2.2有的社区主要由一个或几个新建小区组成,社区硬件条件非常好。但社区内居民多数是年轻的上班族。由于环保理念和工作压力等因素,他们对社区组织的各项创建活动参与度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

2.3省级以上绿色社区的创建更注重社区的生态环境系统元素,这要求社区在建设或改造伊始,就要遵循生态设计的原则,体现出绿色社区对能源和资源实行充分利用、无污染、可循环。注重特色绿化建设、太阳能的利用、环保装饰材料的使用、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等,这需要开发商、社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2.4区县环保部门是绿色社区创建的推动者,在创建技术指导以及对已建成绿色社区的成功经验交流和推广上,还需加大力度。

3、全面创建与提升绿色社区工作的对策

创建绿色社区是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有效途径,对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全面推进和提升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已势在必行。

3.1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绿色社区良好氛围。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环保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动绿色社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创建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3.2建立投入机制,保证创建工作持续有效进行。

各级环保部门应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建议政府应将绿色社区创建工作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保证创建工作的持续性。政府对于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的老旧社区,要进行重点扶持、加大硬件投入,要通过政策引导,促使街道、社区以及城建、民政等职能部门投入一定资金,还要充分利用驻区企事业单位联建等办法,全力支持绿色社区创建工作的开展。

3.3 通过区域规划,提升绿色社区建设水平

把建设绿色社区的理念引入区域规划及小区建设规划中,开发建设中充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和条件,使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和谐。将太阳能利用、中水回用、雨水回收等生态环保项目纳入社区、小区建设中,通过区域规划引入生态环境元素,提升绿色社区建设水平。

3.4加强指导培训,提高社区环境管理水平。

环保部门要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交流活动,普及绿色社区知识;加强对绿色社区创建工作的技术指导,提高社区的环境管理水平。重点要指导各地有针对性的解决社区环境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高起点规划建设的硬件设施较好的新建社区,要注重营造绿色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提高民众环境素质等软件建设,调动居民参与创建绿色社区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文化氛围。

3.5抓好措施落实,促进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绿色社区创建要走长效机制路子,必须在完善规范评价指标体系的同时,还要研究落实到位的有效措施。要确保领导重视,组织落实,责任到位;组织学习,制定计划,培训到位;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内容到位;加强协调,共同努力,配合到位;注意特色,软硬兼备,活动到位;组织交流,考核命名,管理到位。这样才能保证绿色社区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持续健康发展。

创建绿色社区工作对城市建设和倡导现代绿色生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启迪作用,是一条具有远景性与前瞻性的生态环保发展道路。绿色社区将突破传统社区的单一居住功能,强调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高效节能和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必将成为社会、经济与自然三者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居住地。

参考文献

[1]全国“绿色社区”创建工作指南 国家环保部

[2]李兆英:对甘肃省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思考 青海环境2004.02 68-69

[3]赵英文:对武汉市绿色社区创建的思考 湖北社会科学 2004.12 43-44

篇12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eople's demand on living environment improved, landscaping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o the landscape project also increased, the landscape project management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ndscape project management,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manage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strengthen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landscape engineering.

Key words: Landscaping;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6.3

近年来,园林绿化工程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工程成为热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场景观、城市迎宾大道、公园小区等场所,特别是部分城市的发展目标是成为绿化城市、森林城市,使园林绿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就对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提出严峻的挑战。

1 园林绿化管理的内涵

钱老说:“要让园林包围建筑,而不是建筑群中有几块绿地;应该用园林艺术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园林绿化主要研究其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园林绿地的规划和功能分析,并对定额指标分布原则和园林工程管理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公共活动,由政府组织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掌控,森林城市、绿化城市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舒适且生态的生活环境而提出的,旨在造福民众。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顺应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尊重自然、道法自然、师法自然。

2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园林绿化管理有着深刻的理论价值,是一项最基本的公共活动,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是完全通过政府财政支付来实现的,政府针对这项支出是需要取得极好的社会效益。园林绿化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民生工程,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生态生活环境的需要而形成的,这就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体现了国家和社会的文明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国家的软实力状况。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应该从设计规划、实施和维护管理等几个层面出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满意的园林绿化效果。一般情况下,园林绿化工程规模较大,所涉及的内容和施工工艺多样化,为了更好的满足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制定一个既定的管理目标,使园林绿化工程在各个层面上的管理有章可循,因此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

3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园林绿化管理直接涉及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改善城市园林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重点,但就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管理的现状来看,其专业性程度不高,没有创新性,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管理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园林绿化管理人员力量不足,不能充分的体现设计思想

大多数从事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人员是风景园林专业和园林园艺专业科班出身的极少,而且具有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经验的人更是不多。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专业性强,还需要有审美能力,但是大部分人认为园林绿化不过是种树、种花、种草等简单常见的工作,又由于当前园林绿化工程的利润极为丰厚,所以市场上一些不入流的个体队伍争先恐后的加入了这个看似简单的工程中,他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完全照搬图纸(有些连图纸都不大会识别),与实际情况相脱离,使完成的工程大大的脱离了规划时的设想,一个有艺术创新的园林绿化作品需要设计者和管理者共同完成。又由于甲方委派的参加管理的人员大多数是从相关部门抽调组成,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更无经验可谈,对于施工方照着图纸施工的过程,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或者自己根本就不懂,所以建设方和承建方所委派的管理人员由于对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了最后完成的工程效果不佳。管理人员除了专业技术知识不够,还存在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的情况,这也就形成了现场管理的混乱,施工方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施工现场对植物造型偷工减料,且所提供的植物也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为了现场过关,产生寻租行为,贿赂现场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存在着极大的道德风险。

3.2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备

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若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工期也未必不予拖延,现场管理秩序也将一片混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特别是施工过程的控制体系,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存在随意和混乱的现象。我国目前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法制体系就 92年国务院所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对于此,各级政府在实施的过程中力度不统一,实施也不到位,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从不同的地方性特征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规范园林绿化市场。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并且监督机构很是薄弱,在我国很多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都未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有法不依,管理者法制观念不强,执法人员也有执法不严或谋私的情况。

3.3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科技发展水平和造价管理水平滞后,维护管理不足

现阶段,在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要依靠科学技术的理念没有深入,人们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不强,参与园林绿化管理的工作者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不够透彻。园林绿化市场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增高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比较新而且利润较高的行业,工程造价管理不仅仅是关于经济方面的问题,还集技术与管理于一体,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从事园林绿化建设的人员不仅要懂得最基本的造价知识,还要懂得用软件制图和测绘,在整个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造价人员缺乏长期性的入驻现场,导致最后的结算审计变成被动的静态审计,影响造价的最终控制。到目前为止,由于造价管理的缘故造成园林绿化工程停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对造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续的维护管理措施跟不上,一片生机盎然的园林绿化景观在数年后已经萎靡不振,奄奄一息,当然在管理措施落后的基础上也缺乏相应的维护技术人员,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后续养护管理措施。

4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应采取的措施与建议

在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的全过程中,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效果和成本,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工程在进行中出现一定漏洞,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因此必须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以最少的投资收获最满意的效果,介于此笔者特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4.1 提高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对参与管理的人员本身要求极高,特别体现在德、能两个方面。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很强的工作,参与各方应委派高素质人员进行管理,各方派遣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管理起到的重大作用,认真学习合同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就是加强施工工艺的学习,特别是学习园林绿化的专业知识,培养识图能力。

甲乙双方常对工程管理人员做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管理人员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经得住各种诱惑。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相关单位定期送管理人员到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学习,进行经验交流。要打造一个优秀的工程,必须要有一支技术过硬,道德高尚的管理团队,正确执行相关规范,认真监管工程质量目标。因此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采取项目经理管理责任制,并配备一支良好的管理队伍,持证上岗,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4.2 建立健全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制度,加强和完善工程合同管理

制定切实可行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制度,加强和完善对合同的管理,理顺管理体制,促进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建设。建立园林绿化工作长效跟踪管理,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扩张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张力。其次,完善管理部门的责任机制,由于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工作极其复杂,涉及面广,需要很多部门通力合作,各部门明确管理的责权利,细化管理目标。只有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这样甲乙双方所委派的工程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就不会盲目,有法可依,按章程办事,使整个管理过程紧张有序,这样政府投资所建成的园林绿化工程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法律法规要规范园林绿化市场,对参与承包和施工的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核,具有相应的资质,且从事园林绿化施工的施工员一定要有所需要的园林绿化工程职业资格证书和之前所施工项目建设单位的推荐书。

4.3 切实加强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管理,提升园林绿化的后续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体现了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做好项目的储备工作,保证前期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对整个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聘请具有相关资质的造价公司介入前期的管理规划工作中,认真比选最为经济合理的方案,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斟酌,只要不改变设计理念和效果,尽量选择新材料、新工艺,保证降低工程损耗,节约资金。在施工过程中,全方位参与现场管理,尽量减少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严格审核费用的支出,同时督促施工工艺的实施程度,避免返工和停工现象的发生,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采购质量好价格低的工程材料,确保优良工程的建成。建立一支具有优良技术水平的园林绿化工程维护队伍,采用先进的管理措施,确保维护后续工作到位。

5 结束语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园林绿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问题也会随之产生,园林绿化管理也将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我们应该创新管理,确保园林绿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