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0: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机关干部扶贫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①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人事工作的要求,指导并参与了系统下属单位科级干部的全员竞聘和科室人员的双向选择。科级以下干部的异动面达到了80%以上。
②具体组织实施了机关正科级领导干部缺位竞争上岗。竞聘正科级领导干部4名,调整科级干部6名,考选、补充干部3名,协助组织部在宣传系统考察提拔副处级干部4名,使机关干部基本上得到了及时地提拔、调整、补充,为调动机关干部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机关效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③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本系统科级干部的管理规定以及考察任用制度,全年考察、审批、任免科级干部58名。
二、机关干职工的学习、管理、考核工作井然有序
①协助机关支部制定了完整的学习计划,全年共组织机关干职工学习12次。内容包括普法知识、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条例、公务员法以及各种时事政治,并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了普法知识、公务员法、党内两大条例的考试。
②进一步开展了机关读书会活动。年初详细制定了读书会的学习和活动计划,为每个读书会成员推荐并购买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并要求有读后感和心得体会。在去年电脑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巩固和提高,目前机关干部95%以上能熟练地用电脑处理公务。
③坚持了对机关干职工的量化考评制度,确保了以平时的登记、记录为依据再综合年终干部述职和民主评议,对干职工的年终考核基本做到了客观、公正、公平。
三、建整扶贫和社区联建工作卓有成效
连续三年来,建整扶贫和社区联建的联系和协调工作都是由组织科具体负责的。今年是两项工作全面检查验收和建整、联建对象转换的一年。一方面,组织科协助扶贫工作组和社区工作组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三年的整体工作规划,同时为扶贫工作和社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形成了七千多字的汇报材料,顺利通过了市建整扶贫办的检查验收。当地群众对扶贫工作十分满意,检查工作级和上级领导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年为建整单位争取、筹措资金25万多元。另一方面,组织科为新的扶贫村和新的联建社区做了大量的联系和筹备工作,为工作队员的更换和工作组的成立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目前社区工作队员已经到位并开展了工作,拟选派到桃江县高桥乡罗溪村的建整扶贫工作队员已经确定,前期工作正在准备之中。
四、其它日常工作服务到位
①宣传分工委全年发展党员21名。发动并组织了全系统党员参加了益阳市第六届大众运动会,取得了一个第二,一个第三,三个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10月份组织参加者了市直工委举办的“党在我心中”演讲赛,参加两名,两名全部进入决赛,广电局的选手取得了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②老干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全年组织老干部集体活动11次,除三次是由市委老干部局安排部署外,其它8次均由组织科具体组织,特别是老干部的三次集中学习讨论以及十月份到海南的参观活动深受离退休老干部的一致好评。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重要意义
组织市、县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同心同德抓经济的重要时期和关键阶段进行的,对全面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落实市委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的现实需要。市委三届二次全会,按照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对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把宏伟目标和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应该说,建市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不全面的小康、不平衡的小康,我市目前的经济基础距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还差得很远,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任重道远。当前,制约我市小康社会进程的最突出矛盾就是工业、农业和农村经济不发达,发展速度缓慢。具体说就是工业项目匮乏,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少,农民收入增长滞缓,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低下。如何有效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我们开展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广大机关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机关干部文化层次高、知识面宽的优势,帮助所联系企业和所帮扶贫困村研究、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尽快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其次,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提高机关干部领导和驾驭经济工作能力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要求各级干部要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该说,我市的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能力也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理论素养比较好、政策水平比较高、组织能力比较强。但是,机关干部由于受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和局限性,知识结构单一化的问题比较突出,真正懂经济的非常少,特别是熟悉工业经济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更少。我们这次把市直机关干部选派到工业企业、农村和工业项目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上去工作,就是要通过这种形式,促使机关干部学经济、抓经济、搞企业,努力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经济工作知识,提高指导经济工作的才干。
第三,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转变机关干部作风的客观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看我们党是不是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看我们党的作风,最直观的就是从身边干部的一言一行来作出判断和选择。因此,开展这次市直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使机关干部深入到基层中去,深入到企业和农村工作的第一线中去,就是为了进一步转变作风,倾听群众的声音,体察群众的情绪,掌握群众的心态,关心群众的疾苦,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增进干部与广大企业职工和农民群众的感情,维护和树立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第四,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培养锻炼机关干部的根本需要。我们这次选派的市直机关干部,大多是县(处)级后备干部和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基本素质比较好,思想解放,具有较强的知识优势、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但这种优势、能力和水平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开展这次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就是为年轻干部在实践中施展才干搭设舞台,使大家在“急、难、险、重”的条件下接受磨砺和考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长实践经验,提高党性觉悟,尽快成熟起来,为担当重任打好基础。
二.讲一讲这次下基层工作的主要任务
这次从市直机关抽调的100名干部,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联系企业的干部要按照“四个一”活动关于抓好工业经济的总体要求,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协助企业抓好技术改造,帮助企业建立技术平台,利用政策优势开发新产品,搞好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重点是抓好转产替代产品的开发,引进1-2个新产品。二是要加强与工商、税务、技术监督、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联系,为企业实现年度预期生产经营目标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三是要协助企业搞好债权转股权工作,帮助企业处理金融核呆问题,并加强与吉林油田、前郭炼油厂等域内大企业和长春一汽、大庆油田、辽河油田等省内外大企业的沟通协调,加强与长春中医学院、通化药业等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搞好合作开发;四是要帮助企业搞好内部改革,引导企业用现代的管理手段来改革用工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新型的机制来创新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同时抓好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的文化水平;五是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业务联系,了解金融信息,强化诚信意识,积极争取银行的支持,协助企业招商引资,帮助企业解决一定的生产资金;六是要积极捕捉产品销售信息,帮助企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协助企业销售生产产品。
(二)联系重点工业项目的干部要围绕“项目开发建设年”活动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围绕市场需求,积极捕捉相关项目信息,发挥政策推动和利益导向作用,搞好政策引导和服务;二是要搞好跟踪调度,分析市场动向,做好市场预测,积极与金融、财政、科技等部门和省直相关部门协调项目资金;三是要积极与国土资源、电业、环保、水利、公用事业等部门搞好协调,解决水电、土地、环保等外部条件问题;四是要协助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论证和可研报告。
(三)帮扶贫困村的干部要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结合“四个一”活动关于扶持贫困村的有关要求,协助当地乡镇党委全面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帮助制定和落实所帮扶的贫困村脱贫规划,确定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明确工作措施;二是要加强对外协调,积极捕捉项目信息,帮助所帮扶的贫困村上一个以上的二、三产业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组织签订一定面积的农产品订单,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采取典型引路的方法,加强法制、科技、文化教育工作,提高村民素质,年内抓出5户以上脱贫典型户;四是要根据不同农时季节举办两次农业科技讲座,一次以上致富技能培训班,一次以上致富经验交流会,组织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去外地学习先进的种殖、养殖技术和生产经验,帮助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增强发展欲望,提高村民的致富本领;五是要从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重点难点入手,加强与市、县财政和省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办3件以上顺民心、应民意的好事实事;六是要加强与交通、水利、公用事业、电信、电业等部门的协调联系,积极争取技术、物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强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通过帮扶,使基本脱贫的24个贫困村,全村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300元以上;接近脱贫的9个贫困村,全村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400元以上;仍比较贫困的9个贫困村,全村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500元以上。
三.讲几点希望和要求
这次开展的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下派干部人数多,任务重,责任大。在这里,我讲几点希望:
一要摆正位置,履职尽责。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事业心,不当客人当主人,真正把自己当作所联系的企业和所帮扶贫困村中的一员,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不能有临时观念,更不能有得过且过的思想。联系企业(重点工业项目)的干部与原单位脱钩,帮扶贫困村的干部与原单位不脱钩,但要有三分之一时间工作在农村。帮扶贫困村的干部,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决不能因为与单位不脱钩,借口单位工作忙而影响帮扶工作。联系企业(重点工业项目)和帮扶贫困村的负责人也不能有“挂名”思想,要身体力行,做好联系、沟通和协调工作。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以企业职工和农村干部群众为师,多“留神”、多动脑、多积累、善总结,注意学习基层干部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虚心学习在机关里学不到的东西。要大胆开展工作,敢想敢干、敢于突破、敢担风险、敢于负责,不能畏首畏尾,缩手缩脚。
二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联系”和“帮扶”工作的实质是搞好服务。要强化服务意识,狠抓工作落实,真正做到“身”入群众,“心”入群众,力戒形式主义。联系企业(重点工业项目)的干部要针对企业的实际和优势,多提供一些资金、实用科技和信息服务,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想方设法,多做沟通协调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帮扶贫困村的干部要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力增强作为中心任务,不仅要为农民搞好技术、信息、销售、物资等服务,而且要千方百计为村里争取生产建设资金,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把联系和帮扶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向本单位领导汇报请示,赢得本单位领导的支持和关心。同时,要与联系和帮扶单位搞好配合,做到帮办不包办、支持不干预、参谋不添乱、给予不索取。另外,这次帮扶的42个贫困村,有的是一个部门帮扶一个村,有的是市直部门和省直上管部门共同帮扶一个村,希望共同的帮扶部门要多沟通、多协调、多配合,搞好分工与协作,切实做好帮扶工作。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重要意义
组织市、县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同心同德抓经济的重要时期和关键阶段进行的,对全面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落实市委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的现实需要。市委三届二次全会,按照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对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把宏伟目标和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应该说,建市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不全面的小康、不平衡的小康,我市目前的经济基础距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还差得很远,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任重道远。当前,制约我市小康社会进程的最突出矛盾就是工业、农业和农村经济不发达,发展速度缓慢。具体说就是工业项目匮乏,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少,农民收入增长滞缓,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低下。如何有效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我们开展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广大机关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机关干部文化层次高、知识面宽的优势,帮助所联系企业和所帮扶贫困村研究、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尽快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其次,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提高机关干部领导和驾驭经济工作能力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要求各级干部要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该说,我市的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能力也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理论素养比较好、政策水平比较高、组织能力比较强。但是,机关干部由于受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和局限性,知识结构单一化的问题比较突出,真正懂经济的非常少,特别是熟悉工业经济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更少。我们这次把市直机关干部选派到工业企业、农村和工业项目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上去工作,就是要通过这种形式,促使机关干部学经济、抓经济、搞企业,努力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经济工作知识,提高指导经济工作的才干。
第三,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转变机关干部作风的客观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看我们党是不是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看我们党的作风,最直观的就是从身边干部的一言一行来作出判断和选择。因此,开展这次市直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使机关干部深入到基层中去,深入到企业和农村工作的第一线中去,就是为了进一步转变作风,倾听群众的声音,体察群众的情绪,掌握群众的心态,关心群众的疾苦,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增进干部与广大企业职工和农民群众的感情,维护和树立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第四,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培养锻炼机关干部的根本需要。我们这次选派的市直机关干部,大多是县(处)级后备干部和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基本素质比较好,思想解放,具有较强的知识优势、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但这种优势、能力和水平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开展这次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就是为年轻干部在实践中施展才干搭设舞台,使大家在“急、难、险、重”的条件下接受磨砺和考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长实践经验,提高党性觉悟,尽快成熟起来,为担当重任打好基础。
二.讲一讲这次下基层工作的主要任务
这次从市直机关抽调的100名干部,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联系企业的干部要按照“四个一”活动关于抓好工业经济的总体要求,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协助企业抓好技术改造,帮助企业建立技术平台,利用政策优势开发新产品,搞好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重点是抓好转产替代产品的开发,引进1-2个新产品。二是要加强与工商、税务、技术监督、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联系,为企业实现年度预期生产经营目标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三是要协助企业搞好债权转股权工作,帮助企业处理金融核呆问题,并加强与吉林油田、前郭炼油厂等域内大企业和长春一汽、大庆油田、辽河油田等省内外大企业的沟通协调,加强与长春中医学院、通化药业等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搞好合作开发;四是要帮助企业搞好内部改革,引导企业用现代的管理手段来改革用工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新型的机制来创新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同时抓好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的文化水平;五是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业务联系,了解金融信息,强化诚信意识,积极争取银行的支持,协助企业招商引资,帮助企业解决一定的生产资金;六是要积极捕捉产品销售信息,帮助企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协助企业销售生产产品。
(二)联系重点工业项目的干部要围绕“项目开发建设年”活动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围绕市场需求,积极捕捉相关项目信息,发挥政策推动和利益导向作用,搞好政策引导和服务;二是要搞好跟踪调度,分析市场动向,做好市场预测,积极与金融、财政、科技等部门和省直相关部门协调项目资金;三是要积极与国土资源、电业、环保、水利、公用事业等部门搞好协调,解决水电、土地、环保等外部条件问题;四是要协助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论证和可研报告。
(三)帮扶贫困村的干部要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结合“四个一”活动关于扶持贫困村的有关要求,协助当地乡镇党委全面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帮助制定和落实所帮扶的贫困村脱贫规划,确定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明确工作措施;二是要加强对外协调,积极捕捉项目信息,帮助所帮扶的贫困村上一个以上的二、三产业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组织签订一定面积的农产品订单,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采取典型引路的方法,加强法制、科技、文化教育工作,提高村民素质,年内抓出5户以上脱贫典型户;四是要根据不同农时季节举办两次农业科技讲座,一次以上致富技能培训班,一次以上致富经验交流会,组织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去外地学习先进的种殖、养殖技术和生产经验,帮助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增强发展欲望,提高村民的致富本领;五是要从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重点难点入手,加强与市、县财政和省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办3件以上顺民心、应民意的好事实事;六是要加强与交通、水利、公用事业、电信、电业等部门的协调联系,积极争取技术、物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强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通过帮扶,使基本脱贫的24个贫困村,全村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300元以上;接近脱贫的9个贫困村,全村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400元以上;仍比较贫困的9个贫困村,全村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500元以上。
三.讲几点希望和要求
这次开展的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下派干部人数多,任务重,责任大。在这里,我讲几点希望:
一要摆正位置,履职尽责。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事业心,不当客人当主人,真正把自己当作所联系的企业和所帮扶贫困村中的一员,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不能有临时观念,更不能有得过且过的思想。联系企业(重点工业项目)的干部与原单位脱钩,帮扶贫困村的干部与原单位不脱钩,但要有三分之一时间工作在农村。帮扶贫困村的干部,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决不能因为与单位不脱钩,借口单位工作忙而影响帮扶工作。联系企业(重点工业项目)和帮扶贫困村的负责人也不能有“挂名”思想,要身体力行,做好联系、沟通和协调工作。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以企业职工和农村干部群众为师,多“留神”、多动脑、多积累、善总结,注意学习基层干部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虚心学习在机关里学不到的东西。要大胆开展工作,敢想敢干、敢于突破、敢担风险、敢于负责,不能畏首畏尾,缩手缩脚。
二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联系”和“帮扶”工作的实质是搞好服务。要强化服务意识,狠抓工作落实,真正做到“身”入群众,“心”入群众,力戒形式主义。联系企业(重点工业项目)的干部要针对企业的实际和优势,多提供一些资金、实用科技和信息服务,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想方设法,多做沟通协调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帮扶贫困村的干部要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力增强作为中心任务,不仅要为农民搞好技术、信息、销售、物资等服务,而且要千方百计为村里争取生产建设资金,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把联系和帮扶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向本单位领导汇报请示,赢得本单位领导的支持和关心。同时,要与联系和帮扶单位搞好配合,做到帮办不包办、支持不干预、参谋不添乱、给予不索取。另外,这次帮扶的42个贫困村,有的是一个部门帮扶一个村,有的是市直部门和省直上管部门共同帮扶一个村,希望共同的帮扶部门要多沟通、多协调、多配合,搞好分工与协作,切实做好帮扶工作。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要求,广东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加快了广东省贫困县的生产发展水平,提高了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加快了全省脱贫致富奔康步伐。
1.广东扶贫工作的实施及干部培养效果
2009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严抓扶贫工作,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坚持“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以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整村推进为平台,以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和改善贫困村发展环境为目的,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着力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省委、省政府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问题,创造性提出这一重要战略举措。这一举措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深化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拔了一大批具有基层一线党政工作经验的后备干部,也缓解了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的迫切需要,意义十分重大。3409个贫困村由3409个单位派出3409个工作组,平均个工作组两个人组成就意味着实现了6000多个机关干部的培养锻炼。
2.健全干部挂职机制,常抓培训管理效应,把扶贫开发作为培养锻炼机关干部重要平台
自2009年起,3409个工作组进驻了广东省3409个贫困村,集中开展干部下乡驻村行动,以夯实村级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化解社会矛盾三项工作为重点,备受舆论关注。结合此次广东省驻村干部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工作干部驻村长效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要抓好干部驻村扶贫的理念教育引导。以扶贫工作的效果作为考核干部工作绩效的指标,要求驻村干部把群众观念融入干部教育实践中、融进日常工作中,将其作为检验部政治品格和人格修养的重要依据。驻村干部应当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自觉主动与群众交朋友,与群众建立深厚友谊,才能真实了解情况,从而为农村快速发展献策出力。
2.2要建立健全干部下基层活动长效机制。从实践来看,扶贫开发责任制的落实不仅需要设计科学系统的管理办法,更要加强执行力,由驻村干部因地制宜,针对每个村的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而驻村干部的选派及委任措施要具体有效,扶贫开发活动本身的物质保障、组织领导、督促督查、激励约束等要有规定。而扶贫开发的最终成效,关键在于驻村干部的实干巧干和落实到位。
2.3要采取督查、考核、交流、表彰、总结、推介等形式促进扶贫活动的落实,做好驻村干部的督导工作。要创新健全督促检查机制和方法,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到制度建设和活动评价中来,搞好活动开展的督导工作,确保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同时要建立健全活动激励约束机制,将活动成效与领导干部与工作人员的考核、职务晋升、经济待遇、个人荣誉等挂钩,使活动与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各项利益紧密挂钩。
2.4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信息反馈及收集处理。关注群众诉求,要建立完善有效的意见收集制度,各级各部门在开展扶贫开发活动中,要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针对各界群众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扎实做好收集、梳理、汇总、分析工作,全面进行登记备案,系统梳理,及时研究。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尤其是难点、重点问题,要会同有关各方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将解决方案具体化、目标化、责任化。
3.选派干部的要求及各级部门的工作职责
作为扶贫工作的主要执行人,驻村干部起到了帮扶的作用,无论是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沟通水平都达到驻村扶贫要求,而在工作上都应该能独挡一面,而广东省政府针对扶贫工作特别拟定了扶贫工作选派驻村干部的选拔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驻村干部的人选进行优化,加强制度实施过程的管理:
3.1执行选派计划,由省直和中直驻粤单位、各地级以上市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定点帮扶村驻村。帮扶单位在按要求完成选派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帮扶任务和培养干部的需要,可多选派干部到农村协助驻村干部工作,时间及待遇由各单位自行确定。
3.2明确人选条件并进行公示。优先挑选4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政治素质过硬、现任省直处级和市直科级以下,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的领导干部进行驻派。
3.3明确选派方式及相关待遇。由帮扶单位按驻村干部选派条件选择驻村干部:对现任驻村干部,基层要求留任且本人愿意的,单位同意后可继续选派驻村;新选派驻村干部在个人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采取民主推荐或竞争性选拔方式确定人选。完成帮扶任务后,符合有关任职资格条件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提拔一级职务。驻村干部提拔职务必须严格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规定办理,原则上在职数内解决。驻村期间,驻村干部在原单位的有关待遇保持不变,驻村发生的食宿、交通、差旅补贴等费用,由原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报销。
3.4驻村扶贫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省委关于扶贫开发和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关要求,明确驻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掌握驻村工作方法。
3.5加强组织管理,各地各单位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加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驻村干部的选派和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抓好落实。各级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扶贫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驻村干部管理工作。
3.6各级组织、扶贫部门要结合《广东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考评办法》和《广东省扶贫开发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对驻村干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入档案,作为评选先进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驻村干部长期不驻村、帮扶单位管理不到位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实行问责。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任务完成后,各地各单位要对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进行总结,评选表彰一批优秀驻村干部。
4.结束语
开展扶贫工作是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长期活动,也是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内容,通过一对一的帮扶,不仅使贫困村改变了其贫困落后的面貌,更丰富了机关干部的基层实践工作经验,提高思想认识、调研能力和工作水平。把扶贫开发作为培养锻炼机关干部的重要平台,这种一举两得的优化模式将发挥更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