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2 15:00: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档案馆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档案馆工作计划

篇1

1、利用档案馆网页,宣传档案管理法规及档案知识,增强档案意识,提高工作自觉性。

2、举办专兼职档案员培训班,结合卷改件的改革,进行档案业务学习、指导,使档案管理有条不紊地推进。

3、深入各立档单位进行业务指导,提高基层单位归档意识,做到归档及时、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规范,提高归档率、完整率。

二、积极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开发使用好档案管理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1、购置合适的软件,为档案现代化管理提供基本硬件条件。

2、在软件到位后,积极组织档案目录的录入工作,编制各门类档案管理检索工具,建立数据库。

3、与教务、人事、科研等有关单位联合,开展电子档案信息网上查询工作。

4、做好对档案馆网页的维护、开发、优化工作,提高点击率。使档案馆网页成为档案宣传工作的一个窗口、日常档案管理、交流工作经验的一个平台。

5、在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基础上,规范学校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工作,适时向学校提出“中国农业大学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三、按照国家二级档案达标要求,做好档案实体基础工作、利用服务工作

1、接收2003年档案,按要求及时做好整理、归档、鉴定、分类、编目、排架、入库,做到管理规范、利用方便。

2、清理积压档案,按要求完成鉴定、立卷、归档工作。

3、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按严格的组织程序予以处理。

4、在做好档案实体基础工作的同时,开展内部检查、评估、评比工作,为优秀教学评估做好档案工作方面的准备。

5、开展评选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比工作,通过评优总结促进档案工作。

6、配合学校的各项改革管理工作,以积极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做好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树立良好的窗口服务形象。

7、改进研究生毕业离校手续、认真做好研究生档案接收、转递工作,做到及时、快捷、准确、无误。

四、围绕百年校庆,开展档案展览等项工作

1、为举办百年校史展览、教学科研展览、名人档案展览,照片专题展览,对展厅进行规划、设计,进行必要的装修,为百年校庆做基础准备。

2、做好《中国农业大学名人志》的编纂工作、名人全宗档案的整理工作和百年校庆画册的编辑具体工作,如:有关资料、照片的接收、催收、征集和整理工作。

3、按照学校布署,积极做好百年校庆展览有关准备工作。努力丰富充实馆藏,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档案利用等工作。

4、完成档案馆简介的编印工作。

五、其它工作

1、开展档案编研,力争写出2—3篇论文,与兄弟院校交流或发表。

2、做好陈列馆接待参观工作,发挥档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3、向兄弟院校学习先进经验,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档案业务管理水平。

4、做好保密、安全工作

档案的保密、安全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平时基础工作做得再好,如果发生了失、泄密和丢失、火灾等情况,那是要犯历史性错误的。我们作为档案工作者,必须有很强的档案保密、安全意识,做到档案工作到哪保密安全工作到哪。保密工作中要根据档案内容及情况变化,确定和调整密级。

总之,2004年工作任务是繁重的,要能很好地完成,必须有学校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经费保证和领导的重视;还要靠档案同仁同心协力、积极进取勇于奉献,更需要各立档单位的大力支持,规范整理,做好归档工作。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岗位职责,引入竞争机制,关心工作人员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全体同志的积极性,这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我们要以瞿书记提出的“充分发挥学校档案馆的信息功能、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为学校改革和发展服务”的要求为目标,按照江树人常务副校长提出的档案管理要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要求,做好档案工作,力争在收齐、管好、用活档案工作各环节上做出成绩。

篇2

2、举办专兼职档案员培训班,结合卷改件的改革,进行档案业务学习、指导,使档案管理有条不紊地推进。

3、深入各立档单位进行业务指导,提高基层单位归档意识,做到归档及时、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规范,提高归档率、完整率。

二、积极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开发使用好档案管理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1、购置合适的软件,为档案现代化管理提供基本硬件条件。

2、在软件到位后,积极组织档案目录的录入工作,编制各门类档案管理检索工具,建立数据库。

3、与教务、人事、科研等有关单位联合,开展电子档案信息网上查询工作。

4、做好对档案馆网页的维护、开发、优化工作,提高点击率。使档案馆网页成为档案宣传工作的一个窗口、日常档案管理、交流工作经验的一个平台。

5、在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基础上,规范学校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工作,适时向学校提出“中国农业大学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三、按照国家二级档案达标要求,做好档案实体基础工作、利用服务工作

1、接收201x年档案,按要求及时做好整理、归档、鉴定、分类、编目、排架、入库,做到管理规范、利用方便。

2、清理积压档案,按要求完成鉴定、立卷、归档工作。

3、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按严格的组织程序予以处理。

4、在做好档案实体基础工作的同时,开展内部检查、评估、评比工作,为优秀教学评估做好档案工作方面的准备。

5、开展评选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比工作,通过评优总结促进档案工作。

6、配合学校的各项改革管理工作,以积极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做好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树立良好的窗口服务形象。

7、改进研究生毕业离校手续、认真做好研究生档案接收、转递工作,做到及时、快捷、准确、无误。

四、围绕百年校庆,开展档案展览等项工作

1、为举办百年校史展览、教学科研展览、名人档案展览,照片专题展览,对展厅进行规划、设计,进行必要的装修,为百年校庆做基础准备。

2、做好《中国农业大学名人志》的编纂工作、名人全宗档案的整理工作和百年校庆画册的编辑具体工作,如:有关资料、照片的接收、催收、征集和整理工作。

3、按照学校布署,积极做好百年校庆展览有关准备工作。努力丰富充实馆藏,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档案利用等工作。

4、完成档案馆简介的编印工作。

五、其它工作

1、开展档案编研,力争写出2—3篇论文,与兄弟院校交流或发表。

2、做好陈列馆接待参观工作,发挥档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3、向兄弟院校学习先进经验,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档案业务管理水平。

篇3

一、年度目标:

增强档案管理工作相关人员的责任感,有序推动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规范流程,重视保密,不出遗漏,加快编制分类大纲工作和相关配套设施的补充完善工作,要超前主动工作,将创建省档案室AA级标准工作提上日程,坚持相关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全面适应公司在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需要。

二、工作计划:

(一)细化领导分公司,健全规章制度

调整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决档案工作的人员配备、档案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费保障等问题,特别是明确基层一名科级以上领导对口负责档案工作,进一步明确基层档案责任人,切实将建设省级档案室AA级标准相关档案工作提上日程。

(二)对标省级档案室AA级管理要求查漏补缺

1、切实将建设省级AA级档案室标准列入年度主要工作计划。切实做到“三专”“八防”“十不准”。“三专”:专柜和专室;“八防”指防盗、防火、防潮、防虫、防暑、防尘、防高温、防光;“十不准”即不准档案手续不全者查档,不准借阅手续不全者借阅,不准翻看与查阅范围无关的内容,不准私自抄写档案内容,不准在明码电话上传递档案内容,不准与无关人员谈论档案内容,不准公开邮寄档案或档案材料,不准涂改档案材料,不准携带档案进入公共场所,不准把档案柜钥匙交给非管档案人员。

2、对照省AA级档案室管理标准,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的基础设施,在上半年努力完成各级短板查找整改工作,要在落实组织领导、人员设置“八防”设施各项配套设备是否符合省级档案室AA级标准上一一查看,进行整改完善、档案密集架、除湿机、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移动硬盘、烟雾报警器等设施要提前申请配备,密集架不能使用的要及时更换。

(三)继续加强档案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1、发挥公司内网的作用,以发供电分公司一站式办公系统为依托,加强公司档案专栏网页的建设,丰富网页内容,逐步实现内部目录信息档案资源共享、方便各单位无纸化检索作用。

2、做好档案信息系统及档案数据库保密、安全、备份工作,确保档案信息安全、可靠。

3、按照集团公司档案工作要求,利用好现有档案软件,做好电子文件收集、归档和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电子公文归档工作办法,探索电子档案保存、保密、保真的技术方法和手段,逐步实现电子公实时归档,科学保管和有效利用。

篇4

二、工作目标、任务:

以《档案法》颁布为契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增强全校教职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档案意识,强化行政执法的力度,提高全员执法的自觉性,推动学校档案工作向高标准持续发展。

1.组织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档案管理网络人员认真学习《档案法》,参照苏州市档案局学习、宣传、贯彻《苏州市档案管理办法》活动实施方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宣传、学习和落实。

2.在认真学习、贯彻《苏州市档案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政治学习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宣传、学习,通过印发宣传材料、做档案知识测试卷,提高法制意识和档案意识。

3.按照《常熟市教育系统学校归档办法》收集好各处、室、组等部门所形成的文件、材料,按分类方案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装合,并在今年8月底,完成年度各种档案资料的立卷工作,写好立卷说明及签定报告。

4.做好档案台帐,对各项内容认真填写,为迎接一年一度的档案法规性检查作好准备。

5.及时收取、处理各类文档资料,为学校提供优质服务。

6.配合学校做好各类评估、评审、考核工作。

7.根据学校发展情况,及时做好资料的汇编、索引的延续工作,为学校扩大社会效益。

三、工作安排:

第一季度:

1.制订学校年工作计划

2.收集本校年各科室所形成的文件、材料

3.做好本校新年度的文书处理工作

第二季度:

1.整理本校年文件资料,按《常熟市教育系统学校归档办法》规定做好装订、分类、排列、编号、装合工作,确保门类齐全,完成立卷任务

2.参加教育系统开展的档案法制宣传周活动

3.检查本校档案保管情况,如有不到位之处,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处理

第三季度:

1.做好本校档案编制专题汇编及索引的延续工作

2.做好局档案室、协作组来校年度检查的准备工作

3.做好年度安全检查工作,迎接局档案室对本校档案安全情况的考核

第四季度:

篇5

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高速发展,档案信息作为社会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量少、零散、形式单一、内容专门化,变为量大、系统、形式多样、内容丰宦。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

1 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计算机作为一种高效处理庞大复杂信息与数据的现代先进工具的首要特征就是要求输入计算机的各项原始数据信息必须是准确和科学的否则输入的数据与信息是“垃圾”输出的只会是更高级的“垃圾”。所以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前提条件是要做好输入信息与数据的收集、整理、著录等一系列前处理性质的基础工作使其充分满足计算机工作的技术要求。

那么我国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究竟在哪些方面不足呢?总体来讲目前我国的综合性档案馆大多是馆藏,内容庞杂案卷数量繁多时间跨度长,且由于多年来一直处于封闭式管理之中,档案管理仅以保管为目的,以案卷不丢失为原则,再加之每个历史时期档案的整理质量要求不同,整理的规格不统一等情况,形成了档案基础普遍较差的局面。

2 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提高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水平

从科学与经验中都可以获知要想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即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

(一)全面普查案卷,去糟取精

这是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工作。因为一般的综合性档案馆由于多年来未做全面的清查加之移交单位划分保管期限不准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重份或无查考价值的文件所以首先要剔除这些无用的文件才能避免今后实行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

(二)重新组合案卷实现案卷规范化

将那些组卷过厚内容混杂的案卷进行重新组卷。重新组卷的原则是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在重组案卷的过程中还应对那些无页码、无卷内目录、无案卷标题或标题不清楚的案卷要重新加工填写以保证全部案卷更加规范。重新组卷不仅可以优化馆藏、科学保管而且亦可以提高实行计算机管理档案后的利用效率。

(三)结合本馆实际规范著录工作

著录是实行计算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直接影响输入计算机数据与信息的准确性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1986年国家颁布的《档案著录规则》是规范著录工作的最基本依据。但是由于各个档案馆的条件存在差异再加上计算机管理又提出了新的技术性要求所以各个档案馆应该以《规则》为依据,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计算机管理的技术要求制定出适合本馆著录工作的著录细则。我们根据这一原则制定了《北京市档案馆著录细则》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已经起到了提高基础工作水平的作用并对我馆实行档案计算机管理工作有很大的促进。

(四)统一分类号保证检索查全率

计算机检索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族性检索的需要。为了确保检索的完整性我们在分类过程中,首先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再因事制宜制定出一些具体细则。例如“物价”问题涉及的行业较多我们就统一归入“J”类然后再根据每一文件具体特征辅以关键词标识加以区分。另外在分类的过程中还应加强校审力度以便及时校正分类人员的错误。并且还应经常组织大家统一认识统一标准尽量做到前后标引一致同一类文件标引一致从而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五)规范题名保证检索查准率

档案的分类号保证了检索查全率而题名准确才能保证检索的查准率。但仅保证查全率是不行的,还须同时保证查准因此在著录时要统一规范题名。我们认为规范题名应掌握的原则与要点是:在填写题名项过程中要规范机构简称尽量避免在检索时出现含混不清、文不对题和计算机识别不清的情况发生。如北京市计划委员会简称为市计委,北京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为市计生委而不能都简称为市计委;还要统一题名中应具备的要素。我们结合计算机检索需要在著录过程中将题名中责任者、事由、文种;必要时加上人名、地点和时间)等要素都填写完整。如果题名要素不完整。则要补齐如果题名冗长则删除多余的赘词。还要统一文种题名中经常有“请示报告”等含义不清的文种出现很影响检索的准确率。所以我们便规定凡是要求批复的文件写“请示”凡不要求批复的文件则写“报告”等等这样就可在检索中区分出每份文件的实质作用。

另外我们还利用计算机一次输入多次输出的功能将关键词项中的人名、地点、时间与机构分别著录为日后制作《人名目录》等检索工具打下了基础。

3 加快数据储备,积极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在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数据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大工程尤其是对于那些建馆时间较长的综合性档案馆来讲由于馆藏案卷多著录工作不仅量大而且复杂如果没有一整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会使计算机因数据准备不足而无法使用甚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在著录工作中只要掌握了以下重点便基本可以取得著录工作“多”、“快”、“好”兼而有之的效果。

(一)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

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档案为社会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综合性档案馆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全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全宗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二)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

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将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三)分门别类,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

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四)用“关键词”替代“主题词”,简化查找时间,提高效率

篇6

全面完善规范脱贫攻坚以来产生的所有档案资料,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和巩固脱贫成果为主线,以原始资料为基础,以印证性资料为要件,确保各项资料齐全真实,实现贫困户进出轨迹随时可查、随时追踪,档案管理达到规范化、标准化。村户档案资料要能充分印证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的村户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实现内容真实、过程真实、数据真实,防止弄虚作假、编造资料等行为,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整、真实可信、经得起检验。

二、主要内容

(一)贫困户家庭档案资料。以户为单位建立贫困户档案资料,存放于贫困户内。档案封皮要写清楚户主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脱贫状态,并根据户内实际情况对清单目录进行如实勾选,贫困户家庭档案资料主要包含4类18项。

1.基础工作方面:包括贫困户帮扶连心卡,《扶贫手册》、分年度家庭收入测算表。

2.精准帮扶方面:包括“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需上墙),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证明,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代缴)凭证,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票据,住房安全等级认(鉴)定表(或竣工验收表),住房安全达标认定书。

3.精准退出方面:包括贫困户退出验收达标证明。

4.其他方面: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者住院报销凭证(或医疗费用报销明白卡),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合同和还款凭证,公益性岗位聘用合同(协议),合作社带动协议,入股配股带贫协议(或入股分红凭证),入股协议书、股权证及分红记录表,农业实用技术或就业技能培训证书,扶贫政策到户到人明白册。

(二)村级档案资料。村级档案资料要体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全过程,按照要求分类装档,档案盒标签要醒目清楚,便于查阅;村级档案资料重点包含4类9项内容。

1.基础工作资料:贫困村2018-2020年脱贫攻坚规划。村级常住人口花名册、驻村帮扶和结队帮扶花名册。

2.贫困人口动态管理资料(按年度规范):贫困人口识别、退出程序性资料。

3.精准帮扶资料:农村饮水安全花名册,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接受教育情况花名册,基本医疗保险和享受参保资助花名册,住房安全、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不需改造的危房等台帐,产业和就业扶贫台帐。

4.贫困识别退出资料:贫困村退出程序性资料。

(三)驻村帮扶工作队资料。工作队要在积极配合村“两委”做好村户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及时规范运转驻村帮扶工作队各项台账资料;驻村帮扶工作队资料主要包括8项内容。

1.文件类档案资料:省、市、县印发的脱贫攻坚文件资料。

2.出勤请休假资料:考勤签到簿、请销假记录、工作队职责分工、轮流值班计划表。

3.学习会议类资料:学习计划、会议记录、党小组会议记录、工作日志。

4.工作台账、花名册:驻村工作队工作台账、帮办实事好事台帐、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台帐、群众来电来访记录、帮扶责任人与帮扶户结对帮扶花名册。

5.公示公开台帐资料:督促村“两委”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开台账、工作交接清单、工作队经费使用报销台账。

6.总结整改类台帐资料:工作队工作总结、季报表、帮扶单位台账、问题整改台帐。

7.上墙张贴资料:驻村工作队员信息公示牌,驻村工作公示栏,驻村工作队工作职责、队内分工,扶贫政策宣传材料等。

8.其他资料:“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村内留存备份,工作亮点,其他阶段性工作台帐资料等。

(四)乡镇档案资料。按照《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文件和村级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管理要求,分类梳理归档,严格规范管理。

三、工作要求

脱贫攻坚档案资料规范整理工作采取全面核查的方式开展。以村为单位,对全镇范围内所有贫困人口的村实行村村过、户户清、项项核。由镇扶贫站进行业务指导,严格对照规范标准进行脱贫攻坚档案规范整理,实现档案资料分类清晰、信息真实准确、填写规范详细。

篇7

1.2 档案业务“两基”建设上“软”。一是工作制度不够健全,有的单位没有室藏档案应急处置方案和计算机档案信息网络应急处置方案;二是部分机关档案室对各门类归档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完整,党委党组会议记录、办公会议记录、民主生活会记录和年度统计报表及人员编制名册未及时归档;三是部分机关档案室没有建立全宗卷,有些机关档案室虽已建立全宗卷,但全宗卷主要内容不齐全;四是部分机关没有单独的档案库房、阅览室和办公室;五是有的机关档案保管没有实现“三铁”,达不到“十防”措施要求。

1.3 档案信息化建设上“松”。很多单位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够把档案信息化建设列入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与之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应配备的计算机、刻录机、扫描仪、档案管理软件未能配备,文档一体化管理难以实行。

1.4 档案提供利用上弱。档案检索工具编制不全,编研材料单薄,提供利用效果不明显。

2 机关档案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领导认识不到位。由于机关领导认识不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重视档案工作。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工作被动。

2.2 对档案工作人员管理不到位。第一,机关档案员不能保持相对稳定,调动过于频繁。第二,机关档案工作人员少,不适应档案工作的需要。如濮阳市法院有诉讼档案、文书档案四万多卷,工作量大,档案员疲于应付。第三,档案员业务素质不高。有的档案员不是学档案专业的,有的是从其他岗位上调动过来的,对档案工作知之不多。第四,档案员待遇低,其积极主动性很难发挥,机关档案工作也很难有起色。

2.3 经费投入不到位。机关档案工作需要适量的资金投入,但很多单位没有投入开展档案工作必需的资金,该配备的空调机、去湿机、灭火器和计算机等没有配备或配备不全,机关档案库房达不到“十防”措施的要求,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

3 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认证对策

3.1 抓领导,不断提高思想认识。①凡是召开档案工作会议,就请分管领导、主管负责人参加,增强其重视支持档案工作的责任感;②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收集编辑档案利用实例汇编,发给机关领导学习,加深他们对机关档案工作的认识和理解;③档案部门的干部在对机关单位检查工作、业务指导时,利用正反实例宣传机关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2 抓队伍,加强对机关档案干部的管理。首先,要保持机关档案干部的相对稳定。实行机关档案干部备案制度,各机关档案干部交流调动前,要向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征得同意后,原档案干部方可调动。其次,提高机关档案室的规格。如能把机关档案室编制为机关内部科室,提高其规格,既能保持机关档案干部的相对稳定,发挥档案干部的积极主动性,又能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最后,提高机关档案干部业务素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集中与分散,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各级机关档案干部分期分批进行轮训,使其提高业务素质,推进机关档案工作开展。

篇8

    一、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

    众所周知,传统的会计档案主要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现在财务人员采用无纸化办公形式,所有日常工作均在计算机上完成,会计信息的管理有以下一些显着特点:

    第一,电算化会计档案比传统会计档案具有更广泛的内涵。表现突出的是存储的范围和领域扩大了。它不仅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纸介质会计档案,而且还新增了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存储介质上的会计数据。

    第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存贮和调用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传统的会计档案具有直观可视性,而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可以使用。

    第三,会计电算化档案具有多形式的载体。不仅包含通过打印等输出的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资料信息载体纸张,更主要的是磁盘、光盘、存储芯片。

    第四,会计电算化档案具有易遭破坏,难留痕迹的特点,同时他们又受载体的质量、载体存放环境、载体存储信息的有效期等条件的影响,因此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更高。

    第五,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使用和会计软件的版本密切相关。随着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的升级,新软件对原会计档案的兼容应于考虑,即会计电算化档案更需要科学地管理。

    二、如何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输出、管理与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第一,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输出。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输出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打印拷贝存储到存储介质上,从而形成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平时采用计算机打印输出会计凭证、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并把打印的活页账装订成册。总账及一般账簿可按年打印。年末应把完整的账套数据备份出来,存入光盘或磁盘。另外还应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计算机操作系统;财务软件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类型;财务软件的系统名称、版本号;财务软件的销售与维护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与联系人以及与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相配套的各种说明书及使用手册。

    第二,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采用双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在每份备份上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数据文件容量、版本型号,并贴上写保护字样,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建筑物。并选择远离磁场、防火、防潮、防尘的场所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如每半年复制一次,且最好复制双份存放在不同的地点,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此外,还应注意电算化会计档案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因为在不同版本软件下形成的会计档案其会计数据的结构有可能不同,这就有可能产生用现在的高版本软件不能查阅调阅原会计档案或者产生某些预料外的错误。因此,建议在系统管理员配合下,会计电算化档案除保存各版本的原备份账套外还应保存其升级后的会计账套,二者的一致性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在长期开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随着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我们所调阅的会计档案会有下述两种情况:一是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一致,此时只需将所需调阅的档案通过电算化软件系统中的账套恢复功能进行调阅即可;二是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不一致,此时可以在另外一台电脑上安装与此档案相对应版本的电算化系统,然后再进行调阅。也可对原版本会计账套进行升级,但这会受软件功能设计的限制,不能保证完全成功。

    三、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整理与再利用

篇9

抓紧做好的几项工作

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应抓紧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做好基础网络和设备配套工作。在机关办公内网基础上搭建档案专用服务器和存储阵列设备,配套图形工作站、高速扫描仪、声像采集转换工具等设备,按照安全保密的要求进行设备软硬件装配、网络及安防布线施工。

二是做好档案数字化工作。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做好纸质档案的整理、扫描、OCR文字识别、图像处理、图像存储、建立条目,将历年领导讲话录音、会议活动录像采集并转换格式,做好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原始档案保护、档案数据挂接、验收和备份,以及档案数字化成果管理等工作。

三是做好档案管理和查阅利用系统的网络化应用开发。做好档案管理系统应用开发,与机关办公业务系统实现应用整合,通过接口程序实现电子公文及处理笺等文件的办结归档,实现档案的接收、保管、查询利用和审批等工作流程网络化管理,采用全文检索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提高档案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查阅利用效率。

需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是档案信息化与机关电子政务同步建设问题。将档案信息化作为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统一规划、同步发展,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机关电子政务各个应用系统应建立办结归档接口,与档案管理系统实现网络化对接,提高归档工作效率,形成机关档案知识库系统,实现机关办公业务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政府决策支持服务能力。

篇10

一、?n案管理计算机化的前处理工作概述

档案管理要实现计算机化工作中有重要的三部分:硬件、软件和数据。硬件和软件的准备工作都比较容易进行,而且准备的时间也不需要太长。对硬件和软件的挑选要以数据工作为主,要选择能承受巨大的数据量的软件和硬件。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就要对档案管理中的数据进行准备,其在这三部分的准备工作是占据时间最长的一项。在这项工作的准备中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明确,不能出现错误,而且数据信息很多,数据信息的不规范和不标准都会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而且在数据准备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计算机数据环境,其对就计算机和程序都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数据环境一定要良好,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

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前处理工作的质量大部分取决于数据信息的质量。只要数据信息处理的比较准确,那么前处理工作也就合格了。所以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对档案的前处理工作高度的重视,保证前处理工作的有效的完成。数据信息处理完成后,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就完成了。但是数据信息处理的过程是比较复杂和繁琐的,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执行一定的策略才能有效的完成[1]。

二、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前处理工作

(一)标准规范,使档案前处理工作更加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

对档案管理的前处理中需要的硬件和软件,也要进行细心的挑选,一定要满足数据信息的存储要求,保证前处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档案管理中的前处理阶段就要就是对数据的处理,而数据的处理工作需要我们遵循一定的标准。数据信息的准备中需要注意:

一是档案著录,这是档案数据信息的重要的工作,也是运行中必须使用的数据。对著录标引一定要根据《档案著录规则》进行编制,这样才能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也可以保证人员在使用时的更加快捷的获取数据。在数据的录入中,一定要注意对著录的规则的遵循,否则后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就可能出现问题,而且这项问题也不容易解决,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度。

二是对档案著录的标引。对档案著录的标引一定要引导文件级,要规范的进行输入,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变,对数据著录项目、著录顺序等都要按照要求进行,不能随意的添加和删减,这样会影响档案的管理工作。而且在输入中一定要保证符号的准确,卡片的大小和尺寸也要协调,不是尽量,而是一定要还原档案的原貌,降低在使用中出现问题的概率[2]。

三是档案制度的建立。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数量很庞大,所以就要对档案管理中的工作和人员进行管理,并设立监督机制,促进人员规范的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一定要对数据的处理进行监督和管理,对著录人员、标引人员和审校人员都要进行考核,保证其各自职责的实现,保证数据录入工作的质量。

(二)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

一是对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使用能力,所以对其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进行培养。而且这些人员还要对相关档案的著录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数据处理工作,也能避免数据问题的产生。二是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对人员的培训上,要使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能只是了解一方面的知识,这样的人员不能满足现在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现在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更多的综合型人才,需要人才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工作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三是重视对在校档案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档案管理的计算机化,需要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同时对学生的培养也要重视人员的时间能力,学校也应该为学生设置更多的时间课程[3]。

(三)档案前处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篇11

(一)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不高

在基层计划生育档案工作实际开展中,部门工作人员对国家计生工作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意识不到档案管理工作对我国的人口控制战略计划部署的重要作用性。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积极和热忱的工作态度,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没有挖掘档案的实际价值性,不利于上级部门决策的修正和制定。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收集效率较低,管理分散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乡镇和社区都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的计划生育管理制度,并具体分配了档案管理人员。但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工作章程、具体负责内容、考核评价方式等管理细节上的内容缺乏统一、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准则。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势必导致档案资料录用、搜集、开发利用等工作的效率偏低,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与信息资料的整合度不足,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式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没有发挥档案管理工作在国家计生工作中的实际价值。此外,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缺乏科学、严谨的绩效评价体系,部门基层单位甚至没有将档案管理纳入考核范围之内,这就造成档案管理部门纪律涣散,服务意识性不强,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三)重管轻用,档案开发利用率低,档案工作硬件投入不足

首先,由于档案系统长期形成的封闭或半封闭环境的影响,许多档案工作者仍停留在“重管轻用”的观念上,档案收集了、管理了,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的利用。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单一,形式陈旧,档案室设备、技术条件落后,也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其次,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有些计生档案管理不符合档案保管的标准,档案管理设备陈旧,管理技术落后,虽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计生管理中被广泛运用,而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较少,基本还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信息量小,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

(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从事计生档案管理的人员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表现为人员配备随意,流动性大,档案管理人员多是从行政、工会等部门转岗过来,而档案专业出身的人员较少,且存在着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偏低,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等问题,与时展的要求相差较大,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事业发展。另外,在行政人才培训中,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没有纳入计划和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平时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够,缺乏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停留在经验上,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缺乏创新和活力。

二、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的具体对策

(一)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更密切的关系到人民的实际利益。因此,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是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档案所呈现的内容应客观、全面的放映地方实际计生情况。因此,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科学、严谨、服务国家、服务于民的管理意识。此外,还必须要求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能以位牟利,应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水平,就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地方应建立人口计生宣传与教育专栏,包括基层宣传栏、广播、手册以及网上教育宣传平台的建立。采取现场教学、经验交流、法律知识宣传教育、网络在线教育、技能竞赛、业务能力评价等板块实际的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和业务操作能力,使基层计划生育部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

(二)理顺关系,健全制度,拓展档案的归档范围

建立并健全科学、现代化的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体系,以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理念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应与时俱进,创新档案管理措施,更新管理手段,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融入现代管理体系之中。同时,要结合我国计划生育管理战略规划的实际部署,适应的拓展档案的归档范围,加强相关内容的收集与考证是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内容。

(三)实现管理技能的现代化

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实现数字化、现代化、网络化将是发展的新趋势。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采用现代的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信息共享技术、网络平台交互系统势必成为其发展的新方向,从而档案管理的无纸化、数字化、高效化运行。这就要求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平台信息和业务操作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具备掌握计生档案管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基层计生部分应做好对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技能和水平。

篇12

作者简介:杨彩虹(1978-),女,五常人,大学本科,副研究馆员,档案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档案工作显得愈发重要,我们要不断发展档案馆中的档案类型,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要想做到档案资源的丰富,就要进行档案的收集工作。在我国的众多地区,都已经逐步开展了档案征集工作,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通过借鉴一些省市的档案收集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对档案的收集工作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希望在今后的收集工作中,相关人员能够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为我国的档案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丰富档案馆内的收藏。

一、档案征集工作的涵义

要相对档案进行有效的收集,首先我们要明确档案征集工作所具有涵义,这样才能使人们重视起档案的收集工作,将这一工作作为发展档案事业的重点任务。档案征集就是将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的工作,这些档案散落在各处,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细致的分析,进行查找,最终将遗落在民间的档案回收进档案馆内。档案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发展的状况,还能预示今后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要加强档案的征集工作。但是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提及的档案征集,主要是指收集的行为,并不包含在完成收集后对档案进行的进一步整理或是保管工作。

二、档案征集工作的流程

在档案征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大致的流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其中又可以细化为多个步骤,下面我们来进行大致的了解。首先,要想进行档案的收集,就要制定合理的计划,这样才能有序的进行工作,在完成规划的制定后,我们就可以广泛对档案的征集提出意向了,在此基础上,对档案的规划进行评估,看使其否符合档案征集的相关要求,并且召开专家会议,对档案征集的可行性进行详细的探讨,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就可以进行档案的审批了,如果审批通过,我们就可以开展档案征集工作了。其次,从全国各地进行档案的收集过程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档案进行接收,将这些收集到的档案交接给其他部门进行整理,同时要对档案的捐赠者进行一定的奖励,在完成档案的整理后,就可以移送至库房进行保管了,在保管的同时,还应该建立专门的业务档案,以便做到有据可依,也便于对档案进行查找。

三、档案征集工作流程规范化管理探讨

档案的征集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设立相应的制度,以便在今后的档案查找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依据。只有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才能将我国的档案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同时也能够促进档案征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下面我们对其中的几个环节进行一定的分析。

1、“档案的征集规划”是保证档案征集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工作人员在对档案进行征集的过程中,都是以该规划为向导而开展工作的。对档案征集进行规划其中包含了较多的内容,以征集原则为基础,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征集的方式,对不同的档案信息进行不同方式的征集工作,还有从经费的方面进行考虑,进行经费的预算等。其中征集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其涵盖了档案征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在档案馆的收藏范围内进行档案的征集,并不是所有的档案信息都要收藏进馆的,如果将所有的信息都收集进档案馆内,其空间也不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档案馆内所需要的资源。除此之外,对档案收集的信息来源要明确,工作人员要对档案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向贡献档案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

2、“召开专家鉴定会”并不是档案征集工作必需的程序,只有当单件或批量征集金额超过规定金额,或对征集对象的真伪或者价值存在争议的时候,才由档案馆或者征集对象持有人提请召开专家鉴定会。“征集档案移交整理”,整理人员可以由档案征集人员兼任,也可以是独立于征集人员的其他人员。笔者认为,为了保证征集档案及时交到档案馆,及时完成整理工作进入库房,由独立于档案征集人员的其他人员来完成征集档案进馆后未能进入库房这一暂存时期的管理,更为稳妥。

3、“奖励捐赠”。奖励仅适用于持有人无偿向档案馆捐赠档案的行为。为了达到规范的目的,在控制流程的基础上,需要制定系列配套的制度和相应的文本。

四、规范档案征集人员行为

1、现有的行政规章,如某省《档案征集办法》对征集人员的行为做出了规定“:档案馆征集档案,应当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征集档案时,档案征集人员应当主动出示表明身份和工作任务的证明文件。档案征集人员应当自征集完成之日起10日内将征集到的档案交档案馆。档案馆应当将征集的档案登记造册。档案征集人员将征集的档案据为己有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交档案馆,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征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档案馆可以在行政规章的基础上,依据《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国际博物馆协会职业道德准则》等,制订《档案征集人员行为规范》,对档案征集人员提出道德、行为方面的要求:一是平等坦诚地对待征集对象持有人。征集人员不能以欺骗等不良手段从持有人手中取得征集对象;二是必须认真收集、科学记录拟征集对象的原始资料;三是严格执行新征集档案移交制度;四是不得开展与职务工作领域相同的私人收藏活动;五是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3、加强档案征集工作,是档案馆丰富馆藏的重要途径之一。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积极开展档案征集工作,这些行政规章的出台,对加强、规范档案征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是十分必要的。《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档案法律法规虽然对档案征集有所规定,但涉及条款不多且较为原则,各省出台的行政规章则较为具体。笔者工作在档案征集岗位上,深感为了规范档案征集工作,有必要在上述法规规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真梳理档案征集工作流程,制定工作规范。

五、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的征集工作是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点环节之一,为了不使众多具有价值的档案流落在民间,我们要加强档案的征集工作,使档案征集工作顺利、规范的进行,促进档案征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林森.走出档案征集工作的困境[J].山西档案.2007(S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