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人类课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5:00: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化学与人类课程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化学与人类课程论文

篇1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它的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物质。

化学教育尤其大学化学教育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医学类职业是与人类生死、健康休戚相关的事业,保障人类健康离不开药物,药物合成又离不开化学,而化学工业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如何在这三者之间构建和谐,绿色化学是唯一出路。绿色化学不应是一门独立学科,而应是一种指导思想,是人们应该倾力追求的目标[1]。作为大学化学教师,我们首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将绿色化学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去,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树立起绿色化学意识,培养出具有绿色化学意识的一代新人[2]。绿色化学成为医用基础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提高自身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绿色化学是化学科学与物理、生物、材料及信息等科学结合的产物,是化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教学人员不但需要具备化学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还要系统地学习关于绿色化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有关绿色化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

2.改革实验方式,避免实验污染物产生。

化学实验中总有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的生成,或多或少地会产生有害或有毒的实验废弃物。笔者所在的安徽三联学院医用基础化学课程针对的是文理兼收的医药营销专业学生,他们毕业后从事药物开发、合成的可能性很小,进行化学实验实际意义不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取消了实验操作环节。对于个别必要的实验,借助网络,利用录像、多媒体课件、Flas、计算机虚拟实验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演示,避免了化学污染物的产生。

3.针对职业需要,整合医用基础化学知识结构,添加绿色化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选用了张法浩主编的《医用基础化学》,该教材包含了无机、分析及有机化学的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根据专业的特点及教育部对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我院该课程总学时只有72节,比过去减少了二分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3]。要更多地将医药营销工作中实际需要的知识融入教学过程,摒弃那些不重要又晦涩难懂的知识,使医用基础化学真正成为理论的基石。现行教材内容与职业缺乏紧密联系,忽视了与实际的联系,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笔者对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删减和压缩了教材中电解质溶液、酸碱滴定法、配位化合物、分光光度分析法、分子轨道理论等章节内容。将压缩的理论和实验课时用以补充绿色化学内容[4][5],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地向学生揭示、展现绿色化学与基础化学的紧密联系。对晦涩难懂的内容以教师精讲为主;常识性的内容由学生讲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相关的内容设计题目,让学生发表见解、分组讨论或辩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4.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原理,结合绿色化学,撰写科技小论文

作业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除了布置教材习题外,为让学生更深入更主动地将绿色化学的理念渗透到传统化学学习中,在课程结束前,笔者布置学生选择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选题,通过探究和调查,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解释、评价、调查、讨论、研究,写出科技小论文。从对连续三届学生提交的论文情况看,由于平时的教学中始终贯穿了“绿色”这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主题,学生兴趣浓厚、选题广泛、立意明确,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学生始终是决策者、行动者。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关心环境及环境问题,更深刻地理解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定将对现在和未来的全球环境、整个社会产生影响,激发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改革教学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五年的教学中,笔者经历了传统教学――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这一教学手段改革过程。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教学,无论信息量还是教学效果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成绩的评定,考试方法的创新是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环节。从2005级开始,课程成绩的评定项目包括:平时成绩20分,科技论文40分,理论考试40分。前两项是基本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占总分60%,比重超过了理论知识的考核,既有利于调动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又促进了教改的不断推进和完善。

笔者经过几年尝试性地将绿色化学融入到医用基础化学的教学探索,逐渐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及时渗透绿色化学方面的知识,适当地加深和思维拓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绿色化学教育,成为有绿色化学理念的新一代高职大学生,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莉,冉呜.绿色化学的提出与发展.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9,(6).

[2]何树华,田开江.大学化学专业应加强绿色化学教育.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0,18,(5)

篇2

为了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实施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的必然趋势。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应用人才的培养。《化学与社会》课程是高校面向非化学化工类学生开设的一门自然科学选修课,应该担负起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予了高等教育更多的机会。教育改革在经历了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之后,如今的素质教育成为最主要的内容,其核心在于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年作者所在的长安大学兴华学院开设了多门公共选修课,其中包括《化学与社会》。本论文通过分析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形势,阐明现代社会独立学院开设《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同时结合本人讲授《化学与社会》过程中的体会,探讨了如何在独立学院提高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的教学效果,并呼吁应加强三本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

一、独立学院开设《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

公共选修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益选择。我国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多偏重对学生本专业的学习要求,而对学生在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掌握以及素质修养则鞭长莫及。公共选修课在帮助学生完善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提高素质修养方面大有可为。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复合型。公共选修课是高校实现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且必须的课程结构模块,是独立学院因时制宜地因材施教、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不可少的环节[1]。且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各个方面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使学生可以不拘于专业和年级的限制,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主讲教师,这一方面为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素养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授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2]。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渗透到了环境保护、新材料、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离开化学科学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相对于化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化学知识的普及远远的落后了[3]。相反,由于各种传播媒体无意或有意的宣传,在大众的心中,化学却越来越多的与一些负面影响相联系,例如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等。固然,化学作为一门传统科学,必须正视这些已经存在并不断发展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科学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由之道,只有通过科学的发展我们才能消除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开设这样一门课程,向大学生普及化学知识,使其全面客观的认识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化学科学的进步来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随着我国独立学院数量的增加,独立学院亦如此。通过《化学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大大开阔视野,丰富生活情趣,充分认识化学与人人有关,衣食住用样样离不开化学,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时时为化学提供实用的机会。同时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人的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增强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大有帮助。本课程的特征是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的统一。

二、《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主要内容

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开设对象是全校性不分专业不分年级的三类本科大学生,考虑到三类本科学生的特点,内容的安排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不求理论的系统性。课程内容不宜涉及到过于专业的化学知识,而应结合学校整体教学规划和选课学生的专业特点拟订合适的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笔者力求与社会发展同步,不断补充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重点讲述有关化学发展和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而不再遵循以往教科书按章节进行教学,笔者按照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课程分为5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化学与能源、环境、日常生活、材料、计算机科学的关系。课程所涉及对象从全球变暖、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大的方面,到空气、食品、能源等日常生活中赖以生存的用品,以具体而有趣的实例讨论化学在社会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在扩大了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还增加了许多日常生活经验常识,尤为重要的是为非化学专业的同学打开了一扇了解化学世界的窗口[4]。

三、如何针对学生特点提高《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1.设置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新颖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课程内容

为三本学生讲化学,重要的是要引起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并让他们真正学到有关的化学实际应用的知识,同时要注意到其在中学时的化学基础。所以讲授的基点不是放在大量的化学分子式、化学反应式、化学原理上,而是从化学角度来讨论一些社会问题,更多的是大量素材的归纳和实际应用知识,让学生“认识”化学,理解化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国家经济建设、保护环境、增强人民体质的关系等。所以,设置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新颖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课程内容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首要途径。例如:(1)我们在讲化学能源部分,首先从最近的油价上涨开始,向学生介绍了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尤其是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开采利用的历史;然后介绍了世界当前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化学在缓解这一危机中所做的努力,其中不但讲解了电池的发明和应用,还包括了最新的生物柴油技术和扩展的燃料电池技术,以及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最新的科研成果;最后对未来的能源开发进行了展望,其中更详细探究了核能与矿物能之间的比较,并引入了2008年北京奥运的氢能源汽车。(2)在讲化学材料时,我们讲到了“神七”太空漫步时穿的太空服的特殊化学合成耐高温材料芳纶1313。(3)在讲化学与日常生活时,在讲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介绍元素在生物体中的含量、微量元素的主要功能;然后讨论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着重介绍微量元素与某些地方病如克山病、甲状腺肿、氟中毒营养饮食与键康的关系,并结合有关当前学生营养、体质状况的调查材料以及饮食与某些地方病的关系,引导学生要正确树立平衡营养观念;就学生所关心的问题介绍了皮肤的结构、护肤品中常用原料的化学成分、护肤品中有毒成分以及防晒的基本知识;结合日常生活讲解了日用洗涤剂的种类、去污原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洗涤剂与环境、人类健康的关系;同时还讲了“三鹿奶粉”事件中添加的三聚氰胺的化学检测法,西安市场出现的硫磺生姜事件中硫磺生姜的危害与辨别以及硫磺熏制食品时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等。

2.利用不同课程教学形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其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对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有更清楚的了解,化学与社会选修课在教学形式上要体现灵活性:

第一,以专题讲座为主,采用多媒体系统进行教学,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再好也不及多媒体对信息传递的直观和有效。对于《化学与社会》这种公共选修课程来说,多媒体的合理使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笔者准备了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大量的图片和图表使得学生理解更为便捷。此外,笔者还根据课程的安排精选了多部科教影片,在课程讲解完成后播放,学生看完后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从而增加知识的容量;

第二,摆脱传统习题模式,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化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培养学生分析与判断能力;

第三,鼓励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制作成PPT(PowerPoint)演示文稿,在班上作口头交流,这种方式特别受到学生欢迎,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

3.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科学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对于化学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不可否认近现代的化工工业的飞速发展对于环境的伤害是巨大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学生在毕业后将成为社会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增加他们在环保方面的知识素养,对于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不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此,课程中专门安排了“化学与环境”一节,从环境污染的源头、现状、后果以及目前的应对办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介绍;除此之外,在其它内容的授课中,也需要不断渗透环保方面的知识。

四、结论与建议

化学科学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核心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较全面的介绍化学科学的发展现状与应用情况,内容丰富且浅显易懂,适合全校性文理科学生扩大知识面,对学生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因此独立学院应该努力提高各类人员对《化学与社会》的认识,建议有条件的独立学院尽可能开设《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

参考文献

[1]陈媛媛.提高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7):37-38,42.

[2]郭娟.关于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6(2009):39-40.

篇3

1.1有机物对食品的污染

食品的化学污染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食品污染问题,如农药、添加剂、包装材料等都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教学过程可以根据相关内容,有针对性地渗透有机物对食品造成的污染,并告诉学生化学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危害.比如,在讲烯烃的化学性质———聚合反应时,可以插入包装材料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内容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作为包装材料,聚乙烯、聚丙烯比较安全,而聚氯乙烯单体———氯乙烯不仅具有麻醉作用,还具有致癌、致畸作用,以此说明如果食品包装材料选用不当,会造成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再比如,有些不法商人为了提高食品的色泽,吸引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苏丹红.可以此例引出偶氮化合物的学习,并介绍一些天然食用色素如辣椒红素等.在有机化学中,类似的例子很多,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白有机化学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效果

.1.2食品污染的危害性

食品安全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它所形成的困惑已经将人类包围.然而,人们却忽视它的存在,并且将这种威胁置之度外,这与人们的错误观念和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以及对食品污染危害的认识有关.因此,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食品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防范,从而增加他们的忧患意识,消除食品污染带来的隐患.曾经震惊世界的日本公害事件“水俣病”,原因就是汞在水体中通过食物链逐渐富集,最后危及到人们的健康.把这个事件与乙炔水合反应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乙炔水合反应的学习,另一方面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食品污染对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例如,2006年9月,上海300多人因食用猪肉、猪内脏,出现肌肉震颤、头晕、呕吐、心悸等中毒症状,后被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确认为瘦肉精中毒.如果在胺类化合物的学习中插入瘦肉精事件这一生活实例,讲述食品污染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害,更容易增强学生的食品忧患意识和食品安全防范意识.

1.3食品营养卫生知识

在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爆发,同国民对食品营养卫生知识的重视程度以及国家对国民的食品卫生教育程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食品营养卫生知识的渗透.比如,苯并芘是一种由5个苯环构成的多环芳烃,是含碳染料及有机物热解的产物,具有强致癌性,在烧烤、燻制食品如烤鸭烤羊肉串中含量较多.对于苯并芘的危害可结合芳香烃的学习,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习惯,以减少致癌物对身体的侵害.在蛋白质一章的学习中,以阜阳空壳奶粉事件为例,让学生明确认识到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密不可分,如果食品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或营养成分缺乏,即使不受到任何污染,它同样会危及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通过这些知识的渗透,可以使学生杜绝陋习,改变不良的食用方式,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以防止学生在食用时或食用前的处理不当造成食品污染.

2进行专题知识讲座

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的食品安全知识,是有机化学与食品安全融合、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但这只是一些零星的、分散的知识,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识缺乏一种整体感.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由零星、分散走向整体、统一,在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应对同类食品污染物进行归纳总结,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和学生一起讨论有机化学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学生对该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此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提升食品安全防范能力.

食品的有机污染物很多,通过调研我们得知,有毒重金属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对食品的污染日益严重.由于重金属常以慢性中毒的隐蔽方式危害人类,因此常被消费者忽视.而在有机教学中,重金属往往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有机反应中,为了引起学生对重金属这一重要食品污染因子的重视,我们以曾昭琼主编的《有机化学》为教材,将涉及到的有毒重金属的有机反应进行总结.以此为平台,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专题讲座.相关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重金属汞的危害及相关有机反应;重金属铅的危害及相关有机反应;重金属镉的危害及相关有机反应;锰元素的危害及其相关有机反应;铬元素的危害及其相关有机反应;砷元素的危害及其相关有机反应等.通过专题讲座,学生关于重金属对食品安全的危害有了一整体的认识.由于我们在讲座中结合了大量的案例,学生反应强烈,在进行激烈讨论时认为有机化学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如环境、食品安全等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化学专业的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发展绿色化学,消除有机反应中的有害因子,改善我们的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现状.

3课外讨论及小论文撰写

通过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渗透以及专题讲座的途径,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但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的限制,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危害性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同时,学生在上述途径中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处于“被动”的地位,如何让学生主动来认知食品安全知识,从更深层次认识到食品安全产生的危害性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我们认为,课外讨论及小论文撰写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能够弥补前两种途径的不足,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教育与有机化学教学的融合.

课外讨论和小论文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有选择地布置课外讨论作业,可以是具体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范围,让学生根据相关的内容进行课外讨论或撰写小论文.如2011年台湾版的三聚氰胺事件———塑化剂风波,我们将其融入酯类化合物的学习过程,因为塑化剂的化学本质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其中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为了使学生对塑化剂用途、危害有更多了解,我们让学生撰写与塑化剂相关内容的小论文,学生完成得很好.他们不仅通过文献资料对塑化剂的化学本质、种类、在工业上的用途、被用作起云剂的原因、对人类的潜在危害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总结,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有的学生在论文中提出:既然塑化剂是邻苯二甲酸酯,那我们在实验课上所制备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不是也有起云剂的效果?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是否也可以?有的学生还设计出相关实验来揭秘商家加入塑化剂的目的.更有的学生从塑化剂偶然被发现,感觉到化学专业的学生担负着保障食品安全的重任,因为有机化学中涉及的波谱分析是现在质检中最常用的方法.在学习卤代烃融合塑料的相关内容时,要求学生收集资料,讨论塑料对食品安全影响.结果,同学们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进行了非常激烈的讨论,认为塑料对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原因之一在于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在焚烧塑料时,易产生世纪之毒“二恶英”,只要吸入一点点,就可以造成各式各样的文明病,如心脏病、糖尿病、过敏、不孕、癌症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塑料在800℃高温情况下销毁不会产生二恶英,提出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由此可以看出,学生通过课外讨论和小论文撰写,对食品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起了学生将来从事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热情.因此,通过课题讨论,也间接培养了“专业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类似小论文撰写和课外讨论的内容还有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和危害,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4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

众所周知,我国食品安全状况非常严峻.严峻的食品安全状况和国民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水平低下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改善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水平.但是,在我国由于长期缺失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与普及,造成了国民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缺乏,食品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从而导致了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提高民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对民众宣教食品安全知识.该课题实施的最终目的,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渗透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平台,将了解和掌握的食品安全知识进行宣传,让更多的民众来关注食品安全,从而改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基于此,我们组织学生在节假日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宣讲社会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成效.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使同学们积极将课堂上了解到的以及自己通过文献资料收集而来的食品安全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在宣讲过程中实现学以致用,使有机化学教学与食品安全知识有机融合;另一方面,使更多的民众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民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水平,为改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做出贡献.

篇4

长期以来,人们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而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被人为地分割成了两部分。很多教师只顾传授科学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的培育,轻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所以有些教育家批评这种教育是“忘记了教育的方向”,“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作为中学课程的一门主要学科,化学课程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素材,那么怎样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呢?我认为可以把以下三方面作为突破口。

一、通过化学史介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化学学科的发展史是人类探索微观物质世界的历史,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影响的历史,化学史是化学学科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天然宝库,通过化学史教育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结合元素化合物发现的历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元素化合物发现的历史是一部彰显人文光辉的历史。例如莫瓦桑明知许多科学家因制取单质氟而健康受损,甚至献出了生命,依然不顾危险反复实验,献身科学研究,最终在1886年制得氟气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崇尚真理、热爱科学的精神。又如稀有气体的发现史,英国科学家雷利勋爵发现空气除杂制得的氮气和从氨制得的氮气的密度有大约千分之一的差别,正是这种严谨,才使得稀有气体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这样一种严谨治学的探索精神值得每位同学学习。这样的例子在元素化合物发现的历史中还有很多。元素化合物发现的历史,是化学史上彰显人文气质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化学教师把握与利用。

2.结合教学中重要化学理论的发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重要化学理论的发现,总是要对传统与权威发出挑战,许多理论及其首创者都曾遭受过权威的攻击,这个时候化学家往往用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的论证捍卫真理的尊严,例如在鲁科版选修3中关于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过程,从道尔顿“实心球”到汤姆生的“枣糕模型”再到卢瑟福的“太阳系模型”再到波尔的“原子轨道模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不是静止的,结论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不能迷信书本和老师,这对于学生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把握知识的发展,了解知识的继承性、系统性和相对性,都是很有帮助的。还有,科学家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地追求真理的精神都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和态度的很好例子。

3.结合教学中相关化工产品发现应用的历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化工产品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引起学生原有经验与情感的共鸣。例如在介绍环境保护时,引入曾经流行的制冷剂氟利昂的兴盛与消亡,体会化学家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的人文情怀。再如,向学生介绍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当时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于1926年生产出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他成功地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扬了中国人的志气。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具有创造革新和不怕困难挫折的精神,无疑会使学生受到百折不挠、大胆创新等科学态度的熏陶和教育,激励学生热爱祖国和献身事业,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本身就是唯物主义思想的依据,1869年门捷列夫通过元素实验发现元素周期律,发现整个微观物质世界的递变规律,就是哲学上量变到质变的思想,是个很好的例证。化学学科的发展也是不断遵循着从实验中提炼理论、到实验中验证发展理论的循环。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知识与宏观现象的桥梁,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在动手、动脑的情境中,明白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人文精神。

2.重视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演示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在演示实验时,要充分挖掘实验的探索功能,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设计与评价实验,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设置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考,一步步把问题引向深入。

三、通过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创设人文课堂环境。

篇5

一、化学史在化学教科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史就是化学科学的形成、产生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对大自然化学知识的历史论述,是化学家不断探索、创新的历史,也是科学思想取得胜利的历史。化学史教育是指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穿插化学史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1904年,法国著名的科学家郎之万(Langevin 1872—1946)首先提倡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历史的方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化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科学的精神和掌握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自尊心;结合化学史进行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简而言之,化学史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能起到知识教育、创造教育、德育、美育等素质教育功能。所以,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情况

我国20多年来人教版的初中化学教科书中都渗透了化学史教育的内容,而且化学史内容都占了一定的比例。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史的渗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科书中渗透化学史的内容逐年增多。对比几种教科书,不难看出,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中渗透化学史内容的章节所占比例逐年递增,1978年版的教科书中化学史才占5%,而2001年版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中化学史则占到50%。90年代以来,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强调加强素质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教科书中化学史内容渗透逐年增多,说明初中化学教科书正努力反映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要求,化学史在教科书中占到比较重要的位置。同时,也说明化学课程在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更多的真正有用的化学知识,这些知识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以适应21世纪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教科书中渗透化学史的内容所涉及的面越来越宽。1978年版的教科书只是略介绍化学的发展,随后几种版本的教科书,除化学史上的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重要的实验方法外,也介绍了一些著名的化学家及其对化学的重要贡献,化学史的渗透虽有了较大进步,但这些化学史料只是紧扣所学内容,没有进行扩展,这样学生的知识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窄。而2001年版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增加了化学与社会、技术、生活相联系的学习内容,既介绍了早期化学史实,又涉及到了19世纪的经典化学和20世纪的现代化学,化学史内容所涉及的面有化学家及科学实验、材料、能源、环境保护、生命科学、国情知识等诸多方面,化学史得到进一步的渗透。透过化学史实,学生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生的重大变化和飞速发展,同时能让学生知道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能够让教师在授课时,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从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等方面的关系,逐步使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提高科学素养。 转贴于  3.教科书中渗透化学史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对比几种教科书,90年代前的教科书,多是以文字叙述化学史,形式单一,90年代后的教科书中介绍化学史时,在原来基础了增加了一些插图,化学史呈现的形式有一定变化。而2001年新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史呈现的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在文内增加了不少插图和实物照片,如彩陶、古画、雕像、透明金刚石薄膜等,图文并茂,通过真实的图片、鲜艳的色彩、具体的数据、重要的史实,再加上适当的文字说明或描述,把化学史知识融汇在各单元各课题中,画面色彩明丽,其真实、直观、亲切、深刻,比文字更具有说服力,使得化学史知识更直观、易懂,更接近于生活,能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便于学生有效地学习、理解和掌握。

三、化学史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引入和穿插化学史教育,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初中化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启蒙阶段,趣味化和过程化是十分重要的,在初中化学教科书的编排时应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可通过渗透化学史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在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关系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化学的本质和价值。教师结合化学史进行教学,可以使化学教学不只局限于现成知识的静态结论,还可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不只局限于书本知识,还可揭示出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随着化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化学教科书会不断改变,不断进步,化学史的渗透也会不断增加,化学史教育也将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在化学教育中重视化学史教育将成为化学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篇6

[

关键词 1科学素养;探究式学习;科学价值观;科学实验观;科学决策能力;公民责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5-0107-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无锡市级课题“无锡市小学科学教师素质结构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编号:J/D2011/33)的科研成果。

2003年秋,我国小学教育阶段开始普遍使用《科学》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这样阐述《科学》课的意义:“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见教育部门对《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定位非常高。 《科学》新课程目标是: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由此可见,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以培养科学素养为中心,与初中和高中理、化、生自然科学课程目标是统一的,小学科学启蒙教育是科学课程九年一贯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科学教师本身的科学素养是顺利实现科学课程目标的基础和保证。韦钰院士曾指出,科学素养不仅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更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另外,1996年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到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概念、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科学伦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等。为了使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培养的师范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使我院承担的教学培养任务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笔者从科学探究、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三个主要层面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养成式培养。我院化学组申请了市级课题“无锡市小学科学教师素质结构及培养策略研究”,为了使研究成果能得以推广并转化为科学素养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一、利用探究式教学养成探究式学习思维

在课题研究前期,笔者组织开展了一次关于“探究性学习中小学教师素质”的调查。调查随机选取了无锡大市(含江阴、宜兴)15所学校的130位教师,采取访谈和问卷形式。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反映的热点话题是探究式教学,最希望在探究式教学方面得到培训。问卷调查显示:45.57%的教师听说过探究式教学但不了解,49.37%的教师了解但没系统学习过。说明无锡市小学教师对探究性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要培养合格小学科学教师,就必须进行探究式教学实践,使探究式学习思维成为师范生的思维习惯。目前,何为探究式学习、如何设计探究式教学过程众说纷纭,笔者比较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探究学习理论之后,借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表述: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因此,笔者遵循“解释性原则”制定探究教学七个环节:发现科学现象、提出科学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尝试解释实验现象、得出科学概念、尝试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结合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安排顺序、教学进度,在一年级下半学期集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实践,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包括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非常适合运用“解释性原则”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从“水雷事件”为切人点探究金属钠的性质,以“食品安全”事件为切入点探究过氧化钠的性质,以“氯气泄露”为切入点探究氯气的性质等。

二、通过实验设计交流、实验操作养成实验能力

在探究式教学中发现,七个环节节节相扣,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能走多远和自身的实验设计能力高度关联。要提高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效率,需提前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能力。笔者把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重点做了调整,把除杂和提纯由原来的1课时扩展为5课时,讲解物质除杂、提纯的思路和方法后,在实验室给学生几包混合物,由他们自由发挥进行除杂和提纯,撰写实验报告并按组交流。教材“铁和水蒸气反应实验设计原本只占半个课时,现调整为3课时,分别学习实验设计范例、实验设计原则概括和方法总结、实验作图和实验设计交流,利用三节课系统讲授物质制取、除杂及性质检验的综合性实验的一般流程、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让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并在纸上作图,将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师墙上供大家学习,同时将理论知识向感性认知延伸,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动手操作,熟悉实验仪器的种类和用途。课堂授课、实验设计交流、动手操作等都为开展探究式学习搭桥铺路,笔者也深刻体会到探究式学习不能只强调学习探究的方法,降低科学知识的掌握,相反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只有将元素化物知识和实验知识掌握扎实的学生才能把科学探究顺利进行下去,因而探究式学习对科学知识、实验技能的要求会更高。

三、通过课堂反思养成科学价值观、科学实验观

教师和学者普遍认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在探究式学习之后自发形成的。在谈到探究式教学促进科学素养形成时多用“潜移默化”这个词。然而,韦钰院士曾指出,科学素养不仅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更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是否正确掌握科学知识与科学研究方法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自发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否正确并不容易被知道。为了弄清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后形成了怎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笔者在每次探究学习后都做一次调查问卷,问卷结果显示自发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存在三个严重问题:认为科学是罪恶之源,认为实验是终端证据无需被检验,认为从事科学的目的是产生经济效益.有这三种思想的学生比例分别为91.4%、52%、71.2%。其中认为科学是罪恶之源或将对科学技术产生巨大威胁,如可能产生否定科学、抵制科学、将食品安全问题和公共安全问题归罪于科学的行为。为了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实验观和科学价值观,笔者在探究式学习之后以课堂讨论形式开展反思与交流,主要针对化学伤害事件、食品安全事件反恩人类的行为和科学的本质,追溯科学史反思科学技术的意义。通过不断地反思与交流,使学生形成以下观点:①科学只是工具、钥匙,人类决定了科学如何被使用,不能把错误使用科学而产生的罪恶归咎于科学:②科学的发展呈现螺旋式,科学实验的结果能帮助归纳出科学概念,但不能迷信实验结果,它需要被证明和检验;③科学的最终价值在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于功利目的的科学研究是不可取的,反对与人类、自然和谐发展背道而驰的科学研究。探究反思后对学生再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学生的科学价值观、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都得到明显改观。

四、通过科普教育养成将科学应用于个人决策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全国科学教师协会认为个人“科学决策能力”属于科学素养。在我国科技场馆、科普读物、网络科普(果壳网、维基百科等)、科教电视节目组成的科普网络正在发挥强大的科普推广作用。像全球变暖、酸雨、食品安全、雾霾、纳米材料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对普通民众来说耳熟能详,这不得不说是科普网络的功劳。随着网络的普及、手机终端技术的升级,学生想要获得这些科普知识越来越方便和快捷。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忽视化学教学的科普责任。学校科学教育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教育,而科普教育是提高科学素养的手段之一。因此,应将学校科普教育作为科学普及的主阵地,与校外科普教育相互配合,使两种科普教育在内容上互为补充。利用教学科普,提高学生科学决策力。例如,被烫伤后该怎么办?洁厕灵和漂白粉能不能混合使用?如何选择油漆?能不能经常染发?涂指甲油好不好?等等。如果学生学习了化学这门课,但是并没有了解化学品、没有在生活中运用相关关化学知识的能力,就是化学教育的失败。

五、通过调查活动和论文比赛养成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

篇7

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

在化学综合性研究中,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中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学实验现象纷繁复杂,有目的、有条理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才能从复杂的化学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

所以,教师要特别注重化学实验中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如高一中“硫”一章: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教学时一般描述的现象为:溶液变为蓝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果真如此吗?学生通过独立的实验探索,发现有如下现象:①加热初期,Cu片表面逐渐变黑;②继续加热,有大量刺激性气味产生,形成墨绿色浊液,试管底部灰白色沉淀;③再加热,管中出现白雾,浊液澄清,灰白色沉淀,Cu片消失;④冷却、静置,将试管中液体倒入另一支盛水试管中,管壁发烫,溶液略带蓝色,将灰白色固体倒入水中,形成蓝色溶液。然后我积极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最后班级一起讨论解释现象:

主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产生刺激性气味SO2和灰白色固体CuSO4)

副反应:5Cu+4H2SO4=3CuSO4+Cu2S+4H2O(铜片表面变黑,灰白色固体CuSO4增多)

Cu2S+2H2SO4=CuS+CuSO4+SO2+2H2O(墨绿色浊液变清,由于温度升高形成气雾)

CuS+2H2SO4=S+CuSO4+SO2+2H2O

S+2H2SO4=3SO2+2H2O

上述实验研究使学生扩展了知识,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师还要注意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将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开发成化学实验。因为学生在感到熟悉和认为有用的情境别能发现问题和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欲望。例如,在学习卤素时,可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自己设计并完成食盐中是否含有IO3-,还可以请学生通过合理的实验验证海带中碘的存在形式。在教学中要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方案、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等多种途径,以最佳的实验方式呈现化学问题,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顺利地解决化学实验呈现的问题。如可用浓盐酸、浓氨水、酒精等的挥发实验来呈现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的问题;用氯气使潮湿的有色布条退色的实验呈现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问题等,都能使学生顺利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化学实验以它特有的魅力在综合性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学生形成综合性研究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条件。所以,应该提倡利用化学实验进行综合性研究,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化学实验是综合性研究的重要方法,但并非是惟一的途径。有些内容的综合性研究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特别是对学生具有较多知识背景的内容和物质微观结构的学习更是如此,学生可以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如学生对原子结构模型提出质疑,我们无法通过实验进行研究,但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刊杂志了解化学史料,沿着科学家的研究足迹,去想象、去思考。有些内容的综合性研究可以综合利用包括化学实验在内的多种途径来进行研究。例如:在班级开展侯氏制碱法和钾发现历史的讨论,可以首先让学生查找有关知识,再通过学生自己模拟实验加深了对此项知识的印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学习内容和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综合性研究的途径。

二、在综合性研究的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研究形式。

首先可以采用个人独立研究的形式。先由教师向全班同学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由每个学生自定题目,采用实验或者其他手段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

篇8

一、培养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我国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原因众多,尤其是农药的使用,给我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据统计,2009年我国使用农药制剂产品约200万吨。其中,乳油约占总量的40~50%。乳油(Emulsifiable Concentrate)是农药原药、有机溶剂和乳化剂混合而制成的均相透明液体。经有机溶剂配制而成的乳油属于易燃易爆、污染环境的危险品,在生产、储运和使用过程中极不安全。发达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限制或禁止大量使用甲苯、二甲苯等为溶剂的农药乳油产品。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我国的饮用水、食品、蔬菜和水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普通化学实验是农林院校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涉及到种类繁多的化学试剂,以及有毒、有害、危险品等物质,对实验中产生的废物等处理不好就会形成一个较为复杂和严重的污染源。在普通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减少和防止化学污染,适当地开展环境教育,让学生更好地强化环保意识,从根本上切断污染源,是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二、普通化学实验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方法

1.授课教师必须具备环保意识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特别是近年来硕博士扩招,越来越多的人都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不得不承认,我国在硕博士教育过程中,环保意识的培养是一大败笔。在当今的大形势下,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写出SCI论文就是好猫。一大批具有高学历的教授研究员中能把环保意识放在第一位而把论文放在第二位的屈指可数。因此我们的化学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理论修养,还必须有较高的环保素质,并在教学中有机地把环境科学知识渗透于其中,紧密结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从老师自己做起,我国的环境状况改善还是有希望的。

2.普通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和内容必须强调环保意识

传统的普通化学实验大纲和内容都是几十年前设计的,虽然经典可行,但是与人类科技进步脱节,与人们生活实践基本不相关,这样的实验不能吸引学生,也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我们要积极尝试将原来的实验教学课程融合变革为一门新的通用化学实验体系。通过调整实验次序,使实验与实验之间形成链接关系,使实验中的辅助试剂、产物、副产物、剩余物能相互循环利用。合理调整实验课程,不仅使学生们的综合实验技能得到锻炼,而且节约大量实验药品和实验经费,最大程度地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污染源。同时必须改进实验的工艺、装置、条件和内容,依据环保教育的要求,应用环保化学的理念,积极进行实验改革,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改善实验条件等措施,并采用无污染和少污染的物质替代有毒有害物质,把污染物消除在实验的源头。对于实验过程中必须要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实验结束后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与此同时,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使学生深切地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只有高度重视环保,才能做到保护环境,控制污染,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把环保意识作为普通化学实验教育的一个必须的内容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去,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受到环境意识的熏陶。在学生进实验室之前,通过计算机网络培训学生对普通化学实验中的环保意识,争取做到每个学生都在普通化学实验中能够做到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并且学以致用。学生现在已经对现实生活中污染有一定认识,比如,2012年12月5日的北京,昏黄的天空中飘着零星小雪,再加上弥漫不散的雾气,和刚刚过去的晴朗周末判若两城。就在之前,12月4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大雾蓝色预警,预计4日夜间到5日上午,京津等地区有局部能见度不足200米大雾。北京前门箭楼被大雾笼罩。北京西五环高家堡以北晓月苑,汽车从大雾中驶出,犹如仙境一般,给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就是说,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实际生活,而且生活中处处有污染。要防治污染、改造我们的生态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地以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对于普通化学实验要求学生准确、规范、熟练地操作,节省药品,减少排污量。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化学实验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危害以及多年以后的地球环境进行模拟,充分发挥想象,利用声音、图像、动画的效果,让学生了解到如果现在大家还不重视环境保护,多年以后整个人类将面临着毁灭的危险。因此,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任,而且要对以后的子子孙孙负责,对整个人类负责。要让咱们的后代生活在一个干净无污染的环境中,每个人特别是化学工作者对环境保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乐斌,陈蔚林.安徽化工,2011,37(4):1.

篇9

一、课上:地理课化学课生物课,课课有环保

学校在地理学科开设了“家乡美”校本课程。教师带领学生运用课本中所讨论的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的探索思路,以本土化校研究为载体,让学生针对家乡环境情况展开调查,并提出合理建议。在培养学生调研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化学学科开设了“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以教材中的化学实验为蓝本,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进行化学实验探究。比如,教师提出“如何让一杯污水净化”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猜想和讨论进行开放性实验,从中体会污水净化的艰难,培养学生“防止水污染”的意识。再比如,教师提出“如何防止氮氧化合物污染”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设计小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在此之中让学生清晰认识到大气污染的危害,从而提升其保护大气的意识。生物学科开设了“保护我们的生态圈”校本课程。学生通过自制的“生态瓶”探索生态平衡的原理,并且获得如何保持生态平衡的知识。学生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和保护过程,更加热爱自然,主动参与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除了专门开设的校本课程,一些人文学科也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将环境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环境教育成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重要方面。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有相当一部分与环境有关,比如《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学校语文教师在完成这些课程之后,举办了“春暖花开”环保征文比赛。让学生运用课文中所学写作手法宣传并反思环保。高中英语学科也利用电影课的机会给学生播放《2012》等英文电影,让学生在感知环境保护的同时,熟悉英语文化。心理校本课堂上,教师用多个体验活动让学生熟悉校园,并进行“领养绿树”“文化建设”等活动,在帮助学生适应环境的同时也树立爱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在学校,课堂是环境教育最大的舞台。在这里,环境教育随着学科教育慢慢渗透到学生内心深处,伴随学生健康成长。

二、课外:你登山我登山他登山,山山观绿色

龙岗附中地理位置优越,背靠神仙岭,紧邻大运山,自然景观秀美,人文底蕴丰富,学校也经常组织学生外出,在体验中践行环境教育理念。学校周围山岭连绵,树木郁郁葱葱,给学生提供了天然的远足的基地。无论在草长莺飞的初春,还是秋高气爽的中秋,都是登山的好时节。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保护山林”、“亲近自然”等主题的登山活动。一方面,登山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登高望远的情怀,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亲密接触自然的机会,增进环保意识。学校还组织部分具有一定环境保护知识与环保热情的学生成立了“绿色小记者站”。为了践行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小记者站的绿色小记者们达成共识以自行车作为外出调研、采访和交流的交通工具。由站长定期组织小记者们进行校园环保活动报道,社区居民环境满意度调查等活动。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华中师大龙岗附中怀抱着绿色的梦想,一直在为建立集自然与人文环境之美为一体的品牌学校而不懈努力。在深圳市龙岗区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学生针对社区环境问题调研的论文《关于龙岗区住宅小区、公园种植夹竹桃的相关调查与研究》荣获三等奖;学生自主完成的科技小制作“一次性杯子龙鳞灯”和“分类垃圾桶”均获得一等奖,学生“变废为宝”制作的“车轮钟”获得三等奖。学生参加环保为主题的比赛的热情更加坚定老师们做好环境教育的信心。环境教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虽然前进的路上会出现各种困难,但学校将利用好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依托华中师范大学与华师一附中的优质资源,结合自身的条件,完善学校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实现绿色梦想,打造品牌学校。

作者:刘彩宾陈静雯林宇平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27-02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课堂教学大多仍以分科教学为主,任课老师在各自学科体系和知识架构内进行教学,学科之间缺少综合、类比和交流。这种教学模式各自为政、互不干涉,能适应学生认知分析的需要,在发展学生认知综合能力方面就显得不足,其后果往往造成学生认知世界和解决问题时的片面、目光狭窄,割裂了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而学生所接触的事物和现象大都是以综合的形式存在着。所以,过分强调分科教学,不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生物科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学科,从萌芽开始就一直和其他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并一直在不断汲取其他学科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且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生物学与数学结合产生了生物数学和数学生物学,与计算科学结合产生了计算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又产生了生物信息学;生物学与物理学结合产生了生物物理学,与化学结合产生了生物化学,与二者同时结合又产生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学与地理学等结合首先产生了生态学,后边又有生物地理学,与地质学结合产生了古生物学;生物学与历史结合产生了生命科学史和历史生物学;生物学与政治产生了生物哲学;生物学与医学结合产生了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结合产生了生物工程,与二者同时结合产生了生物医学工程;等等。从1943年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遗传密码”的概念到1969年64种遗传密码的含义全部译出,就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精华。

本论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为例,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寻找到这些学科交叉渗透点,进而达到学科交叉渗透的教育目标。笔者首次将这些学科交叉渗透点进行系统归类,分别就高中生物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思想品德教育三个方面的联系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高中生物与人文学科教育的联系

在高中阶段,人文学科教育主要包括语文、历史、政治、英语和地理等。下面笔者举高中生物与语文的联系的例子。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异曲同工,都是描写秋天的景象。这种动人的自然秋景是秋天气温渐渐降低、紫外线照射强烈等外界因素造成的。在低温的作用下,叶绿素逐渐分解,同时叶脉的运输能力逐渐减弱,叶子白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糖分不能完全运出叶子,导致叶子里的糖分越积越多,可溶性原糖多了,就形成了较多的花青素,同时细胞内 pH 值改变,呈现酸性,使花青素表现出红色,秋天红叶的种类如枫叶黄栌、槭树、柿树等均为此种情况。秋天,也有些植物叶肉细胞衰老,叶绿素的合成速度低于分解速度,叶绿素含量相对减少,而类胡萝卜素分子比较稳定,不容易破坏,所以叶片逐渐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黄色,故而会出现“黄叶地”的景色。如银杏树,每到秋天淡黄色的小扇子型的叶片落在地上,令人不忍踩踏。

二、高中生物与自然学科教育的联系

在高中阶段,自然学科教育包括数学、化学、物理等。下面笔者选取高中生物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作为例证。

生物学中许多重要的变化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但生物学领域中的诸多现象却可以运用数学模型来进行圆满地解释,如生态环境、人口、资源、流行病等,无一不与数学密切相关。例如英国数学家哈代和德国医生温伯格通过各自的研究,分别发表的有关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平衡定律,该定律至今仍是群体遗传学的一个基本法则,也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马尔萨斯利用数学推理,发现人口有几何增长的趋势,而食物供应只有算术增长的趋势,从而提出了著名的“人口论”。

三、高中生物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联系

在高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包括伦理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和美育道德教育。下面,笔者以高中生物与伦理道德教育之间的联系为例,进行论证说明。

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从狭义上讲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广义上说,是关注一切与人类生命需求、生命活动相关的领域,尤其是在非人类的生命与人类的关系上所存在的伦理问题,是学科德育教育的重点。

生命伦理学指称生命科学中的广袤的道德问题领域,如医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人口和社会科学等。生命伦理学最先产生在美国,而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医学技术迅猛发展,从而产生了生育控制和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克隆动物的伦理问题、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伦理问题(如基因隐私和基因歧视等)、转基因生物带来的伦理问题等全球性的问题,这些方面都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讲台。

就学生本身的身体发育而言,通过生物学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自己身体发育过程中的秘密,从而做到心中不慌,应付自如;熟悉个体发育过程中需要不同的营养,合理饮食,健康成长。

在多年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科交叉渗透的途径主要有五条。

1、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提高对学科交叉渗透的理论认识;

2、加强学科教师间的交流,拓宽知识面,打好学科间交叉渗透的基础;

我们常常用“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来说明教师拓展知识面的重要性。教师要加强本学科同其它学科交叉的教学,那么自己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否则不可能将学科联系渗透贯穿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去。多数生物学老师刚参加工作时知识面狭窄,特别有些老师在学校期间不注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仅人文方面的知识缺乏(因为大学中生物属于理科),而且数学、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也掌握得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地学习与生物学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知识,以填补自己知识的空白点。教师对生物学教材和与教材有关的其它学科知识不仅要广泛涉猎,而且要深入研究,不仅要“深进去”知其所以然,而且也能“跳出来”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把握同其它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规律,在教学中才会应付自如、游刃有余。更为重要的是,生物教师要经常与其它学科教师交流思想和教学经验,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这往往可以激发出新的教学思想火花,而且有可能的话,能够多参加一些学科研讨会,同各方面的有关专家多交流并建立联系,多参加、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注意总结,注意升华。

3、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学科交叉渗透的实践能力;

4、学科课程之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之外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平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内容特征的课程体系,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自主组织和参与的一种教育和学习活动。全面开辟第二课堂,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创造力,推动学生整体化知识的吸收,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篇11

高中化学新教材学科难度明显下降,知识面和新科技的介绍有大幅度的增加,课时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新大纲所赋予化学教学的任务明确指出:化学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为此,承担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要从注重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的严谨性深刻性转变为进行化学教育的大教育。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并能形成长期的化学学习兴趣。不能只注重化学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而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可以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的贡献,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使化学教学的教育功能更突出,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化学知识点,而是可以与具体的化学背景联系的实际问题或思考方法。如:新教材第二册《合成材料》一章的设计,就完全是以化学的应用为知识的载体。新教材增加阅读材料的目的也是为丰富学生的化学应用知识,并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适应教育发展和教学实际的需要,以化学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热爱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不断更新

化学学科本身有自己的优势化学现象的千变万化、化学产品的丰富多彩、实验手段的多样性――而学生本就生活在充满化学产品的时代,新的化学科技不断出现,这一切都是进行化学教学的材料和内容,很容易激起学习化学和探究化学问题的兴趣。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之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2.1课堂形式多样化: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不同知识内容的特点,化学科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很多,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形式并举,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势和内容统一,并且要强化化学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效果。

2.2检测方法多样化:为了巩固和检测课堂效果,考试和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形式。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同学听见考试就头疼,抄袭作业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转变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多动脑筋,尽量使作业和检测改变过去单一呆板的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比如采取课前五分钟小测验、分组竞赛、写化学小论文、开展化学实验、社会实践等形式,使学生对化学感兴趣,增长知识面,同时自觉地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在学习中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为今后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

3结合化学课程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篇12

人文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爱因斯坦)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应社会发展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呼唤人文教育的回归,高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旗帜,变传统的知识、能力“二维目标”的考察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察,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笔者认为,应该抓住新课改的契机,大力倡导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深入挖掘新课程教材中的人文素材,找准人文精神教育的切入点。

在教学中要把知识纳入广阔的人文背景中,做到具体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将人类文明成果内化为做人的基本品格和人生态度的重要形式,人文学科在学校人文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以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为例,其最大的亮点是开设了弘扬中华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突出人文教育的新课程:《文化生活》。该课程教材紧紧围绕文化与和谐人生、和谐社会的关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伟大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与培育等人文知识,既丰富了教材体系,更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而新编《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等教材也渗透了大量的人文信息,大大丰富了教材的人文内涵。我校政治教研组充分挖掘政治新教材中的人文素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摄,开展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2009年获省“十一五”课题研究立项),对实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育,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与此同时,在政治等人文学科的倡议下,该校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也突出对科学的文化解读、加强对科学的社会价值与人生意义的理解。发挥这些课程中人文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使学生获得道德熏陶,提高了道德判断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着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当前,教育受质疑最多的是偏重于科学精神培养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塑造。造成这种情况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体制,在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是以精英主义为取向的,长期应试教育的一个“副产品”是教师逐渐丧失了个性,缺乏人文化的手段、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新课改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这是人文教育的基本前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当代中学教师的人文精神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这是教师人文素质的基础。(二)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全面、和谐、富有人文精神的教育价值观、知识价值观、学生观和教学观,这是教师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三)要具备现代教师意识。教师不仅是知识学习的引领者,更重要的是精神进步的引领者,教育的深刻性在于塑造人的灵魂。因此,教师职业的天然使命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让每位学生养成科学的理性精神,具备丰富的心灵和人文情感,不仅能传承文明,更能成为自己心灵的主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应该是充满人道、人性的光辉,从学生成长的实际出发,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四)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养成道德、培养人文精神。人格、道德、人文精神的获得更多地依赖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因此教师必须道德高尚、人格完整,心理健康,这也是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

三、必须以人文精神来改革现行的教学活动。

传统教学重教法而忽视学法,重结果而忽视过程,重分数而忽视人性。新课程要求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合作、探究实践中感悟知识,在学习中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实施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据此从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建立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等五个方面对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校《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或辩论、或演讲、或讲座等)和作业模式(或学术小论文、或主题板报、或话剧、小品等),并借助校报和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这两个平台来延伸课堂教育,获得了上级领导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总之,教育要以教育对象为主体,关注其情感需要与精神、人格、情趣的提升,而不是以社会需要为本位,一味强调其知识灌输与能力训练。西哲蒙田早就批评知识灌输教育“只孜孜不倦地去充塞我们的记性,任我们的悟性和良心空虚”,认为“如果我们灵魂的步履不比较安详,如果我们的判断力不更加健全,我宁愿我的学生把工夫用在打网球上,那样至少他的身体会比较灵活些。”①鲁迪格尔也曾指出:“教育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其根本在于个人而不在于社会。”②现如今,新一轮课改已经全面展开,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分野和抗衡,人文教育的复兴,人文与科学的融合正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人文教育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蒙田.论教育[A].蒙田随笔[C].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②转引自杜时忠.人文教育的理念.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9).

参考文献:

[1]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2004.01.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