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

时间:2023-01-21 10:30: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篇1

1.城市内不同功能区的分布

城市用地的类型不同并且相对集中,就形成了城市功能区,其中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是城市最主要的功能区。

住宅区是占地面积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区在位置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状况,低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而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风景区相联系。工业化的实现和交通的发展是形成住宅区的主要原因,也是推动住宅区分化的重要原因。

商业区大多数呈团状和条状,并且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现代城市的工业区一般分布于交通干线旁的城市。

当然,城市越大,功能区往往就越复杂,在大城市中还会形成文化区、行政区等。各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是用地相对集中,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能兼有其它功能,只不过所占面积比例较小。例如,繁华的商业街内有住宅和工厂分布,住宅区往往会有小商店等。

2.城市内不同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

(1)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基础。城市早期的土地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功能分区,具体如图1所示。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应考虑继承和保持原有城市特色。如上海市中心商务区的建设就体现了继承历史基础上的创新,把传统商务区―浦西的外滩和新建的金融贸易区―浦东的陆家嘴联结起来共同成为上海的现代化商务中心。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原有的功能分区也可能完全改变。以市中心附近住宅区的衰落为例(图2)。

(2)经济因素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对城市的分区形成、发展和变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等区位条件的不同,造成土地价格或地租水平的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的商业、工业和住宅等各种功能活动本身特点的差异,造成它们付租能力不同(本知识点也是难点,在难点突破中再详细分析)。

(3)社会因素对城市的功能分区也有一定的影响。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的分化。有些大城市的市中心区边缘常常是贫民区,而高级住宅区在环境较好的城市郊区,这说明收入水平对住宅区分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如表1。

除了收入,种族因素对住宅分异的影响也很大。如在西方多种族聚居的城市里,这种因素对城市的影响很明显,可以形成种族聚居区――“唐人街”、“黑人区”等。

(4)政策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有时也起着重要作用。如城市规划、旧城改造就反映了政策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二、难点突破

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是本节的难点。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1.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度

地理位置对地租的影响表现为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如表2所示。

2.各种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市中心商业支付的地租最高,而其它活动所能付出的租金虽然也比较高,但远不能与之相比,所以一般市中心为商业区。商业用地的支付能力随着距离递减最大,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的影响也最大。

靠近市中心的地区,对商业的吸引力下降,但是住宅选择这个区位,既有利于职工上下班,又方便居民购物,一般形成的是住宅区。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着距离的递减较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住宅影响较小。

远离市中心的地区,由于不是最佳区位,商业和住宅活动只愿意付出很低的租金,只有工业租金相对较高,所以工业成为该区的土地利用形式。工业用地的支付能力随着距离递减最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的影响也最小。因此,如果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由城市中心向外依次形成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综上所述,付租能力和地租这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峰的道路相交处形成了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它地区则形成工业区。

三、误区点拔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区别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是指对城市土地资源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如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及其它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等。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区位是有差异的,差异愈大,各种用地之间分化趋向就愈明显,这种倾向叫功能分化。由于这种功能分化,城市某一地区只有某一种主要的功能,也即形成了功能区。

2.商业区与中心商务区的区别

商业区和中心商务区都是城市功能区。商业区是城市中商业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的城市地域,多位于市中心、交通两侧和街角路口处。而在市中心区域则往往形成中心商务区。中心商务区则是指市中心商业区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地区,同时也是地价最高的地区。中心商务区担负着商业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双重职能。

四、思维拓展

1.城市功能区布局原则

篇2

中图分类号:F06.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46-03

2007年我国现代物流产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与邮政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5.8%,现代物流产业不仅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部门,而且现代物流产业作为流通部门通过其广泛的产业关联性影响各个产业的发展。在许多城市,现代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然而,在关于现代物流产业的研究中,对物流功能的研究一直居于主导,存在忽视物流实体的倾向。针对这一问题,宋伯慧、徐寿波(2009)从物流和物流的基本属性出发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物流实体论”,并指出物流实体是第一属性,功能依实体而存在[1]。这为全面研究现代物流产业指明了方向。

关于现代物流产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这一课题,已经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毕波、庄建伟(2004)分析了现代物流的发展对城市功能组织、空间结构及空间形态的影响[2]。韩增林、郭建科(2006)分析了现代物流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机理,指出现代物流业的产业特性使其具有特殊的企业组织与产业关联效应,不仅影响城市产业布局,而且通过由此产生的空间特性,即物流业区位偏好、物流园区建设以及网络化城市物流节点布局模式的构建参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3]。刘军(2008)指出,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动因的影响主要侧重于经济因素,进而改变企业的选址决策,最终优化城市空间结构[4]。刘勇(2008)通过分析物流业对分工与集聚的影响,分析了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5]。

现有文献为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存在如下两个问题:第一,大部分文献仅仅分析了现代物流产业功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忽视了实体的作用。第二,聚集经济是城市经济的本质,空间自组织是城市空间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现有文献大都没能在这两个层面解释现代物流产业如何影响城市空间结构。而本文则试图从这两方向努力,以构建现代物流产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机制。

一、概述

(一)现代物流产业特性

1.实体特性

现代物流产业的实体特性是指现代物流产业形态的特性。在我国颁布的物流标准中,物流产业形态主要有四类: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区域物流中心、物流园区[6]。为了研究方便,基于规模大小、布局、关联性、服务功能的角度将物流产业实体分为物流中心(包括区域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与配送中心。

从物流标准中可知,物流中心具有规模大、集中布局、关联性强、主要为企业和配送中心服务的特点;配送中心具有规模小、分散布局、关联性弱、主要为末端客户服务的特点。

2.功能特性

现代物流产业的功能特性主要有:降低交易成本;运输规模经济;载体性。

由于现代物流服务的长期性、稳定性、便捷性等特征,降低了企业的搜寻成本、监督成本,以及运输等费用,从而使得现代物流产业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特性;随着运输量、运距的增长,在通常情况下,边际运输成本递减,因而现代物流产业具有运输规模经济的功能特性;物品作为技术、知识、信息的重要载体,且物流依附于商流而存在,因而现代物流产业具有载体性。

(二)城市空间结构

陆大道(1998)指出,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7]。郭鸿懋、江曼琦等(2002)将城市空间结构界定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外部空间结构两个部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一个城市建成区之内(通常指市区)土地的功能分区结构,或者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城市内部功能分化和各种活动所连成的内在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地域结构[8]。本文所指的空间结构即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三)空间自组织

新经济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克鲁格曼的核心-模型中第一次指出企业空间布局的自组织性。克鲁格曼认为,核心-模型依赖于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并把它描述为由于规模经济足够大,每个制造商都想在一个地方生产,为整个区域的市场提品。每一个制造商的相同选择,最终导致累积因果循环效应,促成空间自组织。累积动力主要有三个来源:市场邻近效应、生活成本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前两种效应是空间聚集的向心力,后一种是离心力[9]。

二、现代物流产业实体影响城市空间结构

现代物流产业实体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主要通过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空间布局,及其空间自组织或参与其他产业的空间自组织来实现。

(一)现代物流产业布局

在区位论中研究企业布局的理论主要有最小费用区位论和最大利润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典型的最小费用区位论,而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则是典型的最大利润区位论[10]。两种区位理论的本质是一致的,在受市场影响较小条件下,企业采取最小费用布局原则;而在产品价格受到市场范围、人口密度等因素影响较大条件下,企业采取最大利润布局原则。

物流中心主要为企业和配送中心服务,受市场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所以物流中心的布局主要为最小费用布局。配送中心的重要功能是为末端客户服务,靠近市场是其重要特征,所以配送中心的布局主要为最大利润布局。

在物流中心的布局费用中主要包括:运输费用、地租、生活费用等。运输费用指向决定物流中心靠近重要的交通站点、高速公路出口、交通线等布局。地租指向决定物流中心布局郊区化。生活费用指向决定物流企业集中布局,生活费用指向有力的解释了物流园区等物流企业聚集区域的出现。配送中心主要布局在物流活动密集的商业区附近。

(二)物流中心的空间自组织

依据-中心模型的分析思路,由于规模大、集中布局、关联性强为物流中心在空间自组织提供了现实可能。而且物流中心在城市郊区布局之后,在市场邻近效应作用下,物流产业通过其前后向关联效应引致其上下游产业布局,同时引致的产业又会引致其他产业的布局,并形成累积因果循环。

在企业布局增多的情况下,促进了基础设施改善与生活成本降低。在生活成本效应的作用下,居民向这一地区移动,促成房地产价格上涨并形成新的城市功能区,同时进一步带动各种要素向这一区域聚集。当各种要素聚集到一定程度之后,物流功能区域作为新的城市功能区形成,且市场拥挤效应开始显现,相关产业将开始向外扩张。物流中心的郊区布局形成了新的城市功能区,并促进了生产要素向郊区移动,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城市空间扩散的效果,并成为城市空间体系中一个重要节点。

(三)配送中心参与其他产业的空间自组织

配送中心规模小、分散布局、关联性弱、主要为末端客户服务的特点决定配送中心的难以实现空间自组织,因而配送中心主要是参与其他产业的空间自组织。在这一过程中,配送中心主要是作为流通部门而存在,通过发挥物流产业的功能支持其他产业在空间的自组织。由于配送中心发挥的主要是物流产业的功能属性,这与下文的分析重合,所以在此不做展开。

三、现代物流产业功能影响城市空间结构

现代物流产业功能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指现代物流产业通过其功能特性影响聚集经济,并促进功能分区形成。聚集经济一般是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8]。聚集经济的来源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分工与专业化;规模经济;外部性。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现代物流产业与聚集经济三个来源要素的关系来分析现代物流产业对聚集经济的影响。

(一)现代物流产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影响分工专业化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看,企业在做出分工决策前,必然会权衡专业化生产之后,自己所需要的中间产品的获得成本。获得成本主要包括:中间产品价格和交易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从外部获得中间产品的价格不会升高,因而交易成本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交易成本越高,分工的成本越高,分工与专业化水平越低;反之,交易成本越低,分工与专业化水平越高。

交易成本一般包括:找寻成本、签订契约成本及其监督执行的成本、运输成本(指从发货到取货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费以及货物价值损失)[11]。随着第三、四方物流的发展,以及现代物流企业深入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现代物流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找寻成本;由于供应链的长期稳定性,签订契约的成本与监督执行的成本也随之降低;同时现代物流企业参与到企业供应链的过程中也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现代物流产业的这些影响促进现代企业实现分工和专业化。

随着企业分工的深入和发展,渐渐上升到部门的分工并在各分工主体间形成一定的协调机制。这种企业间或部门间的协作,使生产专门化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利益,促使企业产生聚集动力。同时,各分工主体在空间的聚集布局是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前提。

(二)现代物流产业通过运输规模经济影响规模经济

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学导论》中介绍了运输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即边际运输成本随着运距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12]。在现实中,运输量也存在着这一性质,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运输量的增加,边际运输成本递减,呈现出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由于产品成本中具有运输成本部分,因而通过传导机制,产品成本同样具有这一性质。如图1所示。

由图2可知,在不存在运输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为MC1,均衡产量为Q1;而在存在运输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企业的边际成本区域为MC2,均衡产量为Q2。显然Q2大于Q1,在存在运输规模经济情况下,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运输规模经济,形成产品规模经济。

企业在内部扩大生产的同时,其他规模较小的企业也能够通过集中布局共同分享运输规模经济。因而运输规模经济不仅是生产要素在单个企业内不断壮大密集的过程,也是企业集中布局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城市聚集经济得以实现的原因之一。

(三)现代物流产业通过载体性影响外部经济

在西方经济学中,正的外部经济主要是指知识、技术、信息等的溢出效应,负的外部经济主要是指在环境、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效应。现代物流的本质特征是物品的流动,而物品同时也是知识、技术、信息的重要载体。现代物流产业通过物品所承载的这些非物质类“产品”形成外部经济环境。当现代物流的外部性形成之后,不仅使原有的系统获得外部经济,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经济主体来分享,从而促进企业在空间上聚集。

在三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现代物流产业实现着对聚集经济的影响,并通过分工与专业化构建城市空间功能分区的基础,通过规模经济与外部性促进分区的实现。

四、现代物流产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机制构建

在城市发展的初期,所有功能活动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区,物流主要是作为流通部门促进其他经济活动的开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对物流的需求逐渐增强,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于物流产业而言市场拥挤效应开始显现,从而使得随之出现了依靠重要交通线,并布局在城市郊区的物流中心,此时的物流中心其功能(如仓储、包装等)还比较单一。同时配送中心布局在城市中心为客户提供配送的服务。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明确,出现各种专门的功能区域。在这一过程中,现代物流产业主要通过其功能特性影响聚集经济,并进而促进功能分区的实现。同时随着物流中心功能的不断完善,通过物流产业的广泛关联性,物流中心的空间自组织不断进行,进而形成了新的物流功能区域。

当城市发展到大规模或超大规模之后,在市场拥挤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的双重作用下,城市原有的产业开始向外扩散,并通过各产业自身的空间自组织在主城区周围新的功能区,新的功能区域的形成标志着城市空间体系的建立。在这一过程中,现代物流产业的降低交易成本、运输规模经济、载体性等重要功能特性是城市各产业扩张的基础性条件之一,从而影响着城市空间体系的建立。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现代物流产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机制如图4。

参考文献:

[1] 宋伯慧,徐寿波.物流实体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3-27.

[2] 毕波,庄建伟.现代物流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95-99.

[3] 韩增林,郭建科.现代物流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机理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4):61-65.

[4] 刘军.现代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J].开放导报,2008,(6):104-106.

[5] 刘勇.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8,(4):88-92.

[6]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物流标准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87-188.

[7]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9-20.

[8] 郭鸿懋,江曼琦,等.城市空间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2-24,49-51.

[9] 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240-242.

篇3

1.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内容的不断深入,高中生在当前地理学习中所要面临的要求、条件等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教师需要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理念,结合实际教学要求开展针对性教学。情境体验教学的核心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以一种全新的心态参与到地理知识学习中,最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1.2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情境体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热情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使其能积极参与到地理知识学习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达到学习目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2)每个学生的独立性得到彰显,使学生能更全面的独立思考问题,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习惯,得到获取知识的新途径。

2高中地理教学应用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方法分析

2.1创设情境,使学生能真实体验教学内容

在开展教学中,地理教师根据不同课时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习的特点,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教学环境,最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个有关水循环的视频,包括自然界的水资源蒸发、自然界降雨情况等,在视频背景选择中,建议使用非洲大草原、原始森林等,通过新奇的视频背景,紧紧“抓住”学生思维。在上课之前,教师通过播放该视频,使学生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个基本认识,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了解水循环系统”的思想,进入体验环情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2情境引导,使学生自我表达体验内容

在情境创设之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及时表达自身的学习思想。但要注意的是,每个学生都会对情境内容产生不同体验,且这种体验结果是容易消逝的。因此在开展情境体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境引导,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学所想表述出来,实现学生之间学习感悟的分享。同样以《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为例,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之后,再结合课本内容详细向同学阐述有关自然界水循环的内容,之后,将本班级的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鼓励小组同学以头脑风暴法分析自然界水系统的循环情况,最终指派代表与其他组同学分享讨论内容。在分享过程中,教师简单记录小组学生的观点,根据观点分析该小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各个小组代表表述结束后,教师总结问题,实现全班级同学地理学习水平的提高。

2.3情境深思,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思考

在情境体验,教师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以情境带动问题,通过合理利用提问艺术,实现情境体验教学模式下的问题思考。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之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问题:(1)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发挥着哪些功能,请你结合你所在的城市进行分析;(3)如果你是市长,你希望这个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上做哪些突破;(4)假设你处于本城市的农业区,那么你如何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科学划分城市农业区的空间结构。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始终以情境体验为核心,通过为学生设定不同的角色,激发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篇4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由于各个学科的研究角度不同,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主要以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建筑学方面的研究最多,但不同学科在关注重点上有所不同:建筑学主要强调实体空间;经济学则偏重于解释城市空间格局形成的经济机制;地理学和社会学主要强调土地利用结构,以及人的行为、经济和社会活动在空间上的表现。

Foley和Webber是试图建构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框架的早期学者。Foley在1964年提出,城市结构的概念框架应是多层面的。首先,城市结构包括三种要素,分别是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第二,城市结构包括空间和非空间两种属性,城市结构的空间属性是指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的空间特征;第三,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分别指城市结构要素的空间分布及空间作用的模式。基于Foley的概念框架,Webber在1964年进一步提出,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是指物质要素和活动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式,过程则是指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各种交通流。并把城市空间划分为“静态活动空间”(如建筑)和“动态活动空间”(如交通网络)。

Bourne试图用系统理论的语汇使城市空间结构概念的表述更为严密。Bourne认为:第一,系统理论强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正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本质所在;第二,系统理论的中性立场使之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观点和理念。Bourne为城市空间结构做出了定义: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形态和城市相互作用,其中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各个要素(包括物质设施、社会群体、经济活动和公共机构)的空间分布模式;城市相互作用是指城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将个体土地利用、群体活动的形式和行为,整合成为一个个功能各异的实体,也称为子系统,城市空间结构则以一定的组织规则,将城市形态和各个子系统相连接,并整合成为一个城市系统。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传统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理论。西方有关城市空间结构的系统探讨始于20世纪初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世纪20年代后,芝加哥学派用生态学方法构建城市空间结构的三大经典模型,即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1925年,Burgess根据对芝加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分析,提出同心圆模式。他认为城市的增长可用一连串的同心圆加以说明,城市空间结构以中心区为核心,自内向外,由五个同心圆组成。第一圈是中心商业区,第二圈是过渡区,第三圈是工人住宅区,第四圈是良好住宅区,第五圈是通勤区。但是Burgess的同心圆理论只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只适用于20世纪20年代的芝加哥城,并不普遍适用。1939年Hoyt通过对美国64个中小城市及纽约、芝加哥等著名城市的住宅区分析后提出了扇形理论。他利用租金的高低作为住房质量的象征,证明了各种城市居住用地趋向于沿着主要交通线路和自然障碍物最少的方向由市中心向市郊呈扇形发展。高级住宅区沿着城市交通主干道发展,或向能躲避洪水的高地发展,或向空旷地区发展,或沿着无工业的湖滨、河岸发展;低级住宅区则被限制在荒废的、令人不满意的居住环境中发展;中等住宅区则位于高级住宅区的两侧。霍伊特的扇形说保留了同心圆理论的圈层结构,并强调了放射通线路的左右,使城市向外扩展的方式呈不规则式。但是这一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只凭房租单一指标来概括城市地域的发展运动,忽视了与其他城市因素的关系,影响了理论的典型性。1945年Harris和Ullman提出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多核心理论,认为大城市不是围绕单一核心发展起来的,而是围绕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业区、批发商业和轻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和近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等各种功能中心,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他们通过对美国大部分城市的研究,提出了影响城市中活动分布的四项基本原则:1、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总为数不多的地区,如工厂需要有大量的水资源;2、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相互接近,如工厂与工人住宅区;3、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产生对抗或消极影响,这些活动应当避免同时存在,如大量的开阔绿地被布置在浓烟滚滚的钢铁厂附近;4、有些活动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的费用而不得不布置在很不合适的地方,如仓库布置在冷清的城市边缘地区。在这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再加上历史遗留习惯的影响和局部地区的特征形成了地域空间构成。但是多核心模式对多核心之间的职能联系讨论的比较少,尤其没有深入分析不同核心之间的等级差别在城市总体发展中的地位。

(二)现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20世纪60年代,西方进入汽车社会,城市要素的流动性加强,流动的中产阶级的郊区化非常普遍,城市不再是静态的城市,城市的集中与分散成为一对矛盾。Hall等学者认为,城市开始由单一城市向多中心城市地区转变,被称为“第二次城市转变”。面对这种转变,传统的三大经典模式难以对其进行解释,因此在这三大传统模式基础上,又出现了多种新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如1947年Dickison的三地带理论,即城市内部结构从城市中心向外发展按中央地带、中间地带、外缘地带或郊区地带的顺序排列。1963年Taaffe等提出了一个由中央商务区、中心边缘区、中间带、外缘带和近郊五个部分组成的理想城市结构模式;1975年Russwurm提出了由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城市影响区和乡村腹地构成的区域城市结构模式;1981年穆勒在研究了日益郊区化的大都市地区后,对Harris和Ullman的多核心理论作出了进一步扩展,提出了一种新的大都市空间结构模式,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衰落的中心城市、内郊区、外郊区和城市边缘区,与多核心模式相比,这个模式可称为多中心城市模式,在大都市地区,除了衰落的中心城市外,在外郊区正在形成若干个小城市。

三、城市区域发展理论

20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形态发生了几个突出的变化:

(一)在全球化、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西方大城市迅速向边缘地区扩散,城市郊区化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城市形态,如银河大都市(Lewis,1983)、边缘城市(Garreau,1991)、无边缘的城市(Lang,2003)。针对郊区化迅速蔓延带来的土地浪费,内城衰退等问题,美国对其城市增长方式进行反思,提出郊区发展要走精明增长的道路,新城市主义者提出“反对蔓延,重整城市,建立真正的社区”。在城市形态方面,主张由分散化向集中化发展。许多学者认为作为城市经济载体的城市形态应该采取紧凑形态。

(二)城市形态发展由个体走向群体。随着大城市向外急剧扩展和城市密度的提高,城市形态进一步向区域化方向发展。Gottmann1957年提出的大都市带引起广泛关注。他提出在美国东北海岸地区出现了崭新的人类社会居住空间形态,即“城市圈”。他把城市圈界定为“以一个或几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组成人口规模逾千万、政治经济影响力举足轻重的庞然大物”。在这一巨大的城市化地域内,支配空间经济形式的已不再仅仅是单一的大城市或都市区,而是集聚了若干个都市区,并在人口和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联系形成了一个巨大整体。按照Gottmann的定义,城市圈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核心城市与都市区县存在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这些核心城市连接起来,使各个城市区首属相连,没有间隔,城市区之间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必须有相当大的总规模,以2500万为标准;是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的枢纽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加拿大地理学家Megee在对东南亚国家城市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融合区”的概念,以此来表示这种出现于人口密集地区,处于大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廊地带,借助于城乡强烈的相互作用,以劳动密集的工业、服务业和其他农产品的迅速增长为特征的地区。Gottmann和Megee等人将城市空间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展到全球范围。

(三)不仅强调城市区域性,更强调城市的国际性。在信息时代,随着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城市之间经济、科技、文化和信息交流日益密切,一种跨国界、无边界的全新城市等级结构体系――世界城市体系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1991年,Sothern的研究表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促使生产和销售更加国际化、商品和服务更加市场化,因而迫切需要一些城市在规模上集中控制和进行协调,这些城市就被称为世界城市。1999年Beaverstock等学者开始构建世界城市体系,并根据城市功能和服务水平来确定世界城市。至此,较完整的世界城市体系理论建立起来。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依其影响范围城市可划分为世界级、国际级、国家级、区域级和地方级5个层次。世界城市是指经济实力雄厚,有大都市连绵带作为依托,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经济枢纽作用,具有高度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国际服务功能,集中了世界主要的跨国公司与金融机构,人口规模大多在500万人以上的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等城市。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全球化及城市网络的研究,并不意味着国家的终结,它只是标志着以国家为中心的城市研究的终结,是一种元地理学的终结(Taylor,2000)。Scott提出了国际城市区域的概念。国际城市区域及不同与普通意义的城市范畴,也不同于仅有地域联系形成的城市连绵区,而是在国际化高度发展的前提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国际城市及腹地内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二级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空间现象。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体系已相当完备。从总体上看,国外学者的研究基本上是基于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或进行一种理论的推理与假设,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这对中国城市空间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启焰,朱喜钢.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2.

[2]Bourne LS.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ity:Reading on Urban Form,Growth and Polic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2.

[3]Burgess E.W.The Growth of The City,in Park R.E.et al.(ads)The City[M]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25.

[4]Hoyt H.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in American Cities[M],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 DC,1939.

[5]Harris C.D.and Ullman E.L.The Nature of Cities.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CCXII,1945.

[6]Hall.P The World Cities[M].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66.

[7]吕拉昌.中国大都市的空间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篇5

1.教学内容分析

在高中地理新课标中,《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的基本目标要求是:“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本条“标准”有三个要求。一是学生要学会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分布图上,指出城市分布的情况,并归纳出城市分布的特点。二是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三是会使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其中教学重点是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分析,特别是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基于以上理解:对本条标准进行细化,可以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城市外部形态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和研究,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2.学情分析及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分两部分: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重点,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基本知识。考虑到本章讨论的是城市与城市化的问题,因此,作为基础知识,也为了温故新,本节教材把与日常生活结合比较紧密的“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放在本节的第一部分。这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使学生对城市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照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发现,本节教材并未对“城市形态”作专门的讨论,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补充这部份内容。考虑到课时关系,在补充这一内容时,不必进行过详细的分析,可在讨论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前,举一两个具体实例引导学生适当讨论即可。

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学生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二、课堂观察的实施与结论

针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师生互动“高耗低效”的现象,确定本次观察的重点放在探讨如何提高师生互动效果方面。经过组内老师商量讨论,确定观察点分别为1.情境有效性与学习目标达成度;2.问题的有效性;3.师生互动的效果;4.课程目标达成度。在教学过程中分别有5位老师针对以上观察点进行了量表化的观察和记录。并在课后经过笔者与全体观课老师的交流,达成了如下共识。

1.总体来说,这节课是授课教师通过郑州市郑东新区规划图这个实际情景导入,引领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来完成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优点表现在,课堂情景设置还是比较成功的,授课人经验丰富且有朝气富有创造性,多媒体技术能力强,知识储备经验较为深厚,能够随时把日常生活学生们熟悉的地理事物融入到地理课题教学中,引导学生们关注社会生活实际,热爱家乡建设的积极性,这也符合地理新课程标准。

3.需要改进的有,建议设置问题有一定的梯度,让不同学生都有思考的空间;同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思考更充分些,给学生预留的时间应再长一些,增加一些学生追问和讨论的环节;授课人语言逻辑表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上课时要融入到学生中间,尽可能关注更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课堂观察反思

1.注意学生学习情绪和反应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注意力大部分放在了讲课内容思路整理、语言准确流畅、和组织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展开方面,虽然潜意识里知道要多捕捉学生带有共性的反应,要环视整个班级、兼顾前后左右每个角落的学生。但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过多,有些学生在上课时表现欲不太强,再加上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思维能力参差不齐,实施起来仍有些力不从心,很难在短短40分钟的一节课堂上观察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反应。怎样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加入课堂观察研究活动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当观察老师进入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是否在学习,如何学习、以及学得怎样时,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发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把这些情况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从而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行为、创设更合适的课堂情景,提高课堂的讲课效率。比如在讲授本节课中“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虽距离递减示意”时,把班级学生按照座位进行分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就利用这个时间走到学生中间,观察并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通过观察发现,坐在第二排考墙角的学生于江涛用双手支着脸部两眼一直发呆,走到跟前才发现,原来是有点困了快睡着了。经过教师的提醒,该生就从困乏中走出来,马上很积极的投入到小组的讨论之中。我还观察还另一个小组有一叫朱笑扬的女生,该小组讨论非常热烈,但是她却几乎没有什么反应,经过询问才知道她对“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虽距离递减示意”这个图不理解,所以无法讨论。经过老师一番讲解后,该生露出开心的微笑,并愉快地加入讨论之中,并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篇6

问题的提出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集聚和扩散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必然会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出现分异,而这种分异的不断演进将形成各种相互作用的功能区块,从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空间体系。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进为我们研究区域经济结构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陈健,201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不只是单纯的空间架构,因为它可以通过一定的空间形式将游离于地理空间的资源整合起来,也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长三角地区城市圈的形成,带动了周边县区的发展,由于部分郊区高端要素难以集聚,大好高项目引进难,导致部分镇域的高附加值产业、高端项目发展缓慢,也导致了专业化分工程度偏低。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大都市,优化长三角区域的空间结构,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需探索都市圈发展的特点、路径以及机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发展模式,研究专业化分工中的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探索适合长三角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制与管理模式。

克鲁格曼(2000)采用系统论研究了空间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机理,从而拉开了经济学深层次研究的序幕。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但由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不是简单的一个空间架构,因此深入探讨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尤为必要。纵观国内研究发现,许多学者的研究集中在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上(杜丽菲、徐长乐、郭小兰等,2008;吴鑫露、聂正彦,2013,等),杜丽菲、徐长乐、郭小兰等(2008)以长三角区域发展过程为脉络,系统地研究了长三角区域的空间结构演变模式,并探讨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演变特征。吴鑫露、聂正彦(2013)选取广东区域为例,探究广东省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及扩散效应。虽然以上学者对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分析的较为系统和全面,但是对空间结构演进机制的系统研究却较少。基于这一缺憾,本文尝试以专业化分工为视角,系统分析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进机制,为理论界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进特征

(一)我国区域空间结构总体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区域空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特征。从大范围来看,基本形成了东部沿海发展带、东北经济区、中部六省经济区、西南经济区、西北经济区等空间结构格局。

以东部沿海经济带为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空间结构的不断演进,产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深化,经济发展带不断细化,区域产业特征进一步明显,目前以基本形成了“三大四小”的空间格局。其中,“三大”指的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四小”指的是北部湾、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和辽宁沿海。“三大”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是率先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而且目前还扮演着我国经济领头羊和机制体制改革探索者的重要角色;“四小”的经济发达程度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这三大区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四小”在近几年不断发掘和发挥自身优势,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发动机。

由于沿海经济带具有海洋、港口等地理优势,因此可以率先崛起,然后沿对内的主要通道,向中西部地区辐射,这是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等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南往北看,珠三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这两大区域开发和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能主动发挥服务“三南”(西南经济区、华南经济区和中南经济区)的功能,是推进中部快速崛起和深化西部大开发的加速器。海峡两岸经济区的联结也成为区域联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角色,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可以将我国台湾的发展优势逐步辐射到海峡西岸区域,从而进一步推动中部地区的崛起。长三角区域的不断开发和开放,能沿长江流域一带不断辐射,深入到中部地区,进一步拉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江苏沿海地区的不断开发和开放,也必然为处于邻近纬度的淮河流域和周边经济带开辟一条更加便捷和宽阔的出海通道。天津滨海新区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这两大经济区的联动发展,必将有利于辐射带动“三北”(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联动发展。以长三角为例,目前长三角都市圈已发展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工业服务业体系不断完善,凭借河港条件,不断拉动长江流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以珠三角为例,通过广州、深圳等城市的辐射,不断带动沿珠江流域城市带经济的发展。

(二)长三角经济圈的空间结构及产业发展特征

1.空间结构特征。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经济较发达、产业密集度较高的经济圈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空间结构发生较大变革。目前,长三角经济圈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经济空间发展形态。

上海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经济圈的5个主要节点,这5个节点对整个长三角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转变都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在长三角“九带”中,沿沪宁和沪杭甬线空间地位也最为突出,它包含了5个主要节点,形成了联结5大都市圈的“之”字型空间发展格局。

2.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演进特征。随着长三角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也不断演化,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不断演进。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较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发生调整,服务业比重显著上升,农业占比显著下降,工业占比呈现一定下降,但仍有一定的主导地位。

从各省市的变化特征来看,上海三次产业结构从1990年的4.4∶64.7∶30.9调整为2012年的0.6∶39.0∶60.4,农业和工业占比显著下降,服务业占比迅速上升,目前服务业比重已大大超过工业比重。江苏和浙江的产业结构分别从1990年的25.1∶48.9∶26.0和24.9∶45.1∶30.0调整为2012年的6.3∶50.243.5和4.8∶50.0∶45.2,均呈现农业占比显著下降、服务业占比明显上升、工业占比保持稳定的特征(见表1)。与上海相比,目前江浙服务业比重仍低于工业比重,表明江浙地区工业化进程仍未结束,仍需加快引进先进制造业,改造传统制造业,并不断发展现代服务业,争取产业结构向“321”转变。相对而言,江苏省与浙江省的三次产业结构特征及其演变特征都比较相似,因此在向“321”的演变过程中很可能在多方面存在联动或者借鉴的可能,为自身产业转型和经济空间结构升级创造新条件。

从产业空间变化上看,长三角区域呈现了产业不断发生空间转移的特征。2012年长三角区域生产总值达到108905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34倍。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规模的扩大,区域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呈现服务业专业化分工和区域互补,无锡、绍兴等中小城市呈现制造业专业化分工的格局。随着这种趋势的不断演进,上海工业的比较优势不断弱化,周围城市的工业比较优势明显上升,上海工业增加值占长三角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55.9%下降至2012年的15.3%,江苏和浙江则分别从1978年的31.5%和12.6%上升至2012年的51.6%和33.1%。显然,长三角工业经济的重心不断从上海转向江苏和浙江。在这种情况下,上海不断将部分制造业分配到周边城市,而周边城市不断吸收制造业成分,使自身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长三角产业分工的发展特征。根据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可以看出,长三角产业群的总体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趋同现象。但这只是对于长三角区域整体而言的,在整体趋同的同时,江浙沪各省市内部的产业集聚效应也具有各自的特征。也就是说,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正不断细化,产业链不断延展。长三角区域内部制造业不断转移的现象也说明了这一点。

以浙江省产业群中的服装产业为例,目前全省服装产业有85%以上集中在杭州、绍兴、宁波、温州、湖州、嘉兴这6大城市,而且这些城市之间的服装产品也存在一定差异,服装产业各部门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不断明显。具体而言,杭州地区主要发展女装,目前已形成了以女装为中心的城市服装产业及配套体系;绍兴以生产领带、轻纺原料等纺织产品为主,已形成了领带产业高度集聚地,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宁波侧重男装品牌,已发展成为全国大品牌西装、衬衫生产和销售基地;温州主要生产休闲服饰,湖州侧重童装生产,嘉兴则侧重生产皮革服饰。

江苏省各产业也呈现产业不断集群和分工不断细化的特征,且集群产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化工、纺织服装等行业,各个行业内部产品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产业分工不断明细。例如服装产业主要集中在虞山集聚带、碧溪集聚带、海虞集聚带等区块,区块之间的服装产品特色截然不同。

由此可见,在长三角区域产业同构现象存在的背景下,地区之间专业化分工也正不断强化。目前对于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出路就是不断扬长避短,不断吸收适合发展的产业形成集聚,并通过专业化分工不断细化产业链,转移不适合继续发展的产业至其他区域。这样既促进长三角区域不断提高产业的比较优势,也增进了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交流,优化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进机制

根据以上对我国东部沿海以及长三角经济圈的区域空间结构及演变特征分析,可以推断产业集聚与扩散效应在区域空间结构演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追溯集聚与扩散效应的内在机理,分工与专业化毋庸置疑地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也可以说,专业化分工是影响区域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专业化分工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探讨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

(一)专业化分工通过调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而影响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规律就是区域内所有城市都会依据自身在区域劳动分工中的地位,发展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并通过宣传、政府支持等招商引资方式吸引专业的企业落地并投资建设(年猛,2012)。因此,区域劳动分工首先会对各个城市的产业变革与发展产生影响。其次,随着区域内各个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及优势产业的不断发展,区域整体的城市化进程便会自然加速,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发生演变。由于不同城市在空间劳动成本、土地成本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在劳动分工中的地位也存在差异,因此三大产业尤其是工业和服务业在区域空间结构上的调整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

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服务业发展与空间演进为例,上海是核心商贸中心,专业劳动分工等比较优势相对较高,因此有利于发展商贸综合体,形成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商贸服务业集聚区,西虹桥商贸商务集聚区、枫泾国际商务区等就是典例。苏南经济带凭借自身比较优势,并依托苏锡常经济圈强大的工业优势,着力在各城市打造一大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地。浙江杭州、绍兴、湖州等城市凭借区位优势和要素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目前已形成特色纺织、新能源、新型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不断集聚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的新格局。随着长三角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演进,将会使产业进一步发生转移,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也将继续演进。

(二)专业化分工通过连锁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不断演进

区域内具有相对优势的城市或区块在分工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区域空间经济活动产生的连锁效应,借助区位条件带动周边城市相关经济活动的发展。在区域内两个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城市之间,经济发达的城市内部往往存在某些发展性因素不断向外辐射,对经济欠发达城市的经济水平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并产生一定的波及效应,使得整个区域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谭啸,2012)。区域内城市间的连锁效应可以使欠发达城市的外部性内部化,使发达城市的内部性外部化,而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发生转变。对于发达城市而言,其内部的专业化分工较为率先,因而对周边欠发达城市产生辐射效应,于是专业化分工不断外部化,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对于欠发达城市而言,由于其自身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部分要素资源也相对较为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吸引一系列企业进行投资发展,于是发达城市的外部性不断向欠发达城市渗透,欠发达城市的外部性不断内部化。

对于长三角经济圈而言,上海是核心城市,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产业链相对更为完整。而随着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产业链必然不断延伸,于是向苏州、嘉兴等周边城市渗透。而苏州、嘉兴等城市作为产业链上的节点城市,必然不断通过专业化分工,避开产业同质化发展。于是这些城市内部化也不断外部化发展,产业链在各个节点上进一步拓展,向常州、湖州等城市辐射,整个长三角经济圈的空间结构进一步演进。这就是长三角专业化分工引致的连锁效应。长三角沿海港口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以上海港为中心、以江苏和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也反映了这一点。

(三)专业化分工提高了要素流动性并促进区域空间结构变动

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性表现出明显的增值倾向,是区域内实现专业化分工的动力源泉。当区域专业化分工的格局形成后,生产要素流在区域空间的“外溢效应”也更容易得到发挥。这种“外溢效应”既能促进区域空间结构不断趋同,又能促进区域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趋异。至于趋同还是趋异,取决于一定区域内专业化分工的特征和程度。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可以促进技术不断创新,而技术对区域经济也有“外溢效应”,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进而促使整个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发生转变。

仍以长三角城市为例,上海市产业体系较为完整,产业链较为完备,电子信息通讯等制造业、现代商贸物流等服务业不断集聚,产业基础较为雄厚,这就需要有明细的专业化分工来提高产业链上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相对上海而言,嘉兴的产业链较为薄弱,因此通过专业化分工可以使上海的生产要素和创新技术不断溢出到嘉兴地区,于是嘉兴同类特征的生产要素不断积聚,要素服务的行业不断趋同,从而使产业基础不断雄厚。当嘉兴地区一系列行业的基础达到一定水准后,必然会吸收外部的生产要素来扩大产业链和提高产业多样性,这时要素的“外溢效应”便产生“趋异效应”。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特征入手,着重分析了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并基于专业化分工的视角探讨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进机制。研究发现,专业化分工至少从调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外部化连锁效应、提高要素流动性三个方面使区域空间结构发生演变。随着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明细化,区域产业将持续多样化发展,区域空间结构必将进一步调整。

针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要实现各个地区空间格局均衡发展和缩小区域的差异,未来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发展应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外开放战略,提高长三角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能够“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国内外的两种市场资源,加强与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合作,不断提升长三角地区的国家竞争力。二是建立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联盟,增强区域经济的关联度。为了缩小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促进整个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加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发挥各个区域的特色优势,发展本土特色产业,提高区域内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促进整个长三角地区实现优势互补。三是积极响应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策略及“十二五”规划。切实抓好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的特色优势,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到各个地区,发挥上海在自主创新中的带头作用。四是充分利用政府的协调作用。上海地区的经济辐射不仅限于长三角地区,还向我国西部地区扩散。近些年来,长三角地区一直在实施援疆计划,为国家政策实施以及西部开发作出了较大贡献,提升了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健.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专业化演进视角的比较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2(6)

2.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杜丽菲,徐长乐,郭小兰等.长三角地区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分析[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4.吴鑫露,聂正彦.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3(6)

5.年猛.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2)

篇7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5-0081-05

Research on Resourcebased Cities’ Economic Transition from Provincial Spatial Perspective

—— A Case Study of Chongqing City

CHEN Demin1a, ZHANG Rui1b, WANG Qing2

(1a.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b.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2. Chongqing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Chongqing 401121)

Abstract:Taking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roblem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lements of spatial configuration. At last, it puts forward a path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economic transition from provincial spatial perspective.

Key words: resourcebased cities; provincial space; economic transition

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和森林等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部分资源型城市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支柱资源性产业逐渐衰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问题频发,甚至出现了“矿竭城衰”的窘境,资源型城市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地区,影响了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资源型城市问题集中体现在一些传统的资源工业基地和典型资源型城市(如东北地区),使得更广意义上的资源开采地的发展往往被忽视。实际上中国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大多呈零星分布特征,并在地域空间分布上同样具有广泛性。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时段性,尽早统筹谋划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极大地节约转型成本,然而这些地区凭借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所谓的华丽转身,这恰恰是更高一级政府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所应考虑的事情。本研究选取重庆市为例,以省域内部空间作为研究视角,统筹考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的省域空间视角

省域空间视角是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基础,通过研究资源型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空间布局、要素空间配置等方面,总体判断城市的功能定位,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相对于资源型城市自身研究视角,省域空间具有更高层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加之省域空间角度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因此得到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更能为政府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

(一)城市空间结构视角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其形成是基于聚集经济条件下城市及各组成要素的区位变迁。城市空间结构视角主要从资源型城市内部结构功能和外部区域分工来考量。城市的外部空间结构表征的是城市在区域内的地位和区位特征,外化为区域城镇体系以及经济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表征的是城市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外化为城市功能区布局。因此,从省域空间视角把握城市主导功能定位的关键是根据资源型城市的自身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更好地在区域分工合作中锚定自身战略定位。

(二)产业结构空间视角

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是基于产业结构空间视角的两个主要考察对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部分,而城市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的选择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其中未来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点,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接续替代产业的培育[1]。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空间地域上的分布,而现代城市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产业要素空间集聚的结果。这种产业集聚与城市功能定位密不可分,城市为产业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提供了空间平台,不同产业要素与不同经济地理的相互结合形成了具有不同空间结构的城市类型,处在不同地理空间中的城市又表现出不同的城市功能。(三)要素空间配置视角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要素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因此,省域空间总体的要素配置状况会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一般认为,资本、劳动力、技术以及其他资源要素(如交通、电力基础设施等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经济要素空间流动。如果经济要素配置合理,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强烈的推动作用,反之可能阻碍经济增长。从理论上说,如果经济要素向生产率高或生产率增长快的地区流动,或者经济要素流动减少了整体经济不均衡(空间结构趋于协调),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一般会较高;如果资源向生产率低的地区流动或生产的不均衡(空间结构失衡加剧),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一般会降低甚至为负数[2]。

二、[省域空间视角审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空间结构视角

特殊的城市化发展特征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资源型城市大多分散布局,集聚程度较低,并且存在二元的城市形态与内部结构。从图2可以看出,重庆市主要的资源型城市主要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周边和渝东北翼的沿长江沿线,渝东南地区资源型城市分布较少,在所辖40个区县中具有资源型城市特点的有万盛、南川、永川、合川、綦江、万州、开县、垫江、梁平、奉节、城口、秀山等近20个区县。其中,万盛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另外,资源的地理分布与行政区划并没有直接联系,一些矿产资源实际上是跨区分布的,如綦江、万盛的煤炭资源。

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角度来看,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建设一直受到“基地建设”模式的干扰,相比一般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源于城市资源开发基地的角色和分工,也就是说,资源开发基地只是一个生产区,它发展的多样性必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由此导致城市服务功能不完善[3]。一是城市功能的分割与无序,资源型城市职能的割裂性导致了“双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分割、资源型地区与非资源型地区的分割,使得城市功能在区域空间上无法整合;二是城市功能的缺失,表现为资源衰落后产业空虚化导致人们就业、生存空间的缩小所带来的社会服务功能的下降以及生态功能的脆弱性。

(二)产业结构空间特征

由于资源型城市独特的资源禀赋,使得经济要素倾向于已有的资源型产业,这实际上使其陷入了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形成的比较优势陷阱。以重庆市为例,2002~2009年以资源依赖度高为显著特征的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为资源开采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采掘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部分典型资源型区县采掘业工业占比更是超过20%(详见图5)。由于资源型城市所依靠的资源禀赋大体相同,导致各地区在主导产业选择、工业部门结构和地区产品构成上具有雷同性。一方面使得地区竞争程度加强,不利于分工合作;另一方面导致本地区产业易受市场行情影响,风险系数提高。与经济结构趋同化相伴随的是资源型产业的链条过短,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直采直销”现象相当普遍,在采、选、冶一条龙体系中,资源采掘业多,而矿产品加工业少,精深加工几乎没有。

从2009年“一圈两翼”的地区产业结构来看(表1),三大区域均为第二产业占据绝大比重,第三产业次之,而第一产业占有比重最小,尤其是一小时经济圈,农业产值仅为7%。资源型产业布局与资源分布有密切关系,就此而言,与资源型产业相关性很高的第二产业应该在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翼的比重高于渝东南地区(表1),三次产业地区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这一点(表2),一小时经济圈无疑占有了绝大部分的比重,三次产业分别占到59%、79%、80%,渝东北翼次之,渝东南比重最小。结合重庆市资源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资源要素有着向一小时经济圈集聚的倾向。

(三)要素空间配置视角

一般认为,经济要素的区域空间配置是指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各种经济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配置到不同地区,力求使它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指的是生产率总增长率与区域生产率加权平均数的差额。本研究参照胡晓鹏(2006)、刘赣州(2007)的做法,将资源空间总配置效应分解为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的总配置效应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总配置效应,基于重庆市“一圈两翼”的经济地理分区,分别计算了三个地区的总量生产函数。

经济要素的产出弹性体现了各种要素的生产效率,从侧面也反映出各个区域要素的丰裕状况。如果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充足,那么资本增长弹性便会降低,劳动力增长弹性反而会提高;反之,如果资本相对于劳动力过于稀缺,那么资本增长弹性较大,而劳动力增长弹性较小。本文对重庆三大经济区域的要素产出弹性进行对比发现:重庆市域劳动力产出弹性明显低于资本产出弹性,说明资本对于劳动力过于稀缺;渝东北翼的劳动力产出弹性最低,即该区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过于丰富;一小时经济圈的资本产出弹性最高,该区的资本效率最高。

根据资源要素空间配置效率计算公式,计算出资源的空间总配置效应(表4)。

表4 重庆市资源要素空间配置效应[注: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计算公式为:LP(E)=LP-∑Pi×LPi;式中,LP(E)为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LP为总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LPi为i地区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Pi为i地区GDP占所有地区GDP总和的比重;资本生产率空间总配置效应的计算公式为:KP(E)=kp-∑pi×KPi;式中,KP(E)为资本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KP为总的资本生产率增长率,KPi为i地区的资本生产率的增长率;综合要素生产率空间总配置效应的计算公式为:TFP(E)=TFP-Pi×TFPi;式中,TEP(E)为综合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TEP为总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EPi为i地区的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说明劳动力的配置效应趋于协调,劳动力流动为重庆经济增长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②资本的空间配置同样推动了重庆的经济持续增长,资本在重庆三大经济区域间的流动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③说明直辖以来重庆综合要素(如技术进步、组织创新等)空间配置失衡,综合资源要素的空间转换总体上不利于经济格局的调整。

由于“区优效益[注:区优效益是指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往往向着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的地区集聚。]”的存在,使得经济要素往往流向能够发挥最大效力的发达地区(一小时经济圈),由此导致落后地区的矿区缺乏技术支撑和创新人才。实证结果表明,虽然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经济空间格局调整,但是包含技术要素在内的综合要素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合理配置。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正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无法吸引足够的人才和科技资源,致使矿产资源的开采相对粗放,矿石采掘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加重。资源型地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与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矛盾突出(如綦江煤炭采掘业);产煤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直接影响新建矿井和技改扩能煤矿的正常投产;处于开发初期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交通运输条件差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巫山县,其产煤区都在高山边远地区,公路建设严重滞后,全县每年有100多万吨煤炭存在着运输困难。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

资源型城市转型本身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拖着沉重的翅膀起飞”是其真实的写照。因此,现阶段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在政府主导之下,科学规划并提前进行才能在低成本下成功转型[4]。在省域空间的“三维视角”下来看,就是要优化城市的功能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合理化,同时实现资源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

(一)城市空间功能结构优化

资源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一个资源型城市非基地化或城市建设与基地建设相分离的问题。在统筹考虑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以及资源开发基地与城市相分离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产业分布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并运用经济规律来引导产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及人口的合理聚集与分散,并且通过用地结构的调整和规划来改变混乱的城市功能分区,科学合理地选择资源型城市的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布局模式。

从城市外部空间和区域合作来看,城市功能的体现主要是城市对特定区域内资源发挥的吸纳作用,并随城市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从市域空间视角把握城市功能定位的关键是利用好资源型城市的自身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另外,城市功能的区际协调是提升城市价值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促进城市跨行政区域的整合,打造一些经济合作体,弱化影响要素流动的行政界限。如万盛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中,一是要依托自身的优势资源,发展旅游业(黑山谷)和煤电化,二是要发挥好渝南黔北的地理区位打造黔渝合作的先行区。

(二)产业结构空间合理化

由于“比较优势陷阱”的存在,使得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产业的协同发展,资源依赖型产业直接决定了城市兴衰,这也是经常看到的“煤炭兴则城市兴、煤炭枯则城市衰”现象的原因。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要考虑区域性和关联性的特点,一是要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条件和潜力,结合本地区独特的地理区域及在市域空间劳动地域分工所处的地位;二是要选择具有较强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的综合性产业,在未来具有大的发展空间,并且能够极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等。

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必须适应服务经济发展新趋势,立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在市域空间内合理布局。一是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合理利用原有工业用地和老厂房,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优势,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和信息产业。二是提升产业基地能级,发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推进重大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尝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

(三)资源要素空间优化配置

经济要素市域空间上配置效应表现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分布差异,反应的是要素需求与要素供给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传统经济要素(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和其他资源要素(交通、电力、制度等)的地理分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要素的依赖和需求程度不同。对于起步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资本、技术以及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等要素的配置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发展中的资源型城市,能够引导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要素会让城市转型事半功倍;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人才的引进、财政的支持、科学合理的转型规划能起到更加显著的作用。

促进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一是要建立一体化的市场体制,促进资本市场、原材料市场、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等的一体化发展,营造规范、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地区自由流动;二是协调好跨行政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物资、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加快城市群的快速通道网络建设;三是推进区域间重大项目的合作,在重庆市域统筹协调地区间的资源要素,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四、总结性评述

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从省域空间视角分析资源型城市的三个维度,基于三个维度以重庆市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和转型的路径。首先,城市空间结构功能、产业结构空间和资源要素空间配置三个视角为全面剖析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其次,本研究从这三个角度入手,提出重庆市资源型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上分布于一小时经济圈的周边和渝东北沿长江沿线,并且内部功能区具有“基地生产区”的性质;在产业结构布局上资源依赖度高的重工业占有比较高的比重,并且大多布局于一小时经济圈,其次是渝东北翼;资源要素空间配置上资本、劳动力近几年的流动是合理的,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综合要素的空间配置不尽人意。最后本研究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并且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规律的作用。

当然,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上还有局限性。比如,由于统计数据的局限,在研究产业结构时本研究以重工业或者第二产业的产值来反映采掘业的生产水平;由于资源储量和剩余可开采量的数据掌握不全,本研究未对重庆市资源型城市进行分类。如果对不同阶段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分别给出政策建议,将使本研究的结论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杨万忠.经济地理学导论[M].修订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30.

[2]胡晓鹏.中国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效应[J].财经科学,2006(2):91-97.

[3]肖劲松,毛锋.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D].吉林:吉林大学经济学院,2006.146-152.

篇8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phenomenon has hidden order and growth rule. Different geographic conditions, form different spatial relationships. This paper use of the location according to law is analyzed kaifeng spatial evolution phenomena, find the spatial evolution the internal rules, in order to guide urban health,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ptimize the space layout.

Key words: selected location city space structure evolution

区位确定了城市产生在什么地方,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城市在生长过程中具有与生态位相似的发展特性,即通过激烈竞争适合其发展的区位导致演化、共生,最终形成相对有序稳定的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增长都遵循着区位择优的竞争原则。

一、区域层面上的城市演变

城市系统是外部条件和内部元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在激烈竞争中欲求生存和发展,构成系统的个体需以最小成本、最大利润和最优市场选择最优区位,由此产生了空间结构分布的有序性、空间规模的等级性和空间变化的规律性。

在一定的区域内,城镇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具有整体性、分化性、中心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其空间布局也遵循某种规律。从城市发展史上看,古今中外城市的产生、发展都受到区位影响,特别在农业社会,区位的好坏是影响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具备城市产生的区域应具有广阔的腹地,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给养,支持城市的正常运行,而城市又为腹地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中心。因此在“机械性中转”和贸易需要中转结合的区位,有助于进行交易的商业机构和服务设施的建设,由此逐渐发展为商业、交通、服务性城市。在工业社会中,工业企业为了实现更大效益,必须权衡在不同地方设厂的成本效果。

历史上,交通的发展直接影响城市群落的兴衰。战国至北宋时期,因黄河之利开封逐渐兴起,而后又因黄河之害而逐渐衰落。开封因隋唐大运河的开凿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枢纽,汴州地处要冲,汴州逐渐繁荣起来,长安、洛阳由兴盛走向衰落;至五代开封完全取代了长安、洛阳的地位,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宋时期,开封城市发展达到鼎盛;之后,黄河河道南移,开封成为徙决冲淤的最大受害者,对开封城的发展造成巨大危害。由于河道淤塞、水运网络破坏,使开封逐步降为地区性政治中心。(如图1)

近代随着郑州铁路枢纽的形成,郑州开始崛起,开封至郑州仅30公里,在同一区域内出现两个城市,相互竞争使开封更加衰落,开封逐渐被郑州取代,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开封改为省辖市。随后几次大的行政区划调整,扩大了郑州的范围,经济实力和发展空间此消彼长,开封的区域地位再次下降,形成“灯下黑”现象。

从空间演变的机制来看,开封城市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古代,特定的政治军事背景成为主导城市命运的首要因素,在近现代,经济因素的影响逐步提高。

二、城市内部的空间演变

城市内部的区位优劣随着城市发展在时间和空间轴上进行演替、变换。在时间轴上,产业变更,促使空间区位性质变化。在空间轴上,随着城市规模与结构的变化,空间区位相对于城市整置也在变化。因此,城市内部的空间区位优劣更具动态性和不稳定性。不同的空间性质有各自的空间要求,如土地制约型、可达性制约型、中间制约型和均匀制约型等,这种目标的多元性增加了城市内部空间的复杂性。

从物质环境角度分析,城市的不同地段具有不同的投资环境。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的便捷;自然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植被的优越;以及建成区环境对其建设的制约条件少等构成了良好的空间区位。从城市整体来看,市中心和市区边缘都是良好的区位,前者基础设施好,后者制约条件少。从局部来看,道路交叉口、车站、码头、商业街附近是较好的区位。但需要具体分析,因为城市不同性质的空间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近似生物链的关系,它们各自有着自己不同的区位需求。

在城市内部,同样受到区位择优规律的影响。连霍高速从开封市北侧经过,陇海铁路从开封市南侧穿过,使开封南北两侧发展受到限制。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只能东西发展。

解放前,开封基本在城墙内发展。解放后,由于大型工业在古城东侧落户,开发建设突破城墙向东发展,使东区成为发展的重点。80年代,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扩张,开发建设向东西两翼发展,重点建设东区,在建设完善东区的基础上向西发展。90年代,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张,继续向东西发展,东区工业衰落,发展的强度降低,西区成为发展的重点(如图2)。

新世纪,郑汴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郑汴融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引起开封新一轮的建设。由于互相竞争,开封与郑州之间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小,差异性大,具有较高的互补性。开封是古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服务业功能完善,工业和农业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基础;郑州是先进的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物流和信息中心。从产业和功能互补的角度来说,开封郑州互补共荣,互相吸引,开封向西发展,郑州向东发展。汴西新区渐成新的投资开发热点。

中原经济区的成立,引起中原核心地区加速发展。郑州作为领头羊,在中心城市首位度、区域职能构建、国家中部枢纽城市建设等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随着郑州空港城的建设和中牟高铁客运枢纽的建设,郑州面向全国、对接国际市场的能力将大幅提高,拉动开封城市空间西进,对接中部门户、占据有利地位、争取发展空间。开封与郑州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公交和通讯同城化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开封市西部投资日趋踊跃。

三、综合择优,积极开拓新区位

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城市社会环境、促进城市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充分发挥竞争机制择优区位,使城市空间有序化,充分利用资源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要通过设计、管理、政策引导等调控手段促进城市择优区位的正常进行。城市的发展应综合择优区位,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

从城市空间演变的形式来看,开封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表现出“自上而下”跨越式发展和“自下而上”蔓延式生长双重动力共同作用的特征。城区空间形态呈现出以老城为核心,先后以东、西方向为主导延伸的总体特征。随着开封城市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急需缓解老城区的环境压力;同时从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来看,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将更有利于地上遗迹的保护和未来对地下遗址的发掘。

通过分析发现,解放后开封城市拓展方向左右摇摆形成了对古城“围城”之势,不利于古城保护,也不利于新功能、新产业集聚。在当前开封城市发展方向必须有所侧重,打破以古城为核心圈层式发展模式,向区域战略核心地区挺进,接轨区域门户,抢占战略高地,改变内向发展模式,提高城市区域地位,实现开封复兴。

综合对当前影响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的限定要素和引导要素的分析判断,开封空间发展重点是西进,形成与区域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采取“中优、北控、东调和南改”的策略完善城市布局。

城市的生长过程是通过竞争选择相适应的空间发展区位的过程,是对区位择优、开拓与占有的过程,应通过开拓新区位,引导城市健康发展。根据城市交通条件的变化,周围地区新资源的开发及某些大项目的实施等,开创发展新区位,引导空间发展方向。积极开拓、优化城市内部空间区位,促进城市空间演化与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08)

[2]崔功豪 魏清泉 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6)

篇9

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和森林等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部分资源型城市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支柱资源性产业逐渐衰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问题频发,甚至出现了“矿竭城衰”的窘境,资源型城市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地区,影响了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资源型城市问题集中体现在一些传统的资源工业基地和典型资源型城市,使得更广意义上的资源开采地的发展往往被忽视。实际上中国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大多呈零星分布特征,并在地域空间分布上同样具有广泛性。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时段性,尽早统筹谋划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极大节约转型成本,然而这些地区凭借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所谓的华丽转身,这恰恰是更高一级政府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所考虑的事情。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重庆市为例,以省域内部空间作为研究视角,即从全市统筹发展的角度,探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的省域空间视角

省域空间视角是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基础,通过研究资源型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空间布局、要素空间配置(图1)等方面,总体判断城市的功能定位,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相对于资源型城市自身研究视角,省域空间具有更高层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加之省域空间角度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因此得到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更能为政府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

(一)城市空间结构视角

城市空间结构视角表现为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布局。实际上,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其形成是基于聚集经济条件下城市及各组成要素的区位变迁。从资源型城市内部结构功能和外部区域分工来看,城市的外部空间结构表征的是城市在区域内的地位和区位特征,外化为区域城镇体系以及经济区;而相互作用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则外化为城市功能区布局。因此,从省域空间视角把握城市主导功能定位的关键是根据资源型城市的自身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更好地在区域分工合作中锚定自身战略定位。

(二)产业结构空间视角

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是基于产业结构空间视角的两个主要考察对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部分,而城市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的选择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其中未来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点,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接续替代产业的培育[2]。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空间地域上的分布,而现代城市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产业要素空间集聚的结果。这种产业集聚与城市功能定位密不可分,城市为产业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提供了空间平台,不同产业要素与不同经济地理的相互结合形成了具有不同空间结构的城市类型,处在不同地理空间中的城市又表现出不同的城市功能。省域视角的产业结构空间,主要考察资源(依赖)型产业的地区分布以及地区内的产业结构。

(三)要素空间配置视角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要素的依赖程度不同,因此,省域空间总体的要素配置状况会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一般认为,资本、劳动力、技术以及其他资源要素(如交通、电力基础设施等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经济要素空间流动。如果经济要素配置合理,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强烈的推动作用,反之可能阻碍经济增长。从理论上说,如果经济要素向生产率高或生产率增长快的地区流动,或者经济要素流动减少了整体经济不均衡(空间结构趋于协调),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一般会有较高的效应;如果资源向生产率低的地区流动或生产的不均衡(空间结构失衡加剧),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一般会降低甚至为负数[3]。省域要素空间配置,反映的是不同区域内的要素投入数量与质量,是资源型地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集聚能力的体现。

二、省域空间视角审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空间结构视角

特殊的城市化发展特征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资源型城市大多分散布局,集聚程度较低,并且存在二元的城市形态与内部结构。重庆市有规模资源矿产分布的区县主要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周边和渝东北翼的沿长江沿线,渝东南地区资源型城市分布较少,在所辖40个区县中具有资源型城市特点的有万盛、南川、永川、合川、綦江、万州、开县、垫江、梁平、奉节、城口、秀山等近20个区县 根据王青云[4]、樊杰等[5],资源型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0%即为资源型城市;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迫于数据因素,着重考察煤炭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009年仅煤炭采掘业占工业比重10%以上的就有万盛、南川、綦江、奉节、荣昌、永川、梁平等接近10个区县,另根据重庆市天然气、岩盐、石灰石等资源的存储情况估算,重庆市具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区县接近20个。。其中,万盛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另外,资源的地理分布与行政区划并没有直接联系,一些矿产资源实际上是跨区分布的,如綦江、万盛的煤炭资源。

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角度来看,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建设一直受到“基地建设”模式的干扰,相比一般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源于城市资源开发基地的角色和分工,也就是说,资源开发基地只是一个生产区,它发展的多样性必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由此导致城市服务功能不完善[6]。一是城市功能的分割与无序,资源型城市职能的割裂性导致了“双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分割、资源型地区与非资源型地区的分割,使得城市功能在区域空间上无法整合;二是城市功能的缺失,表现为资源衰落后产业空虚化导致人们就业、生存空间的缩小所带来的社会服务功能的下降以及生态功能的脆弱性。

(二)产业结构空间特征

由于资源型城市独特的资源禀赋,使得经济要素倾向于已有的资源型产业,这实际上使其陷入了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形成的比较优势陷阱。以重庆市为例,2002-2009年以资源依赖度高为显著特征的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为资源开采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采掘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部分典型资源型区县采掘业工业占比更是超过20%。由于资源型城市所依靠资源禀赋大体相同,导致各地区在主导产业选择、工业部门结构和地区产品构成上具有雷同性。一方面使得地区竞争程度加强,不利于分工合作;另一方面导致本地区产业易受市场行情影响,风险系数提高。与经济结构趋同化相伴随的是资源型产业的链条过短,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直采直销”现象相当普遍,在采、选、冶一条龙体系中,资源采掘业多,而矿产品加工业少,精深加工几乎没有。

从2009年“一圈两翼”的地区产业结构看(表1),三大区域均为第二产业占据绝大比重,第三产业次之,而第一产业占有比重最小,尤其是一小时经济圈,农业产值仅为7%。资源型产业布局与资源分布有密切关系,就此而言,与资源型产业相关性很高的第二产业应该在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翼的比重高于渝东南地区,三次产业地区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这一点(表2),一小时经济圈无疑占有了绝大部分的比重,三次产业分别占到59%、79%、80%,渝东北翼次之,渝东南比重最小。结合重庆市资源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资源要素有着向一小时经济圈集聚的倾向。

(三)要素空间配置视角

一般认为,经济要素的区域空间配置是指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各种经济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配置到不同地区,力求使它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指的是生产率总增长率与区域生产率加权平均数的差额。本研究参照胡晓鹏[3]、刘赣州[7]的做法,将资源空间总配置效应分解为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的总配置效应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总配置效应,基于重庆市“一圈两翼”的经济地理分区,分别计算了三个地区的总量生产函数。

重庆市总体生产函数:

LnY=729-045LnL+053LnK

(002)(057)(000)

R2=099

一小时经济圈生产函数:

LnY = -472 + 124LnL + 054LnK

(017)(002)(000)

R2=099

渝东北翼生产函数:

LnY = 1033 -108LnL + 045LnK

(000)(002)(000)

R2=098

渝东南翼生产函数:

LnY = 1193 -165LnL +036LnK

(000)(000)(000)

R2=098

由此可以得到重庆“一圈两翼”各资源要素的贡献率(表3)。

经济要素的产出弹性体现了各种要素的生产效率,从侧面反映出各个区域要素的丰裕状况。如果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充足,那么资本增长弹性便会降低,劳动力增长弹性反而会提高;反之,如果资本相对于劳动力过于稀缺,那么资本增长弹性较大,而劳动力增长弹性较小。笔者对重庆三大经济区域的要素产出弹性进行对比发现:重庆市域劳动力产出弹性明显低于资本产出弹性,说明资本对于劳动力过于稀缺;渝东北翼的劳动力产出弹性最低,即该区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过于丰富;一小时经济圈的资本产出弹性最高,该区的资本效率最高。

根据资源要素空间配置效率计算公式,计算出资源的空间总配置效应(表4)。

表4 重庆市资源要素空间配置效应 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计算公式为LP(E)=LP-∑Pi×LPi,式中,LP(E)为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 LP为总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LPi为i地区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Pi为i地区GDP占所有地区GDP总和的比重;资本生产率空间总配置效应的计算公式为KP(E)=KP-∑Pi×KPi,式中,KP(E)为资本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KP为总的资本生产率增长率,KPi为i地区的资本生产率的增长率;综合要素生产率空间总配置效应的计算公式为TFP(E)=TFP-∑Pi×TFPi,式中,TFP(E)为综合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TFP为总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i为i地区的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LP(E)>0,说明劳动力的配置效应趋于协调,劳动力流动为重庆经济增长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2)KP(E)>0,资本的空间配置同样推动了重庆的经济持续增长,资本在重庆三大经济区域间的流动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3)TFP(E)

由于“区优效益 区优效益是指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往往向着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的地区集聚。”的存在,使得经济要素往往流向能够发挥最大效力的发达地区(一小时经济圈),由此导致落后地区的矿区缺乏技术支撑和创新人才。实证结果表明,虽然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经济空间格局调整,但是包含技术要素在内的综合要素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合理配置。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正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无法吸引足够的人才和科技资源,致使矿产资源的开采相对粗放,矿石采掘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加重。资源型地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与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矛盾突出(如綦江煤炭采掘业);产煤区电力基础建设落后,直接影响新建矿井和技改扩能煤矿的正常投产;处于开发初期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交通运输条件差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巫山县,其产煤区都在高山边远地区,公路建设严重滞后,全县每年有100多万吨煤炭存在运输困难。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拖着沉重的翅膀起飞”是其真实的写照。中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在政府主导之下,科学规划并提前进行,才能尽量以较低的成本成功转型[8]。基于省域空间的“三维视角”,就是要优化城市的功能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合理化,同时实现资源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

(一)城市空间功能结构优化

资源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一个资源型城市非基地化或城市建设与基地建设相分离的问题。在统筹考虑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产业分布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并运用经济规律来引导产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及人口的合理聚集与分散,并且通过用地结构的调整和规划,改变混乱的城市功能分区。从城市外部空间和区域合作看,城市功能的体现主要是城市对特定区域内资源发挥的吸纳作用,并随城市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从市域空间视角把握城市功能定位的关键是利用好资源型城市的自身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另外,城市功能的区际协调是提升城市价值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促进城市跨行政区域的整合,打造一些经济合作体,弱化影响要素流动的行政界限[9]。

重庆市具有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区县城市空间功能优化,一是要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分离资源开发基地建设与城市建设,改变城市功能区的双轨运行和割据状态,恢复和发展城市的中心聚集功能;二是要加强区县合作,加强发达城市圈与资源型区县的互动合作,促进资源型城市与区域之间互补发展,如万盛地区要发挥好渝南黔北的地理区位优势,打造黔渝合作的先行区;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统筹城乡试验改革发展,促进两翼地区增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四是尽可能整合跨区域资源,打破行政界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产业结构空间合理化

由于“比较优势陷阱”的存在,使得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产业的协同发展,资源依赖型产业直接决定了城市兴衰,这也是经常看到的“煤炭兴则城市兴、煤炭枯则城市衰”现象的原因。产业结构空间合理化主要表现为接续产业的培育和产业布局的重构和优化,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要考虑区域性和关联性的特点,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条件和潜力,结合本地区独特的地理区域及在市域空间劳动地域分工所处的地位,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则必须适应服务经济发展新趋势,立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在市域空间内合理布局。

重庆市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一是要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选择具有较强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的综合性产业,在未来具有大的发展空间,并且能够极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等;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利用原有工业用地和老厂房,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优势,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和信息产业;发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推进重大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尝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三是建立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以科技促进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协调推进机制[10]。

(三)资源要素空间优化配置

经济要素市域空间上的配置效应表现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分布差异,反映的是要素需求与要素供给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传统经济要素(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和其他资源要素(交通、电力、制度等)的地理分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1]。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要素的依赖和需求程度不同。对于起步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资本、技术以及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等要素的配置至关重要;对于发展中的资源型城市,能够引导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要素会让城市转型事半功倍;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人才的引进、财政的支持、科学合理的转型规划将产生更加显著的效果。

优化重庆市市域资源要素的空间配置,一是要建立一体化的市场体制,促进资本市场、原材料市场、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等的一体化发展,营造规范、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地区自由流动;二是协调好跨行政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物资、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加快城市群的快速通道网络建设;三是推进区域间重大项目的合作,在重庆市域统筹协调地区间的资源要素,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研究基于省域空间“三维视角”,以重庆市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和转型的路径。首先,城市空间结构功能、产业结构空间和资源要素空间配置三个视角为全面剖析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提供方向性指导。其次,本研究从这三个角度入手,提出重庆市资源型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上分布于一小时经济圈的周边和渝东北沿长江沿线,并且内部功能区具有“基地生产区”的性质;在产业结构布局上资源依赖度高的重工业占有比较高的比重,并且大多布局于一小时经济圈,其次分布于渝东北翼;资源要素空间配置上资本、劳动近几年的流动是合理的,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综合要素的空间配置不尽人意。最后,本研究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思路,按照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规律作用的原则,提出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和规划。成立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市区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协调解决转型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能,研究制定并认真落实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具体措施,帮助解决转型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后续规划中,将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纳入总体规划中,特别考虑枯竭地区的转型发展。

第二,建立倾斜性区域投资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替代产业,应采取以贴息、垫息、资本金投入、无偿资助等方式进行扶持。重大项目布局上应适当向资源型城市倾斜。在发行企业债券、确定外资的区域投向、筛选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贷款项目时,应向资源型城市有所倾斜。对于资源型城市的高科技重大项目,国家和地方政府承担一定比例的风险性投资,以诱导和启动社会性投资。

第三,建立资金、土地、人才要素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市级专项资金、专项投资的补助力度,重点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方面;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时,适度向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区县倾斜,增加对荒山、沙地等未利用土地用地指标。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适当降低资源型城市开发园区建设用地的基准地价;在人才保障上,根据城市产业发展的需求和个人自愿,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通过提供创业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转型人员个人创业和自谋职业,形成良好的个人创业环境和氛围。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EB/OL].wwwgovcn/zwgk/2007-12/24/content_841978htm

[2]杨万忠经济地理学导论 [M] .四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30.

[3]胡晓鹏.中国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效应[J].财经科学,2006(2):91-97.

[4]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5-7.

[5]樊杰.中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J].地理学报,1993(3):218-225.

[6]肖劲松,毛锋.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D].吉林:吉林大学,2006:146-152.

[7]刘赣州.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总配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求是学刊,2007(1):59-63.

[8]刘吕红.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资源成本要素探论[J].求索, 2008(2):10-12.

篇10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地理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是高考考核能力要求之一。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地理图像课堂教学的一项最基本而又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该图属于地理分布图,阅读时对“哪里”“是什么”“有什么”等信息要了解。

“阅读”的教学目标是“阅读该图知道各城市的土地利用形式,并进一步了解城市的主要功能区”。主要设计了以下几问:

(1)大、中、小城市有哪些土地利用形式?你觉得城市中最基本、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是什么?

(2)大、中、小城市将形成哪些城市功能区?除了这些功能区,城市还有哪些功能区呢?

(3)说出城市中主要功能区有哪些?最基本的功能区是什么?

二、分析——解析地理分布

学生的分析是否能够到位有效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各种图像显性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来分析隐性信息,析出图像蕴涵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为后面的“提炼”、“探究”做好必要的铺垫。

“分析”环节的教学目标是“读图分析各主要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的分布特点”。为了更好地分析,我对该图像进行了“二次设计”, 即在中等城市图的住宅区中标出了A、B两点(分别是靠近市中心和郊外铁路边),并结合图设计了一些小问题,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真正的课堂教学时还生成了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见下面的表格)

通过以上的师生“问答式”的互动教学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了如何分析地理图像,并进一步了解了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

三、提炼——描述分布规律

通过以上环节,学生基本已经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及住宅区等)及其分布特点,接着就该将学生的思路带到“提炼”阶段了,该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什么是城市空间结构”和“通过比较分析大、中、小三城市地图,了解不同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即由“功能区及其分布”提炼到“功能区分布与组合”。再次读图应使学生清楚:①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特点不同,同一功能区在不同的城市分布特点也不同;②不同的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不同相应形成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本人设计了这样一个小问题:如果仅从城市的环境质量上评价城市,你最喜欢图中哪个呢?为什么?(学生活动),这个问题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大、中、小城市功能区分布组合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城市发展特点;同样,不同的城市发展情况存在着差异,城市内部的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也就会各不相同,相应地就会形成不同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城市空间结构后,再次让学生回到图上,比较分析三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异同点,如: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心或交通便利的地区,但工业区和住宅区在城市中的分布各有特色。同时请学生阅读书本P32的“西方城市结构学说”阅读材料,了解城市的三种空间结构模式。

通过综合分析地理图像的各种信息,提炼出地理图像所蕴涵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或规律,势必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时就需要教师为学生的探究做好精心的设计,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探究——阐释地理规律

支架式教学思想强调学生潜在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所搭“支架”的高度。在地理图像教学中,地理教师要善于“借图说事”不断地挖掘图像中的有用信息,通过图像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真正地进行探究。探究环节应该是整个地理图像课堂教学的“压轴戏”,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王国”,是教师教学才能的“施展舞台”。在这里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甚至是抛开教材,但必须紧扣新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张弛有度”。

篇11

1 概述

万州区的西山公园位于市区西山山麓,面临长江,后枕西山(太白岩),依山取势,景观多姿,历史悠久,曾因建“西山观”而得名。相传明代永乐年间京官吴贞被贬至万州,在磨刀溪畔修建“西山观”。园内古木参天,浓荫密被,植物资源繁多,是我国都市园林中森林植被和古树名木保存完好的自然山水名园。园内有西式钟楼一座,是长江沿岸仅次于上海、武汉的第三大钟楼,为万州的标志性建筑,名为西山钟楼。

“逆向空间”是2007年由学者提出的定义及研究方法[1],其基本原理,历史城镇环境空间依附于外部环境景观空间,限定和影响内部景观空间构成,从而形成城镇内外景观空间延续和谐的组合与序列的空间形式,它具有中国传统景观意识下的城镇空间的有序组合特征。不仅如此,它还超越了一般选择山水城址的理念,其内部空间的转折、阻滞、交汇等形式多变,房屋、街巷与人之间尺度宜人,并被更多地融入了人的行为和情感,共同构成而成十分丰富的空间环境。

2 西山公园历史景观空间形态演变分析

西山公园的建成,其空间形态大体经历了民国、解放初期以及现代三个阶段的空间变化,总体表现为空间不断丰富,空间形式不断多样化。结合自然环境,研究认为它一直与周围环境的景观视廊、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景观空间的发展基本顺应了有利空间的持续生长。但现代城市建设却逐渐使其空间的延续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西山公园形成之初,内部空间结构层次由单一逐步生长发展,进而形成景观序列良好,空间视线通透的优良景观空间形态。而空间的不断持续延伸基本符合逆向空间的组合生长规律,符合我国传统自然山水和谐共生的景观格局,建筑及其环境的建设完全融入了人的生活和审美,空间组合充分考虑了内空间与周围外空间的联系,景观视廊具有良好的空间延伸。按照逆向空间的原理,良好的空间发展应是有序和连续的,它始终保持着与自然环境的优美结合和生动宜人的内部空间格局[2]。但是其后随着城市的盲目地建设,林立的高楼阻断了其与北山、南山等的视线交换,长江边缘交换空间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西山公园是当时长江上游一带最大的一所在自然式公园,其景观空间的生长演变持续合理,万县的近代并未使西山公园的景观形态遭到破坏。到了40年代后期,虽出现过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空间生长停滞,但整体来说,其景观空间的结构仍有序延续和持续生长。其内环境空间逐步丰富、生长,外环境空间临江一侧延续较好。但随着后来的城市建设,没有充分考虑景观效果的表达,使其通向北山和上游视线的通道被遮挡。

2.1 原始空间形态

西山公园建成以前,此空间属于万州城池的外空间环境,保留着原始的自然山水风貌,背靠太白岩,山形俊美,林木葱茏,与翠屏山隔江(扬子江)相望,景观效果较好。至明代于此修建西山观,规模宏大,两殿八厅,后有竹林花圃环绕,面临长江,高台之上与远山近水形成“点”空间交换;观的与北山城墙、长江水域的环境形成“边缘”空间交换,视线通透,有效的环境空间交换组合初步形成。但空间格局还局限于较小范围,简单的空间形态尚未达到逆向空间景观M合的多层次要求。随着岁月的流逝,西山观逐渐萧条,空间秩序紊乱,形成一片荒冢坟地,造成景观的极大浪费。

2.2 民国初期的空间格局

随着万县的近代化进程,城市逐渐发展,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原有空间环境基础上开始修建西山公园,环境空间得到改造和拓展,空间结构逐步丰富显现,成为万县的重要景观节点。民国17年,此时的西山公园基本建成,园内主要建设有“九五图书馆”及“古物陈列馆”、钟楼、花园、水池、道路、亭台、石坝、“忠孝堂”、梅花林、茶花林等,整修园路,改建池塘,增建“体育国术馆”,植物林木苍翠,面积宽阔,眼纳浩荡长江,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游人如云。公园内蜿蜒的通道、体育开敞场地等开始构成园区的内环境空间,供人们游憩、交流,钟楼与亭台、建筑与山林等相互之间形成通达的视线景观交换廊道;运动场旁的望江亭,地势居高临下,俯瞰长江和两岸风光,近观明镜滩码头,远眺两岸村落田野、重山叠影的山水胜景;位于北山之上北山观、翠屏山双塔以及太白岩的太白祠均可俯瞰西山公园,它们相互之间形成了优良的视线交换空间;再者,城市周边的天子城,鸡哈寨,北山,狮子山、翠屏山、都历山等山峦景观均与西山公园之间视线通透,相互因借,相互渗透,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但此时的西山公园虽然内外环境的景观良好,地理位置优生,其内部空间较为单一,景观空间还不丰富。

2.3 解放以后的空间演化

解放后的万县,商贸繁荣旺盛,作为通商口岸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人流汇集,西山公园也因此成为众多人流接纳场地。为顺应城市化进程,公园开始增加人员和园工,加强培修管理,整修西山钟楼、五洲池、园中干道、花丛小径;修建动物园、静园、亭阁、茶楼、儿童游乐设施、库里申科烈士陵园、露天电影场、月台、围墙等;植树种花,修筑花坛,完善公园6大景区,扩大公园景观,提高其园林艺术观瞻水平。此时的西山公园,由于道路系统的完善以及景点的丰富,使其内部景观空间富有变化,生动活泼;且可以直视太白岩、天生城、狮子山以及隔江相望的翠屏山;o园、钟楼是两处重要景观节点和观景点,园内地势较高的o园“静亭”可远眺千金石、岑公洞、草盘石、红砂碛等,形成“点”空间交换,景观效果极佳。时期的西山公园(改名人民公园)虽进行了部分改建,但由于周围建筑高度的限制和道路的取向,与周围景观视线通廊仍具连续性,由于面积较大,其视线依然宽泛,逆向的景观空间持续生长,景观风貌得以有效延续。研究发现,解放以后的西山公园内外环境空间在此时均达到环境空间发展史上的顶峰,外环境空间依然延续,内环境空间趋于成熟。

这一时期的内环境空间,作为一个空间要素混合体,逆向空间景观特征十分明显和完整:

外向交换空间――以西山公园为基点,城区中,翠屏山、北山公园、太白岩公园等较高大山体的空间要素组合构成了外交换空间骨架,山体与山体之间视线通透自然,景观视线、廊、域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山体与山体呈互为对景,对形成西山公园的外环境空间格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边缘交换空间――公园面依长江,水体景观成为其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视线通达的水体流域便形成了西山公园的边缘空间视域。整个公园东南侧的视线与长江形成宽广的水平视域景观效果。

内交换空间――环境要素在公园内的视线渗透,与城市内重要景观节点形成视线交换,主要表现在公园内的体育场、静园、动物园、五洲池、亭阁、园中干道节点、花园小径交叉点等。

点交换空间――园中的西山钟楼、千金石与岑公洞以及望江亭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点交换空间。岑公洞隔江对望千金石和西山钟楼,形成相互借望;位于北山的北山观,俯瞰万州港和西山钟楼,其点与点之间形成视觉通廊而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内环境空间――在公园内,体育场、静园、大块绿地等公共空间共同组成了内环境空间。道路起着转折引导,组织转换等功能,将园中景观节点进行连接。主要以阻碍转折、转向引导、阻滞停留等空间形式,采用“T”型或“L”型空间对人群视线进行引导和链接,并在地势起伏较大或空间构成较为复杂之处,以及因地形起伏或障景阻隔道路呈曲线性转向导景进入其他空间中起着导向性的作用。

2.4 现代城市空间

进入现阶段,西山公园的空间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空间组合遭受破坏。外环境的优良景观空间格局,与西山公园的空间交换功能开始逐渐消失。o园丧失了外交换功能,仅能维持其部分内部空间结构;钟楼的交换视域也受到影响,H仅保存了与长江和对岸的景观视廊,西南西北视线已无法延伸,整体景观空间效果有所下降。在城市的发展忽略对传统景观风貌维持和保护现状下,现今的西山公园仅能保持钟楼近范围的内部空间结构。

3 结语

西山公园的环境空间格局在长期的形成演化过程中,逆向空间原理的景观组合发生了变化,部分持续生长、顺利发展,部分则逐渐萎缩至消失。因此在当下城市经济不断繁荣而又不断开发过程中,我们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注重保护城市优良环境空间的有效延续,认真探求如何才能有效的生长和延续优美的环境空间组合以及修复残损空间,保护现存的积极而有效的景观环境空间。

参考文献:

[1]袁犁、姚萍.历史文化城镇逆向空间序列特征研究及其意义.《第二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全球化进程中的城市本土性》.武汉:华中理工大学.2007:342~345

[3]姚萍,袁犁.历史古城镇逆向空间景观构成及其演化――以四川黄龙溪古镇为例[J].规划师,2010,26(1):21-25,31

篇12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1)04-0101-05 收稿日期:2011-05-12

在“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城镇化仍然是我国重大的发展战略,但为了保证我国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必须深入地认识城镇化内涵,据此对今后城镇化的合理进程做出一个科学判断,这对于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认为,只有认识到城镇化是一个重大的区域发展问题,才能科学地认识城镇化的内涵,也才能对我国城镇化的合理进程作出一个科学的判断,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城镇化是一个重大的区域发展问题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涉及产业结构的转变和新产业的支撑、城乡社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转型、以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环境对它的支撑等许多方面,是一个长期积累和长期发展的渐进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城镇化是一个重大区域发展问题,要充分认识城市和区域之间的辩证关系,城市是区域的统帅和灵魂,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一定的区域形不成像样的城市中心,同样,没有一定的中心也构不成统一的区域如同行政区划,各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政治中心,各级政权机关所在的中心都有自己的管辖区域范围。经济区域虽然不像行政区域那样有明显的区域界限,但不能否认经济区域的客观存在。如果不从区域视角去认识城镇化,就城市论城市,就不可能科学地认识城镇化的内涵,也不能够对城镇化的进程做出合理的判断,并且容易将城镇化导向一种错误的方向,即城市空间蔓延与扩张。

著名城市规划学者芒福德认为“区域是一个整体,而城市是它其中的一部分”。所以“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第一不同要素需要包括城市、村庄及永久农业地区,作为区域综合体的组成部分”。他对戈特曼提出的“城市带”表示怀疑,并认为这一个词的内容混淆不清,指出不能把城市带作为一种新型城市,而事实上它只是一种“类城市混合体”,是一种对假想的前提发起的挑战;不管多大的城市都不能单独抵抗城市的消融和分解,没有一种建设高速公路或城市更新现象能够阻止城市遭到的破坏,只有建立一个经济文化多样化的区域框架才能综合协调城乡发展。他从区域的视角对戈特曼“城市带”的批判,其实就是对当时背景下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的批判。他主张大、中、小城市结合,城市与乡村结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就是城镇化是一个重大区域发展问题的最好诠释。

总之,城镇化是一个区域发展问题,单纯来看一个城市建成区内的城镇化水平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重要的是考察包含城市及其腹地在内的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只有通过区域范围内的资源环境基础、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基础和农业人口向城镇流动的适宜规模,才能对未来城镇化的合理进程作出科学的判断。

二、区域视角下城镇化空间结构的内涵

上文已说明城市和区域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认为,从区域视角下去审视城镇化的空间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构成了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以及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功能的集聚是推动人口和资本向城镇集聚的内在动力。工业化构成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城镇化反作用于工业化,我们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去孤立地看待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扩张的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是城镇化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如果忽视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空间扩张就不能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然会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

第二,自然基础和生态环境对于城镇化格局起到基础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条件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构成严重制约。地理学家杰夫逊(Mark Jefferson)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注意到的,“城市和乡村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如果说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那就是自然环境,而不是人工在它上面的堆砌”。芒福德也曾指出:“在区域范围内保持一个绿化环境,这对于城市文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旦这个环境被损坏、被掠夺、被消灭,你们城市也就随之而衰退,因为这两者的关系是共存共亡的……因此,我们需要从理论高度来认识到自然基础和生态环境格局对于城镇化格局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否则不顾自然环境基础,盲目发展城镇化必然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三,高度关注城乡关系。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城镇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城乡之间关系,这是衡量城镇化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城乡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城乡分割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和产品不能自由流动,城乡居民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城乡二元分割结构。第二种模式是城乡一体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城乡同质化发展,通过农村的就地城镇化,把农民转为市民、农业转变为工业、农村转换为城镇。第三种模式是城乡互动发展模式。多数发达国家都采用了城乡互动的发展模式。所谓城乡互动,是指城市与农村在发展中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关系将由早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到城乡一体化进而到城乡互动的阶段,这是符合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也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四,高度关注城镇体系的发展。德国地理学家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通过对德国南部几百个城镇居民点的考察和分析研究,1933年发表了著名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这个理论的中心内容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国家城市和城市职能、大小及组成的空间结构理论,即城市的“等级一规模”学说或城市区位内,并用正六边形形象地概括区域城市等级与城市规模关系。这一理论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其主要观点体现在:

(1)在一个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各司其职,各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服务地域范围。

(2)互相补充,互相协调。大、中、小城市间

的关系是互相协作的关系,互相配合的关系,共同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发展服务。

(3)不可能互相替代,也不可能互相排斥。

以上是关于城镇体系的理论,事实上也是从区域视角去认识城镇化规律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城镇化必须突破单一城市的范围,从区域或者多中心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化,这样可以避免单一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等问题。

第五,城镇化格局是区域社会经济宏观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和区域的开发过程中,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集聚和扩散,可以以“增长极”和“点―轴系统”的理论和模式来解释。这两种理论共同解释了区域内由于经济和社会要素“流”的运动而产生“流”的节点,从而导致城镇和城镇体系的形成以及大都市和人口一产业集聚带的发展。了解“增长极”和“点一轴系统”理论对于了解区域发展和城镇化以及城镇规划的关系非常重要,也是实现城镇化格局和区域经济宏观格局相匹配和协调的重要基础。

三、中国城镇化空间扩张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失衡

(一) 我国城镇化态势

当前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诸多学者认为,我国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已经超出正常的轨道,出现了城镇化的“”。我国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陆大道提出了我国城镇化存在严重的空间失控和冒进的倾向。这种空间失控包括诸多方面,比如开发区、大立交、大绿地、大学城、政府办公大楼等问题。很多城市都把城市框架拉得很大,用人均建设用地的标准来衡量,最早我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大概在60平方米,现在绝大多数的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都达到110-130平方米,这个标准超过许多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7%,澳大利亚的1/30,加拿大的1/19,俄罗斯的1/9,美国的1/8。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一些特大城市快速的空间扩张情况,这些数据可以反映这些年我国城市空间扩张情况。

城市化进程中的跃进化现象,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许多城市郊区化泛滥,许多单位大量占用土地,尤其是各类开发区、大学城无序发展;二是经营城市管理城市的冲动超越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土地财政”盛行。国土资源部的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土地出让每年平均达660万亩,这对于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二) 空间扩张引发的问题

城市的空间扩张引发诸多问题,其中包括严重的资源环境和失地农民的问题。国家环保部资料分析,从2004-2008年不同时期,全国仍有60%-65%的城镇缺水,80%的城镇水域和60%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5%-80%的城市沿河水系与湖泊遭到污染,全国污水处理率仅有48%,全国城市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达到1.6亿吨,在50%垃圾处理中仅有26%达到了无害化处理标准。可见,我国的城市环境、资源消耗经受不起城市冒进发展,城镇化发展应有一个适度性。另外,城市空间扩张和蔓延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城市空间蔓延和扩张还形成了大量失地农民与城市边缘人群。据估计,2000年全国已有5000万农民失去土地。在2001―2004四年间,全国又净减少的2694万亩耕地,按劳均4亩耕地计算,相当于增加了67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到2020年还将有6000万农民失业和失去土地。

(三) 城市空间结构的失衡

割裂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关系是导致城市空间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外部空间结构。我国当前城市内部空间蔓延和失控是当前城市内部空间存在的最大问题,这必然引发城市内部功能配套不完善,结构不合理,给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导致了严重的浪费问题。另外,城市外部空间失衡的问题也很突出,比如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城镇体系发展的问题等。造成这种失衡主要是由于受行政区划束缚和激励,说其是束缚主要是其具有典型的封闭性,形成诸侯经济主导下的城镇化;说其激励是其行政区范围内的政府成为推动城镇化的最重要的动力,违背市场规律强行推进城镇化是导致城镇化空间失控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割裂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关系是导致城市空间蔓延和失控的重要原因,这必然导致在中观区域层面城镇体系或者城市群无法发挥其重要作用,也是导致城乡之间不协调的重要原因。故我们认为,在“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必须要使我国城镇化的空间结构出现新的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为在区域层面上的转型,促进城镇化在城乡关系、城镇体系、以及区域协调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中国城镇化空间结构的转型

(一) 城市发展的两种模式

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约翰・弗里德曼他把城市发展模式分为城市营销与“准城市国家”两种发展模式。他提出第一种模式是一种无情的零和游戏,奉献在跨国资本祭坛上的祭品通常是低廉的工资、温顺的劳动力,“灵活和敏感”的地方政府,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减免税收、免费土地、津贴等。而第二种模式“准城市国家”,它关乎区域未来的方面,主张一种相当程度的自治,它更加强调的是类似于国家的角色。他还提出可持续发展与地区财富创造的问题。他提出可以在7个相关的资源领域或资本形式方面进行投资,对于一个城市一区域具有长期获得贸易收益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即从人力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智力资源、环境资源、自然资源、城市资源等这七个密切关联的资源领域构成一个城市一区域最主要的生产资本。给我们更大的启发是区域发展的两个循环――区域财富的创造和城市间的贸易――必须保持一种大致的平衡(Thomas等,2000)。城市一区域不可能期望从自身外部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动力。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牢固地基于它们自身的天赋资源。

(二) 我国城市发展应转向“准城市国家”模式

约翰・弗里德曼将城市分为两种模式对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他批判了城市营销的模式,但经营城市在我国影响深远,这种眼睛往外看寻找外部动力,确乎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发展模式的体现,它忽视或者割裂了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关系。而且这种模式忽视了城市资产的积累,使得区域发展的区域财富创造和城市间贸易的循环失去了平衡,最后导致城市间贸易也不可持续。我国东部诸多城市以出口导向的外向模式目前面临着深刻的转型问题,这是因为其产业发展始终被限制在价值链最低端环节,它需要大量的土地消耗,并可能引发资源环境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转向发展价值链高端环节。但要使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就必须积累一种新区域资产,这种区域资产来支撑这种新的模式,为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提供新的动力。

(三) 新模式下城镇化空间结构的转型

1.必须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内在动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地域分工的演变,导致了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重构。这种重构主要表现为资本、原材料生产、制造业和新兴的第三产业往全国少数几个大都市及其若干大区和省区的产业集聚带集中,从而影响到各地区的城镇化速度和城镇规模等级体系,塑造了其空间格局。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和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各地区大都市区扩张的新生长点,市区工业外迁和区域性环境整治工程构成了大都市郊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性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城市的扩张和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年我国许多地区,不顾区域经济的发展,盲目进行城市空间扩张,片面地扩大城市规模,这是违背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关系的规律。

2.城镇化的发展必须要和我国资源环境相吻合。我国国土自然基础的巨大差异就是具有三大自然区和地势呈现三大阶梯,同时,还有大面积的多种类型的生态脆弱区,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包括在规模、速度及空间格局方面与自然基础和发展条件优越的地区不能相比。有些因素是人为不可改变的。各区域的资源环境基础决定了我国城镇化存在巨大的区域差异性和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不分具体自然基础,一刀切地推基于区域视角下对中国城镇化空间转型的思考进城镇化必然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应该与我国的主体功能区的规划范围相吻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