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实习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5:01: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体育专业实习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体育专业实习论文

篇1

以吉林大学、吉林体育学院、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等开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省内10所高校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情况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出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对实习工作的重视程度

(1)实习学校.

实习学校对实习的有效管理,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情况,在实习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布置与安排,并在实习开展的过程中对上述过程做必要的监督与调整,以保证实习顺利进行的活动.因此,做好学生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多数教师认为,实习前的动员和实习计划的完善是影响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调查中发现有近25%的学校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计划中实习时间和次数安排不合理;二是对学生实习前宣传动员力度不够;三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应急预案不当;四是安排教师指导和督促、检查不得力;五是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

(2)指导教师.

由于实习学校的不重视,也导致部分实习指导的教师不重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的带队指导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影响专业实习的质量.调查中发现有36.4%的教师对学生实习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不能及时下到实习点,即使是到实习点也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指导根本不到位;二是没有针对具体的案例来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对学生实习的全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疏于监督;四是实习过程中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力度不够,没有达到最佳的实习效果.

(3)实习学生.

由于就业形势不乐观,直接导致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调查发现,有近40%的学生认为专业实习是可有可无的,对他们的就业没有什么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敢于吃苦、敢于拼搏、敢于争先、勤奋好学的精神,在实习单位的工作和学习态度不认真,缺乏敬业精神;二是实习的思想意识淡漠,认为无所谓,只是在实习之初到实习单位报道后就毫无踪影,无所事事;三是在学校期间准备不足,对工作岗位上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不得力,面对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对的措施不多,甚至是没有办法;四是缺少实际工作的经验,不善于观察与学结等,工作业绩不突出,这样实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用人单位.通过调查发现有40%的单位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到该单位实习的学生往往是本单位职工的子女,或者有其他的社会关系,碍于情面,不得不接收,接收后也不安排具体的工作,只是在实习结束后给盖个章、写个鉴定了事;二是把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用而不导”;三是安排与专业无关的人进行指导,往往有失偏颇.即使是安排专人来指导,指导人员或是无指导经验、或是指导不认真,敷衍应付,失去了实习的本来意义.

2.2实习安排的时间和次数

资料显示,英国的一些师范学院的实习分几个阶段,普遍采用的形式是第一年安排四周,第二年安排五周,第三年安排六周,教育实习32周以上;日本等国也有类似的作法,法国初高教师培养(2年)教育实习500课时,中等教师培养(2年)教育实习300课时以上.调查中发现多数的学校采用一次性实习,而且是安排在第八学期,实习时间为12周,除去校内预备实习和实习结束的总结与成绩评定,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只有十周左右.在十周的时间里学生既要在实习单位完成实习任务,又要参加各种毕业生就业洽谈会选择用人单位,同时他们还要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查阅资料、论文的写作、答辩等一系列的活动,时间非常紧.此时,毕业论文、实习与择业往往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者相衡取其重,就业放在了主要地位,实习就被放在了次要地位.加上各个方面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一部分学校将实习安排在第六或第七学期,但也是一次性实习.只有2~3所院校安排了两次或多次实习,收到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2.3实习的管理模式

目前全国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模式大多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模式.调查中发现有部分院校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也有部分学校采用混合编组和顶岗实习的模式,这些模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为了保证学生实习与就业有机结合,许多学校普遍采取了“自主分散”的实习形式,从效果看这种形式是灵活有余,监管和指导不足,往往是“放羊式”的实习形式,并没有达到实习的真正目的和效果,并没有实质性地发挥实习的作用.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环节的优化策略

3.1建立健全实习管理规定,加强毕业实习过程控制

建立和健全实习管理规定是保证毕业实习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第一,建立和健全实习管理规定.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实习的操作和流程,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第二,要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召开全体学生的实习动员大会,详细讲解实习的目的、意义、实习的主要内容、实习要求和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要求学生充分认识毕业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其次,做好预备实习工作.此时要多假设一些情境,要求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方案,指导学生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第三,规范实习过程管理,加强教育实习的质量监控.由于实习的整体周期较长,实习点分散,带队教师不可能长期驻点管理,整个实习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管,实习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因此,要做到严格管理,加强实习的质量监控.除安排1~2名学生干部作为负责人与学校和指导教师沟通外,学校还要派出检查组,采取不定期走访抽查、咨询实习单位等方式来掌握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整体表现.既要检查学生的实习状况,也要检查指导教师深入实习点的指导情况,使整个实习环节达到“监管一体化、信息畅通化”的良好状态,从而确保专业实习质量的不断提高.

3.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指导队伍

作为一门新兴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相比,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专任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能指导专业实习的教师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同时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不足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导致指导教师对实习工作同样不重视,走过场、应付了事,学生的实习得不到很好地指导,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我们要挑选一些具有丰富社会体育实践经验、有一定的专业实践水平的教师来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其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采用选派2~3名教师到实习单位挂职锻炼的方式,来增强教师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和专业实践经验,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指导水平.

3.3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是完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工作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成立较晚,许多高校在对待专业实习方面还没有脱离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桎梏,缺乏创新性和开拓精神.同时,由于重视程度不足,检查、督促和指导不到位,经费紧缺等原因,造成了当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足够实习基地.只好采取分散的实习方式,这种实习方式是在实习前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地点,实习的地点和人员都较为分散,实习学校无法派出更多的教师进行指导和管理,从而导致实习效果较差.其解决办法是:由高校牵头与体育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健身俱乐部等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社会体育实习基地.学校选派教师与实习基地的专业人员联合组成实习指导小组,共同制订实习的指导计划和实施步骤,协作指导实习生的专业实习.

3.4丰富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延长实习时间

在国家大力提倡体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重点强调专业实习不仅仅为学生就业作准备,也不仅仅为了演练和检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教学理论和实际职业技能水平,应该向提升国家国民经济转移而设计,将着眼点放在自己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和人生发展奠定一个稳固的良好的基础.因此,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多数高校在实习形式上仍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方式,或者是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针对上述情况,一些高校规范了管理模式,对教育实习的形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实行开放式实习或顶岗实习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都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我们要丰富实习的内容和形式,采用分阶段实习或者延长实习时间,加强对毕业生的实习和教师指导工作的检查等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篇2

2缺乏反思与自我更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部分体育教师只是一味地听信课本知识,学会了“教什么”,而从来不追究“怎么教”。久而久之,体育教师就会缺少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意识。而一旦有了这样的意识,必将影响自身的专业发展。目前,体育教师日常的工作重点放在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上,却往往忽视了对本专业的深人思考和探究。然而,这种教学的思考和探究却是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态度。通常所见的体育教师只是单一地向学生传授体育方面的课本知识,而缺少对本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教育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深人思考。当然,针对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足以及对教师自身的教育的缺失等等方面的问题,其对应的目标内容一也被列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纲要中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以上这些困扰我国教育领域的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3职业倦怠情绪普遍存在    

篇3

课程是学校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基本上沿袭中师或高师的课程体系:

一类是公共基础课,如语文、英语、政治等;一类是专业基础课,包括专业理论和为专业课服务的课程;再一类就是专业实践课,课时安排较少。这种课程体系的弊端在于实践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课程设置重复交叉,主要验证理论知识点,学生对实践环节普遍不重视,理论知识程度偏深、新知识缺乏,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特长不过硬。比如很多幼儿园开设英语口语、电脑绘画、艺术特长班等,但一些幼教毕业生只会电脑打字、上网聊天,对绘画、动画和课件制作知之甚少。

很多人虽然学过英语,却无法胜任幼儿英语口语教学,幼儿体操、舞蹈、音乐、书法等艺术特长师资也十分匮乏。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前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城市中广泛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学前专业学生的要求大大提高,除了要他们掌握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的能力外,还要求毕业生具备幼儿园课程的设计、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儿童玩具的设计与研发等技能。可见,构建学前教育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全面、系统地进行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也是当前学前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应力求通过重新配置课程和界定内容,突出加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思想,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培养目标是制定课程目标的理论依据,它对课程的具体目标具有规范的限制作用。我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就业岗位主要是企事业单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全国各地幼儿园、家庭成长教育工作与学前教育领域。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要求是: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幼儿教育技术能力强,专业新知识吸收快,熟悉幼教方法,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及具有与人合作的能力,能在幼儿教育管理与教学业务中发挥骨干作用。我们根据高职的职业化要求重新确定了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从原来对基本技能的培养转向了以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传统的以“学科本位”课程论为主导的课程体系的弊端,建立一个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幼儿园实际需要,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目标是:(1)突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对学生将来就业的定向性,即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能够满足幼儿园需求的毕业生。同时,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课程为主要基础,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幼儿园工作的需要,努力做到毕业后就能独立开展工作。(2)解决当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学前教育工作相对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工作来说,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由于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学前教育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弹、说、舞、唱、画等艺术教育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要强化基本职业能力训练,创造机会使学生接受基本能力训练,让基本职业能力训练不走过场,提高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3)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上适应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样化的需求,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就业方向针对性,满足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课程计划是落实培养目标的关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来支持,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尚处于探索之中。一个优秀的课程体系的产生,首先要通过对职业领域现状与发展的深入调研,切实把社会对人才培养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实际要求,特别是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结构,创新组织方式,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我们的思路是:

以培养能力为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把高职课程归类为“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即直接对应社会生产相关的某类岗位,是培养学生特定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能适应一定职业领域要求的课程。由此可见,高职课程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体系,都必须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

以“全实践”为理念所谓“全实践”是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

以前,我们往往存在一种模糊认识,认为只有到毕业前的实习阶段才有实践教学,因而强调集中实践环节,忽视全过程实践。

事实上,实习只是实践教学的一个环节,真正的实践教学应当是一个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完整过程,它的理想追求在于使学生步入教学一线之前就获得教育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

具有针对性高职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基本依据,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每门专业技术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要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需要进行“订单式”教育和培训的机制,使所学知识学了有用,学了会用,学了实用。

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这是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要完成弹、唱、跳、做等内容的考核,严把出口关。

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围绕目前幼儿园的主要课程及私立幼儿园开设的新课程设置了职业技能实践课程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实践课程体系图职业技能课程强化学生专业方向的发展,通过专门化、系统化的学习,促进学生专业方向的形成和巩固。此类课程包括:语言、艺术、健康、自然、科学五个模块,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助,围绕幼儿教师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在设置这一模块时注重强调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综合化就是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经过一定的调整、删改、补充,有机重组为一门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课程综合化的成果是综合课程的系统讲义或完整教材。比如,把动物、植物、天文、地理、物理等多领域的知识综合为《科学》,《美术》是素描、简笔画、手工三方面内容的综合,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真正“能用”、“会用”、“活用”。

教学见习、实习教育实践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安排,我们的特色是提出“学前见习”的概念,在新生入校后不久,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去感受教学环境,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的身心与行业进行“零距离”接触,使每个学生都投入到一个职业角色中或准职业角色中。以后随着教学深入,逐步增大课时量,形成以后期为主,集中与分散并行的实践形式。教育实践课程内容依据学科的序列和与学前教育专业的有机结合安排并贯穿始终。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面,丰富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渠道。此类课程包括幼儿故事创编、儿童玩具设计与制作、创新成果展示、儿童心理咨询、学生创意竞赛、幼儿园环境设计、幼儿故事创编、幼儿珠心算等等。选修课的设立要着眼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全面素质;着眼于学生自我设计知识结构,体现个性化教育。

通过对课程设置的改革,使得学校对教学内容的调整更加灵活,教学针对性加强,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学生学有所用,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邵宗杰.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张忠福.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8).

篇4

一、引言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指由区域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科技中介等围绕技术创新活动所构成的组合及规则,是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基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基于资源成本的竞争优势正在日益消减,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除了创新别无他途。但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受发展程度的限制,多数企业缺乏足够的技术基础和人才的积累,充分利用和整合区域范围内的各种创新资源,如:人才、技术平台、研发机构等,以及良好的区域协同合作的优势,是国内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

在以往的有关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中,多从区域企业联盟、产业集群等角度进行研究,以及从区域创新体制角度进行研究。前者侧重于企业之间的配套协作,虽然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但是,由于企业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竞争矛盾,使之并不能成为区域共享的技术创新平台。

技术转移中心作为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专门机构,兼具企业和事业双重属性的身份,直接参与到区域技术创新的活动中,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扮演区域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研究技术转移中心在区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以技术为基础与导向的创新活动,是对新技术、新工艺等的探索和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过程,也嘶主体整合各种可能的资源用于仓撕的过程。

技术转移是指将技术成果从所有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技术需求方的一系列过程,是实现技术资源应用于创新实践、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桥梁。因此,技术转移提供了技术创新整合外部各种资源以实现创新的途径,两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技术转移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加快创新的进度,缩短创新的周期

一项技术创新活动一般需要经历: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新产品的试制与新技术的试验、批量生产或规模应用等过程,每个环节都有很多难点需要克服,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通过技术转移引进外部资源,吸收和应用已有的研发成果,可以加快创新的进度,缩短创新的周期。

2.2提高创新的成功率,降低创新的风险

技术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充满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创新主体在进行创新时,往往会投入大量的创新资源,创新的成败对创新主体来说影响非常大,充满风险。通过技术转移,引进外部技术资源,辅助创新的决策和方向的把握,可以使创新少走弯路,降低创新的风险。

三、基于技术转移中心的区域技术创新平台

3.1组成结构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活动的创新系统。图2所示是以技术转移中心为核心的区域技术创新平台。从图中可知,此区域技术创新平台由以下部分组成:区域技术创新的主体,如区域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区域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如人才培训引进的服务机构、技术交易的市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技术成果孵化创业基地,以及技术转移中心等。区域技术创新的文化与体制环境,如地方政府为推动技术创新制定的扶持政策、区域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等。

同时可知,该区域技术创新平台是一个层次化的平台,即可以划分成为区域内和区域外的两个层次。区域技术创新平台的存在为区域内的技术创新主体与区域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和渠道。而在区域内,技术转移中心在其中承担了技术创新的推动和协调的核心作用。

3.2技术转移中心的职能

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技术创新的协调和组织的职责,技术转移中心必须具备以下的职能。

(1)区域技术与商贸信息的集散地。从区域行业的特色出发,收集行业相关的技术、商贸、政策等各种信息,使技术转移中心成为区域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了解国内外行业动态、商业机会的重要信息的渠道,成为区域企业对外交流、推广、宣传本单位的信息窗口。

(2)技术交易的市场。技术转移中心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技术成果的交易中介,通过技术成果的交易、合作是促进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的重要途径。技术转移中心应建立技术成果交易所必需的交易场所、市场规则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引进技术交易相关的专业职能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专利事务所等,并加强与工商、财税、科技等政府机构之间的联系,甚至可以在取得政府授权的前提下,代办部分行政事业。

(3)技术成果产业孵化的基地。新兴技术成果在为企业接受之前,一般需要有一个培育、试验的阶段。因此,提供一定条件的技术培育、成果孵化、中试的基地,对于促进技术创新极为重要。技术转移中心最好能够配套提供成果产业孵化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及相关扶持政策,如:厂房、资金配套、设备配套等。目前,有些地区的技术转移中心与科技创业园合署办公,已具备这些方面的条件。

(4)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与展示中心。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是技术所有方与需求方之间沟通与协商的过程。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与展示,是提供需求方了解认识这些新技术、产品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技术转移中心应提供相应的展示、宣传的设施,如有些技术转移中心建立的具有一定面积的可供实物展出、演示的展示中心,以及利用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建立的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网上展示中心等,都是一种非常好的推广展示方式。

(5)人才培训与服务。人才是技术创新最重要的,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合理的人才流动有助技术的转移,能带动和促进创新的实现。目前,国内除部分大中城市之外,多数地区区域范围内的人才资源都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缺乏,这在很大程度限制和制约了区域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实现。因此,技术转移中心应担负起高层次人才的联系、引进,职业性人才培训与中介服务的作用。目前,国内很多技术转移中心本身就建立在高校,占有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好人才服务工作,本身就是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一项基本工作。而对于非高校所属的技术转移中心来说,加强与高校、人才培育与服务机构的合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对于部分有条件的技术转移中心,可以引进人才服务机构设点,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

(6)风险创投的园地。资金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资金不足的限制,造成很多技术创新的项目不能顺利开展,很多有前景的技术成果不能及时产业转化。作为创业孵化的补充,技术转移中心在引进风险创投上也需进一步加强,有条件的技术转移中心可以设立创业基金,扶持好的技术项目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

四、策略

国内自2001年开始成立由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组成全国性的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等科研机构也成立了相应职能的技术转移机构,而其他地方性的技术转移中心成立的时间更短。由于建设时间较短,各方面处于逐步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使技术转移中心能够具备上述职能,必须加强技术转移中心的自身建设,争取更多的支持。

4.1专业的技术转移队伍

技术转移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对于技术转移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除了要求熟悉转移业务所需的技能,如熟悉法律法规、行政政策等之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基础,最好能具备一定专业背景。因此,技术转移中心应根据区域行业的特色,培养和建立具有相应专业背景知识的技术转移队伍。

4.2完备的业务规则

技术转移是一项政策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工作,业务流程具有一定复杂性,尤其是部分涉外技术转移项目,更须严格地按既定的业务流程办事。因此,技术转移中心应制定各类技术转移业务的规则与流程,如人才引进、成果转让等各种业务流程。

4.3市场化、公益性结合的运作模式

技术转移是一项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工作。对于技术转移中心来说,以市场化方式的运作,可以保证技术转移中心的经济利益,有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而坚持公益性的服务,可以使技术转移工作能够保持在积极、正确、良性的轨道上,不至于为偏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公众利益,尤其是致力于成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核心的技术转移中心来说,坚持公益性意义更加重要。目前,国内的技术转移中心都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市场化,但可能市场化的程度稍稍不够,还可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4.4广泛的区域技术创新联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