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幼儿园实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2 15:01: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专幼儿园实习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专幼儿园实习总结

篇1

二、专家团队指导策略

专业建设要始终保持健康、快速、良性的发展,就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适应市场对人才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有一个前瞻性的专业建设组织来进行指导。2013年7月女子职业中专颁布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成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幼儿园负责人、行业专家、高校教师、学校骨干教师、市教育科研人员等组成,其功能主要是编制审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方案、为专业与幼儿园的合作搭建桥梁。女子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许多改革措施都来自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们的建议。

三、岗位实践提升策略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专家非常重视学生教育教学见实习的作用,学生在校期间的见实习是专业意识和角色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重要动力。女子中专安排一年级参观幼儿园活动,见实习安排在二、三年级,二年级见习主要任务是熟悉幼儿园,熟悉岗位,熟悉幼儿,培养初步的职业意识和必须的劳动态度。三年级见实习主要任务是熟悉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组织管理制度,培养学生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规范的角色意识,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幼儿观。顶岗实习安排在四年级,时间为一年,学校实习管理规范、严格,实习前签订合同,实习中班主任指导调控,实习后总结评价,保证学生迅速成长为幼儿园需要的合格人才。

四、师资水平提高策略

师资水平是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中职学校应完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制定兼职教师聘用、培养与考核评价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建立行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技能课和顶岗实习兼职教师的长效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女子中专仅2013年5~7月份,就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师德培训、教育教学培训、企业专家讲座、校本教材培训、女子学堂讲座、考取相关资格证书等培训,使该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校还安排教师走进幼儿园,走进基层,通过观摩、参观、实践,锻炼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指导能力,同时也允许幼儿园的教师走进学校学前教育的课堂观摩、学习,相互切磋交流。师资水平的提高为该校专业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篇2

2010年8月底,我园刚刚成立,市教育局给我园分配了25名大中专学校刚刚毕业的学生;新教师从学校踏上工作岗位,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憧憬多于理解,对自己所要工作的幼儿园是向往多于了解。因此,为了让新教师在开始工作之前就对幼儿园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有初步的理解,8月中旬我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新教师岗前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主要从理论学习和基本功训练两个方面进行:理论学习让新教师了解和熟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工作规程、日常工作细则、管理条例及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让新教师有所了解和熟悉幼儿教师与家长、孩子、同事交往的礼仪、班级管理的技巧、赏识教育等方面;对幼儿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主要包括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写作、识谱、弹唱、形体训练、民族舞基本动作、绘画以及拼音教学等。一周培训活动结束后,新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为他们迈好初为人师的第一步、尽快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梦想在岗位中实现

由于我园刚刚成立,相对而言我们没有更多的经费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因此,近三年来,我园立足本园实际,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以研促教,通过举办各类教学比赛活动、教学公开课,鼓励年青教师互相学习,努力寻求有幼儿园自身特色的园本培训之路。

2010年6月至7月,我园进行了全体教师参加的展示课活动。11月举行为期一周的"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公开示范课,强化保教工作质量,促进我园教师专业化发展。

2011年5月,我园全体教师参加了首届"三笔字"大赛。希望通过此次比赛在全体教师中掀起苦练教师基本功的热潮,让我园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2年10月,为了给全体青年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平台,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园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教导处的精心组织下,我园开展了2012年第一期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

2013年5月,我园再次举行了公开课展示活动。此次活动特邀格尔木市教育局领导及市教研员进行随机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结束后,市教研室教研员们组织参与听课、讲课的教师共同进行评析,总结老师们在授课中的优点,找出了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3.追求多彩的梦想

创办特色教学,办出自己的校园特色文化,为了将此精神落到实处,近三年来,我园相继制定了"古韵熏陶-诵读古诗,诗中识字"、"手巧心灵-手工制作"、" 精灵舞动的课堂"等特色教学活动。以下是我市各大新闻机构报道我园特色教育活动的摘要:

2011年5月10日,格尔木市电视台报道:为了提高教师的绘画技能、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展示教师综合才艺。近日,格尔木市六一幼儿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师绘画技能比赛,此次活动得到了全体教师的热烈响应……

篇3

幼儿园课程审议以幼儿园发课程的实施及建设为目的,也就是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境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和分析,以便对相关的内容、策略等作出选择。我国幼儿园课程不是国家课程,一般不采用行政手段强行统一。因此,幼儿园对课程有很大的决定权。当前,很多幼儿园正在进行园本课程的建设。这样,幼儿园课程审议就成了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成了教师转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课程审议过程发生的幼儿园几乎是不存在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幼儿园课程审议的意识性、合理性尚待加强。

二、谁在审议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主体,在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文化中,在不同性质的幼儿园课程中,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说,教师、保育员、园长、家长、政府行政人员、专家、社区人员等都有可能参与幼儿园课程审议。其中,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主要形式。分析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实践,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几种不同的情况。

从目的性、经常性的角度看,幼儿园课程审议有以下三种情况:

(1)哑口实践:教师之间极少交流,分配教学任务甚至相关科目后,各自完成任务,互不了解,互不关心,课程实施过程中当然也就不会有配合和整合。这种情况虽然是极少数,但的确存在。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同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幼儿园的人际氛围等因素有关。

(2)偶尔为之:教师之间有一些课程审议的现象,但出现频率很低,目的性不强,还没有意识到课程审议对课程实施及课程建设的作用。

(3)经常发生:课程审议成为教师的一种经常性活动。教师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课程审议,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课程审议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师在课程审议过程中专业才智得到充分激发,思想也会碰撞出火花。

从参与者的角度看,幼儿园课程审议有以下四种情况。

(1)班内审议:课程审议主要在班内教师进行。在很多幼儿园里,保育员也参与课程审议。

(2)班际审议:课程审议不是局限在班级内,而是发生在幼儿园的不同层面。有时是年级组内的审议;有时是研究组、学科组或领域组内的审议;有时是综合性的,由园内众多人员参与审议。有些教师甚至有意识地让幼儿参与课程审议,幼儿对某些课程内容、活动形似、活动材料甚至活动规则具有发言劝和决定权。

下面是某园大(二)班的H老师和X老师及大(三)班的W老师之间的课程审议片段:

教师H:我的想法是既然出去一次,就尽可能让幼儿多看、多听,充分发挥调查的作用,不要局限在看“河流”上。

教师X:我认为不是不能看别的,而是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看被污染的河流是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只用了6分钟,而看奶牛场却用了11分钟,看老年活动室也用了9分钟,看埋电缆用了15分钟,在路上随意走走看看也用了不少时间。是不是?

教师H:我认为自己还是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虽然看“污染的河流”只用了6分钟,但达到了调查的目的。我设计的活动目标是“让幼儿感知河流被污染的状情况,并知道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清楚地盾到了河流被污染的状况,也闻到了气味,还看到了两个排污口,我想上目的已经达到。

教师W:其实,你们可以沿着河走一走,也许还可以发现其他污染源。

教师X:也可以从当地居民那里了解河流原来是怎样的,污染以后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

教师H:当时人只注意让幼儿感知河流污染情况,没有考虑那么多,时间也到了10点25分。其实可以再深入一点的。我的目标是不是太死板了?

教师X:是的。根据昨天的情况,你在那时返回是合理的,孩子又累又渴,应该终止活动,主要问题是整个上午的时间安排不合理。

教师H:我真的觉得应该充分利用每一次参观的机会,让幼儿多看一些东西。

教师W:多看是不是要以完成教学目的为前提?外面的东西很多,随意让幼儿看是永远看不完的,我们是老师,我们和家长带幼儿出去是不是应该有点不一样?

教师H:是的。

从上述课程审议片断中可见,教师的认识由不一致逐渐趋向一致。当然,教师的认识并不是任何时候趋向一致都是合理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审议都能导致教师认识的一致,这里有一个标准的问题。

(3)园际审议:幼儿园之间不定期或定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审议。不同幼儿园的教师组成旨在解决课程问题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幼儿园之间通过课程审议可以优势互补。

(4)社区人员参与的审议:课程审议的参与者不限于幼儿园的幼教工作者,社区人员也可以参与。其中包括社区专业指导人员(教研员、幼教研究人员等)、家长及其他社区人员。这些人员给幼儿园教师带来新的视角、新的知识、新的资源,也可能会给幼儿园教师带来新的挑战、新的困惑。社区人员与幼儿园之间观念的一致性水平决定了这种审议的成效。以下是社区人员参与课程审议的案例片段。

教师D:幼儿用纸盒建成摩天大楼后,觉得纸盒的颜色不好看,有的小朋友提出在大楼上刷颜色。但大楼太高了,幼儿怎么也够不着,就着急了。我站在边上也急了,就对他们说:可以把楼房放倒,这样就可以蹲着途。小朋友很快给楼房上了美丽的颜色。

教师D:我怎么就没有想到用这个办法呢?

社区参与者:我觉得这样做并不是最好。

教师G:是不是包办了?

社区参与者:好象不符合你们正在实践的实习场的“逼真性”原则。

教师D:什么是逼真性?

社区参与者: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个楼房是建好后放倒再装饰的吗?实习场是摹仿生活的,与现实相似的。

教师G:幼儿会不会把工作当成游戏?

社区参与者:其实,真和假对幼儿来说,可以很快加以转换,幼儿一直在真理和想象中跳跃。实习强调真实是基于真实情境中问题和挑战的真实性。在比身体更高的物体上刷颜色,幼儿以前没有碰到过,是现实的实习场给定的。它是一次挑战,一次教育机会,一次很好的锻炼。

教师的建议可能剥夺了这个机会:

教师G:好象是的。

教师D:这样是不是也有安全问题?小朋友站在高处刷颜色可能会觉得不平稳。

社区参与者:他们不但觉得不平稳,还会觉得房子会移动,需要其他幼儿合作来按住房子。教师的作用就是安全保护。这样给房子刷颜色,幼儿能记住很长很长时间。

教师D:是不是我们对实习场的原则把握得不够准?

社区参与者:建议对每一条原则举例说明,就举自班级的实例,这样有助于理解。

教师:让我们再想想。

三、幼儿园课程审议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篇4

幼儿园课程审议以幼儿园发课程的实施及建设为目的,也就是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境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和分析,以便对相关的内容、策略等作出选择。我国幼儿园课程不是国家课程,一般不采用行政手段强行统一。因此,幼儿园对课程有很大 的决定权。当前,很多幼儿园正在进行园本课程的建设。这样,幼儿园课程审议就成了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成了教师转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课程审议过程发生的幼儿园几乎是不存在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幼儿园课程审议的意识性、合理性尚待加强。

二、谁在审议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主体,在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文化中,在不同性质的幼儿园课程中,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说,教师、保育员、园长、家长、政府行政人员、专家、社区人员等都有可能参与幼儿园课程审议。其中,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主要形式。分析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实践,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几种不同的情况。

从目的性、经常性的角度看,幼儿园课程审议有以下三种情况:

(1)哑口实践:教师之间极少交流,分配教学任务甚至相关科目后,各自完成任务,互不了解,互不关心,课程实施过程中当然也就不会有配合和整合。这种情况虽然是极少数,但的确存在。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同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幼儿园的人际氛围等因素有关。

(2)偶尔为之:教师之间有一些课程审议的现象,但出现频率很低,目的性不强,还没有意识到课程审议对课程实施及课程建设的作用。

(3)经常发生:课程审议成为教师的一种经常性活动。教师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课程审议,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课程审议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师在课程审议过程中专业才智得到充分激发,思想也会碰撞出火花。

从参与者的角度看,幼儿园课程审议有以下四种情况。

(1)班内审议:课程审议主要在班内教师进行。在很多幼儿园里,保育员也参与课程审议。

(2)班际审议:课程审议不是局限在班级内,而是发生在幼儿园的不同层面。有时是年级组内的审议;有时是研究组、学科组或领域组内的审议;有时是综合性的,由园内众多人员参与审议。有些教师甚至有意识地让幼儿参与课程审议,幼儿对某些课程内容、活动形似、活动材料甚至活动规则具有发言劝和决定权。

下面是某园大(二)班的H老师和X老师及大(三)班的W老师之间的课程审议片段:

教师H:我的想法是既然出去一次,就尽可能让幼儿多看、多听,充分发挥调查的作用,不要局限在看“河流”上。

教师X:我认为不是不能看别的,而是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看被污染的河流是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只用了6分钟,而看奶牛场却用了11分钟,看老年活动室也用了9分钟,看埋电缆用了15分钟,在路上随意走走看看也用了不少时间。是不是?

教师H:我认为自己还是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虽然看“污染的河流”只用了6分钟,但达到了调查的目的。我设计的活动目标是“让幼儿感知河流被污染的状情况,并知道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清楚地盾到了河流被污染的状况,也闻到了气味,还看到了两个排污口,我想上目的已经达到。

教师W:其实,你们可以沿着河走一走,也许还可以发现其他污染源。

教师X:也可以从当地居民那里了解河流原来是怎样的,污染以后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

教师H:当时人只注意让幼儿感知河流污染情况,没有考虑那么多,时间也到了10点25分。其实可以再深入一点的。我的目标是不是太死板了?

教师X:是的。根据昨天的情况,你在那时返回是合理的,孩子又累又渴,应该终止活动,主要问题是整个上午的时间安排不合理。

教师H:我真的觉得应该充分利用每一次参观的机会,让幼儿多看一些东西。

教师W:多看是不是要以完成教学目的为前提?外面的东西很多,随意让幼儿看是永远看不完的,我们是老师,我们和家长带幼儿出去是不是应该有点不一样?

教师H:是的。

从上述课程审议片断中可见,教师的认识由不一致逐渐趋向一致。当然,教师的认识并不是任何时候趋向一致都是合理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审议都能导致教师认识的一致,这里有一个标准的问题。转贴于

(3)园际审议:幼儿园之间不定期或定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审议。不同幼儿园的教师组成旨在解决课程问题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幼儿园之间通过课程审议可以优势互补。

(4)社区人员参与的审议:课程审议的参与者不限于幼儿园的幼教工作者,社区人员也可以参与。其中包括社区专业指导人员(教研员、幼教研究人员等)、家长及其他社区人员。这些人员给幼儿园教师带来新的视角、新的知识、新的资源,也可能会给幼儿园教师带来新的挑战、新的困惑。社区人员与幼儿园之间观念的一致性水平决定了这种审议的成效。以下是社区人员参与课程审议的案例片段。

教师D:幼儿用纸盒建成摩天大楼后,觉得纸盒的颜色不好看,有的小朋友提出在大楼上刷颜色。但大楼太高了,幼儿怎么也够不着,就着急了。我站在边上也急了,就对他们说:可以把楼房放倒,这样就可以蹲着途。小朋友很快给楼房上了美丽的颜色。

教师D:我怎么就没有想到用这个办法呢?

社区参与者:我觉得这样做并不是最好。

教师G:是不是包办了?

社区参与者:好象不符合你们正在实践的实习场的“逼真性”原则。

教师D:什么是逼真性?

社区参与者: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个楼房是建好后放倒再装饰的吗?实习场是摹仿生活的,与现实相似的。

教师G:幼儿会不会把工作当成游戏?

社区参与者:其实,真和假对幼儿来说,可以很快加以转换,幼儿一直在真理和想象中跳跃。实习强调真实是基于真实情境中问题和挑战的真实性。在比身体更高的物体上刷颜色,幼儿以前没有碰到过,是现实的实习场给定的。它是一次挑战,一次教育机会,一次很好的锻炼。

教师的建议可能剥夺了这个机会:

教师G:好象是的。

教师D:这样是不是也有安全问题?小朋友站在高处刷颜色可能会觉得不平稳。

社区参与者:他们不但觉得不 平稳,还会觉得房子会移动,需要其他幼儿合作来按住房子。教师的作用就是安全保护。这样给房子刷颜色,幼儿能记住很长很长时间。

教师D:是不是我们对实习场的原则把握得不够准?

社区参与者:建议对每一条原则举例说明,就举自班级的实例,这样有助于理解。

教师:让我们再想想。

三、幼儿园课程审议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篇5

转眼间,来幼儿园已经四个月了,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磨练和尝试现在,我的实习生活即将结束,但是这一段时间所带给我的,却能终身受益,我将珍惜剩下的每一天!这次实习中我第一次懂得了理解、喜欢孩子,要有很多很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这正是我们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回顾这些日子,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珍视的宝贵财富在这段时间里,我尝试了许多人生的不同际遇,它教会了我执着,坚持,奋斗,理解和珍惜这是我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刚刚进入幼儿园,才知道原来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一些理论的东西,缺乏实践经验来到了幼儿园,面对新的环境,遇到新的挑战,我只能一切从头开始失落感向我不断地涌来,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都喜欢我每天我都会早早的来到学校等在教室门口等待孩子们的到来,我用最快的速度记住全班孩子的名字,就为了能够在早上与他们问好每天早上亲切的问候成了我和孩子们第一座友谊的桥梁,在区域活动时我会以玩伴的角色与孩子玩耍;玩游戏时还会像孩子一样的耍赖;做错事情了我也会道歉;与孩子们平起平坐。

我利用一切时间与孩子相处,聊天,尽可能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渐渐地孩子们记住了我的名字;跟前跟后地缠着我问东问西;放学时他们记得和我道一声再见我的努力有了收获,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我会心的笑了幼儿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当他们接受了你就会真心的喜欢你、崇拜你、信任你孩子的爱是最真实、最纯真的当我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我愿意弯下腰走进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孩子,关心孩子我觉得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孩子照顾孩子还要与孩子的家长保持良好的关系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很重要,“家园共育”的方式能让幼儿得到更全面更好的发展在实习期间我尝试与每个家长打交道,一起分享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可喜的是孩子一天一天在进步,家长也对我这个实习老师日渐放心幼儿的天性是好模仿、好奇、好问的,但又由于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只有靠老师给予,提供和引导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

如果自己的学习兴趣不广,求知欲不强,不勤于思考,又怎么教出身心全面发展的幼儿呢?我在实习中增长了见识,我才知道,做老师难,做幼儿教师更难;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回到学校来充实知识,弥补缺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好比一把把锁,老师就是开启那把锁的主人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去发现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这个世界就是天才的世界跟孩子们在一起挺有意思的,还真想他们咱也当了一回张老师呢!经过实习,我才发现,要想当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儿教师还真不容易,光靠现在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喜怒哀乐,现在回想起来就象一串串冰糖葫芦,紧紧的串在一起,甜甜的我愿用我的热心,换取孩子们的安心;我愿用我的真心,换取孩子们的开心;我愿用我的实心,换取所有人的认同只有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孩子幼教本来就是一门需要具有爱心的专业面对一个个天真的孩子,我们更应该用母亲般的心去呵护他们短暂的实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幼师个人实习自我鉴定范文(二)

来附幼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磨练和尝试。虽是短短一学期,但是这一段时间所带给我的,却能受益终身。这次实习中我懂得了教育的第一步就是爱,受到了榜样良好的启发,深刻地唤起了幼儿教师的理想,他们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我在幼教的道路上一路光明。

实施幼儿教育要有爱心、有耐心。一学期的实习生活使我懂得:只要用心爱孩子,孩子也会一样爱你。身为幼儿教师,要弯下腰走进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这些日子,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喜怒哀乐,就象一串串冰糖葫芦,紧紧的串在一起。这些美好的片段,带给我纯真的幸福感,更教会了我一个深刻的道理:爱孩子是好的教育的第一步。孩子好比一把把锁,老师就是开启那把锁的主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老师要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去发现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

从附幼的老师们身上,我看到了为人师表散发出的耀眼光芒,我也找到了许多幼儿教育工作的榜样。老师们用心的指导,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从书写教案,备课到上课,我认真地准备每个环节。刚开始我只会死板地背教案,现在我能自信地、灵活地上好一节课,这中间我收获了相当宝贵的经验,离不开指导老师真诚的帮助。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也学会了如何解决孩子间的交往问题,以引导者的角色引领孩子正确地与同伴相处。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实操经验,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的天性是好奇、好问的,但又由于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只有靠老师给予引导。要教出全面发展的幼儿,首先教师自身就应是个全面好学的人。在实习中我增长了见识,也深感自身的不足,今后我将拓宽自身的学习兴趣,善于求知,勤于思考,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素养。 曾经的纯真也随着风雨的磨灭转变得成熟,也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这一学期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它们见证了我一个全新的成长。在幼教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我将以一个美好的起步,开始以一个主人翁的精神默默的耕耘,为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幼师个人实习自我鉴定范文(三)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有如雁过无痕一般,斗转星移,转眼从中专毕业到实习已半年多了,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些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团组织使我健康成长,使我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这繁忙的一年中在团组织的关心下收获不少。我收获了很多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

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学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回嘲笑现在的渺协…我们不得不笑并含着热泪坦然回首我们所走过的每一步路:

在日常生活上:以前我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半大孩子,而通第一学期开学前过7天军训生活和这几年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养成了独立性,不再娇生惯养,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

在学习上:如果考上中专是我人生的一个新的转折点,那么念法律系就是我那个阶段的冲刺。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了,唯一能够做的,而且作好的就是现在学习的目的异乎寻常明确,就是学习门类繁多庞杂法律知识,学得一点知识技能为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多一些安身立命的本钱。我深深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

篇6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145-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学前教育的深入发展,幼儿园必须有一支既有专业理论又有实践智慧的教师队伍。中专学历层次幼儿教师由于自身理论水平的限制,越来越不能满足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具有学术性的本科层次的幼儿教师又不能满足幼儿园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如何培养专业理论与实践智慧兼具的幼儿园教师呢?笔者试图探索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并推诸实践,以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一、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理论根据

1.个人实践理论

欧美国家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个人实践理论”,国内学者在研究中用“个人知识”、“实践性知识”来表述。尽管学者们使用的称谓不同,但实质还是一样的,即个人知识是个体所拥有的且真正信奉的、在实践中实际应用的知识。

有两种理论在支配着教师的思想:一种是师范课程所给予的教育理论,属于公共理论;另一种是教师的个人实践理论,即教师本人在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教育知识,它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真正“所采用的理论”。通过学习,“公共理论”进入教师的头脑中,教师能够叙述出来,但如果未经自己的亲身体验、理解,教师就难以把它转换为“实践性知识”,因而它虽然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却不能真正指导教师的行为。这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脱节的原因[1]。因此,个人实践性理论非常重要,它影响着教师对公共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它有利于引导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公共教育理论的同时,获得“个人实践理论”。再先进的公共理论,也只有内化为师范生的个人实践理论,才能对将来的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作用。

2.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2]。

当前,世界教育学术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论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过程与结果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总结起来,可以归结为如下三类取向,即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反思”的教师专业发展和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2]。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教师本人在日常工作中所进行的反思性实践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反思”成为目前教师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最近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提出要以能力为重,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然而,由于幼儿教师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又过于重视说、唱、画、跳等技能技巧的培养,加之幼儿园的工作烦琐而具体,导致许多教师存在思维的惰性,喜欢模仿,不善于研究,因而专业化水平较低,制约了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步伐。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的重心应放在提升学生理论素养,促进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反思型幼儿教师的培养之上。

二、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具备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的业务能力,能在城乡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少儿活动中心以及其他有关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教育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其培养策略如下:

1.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改革后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必然要从“教”向“学”转变。为实现“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的转变,可采取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情境之中,教、学互动,学、做结合。

(1)案例教学。教师选取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从案例中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评判,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就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冲突、碰撞,补充、修正、加深每一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教育教学事件的分析与决策能力。

(2)模拟教学。学生根据课程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幼儿园相应领域的教育活动内容,个别或分组设计活动过程,编写活动方案,然后在课堂内模拟教学,组织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或活动片段的模拟,最后学生反思评教。为提高每个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学前教育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的理论讲解与实践性教学的时间分配比例至少应该是1:1。

(3)课题驱动式教学。教师从当前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热点问题中提出短小精悍的若干课题,组织学生按研究兴趣分成课题小组, 结合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理论讲授和方法介绍,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提出解决课题的各种方案,并模拟课题研究活动流程。通过课题组长阐述、同学评议、教师点评等形式使课题方案从计划到实施力图达到最优化。以课题作为驱动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体会到实际研究的过程与成就感, 深受学生欢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实践教学竞赛、导师带动式教学等多种模式,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2.教育能力训练课程化

教育能力训练课程化,即将教育训练融入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知行合一,不断体验、反思,在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的有机结合中形成专业教育能力。

(1)专业科研能力训练。把“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毕业论文与设计”等训练学生科研能力的课程纳入专业必修课程,把“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儿童观察与记录”等课程纳入专业限选课程,提高专业科研课程的地位。结合模拟试教、见习、实习、教育访谈等活动,撰写观察日记、叙事报告、毕业论文,在记录中不断分析、评价、反思,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2)专项职业技能训练。在教学计划中开设“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演讲与口才”“朗诵艺术”等任意选修科目,强化活动方案的编写、听课、评课、说课、幼儿成长档案袋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幼儿家长沟通联系等方面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借助微格教学,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技能训练。通过试讲、录像、师生及小组同学间共同分析探讨、修改、再次试讲、录像、评价等过程,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效选择和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强调学生必须掌握“讲、唱、弹、跳、画、制”等六种技能,还可以通过开展“幼儿教师六项技能大赛”“十佳教学明星大赛”等,以比赛强化学生职业专项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教学基本功水平。

3.教育实践实习全程化

全程教育实践是实践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指师范生整个在校期间,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4]。全程教育实践是促进学生专业化成长的需要,也是缩短师范生“由生到师”角色转换过程的需要。

学生参加全程教育实践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学年,以校内实践为主。强化学生的弹、唱、跳、画、说、操训练,严格进行过关考核。可以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观摩实践基地、“六一”儿童节等大型活动;也可请幼儿园园长、专家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通过这些途径,让学生具体感知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加强职业意识,初步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第二阶段:第二、三学年,以基地实践为主。每学期安排一周时间到基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学生通过接触、观察幼儿,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幼儿的年龄特征,较全面、准确地了解幼儿;通过观摩幼儿园的保教活动、科研活动及幼儿园开放日活动等,促进学生更全面、真实地了解幼儿园教育、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状况;并且在第6学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见习一周,除了继续观摩、配合教师开展各项保教活动外,力争尝试自己独立带班一次,至少组织一次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感受如何组织和开展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真实体验教师角色。第三阶段: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实习与顶岗实习。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这一阶段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实践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试教活动;二是在最后一学年先集中实习后顶岗实习 。集中实习一般安排在实践基地,时间一个半月,实践基地幼儿园一般都是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幼儿园教师指导会更规范。顶岗实习可由学生自主联系有就业意向的幼儿园,一方面学生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眼下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篇7

进入新世纪后,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教育科研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其中也包括幼儿教师。我工作在幼儿教育第一线,时间跨度长达十四年,担任过从幼儿教师到园长等几乎幼儿园所有职务,熟悉幼儿园管理流程与内容,了解幼儿教师所有的工作内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水平、教育理念、教育理论、科研水平、个人魅力等[1]。我通过与同事、同行交流,结合自身成长的困惑,对幼儿科研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一、幼儿教师科研现状

(一)幼儿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低,科研意识淡薄。

我国大部分的幼儿教师的培养,由原来的中专逐步向大专过渡,趋势是向高层次发展,但是现今由于客观历史原因,绝大部分骨干幼儿教师(30岁左右)都是中专和大专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的结构特点决定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他们大多对于科研没有基本的概念,很多工作都从自我感受的感性点出发,以前人和自己的经验作为工作的指导和出发点。大部分幼儿教师的工作观点是完成基本的日常班级管理与幼儿管理,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觉得科研工作距离自己比较遥远,只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做好本职工作即可。很多幼儿教师就算表面进入了科研领域,其实只是为了考核、评职称或者完成市、区、园里的工作任务,几乎没有主动进行科研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育科研的主动性、兴趣性、积极性等各方面都不成熟,往往是被迫参与、从事科研的,科研意识非常淡薄,基本没有机会体验教育科研和科研应用所带来的乐趣,并享受其中的成功感[2]。

(二)幼儿教师科研知识比较缺乏。

所谓幼儿教师科研知识特指幼儿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我结合通过自身工作经验,与周边同行的交流,以及相关报告的调研发现,30周岁以下的幼儿教师中只有极少数幼儿教师系统学习过幼儿科研知识,很少有人了解如何参与幼儿教育科研活动,几乎不懂科研课题设计的规范与流程,不了解幼儿教育论文撰写的规范。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幼儿科研就是写论文,甚至是写工作小结。他们根本无从了解教育科研是一个从收集、选题、论证、立项、计划、调研、撰写、修改、结题到撰写完整报告、,再跟踪提高、研究的过程[3]。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幼儿教师会主动订阅幼儿教育理论的相关报纸、刊物,更不会主动寻找、学习相关幼儿科研理论知识,大部分幼儿教师科研为零。

(三)幼儿教师科研能力普遍很弱。

所谓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幼儿教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并找出其中一般规律的过程,最终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幼儿教师科研能力很弱主要表现在:1.幼儿教师普遍感觉科研难度很大,不知如何从何获取课题,不知如何开展研究课题;2.研究课题方法、手段单一,主要集中表现就是上网搜索资料,然后抄抄、改改、写写,应付了事,完成任务,不求创新;3.研究方向很集中,基本就是取材于幼儿的日常行为管理内容,然后就某一点进行经验性的总结,造成大多数论文雷同;4.研究应用性狭隘,科研内容推广性、应用性不强,大多数属于纸上谈兵,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二、提升幼儿教师科研水平的途径

(一)加强学历教育,提升整体层次。

当前幼儿园的主体教学力量是主干教学教师,绝大部分以师范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为主。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下,学前教育的生源并没有得到提高,招收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入校文化成绩较差。在这种生源质量的前提下,即使通过严格的学前教育培训,也很难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幼儿教师。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走访身边同行发现,幼儿教师的科研概念起源于其在学生时代的学习,然而他们在师范学校学习学前教育专业时,课程中几乎没有相关指导性内容,在学生时代没有科研概念。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起跑线教育受到重视,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家长不遗余力,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选择优秀的学前教育资源。一方面是社会的高要求,一方面是培养的低层次,相互矛盾、冲突。所以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就必须提高学历教育水平,在整个培养幼儿教师体系中渗透科研相关内容,使招生、培养过程、实习、毕业四个环节紧紧相扣,提高招生标准,夯实文化理论基础,使得生源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加强培养过程,在培养过程中灌输终身科研的概念,利用课程教学,建立幼儿教育的科研方法体系;加强实习过程,让学生利用理论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问题,从而激发学习与科研的欲望;重视毕业环节,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要求,严格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建立毕业生档案,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指导,让学生离开学校并不脱离学校,经常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指导。

(二)幼儿园工作管理。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集中场所,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占据很小部分,绝大部分都是幼儿教师,直接带班从事幼儿学前教育管理。现在的模式基本上都是老教师带新教师,这里的老教师是教龄长而不是年龄长。社会化大发展,优质的幼儿教育资源稀缺,需求量增大,很多优质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大多数喜欢招聘一些有经验的幼师做管理人员,而从事一线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则喜欢招收青春、活泼的大学毕业生。很多新幼儿教师进入此行业后,基本就是靠老教师带,加上自己摸索,逐渐凭借经验在从事幼儿教育。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使得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增长了阅历,但是对于长期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变繁为简并不是有利的。在幼儿园工作管理方面,应该将幼儿园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相结合,以双赢为归宿点。定期邀请高校幼儿教育教学类的科研教师和幼教科研专家入园进行学术讲座;积极营造崇尚幼儿教育教学科研的园内氛围,鼓励中青年教师投身科研,让大量的感性材料变成理论知识,指导自我的长期实践;加强科研的绩效考核工作,将科研纳入每年度的年终考评,形成硬性指标,鞭策普通幼儿教师开展科研工作[4]。

(三)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

根据人的生存需求理论,我们当然希望每位幼儿教师能够将幼教事业当成终生从事的事业来经营,并从中获得肯定和快乐,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在现实中,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在5~8年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而8~12年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强烈的不意愿或直接离职,原因主要是觉得职业没有发展,人生缺失规划。所以我们应该在幼儿教师入园时,安排老教师结对帮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工作观、人生观。通过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每位新幼儿教师都懂得如何理解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在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中,将自己长年累月的丰富经验书面化、理论化将是一件快乐的事。通过引导,幼儿教师会发现并了解科研的必要性,在科研中进步,在科研中快乐,在科研中将自己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材料,形成总结、课题、讲义、论文,并与更多的同行分享、共享科研的成果,将个人成果推广,从中获得成功与满足感,达到个人职业发展的长期化结果。

(四)教育主管部门。

作为幼儿园的直管上级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幼儿教师的科研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长期性的准入、准出标准不是教育主管部门所能制定的,但是对于幼儿园的直管上级部门来说,很多事情大有可为:1.定期举办各幼儿园的科研工作讲座,进行科研重要性的宣讲;2.定期举办科研交流研讨会,进行幼儿园论文评比,营造市区浓厚的幼儿教育科研氛围;3.定期组织市区骨干幼儿教师参观考察全国优秀的幼儿教育科研基地(优质幼儿园);4.定期召开科研课题推荐会,向广大年轻幼儿教师推荐科研项目和方向[5];5.长期举办市区的幼儿教师科研竞赛,让需要科研项目的幼儿教师有项目可申请,有项目可研究,等等。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逐渐营造良好的幼儿教师科研氛围,让广大幼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将大量的实践经验转化成科学理论,指导自我的再实践,在工作中不断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为祖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燕.教师是教育实践主体也是教育研究主体——兼谈幼儿教师怎样提高自身素质[J].学前教育,1999,(8).

[2]白桦.创造性地开展园本培训工作,2006(05).

篇8

一 学前教育的现状

对幼儿园等早教机构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进行调查分析得知,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普遍偏低。随着扩招的开始,应往届毕业的初中生都可以上中职,她们缺乏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切身体验,没有真正遇到过教育问题,而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性、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和课程的封闭性等问题却一直存在,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职生的个性特点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中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使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

2.课程设置

重视专业基础理论课和技能课。专业理论课所包含的内容中确实存在着理论阐述偏重,操作性知识偏少,技能课中学生喜欢唱歌和跳舞,不喜欢学习理论性知识。

3.实习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在校期间没有安排实习,对于幼儿园的改革以及环境创设完全不了解。一直在校学习的她们没有接触过社会,进入幼儿园工作后,人际关系让她们很头疼,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充满了抱怨,心态发生了变化,渐渐地产生了职业倦怠。

二 建设性意见

针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形式,特提出以下创新性建议:

1.“多元智能”的人才观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个学生是否只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不能在其他方面保持相同进度时,对于这种情况,不要让学生受到责罚。这些学生本质上是不坏的,十五、六岁的她们产生了逆反心理,因为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家长的认可,时间长了便形成了“烂苹果”的心理。所以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我们学校校训所提出的有教无类,和而不同。每个学生擅长的领域都不同,只要经过细心雕琢,都能成才。

2.“学中做、做中学”的人才观

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除了唱、跳之外,还要会说、做、操等。幼儿园对技能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更多的是如何把这些技能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幼儿舞蹈的创新性。

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只有去幼儿园实习才能知道所学的东西有用,才会在无形中改变学习态度。按照2+1培养模式,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行“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开设实践课,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她们在实践中学会思考问题,从而对教育理论知识更加的了解,更多地参与到幼儿园实践中,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环境创设,还有班内区角的布置,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观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提出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须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的能力,”也就是说通过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身的发展。使学生获得一技之长,在某项技能上具备一定的社会竞争力,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与成功。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结束后,就要走向工作岗位,她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就业,为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解决好自己的择业问题,下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自主学习。工作以后,不要满足现状,多考虑如何提升自己的水平。学前教育这门学科,属于现阶段热门的行业,每年毕业生都很多,比如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如何在这个集体中脱颖而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生活中,要多学习,多关注与学前教育有关的信息,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遇到不会的问题要及时查阅资料;在工作中,多向老教师学习,要不耻下问,学会总结和整理知识。

第二,团队合作。现在不是一个人单独面对的时代,而是团队合作的时代。进入工作单位后,要多向同事学习,互相帮助,相互合作,学生在刚开始工作时都会有一个适应阶段,进入到陌生环境,少说话,多做事,要不怕苦,不怕累,摆好自己的心态,虚心学习。

第三,培养创新意识。有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非常聪明。可以让学生进行儿童歌曲、儿童舞蹈的创编,不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东西,而在于是否会运用。正如古语所言: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培养,学生会更加有信心做好每一件事。

总之,让学生学有所得,正符合我们的校训:教以实用,学以致用。要求教育、学习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技能并重,还要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应用于实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5-0145-03

当前,在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结构转型,以及教育部颁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大背景下,应如何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从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人手,建构与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相适应、以幼儿教师的基本教育技能为核心、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是亟待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1.实践教学的内涵

通常意义上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三部分内容。它是基于专业知识、职业素质和职业岗位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而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三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形式,并各自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完成不同的实践任务,上述三种形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关联互通。

实验,通常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一种辅助实践手段。实验能够加深未来教师对课程理论或知识点的理解。实验具有验证性,可以不断重复进行,一般在具体课程的实验室中完成。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对未来教师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也有研究者将实训称为演习。实训主要包括单项能力训练、综合应用能力训练和职业岗位实践训练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训,能够使未来教师掌握某个单项或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技术应用能力。实训一般分为模拟现场实训和现场实训两种形式。

实习,是指未来教师全面“浸入”幼儿园现场,验证和应用所掌握的教育理论,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的集中体验过程,是为理解专业知识、熟悉专业现场、掌握基本的专业操作技能、实现课堂教学与具体工作现场的融通、积累初步工作经验的必要实践环节。另外,通过实习还能够帮助未来教师了解和熟悉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同时使他们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内容和对工作人员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实习通常被放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中进行。

2.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在实践和分类上与其相对应的概念是理论教学体系,由此进一步追溯,其上位概念是教学体系,其下位概念是实验教学体系、实训教学体系和实习教学体系等。

3.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所谓“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就是借鉴顶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根据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原则和要求,将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全学程的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定位和统筹安排,对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内容做出优化考量,从而实现实践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价值取向

1.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追求实践活动时间的延展与贯通

自20世纪80代起,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纷纷致力于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型和制度的变革,国际教师教育开始“回归实践”,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备受关注i有识之士越来越意识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最终应体现在其专业实践中,脱离实践的教师教育课程只会使教师教育的路越走越窄,只有那些经历过高质量教育实践积累的未来教师,才可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专业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也持同样的观点,认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意味着未来教师应与有经验的教师以及在其各自学科中工作的研究人员进行接触”。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针对过往教育实践环节和培养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将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理论及改革实践课程教学的内容和体系作为当前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当前,我国在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方面,不约而同地将未来教师从事教育实践活动的时间大大延长。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实践活动时间的延长是为了满足教育实践课程理念与实践课程体系变革的需求。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获得新的论证,而在实践中对教育实践课程进行探究和改革,是培养未来的合格教师的战略性举措。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追求的是实践活动时间的延展与贯通,力图把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中所包含的技能操作内容,以及各学期的见习实习、短期的社会实践、保育实习、综合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分别通过实验、实训和实习的方式进行统筹考量,既要考虑时间上的延展与贯通,又要考虑内容上的互相协调,既要能有效促进未来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又要能避免过往教育实践时间安排的前松后紧问题,为促进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为培养合格教师和未来的教育专家提供坚实的保障。

2.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追求实践过程、实践内容的延续和完整

实践教学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反映了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只有经过严格正规的教学实践训练,才能为幼儿园培养出合格的师资,因而它是促进未来教师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方式,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过程。实践教学能帮助未来教师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提高他们的独立任教的能力。大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证明,构建合理的、有特色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能够促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未来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统整,从而有创造性地超越传统。

当前,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有两个基本目标。即以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为任务的技能型目标和以师德体验与培养为任务的职业情感型目标。技能型目标着眼于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的初步体验和应用,而职业情感型目标则强调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专业精神和价值观,从而提升未来教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使他们建立良好的职业归属感。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更多的是站在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探索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追求实践过程和内容的延续和完整,着眼于未来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同时要适应当代国际上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突破传统技能目标的束缚,使未来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策略,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与水平,促进未来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和专业素质培养的兼顾与强化。

3.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追求对实践教学管理评价的统整与综合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是对未来教师从事教育实践的价值或意义进行判断,对其开展教学实践的质量进行鉴定,并以此来判断未来教师是否具有承担预期专业角色的资质和能力。我国教育界普遍认为,教育实践课程评价具有甄别、激励、导向、诊断的作用。基于这样的判断,我国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主要由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三个要素构成。传统意义上的评价主体主要是指教师和园所指导教师,他们在实践教学管理评价中发挥的作用最大。全程化实践教学管理评价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把未来教师也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将其与教师、园所指导教师共同作为评价主体,其所展开的自我分析和判断,可以为同伴提供优质的教育实践经验,反映了未来教师的专业理念和能力发展状况,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在评价方法的运用上,强调为未来教师提供展示自我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特色的良好平台,有利于克服传统评价存在的不足。在评价流程的设计上,改变了以往只做总结性评价而不做诊断性评价的状况,为未来教师提供多次、多学期评价反馈,帮助未来教师进行反思、修正或提升自身行为。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追求以实践教学统整学科,而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便成为学科统整的平台。通过对实践教学管理评价的统整与综合,促进未来教师获得教育智慧,形成教育机智,塑造良好品格。

三、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1.构建以基本教育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全程化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已经明确规定未来幼儿园教师的培养目标包括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未来教师,一是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包括良好的师德修养、敬业精神、专业理想和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品质;二是要拥有渊博的学前教育知识和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从事幼儿教育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具备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素质,包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等。全程化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应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本位,采取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方式,以培养合格教师为目标,帮助未来教师全面掌握“标准”规定的教学技能,增强未来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帮助他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

2.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全程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化。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把所设置的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公共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其中专业教育课程又被细分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一般认为,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含在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中。而事实上,实践教学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各类课程均包含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其中以教育的缄默性知识、教育智慧的积累、教育实践的批判性反思等内隐性的实践内容更富有意涵。

为了构建全程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可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把实践教学的内容统整为以下五个模块:1)以操作性技能为主的幼儿教师基本技能模块,主要包括体育、音乐、美术、舞蹈、教师口语、写作、信息技术教育技能训练等;2)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五大领域的实践教学内容等;3)以强调实验实训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模块,主要包括学前儿童保育、学前心理、学前卫生等;4)教育见实习模块;5)毕业论文和设计模块。这样的统整安排有利于未来教师尽早接触教育实践,有利于增强未来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克服以往实践教学在时间安排上太过集中的不足,使其逐渐走向日常渗透。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统整,使实践教学在内容组织形式上与日常化的时段安排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以上五个模块在未来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实践教学的方式或为实训,或为实验,或为实习,或为综合使用与沟通,促进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效融合。

3.构建与全程化实践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

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应从学校层面进行统筹安排和考量,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由其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运作,确保实践教学组织管理的科学性。

在实践教学的运行管理上,应根据幼儿园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实践教学大纲,编制实践教学指导用书和实践教学手册,规范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在实践教学的制度管理上,应制定一系列涉及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方面内容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加强对实践过程的督导和指导,确保实践教学诸环节的顺利实施。

4.构建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全程化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篇10

一、引言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幼儿在课余时间上英语培训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双语幼儿园。但是,幼儿英语教育模式与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模式是不同的。幼儿英语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幼儿英语教育质量,因此培养和提高幼儿英语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

二、幼儿英语教育现状

1.幼儿英语教育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三章提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2011年教育部牵头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各地将新建改扩幼儿园9万多所,可新增园位500多万个。随着我国在经济、文化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逐渐增多,英语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英语教育的起始阶段由原来的中学提前到了幼儿园。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英语教师主要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虽然她们上课风格活泼,比较能吸引幼儿,但是受自身知识能力限制,她们英语口语较差,语音不够规范。有些幼儿园会把教师送到一些培训机构培训一段时间就担任英语教学,她们上课只能照着培训模式照本宣科,没有创新。幼儿英语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幼儿英语教学的方法和组织形式,加上自身科研和理论水平较低,教学效果不佳。

2.幼儿英语教育的要求。

语音模仿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形式,在通过生活活动和游戏提供一定参照物的情况下,幼儿会模仿成人的语音和词语,并经常受到成人的鼓励、重复与强化。这种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如果受到成人的特别关注和有意教导,幼儿的模仿行为在生理成熟的条件下就可能定型。语言模仿对幼儿学习语言非常重要,这就对幼儿英语教师的语音、语调及表达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英语教师才能胜任幼儿的英语启蒙工作。

三、培养专业化幼儿英语教师的迫切性

幼儿英语教师与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英语教师截然不同,她必须首先是幼儿教师,然后是英语教师,教师主要通过生活活动或游戏组织英语教学,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幼儿的英语直接思维和直线交流的能力。要实现这些目标实非易事,它既要求幼儿英语教师有耐心,又要求有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英语口语要求语音纯正,语调标准,语速适当,表情丰富生动等。还要有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幼教专业知识。目前各类幼儿园的英语教师水平不容乐观。只有极少数的幼儿英语教师英语发音标准,课堂用语流畅得体,绝大部分教师或多或少发音不标准,有时还会大量使用Chinglish,这对幼儿英语启蒙来说是一个硬伤,一旦影响形成,就难以改正,远不如那些从未接触过英语的孩子。对于幼儿师范类学校来说,为社会输送优质的幼儿英语教师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四、幼儿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

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国务院制定的《幼儿教师职业素质基本要求》中第一条要求是“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教师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成人的,能使幼儿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自信心、安全感。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这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教师和幼儿间的良好关系,可以使幼儿乐意接受教育。

2.扎实基本功。

幼儿英语老师首先要有比较扎实的业务技能,包括准确的发音,流利的口语,要研究以幼儿为本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并且能灵活运用幼儿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要具备日常用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能把评测运用于游戏和教学中,使教学更加丰富有趣。

3.善于创设灵动的课堂。

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能接受游戏化的学习活动。幼儿英语教师在增强英语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和舞蹈基础,能教唱英文歌曲和跳简单的舞蹈,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结合教学内容编排有趣的游戏。为了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需充分利用自身的绘画、唱歌、舞蹈、表演、制作和编排游戏的技能,并结合个性特点使课堂气氛更生动活泼。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善于创新。

大部分幼儿英语教师因所在地的办学条件及自身水平所限,缺乏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优秀的幼儿英语教师要不断获取更多的资讯,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幼儿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但容易对事物厌倦,因此幼儿英语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才能不断设计新的游戏,提高幼儿的兴趣。在培养幼儿英语教师时,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加强培养专业化幼儿英语教师

1.强化学前教育的英语课程教学。

幼儿教师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校在培养幼儿教师前要认真研究各类幼儿英语教材。在幼儿所需掌握的英语知识中并不存在复杂的句子,而只是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和日常用品的名词,这并不要求幼师有多深厚的语法功底,却要求幼师有正确的语音语调,这样才能给予幼儿的英语学习正确的启蒙和引导。

幼儿英语教师英语口语运用要达到标准、自然、流畅,在课程教学时就要有所侧重。笔者认为,每周开设2节英语口语课,2节英语视听课。此外,一年级加大英语语音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尤其是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而言,要求她们用标准的语音语调读单词、句子等并非易事,因为她们的语音语调中已经带有浓重的乡音,首要的教学任务是纠正她们的语音语调,增强她们掌握单词的拼读能力,多听英语磁带、光盘、广播,反复纠正口型,多读多练并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纠正语音语调的目的。二年级应开设如英语儿歌、英语故事、英语游戏之类的选修课,在检测时突出口语能力检测。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重听说,轻读写,适应幼儿英语教师的特殊需求。

2.教学突出幼教特点。

在培养除幼儿英语教师时除强调英语技能教学外,还要强调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和幼儿英语教学法的教学。鉴于幼儿英语教育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教师应具备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个性差异,把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才能更好地运用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材施教,培养情趣,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因此,在培养幼儿英语教师时,要避免纸上谈兵,给他们机会进行课堂模拟实践,如此有利于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揣摩和增强幼儿英语教学技能。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组织学生自行创作幼儿英语游戏、儿歌故事、手工制作等,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组织教学的灵活性。

3.重视和加强教育实践活动。

学生要抓住每学期的见习和实习机会,认真观摩一线老师对课堂的组织,促进学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联系。通过实习试讲,学生对幼儿英语教学活动和幼儿英语学习特点有了直观体验,提高了心理素质,敢于在众人面前用英语组织教学,为今后的实习和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最后要反思并总结,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实习试讲邀请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听课点评,从老教师那里吸收直接经验,并学会从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材内容、教学手段、教师素质、幼儿学习情况等方面全面而客观地反思幼儿英语教学活动,通过反思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

4.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教化。

在部分中专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第二年可实行分流教学,对主修幼儿英语教学的学生进行英语专业教学。因为幼儿教育是一个十分广阔的领域,幼儿园给每一个班配备一名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目前还难以做到。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的热潮高涨,造成师资短缺,这是教育需求所在。解决幼儿英语师资短缺问题的另外一条有效途径,就是选取一部分对英语有兴趣,并且语音相对不错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一年英语方面的技能培训。这批学生将来走上岗位之后既可从事常规化幼儿园教学,又可胜任幼儿英语教学。

5.政策支持。

地方可通过政府行为有计划地从中学中推荐部分语音素质良好的学生就读学前教育的英语教学强化班,如此既可满足教育需求,减轻当地幼儿英语教师的师资压力,又可保证师资水平。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可与有关专业教育单位协商,有计划地对幼儿园英语教学专业教师进行培养与提高。有教学经验的幼儿园教师通过系统的英语专业培训,也可以胜任幼儿英语教学。

六、结语

培养幼儿英语教教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幼儿师范与幼儿园通力合作,不断实践探索,同时还需要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只要能时时把握新的教材的发展,把握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及时对教学做出调整,就一定可以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幼儿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邓博倡.幼儿园英语教师培养模式对比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3).

[2]高敬.幼儿英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廖凤玲.浅谈如何培养优秀的幼儿英语教师[M].成才之路,2011(12).

篇11

课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方向课开设的实践与研究》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教学原则,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发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在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课程中专业全面开展了教育教学改革活动。目前,我们课题组在教学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幼儿园体验新课改带来的新观念、新变化,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课堂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校内、课堂上,而必须走出去,到幼儿园了解实际的需要,亲身感受体验新课改带来的新观念、新变化。我们课题组教师在开课前期到齐齐哈尔市七色光幼儿园,喜洋洋幼教中心、和平幼儿园、机关幼儿园等处进行了调研,了解幼儿园的实际。我们还聘请一幼的曹颖老师和和平厂幼儿园的许丽敏老师到我们学校给学生开展讲座,同时还组织09级的学生分别到这些幼儿园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使教师们更加感到高职课堂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增强了学生学好教育理论、掌握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话题多了,距离近了。关心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着想的理念,在实际行动中得到了体现,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学、做一体化

随着学前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学制的缩短,特别是教学时间的不断压缩(我学校学生实际在校学习时间已改为两年,还有一年是上岗实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学和集中实习分别进行,这就出现了教学与技能实习脱节。具体地说,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往往不符,出现了你教你的,我练我的,互不干涉的局面,不利于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实践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实践脱节较严重的教学模式,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

所谓一体化教学,是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融为一体,使教学情境和教学手段为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场感知、现场操作学习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操作技能。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度,课程重点在于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养成,从而形成连贯的、全面的、完整的教学体系。“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将教学内容与校内实训和幼儿园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把课程内容与实训内容组合成一个个教学项目,用工作任务驱动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形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使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教学过程具有更强的实效性。

“教学一体化”方案体现了“三主”方针

1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①在方案的设计上。方案上的问题和训练都是教师备课时设计好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并没有游离于教案之外,问题的设计都是围绕教案进行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②在问题解答的反馈上。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及时反馈,正确的要肯定、赏识,错误的要引导,直到问题解决。

2 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①学生是提取信息的主体。结合方案中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要求学生把教材中的有关信息提取出来,以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②学生是分析加工信息的主体。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动口、动手,如果回答不完整,可以采用提示的方法继续提问,也可让其他学生补充完成,从而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

3 训练为主线。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快对新知识的理解,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产生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同时也使学生对当前幼儿园的需求有了很直接的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走“特色+质量”的发展道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1 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

案例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优点在于,用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我们课题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内容需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把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了学生参与的意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运用案例教学时,我们也发现:教师如果一味地讲案例,以为只要学生能够愿意听课、认真听课就算达到了目的,那么往往出现教师讲案例时学生兴奋不已,而进行理论陈述、不讲案例时就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没有精神头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不断提问并让学生回答并动手制作参与解决的方式,引导学生听课,促使学生思考。经过一段时间后,边讲、边问、边答、边做,步步引导的训练方式已经成型,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另外,我们课题组根据前期的调研的结果,以幼儿园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导向,设计很多玩教具的案例。比如,和平厂幼儿园的阳光游戏玩教具的制作,我们让学生自己选择、设计、制作,受到幼儿园的好评。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解决了幼儿园的实际需求,同时也为学生搭起了就业的平台

2 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直观教学,借助具体形象的教具,弥补了语言讲授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明确的概念。我们认为,尽管高职的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应该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如果单凭语言的描述,也是难以让学生获得清晰印象的。于是教师们在上课前精心准备可供展示的图片、作品、玩具等。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边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一边向学生展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题材的玩教具作品。一件件充满着孩子想象的、色彩鲜艳的作品,深深吸引着每个学生惊奇的目光,他们总是津津有味地聆听教师的讲解、欣赏幼儿的“杰作”。由于直观教具所带来的形象性,使学生了解了幼儿对色彩的感觉及想象发展的特点,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 采用“合作教学”的方式

合作教学是一种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小组探究为主体,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教学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合作教学不仅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激发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还有利于培养其责任心、创新精神、组织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将40余人的班级分成7-8组,采用合作教学的方式。我们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得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了起来,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最重要的还是锻炼了学生,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从他们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都会看到学生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我们在进行合作教学时体会到:

第一,让学生自己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明确小组合作在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

在大部分创造性解决问题和独特构思的创作实例中,小组交往是最基本的因素,创造型人才是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a合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交往合作的机会,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接受实际的锻炼,使他们更加充满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在组织和实施合作教学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篇12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两个重要方面。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是正式课程。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自发课程,是指“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学所规定的课程之外所受的教育”。它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虽然在内涵和外延上各不相同,但在育人功能上常常相伴交织,相互补充。

沈阳师范大学高职学前专业坚持课程改革,在显性课程的课程设置、课程活动与课程评价三个环节中充分挖掘隐性课程的教育功效,把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以课程的“合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培养。

一、课程设置实施滚动式的修改,促使隐性课程有机渗透

(一)专业必修课程的有机整合及内容的补充

专业理论课程是整个专业教育课程的基础,它的选择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效果。在专业理论课设置中,我们把“学前科学教育方法”“学前社会教育方法”“学前艺术教育方法”“学前健康教育方法”“学前语言教育方法”,即幼儿园五大领域教法课程进行了教学整合,体现了幼儿园五大领域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渗透,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专业理论课程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比如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基础课程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满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使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可获得国家统一考试的英语证书、计算机中级证书和普通话等级证书。在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中,以突出实践教学能力为主,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从入校开始就进行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随着专业理论知识广度、深度的推进,在第三学期、第五学期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习,第六学期进行为期九周的毕业实习,从而使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得到稳步的提高。

(二)选修课程数目的增加及内容的调整

沈阳师范大学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根据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根据当前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并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生达成共识,以此确定选修课课程的种类。选修课中必选课和自选课相互交叉,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可以作为必选课;与所学专业不太相关的,可以作为自选课。这样对培养学科交叉型的高职人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对选修课课程设置进行了适当的增加。例如,2003、2004级的选修课有五门:音乐欣赏、手风琴、书法、美术欣赏、奥尔夫音乐。2005、2006级的选修课为七门,增加了多元智能和环保教育两门教法课。2007级在原有的选修课基础上又开设了人文素质类选修课。这种在选修课中渗透隐性课程的做法,促使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达到了良性互动,使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得以良性互动,进一步使隐性教育的意义得到了升华。

二、运用多维结构教学方式,促使隐性课程“显性”化

(一)课程教材的选择,体现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专业理论课的教材选择上,首先,根据上一学年的学生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反馈效果来变更不同的教材,以满足教学需要。其次,在授课内容上,教师不断地把最新成果以滚动式合理安排、补充在教学中,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真正领悟到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兴趣。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材短缺状况,我们根据幼儿园教育的实际,秉承先进的教学理念,编写了体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学科专用教材。

(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进行隐性教育的渗透

根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特点,我们在课堂上建立了“情景与互动式”教学,提倡灵活、生动的课堂氛围。设计不同形式的探究式学习,如“自主解决问题式”“案例—归纳式”等,实施“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创造力”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讲授“学前教育五大领域教法”课时,教师采取的是仿真幼儿园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学习情景的创设,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组织讨论,使学生在“做中学”和“动中学”。在讨论和交流中完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在学生互相配合中增强合作意识。在实施探究性学习方式时,从根本上确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体验,引导学生团结合作,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发展能力。在讲授“学前教育科学教法”时,教师结合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把“主题网”设计引入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合理分工,让学生通过资料查找——归纳总结——图表形成——实际论证,形成幼儿园活动内容“主题网”。这种教学安排,将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方式完美地融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了隐性课程的价值所在。

(三)夯实实践教学,提高隐性课程的实效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见习与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岗前职业隐性教育。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掌握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基本内容,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磨炼了学生的意志,以一名幼儿教师的角色与幼儿接触,树立了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的理念,这种隐性教育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能达到的。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了解并践行幼儿教师的工作职责,学习如何制订幼儿园的教学计划、如何组织幼儿园的活动等。实习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幼教的前沿信息,对幼儿园的文化内涵和课程特色有更深的感悟,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努力方向,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提高隐性课程的实效性

(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以对错论英雄”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再拘于一种形式,而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教师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可以从是否能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是否有较强的参与能力,是否有强烈的探究问题的意识,是否思维活跃等评价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一改“以对错论英雄”的评价方式。

(二)避免采用泛化的评价语言,注重强化学生的个性

从个性中发现学生的才气,尊重学生的差异,重视学生的潜力,鼓励创新,把学习当做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在评价中发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发展,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三)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渗透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

在评价中,教师要贯穿评价内容的前瞻意识,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独特的教育科学眼光和超前评价视角。教师的评价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是否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

总之,在传统的显性课程教育方式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如何掌握和运用隐性课程,坚持科学发展观,使高职学前教育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在一起,应该是新世纪教育创新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加强和改进高职教育的应用性和实效性的途径。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