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课程范文

时间:2023-03-02 15:01: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英语听力课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

篇1

“听”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渠道,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听”占人们日常语言活动的45%,“说”占30%,“读”占16%,“写”仅占9%。英语综合能力的五个方面听、说、读、写、译,听力首当其冲。听力技巧和对口头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是掌握英语口语,进行英语交际的必要条件,所以听力课是大学英语学习中一个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课程。

一、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存在的问题

1.听力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听力课时有限

90年代兴起的英语学习热潮使得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愈发重视,多数学校均在小学阶段就开设英语课程,但由于重知识,轻能力,忽视英语实用性、工具性等思想,使得英语教学中“听力”受到冷遇,学生学习的仅仅是词汇、语法等知识点,听力水平很难得到提高。而大学阶段的学生,以英语专业为例,多数仅是在大一,大二开设听力课程,且每周只有一节课,而上课时,由于时间限制,课堂上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严重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质量。班级人数基本在25人左右的英语专业学生尚且如此,可想而知,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时间和机会少之又少。

2.教学手段老化,教学模式单调

传统的听力课上,教师是占主导地位的“按键的操作者”,听力课堂上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普遍采用“放音一对答案一讲解一再放音”的模式,而且,课堂话语通常都以中文为主,一些学生利用这种状况在听力习得过程中滥竽充数,没有参与其中。①这种单一的听力教学模式,把听力课变成单向的信息输入过程,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缺少自我反思和同伴交流,使学生的“听”和其他环节割裂,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说,这种单调乏味的“放音―听音”教学模式,忽视教学的生动性,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致使学生对听力课程失去热情,甚至厌烦。

3.听力材料缺乏真实性,材料难度不易把握

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基本采用两种听力材料类型,一种是英文电影和广播片段;另一种是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听力对话或短文。这两种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电影和广播片段能使课堂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但学生经常会重电影情节忽视语言内容;第二种听力材料对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有较大帮助,但多数材料过于正式,深奥。这两类听力材料最大的共同问题是缺乏真实性,很多学生即使课堂上对听力材料的答题正确率较高,但却听不懂现实生活中的英语对话。这是由于生活交际中的英语较口语化,语速因人而异,存在杂音干扰等因素,所以教师在听力材料的选取上应充分考虑生活英语的各个特点,选择具有真实生活性的听力材料。

二、影响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1.学生听力基础

许多大学生的听力基础极为薄弱,甚至可以说从零点起步,这给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一定障碍,使得大学教师在听力课程开始之初,要花费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很难进入专题听力、新闻听力等较高阶段的学习;另一方面,薄弱的听力基础使得很多学生惧怕听力课,对听力课失去兴趣,甚至厌恶。这两方面都会影响听力教学的效果。

2.教师教学方式

当前的英语听力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放录音,检查学生答题正误,最后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只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师生之间也缺乏双边交流。教学双方不能有效沟通,久而久之,教学双方的热情和积极性都会降低,使得听力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

三、 提高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有效性的途径

1.丰富听力教学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生活中熟练运用该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而英语听力的练习,则是这种交流最直接有效的准备,明确听力学习的重要性。在学生认识了听力学习的重要性之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至关重要。选择丰富的、真实的、难度适中的教学材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语言习得机制发挥作用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目的语输入, 然而交际情景单一是我国通用英语教学的普遍问题。因此丰富英语交际情景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②这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了解教材内容,选取与课程主题相符的大量真实情景材料,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性别、不同国家、不同环境下的各种情景中语用特点。

2.完善课堂教学方法,精听、泛听相结合

我国大学英语听力课普遍采用“放音一对答案一讲解一再放音”的模式进行教学。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一堂有效的听力课应该既让学生感兴趣,又有所收获,这就要求课堂组织有序合理,一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真实性材料练习,注重培养学生速记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进行泛听英文电影台词、英文歌曲歌词等训练,将听写、精听、泛听等环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3.加强课后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听力课时少、课堂时间不够等现状要求必须加强学生课后的听力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仅凭课堂上的训练,远远不够,必须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除了教师布置的作业等学习任务,教师还应该传授具体的自主学习方法、做题技巧并推荐相关的英语听力学习网站,例如:沪江英语、普特英语听力、VOA、BBC等网站,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程度和学习兴趣的听力材料进行学习,定期举行“自主听写报告”,为学生创造一起交流探讨的机会,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探讨自主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课堂学习效果,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提高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注释]

①林增毅,王宏昌,王胜,张云琴,杨颖.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学习效果调查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2(77):89―90.

②王亚蕾,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269―270.

[参考文献]

[1]林增毅,王宏昌,王胜,张云琴,杨颖.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学习效果调查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2,(77):89―90.

[2]王亚蕾.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269―270.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341—01



一、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课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课课程设计基本上是“以教师为核心”,建立在教师的主观经验和判断的基础之上,只重视如何教而忽视学生如何学。讲解新单词、放录音、对答案的过于机械化的单调的课程设计忽视了学生应着重培养的语言的交际功能,为听而听,练耳不练口,其教学效果差,教学效率低。教学材料的滞后性会导致听力课教学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英语听说能力的需求,学生的英语水平只能应付考试,实际应用能力极低。由此可见,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兴起于80年代,是一种以学习者为核心并侧重于“在做中学”的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交际型课堂教学方法。方文礼(2003:9)指出:“任务型教学法中的任务其实就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该教学方法以任务来组织教学,在参与履行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以参与、体验、沟通、协作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自我认知能力来达到学习目的。

任务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是其核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具有明确教学目标的教学任务布置者,并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特点为其提供最佳的外部条件来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活动的协调者。

三、任务型教学法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听力课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前与学生沟通交流,确立教学内容

1、在授课前一至两周,教师向学生布置新单元的总体学习任务及学习重点,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布置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的进行预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第一册第五单元“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为例,在授课前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学习日常生活中常见食物的英文表达方式,并了解中西方的不同饮食文化,以及谈及饮食时常用的英文句型等。

2、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建立学生QQ群或者班级网站以便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然后对其进行筛选,将其更好的融入于新课程教学。

3、鼓励兴趣相同的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找出与新课相关的文字或图片。在此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要有计划性,目的性

1、新课导入,课程导入是听力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生动的导入,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和对新知识的学习动力,为本单元新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导入常见的方法有:复习导入法一一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引入新话题,因势利导,提出新要求;情景导入法一一通过创设情景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求知欲;悬念导入法一一根据教材性质内容,提出问题,设立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心。

2、教学活动要有趣味性、交际性、创新性。如何在课堂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克服对知识的倦怠一直是很多教师关心探索的问题。学生最容易对单一的讲解新单词、放录音、对答案的课程设计产生倦怠,所以在进入到新知识学习的阶段,教师要避免一味地自己讲授或者机械化的播放录音,可以根据本单元的教学任务设计各个环节的情境活动,多让学生参与。可以用游戏这种有效的快乐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正面情绪和注意力。对话,模仿,表演和竞赛的形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注重学习小组活动,进行学习策略训练。小组活动是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合作精神且能提高教学效率。学习小组的分配要有科学性,笔者建议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清楚地了解,并要避免把学习水平相近的学生刻意安排到同一小组。

4、灵活应用教学策略来辅助教学。在明确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后,教师还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这些内容,即如何选用正确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听力课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幻灯、电脑多媒体等,不仅有利于创造语言环境,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还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

5、教师转变角色,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这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不是课堂的权威,而是协调者、解惑者、促进者。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最终形成一种师生平等、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

6、合理布置作业。作业不是越多越好,大量的毫无意义的作业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并结合于学生在听力课上对所学知识的接受情况合理布置作业。

(三)课后进行评估,及时反思教学过程

评估是任务型教学法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听力课课堂设计的最后环节,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极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估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可以借此来发现学习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任务型教学法认为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应从测量学生表现得好或坏转向评估学生取得成功应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上来,避免以一张试卷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

四、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其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听力课课程设计必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任务型教学法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听力课课程设计能够适应新教学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能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3

0引言

听力理解的过程包含辨认、联想、推测、判断和筛选等诸多的思维活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活动过程。而且所有这些思维活动要求听者在瞬间内完成,这就是训练听力能力的难度所在。要攻克这一难点,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传统的听力教学,还停留在教师讲解生词和背景知识,反复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做练习的模式上。这种教学方法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不利于英语听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国内对于英语听力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仍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舒云祥(1999)指出听力理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语音识别阶段、句子理解阶段和语段理解阶段,三者之间是连续发展关系。

1我校大学公共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学生方面

1.1.1英语基础问题

我校大学新生的生源遍布全国各地,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在英语教学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英语听力教学方面更是相差甚远。偏远地区的学校由于师资水平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在英语听说教学方面可以说还处在初级水平,甚至根本没有对学生进行过听力训练。而听力学教学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校非英语专业的大一新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堪忧,有的学生甚至听不懂简单的课堂用语。

1.1.2影响大学生听力水平的因素

学生在听音过程中存在着两个致命的影响其理解听力材料的障碍,即知识和非知识。这两种障碍对学生的听力理解的影响分别表现在上文所提到的三个阶段上。

(1)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障碍。

语言知识包括学生在语音、语速、词汇、语法等环节存在问题。第一,学生自身发音不标准导致其语音辨别能力差。由于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并没有接受过英语语音的系统性训练,他们不标准的英语发音使其在听音的过程中,即使听到自己认识的单词,也会由于发音不同也难以听辨出来。此外,英语中发音相似仅有微小差别的单词很多,于是由于发音不标准很容易使单词混淆。发音不准确导致的听力题最简单的诊断就是当学生打开听了若干遍仍不能理解的听力材料的原文时,发现其内容并不费解;其次,学生缺乏必要的语音知识也是导致其无法辨认句子中单词的原因之一。比如,英语单词有弱读、重读、连读、爆破、语气、语调的升降等,在连贯的语流中该词的发音会发生变化。学生缺乏辨识这些单词的能力,同时英文正常速度比中文正常速度快许多,因此学生平时能正确发音的单词也不能正确分辨出来,更不用说那些读不准或发音错误的单词了;第三,词汇量的大小,对词汇的熟练掌握程度会影响听力的效果。大多数单词在字典上有多种意思,单词在不同的环境中词义会不同。学生对单词的掌握不够全面,或是只知晓某单词的部分意思,他们听的过程中只能根据自己熟悉的词义去理解,往往与听力内容不相符,会误解听到的句子意思。最后,学生对语法的掌握程度也会影响听力理解。学生对句子的结构,英语中的进行时、完成时等没有掌握牢固,在听力中更难以理解内容。实践中学生们经常会遇到一个奇怪的问题,即在句子中的每个单词都能辨认的情况下还是不懂整个句子的意思。这就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的语法知识薄弱的问题。试想,如果学生在阅读中碰到以上问题,还可以通过把句子多读几遍的方法来解决。但是在听力中,没有文字信息,又加上较快的语速,学生们很难在语法不熟悉的条件下听懂句子的意思。

文化背景障碍是指学生缺乏对相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的了解。文化背景指对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经济、政治、宗教、礼仪、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知识的了解。学生如果缺乏这些背景知识,会下意识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文化模式移植到听到的内容中去,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或推断上的失误。

总之,由学生发音问题导致的理解障碍把学生挡在了听力理解的第一阶段,即语音识别阶段;而由词汇、语法问题导致的理解障碍把学生停留在听力理解的第二阶段,即句子理解阶段。最后学生对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缺乏了解会影响到听力理解的第三阶段,即语段理解阶段。可见,知识可影响到学生听力理解的三个阶段,给每个阶段都带来不小的阻碍。

(2)非知识包括思维方式、心理因素等。

学生在听音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不正确的理解方法。第一,学生们往往在听音的过程中下意识地要求自己逐字逐句地理解听力材料。只要有一个听不懂的单词就出现思维中断,结果跟不上语速,出现漏听或完全放弃听下文的现象;第二,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往往受到母语的影响,总是要将每一个句子,甚至是单词逐一翻译成中文才能理解。这种做法无疑在本就短暂的听力过程中又增加了一个不必要的步骤,使一个句子的理解花了双倍的时间,这样势必会影响整个听力过程。在录音播放下一个句子的时间里学生还在尽力地理解着上一个句子,这样听完的听力材料,学生对其理解也一定是不完整的、片面的,甚至是不准确的。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存在着不良的心理和情绪。首先,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尤其是对英语听力课程更是如此。他们自身的英语水平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缺乏自信心和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常常在在英语课上表现出紧张不安、焦虑烦躁等情绪。而且听力课程与其他英语课程的区别在于学生没有文字材料的参考,这会使他们更加手足无措。当碰到听不懂的词句或是不能回答的问题时就会表现得更为紧张。殊不知,这种紧张的情绪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理解能力。如此听力课成为了许多学生的噩梦。他们在听力课上的表现先是紧张,然后是听不懂,之后是更紧张,最后是彻底放弃;其次,许多学生因短期内觉得自己的努力收效甚微而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一点是极为不可取的。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摸索和积累的过程。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获得成功都要有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决心和毅力。所以要提高英语水平,无论是听、说、读、写哪一方面,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对英语学习不轻言放弃。

1.2教学方面

1.2.1教师自身水平

英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果和学生学习的效度。我校公共英语教师队伍中高职称教师比例仅在10%左右,有出国留学或深造经历的教师比例也不到20%。大部分教师都是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本身没有国外生活或学习的经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本身的听力口语水平。

1.2.2教学资源、设备、方法

本校英语课时基本占到英语总课时的1/3。每个教师的班里的学生数基本都在50人上下。虽然有一部分教学班能利用语音室上听力课程,面对庞大的教学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加快课堂教学进度。由于班内学生的听说水平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只好选择照顾大多数学生。在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尤其是开展口语活动的时候,也无法兼顾全体,甚至大多数课上为了赶教学进度,就省去了口语活动,听录音对答案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2我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改革方向

2.1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要想教好学生,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职业是一个不断学习、反思和发展的职业。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应先提高自己的听说水平。鉴于我校的实际情况,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没有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教师应该利用现有的资源,在不出国门条件下升自己的听力、口语水平。比如有很多网站都提供新鲜的听力资源,包括最新的BBC和VOA新闻听力,教师应利用课下时间自己多听多读。只有自己的发音准确了,才能给学生做出好的示范。此外,教师还应在课下不断钻研教材,找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上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轻松的心情对学习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2.2听力教学与口语教学相结合

由于目前的高考英语中只有听力而缺少口语项目,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了听力教学,而忽视了口语教学。殊不知这种做法也许能在高中阶段词汇量还不是很多的时候应对一时,到时大学就会必然暴露出它的弊端。听与说在英语教学中是两个密不可分的训练环节,缺一不可。高中阶段学生们缺乏正规系统的英语语音和口语表达的训练,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因为不会发音、不敢发音、错误发音等原因,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口语表达,同时也间接影响到他们的听力水平的发展。由于大学英语听说教材基本都采用英美原版材料,学生因自己的发音不同于材料中的正确发音而听不懂材料内容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在大学新生刚入学阶段,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语音训练。这一训练内容应包括英语音标的正规学习,语音语调的专项训练以及听力中连读、弱读、升降调以及语气的认知训练。这些都是在为听力训练打基础。学生掌握了英语词、句的正确发音是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一个前提。此外,教师在课上应把听力练习和口语练习相结合,让学生开口说英语,而不是仅仅被动地听材料。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口语水平,又可以促进他们听力能力的提高,还能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2.3视觉辅助材料的有效运用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 英语听力教学中使用多种模式的输入形式已经相当普遍。但是听力课堂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提高听力技能以及掌握语言知识和文化信息点。听力教学中的视觉辅助材料的使用应该遵循为达到以上目的而服务的原则,在听力过程中发挥其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用,并不是在课堂中使用的视觉辅助材料越多越好。因此,在选择视觉辅助时,一定要考虑到它们对实现课程教学目的的作用。

具体来说,视觉辅助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以下相关因素:(1)材料内容是否与教学目标相关,是否适用于学生;(2)是否能补充或加强声音信息以协助学生理解;(3)材料难度和长度是否合适;(4)是否能传达跨文化信息;(5)如果是视频材料,是否带有相应文本,以便学生课前或课后阅读;(6)是否具有趣味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总之,再好的辅助材料也只能是课堂设计的一个环节。除选择恰当、实用的视觉辅助材料以外,教师应适时利用多模态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视觉素养(visual literacy), 掌握理解、阐释和评价视觉元素的能力;引导学生从视觉辅助材料中挖掘文化知识,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2.4教师对学生焦虑情绪的人工干预

大量事实研究表明,语言焦虑和外语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如何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克服焦虑情绪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外语教学中亟待(下转第123页)(上接第121页)解决的问题。对此,很多研究者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应对策略,如Horwitz等人(1986)指出,教育者和外语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法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一是帮助他们找到有效的减轻焦虑的自我调节策略;二是营造更加轻松的学习环境。Phillips(1991)则认为,教师应该从情感上援助学生,即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焦虑,运用理性情感疗法使其意识到很多焦虑是没有根据的,同时可以通过设计小组口语活动来降低学生的的焦虑程度。

3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我校大学英语教学通过多年摸索,目前已经比过去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横向对比其他院校还存在着不少不足之处。例如,在教师水平、教师队伍结构、教师国外学习生活经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另外,还存在着班级学生人数过多,教学方法相对死板,教学设备有待更新等一系列问题。学校、教师仍应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因材施教,尽最大的努力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水平,以提升学生英语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anning-Wilson,Christine.Using Pictures in EFL and ESL Classrooms [R].Paper presented at the Current Trends in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Conference(Abudhabi,United Arab Emirates,June,1999).

[2] Phillips,E.M.Anxiety and oral Competence:Classroom Dilemma[J].The French Review,1991(1).

[3] Hewitt,E.,Stephenson,J.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and Oral Exam Performance: A Replication of Phillips’s MLJ Study [J].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11(1).

[4] Horwitz,E.K.Prelininary Evidence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 Foreign Language Scale[J].TESOL Quarterly,1986(3).

[5] 曹磊.大W英语改革中教师发展和角色的重新定位[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1).

[6] 舒云祥.外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篇4

当前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听力课程的课时也较少,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这样的现状下,广大师生迫切需要一个更加有利于教与学的渠道,来填补有限课时与呆板模式留下的空白。因此,关于数字调频台和英语听力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自然成了英语听力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应用的热点课题。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仅从技术或理论层面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极少能结合具体实例进行深入研究。

1 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及特点

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把数字化音频技术、调频台网络信息资源等与英语听力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听力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不是仅把数字调频台作为辅助教师课堂教学演示的工具,而是把数字调频台融合到听力教学的各个层面,使其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环境构建的重要工具。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整合的核心是运用任务型教学实现数字化学习,借助于数字调频台和网络技术实现媒体资源和英语听力课程的整合。

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的整合具有节目播放的多元性、实践性以及主动性等特点。学生在这种整合模式下,可逐步摆脱在语音室内“课堂焦虑”的影响,慢慢树立自信,逐渐学会适应自己和环境的变化,在独立探索与合作的学习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 听力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

“听”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美国著名的外语教学法专家里弗斯(W.M.Rivers)和坦珀利(W.S.Temperly)的研究指出:“人们所获取的信息中75%来自‘听说’,其余25%来自于‘读写’”。可见,“听”对于语言学习者的重要性。法国语言教学教授Henri Holec 最早把“自主学习”定义为“能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他认为自主学习包含五个方面:确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速度、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以及评价学习效果。自主学习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学习者能决定自己的学习;二是学习环境。美国语言专家Stephen Krashen 认为,从“听”中获得的输入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占重要地位,提供大量听力输入对于提高听力理解和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能够自主获取输入进行学习,而同时教师又有能力或条件为学生提供真实语境输入时,我们没有必要再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接受来自教师的有限输入。

3 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整合下学生听力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开展基于数字调频台的听力自主学习一个学期后,研究者对我校2008级会计和投行专业15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共有25 个客观问题以及2个主观问题,主要涉及学生对借助于数字调频台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认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及学习效果等。每个问题有三个备选答案(例如:A.能,很丰富;B.一般,部分内容有用;C.内容太少,完全不能满足),共收到有效问卷150份。访谈共有5 个问题,随机挑选了12 名学生,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数字调频台的自主听力学习是否优于传统的课堂听力教学;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学习资源的原因、对学习时间和场所的选择、对教学方式和教师作用及学生自我表现的评价等。

4 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整合下学生听力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大约82.5%的学生认为,基于数字调频台的听力自主学习模式更能吸引学生,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当然,也有近40%的学生认为时间不够,近20%的学生认为调频台节目的选材难度过小或不够新颖,约68%的学生表示需要更简单易懂的学习材料,近15%的学生认为校内听力自主学习的场所有限,收听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保证,近10. 5 %的学生表示由于事务繁多、时间统筹能力差、毅力不够或收听效果有限等,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值得注意的是,仍有约7%的学生表现出对听力学习的忽视与无奈,甚至有的学生并不知道校内数字调频台的存在,或是即使知道也从来也没有收听过,应该引起教育者和研究者们的重视。

5 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整合下的学生听力自主学习模式

5.1 课堂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督和指导

在课堂听力教学中,教师在完成教材内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数字调频台本周的播出内容(需要教师提前了解节目单),给学生布置课外自主听力学习的任务(可要求统一收听某一个具体节目),并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列为下次课堂检查和测评的重要内容。

5.2 学生进行听力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提前了解的数字调频台的节目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以及教师的要求,自行收听数字调频台的节目。这个环节是听力自主学习模式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在了解了节目单、确定了自己的收听时间和内容后,应该及时搜集和学习与收听内容相关的预习资料,如主题词汇、文化背景知识等,提前做好收听准备,主动降低收听难度,以便自己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并树立对听力学习的自信心。值得建议的是,学生在收听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做笔记的作用,“火车钻洞”式的听力学习方法会使学习事倍功半。做好笔记,不仅利于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且便于自己在复习时查漏补缺,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取得进步。

5.3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听力自主学习结果进行检查和评定

教师在向学生布置了课外自主学习的任务后,应该自行制定检查和评定方案,在下次课堂上实施。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数字调频台的播出内容,设定或书面或口头回答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并给予成绩记录,作为学生总成绩的一部分。对于较为困难的学习任务,或是学生普遍出错的难题,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提出各自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交流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体会。最后,教师应该对此次的学习内容给予一定的总结,如提供参考答案、向学生提示重难点词汇和表达、建议收听或答题技巧、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等,并要求学生复习掌握。

5.4 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机会分享统一任务除外的其它自主学习的成果和经验

教师每次向学生布置统一的收听内容只是便于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整体上的把握,但在课堂上允许学生花一定的时间自由分享和交流自己独立选择收听的学习资料,不仅可以弥补统一分配任务在内容上的欠缺,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给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彼此取长补短,在整体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达到使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5.5 学生对听力自主学习内容的复习和总结

学生应以每周为单位,对自主收听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特别是经过教师课堂检测和学生之间交流分享后,学生通过复习,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新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听力学习状况,还能够巩固旧知识,积累新知识,为自己的日常学习找到新的方向和切入点,注入活力和动力。

篇5

一、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显著,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英语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尤其是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写作、翻译等几种方法已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听说领先、读写紧跟的理念更能突出英语的交际性和实用性。怎样教好《大学英语视听说》这门新型的课程呢?本文将从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探讨其音乐智能对实施《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的作用。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于1985年在《智力结构》一书中提出。Gardner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八种智能要素组成:(1)言语―语言智能(Verbal一Linguistic Intelligence),即创造性地使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能力;(2)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一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即使用数字和推理、抽象思维,分析与归纳问题的能力;(3)视觉―空间智能(Visual一Spatial Intelligence),即个体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以此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4)肢体运动智能(Bodily一Kinesthetic Intelligence),即使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5)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即指个体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6)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交往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7)自知―自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8)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alligence),这是一种对自然现象敏感,喜欢探讨大自然,善于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和鉴别的能力。这八种智能的区分避免了斯皮尔曼智能的一般因素论的局限性。一般因素论只强调一般能力,即语言与逻辑思维能力。加德纳认为,智能基本上是一种生命的心理潜能,几乎所有个体身上都体现多种智能的不同方式、不同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个体之间的差异在于个体所拥有的多种智能在表现方式和表现程度上的不同。结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上,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智力结构上的差异性和个体化,注重培养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智力强项或特长,使课堂教育成为发现差异、因材施教、培养特长、树立自信的教育。大学阶段的学生智力倾向性已经十分明显,只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开发和加强,教学效果一定十分显著。

三、音乐智能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所起的作用

教师如何将音乐智能运用于课堂里,进行具有创造性和针对性的教学,这需要根据不同知识内容和学生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整合的形式,综合的方式,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

1.以音乐智能为依据,创设轻松的听力训练环境。听力训练常常单调乏味,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在课堂上适当运用音乐,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只局限于让学生听懂教材设计的听力练习,而应该提供广泛的素材和更多样的活动方式。例如,看动画片或音乐剧听写台词;听配有背景音乐的英语故事;利用音乐歌曲挖词填词等等都是轻松愉快的听力训练方式。再如,《大学英语听力》第9、10单元中,教师可运用英文中某一问题为主题的句型歌曲,让学生听写问路和指路需要用到的基本句型。利用音乐使学生掌握主题句型的训练方式有趣,便于记忆,往往事半功倍。以音乐为媒介来学习语言,让学生在欣赏优美音乐享受听觉艺术的同时,也掌握了语言材料,增强了语感。

2.把音乐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多元的视听教学环境。教师课前应精心挑选脍炙人口的、优美的、适用于教学的歌曲,借助影视、录象、图表等融合音乐智能和视觉智能,为学生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视听感官综合刺激,使抽象的概念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现,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立式、交互式的轻松的学习环境。例如,根据全国旅游节于2007年9月12日在岳阳楼召开为主题,给学生上一堂《视听说》课,教师可以利用DV机摄制许多景点片段,结合音乐的思想性、语言的规范性、与教材内容相扣性和配合节日的时效性来精心选出歌曲,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根据岳阳楼风景区的图片现场用英语导游;利用不同建筑画面让学生用英语介绍不同建筑风格的特色及利弊;把君山公园里的斑竹、柳毅井、双妃墓等景点设置成一组图片,让学生介绍君山公园,重点突出“爱情岛”这个主题。创设一个形象、生动、熟悉的语言环境,学生活跃,师生、生生互动自然,激发了学生用语言表达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利用音乐智能带动语言智能,创造性地增设说话环境。在《视听说》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根据现代音乐灵活性设计多种多样的语言教学环境。例如,运用英语歌曲进行听说连读训练,还可以让学生概述歌曲的情节和主题,或者讲述歌曲和音乐家的有关情况,或者为全班演唱歌曲选段。如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音乐的节奏功用和放松情绪的功用来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编故事、配合背景音乐表达课文中的图片含义、就课文某一场景进行英语演讲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与热情,创设表达语言的环境。

《视听说》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给人以鱼,一日食鱼,授人以渔,终生得鱼。多元智能理论并不要求同时将八种智能都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而是强调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从他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中寻找“切入点”,让擅长音乐节奏的人侧重于通过歌曲或背景音乐来学习;让擅长视觉绘画的人侧重于通过造型图象来学习。改变单纯的讲授教学模式,创设不同的语言学习环境,营造多元智能发展空间,闯出不同风格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Gardner.H.Frame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Basic Books,1985.

[2]大学英语听力(第一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篇6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2004年在全国启动以来,各高校纷纷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兴生力军和重要补充力量,近两年来,独立学院也在如火如荼地准备、进行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合格的英语实用型人才。其中,为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主干课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也同步展开。

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指出:“教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内容

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它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扩大了本科层次高等教育资源。然而,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许多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反映比较突出的、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便是其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事实上,据调查,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也的确出现了诸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欠佳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结合独立学院实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校园局域网和自主学习平台的自主学习模式,将教师面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紧密结合,并将视听说课程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40%)和终结性评估(60%),强调学生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他们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目的。

二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下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理论依据

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的教学模式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并引起了中国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建构主义理论语言学家强调语言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语言学习就是学习者对目标语建构理解能力形成的过程,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受外部刺激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认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他们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三、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作为独立学院,大多数英语教师是由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上课,这些新教师都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其次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是师范院校毕业的,缺乏在企业第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他们教学上基本是学院派风格,习惯于像中学教师那样用较多的汉语授课,仍然遵循汉语的思维方式,依照“生词—领读—例释—操练”的模式,讲解词汇的用法,系统分析语法、句型,并集中进行题海战术,以应对学期、学业考试。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重要的问题是对教师的要求,它不同于以往的教学过程。教师只讲自己熟悉和有深入研究的问题,而是以学生的问题为一部分讲授内容,这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课堂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求教师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改变单知识结构,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高效的课堂教学应由知识的传授变为精讲、辅导或不讲,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由他们自己去研究性学习,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这种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实现从“学会知识”向“会学知识”的转变。

要做好这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教什么),变教师讲学生听为师生互动与对话(怎么教),变课堂教学为课内外教学结合(何时教)。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进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三位一体,在创设英语情景,加强视听能力培养,开阔学生视野,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而网络教学更是为全方位立体化的英语教学的实现提供了现实依据。首先,互联网信息浩瀚,不仅教师可以从中获取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在网上查阅自主学习的相关资料和进行针对性 的自主学习。其次,开展网络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学习的时问、内容和进度,教师则通过网络辅助平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管理。再者,学生与教师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新的教学模式便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有助于学生反复操练语言,有助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语言技能。同时。教师应大力加强小班辅导,对学生实行分级分段教学,达到最终教学目的。

四、结语

现代教育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具有现代的人才观、质量观、师生观和教学观,才能处理好自己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依照新《课程要求》,随着教与学的关系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大学英语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努力扮演好在教育舞台上的新角色,才能实现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潘健.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探索[J]. 科技信息. 2007(11).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3-9.

[3] 王守仁.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4(2):4-8.

篇7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moting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talents training mode,independent colleges pursu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which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teaching status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discussing its reform measures,this thesis mainly explored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of non-English major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in the hope of promoting the student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strengthening their social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tatus; reform measures

引言

根据《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2560所普通高等学校,其中包含275所独立院校,约占总数的11%。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模式相对滞后等原因,独立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存在“聋哑英语”的现象,根据教育部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

行)》,其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高校倡вτ眯捅究迫瞬排嘌模式的大背景下,独立学院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独立院校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情况现状分析

笔者曾作为一名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听说课程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听说能力相对较弱。独立院校的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差距较大,高分的在120以上,而低分的在30分左右,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成绩在70左右,以高考150满分来算,大部分学生都在及格线以下,因此,大部分同学学学英语课程都比较吃力,听说课程作为大学英语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从初高中阶段开始就着重于基础以读写为主的基础英语学习的同学来说处于“勉强听懂却有口难言”的情况。大部分学生也存在语音的问题如:有些学生清浊辅音不分(如[d]和[t],[b]和[p]),有些学生习惯在每个单词后面加上[t],还有学生[n]和[l]不分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

2.学生自律性和积极性较差。独立学院的学生在经历了高考之后很多学生都松懈下来,没有高考的压力,大部分学生都放弃了早读或者晚读的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的现象增多。这样的学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同学正常的学习。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由于上课比较吃力,学习情绪都不高,所以很难跟上教师进度。随着课程的难度和深度逐渐提高,学生就更加难以跟上教师的进度,学习积极性也更低,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学生的情绪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只能降低学习的难度,形成教学两难的情况。

3.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学学英语课程中,普遍比较重视能够与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如四六级考试)相关的内容,认为这些证书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就业的一块敲门砖。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学生也热衷于大学英语四六级和三级考试类型题的训练,从而忽视实际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教师的教法单一。现在大部分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听说课程的教学形式也大多是教师放音――学生答题――教师提问学生――教师公布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话环节通常也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教法比较单一,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虽然很多高校在自身的大学英语的教改中也要求教师在课程中以各种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学生因自身能力的原因无法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等,导致很多时候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花费时间过长,许多教师只能选择放弃一些听说教学内容。

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改革策略分析

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具备更强的社会竞争力,许多独立院校纷纷寻求更好的改革措施,以促进大学英语课程尤其是听说课程的教学。笔者曾作为一名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通过对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可否通过以下方式促进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1.分级教学。在学期开始之初对学生分别进行听力和口语的测试,根据测试成绩至少将学生分为两个级别,这两个级别在学习进度和效果评测上都采取不同的标准,这样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同时也兼顾公平。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增加基础英语和听说训练,慢慢训练学生能够听懂简单的对话,并能进行简单日常的交流;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适当提高教学的难度和深度,让学生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和成就感,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分级教学并是不“一考定终生”,而是有一定的流动名额。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让学生有学习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从而更有利于教学。

2.主题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制定一系列的听力和口语教学的主题,方便规整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课程内有针对性的学习某一类主题,更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比如日常用语的学习主题可以分为会面、会餐、问路、购物、面试等;节日主题如西方传统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娱乐主题如旅游、体育、网游等;在分班教学之后,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可以选择以日常用语为主的听力和会话主题;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在进行听说训练的时候可以选择难度较高或者专业性较强的题材。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练习的主题。

3.寓学于乐。在听说课上,教师通常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组织相应的课堂活动,活跃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让学生自由组合选择一部电影的某一个片段进行配音。通过反复的练习模仿,学生不但可以纠正自身在发音上的问题,还可以熟悉某些情景下的对话,甚至在反复联系中学生可以背诵出其中的句子。这对学生的听力和会话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对于学生能力较强的班级,还可以让学生自编一些情景对话或者戏剧,让学生在不断的揣摩对话中学到正切的表达,提高学生的综合听说能力。

4.鼓励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取多鼓励多激励的态度。教师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自身基础的问题对自身的听说能力并不自信,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多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果遇到同学起哄的现象,要对起哄的学生也要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感觉到就算说错了也没有关系。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从而更积极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所给学生推荐一些难度适中的课外听力材料,作为学生训练听力和模仿朗读的素材,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多说,鼓励学生养成朗读的良好习惯,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听说能力。

三、小结

听说课程是大学英语课程中难度较大、实践性较强的一个环节,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符合教育部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要求,符合独立院校所倡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由此促进学生的就业软实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的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这对教师也是一项较大的挑战。这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知识水平,在教中学,教学相长。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对提高学生跨文化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J].外语电华教, 2010(133):3-12.

[3]刘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上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研究,2018(8):248.

篇8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听力学习效率并增强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为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措施的创新设想,同时也分析了听力教学改革后的教学反思,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如下描述。

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措施的创新设想

1、在听力教学中对学生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

为了提升英语听力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对学生要注重加强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例如,学生一定要准确的学习英语的语音,并且要掌握最基本的英语词汇以及一些英语语法的运用等,这些基础的英语知识在日常的交际用语中都能够经常的用到,所以说,学生只有掌握和运用好英语的基础知识才有利于听力学习,这也是学好听力学习的关键要素。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学好并掌握这些英语基础知识呢?首先,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音素的辨别,让学生熟练的掌握语音中的变化,英语听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分辨好国际音标中48个因素的细微差别,这样才能掌握好语调的规律。其次,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对学生针对语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应该并不难,因为他们在没有升到本校之前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接触到了语法的学习,对于英语知识掌握好的学生来讲针对于英语中语法知识的学习不算很难,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的大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学习还是觉得特别的难。所以说,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要因材施教,在为学生上英语听力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大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进行对他们语法知识的传授和训练。最后,在听力教学中督促大学生在平时的训练和学习中要多掌握一些词汇,只有掌握和积累更多的词汇才会有助于英语听力的学习,大学英语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多读一些有关英语方面的阅读资料,在阅读中不仅能够开阔他们的眼界还能够发挥大学生的大脑逻辑思维的运用,从而掌握一些常用的词汇这对于大学生英语听力课程的学习来讲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注重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只有克服心理障碍才会投入到英语听力课程学习中来。

在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我们能够经常的看到,很多学生在上英语听力课程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种恐惧、紧张、害怕的心理,尤其是在听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生疏的英语词汇,他们会表现出一种缺少自信心的样子。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育的工作者,为了提高英语听力课程教学质量,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的英语人才,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帮助这些大学生消除恐惧、紧张的心理。在为学生上英语听力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还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例如,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讲一些小笑话或是穿插一些英文的歌曲等。学生在享受的过程中不仅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听力课程的积极性还增加了他们的学习乐趣。

二、听力教学改革后的教学反思

1、注意解决学生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解决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语音辨别问题(诸如音节、重读、连读、失去爆破等),还是语言知识问题(词意、语法、句意等);是技巧问题(记录、捕捉关键词等),还是心理问题(紧张、焦虑、恐慌等)。而这些问题往往是直接影响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在听力训练教学中注意加以解决。

2、有效利用各种听力资源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听力材料的选择,应当做到难易得当,材料新颖,能够激起学生的听力兴趣。而我们的听力课本中的材料比较单薄,而且某些部分已经落后于现代的信息,因此我们对于教材中的内容可以进行选择性学习,然后用一些课外材料作补充学习。

3、加强听力训练的强度

听力能力的提高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行的,只有在不断的训练中,才可以提高听力,任何只想要学习技巧,而不做实地训练的想法都只是空想。听力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但是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不练习,听力也会下降,因此注定了听力是一个每天都需要练习的。要求学生将听和做题相结合,将精听和泛听相结合,加强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只有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结束语:总之,在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中,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质量是必然的。英语听力教学为我们国家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在英语教育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名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通过对自己教学方法的不断反思才能不断的创造出更新更好地教学模式,只有创新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而本文只是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及反思做了两点简单的陈述,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对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在本文的描述中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帮助指导。

参考文献:

篇9

大学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和大学英语听力策略的改善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听力理解在大学英语测试中所占的比例已达到35%。然而学生的听力课时通常平均每周课时仅为1~2节,毫无疑问,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提高听力能力的严峻挑战。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中,多数教师遵循着同一种固定的模式 ——传统的PPP教学模式,即打开课本,讲解生词,播放磁带或光盘,提问/回答问题,给出答案。然而,通过对学生长期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学生对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失去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很有必要在如何讲授听力课程方面寻找新的思路。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合作学习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探索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其优越性。

一、研究方法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本研究主要采用测试(前测和后测)、采访,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

1.研究对象

参加本次研究的被试者是天津外国语大学2011级国际金融专业本科生。其中1班学生55人,为实验组(用EC来表示);2班学生56人,为对照组(用CC来表示)。所学教材统一为《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郑树棠总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2.研究设计

(1)前后测

在进行实验前,笔者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听力测试,前测的题目四部分包括:第一部分10条新闻;第二部分5个采访;第三部分3篇听力理解;第四部分听力填空和听写。后测和前测的情况相同,但测试的题目和前测完全不同,目的是确保前测和后测结果的科学性。

(2)采访

在测试前和测试后,笔者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采访。测试前采访的目的是要获取学生对待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态度,测试后采访的目的是要检验学生学学英语听力的态度是否转变,合作学习是否提高学生学大学英语的兴趣。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前后测结果

表1 前后测结果表

如表1所示,前测结果显示,测试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英语听力能力相差无几。后测结果显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两个班的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的学生成绩提高得尤为明显。

2.采访的结果

采访共包括两个问题:1.你喜欢英语听力课吗?2.你是否有信心与他人合作?答案分为:是,有一点,不是。结果如表2所示,测试前和测试后,学生对待传统的PPP教学模式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更清晰的表现这种变化,我们将测试前和测试后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测试前和测试后采访的结果对比表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比对照班的学生在课堂表现上更加积极。越来越多的实验班同学感到和他人合作更积极、更有信心。然而相比之下,在对照班,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认为自己比之前表现积极。

研究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组的同学英语听力能力提高显著,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也明显提高。合作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大学英语听力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以下几点:

(1)合作学习可以将学生学学英语听力的态度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2)和传统的PPP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和传统的PPP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4)和传统的PPP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更能有效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5)和传统的PPP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更受学生的欢迎。

三、结语

本研究为考查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听力能力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对促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还存在不足之处,如调查范围太窄、问卷调查内容不够全面、调查结果不够精确等。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相信本研究能为剖析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Antil, L. Jenkins, J. & Watkins, S. “Cooperative Learning: Prevalence, Conceptualization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Research and Practic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98, 35(3)

篇10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教材;分析与评估

众所周知,在没有真实语言环境输入的情况之下,教材是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权威的调查认为,课堂指导主要不是来自于教师,而是教材,课后作业也同样如此。从中不难看出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我们应当对教材有足够重视。所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材是学生获得听说技能、学习策略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着听力练习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目前看,市场上有着很多不同版本的大学听力教材,应用较为广泛的有新编大学英语听说教程、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面对多样的、质量参差不齐的教材,如何选择一套能满足教学需求的大学英语教材是个关乎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为此,需要运用科学的评价理论对市场上广泛使用的几套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估,这样一来就帮助教师选择上佳、适宜的教材,同时也可以为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编撰提供参考,实现教材改革与创新。下面对新版《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进行了扼要分析。

1.现行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评估标准

教材分析与评估兴起于西方,目前已经构建了三种评估体系,即使用前评估、使用中评估、使用后评估。为了保证对现行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好选择“使用后评估”方式,也就是在使用了一段后,依靠最后的教学成果就教材的适应性、贴近性等实施评估与分析。根据这一评估框架,以及英语听力理解的特点、本质等各项因素,构建一系列评估标准,帮助教师深入了解教材,更好的运用教材,同时也为教材的完善与创新提供依据。

“使用后评估”体系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评估标准如下:

(1)真实性。听力教材的目的应当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从这一点出发,大学英语听力教材中的素材应具有真实性,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的语境,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

(2)丰富性。听力教材的素材要涵盖各行各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都要纳入教材体系之中,包括政治、艺术、文化、地理、环保、家庭、商贸等。

(3)多样化。听力素材应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包括广告、信件、通知、新闻、诗歌等,体现听力题材及内容的多样化。

(4)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听力素材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交际的主动性,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

(5)生词适量。素材中的生词量不宜过多,需适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接受,并且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也才能达到锻炼学生听说能力的目的。

(6)语速适中。语速不易过快,过快的速度使学生难以听懂;也不易过慢,因为没有挑战性,达不到听力练习效果,所以语速应适中。

(7)语料不易过长。过长的语料,容易分散学生的集中力,适中即可,便于考察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力。

(8)提供听力技能,能帮助学生自学。仅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是难以达到听力练习效果的,所以听力素材中应提供听力技能、听力策略等,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练习。

2.根据评估指标对最新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进行评估与分析

这本听说教程借鉴了国内外优秀的英语听力教材编写经验,用贴近生活的素材、真实的场景、地道的语言、多样的练习,全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所以这一套教材在主题、题材、内容、梯度、形式等方面都着重强调科学性、丰富性、多样化,同时附带大量光盘,充分借助了网络、多媒体声像技术优势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下面将根据评估标准进行具体分析。

从教材主框架结构看,每一单位课程的主题与题材间是有关联性的,以主题选择题材,内容涉及了文化、习俗、伦理、社会焦点等方方面面,体现了丰富性、多样化特点,信息量大。听说难度由简到难,难度梯度设置符合科学性、任务性原则。

从教材内容看,贴近真实生活,组织形式生动活泼,实践性、可操作性、趣味性、互动性高,问题设置多元化。

从体裁看,新版听力教材涉及的体裁广播节目、名人演讲片段、歌曲欣赏、文学作品欣赏等,充满了丰富性和趣味性。

从听力练习角度看,设置了静听、泛听两种形式,慢速、标准两种语速,考虑了不同水平的学生,使整个教材设置更具科学性。

从听力技能训练看,着重训练了学生在单词辨别、语调理解、篇幅大意理解及关键人态度、观点上的技能,全力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

3.评估结果

从分析与评估内容看,新版《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基本满足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旨在发展学生能力。所以这一套听力教材的适应性较高,有着旧版教材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一本教材无论多好,教材内容设置多科学,依然会存有不足。从教学实践看,这套听力教材涉及内容广,课堂上不可能完全消化掉,只能完成一部分。此外,听力材料中涉及的人物身份、背景不够广泛,与学生生活有一定差距,不便于学生理解。不重视语言语调上的听力训练,降低了学生听说上的理解力。

新版《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与旧版相比,有了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不足,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挑战。这些不足希望能引起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编写者的重视,对其编写教材有所启发。在新课标要求下,应当持续深化大学英语听力教材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教材,提高教材科学性,具有时代性,以满足不断提高的教学要求。(作者单位:新余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勇,郑树棠.几个国外英语教材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兼谈对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6,27(3).

篇11

引言:

根据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技能培养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老师和学生都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并为之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部分一直是考生最弱和失分较多的部分。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们经常抱怨听不懂听力材料,听力理解总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因此,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全面的语言能力则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meta-cognition)概念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J.H. Flavell最早提出的。他认为语言学习者对自身之力活动的认知即为“元认知”。他主张元认知既包括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也包含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获得的计划、监控、评价。

元认知策略主要包含三类:计划策略(planning strategy)、监控策略(monitoring strategy) 和评估策略(evaluating strategy)。计划策略是指学习者学习前对学习活动的目标、过程、步骤做出规划与安排。例如:确定学习目标,预测重点难点,产生待回答的问题,分析如何完成任务,安排学习时间等。监控策略是指学习活动进行过程中依据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计划中的学习进程、学习方法、效果、计划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监控。 评估策略是指对自己的学习进程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学习进程所采用的策略进行调整。

O’Malley & Chamot 根据Anderson的认知理论框架,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策略划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通过实验研究,他们认为元认知策略控制了认知策略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学习者的成功取决于元认知策略的成败与否。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是帮助“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导者,进而提高其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

2.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2.1 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使用的听力教材较为固定,不能满足不同听力水平的学生听力学习的要求。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听力课容易造成学生心理挫败感,导致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失去兴趣。

2.2 教学模式陈旧单一

目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对于多媒体的运用并未有重大突破。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间的互动方式也没有很大的改进。

2.3 听力教学学时数少

我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一般为每两周2学时,学时数非常少。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总学时的缩减必然会导致听力学时的大幅下降。在有限的学时数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完成基本的教材听力练习的时间都不够,更不用说补充其他实时新闻或扩展性听力材料。

2.4 学生听力能力薄弱

我国大多数学生的中学英语属于应试教育,往往较侧重英语读写而忽略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听力理解成为学生在大学阶段英语学习中的难点。另外学生对英美文化知识的缺失也使得听力能力的提高成为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

3.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知识和策略的培训,使学生了解元认知策略的要点并学会如何运用。根据元认知策略的分类,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英语听力学习:

(1) 听前计划策略的运用

在听力课前,教师需增强学生的元认知意识,了解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理解及使用情况。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指定学习计划。对不同听力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建议,使学生能够针对自身弱点及不足之处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在听力练习前,学生要进行听前浏览及预测,熟悉题目及选项,对问题及文章大意进行预测理解。

(2) 听中监控策略的运用

元认知策略中最核心的阶段是自我监控。在听力练习中,学生要明确学习目的与任务,注意自己是否领会听力材料的大意和抓住关键词,采取的听力策略是否恰当,听力过程中是否集中了注意力,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听力策略。在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状态及其反映,必要时对学生进行提醒。其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英语问题的行文习惯及特点,注意抓住主题句或中心语,从而尽可能多的获得材料主要信息。学生也需学会监控自己的听力过程。在听力过程中,学生应善于自我提问,对听力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推理,采用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方法抓住材料的重要信息,从而完成相关练习。

(3) 听后评估策略的运用

元认知的核心之一是人之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评估策略可以鉴定一个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在听完材料滞后要对本次听力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一方面,学生需要检查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记录评估自己听力水平进步与否。学生可采用分组讨论等方式反思自己在听力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并对自己对听力任务的完成情况作出客观评价。教师也可制定评估问卷,帮助学生对学习效果及学习策略进行检验与评估。这有利于加强学生听力学习的动机,帮助其掌握有效的听力学习方法。

结语:

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听力学习及训练。当前大学听力教学改革也日益深入,元认知策略无疑给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听力教学模式也应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当代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参考文献:

[1]洪俊彬.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2008.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1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95-02

随着我国参与国际事务和企业进一步的国际化交流,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英语听力教学由于考试方式和地位的原因,长期处于被忽视的部分,大部分学生达不到教学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真实、更详尽的学习环境,如果可以发挥其在互动性、丰富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必将使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达到一个更高的境地。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大学英语听力网络学习将传统的听力教学和新兴的网络技术相结合,使听力教学脱离了教室的束缚,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一、网络在大学英语听力中的问题

网络以其丰富的内容、自由的方式,在英语教学中越来越成为辅助教学的有力工具,但是网络学习在现在的大学英语改革中处于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的阶段,在运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目标层次单一。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相同的课件和教学方法,对英语水平差别较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方式缺少对所要达到教学目标的认识,只是单纯的“上课”,而不是“教学”,失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自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教学评估方式单一。教学评估是考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需要科学、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方法体系。完善的教学评估既可以作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又可以为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供重要的依据。而现有的大学英语听力是以考卷的方式作为唯一的考核方式,而评估教学效果也只有这么一个途径,没有对学生在听力学习过程中的提高进行反映,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听力教学效果的提高。

3.弱化了网络优势。大学英语听力网络教学虽然给学生提供了网络多媒体听力学习环境,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监督方式,无法真正进行教学监督。学生按照排好的时间到网络去学习相对固定的内容,许多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只是去留意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看热闹的心态去浏览学习内容,授课教师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目前,网络听力教学还没有相对成熟的系统,学生和老师之间无法发挥网络的互动性优势,教师还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成熟、完善的教学,教学过程依然受困于听力教室的固定教学。

4.情感缺乏交流。网络学习教学平台虽然具有互动交流的部分,但如果师生不能充分利用这个交流平台,反而会导致沟通减少,师生情感趋于淡漠。同时部分教师在对网络工具的认知上存在偏差,他们仅仅将网络多媒体工具当成是传统录音机的简单升级,只是在课堂中使用。有的教师很长时间不登录交流,或是放不下教师的架子,都会导致师生交流的减少。如果教师不能利用网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会导致学生的自控力进一步缺乏,学生的问题教师也不能及时了解,这样反而会导致负方向的影响。

二、相应的解决方法

鉴于上述我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网络工具存在的问题,为了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教师必须打破传统观念,不仅仅把学生的听力训练局限在语音室里,更要探索语音室外的领域,把听力教学贯穿在整个英语课程中。

1.教学目标层次丰富。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决定着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最后的考核依据,所以合理、科学、有层次地设置教学目标是所有教学行为的根本。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较大,英语基础不同,个人的兴趣不同,学习的状态也不同,教师应建立学生英语学习档案,熟悉并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为英语听力网络教学的针对性和分层次教学提供依据。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观察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变化,为全面提高听力课的质量做好准备。

2.评估方式过程化。我们仅仅依靠传统的考试试题、试卷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能力无疑是有限的、片面的,用这种方式考察一个学生能力的高低,随机性、偶然性因素过多,往往不能准确反映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处于单向接受式的地位。尤其在网络学习中,由于学生选择的内容不同,能力程度的差异,使得利用统一性的考试方式来对听力水平进行考核具有片面性。为了更好地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我们应利用过程化的评价方法。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过程化评价时,可以包括多种方式。具体来说,可以用课内外听力学习的记录、使用网络平台的学习记录、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等一些方式,对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提供更多的依据。

3.强化网络优势。现有的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大多还是局限于听力教室,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只是对多媒体硬件设备进行了升级更新,教师上课还是使用传统的多媒体设备教学的方法进行听力授课,播放录音、学生听写,缺乏成熟的软件对学生进行监控和互动。网络的优势是互动性和丰富性,教师应该用网络的思想重新思考新的教学环境,利用好平台提供的互动交流模块,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反馈过程进行全面管理。教师应及时补充相关的多媒体听力材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也可以在听力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背景,便于更好的操作,有利于达到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企及的教学效果。

4.增强师生网上互动。利用网络来进行英语听力学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和环境,信息量大且更新快,对英语听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师生之间因为都只是面对着屏幕而很难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互动性强的特点,在网络英语听力教学中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整个听力教学变成师生双边的活动。比如,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档案,在沟通时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使得学生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加强和教师的感情交流。

英语听力一直是大学生英语学习五项技能中最难的技能,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网络作为新科技的代表,可以提供传统听力教学没有的知识丰富性、效果反馈及时性等特点。不过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利用不好,会放任学生荒废学习的时间;如果利用好了,则会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背景和语音知识,还可以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大学英语听力网络学习将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使听力教学突破时空的界限,因此,大学英语听力网上学习具有广阔的前景,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进一步去完善其功能,开拓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唐君.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30(4).

[2]杨晓萍.大学英语听力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成效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13,35(1).

[3]马秀华.网络环境下非英语专业新生听力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