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1: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美术教学目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开放,由封闭走向开放时,要求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自主发展。”的素质教育去实现新的教学目标迫在眉睫。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受到适合自己的美术教育。其次,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念。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的最美好理想。最后,美术教学中应更多地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发展,强调学生学会思考,有自己的思想,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总之,美术教学的归宿,是归向人的精神和情感,最不追求和表现一种标准的课程。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去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气质、修养,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文化素质的美术教育。在培养技能技巧的基础上,注重创造力的培养,进一步陶冶人的精神情操,提升人的审美境界,均衡人的理想情感。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符合时展要求的。
二、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丰富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及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
常言道:“学海师为导”,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促进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所在。在课堂上,一幅成功的范画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启发和诱导,所以,特别是在实践课的教学中要准确地传授美术技法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从欣赏到实践,从工艺到设计,都离不开老师的理论传达。除此之外,还要会组织教学,怎样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怎样处理突发事件等,都是教师应拥有的知识。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知识的沟通。教学中加强主导意识,尊重爱护学生,面向全体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融洽师生关系,这样就能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形象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这一气氛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三、教师要让信息技术走进美术课堂
作为中学美术教师,我们应思考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用现代技术来提高美术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多媒体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机操作两种形式,或者取其中一种形式。实施的形式与操作的深度取决于电教硬件设备的设置水平、教师水平的高低。
比如美术欣赏课,按传统方式上好,须搜集大量的教学挂图,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解说,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持不欢迎态度。采取电脑多媒体教学,伴随着图像,文字声音的出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思绪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学生在艺术长廊里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驰骋中跨越古今,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大大提高了欣赏课的效果。同样,电脑在绘画、工艺美术、工艺设计等美术教学中都有方便、快捷、直观、生动等优点。
四、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革新
教师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美术课应把学生放在教学中的主体,不要求整齐划一,要有自主的想法,教是引导也会成为约束。我们要前者。一个好的教学过程,既是互动的也是相互体现智慧的。若不重视学生的创造性,仅限于陈旧的“模仿”学习,不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与交流,教学就达不到学生共同参与的目的,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去动手、去探索、去创造……会欣赏、会表达。
造型是入门,表现是关键。表现是从个人主体出发的,造型只是技艺。欣赏是打开学生的眼,而让学生评述是打开学生的嘴,教学应是双边的活动。设计是创意的流露。综合起来是培养学生的探求意识。在当今学习化的社会里,教师不仅要注重智商更要注重情商,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状况。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原来被认为机械的训练方式转向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五、去掉伤心的评价
教师从一切为了学生出发,教师要带着爱心去了解学生,评价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的赞赏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缕阳光,一丝春风,使学生产生自信和勇于探求。
传统教学以“绘画考试”单一的评价方式为依据,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的评价。若用单一的一幅画来评价一个学生的美术成绩是不全面的,不客观的。优异成绩会是极少数学生,只有少数学生获得鼓励,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潜能未得到发展。更不要以画得像不像去衡量他们,这样会严重伤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反思使你走向成功
【分类号】G633.955
作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生物,个性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还能够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对于塑造学生个性和提高其相应的学习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个性化教学简述
作为新阶段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指的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等为依据而开展的教学方法[1]。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不仅可以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学识和阅历。作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教学现状,还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设计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一)明确个性化教学目标
按照学习层次分,个性化教学目标有低级、中极和高级之分[2]。其中,低级目标旨在提高学生对不同美术的审美认识;中极目标注重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高级目标意在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文化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为促使个性化教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学生要在课前进行相应知识预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其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目标。通过明确个性化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将要学习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明确个性化教学目标有利于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对《板报设计》这一课时进行教学时,要使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的具体情况和心理需求等设计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并在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其完成的速度和时间等适当调整其个性化的学习目标。通过自我分析与思考,学生就可以设计出与其自身相适应的包括“感受美术字体”和“评价美术作品”等学习目标,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潜质得到充分发挥,还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若要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其在各种生活情境中能够对其相应的情感体验有真正的领悟,必须加强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此外,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为有效激发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兴趣,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和辅助工作,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等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其对美术的学习与探究。目前,在多数实践教学中,初中美术教师都是以提出问题为主要的引导方式,来进行相关的美术实践教学活动的,并且能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讲授《最后的晚餐》这美术作品时,可以安排13名学生进行一场话剧表演,并让他们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和富有情感的语言进行生动地演绎,从而突出犹大丑恶、卑劣的本质,使学生不仅能够在话剧表演过程中分析达・芬奇作画的技巧,还能够感悟到画家对善恶、美丑等的深层意境,进一步提高学生个人情感与审美的统一。
(三)因材施教,彰显个性
这里所说的“材”,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具体的美术课程教学实践中,作为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我个性的重要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式,使其能够对美术进行自我表现和展示。此外,由于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基础不同,为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要采用线描、素描和色彩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在讲授《我们身边的体育活动》这一课时时,为保证学生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的实现,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国画、卡通画、简笔画、水彩画或者彩铅画等方法来展现与体育活动有关的画面。当然,也可以采用摄影的方式来展现体育活动的各种艺术情景,并能够将其精彩画面进行定格。与此同时,为有效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教师在美术课堂进行讲授时,还要注重强调作品的意境。另外,在对学生的美术进行考核设计时,教师以学生最基础的美术知识为前提,以学生所擅长的素描、国画、卡通画或水彩画等绘画手法为基础,来设计相关的美术考核,并将与之有关的考核测评作为学生的美术成绩。通过因材施教的方法,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使W生创作出更优秀的美术作品,还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3]。换句话说,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其个性充分发挥的空间。目前,学生在自我个性发挥的同时出现了诸如暴露自身弱点和自我组织失控等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有在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基础上,才能够使美术评价的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当中,才能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宽容与爱。比如,在欣赏罗中立的《父亲》时,通过对“父亲”耳朵上的圆珠笔、面部表情、双手和破瓷碗等的观察,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父亲”展开丰富的想象,加强学生对父亲的尊重与爱。
三、结语
总之,为使个性化教学模式能够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教师要以学生的自身特点为立足点,以初中美术课程的特点和目标为依据,制定一套有效的个性化教学方案。此外,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案,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能够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莉丽. 个性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4,S3:33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的各学科要求开齐上齐,由此,一向不受重视的学校美术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教学日渐步入正轨。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美术基础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其美术兴趣也不尽相同,因而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切实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法,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其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避免了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难以适应课堂教学的现象。那么,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采用分层教学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呢?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做了积极探究,认为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就一个班级而言,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显然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也就难以真正实现新课标所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因而,分层教学法势在必行。采用分层教学法,首先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接收新知识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
通常可以根据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美术基础知识扎实,有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接收新知识能力强的学生为A层;有一定美术知识基础,对美术学习较感兴趣,接收新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为B层;美术基础知识薄弱,不喜欢美术学习,接收新知识能力较弱的学生为C层。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分组,有利于以后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对目标及教法进行分层
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分层后,就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然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将分层教学法落到实处。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制定相同的教学目标、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容易导致美术基础存在差异的学生难以适应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容易出现常说的“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消”的现象。因而在初中美术的分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制定教学目标,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以有效促进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教学“奇特的视觉图形”这一内容,教师就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A层的为“在了解相关图形的艺术美及内在含义的基础上,能从不同角度欣赏并认识美术作品,进而掌握图形设计的基本要素”;B层为“了解相关图形的艺术美及内在含义,懂得欣赏及认识美术作品”;C层为“初步了解相关图形的艺术美及内在含义,能简单欣赏美术作品”。这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完成相关教学目标。
三、对作业及评价进行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实施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其都能完成相关的任务后,教师还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以检测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当然,对于学生的作业,教师自然也要进行分层评价,而不能以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那样的话,就失去了分层教学的意义。因而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作业的布置及评价上也要进行分层,以便于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一步发展。
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藏书票”为例,当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后,教师在布置作业进行练习或拓展时就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要求。如A层的作业可以为“结合自己对藏书票的理解,大胆创意,设计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图形和文字,并对‘我的藏书’‘EXLIBRIS’进行艺术字加工,说出自己的设计寓意”;B层的作业为“根据藏书票的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图形和文字制作,简单阐述作品的含义”;C层的作业为“根据教师展示的图形、课本中的示例,设计出符合藏书票的格式的藏书票,可以临摹,可以创意”。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之内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教师的评价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指出不足的同时,更多的要加以鼓励及表扬,积极发现学生的进步,放大学生的优点,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之后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只要教师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实际,用心去教学,就会诞生许多教育智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必定能有效提高美术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师生共同体验分层教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胡长春.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法[J].学周刊:B,2010(5).
美术是一种艺术,对人的影响很大。人文素养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素质,它需要以人为中心,所关注的是人的品质及其与社会的联系。将人文素养融入初中美术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同时可以改善初中美术教学现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与人本思想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大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关注,初中美术教学逐渐受到重视。通过研究初中美术可以发现,它对学生的约束较小,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克服学生焦躁的毛病。尽管大多数初中的美术教学融入了人文素养教学,但其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中缺少人文素养的体现。初中美术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性与创新性,而一些初中美术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将美术的教学目标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相统一,认为美术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绘画知识。这种错误思想影响了人文素养在初中美术中的体现。第二,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文素养培养最重要的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部分教师没有做到这一点,依然采用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如,在最能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美术赏析课程中,一些教师采用讲解的方式教学,没有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体会,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三,教学评价缺少人文素养的体现。一些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评价难以体现学生在学习的地位,教师只是根据学生的绘画情况评价,没有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降低了人文素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策略
1.加强师生互动素质教育改革要求
教师主动拉近自己与学生的关系,认可学生、尊重学生。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体现人文素养的培养,就要加大对学生的关注,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只要在适当时候给予学生引导,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即可。具体来讲,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师生互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经常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与讨论中。在美术赏析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如,在欣赏凡•高的《自画像》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凡•高的自画像只有一部分?”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空间,让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想法。由于缺少束缚,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人文素养的作用也会在这种情况下逐渐显露出来。
2.创新教材内容
现代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通过研究初中美术教材可以发现,其内容依然较为理论化,加上美术教材更新速度较慢,出现了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需求不相符的情况。为突出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就要避免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教学,教师应创新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如,在画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外界的环境,然后将自己看到的内容画下来,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为学生播放一些符合当时气氛的音乐等,以便刺激学生的感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秋季,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景色,并播放与秋天相关的音乐,然后让学生绘画,不要限制学生的创作内容,要让学生自由想象。
3.应用新型教学手段
随着教育要求的变化,初中美术教学产生了不同的要求。为开展好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教师要注意新型教学手段的应用,打破原有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束缚。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设备应用到教学中,为学生播放一些与美术创作相关的影视资料或图片。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与山有关的美术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山脚或山顶观看,让学生将自己的体会融入作品,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很多新的启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审美能力,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的效果,是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重点。做到这几点有助于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结语
尽管大部分初中美术教学已经融入了人文素养教学,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开展好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需要从加强师生互动开始,创新教材内容,应用新型教学手段,加强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初中美术教学,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丽群.初中美术审美教学策略探究.美术教育研究,2012(10).
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美育学科,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提升艺术素养、训练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美术课边缘化的现状,部分教师或因主观态度的偏差,或因教学方法不当,致使美术教学流于形式,未能取得应有的美育教育效果。笔者认为,美术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优化美术教育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美术教师要把握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当前,高效课堂所倡导的基本要素有三,即学生、教师、教材。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材是载体。作为美术老师,建设美术教学的高效课堂,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在教师的主导下,以适合学生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教材为载体,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内容的接受者,了解学生要全面、客观、具体,不能一知半解、糊里糊涂,更不能主观臆断、凭空猜测。了解学生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调查知晓学生的学科基础,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内在需求,开展美术教学。对学生了解后,才能知道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才能知道学生有哪些美术学习的基础,包括美术知识基础和美术技能基础;才能知道学生最渴望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有效乃至高效。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让学生迅速适应课堂,适应老师,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这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
二、美术教师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需要学生达成的学习任务,是方向,是准头。离开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肯定是无效的。因此,美术教师一定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首先,教学目标要具体。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都要向学生表述清楚或者让学生心知肚明。只有学生知道了要学习什么,才能够有心理准备在课堂上投入心神专注于学习。其次,确定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检测性。学生是不是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有具体的检测标准,不能到下课了,学生感觉一无所获。同时,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不能超越了学生的接受程度,要因材施教,不能拔高。最后,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坚持美术教学的课程特点。美术学习中要实现的“造型与表现”要达成什么学习目标,“设计与应用”要完成什么程度,“欣赏与评述”要实现什么目的,“综合与探索”要取得什么目标取向,都是需要非常具体的语言和文字进行细致表述。不同的学习领域,有其不同的目标取向,还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学习内容。
三、美术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
美术课程因为没有列入升学检测内容当中,因此,很多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仅限于“画画”“涂抹”“好玩”。没有升学压力的学科,学生难以从心理上重视,因此,美术教师一定要运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学到知识,提高能力。首先,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教学课件或者动画视频,让学生对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有直观形象的了解,从而对所学美术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教学,让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四、美术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效评价
作者简介:唐娟(1982—),女,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美术
中学教育关系着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但是,应试教育成为阻碍初中美术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初中美术教学存在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导致美术教育达不到教学目标,无法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辨别美丑的作用。教育部在教育改革中,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而中学生正处于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重要阶段,是一个生理、心理迅速成长的时期,是培养学习美术兴趣的黄金时期,所以美术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初中美术教育课程遇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校、学生不重视美术教学
初中的课程分为主科副科,高中分为文理科,而美术课在学科中的比重非常少。据统计,多数初高中的美术课一周才一次,开课率不到90%,甚至有个别学校根本没有开设美术课。原因之一是多数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和学生认为美术课程是副科,不能为升学考试加分。另外,学校对美术教育的硬件设备单一,教师仅有教科书、彩色粉笔,缺乏美术课所该具备的辅助教学设备。另外,一些学校的“主科”教师随意占用美术课的现象普遍,学校不加以监督,打击了美术教师的教学信心和积极性。
2.初中美术教师专业知识不完善
很多学校对美术教育边缘化,导致美术教师缺乏培训、进修学习和沟通交流的机会,美术教师学历水平低,整体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师的教学内容单一,一节课就是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一幅画,再让学生照着画,不给学生讲美学知识。美术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能力比较差。教学中,常见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讲,场面混乱,无法正常开展教育活动。这些教学问题反映了目前我国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及专业素养上的欠缺。造成这些原因是初中美术教师对教学不努力钻研,对所教学生的特征缺乏全面的了解,随意安排教学内容,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初中美术教育课程问题的应对措施
1.改变对美术的认知,优化美术教学结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审美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要求,重视美术课程,为初中生将来的美术学习和审美能力打下基础,有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落实。学校要对美术学科进行合理课改,为美术教师树立教学的信心,引导学生、家长对美术的全面认识,优化美术教学的结构,初中美术教学可以由书本理论知识和课外实践活动组成课程结构,提高美术课程在学科中的所占比例,通过课堂上的书本教学,让学生学习基础的美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兴趣。教学实践方面,教带学生到户外领略大自然的魅力,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利用美术教学可以让学生感觉身心愉悦,主动学习探究美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生活情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初中美术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教师是启发学生创造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引路人。在我国目前应试教育下,初中美术教育长期不受重视,导致美术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因此,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初中美术教师队伍尤其重要。美术教师应该在课前备课、写好教案、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展示与教学目标相关的物品,以引起学生注意,用提问、启发的教学手段调节课堂气氛,在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对艺术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艺术文化素养,塑造健全人格,陶冶高尚情操,不管学生的画作是美是丑,教师在点评时要去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对初中生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包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丰富多彩的想象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思维能力等,并具较高的心理素质。初中美术的学习离不开科学设计的美术课程和美术教师的正确指导,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加强学习,定期进修,丰富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掌握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美术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69-01
众所周知,新时期初中美术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及操作动手能力,实现学生基本的审美需求。除此之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还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场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一位美术老师所困惑的。不过我们老师在不断的努力,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 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提高美术教学效率之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美术学习,兴趣培养至关重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前提。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今的美术在现代艺术材料和艺术技术、交流传播媒体、视觉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在表现手法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用发展的眼光对待美术教学和学生,而不能只停留在教授学生掌握某种绘画技法上。美术材料的日益更新使得老师在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有了拓宽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怎样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美化自己的生活,做到学以致用,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在以往的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资料来源往往局限于书本图片,但那一张张小得可怜的图片使学生即使睁大眼睛,也看不清楚。如今,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人各种信息,并有机组合,声形并貌。这样,学生无论在课堂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得清楚,也不会因为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演示面过小而对美术失去兴趣。当前美术教学离不开兴趣的培养,我们要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并合理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微观的知识宏观化,加大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激情,从而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除了基因就只有环境因素了,可见环境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而对于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更要重视环境因素的影响。新时期,为了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果,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创造的心理和环境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会产生更多的师生互动。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学生会因为教学内容的生动和教学形式的新颖而感兴趣。整堂课中,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美术课堂的舞台。课堂上老师的话不一定多,但要能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老师在主导教学时应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得以轻松地展现自我。那么,学生就会把对老师本人的喜欢迁移为对美术学科的热爱。美术学科更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必然会有成功与失败,尝试失败的教学方法,就是事先不必给学生过多指导和框框加以限制,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要对学生的作品多肯定,且形式多样。对学生作品中所蕴含的创新意识,哪怕是只有一丁点的智慧火花,我们也必须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地精心保护,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只有这样,多一些爱心,多一点宽容,才能真正使学生融入课堂,使其真正把自己当成教学的一份子,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获得成功。
初中美术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够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兴趣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多个学科的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其中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效果最好,促进初中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
1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1.1完善教学体系
在国家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课程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现代化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学校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甚至没有安排美术课程。学校对美术课程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教师和学生忽视了美术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即便一些学校开设了美术课程,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初中美术教学理应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多方面的忽视制约初中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完善我国初中教学体系。
1.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我国传统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授课模式,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和主置,不利于教师倾听学生的心理诉求,不能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兴趣教学法能够吸引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和了解美术课程,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美术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在了解学生的诉求之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主动交流和互动,不断完善初中美术教学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初中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
1.3改良初中美术教学效果
兴趣教学法囊括多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加灵活和自由,在课堂上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还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良初中美术教学效果,使教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兴趣教学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使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了解学生的诉求,在掌握基本美术知识的同时还能拓宽自身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2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美术课程不是考试的科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区别于考试科目的教学方式,但并不代表教师和学生要忽视该项课程的学习,相反应该更加重视该项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深入挖掘美术课程的内涵。在具体应用兴趣教学法之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了解兴趣教学法在哪个环节中应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才能结合现有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美术创作活动当中。
2.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兴趣教学法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与学生的意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许多学校受到外部环境的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兴趣教学法的优势和作用。因此学校为了更好的应用兴趣教学法,应当在听取学生意见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逐渐应用于现代教学当中,在应用兴趣教学法时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动画、绘画、以及视频等多种教学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深入的了解美术知识,综合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
2.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许多学生认为美术课程不是考试科目就忽视了初中美术的学习,这种认识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为了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水平,首要工作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程学习当中。针对于此教师就要对美术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以外还能自由发挥进行美术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3结束语
初中美术教学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目的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价值,通过美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和创造的美。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加强美术与实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美术创作,为我国美术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课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在美术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①教学形式单一,“一刀切”化,老师与学生之间只有教与一味死板的模仿,“依葫芦画瓢”的模式过于死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难以发挥出来。②课堂模式呆板,“悄无声息”化现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大多由老师口述和简单板书,难以得到学生真正的共鸣。这种形式大大抑制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利于美术课程长远推进和孩子的发展。③素材偏离生活,不够贴近学生大家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更离不开生活。④课堂教学评价已成为常规,为何却往往流于形式,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发挥评价的作用呢。⑤到底什么是好课、优质课(有效教学)的标准是什么?教师该如何打造自己的优质课呢?以上种种突显出来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如何提高初中美术的有效性教学
(一)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教科书为主要蓝本展开的教与学的互动,它包括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因此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掌握和运用好这三个基本要素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内容的接受者,了解学生就应该从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学科基础、内在需要等各个方面展开。
(二)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
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所应达成的学习任务。它区别于美术课程总目标,也区别于各学龄段的阶段目标,它更强调单位时间内的效益。同时,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因此,制订教学目标应该具体而准确,并且具有可检测性。 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应考虑三个层面: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但并非是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以文字的形式把教学目标确定下来,把握“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过程、行为结果”四个因素。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考虑主目标、亚目标才生成性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还应考虑以下因素:①充分考虑不同学习领域,领域的学习目标侧重于对工具、材料、方法、步骤、语言、原理等方面的认识、理解与运用,以及通过造型表达思想与情感等。②充分考虑不同学习内容。在同一学习领域下的不同学习单元、学习内容其目标也是不一样的。③充分考虑学科特点,不要“荒了自己的田去种人家的地”。④充分考虑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例如同是剪纸的教学内容,其在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龄段学习要求是不一样的。
(三)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这里所说的“形式”是指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流程以及学习方式、活动设置等等。“内容”是指教学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应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就教学方法而言就有“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等。就学习方式而言,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形式”很多,一堂课不能都用到,也不能说哪种形式就一定最好,就某一堂具体的课来说,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形式”,“形式”应为“内容”服务。例如:在学习一些基本的作画技法和步骤时,老师的讲解与演示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再如让小学低年级学生了解一些学科性较强的知识时,采取游戏、接力赛等形式进行知识的柔化处理就比较合适。同时,“形式”的选择应考虑其利益最大化,即采取哪种“形式”对于解决“内容”更直接有效,所谓“该看的要多看,该说的要多说,该画的要多画,该演示的一定要演示”。
(四)范例应具典型性
举一反三性是课程的基本特性之一,要做到“反三”,“举一”就很关键,关键在于范例应具有典型性。尤其是美术课,由于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特点,所以范例的典型意义尤为重要。所谓范例的典型性,通俗地说就是范例与学习目标能够最好地最直接地挂钩,最能说明问题,即“用它”最能“说话”,并不是越经典就越好。美术课中的范例主要指美术名作、学生习作、教师范画等。不同类型的范例选择应考虑不同的典型意义,有的范例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步骤;有的范例旨在学生了解形式语言和艺术原理;还有的范例则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审美特征和人文价值。
四、如何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否优化,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以一定的标准进行检测。笔者认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和课堂文化建设情况以及教学的负效三个方面来进行检测。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主要指学生的参与度、作业状况和学习的生成性状况。其中参与度包括问题的参与、交流与讨论的参与、思维的参与、实践的参与、评价的参与等方面的程度,可以通过问答、眼神、注意力、气氛、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来判断。作业状况包括学生作业完成的数量、作业效果、作业过程等方面的情况,可以通过巡回观察、作业展示、互动评价等方式检测,重点是通过作业状况了解学生对教学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二)课堂文化建设情况
我国大部分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的阶段,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个人作业、模仿意识和模仿能力,而忽略了对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培养,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恶性的竞争意识,学习生活都以自我为出发点,同学间缺乏相互关心、相互协作的精神。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初中美术教学的进步,更阻碍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发展,因此,改革初中美术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了目前的关键。
一、合作学习中的问题
1.合作学习缺乏科学性。合作学习是根据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方面划分的定位学习,是学生培养合作概念的第一步,也是初中美术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课程,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美术技巧和能力,更是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的一种陶冶。如今有很多教师常以个人的偏向或座位的分布作为学生的分组标准,这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意识偏离重心、组员思维分散,美术教师在开展合作教学时限制在既定的教学目标中。例如,完全依赖于教程内容教授学生绘画、作业布置一体化等都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单调、审美意识固定,更难以实现初中美术教学的培养目的。
2.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合作学习师生停留在传统角色。合作学习是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教师起到的是引导、组织和管理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仍旧是课堂的主宰者,先是通过围绕课本进行长篇大论,再让学生进行模仿和讨论,教师的过度指导影响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2)合作时间固定化。由于美术每周只有两个课时,合作学习需要学生长时间的讨论和探究,这就使得美术教学中的合作时间没有保障,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内就必须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效果较差,而在下节课又在重复这种合作学习现象,导致合作学习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了阻碍。
3.学生间发展不协调。学生相互协调是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基础,但笔者发现,初中美术课堂往往有乱、糟、吵的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另一发面是教师组织力度不够,权力过于分散,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过于注重自我,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忽略了该阶段学生的心理,在教学效果的评估中,教师只倾向于学生代表的发言,而没有整合全体学生的意见,合作学习成为了一种形式化的组合,没有真正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初中美术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
1.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初中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程序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来进行分组,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生对专业的偏向爱好,比如色彩搭配、雕刻技术、绘画等,按教学的模块分组;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分组,分成优、中、差三个层次,学生可以围圈坐下,以便于展开交流。
2.教师进行有效的调控。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主体意识”,要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出发点,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次,教师要从合作学习的课程结构出发,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美术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从感知入手,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完成自己的创作,实现对作品审美更深层次的理解。再次,教师要准确掌握课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发挥想象力,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内容的精讲、少讲,让学生把握自主实践的空间。
3.共同创建课堂情境。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保证,学生需要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合作学习,要想充分发挥教学环境的作用,教师要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1)整体把握、关心个体。由于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其思维和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来制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2)积极引导、努力提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充分发挥课堂管理者职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主题,引导他们独立地寻找创作资源,并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构思和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多进行原创,培养出更多富有创新思维的美术人才。(3)巩固教学、巧置作业。作业是为了巩固学过的知识,教师在布置作业上要讲究灵活性,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课程资源的概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经常提及的内容,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资源指的是单纯的课堂资源,而新的课程资源概念,则拓展了课程资源的内涵,把课程资源的概念拓展到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各种教学资源,初中美术教育的课程资源是指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有帮助的所有学习资源,其中也包括一些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有帮助的课外美术实践活动。现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美术课堂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造成的,无论是课堂的美术教育课程资源还是课外的美术实践资源,其资源量都显得相对不足。
2.教师的美术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从目前来看,在相当一些学校中,缺乏专业化的美术教学人才,即便是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其相关的业务素质也未必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是许多教师的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一些教师刚刚走出校门不久,所掌握的美术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相关的美术教育实践经验,因此,往往教学的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在中学,相对来说,美术教师的数量是比较少的,彼此之间在美术方面的业务交流也相对较少,这给年轻教师的美术教学业务的提升带来了客观的困难,这种状况的延续,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年轻教师的美术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促进教师的美术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初中美术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1.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美术学习态度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升学考试的影响,在初中教学中,往往要把美术学科视为学校教学的边缘学科,因为其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学校对于美术的教育也自然缺乏应有的重视,受这样观念的影响,初中生对于美术学习的态度也不够端正,认为美术学习是可有可无的,在思想观念上对美术学习缺乏应有的重视,这种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初中美术教育的开展,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学习的态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要进一步增加对初中美术教育的投入力度
由于一些学校对于美术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其投入的资源也就相对的不足,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初中美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因此,学校要进一步增加对初中美术教育的投入力度,无论对教师相关的业务培训还是对基础的设备、资源的投入,以确保初中美术教育的更好开展,促进初中学生美术素质有效提升。
二、美术教学评价的内涵及目的
美术教学评价是以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所实施的美术教学活动与效果及学生学习的发展状况及能力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美术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并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1]。
三、现行初中美术教材中教学评价的对比分析
初中美术教材改变了以往“繁、难、偏、旧”的文本内容形式,整体呈现出单元结构组织灵活,视觉图片丰富多样,注重美术知识技能与实际生活的联结,注重美术学科所蕴含的人文内涵,更具亲近感和吸引力,同学们在体会生活中美的同时,回归课本学习又有无穷的乐趣去创造美,实践美,做一个美的人。
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反映出的多方面问题以最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在教学评价中,因此设计运用好教材中的教学评价,对于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进行更有效的教学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初中美术新课标把美术学习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究”四个学习领域,本文以人教版、人美版、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为例,对比分析教学评价部分存在的差别及利弊。
(1)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教学评价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中的教学评价部分,以单元为小结进行学生的自主评价,呈现方式为选择问答形式,内容切合课题要求,在作答过程中,形成学生的自主判断和自我认知过程,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的兴趣有一定的检验提高的作用。而教师需要积极观察和总结学生通过单元评价部分所呈现出的问题,一方面反省自身教学过程中未达成有效教学部分的原因,进行教学策略的改进;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学习成长的部分,不单关注评价结果,更应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自觉树立学习目标,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
在教材的最后,设置有个人美术学习评估表,第一栏“喜欢的领域”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及个性化,从侧面体现出教师学期的教学成果及有待改进的教学部分。第二栏“能力”是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体现,学生对自我能力的反思,对反应学生能力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今后的学习找到努力的方向。第三栏“态度”从情感态度上反映教学效果,有效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自然主动完成教学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美术教学的实施。
(2)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教学评价
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以评价建议为教学评价的板块,在每课的最后以一句陈述性的语言概括课程的教学重点,目的性明确,清晰的反映出学生本课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结果,教师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指导。
但评价标准单一,有“一刀切”的弊端。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自身的个性和特长,教学评价不是甄别学生好坏的标准,美术学习的目的更不仅是对单一知识的掌握,而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与发展,同时,教学过程是一个多维度,多方面的活动,不能只关注学生最终的学习状态,忽视综合情况中的大多数具体问题,这种绝对评价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大都按照教师的主观意志决定,并不能体现价值标准多义的美术教学实施是否效,因此,教学评价还有待改进。
(3)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材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