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访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2 15:01: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企业家访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企业家访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P631.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393-01

引言

地层有机碳含量是单位质量岩石中有机碳元素的质量,可表明烃源岩中有机丰度,是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的重要参数,因此确定地层有机碳含量有利于提高对储层产能和地下油气的评价,减小预测储层油气产能的不确定性.虽然岩心分析可提供高精度的地层有机碳含量结果,但具有取心成本高、样品有限、分析费用高、耗费时间长等不足,且不能连续表征有机碳含量。根据有机质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性,利用测井资料可建立有机碳含量与测井响应值的定量关系,获得沿井轴剖面上连续分布的有机碳含量信息.根据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技术研究进展,本文将其分为三种主要发展阶段:单一测井间接评价方法、不同测井结合间接评价方法及地球化学测井直接评价方法.文中介绍不同测井评价有机碳含量的方法原理,并阐述其应用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对不同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1 测井评价方法

1.1 自然伽马测井

由于有机质可吸附放射性物质,富有机质地层常常具有高放射性强度,利用自然伽马放射性强度评价有机碳含量,分析页岩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并建立页岩气地层中有机质与自然伽马测井值经验关系。

1.2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评价有机碳含量能直接利用铀含量建立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计算结果精度要高于利用自然伽马测井。但是,该评价方法仍受沉积速率的影响,而且地层中存在其他含铀矿物(如磷酸盐)时,与有机质无关的含铀矿物会影响计算结果。

1.3 密度测井

基于密度测井资料的有机碳含量评价方法,计算方法简单,密度测井曲线比较容易得到,且不需要很多环境因素校正,为地层有机碳含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但是,这种算法是假设干酪根变化引起地层密度变化,由于孔隙度流体密度与干酪根密度相近,所以孔隙流体可能被误认为是干酪根,导致有机碳含量计算结果偏高,且密度测井受黄铁矿等重矿物的影响严重。

1.4 碳氧比测井

1.6 核磁共振和密度测井结合

由于干酪根与地层流体密度相近,干酪根在密度测井上被识别为孔隙;而核磁共振测井仅响应于地层流体,干酪根在核磁共振测井上表现为骨架,因此密度测井与核磁共振测井确定孔隙度的差值可反映干酪根体积,进而可将干酪根体积转换为有机碳含量,利用核磁共振测井和密度测井确定有机碳含量的岩石物理模型。根据核磁共振测井和密度测井确定的孔隙度值可得到干酪根体积为

1.7 多测井结合优化算法

地球物理测井值是地层中各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结合不同测井方法采用优化算法可有效利用储层的各种测井信息,较准确的计算地层有机碳含量。利用多测井结合优化算法可以考虑有机碳含量在不同测井曲线上的响应,提高计算结果精度和降低不确定性。但是,该方法仍需要建立测井值与有机碳含量的经验关系,也需要岩心资料进行刻度。

1.8 地球化学测井直接评价方法

利用脉冲中子源的地层元素能谱测井仪可以同时测量非弹性散射伽马能谱和俘获伽马能谱,与无机碳相关的钙、镁、铁、锰等元素可计算出无机碳含量。

2 总结与讨论

2.1 页岩气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和各项异性强的特点,为满足页岩气勘探开发对地球物理测井技术提出的要求,针对不同完井类型、井别及测井成本等情况,优化不同的测井方法,为页岩气勘探开发建立强有力的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系列支持。

2.2 加强页岩气测井TOC计算的研究,全面系统地开展页岩气储层地球物理测井评价方法研究,来指导地球物理测井在页岩气测井识别及解释评价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郝建飞,周灿灿,等.页岩气地球物理测井评价综述.地球物理学进展[J].2012,27(4):1624-1632.

篇2

姜增伟在讲话别提到,中日产业结构互补,互有优势和需求,合作的潜力仍然很强,“关键在于加强双方发展战略的对接,找准利益的契合点,特别是中日两国企业家承担更多的责任。把合作潜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为双方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他指出。

应对过剩产能,中日需携手

对于产能过剩的担忧,引起中日企业家的广泛热议。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名誉顾问朝香圣一认为,讨论中日经济为世界做贡献,实质上是在讨论GDP占世界第二和第三的两个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责任问题。“钢铁产业可以说是现代世界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日本,人们一直认为‘钢铁是昂贵的商品’,即使到了21世纪,日本已经形成了很多新兴产业,但钢铁产业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毫无疑问,目前钢铁产业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基础,它深刻地影响着其他产业。所以我们认为钢铁业不断的强化是促成全球经济进一步成长的必要条件。”

朝香圣一表示,不管是哪个行业,如果只被一时的需求所左右,就有可能走进“恶魔周期”,“泡沫经济一旦破灭,各种投资将无法回收,包括不动产领域,那么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进入负的连锁反应。日本经历过这样的严峻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全民合作应对,企业经营也要从重视库存向重视流程转变。”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对此深表认同。他总结,自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两国经济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国大量购买日本的产品和技术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日本企业大量进入中国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中日相互融合的阶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日本企业在中国也在迅速发展,中国企业也开始进入到日本。

宋志平以自己曾经从事的“水泥”行业为例,指出目前中国水泥产能为35亿吨,销售量为24亿吨,市场规模早已过了峰值,今后只会逐渐缩减,所以解决产能过剩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他说,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临同样的问题,日本政府、企业和产业界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这对中国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TCL集团总裁薄连明认为,自从进入2010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第一制造大国,去年中国政府就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过渡,“我想这个进程当中不仅仅对中国企业是个机会,对中日企业来讲也是共同的机遇。”

薄连明分析,中日两国在制造业方面各有特点,中国的工业能力优势比较明显,首先主要体现在工业基础比较广泛,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工业门类;其次,工业产值大;再次,市场规模大;第四,正处于向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转型期。日本则具备不同的优势,比如工业化进程比较早,积累了较多工业化的经验和管理经验;第二是装备制造业和先进材料行业比较领先;第三是在智能制造以及机器人产业处于领先地位。“所以通过供给侧改革如果实现中日双方工业能力的提升,通过优势进行互补,通过合作来补强自己的短板,最终我想能够实现中日企业双赢的局面。”他补充道。

合作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成关注焦点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猛、引领了全球电商市场的增长。据eMarketer预测,到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零售销售额将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40%。这一现象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因此,加强中日在物联网和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成为与会企业家关注的话题。

篇3

一、坚持从爱入手启发教育学生。

热爱学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特别是刚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力量更大,我对学生既像父母爱自已的子女那样热爱自已的学生,把自已爱的感情无保留地全心全意地倾注到每个学生的身上,用爱的感情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励他们的进取心,使他们茁壮成长。如:陈可诺同学,他是一名双差生,学习成绩比较差,又不遵守学校纪律,成为了班的典型。为了使他早日赶上队伍,他每天的作业坚持在校内完成,老师就在旁边给予引导,和进行思想教育,经过一个学期来的努力,他现在能坚持完成作业,不再与同学打架等违反学校纪律的事了,而且成绩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宣传周期间,各联办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全力搞好科普宣传活动。市电视台、报社等媒体记者积极主动,认真及时地做好跟踪报道;市文广局和市科技读者协会一起,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在市图博中心历史陈列室举办了从宋代到现代的馆藏书画展104幅,参观人数1200多人次,在市图博中心报告厅举办了健康新概念——营养与生态饮食讲座,邀请了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先生为全市文学爱好者作了科幻创作报告,举办了老年电脑培训班;市科技局在创业园举办了科技成果展,为全市企业家展出获得科技成果进步奖的产品,市科协聘请了苏州健康教育专家为市老干部局100多位离退休干部进行健康知识讲座等等。

二、选好班干,共同管理。

要搞好一个班单靠班主任孤军作战,是一件很难的事。在多年的实践中,使我知道培养一支有力的骨干队伍,是搞好一个班的重要环节。首先要选好班干部,选大胆管,愿意为学生们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大胆选用那些调皮好动,有一定组织工作能力的,并能听从教导的学生担任班干,根据他们不同的特长,个性分配工作任务。其次,我迅速组织了班干部学习班干职责。为了使人人尽职尽责,我班开了一个“宣誓就职”班主题会,使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并定时给他们开会总结经验教训。为使班干们树立威信,一方面对他们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努力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要求同学听从指挥,老师把一些班务放手让班干去做,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威信提高了,学生们的自觉性也提高了。结果,他们把班管理成了规范化,日常化,绝大多数学生都遵守纪律,安静地听广播,早读课上书声朗朗,受到很多老师的赞扬。

篇4

[中图分类号] F270;F06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1-0032-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与英国中小企业创业行为的比较研究”(70402007) 、中国地质大学优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CUGQNW03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前,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创业活动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据“2006 中国成长型企业发展高峰论坛”消息,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4,000万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GDP 的55%,上交的税收占全国税收的46%。[1]在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鼓励自我就业,鼓励通过创业来吸纳劳动力已成为一种必然。大量的新创企业的出现,也极大地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自主创业和创新对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环境,培养创业技能和培育创业文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改革开发几十年的发展,创业创新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但是,新创企业的成功率却很低,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创业型企业很难在市场上长久的生存下去。究其原因,创业型企业在融资,产销,市场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创业型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着其内部治理结构也存在着较强的特殊性。本文试图通过对上海市创业型企业的调研活动,从对新创企业的企业家访谈记录资料中来分析创业者对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的安排,总结出创业型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特点,为我国的创业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支持。

一、样本数据来源及样本情况介绍

本研究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选取了11家创业型企业进行调研,选取的企业样本具有随机性,其具体行业分类(见表1)。调研的形式主要是以对创业型企业的企业家进行访谈,每次访谈大约在1个半小时左右,访谈的内容涉及创业前,企业初创时期,以及企业当前的情况。

注:依据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其中,文化艺术业企业是以经营网站为主,从事网络媒体的服务行业。

由表1可以看出,创业型企业的行业范围主要涉及IT、光电通讯、生物制药、材料化学等。因此,当前新创企业主要以高科技企业为主,以引进国外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创企业正在我国蓬勃发展。在这些样本企业当中,有限责任公司占70%,其次则是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私人投资企业。这些企业大都在2003年左右注册成功,企业运营已有两到三年的时间,其公司规模比起创业之初也有一定的发展。无论是从员工、部门、产品开发等各方面都已经具有了中小企业的规模,其企业的治理结构也已初步形成。

二、创业型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分析

通过对本次调查的样本企业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新创中小企业作为企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它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涉及企业的控制权、股权安排、员工激励、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见图1)。

1.创业型企业的企业家控制权

创业型企业由于企业运营时间不长,绝大多数企业的控制权都还是牢牢的掌握在创业家的手中,这是由于创业型企业的关键资源都集中在创业者手中的原因。[3]对于创业家而言,他们拥有企业的核心资源,这些资源足以支撑企业在市场中运行,比如:技术、市场、社会网络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创业者会牢牢的抓住他手中的资源,使企业能生存下去。另一方面,创业者通常在企业中拥有大部分的股权,这些股权也使得创业者实现了在企业里面的话语权,也就是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在我们调研的企业中,几乎所有的创业型企业的企业家都表示目前还是对企业拥有绝对控制权,并且不会轻易的放弃这种控制权。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认为企业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目前还属于小型企业,控制权还是集中在少数创业者手中便于管理;认为一旦控制权发生变化,创业者的所有权会发生变化,股权也会被慢慢稀释;认为下放控制权会使得企业增加竞争对手。在我们调研的数据当中,80%的企业家都认为是第一种原因。

在调研中,当问到是否预计未来控制权会发生变化时,企业家们认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企业的控制权可能会发生变化:企业资金出现困难,需要大量的融资;市场上有比较好的机会,可以让企业有大的发展;企业发展到比较大的规模,仅凭少数创业者的能力无法掌控企业。当出现以上几种情况时,企业家们会考虑放开一部分的控制权,但不会绝对的放开。除非企业最后被收购或者合并,否则企业家们不会完全放弃对企业的控制权。

在调研中,我们可以看出,创业型企业的企业家对于控制权的理解大都在于两个方面:资本层面和管理层面。就资本层面而言,对企业的控制就是企业的控股权,股东层转化为资本层。创业者对企业拥有较大的股份,就意味着对企业拥有控制权。股权的丧失就意味着创业者对企业控制权的丧失。就管理层面来讲,创业者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权交给职业经理人或团队,具体的经营业务由职业经理人或团队来执行。但在我们调研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是没有分离的,即使是有风险投资的企业也是这样。当然,这里面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也就是说,创业型企业的企业家在拥有企业的所有权的同时也拥有对企业的经营权,因此,创业型的企业家对企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2.创业型企业的股权安排

本研究样本企业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实现股份制,在创办企业之初,就已经将各个创业者的股份安排好了,而对股份的控制权就意味着对企业的控制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股权安排在一个企业当中的重要性。那么,在创业型的企业中,对股权的安排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从样本的数据分析来看,中小型企业在创立之初的股权结构都比较简单,大部分都是以创业者本人和投资者为主。合伙人在2~9人之间,对于合作伙伴有多少的问题,有的创业者认为2个即可(包括创业者本人),有的认为3~5人,在创立之初,创业型企业的股权越集中越好,股东越少越好,太多容易产生矛盾,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容易有撤资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企业倒闭的现象发生。总的来说,我们调研的企业有几种股权形式[4]:

(1)一股独大结构。包括股东少(3个以内)的企业,大股东有资金,也有一定的管理才能,能吸引合作伙伴。这种形式比较普遍,符合大多数创业者在初创阶段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权的要求。

(2)平均持股结构。创业团队才能互补,平均出资。这样的股权结构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者其中起协调、沟通的作用。

(3)差别股份结构。没有绝对控股的股东,“两两制衡”。一个创业者这样解释,股东们都没有绝对的控制权,但是可以两人控制一人。这种形式在一些留学归国创业企业中也比较普遍,因为海外要求大股东股份不得超过30%。要走大企业的道路,一定要把股份“留出来,放出去”,为今后引入高管(经理人)、员工股份、策略投资商或者风险投资商打下基础。

在谈到创业型企业怎么来安排企业的股份的时候,我们对于企业家们的看法归纳了以下几种入股的形式:

(1)以技术专利入股。这多见于高科技企业,主要以IT、制药、通讯行业为主。创业者由于在国外长期工作生活,认为国外的技术可以引进国内,并有好的发展前景,便开始创业。

(2)以资金入股。比如私人投资或风险投资。由于创业者缺乏资金来源,于是寻求投资者的同时,愿意出让一部分的股份。但是,关于出让股份的额度,创业者认为至少要保持对企业50%以上的股份控制权。

(3)创业团队成员入股。创业者认为一个企业光有技术不行,还需要市场,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于是,企业创立之初的创业团队的成员都成为企业的骨干,都拥有企业的股份,同时也共同拥有企业的经营权。

(4)企业核心员工入股。对企业核心的员工配以股份,是创业者激励员工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这也是在比较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可以看到的现象之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创业型企业的股份安排形式。其中,员工持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特征之一。在我们调研的企业中,有50%的企业已经实现了员工持有股份的制度了。甚至有些创业者认为,在创业型企业的股权安排上,员工一定要持有股份,这对于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创业团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调查,大部分情况下,创业者本人或团队拥有企业的绝大部分股权。但是,比较特殊的就是外商投资企业,在调查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商占据了企业的绝大多数股份(70%以上),拥有企业的所有权,而企业创业者或经营者的股份只占到剩余的少部分股份(30%以下)。

3.创业型企业的激励措施

对于创业型企业而言,人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拥有一个比较好的创业团队是企业能够在市场中生存的关键。因此,人才也是创业型企业的一个重要的资本。在现如今企业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如何留住对企业有用的人才也是创业者们思考的问题之一。在我们调研的样本企业当中,对员工离职率的描述大致在30%左右,高的企业甚至达到50%以上,员工流动十分的频繁(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有70%以上的创业型企业的员工离职率在30%左右。并且,创业者们认为30%的离职率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是比较正常的。当然,还有10%左右的企业处于离职率比较高的状态下。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这些企业在对员工的激励措施上存在问题。根据我们调查的资料,创业型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措施大致可分为两类:情感上和物质上的激励。情感上的激励主要是通过企业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以及创业家的个人魅力来吸引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具体的形式多是以组织企业活动,口号或宣传教育为主;物质上的激励体现在工资、奖金和福利,配以股份或期权,以及给予员工培训的机会等方面。

不仅如此,创业者们根据每个员工的需求不同,对每位员工的激励方式也不一样。但比较突出的就是在员工持股这方面,我们可以从调研的样本企业中看到,凡是有执行员工持股的企业,企业的团队都是很团结,员工的斗志也很高扬,这样的企业才有活力,同时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有吸引力。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创业型的企业要形成一个比较强有力的创业团队,就必须要以员工持股的方式来激励员工。

4.创业型企业的管理制度

一个创业型企业能否生存下去,企业的管理团队是至关重要的。在调研中,一位创业这样告诉我们:我有一个非常团结、强有力的团队,无论我做什么都能成功,就像一个好的推销员一样,无论他销售什么产品都能推销出去。由此可见,管理团队对于创业型企业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企业要想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团队,那就需要一套强有力的管理制度。对于创业型企业,管理制度尤为重要,企业管理制度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途。在我们对11家创业型企业的调查中,也涉及了企业于创业之初是否建立了管理制度的问题。其中,除一家目前还没有设立管理制度以外,其他的创业企业都已经具有管理制度,而且创业家们表示这些管理制度也经常在发生变化,并不断地完善当中。当谈及到管理制度涉及的具体范围时,创业家们表示管理制度涉及的是多方面的,有员工的日常管理、财务管理、奖金福利、部门职能、人力资源等,而且随着创业企业的发展,管理制度从开始简单的硬性规定,到越来越人性化管理,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但在我们的调研中,对于创业企业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是以制度为主还是以人治为主的问题上,90%以上的创业者们表示在多数情况下,是以制度为主;但是在一小部分范围内还是以人治为主。当问其原因时,创业者们认为,就创业企业而言,企业发展的规模比较小,员工数量也相对比较少,对于员工的管理需要人性化,才能凝聚员工的气势,团结员工。所以在对员工的日常管理中,人性化的程度要高一些。由此可见,这也是创业企业与普通大型企业在管理方面的独特之处。

5.创业企业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形成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团结企业员工,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的内部治理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创业型企业而言,这些作用显得格外重要。[5]我们在调查样本企业是否形成企业文化的问题上,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列宁表3。

根据表3分析,有将近30%的企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企业文化,并提出了相应的口号,以此来激励员工。此外,还有50%左右的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大多都认为只是创业者个人的素质、魅力在影响和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创业者们认为,对于创业型企业而言,企业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要形成企业文化比较困难,存在的也只是个人文化,只是创业者个人在影响整个团队。由此可见,在创业型企业创立之初,影响整个企业的文化氛围的就是创业者本人。但随着创业型企业的发展,员工人数增多以后,企业会根据情况的不同,为了团结和激励员工也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三、结 语

创业型企业有着一种新型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同于成熟的大型企业,这种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的特点需要从创业企业的自身特点角度来研究。[6]本文从创业企业的控制权、股权安排、员工激励、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创业型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从分析调查的结果来看,创业型企业由于成立的时间比较短,企业规模比较小,各方面都还相当不成熟,与大型企业相比,内部控制结构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有其独自的特点:

(1)创业型企业的企业家保持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并且这种控制权不轻易放弃。

(2)在现代企业的所有制下,创业型企业的企业家控制权又体现在控股权上。创业团队对股权的安排多是从企业的发展需要出发,但创业者本人或团队拥有的股权必须达到50%以上。

(3)创业型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拥有独特的特点,即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可以分配企业一定的股份,使其成为企业的小股东,更好的为企业工作。同时,这种配股的激励措施也有效地减少了员工离职的现象。

(4)在管理制度方面,创业型企业由于成立的时间较短,规模较小等原因与大型企业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为在管理过程中,人性化的程度较高。

(5)创业型企业的企业文化还处在逐渐完善,发展的过程当中。在创业型企业中,企业文化以创业者的个人文化体现出来。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创业者们认为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文化来影响,带动员工努力工作。

由此可见,创业者个人对企业的影响尤为突出。在我们调研的创业型企业中,创业者个人的性格,素质,受到的教育背景的不同,对于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也会不同,由此体现出来的,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会有所不同。但是,随着创业型企业的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也会逐渐的趋于规范化和合理化。

[参考文献]

[1]朱仁宏,叶 敏,邓靖松.2006年创业经济与企业发展研究报告[J].现代管理科学,2007,(7):31-32.

[2]杨 俊.基于创业行为的企业家能力研究―― 一个基本分析框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4):28-35.

[3]许,田俊改.创业企业控制权配置模型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7,25(4):49-51.

[4]Xiao Jian-zhong,Fu hong. Post-entry Development of Small Business: An Embeddedness Approach[Z].paper present in The Fif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WHICEB 2006), May 27- 28, Wuhan, China(ISTP).

[5]林 嵩,张 帏,姜彦福.创业机会的特征与新创企业的战略选择――基于中国创业案例的探讨性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2):268-272.

[6]Lumpkin, G1T, and Dess, G1Clarifying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onstruct and L inking it to Performan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5 (2).

Study on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Based on Entrepreneurial Enterprises――A Case Study of the Entrepreneurial Enterprises in Shanghai Cheng Wenjing,Xiao Jianzhon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