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2 15:02: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态文明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态文明教案

篇1

淮安市政府曾提出“到2015年在苏北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的战略目标”。生态旅游是淮安建设生态市的重要内容。淮安素来被誉为“漂浮在水上的城市”,以绿水为特色的生态资源极为丰富,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为响应党的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来发展淮安的生态旅游,必将有力地促进淮安“生态市”和“美丽淮安”的建设。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综合专家学者的意见,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对淮安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淮安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生态旅游发展观,建立生态旅游城市

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发展观,以新的思维理念,从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开拓、市场营销等多个角度发展淮安的生态旅游。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水体旅游资源,开发白马湖、洪泽湖,着力打造从淮安市区中洲公园到淮安区河下古镇的里运河风光带,深入挖掘水文化资源。重视绿化建设,栽花、植草、种树,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花卉节、园艺节,让绿色观念深入人心,把淮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做成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品牌,从而提高淮安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让“生态家园”的美丽口号落到实处。

二、大力整合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并推出精品生态旅游项目

淮安生态旅游资源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不同的资源有效整合,可以推出极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比如,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可以推出“水体考察生态旅游精品”,利用知名度极高的淮扬美食推出“生态美食品尝旅游精品”,利用金湖的万亩水杉林、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盱眙的第一山开展“森林浴生态休闲旅游精品”,利用采摘农民种植的特色果蔬开展“农家乐生态旅游精品”,利用洪泽老子山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展“温泉养生生态旅游精品”,利用金湖闵桥的万亩荷花、涟水的白鹭节、洪泽湖丰富的鸟类开展“赏花观鸟生态旅游精品”。让“绿水城市、生态家园”的口号成为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努力把淮安打造成“生态旅游天堂”。

三、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大力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淮安旅游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购物和娱乐方面。尽管开发出了不少特色旅游产品,但是宣传不到位,尽管有一些专门的淮安特产专卖店,但是销售场所分散,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仍然无法满足广大外来游客的购物需求,建议有关决策部门下决心建设淮安“旅游购物一条街、生态美食一条街”。淮安市主城区四水穿城,组织专家深入论证,把“旅游购物一条街、生态美食一条街”沿河道布局,建设富有淮安水文化旅游特色的“水街”。 淮安文化产业不算少,传统艺术也不少,比如淮安京剧、淮海戏、淮剧,但是淮安的娱乐休闲场所相对来说不多,旅游主要是一种文化精神享受,如果游客在淮安旅游中能享受一顿丰盛的文化盛宴,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四、建设特色生态旅游风景区,注重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游客需求日趋多样化。来淮安除了游山(第一山自然保护区、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玩水(洪泽湖、白马湖、大运河)等传统活动项目外,可以开发建设特色生态旅游风景区,这些景区要侧重养生、保健、度假、休闲等功能。如建设 “渔文化、水文化、古文化”旅游风景区;建设“中医养生、生态养性、健康养老”旅游风景区;建设“洪泽湖健康养生园”和“洪泽湖水生态养生园”;建设“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生态旅游风景区等特色景区。完善生态旅游产业链,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商品、生态旅游酒店、生态旅游美食、生态旅游交通。金湖的荷花是一大亮点和特色,除了夏天开展赏花活动外,在知名度颇高的白莲藕上可以大做文章,藕可以作为农产品销售,藕汁可以做成休闲饮料,藕粉、莲子可以做成旅游商品,荷花二字也可以作为当地艺术团体、商品的名称加以冠名。把荷花、莲藕做成品牌,做成富民工程,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由于淮安地近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宿迁、盐城、连云港等沿海城市,可以通过区域联合开发出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线路,进一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五、创新生态旅游营销方式,切实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在营销方面,淮安生态旅游除了要充分利用好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刊、广播等宣传手段之外,还要利用网络进行营销,特别是政府网站,要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淮安生态资源的优势做好绿色营销,绿色营销体现的是环保效益,传递的是一种健康的消费和活动理念。积极到周边城市或国内大城市举办生态旅游推介会,通过各类平台和渠道,大力推介淮安的生态旅游活动和拓展旅游市场,使淮安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篇2

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和教育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市全民生态文明教育规划(2013—2023)》等文件为指导,结合我县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的实际情况,以全县中小学生为对象,以建设绿色家园、倡导环保行为、普及低碳理念为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县等创建有机结合,使广大中小学生成为绿色社会的播种者、建设者,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实践者,环境保护的宣传者、监督者。

二、目标任务

1.生态文明教育全面加强。将生态文明教育摆上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积极按照市全民生态文明教育规划要求,实现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率达90%以上,其中城区学校要达100%;每学年生态文明教育不少于12课时。在校园布局、建筑设计以及各类设施的配备上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生态文化,使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成为校园文化的基色,深度宣传“游大湿地,做深呼吸”生态旅游名片。

2.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加快完善。各校要因地、因校制宜,组织编写并认真推行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要积极探索并构建校本教材的循环使用模式,围绕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保护耕地、节约资源、垃圾回收、控减噪音、净化空气等内容,分专题、按学段循序渐进开展宣传教育。

3.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多样化、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以绿色、环保、低碳为主题的校内外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促进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自然、生态文明风尚迅速形成。有条件学校可设立生态文明教育主题馆。坚持整体规划、共同参与、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扎实推进绿色学校、节水型学校、无烟校园等创建工作。

4.生态文明实践基地作用有效发挥。各校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落实师资、设备、教材、课时“四到位”。依托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园、湿地博物馆、湿地水生植物馆、湿地鱼族展览馆、中学生态科技馆等重要环境基地和场所,为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和实践创造良好条件。

三、推进措施

注重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1.强化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基教科具体负责落实。各校要迅速成立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相应的全校性的工作运行管理机制,各部门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县教育局将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对各学校年度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建立督查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完善考核办法,推动态文明教育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篇3

1.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生态教育学(Educational Ecology),顾名思义,是跨越教育学和生态学两个领域的一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生态教育学一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劳伦斯.克雷明(Gremin Lawrence)于1976年在其著作《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在这本书中,克雷明对“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理念做了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贯穿克雷明教育生态学思想的核心,在于把教育视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系统。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因子(学校及其他教育者)都有机地联系着。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为一致与矛盾,平衡与不平衡。”教育生态学把教学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和教学相关的所有因素,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等一切都是系统内的生态因子。

在我国最先把生态概念引入外语教学领域的是顾曰国。他构建了一个剖析网络教育中学习者行为的框架,希望藉此对比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另一位学者秦晨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并借助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定律剖析外语课堂教学。他提出把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引入外语教学有助于外语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效率的提高。陈坚林更以生态视角解读了《外语课程教学要求》。他提出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思考并设计外语教学的环境,则实现《外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各项目标将不再是难题。源于自然生态,融合生态学精髓的教育生态理论,立足于“生命观”,强调动态平衡和协调,把人的全面发展当做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些对于我们探索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教育实践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体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生态课堂的含义

生态课堂借助于生态学的方法,以生态视角考查课堂教学,将其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体。教师、学生、教学条件、教学氛围、教学制度、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因素构成了课堂生态体,其各个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它以传统课堂为基础吸收其优点,并对其进行生态学改造,是对传统课堂的解构和合理超越。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注人的认知领域,而且关注从认知领域到生命领域的发展;不仅关注课堂中作为主体因素的人的发展,而且关注人与环境的共生、和谐发展,强调的是课堂整体的平衡发展。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的目标是要把学生的情感与认识活动、社会规范的要求和学生的天性统一起来,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人际氛围,让学生拥有自由开放的、合作与探究的课堂生态环境。

3.建立生态课堂的意义

“生态课堂”的提出是建立在生态教育观、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建立英语生态课堂不仅是英语教学目的的需要,而且是宏观教育潮流的需要,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新方向,有利于开创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局面,对走出大学英语教学困境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它从生态学及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用生态的眼光审视英语教学,使课堂成为一个民主、和谐的综合循环体系,体现了教学过程中“人与环境、人与人和谐发展”的教育生态学基本思想,使英语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潜能的发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同时对学生潜质潜能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途径

生态课堂是多样性的,使彼此之间具有多元的关联。为了构建平衡协调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统一协调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内各因子之间及各因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其结构趋于合理,功能趋于完善,并向良性方向发展,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4.1创造和谐共生的生态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是大学英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课堂物理、社会和价值环境。教师要遵循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努力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使生态个体的发展达到最适度状态。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分配教学诸要素,如教师讲解与学生提问的时间分配等,充分发挥各要素的功能,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仔细筛选,为全面创造最优的教学条件做好准备。此外,美化教室、保持教室内充足的光线、适宜的温度等也十分重要,这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师生交往等,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4.2确立民主平等的生态师生关系

师生生态主体互依互存,在平等的相互交流中互动促进,共同成长,生态课堂是互动式交往活动的深化,它处在失衡―平衡―再失衡的状态中,是动态生成的。作为生态要素的教师、学生之间也需要形成一种平衡的良好生态关系。处理好教师的“生态角色”,即生态课堂中的师生角色定位,大学英语课堂才能够变得“生态”起来。总的说来,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做好“角色转变”,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设计课堂活动来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致力于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生态课堂应该最大限度地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角色真正回归为主导者,促进师生的共存和谐发展,在师生互动中使英语课堂实现生态的平衡。

4.3构建互动对话的生态课堂交往

生态课堂是学生和老师共同营造的学习空间,是师生交互作用下的动态系统。教师要积极开创交互式语言课堂,开展以促进学生交流为目的的多种课堂及课外活动,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开始新的课程之前,提前把任务布置下去。由学生在课外时间搜集资料,分工合作,独立完成。在课堂上也可以采用小组或组对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开展课堂合作式教学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接近母语的“自然交互环境”,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然的跨文化交际氛围,增强学生全员、全程参与课堂交往的意识,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生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生态教育理念下的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5.结语

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以其新颖独特的理念为英语课堂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用生态观点研究大学英语教与学现象,用符合生态规律的教学目标和手段构建有效的英语生态课堂,使这个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及诸因素间的关系都能达到最佳的和谐状态,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效的语言习得。

【参考文献】

[1]马晶文.影响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环境构建的主要因素[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02).

篇4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5C-0014-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精神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贯穿始终。2014年4月2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如何发挥中职德育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如何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切实具体化,推动十精神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这些已成为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

德育课教学目标中的凸显

“价值观”是判断事物有无价值的评价标准,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价值准则,是一定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总和。价值观为正当合理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是浸透于整个人格之中支配着人的情感、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1]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由浅入深再由内到外呈螺旋式发展的复杂心理过程。学生必须经历以接受、反应、形成价值,信奉与展露个性五个层次的连续内化的过程,才能将它们转化为自己信奉的内在价值。当前教师对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的把握存在以下问题:(1)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缺失。部分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只考虑到认知目标,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根本没有得到重视。这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深,过于强调认知目标,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确立。价值观的自主建构理论认为,人的价值世界是个体在自主能动的状态下生成的,是在原有的价值系统基础上增值地获取和建构价值。[2]一个人掌握了大量的价值规范和价值标准,如果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没有真正地认同并内化到自己的价值系统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那么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就没有达成;(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的“标签化”。教学中较常见的现象是教师在设计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时,直接从教学大纲的文件中简单照搬,当标签贴在教案上,常表达为一些空泛的套话。如“养成热爱工作,敬业爱岗的情感”“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等;(3)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的设计泛化,脱离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这样的现状背离了中职德育教学大纲和当前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党的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德育课教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依据。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德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德育课教学中突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和活动来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功效,使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使可能性成为现实性。这就要求创新德育课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微观的课堂教学层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要求旗帜鲜明地确立为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切实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始终,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

德育课教学目标中的表述

价值观属于教学目标的情感领域。情感领域的目标在我国课程和教学改革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近50年来的情感目标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长期目标,不仅分类较复杂,同时也较难评估,所以在课程和教学实施中往往会被忽略,由此带来了学生个性的各种缺陷和社会问题。[3]美国教育家豪恩斯坦(Hauenstein,A.D)教授在其著作《教育目标的一种概念架构――对传统分类学的整合》中对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了透彻细致的分析与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感领域目标的教学系统,作为整个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来分析。它以处方性信息和符号性信息为主要输入信息。符号性信息、处方性信息是情感目标落实的主要路径,发挥着规范的“应然”功能,以接受、反应、形成价值,信奉与展露个性五个层次为过程,经过学习体验之后,最终使学习者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4],并对照目标进行评价性反馈,突出了如何使得内在的情感品质转化为能够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的过程。该理论把情感领域目标划分为若干个子类目标,使以往过于抽象、模糊、笼统的情感领域目标变得具体、实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豪恩斯坦情感目标分类理论扩大了情感目标的范畴,本质上相当于我国中职德育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三维课程目标。该理论为我们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特别是德育课程落实“情感、态度与观念”目标提供了十分有力的理论武器。

价值观教育要输入符号性信息、处方性信息。符号性信息是指一系列可用于各种信息和内容的符号,旨在表征观念和概念,为达成沟通理解服务,如感动中国的人物案例或一个典型事例的描述。处方性信息是指体现在社会、文化、宗教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风气习俗和哲理中,其功能在于作出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等价值判断。学习过程重点是学习经验,形成价值观与信念,最终实现个人品质的升华,成为一个有情操、坚守核心价值观的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课教学目标中的表述应清晰具体,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1)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2)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3)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4)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

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课“塑造良好形象”,教学目标要体现友善价值观的要求,可这样表述: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留心于个人礼仪的细节,自觉按礼仪要求去做,赞同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承诺做到礼貌待人、诚信待人,以友善的价值观和信念,养成个人礼仪的习惯。具体见表1。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要求与《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目标的更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精神教学指导纲要》以及《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应对教材每一个单元和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价值观目标更新。其中价值目标的细化可以参考表1。

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内容主要体现友善、平等、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第一单元教学重点应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学生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通过第一课和第二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留心于个人礼仪和职业礼仪的细节,自觉按礼仪要求做,赞同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承诺做到礼貌待人、诚信待人,依据友善的价值观和信念,养成个人礼仪和职业礼仪的习惯,塑造良好友善的个人形象和职业形象。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

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中内容体现和谐、敬业、诚实、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通过第三课和第五课教学,学生认同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据和谐、诚实、文明的价值观和信念,自觉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素质,选择真善美、拒绝假恶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确立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认同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参与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第三课的教学应引导学生认同珍爱自然、保护生态是遵守社会公德、形成良好个人品德的重要内容,确立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信念,更加自觉地养成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的习惯。第四课应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和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认同敬业的观念,依据敬业诚信的价值观和信念,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公道的职业行为习惯。确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荣辱观。第五课应引导学生坚信友善的价值观,养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品格。

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内容,体现了民主、法治、自由、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通过该单元的教学,学生能认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前提;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公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努力建设法治社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理解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保证。支持国家的民主、法治、自由、正义事业,确证民主、法治、自由、正义对于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作用,依据法治的价值观和信念,养成公民的守法习惯。第六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同厉行法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认同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的作用,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认同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方略。依据正义的价值观和信念,坚信中国法治建设的正义基础。第七课应引导学生认同学法、遵法、守法、用法观念,选择用法律的权威来确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崇尚宪法权威,树立人民观念,依据民主的价值观和信念,以公民的身份参与中国的政治生活。第八课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意义,认同我国宪法的人民原则和保障人权原则,确立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观念。依据法治的价值观和信念,养成尊重别人权利和自觉守法的习惯。

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内容体现了法治、自由、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内容体现法治、自由、诚信、平等、和谐、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具体内容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加】加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詹万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3]盛群力.21世纪教育目标新分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4]A.Dean Hauenstein.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ducational objective:a holistic approach to traditional taxonomises [M].Lanham,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8.

[5]马兰,盛群力.教育目标分类新架构――豪恩斯坦教学系统观与目标分类整合模式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5(7).

The Teaching Objective of Secondary Moral Education Should

Advoca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 Case Study

SONG Ji-lian

篇5

(1)坚持民主治校,推进素质教育。所谓民主,就是增强师生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把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应尽责任当作享受。做到: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和谐、温罄的互助关系;尊重和发展教师的个性;决策过程多商量,集思广益。

(2)坚持依法治校,尊重科学规律。所谓科学,就是按规律办事,研究事物内在的规律,再依据规律,制定出制度、规矩、方法、计划,然后,按规则去运行,去管理学校。做到:建立科学有序的计划系统;建立层层负责的监督检查系统;建立总结反馈系统,减少失误。“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计划的落实。

2.教师要养成良好的教书育人习惯—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身教重于言教,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3.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健康习惯—良好习惯培养的落脚点

(1)坚持“七个一分钟”。做到:每天做一分钟家务劳动;写一分钟日记;唱一分钟校园歌曲或军歌;一分钟挺胸、抬头、大摆臂、高抬腿、踏步;练一分钟注意力;练一分钟演讲;读一分钟中外名著或名人传记。

(2)培养“八个学习习惯”。订计划的习惯;预习的习惯;适应老师的习惯;自己留作业的习惯;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整理错题集的习惯;筛选资料,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3)坚持道德长跑,培养良好道德习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让每天“七个一分钟”、“八个学习习惯”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落实《中学生守则》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创建和谐校园。

(4)培养强身健体习惯。健壮的体魄是提高生命质量的保证,健康是支撑人生的最重要元素。要把增强体质强壮体魄的任务与学习任务一样加以明确落实,要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身体,养成坚持跑操、眼操、体操、原地踏步等习惯。

(5)培养严谨生活习惯。穿戴整洁,朴素大方;勤俭节约,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不浪费水电,不浪费学习和生活用品,爱惜粮食。经常参加集体劳动,认真做好每日早操,体育课的锻炼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比赛。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要做到哪些?

1、健全机构、制定方案。各学校成立由正校长、副校长任组长,相关人员及班主任为成员的良好习惯培养实施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立足根本抓管理,正确导向抓落实,着眼效果抓养成”。

2、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抓落实。确立五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试验学校,充分发挥试验学校示范带动作用。

3、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培养方法。“全员”一是指学校要对全体学生负责,面向全体学生推行良好习惯教育,二是全校人人参与其中,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全程”一是指学校管理措施的全过程,二是指师生在校工作、学习的全过程。“全方位”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指工作要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缝隙。全方位主要是指对学校办学资源的全面利用,办学环境的全面优化,教育教学内容的全面丰富。

4、落实“严、细、实、恒”的基本要求。所谓“严”,是严格的按规律办事,是严谨的治学作风,是严肃的人生态度。“细”即从细节中引发大思考,从细小处发现大道理,从细微处养成大习惯。抓起始,争取良好开端。“实”即学校设定的良好习惯培养目标实实在在,具有可操作性,抓善终,落实每个细节。“恒”就是要坚持到底,义无反顾地做下去,真正将落实进行到底,抓过程,坚持不懈。在良好习惯培养上,既不能搞“高、大、全”,更不要搞“假、大、空”。

5、开展快乐大课间操活动。大课间操是落实“阳光60分”,贯彻全民健身计划,保证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一项举措。各学校结合新课程精神,采取不同的锻炼方式,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空出上午、下午各30分钟进行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6、重视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在良好习惯培养中,班主任具有主力军作用,提倡班主任坐班,到班内办公,班主任通过召开班会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加强监督检查评比,强化学生的行为意识,培养学生优良的行为意志。要有文明学生,首先得有文明教师。教师,在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中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同时,进一步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使全体教师做到教育与育人并重,言传与身教并重。

7、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切实把良好习惯培养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校内各种活动的教育作用。如:每周一次的晨会、升旗仪式、第二课堂;每月一次的黑板报、收缴管制刀具、学生不宜书刊等;开展班主任工作交流研讨会、法制报告、安全教育报告会、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一次的军训、运动会、开学典礼、手拉手活动、献爱心活动、家长会等,寓教于活动中。

8、充分发挥家长学校教育作用。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搞好家长培训,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局面,落实良好习惯培养教育。

9、强化管理,加大检查评比力度,促进学生文明言行的形成。学校要每周对各班《守则》《规范》的践行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定期进行评比,奖优促差。对执行好的班级予以表彰,并总结推广经验,反之则给予批评教育,让学生晓之以理,并要求限期改正。检查的结果作为评选“文明学生”和“文明班级”的重要依据。学校要进一步开辟活动阵地,围绕良好习惯培养重点,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室无脏话)。

10、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要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坚持办好德育展室、广播室、宣传栏、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使其受到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

(二)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为促进全县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教育局专门下发【《**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初中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实施意见》莘教发[2009](31)号】文件。各初中学校要认真学习此文件,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1.统一思想,增强打造高效课堂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1)打造高效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追求高效课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规范办学行为是规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实施素质教育是明确学校育人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追求高效课堂是建立科学合理教与学的和谐关系、遵循人的正常发展规律而实施教学的具体体现。打造高效课堂是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2)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影响着教育发展目标的关键点。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课堂是教育质量提升的主阵地,在省政府规范办学行为的形势下,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其重要。

(3)打造高效课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教育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通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2.抓住重点,积极探索打造高效课堂有效途径

(1)扎实备课,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备课的及时、充分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要充分研读教材,努力做到教案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流程科学合理、教学重点突破有方、教学方法恰当有效、课内练习精选精编、教学效果明显实在、教学个性充分张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灵活采取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制度,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探索有效备课的新路子,坚决杜绝无效备课,以及为应付检查而备课的现象发生。

(2)完善模式,为高效课堂提供载体。各初中学校要继续探讨、实践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而有效的活动,确保学生的课堂训练时间和质量,坚决避免不顾学生的一味讲、满堂灌、填鸭式;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状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打开学习器官、集中精力、积极思考、相互合作;要强化课堂的效果意识,集聚一切教学要素,调动有效教学手段,切实保证课堂教学实在高效;要以训练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此基础上每一节课均留有学生当堂集中训练时间,精选习题,当堂评讲,确保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精心教学,为高效课堂夯实根基。高效课堂应是努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手段,高水平地达成培养人的目的,高效课堂应是教学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结合。课堂高效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的材料的精心提炼,在于从学生角度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让学生能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提升。

(4)及时反馈,为高效课堂提供保障。要将课堂诊断形成制度。教师要结合写教后记进行自我反思;各学科组要对组内成员进行自我诊断和相互诊断,并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各年级组要进行阶段性诊断,用典型案例解剖麻雀,及时推广好的教学实践,纠正偏误;学校要举办课堂诊断与反思活动,从面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共性问题,切实提高教学效益,努力帮助教师提升教学业务素质。各校要采取有效手段,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和延伸:作业布置要在集备时统一精选习题,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三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发现规律方法的;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引导探索的。三不布置:重复性的;惩罚性的;超负荷的。作业量要精当,难度要适中,提倡分层作业;要强化教师对学生的课业辅导,优化辅导形式,确保辅导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跟踪解决。

(5)特色发展,为高效课堂拓展空间。各校要确保综合实践课程开设到位,要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引导教师结合体育艺术教学和其他社团活动,努力将活动课程化、将课程活动化,及时总结和提炼,不断丰富课程建设内涵。要鼓励教师尽可能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架设家校互动平台;要形成教师家访、教师随机检查学生学习小组活动情况等制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将高效课堂打造与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有机结合起来,注意特色的彰显与渗透,努力将学校特色体现在师生的行动中。

(6)营造氛围,为高效课堂提供文化支撑。学校文化是学校主体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方式。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积极推动学校发展的和谐、自主、平等的核心文化内涵,学习者能否真正融入并适应这一学校文化,对教学活动是否高效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对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各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高效课堂营造良好氛围。

3.加强领导,确保高效课堂创建取得实效

(1)要发挥校长第一责任人作用。校长作为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构筑师生共同发展的高效课堂的探索中,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含量。因此,校长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直面教师工作,切实关注学生学习效果,深入把握高效课堂教学的现实走向,及时提出针对性地指导意见,采取积极有效的研修措施,保证高效课堂教学的持续发展。

(2)要优化教学管理。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将教学管理工作作为中心工作,关注教学信息,钻研教学业务,思考教学问题,及时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调研和指导中去,要全面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督,为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提供保障。要引导教师追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品位课堂”,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努力实现教学的高效益。要将校本培训作为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的主要手段,做到校本培训课程化、制度化、多样化、主体化,提升全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篇6

面对高职专业课中课程思政目标设置相似、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水平不高、现有课堂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受限等问题,本文根据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专业课程特点、思政育人要求等,从专业课程思政目标的明确、思政元素的选取等方面,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为例,研究了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

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也不是一类课程,它是以科目为载体,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里的“课程”指的不是思政课程,而是通识课、专业课等,但在这类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而课程思政是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传授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追求,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目的。在专业课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能进一步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增加课程内容的深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温度。因此,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独具优势。课程思政只有打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效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模式之中,在专业课教学中连续地、系统地渗透思政内容,才能拓宽高校思政教育传播渠道,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因此,抓好专业课程这一“主战场”能够有效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华中师范大学廖哲勋教授认为,课程是具有特定结构的育人计划和育人信息的载体。也就是说课程是一种育人的载体,通过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及价值观等,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而这也就决定了课程内容要体现知识性和育人性,有理论教育也要有实践教育。只有将学习科学理论、掌握技术技能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相结合,才能在高职专业课中发挥出课程的最大价值,最大限度地体现出课程的教育意义。专业课推进课程思政,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将这些专业知识与社会形态、历史文化、道德规范、时事政治相融合,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认识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体现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教案和课堂内外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程教学的内容,又强化了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专业课程教学大多只关注本学科所涉及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课程所要达到的素质目标和育人目的。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从理论到概念,这样的教学是冰冷乏味的。专业课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心怀家国天下的情怀、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思想政治素养,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适时地把体现新时代中国社会“温度”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用鲜活的事例、时事热点及自身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和感化学生,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思考和探究中形成价值判断,进而在体验和感悟中形成价值认同,使课堂氛围更有温度,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思想政治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深入,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是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重点是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原理、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的运用与实践,在课程思政内容的设置上,要充分发掘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元素,以促进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课程思政绝不是将思政内容简单地进行“移植”,不是在课堂上单独开辟一段时间讲授思政内容,也不是硬性灌输和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思维,从专业课程中提取内在的文化、价值基因,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的教学载体,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授及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融入思想道德与理想信念等。教学设计围绕课程的实施进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顶层设计决定了课程思政效果的达成度,本文以《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为例,首先结合课程面向的工作岗位性质、职业能力要求等,重新梳理了课程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其次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特点,总体把握课程思政育人方向,分析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思政目标;最后以思政目标为中心,深入挖掘鲜活典型事件案例、时事热点话题等支撑思政目标的达成。整个过程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能理解、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1.结合《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特点梳理课程内容《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是面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调、系统检测、故障诊断、回收利用等工作岗位的,课程教学内容与1+X智能新能源汽车证书相应模块衔接,根据职业要求重新进行梳理,以更好地满足汽车制造及服务相关企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教授给学生电池的分类、原理、性能参数、制造工艺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动力电池的结构、电池管理系统(BMS)、热管理系统的组成与原理等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动力电池的拆装方法、单体电池的性能测试、电池系统元器件的性能检测及电池管理系统综合故障分析的能力。在培养目标中应遵循职业教育特点、紧扣生产劳动实际、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通过模块化重构,将《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内容确定为五个项目,十四个子任务,如表1所示。表1课程知识结构2.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从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来看,在动力电池的更换等教学任务中,除教授职业技能外,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例如工作中要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在高压维修过程中要遵守规范,在装配检修过程中要精益求精,遵守7S管理规范等。从动力电池自身的结构原理特点来看,其是由多节单体电池组成的,由电池管理系统统一控制、管理、协调,这就类似于班级、企业的组成,需要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同时,BMS通过采集电压、电流、温度等信息,再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以了解电池状态,这一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使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从课程设置的目的来看,其是为了破解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动力电池系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而发展以电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实现汽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可以融入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理念,通过讲述中国技术的崛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综上,以爱岗敬业、节能减排、创新报国等思政点为支持,明确课程育人主线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报国精神、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养成科学思维方式、树立绿色发展观念等。3.挖掘思政元素支撑思政目标思政元素的融入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仅要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组织优化,还应以思政目标为出发点,深入挖掘能与课程内容相互支撑的思政案例、生产实践所遵循的精神、规范和能力等,在知识点的讲授、技能的培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进行“动力电池的更换”教学任务时,引入全国劳动模范一汽-大众高级技师金涛的事例,从刚毕业的操作工到汽车智造的领军人物,他通过主动学习,前瞻思考,凭着对工作岗位的热爱、埋头苦干、拼搏创新,在进口的生产线上对数以万计自动控制信号进行分析和优化,实现了传统车型和新能源混合动力车型共线调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向学生讲授、演示动力电池更换流程和方法时,引导和教育学生在实践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要践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通过分析具体子任务教学内容的内涵,细化思政育人主线目标,确定各教学任务的思政点,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支撑思政目标的案例、素材等,将专业知识、能力点和思政素材紧密联系起来建立点连成线,进而形成一目标两要素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如表2所示。1.“显”“隐”结合,宜“精”宜“透”课程思政最终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之中的,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和创造性,会极大地影响课程思政效果。依据“显”“隐”结合,讲“精”讲“透”原则,构建“有温度”“有思考力”“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使课程思得更加顺畅和有效。在课程思政中,“显”和“隐”相结合,其中的“显”并非强行嵌入,而是在适当的知识点(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的知识点)、恰当的时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具体做法如下:在某些涉及专业思政教育内容的问题上,通过设置问题、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讲述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时,通过话题的讨论理解名词和政策的内涵;在与专业知识点相关的事件教学内容组织方面,可以通过导入事件或案例,从特定的角度阐明案例内部所包含的思政教育要素,例如在进行触电急救流程教学内容时,导入见义勇为案例,增强学生勇于救人的意识;在专业知识点讲授中导入人物事迹,例如通过我国锂离子电池技术国产化研发中的典型人物事迹,引导学生进行电池技术的学习与探索;比较导入则可以通过中外动力电池技术发展情况的对比,导入“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精神”等思政教育内容。而“隐”则是在教师的行为示范和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同时,思政内容要保持合适的体量,内容宜“精”宜“透”,思政案例讲授以5分钟为宜,思政案例讨论5至10分钟为宜,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变化。2.以学生为中心融入信息化技术教学组织采取小班分组教学,将教、学、做结合起来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改变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方面采取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和体验式教学法等,通过学习典型事迹案例、专题讨论、实践操作,牢牢把控掌握意识形态,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在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中,应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依托智慧职教、雨课堂、智慧树等信息化教学平台,积极进行网络课程建设,拓展教学空间,结合课程特色,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理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合理穿插图片、动画、媒体报道、视频、仿真等信息化资源,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同时,在课前预习、课后拓展环节的问题导入、知识迁移、能力拓展等阶段加入思政元素,以更好地体现课程思政理念。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将课程思政与第二课堂进行融合,利用校企合作、技能实践、专业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大赛等资源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提升学生对专业的情感认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结语

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质提速,促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良好的课程思政在增加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也使课堂变得更有活力和温度。面对高职专业课程专业性强、融入思政元素困难等问题,从专业课程特点出发,充分讨论分析课程内容、思政目标、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构建一目标两要素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合理选取教学方法、融入体量等,同时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大思政”格局。

参考文献:

[1]张正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4):16.

[2]欧阳慧敏.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

篇7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091-03

为了掌握农村妇女继续教育的现状与需求,课题组以河北省农村妇女为研究对象,围绕广大妇女教育需求的意愿是否强烈、教育需求是否得到重视与满足、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能够接受何种教育形式等问题开展了问卷调查。本文将依据调查数据,对农村妇女继续教育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并对新形势下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农村妇女继续教育提出建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课题组遵从旧有户籍管理制度的划分,以户籍在河北省,且长期居住在农村的18至60周岁的妇女为总体,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全省172个县级行政区划中的90个县的875名妇女为调查对象。编制了《河北省农村妇女继续教育需求调查问卷》,设计了22个变量,征集了185名调查员,经过培训后分赴河北省11个地市进行了实地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875份,回收问卷770份,其中有效问卷642份,问卷的回收率88%,有效回收率73.4%。课题组借助SPSS19.0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一)农村妇女继续教育的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农村妇女继续教育存在两个突出矛盾:一是较低的参与率与较高的需求意愿之间存在明显矛盾。在调查样本中,过去三年有继续教育经历的样本仅占样本总数的15%,而明确表示有教育需求意愿的样本比例为44.7%,其中,30.4%的样本意愿强烈。对有继续教育经历的样本进一步调查显示,无论被调查者对所受继续教育是否认可,愿意再一次接受继续教育的比例高达91.8%。以上表明,农村妇女有一定强度的继续教育需求意愿,目前并没有得到很好满足,其意愿通过适当引导可以得到进一步激发;二是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不匹配。有继续教育经历的样本中,只有32.9%的人认为所受教育有用。表明教育者施教的内容与受教育者的学习期望脱节,没有对妇女的生产生活产生明显支撑作用。

(二)影响农村妇女教育需求意愿的因素分析

课题组设计了年龄、文化程度、婚育状况、就业情况、个人年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例、对自己学历与教育经历的满意程度、闲暇时间、社会性别文化八个指标,分别考量其对妇女教育需求意愿的影响程度。

综合年龄、婚育、就业三个指标来看,意愿最强烈的分别是25岁以下年龄组、已婚未育组、自主经营组,意愿最弱分别是36-45岁年龄组、已婚已育组和以务农为主兼职打工组。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劳动强度越大,教育需求意愿越弱;综合文化程度、对自己学历与教育经历的满意程度两个指标来看,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样本意愿最强烈,其次是本科组和专科组,意愿最弱的是小学及以下组,而且妇女的教育需求意愿与对自己所受教育的不满意程度正相关。以上数据说明,并非文化程度越低教育需求意愿越强烈,较低的文化程度反而抑制了个体的发展欲望,而文化程度较高的个体自身发展意识更清晰;从个人年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例来看,绝大多数妇女不是家庭显性经济收入支柱,91.6%的样本认为自己的年收入在家庭年收入中所占比例低于50%,个人年收入在家庭年收入中所占比例越高,其教育需求意愿越弱,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较大的劳动强度对教育需求意愿有抑制作用;从社会性别文化角度来看,农村妇女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家庭本位”倾向显著,绝大多数人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和“孝敬老人”、“照顾配偶”等连接在一起。无论是希望自己成为贤妻良母还是事业有成,妇女的自我期望越清晰,继续教育需求意愿越高。对每一个类别中无意愿的样本进一步调查显示,抑制意愿形成的原因依次排序为:没时间、怕花钱、家人不支持、没兴趣、担心学不会。而对闲暇时间的调查显示,农村妇女一般每天都有1小时以上的闲暇时间,闲暇时间的多少并没有明显作用于妇女的需求意愿,可见没时间这一说法并不客观。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得出:自我主体意识、社会性别文化、劳动强度、学习费用是影响妇女继续教育需求意愿的四大主要因素。从内部因素来看,妇女的自我认知和发展期望越清晰,越容易形成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反之,妇女会消极对待自身素质提升,以没时间、学不会等理由人为地设置学习障碍;从外部因素来看,繁重的家庭劳动和不良的社会性别文化会抑制妇女的学习意愿,农村妇女一般都以家庭为重,重视在家庭私领域中的角色扮演,认识不到自己在社会公领域中存在的价值,当自身发展与贤妻良母角色冲突的时候,妇女们一般会做出牺牲和让步。此外,学习费用也会左右妇女的学习意愿,目前,教育尚没有上升到妇女的必要需求,绝大多数妇女都不愿意因学习增加家庭负担。

(三)农村妇女继续教育需求分析

课题组对农村妇女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安排等问题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妇女们对学历提升并不太感兴趣,学习的目的具有较强的家庭功利性,46.1%的样本学习目的是为了提升个人素质,给子女树立良好榜样,其次是学习致富技能以增加家庭收入;关于学习的时间与时长,妇女们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但也不排斥在一段时间内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学习,学习时间希望短于三个月;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妇女们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其中,生活需求高于经济需求,最受欢迎的前6名分别是“幼儿教育知识”、“医疗保健知识”、“务工技能”、“法律知识”、“业余文化生活”和“管理类知识”;绝大多数妇女认同负担一定的学习费用,心理区间为200-500元;妇女们对学习场所和学习方式的选择并没有明显的倾向性,虽然更欢迎在家里自学的方式,但也接受走出家门的集中教学方式。

三、农村妇女继续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关键要素,对农村妇女进行继续教育,首先要立足于妇女的教育需求,其次要结合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和妇女工作的要求,使继续教育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教育的内容设计

选择农村妇女继续教育的内容要以实用、管用为宗旨,遵循三个原则:一要与妇女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让大家上班、下地、回家就能用上,提高教育的即时效应;二要结合妇女的基础和认知特点,选择实践操作性强、易掌握的内容,增强大家的学习成就感,消除畏难心理;三要全面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和妇女的需要,要充分认识当前妇女的生活指导教育需求高于生产技术教育需求的现状,满足大家生产、生活以及休闲娱乐等多元化需求。

结合农村妇女的劳动性质、教育需求以及国家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村妇女继续教育可以分解为五大教学领域:一是家庭服务类教学。面向家庭事务性劳动和家务管理的各个维度,开展科学育儿、老年人护理、营养配餐与合理烹饪、居室与庭院美化、服装保养、家庭理财、法律常识等教学,提升妇女在高品质家庭生活中的建设、管理能力;二是个人素质提升类教学。针对妇女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妇女卫生保健、服饰搭配、音乐舞蹈、塑形健身、心理健康、社交礼仪、文学艺术欣赏等教学,维护妇女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三是生产服务类教学。根据当地农林畜牧业、工业和手工业发展情况,结合政府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开展本土化职业教育和技术服务,推广新方法、新技术、新工具以及生态环保新措施等,开发女性人力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四是经营管理类教学。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中小微企业管理、网络营销、连锁经营、创新创业教育等,为妇女搭建多样化成才的阶梯;五是思想教育类教学。对妇女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事政治和先进性别文化教育,引导妇女树立主体意识、发展意识、学习意识以及对社会公领域权利的追求意识,引导农村社会风尚建设。

农村妇女继续教育内容的设计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启蒙引导类内容,着重于基础的、宏观的知识与技能,便于广泛宣传和普及教育,目的是增强广大妇女的感性认识和认知范围;第二层次为专业教育类内容,着重于有一定深度和较高标准的知识与技能,用于长期的、有计划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妇女的认知和技能水平;第三层次为拓展类学习内容,帮助妇女对纷繁的知识进行甄别、筛选,提供正确的、方便的、丰富的学习资源环境,为大家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成长搭建平台。

(二)教育的形式与途径

1.正规学历教育。将农村妇女素质提升纳入学历教育体系,建立结构完整,初、中、高贯通的继续教育体系。依托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以及遍布各县的职教中心,开设农村妇女中专班、大专班,实施“一村一个女大学生”、“一村一个女技术能手”工程,将全日制教育与函授、自学等形式结合起来,以学历提升为抓手对农村妇女实施全面的素质提升教育。

2.短期项目培训。结合行政部门的工作部署,组成讲师团、项目组,围绕某一项目开展妇女专项培训、任务实施和评价验收,将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整合到培训中,利用工作带动教育,通过教育推动工作。短期培训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教育的即时效应较强,有利于激发妇女的成长动机和教育需求。

3.乡村式教育。独立的、项目式培训不具有延续性,其影响会随着时间的延伸而削减,需要建立持续作用于妇女的长效育人机制。可以发挥各村委会、基层妇联的作用,或者依托各村的小学、各乡的中学以及各县的职教中心,或者建立、恢复并强化县、乡、村成人教育机构或文化活动场所,如妇女夜校、半日校、活动室、文化站等,定期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浓厚文化氛围,引导妇女养成学习习惯。

4、远程教育。考虑到农村妇女劳动强度较大以及电视、网络、广播已经普及到农村等情况,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化的成人教育,利用网络、电视建立开放的、没有围墙的成人教育学校,开办网校或农村妇女教育专题网站,开发网络课程、慕课、微课以及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将各领域内的教育内容开发成菜单式、讲座式、系列式课程,学员上网或利用智能手机软件下载即可学习。

(三)教学方法设计

1.典型带动法。在农村妇女对继续教育的热情和认可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从各个侧面树立学习标兵、先进典型,利用各种媒介和场合大力宣传,形成由点到面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妇女们看到、听到、感受到学习的益处,激发妇女的学习动机和内在需求。

2.现场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成人机械识记能力下降,意义识记能力增强,因此,不宜过多采用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技术教育可以到田间、车间或某位农户的家里现场教学,以认知为主的教育可以结合妇女的生活实例设计成活动课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小组教学法。农村妇女一般爱扎堆、爱热闹,往往在公众场合比较羞涩,在小群体里面却很活跃。可以采用自愿结组的方式将妇女编入学习小组,多运用启发教学、讨论教学、小组成果展示教学、组间对抗教学,让大家比一比、亮一亮,互助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同时,小组长还可以起到较好的组织作用,降低了教学组织的难度。

4.集中教学与自学相结合教学法。限于时间、场地、师资等各种客观因素影响,集中教学的次数不可能太多、时间不可能太长。可以将集中教学与自学组合起来,集中教学注重观念引导、方法传递和示范演练,集中教学后学员可以灵活选择时间、地点、方式利用辅助教学资源学习。集中教学与自学交替进行,随着教学内容的逐层深入,妇女的素质会逐步提高。

(四)保障措施

农村妇女教育顺利有效的开展须以提高妇女的教育需求意愿和参与热情为前提,尽量强化积极因素,弱化消极因素。

鉴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妇女的心理特点,建议开展完全免费的妇女专项教育。多年来,我国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妇联、农业、科技、林业等部门的项目培训与教育部门的送教下乡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运作机制和运行模式,完全可以承担大规模的农村妇女专项教育,目前核心问题是经费问题,经费的数量和到位时间往往左右着培训的时间、规模和效率。资金不由学费筹集,完全依靠政府下拨也不现实,可以以政府拨款为基础建立专项基金,借鉴社会公益组织的资金运作模式,吸纳企业捐资、社会团体赞助、个人捐款等社会资金,发动大家的力量办大家的教育,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与社会团体协助、个人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教育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