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范文

时间:2023-03-02 15:02: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小学德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小学德育

篇1

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与超越,其标志是制造并使用工具。伴随着这种创造,“人的意识”不断增强,选择和改进是“意识”烙在工具制作上的人的痕迹。从第一把石斧开始,在经过无数次的打制和使用试验后,人必定能选择最适合的动作方向和动作力度,能选择最坚硬的石头作为打制的材料和工具,并不断改进打制的程序,这是最原始状态的“工艺”。而脑神经元已经相当发达的猩猩,即使它也可能偶而拣起地上的石头来敲坚硬的干果,但它的动作完全没有“工艺”意义。如果说动物的这种生存本能也可以称为“生产”,那么,“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1]

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也包括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工艺”,工艺凝结着预前、优化、能动等“人的意识”。人类进行的技术发明和技术选择(即使是最早的石斧),使“人的本质”一方面对象化为人工自然,一方面积淀为工艺文化。后者给社会的多层面、多领域以深刻的影响。在物质生产部门以及精神生产部门,工艺的推动作用是无庸置疑的。工艺的进步带来产品的优化甚至可以带动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科技界、企业界的共识。这一认识很快也移植到教育界,本世纪60年代末,教学技术依托电子工业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教育工艺学诞生了。

中小学德育工艺属于广义的教育工艺学范畴,和后者有着共同的理论依托:工艺进步促进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德育的工具、手段方面借助于现代科技,改进施教技术手段,对于提高中小学德育效度,是有正向作用的”这一表述应该是中小学德育工艺的理论假设的组成部分。

之所以说是“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乃是因为以上分析的仅是“德育工具系统”,仅是“技术性考察”。由于德育的主体与对象都是人,德育工艺要研究人的“产出”(表现为人的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不是物的产出;不是完成一个工件的制作,而是完善一代灵魂的塑造,因此,如果中小学德育工艺的理论假设只作工具性、技术性思考,不仅是不够的,而且是有偏颇的。

任何凝结了先进科技的教学工具(媒介)都代替不了教师的讲授地位。整个德育以至某一德育教程的实施和完成,都离不开施教者教学语言传递和人格魅力的影响。即便是教学技术媒介的设计与运用,也反映了施教者的匠心和情意倾向。施教者的素质(尤其是道德、审美、心理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德育的效度。

无论是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还是德育实际工作的经验,都表明一个规律:要打通受教者接受德育信息的心理通道,往往需要情意手段。工具意义上的技术手段(不是心理技术)无论其科学性如何严密,在情意领域却常常会一筹莫展。何况,德育对象在自我教育层面同时是德育主体,其主体选择、适应和享用功能往往受主体情意的强烈支配。因此,德育工艺不能简单称作德育技术,它是在现代科技介入德育领域的同时仍然不失去教育机智、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感应的德育方法系统。工业技术领域的工艺学理论,一旦给予德育工艺假说以技术论、工具论的影响,就必须同时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的改造,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上、从工程与心理的结合上、从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上规定德育工艺的理论构架和实际操作。

综上所述,我们这样来表述中小学德育工艺的理论假设:在中小学德育目标被正确设定的前提下,如果运用先进的德育工具和技术辅助德育施教,并运用情意手段打通受教者的德育接受心理通道,努力提高德育施教技艺水平,设计完善的德育工艺,改善传统的德育方法,以形成最优化的德育操作系统,就能大大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效度。(二)操作定义

中小学德育工艺,可以概括为“发现并实践能够达到最大德育效果的具体操作”。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施教过程中,就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德育手段的现代化乃是现代社会德育的必然要求,它既包括工具的现代化,也包括用现代思维及现代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方法论来指导现代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现代中小学德育问题。

作为操作应用研究,中小学德育工艺关注德育过程中所有影响德育效度的参与要素。教育工艺学把其研究对象划定为“教材与教具的构成与功能”、“教授者的构成与功能”、“学习者的构成与功能”三项[2]。其操作模型大致如下图:

(附图{图})

这一模型图式基本上反映了教学(教育)流程的大致面貌,揭示了教学(教育)的一般规律。它已把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操作定义中最重要的变量都描述了出来,变量之间的关系也解析得非常正确。但是,它还没有能涵容教学(教育)操作流程中参与作用的所有要素。我们的研究认为,德育施教过程中发生着重要作用的变量,除了施教者、德育媒体、受教者以外,还有德育情境和德育程序。

德育情境是德育实践赖以发生、运作的物质基础(时空)和德育施、受双方在德育过程中必然发生的情感与意志乃至人格互相感应的结合。无论何种德育活动,特定的时空因素、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情绪,都会影响德育效度,或使其得到强化,或使其受到削弱。特定的德育情境会使受教者的德育接受心理受到影响。研究情境对德育的影响,既可从硬环境的作用,亦须从软环境的作用来考察,考察人际的相互作用,施受双方的情意互动。总之,在德育施教过程中,德育情境这一操作要素从开始到终结,即作为背景,又作为工艺环节,发挥着“场”和“力”的双重作用。

德育程序是施教者为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根据一定的德育对象、内容、要求,整合参与施教的所有要素,按照科学、有效的原则,设计并实施的德育活动的方式与步骤。德育程序的设计与实施,能对德育过程进行有力的制导和有效的调控。它的运行在施教者德育机智的辅助与补充下,使德育活动既“顺其轨”又“畅其流”。因此,德育程序必然是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视野里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我们把中小学德育工艺的操作定义概括为:中小学德育工艺,就是在德育目标确定以后,从追求德育效益出发,研究施教者的构成与功能,研究德育媒体的构成与功能,研究受教者的构成与功能,创设使德育信息达到最大可纳量的德育情境,设计并实践能达到最大德育效果的德育程序,通过整体的、全程的优化设计和优化操作,形成能达到最大德育效度的方法、工具系统和教育技艺流程。

二、研究过程及内容

“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课题在进行了调查研究、培训教师、组织研究队伍、设定子课题项目等一系列准备以后,于1991年底正式开题。我们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将课题建设向前推进。

(一)理论研究

1.广泛借鉴,完善理论体系

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虽然可以从教育工艺学中汲取理论营养,但由于教育工艺学本身十分年轻,其理论建设尚需不断补充、丰富,因此,我们从中国古代道德教育家的实践和论述中挖掘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德育方法,从国外道德教育家的实验和研究中考察操作模型,梳理若干德育施教中的工艺范例,加以分析、提炼,结合中国特点,形成我们自己的工艺理论素材。另外,我们尤其重视当今我国中小学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改革探索,分析他们的成功做法,归纳他们的成功经验,进而探寻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律,建构我们自己的中小学德育工艺理论框架。在借鉴考察中我们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和西方哲学一样,西方道德教育崇尚理性,注重分析,强调科学精神,其德育操作研究的实证色彩浓烈;现在,国外德育工具、设施、教学手段的科技化水平较高。这些特点为我们确立中小学德育工艺的效率原则、最优化原则和预前性原则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2)东方,特别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崇尚感性,注重整体,强调人文意趣,其德育操作的审美色彩、情感色彩浓烈,在创设德育情境方面有独到、深刻之处。国外德育工艺中的情境,往往是“问题情境”,即向儿童提供道德实际情境中的问题,借此训练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而中国传统的德育情境,则是浸染着施、受双方情意,负载着德育信息的“德育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重视施教主体的资质、修养,强调“身教”。中国传统道德还极其重视情感与人性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它既体现为一种道德教育思路,道德教育理念,又表现出道德教育的一种操作样式。”[3]这些特点为我们确立中小学德育工艺的整体性原则及用人文精神改造工艺,避免单纯技术化倾向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3)现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应该汲取中西方德育技艺中的各自长处,其德育工艺研究既注重科学实证意义,又注重人文精神取向,并将二者紧密结合。这一理论认识,对于形成中小学德育工艺的理论假设与操作定义(如前所述)是有指导意义的。

2.确立工艺原则,规范控制实验

“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子课题的研究,多数属于行动研究。由于这项研究的特殊性质,其变量控制不可能在严格的“实验室”状态下进行,基于此,总课题组对子课题组采取“准则控制”方式,研究设定中小学德育工艺原则。

(1)可操作原则

德育工艺研究特别关注操作性、应用性,更多地在德育具体、微观的方面进行研究,在行动上、做法上进行设计、选择与实施研究,而不作经院式思辩。中小学德育工艺遵循可操作原则,一方面规范课题研究始终在操作层面展开,避免研究范围的宽泛;另一方面,要求在工艺设计中,决不能脱离实际,而要从中小学现有的德育工作基础出发,在开发德育的硬、软件,完善一系列德育基础设施、工具等建设时,做到因地、因校制宜,土洋结合,追求操作效果,既不能等条件尽善尽美才有所作为,也不能不顾条件限制好高鹜远。

(2)整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设计和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忽略德育的任何一个要素和任何一个环节。系统论的“木桶原理”在中小学德育工艺中同样适用:德育工作的效度,往往受那些“短板”——相对消极的、有缺陷的甚至产生负效应的因素影响。只有所有参与德育过程的各工作要素整体优化,方能取得理想的德育成效。整体性原则体现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全员育人机制、全课程领域,还体现于中小学德育的施教区域范围的广泛性和整合性,即在经常、普遍的联系中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合力。

(3)预前性原则

这一原则体现着中小学德育工艺的能动性。讲求“工艺”的德育,必定十分讲究设计,尤其是可以有所准备的、较为规范的德育施教过程更是如此。即便是随机出现立即需要进行德育施教的问题,预前性原则也要求施教者运用教育机智,调动平时积累的德育施教经验,立即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处理意向和调适机制来解决突发、偶发事件或问题。是不是有预前意识,也就表现了是不是真正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是体现了人的自主自觉的意识活动。

(4)最优化原则

追求最优化是工艺最基本的精神。换一种表述,德育工艺完全可以称作“德育最优化操作”。最优化原则,首先体现在对德育工作的操作设计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设计会有所“损耗”,最优化设计与操作损耗成反比,即设计的优化程度越高,则损耗率越低。最优化原则还体现在德育工作的操作实践过程中,德育施教过程不仅是技术性的规则复现过程,更是艺术性的创造工作过程。最优化原则要求整个操作是一个精心实施的过程,是一个相机调控的过程,要求特别重视反馈、即时评价和适时矫正。最优化原则还体现在对德育工作的自觉总结上,按照工艺精神组织的德育活动,应该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逐步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不断筛选,不断积累,再在新的实践中不断验证,形成较为稳定的工艺模式。以上所列四条主要的中小学德育工艺原则和其他教育原则,如序列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反馈—矫正原则等一起给予“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各子课题实证研究以指导与规范。理论研究在这一方面也不断发展、完善。

(二)实证研究

1.中小学德育工艺是实际操作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实证。在实证研究方面,5年多来,我们10余个子课题研究项目承担学校(或单位),在不同类型的中小学同时推开,坚持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创造、积累了大量德育实际操作经验,不少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范式,给予中小学德育工艺这一应用研究以强有力的实证支撑。

下面是子课题研究项目一览表:

(附图{图})

2.把课题研究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与德育整体改革紧密结合,使我们的研究既从德育实践中获取永不枯竭的事实之源,又为德育改革注入科研的生机与活力。

第一是德育队伍的优化。

开题之初,我们即通过报告会、科研读书班、小型交流研讨等活动,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德育工作任务和课题规定目标的实现。

许多子课题学校,将校内德育队伍重新调整:班主任、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团队干部等多条德育工作“线”,统一由新成立的德育处管理,形成了德育主体的工作合力。

我们注重社区教育中德育主体的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全国优秀校外辅导员、总参离休干部王遐方,多次接受我们邀请,到子课题承担学校做报告数十场。“南海守礁王”、某部参谋长龚允冲,将在祖国南疆飘扬过的五星红旗赠给家乡教育部门,我们组织千名中小学生在1996年10月1日举行广场升旗仪式。平时,我们请法院、检察院干部到学校做法纪报告,请宣传部领导到学校做形势报告。通过一系列活动,使社区德育力量整合进学校德育队伍之中,发挥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家庭教育中的德育主体,在新形势下同时又是受教者(通过教育父母来教育学生)。许多学校的家长学校坚持数年,课程建设完备;另外,家校结合,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教育合力,形成特色,成效显著。

第二是德育课程建设。

加强主导性课程——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建设,是德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一方面抓教材建设,编撰《南通德育人文景观》作为地方乡土教材,还补充若干思想政治课、交往课教材等。另一方面抓教法改革,通过组织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总结出实事求是说真话、理直气壮讲真理、师生互动融真情、务求实效显真功等原则与方法。

加强辅助型、濡染型课程的德育结合与渗透,各学科均坚持“双纲”(教学大纲、德育大纲)备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求自然渗透和有机结合;所有子课题承担学校都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育人的良好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德育格外讲究知行统一,因此加强活动课程是我们课程研究的重要方面,各校创造出许多新颖的活动形式。总课题组则抓综合型大型活动。如组织1995年度优秀中小学生代表赴京参加国庆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活动。这一活动通过观看升旗仪式、在国旗护卫队军营一日生活、拜访老孙毅、参观圆明园遗址和芦沟桥等,使学生在短短几天里受到深刻教育。再通过他们回来后的辐射作用,造成更大范围的教育影响面,可以说是一次大投入(财力、精力)换来大回报(受教面大、受教效果强)的成功尝试。

第三是德育媒体、工具和基地建设。

除了上面说到的印刷媒体(教材)外,声像媒体、计算机媒体在各校得到普遍的开发与利用。承担子课题研究的市电教馆,将南通地方德育资源、人文景观以及大型德育活动制作成专题教学片,供学校使用;各中小学在德育教学与活动中大量使用投影仪、电视、录像设备和计算机。特别要报告的是我们的德育基地建设。海安县中学的校办农场、江苏省南通中学与军垦系统东方红农场联办基地,在实施德育过程中都体现了自主性、主体性特征。海安县中学的农场,被列为江苏省德育基地,是全省唯一的学校自办的德育基地。通过个案和行动研究,德育基地已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形成了较规范的运作工艺系统。第四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受教者的心理问题,既关系到德育信息通道的畅通,又是德育工作的目标对象。我们多数子课题承担学校都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课程计划、有教师、有教材、有考核,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设立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引进和改制适合本校使用的计算机心理教育软件,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的工作格局,教育效果十分明显。

第五是德育方法的改进研究。

改进德育方法,是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这里讲的德育方法,既指微观意义的操作技艺层面,又指中观意义的方法类型层面,还指带有宏观决策意义的改革举措。开题以后,课题组发动广大教师从成功的德育工作经验中筛选、总结,撰写了大量德育工艺案例,其中不乏方法得当、技艺精湛的施教实录,再反馈到广大教师中,使技艺层面的德育方法成为全体德育施教者共同的工作财富。而“德育性态研究”、“少先队操作工艺”等则属于中观意义的方法类型层面。在决策层面上,总课题组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从思想政治课教学和考核的现状与要求出发,提出1995年南通市中考政治课开卷考试的建议,经教委论证后被采纳。这一做法实施后反应良好,省内有的兄弟市也采用了我们的做法。在评价研究方面,我们通过调查、分析、比较,博采众长,结合德育工作实际编制出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考评系列,该工具经试用,得到不少德育工作者的肯定。

三、成果与讨论

(一)课题研究促进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改善

1.从子课题研究报告中看,各中小学学生的道德风貌均呈现可喜的变化,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行为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校、市、省级三好生人数逐年增加,参与研究的全部子课题学校都被评为市级德育先进学校,其中有5所为省级德育先进学校,有5所被评为省模范学校。

2.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参与研究的教师。这些教师的德育实际操作技艺和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伴随着整个课题研究过程,得到同步增强与提高。他们从科研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推动了教育效益的提高。再由他们去影响带动其他教师,就会形成育人效果不断增大的“链式反应”。

3.实证研究一方面为理论建设提供了大量事实材料,另一方面也通过筛选、试验、再筛选、再试验,形成了相当一批德育实际操作的工艺范式。如德育基地活动模式,心理咨询技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社会化、活动化形式,等等。

4.经过5年多的研究,课题组获得较为丰厚的理论成果:一批有创见的于教育报刊;体现课题研究集成性的成果——《中小学德育工艺论稿》一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总课题与子课题全部15个研究报告完成并结集;许多子课题学校编印了自己的论文集、案例集和补充教材。

(二)研究工作走出了自己的探索之路,表现出一定特色

1.教育科研工作、教育实际工作、教育行政工作三方面结合,发挥合力作用,保证了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决策、操作的科学性。

2.参加研究工作的子课题承担学校,有重点中学、实验小学,也有一般中小学;有城市中小学,也有乡镇中小学。多方面的实证研究为课题理论建设提供了充分的事实支持,课题也因此而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扩大了成果的适用领域。

3.如前所述,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致力于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探索及二者的结合。德育情境的提出和创设研究,应该是对教育工艺学和德育学的贡献。当然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三)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的价值

1.从理论建设方面看,作为教育工艺学的分支,我们的研究为这门新兴的年轻学科增添新的研究内容,并以情感性、审美化和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对特别注重科学性、技术化的教育工艺学进行丰富和补充。作为德育学的分支,我们的研究注重通过汲取德育基础理论营养,建构应用理论体系,在操作性、应用性上下功夫,为德育学增强可操作色彩。

2.从德育实际操作方面看,该项研究作为解决德育现实难题的对策性研究,对德育方法系统的改善作用是明显的。中小学德育工艺的实践意义已被许多中小学德育施教者所认识,他们自觉地将德育工艺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用显著的工作成绩证实该项研究的实际价值。

该项研究从开题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遇到不少困难,存在着问题和不足,如德育媒体工具的优化开发,特别是计算机德育软件的制作与使用方面,研究成果还不理想。这一不足,我们将在今后努力弥补。而德育工艺学的理论体系,则更需要从幼稚走向成熟。

注: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97页。

篇2

一、工作原则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德育工作要紧扣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这个中心,本着“抓德育,强素质,促教学,提质量”的工作原则,不断创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二、主要工作

1、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把学习、执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经常性工作,加强常规管理。在全市中小学重点进行讲文明、讲礼貌、遵规守纪、勤奋学习、遵守公德、立志成材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社会公德意识和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各地各校要针对主题,细化教育目标,抓住教育细节,制定相关细则,不断深化养成教育。大力加强学风、校风建设,全面开展“优良学风班”、“学风进步班”评选活动,在校园内形成勤奋学习、文明健康的良好风气;继续深入开展“争做文明人”——六项基础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启动“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认真预习、认真上课、认真作业、认真复习、认真考试”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学习“五认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学生中营造乐学、勤学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广泛开展“学习之星”、“文明之星”评比,鼓励学生认真刻苦学习,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市教育局将不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反馈,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做法。

2、进一步推行“两制”。各地各校要依据徐州市教育局《关于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成长伙伴制”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导师、伙伴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把实施“两制”与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紧密结合起来抓实抓好。**-**学年第一学期,各地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当地初级中学推行“两制”。**-**学年第二学期,全市将在各中小学全面推行“两制”,并把教师担任导师情况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考核指标之一。市教育局在徐州教育网/德育园地栏目设立“两制”专栏,推荐专家观点,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两制大家谈”征集活动,各地各校要积极发动教师参与,及时上报实践中的经验、探索中的思考,市教育局将择优刊发,于**年暑期从中选择优秀论文和经验总结进行评选、表彰。

3、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市教育局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加大培训力度,保证各校的人员需求。各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校级培训,扩大辅导员队伍;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兼职教师的作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持续健康发展。各校要依据《关于印发<徐州市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暂行办法>和<徐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守则>的通知》(徐教基〔**〕44号)、《关于印发<徐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纲>的通知》(徐教基〔**〕45号),做好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定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把上好心育课作为广大班主任的一项基本技能,作为青年班主任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

4、进一步加强学科渗透。要不断强化教师对学科渗透德育的认识,按阶段、分年级、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训练、课外活动加强德育渗透,建立完整的德育目标任务体系。各地各学校要按照市教育局印发的《学科渗透德育课堂评价表》制定各学科渗透德育优秀课、优秀教案标准,在各类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把学科渗透德育情况作为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

5、进一步加强德育实践活动。各地各校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课外生活,确保每学年初中20天、高中30天实践时间。要积极拓宽德育领域,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珍爱生命”安全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的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环保教育、生殖健康教育、国防教育,形成校园文化特色。

6、加强“三结合”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指导各中小学家长学校积极开展工作,并主动和当地关工委、妇联等组织配合,加强对家长学校工作的督查、指导,定期开展家长学校的专项评估检查。各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网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要利用学校开放日、校长接待日等形式,展示学校教育成果,听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7、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各地各学校要以贯彻落实《关于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暂行规定》、《师德师风考核意见》等文件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继续开展“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发挥榜样作用,激励教师以身作则,增强责任心。各地各校要鼓励和组织班主任和德育骨干参加教育局组织的相关业务培训,建立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岗前、岗位校级培训制度,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德育工作研讨活动,定期培训教师,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各地各学校要制定倾斜政策,有条件的学校要适当增加班主任津贴,职评时应适当加大班主任工作权重;要加快骨干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首席班主任试点,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综合素质。

三、有关要求

篇3

一、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偏离教育轨道,片面追求升学率

当前,教育普遍存在着“短视”现象和“短期”行为。形式上高呼“素质教育”,而真正实施起来,仍旧是“穿新鞋走老路”,仍以升学率衡量一所学校,以教学成绩评价一位教师。特别是将教学成绩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一个前提条件,迫使教师步入“片追”歧途,诱导教师视学生的分数如饭碗,从而在教学中忽视了德育的渗透,忽略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师生只是一味追求高的学习成绩,结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拜分主义“的学生,导致各种教育怪现象的出现,造成学生人格的畸形发展。

要想克服上述现象的产生,必须改革教育评价模式,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学校的评价等。如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有智育分、体育分,还要有德育分。这是把德育形象化、具体化,真正收到实效的措施之一。

二、某些教育干部的思想水平影响着德育的落实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的思想、个性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德育工作艰巨而复杂;德育工作不象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见效快而明显,因此,如果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领导不具有脚踏实地的作风和甘当铺路石的思想,只顾自己小圈子里的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只抓学习成绩,不管思想教育,那么受害的将是国家、社会乃至整个民族。因此,选配好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领导干部是关系祖国千秋大业的严肃问题。

三、教学生作假,使学生教育步入误区

小孩刚懂事,我们就教育他们做人要诚实、正直,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可是,教学生作假似乎成了迎接各项检查的绝招,而且冠冕堂皇地美其名曰“善意的作假”,那么到底什么是“恶意的作假”?直把学生搞得“真”、“假”不辨才成?

君不见上级领导要来学校检查,不少学生兴师动众,大呼小叫,俨然大敌当前,又是准备迎检之材料,又是培训教师,又是培训学生,教着怎样撒谎,怎样回答检查人员的提问,把整个学校搞活经济得人心慌慌,紧张兮兮,学生更是晕头转向,不知什么问题“真答”,什么问题“假答”。这样做,客观上起着教学生撒谎的作用,——最终受害的是现在的孩子,未来的民族。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自上而下取消各种形式主义的“检查”,大兴实事示是之风。

四、义务教育徒有虚名,毕业考试流于形式

某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辍学现象严重,而学校为了完成义务教育的指标,迎检时作假的现象屡见不鲜,致使义务教育失支了它固有的意义。

毕业考试流于形式,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扭曲了考试的上报,使之失支了它的严肃性和真实性。监考教师不是监学生,而是监巡考人员,帮着学生考试作弊,这在学生劣性的发展上,不能不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导致后来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纪律松懈,思想没了压力,行为没了约束力,最终影响了学校德育的贯彻落实,达不到预期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必须社会、家庭和学校一致行动,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执法力度;在考试问题上仍然要根除“片追”的弊病,从而树立真正的素质教育观。

五、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教育脱节,影响德育工作的开展

在抓班级建设这一环节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班主任唱独角戏。表现一,任课教师不注重德育教育,只注重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而没有将本学科中所渗透的德育内容挖掘出来。表现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因而缺乏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措施,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想克服这种现象,依然需要改革教师考评模式,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促使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携手并肩,共同搞好德育工作。

六、家庭教育跟不上,制约着学校德育的落实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一些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缺乏科学性。首先,表现在片面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升学上,忽视了对孩子整体素质的培养;其次,家长对学生的态度粗暴、简单,影响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学生高尚品质的养成;第三,缺乏道德观念的教育。

这就需要从提高广大学生家长的素质入手,不仅学校要做工作,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政府部门的关切。

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两种教育相抵触,是德育失效的重要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某些家长的价值取向出现畸形,“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有钱能使鬼推磨”等成为某些家长教育子女的秘诀,与教师在学校进行的“助人为乐”、“大公无私”、“拾金不昧”等高尚品德教育背道而驰。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好象鸟之双翅,车之双轮,缺一不可。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教师不能仅完成学校教学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时代呼唤我们广大教师走千家串万刻,肩负起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为融合,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如虎添翼,蓬勃发展。

八、学校未能综合考查学生在家,在社会上的表现,致使学校德育教育没有在社会和家庭中得以延伸

我们考评一名学生,往往仅看他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评选的大部分“三好学生”并非真正的“三好”,学校看重的常常是学生的“智”。这种现象显然是“片面”的“怪胎”,与素质教育不可同日而语。

如何使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德育教育变为生活中实际的行动呢?首先,不仅学校内部要有一套严格的学生评价标准,而且学校还要对学生在社会、家庭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其次,各中小学校应通过书面征询、重点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了解社会各界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品德表现,不断改进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情况得以及时的反馈。

九、社会大环境不净化,使德育工作步履维艰

篇4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转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篇5

1. 彻底改变上课时以教师为主,死背课本内容的局面

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思想品德课属文科类教程。一前讲这类课,主要是教师讲课、学生背诵,而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有些老师甚至说德育工作是学校负责德育的人员来管、与我们无关的错误观念、而忽视了德育工作的全面性,所以学校领导要抓好对老师的德育教育、要解放思想,实德方面要以身作则、影响学生,利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学习时间大力提倡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老师本身的德育意识。

2. 加强德育教育时要关注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压力

在学校设心理咨询室是民语学校刚刚起步的一项工作,学生在心里、生理方面没有生熟,所以他们需要这方面的帮助,德育意识的浅薄使他们解决不了有些心理障碍、想咨询可不敢面对老师或同学,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状况往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生长中的青少年中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任务。这种教育方式是路径是多样化的,如:小测试、知识竞赛、模拟心理咨询室等… 这种辅导应该倾向于在学生者群体里常见的心理问题为中心会达到最佳效果,从而引导学生能自己解决小范围的心理问题,遇到难题是会大胆的去咨询别人的好习惯。所以学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观察学生,理解学生。

3. 政治课老师要和班主任一同搞好本课的接受率,从而达到让学生吸收德育教育的效果

尊老爱幼是传统的品德,在课本中有文字或图片、漫画的方式描绘不良品的的坏处,甚至有些不良行为是犯法的,这些内容一方面是课文内容、一方面是德育教育。教好这些内容会达到双重效果。

4. 对不容易接受教育的学生、进行“看不见”的教育

篇6

中图分类号:G416;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12-01

孝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孝文化是现代人的基本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经济及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孝文化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研究表明,孝文化在我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小学在德育工作中并未充分发挥孝文化的积极作用,未充分挖掘孝文化资源,这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而言无疑是一大缺失。

一、孝文化的内涵

“孝”在最初之时,仅指古人对待父母、长辈的一种本能及客观行为。随着父权制与等级名分制度的产生与不断发展,国人对“孝”的伦理规范性变得越来越强,孝文化亦更加突出。随后,古人又将孝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体系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孝文化。此时的孝文化不仅拥有了自身明确的含义,更有了严格的标准及体系。在孝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方面,孔子、曾子、孟子、荀子等人均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从封建社会伊始,孝文化便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道德的重要文化系统。孝文化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历史发展方面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孝文化包含很多内涵:善事父母、尊祖敬宗、传宗接代等。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孝文化渗透

孝文化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中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基于此种情况,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应积极进行孝文化渗透。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1)思品课堂中渗透孝文化。思品课是中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必须积极借助自身的学科优势,有效地在思品课堂中渗透孝文化。例如,在思品课堂上教师可播放一段视频:一位老人年老体弱,无人照看,人们以为他是孤寡老人,但事实并非如此。老人有五个子女,且经济状况较好。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视频内容进行以“我们到底应不应该赡养和照顾老人”为主题的讨论。这样的话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讨论积极性,通过讨论学生最终会明白:孝敬、赡养老人是每个人的应尽义务,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思品教材中有很多有关孝文化的知识内容,对于相关内容教师不能忽略,应对其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深刻理解何谓孝文化、何谓孝道。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应充分结合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渗透,应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来抓。相信在思品教师的积极努力下,孝文化定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烙印,成为学生必备的道德品质。

(2)其他学科中渗透孝文化。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不仅是思品教师的重要职责,其他学科的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积极渗透孝文化,让孝文化渗透成为学科教学的亮点。例如,语文教师在执教《我的母亲》一课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母亲。从出生开始母亲就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因此,我们长大之后一定要孝顺自己的母亲。接下来,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母亲,谈谈对孝道的看法。”问题抛出之后,有学生说道:“母亲每天很辛苦。不仅要做家务,还要辅导我学习。另外,母亲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非常孝顺。我长大了也要像母亲一样,做个孝顺的人。”这样的话题,很容易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孝文化的理解。因此,其他学科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应积极渗透孝文化。作为中小学教师,所有人在孝文化传播方面均具有重要职责。

(3)校园文化中渗透孝文化。在中小学校园文化中,同样可有的放矢地渗透孝文化,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很多中小学在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时,均发挥了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取得的教育成效也较为理想。例如,在校园宣传栏中定期或不定期张贴有关孝文化的文章供学生阅览。又如,在班级黑板报中,呈现与孝文化相关的文章。再如,学校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一些孝文化主题座谈会、孝文化主题辩论大赛、孝文化主题演讲大赛等。可见,相关校园文化的孝文化渗透,同样可以达到理想的孝文化教育成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中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孝文化在我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质量,提升中小学生孝的品质,中小学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渗透孝文化:思品课堂中渗透孝文化、其他学科中渗透孝文化、校园文化中渗透孝文化,让孝文化之花在学生的心头绽放。

参考文献:

[1]赵秀欣,苏春景.中小学加强孝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6).

篇7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096-02

什么是德育?简言之,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目前,中国中小学各级学校均开设了相关的德育课程,但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德育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近年来,学生的品德问题十分突出,并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今天,如何开展德育教学活动,特别是探索在中小学怎样进行德育课堂教学对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一 中小学德育课堂现状

1.德育课程地位边缘化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唯分数论”泛滥,有的家长和学校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追求升学率,很少真正关心学生品德发展状况。

许多中小学校虽然开设了德育课程,但是德育课程教学大多走走形式,变成了影视欣赏课、作业课,德育课程往往被其他考试课程取代。

2.德育课程内容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轻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中,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和逻辑性。在教学效果上注重德育知识对学生的规范和约束作用,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及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重视集体德育目标的培养,轻视个体的引导。在中国德育主体是一种非专门化的形态,有的德育教师的角色往往由班主任、退休老教师或其他任课老师充当。在教学过程中,将德育知识的传授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传授的过程,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情感体验,大脑长期处于欠兴奋状态,教学的实际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3.德育课程内容政治化

教育学上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划分的,包括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中国中小学的德育教学中,有的偏重于集体主义教育和政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政治觉悟,忽视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塑造,走向了德育目标的片面化。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价值理念多元化是社会的一大特点。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简单粗放地视为“政治思想教育”,往往导致学生个人道德水平的下降,缺乏基本道德观念。

二 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

1.教育的目的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的未来着想,使学生能顺利达到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教育目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所谓“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可能的目的”指与儿童未来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是他们在将来某些时候可能遇到的目的。所谓“必要的目的”,是儿童不管从事任何活动,所必需的基本道德素质。教育根本目标在于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的五种道德观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关心的是后者。

2.教育性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不承认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育(道德教育)必须通过教学方式才能发挥作用。赫尔巴特强调知识与道德的直接联系。教师要向学生讲授道德规范,使学生具有服从道德规范的意志,从而产生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另外,他又强调“多方面兴趣”的建立。“多方面的兴趣”指教学近期、直接的目的。所谓“兴趣”指学生对教学内容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可能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方面的因素可引起学生“兴趣”的产生,其中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教育性教学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心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基本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

3.训育

所谓训育,在赫尔巴特看来,即有目的地培养儿童性格的道德力量。从某种意义讲,他所谓的儿童管理也是道德教育一种。而儿童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创造一种秩序来预防某些恶行。训育可分四个阶段:道德判断、道德热情、道德决定和道德自制。在训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引起学生做出选择”,教师和家长不能代替儿童做出决定,关键是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证实教育者的告诫,并且在以后出现类似情况时能做出正确选择。另外,训育的作用还在于使学生在面对复杂情境时,保持冷静和头脑清醒,避免狂热的冲动,从而培养审美的判断和品质。

三 启示

1.德育课程内容的目的性与实用性

德育课程内容指在德育课上向学生传授具体的道德价值与社会道德规范。赫尔巴特道德教育理论中的训育部分就强调对在儿童进行有目的的性格形成的道德力量。首先,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德育课程内容的目的性,德育教师应按照中小学德育大纲为学生传授德育知识,在课前要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准备,避免德育课堂教育随意性和盲目性的做法。其次,德育课程内容必须具有实用性,在中学阶段,德育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过分强调德育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学生就会对这种枯燥的知识体系缺乏兴趣。德育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要主动关注社会及校园的热点问题,结合学生关注的实际问题向学生介绍相关的道德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德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多样性

德育教学方法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整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目前,中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类:语言说理、形象感染、实际训练和品德评价。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模式下,中小学校过多地使用语言说理的教学方法,采用说教式的方式将德育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实际学生接受的情况较差。许多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德育知识本身,而没有真正认识其深刻内涵,就更谈不上德育知识的应用。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在中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要多运用形象感染和实际训练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设置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获得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同时,在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及时地进行反馈,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

3.关注个体的需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中国当前的德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德育目标的共性,甚至有的中小学德育教师将德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个体德育的需要,造成部分学生缺乏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质。在中小学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关注学生个体需要,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吴尚忠、吴小林.体验式教学:中职德育课堂的新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7)

篇8

在中小学教育中,音乐学科除了具有与其他学科所共有的认知及教育功能外,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等许多方面,还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课程要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大胆进行教育实践,深入挖掘音乐课程资源,充分发挥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我对此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中小学音乐课程安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渗透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它们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那些历史题材的作品,特别是那些表现中华民族的自强自尊、乐观向上的信念的优秀音乐作品,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及促进学生自立自强、奋发有为的精神是非常有利的。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如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展现了抗日必胜的光明前景。这部融交响性、写实性于一体的气势磅礴的大合唱,既有中华民族的英勇气魄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群众性的特点。中学课本所选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一段进行曲体裁的轮唱歌曲,其快速大跳的动机与逐级扩张的音型,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游击队员们为保卫黄河、保卫中国而战斗的英雄形象。这样的优秀作品,无论是演唱还是欣赏,都给人无穷的力量,收获激情的体验。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人的心灵接受美和艺术的效率远远胜过接受一个不喜欢的单调的说教。音乐课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听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着眼于情感体验,并指导学生学唱、背唱其中优秀的主题及段落。学生的感性材料积累多了,逐渐有了自己的鉴别能力,自然会被优秀的民族音乐所吸引,继而自觉领会、挖掘其中的内涵,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成为学生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有力支撑。

二、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集体活动如合唱、合奏、音乐游戏等,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体会到只有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才能把活动开展好。这样,将思想教育融于音乐训练之中,不仅使学生受到了集体主义教育,而且提高了音乐能力。例如在合唱教学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多听优秀的合唱作品,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让学生分小组练习不同声部的旋律,熟练后再集体协作合唱,理解合唱的要领,要求每位学生在声音状态、力度变化、口型和呼吸、起声、收韵等方面都尽量一致,各声部声音要均匀,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活动。在学校的拉歌比赛中,学生忘情地歌唱,在齐唱班歌的时候自信而骄傲,大大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意识得到了提高。

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求每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而这种动力又来源于学生对美妙音乐的憧憬和向往,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引导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艺术作品而团结协作,从而使每位学生都受到集体主义教育。

三、充分利用音乐资源,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充满艺术文化氛围的教育环境,可以使人身心愉悦,成为广大师生共有的精神财富和沟通情感的桥梁。恰当利用音乐资源,有利于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例如,早晨,清新、纯净的乐曲(如《校园的早晨》、《朝景》等)陪伴师生走进校园,可以使新的一天充满活力;午休时,抒情、徐缓的音乐(如《美丽的梦神》、《摇篮曲》等)可以为学生的梦境增添浪漫的气息,提高睡眠质量;写字课上,典雅、古朴的乐曲(如《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隐隐响起,会使学生有一个恬淡的心境。“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身心愉悦,定能由美生爱,激发热爱学校、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感。

当然,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还不仅仅体现在以上几点,它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艺术、特别是对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音乐教师要通过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尊重学生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能为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人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应特别注意发挥音乐课的德育功能,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在中小学教育中,音乐学科除了具有与其他学科所共有的认知及教育功能外,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等许多方面,还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课程要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大胆进行教育实践,深入挖掘音乐课程资源,充分发挥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我对此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中小学音乐课程安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渗透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它们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那些历史题材的作品,特别是那些表现中华民族的自强自尊、乐观向上的信念的优秀音乐作品,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及促进学生自立自强、奋发有为的精神是非常有利的。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如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展现了抗日必胜的光明前景。这部融交响性、写实性于一体的气势磅礴的大合唱,既有中华民族的英勇气魄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群众性的特点。中学课本所选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一段进行曲体裁的轮唱歌曲,其快速大跳的动机与逐级扩张的音型,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游击队员们为保卫黄河、保卫中国而战斗的英雄形象。这样的优秀作品,无论是演唱还是欣赏,都给人无穷的力量,收获激情的体验。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人的心灵接受美和艺术的效率远远胜过接受一个不喜欢的单调的说教。音乐课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听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着眼于情感体验,并指导学生学唱、背唱其中优秀的主题及段落。学生的感性材料积累多了,逐渐有了自己的鉴别能力,自然会被优秀的民族音乐所吸引,继而自觉领会、挖掘其中的内涵,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成为学生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有力支撑。

二、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集体活动如合唱、合奏、音乐游戏等,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体会到只有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才能把活动开展好。这样,将思想教育融于音乐训练之中,不仅使学生受到了集体主义教育,而且提高了音乐能力。例如在合唱教学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多听优秀的合唱作品,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让学生分小组练习不同声部的旋律,熟练后再集体协作合唱,理解合唱的要领,要求每位学生在声音状态、力度变化、口型和呼吸、起声、收韵等方面都尽量一致,各声部声音要均匀,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活动。在学校的拉歌比赛中,学生忘情地歌唱,在齐唱班歌的时候自信而骄傲,大大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意识得到了提高。

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求每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而这种动力又来源于学生对美妙音乐的憧憬和向往,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引导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艺术作品而团结协作,从而使每位学生都受到集体主义教育。

三、充分利用音乐资源,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充满艺术文化氛围的教育环境,可以使人身心愉悦,成为广大师生共有的精神财富和沟通情感的桥梁。恰当利用音乐资源,有利于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例如,早晨,清新、纯净的乐曲(如《校园的早晨》、《朝景》等)陪伴师生走进校园,可以使新的一天充满活力;午休时,抒情、徐缓的音乐(如《美丽的梦神》、《摇篮曲》等)可以为学生的梦境增添浪漫的气息,提高睡眠质量;写字课上,典雅、古朴的乐曲(如《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隐隐响起,会使学生有一个恬淡的心境。“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身心愉悦,定能由美生爱,激发热爱学校、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感。

当然,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还不仅仅体现在以上几点,它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艺术、特别是对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音乐教师要通过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尊重学生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能为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人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应特别注意发挥音乐课的德育功能,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153-01

随着义务教育政策向农村的有力倾斜,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效果有了很大提升。然而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正如大海上的冰山,显露在水面上的仅仅是一小部分,而“水下冰山”则体积、重量甚大,危害多多,无论是学校教育内部还是外部都存在着值得深入思考和大力改进之处。

一、透视学校德育“水下冰山”

(一)德育形势“风不平”“浪不静”

1.社会天空“乌云”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带来了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社会生活的更新,同时也产生了道德价值的多元取向和良莠不齐的社会文化,它们潜移默化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特别是在政府管理和媒体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这种情况更加令人堪忧。可以说很多时候农村的社会文化处于失控失管状态,这对学校道德建设造成一定的干扰。

2.学校净土“想说爱你不容易”。在农村家长们仍然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质量优劣的最重要依据,“升学率”是家长及社会对学校的主要评价。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作为社会中的农村中小学,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学校领导,在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驱使下,不得不为了学校的所谓“声誉”和压倒一切的“成绩”而有意无意地放弃德育或把德育置于实际上的次要地位。

3.家庭“风烟”不时起。农村文化落后,农村家庭教育问题诸多,如农村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教育方法往往滞后,许多家长很难做到“身教言教”,有的甚至自己就身染恶习,或者家庭矛盾不断。如今更有许多家长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的隔代家长往往过分溺爱孙子孙女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

4.“德育让位”的现象成为公开的秘密。在农村中小学,几乎每个教师都认为,应当重视德育,不过自己应主要抓好所任教科目的教育教学工作,力争使学生考取重点高中。理由是学生品德问题可以弥补,但若中考落榜,则是无法弥补。因此,德育工作几乎处于相互推诿的境地,德育工作处于实际上的附属地位,“德育为首”几乎成为一句空话,德育效果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了,常常在出现了非抓不可的德育问题时才应付地抓一抓。

5.实效德育活动“难觅影踪”。农村德育活动存在诸多问题,如德育内容成人化,学生在接受这样的道德教育时,常会产生对抗心理,德育活动实效性差。德育方式方法简单化,农村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批评、训斥、惩罚等方式方法简单化的德育教育,德育效果难尽人意。德育活动盲目求新求变,抛弃传统,忽视本土德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为了所谓的“安全问题”,常将具有农村传统的德育活动都取消了。

二、积极引领,给力学校德育

(一)多方合作——“水下冰山”暗礁不再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辅相成。学校教育是德育的主导力量,社会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家庭教育则是德育的重要力量。当地乡镇党政、村委会应切实承担相关责任,构筑良好的德育大环境;学校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帮助学生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家长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多与学校联系,步调一致形成合力。

(二)有效德育方法,营造和谐氛围

教育者应细致研究中小学生心理,把握并遵循中小学生德育规律,讲究德育方法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优化德育过程。从当前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说,在采取有效德育活动时应注意:采取说服教育要找准劝说的切入点,同时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学生口服心服。教育方法应坚持以表扬为主,慎用批评和处罚。在面对违规的学生,教育者要用关心和信任等等引导其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坚决反对“反道德行为”等等。

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形成和谐的氛围,也会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德育工作也要因材施教,把握每个学生思想动态的基本走向,以感情为载体,寓教于情,情理共融。这样的学校德育工作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活动让德育魅力回归

在农村中小学进行德育活动时,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愿望出发,立足农村创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增加乡规民约和乡情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立志成才等等的情感。大力开展具有农村传统的德育活动,如春秋时节组织远足登山,祭扫烈士墓,农忙时节参加力所能及的田间劳动,组织参观调查访谈旅游等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活动接受德育教育,受到感染熏陶。

活动是德育的灵魂。教育者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篇11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篇12

(一)加强常规管理,夯实德育工作基础。

1、加强各项计划及活动的制定与落实。依据上级德育工作精神,结合我区工作重点,从整体出发,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根据计划,出台各项具体活动方案。我们坚持执行德育校长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德育校长工作会议,及时布置德育工作,使我区德育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各中小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把《守则》、《规范》等教育内容具体化、细目化,分年级制定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标准。改变以往单一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通过学科教学、德育活动课等途径,以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各种方式评比、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使之最终内化和形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

3、以“我们美丽的校园”评比为契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在各学校开展以“文化班级、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在不断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把校园文化建设引向深入。参加市校外办“和谐校园”评比活动。

4、做好一年一度的评比表彰工作。5月份我们评选了区优秀班主任、三好班级、市、区级三好学生,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通过评比表彰,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竞争意识。

(二)丰富德育活动,强化思想道德建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