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0 01:03: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资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问: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农资综合补贴是我国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化肥、柴油等主要农资价格的上涨情况,在综合考虑当年粮价变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合理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实行动态调整,补贴规模只增不减,以更好地保护农民种粮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问:为什么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答:近年来一些农资价格上涨较快,种粮成本有所上升,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补贴长效机制,以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建立健全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一是有利于稳定种粮农民的补贴预期,以更好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有利于财政部门科学、合理安排补贴预算;三是有利于加强补贴资金的管理;四是有利于促进补贴政策更加公开、透明,便于社会监督。
补贴规模不会减少
问: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后,如何确保补贴规模只增不减?
答:为确保农民种粮收益,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遵循了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基本原则。
价补统筹,即统筹运用国家财政补贴与调控粮价两方面措施弥补因农资涨价而引起的农民种粮增支。当农资价格上涨时,如果粮价涨幅不大,弥补农资增支则以财政增加补贴为主,适当考虑粮价增收因素;如果粮价涨幅较大,农资增支原则上主要靠粮价增收消化,适当增加财政补贴。
动态调整,即中央财政安排补贴增量资金与农资涨价引起的种粮增支联动,补贴额度动态调整。如果当年农资价格水平较基期上涨较大,导致农民种粮增支较多,中央财政相应多安排增量补贴资金;当年农资价格水平较基期没有上涨或略涨,农民种粮不增支或少量增支,中央财政不安排或少安排增量补贴资金。
只增不减,即中央财政上年已安排的补贴规模在当年不减少。上年补贴规模自动作为次年的存量补贴,由中央财政继续安排。
从具体操作上讲,即以XX年亩均化肥、柴油支出水平为初始基期水平(以后年份高于初始基期水平的,则以该年作为新的基期年)。综合考虑当年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变化以及国家财力情况,确定次年农资综合补贴规模。与基期相比,当年化肥、柴油价格上涨影响农民种粮增支较多时,则在上年补贴规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农资综合补贴;当年农资价格不涨或下降时,原则上保持基期补贴存量不变,如果连续三年粮食亩均化肥、柴油支出不高于基期水平,可以统筹当年财力情况适当增加农资综合补贴。
春耕前补贴兑付到户
问:中央财政如何确定年度补贴规模?如何分配和拨付补贴资金?
答: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后,中央财政将根据当年农资实际涨价情况,统筹粮价上涨因素后,合理安排补贴规模,在次年年初分配、拨付到省。
20xx年12月,村、组干部顺应农民意愿,引导群众自发地掀起建设新农村的,经过前后不到三个月时间的改造,全村农户共筹资54900元,人平约249元,共硬化13公分厚的水泥路6000多平方米(其中村外围及村内公共部分约1200平方米)、拆房700多平方米(由农民自己或村里组织劳力拆)、修排水沟1300多米、栽树200多株。实现了道路硬化、路路相通、沟沟相连、排水畅通、人畜分离,新农村村貌初现端倪。其主要做法是:
1、顺应民意,引导农民。20xx年,××××村车田自然村作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在省委组织部等单位的帮扶共建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创建成果。车田自然村建设新农村的成功尝试,引发了××自然村多数村民的强烈欲望,纷纷要求乡村干部将本村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顺应民意,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决定从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派出一名班子成员和一名乡干部进驻该村具体指导和协调。乡政府拿出7万元,采取以水泥实物补助的办法支持建设。为弥补资金缺口,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根据绝大多数村民的意愿,对建设新村的缺口资金,议定按照房前屋后水泥硬化受益面积10元/平方米进行村庄内部筹资。广大村干部和党员带头筹资,并积极做好亲朋好友的发动工作,数天时间筹资面就达到90%以上。对于少数暂不愿筹资的村民,乡村干部不搞强迫命令,而是先示范,做给村民看。先对5户进行房前屋后进行路面硬化和清沟排水,然后请村民参观评议,未筹资的村民看到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确实焕然一新时,当即自觉地交清了筹资款。
2、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新农村建设难以避免地会遇到拆迁问题。对此,该村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村情,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大拆大建,只对一些乱搭乱建、不符规划挡路的房屋以及人畜分离需要拆除的猪牛栏舍进行拆迁。具体拆迁办法:一是对拆迁房不论正、附房,或者早建、晚建,每平方米一律补助20元,对正房拆迁面积安排一块宅基地;二是在村庄后面统一规划一块地,按每户18平方米的标准,由村民各自建猪牛栏;三是对按规划需拆迁而又不主动拆迁的农户,在做好耐心细致工作的前提下,由村民理事会统一上门做工作。如该村一农户,有一间边房边厅的住房挡住了路需要拆迁,经过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还是想不通,不愿主动拆。村民理事会及村、组干部决定对其边做工作边强制拆迁,拆除一半约30平方米时,该村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剩下的一半自己主动拆除了。村民理事会也及时做好善后安置工作,规划一块90多平方米的宅基地安排其儿子做房子。
3、全民参与,依靠农民。该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置于首位。一是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尽量减少行政介入。理事会由村民户主选举产生,主要由村小组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共10人组成。负责建设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房屋拆迁监督、工程进度督促、建设质量监管、劳力调配等工作落实。理事会成员方保楼60多岁,自始至终义务保管修路进出材料,乐于奉献,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充分利用本村劳力和技术,尽量节省资金开支。房前屋后的路面及排水沟由农户自己平整和开挖;村外围及村内共用部分的路面及排水沟由村统一组织劳力平整和开挖;路面浇注水泥除租借搅拌机外,集中本村劳力和泥工统一施工,仅此一项就节约开支4万余元。三是确保工程质量,尽量使群众满意放心。针对村民担心施工质量的疑虑,先在村组干部门前搞试验,村民看到施工质量确实过硬,纷纷抢先要求修路,当修路施工人员修到自家门前时,还主动向施工人员递烟端开水,态度非常热情,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广大农民是主体和主力军,有了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党的群众路线在新农村建设中必将更加丰富和充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 新农村建设中也必将充分体现在以农民为本、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自然村的实践探索,给我们的启示是:
20*年,各级财政共投入我省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补贴资金3442.6万元。其中:中央补贴1732.7万元,省级补贴689万元,市级配套651.6万元,县级配套369.3万元。全省农村放映公益性电影344261场次,实际放映公益性电影334061场次。其中:数字电影125493场次,胶片电影2*568场次。电影公益性放映覆盖全省42597个行政村,覆盖率达89%;公益性电影放映计划、放映员姓名向当地群众公布的有36387个行政村,覆盖面85%;各县(市、区)均实行公益电影放映场次回执单制度和“先映后补”的管理制度;做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有22494个行政村,覆盖面达53%。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广电总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意见的通知》(〔20*〕38号)精神,按照省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31号)要求,不断深化“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农村电影发展新思路;积极筹措配套资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较好的执行了公示制度、放映场次回执单制度和“先映后补”制度;保证了电影放映的质量和进度。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补贴工程的实施,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知识,巩固农村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审计调查中也发现,个别省辖市、县(市、区)电影补贴资金配套不到位,未全面执行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管理制度等问题。
二、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少配套农村电影放映补贴资金45.3万元
驻马店、南阳市财政局未足额落实农村电影补贴配套资金26.9万元,商水县、郸城县等9个县(市、区)财政局未足额落实农村电影补贴配套资金18.4万元。
(二)个别县(市、区)农村公益性电影实际放映场次未达到计划放映数
调查发现,有7个县(市、区)农村电影放映场次任务未完成。如,商丘某县20*年应放映7836场,实际放映7265场,少放映571场。
(三)部分县(市、区)放映员的补贴标准偏低
按照政策规定,数字电影放映员补贴每场次不低于70元;胶片电影放映员补贴每场次不低于80元。20*年度济源市新农村数字电影公司按照每场次60元的标准发放;新乡市放映员补助标准从40至85元不等,共有八个标准。补贴标准低,影响了放映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个别县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补贴未实行专户管理。部分县(市、区)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未做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通过对行政村的审计调查发现,由于天气、资金下达晚等因素,存在第四季度集中放映,未能完全执行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规定。有的放映员未按时或按场次到村放映电影。有的一个行政村几个地点几台放映机同时放映。部分行政村放映场次、放映计划、放映员姓名未向当地群众公布;有的未严格执行电影放映场次回执单制度。
(五)组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组织实施中存在资金拨付较晚,为完成全年下达放映场次,普遍存在集中放映现象;专项资金支出范围和标准没有具体的制度规范,对部分支出难以界定其合规性;放映设备、胶片老化,放映效果不佳;电影拷贝少,影片单一,针对农村需求科技致富的片子较少;个别村干部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配合不力;安排电影放映时间存在问题,冬季放映电影时天气已冷,观看群众少,影响放映效果;个别放映队存在用节庆婚嫁包场放映的经济场来抵顶政府购买的公益场次问题。
三、审计调查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电影放映补贴资金的具体用途和放映员场次补贴标准;加强对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公示制度、放映场次回执单制度和“先映后补”管理制度的跟踪问效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以提高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题材影片创作生产,完善片源保障机制,在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电影需求的同时,重点播放农民科技致富片、红色教育影片和农村题材故事片,充分发挥公益性电影在帮助农民科学致富、思想教育、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逐步改进“先映后补”制度,资金提前拨付,提前安排放映补贴,以充分调动放映单位和放映员的积极性,保证电影有序放映。
1、农村劳动力资源构成状况。到20__年底,我县共5镇8乡1个街道办事处186个行政村,有农业人口21.4万人,农村劳动力10.49万人。从劳动力资源分布看,农村劳动力主要分布在乡村,城镇失业、下岗人员主要集中于县城;从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构成看:①以年龄结构划分,年龄16--25岁以下19077人,占总数的18.17%,26—35岁28207人,占总人数的26.88%;36—45岁27506人,占总人数的26.21%;46—55岁17724人,占总人数的16.89%;56岁以上12429人,占总人数的11.85;②以文化结构分析,大专及以上文化205人,中专及职中1190人,高中文化12558人,初中文化51153人,小学文化及以下39837人,分别占总数的0.2%,1.13%,11.97%,48.74%,37.96%。③以专业技能划分,有技术技能24617万人,没有技术技能的普壮劳动力80326万人,分别占总数的23.45,76.55.④从我县目前就业渠道来看,农村土地资源有限,加上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进一步深化和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退耕还林的实施等,农村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剥离出来,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每年将增加3000多名剩余劳动力,而且我县工业经济总量不足,农村产业化经营、小城镇经济、乡镇企业发展步伐缓慢,县城吸纳就业容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劳动力供给的需求。城乡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大是我县就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2、劳务输出现状。我县的劳务输出工作起步较晚,是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培育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由最初的零星组织到现在的有组织输出,由盲目无序到有组织流动、服务和管理逐步规范,经历了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到目前,全县共建有各级各类劳务输出管理服务机构22个,其中县级8个,乡镇级14个,从事劳务输出工作人员78人。根据劳动力登记调查和劳务输出统计报表资料分析,20__年外出务工人员达3.62多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期37.73%。从输出的流向上看,呈现出舍远求近的特点,其中向西北地区输转16651人,占输出总人数的46.04;向东北地区输转3045人,占输出总人数的8.42;向华北地区输转6836人,占输出总人数的18.9;向华东地区输转2582人,占输出总人数的7.1;向中南地区输转2773人,占输出总人数的7.67;向西南地区输转1226人,占输出总人数的3.39。我县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山西、内蒙、上海、浙江、广东、新疆、宁夏等城市,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从事建筑、建材、市政、拆迁、采煤(矿)、运输、制鞋、机械加工、保洁保绿、经警保安、餐饮服务、家政服务、服装加工等行业。上述数字反映了我县劳务输出总体概况:自发外出多,组织输出少;零散外出多,建制组织少;普壮劳力多,技术工人少;农村外流多,城镇外流少。
(二)主要特点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和自主性。6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通过亲朋熟人介绍或引导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的人数占转移总数的不到40%。
2、转移区域广泛。因受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就业机会和就业观念的限制,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于省内、省外。在省外实现就业的人占总数的30以上;省内实现就业的人占总人数的不到70。
3、农民工就地转移具有兼业性的短期行为。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尤其在县内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
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建筑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简单体力劳动成为转移主要途径。由于我县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技能单一,因而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到了转移劳动力总数的76以上。5、转移劳动力逐步转向高层次就业。部分转移人员走上了管理阶层、技术岗位;还有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拓宽了视野,增多了知识,有了一定资金,便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自主经营自主创业。尽管这部分人员数量较少,但已成为推动县城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平衡。全县农村劳动力的90%以上分布在原区村社,山区劳动力资源贫乏,逐步呈下降程度。
2、转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不高,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方式。加之目前由于我县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中介组织也不够健全,加上组织引导工作不到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便捷可靠的信息渠道,导致盲目性很大。使得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比较单一,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比重小,经过亲朋好友介绍或自主转移的外出务工人员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在县内实现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是自发的、分散转移,由组织转移的人所占比例不高。
3、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行业看,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劳动报酬低。
4、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了转移领域。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是制约转移数量和转移层次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
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一是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简单劳动力需求量逐渐减少。二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面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双重压力。
三、制约农村劳动力转
移的原因分析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综合效益差。城镇化水平决定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低,导致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二)城镇工业企业及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发展壮大工业企业和乡镇企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但我县工业企业总量少,发展后劲不足,加之全社会发展乡镇企业机制有所弱化,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三)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仅占总人数的13.5;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则更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低素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
(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我县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通畅,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加之,由于务工信息宣传传播方式单一,传递渠道不畅,中间梗阻的问题比较严重,农民不知道哪些地方有就业岗位,需要劳动力,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何要求等,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存在着盲目性。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搞好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进一步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帮助、参与劳务输出,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年内要联合电视台共同制作劳动法律、法规专题讲座以及务工人员和返乡创业成功人士访谈等,增强农民工法律意识,提高外出创业的积极性,使“劳务输出光荣,劳务致富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开辟劳务专栏,加大对劳务工作的宣传报道,尤其对在劳务输出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人员和通过外出务工脱贫致富的典型事迹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通过发放资料、请外出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大力宣传走出家门、外出务工经商学艺的现实意义,把劳务经济炒热、叫响。要注重多形式、全方位的开展务工政策法规宣传,让农民工了解掌握政策法规,能按章行事,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外出务工光荣,在家守靠无能”的氛围,促进劳务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充分利用县职业中学、农广校和乡镇农民技术文化学校现有资源和设备,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坚持以技能培训为主,相关法律常识培训为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不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增强竞争能力。要制定和完善农村教育长远规划,从抓好基础教育入手,落实好农村教育“两基”工作,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层次,从根本上改变低素质、低层次的格局,使未来的劳动者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
(三)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点多、面广、信息渠道宽的优势,努力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网络。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四)加强管理,完善机制,推动劳动力转移工作健康发展。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是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关键。要建立健全县乡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强化对外输出功能。要充分发挥县乡的主渠道作用,制定转移输出计划,使我县劳动力转移工作步入有领导、有组织、秩序井然、高效运作的轨道。重视并做好社会劳动力管理基础性工作,持续抓好全县劳动力资源的调查、预测和登记,准确了解掌握劳动力资源状况。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帮助农村劳动力不断更新观念,克服“小富即安”、舍远求近、唯有家乡好、不肯远离家等“小农”思想,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要强化劳务输出全过程服务,建立外出劳动力档案,从信息收集、合同签订、证件办理到招收、培训、输送各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逐步实现劳动力转移由分散自发、盲目流动向有组织、成规模向外输送。
做为脱胎于农业县份的新城区,区的农民人口比重较大,占全区人口总数的71%。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的综合素质,决定农村的文明程度,决定着城区整体文明水平。因此,区委、区政府一直把提高农民素质列为重点工作,通过积极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创新教育活动载体,使农民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农村文化事业有了较快发展。
(一)文化阵地建设力度明显加大。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加大了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快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步伐。一是启动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数字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保障农民能够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的各项成果。目前,全区134个行政村,村村都建成了农家书屋,拥有各类图书达80余万册。同时,他们还与市图书馆建立了勾通协调机制,定期更换科普类图书,保证农业新科技的推广和普及。二是推进了“欢乐庄稼院”的深化与普及。针对农民求知、求乐、求美的现实需求,着力打造了四型“欢乐庄稼院”,即知识普及型、才艺展示型、经济主导型和风气整肃型。“欢乐庄稼院”的深化普及,有效解决了农村文化活动缺阵地、缺指导、缺设施的“三缺”现象。目前,我区“欢乐庄稼院”共建成市级示范点2个,达到市级标准的46个,其中,奢岭街道幸福村“欢乐庄稼院”在2008年承办了全省首届农民文艺汇演,取得了巨大成功。
(二)人力资源整合步伐明显加快。在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工作中,我们始终把优化人员结构,整合人力资源列为头等大事,重点体现为“三抓”。一是抓好乡镇文化站建设。乡镇撤并后,各乡镇文化站职能均有不同程度削弱,特别是人员配置方面,参差不齐,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针对这种实际情况,区委、区政府专门召开编委会,拿出23个编制充实乡镇文化站,使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由原来的每乡镇街1人,增加到大的乡镇4名,中小乡镇3名,基本解决了农村文化工作指导力量薄弱的问题。二是抓好农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我区太平镇农民夜校模式推广后,我们加大了成人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配备,把一批有一定教学经验和技能特长的骨干教师充实到农村教学第一线。目前,这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鹿乡镇职业学校培训的农民学员现已成为村社两级班子的骨干,并有多人活跃在省市各个公司。三是抓好文艺骨干的培育。我们通过农民学校培训、专家辅导和演出集训等方式,培育了大批农村文艺骨干分子,形成合理的乡村组文化人力资源梯次结构建设。据统计,全区拥有各类文艺骨干分子3000余人。
(三)农民文化活动载体不断创新。为了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和农民的需求,我们加大了文化活动载体的创新力度,提高文化活动的吸引力。一是在组织形式创新,我们改变了政府主导的形式,普遍推广农民自办,政府参与的模式,在提高工作的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太平镇半截桥屯农民自发演出的大秧歌,不仅净化了村风屯风,也带动了当地各项文化活动的推广。目前,全社在家人群有80%参加文化活动。二是载体形式创新,我们通过组织农民艺术节、大型纪念活动演出、秧歌大赛、才艺表演等多种形式,鼓励农民参与文化活动,在陶冶情操中得到教育和锻炼,奢岭街道开展的书画表演、泥塑讲座在当地都引起不小的轰动,其中,裴家村农民聂占忠多次在省市泥塑作品展中获奖。三是活动内容上创新,在组织文化活动中,我们既重视科技知识、技能知识的教育,也注重艺术才能的培养和挖掘,既重视组织开展娱乐活动,也着力推进体育健身活动,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欢迎。刘家镇的定单培训,太平镇的专项辅导已成为我区农民培训的品牌工程。
(四)主流文化的氛围进一步浓厚。我们结合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加大了先进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在广大农村弘扬了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重点做好三种宣传:一是以弘扬创业文化为重点。加大了对创业典型事迹的宣传推广,在全区形成了学典型,做典型,争做创业先锋的良好效应。其中,武莲珍、李云凤等省级“创业先锋”分别在省、市进行了巡回宣讲,成为广大市民学习的楷模。二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重点,加大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种英模人物的宣传,目前,全区共组织开展18次理论宣讲活动,受众5000余人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场38批次,受众400多人,这些活动都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三是以弘扬文明礼仪为重点,广泛开展了文明市民先进事迹的宣传推广,我们在评选全区首届文明市民的基础上,在全区开展了向文明市民学习活动,形成了一种讲文明、讲道德的新风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尽管通过整合文化资源,农民素质得到很大提升,但是距离我区建设“宜居、宜游、宜兴业”的发展目标,距离实现由农民向市民转型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上:
(一)教育瓶颈问题制约农民整体素质提高。近年来,虽然区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进步与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还有许多薄弱环节得不到有效解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农民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这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我们下发的调查问卷,农村在家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10%左右,这方面和主城区的人口结构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一部分高学历的农民走出农村、走出土地。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特别是那些享受到高中以上教育的农民中青年,对外出发展劳务经济更有信心。其次,教育资源搭配比例失调。区38万人口,仅有两所高级中学,初中升高中的竞争异常激烈,家庭条件不好或者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学习,很多丧失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这也是造成农村高中学历人群偏低的重要原因。三是成人学校教育吸引力不强。虽然在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中,配置了成人教育的资源,但由于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需求、师资力量薄弱和就业人渠道不畅通等多方面原因,吸引农村适龄青年就业的能力一直偏弱,不能有效缓解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偏低的现实问题。
(二)文化阵地建设滞后影响农民素质提高。做为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新城区,我们在文化阵地建设上,欠帐很多,特别是在农村文化设施投入上,与先进县市区还存在较大差异。一是基础设施投入不够,农村普遍存在娱乐场所少、培训地点少、健身器材少、骨干人才缺的“三少一缺”现象,不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二是活动开展不足,由于受经费限制,近年来农村的文化活动明显呈现递减趋势,即使有些乡镇活动开展的很好,但是由于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娱乐成分多于教育成分,很难发挥寓教于乐的目的,很难保证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三是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尽管我们已经加大了对农村各种人才的培育工作,但是相对于发达地区,我们做的还很不够,特别是在培育有又红又专的文艺骨干队伍方面做的还有不到位的地方。
(三)农村文化风气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文化部门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督还存在着肓区,不健康的文化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文化生活。一是对农村文艺队伍的演出监管还存在肓区,特别是偏远山区,低俗的文艺表演形式不时出现,特别是脏口二人转在部分村屯,还有一定市场,这不仅制约着农民素质的提高,也影响着乡村的风气。二是宗教文化的渗透,在很大程度上抵制了先进文化的传播。近年来,部分西方敌对势力,加大文化渗透力度,特别是在农村,利用文化活动的缺失,加大了宗教渗透力度,使教会成为和党抢夺宣传阵地的重要势力。
三、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撑力度,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与繁荣奠定坚实基础。农村文化阵地是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载体,在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型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农村文化阵地的繁荣与发展。一是要强化财政支撑能力。要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加大对农村文化阵地的投入力度,保证农民学有阵地、乐地场所。有关部门要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按照规定用好专项资金。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向上协调力度,要用足用好国家及省市的优惠政策,尽量弥补在农村文化阵地方面的沉欠。二是要强化教育支撑能力。要尽量降低高中教育门槛,调动农村适龄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为农村高人才队伍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要加快农村教学体制改革步伐,在成人教育方面配强师资队伍,提高良好的就业渠道,保证农村青年学习能够积极参加各种成人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0__年以来,两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措施积极推进。__县已在全县12个乡(镇)61个村民委员会712个村小组开展农村房屋所有权和101个村民委员会1268个村民小组开展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目前分别累计完成30100户、33901户,发证到户率分别是41%、35%。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已在2个乡(镇)5个村民委员会86个村民小组开展,已测绘12.4万亩,完成确权登记5474户。林权确权颁证到户率100%;__县已在6个乡(镇)71个村民委员会907个村民小组开展农村房屋所有权和在全县18个乡(镇)77个村民委911个村小组开展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目前分别累计完成53844户、74561户,发证到户率分别是33%、47%。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在10个乡(镇)5个村民委员会69个村民小组开展工作,完成82__户的测绘登记。林权确权颁证已完成99%。
20__年以来,__县“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余额为9526.5万元,其中:林权抵押贷款余额3079万元,农村房屋和宅基地抵押贷款余额为6373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余额为74.5万元。20__年州下达“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任务4.1亿元,截至6月30日完成 1809万元,占任务的 4%;__县“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余额为9773万元,其中:林权抵押贷款余额为4516万元,农村房屋和宅基地抵押贷款余额为4957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余额为300万元。20__年州下达“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任务6.5亿,截至6月30日完成2172万元,占任务数的3%。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成功办理3笔林权交易,流转林地面积__272.2亩,转让金额1__.2万元。
两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推进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机构,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县、乡两级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从相关部门和乡(镇)站(所)抽调专人集中办公,负责计划的制定、落实、监督、考核、业务指导、信息收集等各项工作,为以“三权三证”为主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两县政府把“三权三证”确权颁证工作作为解决农村融资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关于“三权三证”确权颁证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结合实际,分別制定“三权三证”确权颁证登记工作方案,工作中按照突出重点,摸清底数,先易后难,分类确权,联动推进的要求,把重点放在有条件、有基础、有产业、有信贷需求的村寨和农户,优先对合法合规的产权进行确权颁证,对违法违规的产权进行清理备案。在确权颁证过程中,统一委托中介机构,组织人员进村入户,进行调查、测绘、登记、建档、确权;加大农村产权纠纷调处力度,有效化解权属争议,推进了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
为了解决“三农”资金短缺,两县政府采取措施,创新服务方式,多渠道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一是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为产权流转和抵押融资牵线搭桥,畅通融资路径。两县相继成立了县级服务中心,并积极筹建乡(镇)服务中心,其中__县成立了18个乡(镇)服务中心,__县成立了1个乡级服务中心,其它乡(镇)服务中心正在筹建中。二是创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农村信用体系。__县充分利用“三农”大规划到户信息采集成果,建立农村信用体系信息网络系统,已完成农户信用体系信息采集__.6万户,并制定了《__县农村农户信息系统数据管理使用办法》。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农户授信评级工作,严格考核兑现奖惩,20__年兑现授信评级奖补金额达110.08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三是创新金融服务便民方式。__县建立“三权三证”抵押融资贷款“直通车”服务平台,全县18个乡(镇)需要贷款的农户,直接到所在村民委员会申请,经村民委员会审核出具意见后,转乡(镇)政府审核后将符合贷款条件的申请资料通过系统传送到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进行贷前考察并将符合贷款条件的转到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调查核实后,出具他项权利证书,转各乡(镇)政府通知贷款申请人到贷款银行办理贷款手续。截止7月31日,全县通过直通车申请贷款4258笔24893万元,成功放贷3738笔16165万元。四是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机制。__县出台了《“三权三证”抵押融资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损失代偿管理办法》和《担保管理办法》。今年5月由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金,专项用于发放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发生不良贷款时,由金融机构和县财政按30%和70%的比例共同承担贷款本息损失。风
险金发生代偿后,不足1000万元部分于次年元月份补足,确保每年有1000万元风险补偿金,降低了金融机构对贷款风险的顾虑,增强了金融机构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信心。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担保方式,“三权三证”抵押贷款可以单独设定抵押担保,也可以作为其他担保方式的有效补充,还可以通过“三权”打包,统一评估贷款。如__县组建的__泛爱农业开发农民合作社联社,实行捆绑打包,抱团经营。目前已有8家专业合作社、2个自然人加社,有58个专业合作社意向性加社,部分专业合作社社员将“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作为股金入股联社,目前联社入股资金达266万元,不仅壮大了联社实力,而且解决了一家一户发展产业散、小、弱的状况。为了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两县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将“三权三证”确权颁证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积极筹措风险抵押担保资金,为推进农村产权抵押工作提供经费保障。__县筹资1000万元作为抵押担保风险金,今年安排农村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经费预算2948万元,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两县政府采取动员会、培训会、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广泛宣传“三权三证”抵押融资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统一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的积极性,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创造了良好氛围。
主要表现在:一是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存在着非法买卖、违规、违法建房、一户多宅等现象,尤其是城镇周边、公路主干道沿线、风景旅游区尤为突出,难以进行登记确权。二是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省级未出台指导性意见,到目前为止全省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还无统一的样本模式,且由谁印制也未明确,给确权颁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三是林权确权颁证仍然存在着少数林地面积与现实面积不相符的现象,难以确权颁证。四是确权测绘投资大、经费困难。如__县要完成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和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预计总需经费9924.5万元。五是产权信息资料收集困难,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难以现场指界,所提供的信息资料不全,信息资料录入系统工作进度缓慢。六是确权过程中的产权矛盾纠纷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确权颁证进度。
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虽已挂牌成立,开展服务,但由于人员少,功能和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还不适应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的需要。__县18个乡(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虽已全部挂牌成立,但大多数都还未正常运行。
(一)要加快确权颁证进度。一是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健全机构,充实力量,强化部门联动协调配合机制,加强工作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督促落实力度,加快确权颁证步伐。二是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把确权颁证重点放在经济发展、有产业、有项目、有条件的县、乡集镇和公路沿线周边地区村寨。三是要加大矛盾排查调查纠纷力度,对违规违法乱占乱建房屋的要研究处理办法和措施,逐步依法依规处理,妥善解决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四是要积极筹措资金,为确权颁证工作提供经费保障。五是要积极反映存在的困难问题,如新一轮土地承包证书的样本、印制等要积极反映,争取上级有明确的意见。六是要加大力度,督促各中标单位按技术要求,加快测绘进度,力求测绘面积、登记信息全面、准确、真实。规范完善登记资料和相关文件档案,建立健全电子信息系统,以便档案的更新和利用。
(二)要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服务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突出农村产权抵押登记、交易流转、价值评估、交易签证、产权处置五大功能,切实解决县、乡服务中心人员、经费、业务能力等问题,确保正常运转。积极研究农村产权价值低、变现难问题,整合盘活农村资产,引导农村资产包团经营。同时要加大培育产业力度,逐步解决农村贷款难、无产业、无项目发展的问题,确保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和流转有序、持续推进。二是积极探索创新投资抵押担保机制。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不断完善贷款风险抵押担保补偿机制;引进社会资本建立投资担保公司;引导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联社组建担保机构;积极争取商业保险,加大对农业产业、农村产权的保险力度,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机制,调动金融机构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积极性,提高农户获取信贷资金的能力。三是扎实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村信息共享平台。
(三)要进一步加强银政合作,调动金融机构参与的积极性。政府要不断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引导支持金融机构积极争取信贷规模,创新信贷产品,扩大涉农贷款规模,支持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顺利推进,为突破“三农”发展融资难瓶颈,促进我州“三农”发展作贡献。
调查地点:鞍山市
调查内容:关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的调查
调查方式:走访调查
潘友竹(团市委希望办主任):在双山某街道的楼群里,一片低矮的小房,推开已快散落的门,在阴暗的小屋里见到了关世成母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摆设显示出他们家的光景不是很好。这是我们第一个走访对象。关世成,12岁,五年级,他还有一个上初二的姐姐。世成的父母从台安农村过来已经10多年了。平时,他的父母主要以卖水果为生,去年父亲因肺癌去世后,全家生活就靠母亲卖水果维持。当我们寻问其家里的情况时,她母亲忍不住落了泪:“唉!原来我们两个人一起忙活,日子还可以。自从孩子他爹去世以后,这日子就紧巴巴的。我们没有特困证,学费也不能少交。老大上初中时,还要交1200元的借读费,后来学校知道我们家的情况,就给免了。一到交学费时,我就愁。可也不能不让孩子上学啊。”他妈妈说话期间,世成一直低头沉默不语,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临走时他告诉我们,他会帮妈妈卖水果,还想学会更多的本事,帮妈妈多做点事。
走进第二家时,在外面玩了半天,刚被姥姥找回来的13岁关怀正趴在桌上无所事事。去年9月刚上初中不到两个星期,就因为交不起学费、校服费及其他费用,被迫退学。关怀全家从凤城过来有好多年了。母亲患有肺结核,姥姥有严重的风湿病。全家的生活就靠父亲去劳务市场找点零活及姥姥和妈妈捡点破烂勉强度日,有时吃饭都成问题。关怀的妈妈说起孩子辍学的事,眼圈就红了。关怀的姥姥在一旁也落了泪:“这孩子天天想学校,总到学校去……”
田皓元(团市委希望办工作人员):王丽丽的家在立山桥洞子附近。成片的小房,坑坑洼洼的土路,让我们觉得仿佛到了农村。丽丽和弟弟在家,10多平的小屋里就是全家五口人的安身之地。窗户很小,光线很暗,炕上的小桌上摊着书本,看得出姐弟俩正在学习。他们的爸爸妈妈都出去做活了。这姐弟俩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情况。他们的父母是从浙江过来的,主要靠纤裤角维持生活,家里有三个孩子。王丽丽,13岁,排行老大,她和妹妹(王丽阳,12岁)都读四年级。(妈妈为了方便,就让丽丽晚一年和小妹一起上学。)弟弟王世杰今年10岁,排行老三,读二年级。丽丽虽然只有13岁,却非常懂事。有空就帮爸爸妈妈做些家务,照顾弟弟妹妹。她的学习成绩不错,曾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她喜欢演讲,说起话来口齿清楚,表达流利。问及家里的情况,她说“爸爸妈妈挺不容易的。我们三个这学期的学费就是爸爸妈妈从外面借的。
唐堂,一个甜美的名字,是孟泰小学二年级的学生。10岁的她,个头不高,一双聪颖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嘴角永远挂着一丝笑意,甜甜的很讨人喜欢。我们见到她时,她正在和哥哥、妹妹一起玩耍。她的老家在湖南省,爸爸、妈妈10年前来鞍,现在全家靠弹棉花为生,每月只有300元左右的收入,还要用100元租房子,余下的钱用以一家5口的生活费及三个孩子的学费。她的父亲告诉我,学校对他们挺照顾,但是三个孩子的学费是他们家的最大负担,其他的孩子参加课后班辅导,他们想都不敢想。弹棉花摊就在山坡上,他们兄妹三个平时就在这个山坡上写作业、做游戏。家里狭小、昏暗,只是晚上睡觉时才回去。唐棠学习刻苦、老实内向,附近的邻居说,苦了这三个孩子,学习都挺好,还那么懂事。“这几年路费也贵,我们没钱回家,这就是家。”
宫彬(团市委宣传部长):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在走访对象杨俊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他的家———铁西开发区附近的一间阴暗的小房。他们全家是从安徽过来的。父亲做些力工,母亲干刷浆等零活。我们问他们家里的收入情况,杨俊的母亲说去年赚了6000多元,扣除租房子(100元每月,不含水电),加上日常开销和供孩子上学,所剩无几。可是拮据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们放弃让孩子上学的念头。他们两个孩子也都非常体谅父母的不易。杨俊学习非常刻苦,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他的班主任向我们介绍说,虽然他家很困难,他还将自己攒下的2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他要帮助比他还困难的小朋友。同学把一些文具送给他,他不肯要,悄悄地把同学扔掉的钢笔拆开,取零件自己组装成笔……他的妹妹也很懂事。她妈妈给了她5毛钱买冰果,孩子只是花了2毛钱,把剩下的钱攒起来,还对妈妈说:“2毛钱的好吃”。
在铁西的山东村,我们见到了徐超,他是我们最后的一个走访对象。徐超正趴在桌上写作业。一进门我们就看到墙上挂了几张奖状,有几张写着校模范生的称号。9岁的徐超念四年级。父亲从山东到鞍山已经10多年了。母亲有病,全家靠父亲推垃圾车挣点钱。唯一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儿子徐超。徐超书法作品获得了全国少年儿童书画竞赛银杯奖。她母亲告诉我们:“徐超的作文写得很好,经常作为班级里的范文供大家学习。”徐超告诉我们他最大的愿望要考上清华大学,将来还要买幢别墅给爸妈住。
连日来,随同几位团干部一同走访了几户农民工家庭,既为这些家庭的贫困叹息,也为他们的子女就学问题而感慨,但同时也为些孩子的孜孜不倦而欣慰。
在农民工集居的山东村,记者与团市委的几位团干部试图找到有能力,但不愿供孩子上学的家庭,却没有发现,拮据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们放弃让孩子上学的念头。虽然有时为了方便,他们会让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上学。一位母亲更用她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她的心愿:“我自己苦点、累点都不怕,只要能行孩子念到哪,我就想供到哪。
贫困是困扰农民工家庭子女就学的最大问题。农民工主要从事卖菜、力工、收废品等工作,收入不稳定,平均年收入几千元,甚至更低。扣除房费(每家平均100元),加上日常开销和供孩子上学,所剩无几。如果家里有人生了大病,更是雪上加霜。一些农民工给孩子订校服时,都愿意订大号的,以便一套衣服能从一年穿到六年。可以说,即使农民工的子女已经入学,也仍处于失学的边缘。
农民工子女是一个游离于体制之外的群体,他们的父母没有最低保障,有时上学还要交200到1200元的借读费及校服费、外教费等杂费。这些农民工子女从小在城市长大,却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在他们学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其保护和教育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可能会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长大后融入社会,因为没有知识和技能,只能到处游荡,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从市本级投诉人的从业行业看,建筑业投诉涉及1520人,占投诉涉及总人数的90.48%。建筑业以体力劳动为主,行业进入的门槛低,适合于文化程度偏低的青壮年农民工,这个行业也是拖欠农民工工资最严重、最普遍的行业。
20__年,__市本级接到投诉的涉及人员基本上都没有具体的劳动合同,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发生劳务争议时很难提供必要的依据作为工资发放的依据。
在市本级受理的被拖欠工资的案件中,群体性的欠薪案件发生比例较高,20__年共立案42件,造成的有18件,占所处理案件总数的42.86%。建筑行业农民工,以乡土地缘为纽带形成各个作业班组,一旦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乡土人情往往会使得他们趋向于走在一起,共同讨薪。极个别人员采取堵路、泼汽油、到政府部门游行等极端方式讨薪,从而酿成。群体性案件容易导致社会矛盾和暴力冲突,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广泛宣传,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氛围。各级政府和机关部门应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在街道、社区、网络、电视媒体等方式宣传,内容紧贴企业主和劳动者关心的内容,引导企业严格遵循《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切实保障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二) 建立劳动者维权援助制度,提高劳动者增强维权意识。建立完善劳动者维权免费法律援助制度。各级政府应当增加就业培训的投入,举办各种针对务工的各种就业培训及法律普及培训,增强劳动者的法律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同时还应当尽可能的收集相关就业及工作信息,以及在就业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应对措施,特别是当工资遭受拖欠时,一定及时找相关工会或劳动部门解决,如不能及时取得应得的工资,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高度重视,整治非法挂靠、违法分包行为。一是成立工程专项治理整顿领导小组,制定整治方案,分步实施。 二是调查摸底,造册登记。对辖区内在建工程的基本概况、在建企业情况、违法违规事实等一个不漏登记在册。特别是弄虚作假,骗取工程的;不具备与工程建设相符的施工能力,经多次督促整改仍无改观的;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等要详细登记,表述清楚。三是明确职责,查处到位。只要认定为转包和违法分包的,一律视为无效。若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等措施。四是严格工程项目的审批管理,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项目企业不再审批新建项目。五是严格工程招投标和工程担保管理,对没有按期完成清欠任务以及发生新拖欠的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各部门一律停止其新项目的招标投标。
(四)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机制。要建立健全严格的信用管理机制,完善各行业特别是建筑市场不良信誉记录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公示制度。对各个企业实行工资支付重点监控制度,对容易发生拖欠工资行为的重点企业和单位,专项登记造册,专人跟踪监控;被监控的用人单位要每月定期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书面报告劳动用工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情况调查基本情况
农民工子女教育情况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就学地政策和就学困难,调查对象是有子女处于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家庭,设计调查报表包含3个部分25个指标,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1、农民工子女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30户中,农民工子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有120户,占比92.3%,处于高中教育阶段的家庭有10户,占比7.7%。主要是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子女年龄普遍较低,45岁以上劳动力能在家乡谋生就不轻易外出务工,另外,受目前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有矛盾的阶段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有户籍、学籍以及学区房限制,高中以上可以自由考录,按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2、八成随迁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在苏南地区。130户调查对象中,有53户农民工家庭的子女在家乡就读,有77户是随迁父母在务工地接受教育,其中,64户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地点在苏南地区,占随迁子女的比例为83.1%,随迁子女在省外地区接受教育的农民工家庭11户,占随迁子女的比例为14.3%,在本市内接受教育的家庭2户,占随迁子女的比例为2.6%。
3、就学地点选择以学习和家庭为主要因素。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选择就学地点与学习和家庭因素有关的主要有4种类型,分别是,认为在家乡学习生活更方便的有30户,认为子女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有35户,认为子女在家乡无人照料的有13户,为家庭团聚的有24户,总计102户,占总户数比例78.5%,另外还有12户认为无力负担随迁教育生活费用,占总户数比例9.2%,11户认为因制度,子女进入务工地学校就读存在困难,占总户数比例8.5%。
4、随迁农民工子女主要在公办学校接受教育。随迁农民工子女中,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62户,占总人数的比重为80.5%,进入民办学校就读的15户,占总人数的比重为19.5%,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较高。
5、农民工子女在务工地接受教育的费用较合理。主要以学费书本费、伙食费为主,费用标准参照当地教育部门统一要求,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其他还有服装费、交通费、实践费等自愿缴纳费用,与当地学生同标准。子女随迁就学的农民工家庭中,认为承担务工地教育费用轻松的有13户,占随迁子女就学人数的16.9%,认为一般的有43户,占随迁子女就学人数的55.8%,认为较贵的14户,占随迁子女就学人数的18.2%,很贵的7户,占随迁子女就学人数的9.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得不到保障。一是学校改革,学生上学不便。很多村级小学因为生源少的原因被取消,少部分留存的村级小学改为教学点,只可以读到二年级,且每个班只有十几个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到初中毕业就要到镇(区)级的中心小学上学,通常离家较远,需要专人接送。二是管教松散,上学成绩不佳。农民工外出后,长年累月不能回家,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妇女、儿童,农民工子女在家乡上学,普遍是爷爷奶奶陪护,出于溺爱和父母不在身边的歉疚,爷爷奶奶们对孙辈的管教相对松散,致使很多留守学生成绩一路下滑,不堪入眼,甚至辍学的也时有发生。
2、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大。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质量与城市学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教师的福利待遇与城市学校相比更是严重,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的地区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3、农民工随迁子女学籍建立制度还不完善。随迁农民工子女学籍,在务工地建立的有62户,占随迁子女总数的80.1%,在家乡建立的15户,占随迁子女总数的19.9%,据了解,这部分学生因为户籍问题而不能在务工地建立学籍,若是义务教育阶段结束还不能解决,就只能回家乡就读。
4、务工地就读公办学校还不能普及。尽管在本次抽样调查中,农民工随迁子女中,有80.5%的人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但是,在整个农民工群体中,子女在家乡就读的情况更多,主要是因为务工地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还存在很多制度,如购房或暂住证达到较长年限,缴纳高额赞助费,入校手续繁琐以及公办学校限制户籍问题等。
5、普通民办学校设施和教育满意度还不够。随迁农民工子女中,进入普通民办学校就读的有15户,其中,认为普通民办学校的设施条件和教学质量不满意和一般的共有6户,占比40%,满意的有9户,占比60%,普通民办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学籍建立制度。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参与完善中小学生跨区域就读制度,放宽随迁农民工子女务工地建立学籍的条件,努力做到学籍迁移的简单可操作性。
妈妈是工人。早上,我还没吃完饭,妈妈已经推开门去上班了,背影消失在门外。晚上,妈妈去值班,我在阳台上看到的仍是她那朦胧的的背影,那早上到晚上,匆匆忙忙的背影。
我不能忘记四年级那一次……,我在班上考了高分在会家的路上,突然,妈妈那熟悉的背影在我眼前一晃,是她!是她!妈妈,有一件事要告诉您!“我大声喊着,简直是迫不及待的想告诉妈妈,因为我的心全部被这一件事给占据了。妈妈回头寻找喊声,这才注意到我。我“箭步一般地”冲到妈妈前,要把好消息告诉她,还没开口,她倒先说了:“好孩子,领导要来检查工作,在等着妈妈呢,有话会家说,你先回去吧!”还没等我有所表示,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只留给我一个背影。我刚才那一股高兴的劲儿一扫而光,泪水在眼里打转儿的“妈妈呀妈妈,您知道我要告诉您什么事吗?我考了高分呀!”顿时我觉的鼻子酸溜溜的。
回到家里,我堵气就把这件事睡也没告速,妈妈却又是一夜没有回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1年3月5日至10日我们对全旗40-69岁的中年人群之情自愿的原则,共采血样610份,其中男性288人,女性322人。
样本数确定:在一个乡镇中随机抽取一个村,按中年人数的8%抽样。样本分布见表1
1.2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酶标仪经过检定合格,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公司出品
抗HIV试剂盒批号20101001 有效期20111004
梅毒试剂盒批号20101001有效期20111006
乙肝表面抗原试剂盒批号20101102 有效期20111111
丙肝试剂盒批号20101205有效期20111215
1.3 结果判定样品A值≥ 临界值为阳性
2 检测结果
本次检测抗-HIV未检出,梅毒一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38例,丙肝抗-HCV49例,见表2
表2 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检测结果
3 讨论与建议
3.1 本次检测中年人群中8%的样本没有检出艾滋病,说明中年人年龄偏大,外出务工的机会少,接触外界的机会少;患性传播疾病的机会小,别一点是农村较贫困,无钱吸毒,更重要一点是我旗健康教育比较完善,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卫生宣传,比如,广播讲座,电视讲座,发放宣传单,出板报,宣传扑克牌;宣传手提袋,科技大篷车,手机短信提示,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课等。经调查健康知晓率达90% 。
3.2 本次检出一例梅毒感染者,经流行病学调查无临床表现,无流行病学史。
3.3 本次检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38人,患病率5.6%。丙肝阳性49人,患病率7.7%。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无显著性差别(P≥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