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4: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视频课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课件的运用中,视频资料与文字、动画等其它媒体相比有着它自身的特性。视频与文字相比具有具象性;与图形图象相比具有时空变换的运动性;同动画相比具有纪实性强、客观真实等特性。正因为有这些特点,就要求我们在运用视频时,选好其运用的时机,恰到好处地运用它,使它有效地配合其他媒体来表述教学内容,抓住重点,力求创新,走精品之路,使视频资料在教学中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了解视频资料的特性,选好视频运用的时机
视频资料具有的纪实性,它能够真实、全面地记录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去体会了解。所以在讲述一个地方的地形,地貌,介绍一个建筑的结构,描述一个物体的构造等情况下比较适合运用视频资料,这样可以给学生以很强的真实感、现场感,增强学习效果。
视频的主要特点是具象性,通过视频可以提供生动、鲜明、准确和逼真的感性材料,反映具有动感和美感的具体形象。鲜明、生动的形象能提高教育对象对讲述重点的选择性和理解性,也能加强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和集中性以及记忆的牢固性。所以在表现一些具体过程、具体操作时比较适合运用视频资料。视频资料还具有表现性强的特性,能够渲染气氛、调动情绪。它表现事物细节的能力强,适宜呈现一些对学习者感觉比较陌生的事物;它的信息量很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以在有些军事类战争题材中比较适合运用视频。
了解视频资料的特性,有利于合理选择运用时机。一旦选定了好的时机,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去挖掘视频的优势,拍出精品,并与其他媒体互相配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拍摄和制作视频资料要符合教学需要
课件的目的是用来教学,其中的视频部分也应该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则。所以在拍摄和制作的时就应该是朴实、简洁、真实、可信,在这样的思路的指导下,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画面力求简洁明快。课件中视频的画面的首要任务就是用来教学,不能一味强调画面的新奇、复杂,而应该力求简洁明快。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发掘画面语言中每一个因素的功能,凸现画面的表现力,以求更有效的传递教学信息,增强教学效果。画面中色调的运用不能太浓重、太刺眼,尽量使用单纯、明快的色调,来塑造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运动镜头的运用也要注意朴实、真切,在拍摄中,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应该采取较平缓的速度,让学生能够在一种平和、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并注意在镜头的不同段落间要留有间歇,给学生留出一个反应、理解的时间。
视频资料的组接以顺畅自然为首要原则,在剪接过程中不应过于强调视觉的冲击力,镜头不宜分得太细、剪得太碎,以免给学生目不暇接的感觉而漏掉了关键的学习内容。单个镜头显示的时间不宜太短,至少应该有两秒钟的时间,有待学生能够看清、听懂。镜头景别间的变化不宜太大,不然会给人以突兀感、跳跃感,要确保镜头景别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接受。课件中的画面不宜过多使用特技,特技的使用也不能太花哨,尽量少用旋转、翻滚等特技,以免使学生产生眩晕感而影响学习效果。
三、保证视频部分与教材整体的一致性
课件的整合,是将文、图、声、像等媒体素材,整合于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之中,并赋予各种功能,使之成为一个有机、完整的课件整体。所以对课件中的视频媒体很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要使其保证与教材整体很好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既要围绕教材的教学主题与其他部分保持一致和连贯,又要注意与其他部分的相辅相成、相互配合,防止对一个知识点的重复表现。既要做到使具体形象内容与抽象理论内容互相补充,又要注意客观视觉信息与其他视觉信息的互相补充。又注意与教材中其他部分在表现形式上的关系。首先要注意页面上视频媒体与其他媒体的窗口区域划分是否得当;第二要注意视频媒体与其他媒体在展示上的有主有次;第三要注意视频媒体与其他媒体的交互方便明确;另外还要保持视频段落与教材整体在风格、节奏、色调上的一致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该从视频资料本身的特性出发,从它在课件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考虑它的特殊性,抓住它在拍摄和制作殊的规律和特点,使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常金、马莹莹.课件制作中的视频处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3):91-92
[2] 李国华.数字视频课件处理技术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1):100-102
课件中用视频并不是全盘照搬,在PowerPoint 2010中可以对导入的视频进行裁剪分割,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①切换到“插入”标签,通过“视频文件中的视频”选择视频后单击“插入”按钮,将视频添加到课件中。右击视频选择“剪裁视频”,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拖动滚动条,设置所需视频片段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如果要精确剪裁视频,可在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中直接设置具体的时间。
②如果视频画面中有不需要的部分,如黑色边框,也可以进行裁剪,不过这种裁剪只能从四周向中间裁剪。切换到“格式”标签,选中视频,单击“裁剪”按钮,此时视频周围会出现黑色边框,拖动黑色边框即可修改视频的高度和宽度,将边缘不需要的部分裁剪掉。
小提示
想直接插入网络视频,可选择“视频来自网站的视频”,然后粘贴网站上视频的嵌入代码,这样只要处于联网状态,即可播放该视频,非常方便。
奇特外观吸引眼球
一般情况下,导入后视频的边框是矩形,比较呆板。其实可以改变视频的外观,让其边框个性化,吸引观众的注意。
①切换到“格式”标签,选中视频,单击“视频形状”按钮,可以选择这些特殊图形作为视频的边框,此时视频的边框就会成为相应的图形,拖动边框上的黄色小矩形可以调整边框的形状。
②选中视频后,在“视频边框”下可以改变边框的线型、颜色、宽度等,在“视频效果”下可以给视频加上阴影、发光等效果。单击“更正”按钮,可修改视频的亮度和对比度,选择“视频更正选项”,可手动调节亮度和对比度;单击“颜色”按钮,可以改变视频的色调;单击“标牌框架”按钮,可以选择一张图片作为视频的封面,这样播放视频前,静止视频首帧画面就是该图片。
小提示
有时给视频加上特殊形状后,在播放演示文稿时,视频还是原来的矩形,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主要是视频格式带来的问题,笔者经过测试发现,只要将视频转换成wmv格式,那么就不会存在这种问题。
添加书签自由点播
有时课件中的一段视频,可能需要分段并重复播放,如果将视频分成多个小片段导入到课件中,又不是太方便。这时可以给视频添加书签,播放时单击书签即可自由点播。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167―02
引言
传统的网络视频课件大多是以网页形式将教学视频和电子讲稿等嵌套在同一窗口进行多画面同步播放,其中教学视频一般是教师的特写画面。这种网络课件通常以电子讲稿的演示为主,形式枯燥且可观赏性较低。随着网络多媒体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单一的视频形式通过适当的场景切换来记录授课过程的实时自动录播技术,更加符合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需求。一段视频课件如何更好地记录并再现教学实况,视频课件的制作流程及网络的要求,正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一 场景切换
视频课件从画面内容本身来讲包含教师讲述、板书信息、电子讲稿(如PPT)、学生互动等;从多媒体信号源来讲包含各路视频镜头、计算机VGA以及其它多媒体辅助设备等:从分镜头角度来讲可以分为教学全景、学生特写、教师特写、板书特写、多媒体特写、画中画等;根据录制目的可分为精品课程申报录像、在线课堂资源积累等,前者一般是随机录制单次授课,后者是按课程进行全程录制。
视频课件中场景的切换应符合学生自然注意力的变换、合乎教师教学焦点的变化。与电视或电影的制作一样,只有合理的场景变化与切换才能吸引或保持人们的兴趣,而与电视教学片或其它演示录像不同,不干扰教师非作秀的正常授课是课件录制的前提。不妨把视频课件称为没有导演的纪录片,教室中各种灯光、镜头、话筒等录制设备尽量不要引起学生和教师的紧张或不自在。一般来说,以教师讲授的特写为主;当教师书写或讲解板书时,以板书场景为主;当教师讲解PPT或演示多媒体课件时,以计算机画面为主,此时可以用画中画的方式来表现教师形象;当与学生互动时,以学生特写为主:在课程录制的过程中教学全景画面可通过插播的形式进行短暂的画面补充。
场景切换方式有手动和自动两种。自动切换的触发条件可归结为各种各样的信号,有感应定位设备(超声波或红外)、声音、鼠标键盘动作、辅助设备激活等,还有自定义随机插播,同时应包含无信号自动补充机制。其中感应定位有动态跟踪镜头和固定镜头切换,两者孰优孰劣见仁见智,但是场景切换的延时触发非常必要。自动化录播是视频课件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而教师和学生的临场表现还有各种突发状况的不可预期性决定了现场手动调控及后期剪辑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从实际的应用中可以了解,完全的手动或完全的自动都是不可取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录播,只有自动手动互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那么简单地说,如何实现合理流畅的场景切换就是视频课件自动录制技术的主要目标,满足网络环境中视频点播需求的视频处理技术则是关键保障。
二 视频处理
将授课过程按照自动场景切换,对各路视音频信号进行优化选择、编译处理后所得到的可进行流式传输的数字视频文件就是本文所讲的网络视频课件。基于数字视频自身所具有的检索、存储稳定、压缩、网络点播等属性,为视频课件能够广泛应用和资源共享提供了可靠依据。传统的数字视频课件制作模式一般分几个步骤:录像――采集――编辑――集成转换,人工拍摄的授课录像通过视频采集。或者利用一些非线性编辑软件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集成处理,然后再转换成需要的流式媒体格式――费时费力,视频效果也难以统一。本文所讨论的实时自动录播就是录像、采集、编辑以及集成转换等各个环节与授课过程同步进行,并且能够实时监控录制效果,课程结束的同时生成所需的视频课件,而我们的后期剪辑(拆分、合并)与点播等工作都是直接针对流媒体文件进行的,并且可以预先设定流媒体的各种属性值(码流、分辨率),很容易对大量视频课件统一规范。
如图1所示,从视频采集开始,作为各种视频源的硬件设备如摄像头、计算机课件、dvd/光学投影仪等所提供的信号既有数字信号也有模拟信号,那么就必定涉及到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A/D),其中,将VGA信号转换为数字视频信号(VGA/DV)的实现尤为重要:实时地捕捉教师在授课计算机上使用电子教案、应用软件、网络课件、视音频文件等各种多媒体形式进行操作演示所带来的计算机屏幕的动态变化。
在传统的非线性编辑中,直观上看似简单的画面切换其实正是一段段的视频片断通过叠加合并而成的结果,其函数可表示为V=∑vi(i,i=1~n)。在自动录制模式下,可以把视频课件看作是基于时间轴的关于触发条件的视频流选择函数V=S(A,t)。通常,以红外或超声波等感应定位设备对教师位置进行追踪,以此来保证画面以教师形象为主;学生形象流由学生话筒信号来激活;而教师演示计算机课件的视频流则由鼠标动作代为触发条件:当硬件或人为的因素导致定位机制失灵,则补充全景画面进行自动纠错;由于流媒体视频关键帧之间的距离比较大,为了避免因不同视频源之间切换带来的黑屏、定格、延时等情况,可通过加入转场特效来弥补。各路视频流(教师形象流、板书信息流、学生场景流、计算机演示流等)按照预编程序进行策略控制――通过自动场景切换形成一路输出,而这一路输出经过同步编译就生成了流媒体格式的网络视频课件。
三 网络
网络视频课件本质上就是流媒体视频文件。流媒体视频的生成有两大核心问题:视频质量和传输速度。精品课程对授课录像的最低要求图像质量为320*240*16bit,码流300kbps,而现有的设备在技术能力上远远超过这个水平,校园网络环境也完全能够支持高清视频的流畅点播:不仅画面质量可支持1024*768*32bit的分辨率,同时可支持300k~2Mbps的数据速率,视觉效果可与DVD媲美。以较小的存储量实现较好的视频质量的关键,是流媒体压缩编码技术。视频压缩过程是与教学过程同步进行的。流媒体编码解码技术有两套标准:国际电联(ITU-T)的H.26 1,H.263等标准和ISO的MPEG系列标准。其中基于对象的MPEG-4算法标准在压缩率和音画质量上的优势非常明显,能够满足各应用领域各种用户的多方面需求。
网络分为同期和后期,其中同期指的是网络监控,用户收看的是实时发送的授课实况,经过压缩编码同步生成的流媒体视频信号直接通过服务器进行广播,用户不能进行快进快退等操作;后期则是基于流媒体服务器的网络视频点播。点播连接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点对点的主动连接,流式传输采用RTSP、MMS等实时传输协议来实现网络传输。在点播连接中,用户通过HTTP协议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目前通用的客户浏览器通常不能直接支持用于播放流信息的RTSP或MMS协议,所以要把流媒体文件嵌入网页实现需要通过引入元文件来指定视频源文件。元文件是包含了流文件地址等信息的文本文件,可以控制从浏览器到流媒体播放器的数据传输。用户点击网页上的超级链接,流媒体播放器通过元文件找到流文件地址,不是通过浏览器而是单独与流媒体服务器以相应的协议进行通信,并且用户可以对播放文件进行暂停、快进/退等控制。以MOV、RM、ASF三大流媒体文件格式为例,在视频网站程序设计中为了实现网络视频课件的点播,可通过ASP代码临时生成各种流文件相应元文件qtl、ram、asx来解决。
随着网络技术及流媒体技术不断的发展,网络视频课件的视频质量和传输速度会越来越高。由于流媒体课件资源的积累和优质资源更广泛的共享,追求高数据压缩比和高带宽利用率的大规模流媒体应用技术将逐渐渗透这一领域,引入这些技术可以为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250-03
一、引言
PPT是一个强大的教学媒体整合平台[1],优秀的PPT课件使教学内容更为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在整个教学系统[2]中,它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PPT课件中声音、动画、视频[3]等的选择,能够提供丰富的表现方式营造一种形象直观、活泼的教学场景,也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
二、目前PPT课件中插入音视频的方法
PPT课件中插入音视频的方法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直接链接文件、利用对象插入、选择控件方式。音频适用格式有:*.aif、*.aifc、*.aiff、*.au、*.snd;*.mp3、*.m3u;*.mid、*.midi;*.rmi、*.wav;*.wax、*.wma。视频适用格式有:*.asf、*.asx;*.avi;*.m1v、*.mpeg、*.mpg;*.mpa、*.mpe、*.mpv2、*.wpl;*.wm、*.wmv、*.wmx。
(一)直接链接文件
直接执行“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命令后选择音频文件;或者执行“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命令后选择视频文件,然后再选择“自定义动画”对插入文件进行“效果选项”的配置以设定播放效果。这种音视频插入方法的操控性较弱,只有简单的暂停和播放两种控制。利用文字或图片的“超链接”,链接至一个音视频文件。不过这种链接方式在播放时会打开外部播放器,但对于文件的操控会比较好。
(二)利用对象插入
第一步执行“插入/对象”,点击“由文件创建”,然后“浏览”选择需要插入的音视频文件,可以点选是否“链接”。第二步在刚插入的文件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动作设置”,配置选择“单击鼠标”或“鼠标移过”都可以,在“对象动作”项设定为“激活内容”。当第一步不选择“链接”时,此音视频文件将被嵌入PPT课件。但这种方式在播放时要求打开外部播放器,如果没有安装相应的外部播放器,文件将不会运行。虽然操作灵活方便,不仅可以针对视频文件,也可以运用于其他各种类型的文件,但是在PPT课件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视觉效果较差。
(三)选择控件方式
通常使用的控件是Windows系统下默认安装的Windows Media Player和广泛应用的Flash插件(需要安装Adobe Flash Player Activex插件)。
第一步选取“视图/工具栏/控件工具箱”,在工具箱中选“其它控件”标志,选择控件“Windows Media Player”,然后用“+”字形在PowerPoint页面上画出一个矩形,即嵌入一个Media Player播放器。或者执行“插入/对象”,点击“新建”,然后选择 “windows media player”对象类型,再调节播放器画面的大小。(本文认为此法插入的对象,更接近于控件,所以将其归于控件类。)第二步在拖画的区域内右键选“属性”,在控件属性窗口中的URL(在不同的版本下,有可能为filename)里面输入音视频文件名(包括扩展名)的地址。但Windows Media Player控件只支持文件外部链接方式,而Flash控件既可采用文件链接方式也可使用文件嵌入方式[4]。
利用这三类方式插入的音频和视频,有些是链接引用文件,那样在播放PPT课件时要将插入的音视频文件一起拷贝至所选路径;有些是内部嵌入文件,那样只需独立一个PPT文件就可以了。下面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如何嵌入音频视频文件的方法。
三、PPT课件中嵌入音频的方法
在PPT课件插入音频的方法有很多种,能插入的音频文件类型也有很多种,但是能够嵌入PPT课件中的音频文件类型必须是“*.wav”。
由于PowerPoint默认只允许内嵌100KB以下的音乐文件,这自然是不够用的,要解除这个音乐文件大小限制,依次点击“工具/选项”选项,在“选框”对话框中切换到“常规”窗口,将“链接声音文件不小于”数值更改为“50000”KB(这是最大值),点击“确定”按钮,这样就可以嵌入50MB以下的音乐文件了。(如图3-1)
(一)将WAV文件嵌入PPT课件
在设定好嵌入文件大小后,就可以执行“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命令后选择“*.wav”音频文件;然后再选择“自定义动画”对插入文件进行“效果选项”的配置以设定播放效果,就可将此音频文件嵌入PPT课件内了。希望用作背景音乐就在“效果选项”做相关设置。在效果选项卡开始播放栏目选“从头开始”,停止播放栏目选“在xx张幻灯片之后”,根据PPT课件中幻灯片的数目而定,也可从“计时”标签下设置。在声音设置选项卡中,选择幻灯片放映时隐藏声音图标,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还可以通过录制声音将音频文件嵌入。在PPT课件中执行“插入/影片和声音/录制声音”,在录音对话框中按下红色的录音按钮,就可以开始录音了。用这种方法录音的时间长短仅受硬盘剩余空间的限制。录制完的声音被包含在PPT文件中,同样可通过对其进行“效果选项”的配置以设定播放效果。
另外,Powerpoint执行“幻灯片放映/录制旁白”也可以用来录音,而且还可以对录音质量进行设置。上述两种录音方法的差别是“插入/录制声音”是在PPT的编辑状态下录音,而“录制旁白”是在幻灯片放映状态下录音。
(二)将MP3文件嵌入PPT课件
用“*.wav”文件嵌入PPT课件确实很简单易用,当“*.wav”文件比较小的时候PPT播放是流畅的,但当其文件一大就会影响PPT的正常播放。当我们想插入的音频文件不是“*.wav”的格式时,而将其转换为“*.wav”文件来嵌入。然一旦转换得来的文件很大,例如:一个4.04M的MP3文件,用“酷狗音乐”格式转换工具所得到的WAV格式的大小为44.5M,是原来MP3格式的10倍。我们就要顾虑是否还要嵌入。那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有。只要安装MP3 AddIn这款免费插件,就可以把MP3文件直接嵌入到PPT文档中,轻松解决问题,再也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将MP3转换成WAV格式了。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MP3 AddIn在内部给MP3文件增加一个文件头并更改其文件名,使PowerPoint把插入的MP3文件自动转换成WAV文件格式来处理。重新给MP3文件名称变为copy。可是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文件大小变化不大。一首7.55M的MP3格式文件,用MP3 AddIn插入PPT后,也只是大了70Byte。
当我们安装好此插件后,只须执行“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MP3 from file”选项,单击导入一首MP3音乐文件就可以了。(如图3-2)
导入成功后在文档页面中会显示一个小喇叭图标,右键单击该图标选择“自定义动画”对插入文件进行“效果选项”的配置以设定播放效果。在“效果选项/声音设置”对话框中看到一行提示“包含在演示文稿中”。(如图3-3)
则该音频文件已经内嵌到PPT文档中了,这样就无须同步拷贝文件,在任意电脑中打开该PPT文件都会正常播放音乐,既方便又小巧。
(三)将多个音频文件嵌入PPT课件
当我们要在同一张幻灯片中播放多个音频文件,而且要嵌入PPT课件中。例如:在讲解声音的时候,会讲到音叉,给一些不同频率的音叉图片。此时,文字图片给不了我们真实的感受,如果每个图片都嵌一个真实的声音,上课的效果就不同了。但用直接插入声音的方式是做不到那种效果的。有两种方法可用,一种是利用对象插入,但这种方式在播放时要求打开外部播放器,不然,文件将不会运行。而且在PPT课件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视觉效果较差。另一种是通过执行“幻灯片放映/动作设置”来完成的。第一步插入所需的文字或图片,第二步在刚插入的文字或图片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动作设置”,配置选择“单击鼠标”或“鼠标移过”都可以,勾选“播放声音”,从下拉选项里选择相应的音频文件。音频格式要求是“*.wav”文件,这样就可以了。(如图3-4)
(四)获取PPT课件嵌入的音频文件
当需要使用别人做好的PPT课件里的音频文件时,可以把自己的内容嵌套进去,但那样操作不是很自由。如果可以获取PPT课件嵌入的音频文件,那样就可以操控自由了。要获取嵌入的音频文件很简单,只要将PPT课件另存为网页文件就可以了。当你另存为网页文件时会有一个同名的HTML文件和同名的文件夹。嵌入的音频文件就存放在这个文件夹中。
例如:要将多个音频文件嵌入同一张幻灯片中,我们要有多个“*.wav”文件,而我们只有“*.mp3”文件。那就可以先利用MP3 AddIn直接插入多个“*.mp3”文件,再另存为网页文件,即可获得多个转换得来的WAV格式音频文件。
四、PPT课件中嵌入视频的方法
在PPT课件插入视频的方法一样有很多种,能插入的视频文件类型也有很多种,但是在PPT课件中嵌入视频就要用“Flash控件”来配置“*.swf”格式文件。
(一)嵌入“*.swf”格式文件
利用Flash控件插入动画比较直观,可直接播放,效果较好。其具体的方法如下:
①执行“视图/工具栏/控件工具箱”,在“控件工具箱”中选择“其它控件”,从下拉列表里选中“ShockWave Flash Object”选项。
②鼠标变成“+”形状,将其放在幻灯片上拖画即出现FLASH控件图形。拖出的矩形框大小即为SWF文件播放的画面大小。
③右键点击拖得的“FLASH控件图形选择“属性”,打开属性对话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Movie”[5]选项中输入SWF文件的路径及名称(含扩展名.swf)。
④将属性对话框中的“EmbedMovie”选项值设为“true”,保存文档,即可将FLASH嵌入到PPt中。
⑤最后,再移动或拖拽“FLASH控件图形”,以调整SWF文件播放画面的位置和大小。
(二)实现“*.swf”格式文件的播放控制
对于已嵌入的视频想更好地操控,我们就需要再添置一些播放按钮。其具体的方法如下:
①执行“视图/工具栏/控件工具箱”,在“控件工具箱”中选择“命令按钮”,在幻灯片中拖动,即可拖出一个命令按钮。调整好大小,其名称为CommandButton1。
②右击按钮,从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打开“属性”对话框,修改“Caption”选项将“CommandButton1”改为“播放”,此时按钮键面上就显示中文“播放”。
③用相同的方法,再增添“暂停”、“重播”、“结束”几个按钮。
④左键双击按钮,出现vb界面,在代码窗口中输入如图4-1所示的代码。
在代码对话框的Private Sub CommandButton1_Click()对应的是播放按钮,加入的语句是:Swf1.Playing=True。其中“Swf1”表示按钮控制的对象。与“FLASH控件图形”属性对话框中的“名称”项(默认为ShockwaveFlash*)相一致。“CommandButton2”对应的是暂停按钮,加入的语句是:Swf1.Playing=False。“CommandButton3”对应的是重播按钮,加入的语句是:Swf1.FrameNum=1;Swf1.Playing=True。“CommandButton4”对应的是结束按钮,加入的语句是:Swf1.FrameNum=Swf1.TotalFrames;Swf1.Playing=False。
⑤最后,还可以再移动或拖拽“按钮”,以调整播放控制按钮的位置和大小。
(三)充分利用网络微课程、微视频
处在“天罗地网”的时代,就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微课程、微视频被大众认可,从中获取更具个性化的教育。我们可以将这些优秀的视频嵌入到PPT课件中。在“FLASH控件图形”的属性对话框中将“Movie”选项设定成该视频的网络地址就可以了。例如,在土豆网或优酷网等一些比较主流的视频网站里获取网络视频的链接地址。(如图4-2)
将复制得到的网络地址粘帖到“Movie”选项就行了。这种方法也很好地规避了FLASH嵌入视频的限制:FLASH不能在超过120秒的嵌入式视频中维持音频同步,嵌入式影片的最大长度是16000帧。嵌入大视频就会影响PPT的运行效率。同时又不同于链接网页地址,其只嵌入SWF视频,比网页干净,视觉效果更好。
五、结论
在PPT课件中合理的使用音频、视频文件,运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增加感官刺激,拓宽知识面,使其具有更强的传播性。优秀的PPT课件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熊傲.Powerpoint 2002学用DIY[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何可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