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期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3 15:54: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语文期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语文期中总结

篇1

一,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的一切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校管理,最根本的是对人的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制度只能管人的行为,并不能管人的思想。因此学校管理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需要,人的发展作为管理的重点,从而使每个人参与学校管理,真正实现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二,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学校的教育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校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育科研的工作重点,加大教研力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充分利用每周周三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做到每次教研有主题,有理论,有发言,有讨论,有记录,教研后由中心发言人汇总大家的意见总结成文。通过教研,使教师明确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理清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路,不断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和人才观,有力地促进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当教学观念转变了,我们还因势利导,要求全体教师把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落实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标考评奖励的依据。

三,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篇2

一、试卷评价

1、题型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教研室提供的这份试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表;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试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从大方面讲,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整合,小方面讲,拼音、汉字、词语、成语、古诗、句子、段落、篇章等等方面的有机溶合。阅读和作文题除了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及想象能力外,还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贴近生活

试题的背景取向注意靠近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中,增强答题信心。如阅读和写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会觉得自然、熟悉,有利于表达。

3、注重积累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6~13岁是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让孩子多读书,多积累一点,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基于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将“丰富语言的积累”分别列入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本次试题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但瑕不掩瑜,此张试题是对学生全面检测的一张好试题,给老师指引了一盏明灯!

二、试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部分学生掌握还可,阅读、习作部分失分较多。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此题考查了8个生词掌握情况。8个新词全为本册的重点词,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但暂时一词写上来的同学只占60%。

2、读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我校是传统文化示范校,学生对这一段论语都很熟悉,所以答的比较好。

二、阅读与感悟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此题也考查了学生的课外短文的阅读情况,比上题能力有所加强,学生表现还可以,但感悟不深,理解不够透彻,到位,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这些都是教师应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事项。

三、作文

篇3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应该传扬的。而对于21世纪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要重视语文教育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让学生在小学语文中学习到最优良的文化内涵,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意义。人文素养是一种精神方面的素质与内涵,只有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才能真正从小抓起,全民提高文化内涵,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语文功底,从而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

二、提高和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具体方法

1.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做好示范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人文素养,首先就应该从老师做起,从古至今一直有为人师表的说法,所以,要想从实际上提高和培养人文素养就必须让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做好示范。例如,在讲授《大自然的警示》时,教师可以在分析课文后,升华主题,呼吁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爱护动物,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护身边的环境,然而,这种单纯的讲述总会掺杂着无力,如果教师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无论走到哪里都爱护环境,对身边的垃圾随手拾起,不浪费水资源等,就会形成上行下效的好效果,从而达到培养人文素质的目的。

2.活跃课堂气氛,渗透人文关怀

人文素养,不仅仅在语文教学中有所体现和提高,这其中还包括一种氛围下的人文关怀。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处于7~13周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很难全神贯注融入整节语文课堂中,为了让这种情况下学生人文素质有所培养和提高,教师可以适当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讲关于亲情的文章时,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文情怀,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抢答自己为父母做过的事,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会进一步渗透人文情怀,达到更加完美的教学效果。

3.创设情境,陶冶人文情操

除了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活跃课堂气氛,渗透人文关怀的方式外,还要学会创设情境,陶冶人文情操。众所周知,小学语文的内容一般都是记叙文或者说明文,如果只是单纯的简述,相信并不能达到培养人文素质的目的,所以,创设情境是非常好的选择。例如,在学兔赛跑时,如果教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然后再让参加表演的学生总结心得体会,那么,就会让文章寓意更加深入人心,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篇4

语文是一门结合语言与文字的一门科目,是从听、读、练、写四个方面进行不停地训练而学习的科目。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基础而开展的教学行动,但在我国应试教育风气愈演愈烈,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也开始显现。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和出路进行了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

1.注意力低下,学习效率不高

小学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处于6-12岁,这一部分孩子都将自己玩的天性释放到了极致。我想很多老师都会遇到上课时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开起小差,这便是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低而导致的。而注意力的不集中也直接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之一。

2.课程紧张,时间不充足

很多老师都知道我们在教导一个班一个学期的语文是会有一个进度要求的,而面对现在如此繁重复杂的教材,有时为了赶进度而忽略了不少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便直接影响学生最后的成绩与我们的教学效率。赶进度的行为只会加重应试教育的风气,而给语文教学造成更大的困境。

3.教学氛围生硬死板

课堂氛围的掌握是考验一个老师是否合格的标准,而死板的教学氛围也足足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许多老师在讲解知识时,完全是照搬照抄地把书上的知识给学生讲出来,不知道掌握好讲解的节奏以及帮助学生总结吸取所学的知识,导致课堂氛围恶劣,学习效率缓慢。这样就给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增加了压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困境的应对策略

1.抓住学生的兴趣教学

6~12岁的学生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年龄段,这时候学生的好奇心也是十分大的。教师在教导时经常感到无力,只是因为没有正确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寓言两则”时,可以试着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学生对故事都是感兴趣的,这样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也会让语文教学更加容易入手。

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每学期的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我想都时刻牵绊着每一位任课老师的心。随着应试教育的风气愈演愈烈,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学会不在只是单单追求成绩,而是要学会着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3.营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

如何营造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要学会与学生交朋友,要让学生不断配合教师的工作,只有双方都不断努力才会使课堂氛围变得生动,而不再死气沉沉。例如,教师讲“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时,完全可以把这节课运用到师生关系当中,学着和学生学习,会使课堂氛围得到大大提升。

上文是我对如何应对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提出的一些看法,并对如何改变当前状况做了简要分析。改变教学困境,需要的是老师日复一日的努力,我相信在老师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改变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让语文教育更上一层楼。

篇5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普遍不受到大家的重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小学生的写字水平能得到更大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科学地安排教学的时间以及相关步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存在的问题

对写字的基本功能认识不全 经过相关实践证明,人们对于写字的人文价值往往被忽略。其一,大部分人认为对写字的技能掌握就是等同于写字。其实不然,这样的认识往往会被大众所忽略字的人文价值,写字并不仅仅是教师惩罚学生抄写的一种手段,更是教会小学生通过写字来体悟自己的相关感受。其二,使用电脑打字,逐渐让写字教学变得不受重视,因此给教师在写字教学的过程中带来很大的困扰。

对写字课程不够重视 由于以往我国实施的教育制度以应试教育为主,课堂上的写字时间往往都被识字所代替,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把写字当成是一种基本功课,认为学生只要能够把字写出来就好,而不是特别重视小学生的字写得是否规范、准确。与此同时,自然也就不会提醒学生注意标准的坐姿、拿笔的方式以及写字的速度与效果等。

教师大多偏向于识字的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的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会强调小学生能够多背诵以及朗读相关课本知识或者生词,没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写字的训练,主要留一些写字作业让小学生回家去做,在课堂上并没有重视写字的教学。因此,为了完成任务,小学生往往不会很认真地进行书写,而是非常马虎地完成相关写字作业。

正确理解写字的意义

写字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汉字作为我国语言史上一种文化的符号,在经历了五千年发展之后,仍然显得出类拔萃。在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相关汉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重点讲授我国汉字的由来,可以就一些有趣的甲骨文,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能够在汉字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让学生明白写字并不仅仅只是一项识字的过程,也是一项逐渐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过程。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教授学生相关汉字的过程中,对一些汉字进行临摹,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优美以及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自信心,从而对汉字的写作过程更加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写字兴趣。

注重培养写字兴趣

不管学习什么课程、专业以及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想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可,首先只有对这件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持之以恒地继续做这件事。只有拥有了继续下去的动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写字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和奖励的方式来给小学生进行写字的课程讲授,对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充分把握,从而吸引学生的视线,让小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高度的集中。

就写字本身而言,是一种比较枯燥以及乏味的过程,为了能够让小学生不会产生“写字就是一种噩梦般的存在”的想法,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对写字比较快又比较好的学生进行大力表扬,把这类学生分配到部分写字又慢写得又不是特别规范的学生当中去。让写字好的学生起到带头作用,树立其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建立友好平等的生生关系,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该小组的表现能够进行相关的分数制,如果整个小组的写作水平都在提高,那么就在期中或者期末时给予一定的加分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写字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与发展。对一些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建立相关奖励机制,调动学生写字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

为使小学语文写字变得趣味盎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小学生写字训练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写字练习中,营造一种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仕碧.让小学语文教学趣味盎然的几点体会[J].学园(教育科研),2012(6).

篇6

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是培养学生热爱写作,为高年级写作打下坚实基础的凭借。由此可见,看图写话在小学习作训练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目前对于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比较少,教师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惟有在实践教学中自我摸索,自我总结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经验的积累,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小学小学生语文看图写话问题进行分析。

一、小学学生语文看图写话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学生懒于训练看图写话的能力

尽管义务教育一直在强调学生综合发展,一直在强调为小学生减负,但小学生的课业依然很繁重,小学学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训练看图写话。大多数学生对于老师硬性要求的也只是随便拼凑或者抄袭,几乎没有学生原意花时间写一些练笔的文章。同时,由于看图写话技巧、看图写话素材的缺乏,对于语文语言的应用不太多等原因,大多数小学学生对语文看图写话有微弱的畏惧心理,总是害怕写不好。

(二)小学学生看图写话中犯一些低级错误

小学学生在语文看图写话中常常会犯一些比较低级的错误。这些低级错误可以分为具体以下几方面:第一,常识性错误,比如描写天气晴朗时,会用到“乌云”之类的字眼。又例如,在写到“春天”的图时,很多学生会有与之相关“人物”“事件”等,但所提到的“人物”与“事件”往往有太多与文章核心季节“春天”不太贴近的部分。甚至出现“春天来了,开了”这样的错误。

第二,衔接能力弱,看图写话内容贫乏。不管是日常测试、阶段性测试,还是在一些期中期末大考中,从学生看图写话内容看,其存在的一个比较常见的共同点即是“文章大体部分是多个句子简单拼凑在一起的”。许多学生对于写作顺序还是没有清楚的认识,东拉西扯,牵强附会。例如在写春景图时,很多学生不能按照从上到下或者从远到近的顺序来描绘春天景物,“跳跃性”太强,一会写地上的草,马上跳到空中的燕子,接着又写柳树。这样跳来跳去,很容易出现漏写图上内容和自己增添过多想象内容的偏差。

(三)小学学生语文看图写话找不到重点

由于练习缺乏,技巧缺乏,语言掌握不到位等种种原因。小学学生在看图写话中,常常会出东拼西凑东西,而且节外生枝的东西有太多,以至表达重点不突出,不切题意等问题的出现。例如,在写到春景图时,不少学生不是将重点放在描绘花草树木的焕然一新上,而是大花笔墨写自己和伙伴们怎么玩游戏的。

二、小学看图写话教学工具及其具体应用

(一)小学课本

小学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是课本。学生在看图写话中所运用到的绝大部分的词语、句型、看图写话思路、人物事迹等都是从课本中来的。在具体的教学中小学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来加强学生对基础的掌握,为学生看图写话工作做准备:第一,教师注重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讲解与对比,并且引导学生对其识记,扎实学生基础知识;第二,教师注重经典句型的讲解与比较,引导学生学习常见的修辞手法,例如,排比、比喻等;第三,教师注重每个词的每个意义的使用条件、用法及搭配关系,帮助学生避免看图写话中出现低级错误;第四,教师利用例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其用法及语义特点。教师通过以上几点做法,帮助学生形成在看图写话中需要运用的、形象的、具体的、适合文章主题和风格的词及句型,从而提高小学学生的看图写话水平。

(二)课外资料

课外阅读是丰富学生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看图写话素材的重要来源。第一步,在日常教学中,小学教师可以多多的向学生推荐比较好的课外读物。例如,比较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十万个为什么》等,或者比较能扩展学生视野的《动物图谱》、《诗歌集》、《科技万花筒》等等。第二步,在看图写话课堂上,小学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课外阅读资料的阅读分享,学生可以把日常积累的好词好句或者自己认为好的习作片段朗诵给大家,也可以把自己感觉运用的比较好的词语、句子分享给大家。第三步,在看图写话课堂上,师生共同进行课外阅读总结,提炼经典句子以及应用广泛的经典词语。

(三)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自进入到教学领域后,一直是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当然,在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过程中亦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将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利用声音、图片等媒介向学生展示基本的“字、词、句”读写方式以及使用规则。改变传统的“字、词、句”的“板书式书写”和“教师人工阅读”。让学生更加直观准确的了解字词的标准写法以及词语、句子的标准用法,避免看图写话中的低级错误。另一方面,教师利用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动”与“静”结合的形式,将教师教学的内容一一向学生展现出来。改变原来“由教师努力阅读,学生刻意幻想”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词语、句子等的直观印象,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加入课堂学习,帮助学生改掉以上所提到的,在看图写话中出现简单罗列句子凑看图写话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卢凤英 . 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要略 [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

篇7

1.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1.1 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奠定基础。如,学生解数学题时,若是不能理解题干的意思,是无法把这道题解出来的。

1.2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小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使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1.3 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国家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是相吻合的,通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2.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养的培养策略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在对待学生时要关爱学生、善待学生,像学生的长辈一样包容学生犯的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爱和温暖。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间接的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其次,教师注重有效的课堂导入,利用有效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黄果树瀑布》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查找与黄果树瀑布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课堂一开始教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节假日出去旅游的时候发生的小故事,并展示自己出去旅游时的照片,并询问学生去过哪里旅游,在以后的假期中想要去哪里旅游等问题,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自然的通过向学生们推荐一个旅游的好去处引出黄果树瀑布,然后展示或播放与黄果树瀑布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开始文章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播放视频,将黄果树瀑布直观的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除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外,还可以利用游戏、画画、猜谜语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挖掘教学内容中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连接点,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教师要要认真的阅读教材,深入的挖掘教材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以《雨点》的学习为例,这是一首儿童诗,主要描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状态,体现了雨点在不同状态之下的不同情调。教师在准备这首诗的教学时,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选择天气阴沉或是下雨的时候学习本课。课堂上教师询问学生"外面天气阴沉沉的,同学们觉得会下雨吗?"学生们一定会说"会。"然后教师接着询问学生"同学们,你能描述一下自己见过的下雨的情景吗?雨点会落到哪些地方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下雨场景,思考雨点可以落在什么地方,然后自然的让学生阅读这首儿童诗,了解雨点落在不同地方的不同状态。随后,教师带领孩子们跳出课本的限制,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仿照儿童诗中的句子的结构自己编一首儿童诗。如,雨点落尽花丛里,在花丛里歌唱。雨点落进树林里,在树林里玩耍。雨点落尽喷泉里,在喷泉里洗澡。雨点落尽荷叶上,在荷叶上打滚。下雨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亲眼见到过的,在教学《雨点》这一课时,教师合理安排上课的时间,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雨,自然的引出学习的主要内容。

篇8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新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全面渗透、文学素养的全面提高、现代化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的全面发展,都需要教师通过学习来提高。教师每时每刻都应该是学习者。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教学生学将逐渐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教学相长,上课也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这样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这意味着教师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因此,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就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引导教师学习。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积极阅读书籍

通过研究发展,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爱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自己。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组织课改沙龙

课改沙龙能营造出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让大家在“品一品,尝一尝,聊一聊”中探讨语文课改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话题。每次可就一个课改话题展开讨论,不强求统一的结论,旨在开阔思路,引导思考,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探索课程改革中的新方法、新模式。

(三)亲近名师课堂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名师的引导。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让语文教师走近名师课堂。通过对名师课堂的学习、观摩、研讨,如通过观看光盘光碟、课堂观摩、远程培训等让教师在目睹名家风彩的过程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以提高自己。如观摩于永正的课堂,我们可以让教师领略他语文课堂中形成了“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重习惯” 五重教学特点,感受他“新、实、活、疑、爱、情、趣、美”的八字真经。

二、打磨教师课堂,提高课堂实效

打磨教师课堂,主要包括常规公开课的打磨及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的打磨。

打磨常规公开课的出发点在于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讲究的是课堂的入格、课堂的实效。主要侧重于在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上下功夫。这种课的打磨目标,就是要让每个教师都上达标课、骨干教师能上示范课、优秀教师能上精品课。从而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三、进行教学反思,沉淀教育智慧

“教学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学生因此而可以多学,因此而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夸美纽斯如实说。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一个实践的过程。任何一个教师,哪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教师要养成一种研究的习惯,一种反思的习惯,不断思考自己的精彩与失误,这是专业化教师的必备素质。进行教学反思可采用写教后记和群团反思的形式。

(一)写教后记

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

(二)群团反思

这是以学科组、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组织的教师的集体研讨。教师的个人反思与“个人理解”毕竟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有同事参与相互讲座、共同分析,提供“不同意见”、“多种声音”,可以促使教师借助集体的智慧,不断矫正个人理解的偏颇,从而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使教师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如年级组进行单元教学反思、学科组进行期中、期末反思、教研课的相互研讨,都能有效促进教师的共同进步与专业成长。

四、开展学科研究、强化科研意识

具有科研的意识、知识与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必须强调有关研究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这要求教师自身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方式、创新方法等方面有一个新的飞跃和突破,而这些正是科研能力的核心,科研能力是高质量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

结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开展学科研究主体有以下三个途径:

(一)开展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育生活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事件背后的教育意义、教育思想或教育信念,从而彰显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意义的研究。

(二)积极进行微课题研究

微课题又称为“问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微课题研究是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从实际出发进行的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篇9

作为学区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我有自己的角色定位,“上情下达,下情上晓”,在文件堆里,我能理清思路,努力做到“一日清”,让“上”满意,让“下”也满意。我明白,教育是服务,管理更是服务,必须要倾听教师的呼声,捕捉教师的意愿,教师的笑容是给我最大的肯定。

二、教学科研工作,佳音频传

(一)各层面教研活动丰富多彩

1.片区各科专题研讨活动16次。

2.市级教学研讨会活动5次。其中,初中科学为学区联片教研活动升格为市级。

(二)教师获奖情况136人次

1.年市教育教学案例评选,31人获奖,镇中谢晓明、三小林秀海荣获一等奖。

2.市2011年教师教育论文评比,71人获奖,桂峰乡学校张冬梅,鹿木乡学校赵真伟,金川乡学校黄灵芝,永安乡学校朱启跑,林溪乡学校王雷,镇小林建兴,林溪乡学校谢欢欢等7人荣获一等奖,获奖率超过市平均值。

3.6人获得市第十一届中小学教坛新秀称号,分别是镇小项爱平【小学语文】、芳庄乡学校王忠林【小学思品】、桂峰乡学校蔡笑荷【初中语文】、镇中周亮燕【初中英语】、镇中胡素娜【初中科学】、镇中杨成光【初中体育】。

4.镇小金绍书被评为年市优秀教研组长,被评为年市优秀教研组长。

5.等9人在年市初中教师命题竞赛中分获二、三等奖。

6.、镇中彭春茹在年市初中社会·思品教学设计及其课件制作评比分获一、二、三等奖。

7.市2011年优质课评比共有4人获奖,其中镇小傅爱兰老师荣获一等奖。

8.4人在分别在年市中小学美术人物速写比赛,市2011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2011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评比,2011年市初中社会·思品说课评比中获奖。

9.市年度优秀课题成果获奖4项,2011年教师小课题、教科规划课题、教学研究课题立项11项。

(三)学生获奖情况20人(班)次

1.年市小学生英文书写比赛,镇小五(2)班、五(3)获奖。

2.市首届“《玉海》杂志杯”校园文学大奖赛8人获奖,其中林溪乡学校陈晓东荣获一等奖。

3.第十届初中生实验操作比赛,4名学生获奖。

4.安市2011年“隆山实小”杯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6名学生获奖,其中镇小郑苏平、张庆典荣获一等奖。

三、教学常规工作,力度不减

1.增补学区教研大组组长、副组长,培养优秀教师,为教学常规检查工作设置人才库。

2.继续推行教学常规月查制度、逐级检查制度、突击检查制度。每个学期至少对每所学校教学常规检查一次。

3.教学常规管理逐步精细化,尤其是备考质量、作业批改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桂峰乡学校的“二次批改”日臻完美,鹿木乡校档案建设日趋成熟,潮基乡学校教学公示记录详细。

4.继续开展系列比赛活动:a.开展年教育学区中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设计及其课件制作评比活动;b.举行教育学区中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批改评语比赛活动;c.举行《弟子规》知识竞赛活动;d.举行教育学区七年级英语学生作文现场比赛;e.举行教育学区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f.举行教育学区中小学音乐教师现场教学设计比赛;g.年教育学区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设计评比活动;h.开展教育学区年中小学学科协作命题(期中试卷)评比活动。

5.严格执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开展学年第二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计划实施专项督查。

6.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学区统一组织协调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召开九年级期中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为提质出谋划策。并对九年级适应性考试统一时间,调换监考,集中改卷,全面分析。同时,未雨绸缪,策划好六年级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1.在管理中许多工作做得不太精细,今后要提升工作效率。

2.与教研室教研员沟通、交流较少,教科研档次低,品位太低。

篇10

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变化是角色的变化,将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经常这样说:“老师,我有个问题。”“老师,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经常这样说:“同学,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易于创设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二、倡导学生展示自我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时,给出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都是教学的难点,在自主思考后,学生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鸟”和“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和“渴”的理解:“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三、培养学生学习个性

个性化学习是二期课改所提倡的,这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既指学生个性化学习带来的差异,又包括学生中发展快的与发展缓慢的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学生中发展快慢之间的差异。要解决这个矛盾,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首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要培养反应慢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可见培养学生爱动脑动口、勤思考的学习习惯是促进他们思维发展,协调个性差异与整体发展的手段之一。其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的存在的问题,教师需引导解决。在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把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组合在一个小组,让他们相互融合、互相学习,并选出小组长,让组长负责全组的活动,帮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

篇11

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变化是角色的变化,将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经常这样说:“老师,我有个问题。”“老师,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经常这样说:“同学,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易于创设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二、倡导学生展示自我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时,给出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都是教学的难点,在自主思考后,学生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鸟”和“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和“渴”的理解:“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三、培养学生学习个性

篇12

语文教育总是处于弱势,语感教学、语法教学更是在不断被淡化,甚至被取消。学生的基础很薄弱,更何谈能力的提升以及考试分数的

提高呢?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所在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如何培

养学生语感的策略,为优化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学生 语感

一、问题的提出

在本人走访调查的大多数小学中,语文教育过分强调分析文章、领悟文章主旨,而忽视阅读、朗读。使语文课变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忽视了朗读与阅读训练,不光是语感能力不能得到系统的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其他方面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积累,那么在写作的时候学生往往不能够将学过的好的词句、写作手法运用进去,甚至还会出现病句,这就是缺乏语感的表现。

另外一点问题就是,许多学校把读书当成了口号。由于作业量非常大,从而占用了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在小学黑板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科目所留的作业,从语文的字词抄写、练习卷到数学的习题册,各个科目的作业都十分繁重。小学阶段学生的书写速度较慢,完成这些作业要耗费的时间是非常多的。

而且,学生的特长培养很多是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了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参加的课外补习班也非常之多,从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开始到晚上九点,大多数学生忙碌于各种补习班、特长班之间,等回到家开始写作业时基本要到十点了,而又不可能让学生休息得太晚,因此,恶性循环下来,基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了。有时候甚至会导致孩子们只有第二天的早读时间才进行课文的预习。这样一环一环下来,学生的语感能力、语言素养培养得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二、如何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

(一)在朗读与背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阅读和背诵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感培养影响最大。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比较重视学生“说话的训练”(即口语表达)。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设说的机会,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句的训练。课堂发言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会及时纠正学生们的语法、逻辑等方面的错误,并反复训练,使学生形成语感的感性积累。

等到四至六年级则可以采用更多种的方式,比如“窗外世界”,让学生将假期中与家长外出旅游的经历制成幻灯片,在班会课或是品德课上用十分钟时间进行展示和讲解。“新闻播报”,在语文课前五分钟的时候,由学生来讲一讲近期国家或省内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网上的一些新的消息等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积累能力,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的变化,同时也使学生的口语表达、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得到了综合的训练。更直接的方式应该就是课堂的朗读和回答问题了。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课外阅读,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实践。一部好作品就是一位最好的语文老师。多读书读好书,良好的语感是好书培养起来的。所以,本人觉得可以从几下两点进行加强:

1.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要进行有效的指导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得意义的能力过程,是一个需要学生主动参与交流的复杂行为。在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技能培养、实际运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加强。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兴趣、成就感以及阅读的欲望和需求,应作为教师在选择、介绍、布置阅读材料时考虑的内容。技能培养——阅读理解、语言运用方面的技能以及使用这些技能的熟练程度将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发展。实际运用——从阅读教学的最初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广泛阅读,如:阅读并对作品做出反应。在满意领域的阅读、消遣性、实用性阅读。注重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交流。

此外,把阅读分为“满意领域的阅读、消遣性、实用性阅读”,己经包含了阅读教学中学习策略的指导。

2.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

由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和依赖性并存,所以,当激起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热情之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向他们不断地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在内容方面,图书对于各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我们暂且把书比作是糖果,那么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书就像是“有着漂亮糖纸的糖果”,装帧精美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吸引孩子进行阅读的第一要素。到了中年级,书又像是“有着甜蜜味道的糖果”,孩子们能够从内容入手去.钻味书籍的韵味了,这个时候,要给孩子们选择一些有趣味的、有知识容量和道德感染力的经典书籍来阅读,以此来熏陶孩子读书的品味,而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的语感能力也大大增强,并且能够更加促进孩子进行更多的、更深层次的阅读。当孩子进入到高年级时,书就是“有着多种味道的糖果”,形成了一定的兴趣爱好和品味追求之后,孩子们学会了选择、分类和甄别,在这个时期将使阅读实现意义的最大化。

(三)在作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语感

写作是一个言语运用和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锻炼的是语感的遣词造句功能和语感的敏捷性与逻辑性的特点。在语文知识的学习积累过程中,语感的训练与培养是循序渐进地进行的,而在作文教学中,习作训练既是一种语感能力的形成过程也是运用过程。可以检验学生语感水平的高低,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有侧重的培养和锻炼。

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一般侧重点在于写景、叙事,少量涉及到一些写人的题材,而且,许多时候是对单元内经典课文的仿写。这个过程就是在锻炼学生的语感,先要把握经典课文的主要脉络,写作方法和结构,学习、掌握要点,在这基础上锻炼学生在经过仔细观察之后,把口语转换成书面语的能力。使学生练习从多角度对某一事物进行描写,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叙述事情的经过。在这个过程中,语感起了很大作用。学生能够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经过感知、思考、分析,再重新组合。从感性的认知到理性分析、总结的过程中,语感就像是探险路上的罗盘,给人以方向上的指示。这种敏感的、直观的能力也在不断的写作当中得以强化。

三、结论

小学阶段的语感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和其他各科的协调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本文希望根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问题,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为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