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3 15:54: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艾灸培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艾灸培训总结

篇1

艾灸是否人人适宜?

现在都说艾灸好,那么艾灸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呢?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不适合做艾灸的人,只不过是功效的差异而已。但有些部位可能会有讲究,比如怀孕期间,一般腰骶部就不适宜灸。当然除非有特殊的病症,但从保健的角度来说,孕妇腰骶部最好别灸。还有一些小孩子,小孩子的足三里一般是不主张灸的。有一些资料记载说,小孩子如果灸足三里,间久了容易使眼睛目盲,就是眼睛看不清东西。所以这些穴位不适合小孩子灸。还有就是月经期间,如果没有特殊的病症,一般也尽量少做。当然如果有月经不调、痛经或大出血,还是可以用艾灸来调理的。

艾灸虽好,但是不同的人适合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老人和孩子,灸的候量要小,体弱的人灸的量也要小。

还有就是现在争议比较大的,关于热症禁灸的问题。因为从《伤寒论》里边,提到了热症不能灸。张仲景认为艾是火,人体有实热的话,是不能灸的。这个说法现在争议比较大,因为后世在艾灸的临床实践上总结认为,什么样的病症都有可以灸,只不过是选的位置或是穴位不同,或者灸量不同,或者是灸的方法不同。所以关于热症病人能否施灸,现在仍是一个争议。从专业角度来讲,是没有不适合灸的人的。从争论的这个角度讲,还有待于专业人士去考察。

艾产品的替代品:

“无烟艾条”到底好不好?

艾条里面有一种无烟艾条,这种艾条的烟比较小,一些特殊的人群可能会对艾烟过敏,这在临床上有,但非常少。对于这部分人,可以使用无烟艾条。

无烟艾条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它是把艾草粉碎、碳化以后,加上很多种中药,然后进行压制而成的。所以这种艾条有细的,也有粗的。现在很多美容院里用的美容灸,就是往金属管里边装的那种,都是用的这种艾条。这种艾条咱们也可以使用,它的特点就是温度要高一些,所以要防止烫伤。而且它的燃烧间相对要长一些。

但是我建议大家这种东西不要多用,因为它已经不是真正的艾,临床上也几乎用不上,它是艾已经碳化过以后,加中药制成的。但不能说这东西就不好,只能说对某些人比较适合,但是灸久了,会伤人的津液。

除非你实在忍受不了艾烟的味道,或者对艾烟过敏,可以使用这种无烟艾条。但是长期用的,建议大家还是用艾作为原料的,有烟的艾条。用的过程中注意屋里边的通风就可以了。通风如果窗户打开太多,会容易受凉;窗户打开太少,屋里边烟容易过大。怎么去调控呢?建议大家灸的候去卫生间,那里面有排风。或者是在自己的房间里边装个小排风扇。假如你真的想长期坚持艾灸,最好还是按排风扇,对室内的温度影响不是很大,而且它还能把艾烟排出去。

艾烟有害还是有用?

艾在烧的候会产生烟。“吸烟有害健康”,这已是公认的常识了。那么艾烟也是烟,会不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呢?

在有关艾灸的很多书里边,或者一些学术之间的讨论,这个问题也是个焦点。艾烟到底对人好不好?它里边有没有一些有毒的东西,比如说一氧化碳之类的?这个是难免的。毕竟它在燃烧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燃烧。但是艾烟又不同于一般的烟,现代研究者曾做过一个实验,用艾烟熏病毒、真菌,结果五十分钟左右,这些细菌、病毒基本上都会被杀死,可见艾烟有很好的抑制病毒的作用,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在古代,人们就认为这是避邪。

有人认为艾烟发呛,其实艾烟也是艾的应用之一。古人就有用艾叶烟熏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习惯,而且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民间认为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有防病、避邪(瘟疫)的作用。

篇2

[关键词]循经叩击;梅花针;隔姜灸;合谷穴,妊娠剧吐;护理管理

妇科妊娠剧吐中医称妊娠恶阻,在临床上较常见,发病率在1%-2%,多见于初孕妇。中医认为主要是脾胃虚弱,肝脾不和或气阴两虚,妊娠后冲脉之气上逆所致。因此,治疗上除了进行积极地心理护理及对症处理外,补充足够的液体量,运用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但患者不能进食,每闻及食物和中药气味亦可引起呕吐,这给患者带来身体的不适和痛苦。我科室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对妊娠剧吐住院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梅花针循经叩击额颞部联合隔姜灸合谷穴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同时,科学的护理管理对治疗效果提供了有效保证,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妇科住院的妊娠剧吐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补液、中药口服及健康教育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梅花针循经叩击额颞部联合隔姜灸合谷穴的方法进行治疗。

2.方法

2.1护士的动员及培训

为了保证治疗按质量顺利地进行,对科室护士进行了动员并请医生对全科护士进行梅花针循经叩击知识以及隔姜灸操作的培训。内容包括梅花针叩击的手法、额部循经的方法、隔姜灸的方法、作用机制及目的、注意事项等。培训后并对每个护士进行理论及操作的考核,做到人人过关并熟练掌握。

2.2物品的准备

将一次性梅花针、皮肤消毒液、棉签、一次性手术帽、弯盘、艾条、艾灸盒、生姜(病人自备)等用物准备充分,定点、定量放置,做好用物交接班,及时补充,方便使用。

2.3护理方法

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

2.3.1梅花针循经叩击额部

①流程。应用梅花针扣刺额颞部经络及穴位一次。重点为印堂穴及双侧太阳穴,从印堂穴始直上至发际(及额中线),再沿发际至双侧太阳穴,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5-8min,每日1次,以局部皮肤出现潮红为止。②护理操作注意事项。操作前评估患者主要症状、局部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度等,并告知局部有出血倾向及疼痛。梅花针循经叩击皮肤后,皮肤表面出现针刺痕迹,并有结痂或出血点,数日后即可消失。血小板减少或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应提前说明。叩刺时用力须均匀,针尖要垂直而下、垂直而起。

2.3.2隔姜灸双合谷穴

流程。将艾条撕开,将艾绒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小体(称为艾柱,一柱称为一壮)3~5壮。取生姜2片,直径约3em,后约0.3~0.5cm,当中刺数个小孔,置于双合谷穴上,其上置艾柱,点燃艾柱。艾柱燃尽后除弃余灰,更换一柱再灸。一般连灸数壮(3~5壮),或根据患者体质或患者感觉而定,至灸处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

护理操作注意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施灸前向患者讲解灸的目的、做法、消除恐惧心理,取得其配合。②施灸过程中,专人观察,询问患者感觉,太烫时用镊子稍微抬高姜片,让患者觉得有温热、舒适感就行,防止艾灰烫伤皮肤。也注意勿灸过量,避免灼伤皮肤。③对体质弱的病人,灸时艾柱不可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如果发生晕灸现象,应及时处理。④艾灸时患者应取舒适,灸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更换,防止艾柱倒伏或艾灰脱落灼伤皮肤及烧坏衣被。⑤灸毕,取下姜片,观察并清洁局部皮肤。

2.4定期总结反馈

每月召开一次护士会,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进行统一分析,对好的经验共同总结提高。指导并培养护士主动优化操作流程的自觉性,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3.结果

篇3

输液引起的副作用是指患者在使用常规用量输液治疗疾病过程中,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如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肺内感染时(因为痰培养对阿奇霉素敏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现象。临床上像这样因输液引起的副作用现象常常涉及到多个系统及器官,而且症状呈多样性,不可预料。又因为这些副作用是在应用常规用量时与治疗作用同时出现,所以临床上难以避免。尤其是老年人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这可导致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一旦出现副作用时,临床上往往比较严重,而且比较常见。在2007年11月—2010年11月期间,本人专门针对老年人因输液引起消化道和泌尿系产生的副作用,用艾灸配合中成药的方法,减轻了患者因输液引起的副作用的痛苦,为配合患者主要疾病的早日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中医可将其分属于胃痛和水肿两种不同的病证范畴进行辨证施治。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用艾灸配合中成药治疗62例因输液引起副作用患者均来自病房,其中年龄最小的56岁,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67岁。

2 治疗方法

(1)胃痛(脾胃虚寒型):用艾条温和灸脾俞穴、胃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各10分钟 ,以每天的早上7点—9点为最好。理中丸中成药,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9克,温开水口服。

(2)水肿(肾阳衰微型):用艾条温和灸气海穴、复溜穴、肾俞穴、三焦俞穴各10分钟。以每天的下午5点—7点为最好。济生肾气丸中成药,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9克,温开水口服。

以上方法从因输液出现副作用时开始使用,至停止输液后再无副作用症状发生为止。

3 治疗结果

62例患者,其中女性35例,男性27例。疗程5—10天。5天痊愈者15 例,占24%;7天痊愈者36例,占61%;10天痊愈者11例,占15%;治愈率100 %, 当时治疗,当时症状可减轻。

4 典型病例

高某,女67岁,退休工人,2010年12月3日因 1慢支合并肺内感染。2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就住于呼吸科。当日静脉输液给予⑴0.9%生理盐水100ml加入氨茶碱注射液0.25g,1天1次。⑵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ml,1天2次。 转贴于 ⑶0.9%生理盐水100ml加入盐酸氨溴索粉针30mg,1天2次。⑷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入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0.4g,1天1次。第1天当打到第三部液体时患者开始出现上腹部隐隐作痛,喜温喜按,食纳较差,泛吐清水,神疲乏力,手脚发凉,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西医给予奥美拉唑胶囊,连服2日,疗效欠佳。当天夜间11点时,患者出现面浮身肿,尤以双下肢明显,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尿量明显减少,怕冷,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脉虚弱。 西医给予速尿1片,连服2日,疗效欠佳。 第3天,主治医师将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停掉,换成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西咪替丁注射液0.6g。但因输液引起的上述副作用症状依然存在,故请本人会诊。本人用上述中医治疗方法连续治疗2次后上述副作用症状有所减轻,5次后明显减轻,7次后治愈。患者共输液7天。

5 临床体会

老年人各脏器功能都开始减弱,大量输液相当于中医的水寒内盛,易致:

(1)脾胃虚寒,中阳不运。由此临床上可见到的症状有:上腹部隐隐作痛,喜温喜按,恶心,泛吐清水,手脚发凉。”在早上7点—9点胃经运行时间段,用艾条温和灸脾俞穴、胃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可起到温经散寒,温补益气,和中化湿,理气止痛的作用,再配合口服具有温中健脾,和胃降逆作用的理中丸中成药,故疗效甚好。

(2)肾阳衰微,水液失于蒸化。由此临床上可见到的症状有:面浮身肿,尤以双下肢明显,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尿量明显减少,怕冷 ,面色晄白,舌淡,苔白滑,脉沉弱。故在下午5点—7点肾经运行时间段,用艾条温和灸气海穴、复溜穴、肾俞穴、三焦俞穴,可起到温经散寒,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作用。再配合口服具有温补肾阳,利水消肿作用的济生肾气丸中成药,故疗效甚好。

篇4

在市、县行政领导机构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院紧抓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机遇,加强医院管理,改善诊疗环境,优化就诊流程,强化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1、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情况: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及《 2017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精神,医院一是制定了《 中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自主招聘医技药护专业人员的管理规定》、《 中医院行管考核管理规定》。二是成立了由院长  同志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职能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医院改革领导小组。三是打破职工身份界限,实行短期、长期聘用合同制,逐步完善晋级、晋升、降职、降级、解聘、辞退制度。四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绩效考核工资制。扩大了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将技术、管理、效益等生产要素纳入分配方案之中,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及实施情况    

为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院成立由 院长任组长, 任副组长,药剂科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医院基本药物的实施方案。  (1)、对基本药物实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

医院现有西药品种203个,中成药品种114个,共计710个,其中基药251个,占全部药品品规数79%。中药饮片408种,中药配方颗粒288个,对以上药品(包括非目录药品),医院药剂科通过医药采购服务平台在网上实行统一集中采购,其药物生产企业资质合法,均为达标企业。    

(2)实施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步,医院建立了以医疗质量、用药规范、工作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了绩效综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了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了服务质量。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基本药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3)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督     

医院严格基本药物管理制度,强化了对基药进货、验收、储存、调配环节的监督,加强了对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健全了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保证了基本药物质量和用药安全。     

3、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中中医政策的落实: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优势作用,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医院根据国家有关精神,制定了一系列中医药优惠政策:一是向群众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理念,引导民众崇尚中医、相信中医、选择中医,促进医务人员热爱中医、使用中医、发展中医;二是搞好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组织中医药人员认真学习四部(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经典著作,并认真组织考试,近年中医人员考试合格率为100%;三是鼓励中医人员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手段治疗疾病,规定中医门诊处方量不得低于40%,中药销售额不低于药品销售额的35%,住院部中医处方量不低于50%,中药治疗不低于60%,销售额不低于药品销售额的25%;四是中草药处方量及收入较上年增长迅速。2020年医院中草药处方数比去年同期增长62%。中草药收入:至2020年10月比去年同比增长32.7%。五是非药物疗法治疗人次占门诊比例由之前的18.2%增加到23.5%,门诊中药处方比例达到36.58%,中药饮片处方比例达31.52%。六是门诊、住院病人平均费用及住院天数稳步下降,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得到充分体现,社会群众对医院的认可度明显提高。

4、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开展中医药服务情况    

一是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开展了门诊预约服务和特殊病人的绿色通道,优化了急诊和门诊流程,使病人随到随查,随到随治。二是改善就医环境,开展便民服务。医院实行单休日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医药特色护理”及“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三是努力建设中医特色专科,医院针灸康复科、肛肠科现为渭南市重点中医专科。医院从资金、人员、设备购置等方面加大其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其中医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四是落实市、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将中医服务项目的报销费用在原比例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鼓励参合群众选择中医药“简、便、廉、验”治疗手段。     

二、中医药治未病工程的建设与推进       

医院成立了中医药“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医“治未病”技术指导小组,制定了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制度及职责。二是开展了“治未病”诊疗项目20余项,主要为:药物帖敷疗法、针挑疗法、断食疗法、推拿疗法、按摩疗法、刮痧疗法、热敷疗法、冷敷疗法、梳头疗法、雾化吸入疗法、药物熏洗疗法、药酒疗法、药茶疗法、艾灸疗法、蜡疗法、耳穴疗法等。三是加强对“治未病”工作情况的评估,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保障“治未病”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1、中医科室建设及人员配置     

医院按照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合理设置了内科、外科、妇产科、急诊科等中医药临床科室;同时设置了药剂科、检验科、功能科、放射科等医技科室。医院不断引进医、药、护等方面的中医药人员,优化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结构。医院现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医院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比例达61%。中药专业技术人员3人,临床科室负责人70%具备中级以上中医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相关专业六年以上或经过西学中等培训。医院目前开设的6个病区中,4个病区设有中医综合治疗室,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设在针灸康复科。     

2、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我院被白水县卫健局设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医院成立了适宜技术推广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多媒体技术推广教室(100余平方米),负责全县中医药培训与考核工作。医院有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职管理人员2名,专兼职师资人员3名。配置了三维多功能牵引床、中药熏蒸治疗仪、多功能电动牵引椅等数十种适宜技术推广设备,开展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筛选项目8项,如电针治疗偏头痛、非药物治疗颈椎病、刮痧防止感冒技术、温补法治疗慢性胃炎等。2020年全年,医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3次,培训人员总数182余人。    

3、对农村或社区的中医药服务     

2020年,医院基层指导科开展了对各乡镇卫生院医生

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共计150余人参加。医院与尧禾、收水、西固、雷村四个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帮扶,采用接受进行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全年对口支援下派医务人员共8人,接收基层医务人员进修5余人。

四、继续医学教育和支农工作 

医院派出1位年青医师到省中医医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

全面培训,以提高年青医师的执业水平。我院与陕西省中医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与 市中医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协作单位,医务科负责此项工作。另外,定期到社区进行健康教育讲座。 

五、“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创建评审工作。

今年3-8月份,医院多次组织职工开展创建“二甲”

中医医院培训会,累计参加培训人员300余人次,让广大医务人员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相关内容,结合“全国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多次去蒲城县中医医院参观学习,并邀请市中医医院、蒲城县中医医院专家来我院进行指导,9月12-14日,经省级专家组的检查评审与验收,于10月24日我院被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渭南市卫健局【渭卫发2020】39号)。

六、师承教育情况     

积极开展师承教育,培养了专科学术继承人。2020年元月我院石智勇主任中医师被陕西省任命为名老中医,医院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成立了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并配备了示教室,制定了师承教育计划与激励措施,同时积极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制定了《 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专科学术继承人培养,配备了针灸铜人、火罐、艾灸、毫针等基础诊疗设备,同时配备了书柜、培训演讲牌,购买了中医经典书籍20余种,为名老中医配备了助手,8名中青年中医医生为继承人跟随其学习;

七、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针对医院“针灸康复、肛肠”特色中医科室及中西医结合的肝、肺、心脑血管、肝胆、乳腺、泌尿等优势明显的临床科室,医院一是加大人力、财力及设备的支持力度,今年在重点专科建设上累计投资100余万元,做好了针灸康复肛肠市级重点中医专科的评审验收工作。二是制定向中药饮片、院内制剂、中医适宜技术倾斜的激励方案,积极鼓励重点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与应用。三是聘请了全国中医知名专家吴茂荣主任医师到院坐诊指导。

八、中医文化宣传

今年以来,医院投资15万元对院内进行了中医文化氛围建设,院内设立中医文化墙,整修路面与绿化带;综合住院楼内设置中医文化展室,中医文化壁柱,楼道内悬挂中医文化知识、中医养生知识、健康教育等宣传牌,设置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示教室,中医药氛围浓厚。

积极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下基层、进村镇进行宣传中医药文化大型义诊活动5次,在县城广场积极参加中医药法颁布一周年大型义诊活动、世界肝炎日、爱耳日、结核病、艾滋病防治、预防接种等宣传义诊活动13次。

九、控感工作

1、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医院建离了医疗废物贮存点,配置了专职人员、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及监控设施,1到10月份医院感染监测出院病例467人次,无医院感染病例,无漏报病例,医院感染率0%。院内感染、医疗废物知识培训4次,考试2次,培训合格率90%。科室做到医疗废物分类收集,院内及运送途中无医疗废物流失、泄露、买卖等情况,无意外事故发生。1-10月份共收集转运医疗废物2621.56公斤。

2、1-10月份共上报传染病15例(乙肝15例)、肺结核疑似病人0例、无手足口病0例。查现行病例无漏报。传染病知识培训4次,传染病知识考试2次,合格率95%。3-4月份分别进行结核病、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各1次。

十、护理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