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风学习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3 15:55: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四风学习材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四风学习材料

篇1

2、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教育成效不够明显。无论是作风上的问题还是廉政方面的问题,其根源都在思想上,思想认识不到位是个较为突出问题。部分党员干部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对领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出现的新变化,没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缺乏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有的党员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不重视,静不下心来学,坐不下身来学,养不成学习习惯。

3、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制约措施不够有力。一是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缺少检查监督,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缺少经常性的检查监督。二是纪检监察机构不健全,我局设有纪检组,但没有专职纪检人员。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思考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我们认为应该重点解决思想认识、制度规范、监督制约和责任落实等问题:

(一)建立和完善思想教育机制

思想教育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要提高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必须进行思想教育;从法律、纪律和他律逐渐转变为高度的自律,从恐惧惩罚到内在的责任感,到对党和人民赋予权力珍惜和对自身人格尊重等等,也离不开思想教育。党风廉政思想教育要着重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包括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法治意识,诚信公平原则等。通过思想教育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明志、重责、慎权、轻利、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一要加强对思想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要使思想教育有人管,有人做,有人承担责任。局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也要明确任务,承担责任,纪检组要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把思想教育摆到重要位置,与其他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做到思想教育与业务工作同时部署,同时考核,并与奖惩挂钩,促使思想教育真正落实,取得实效。

二是抓住重点,扩大教育面。党风廉政教育的重点对象无疑是领导干部和在容易发生问题的部门和岗位上的人员,如涉及采购、公证、律师、财务等环节的人员,预防职务犯罪,但不仅限于此,还应尽可能扩大面,通过党课、政治学习、民主生活会以及日常活动,加强对普通党员、干警进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

三要增强思想教育工作针对性和适时性。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广大党员干警的真实思想及其发展变化,针对不同岗位人员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确定不同教育内容、方法和要求,缺什么补什么,哪一方面薄弱就加强哪一方面的教育。

四要改进方法,讲究实效。要改变过去单一的集中起来学习,关起门来讨论做法,加强对学习活动的组织领导。民主生活会重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只对事不对人",要触动思想、解决问题。

(二)完善制度,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是保证。要建立和健全制度规范机制,用好的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1、对现有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作一次全面清理、检查,消除局限性,增强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使规章制度更加完整、统一。

2、根据新出现的情况及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随着司法行政体制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些事情"无法可依",有的虽然在旧的规章制度中有涉及,但不全面或已不适用。因此,必须尽快制定与新出现的问题相对应的规章制度。

3、加大规章制度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规章制度制定之后,不能停留在纸上,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加大规章制度宣传力度,规章制度执行者和领导不仅要懂得具体规定,还应清楚制定该规章制度原则、精神。

4、领导要自觉维护规章制度权威性和严肃性,减少和避免人治色彩。规章制度制定之后,就要严格遵守,严格执行。因此,领导要自觉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避免随意性、以"言"代"法"和厚此薄彼,要体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三)抓住关键,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教育和监督要双管齐下,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一要正确认识监督,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制约,有利于减少权力不当行使空间和条件,制止和预防腐败。领导都要端正思想,自觉地接受监督和制约,不能把监督制约看作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或找茬,更不能故意抵触、逃避监督和制约。

二要加大组织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纪检组的作用。监督重点内容首先是加强对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决议的监督。其次是加强对领导干部执行《廉政准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再次是加强对易发问题科室主管领导监督。

三要坚持对内监督与对外监督并重。对内监督就是班子内部的监督。要充分发挥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完善领导民主生活会和班子成员合理分工、相互制约等制度。各职能科室要加强自我教育,使职能科室干部真正自觉按规章制度严格约束、规范自己行为,确保规章制度执行不走样。对外监督是分管领导对所管辖的人员开展监督,要从"思想圈"、"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的情况入手,着眼于及时了解监督对象思想动态,掌握监督对象工作作风是否扎实,是否恪尽职守,掌握监督对象生活作风状况,掌握监督对象喜欢与哪些人交往等方面情况。对内监督与对外监督要并重,要克服此轻彼重的错误思想。

四是放低监督门坎,加大群众监督力度。放低监督门坎,是为了方便群众开展自下而上的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各种途径征集到的建议和意见,要认真研究、及时处理和反馈,以取信于民。要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公证、法律服务等收费一律上墙公开,为有效监督创造条件。

(四)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1、明确职责,做到责、权、利统一,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明确班子及其科室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当承担责任,责任与职责、权力、利益密切相关。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责任意识,牢记"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保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对不良倾向要敢于查处,对不正之风要敢于纠正,带头维护党纪国法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严肃性。

篇2

一、材料要有思维含量。准确定位学习材料的思维含量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材料缺乏有效性,导致教学效果的低微,类似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我在教“轴对称图形”时只是简单通过大量的图形来归纳概念,再让所有学生去练习。教学过程是完整的,学生已经理解了轴对称的含义。会判断轴对称图形,但学生之所以会感到“太简单”,就是所提供的学习材料的思维含量过低,缺少挑战性,学生体会不到思考的乐趣,思维得不到发展,从根本上失去数学课应有的“思考味”,难怪学生会觉得“真不过瘾”。“数学是思维的艺术和体操。”“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这些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味。当然非“思维”莫属。一节思维含量缺少的数学课,一节智力挑战缺乏的数学课,即使课堂气氛再活跃,也算低效率课。学生的一句“今天的题目太简单,真不过瘾”,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数学课除了教“数学知识”,还要干什么?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掌握学习方法。所以,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材料选择要关注材料所蕴含的思维含量。对“你给我多大空问,我就有多大发展”的孩子而言,学习材料的思维含量不仅影响探索空间和知识的生成过程,影响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更影响着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材料不要脱离现实起点。学习材料贴近学生的现实背景学生都有许多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现实生活中积淀数学的朴素认识,都构成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特定世界,影响并制约着数学学习。教师只是分析了教材中知识的逻辑起点,而没有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所提供的学习材料脱离了学生的现实背景,定会使精心准备的学习材料失效。“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从这熟悉的理念中可以看出。学习材料的选择必须贴近学生的现实背景。一般来说,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其学习的现实起点要高于逻辑起点。比如“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学习新课之前。许多学生已经会解一元一次方程,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只按“逻辑起点”教学,当然难免遇到令人瞠目结舌的状况。所以,进行教学预设。不仅要关注逻辑起点。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套用奥苏泊尔的一句话:“教育心理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知道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

因此,学习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现实背景,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背景无间隙接触,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感受、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及其用处,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论文。

篇3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本质是引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探究活动过程,课堂上要使学习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效地进行,最重要的是学习材料的有效,因为学习材料是学习活动的载体。教师能否对教材做到既准确理解、科学处理,又能够灵活驾驭、变通创造,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关键之一。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传统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诸多学习材料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突出问题。如设计脱离现实起点,创设“忽视”学生的数学思考,选择时缺少数学内涵等。诚然,新一轮课程教材的编写有所改善和突破,但学习材料的给出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针对学习材料的有效性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存在的问题

1.学习材料设计脱离学生认知起点

【案例1】在一次学校的教学研讨活动中,笔者连续四次听了人教版四下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课。教学片段大致如下:教师通过课件把课本的主题图放大,准备以这些图片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四则运算”的知识,好吗?

生:好!

师:请看“滑冰场”(出示主题图),你们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滑冰场原来有72人,中午……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4位教师几乎都按这个模式一帆风顺地上了下来,但是课的结尾出现了一个惊人的相似:

师小结:今天我们仅仅学习了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后我们还会学习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

生齐答:先乘除后加减。

师:有小括号呢?

生齐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无奈地说:如果小括号里有加减乘除呢?

生齐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除法。

每一个学生都有原有的知识储备及生活经验,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有关四则运算的知识,从这四节课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已经清楚了四则运算的方法,面对最后这惊人的相似,我们只能遗憾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我们又教了一遍。原本教材的编排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让学生掌握运算的顺序,然而教师只按“逻辑起点”按部就班,没有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导致课中一会儿关注解决问题,一会儿又关注运算方法,两者很难兼顾。如果我们事先能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对学习材料(包括学生中生成的素材)有效调控,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2.学习材料创设忽视学生的数学思考

【案例2】《几分之一的认识》中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幅图,出示:

师:看到这两幅图,你们想到了哪两个分数?

生: 1 3 和 1 4 。

师:同学们,你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生2: 1 3 > 1 4 ,我是根据图形比较出来的。

师:下面我们来比较几个分数的大小好吗?

……

师:通过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师:对,跟老师一起讲一遍……你们以后会比较了吗?

生齐答:会了。

显然,上面片断中教学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是值得商榷的,教师通过呈现两个图形,让学生写出两个分数再比较,这样在图形的帮助下就算对分数一无所知的学生也能判断谁大谁小,这一材料的呈现和运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先去“猜一猜”谁大谁小?继而用自己的方法去证明,那么学生思维的火花也许就迸发了。可见,学习材料必需要让学生有深层次的思维,否则苦心经营的材料将成为教学的“绊脚石”。

3.学习材料选择缺少数学内涵

【案例3】《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放录像,生随着音乐一起唱起来)。你们知道这部动画片的片名吗?

生:知道,是《灰太狼与喜羊羊》。

师:那你最喜欢片中的哪个主人翁?

生:……

这个案例中,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看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个学习材料的设计与所要教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之间并没有多大联系,充其量不过是为营造一种看似热闹的教学氛围而已。学习材料不一定要“绚丽多姿”,但一定要有“数学内涵”,凸显数学味。

4.学习材料安排缺乏体验的实效

【案例4】如《认识人民币》教学片断:

师:老师知道你们喜欢上街逛商场。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买卖东西的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下面,请几个小朋友当营业员和文明的顾客,请顾客拿好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课前在教室后面准备好一些缺乏体验实效的琳琅满目的商品。活动开始时学生兴趣十分浓,一哄而上,这时整个教室乱成一团,老师也不耐烦了。)

师:请小朋友自觉排好队,只能买一样,买好后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于是,学生排成整齐的队伍,一个接一个购物,回到位置上的小朋友东张西望有说有笑。教室里又是一片混乱。

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苦心安排了购物情境,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然而,设计中却安排了很多无效的数学活动,一节课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许多年轻教师心中还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没有学生实践活动的课就不是好课。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要让学生变得更加主动、活泼和敏捷,要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对数学产生兴趣,但是切记不可将数学活动设计简单化、模式化。

二、对学习材料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1.学习材料要有效贴近现实背景――在真实中学

在教学中,学习材料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背景,具体来讲,即要符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数学本身的认知背景。现在课堂的教学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课堂活动内容及学习素材,这实际上也就允许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因此,应该寻找适合学生的、能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原型的学习材料,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案例5】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我们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出发,创设一个这样的生活情景:某小区要请绿化公司进行绿化,下面是三个绿化公司的资料:

师:如果你是小区的负责人你会选择哪个公司?

生1:选择丙公司,因为丙公司成活了44棵,是三个公司中成活棵树最多的。

生2:我选择甲公司也许他们种了9棵,9棵全部成活了。

生3:我不想这样选,因为现在不知道他们一共种了多少棵?

师:我听懂你们的意思了,看来现在还不好选择,因为不知道他们一共种了多少棵?

师:现在你想选择哪个公司呢?

……

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教师从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绿化工程引入,让学生先“猜一猜”选哪个工程队,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在他们心底都有了一种默认:成活的棵树一定要多。于是有学生就觉得应该选择丙公司,但是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稍强的分析能力,有学生提出一共种了多少棵不知道时,很难进行选择,这时老师再出示第二张表格,逐步引出90 100 、95 100 、88 100 (通分得到)这三个百分数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学习材料来自师生熟知的信息,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用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能提升学生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学习材料要有效提升数学思考――在思考中学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关注的是更好地利用学习材料,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问题,逐渐从浅层的思考迈向高一层的思考。面对学习材料,大部分学生只能凭借生活的经验,从自己的角度进行思考,导致了数学思考目标难以达成。因此,对我们来说,不仅要用好教材教,并且要开发教材。

【案例6】笔者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时,就采用了某特级教师的一个教学环节:在教学好面积概念后,学生知道了在图形上画出大小相同的方格,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可以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随后我出示了下表:

师:这三个空格中有三个图形,可惜图形看不见,但是知道了第一个图形有9格,第二个图形有6格,第三个图形有15格。你们认为那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生1:15格的图形面积最大,因为我们刚刚学过格子越多的那个图形面积就最大。

生2:我不同意他的想法,刚才我们可以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有一个前提是每个格子的大小都相同。但是现在没有说每个格子都相等。

生3:我也觉得哪个大不一定,也许6格的最大,因为它的每个格子可能最大。

……

师:你们赞成谁的想法?小组讨论一下,各自讲讲自己的理由。

这样的学习材料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猜一猜谁大谁小,更不是简单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有很强的思考性。在学生学习面积单位前,已经知道了面积的含义,也已经初步感受了格子越多面积越大的道理。上面的学习材料就是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猜”、“争”、“论”等环节充分感受了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比较方法,自然引出了面积单位。教材只是落实课程理念的载体,只有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对教材进行多样化的处理,大胆实践,因材施教,灵活使用,教材才能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在充分利用原教材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从教学实际出发,以提升思维含量为目标,通过对教材进行重组挖掘,创设活动,互动交流,在交流评价中,创生新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才会更生动,才会促使学生各方面不断的发展,让学生从经验上升到数学思考层面。

3.学习材料要有效突出数学内涵――在文化背景中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分强调数学的工具作用,弱化数学的文化价值,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与数学素养的提高。同样,教材中的某些知识点只有回归到厚实的数学文化背景中,让学生再次探寻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数学这门学科才会被赋予更深刻的内涵,才会引起更多学生的兴趣。

【案例7】在教学“圆周率”时,我们老师教学时大致有两种方式:一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测量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算出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二是先介绍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验证。两种方式虽然形式迥然,但它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让学生通过大量地操作、计算、观察、比较找到周长与直径的近似比值,这个近似值大约是3倍多一点。二是在学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赞赏地说:“这就是著名的圆周率!你们探求圆周率的过程跟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有着惊人的相似!”在肯定了学生的研究结果后,教师可以马上给学生讲一讲圆周率的故事: 祖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将圆周率推算至小数点后7位数(即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圆周率分数形式的近似值。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圆周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圆周率π叫做“祖率”。

上面的案例中,在学生经历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认为他们的研究成果与数学家的成果有惊人的相似,这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同时通过故事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研究的不足,同时深深地被数学家孜孜以求的精神所折服。品味了圆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理解、阐释与再创造,数学课堂在恰到好处的丰富拓展中,达到了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融合统一。鉴于此,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性,把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名人故事”、“文化传闻”或“科学趣事”等一并纳入学习材料组合的广阔视野,并精心选择那些蕴涵数学意义、富有思辨价值的社会现象以恰如其分的方式呈现于课堂现场中,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恰当透析社会现实,从中既增长知识、锤炼思维,还能感悟数学的文化内涵,体味现象的社会根源。

4.学习材料要有效利用动态生成――在活动中学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予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情感体验的时空,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有效学习材料则为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搭建了平台。

例如,在“圆的认识”这节课中,教师创设了如下情景:如果给你一支笔固定住绳子的一端,拉紧线,在同一平面内用绳子另一端的笔围着固定的点绕一周,想象一下,将会是怎样的图形?同桌两人合作,动手试试看,与想象的一样吗?学生个个兴致高昂,在随后的环节中,再组织学生利用同桌合作画出来的圆或利用老师准备的圆,通过“折、量、比、想、找”的方法来研究圆。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对所提供的学习材料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并在探究中产生了一种要与周围人进行交流、与同伴分享发现成果的强烈愿望。

篇4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否具有逻辑性、丰富性、深刻性及独创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学习材料的优劣。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师对学习材料的设计、取舍与利用,有了更多的关注、实践及思考。笔者以为,将学习材料进行适度整合,让学生通过一组或几组整合后的学习材料展开探究,发现数学知识,锤炼数学思维,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课堂观察,谈谈关于学习材料整合的粗浅想法。

一、情境材料“一体化”

问题情境,能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学生通过对富有童趣的情境问题的自主解决,不但能收获知识、形成技能,更能体验思维创新的乐趣,这正是符合感性有余、理性不足的小学生心智特征的教学方式。然而,反思现状,一“步”一“境”的情境创设方法因其“为情境而情境”的形式化弊端而早已被教师们所唾弃。那么,情境教学路在何方?教师可以经过整合问题情境,以“情境串”的方式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解决同一情境下的不同问题,既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性,又保障了数学思维的专注性。可以说,情境材料“一体化”,已然成为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一种“新潮”。

例如,笔者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就以“自己一家三口的生活信息”为依据创设了整合式的问题情境,串起整节课的教学(如下面四幅图所示)。

全课教学,分四个阶段有序推进。第一阶段是“爸爸和小跳的故事”(图1)。课件呈现“爸爸体重”“小跳体内水分重量”及“成人、儿童体内水分占体重的分数值”,请学生提出问题、找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通过分析交流,得出“求爸爸体内水分重量”是等量关系的正向应用,用乘法解答;而求“小跳体重”则是等量关系的逆向应用,须用除法或方程解答,从而揭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课题。第二阶段是“妈妈和小跳的故事”(图2)。作为基本练习,重点巩固新课知识。第三阶段是“爸爸和妈妈的故事”(图3)。作为变式练习,将“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混”在一起,历练学生分析问题的相关能力。第四阶段是“爸爸、妈妈和小跳的故事”(图4)。作为综合练习,将思维锤炼推向更高层次。整节课,在富有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串联下,学习活动显得趣味盎然。

与常见的为不同问题创设不同情境的做法相比,设计一体化的问题情境,能缓解学生“为做而做”的应付感,增添学生“我要研究”的探索味,能降低学生频繁“穿越”情境的生疏感,浓郁学生“深入”问题本质的研究味。

二、探究材料“结构化”

小学生因其“形象思维丰富,抽象思维不足”的认知特征,诸多概念、定律、规则的形成,往往需要借助适合的探究材料。如学生只有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模型的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方能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又如只有通过“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摆棱长1dm的大正方体”的操作与想象,才能掌握“1dm3=1000cm3”的进率关系,如此种种。可见,探究材料对于数学学习极其重要。所谓探究材料“结构化”,就是指将一个单元、一个课时中各部分的教学内容通盘考虑,设计出一组贯穿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探究材料。学生通过对这组材料的不同维度、多方视域的逐层探究,掌握相关数学知识,达成思维训练目标。这就是说,我们应将尽可能多的教学内容落实在尽可能少的探究材料中,让尽可能少的探究材料达成尽可能多的教学目标,实现探究材料的最大化利用。

例如,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杭州市学军小学王丽兵老师执教“体积与容积”时,就是以一组结构化的探究材料贯穿全课(如图5),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次使用这组材料,是在学习“体积”时。学生自学并解读课本相关概念后,教师呈现这组材料,让学生“比较体积大小”。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得出①号纸盒的体积最大;通过数一数所含小包纸巾的数量,发现了两包纸巾的体积大小;根据土豆和鸡蛋的特点,学生联系科学课的相关知识,想到了“排水法”。应当说,这组材料的呈现与使用,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体积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萌生了“根据物体特点、选择合理策略”的体积测量活动经验。第二次使用这组材料,是在学习“容积”时。纸巾、鸡蛋和土豆是实心的,它们只有体积没有容积。而纸盒是空心的,它有容积。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纸盒的容积和体积就相差在纸板的厚度上。第三次使用这组材料,是在课堂结尾处,沟通“容积”与“体积”的逻辑关联。教师依次呈现一些小纸盒,并将其逐个嵌入①号纸盒,让学生分析“什么不变,什么变了”(体积不变,容积变小了)。随后,教师又拿出一些大纸盒,将其套在①号纸盒外面,继续让学生思考“什么不变,什么变了”(容积不变,体积变大了)……就这样,教师通过这组探究材料的反复利用、多维挖掘、逐层深入,营造了“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风景,实现了课时目标的深度达成。

三、训练材料“情节化”

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有时一不留神又会陷入“题海”而无法自拔。特别是练习课、复习课的教学,更容易走入“出题,做题,讲题”的封闭套路里。如何推陈出新,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练习充满童趣,并散发独特的思辨气息,这是值得每位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我们可以将多个训练目标整合于一则材料之中,并为之赋予适当的情节变化与问题转型,让学生通过解答、比较、思辨,实现数学思维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这种基于情节推动的整合性训练中,学生学得“有味”,教师教得“有劲”。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单元复习”时,基于情节变换,将一组练习进行了巧妙整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进入练习环节后,教师设计了“看我三十六变”的题组练习。课件首先呈现了一个长6dm、宽5dm、高4dm的长方体模型,让学生解决“如果用角铁制作这个长方体模型,至少需要多长的角铁?”然后,这个长方体模型不断“变身”为包b箱、通风管、玻璃鱼缸,先后让学生解决“如果这是一个包装箱的模型,制作这个包装箱至少需要多少dm2的硬纸板?”“如果这是一个通风管的模型,制作这样一个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dm2的铁皮?”“如果这是一个玻璃鱼缸的模型,制作这样一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dm2的玻璃?”“如果忽略厚度,这个鱼缸能装多少升水?”“现在鱼缸里水的高度为3dm,如果往里放入一座假山,水面上升到了3.2dm,假山的体积是多少dm3?”五个实际问题。依旧还是那个长方体,但将其置于不同的现实情节之下,就能“逼”学生根据问题指向,灵活调用知识经验,主动探寻应对策略。这个“调用”与“探寻”的过程,正是学生的数学思维经受考验、得以历练的过程。点拨讲解时,教师结合每个问题下方的实物图片,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把握住情节变换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陷阱”,进而在“变与不变”中丰满体悟、完善认知。

四、补充材料“多元化”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尽管教材承载着课程理念、蕴含着编者意图,但作为一名富有主观能动性的数学教师,在充分尊重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我们依旧享有个性化处理教材的自主空间。尤其是当教材所编的学习材料难以与所教班级学生“匹配”时,便需要适时整合更接“地气”的补充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发展思维。

例如,有位教师执教“折线统计图”时,巧妙整合了科学课的相关材料来展开教学。课始,教师以动态变化的数据,引出“蚕宝宝身体长度变化”“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我们的身高和体重变化”及“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变化”这四则学生已在科学课中深度研究过的材料(如下图),从中唤醒了与本课学习相关的记忆,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接着,以科学作业本中学生所画的“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为例,引出了折线统计图,并展开读图及数据分析。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蚕宝宝身体长度变化”的数据信息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及“折线统计图”来加以呈现,不仅落实了制图技能的训练,还在比较中明晰了两种统计图的各自特征。在这里,学习材料是学生自己获得且非常熟悉的研究成果,于是便有效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自然凸显旧知与新知的联系。笔者以为,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课堂状态,正是基于教师整合课程资源、补充多元材料的教学构想。

以上,是笔者关于学习材料整合的实践体会与个性思想。当然,材料整合的途径与策略还有许多。笔者坚信,只要教师带着“整合”的眼光看待、设计、运用学习材料,就一定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内涵改造与品质提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