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金融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15:55: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金融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金融论文

篇1

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

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大势所趋,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是必然趋势。据亚洲开发银行16日的年度报告《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9.5%。主要原如下,

①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增长减速远超出预期;

②通货膨胀率升高的趋势将使政府采取更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企业倒闭潮出现,工业利润增长大幅放缓;

③信贷紧缩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可能出现比2008年更为严重的危机;

④宏观调控下,房地产、钢材、水泥、铝合金和汽车产业投资增速回落;

⑤每年1000万个新就业岗位完成很困难。农民工回农村种地回潮,农村隐性失业大量增加;

⑥由于明年油价和电价可能会进一步上调带来PPI继续上升的传导因素,2008年中国全年CPI涨幅预测值从先前的5.5%上调至7%。2009年预测值从2008年4月的5%上调到5.5%;

⑦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下降,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于“画饼充饥”。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大、股市的负财富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费欲望受到抑制。

二、央行的货币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目前,在“保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央行的货币政策“左右为难”。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增长率放缓是必然的,但在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下的“急刹车”会是一大批企业倒闭和就业的困难,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但放松货币政策又使已经比较严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滥成灾。15日宣布的“两率”下调市场并不领情就是证明。同样,人民币对美元是继续升值或是贬值也是“两难”选择。

三、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益增长出现困难。

主要原因:

①在经济下滑状态下,银行的业务拓展空间变窄;

②在居民收入不稳定性加大和货币紧缩政策下,存款大量增加与贷款增量减少的矛盾突出,加上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③经济下滑带来的行业、企业破产倒闭,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很大(比如房地产贷款下面专门分析);

④资产泡沫破裂后,银行的抵押物大量缩水,贷款的抵押率超过“警戒线”,第二还款来源丧失。如房地产抵押、土地抵押、股票质押的贷款最为明显;

⑤持有美国次级债或对美国破产公司的贷款造成的损失。如中国银行集团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工商银行对雷曼公司贷款5000万美元;招商银行对雷曼贷款8000万美元;

⑥中国商业银行在2008年在海外的收购及投资因危机加重,过去的“抄底”行为变成了现在的“垫背”结果。按照高盛的预测,2009年香港H股中资银行的获利大约下降4%-8%;规模较小的股份制A股银行获利下降幅度更达到8%-13%。

四、各国央行任何救市行为都会“失灵”。

就在最近两天,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各显神通,为金融体系注入超过3000亿美元的流动性。美联储过去两天连续通过回购协议向市场注资1200亿美元,这是“911”以来最大规模的注资行动。在美国之后,欧元区、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瑞士等多个央行也连续采取注资措施。在亚洲,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先后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是贷款利率,印尼则宣布下调隔夜回购利率。

但各国央行的努力没有马上收到成效,道指、标普500指数、纳指、欧洲股市、伦敦股市全线下跌沪深A股金融股抛压沉重,沪指的十年成本线也岌岌可危。在投资者的信心跌到“冰点”之后,任何的救市措施都会在沉重的抛压之下,变成“昙花一现”的“绿色风景”。但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天的印花税单边征收就是较好的救市行为。在投资者信心丧失后,最好是彻底取消印花税。

五、房地产行业真正的“冬天”来临,寄希望于政府救房市无异于“痴人说梦”。

篇2

从2008年开始,我国GDP增速逐步放缓,整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仅为7.4%,远远低于“十一五”期间11.2%的平均增长速度,也低于2012年、2013年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对大学生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但从2008年开始,高校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到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了727万,比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又增加了27万,再创历史新高。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即经济产出越高,失业率越低,这可以用奥肯定律来说明,即相对于潜在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实际失业律就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GDP的变动来预测失业率的变动情况,而GDP增速的放缓必然使得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从总量上减少了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

1.2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使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所谓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的变动而造成劳动力供求失衡所导致的就业矛盾。简单说来就是劳动力市场上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现象,它表现为劳动力的素质、技能与岗位要求之间的不匹配。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相应地带动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剧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原先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的外延型增长,转变为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的内涵型增长,在这过程中更加强调科技和技术进步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对劳动者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技术含量增大,劳动复杂程度提高,无论是在制造业还是在服务业中,都需要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社会增加对大学生,尤其是对中职、中专、高职、高专类学生技能的要求,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滞后的特点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使其培养的人才不能够胜任岗位需求进而造成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1.3企业规避风险行为,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严重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国内许多企业尚未完全摆脱经济危机所造成的沉重打击,而经济危机的发生也使得企业的经营行为更加谨慎。在其经营过程中,企业会不断计算现有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与新增人员替代选择之间的收益成本关系,不会轻易招聘新员工。同时,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交流过程中可能会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在这过程中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同时出现,大学生就业面临诚信危机,大大增加大学生就业的交易成本,这些都将使企业无法为大学毕业生提供高薪酬、高福利的工作岗位。即使是以实习的形式,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有调查显示,超过70%的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其中63%的企业认为实习生不方便管理;81%的企业不会为实习生提供任何补贴,只有34.9%的民营企业愿意推行实习。而大学生受传统“精英教育”的影响,不愿意屈就于一般行业,在求职过程中,期望值普遍偏高,存在求稳、求富的心理,向往大城市、大企业、高薪水、高福利的工作岗位,两者之间的不匹配,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严重。

2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措施研究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不仅要有量的增加,还要有质的提高,这就需要国家、高校、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2.1国家应采取可行性措施,促进大学生有效就业

从宏观上,国家应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加快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对就业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第三产业,同时加强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关联,加深各产业之间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效率,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宽松环境,从总量上保证大学毕业生就业。从微观上,国家要培育统一、开放、有序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完善全国人才信息网,健全就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出台更多促进就业的政策。例如,制定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税收减免政策,通过利益调节促进大学生就业。同时,大力扶植和完善教育市场中介组织,共同为大学生职前培训、职务发展服务。

2.2高校应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大学生

高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各类院校都要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就高职院校的发展来说,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企业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增强其不可替代性。在培养模式上应注重通过实践操作加强学生技能的锻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课的开展,建立校企合作,由专业教师带领到一线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也可以聘请企业的专业人士到学校为学生举办讲座,让学生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同时,学校应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教育,让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和实践,为就业作好准备。

2.3大学生应进行自身的调整,实现充分就业

作为就业链中的主体,大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就业观念对其就业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对自身正确的认识和反思,以及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将有助于促进其就业。首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要做到学有所长,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使自己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注重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如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不要将择业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大企业的高薪、高福利的工作岗位,而较少考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一些具有较强人才吸纳能力的工作单位。要转变就业思路,从基层工作做起,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再寻求更好的发展,以此来实现就业。最后,要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深刻剖析自己所具有的优点与缺点,不过分地高估或低估自己。同时,认清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此认清个人的期望值与现实之间会有差距,改变妄自优越感或不切实际的幻想,选择先就业后择业。

篇3

近几年来,中央各部委纷纷出台各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各省也将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相应出台各类符合省情要求行之有效的措施。贵州省地处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财力有限,因此贵州省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尤其突出,严重影响了贵州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席卷下,各地经济受到重创,大量失业人员涌入市场,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2009年贵州省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68961人,其中本科31407人,高职高专34813人,毕业研究生2741人。因此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状况

从历年大学生就业率看,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状况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激增,使得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率出现波动震荡,见表1:

表1:2005-2008年全国及贵州省大学生毕业人数、就业率统计表单位:万人、%

全国毕业生数

贵州省毕业生数

占比例

全国就业率

贵州省就业率

2005

338

3.93

1.16

72.6

85.28

2006

413

5.32

1.29

72

80.94

2007

495

6.59

1.33

71

88.15

2008

559

6.91

篇4

【摘要】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大张旗鼓地宣传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性, 师生员工必须绷紧安全这一根弦,充分认识到安全重于泰山的含义和意义,学校必须至少开好四次安全会议, 学期初、末都必须讲安全问题,各系在学生干部会议上和全体学生大会上必须时刻叮嘱学生注意安全。

【关键词】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本页关键词】欢迎论文投稿 省级期刊征稿 国家级期刊征稿

【正文】

第一,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大张旗鼓地宣传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性, 师生员工必须绷紧安全这一根弦,充分认识到安全重于泰山的含义和意义,学校必须至少开好四次安全会议, 学期初、末都必须讲安全问题,各系在学生干部会议上和全体学生大会上必须时刻叮嘱学生注意安全。第二, 形成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网络。学校必须有一名领导主管全校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各系部必须有一名领导主管系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系学生分会必须设立安全部,各班必须有一个安全委员,各寝室必须有一个安全员。第三,建立学生安全协会和大学生安全教育基地。学生安全协会主要是传播安全文化, 宣传安全知识,组织安全学习,参加安全实践,调查安全隐患,反映安全问题,研究安全理论。通过安全协会召集热心安全宣传的同学,通过会员去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形成讲安全和重视安全的氛围。在农村或城市社区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基地,通过“基地”平台去教育和影响社会上更多的人,形成讲安全的习惯和优良传统,从而保证社会安全和谐。第四;让安全知识、安全思想进教材、进教室、进大学生大脑。所有教师都有责任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和安全思想, 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认真负责地讲解安全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应独立安排一章安全观(安全基本理论),具体阐述大学生应具有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大学生安全素质等。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针对性。全社会都在重视安全问题, 但是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既不同于中、小学生、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也不同于农村、城市社区居民的安全教育与管理, 同时也不同于其它生产部门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文化的一代青年,在安全问题上也很容易麻痹大意,其中主要表现是:1、有理想但缺乏理智,办事凭感性、感情,情绪好,做事就放心、安全;情绪坏,做事就出乱子、不安全。2、有文化,但缺乏细致,不全面,办事粗心大意、丢三掉四。3、大学生有朝气、有活力、有胆量,但易冲动、易走极端、易产生心理问题。大学生虽属于成年人,但处于不明世事的幼童和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人之间,他既打上幼童不明世事的痕迹,又有中、老年人的一些经验。幼童靠成年人照顾、帮助,中老年人靠经验处世,而大学生正好缺乏中老年人的经验又缺少父母的照顾和帮助。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要突出其文化内含,着重于安全情感教育和安全渗透教育。只有用情感和渗透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才会有明显的效果。

【文章来源】/article/87/5846.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29-02

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大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是本科教育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研究性教学”,标志着研究性教学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始。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国际金融》课程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必修或者选修课程。根据以往学生学习《国际金融》的感受来分析,学生普遍认为国际金融课程具备的特点是“难、杂、远、热”。

“难”:有些问题不好理解,如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债务危机(希腊、冰岛);“杂”:有的问题包罗万象,如汇率问题;“远”:有的内容距离实际生活较远,如国际货币制度与体系、SDR计价及分配、IMF投票权问题;“热”:很多内容都是热点,人民币升值与贬值、人民币国际化、外汇储备规模等。

我国高等院校各级层面都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知识型教学方法,推行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倡导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的理念影响下,《国际金融》课程采用研究型教学符合教育教学改革要求。

一、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做到个体差异与团队合作的平衡

国际金融课程时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自愿分组。但必须符合每组都有男生和女生,每组中都有学生干部。每组推选组长一名,组长对组员进行学习分工。有的负责收集资料,有的负责制作小组讲课的PPT,有的上台演讲,有的负责拍摄视频,每位同学都参与到课程教学研究之中。

二、从课题导入与案例分析入手,结合慕课和网络平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做到教与学的有机融合

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视训练学生对国际金融问题的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本人列举以下代表性的《国际金融》研究型教学学生分组讨论参考题目: 1.比较分析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与发达国家(美国等)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以2014年或者2015年度分析);2.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3.结合我国外汇储备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国际储备总量管理中应考虑哪些因素; 4.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投资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的贷款对象、贷款条件各有什么特点。

课题组列出与国际金融课程相关的研究课题20多题,每组由组长随机抽签准备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组员的分工与协作。包括资料收集,制作课件,上台演讲,拍摄视频,回答其它组同学提问等等。

三、国际金融研究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

国际金融以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当代国际金融领域特点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案例分析与点评、撰写国际金融小论文等类型。课题组老师规定案例点评及小论文的规范格式要求。学生可以在相关金融网站及参考文献书籍资料中整理案例,撰写小论文。

四、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做到课程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多指标

在高校,形成性评价则常常体现在对学生平时成绩评定的过程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的评定不应该只关注教学结果(即期末考试成绩),还应关注教学过程(即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是高校现行课程考核模式下学生成绩评定最重要的补充。课题组成员非常重视国际金融课程的平时成绩,并向学校有关部门申请改革课程总评成绩构成比例。学校教务处及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批同意调整成绩构成比例。

国际金融课程总评成绩由以下部分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平时成绩由以下部分组成:

1.考勤(20%);2..学生课堂分组讨论用PPT讲授并由录制视频(8分钟左右)(20%)(讨论题目给定);3.课程小论文(20%)(3000字左右)(提供写作模板);4.国际金融案例及点评(20%)(1000字左右);5.作业(20%)(5次)。

篇6

一、民族院校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选题大而空泛,与实践严重脱节

 

好的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不少学生缺乏正确的选题方法,选题随意,选题范围重理论轻实践,或好高骛远、求大轻小。例如,金融专业的同学前几年喜欢选诸如“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研究”等,去年甚至有同学选“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还有些同学选题犹豫不决、随意换题,不少老师都抱怨学生选题不和导师商量,当导师不同意时甚至随意从网上直接下载论文,结果不但影响了选题的质量,又不利于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创新与分析问题能力不足

 

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也应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即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实践中,不少学生只为交差过关了事,不仅相关文献阅读十分有限,如有的参考文献几乎都是网上转载的各类文章甚至博客文章等,笔者甚至发现有个别同学的参考文献竟然是学院自己办的内部杂志上的文章,既不权威又不准确,有的参考文献几乎都是几年前出版的教材等,对于文献调查等基本收集资料的方法不会运用。同时,论文写作过程中又缺少相关的调查和实证分析,要达到深入分析,甚至要有所创新自然就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三) 论文结构不合理、语言表述欠规范,极个别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有限

 

按照我国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相关要求,笔者所在高校也制定了毕业论文管理的相关规定,但不少学生却达不到这些要求。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论文评阅环节要求:(1)内容:立论正确,方案设计、论证、计算正确;内容完整充实,论文结构合理;结论正确;工作量足、难度适当。(2)水平:有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或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对所学专业知识有较好地运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或应用价值。(3)格式:全文格式、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完整且符合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数据、图表完整,图纸规范。而不少学生在论文写作中,或者出现头重脚轻,即前面的概念、发展历程、问题现状等罗列较多,而后面的原因分析和相应的对策部分十分简略;或者是另一极端,前面的分析介绍简短,而后面列出的建议对策动辄十几条,甚至有的问题分析和后面的建议几乎没有直接关系,论文质量堪忧。笔者还遇到过极个别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比较有限,完成规范的毕业论文有相当的难度。

 

二、影响民族院校金融学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民族院校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论文写作中投入精力十分有限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又遇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直到毕业,除了考研的同学外,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上面。而一般毕业论文撰写正好是这段时间。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都知道,毕业论文成绩对找工作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大部分学生对论文并不重视,投入的时间十分有限,甚至个别学生在答辩前两三周才与指导老师联系,论文写作的质量自然无法保证与提高。笔者每年指导的学生中,总有个别同学忙于实习或各地找工作,要等到最后才与老师联系,考虑到就业的压力等老师往往无法严格要求学生。笔者所在学院的老师还发现,对毕业论文投入较多精力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工作落实得较早的学生,自然毕业论文也写得比较规范;那些工作一直没有落实或落实较晚的学生,很难把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毕业设论文撰写上,论文选题和质量自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在二本院校中应该不是个别现象,尤其是民族类高校。

 

(二)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投入不够

 

影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指导教师投入精力的多少。毕业论文指导一般从学生选题、拟订论文提纲、收集资料到规范写作、反复修改等过程中都要给予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而现在高校教师本身也存在攻读学位、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等压力,再加上论文指导的报酬通常都不太高,因而面临指导动辄10来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实际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指导论文的时间、精力必然相当有限。如笔者所在的学院,老师平均指导的学生通常在10个左右,甚至有些学院的个别教研室老师指导学生有时多达15个以上,教师的指导任务相当繁重。尽管毕业论文早就布置下去,但学生往往集中在最后时间才联系导师,这时在正常的教学、生活之外,导师的指导工作量突然增加。所以,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老师也是希望论文只要过得去就行,论文质量的提高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

 

(三)学校对毕业论文答辩等管理流于形式

 

与国外高校的“宽进严出”不同,国内高校多年来普遍实行“严进宽出”原则,只要学习成绩、学分修够了,很少有高校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在毕业论文环节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对论文自然采取东拼西凑的态度,毕业论文答辩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尤其是现在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反过来使学校在论文质量把关和就业率压力之间偏重就业率的提高,自然就会更加放松论文答辩及其管理环节。因为高校每年都面临一次就业率的排名,甚至第二年招生指标、招生计划等的变化都与就业率直接相关,论文质量的提高也就被忽略了。如笔者所在的高校,毕业论文成绩=评阅成绩(60%)+答辩成绩(40%),且答辩成绩不能低于60分,但在答辩中,即便对极个别答辩学生想给低分,考虑到就业形势以及民族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文化基础等综合因素,最后往往也是手下留情。

 

三、完善民族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一些建议

 

在面临持续的严峻就业形势下,民族类高校毕业生质量的提高需要各方的努力。

 

(一)学校要加强论文质量的全过程管理

 

民族类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培养模式和办学条件,努力探索切实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途径,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如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适当提高导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报酬,努力提高教师积极指导论文的积极性;又如,近年各省(市)教育厅(局)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抽查和评优等,在职称评聘、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向毕业论文工作有所倾斜;再如,进一步落实毕业设论文写作与实践的联系, 加强民族高校与民族地区生产部门、企业之间开展协调工作,为学生论文选题、写作等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另外,民族类高校有些汉语水平确实较差的学生,可否采取其民族语言写作和答辩,至少不要和其他高校一样搞一刀切,真正发挥论文写作环节对学生的能力考察和提升功能。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应早作准备

 

针对目前就业与论文写作的冲突,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也应宜早不宜迟。如果前面几年的学习中没有思想准备和材料积累,仅在几个月乃至最后一学期或一年的时间里,要完成从选题、研究到写作的全过程,确实很难指导或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如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就应先学习一些指导论文写作的有关论著,提高文字修养;还要选读一些本专业的优秀论文,从中学习写作经验和了解学术动态;掌握做简单的文献综述的方法和基本格式等;对本学科领域中自己感兴趣的某些专题或方面,有意识地积累资料,为论文写作进行各方面的准备,还可适当缓解导师集中指导的繁重任务。

 

(三)学生要正确认识论文写作与就业之间的冲突

 

篇7

[2]占江.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2):113.

[3]赵志伟.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

[4]武文韬.经济新常态下优化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创新环境问题分析[J].创新科技,2015(08):73-75.

[5]陈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10):44.

注 释

[1]人民网河南分网:

[2]占江.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2):113.

[3]赵志伟. 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

[4]赵志伟.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

篇8

论文摘要:现代金融学专业的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目前工科院校在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提高金融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从思想认识、培养计划、师资队伍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

在理工科院校,因其重点学科是理工科,虽说开设了金融学专业,但对金融学的发展重视不够,投入较少,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因此,实践教学成为工科院校金融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严重制约了应用型金融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素质不高,很难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教学计划的完整性,而忽略实践教学内容的关注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金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高校对每级学生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包括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学时和学分要求,有些高校过分追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实践性的学时和学分也有相应的要求。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做为课程组成部分的各类实验课、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学年论文、金融模拟实习、生产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但这些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明确规定,规定了实践环节总学分的上下限,各实践环节也有规定。加之过分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英语、高等数学、思想政治类等公共基础课所占比重过大,势必要压缩专业课时,与专业课相匹配的实践环节内容的完成很难得以保证。

2.实践教学时间过短

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中,理论教学仍占主体,实践教学内容相对薄弱,各教学环节相对分散,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性环节。有些实践性环节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结束之后的假期,暑假天气过热,寒假忙于过春节,一些实习单位并不是很乐意接受,实践时间大打折扣,与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相比,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和效果就很难得以保障。

3.缺乏一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队伍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高质量的师资不能局限于高学历、高职称,普通高等院校师资为了应对教育部的教学评估,引进人才时更注重学历要求,目前担任专业课的任课教师90%以上具有研究生和博士生学历,高学历人才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到高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更多注重的理论教学学时要求和科研水平,教师很难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知识的更新,导致教师缺乏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佳,这样的师资队伍怎能符合当今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4.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为此,2005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开办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以及将实验室建设作为本科教学评估的重点考核内容,各高校才真正重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金融学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以金融模拟实验室为主,它只是各高校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金融学专业要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难度大,一些重点高校以打包形式获批国家级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投入较大,学校投入也有较大的积极性,而对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侧重点却不同,因此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在各高校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实验内容较少等问题突出。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校外也建立起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揭牌仪式多,实习内容少,由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接受学生实习会影响到他们的自身工作,加之实习多安排在假期,学生数量多且集中,实践基地往往很难一次性接收,有些实习单位分批安排实习,但学生整个假期将被占用,实习带队教师时间也捆得过死,很难利用假期时间从事科研活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从而造成学生和老师的实习积极性不高。

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业的竞争可以说是金融人才的竞争,金融业务的开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对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大多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因此,要适应金融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就必须明确实践教学在金融学本科体系中的地位,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主线,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安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构建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以下4个层面: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课程设计与实验、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1.专业技能的训练

专业技能是从事金融学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外语口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金融软件的操作、点钞、珠算、银行会计实务操作等。尤其应针对银行电脑汉字输入、点钞及伪钞鉴别、计算器的基本技能考核标准来安排,技能训练考核标准参照工商银行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学生熟练掌握后走上银行工作岗位上手更快。

2.专业课程模拟操作与实验

金融学专业课程主要包含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三大类,这些课程实务操作性都很强,可根据各课程的性质,在学习该课程理论课后,适时开设专业课模拟实验,通过建立的校内金融模拟实验室进行。目前有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已开发出一些实际操作性较强的的金融软件,如股票模拟交易系统、期货外汇模拟交易系统、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国际结算模拟系统、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模拟系统等软件,通过全方位的仿真模拟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教学不再枯燥无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都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运用,是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巩固和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学年论文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字数要求比毕业论文更少,但要求论文格式规范,符合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基础。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可根据毕业实习搜集到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质量上应比学年论文要求更高,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

实习是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习主要包括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可采取集中与分散、校内与校外等多种组织形式进行。生产认识实习一般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后,学生经过三年的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生产认识实习,可加深学生理解所学的金融理论知识,同时也是找出差距的学习机会,学生更能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主动调整学习目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它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的大检阅,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大演习。可采取顶岗实习的模式,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可根据毕业论文的要求,搜集资料为毕业论文撰写提供现实素材,写出的论文才能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毕业论文大肆抄袭现象。 转贴于

三、加强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1.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金融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一定金融理论知识,熟练和掌握外语及计算机等基本技能,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按照协议,我国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开放金融业,金融机构、证券机构、基金机构以及保险机构,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业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业越向纵深发展,对金融人才复合性的要求也越高。因此,高校应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指导书,学生可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建立一支具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达到教育部对师资的评估要求,我国高校引进教师时,过分强调学历、职称,无形中淡化了对实践经验的要求,这些老师虽具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逐步实现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优化,建立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一,学校应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每年安排教师有一定时间到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从事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熟悉该单位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从事科研活动。第二,建立一支有政策保障,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实验管理中来的实验队伍。要求实验室人员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取得相应培训资格证。第三,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国外的应用型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来自工业企业,都具有工程师资格。高等院校引进一批学历层次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从事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可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实验教学顾问,优化师资结构。只有建立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业务技能的师资队伍,培养应用型金融学人才才有保障。

3.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调动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在金融学教学中实践教学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实践教学未能起到真正作用,这种教育模式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以提高教师指导实践的积极性。对于实践经验缺乏的教师,应加强自身实践经验的提高,同时,还必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实践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应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将来求职的关联度,还可以聘请本专业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友现身说法,以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只有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可缩短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和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今后人生发展。

4.增加学生实践时间,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较强的二级学科,且具有金融行业分布的广泛性,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应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在学生四年的金融学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安排总计不少于1年的时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一方面加大投入建立起校内模拟实验室,可通过购买相应的软件,实现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位的模拟操作,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模拟到时实务工作情景,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还可弥补金融企业因业务资料保密性造成的校外实习效果不佳情况。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与金融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定,建立稳定的企业、学校“双向互助”的实践教学基地,金融企业能够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节约人才选拔成本和培训费用,也可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金融企业的了解,从而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的共赢。

参考文献

[1]王家华,汪祖杰. 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思考 南京省计学院学报 2007(2)

[2]王东升. 金融业发展与实用型金融人才培养 浙江金融 2008(10)

篇9

②培根,著.何新,译.人生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

③研究会.与现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7.

④高小和.学术论文写作.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7:14.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view/208414.htm,

2012.7.

[2]培根.何新,译.人生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篇10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高等院校依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本科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然而,由于金融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主要以课堂理论为主,实践动手锻炼相对较少,这给学生造成了毕业论文仅仅是形式、不是很重要的错觉;还有,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这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不得不以学生就业为主,而找工作与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上重叠,考虑到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于是学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考查就有所放松。因此,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致使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下滑的现象。

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数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为了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不正确的态度,切实扭转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态势,使他们能够及时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认识到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撰写毕业论文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集中训练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这个阶段,在金融学专业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选题、填写开题报告、搜集资料、撰写论文,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学生对所研究金融问题的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又要使专业指导教师利用自己渊博的专业学识和认识问题独特视角,对学生的研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之在苦苦思索之后,有顿开茅塞之感。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首先,金融学专业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其次,以学生为主展开毕业论文写作的各项工作。在此期间,除了指导教师定期检查督导每个学生的研究进展情况外,学生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的情况,及时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反映给指导老师,尽快得到正确的帮助建议。再次,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初步的基本评价。最后,该成绩也是每一个学生能够顺利毕业的必要成绩之一。在指导老师认为研究成果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后,由学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组成答辩专家小组,通过答辩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符合金融学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要求的,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

二、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金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过程

本科毕业论文包括开题报告和论文正文两大部分。通过填写开题报告,每个学生可以选择确定各自适合的论文题目;了解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找出该论文研究的切入点;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明确研究方法等等。在这个阶段,学生运用所学金融知识判断和界定所关注的问题,将自己研究的内容划定在金融学领域,以符合所学专业的要求。通过分析和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掌握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及进程,了解相关学者在研究本问题时的研究思路、切入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研究结论等,从而保证自己的研究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也确保使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向前推进一点。通过对论文基本内容的设计,学生运用金融学的理论,对所研究的金融问题形成一个比较概括性的认识。

在论文正文写作阶段,学生要首次独立地思考如何围绕开题报告确立的研究题目和研究内容展开研究工作,比如,根据开题报告要求,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如何搜集相关资料?运用自己已掌握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如何对已获得的资料进行处理、提炼?根据金融学相关理论的要求,如何运用掌握的资料说明、支持文章的观点?

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实际金融问题,并初步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篇11

美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关键在于其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能与社会需求有良好对接。在毕业前一到两个学期,学生可自行联络目标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进行实习,老师也会带领学生到金融企业进行集中实习,将校外实践和校内课堂更好地联系起来。由于我国特殊国情,教育改革尚未完成,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我国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亟待完善。

2.教材多样性

美国教师喜欢选取多本厚重的金融学教材,并且在授课时只讲其重点章节,其他章节由学生自主学习,以课堂提问为主,类似于现在在我国兴起的翻转课堂。而在中国,教材一般选取的都是较薄、较简单的教科书,而且只有指定的一本教材。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按照授课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按指定教材章节上课,忽略了其他相关参考教材的可取之处。

3.科研能力的培养

美国高校金融学专业老师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基本形式是论文或调研报告。对论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要求极高。如:对数据的查找能力、对图表的编辑能力、对结论的创新性以及自我观点阐述的逻辑性等,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抄袭处罚力度较大,一旦发现学生论文有作弊行为,后果极其严重。由此,学生在不断地写作论文过程中增强了写作能力、提升了科研水平以及对诚信的认识更为深刻。在我国大学本科写的最正规的论文是毕业论文,由于在学习专业课时没有经过完整的论文写作过程极易产生学术不端行为。

4.案例导向型教学

案例导向型教学方式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美国大学选课灵活,班级规模较小,实行案例教学效果明显。小组讨论实施效果较好,每名小组成员各自分工、自主并积极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协同合作。案例导向型教学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我国案例教学体现于案例作为篇章引言,老师在授课时很多时候忽略对案例的讲授,仍然是教师主动讲授,学生以被动听课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思考。

二、对美国金融学教学方法的经验借鉴

针对于我国当前金融学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美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

1.继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

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检验理论教学的效果,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攻坚阶段,为社会输送其所需的人才亦是检验实践教学成功的方法之一。如何继续做基础调研,发掘、预知社会对金融学人才特质需求,是高等院校在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完善教学体系的基础。

2.丰富考核体系,细化、规范评分标准

我国高校应在教学评价环节做出适当改革,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参照美国考核体系贯穿教学始终,把最终成绩定位为学习全程。如:课堂表现、出勤率、阶段性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演讲、论文或调研报告等等。丰富的考核形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敢懈怠,也使得授课教师能够严于律己,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断鞭策自己进步,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发展。

篇12

注重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内在需求。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下,教师灌输性的“教”,学生被动性的“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和互动,学生与社会之间缺少交流导致落后脱节,导致了学生缺乏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在社会上就会缺乏竞争力,学校也会面临舆论压力和生存危机。学生只有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其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才能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实践创新能力不仅代表着一个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更能代表一个企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2、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活动与综合能力的关系分析

上文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社会需求,下文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综合能力提升与科研活动的关系(见图2)。首先介绍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类型。

2.1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类型

一般高校的本科生科研活动主要分为科研项目、竞赛活动、学术论文和毕业设计。科研项目是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载体,同时也是本科生科研活动的主要方式。最常见的形式是本科高年级学生以个体或小组形式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在国外,有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科研计划协会”;在国内,已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高校并不多,方法也大体相同。如清华大学的SRT计划,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主要面向本科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项目,从而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科研项目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教师的科研项目;二是同学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实际调研;三是企业设立的专题科研项目。科研竞赛活动是大学生展示科研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组织科研竞赛,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展示他们的科研成果,同时也可以使学校更加重视科研的组织活动,激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科研。我国已有的“挑战杯”是此类活动的成功代表。作为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它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除此之外,还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营销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等具有代表性的适合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参加的科研竞赛活动。

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本科生学术论文一般用于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要求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因此,一般对于本科生而言,学术论文要求较高,需要不断地积累知识和技能才能挑战学术论文。学术论文一般可分为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以发表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居多。毕业设计属于课堂教学范畴之内,以课堂教学为模式。本科生毕业设计讲究真题真做,需要基于实际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开展,强调将本科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本科生毕业设计是本科四年科研能力的最终体现,也是本科生培养体系中的一部分。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

2.2本科生科研活动与综合能力的关系

培养思维能力总是从问题产生开始的。本科生科研活动是一个求真务实、循序渐进的过程。研究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学生都需要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和步骤,容不得半点马虎或虚假;每一步进展,都需要学生以求实创新的精神和直面挫折的意志作为支撑。本科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能够逐步养成客观严谨、坚毅进取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摆脱单纯关注成绩、追求成果的功利心态,学会潜心探索,在艰苦曲折的研究中收获快乐,奠定未来学术发展和工作创新的成功基石。而研究型大学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人才培养途径,突破了传统本科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的局限,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发展观,拓展了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发展的空间。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既是学习者,又是发现者,获得的不是孤立、静态的知识堆积,而是基于问题探究的系统性认识和方法。

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主要可以依靠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和毕业设计。在这三类科研活动中,都需要运用学生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并解决实际或学术问题。首先,学生在课堂上要积累理论知识,为理论分析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并且在科研活动中,学生能以基本专业知识为基点,呈发散状地积累专业相关课余知识。在上述几种类型的科研活动中,也要求对研究的问题与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和分析。如科研项目中,学生在选择课题时一般会选择具有创造性和探索性的课题,这样的课题没有既定的解决方案,需要学生根据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要求去探索来制定。在确定研究课题后,就需要学生对该课题的现状有基本的掌握。如果课题涉及到实际问题,对实际问题的现状研究更是关系到课题开展的关键的一项。与之相似的内容还可以在学术论文和毕业设计中得到体现。在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力后,才能通过科学的逻辑思维,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理论分析的能力不同于技术能力,在掌握了理论分析能力后,就掌握了理论分析思维,对同类型的问题都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在本科进行了这些科研活动后,学生能将这种分析能力迁移到对将来就业行业的特征、现状分析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

本科生科研活动能够系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科学研究不同于课堂教学,没有现成的研究方案按图索骥,是一个求真务实、不断探索的过程。科学的研究也需要落脚在实践上,能解决实践问题的研究才对社会的发展有意义。学生在科研中必须依靠自己的实践和摸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全过程。研究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和要求,容不得半点马虎或虚假;每一步进展,都需要学生以求实创新的精神和直面挫折的意志作为支撑。逐步养成客观严谨、坚毅进取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摆脱单纯关注成绩、追求成果的功利心态,学会潜心探索,在艰苦曲折的研究中收获快乐,奠定未来学术发展和工作创新的成功基石。这一实践对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其中包括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科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人才培养途径,突破了传统本科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的局限,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发展观,拓展了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发展的空间。

3、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具体措施

由于本科生科研活动并没有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广泛的普及,所以通过借鉴已实施本科生导师组高校教学经验与总结,整合、优化后有针对性提出了几点工商管理专业科研活动模式的实施建议。

3.1创新性研究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是一项针对湖南省普通本专科高等学校、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创新性研究项目,项目探索并建立了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项目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施该计划,能够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改变目前高等教育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2社会实践调查推动实践能力的提升

科研活动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研成果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必须要应用于实践才能体现科研的意义。学生也必须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有关社会实践调查的科研活动可以贯穿在科研项目、科研竞赛活动或是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其中,“挑战杯”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参加“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作品一般分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挑战杯”能够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3专业性研究推动知识与专业的对口化

在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起步阶段,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基础工具软件:MicrosoftWord、MicrosoftExcel、MicrosoftVisio等的学习,基础方法软件:Matlab、Mathtype、RaLC等的学习。基础工具和基础方法的学习都达到一定层次时,学生可以进行相对较简单的非专业性的研究,如先撰写教研教改论文。初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进行了这样的基础方法技能和积累后,就可以适当基于工商管理专业进行专业性研究。在进行专业性研究时,建议找到和研究方向大致相同的老师进行指导,可以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给予学生很大程度上的帮助。本科进行的专业性研究不仅对以后的考研深造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系统性专业性思维也是很好的锻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