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3 15:55: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钢结构实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钢结构实训总结

篇1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教师对钢结构综合实训教材、课堂教学策略、课程考核评价设计多次进行教学研讨。在综合实训教学中,采用各种有效教学的策略,引发了学生的有效学习,使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吻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钢结构综合实训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综合实训质量不仅反映了毕业生的素质,而且反映了教学质量。目前钢结构综合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钢结构综合实训的题目较为单一,而难度要比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难度大。在内容和要求方面,对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习惯和能力不好的学生,较复杂,难于完成,出现抄袭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和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

因此根据钢结构专业和行业要求,拓展钢结构综合实训题目,编制一套钢结构综合实训教材,并加强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势在必行。

2.在综合实训教学中,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学生按照指导教师规定的题目,跟着老师一步步进行。老师每周固定上课,详细布置本周任务,讲解具体设计计算方法。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专长的发挥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因此在钢结构综合实训教学中,要运用有效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教学效果。

二、钢结构综合实训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开发和使用教材

1.有效开发教材

钢结构综合实训的题目较为单一,大多为单层门式钢架结构体系的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预算、施工方案的编制。对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结构设计较困难,难以完成。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教师针对目前钢结构综合实训的题目较为单一,根据钢结构行业的发展,经过多次教学研讨,参照多个工程实例增加了多个实训题目,并编写了钢结构综合实训校本教材,以利于不同层次学生选择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有效使用教材

课题组教师深入领会教材内涵,把握教材中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一切可用信息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如多媒体、自制课件、提供动手操作材料等手段协助教学,创造性地用好、用活教材。力求把教材静止的信息资源变为动态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合理提出教学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更好地体现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二)有效备课

提高综合实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的途径有很多,但应该把抓好备课作为提高综合实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首要环节。

1.综合实训辅导教师要在课前研究教学目标,钻研教材,落实知识点、重点、难点,广泛收集教学材料,并要关注学习某一内容前的起点能力。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钢结构综合实训辅导教师还关注学生间的差异,分析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哪些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传授、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2.综合实训辅导教师要在课前研究选择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既要整体设计,又要分项考虑,某种教学方式既可以贯穿一堂课也可以体现在某个教学环节上,还可以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使用,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3.综合实训辅导教师要与同组其他辅导教师课前积极讨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钢结构综合实训辅导教师经常对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凸现、能力的培养、重难点的突出与突破等方面进行交流修正,使每位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识风格的教师能互相启发、补充,共同提高。

三、有效上课

有效上课就是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看学生掌握的情况。综合实训辅导教师要能紧凑而富有节奏地安排学生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不必要的课堂干扰,维持课堂秩序,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新知识而少有探索、发现和创新,它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得到发挥。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钢结构课程组教师在钢结构综合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把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目标,积极设计适合钢结构综合实训和学生实际的有效教学活动。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图

钢结构综合实训辅导教师指导学生选题后,根据实训题目进行分组,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教师在课前要研讨什么样的问题由小组合作解决,小组学习结果如何在全班分享,力求做到既要让学生放开去想、去做、去活动,又要让学生想有方向、做有目标、活动有收益。

在课堂教学中,辅导教师灵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能管得太死或放得太散。既有讨论、交流、演示等活动,也有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总结―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实训过程,并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此外,每周定期召开小组会,要求每个学生汇报前一阶段所做的工作,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采用“限时发言,不限时研讨”的方式。“限时发言”就是根据汇报内容,限定每个学生的发言时间,“不限时研讨”就是不限定研讨时间,其他同学可以结合汇报内容展开讨论,然后辅导教师做出点评,让学生知道怎么表达更合适、怎么分析更合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了解、互相启发,开阔学生的的思路。

实践证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种模式下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能力有所提高,即使是困难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有效评价

考核评价是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有效评价这里主要指过程性评价。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教师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制定了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强的钢结构综合实训考核标准。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制定考核内容,理论测试注重实用性,实际操作以技能培养为中心,实现过程评价和课程评价相结合进行课程的考核。在考核中,实行过程性、阶段性的量化考核。钢结构综合实训成绩由阶段成绩和答辩成绩两部分构成,阶段成绩占60%,答辩成绩占40%;最后,按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7-0106-05

一、钢结构焊接工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

1.课程定位

焊接连接作为钢结构构件重要的连接方式之一,焊接质量的优劣对钢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能其决定性作用。钢结构焊接工艺课程作为钢结构专业的专业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模式的好坏,决定着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2.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总的教学周为16周,其中前15周为理论教学周,授课地点在多媒体教室。第16周为实践教学周,授课地点为实训室。在实践教学周中,学生6人一组,每组一个实训项目,实训不同钢结构节点的拼装过程,从放样、号料到实施焊接。尽管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在近几年不断改革,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仍旧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前15周的理论教学中,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教学手段对理论知识获得更加直观的认识。但从总体来讲,理论教学主导课堂,教师为主导,难免出现“一家之言”的格局,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刚刚学习这门课程,学习热情高,看到多媒体里播放的操作方法,很想动手实践,却由于教学模式的限制,只能静观其变,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

进入实训周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已进入疲劳期。同时,对于前几周学习的理论知识印象不深刻,甚至淡忘。教师不得已,仍要对部分重要知识重新复习,浪费了宝贵的实训时间。

(2)学生只能锻炼基本的操作技能,却不能培养岗位职业能力。由于实训时间过于集中、实训时间短的特点,决定了实训项目只能选择便于操作、独立性强的任务单元作为实训项目。传统的实训项目中,选择单个节点拼装,进行平焊、平角焊等基本操作训练,却不能将各个项目单元融会贯通,和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相差甚远。

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1.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

通过分析钢结构专业的职业能力,合理设置岗位群,确定钢结构焊接工艺课程在该专业中能够实现的岗位能力要求,对该门课程的核心能力要求进行分析,以此作为构建该门课程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的基础。通过分析该门课程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核心职业能力分析,制定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块,见图1、表1、。

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1]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

3.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仿企业架构管理模式搭建班级管理模式,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三、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

1.构建理实一体教学场所

为学生提供集教室、实训室与钢结构加工厂为一体的理实一体教学场所,是顺利实施教学过程的有力保障。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实训室,身临其境地融入职业岗位工作环境中。环境的简单改变,更是角色的重要更换。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中,不再是理论课程上教师的空洞讲解,不再是学生只能用耳朵眼睛被动的接受,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对各种问题的不解和质疑,通过对每一个任务单元的导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2.构建以典型任务为驱动的项目课程结构

传统教材是以知识为目标的构架形式,构件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的课程结构体系,不仅仅是对传统教材章节简单地重组,而是将教材重组为以项目为单元,每一个项目单元均为一项工作的典型任务单元。保证任务单元有递进、有衔接,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角色互换,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3.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是实现“理实一体”的重要前提

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材教学单元,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能够体现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保障条件等。设计内容应具实用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能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项目数量合适;具综合性、复杂性、覆盖性、挑战性和可操作性,项目最终有可检验的结果。表3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单元设计。

4.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学模式改革初期,根据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分工。

专职教师根据本节课任务单元设定的内容,做到合理组织教学,导出问题。兼职教师既是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又是该门课程的指导教师。对兼职教师的业务素质方面应严格挑选。一是积极探索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二是具有专业的技术能力,能够对学生进行准确的技术指导,三是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将对学生传授的知识准确清晰地表达。

最终的目的是要既要培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教师队伍,[2]又要培养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课程教师。[3]

5.教学评价注重多元化“过程考核”

(1)考核内容多元化

通过此项考核体系的建立,不仅仅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而要综合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等方面的技能。

(2)考核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改革后的课程则由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企业人员评价综合评定。

(3)过程考核

钢结构焊接工艺课程的考核成绩由项目任务实施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项目任务实施成绩占80%,期末笔试成绩占20%,注重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可以引导学生团队合作的参与意识,是教师“做中教”和学生“做中学”的过程,考核评价也是师生共同参与、全程参与的过程。[4]表4为其中一个教学模块的项目任务实施成绩评定表。

四、教学效果评价

近两年的研究实践证明,该课程现在已完成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写;已完成一体化教案,包括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的编写;已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所需各项学习材料的编写;已具备理实一体化教室;已完成对双师素质队伍的建设。

学生在紧张而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热情高、积极主动地学习。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下,不仅仅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只有积极思考,善于总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逐步丰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容,进一步体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真实内涵,让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真正地受用于学生,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原,陈建奇.工业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9).

篇3

依据教育部、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确立为骨干专业建设项目,三年来,项目团队对照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开展项目建设,圆满完成建设任务,达到预期目标,现总结如下。

1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1.1建设目标

本项目建设目标是依托黄冈“中国建筑之乡”,“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强力服务地方建筑业转型发展,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澳国际合作,带动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相关专业发展,在国内同类专业中起示范引领作用。

1.2标志性成果

本项目建设主要标志性成果有:通过湖北省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品牌专业验收;参加编写《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澳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并获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立项;专业带头人2016年获批“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17年承办湖北省职业院校高职组建筑工程识图赛项,2017年、2018年分别获全国职业院校高职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团队三等奖和二等奖。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基础,带动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相关专业2018年获湖北省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立项,作为第一主持单位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019年获批立项。

1.3资金使用情况

本项目预算投入60万元,实际投入234.7万元。其中,学校自筹经费60.5万元,企业投入174.2万元。

2项目建设主要做法

2.1融老区文化、鲁班文化与校园文化于一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合老区文化、鲁班文化、校园文化于一体,传承“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以弘扬工匠精神,传承鲁班文化为主线,连续举办4届鲁班文化节,开设鲁班讲坛、黄冈名人事迹讲座,与山河集团河南分公司校企合作开展工地党旗红,共建党支部等系列活动,以党建引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涌现出优秀辅导员胡丹梅育人事迹获评为湖北省高校工委“党员好故事”二等奖。

2.2服务地方建筑业转型发展

2018年湖北省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建筑产业规模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三,中部第一。2018年黄冈建筑业成为黄冈首个突破千亿的产业,黄冈钢构产业被湖北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本地就业率大于30%,本省就业率大于70%。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依托山河鲁班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每年召开建筑校企合作理事会工作年会。组建了建筑技术开发产学研合作、建筑节能推广技术、村镇建设房屋设计三个创新团队。推进建筑信息化发展,承担中国建设教育协会高职专委会全国首批BIM师资培训班,全省BIM师资培训。适应国家大力发展钢结构,带动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2018年立项建设湖北省特色专业。

2.3中澳合作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土建职业人才

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质教学资源,探索中澳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双重管理机制,适应经济全球化,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土建职业人才。2017、2018年接待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游学团20人。

3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3.1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基础,联合优秀中高职院校和钢结构行业企业主持建设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立项,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3.2建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以“湖北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建成一支专兼结合、以注册工程师为骨干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3.3专业实习实训条件极大改善

完成建筑材料检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投资150余万建设BIM中心,校企合作共建建筑工程VR体验中心。建成山河集团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

3.4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54%,毕业生及家长满意度达94.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93.9%。学生技能突出,获全国全省多项奖项。见表1。

3.5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承担湖北省住建领域施工现场施工员岗位考核题库开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年319人次,完成山河集团企业工法3项,获专利9项。

3.6国际合作更加深入

中澳国际合作持续深入推进,中方教师14人获墨尔本理工学院TAE“培训与评估四级证书”。

4项目建设特色与亮点

4.1将建筑信息化、装配化引入课堂,促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

产教融合,服务地方支柱产业转型发展。依托“中国建筑之乡”、“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推进BIM信息化,钢结构装配化,促黄冈建筑业转型发展。

4.2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教学质量一流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06-02

钢结构课程作为土木工程学科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在整个培养环节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针对如何加强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东北电力大学钢结构课程组通过十余年的教学实践,渐渐摸索出了一条卓有实效的教学改革之路,并在2013年成功被评为吉林省精品课程。本文将对本课程组多年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做以下几点介绍。

一、优化课程体系

对钢结构课程进行了有效的结构优化调整,把土木工程专业与钢结构相关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有机地联系起来,使这些教学环节前后呼应、结合更为紧密,突出主干课程,拓宽知识面,减小不同课程中内容的重复,各门课程内容相互渗透,在方法上相互借鉴,灵活运用,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二、整合、改革课程内容

本校钢结构课程对土木工程专业(电厂建筑方向、输电工程方向)和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同专业方向在课程学时设置及授课内容上也应有所区别。在教学过程中,对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科学整合。基本思路如下:①整合教学内容。在学时有限、教学任务繁重的背景下,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删减,突出重点,遵循主线精讲课程内容。对在其他课程中已经涉及的问题,在钢结构课程中,只需强调一下重点和在钢结构课程中的重要性,而非面面俱到,节省了学时。②钢结构经典理论与学科前沿知识相结合。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把钢结构先进的计算理论、结构形式、焊接方法和设计理念等介绍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主动探索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观点,形成总结报告。③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针对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环节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集中理论学习完成之后再进行课程设计,由于课程设计时间短,任务重,很难达到最佳效果,多半流于形式。近年来,本课程组针对这个问题,优化整合了基本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的内容,把课程设计内容分步骤的穿插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做到两者不互相脱离,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结合现场教学,使学生能够接触工程、了解工程全貌,增强理论学习的直观性。④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以工程前沿为背景,进行案例教学,所选案例均为实际工程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规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了学生对钢结构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

钢结构课程的特点是“公式多、图形多、案例多”,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此,在钢结构教学实践中,课程组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①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学生自主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基本理论后,增加一节综合讨论课,结合工程实际,让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设计,并由学生登上讲台,讲解设计。鼓励不同意见的碰撞,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②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制作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开阔学生视野,弥补现场教学的缺陷。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应与传统的板书相结合,在推导公式和求解习题时,仍采用板书的形式。③用典型的、前沿的工程实例进行案例教学。把工程案例分析引入教学,通过工程图片和动画,展示实际工程情况,引导学生深入问题,查找各种规范和专业资料,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主动学习。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主动探索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观点,并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大家彼此交流。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研究和探索该学科的兴趣,并在最后提交研究报告。

四、重视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贯穿于钢结构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具体包括钢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软件实训、毕业设计及现场实习等四个环节。在课程设计环节,课程组编写了详细的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基本做到每人一题。将完整的实际工程设计拆开,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教学过程当中,通过作业方式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的课程设计周,学生整理计算书,并绘制施工图,通过答辩综合评定课程设计成绩。通过实践,学生普遍认为上述措施可以避免盲目抄袭现象,使大多数学生都得到了必要的工程训练。设计软件实训环节培养学生使用PKPM,MIDAS等工程设计软件进行工程设计计算的能力。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开设了钢结构输电塔设计和钢结构厂房设计等与钢结构相关的题目供学生选择,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一次完整演练。在现场实习环节中,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诸如输电塔、钢结构体育馆、钢结构厂房等大量实际工程,并聘请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现场实习指导,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融会贯通。

五、完善教学资源,加强网上辅助教学

钢结构课程十分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制作了带有大量工程图片和动画的多媒体课件,深入钢结构工程建设工地,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和视频,为学生展示了生动的工程实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编制工程案例分析课件并引入教学,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技能;建设了钢结构课程网站和网络学堂,共享了教学大纲、课件、教案、课程设计指导书、习题集和历年试题等资源,并通过论坛、博客、微信和QQ群等网络平台实现了与学生的网络互动。

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性改革和实践,形成了“一个目标,三个结合”的课程教学改革特色。所谓一个目标,是指以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工程素质为目标。所谓三个结合,是指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案例式、启发式和学生自主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钢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成效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相信上述改革措施对于其他理工科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