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5: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会计舞弊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内在原因
1、管理当局受利益驱动。公司治理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及其有效运行,主要通过财产所有者和受托管理者之间的契约组合直接支撑。作为契约组合的一部分,管理当局与股东签有与绩效挂钩的奖酬计划。为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管理层可能根据经营状况决定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机制,操纵会计信息。比如,若当期收益已低于需要支付红利的最低水平,则管理层存在减少当期收益、增加未来期望利润和分红的动机,倾向于选择提前确认损益的会计政策,若管理者的分红计划中包含认股权,那么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平滑收益法,借此保持股价的稳步提升,以期在可预计未来获益。
2、管理层无力承受各种压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与财务结构的日益复杂,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日益加剧。会计信息如果绝对真实地记录企业不良经营状况和亏损财务状况,可能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无法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率,对公司未来丧失信心,那么公司正常的资金筹集和运用就会因此受到影响,随时可能陷入财务困境,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在无力承担各种压力的极端情况下。管理层可能利用各种造假手段虚增利润、夸大业绩以粉饰报表,欺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
(二)外部原因
1、内部控制不健全、不存在或失效。建立、健全并执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得委托者与受托者形成互动的利益共同体,内部控制才能充分发挥防止、发现和纠正舞弊行为的功能,并为会计报表的公允性提供合理保证。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存在,或者行之无效,则不能及时防止、发现和阻止舞弊现象的发生。
2、会计信息和会计准则内在的客观模糊性使主观故意模糊性成为可能。一方面。会计信息的产生离不开分类和汇总等会计核算基本方法。但分类和汇总的标准和界限不是绝对的,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济事项也千差万别。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经济事项及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交易活动,质的规定性可能迥然相异,这导致会计信息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另一方面,会计准则不可能面面俱到,涵盖所有经济事项,只能对交易的会计处理提出框架性指导和规范性约束。而且,企业从自身特定经济环境和经营情况出发,采用适当的会计方法能够更为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必然要求会计准则在制定时要留给企业选择的余地,于是便形成了会计准则规范的模糊性。但同时也为舞弊行为创造了机会和借口。
二会计舞弊的治理
(一)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应致力于促进企业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平衡,避免管理层为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牺牲未来盈利能力较强的项目而寻求短、平、快项目,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管理层的舞弊倾向,还可以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应该指出,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远非财务部门单枪匹马力所能及,还要与劳资部门通力合作,并获得上一级管理层的支持。
(二)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着眼于企业的内在价值、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不能只关注单一的、静态的会计数据和财务比率。否则,会导致管理层为迎合投资者喜好而追求诱人的会计数据,进而导致短视行为,忽视长期发展战略。
(三)加强内部控制约束力。企业内部控制约束力的加强可以通过内部审计与监事会的合作得以实现。一方面通过内部审计及时了解内部信息,对重点问题进行连续、系统、深入的核查,更有效地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另一方面,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对公司财务以及公司管理层履行职责的合法性进行监督,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内部审计与监事会合作可以将双方所获取的信息加以整合并通盘考虑,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形成防范和遏制舞弊的协同效应。
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的创始人艾伯伦奇特(W.SteveAlbrecht)提出的企业舞弊三角理论,是对舞弊行为进行分析的一个代表理论。他认为,企业舞弊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压力(Pressure)、机会(Opportunity)和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这三个条件具体表现为:
第一,压力。压力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是直接的利益驱动。事实上,任何类型的企业舞弊行为都源于压力,只是具体形式不同而已。企业舞弊的压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其中,经济压力是指企业管理当局或者个人为了达到特定的经济目标或是为了掩盖某些经济事实而产生的舞弊动机;工作压力包括失去工作的威胁、提升受阻、对领导不满等,它也会促使当事人通过舞弊的手段来应付考核或者从公司的资产中进行补偿。
第二,机会。机会要素是指舞弊者进行企业舞弊,而不被发现,或者能够逃避惩罚的条件。机会要素的存在,使得舞弊动机的实现成为可能。它主要有六种表现形成:内部控制的缺乏或低效、信息不对称、会计和审计制度不健全、缺乏惩罚措施、无法评价工作质量绩效以及无能力察觉舞弊行为。
第三,合理化。合理化实质上是一种个人的道德价值判断。人们总是通过自己的意图来判断自己,而通过行为来判断他人,对于自身而言,意图总是比行为要好得多,因此为舞弊行为为寻找借口就非常容易。企业舞弊者常用的理由主要有:别人都这么做,我不做就是一笔损失;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肯定会归还的;这是公司欠我的;我会通过其他方面予以更多的回报等等。
二、会计舞弊的理论分析
(一)面临的压力。压力要素是任何舞弊行为的直接驱动力,会计舞弊也不例外。对于会计舞弊而言,它面临的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有其特殊之处。
1.经济压力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主要表现为筹资压力。
在许多企业、许多人看来,发行股票实质上是“圈钱”,而公司股票上市往往又会给个人带来极大的好处,所以许多企业股票发行和上市动机十分强烈。然而并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可以发行和上市股票的。根据证券法规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但在近几年经济效益整体滑坡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连续三年盈利的企业很少,于是许多企业为了发行和上市股票,便通过各种舞弊手段进行会计处理,以确保公司连续三年盈利。如四川红光在发行上市材料中,将1996年的亏损1.03亿元做到盈利5400万元。
新股发行公司除了存在“圈钱”的想法外,还面对着“圈钱”多少的压力。一家公司能够募集资金的多少是由股票发行额度和股票发行价格决定的,其中股票发行额度受公司的影响较少,能做手脚的只有股票发行价格了。在我国,1996年12月26日以前,股票发行价格是根据发行当年预测的每股收益和发行市盈率计算的,由于市盈率同样是证券主管部门所确定的,所以,许多公司就高估盈利预测,而实际完成数远远低于预测数。1996年12月26日,中国证监会对股票发行价格做出调整,按照发行新股前三年平均每股收益和发行市盈率计算,于是,为了获取理想的募集资金,许多公司便在以前年度会计报表上做文章。1997年9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又将新股发行价格改为:股票发行价格=每股税后利润×市盈率,其中每股税后利润=发行前一年每股税后利润×70%+发行当年摊薄后的预测每股税后利润×30%.在这种发行价格的定价模式下,新股发行公司们又在上年会计报表和盈利预测报表上同时做文章了。在这些以利润数为基础的定价模式下,公司为了缓解圈钱思想带来的压力,必然会以各种舞弊手段虚增利润数,以期达到抬高发行价,圈入更多资金的目的。
除了IPO外,配股或增发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再筹资工具。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上市公司要求在股票市场上再筹资的欲望更加强烈。然而,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或增发有严格的要求。例如1999年以前,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上市公司配股,在其申请配股的前3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不低于6%.为了满足该要求,以保持可能的配股资格,上市公司大都需要在会计年度行将结束时测算本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达到10%.如果本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0%,则在配股压力的驱使下,会采取各种舞弊手段来提高本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
2.工作压力源于上市公司的处罚机制。
公司上市后可能受到的处罚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批评、谴责以及因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恶化而被特别处理、停牌等等。例如,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1997年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凡年度报告的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20%以上的,除要公开做出解释和道歉外,将停止发行公司两年内的配股资格。中国证监会还将视情况实行事后审查,如果发行公司有意出具虚假性盈利预测报告,误导投资者,将依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基于这一规定,以及前述企业多募集资金的动机,一方面公司在上市时高估预测期间的利润,在预测期间利润无法实现时,又不得不对粉饰其会计报表,以避免公司上市头一年就受到处罚,进而丧失以后配股的资格。
同时,根据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规则》,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或者有一年的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公司将被处以特别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公司将被处以暂停股票上市。上市公司一旦因亏损而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乃至终止上市,公司以及其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这显然是公司及相关利益者所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出于逃避惩罚,一些处于盈亏临界点附近的公司不得不用舞弊手段粉饰其会计报表。(二)存在的机会。机会是舞弊动机实现的前提条件。会计舞弊的机会主要体现为:缺乏内部控制制度、信息不对称、会计政策的缺陷、审计的不足和缺乏适当的惩罚机制。
1.缺乏内部控制制度
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统计和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做出较为合理的规定,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防范错误和舞弊,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产品产量与工时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因此,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确保各种信息的记录、归类和汇总等过程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从而保证各种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基础十分薄弱。目前相当一部分公司的管理当局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有的并未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即使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从总体上来看,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组织不健全,把执行了业务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加强了内部控制制度。一些公司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内部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的发展,以致于既定的内部控制失控。二是偏重事后控制。内部控制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之分。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从总体上来看,基本-上属于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待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予以进行惩处,这样导致内控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内部控制失去效力,无法有效地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2.信息不对称
公司管理者实施会计舞弊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流失”,实质上是公司在委托——制度安排下所形成的内生交易费用。由于内生交易费用的一个主要来源是欺骗的可能性,而只有在信息不对称时才有可能欺骗。因此,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契约中的“局外人”之间自利行为无疑包含有管理者可能实施的会计舞弊行为。管理者会计舞弊既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委托人——所有者(公司董事会)的“欺骗”与直接撒谎,当然也是所有者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不可避免的内生交易费用。
在知识差别的情况下,授权者和被授权者在行动信息上处于非对称状态,授权者很难对公司的经营目标提出确切的要求。即便授权者有可能对被授权者提出尽可能确切的经营目标,但因管理信息非对称分布,管理者凭借自己对公司的管理权威,即因为拥有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特殊专门知识从而在有关信息的不对称公布上处于有利地位。管理者披露信息时,会有选择地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隐藏不利信息——逆向选择;在管理过程中,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福利而不是最有利于投资者福利的行为——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管理者具有借助于会计舞弊实现自己机会主义的动机和欲望,会计舞弊就会发生。
3.会计政策的缺陷
任何一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可能尽善尽美、涵盖一切,它们只是对会计工作提出基本的原则和规范,而且大多数只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每当许多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的时候,总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也就是说法定会计政策往往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这就使得公司在处理新业务时按照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目标为标准随意的进行会计处理,滋生了舞弊行为的出现。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一般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在指导实际工作时,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当会计人员存在舞弊的冲动时,就会利用对会计政策的不同理解,做出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会计处理,这样的会计舞弊行为更具有隐蔽性。
4.审计的不足
首先是审计的独立性不足。独立性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审计结果得到社会公众依赖的基础,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却远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规范要求。这体现在:第一,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失效,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具有合一倾向,由此制约着审计独立性。在我国股份有限公司中,一方面,国家作为大股东占绝对优势,但其往往存有多个部门代行职权,结果造成所有者实质上缺位;另一方面,中小股东因为缺乏影响力而忽视自身投票权的使用。由此使得股东大会职权不能有效行使。与此同时,公司董事个人持股量一般很有限,作为公司所有者而能获取的剩余报酬微不足道,在既缺乏约束机制又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公司董事缺乏维护股东利益的动力,他们在价值取向上反而与同为人的公司经理人员更为一致。可见,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员三者之间的制衡机制名存实亡,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失效,董事与经理人员往往同属内部人。在此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实际上由内部人决定,股东大会的批准只是一种形式,也就是说,内部人委托事务所审查自身,这无疑易使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削弱。第二,事务所的规模偏小导致其在经济上对客户的依赖。由于事务所规模偏小,不仅正常的审计业务难以规范,而且,由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大公司,在经济上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客户产生依赖,它们也就很容易被由内部人控制的客户所收买,从而导致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独立性缺失,致使其难以独立、客观、公正的发表审计意见。
其次,收费制度不科学。在审计工作中,一般而言,所费时间与执业质量呈正相关性,因此,为保证执业质量,国际通行的作法是按审计时间收取审计费用。但我国目前盛行的收费制度则非如此,审计收费往往是与公司资产或净资产总额相挂钩、而与审计时间相脱钩,甚至在恶性竞争的情况下,对资产庞大的上市公司收取极低的审计费用。在此情况下,为了平衡自身的成本效益,审计人员往往存有不合理缩短审计时间的倾向,有时还会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以牺牲执业质量为代价换取自身经济利益的增加。
最后,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欠佳。合格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民间审计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尽管目前国内确实存在一些业务素质过硬的注册会计师,构成了审计职业界的中坚力量。但从审计执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来看,则不容乐观。国内不少审计执业人员在指导思想上往往过分偏重实务操作,忽视自身理论涵养的培养。与此同时,各事务所对后续教育又往往重视不够,培训资金投入不足,从而使得不少审计执业人员理论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较为单一,职业胜任能力不足。
5.缺乏适当的惩罚机制
1、财务软件及ERP软件的缺陷。现在所使用的软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存在很多漏洞和违反会计法规文件的功能设置,同时软件种类繁多,水平参差不齐,给会计电算化的舞弊制造了极大的便利;另外很多软件缺少操作日志记录功能或者功能不全,对操作者、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查,难以留下线索。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进行必要的跟进,同时软件水平不高,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不能良好运转。内部控制薄弱将导致操作员可能超越权限,甚至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修改、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以达个人目的。
(二)常见的舞弊手法
通常会出现的手法如下:
1、肆意修改输入的业务数据。即在数据录入前或处理过程中对数据进行篡改,虚构业务、修改及删除业务数据。会计数据要经过收集、记录、传递、检查、核对、转换等环节进入计算机系统,任何与之有关的人员都有可能篡改数据。
2、篡改应用程序、数据库或系统软件。通过对程序、数据库或软件的非法修改以达到舞弊的目的,如果通过对维护程序进行修改或暗中加入隐藏程序等。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环境下,从原始凭证的录入到会计报表的生成都由计算机系统自动产生,如果系统的应用程序特别是数据库产生错误或被修改,计算机以错误的方法处理所有的业务,以及一旦系统被不法分子嵌入非法的程序,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3、篡改输出。通过非法修改、销毁输出报表等手段来达到舞弊目的。如通过修改损益表的输出数据以调整利润等。
4、采用其他方法。如违法操作,即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不按操作规程,改变计算机的执行路径,或通过物理拍照、拷贝、复印等方法。
二、会计电算化下防范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策略
1、选择真正设计良好的会计软件或者ERP软件。购买通用软件的,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若是自行开发,必须遵守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的标准和规范,其中包括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审批过程,合格的开发人员、系统的文件资料和流程图、系统功能摸块的设计等;同时要注意系统的权限、安全性、保密性的设置。
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应该具有强有力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措施。其中,一般控制主要是有关数据处理的政策和制度,它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主要包括软件系统控制,组织与管理控制、操作控制和安全控制。应用控制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应用系统而建立的控制,其主要包括数据输入控制和数据输出控制。在这里具体包括(1)完善操作管理制度。其任务在于建立电算化的运行环境,按各自的职责规定录入数据,执行各功能模块的运行操作,各类信息的输出,做好系统内有关数据的备份和故障的及时恢复工作。对各种数据的读写修改权限进行严格限制,把各项业务的授权、执行、记录以及资产保管等职能授予不同岗位的用户,并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拒绝其他用户访问。(2)完善岗位责任制度。针对各类人员的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录入员和系统维护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度。通过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权限的划分等控制手段,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舞弊性为的发生。(3)完善系统维护管理制度。制度中应该明确系统维护的任务,维护工作承担人员的安排,软件维护的内容,系统维护的操作权限,软件的修改手段等。
3、强化审计监督。只有严格监督才能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可靠,从而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严格内部控制,强化监督是数据安全的有效保证,也是会计电算化健康安全发展的迫切要求。审计人员对系统的每个环节进行核查监督,并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制度,发现弱点及时改进;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舞弊手法的甄别能力,以适应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要求。主要包括:针对篡改输入的审计,针对利用程序舞弊的审计,针对篡改输出的审计,针对其他舞弊方法的审计。
4、完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及运行的技术保障措施。首先,做好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保障。因为,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中,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配置是实施过程的关键步骤,配置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质量,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其次,要做好数据控制处理保证。包括复核监控,修改控制和备份控制。最后,做好计算机病毒控制保障。用防火墙,杀毒软件等措施,严密防止黑客闯入造成财务信息泄密。
5、合理安排人员,提高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出现舞弊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专业人才的缺乏,我们应该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大力培养既懂财务又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提高其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周南、赵纳晖、高宁编著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和审计实务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2]张瑞君、蒋砚章《计算机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3]唐必琼《会计电算化相关问题讨论》事业会计2007年第4期。
[4]袁淳《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年出版。
(1)非法操作。计算机系统的操作人员对硬件设备的不正确操作即不按规定的程度使用硬件设备可以引起系统的损坏,从而危害系统的安全至系统完全毁灭。
(2)毁坏、盗窃硬件设施、掩盖舞弊。有些破坏者出于某种目的,如发泄私愤或谋取不法利益或窃取对方企业的重要信息或掩盖舞弊罪行,用暴力的方式破坏、盗窃计算机设备,后果严重。
(3)非法插入硬件装置。在原有的计算机系统中,非法加入硬件设备,如一笔收入记账时后台人员出于非法目的接入备用机运行,操作者在前台终端看到该收入已经入账,实际并未入账,资金被转移或者在通讯设备中装入一定装置截取机密。
(4)破坏传输系统。对于网络系统来说,传输系统无疑是生命线,破坏传输系统可以使系统中断甚至瘫痪。
(二)针对软件系统的舞弊。
(1)在计算机程序中,暗地编进非法指令,使之执行未经授权的功能,这些指令能够在被保护或限定的程序范围内接触所有供程序使用的文件。这是最常见的软件舞弊而且不易被发现和预防。
(2)通过在单位的软件系统中加入非法的程序,从系统处理的大数量的资财中截取一小部分转入预先设计好的数据文件中,在总体上不易被发现。
(3)有些应用系统开发时,程序员密码和为程度调试手段或以后维护和改系统时使用,称作“天窗”,在正常情况下,程序终止编辑时,天窗即被取消,如果系统中有意插入或无意留下的天窗被利用,则系统必然存在安全隐患。
(4)软件程序中加入“逻辑炸弹”。逻辑炸弹是计算机系统中适时或安定期执行的一种破坏性程序,它通过设定系统中未经授权的有害事件的发生条件,当系统运行过程中引发或满足其具体条件时产生破坏的行为。
(5)联机实时系统中,计算机系统自动验证用户身份,如果某隐蔽的终端通过电话接转设备与同一线路连接,并在合法用户没有使用终端之前运行,则计算机有可能无法进行区分,只能认定前者为合法用户,使作弊者乘虚而入。
(6)冒名顶替是作弊者通过各种方法获得被作弊系统合法用户的口令、指纹等系统用以验证身份的信息,然后以合法身份登录系达到舞弊目的的方法。
(三)针对数据发生的舞弊。
(1)篡改输入是计算机舞弊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它是指数据在输入计算机之前或输入过程中被篡改,使舞弊数据进入系统。
(2)非法操作是包括合法用户不按操作规程操作系统或非法用户非法操作系统、改变计算机系统的执行路径从而可能破坏数据安全的行为。
(3)篡改输出。由于数据存储在磁盘、光盘、胶片之类的信息媒体上,人的肉眼无法直接识别,操作者通过篡改输出以蒙蔽检查而数据文件中的实际数据已被更改的舞弊。
(4)数据传输泄露。计算机要通过电话线、网络、卫星等传输媒介来传输信息。如不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都存在着传输泄露。如通过一定设备在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直接截取信息、接收计算机设备和通讯线路辐射出的电磁波信号等是高技术环境下不能忽视的。
(5)数据存储泄露。计算机和各种网络随时不断向软磁盘、硬盘、光盘等介质上存放信息,包括保密信息。如没有有效的保护,就有丢失和被人窃取的可能。
(6)废载体信息泄露。计算机系统的信息都存储在芯片、软盘、硬盘等载体上,由于操作不当或机器发生故障等原因,可能造成这些信息载体的报废。报废的载体若管理不当经某种技术处理就可以获得其内部信息而被利用。
(四)计算机病毒。网络化系统中,计算机病毒不再主要靠磁盘或光盘传播,开始通过网络传播。各种软件的频繁安装、卸载、互联网收发邮件、下载各种软件及访问各种站点都成了病毒的可能来源,对会计信息系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五)网络黑客。黑客是指非授权侵入网络的用户或程序,它是网络系统最大的外界威胁,主要通过各种方式捕获合法用户的信息尤其是口令、信用卡密码等或者对系统进行强行攻击,登陆系统后进行非法活动。二、防范舞弊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于计算机舞弊应坚持预防为主、及时发现、消除隐患、设法补救、减少损失的原则。
(一)系统本身施加必要的控制。首先,通过设置“防火墙”,使用入侵检测软件,检测出互联网上非法入侵的黑客,并将它拒内部网络之外;其次,可以采用磁盘双工和磁盘镜像或者双机热备份等补救措施;同时软件功能上施加必要的控制,比如用户误操作时增加必要的提示并自动中断程序的执行;突然断电、程序运用户的突然干扰等偶发事故时能自动保护好原有的文件;设计适用计算机处理的会计程序;对输入系统的数据、代码等进行必要检验;对凭证、财务报表、基础数据等的修改进行必要限制等。
(二)做好管理工作,防止舞弊的发生。
(1)实行用户分级授权管理,按照网络化会计系统业务的需求各会计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并通过为每个用户进行系统功能授权落实其责任和权限。
(2)建立一定的内部牵制,系统的所有岗位要职责范围清楚,同时做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有一定的内部牵制作保障。
(3)建立必要的上机操作控制和系统运行记录。严格安装、操作硬件规程,操作员进入系统后执行程序的规程,硬件设备、数据文件和程序文件的使用要求,处理系统偶发事故的操作要求;同时通过系统自动记录和人工记录对各用户操作系统的活动予以登记。
(4)严格硬件管理,确保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系统人员各自管理和使用职责范围内的硬件设备,不得越权使用;禁止非计算机操作人员使用计算机系统。
(5)系统的所有程序文件、软、硬件技术资料、会计数据文件等应作为档案加强管理,严格限制无权用户、有权用户非正常时间等对其不正常接触,正常使用也应进行详细的登记。
(6)建立预防病毒和黑客的措施。坚持使用正版软件,不打开和阅读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经常对计算机磁盘进行病毒检测;抓好网内主机的管理,严格限制用户在其进行非业务操作活动;尽量做到有条件的限制(允许)网上访问;加强对包括路由、连接调制解调器的电脑号码及所用的通信软件和种类、网内的用户名等重要资料的保密。
电子商务造就了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从而也改变了传统会计运作的环境。随着我国商务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下的会计问题将会逐步显现出来,以下十个问题仅是笔者的初步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任何会计理论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与实务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会计的环境,也必然对会计选论带来影响。如电子商社是建立在两上的一个经济组织,但无论从组织上还是地理上都是一个虚拟企业,且在内部成员的组成和整个组织的存续时间上存在不稳定性,这给会计主体的认定、是否持续经营的判别带来困难。传统会计理论中的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将受到冲击。又如被誉为新兴数字经济最大和最明显推动力的数字化产品,不仅表现形式不同于传统的物质资产,也无法用物质资产的方法对其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传统的会计要素理论及相应的计量原则需要发展。
二、电子商务对相关会计法规的冲击
传统商务活动从签约、履行合同到款项结算,伴随业务过程的信息流、资金流等一般均以书面形式出现并由经办人签字确认,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结算制度、审计制度等均离不开这些原始资料。电子商务造就了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数字签名代替了纸面签名,这必然对传统的适应于纸面交易的现行商业法规(包括会计法规)带来冲击。需要解决的问题有:(1)交易双方身份认证办法在会计上的确认,即制定为参与网上交易的各方提供法律认可的认证办法;(2)电子合同的合法性程序在会计上的确认,包括电子合同的规则与范式、构成有效电子书写文件和原始文件的条件;支持数字签名和其他身份认证的手续规则;数字凭证合法性有效性的规定等等;(3)电子支付管理,即规定电子支付命令的签发与接收规范以及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三、电子商务对传统货币及其结算体系的冲击
电子商务对企业传统货币及其结算体系的冲击是巨大的。传统支票、现金的主导地位将逐步被数字货币所替代。数字货币是采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在市场上流通的按照法定货币单位来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它实际上由一组数字构成,含有用户的身份、密码、金额等内容,并以字节形式储存在个人电脑中的数字价值单位(DVU)。数字货币可以通过Internet从一个作为付款而提供的帐户上下载,也可以用数字信用卡从网上购买。与数字货币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则是没有银行大厅没有营业网点只有Internet站点的网上银行(或称虚拟银行)。数字货币的出现也造就了新的金融犯罪和各种形形的舞弊行为的出现。如何保证自己的某些数据不被窃取,怎样保证对方的真实性等安全问题将成为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最突出问题。
四、数字产品的会计核算问题
在传统商务活动中,诸如计算机软件、报刊影视产品等是以实物产品形式出现,在会计上作为存货以历史成本原则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进行进、销、存数最金额核算并反映到会计报表上。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数字产品已超越了资源限制的约束,数量和内容可无限制地复制,按实物产品方式?quot;映资产价值失去意义。在具体会计核算上,这些产品无法反映具体存货数量和金额,只有销售数量和销售额。数字产品的广泛应用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特征,并必将成为未来的遁要产业之一,因此,会计界需要从会计理论到实务:包括会计准则)对数字产品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研究。
五、建立网上实时会计报告模式问题
传统会计报告模式一般指企业对外提供会计报告方式,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揭示方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和Intranet基础上的,不管是提供定期信息还实时信息,是提供综合信息还是明细信息,具向债权人、投资者提供还是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技术限制已不复存在,建立网上实时报告模式成为可这给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表现在会计报告的目标上,传统会计报告模式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反映管理人员经营责任的信未来将更侧重于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相关息;(2)表现在会计报告周期上,建立在分期假设成本--效益原则约束之上的定期报告模式,将被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实时动态报告模式所替代;表现在会计报告要素上,传统模式把会计报告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几大多已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划细会计报告要素以全方位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事项的即时信息是发展趋势;(4)采用上述网上实时报告模式,还须研究如何通过会计法规和准则来规范和约束报告司的会计行为,以及如何进行网上审计等问题。
六、会计的国际化问题
一、财务、会计、税收:处理企业、国家以及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切合点
要说明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税法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作出回答。
财务、会计和税务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出发,他们可视为处理企业、国家和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三个切合点。改革开放之前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乃至于将来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以后,这个结论也同样是成立的。区别只在于,不同的所有制结构,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三是也就有不同的结合方式。
改革开放以前,基本经济成份是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方式是通过指令性实现资源的配置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以集体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企业也采取和类似于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方式。就分配制来说,国家作为社会总产品分配主体,按照经典作者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实行对社会总产品的统一分配,形成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基金,从而实现社会再生。其中,财务制度通过规定资金投入、资产计价、成本补偿、收益确定、利润分配、基金形成等标准,成为三大基金分割的直接依据。财务制度也是国家税收的基础,财务制度所划定的补偿标准和收益确认标准,是确定税基的依据。而会计制度则是按照复式记账要求,根据财务制度和税法所规定的分配标准规范企业的会计科目、报告格式以及反映和核算内容。这时的会计制度本质上是薄记制度。
实践证明,以上分配制度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财务制度、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定位,弊病甚多。主要表现在:第一,分配权力高度集中。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以及发展基金的分配比例都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没有自,大到基建项目,小到更新改造,乃至职工福利设施,都是政府部门决定的。第二,分配过程缺乏制约。社会总产品有多少用于补偿基金,有多少用于消费基金,又有多少用于发展基金,服务于国家计划和预算,而没有考虑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根据国家计划和平衡预算的需要,可以调整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可以推迟确认损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计划决定财政,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的运行机制。在这种体制中,只有纵向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看不到相互制衡。
由于分配权力集中,又缺乏内部制衡,导致分配比例失调,突出表现是补偿和消费大量欠账,如,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欠账职工福利欠账,环境治理欠账,等等。这些隐患现在已经充分暴露出来,成为当前改革和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社会总产品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展基金之间进行分配。这一结论适应于各种社会和各种体制。问题在于如何进行分配,由哪个主体进行分配,在哪些层次进行分配,根据什么进行分配。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出问题在于,社会总产品是在国家层次进行分配的,企业并不是分配主体。换句话说,社会资金实行的是宏观循五,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是根据国家计划进而通过财务制度进行分配的。改革的方面是,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承认企业是商品经济的细胞,在企业层次上进行分配,按照资本运动规律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会计核算。
企业资本运动,首先表现为资本的投入,形成资本存量,然后经过生产经营过程实现资本的增值,对资本僧值进行分配,形成新的存量,进而实现新的循环。从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我们就很容易地找到界定财务、会计和税收的各自作用空间,并且能够找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问题的症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是投资本运行规律组织社会再生产,社会部产品价值和新增价值界定取决于财务制度,服务于国家计划和年度预算,最终表现为存量与增量界限的混淆,导致分配关系和分配比例的扭曲,这是我国国有企业当前普遍面临生存危机的深刻背景。
一般认为,会计通过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这个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会计的深刻意义还在于,通过资产、负债、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它划定了资本存量和增值量的界限,其中资产、负债和权益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存量的界限,而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增量的界限,这六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贯串于会计循环的全过程,是会计职业的崇高追求所在,也是企业的得以持续经营的基础。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所执行的财务活动,实际上是基于存量和增量的分割所进行的资源的配置,包括资本(即存量)的投放和利润(即增量)的分配。税收也是在合理划分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对增值的分配,尽管参与分配的法量依据完全不同于财务活动。
二、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
前面已经说到,传统分配制下,财务制度直接地执行统收统支的职能。是国家实现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工具。由于分配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衡,导致分配结构失调,弊病甚多。为此,我们建议全合认训并重新界定会计准则的性质和功能,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转交由会计准则来执行,建立起体现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约束机制健全的社会总产品分配体制。
问题是,为什么会计准则能够执行这些职能,并且能够避免传统财务制度的弊端呢。这是由会计准则的内在机理决定的。
第一,会计准则是市场经济实践和人类智慧的结晶。经过近百年市场经济催化,会计准则已经成为有一套逻辑严密的概念体系支撑的规范系统。象真实与公允、权责发生制、可比性、谨慎等概念和原则,已经成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因有观念,规范着会计实务,不仅支撑着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也使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分割建立在合理基础之上。
第二,在由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政府部门、企业职工和会计职业等所级成的多角关系中,会计准则已经成为处理和协调经济利益关系在内的稳定器。企业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联络点。这里所讲的经济利益,既可能表现为直接经济利益,也可能表来为经经济信息形式存在的间接利益,因为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有更多的决策能力和影响能力,并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其中,对我们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有意义的,是其直接经济利益方面。会计除了其固有信息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资本存量与增量这间的分割功能。对于股权投资者来说,存量是其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一般情况下,会倾向于多确认存量(当然,例外的情况也是有的。比如,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只在意企业的短期价值,可能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而这本身就说明了多元利益的存在);对于债权人来说,他们一般也倾向于多确认认存量,因为,存量充分意味着债权的安全系数更大一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其直接利益是税收利益,多确认增量,意味着更大税基;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其报酬往往是与企业的当期利润相联系的,他们也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当然,基于长期雇用、追求长期利益的情形也是有的)。类似于这样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倾向,还可以举出一些。为了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会计职业最早以中间人的面貌出现,主持会计准则的制定。
后来的实践证明,会计职业也是有自己独立的利益的,即,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其中,收益表现为市场份额、审计取费,风险则表现为可能的审计失误以及由此引起各种利益主体的诉求。所以它在行使其职能时,就会考虑特定利益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并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政策选择和设计。这正是为什么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权限先后从会计职业转移到独立的会计准则制定团体手中的真实背景。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将现行财务制度执行的制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的职能分解出来,使其成为会计准则的职能,建立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准则形成机制,有效地负担起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割职能。将财务分配和税收分配以及其他分配形式建立在合理划定资本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
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取能改造为会计准则的职能以后,相应的问题是,是否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笔者认为,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改造为会计准则职能,并不意味着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相反,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改善和加强国家作为所有者对企业财务的管理。
所谓财务活动、财务管理,都是围绕资源的配置和分配进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和分配基本上是由所有者在国家法律约束和计划指导下实现的。资金投资到哪里,投资多少,从哪里筹资,怎样安排资金结构,利润应当怎样进行分配,多少分配给投资者,多少用于后备和发展,基本上是所有者决定的,或者由管理部门在投资者的指导下进行。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至多是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小股东或债权人的利益作出必要的制度规范。可能的领域有,利润分配顺序,社会保障基金的提取,后备基金的建立,等等。现行公司法律对这类问题已经作出规定。
而国有企业的情况就大大不同了。国家是国有企业所有者,或者通过法人行使所有者职能。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理由是:
第一,所有者对其资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保证。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对于国有资本的投放和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以对经营者的考核,必须由国家来执行。
第二,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成份。国有企业固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但其所担负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的职能,平抑物价的职能、解决就业的职能等等。这都要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来实现。
第三,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弱得多,随的经营失败风险比非国有企业也要大得多。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中,都表现为一系列的授权过程。于对非国有企业来说,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经营,自己授权自己,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都是很强的。有的则是由私人投资的股份公司,也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当然,由于掌握企业命运的大股东,对小股东潜在的损害,保留必要的后备。公司法律有关条款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而在国有企业,授权层次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不能直接确指是谁授权的。这就大大增加了授权风险。注重眼前利润而忽视长期利润,剥夺性经营而不注意资本维护和技术开发,冒险而不顾忌后果,等等。这就是产权经济学一再提醒的道德风险现象。可以说,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比非国有企业要大得多。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比如规定和监控负债比率、流动性比率指标等等。
三、会计准则与税法
在传统体制下,税法和会计制度都是以财务制度为依据的。会计制度根据财务制度规定的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规范账务处理方法和程序,而税法则根据财务制度确定税基。随着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职能将由会计准则来承担。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是将税基完全建立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是另行制定一套扣税办法。或者将税法与会计准则统一起来。最近几年,不少同志倡导建立一门独立的税收会计学,并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总的来说,有两种意见,一种观点是,税收会计学是财务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集中研究和处理企业与税收有关的会计业务,比如,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以及纳税申报。还有一种观点是,鉴于财务会计与税收的目标不同以及会计准则与现实分配,即所得税会计。更有人建议,不但要确认所得税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推,在此基础上建立税收会计学。
关于第二种观点,笔者认为,从会计的角度看,企业的纳税业务,与企业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并没有什么两样,交纳各种税收,所导致的企业纳税久务形成的负债以及多交税收而应当退回税款所形成的资产,与企业对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经济业务的核算原则是一样的,都要遵循有关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标准。单独建立一门纳税会计学,就象要建立应收账款会计学、存货会计学、固定资产会计学一样说不过去。
关于第二种观点,涉及到要不要保持财务会计与税法在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上的一致。就成本和效益方面考虑,会计准则与税法如果能够协调好乃至统一起来,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那样既有助于简化企业会计核算,又便于税收征管。然而,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立法宗旨、服务对象和约束因素诸方面都是有区别的。就当前实务来说,税法与会计准则在诸多项目的处理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差异。绝对地讲会计准则与税法保持一致,已经行不通了。但是,赞成会计准则与税法分离,并不意味着不顾成本与效益原则,盲目地追求两者的差异,甚至人为地夸大两者的差异,而不应当尽量保持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一致,不要夸大纳税扣除政策的作用。实际上,某些税收政策的奖励或抑制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经营环境和企业机制下,更是这样。对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某些项目的确认标准上的差异的处理,笔者赞同我国现任会计制度有关所得税核算的规定,即,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有同志建议,不但要跨期分配所得税,还要确认增值税时间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配,进而建立起税收会计学。笔者认为,借鉴所得税跨期分配原理进行流转税的跨期分期,不失为一种尝试,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任何一种会计方法的采用,都要符合中国现实和特定环境,符合成本与效益原则,不能为会计而会计,为研究而研究;第二,流转税跨期分配与所得税跨期分配一样,都是会计原理和会计原则的具体运用,属于某一类会计业务,指望因此形成一门税收会计学,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四、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所要解决的实际上是会计规范本身的结构问题。广义上讲,会计准则是会计制度的一种形式,就象会计制度以外,还有会计规章、会计规则、会计规定、会计处理办法等多种法规体例一样。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搞会计改革,乃至于系统研究会计制度改革,开始用会计准则这个称谓,很大程序上受到西方会计实务的影响。因为美国、英国、加
拿大以及国际会计准则都称accountingstandards或accountingprinciples,分别译为会计准则(或会计标准)和会计原则,当时国内大量介绍和译述西方国家会计文献,使得会计准则这个词成为市场经济制度下会计规范的象征。记得当时还曾就会计准则、会计标准或会计原则的区别或联系以及我们该选用哪一个名称进行过多次讨论和论证,后来在1988年义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组的的研究会主达成一致意见,今天统一用“会计准则”一词,不再在名词上争论了。
现在我们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名词本身的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现在都以其现实存在,直接影响着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当然,由于已经的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际会计经验,会计准则几乎成为新的会计规范的代名词,因而影响更大一些。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会计准则,基本上是指已经或即将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而会计制度所涵盖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且复杂得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两则两制”中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后来陆续的其他行业会计制度,象公路经营企业制度,还有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制度两个会计制度。从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看,表现形式、体例结构、详略程度、政策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区别,但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需要理顺,从而形成有分工又有协调、结构严密的中国会计规范体系。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财政部着手研究和草拟会计改革发展规划时,就提出了会计准则体系这一动议。1991年的《会计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先后提出的《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等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在内的会计准则体系的设想。当时,按行为和所有制制定的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国营商业企业会计制度等基本上是以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为框架的,这就是本文前面所说的,执行的是薄记职能。也有一些例外,1985年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以及1992年年初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除了传统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方面的内容处,也独立地规定了一些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政策。实施“两则两制”时,由于当时《企业会计准则》只有一个基本准则,尚不能满足具体指导企业会计实务的需要,所以根据基本准则按行业制定了13种会计制度。这些行业会计制度也相应地充实一些会计政策的内容,即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方面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随着具体准则制定工作取得进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重叠之处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关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会计准则时,还主要是直观地借鉴西方国家会计准则这名称和形式,那么经过10年来制定会计准则的长期实践,我们切实感到,分要素、分经济事项制定会计准则这个形式,有显著的优越性。一是分会计要素、分经济业务制定会计准则,有可能将某个要素或业务所涉及的定义、特征、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阐述得比较全面且清楚,逻辑严密;而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其核心是账户设置、记录内容和借贷规则,不可能象会计准则那样根据特定要素或业务的需要灵活组织其结构和内容。二是会计准则这种形式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规范形式,已经为国际社会所认同,象法国、德国等国家也开始采用会计准则这种形式。
曾经普遍认为,会计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应当用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现在看来,评价会计制度,应当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就内容来说,通过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等会计政策,并不是绝对不可行。有人说会计制度规定过死,不利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并不是会计制度规定过死,而是财务制度规定过死,不能把财务制度的问题算到会计的头上;就现行会计制度来说,除了仍然过多受到财务制度制约之外,很难说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过死。再说,就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言,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余地将越来越小。会计制度的问题出在它的形式上,即如前面提到的,由于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因此,无法对特定会计要素和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作充分交代,也就限制了它的作用范围,这也是形式决定内容的一个例子。
会计活动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因此,会计规范也就有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可能的要素。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都只包括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而基本上没有涉及记录这个环节,就我国的会计准则来说,必要时也有一些有关账的规定,比如,单设账户还是合并反映,直接转销还是备抵方法,就属于记录的规定,因为不影响计量的最终结果。有关记录环节,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账户的设置、账务处理程序、账户对应关系,账户与报表项目的协调和配合等等。现行会计制度的形式特别适合于记录制度。所以,要不要用会计准则代替会计制度,实际上就变成了还要不要对会计记录环节作出规定?有关记账方面的事,是不是交给企业自己来做?
笔者认为,会计制度有关记录环节的规定,主要是帮助企业设置会计科目和建立会计核算体系,并不象会计准则那样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以,要不要对会计记录环节作出规定,取决于企业会计实务有没有这个需求。离开特定环境,绝对地说取消会计制度或保留会计制度,都是片面的。
近一个时期以来,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建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包括会计记录在内的账务处理作出规定或提供指南,日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新设的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换国家会计指导委员会(即steeringcommittee;我国会计文献大都将其译为“筹划委员会”。笔者认为,译为“指导委员会”更为贴切),其研究课题之一是,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要不要就会计程序提供指南提出决策建议。另外,法国的通过会计制度(即plangeneralcomptibles;国内大多将其译为“会计总计划”或“会计总方案”,这实际上是对法文的直译。法律注册会计师协会最近出版的英文文献,将其译为generalaccountingsystem.笔者以为,为正确表达这份制度所包含的内容,应当译为“通用会计制度”)作为法国会计特色的体现,在西非国家及世界一些地区有很大影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命题也是,要不要提供象法国通用会计制度那样的会计指南。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新经济”一词是由美国人首先提出来的,其含义是区别于过去经常出现的经济周期之传统经济,认为在新的科技条件下,今后的人类社会将免受经济周期之苦。之后,随着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人们又基于各自的知识结构和感知,认为新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或与网络等新产业革命,或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等密切相关。尽管迄今为止人们对新经济的提法和特征尚有不同认知,笔者理解,全球化、网络化、高新科技化、知识化,应该是新经济的本质内涵。
种种迹象表明,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企业的财务与会计,都可以找到信息技术革命等高新科技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所带来的巨大震荡。
从“有效破坏”到规避风险和降低成本
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提升了“有效破坏”的速度,即加快了资本、知识、人才从落后的技术领域向亟待开发的新科技领域转移的进程。这种资源再配置过程的加快,一方面促进了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又有效地降低了资本市场的风险,另一方面又为发展中的企业如何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提供了多种途径,为降低经营成本和提升公司价值开辟了新的空间。
在信息技术革命到来之时,企业的任何一项经营决策都面临巨大的风险,其原因是在整个复杂的生产经营体系中,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决策者难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客户需求的瞬息变化和原材料的分布与供应情况。因此,企业经营需要加倍投入物资和人力等资源以应付信息匮乏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为了防范风险,企业的经营成本不得不一再提升,刚性很强,亦即边际成本剧增,而边际效益锐减。例如,在信息不明的情形下,企业只能通过超量储备资金和货物方能防范不测,此种理念在公司理财和财务报告中处处体现。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预测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其决策将更多地依赖最新最快的适时信息,进而提高资金和存货储备的准确性,节约资源和降低经营成本。
对企业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善了其预测和决策的方式,改变了其销体系和模式,缩短了研发(R&D)周期,这一变化,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预示着成本管理的一场变革在所难免。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以销定产”的经营方式注入了新的内容,戴尔(Dell)模式证明:1)存货减少了,降低了库存成本;2)与客户直接有效的沟通,避免了不必要的多余的产品功能,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3)研发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几乎同步进行,效率大增,在降低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研发本身的机会成本;4)借助于信息技术的营销方式的改变与改善,如B2B、B2C等电子商务,不仅大大减少了营销成本,具有深远意义的是这将导致边际成本呈指数级下降,为企业带来递增的边际收益。
经济规模与交易成本
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规模的扩大与交易成本呈同向变动关系,即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其内部组织和管理成本等也将随之增加,导致交易成本的总体上升。因此,企业规模之边界由交易成本来决定。该理论表明,企业规模之扩张与交易成本之降低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现行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有不少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这一理论基础上的。然而,在新经济中,这种理论遇到了挑战。新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网络技术的运用更新了原有的交易和基础设施概念。网络经济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运用,催生出一种新的亚经济形态,即人们所说的网络经济。网络的最大特点是,各种交易突破了由于技术瓶颈所引起的时空限制,交易成本大大下降,交易、生产甚至研发效率迅速提高。网络为经济交易提供了虚拟空间,直接交易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开中介周折;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之迅猛发展,使产易的时间大大缩短,交易的空间不受地理或区域的限制,零库存不再是一种纸上谈兵的空想或虚设的理念,交易各方乃至整个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也就成为事实。更有意义的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影响,MRP、ERP技术的运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由垂直状向扁平状转变,在这种情形下,不论企业规模有多大,其内部组织与管理成本在总量上都不会有多少变化,这就又节约了内部交易成本。
可见,经济规模之扩张与交易成本之降低并非互斥。在新经济环境下,受网络技术的影响,企业的存货控制、现金流量管理、财务组织结构、责任中心的界定和责任成本的构成与确认等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边际效益与订价策略
传统经济学的供求均衡经济理论一直是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建立自身理论与方法的基础,如财务管理中的“投资边际效益曲线”,管理会计中的市场基础订价模型和薄利多销订价策略等。
但是,在网络经济时代,令经济学家和财会人员大跌眼镜的是,那种当供求两曲线相交而形成的市场均衡原理,对一些信息技术产业或企业来说,几乎难以适用。因为在网络经济里,往往是既不存在传统的供给曲线,也不存在传统的需求曲线。
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产品以知识为本,而知识具有可共享、可重复消费、可低代价复制、可提高个人或团队持续发展能力,消费这些信息技术产品就等于消费知识,消费了知识也就掌握了知识;消费者再将这些知识作为资本要素投入,并通过与其他要素的有机配比和使用,提高了投入要素的边际效用。在新经济中,在边际成本不断下降的同时,一方面是传统的订价规律被破坏了,另一方面却是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产业的边际效益的递增。因此,研究新经济环境中新兴产业的供求关系、订价策略、边际效益变化动态,将成为管理会计领域的新课题。
无形或虚拟经济与价值评估
1999年6月30日在美国芝加哥安达信全球培训中心举行的“安达信经理研讨会”上,面对来自全球各地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625位高级经理们,安达信伦敦事务所的管理合伙人理查德·博尔顿在其演讲中指出:无形经济的发展正在对全球经济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影响。
新经济的另一耐人寻味的特征是,由于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一些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其会计的账面价值大相径庭,当我们将高新科技企业与传统制造业企业进行对比,便会发现这些差异在这些企业之间的表现是完全相反的。1998年,微软公司的账面价值是5亿美元,而其市场价值则有1020亿美元。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或无形之手)正在拉开各企业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并使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朝不同的方向变化(或是正向差距,或是反向差距)。可以说,迄今为止,尚无人能够肯定这种差距究竟还会有多大。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新经济导致了无形资产的增加和社会财富的虚拟化。当人们发现传统会计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所产生的账面价值,不能代表或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全部经济资源,尤其是那些高新科技含量高的知识产权,被随意费用化了的与高新科技有关的巨额研发支出,以及掌握了先进知识的人力资源,或者是无法代表或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资源的真正价值或全部价值,人们对会计的极度失望是可想而知的。1999年8月末,在央行行长会议上,格林斯潘在分析“股票价格在过去5年里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增长”之原因时指出,由于应被视为资本投资的信息技术领域的?蹲手С觯涣腥肓朔延每钅浚佣构纠笤诓莆癖ū砩系氖值陀谑导手怠C娑韵质担嗣遣坏貌涣肀脔杈叮罢夷芄磺∪缙浞趾饬科笠导壑档谋秆》椒ǎ识髦质视π戮没肪骋蟮钠笠导壑灯拦览砟詈头椒ㄒ簿屯延倍觥?nbsp;
企业的市场价值远离或背离于其账面价值,表明了市场参与者并没有视账面价值为企业的真正价值或内在价值。那么,什么是企业的价值呢?企业价值如何度量方显恰当呢?有迹象表明,一些著名的国际咨询公司和国际会计公司正在积极地探索这些问题,并通过实践,摸索出了判断企业价值的一系列方法,如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通过实体现金流量贴现模式和经济利润模式确定现金流量来度量企业价值的方法,普华会计公司提出的以度量公司价值来确定股东价值的方法,斯图尔特提出的以经济增加值(EVA)为导向的价值评估法。这些方法都有一个较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并没有把价值评估单纯地基于会计利润之上,而是其于现金流量之上,这多少顺应了“现金流量至尊”的新财务理念的要求。但是,这些方法并没有完全满足新经济中对企业价值评估的要求,特别是那些与信息技术产业有关的资源,如网页域名、IT人才资源和不可估量的客户资源,还有那些影视(如好莱乌)、传媒、艺术、体育(如俱乐部和球星)、娱乐(如迪斯尼乐园)等人类文化知识产业及其所派生或衍生出来的大量的资源,其价值究竟如何评估呢?
此外,更令评估师、分析师束手无策的是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定位问题。如果说麦肯锡、普华、斯图尔特的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尚能适用于传统产业,但对于网络产业而言,它们就很难走运。事实证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在创建初期、甚至连续几年并无盈利,但是,投资者为何还是对其抱有一定的信心呢?因为人们看好其未来巨大的、传统产业所无法比拟的盈利空间,这样的盈利空间也就成了在证券市场上人们斟酌其公司价值的基础。那么这样的盈利空间又是被如何估计出来的呢?事实是,互联网公司上市之目的首先是利用证券市场印证其市场价值,然后再利用这种价值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扩大规模及市场占有率,吸收大量的客户资源和其他经济资源,实现巨额盈利。这正如哈格尔指出的,互联网不仅以更快捷、更低成本的技术手段创造价值,最重要的是力图发掘出其蕴涵的丰硕的创造价值的机会。简言之,互联网公司价值定位之关键是其预期价值的大小,而这将由网站访问次数、注册用户量和现金流量等众多的无形综合因素所决定。
无形经济中的价值评估确实是一个大难题。人们至少有理由对传统的财务与会计提出这样的问题:企业的价值何在?企业的价值动因有哪些?
无形经济中所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也值得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认真对待与思考。笔者认为,我们的CPA回避不了这些问题:CPA为其客户(企业)提供的服务哪些是物有所值,对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经济提出的挑战,CPA是固守传统审计业务阵地,还是抓住机遇开拓与无形经济密切相关的咨询业务?随着新经济的发展,CPA行业是否也会出现相应的变革?我们能否接受这样的事实:在CPA业务中,传统的审计等鉴证业务正在成为“夕阳产业”,而新近涌现出来的大量的咨询业务正在成为“朝阳产业”?
信息经济学的假设前提还存在吗?
信息经济学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是:交易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又有获取信息时间不对称和信息内容不对称两种;人们所得到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这种假设在传统经济环境下是成立的,故受经济理论的影响,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中,有不少成果和政策源自于此。一般认为,能否全面、准确地得到信息,是人们进行正确决策之关键,同时也决定了博弈双方在对阵中所处的地位和优势。在新经济中,这种假定和现实性受到了挑战。因为信息的专有性和独占性受到了冲击,新经济创造了大量的与信息有关的产业和从业机会,形成了专门从事信息开发、交易、咨询等新型市场;信息被作为商品开发、采集、筛选和处理,并借助于网络技术,以几乎实时之速度,快捷而又全面地传达给其消费者。人们获悉信息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性大大减少了,诸如信号传递模型、隐蔽行为的道德风险模型、逆向选择模型和信息甄别模型等理论模型的解释不再那么充分或有说服力了,以往这些模型所描述的经济学现象正在逐渐被新现象所替代。总之,强大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产业,弱化了信息经济学的原有假定。
例如,在互联网环境下,由于与企业有关的税收、海关、银行、工商、统计、社会保障等信息,均受到了实时监控,并可在网络中及时获悉与共享,企业的行为不再向过去那样神秘,人们对企业价值的判断不用非得基于帐面价值,而可以通过大量的信息来源,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更合理更科学地加以完成。因此,有关信息(特别是针对帐面价值的信息)的鉴证意义也不如以往显得那么重要了。
知识财富与激励机制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人们在讨论经理人认股权计划(股票期权)的财务与会计问题时,往往忽略了产生股票期权的深刻的历史背景。股票期权源于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美国对经济结构调整而出现在硅谷的新经济。以知识要素为驱动力的新经济,必然要求对企业制度加以创新。事实表明,一方面,知识需要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才能获得,另一方面知识又具有外溢性。为了稳定那些掌握了知识的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防止知识的外溢,仅仅付给工资报酬是不够的,因此,一些高新科技企业普遍采用激励型认股权计划,给予的对象主要是公司CEO或掌握核心技术与知识的员工,使其收入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工资,二是股票期权和红利。由于企业员工既有工资收入,又有股权与红利收入,新兴产业就可以在这种激励计划的制度安排下,采取降低工资成本、增加股权及利润分红的办法来达到以下一些目的:第一,通过降低工资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达到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其二,只要股权与红利收入的增加足以补偿工资的下降,并能导致总收入的增加,那么企业就可以通过增加员工的股权与红利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与创造力;其三,采用以上方法,企业不仅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而且可以达到保护知识产权、防止知?锻庖缰康摹H肥担?0年代始自美国的这一激励制度,“栓住”了一大批科技与管理精英。另外,实践表明,推行股票期权计划,对于降低成本,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发展至今,以股票期权为核心的认股权计划已形成了以下几种类型:
1999年以来,京、津、沪、武汉、穗等地的一些高新科技上市公司也相继进行了股票期权之试点。
可见,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出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人才队伍的稳定,问题的处理等需要,引发了股票期权的创新,也带来了新的财务与会计问题。所以,有关股票期权的设计、规划、管理和核算等,已经成为公司理财与会计核算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对财务与会计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笔者以为,主要的影响是有别于传统产业融投资方式的风险资本的融投资运作机制与方式,以及所引起的价值评估问题。对财务管理而言,人们首先要弄明白的是风险资本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究竟何在?如何度量和防范之?在该市场中进行融投资的特殊性有那些?与传统资本市场相比,风险资本市场不同阶段的资本供求关系与结构有何不同?融投资过程中,相应的资金成本和投资效益如何加以确认和计量?风险公司的问题怎样处理?相应的财务监控和激励机制如何建立?
对会计处理而言,投资支出资本化,风险公司的边际效益,风险公司及风险资本市场的财务报告披露等,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e-商务环境下的管理变革
尽管何谓e-商务环境迄今尚未定论,但实务中一般以为,在互联网中从事商业、管理和组织运作活动,则是其实质。前面在讨论信息技术发展对经济规模与交易成本的影响时已经指出,由于网络技术的影响,MRP、ERP技术的运作,企业与外界的交易方式、内部的组织结构与管理过程均已发生了巨变。对传统产业的影响甚至更大,从而导致了这些产业里的企业发生了激烈的变革。对此,杰克·韦尔奇(通用电器的CEO)、约翰·钱伯斯(思科的CEO)、卡利·菲尔林纳(惠普的CEO)、杰夫瑞·斯基林(沃尔玛网络公司的CEO)等传统企业的巨头都有切身的体会。这些变革包括:
电子商务改变了首席执行官(CEO)和首席财务官(CFO)的管理职能。
用全球互联网技术手段将传统的财务管理和会计系统改造为一流的财务支持系统,同时也降低了大量的成本,如美国一家著名的从事互联网硬件和软件开发工具的制造商“太阳微电子系统公司”开展了电子商务之后,取得了以下一些成果:节约了:50%的采购费用,30%的账务处理成本,75%的差旅和费用处理成本,38%的全球性的单证处理成本,30%的工薪成本。
更重要的是,各管理部门利用互联网提高了工作效率,变得更加精干了,从而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业务分析,将财务工作之重心由数字加工转向协助CEO制定战略目标。
财务走向集中式管理,会计信息实时动态化;财务、会计与业务协同处理,管理信息全面集成。
由于互联网的技术支撑,建立与全球经营一体化目标相吻合的财务支持系统不再是一个难题。
受电子商务环境之影响,企业在依赖互联网与其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交易,改变了其传统的交易方式的同时,企业内部的财务组织结构和功能划分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交易的实时监控及其信息的实时记录和传递,价值和物资的高度同步流转,改变了传统的财务组织结构和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从决策制定和预算规划,到业务审批和授权执行,再至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在网络化管理理念和技术环境下,使财务与会计的适应性和控制性达到了最大化和最优化。业务记录和会计信息在相关的管理层面充分地得到了共享,即时监控和及时决策不再有时间的隔阂,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不再是“孤独的旅行者。,在MRP、ERP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支持下,它们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大家庭中,天地一新,效率更高,乃至改变了CFO的命运和地位。
会计规范将何去何从?
历史表明,会计演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公允价值 会计毕业论文
为了保证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我国在2006年颁布了三十八项会计行为准则和基本准则,并且在会计准则中有条件、谨慎和适度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理念中的计量属性。为了保证国家公平纳税和财政收入,我国对于企业所得税法和相关的实施条例在历史成本核计的基础之上,对于以非货币形式所获得的企业收入也利用公允价值理论进行了计算。在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中都充分利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然而在这两者之间,虽然存在较多的共性,但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因此可以进行相互借鉴。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上的比较
现阶段,国际组织和各国对于公允价值的基本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但一般情况下将其定义为:在会计计量日,对实体市场参与者相互之间所进行的交易中资产出售所获得的价值,或是负债转移所必须支付的价值所进行的报告,也就是当事人在市场交易中,自愿进行负债清偿和资产交换所产生的金额。而我国则将其定义为:在公平的市场交易中,交易的双方在全部熟悉情况的前提下,自愿进行债务清偿和资产交换所产生的金额。
由此可见,公允价值并非是对于非货币财产的主观评价,而是充分参考各项标准之后所拟定的,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公允价值形成于市场的公平交易,且这种交易是自愿进行的,双方都对交易情况有着清楚的了解,所以,强迫进行的清算和交易过程所产生的金额并不能作为公允价值。第二,在公允价值的计量中,其对象必须是所有交易者,负债和资产都具备一定的公允价值。第三,公允价值中交易的双方及其交易行为,并不一定是现实的戓特有的交易双方或交易行为,也可是虚拟的或者假定的交易双方或交易行为,其价值的主要确定手段是估值技术。公允价值计算的主要特点在于交易市场的公平性,因为公允价值产生于理性的交易者在自愿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交易,所以,公允价值取决于交易者在完全掌握市场信息时,双方对于市场资产的实际价值所进行的估计,以及由此形成的公允价格,而与交易是否实际发生并无直接关系。
综上,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十分强调交易的自愿性、对等性和公平性,公允价值是一种双方协定的交易价值,是由估算产生的,其所反映的是市场的模拟价格。税务会计的公允价值的含义基本可以概括为:由市场价格所决定的价值,也就是说,税务会计所涉及的计量属性是市场的现行价格。公允价值在税务会计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公允价值在企业所得税中的应用是指企业交易中所产生的商品价值的确定依据是公允价值。
根据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对纳税人销售应税劳务或货物以及企业销售行为的价格在无正当理由而明显偏低的情况下,要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企业的应缴税额。如关联方与企业进行交易活动,企业需要视关联方为与企业无关的个人或是企业,并且根据市场价格或是计价标准来处理相关的费用和收入。税务会计也可以利用重置成本属性进行计量,重置成本是指企业所购置的与原资产相似和相同的资产,此类资产的价值应与市场价值相等。然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中的现值和可变现净值不同,这主要是由于税务会计中一般没有减值准备这一概念,在税务会计中十分重视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因此,不确定性信息是税务会计所不能接受的。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公允价值的相互借鉴分析
1.在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方面的借鉴。
税务会计对于公允价值的使用通常局限在实体经济上,而财务会计对于公允价值的使用不仅限于实体经济,也可以使用在资本市场当中,这也是税务会计应该加以借鉴之处。税务会计要关注资本市场上公允价值的应用,从而为公平征纳税款提供保证。现阶段,在交易市价较为活跃的资本市场上,财务会计中的公允价值理论已经基本上为税务会计所接受,但仍未应用于没有上市进行交易的各项金融工具之中,以未上市公司股权的激励政策为例,公允价值理论很难得到应用,而只能以其自身的净资产作为征收税款和确定价值的基础。
2.确定公允价值技术方面的借鉴分析。
在公允价值的层级中,第一层级的计量是以较为活跃的,且能够核实并定期获得的市场报价为基础的,也是绝对可靠的。第二层级的计量是以市场报价以外间接或直接获得的市场参数为基础的,这部分是有可核实依据或能够核实的。在选择模型或进行相关调整的过程中虽然难免参杂一些主观因素,但基本不会对计量结果发生较大影响,所以,这一层级也是基本可靠的。第三层级的计量是以不可观察的参数为基础的,也就是市场参与主体的主观判断和估计,具有较高的可操控性,可靠程度较低。由于将公允价值应用于市场交易活动是一种无法避免的趋势,第三层次的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为了避免对于模型的过度依赖,提高公允价值计算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尽量减少波动和未来现金流折现及估值技术的难度,应该在财务会计中借鉴税务会计常用的计算方法,通过成本利润率来计算,但是,要注意成本的利润率是可变的。
同样,税务会计在确定公允价值时,也要适当借鉴财务会计的确定方法,不能由于主观认为确定公允价值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判断和假设,就简单地判定公允价值的确定结果是不可靠的,而是要按照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和具体的市场条件来加以判断。只要公允价值的评价机构掌握正确的评估技术和有效的市场环境,其所做出的评估结果就基本可以认为是独立客观的。
3.在公允价值操作指导的制定上的借鉴分析。
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于财务会计通常会分为三个基本层次,所以,要按照计量的特征,将资产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制定出一定的操作指引来对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现阶段,在我国的财务会计中,只有一部分的金融工具使用了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其他的资产在计价时只是有条件地、适度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然而,在实际的财务会计工作中,区分各项资产到底需要采用哪一层级来计量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制定具体的公允价值操作指引是十分有必要的。公允价值应用于税务会计之中,在划分层次时具有十分明确的思路,这是因为对于层级的使用,税法做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毕业论文即只有在无法取得上一层级公允价值时,下一层级的公允价值才能够获得使用,所以,在使用时具有较强的刚性,在财务会计制定公允价值的操作指引时这一点可以得到充分的借鉴,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企业为获得利润而对公允价值进行操纵。
4.公允
--> 价值使用时的外部监督与内部控制上的借鉴分析。
财务会计在对通过公允价值计价的上市公司的每一层级制定出相应的操作指引以后,为有效避免企业刻意选择有利于自身的计量手段,还要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各层级计量的有效实施提供保证,而且还要在一定范围内受到外部进行的监督和管理,会计师事务所所接受的社会公众监督和审计监察就是较为典型的外部监督程序。税务会计公允价值对于层级的使用会受到法律的严格控制,且这种控制在程序上是十分谨慎的,这也是财务会计应该充分借鉴的内容。然而,在税务会计中,对于公允价值所进行的内部控制能否得到完全的执行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现阶段仍然由税务机关进行独家的认定,而在这一点上,税务会计应该借鉴财务会计的具体做法,也就是接受来自于外部的监督。
5.在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方面的借鉴分析。
财务会计在确定公允价值时,要特别注意确定相应的信息披露方式。当公允价值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幅度,以及市场投资者缺乏足够的理性的条件下,计量日会产生偶然性较大的信息,所以,要适当地借鉴税务会计中当前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手段,从而保证非市场因素的显性化。财务会计对于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制度也是值得税务会计借鉴的,这种信息披露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纳税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我国现阶段对于纳税人基本纳税信息在财务报告上的披露还仅限于基本的纳税数据,而没有计算这些纳税数据的过程和方法,披露信息的透明度较低且信息数量很少,对于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的计税过程信息更是完全没)有涉及,但财务报告又是社会公众和投资者唯一能够获取企业纳税信息的渠道,所以,在今后的财务报告中必须要加强对于税务会计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理论由于自身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并且在我国的财务会计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税务会计实务中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所以,应该对公允价值及其相关的理论做应用价值分析,从而使实践与理论进行相互联系,对公允价值理论进行应用性的实践指导。在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中应用公允价值理论,虽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碍,但从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长远发展来看,将公允价值理论应用于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将成为日后重要的发展趋势,并且会随着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日渐完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腾春慧.新企业会计制度下改革与完善财务报告探讨[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23
[2]董盈厚.计量属性选择与所得税会计信息质量[j].财会月刊.2007(9):11
摘 要:文章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关于高校合并、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及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会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进一步完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理顺财务关系。
关键词:教育资源 高校合并 高校民办二级学院 高校后勤社会化
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我国高校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一是采取校际优势互补,进行资产重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二是利用国内外其他组织的财务资源,合作办学,开拓教育资源;三是在高校内部进行改革,逐步实现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总结高校在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会计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有利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一、高校合并中的会计问题
为了增强我国高校的办学实力、扩大办学规模,完善学科结构,优化办学资源,在21世纪初,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相当一部分院校进行了重组合并,连续三年三大步调整了中央部委院校的管理体制,涉及31个省、市、自治区,60多个部门和900余所高校。迄今,已有556所高校经合并调整为232所,并调整了509所高校的管理体制,组建了一批新的综合性和多科性大学。高校合并的过程也是会计合并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高校合并中的会计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高校合并过渡期的主要会计问题
1.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合并高校只有在全面财产清查的基础上,才可能建立一套真实的、合并高校的新账簿。合并高校全面财产清查的内容应包括:对现金、银行存款的清查;固定资产、家具用具、图书资料等实物资产的清查;对债权、债务、投资及无形资产的清查,特别是对债权、债务要了解其形成过程、原因、时间等具体情况,以便采取积极的措施,清理资金旧欠,搞活资金运用。通过清查,摸清合并各校的实有资产,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确保国有财产的完全和完整。
2.建立统一的账簿资料。在进行全面财产清查的基础上,对清理出的财产盘盈、盘亏问题,要及时调整账项,使账实保持一致,在批准处理前,作为“待处理财产损益”处理;并查明原因,尽可能在账簿合并之前进行转销;对确定在短期内无法处理的“待处理财产损益”则暂时挂账。各校在财产清查的基础上,编制财务合并基准日报表,经审核无误后,作为建立新账的依据。
3.建立统一的财务制度。对合并各校新发生的财务活动,需由新的财务制度来规范。对资金筹集方式、资金的使用和分配方式、资金的使用范围、费用开支的各项规定、资金使用的审批权限及监督手段等需通过制定新的统一的财务制度来规范。
(二)高校合并后的主要会计问题如果高校合并后,只是达到会计核算和管理形式上的统一,未能达到重新整合教育资源的目的,在高校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应充分发挥合并高校后的整体优势,提高办学质量,使新高校更上一个台阶。因此,高校合并后的会计问题要站在更高层次上,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整合资源,开辟新的筹资渠道。高校在合并后,实力应该增强,会计上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拨款是高校惟一的收入来源,高校资金运动实质上就是预算资金运动,根本不存在高校自身的筹资活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化经济形式的出现,高校扩大招生对资金需求量的增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筹资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高校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 了高校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新格局。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已明确了高校的法人地位:“高校自批准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因此,高校作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已确立了高校作为筹资主体的地位。合并后高校的发展需要挖掘新的筹资渠道,合理有效地配置高校财务资源。首先,从银行方面来看,对高校合并后整合的实力看好,加之目前在企业效益普遍不好的情况下,教育的回报是稳定的,资金流向教育市场的可能性很大,高校在充分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基础上,应争取银行贷款;其次,合并后的高校,由于整体实力提高,应寻求更高层次的合作办学,争取投资方的投资,提高办学层次;再次,还可申请世界银行贷款、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国外资金;发行教育债券;建立教育投资基金等。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要注意防范筹资风险及相关会计规范的配套改革。
2.完善内控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合并后的高校,摊子更大了,其会计管理要更多地依靠制度建设和制度控制,而不是通过“人治”。2001年6月22日财政部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使各单位制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有了依据。加入wto后,我国高校不仅面临着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而且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高校只有采取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来赢得教育市场。为此,规范高校会计行为,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极为必要。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应主要从财务管理权力和内部经济责任体系等方面来完善。
3.实现合并高校会计核算网络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会计电算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校合并后,在财务运作上要解决由于校区分散布局给会计核算带来的时空问题,会计核算网络化可以达到各校区资源共享,通信方便快捷,财务分布式处理,远程账簿报表输出等目的,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合并后的高校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实现会计核算网络化。一是合并后的高校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大都由几个校区构成;二是合并后的高校经济业务繁杂,工作量大;三是合并后的高校大多建有校园网络系统;四是高校人才济济,不乏网络专家。高校会计网络化需要注意网络环境的安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配套建设。
二、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的会计问题在《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规范下,我国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应运而生,据重庆市教委2002年9月的统计资料,重庆市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已发展到13所,本专科专业56个,年招生7500人,在校生规模18500人。随着这种新的办学方式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会计问题,如何明晰高校及民办二级学院的财务关系,保全高校的国有资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的性质1997年国务院颁发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系统地规定了民办教育的方针、政策,对民办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目前兴办的高校民办二级学院的种类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捐资办学,二是投资办学。我国民办二级学院一般是采取投资办学的形式,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思想境界所决定的。从目前我国兴办的高校民办二级学院的组织形式来看,投资办学一般采取双法人结构模式,即高校本身属于教育法人,而高校的民办二级学院一般既是一个非企业法人组织,又是高校的二级单位。根据法人的法律界定,法人应有自己的独立财产并且与投资人的其他财产相分离。而在《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却没有关于投资办学相关的管理办法,即如何明
--> 晰投资办学的产权归属及投资者回报等问题。高校属于非营利性单位,其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但这不等于说他们不能盈利。这里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正确理解不以营利为目的与净收益的矛盾;二是民办高校净收益可否分配。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民办教育的相关政策,提出在民办教育收费中,应体现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学校收费标准应与办学主体的筹资方式相适应,但教育部最后强调,民办教育应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收费原则,同时学校收费不能替代各级政府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必要投入。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供给普遍不足的情况来看,其他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国外投资者等各方投资兴办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培养了更多的人才,增进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起到了弥补政府教育经费不足的作用,说明民办二级学院在总体上的公益性是一种客观现实。同时,教育是一种收费服务,教育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较大缺口为教育产业留下了获利空间。由于目前我国财力不足,民办高校暂时难以获得政府的资助,而逐渐向市场组织靠拢,采取全额成本或高额成本收费,以此获得经费的积累和盈利。因此,“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不等于不存在结余,对民办二级学院来说公益性和收益性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辨证地对待民办二级学院公益性和资本的增值性矛盾;其次,投资办学能否将收益的一部分向投资人分配?从资本具有增值和保值的本质来看,如果不允许民办二级学院的投资人获得任何回报,那就等于要求投资人捐资,这不符合当前我国国情,其结果将挫伤投资办学者的积极性,必然会导致高校民办二级学院的消亡,因此“不以营利为目的”必须建立在对公众根本利益有益的基础上。只要高校民办二级学院以社会效益为最高目的,能保证为社会提品或服务所需的正常经费,在规定将大部分结余用于学校的扩大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小部分结余用于投资办学者的回报,应该是不违背“不以营利为目的”宗旨的。
(二)高校民办二级学院亟待解决的会计问题高校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按《高校会计制度》的规定: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下,可采用三级核算方式核算会计单位的收支。这种财务关系是以经费领报关系来确定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以财政拨款为单一筹资渠道的管理模式。从民办二级学院的办学方式来看,一般是高校以国有的土地、教学楼等有形资产、师资力量和声誉等无形资产投资,而其他投资者以货币及提供国外学习途径等资源投资。因此,不能再采用经费领报关系来确定与民办二级学院的财务关系,而需要分清投资各方的产权归属,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同时需要正确制定合理的投资回报。如果我们不理清高校和民办二级学院的财务关系,解决相应会计核算问题,则可能使民办二级学院挖高校的墙角,造成高校国有资产的流失。为了适应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不仅需要完善高校净资产保全的核算体系,还需要建立和完善高校资产管理机构,设置高校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并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高校的资产管理机构受托对高校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根据有关的政策,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办理资产的调拨、转让、报废等手续,把价值管理、实物管理、产权管理、效益管理结合起来,明确产权,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这样国家利益才能切实得以维护。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会计问题
1.建立全面成本核算体系。高校后勤改革,是将行政管理、福利服务、由拨款驱动的行政运行机制转变为靠市场驱动、成本经营服务、竞争收费、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企业运行机制。企业依靠竞争获得生存,而加强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成为高校后勤实体竞争的主要手段。高校后勤实体首先要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其次是建立全面成本核算体系。高校后勤实体的成本核算体系应结合高校后勤的实际业务情况,参照执行同行业或相近行业的成本核算制度,如修缮中心、运输中心,可参照相应企业会计制度核算,并合理划分成本核算范围,严格成本管理,实现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更好地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
2.高校后勤实体投资多元化问题。在大力提倡高校后勤社会参与的情况下,高校后勤可以吸纳社会资金,以扩大高校后勤实体的经营能力。后勤实体投资多元化,将改变后勤实体的投资体制和所有制形式。在这种背景下,不仅需要分清投资各方的产权归属,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提出了建立和完善高校资产管理机构的要求。
3.分别核算纳税与不纳税收入。凡是从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剥离出来,形成的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后勤的经济实体,按照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对高校提供的教育劳务,包括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的各种服务均享有税收优惠政策;而对外提供的劳务则不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的经营活动收支,以便于进行纳税申报。
参考文献:
会计造假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丽.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J].会计之友,1994,(05):23.
[2]陈红.治理经济犯罪首先要治理会计犯罪[J].广西会计,2003,(05):1617.
[3]刘琪瑶,赵敬.会计违法与会计犯罪的界定[J].辽宁财税,2002,(12):43.
[4]罗韵轩,彭志军.从安然公司破产看根治上市公司会计造假[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04):3235.
[5]程安林,梁芬莲.会计造假的博弈分析与监管的政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05,(02):223224.
[6]甘群.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手法与治理[J].财会研究,2006,(12):5152.
[7]冯述娜.会计造假手段揭底[J].现代商业,2008,(09):41.
[8]程安林,梁芬莲,黎军.会计造假与会计监管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9,(06):142144.
[9]杨欣.会计违法与犯罪刍议[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07):126128.
[10]彭海红,汪忠华,邓文娟.有关会计犯罪问题的浅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3,(07):168169.
[11]程安林,梁芬莲,季洁.基于会计舞弊的内部控制形式有效性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02):7787.
[12]陈周.会计信息失真的伦理学分析——从猴王集团破产案谈起[J].四川会计,2001,(10):79.
[13]中国证监会.关于红光实业公司违反证券法规行为的处罚决定(证监罚字[1998]75号)[Z].
[14]清怡.银广厦重组似蜀道难[N].西安晚报,20010910
[15]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相关处罚决定[Z].
会计造假论文参考文献:
[1]林中乔.从绿大地案看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治理与防范[J].金融经济,2012.
[2]张兰澜.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财会研究,2012.
[3]刘婷.透视绿大地财务违规事件[J].财务与会计.2013.
[4]张慧.论会计造假与会计犯罪[J].现代商贸工业,2014.10.163-164.
[5]唐漪乔.关于创造性会计在财务报表中的运用的探讨——安然公司案例分析[J].现代商业,2012.33.267-268.
[6]赵立忠.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企业价值关系实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7]王彦明,吕楠楠.我国上市公司外部监督论略——以“看门人”机制为分析进路[J].社会科学战线,2013.12.165-171.
会计造假论文参考文献:
[1]杨萍萍.ZXYY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4(05).
[2]刘飞.浅析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及其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
[3]孙玉鑫.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4(09).
一、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舞弊的方式
(一)电脑硬件方面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对电脑硬件的要求比较高,硬件是保证会计电算化正常进行的基础。有些系统操作人员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不按规定使用硬件设备,比如,非法插入硬件装置,截取会计数据和商业机密,有的出于非法意图,通过网络远程连接,实时监控电算化系统,获取会计数据,还有的通过破坏传输系统,使系统瘫痪,毁灭舞弊证据等等。
(二)电脑软件方面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有些财务人员对业务流程熟悉后,就会在计算机程序中做手脚。比如,篡改非法指令,将未经授权的内容变为授权内容,或者篡改授权的额度,这些非法程序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还有些加入非法程序,截取会计数据,或者获取合法用户的口令等验证信息,然后以合法的身份登录系统进违法活动。
(三)会计数据方面
首先,篡改数据,这是较为简单和常见的舞弊方式,即在进行账务处理时,输入虚假的会计数据,虚构经济业务,改动经济业务发生的金额等。其次,修改会计数据,有时候为了粉饰某些指标或者利润等项目,对原有的会计数据进行适当的修改。或者在数据输出时对报表数据进行随意的修改。再次,偷窃和泄露数据。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信息多数存储在于硬盘、光盘等磁质介质上,有些不法分子会采用私自拷贝等方式,窃取会计数据。
二、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舞弊的成因
(一)电脑硬件和软件本身的缺陷
硬件方面,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硬件主要由储存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这些硬件设备需要日常的更新、维护,很多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对硬件的后续投入不足,部分设备老化,有些不能支持软件的更新,导致安全性不强,运行效率较低等问题。
软件方面,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软件以商品化软件为主,由软件公司研制并销售。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财务软件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财务软件在安全性等方面存在问题,不符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的规范》要求,软件设计上的漏洞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舞弊的机会。
(二)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构建不完善
近几年来,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很快,但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比较滞后。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会计电算化的专门法律,多数是用管理办法和基本规范来约束会计电算化工作。由于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致使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舞弊行为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不法分子违法违规成本较低,导致舞弊现象屡禁不止。
(三)企业内部控制不够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需要相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支持。不少企业虽然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但是缺少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或者内部控制体系得不到良好的执行,导致会计电算化无法正常的发挥作用。内部控制的缺陷往往会导致不法分子超越管理权限进行软件或者硬件的舞弊。有些岗位分工不够明确,授权制度不够合理,操作人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窃取、篡改会计数据等等。
2、内部审计和监督不力
企业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是杜绝舞弊行为的最后一道屏障。目前,很多企业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对会计数据、会计流程的审计力度不够,会计实现了电算化而审计工作还停留在手工阶段,造成审计工作的滞后性,审计发现舞弊时已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另外,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审计需要审计人员掌握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但内部审计人员对于这些技术的不熟悉,在审计时不能发现舞弊的迹象,无法解决存在的潜在问题。
(四)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电算化集信息技术和财务核算、管理等知识于一体,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会计人员掌握会计核算流程,还要具备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有些财务人员知识陈旧,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核算流程的要求,对会计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对于舞弊行为也不能及时发现,致使企业发生巨大损失。还有些财务人员道德素质低,利用手中掌握的技术,谋取私利,或利用会计软件的漏洞和其他方式,篡改、窃取、损毁会计资料。
三、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舞弊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对硬件软件的管理
首先,从电脑硬件入手,硬件是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的基础,企业要不断优化硬件配置,要根据企业组织的特点和业务的需要,严格硬件设备的管理,非操作人员不得越权接触硬件设备。企业要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对硬盘上的数据定期备份, 选择性能较好的磁质介质,系统发生问题时能将损失降至最低。其次,在软件方面,要以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为依据,会计核算软件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增强会计人员岗位及权限设置功能,防止舞弊,减少风险。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数据安全性,最大限度防止操作漏洞,另外,还要配备和升级杀毒软件,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系统的漏洞对系统和数据进行攻击和破坏。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尽快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法制化和制度化。完善针对会计电算化的法律,并增强可操作性,特别要对舞弊行为的惩罚做出明确的规定,加大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企业也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尽快完善本企业的电算化管理制度。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杜绝各种形式的舞弊行为。
(三)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大内部审计力度
1、建立建全内控制度
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推动会计电算化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关于会计电算化的内控制度建设,在管理方面主要有:
(1)人员管理制度。主要是单位认真选聘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职员.对其任职资格进行考核;选好后根据各自的情况安排岗位,进行职责划分。
(2)操作管理制度。包括操作规程、操作权限、操作记录、管理制度及内控制度。比如,对操作权限,单位可以让职员指纹签到和签退。这样可以避免一个职员身兼数职,避免其他人员进入操作等。
(3)数据管理制度。主要是数据输出的管理、备份数据的管理、存档数据的管理和保密制度。比如,应将备份的文档存放在不同的地方等。
在内控方面主要有:
(1)不兼容权限、职务必须分离。这个是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如,系统开发职务与系统操作的职务必须分离;数据录入和审核的职务必须分离;系统操作的职务和系统档案管理的职务必须分离等。
(2)会计电算化人员相互制约、监督。计算机会计和手工会计一样,对每一项可能引起舞弊或欺诈的经济业务,不能由一人全部经手,必须有几人承担等,相互监督制约。
(3)文档安全、保密。如在电算化系统内的财务信息不能被人随意删除,防止备份资料丢失等。
2、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强化监督机制。
加强审计监督是防范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舞弊行为的重要保障。企业要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每个环节不定期的进行核查监督,推行审计的信息化,努力实现审计软件与会计软件的接轨,对会计数据和信息实现实时跟踪监督,还要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弱点,将可能出现的舞弊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此外,要加大审计人员素质的培养,对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和会计业务的培训,增强其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舞弊手段的鉴别能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四)培养复合型的财务人员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提高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的工作效率,就需造就一大批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擅于财务管理,能够熟练地进行财务信息加工和分析的人才,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同时还要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敬业爱岗,实现自我约束。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道德水平,从根本上防止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四、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电算化呈现出向“核算、管理和决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进程中,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大企业内部审计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避免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发生舞弊行为。
参考文献
[I]贺元发,企业如何强化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期刊论文],管理学家,2011(10)
[2]郑姗姗,浅谈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现状和解决措施[期刊论文],中国科技投资,2013(19)
(一)舞弊的定义
美国审计准则第99号公报(SAS No.99)对舞弊的定义是:“舞弊是一个宽泛的法律概念,审计人员不对舞弊是否发生做出法律判断。相反,审计师应关注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行为。区分舞弊和错误最重要的因素是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舞弊是导致审计主体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故意行为。”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对舞弊定义为:“财务报表的错报可能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舞弊和错误的区别在于,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错报的行为是故意行为还是非故意行为。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舞弊是一个宽泛的法律概念,但准则并不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舞弊是否已经发生做出法律意义上的判定,只要求关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舞弊。”
经比较发现,虽然中美审计准则的表述略有不同,但是本质基本一致。其阐述的基本思想为:舞弊是一种故意行为,而非错误,是有预谋的,带有欺骗的性质,一般会涉及到牟取正常情况下无法获得的利益。审计人员不对舞弊是否发生做出法律判断,只要求关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舞弊。
(二)舞弊诱因
美国舞弊审计准则对舞弊诱因表述为:动机或压力、机会、态度或合理化;我国舞弊审计准则对舞弊诱因表述为:动机或压力、机会、借口。
动机和压力是一种外在的客观因素,反映了舞弊行为的一种客观行为动机;机会是舞弊行为能够发生,且可以被掩盖而避免被发现的有利情形;态度或合理化是被审计单位(指管理层和员工)持有一种被歪曲了的道德观,使得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有正当的理由而免于承担责任;借口是指行为者违背诚信原则、道德等为自己的行为找不承担责任的理由。
通过分析可知,中美舞弊审计准则关于舞弊的诱因分析均采用了“舞弊三角理论”,前两个因素基本上不存在差别,都反映了舞弊产生的客观环境。第三个因素只是表述不同,但均反映了舞弊者主观上认为舞弊行为是合理的、可原谅的,使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自我合理化。
二、中美舞弊审计准则的产生背景、环境因素及制定部门
(一)产生背景
我国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迫切的需要加快完善审计准则的步伐,进而满足注册会计师执业的需要,与国际惯例趋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化导致了巨大的审计风险,迫切需要完善审计准则。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舞弊审计准则的部分条款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需要加以修改。三是国际舞弊审计准则做了改进,我国需要借鉴国际审计准则的优点,与之趋同,便于国际交流,更好地发展我国经济。四是会计准则的制定进程加快,审计准则也要相应跟进。审计准则只有与会计准则相匹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提高审计的效率。因此,2007年我国了《独立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
(二)环境因素
美国属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法律体制等相对健全,而我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法律体制等相对落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国情决定了中美舞弊审计准则产生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下。
第一,经济因素在审计准则的制定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而且可以间接对其施加影响。在美国,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各项制度也较为完善,私有化比重很大,因此审计准则的目标更加强调满足多元化的私人投资者的需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化的程度较高,因此审计准则更加强调维护国家、公众利益。美国要比我国更加重视对个人投资者的保护,相反,我国则更加重视国家财产流失、税收损失及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的不利影响。
第二,公众的法律意识强弱。美国的法制比较健全,公众的法律意识比较强;我国法律制度尚需完善,公众法律意识薄弱,因此我国舞弊审计准则执行的阻力更大。
第三,中美文化差异。在美国,人们崇尚的是自由主义,因此舞弊审计准则的制定也体现了其灵活性与指导性,相应的强制性条款也较少一些。而我国在舞弊审计准则的制定中加入了更多的强制性规定条款。
(三)制定部门
美国审计行业一直都是采用的行业自律模式,审计准则,包括舞弊审计准则一直都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制定并颁布。但是,由于在安然和世通等案件中,审计人员未能及时发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怀疑,特别是《萨班斯法案》实施后,美国审计准则的制定不再是完全的行业自律模式,而是以政府监督下的独立监管为主的模式。这表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逐步失去了审计准则的制定权。
我国的审计准则(包括舞弊审计准则)是由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并由财政部颁布的。因此我国的审计准则更具权威性和约束力。但是由于需财政部审批,在内容上增加修改程序较多,耗时较长,在操作性和动态更新方面较差。
三、中美舞弊审计原则
(一)职业怀疑原则
职业怀疑,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一种态度,包括采用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以及对审计证据进行审慎评价。
美国舞弊审计准则中的职业怀疑态度是指要求审计人员克服自身对于客户的信任和对于以往和该客户合作经验的依赖,以怀疑的态度完成整个审计过程。
我国舞弊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以职业怀疑态度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充分考虑由于舞弊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而不应依赖以往审计中对管理层、治理层诚信形成的判断。我国的职业怀疑虽然强调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但是也强调了注册会计师不是鉴定文件记录真伪的专家,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即强调了审计的固有局限,只有存在相反理由的情况下才认为文件记录不是真品。
(二)风险导向审计原则
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是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注册会计师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称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最初的审计风险模型表述为: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风险模型表述为:审计风险(AR)=重大错报风险(MR)×检查风险(DR)。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从理论上既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误的领域。
美国舞弊审计准则对风险的重视程度更大一些,关于审计风险的介绍更详细,而我国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对风险的重视程度更少一些,介绍的不如美国审计准则完全。但是,这并不表明我国对舞弊的风险没有清醒的认识,而是因为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制定准则必须依据国情而定。
四、中美审计师责任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认定一般分为违约、过失和欺诈,可能被追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美国的审计准则没有刻意的强调审计的固有限制,这是因为美国的会计与审计准则相对成熟,会计与审计人员职业素质高一些,而且美国的审计界面临着比我国更大的社会公众压力。我国在独立准则第1141号中虽然提高了注册会计师关于舞弊审计的责任,但是它又强调了审计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审计风险降低至零。即使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恰当地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也不能对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绝对保证。事实上,这种情况是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一致的,我国的会计制度审计制度尚需完善,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而且我国处于改革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舞弊不可避免,审计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