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专业范文

时间:2023-03-03 15:55: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物业管理专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物业管理专业

篇1

1、物业管理(property management),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依据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对物业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并向物业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综合性的有偿服务。

2、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物业管理基本知识,具备物业客户服务、沟通与协调、物业资产经营管理、物业设施设备维护、物业环境与秩序维护能力,从事物业管理服务和物业资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2新时期下物业管理企业的竞争策略

通常情况下,物业管理行业的目标市场以及服务种类都是定位在保安清洁和劳动密集型房屋管理权等内容上,而这对企业所采取的营销手段、市场渠道的拓展以及企业的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等都是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的,并且也会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能力产生影响。在物业管理行业向着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下,服务产品的专业化程度以及科技含量水平的高低将是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2.1建立更加专业的物业维修部门

在物业管理企业中,所涉及到的维修和服务项目是非常多的,相关的专业也很广,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精神生活水平和居住文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所以住户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大到住行,小到衣食,都有着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物业需求,因此,要想满足这些种类繁多的需求,并且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就必须成立专业化的物业维修部门,同时组建一支更加专业的物业维修团队。要有专业的房屋等建筑物的维护部门,要有物业附属设备、基础设施的维修和保养部门,要有相关的场地的维护和管理的部门,要有消防设施的更新、维护和保养的部门,同时治安保卫、车辆管理、庭院护花以及清扫保洁等都要配有专业的服务人员或是服务机构,这样才能真正的组建一个专业的物业维修部门,每一个机构或是个人在各自领域上都有着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物业维修服务,只有这样,得到了所服务住户和业主的信赖和支持,物业管理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2.2提高物业维修人员专业的技术水平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物业管理企业的维修人员大多是从原来各个单位所分离出来的后勤服务人员,这些人员的年纪普遍偏大,并且存在着专业不对口以及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应用的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也十分匮乏。未解决以上所存在的种种问题,首先应大力的实施减员增效的措施,认真研究和分析目前物业维修人员数量过多、用人成本过高并且专业素质较差的实际情况,减员就是实现物业维修部门自立生存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尽可能的精简管理层,同时大胆的放开作业层,对维修岗位以为的剩余人员应坚决的执行减员的措施。在实行减员增效策略的过程中,要利用好相关的政策措施,减下来的人员,可以替代现在由外来雇工所占据的岗位,这样对降低整个企业的工资水平也是十分有利的。对于留下来的物业维修人员,应定期的对其进行物业维修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充分提高物业维修人员的维修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加快物业维修高级人才的培养步伐,可以适当的从外部引进高素质的专业的物业维修人员,这样才能真正的打造出一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物业维修的人才团队。

3专业化发展是新时期物业管理的必然趋势

在新时期下,物业管理企业竞争策略的制高点就是物业管理专业化的发展方向,物业管理不再是传统的大一统的管理模式,而逐渐转变成为全新运作的专业化的管理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物业管理市场的竞争优势才能得到强化,市场特有的竞争力才能得到巩固和提升,所以,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必将成为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趋势。

3.1专业化的发展更加有利于物业管理企业在服务和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统一的模式

也更加有利于企业共享资源和降低成本,通过向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和更加优质的服务,物业管理企业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规模化的经营管理,从而提高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2通过建立专业的物业维修部门以及提升物业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等措施

才能不断满足业主对高品质服务和新生活的需求,提升了物业管理企业的形象力、生产力和扩展力,在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内容中,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活动将更加完美、专业和精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氛围中找到更多的商机。并且借助于这类物业专业化的服务,也能够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3.3在物业管理企业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下,将建立更加专业的服务管理机构,比如说清洁、绿化、保安以及工程维修等物业管理活动都要配备专业化的服务团队,而这也更加有利于统一物业管理行业的服务标准,物业管理专业的服务安排得到进一步的统筹和规划,无论是资金的使用效率还是资金的配置,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篇3

物业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以及房地产综合开发、土地有偿使用、房屋商品化的推进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尽管物业管理在我国兴起颇晚,但发展很快,并且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物业管理取得长足发展。迄今为止,我国物业管理企业已超过2万多家,物业管理人员达250万人,至2010年将增至400万人。然而,物业管理人员多半为半路转行,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整体素质偏低,人才匮乏导致服务水平低是当前我国物业管理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人才成为瓶颈,是物业管理这一朝阳产业所面临的尴尬和困境,因此,我国高校开设物业管理专业培育物业管理专门人才,是新时期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1 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

1.1 人才需求的层次性

物业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从房屋设备维修养护到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及物业管理的理论研究都在其范围之内,这就是物业管理对人才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从物业管理公司的构架上来看,物业管理公司的用人需求包括二个层次:管理层和操作层。管理层包括管理人才、策划人才和首脑人才;操作层包括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同时,从专业教师培育和学科发展研究角度上看,物业管理人才还需要有学术人才,即理论研究人才和教育人才,这就形成了物业管理的学术层。

1.2 实用型技术人才和复合型通用人才并重

现代物业管理涉及物业的种类繁多,有居住物业、商业物业、工业物业和其他用途的物业。物业管理和服务对象有显著的差异,需要一批熟悉各物业特点,掌握常规管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由于每种物业的管理服务工作都会涉及到房屋设备、公共设施的维修养护,公共区域的治安、环卫、交通等综合管理与经营,需要有一批懂得企业管理与经营、经济分析、公共关系学等复合型通用人才。

1.3 物业管理人才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兼备

物业管理是一个典型的以人力资源及智力输出为特征,附着情感价值,并对管理服务模式、技能与方法持续动态创新的行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行业的发展速度使得工作中不断涌现新的问题,这就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从具体工作岗位来看,较为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对动手能力要求颇高的技术工作居多,所以有无实践能力也是物业公司招聘人员的重要考察指标。

2 我国物业管理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而物业管理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专业仅有十年的发展历史。尽管我国物业管理高等教育开办较晚,但发展迅速,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层次不断提高,正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热门专业。

2.1 物业管理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自1996年我国高校中开始设置物业管理高等教育,至今物业管理专业教育发展初具规模。表现在教育形式上,发展了高等职业教育、自学考试成人教育和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在学历层次上,由专科教育发展到本科教育;在学科层面上,专业开设背景和知识前缘不断拓宽。

2.2 物业管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进展明显

虽然我国物业管理高等教育处于摸索阶段,专业教育理论发展还不成熟,但物业管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据有关资料统计,2001年至2006年共出版物业管理专业教材20多本。物业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也正在探索之中。

2.3 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拓展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发展有三种:一是以服务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服务理念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与业主交流的技巧,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胜任总体性的管理工作;二是以技术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型以技能教育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能力,但缺乏管理和经营观念;三是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吸取前两种模式好的办学经验,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强调技能教育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

3 我国物业管理高等教育问题

3.1 人力培养层次偏低

物业管理作为新兴行业,对物业管理人员知识化、市场化、信息化、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现代化物业管理营销已进入个性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整合时期,物业管理行业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经验的专业人才,更需要高层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而目前我国物业管理高等教育仍停留在大专层次和自考层次,大部分地区未开设物业管理本科教育,人才培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用人需求。

3.2 师资建设滞后

物业管理专业是时代和行业发展起来的新行业,但我国物业管理高等教育还没有开展专门的师资教育,造成我国各高校物业管理教育普遍面临师资不足,缺乏专业教师的发展困难。我国各高校中大部分物业管理专业教师是相关专业改行或聘请物业管理人员参与教学,教师整体水平偏低。物业管理专业教师建设滞后,已不能适应物业管理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3.3 人才培养目标错位

面对物业管理市场对技能型实用人才的需求,我国普通高校将人才培养定位在技能实用人才的培养,而普通高校都不具备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师资和教学条件。另一方面,面对物业管理市场对复合型通用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而这类学校也不具备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师资和教学条件。这种只顾及市场需求,而不考虑学校各自的学科和专业背景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势必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3.4 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不成熟

我国物业管理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大多按“四板块一环节”的模式设置课程,即公共必修棵、公共选修棵、专业必修棵、专业选修棵和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各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背景不同,教学资源和师资条件不一,在人才培养目标错位的情况下,面对师资不足,往往按“有什么教师开设什么课程”的“量体裁衣”的原则设置课程,造成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存在一定差距。

4 我国物业管理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

4.1 明确物业管理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根据物业管理专业学科知识综合性的特点和人才需求层次性的要求,物业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必须考虑高校各自的学科和专业背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和准确的定位。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管理层和学术层,以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为主,兼顾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重视师资人才的培养,适当发展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在操作层和管理层,以实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为主,兼顾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

4.2 构筑物业管理高等教育教学新体系

物业管理的教学体系应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模块化的课程设置能较好地适应了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复合型高级人才和教育人才,其课程设置应偏重于理论研究和宏观管理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可由十大模块组成①基本素质;②综合素质;③物业管理法;④物业管理建筑;⑤物业经营与管理;⑥计算机信息系统;⑦智能化;⑧物管理财务;⑨物业绿化模块;⑩房地产模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应用人才,其课程设置应偏重于微观管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课程体系可由三大模块组成①基础能力;②专业技能;③职业技能。

4.3 加强物业管理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明确师资规划,引进重点课程人才;其次,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才环境氛围;第三,人才招聘工作要改变被动、单一的方式,力求主动化、多样化。在师资培养方面需要做的工作是:首先,狠抓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重视学术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其次,加大教师进修力度,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去兄弟院校或国外进修培养;第三,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学校制定政策鼓励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并对本科学历的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督促他们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

4.4 提高物业管理人才培养层次

根据物业管理人才需求的层次性,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是多层次的,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停留在大专层次和自考层次,普通高校应积极推行物业管理本科教育,对学科基础和专业背景较好的高校,应积极开设物业管理研究生教育。因为只有提高物业管理人才培养层次,才能满足物业管理行业对各层次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篇4

一高校物业管理本科专业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校企合作能够保证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仅靠学校的理论知识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掌握一些实际操作技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学生既可以在学校中学习到专业的理论知识,又可以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从而得到系统的锻炼。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激发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较为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提升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

(二)校企合作能够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

近年来,物业管理行业出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势头,物业服务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物业管理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其中,高校的物业师资力量薄弱表现得尤为明显。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使教学内容与实践技能严重脱节,并未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有鉴于此,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物业服务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聘请企业内部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实训课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予以传授和指导,从而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得以吸收和消化,达到培养物业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三)校企合作可以推动物业管理专业的向前发展

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性强,在物业管理专业办学过程中应首先考虑这一重要问题。那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专业技术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此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增强物业管理专业的办学活力,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也能够满足物业服务企业的人才需要,这就能够促进物业管理专业向更加富有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二高校物业管理本科专业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理念不清晰

近年来,多地物业管理本科院校都实施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但是部分学校的实施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对校企合作的理念认识不到位,认为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只是完成学生顶岗实习及学校各种评估的需要,合作的项目大多流于形式,无法满足企业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和实际利益,造成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其中大多数企业合作意识不强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他们只注重选人,不注重培养,没有将育人功能融入物业服务企业的核心价值链中,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没有落到实处。

(二)校企合作效果甚微,流于形式

现如今,许多高校的校企合作大多是学校与企业签订的缺乏实质内容的合作协议,企业认为只要签了协议,就是对学校的支持,导致最终校企合作的效果甚微,合作流于形式。与此同时,学校也只是简单地把学生推到企业实习,对企业的规模、类型不加选择,没有完全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导致培养的人才对企业业务不熟练,无法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和高校的积极性,致使高校物业管理本科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动力不足,流于形式。

(三)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物业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较弱,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有限。此外,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展订单教育,没有设立相应的“订单班”,没有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因此,双方缺乏合作的兴奋点,均没有放在共赢和相互发展的基础上,尚未形成良性的合作机制,合作机制还有待于完善。

(四)校企合作缺乏制度支持,导致校企合作持久性乏力

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要求物业管理专业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持,学校要求物业管理专业开展顶岗实习,但在制度、人员及经费保障上均不到位,使高校物业管理本科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受到极大限制。这种制度支持上的缺失,造成校企合作持久性乏力。

三优化高校物业管理本科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强化校企合作理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物业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在认识到这一模式对企业和高校的重要性的同时,更应强化双方的校企合作意识,鼓励物业服务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培养符合物业服务企业要求的综合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此外,也需要强化相应政策的配套,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政策保障和智力支持,使校企合作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二)建立柔性教学机制

1在教学计划上强化合作

在教学计划上应加强校企双方的合作,共同致力于研究培养高技能物业管理人才的教学计划,使学校的教学计划能够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实现良好的对接;注意应把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计划与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结合起来,增强高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的针对性。

2校企共同培育

“双师型”人才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可聘请物业服务企业的领导为兼职专业带头人,聘请管理及技术层员工为兼职教师,直接参与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及管理,引进具有丰富项目和管理经验的企业人才参与实训中心运作等。此外,公司还可定期或不定期地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为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开展课程培训和技能讲座,结合物业服务企业的多种项目案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此同时,学校应积极引导物业管理专业教师深入物业服务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通过在企业兼职或轮岗,加强企业业务流程的训练,改进各种管理和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地提升物业管理专业教师的职业化水平。因此,物业服务企业与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共同培养、相互聘任等方式,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双师”型教学人才。

3课程建设的深度合作

在课程建设上,物业管理本科高校应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在课程内容的改革和设计上应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企业应用的实用技术。在教学方法上,鼓励教师实施现场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引入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学软件、教学课件以及目前企业应用的物业操作软件等先进设备。在教材建设上,吸纳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参与物业管理专业教材的编写,将企业文化、职业需求等直接融入物业管理专业相应教材当中,实现教材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校企合作的柔性管理机制要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基础、不同工作领域、不同工作环境的知识和技能的需要。物业管理本科高校应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手段、实习实训等方面都应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不断提高柔性管理机制的效率和效果,力求教学和产出的“无缝对接”。

(三)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物业管理本科院校具有以校区为基础的物业管理理论教学的先决条件,物业服务企业则具有人力、资金、生产设备等硬件条件,二者充分合作可以建成集教学、科研、生产、职业培训等一体化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因此,为了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物业管理本科院校应与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实习实训的深度合作。

1建设校内实习实训中心

物业管理本科院校和物业服务企业应根据物业行业对专业人才素质的需求,加大对实习实训基地的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并由物业服务企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建设和完善实习实训中心。此外,还应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能力的训练,将理论知识与实训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2指导校外企业的实训教学

篇5

一、物业管理行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

随着国家对物业管理业政策的明朗化,物业管理行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需求越来越高。所以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的职业能力和规范的操作技能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我国物业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近几年各行业职位所需人才可以看出,物业管理相关行业职位和岗位需求量一直位居前列,所以,在未来较长的时间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将成为物业管理及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必须人才之一。

第一,根据物业管理需求人才规范化和专业化分工方向并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我们将物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岗位定位为:物业管理专员、项目操作员(管理处主管、综合楼宇管理员、绿化管理员、会计员、设备维护工程师等)、物业工程技术人员、房地产中介经纪员、物业职业经理人、物业咨询公司工程咨询师等与物业相关的职业岗位。

第二,湖北省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来源可分四类:第一类是其他1相关行业转业人员,这类人员缺点为学历低,技术水平低,专业素质缺乏,不符合未来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再一类则是由原本的房管部门职工转职而来的,他们对物业管理的模式并不熟悉;另一类是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专业和行业背景的人员,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但缺乏对物业管理细微管理层面的能力;还有一类则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中专、高职及大专生,他们从事着基本的物业管理工作,但是由于不具备相关创新思想和战略思维,在工作中显得比较被动,不具有战略上管理的能力。总整体上来说,现有人员和市场需求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据相关数据显示,湖北省目前有3000多家物业管理公司,武汉市就有1700余家,所需专门人才达到50万人,能符合物业管理持证上岗的人员只有约5万人。根据2013年上半年湖北省大中城市职业薪资调查,物业公司的高层管理岗位平均薪资达7000元/月,中层管理岗位平均薪资达4200元/月,成为多数人忽略的新兴白领职业。“就业难”一直是困扰高职毕业生的难题。然而,就业竞争的持续加剧并不能阻挡一些热门专业走俏职场。国内人才招聘网站及职业指导专家,总结出2013年就业率最好的几大专业中物业管理专业名列第三。

二、湖北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与发展建议

1、湖北高职院校师资现状分析

现有师资状况为,湖北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现有的专职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弱,课程开发能力较低,普遍缺乏一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都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从师资队伍现状来看,现有青年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比例有待提高,部分教师缺乏物业管理行业的高级执业资格证书,缺乏在物业管理行业和企业中岗位实操的工作经验。

2、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建议

湖北高职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注重:

(1)进一步提供深造的机会,促使他们在师风、学术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快速和全面的发展。

(2)鼓励专业教师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现在教材编写中,注重理论和实训一体化。力争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根据培训对象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在教材模块中确定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成长点,以适合上岗培训、提高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的需要。

(3)重点从企业一线引进高级人才。在多方引进高级实践管理人才的同时,要加强对现有年轻教师的培养和再深造,要为现有青年教师提供平台和确定发展方向,要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和深入企业定岗实践。

行业的实践经验培养是师资队伍培育的核心之一。学校应该为专业教师积极联系,保证每位老师都能参与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并根据各位教师所学专业不同,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参加国家和人事厅及相关部委的职业技能和执业资格培训考试,力争让绝大部分的教师有行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促进专业教师的转型。

有计划地聘请物业管理企业和行业内外的知名专家担任本专业的客座教授,建立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制度,提高现有师资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专业特色建设计划

根据高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湖北高职业学院的办学定位,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亮点主要反映在人才培养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专业特色定位三个方面。

1.人才培养定位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物业管理、物业服务、物业管理咨询一线的职业技能操作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以职业培养为根本,以技能实训为手段,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计划为规范,培养符合社会和行业需求的技能操作型人才。

2.服务面向定位

专业的服务面向定位是服务武汉地区,辐射全省乃至全国;服务物业管理行业,辐射房地产业各个领域。强调以服务学生为根本,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服务社会发展为根本宗旨,为本地区、本省乃至全国培养物业管理技能型人才乃至房地产各个领域的管理型人才。

3.专业特色定位

专业的特色定位是以高职教育为主体,以理论教学与职业实训相结合为培养模式,重点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和综合素质;以理论教育为主体,结合实验室实训和企业实地实训,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的能力;完善培养规划,提高教师素质,建设实验室,完善实训基地,力争把物业管理专业发展成为湖北武汉地区一个较先进、较有行业特色的专业。提升专业建设和“重实操,强实践,抓技能,紧跟行业发展,力争产学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建设特色,打造专业教育教学特色集中体现在下列两点:

a、以企业需求为主,构建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

根据社会所需人才标准,并充分结合物业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深入分析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对知识能力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各种技能相对应的知识点,优化和组合知识点,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

b、以实操技能培养为重点,提升专业学习和从业资格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除了需要开设一些实践课程之外,还要将实践环节融入到理论课程当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将国家或地区有关部门对物业管理专业工作人员的从业资格有关要求纳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让本专业的学生能够具备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以保障学生能够持有“双证”或“多证”顺利就业。

c、应对未来物业行业的新发展,增设专业新方向,扩充专业办学规模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与通信网络技术等高科技于一体的新型智能物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智能物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大型物流的主流,为适宜未来智能物业的发展需求,应有计划的针对现有物业管理专业基础上新增设楼宇智能化方向,培养从事智能化楼宇及现代化大型物业设施系统中机电系统和智能设备的运行、维护、改造和管理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开拓学生在未来智能物业领域的就业渠道。(作者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 中国物业管理网

篇6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际交流日益广泛,使得物业管理越来越多地面向国际。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居住,外资企业也随之入驻中国。然而,物业管理专业人员的对外交流能力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主要体现为从业人员英语应用能力不强,能够满足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同步发展的人员少之又少。在日常的物业管理工作中如何更有效地与外籍业主沟通交流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物业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要求来看,他们的英语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日常听说的交流需求

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刚步入职场时多数从事物业客户服务工作。他们需要了解业主的日常需求,倾听并处理业主的投诉,向业主解释说明物业管理规定等。他们需要与业主进行有效的沟通。英语日常听说交流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从业人员与外籍业主进行沟通的效果。

2.正式公函英文写作需求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推进,中英双语的要求日益突出。物业日常管理文件也不例外。公司简介、公告、通知、邮件、广告、租赁合同、申请等公务文书的写作不仅考察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汉语水平,同时也要求其具备相应的英文写作水平。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和锻炼后,可以晋升为主管、项目经理等职位,这对其英文公函写作能力的要求会更高。

3.专业词汇需求

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掌握一定的建筑知识,了解房屋构造和常用的建筑材料和制品,熟悉常见的房屋设备;能看懂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水、暖、电施工图,能绘制地形图、房屋的总体平面图和房屋的分层平面图等;掌握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方法,具有排除一般设备设施故障的能力和组织修缮和保养设备的能力。在有外籍业主入住的物业,从业人员只掌握汉语的专业词汇是不够的。为了能够给业主提供更经济有效的服务,以上专业内容的英文专业词汇也应成为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

4.专业维修人员与业主间的翻译桥梁需求

在业主需要专业维修人员的时候,作为管理服务人员,应该能够架起业主与专业维修人员之间交流的桥梁,尤其是在外籍业主与专业维修人员交流时,物业管理人员应该能够提供一定的翻译服务。

二、物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现状

物业管理专业英语目前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安排在大学的第五个学期。共32学时,2学分。但是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效果不好。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学和教师教两个层面,四个方面。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他们从主观上排斥一门课程,那么这门课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进行得完美。很多学生经过多年英语的“折磨”,对英语有很大的抵触感甚至是挫败感。在终于告别了大学英语之后,又迎来了更为“枯燥”的专业英语,因此,如何在主观上让学生转变对专业英语的排斥感是老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2.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合适

学生为什么经过了十多年的英语学习仍然感觉自己的英语不行,挫败感十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老师应该利用最后一个学期的英语课程,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调整,以便他们在日后的终身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获益。

3.教学内容泛泛、重点不突出

针对物业管理专业的英语内容很多,而学时很少。目前的物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本科课程涉猎的内容广泛,但是每一项的深度都不够,学生觉得云里雾里的飘一阵后,课程就结束了。因此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是对教师的一大考验。

4.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法单一

目前的专业英语教学多以翻译课文、讲解单词、做课后练习为主。教师一言堂的情况比较突出。学生被动地学,感觉记住几个专业词汇,专业英语就算过关了。期末的考试以词汇、阅读和翻译为主。形式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物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改革

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学生应在基础英语的基础上,加强以职业需求为内容的日常口语、听力、写作和翻译的训练。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对物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建议如下。

1.调整教学目标

物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应树立服务于学生职业规划的思想。大学本科学生的专业知识比较牢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围绕专业要求,服务于专业发展的需求,体现语言学习的工具特点,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可以应用于以后的实际工作,并能满足于交际的需要。

2.选择教学内容

针对物业管理专业的英语内容很多,但目前还没有适合本科学生的规划教材。教师要从众多的职业英语教材中选取既适应职业需求又适合本校本科学生英语水平的内容实属不易。教学内容的选取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实用性,这是对教师水平的考验。稍有懈怠,就会出现偏差。教师可根据学生就业需求分模块组织教学。如客户服务模块、物业公司运营模块、物业人员管理模块、专业技术指标模块等。

3.丰富教学方法

本科学生在大学英语阶段应该具备大学英语四级的英语水平,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专业英语阶段应该进行强化训练。阅读的训练可以采用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方法。运用交际法进行专项的听说训练、运用任务教学法进行写作强化训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导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4.改变考核方式

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形成性评价可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小组任务展示情况、随堂测验情况、出勤率等。其中随堂测验可以由展示的小组组织出题、考试和判卷,从而检验其他同学对本小组所展示内容的理解状况,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去。终结性评价由期末的口语考试、听力考试、写作考试和阅读考试组成。分项进行,分项记录成绩。通过考核方式的改变,使学生改变期末突击的状况,让英语学习常态化,持续化。

篇7

回顾实习生活,感触是很深的,收获是丰硕的。实习中,我采用了看、问等方式,对花园管理处的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了管理处开展物业管理有关工作的特点、方式、运作规律。同时,对管理处的设施管理、事务管理、保安管理有了初步了解。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学习型、创新型”企业。

严把员工招聘关。物业在招聘管理人员须毕业于物业管理专业;招聘维修人员须具备相关技术条件的多面手,并持有《上岗证》;招聘安保人员须属退伍军人,对其身高、体能、知识、品格、心理素质等都进行严格考核挑选。

做好员工的入职、在职培训工作。物业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相关培训工作,使员工对小区的基本情况、应开展的工作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知识、技能的不断更新,对在职员工提供各类专业性的培训机会。物业提倡“工作就是学习,工作就是创新”,每位员工都争做“学习型、创新型”员工,员工中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比帮赶超的竞争氛围。从而,使员工个人素质得以提高,管理处的管理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益得以提高,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从实际出发,管理处严格参照lS09000质量体系运作,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规程、工作标准、考核标准。管理处根据员工的工作职责,制定全方位的上级、平级、下级的360度考核办法;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实行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增强了考核的可操作性,减少考核时人为因素的影响;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制,避免了考核走过场的现象,通过考核机制的建立,增强了员工的危机感、紧迫感,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培育自身核心专长,创特色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实习中,我看到一套由物业合作自行设计开发的“一站式物业管理资迅系统”物业管理服务软件。该软件包括:“一站式客户服务、一站式资迅管理、一站式数码社区”三大体系,是一个利用网络、电子商务、科技手段来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效地开发、整合、利用客户资源的资迅系统。管理处全面提倡“一站式服务”、“最佳保安”的特色管理服务。从而,实现了高效的管理运作,解决了业主的奔波之苦,创造了一种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提升了服务效率,提高了业主满意度,提升了物业管理服务的水平和服务质量,最终提升了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三、推行“顾客互动年”,促进公司与业主之间的良性互动。

物业在与业主关系管理方面,在实习中我了解到,在20年重点开展了“顾客互动年”活动。成立了俱乐部,设立新生活服务中心,开通客户服务热线,及根据小区居住的业主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爱好与兴趣、不同的层次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的社区活动与主题活动。如:三月份,开展了学雷锋义务服务活动;“六一”儿童节,与幼儿园联谊开展游戏活动;十月份,组织小区业主观看露天电影;十二月份,圣诞节由圣诞老人派发圣诞礼物,通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加强了公司与业主、业主与业主之间的沟通交流,创建了互动的顾客关系,营造了浓厚的社区氛围和良好的居住环境。

四、重视物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设备管理。

对于设备管理,我在实习中看到,管理处着重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对各类设备都建立设备卡片;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巡视,定期进行检查、保养、维修、清洁,并认真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对水池、水箱半年清洗消毒一次,进行水质化验,以保证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发电机每月试运行一次;消防泵每月点动一次,以确保发生火灾险情时,消防泵能正常使用。等等。

五、管理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安保队伍。

篇8

关键词: 物业管理;学生;顶岗实习

Key words: property management;student;post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211-02

0 引言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2009年开设的物业管理专业,是我院就业势头最好的专业之一。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要求物业管理从业者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经过4年的研究实践,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型订单式“2+1”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路径。“2+1”是指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完成2年的学习后,1年时间要到订单企业顶岗实习,实现毕业与就业的对接。根据企业人才的需求,组织物业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中必须对物业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作用有一个清醒地认识。

1 物业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作用

通过项目组调研数据反映,根据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和参加工作后的信息反馈,组织学生开展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作用如下:

1.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般学生顶岗实习周期为一年,在顶岗实习期间,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岗位能够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岗位中来,而且学生还可以在实习的企业实行岗位上轮岗,既包括客服性岗位,又有车辆管理员、秩序维护员、收费员、办公室文员等实习岗位。学生通过尝试不同岗位的亲身工作,把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转化成实际操作能力,还增加了工作阅历。

1.2 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顶岗实习能更好的检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还能够理论结合实际,锻炼动手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往往也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比如,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知识面狭窄、运用知识的灵活性差等问题。顶岗实习中,通过实习企业师傅们言传身教式的“传、帮、带”,往往能激发学生发奋学习的自觉性,并能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拾遗补缺,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学习。

1.3 有利于学生尽早融入社会 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了融入社会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通过与物业公司一线员工及业主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使学生直面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积累、丰富社会和工作经验,使其尽早的了解现实社会的生存结构。

2 物业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

2.1 毕业与就业零过度 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工作条件和职业氛围,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把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课堂延伸到企业工作现场,实现了“工作育人”的目的,进一步发挥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在对实习生进行管理中,通过校企合作双方的密切配合,既有效避免校外实习“走过场”的问题,又给学生提供了真实地工作环境,让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真正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掌握岗位技能,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关口前移,使教育与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毕业与就业零过度创造条件,保证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用人单位用得上、待得住,充分实现高职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2.2 实现合作共赢 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通过顶岗实习,学校、校企和学生三方都能够从中获得利益,实现“多赢”局面,也能保证校企合作得以顺利进行。

3 顶岗实习时间的选择与安排

在项目调研中,我们项目组发现,对于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95.3%的学生普遍对第四学期前安排顶岗实习不赞同。究其关键,就是因为他们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不够,专业知识掌握又少,缺乏整体理解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所以就需要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课程进行合理安排,这样学生就不会认为理论知识不够用或不能与实践相衔接,学生普遍具备较完整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后,就会有迫切的上岗实践需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学校需要先开设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然后才能安排学生上课进行系统学习,待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后,及时安排学生参与6~12个月的顶岗实习,来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 顶岗实习内容的安排

作者认为学生在实习期间,首先要熟悉工作制度,掌握操作规程,熟悉工作岗位,总结工作经验。①对实习企业和工作岗位的认知。为了让学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实习,就需要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了解物业服务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后,才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岗位安排。②熟悉岗位流程,善于与人沟通。对实习学生实行顶岗轮岗制度,主要是希望学生能够熟悉物业服务公司现有的组织机构以及各岗位工作流程。能够胜任各个岗位的工作,最大限度的做到做好。③校企合作,人才共育。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对物业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实习带队教师还可以与企业协调,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为其职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就需要学生多承担一些工作量较大,有压力又涉及知识面广的任务来进行完善顶岗实习制度。

5 注重对顶岗实习的总结

顶岗实习结束后,应对实习带队教师、学生本人及实习单位进行回访,了解实习单位的反映,不断总结经验,实现顶岗实习的预期目的。

5.1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是做好物业管理工作的前提。物业管理是一项能充分磨砺人心性的工作,物业管理人员工作态度的好坏,往往直接关系到业主的感受,甚至危及企业声誉和利益。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必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5.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顶岗实习,大部分学生都感觉到,在实习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理论知识,专业课程学不好就很难胜任本职工作。所以,学生都表示要努力学好相关课程,以便胜任本职工作。顶岗实习使学生真正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顶岗实习为学生进入社会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并做出成绩。

6 顶岗实习中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来看,施行物业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对于提高学生能力水平来讲还是很有帮助的,但同时在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共同点,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就需要我们在后续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具体来说,大概包括以下三类问题:

6.1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动性不够 学生能否真正学习到东西,关键就是是否具有主动性。学生如果不主动探索和学习,为其提供再好的外部条件也都是点缀,不能达到通过实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6.2 学校实习经费投入不够 随着高校扩招,致使毕业人数急剧增长,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实习情况,加上现在很多企业不同程度的提高实习收费标准,而学校对实习经费的投入远远滞后于企业收费等增长速度,这样就造成学生因为实习经费不足,而无法与实习单位建立长期持久的稳定关系,也影响到学生对实习单位的选择,不利于实习工作的开展。

6.3 安全问题还需重视 通过调研、实地考察和带队实习,笔者注意到,应重视顶岗实习学生的交通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及服务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为了能够解决各个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安全隐患问题,就需要学校或者企业为实习生购买保险;制定相关的保障制度来避免学生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还有就是要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以此来避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到的伤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最关键的就是加强学生安全性教育。

参考文献:

篇9

一、培育自身核心专长,创特色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实习中,我看到一套由沿海集团、易建科技、美佳物业合作自行设计开发的“一站式物业管理资迅系统”物业管理服务软件。该软件包括:“一站式客户服务、一站式资迅管理、一站式数码社区”三大体系,是一个利用网络、电子商务、科技手段来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效地开发、整合、利用客户资源的资迅系统。管理处全面提倡“一站式服务”、“最佳保安”的特色管理服务。从而,实现了高效的管理运作,解决了业主的奔波之苦,创造了一种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提升了服务效率,提高了业主满意度,提升了物业管理服务的水平和服务质量,最终提升了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管理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安保队伍。

管理处的保安管理设大堂岗、巡逻岗、监控岗、指挥岗,岗与岗之间密切联系,对小区实行24小时的安全保卫。建立并完善各项治安管理规章制度;对新招聘的安保员进行上岗前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加大对在职安保员的培训力度,注重岗位形象、礼节礼貌、应急处理能力等培训,从而增强安保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整体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友善与威严共存、服务与警卫并在”的服务职责,安保人员在做好治安管理职能外,还为业主提供各种服务,形成了管理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学习型、创新型”企业。

严把员工招聘关。美佳物业在招聘管理人员须毕业于物业管理专业;招聘维修人员须具备相关技术条件的多面手,并持有《上岗证》;招聘安保人员须属退伍军人,对其身高、体能、知识、品格、心理素质等都进行严格考核挑选。

四、重视物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设备管理。

篇10

作为一名成熟合格的物业服务人员,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学生在学习物业礼仪的过程中,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不断训练,心理素质不断提高,不但充满自信、心态平和,而且举止优雅,从容面对困难得失,保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2.对学生仪态美的培养。

物业企业是服务性行业,这决定服务人员必须举止得体、体态优美、气质高雅。通过物业礼仪课程的学习及训练,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的坐、站、行、蹲、微笑、手势等基本仪态,纠正错误及不规范体态,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的认同感,懂得在物业服务中如何欣赏形体美、表现形体美,塑造学生优美的仪态和形体,为学生将来走进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形体基础。

二、物业礼仪对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1.对学生职业情感的培养。

通过物业礼仪的系统学习,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美的情感教育,增加学生对职业形象的情感、责任心和热爱程度,这也符合物业行业的职业需求,符合社会的审美特点。启迪学生对于美的情感意识,使学生意识到美的职业道德、美的仪容仪表、美的体态、美的举止、美的待人接物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重要作用。

2.对学生职业品质的培养。

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主动了解客户所求是物业服务人员的职责。物业服务人员在每天的工作岗位上,要认真对待业主提出的细微、琐碎的事情,把客户的每件事当成大事来做。通过物业礼仪的综合教育,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宽容、真诚、坦诚、镇定、吃苦耐劳等的职业品质,在遇到突发事件或较大问题时,能够正确运用礼仪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突发事件,从而树立自己对职业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3.对学生职业行为素养的培养。

物业礼仪是物业服务人员向交往对象表达尊重、友好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息息相关,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物业服务人员良好的礼仪素养和职业行为,不仅使自己充满信心,也能更好的促进与客户的合作与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提高业主的满意度,提升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

三、物业礼仪对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篇1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根本任务和办学宗旨。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已成为目前教学工作中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下面以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为例分析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经费不足

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特点在于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将实践课纳入课程体系是高职教学模式的一大特色。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还是把课堂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而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未纳入课程体系,由于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许多学校用于实践教学方面的各类经费不足,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用于一些教学实习、技能操作训练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影响了教学质量。目前,我校物业管理专业校内实验室仅有一个物业管理模拟实训室,建筑面积70余平方米,不能满足一个班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

(二)对实践教学的理解片面

许多人认为,实践教学就是离开课堂,到企业参观实习,而没有把它作为是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紧密联系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所开展的实践活动,往往目的性不够明确,造成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偏离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由于对实践教学理解的片面性,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没有能够按照学科、专业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使实践流于形式。

(三)教师的实践能力薄弱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形成,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教师实践教学的培训工作没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使得这项工作的效率远远满足不了实践教学对师资力量的要求。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路

(一)课堂教学突出实践性

要提倡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实践性。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岗位要求为依据、工作过程为导向、技能培养为主线、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来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除了重视房屋维修与养护、园林绿化、物业设备设施维护等操作技能训练外,重点加大了物业管理应用文写作、编写物业管理投标书、房屋维修方案设计、物业小区接管验收、物业管理纠纷处理等方面的技能训练。采取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模拟与实际操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全面加大技能训练的力度。重视课堂上的技能训练,改变过去一谈技能就与设备操作联系起来,就要去物业管理公司,否则就不算实践的观念。把物业管理的许多技能训练放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训练,如物业管理应用文写作、编写物业管理投标书、房屋维修方案设计、物业管理纠纷处理等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性训练。这样实践教学的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将由原来的20%上升到50%。

(二)设置四阶段实践训练课程体系

四阶段实践训练课程体系基于把运用知识向训练技能迁移的原理,将学生实践和实训课程分为认知实习、专项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和定岗实习。认知实习安排在第一学期,专项技能训练安排在随堂教学时间内,综合实训安排在第五学期后8周的实践学期内进行集中训练,第六学期,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鼓励学生在所实习的企业中寻找实际课题进行研究。

三、加强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1.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

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在学生的实习实训内容上,根据企业用人要求设置和调整课程。(1)新建物业智能化管理实训室。物业智能化管理实验室占地300平方米,包括楼宇自控系统等八个系统,设置相应的实训项目。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新技术给物业管理带来的革命,而且还能亲自动手参与到新技术的实际应用之中。(2)扩建物业管理模拟实训室。物业管理模拟实验室占地300平方米,在目前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实验设备,满足教学要求;配备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设施。

物业管理模拟实验室采用模拟物业管理公司的形式开展各种教学和科研活动,以实验室为依托,可进行模拟招投标、业主大会的筹备与召开等一系列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室内能同时容纳50人进行实践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征之一,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开展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来解决。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载体,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是顶岗实习,这就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实践环境。把物业管理公司业务活动作为我校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内容的一部分,这就为学生今后从事物业管理和设备维修等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校企共同编写实践教材

邀请企业专家、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与校内教师共同编写实践教材,实践教材的内容应注意与专业理论课的衔接,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各自的侧重点。实践教材应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考虑多用图示和表格的方法,将实训内容和过程表述出来。

(三)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让教师带着任务去实践,完成相关论文和研究课题。我校现有物业管理专业专职教师3人,有1名教师已取得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我校对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十分重视,已聘用5名物业管理公司的专家作兼职教师,这不但弥补校内师资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也能把最新的科学信息、生产技术及时带入课堂。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确保高职物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四、结束语

篇12

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但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高职院校生源竞争与毕业生就业问题将成为今后几年的紧迫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但对高职教育的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如何进行合理、准确的定位,则是一个前提性、关键性的问题。物业管理是以提供服务为主要目标的行业,其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但对各专业人员(如绿化、维修等)的需求又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目前行业缺少的是具有物业管理专业知识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因此,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物业管理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这类人才大多在中高层管理岗位上工作(少数在基层),一方面发挥管理职能,另一方面又承担所属部门或技术系统的实际业务。因此要求他们既精通实践业务,又善于处理工作难题和人事问题,发挥监督和协调职能。

2 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实现模块式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是一种学科体系的形式,缺少必要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对一些外界的新的有用的科学知识内容的包容性比较差,这使得我们的学生学到的都是一些相对比较陈旧的知识,另外在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也不够,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实现培养目标为宗旨,采取模块式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环节设立了基础课、基本素质、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模块和选修课模块。实验实训模块设置了实验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模块。“理论教学模块”以职业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要求,优化课程设置、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基础理论课为实验实训课服务、为培养学生素质、技能、能力服务的目的;在实践教学中,完善实践教学的模块运行方式,注重学生的能力、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课程结构打破传统的知识本位的学科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其最终目标是指向培养富有能力的劳动者、问题解决者和终身学习者。课程设置既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又具有多样性和适用性,能让学生的一般素质和工作任务相整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 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培养学生的现场管理能力,实现培养目标

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怎样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教育质量、办学效益的目标,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管理是否到位、手段先进与否,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对实践环节的管理上在硬件设施和场地上,我们一方面加大了在校内的实验设施与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与现场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实验设施与场地的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为核心,建立了会计、房屋建筑维修、房屋设备维修等实验场地,基本上保证了对操作技能的要求。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学校发展规划目标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目前我校与焦作市金山、合家安等物业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有效的运作机制,逐步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位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

4 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推动毕业生就业

目前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物业管理员(国家二级)和物业管理师(国家四级)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根据职业资格证的鉴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材内容的调整,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基本完成职业资格鉴定的辅导工作。从学生就业的情况看,已获得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较受现场的欢迎。通过参加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确实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这也是我们办学目标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 薛姝、胡群.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高等建筑教育.2003(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