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6: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校研判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运用英语启蒙和入门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学校对英语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学科认识不足,英语教学成绩差。
其二,小学生英语口语差。成人化英语的“高知低能”和“哑巴英语”现象比较严重。
其三,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针对上述问题,2005年9月,我校参加了国家级科研课题“攀登英语”的实验研究。
五年来,整个课题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9月~2007年7月),起步探索阶段。主要跟随总课题组,进行初步研究尝试,积累经验。
第二阶段(2007年9月~2008年7月),深化研究阶段。逐步扩大研究规模,覆盖全校每个年级,并尝试启用班主任教师担任攀登英语的教学任务,初步巩固运用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08年9月~2010年6月),整合提高阶段。不断深化课题研究,进一步扩大专业英语教师的队伍,以“攀登英语和常规英语的整合”为抓手,加强专题研究,争创优秀学科。
第四阶段(2010年9月开始),普及推广阶段。总结五年来攀登英语课堂研究取得的经验,并在常规英语教学中广泛应用,切实提高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巩固和扩大英语学科教学特色。
1.加强领导,建章立制,逐步规范课题研究
为了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专门组建了主管副校长、教学主任、教研组长、实验教师等组成的课题组,确定了一至三年级7个教学班为实验班,并逐步扩大到全校15个班级;同时,学校逐步健全完善了“集体教研”、“年级组月汇报”、“学期展示”等制度,有效保障了课题研究和常规英语教学。
2.加强管理,开拓创新,不断规范常规教学
从常规教学入手,突出“四有八落实”,严格执行过程化管理。几年来英语组非常重视课后反思环节,逐步形成了“研讨――学习――再讨论――反思――总结――提高”的教学过程。尤其每学期,英语组教师在参与“校级评优课”时,都以组为单位开展“说课――听课――评课”活动,课前大家集体钻研教材、集体探讨教法、集体备课,课中认真听课、思考,课后认真讨论教学得失、回顾小结,撰写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3.强化设计,积极引导,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
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初,学校就想方设法在各个教室、楼道等场所张贴了英语宣传画。学生入学时,老师就为他们提供了很多英语名字,让孩子们从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并制作成胸卡每天佩戴,课上或课下学生与老师都用英文名字互相称呼,课间用英语问候;平时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实施每天十分钟早读制度,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会话能力,并把好语音关,掌握好发音;运用词汇积累本、百词竞赛、作业评比、朗读比赛、课文短剧表演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能力,今年我校又引进了英语口语外教,受到师生的好评。
4.深化研究,因材施教,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校英语教师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出发,在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的优化、情境的创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深入具体的研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每学期末学校组织英语展示活动,各种节日都会由孩子们自己表演,这种形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学校先后承担的两次区级展示活动,不仅扩大了知名度,而且得到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结果与分析
五年来,学校课题组成员在项目组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坚持不懈、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攀登英语课题研究与日常英语学科教学的交融点,突出“两大特色”,取得“四项成果”,成效显著。
1.突出“两大特色――评价的整合突出阶梯性、内容的整合突出互补性”
(1)评价整合――突出阶梯性
借鉴攀登评价体系优化常规英语课堂教学。攀登英语的评价机制就是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依据,每个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喜好,从而使评价真正地发挥了其激励和促进的功能。
(2)内容整合――突出互补性
攀登英语和常规英语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各有优势,我们采用“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整合,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2.取得四项成果
(1)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说英语、用英语的自觉性显著增强,并且养成了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2)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通过家长会和开放日活动,广大家长纷纷来到学校观摩课堂教学,家长们都为自己的孩子们在课堂上用英语大胆交流、精彩表现而惊喜万分。
(3)建立了新型的学习模式和师生关系
通过试验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渐渐从原来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学习者,实现了自身角色的转换,从而建立了一种师生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新型学习模式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4)提高了英语学科的成绩
2007年,学校荣获攀登英语基地校称号;2008年,学校英语学科被评为优秀学科;2009年,学校荣获英语实验优类校称号。并在全国及市区论文比赛、课堂教学设计及教案设计比赛中多次获奖。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的英语学科教学已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学科,而且在市、区都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学校还会在固化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十二年一贯制校自身的优势,努力探索小学攀登英语与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机衔接,力求共同促进取得双赢。
参考文献:
[1]黄和斌.外语教学与理论.译林出版社,2001.
[2]小学英语教师手册,广东教育出版社.
[3]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084-02
一、硬盘保护系统功能概述
硬盘保护系统的基本功能对系统硬盘的内容进行定向保护,在特定情况下,例如某些程序或者文件被误删除后通过硬盘保护系统进行恢复。目前常见的硬盘保护系统主要有三类:其一是由常规局域网络、终端机和文件服务器来构成,其中母机承担了复原数据的备份工作;其二是通过软件保护的方式是所构建出的硬盘保护系统,其保护方式主要借助了市场上常见的克隆软件和恢复软件,很利于对大量计算机的系统恢复,但这种方式缺乏对硬件的保护;其三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硬盘保护卡,硬盘保护卡本身内嵌了备份恢复程序,将特定内容固化在BIOS上,由于ROM的永久性存储方式使得在硬盘应误操作等导致的文件丢失问题不易出现,对系统保障具有明显的效率提升功能,但是这种方式操作较为麻烦,且安装保护卡后特定文件无法进行修改、移动,对于多样化应用有所影响。
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是联想硬盘保护系统,其在多年的开发过程中逐渐被完善,并被大众所熟知,其功能主要包括了同步更新、硬盘资料存储等等,在该系统的支持下只需要对一台母机进行保护就能够实现对整个实验室的硬盘恢复,操作相对方便。这样在一台母机上安装多个独立的OS,在系统分区时将引导盘定义为复原型,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实验室常规OS中WINDOWS的修复次数,可以说兼顾了软硬件的保护,而且使用和操作相对便捷,对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应用来说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性价比。因此本文也设计了以联想硬盘恢复系统为基础的高校实验室硬盘保护系统。
二、硬盘保护系统在实验室中的实际应用
上文提到该次设计当中采用联想硬盘保护系统及西宁整体设计,联想硬盘保护系统目前在国内各大企业、院校的公用网络中应用十分普遍,其本身是具备了网卡和硬盘保护卡功能的硬件,只需要针对一台母机进行设置就能够实现批量维护和修复。在系统设计当中以此为基础,只需要进行额外的硬盘分区规划、IP设置就能够实现完整的硬盘保护工作。
首先是硬盘分区规划,在大部分高校实验室的终端当中,硬盘容量一般为80-320GB,这对于教学应用方面的系统、软件安装和数据存储来说都能够很好的满足,而联想保护系统是依据母机的分区情况进行定向的分区恢复,因此,硬盘分区工作应当一致进行,这样才能保证硬盘恢复系统的正常运作。联想硬盘恢复系统的恢复方式主要有自动回复和手动恢复两种方式,在频繁的应用当中如果进行手动复原会十分耗时,因此只在针对特定需求的情况下进行手动修复,例如计算机等级考试、OSTA考试这类需要大面积应用机房并要求设备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而自动恢复的模式主要是定期的系统自动复原,以避免某些因学生误操作所导致的文件丢失、软件丢失或者病毒感染等情况。
计算机实验室的硬盘分区通常只考虑三个情况:第一是OS,即计算机专业课程所需的WINDOWS和LINUX,还有一些备用的OS,例如UNIX等,其需要占据三个盘符;第二是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的软件,一般需要一个盘符;第三是需要应用到计算机实验室的考试项目,也需要占据到一个盘符。除去上述三种情况,其他盘符均属于专属的数据盘,针对不同学院的实际需求进行分立,这既保证了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也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其次是网络系统和IP设置模式。由于联想硬盘恢复系统仅在一台母机上安装,需要借助网络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复制,因此网络是一个最为基本的功能实现渠道。由于一般实验室当中除了教师用机之外,其他的终端配置是一致的,因此在母机进行数据传输的效率是很快的,通过前文所述的统一硬盘分区来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在联想硬盘恢复系统工作的过程中基本不依赖终端的操作系统,其通过内置的系统就能够实现定向传输,其不需要识别系统只用识别O/I接口,这只要求网络设备设置正确即可,例如交换机的设置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即可。
在IP设置方面,由于联想硬盘恢复系统具备IP选择和分配的功能,这对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实际管理来说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通过恢复系统进行匹配的IP地址设置,在恢复时通过定向IP地址查询就能够获得相关的权限,这样在大面积的终端硬盘恢复工作时,不需要进行频繁的IP指定数据收发,仅通过群组收发的方式就能够自动实现硬盘的恢复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管理方面的便利性。
最后是保护系统安装和应用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由于硬盘保护卡只保护C盘,所以在进行实际的数据复制的过程中需要先溢出保护系统,另外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COMS的设置,尤其是映射地址和引导顺序的设置,分别应为默认和AC。虽然硬盘保护系统提供了较为完善的软硬件维护方案,但是对于硬盘频繁读写过程中所形成的碎片现象和坏点现象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当中,管理员应当注意系统恢复的频率以及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前告知,这远比保护系统本身提供给硬盘的保护措施要有效的多。
三、总结
硬盘保护系统主要针对用户的误操作导致的硬盘数据丢失问题进行改善,其有效的解决使用人数众多、水平差异明显的计算机实验室应用过程中的硬盘问题。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应用过程中,学生由于尝试行为等可能导致终端死机、感染病毒的现象在硬盘保护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快速恢复,并且恢复到常规设置的状态当中,在联想硬盘恢复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的硬盘保护系统操作比较便捷,且智能化较高,对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应用来说十分实用。
当然,完全利用外界软硬件保护的方式还是无法完全保障终端的安全性的,最好能够针对母机进行额外的保护卡保护,这样能够确保核心终端的安全,另外还要完善注意操作事项,在实验室中张贴计算机操作事项,口头强调操作注意事项对于计算机机房的维护来说都有潜在的提升,所以说保护是被动的,在进行了基本操作技术普及后的保护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和稳定。
参考文献:
1.姚仑.硬盘保护卡在计算机实验室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4)
2.何承.基于保护卡的机房系统规划模式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廖明,廖芳.硬盘常见故障的分析及数据保护方法的探讨[J].广西轻工业,2007(6)
4.丰洪才,向云柱.硬盘保护卡自身关键数据的安全保护方法[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0(1)
5.李全忠,张军本,岳训,费玉奎.硬盘保护卡设置信息的安全恢复[J].计算机工程,2008(6)
6.见伟平,周智明,王舒宜,常小红.高校计算机教学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5)
高校稳定工作的预警研判机制是以良好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渠道对不稳定因素的预警提示和早期的预警预案工作做好准备。从具体工作机制上看,一方面要构建完备的危机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各部门要注意收集、掌握各自工作范围内的信息和动态,依照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将突发事件或可能引发事端的重要信息及时报告;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危机预测系统,对可能影响稳定的情况随时上报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通过分析事件性质,判断形势的严重程度,决定采取相应的工作措施或依据权限启动应急机制。
然而,传统的人防、技防、物防手段着重于事中处理与事后总结,事前预警功能薄弱,近年来,由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急剧加速,高校突发事件频发,这就呼唤安防工作强化预警功能,提升信息化水平,确保基层可将信息迅捷、完整地传达至决策中枢可以科学、及时地进行决策,并将指令快速下达,从而保持各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高效运作。
一、高校稳定预警研判信息化现状分析
对高校自身而言,安全稳定的校园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学校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为此,大部分高校都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建设如消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道闸系统、消防给水监测系统等硬件系统,以及办公、安全教育考试和人员信息管理等软件系统。这些技防系统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校稳定预警研判能力,但从实际应用看,单系统建设目前已到发展瓶颈,其功能单一,不能在系统间形成协同,对应急指挥支援不足,日常管理效率提升有限。因此,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各安防子系统整合协同,成为智慧型的校园安全管理指挥中心,实现地图、报警、视频、语音、人员等资源的整合和联动,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打造可视化、跨区域、多层级、软硬融合的联动平台,从而达到数据直观、管理便捷和系统联动,实时、有效地进行校园安全管理迫在眉睫。
二、高校安全稳定联动平台应具备的特征
建设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不仅需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类事件的发生,也需要建立快速高效反应机制,控制事件、降低损失。为实现以上功能,高校安全稳定联动平台应具备以下特性:
实用性,各模块功能应基于前期需求调研科学设置,符合校园安全管理业务特点。
方便性,系统易操作,各模块分类要明确,符合使用习惯,内容涵盖各类安保业务数据,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利用网络条件,尽最大可能实现办公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终端不限地点登录。
快速性,根据应急处置流程,设计快速查询系统,各类数据信息要能根据权限进行检索和排序,实现紧急事件应急通讯、应急分析和应急处置。
决策性,统计分析各项数据,同比环比形成报表,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及时的数据,进而调整优化工作方案。
联动性,平台能实现在各系统间实现信息分配和共享,避免信息孤岛,又能统一管理各系统,减少人力和物力;能通过系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增强应急处置和人力物力的调度能力,实现校园安防系统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和动态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内外安全问题,在校园稳定预警研判工作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前瞻性,结合主流技术进行系统开发,综合分析系统涵盖内容,预留动态扩充功能。
三、浙江大学的实践探索
以浙江大学为例,浙江大学于20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安全管理服务平台,集预警研判、接警处置、留档追溯三位一体,成为高度集成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该平台依托互联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结合工作实际,利用平台强大的扩展性,不断融合相关安防子系统,促进了学校预防控制体系和应急指挥体系的完善,在第二届全国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
1、平台功能
包括综合事务、工作流转、值班管理、宣传教育、治安交通、消防安全、应急指挥、信息汇总和校园地图九大模块。
构建安防基础平台。平台已对相关软件子系统进行高度集成,涵盖案件管理、人员信息管理、协同办公、安全教育考试、公用房信息查询等系统,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充分利用浙江大学无线网络全覆盖的基础条件,实现多终端不限地点登录。
在平台软件子系统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结合主流技术,以实际需求为依托,以高效便捷为目的,加大对安防硬件子系统的融合,使本来相对独立的系统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多功能报警立柱与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车、人、队伍的区域可视化管理;通过消控联网信号接入,搭建单体消控室、联网中心和安防基础平台的三级监测体系;将消防给水远程监测系统融入平台,实现系统24小时不间断管理。
建立高度协同体系。实现了跨校区、跨部门、跨层级之间的业务流转,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通过系统协同管理,可迅速定义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应用。
开展数据分析决策。系统自动分析各项数据,同比、环比形成图表,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进而调整优化工作方案。
实现资源量化管理。对各类案件、人员和消防等相关数据进行归案登记,形成全面的数据台账,随时掌握相关业务的信息情况。
2、运行成效
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实效。平台实现了在各系统间信息分配和共享,避免信息孤岛,又能统一管理各系统,减少人力和物力;对消防安全实现“实时管控、资源共享、多向互动、便捷高效”的管理模式,设计快速查询系统,各类数据信息要能根据权限进行检索和排序,实现紧急事件应急通讯、应急分析和应急处置。
数据挖掘隐患,实现“热点捕捉”。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实现校园安防系统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和动态化。设立汇总报表分析系统,实时掌握接警、嫌疑人、消防工作、消防器材、安全检查和考勤日志等数据,对案件高发和问题集中区域进行重点防范。
前移安全教育,激发安全意识。一改过去先入学后宣传教育的模式,使得安全教育关口前移,大大强化安全教育及时性和有效性。迄今为止,共有11927名新生参加了考试,考试通过率由2014级的80.5%上升为2015级的82.3%,据统计,2014级和2015级新生发案率同比大幅下降。经统计新生入学后2月内,发案率降低30%。
参考文献: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2.036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143-04
Study on the Response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Emergency Internet Public OpinionChen Qian Chen Qiang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d some intensive research on the response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emergency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university emergency internet public opinion,which included information collection mechanism,event judged mechanism,resource mobilization mechanism,event tracking mechanism and recovery mechanism.Then it did some intensive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of each sub-system to make the response mechanism valuable.
〔Key words〕emergency;internet public opinion;response mechanism
1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概念界定
网络舆情研究的兴起与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学者对网络舆情的内涵、诱发因素、演变机理、预警与引导都有相应的研究,尤其在其内涵方面已经形成初步共识,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刘毅[1]和曾润喜[2]的观点,即网络舆情的本质是网民具有倾向性的意见、态度以及情绪的集合。在网络舆情概念的基础上,部分学者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展开研究,包括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片面化呈现[3]、演变机理[4]和应对机制[5]。然而却少有学者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该如何回应,也没有构建具有实践价值和普及价值的回应机制,理论的缺乏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影响的广泛性和地位的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笔者则试图在此领域有所突破,尝试构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结合刘毅以及曾润喜对网络舆情的界定,笔者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定义为网民在与具体高校有关的突发事件的刺激下形成的并通过网络传播的具有倾向性的态度、意见、以及情绪的集合。与普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不同的是,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客体是高校内部发生的突发事件或者与高校个体有关的突发事件,此类事件发生后,高校的名称往往成为网络信息标题的核心标签,网民态度和情感的表达也以高校为中心。
2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构成
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各种力量的互动推动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放大效应与聚焦效应的联合作用增加网络舆情的穿透性和破坏性,群体极化效应的启动则易使网民最初带有倾向性的观点走向极端。处于舆论中心的事发高校必须采取措施对舆情走向加以引导,以避免网络舆论引发的蝴蝶效应所带来的损害。事实上,围绕事件本身展开的评论所具有的倾向性反映着网民的某种诉求,如对高校学术造假的声讨便体现网民对学术道德的捍卫,对道德价值体系的维护。学术造假当事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后,网络舆情也开始进入衰退和消解状态。然而诉求的多元性以及网民参与动机的差异性使得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对当事人或者当事行为的直接处理往往并不总是能满足网民的诉求,必须建立系统的回应机制来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正如塔罗和蒂利所指出的那样,机制是有着明确界限的重大事件在各种不同条件的作用下,以相同或极其相似的方式,使特定的一组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那些经常重复发生的具有因果关联的机制链的组合和作用推动着事件的发生和发展[6]。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主要有以下部分构成:(1)信息汇集机制。互联网去中心化以及匿名互动的特性打破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网民只要愿意就可以通过发帖、转帖、跟帖以及评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个网民都是记者。当高校发生突发事件后,相关信息都能够在网络社会得以呈现,要响应这些带有诉求的信息就必须对其进行收集。(2)事件研判机制。主要对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如议题的性质和网民评论的趋向等。(3)策略选取机制。根据对事件进行分析和判断所得到的结果制定和选取针对性的策略以提高回应的效果。(4)资源动员机制。资源动员是回应策略得以实施的关键,资源动员的程度直接决定事发高校对网络舆情回应的成效。(5)事件追踪机制。通过资源动员将策略实施后,必须对网民的反应予以追踪,最直接的就是时刻关注网络上与事件相关的帖子、评论以及新闻的情况。当网络舆情不仅没有呈现消解趋势反而更加激进的时候,则要再次启动信息汇集机制、事件研判机制、策略选取机制以及资源动员机制。反之,则启动事后恢复机制。(6)事后恢复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尤其是网络舆情的形成使事发高校内部生态平衡受到干扰,如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和学校声誉遭受的损失,必须采取措施恢复原有的平衡状态。回应机制的6个组成部分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示意图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研究Feb.,2012Vol.32 No.23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运行
3.1 作为回应基础的信息汇集机制运行
信息汇集机制是整个回应机制运行的基础,其运行的顺利与否直接决定整个回应机制的效果,也决定着能否成功消解网络舆情。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当高校发生突发事件后,相关的信息便会在较短时间内呈现在网络上,尤其当事件超乎网民意料的时候。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信息扩散的催化剂,它们的介入使事件信息扩散到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各个角落,并引起网民的激烈讨论,新闻网站、网络论坛、私人博客、社交网站以及聊天工具等都成为信息的载体。信息汇集的主要工作就是关注和搜集各类载体上承载的信息和评论。事发高校内部师生员工对于事件本身的态度和意见也是信息汇集的重要部分。两类信息的汇集路径是有所区别的。舆情信息的收集要坚持质量和数量并重的原则。数量上主要由两支工作队伍来保证。面向校外传播载体的舆情核心团队,由校党委宣传部、新闻学院专家学者以及校舆情信息中心成员(如果事发高校未成立舆情信息中心,则可以将学生组织中负责宣传的人员纳入其中)组成。主要负责从网络海量信息中搜集与事件有关的信息,对于网民关注的热帖以及热门议题、各网络媒体以及知名博客的报道和评论要重点搜集;面向校内的舆情协助团队,由辅导员和主要学生干部构成。通过学生会干部监测学校BBS的动态,搜集在校学生对事件的看法;通过辅导员和班干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舆情协助团队所搜集到的信息要及时上报至舆情核心团队以作汇总。质量上主要强调的是舆情核心团队要对所有的信息按某种方式分类汇总,如日期、帖子的关注度,网络媒体报道的倾向等,从而提高事件研判机制的运行效率。
3.2 具有导向功能的事件研判机制运行
事件研判机制的运行以信息汇集机制所搜集到的信息为依据,研判的结果对网络舆情回应策略的选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事件研判机制的运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信息进行鉴别,将歪曲事实甚至虚假捏造的信息单列出来,并判断信息的发出者是网络媒体还是网民个体,分析信息发出者的动机,将蓄意制造混乱的网民或者网络媒体与由于缺乏完整信息而产生误解的网民或网络媒体区别开来,从而为回应策略的选择提供支持;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度分析。舆情核心团队专家学者要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原始材料中梳理和提炼出对回应策略选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如从已有报道中发掘各大媒体的立场,找出对事发学校持中立尤其是支持态度的媒体;对网民的评论进行深入研究,观察是否出现网民评论泛化的现象,即网民的评论是否已经超出涉事高校本身而扩大到其他层面;对已有的主要议题和热点评论进行分析,总结出媒体和网民关注的焦点,找到解决事件以消解网络舆情的关键症结所在;形成研判书面报告。研判报告要突出重点,重视关键节点,要预测舆情走向以及事件发展的态势,从而使得回应策略的选取具有前瞻性和实效性。
3.3 决定回应方式的策略选取机制运行
策略选取机制主要是根据事件研判的结果以及高校拥有的资源状况选择合适的回应策略,不同的策略对应不同的回应方式。笔者通过对已有案例的研究发现,当前高校发生突发事件后为避免受到过多的关注通常采取实质性的回应方式,即处理行为的实施者并积极满足回应对象的诉求。如2010年3月31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书记车轧女记者事件 被媒体曝光后,武昌分校领导4月2日便召开董事会紧急会议,免除陈定友(行为实施者)职务,亲自向报社记者道歉,并对记者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武昌分校对事件的回应方式充分满足了报社、网民以及问题最初反映者三方的需求,从而避免了因网络舆情的极端化发展对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武汉大学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教训也使得实质性回应备受重视。武汉大学在处理张在元事件的过程中主要以法律为依据对网民和网络媒体的质疑进行被动型回应以化解他们心中的不满,由于解聘张在元的行为事实上是合法的,张在元家属的诉求便被武大所忽略,形式型回应也被武大所采纳,从而导致其面对道德指责的无力,事件相关网络舆情也不断走向并对武大造成较大困扰和损害。其实回应的方式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华科武昌分校与武汉大学在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所取得的截然不同的效果与他们策略的选取息息相关。武大在张在元事件中的被动局面便是策略选取的失误造成。策略的选取要遵循以下原则:效果最大化原则。所采纳的策略应尽可能满足主要诉求主体的需求以消解其对学校的负面情绪,使得诉求方对学校的认知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从而消解网络舆情,将学校遭受的损害降至最低;信息完备原则。主要是指学校在选取回应策略时要将事件相关信息尽可能完整的呈现在公众和媒体面前,避免其以爆料的形式出现而引起网民情绪的剧烈波动并最终致使学校处于被动地位。例外的是如果学校在对事态发展趋进行势判定后发现信息完全呈现会造成严重影响的话则要慎重考虑。前瞻性原则。所采纳的策略应该考虑网民和网络媒体未来可能的关注点,以将其消解在襁褓中。
3.4 决定实施效果的资源动员机制运行
资源动员机制是策略顺利实施的关键。从广义层面看,信息汇集机制的启动便可以视为资源动员机制运行的开始,此时资源动员机制发挥的是辅助作用,支持信息搜集工作的展开。而笔者所探讨的主要是作为回应机制核心组成部分的资源动员机制如何运行。资源动员机制主要由“内聚动员”和“外扩动员”[7]两部分组成。内聚动员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调动学校内部的积极力量尤其是学生群体参与到策略实施中来。高校学生的爱校热情在事件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活跃于各大网络论坛的学生群体能够及时发现事件信息并及时进行回应,他们的自组织回应能够降低学校的官方色彩从而使信息具有可信性和易接受性。学生群体的参与甚至能够直接消解正在形成中的网络舆情。在2010年8月份发生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招生门事件 中,浙江学院并没有对事件作出官方回应(官方回应是指以事发高校的名义和身份相关信息)。帖子出现初期网民的评论也以指责该学校为主,浙江学院学生参与跟帖(根据网友的跟帖内容判断)后,“网友dd丢丢船”所的帖子中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信息被挑选出来,网民的评论逐渐转向帖子主人“网友dd丢丢船”,使其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事件也因此渐渐平息。外扩动员的重点在于争取大众传播媒介的支持。与网络论坛相比,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的多层信息把关体系使其报道的新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并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大众传播媒介对突发事件的正面报道能够有效引导网民对事件的看法,其对议题的选择也有利于分散和转移网民的注意力。事发高校应该主动与在事件研判时发现的友好媒体进行沟通,使其对事件的报道以及对议题的选择尽可能配合学校的回应策略。高校也应充分信任这些友好媒体,告知其事件的完整信息。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争取所在地方政府的支持,运用政府的资源为网络舆情回应服务。
3.5 检验实施效果的事件追踪机制运行
网民和媒体以事发高校为中心发表意见和看法,高校的相关行为被不断放大,当事发高校为引导和消解沸腾的网络舆情而采取措施进行回应时至少可能产生两种结果:多方诉求得到满足,高涨的舆论开始衰退或者措施本身对网民和媒体起到刺激作用并推动网络舆情持续高涨。为此,高校对网络舆情采取回应策略后需要对网络社会的反应进行追踪。事件追踪机制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关注策略实施后网民和媒体对事件的态度进而为决策提供依据。高校采取回应措施后,部分媒体会以不同的新闻标题进行报道,关键词的选取基本可以看出媒体的立场。网民以新闻报道为基点进行的评论也反映网民对高校行为的满意度;检验回应措施的效果从而为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经验和教训。对于效果的考察主要依据媒体对事件的报道量和网络论坛帖子的数量以及网民对于相关新闻的评论数目是否有所增加。当三者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时则说明回应效果较好;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消解进行跟踪,重点监测可能出现的舆情反复现象。网络舆情衰退过程中,刺激性信息的输入往往会再次诱发网民的共鸣,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将使事发高校重新陷入被动状态。
3.6 促进系统平衡的事后恢复机制运行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社会便会出现与之相关的各种评论,由于所发生的事件往往与网民对高校原有的形象认知不符合,为弥补这种差异性带来的心理失衡,网民的评论往往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和负面性,从而对高校的形象造成巨大损害。而正在形成期的高校学生群体的价值系统和认知系统具有不稳定性,当他们通过网络接触到这些负面评价时,对学校的既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便会有所削弱。在这种情况下缺乏社会经验的部分学生甚至在舆情回应过程中以各种方式发泄消极情绪。然而,大多高校在处理因突发事件而形成的网络舆情时往往着力解决事件在社会系统中造成的影响以便尽快脱离舆论风暴中心以致忽略对学校内部生态系统的恢复。因此,必须依靠事后恢复机制的运行来促进系统的平衡,具体来说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学校应向在校学生表明其对事件的处理态度以及对网络舆论的态度,从而使得其明白学校的立场和苦衷并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应借助各种形式让在校学生了解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形成过程以帮助其正确地认识网络上对学校的负面评价;通过与友好媒体合作策划积极网络事件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 讨 论
本文试图构建具有实践价值和普及价值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为高校应对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网络舆情提供相应的指导。该机制由信息汇集机制、事件研判机制、策略选取机制、资源动员机制、事件追踪机制和事后恢复机制构成,其目标是引导和消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将事件对高校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各子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每个子机制的运行好坏不仅决定其他子机制的运行状态,而且直接影响整个回应机制的效果。在结合案例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当某个子机制运行发生偏差时,事发高校容易在网络舆情的回应中陷入被动状态并成为舆论风暴席卷的对象,如武大张在元事件。当然,这不意味着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必须严格按照回应机制所设置的流程进行,那就与本研究的初衷相背离。笔者所希望的是该机制能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2]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3]方付建,王国华,徐晓林.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片面化呈现的形成机理――基于网民的视角[J].情报杂志,2010,(4):26-30.
[4]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内在演变机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0,(4):41-45.
[DOI]10.13939/ki.zgsc.2015.11.203
1 引 言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3G、4G数字通信技术掀起了新一波的网上信息传播速度。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衍生了许多新兴媒介,例如微博、微信等信息分享平台。它们在最大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也更受广大高校大学生的青睐,迅速成为他们、获得、分享以及传播舆情信息的使用平台。这种具有实时交互性、广泛传播性以及个性化的媒体特点,也促使其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起源与舆论场,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提供了平台。因此,分析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已成为各高校亟须解决的新课题。
2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
2.1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
由舆情的广义内涵,本文类推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其指存在于高等院校内的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内,出于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抑或是社会政治原因而引发的突然发生的事件,而且此类事件并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伴随而来的结果同时会波及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学生生活秩序以及校园稳定性,引发学生对校园或社会的突发性事件的心理反应和情绪反应,表达自身看法或态度,并在网络平台上加以扩散,形成一定强度的网络舆情。
2.2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2.2.1 传播速度迅速
根据官方的数据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中心统计的微博用户规模在2012年年底达到 3.09亿。其中手机微博用户占65%,学生群体占比为25.1%。在如今人人都能发表自己观点和态度的微博时代,任何信息都能依托人的网络人际关系网,在短时间内迅速加以传播,高校突发性事件在传播中尤为凸显。
2.2.2 传播内容易产生偏差
微博不同于博客,可以在无限的网络空间任意挥洒,淋漓尽致地表达自我观点,而微博相对来说受限很多,只能在短短的140个字数之间用言简意赅的言语表达丰富的内涵,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在微博上大多数的信息带有明显的不完整性,也容易使本来事件在传播过程中掺杂各种情绪而产生偏差。
2.2.3 传播内容的突发性
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促使网络舆论的形成非常快捷。一个热点事件、焦点问题的存在伴随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可以成为点燃社会热点舆论的导火线。一方面,出现突发性事件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即时发表意见;另一方面,学生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评论的过程中,常常伴随众多响应者、共鸣者参与讨论,学生之间可以多向交流、相互声援,从而形成强大而迅速的舆论声势。
3 高校突发性事件舆情引导的影响因素
3.1 智力因素
3.1.1 高校领导的重视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逐渐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知识、进行思想交流、发表意见的重要渠道和平台。高校突发性事件舆情,往往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关于学生自身生活、学习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倘若学生关心的话题不能及时得到学校的解决,将可能在网上形成炒作,学校问题将演变成社会问题,从而激化矛盾。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带来的恶性影响,高校领导应给予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高度重视,从多方面进行努力,尽量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3.1.2 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引导
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主要管理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对其思想动态进行掌握并对出现的负面的以及不良的情绪、态度进行监督与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建立,与此同时,也存在缺乏一定理性认识和判断能力。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应集中体现在引导大学生用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点和端正社会政治态度。
3.1.3 高校领导与辅导员的协作
正确把握和引导高校校园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而作为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辅导员,是高校突发性事件的重要采集者。专业信息分析人员结合辅导员在线上、线下收集到的有用信息进行研究和判断,形成结论性报告并向学校主观部门领导汇报,形成“收集―汇报―再收集―再汇报”的信息研判流程。根据收集信息的集中性问题,由校领导作出重要指示,制定解决的策略,辅导员积极实施,将网络舆情及时控制在最初阶段。
3.2 非智力因素
3.2.1 网络管理平台的建立
校园的BBS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是学生各种思想、意见,以及观点集合的主阵地,很多高校突发性事件就是从校园BBS平台上初露端倪的矛盾激化演变而来。因此,高校应引进专门的设备、指定专管的校领导聘请专门管理维护人员,对社交网站、微博、论坛等网络互交平台应进行联动监督管理大学生网络舆情,建立积极、正确、客观、严谨的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体系,充分显示高校对学生网络舆情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正确引导的态度和决心。
3.2.2 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加强
高校负责网络管理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做好舆情信息的监控工作,通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相关部门可以及时了解网络舆情动态,关注到学生在网络舆情中的状态和对舆情的理解,从而产生网络舆情预警,及时纠正和应对网络上关于突发性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
3.2.3 做好网络舆情应急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监控是全面做好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重要前提。尽早发现、收集反映当下大学生思想动态、对某件事情关注度颇高的舆情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收集、及时报告,着重注意收集到的舆情信息的准确性,促使其能真实地反映高校师生的主流意见以及思想动态。
4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正确引导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监测
从目前的网络平台发展趋势来看,网络的舆论功能显得尤为突出,且越来越强大,已经成为关键的舆论场所。因此,高校应注重通过校园网络系统,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为确保收集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高校应在网络信息中心建立校园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通过设置个人专属IP地址,对作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晴雨表的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观点和态度进行时刻关注。
4.2 重视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研判
高校应重视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研判,根据通过网络舆情监测收集到的信息,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性质与程度作出准确判断,明确引起突发性事件的责任主体。找到源头,能够更好地使突发性事件得到及时控制。高校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清楚了解学生网民的真实愿望及诉求,了解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产生的特点、原因、表现形态以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做好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工作做好准备。
4.3 强化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平台范围的不断扩大,互联网更容易被高校大学生所青睐,成为大学生网民了解社会新闻、获取社会信息、洞察社会舆论的重要途径。当高校突发性事件发生后,一些不真实的信息或谣言就会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容易引起学生的猜测和好奇而引发网络舆论,为此重视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抵御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核心力量仍然是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学校领导和辅导员应加大力度强化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来引导大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培养大学生理论素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成为具备理性分析问题、表达正向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
5 结 论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微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成为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高校大学生危机事件极易形成网络舆情并导向事件态势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高校的和谐稳定。为此,探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危机事件的主要特点
1.发生源头广泛
高校微时代背景下,每个学生都是自媒体,都可以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等限制注册微信、微博等账号。每个学生都是信息传播的主体,都拥有自己的话语权,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随意、转发和评论各类信息,各类信息在没有把关的情况下传播,更容易刺激高校大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
2.传播便捷、速度快
在纸媒时代,危机事件传播一般要受撰写、编辑、审核稿件,截稿期限等条件限制,一般至少需要一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然而,在微时代背景下,危机事件的传播不受纸媒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账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信息。也可以通过关注、评论、转发等功能来分享他人的信息,还可以通过微博互粉,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展大量粉丝,[1]从而使信息的传播变得非常的便捷和迅速。
3.容易恶化、升级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传播危机事件的主体主要是隐藏真实身份的学生,由于各自的素质、兴趣、爱好、立场不同,其表现也不尽相同。由于受到不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对危机事件网络言论缺乏理性思考,往往表现出情绪化和感性化,有的学生甚至把这个网络平台作为发泄不良情绪的场所。同时,这个新媒体交流平台又缺乏监管机制和道德约束,极易为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提供传播的机会。甚至会出现一味谩骂、恶意攻击等偏激、粗俗的倾向,最终导致危机事件进一步恶化升级。
二、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监管难度大
当高校危机事件突发后,每个账号用户会根据各自的不同爱好,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把事件内容上传至微信、微博上。由于这些用户注册时基本上是匿名的,他们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地表达个人情感和发泄个人情绪,不需承担任何责任。加上高校管理者本身危机意识淡薄,对这个思想舆情阵地也没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也使得高校在危机事件管理过程中获取准确信息并掌握公众的立场和态度的难度增大。
2.隐藏真实信息
部分高校在面对危机事件管理时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一旦高校发生危机事件,一些管理者担心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甚至会为之丢掉仕途,他们不愿承担事故责任和公开信息,或者信息公开滞后、片面。他们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心态来处理危机事件,常常采取“内紧外松”的原则,有意隐藏、封锁信息,延误对危机事件进行有效处理的时机。致使公众的知情权被人为所屏蔽,在他们不知危机事件真实性的情况下更加容易产生恐慌心理,进而对学校缺乏信任和信心。直接导致信息传播失控,造成危机事件升级、加剧。[2]
3.缺乏配套机制
多数高校没有根据微时代危机事件发展的新特点对原有的危机事件机制进行更新。原有的危机事件机制在危机预防、应对等方面本身是滞后的,它一般都是解决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的问题,并没有包括危机前的预防,危机后的学习、总结和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它缺乏专门的机构、组织、团队或较专业管理人员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对危机进行实时监控,不能第一时间预测、发现危机事件的苗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预防和紧急快速的回应和处理,因而不能适应微时代背景下危机事件处理需求。
4.沟通渠道不顺畅
高校的危机事件通常是因琐事引起。众多高校通过校长意见箱、领导接待日、举报箱等形式来搜集学生反映的问题,但是反映的问题又没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有效解决。因而就会有学生转向微信、微博平台上发帖吐槽、宣泄和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当这些不良情绪得到众人附和,就会形成负面的能量进行传播,进而对高校危机管理提出了挑战。
5.处理能力和水平欠缺
微时代背景下,部分高校对危机处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欠缺,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反馈慢。当危机事件发生时,不能对其给予及时回复和处理;第二,态度、立场不明确。对所发生危机事件不给予积极正面回应;第三,处理方式不恰当。对危机事件处理缺乏沟通技巧和媒体公关能力,一贯采取回避、删帖、打压等消极形式来应付,没有运用科学手段来控制危机事态纵深发展,有效化解矛盾;第四,研判水平缺乏。在面对新媒体上发生危机事件时,高校缺乏对事件性质的准确研判,不能找到科学的处理方法,致使危机事件向负面升级。
三、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危机管理策略
1.更新观念
高校必须根据微时代背景下危机事件的特点,更新对危机事件管理的观念。树立责任担当理念和信息公开理念,是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进行危机管理的首要前提条件。[3]责任担当理念是指高校、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要敢于承担责任。当危机事件牵涉到高校时,无论高校是否有责任,都应该主动表明愿意承担责任的态度,不应回避甚至推卸责任。对学校自己的错误,要勇于承认错误,自揭其短,从而赢得公众对学校的支持和理解。[4]信息公开理念是指高校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应该在第一时间,积极主动、持续地公开事件相关真实信息,掌握舆情导向主动权。2010年3月,我国颁布实施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该法对高校的信息公开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各高校应把信息公开成为日常工作常态并落到实处,对各类危机事件要按要求进行实时适地公开、公示,而不应该对其采取封锁、隐瞒。危机信息时要遵循“速报事实、慎报原因、再报进展”三项基本原则,对于较复杂的危机事件,不要等到彻底处理完后再给予终版公布,要根据事件每个阶段的进展情况分阶段进行公布,避免因公众各种质疑、猜测而导致恶意传播各类负面信息。[5]
2.建立微信、微博舆情管理新机制
微时代背景下,危机舆情管理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所有高校都应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专项工作新机制。第一,预防机制。高校危机事件虽然是突发性的,但往往在其爆发前都需要一个酝酿、加工的过程,是有规律可遵循的,因此建立危机舆情监控、预防机制尤为重要。通过建立微机制,制定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和建立自媒体平台,如官方微信、微博等;用微时代背景下的沟通方式,与危机事件信息传播者进行有效沟通,主动占领这个危机网络舆情阵地,拥有控制危机事件舆情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第二,应急机制。当危机事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时,高校应做出快速反应,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及时、准确研判危机事件事态性质,迅速做出决策,控制事态的发展,遏制问题的滋长。高校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学生群体的呼声,调动校内外一切有利因素和资源,建立官方唯一的信息网络渠道,统一内外思想和口径,与各主流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多方合力来化解舆情危机。第三,善后管理机制。高校危机管理相关部门以及责任人要及时对处理过的危机舆情进行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修订规章制度,优化人员组织结构,规范处理程序,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或升级。
3.加强微时代的危机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能否建立一支微时代的危机管理高素质队伍,是能否做好危机管理工作的关键。对高校来说,首先,这支队伍的结构覆盖面应该是广泛的,既要有学校领导、社会知名专家、教授,又要有教师和学生骨干;既要有各二级学院、各职能部门的领导、负责人、工作人员,又要有学生代表。其次,这支队伍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品质素养,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即对新媒体反映的各类信息的理解能力、评估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反应能力。最后,这支队伍还要具有明确、具体的分工。有信息代言人、评论人、监管人。对于一些不良信息的用户,通过跟帖留言或微信等形式主动约其私聊沟通,掌握其思想异常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态度,主动删除负面信息,消除不良影响。
4.全面普及新媒体素养教育
新媒体素养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下,个人为了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和社会网络社交发展的需要应该掌握的新技术和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新媒体课程、举办相关讲座、专题教育等形式来提高师生的新媒体素养,让全校师生正确认识新媒体、掌握和使用新媒体,充分了解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和道德规范,不断学习网络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危机管理导向能力、信息的搜集和研判能力,使师生持有对危机信息的怀疑精神以及道德底线,理性传播与学校相关的危机事件信息,尽可能地杜绝危机事件舆情从内部源头发生。高校还可以主动设置危机相关议题,邀请知名权威机构或专家参与探讨、解读等,通过他们的声音来平息质疑、维护形象。
5.加强危机舆情管理法制建设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高校在危机管理事件过程中,应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与本校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完善、明确校园危机事件舆情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使全校上上下下都能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自觉约束自己在网上的一言一行,以自身的力量积极带动并推进危机舆情的法制化建设,真正把“微”平台建设成为高校师生共建、共享的主流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为高校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和制度保障。
作者:陈雪梅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江奇艳.微时代高校危机管理探略[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41-144.
[2]赵芸,张永亮.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动态管理[J].安顺学院学报,2013,(2):106-108.
“三环卫星镇”多镶嵌在成都三环路发展带上,地处城乡结合部,因土地征占搬迁安置等因素,导致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占据较大比重、人口素质参差不齐、矛盾问题尖锐突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与近邻的主城区相比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管理难度增加。
很长时间,“三环卫星镇”在做群众工作方面都存在着“三难”问题:干部找人难,想听真话难,解决问题难。群众工作做不通,发展就容易卡壳,不但该圈层群众利益得不到充分保证,而且许多重大规划建设不容易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长此以往,极有可能形成“三环内外两重天”的不均衡局面,出现阻碍成都又好又快发展的“三环阻力带”。因此,在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度开展大规模的基层群众调研,找准查实群众需求,准确研判“三环卫星镇”圈层的社会发展难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发挥优势,确定调研课题
本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相结合的宗旨,学校党委积极响应、认真践行“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立足地缘,与校区所在的十陵街办党工委一道,共同开展了以“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为主题的调研课题。
学校师生、各村(社区)工作人员共同运用专家座谈法和恳谈沟通法,就调研思路、调研提纲与调研问卷等反复交换意见,多次调整与修正,找准突破点位,确定了6个部分60个问题。针对文化教育、社会管理、医疗卫生、城乡环境、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当地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剖析“十陵街道”这个典型例子,深度挖掘“三环卫星镇”社会发展的共性问题。
校地携手合作,提升调研质量
为顺利完成此次调研工作,达到预期效果,成都大学与十陵街办成立联合调研项目组,下设综合协调小组、抽样调查小组、基础数据普查小组、调查报告撰写小组。
2013年7月中下旬,成都大学15名专业教师、83名在校大学生和10余名街道办工作人员,深入十陵街道的12个村(社区),针对辖区常住人口进行入户调查。问卷以户为单位,每户一份调查问卷。高校师生走村入户,与居民拉家常说民生,与群众耐心沟通、感情到位。当调研中被问到“你认为政府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民生问题”“你对小区管理有何建议”“你认为十陵征地拆迁工作开展如何”等方面问题时,受访群众纷纷打开话匣子,对师生们敞开心扉,诉说心曲。此次调研共深入家庭1.2645万户,走访群众近5万人,覆盖了十陵辖区总人数的60%。
责任主体不明。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主体不明,没有形成有责任主体、可操作性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往往是在事件发生后临时组成领导小组和处置小组,这样的临时组织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过多依赖领导的个人决策,难以有效组织开展应急工作。
应对举措乏力。尽管大部分高校本着“预防为主、提高效率”的原则建立起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然而很多预案本身过多强调原则性而忽略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高校中更鲜有完善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判机制、追踪机制以及报告机制等体系,难以在事发前预防或在源头上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难以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有效地进行响应,更谈不上运用社会资源形成综合防控体系共同应对。
在管理高校突发事件时,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建设完整的管理系统。
完善高校安全相关立法。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必须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高校公共安全立法应当尽快提上日程,从法律层面强制预防、处置和善后等环节。同时,在相关法律的指导下,还应依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通过大学章程的制定在高校形成有法可依的法律体系,出台配套的应急预案,明确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流程。
成立专业应急团队,明确责任主体。在学校内成立专业化的突发应急小组,明确责任主体,规范现场指挥权交接方式和程序,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坚持“专业处置,岗位权力大于级别权力”,校领导积极协助专业突发小组工作、全校师生一致听从专业指挥团队的现场指挥,确保应急指挥科学有序进行。
建立预防、处置及善后三大应急管理体系。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应以法律为依据,制定合理的事前预防、事发快速有效处置、事后妥善处理认真总结的完整体系。我们应该秉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理”的理念,通过建立完整应急预案、实际演习训练等手段,提高高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突发事件发生后,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预案进行处置,不慌乱、不紧张,做到责任明确、目标明确。突发事件处理完成后,应妥善处理有关事项、人员的善后事宜,对事件进行充分反思总结,积累经验,改正不足。
动员全校师生加强突发事件处理能力。高校要注重培养校园各个部门基层员工的“第一响应者”能力,保证将事件控制在源头。与此同时,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还需要充分依托大众力量,让处在案发第一现场的师生自发响应号召、第一时间参与处置。在日常学习中加强高校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整体提高大家应变能力,动员全学校的力量加强应急管理综合工作。
(作者为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摘要] 特色教材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它代表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发展新的方向。进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具有解决“统独之争”、提升教材质量、纯化教师队伍等重要的意义;当然其中也存在课题性质界定不清、级别不高、配套经费难落实、覆盖面窄、特色难以挖掘等问题;需要通过设立省级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课题以扩大覆盖面、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结合以凝练特色和加强自身研究等方式加以完善。
[
关键词] 高校就业指导;特色教材;就业质量报告;就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128-03
[收稿日期] 2014-12-06;[修回日期] 2015-01-29
[作者简介] 屈振辉(1977-),男,河南信阳人,湖南女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
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下发《关于开展2014年度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教毕指[2014]45号),本人所主持申报的课题有幸成为当年获批立项的88项课题之一。在研究过程中,本人对其理解日益加深并对某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撰成此文以求教方家。
一、进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材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之“本”,非常重要。“教材建设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与训练,必须要有系统的、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材作保证。”[1]特色教材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解决了就业指导课程教材使用上的“统独之争”。以往主管部门出于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宏观把握的考虑,总是试图统编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材;而各高校总是认为统编教材无法反映本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所以都纷纷编写各自的就业指导校本教材。双方理由都很充分也造成了矛盾。而特色教材“统分结合”则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之“特”,主要体现在其在内容上由公共部分和特色部分组合而成。前者为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基本理论,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统一撰写;后者为不同地区、行业和高校的就业规律、特点、趋势和就业典型案例等,由各申报院校按要求各自撰写。这种“合编”的体例兼顾了主管部门和高校双方的考虑,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其次,它又提升了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的质量。各高校在就业指导教育与研究方面的力量普遍比较薄弱,在撰写就业指导校本教材时大多都是勉强为之,这也是造成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重要的原因之一。加之就业指导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校方往往不愿拿出经费进行就业指导教材建设。各高校在自身力量和建设经费捉襟见肘下写出的教材质量可想而知。“教材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2]。为提升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质量,必须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建设。主管部门以课题形式组织各高校展开这方面研究并予以资助,而且承担了教材公共部分的撰写任务,可以让各高校有财力且集中精力以研究的态度挖掘自己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特色,提升了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的质量。最后,它还纯化了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队伍。自从就业指导被教育部列为高校公共必修课程以来,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市场就变得越来越混乱。“现阶段,各高校编写的就业指导教材可谓是五花八门……教材质量也是参差不齐”[3]。而这背后其实与某些书商的运作不无关系。教材作为公共必修课程教材人手一册,编写起来也似乎也没有专业课那么难,而且还不像马列课程教材那样统得非常死,对书商来说是很好的赢利点。于是就有些书商就打着“参编”、“挂名”等各种名义,用高额的“使用费”诱使某些教师订购其教材。试想在高额“使用费”和书商自身盈利挤压下,那些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的质量能有多高呢?其结果只能是东拼西凑、粗制滥造、贻害学生。而有些教师的心思也放在关注谁给的“使用费”更高上,而无心在编写教材上下功夫。而主管部门以课题资助形式组织高校开展特色教材建设,使就业指导任课教师能在潜心编写教材中获得更多经济收益,从而能将其心思凝聚到本业上来。
二、进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遇到的问题
特色教材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既然是创新就会遇到很多新问题:首先,特色教材课题的性质界定不清、级别不高且配套经费难落实。特色教材是以课题形式进行的,但它究竟属于学术研究课题还是属于教学改革项目?从主管部门目前所发文件的内容上看界定得不是很清楚,以致造成有些获批立项的课题甚至在所在院校科研处与教务处的相互推诿中无法备案和开展研究。这项课题的组织和立项单位是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这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联系的厅局级直属事业单位,其所立项课题照道理来说至少也应该是厅局级课题。但据了解各院校对于这项课题级别的界定并不相同:大多数院校都将其列为了厅局级课题;有些院校重视就业工作,将其列为了级别更高的课题;但也有些院校并不重视就业工作,甚至将其列为横向课题,且不给予配套经费支持。真可谓是同“题”不同命。其次,特色教材课题项目“僧多粥少”,无法很好满足众多院校需求。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 542所,而该年度经单位申报、专家评审和复核后立项的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课题仅88项,覆盖面仅占3.5%。而且获批立项的大部分都是本科院校,其中还不乏很多的重点高校,但是高职高专院校仅占了五分之一。高职高专院校整体实力大多较弱,其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力量也不强,往往更需要特色教材课题项目的扶持并在参与其过程中获得提高。现有全国特色教材课题只具有示范效应而并不具有覆盖效应。最后,特色教材中的“特色”难以挖掘。高校办学要有特色,“任何高校或多或少都会有其自身的特色,如体现在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管理风格、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可以或多或少地呈现出 高校自身的独特色彩和风格,从这个角度讲,学校有特色是必要和正常的,学校无特色则是偶然和不正常的”[4]。这段话虽然揭示了特色对高校的重要性,但在其列举中却忽视了就业这个最重要的方面。不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有不同的特色,例如行业背景、地域优势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甚至已成为高等院校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挖掘和发扬它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将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特色写入就业指导课程教材中,这就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要有特色教材的根本理由。但探索本校毕业生就业特色是艰难的研究工作,它不仅要对历年毕业生就业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而且还必须摸索和总结其中的规律性。它在写入教材时还需经过理论升华,因此更不是易事。
三、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工作的思考
鉴于上述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重要性和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其建设工作:首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应参照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做法,尽快设立省级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课题,特别是向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倾斜;在设立省级课题时最好还能够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将其纳入到教学改革项目中,因为从本质上说教材建设属于教学改革的范畴。其次,各高校可以本校年度就业质量报告为基础凝练就业特色,作为撰写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中“特色”部分的基础。2013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编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要求各高校都要按此规定就业质量报告,对本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相关分析和发展趋势做出数据统计、分析及规律探索;其中基本情况包括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等,主要特点包括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指导服务等,相关分析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分析、结论总结等,发展趋势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的趋势性研判。实际上就业质量报告的编制过程也是各高校凝练就业特色的过程,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中的“特色”主要应建立在对本校三至五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上述情况的汇总分析基础上。因此对各高校来说,编制就业质量报告与撰写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这两项工作其实是相辅相成的。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时应紧紧抓住就业质量报告这个突破口,这样就不会因为找不到“特色”而迷茫了。虽然编制就业质量报告属于高校就业管理工作,而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则属于高校就业指导教学工作,但实际上两者是相通的。探索本校毕业生就业特色是每所高校都必做的工作,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以及教材编写中也必须反映出这些特色,因此我们认为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今后不应以择优的课题形式进行,而应当像编制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那样成为每个高校的就业常规工作。最后,应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自身的研究。特色教材作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的创新,其自身也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例如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编写的公共部分与各立项单位编写的特色部分如何自然衔接、浑然一体等。
如前所述,特色教材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但它“统分结合”的新形式以及融合高校就业特色的新思路,却代表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发展新的方向,对推进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及整个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不揣冒昧地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其中难免有不少的疏漏之处甚至谬误,因此只当作是抛砖引玉,旨在引起同仁们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梁远海.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122.
[2] 陈均.论搞好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孙宗禹.跨世纪的探索:’98湖南省高校教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和速度得到快速拓展和提升。几乎任何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的信息都无法被人为阻隔传播,突发事件更是如此。高等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校园内的突发事件更容易被人们敏感的神经所捕捉。然而,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传统的封闭式行政处理方法,不但授人以柄,还给谣言留下了生存空间,不利于对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正确认识新时期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及其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努力做到把握舆论主动权、提高舆论公信力,切实提高高等院校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能力,需要对高校宣传部门在新形势、新背景下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作用和角色进行重新认识。
一、高校突发事件特征及发生过程
我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高校突发事件是指那些发生在高校内,或虽未发生在高校。却与高校中的人或事有相当联系,事前难以预测,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乃至危及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的公共事件。”
高校突发事件是社会突发事件的构成部分,有其鲜明的特征:一是突发性。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具体内容等主要因素具有不可预测性,事发前没有任何征兆,或者事发前的征兆不足以引起人们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事件发生。往往令当事人猝不及防。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餐厅爆炸事件等。二是破坏性。高校突发事件总是伴随着对其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对师生人身、财产或学校稳定、声誉造成严重危害和巨大破坏。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甲型H1N1流感在高校突然暴发流行引起的恐慌事件等。三是渗透性。高校突发事件的主要当事人是学生,每个学生都关联着社会上的一部分群体。学校通过学生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件发生后,容易造成学校与社会人群联系的集中强化,甚至短期对峙。如学生非正常死亡引发的责任划分及经济赔偿问题。四是相对封闭性。大学校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部位、影响等相比较其他突发事件具有相对封闭性。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震区学生的心理干预问题,基本在校园内可以解决。五是绝对开放性。高校突发事件虽具有相对封闭性,但是作为社会突发事件的组成部分,以及由于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的渗透性,事件发生后的解决必然离不开社会干预。如个别高校针对某国外言论组织的校外游行事件,必然要有公安等社会力量介入。六是规律性。高校突发事件虽然具有随机突发性,但是从事件本身的发生过程来看,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也是研究突发事件的基础。
高校’“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即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痊愈期”。潜伏期是突发事件潜在的累积酝酿过程,各种促发因素在复杂条件和环境下共同作用,不断进行着量的积累。这一阶段一般时间较长,因素较为复杂,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有着提前或延迟作用。爆发期是潜伏期各种促发因素的集中释放,是发生质变的阶段,各种消极因素得到集中宣泄,对当事人造成严重影响,其破坏性严重,强度大、时间短、冲击性强。持续期是事件发生后,得到初步控制,在各方力量的介入推动下,事件得到逐步解决的过程。痊愈期是高校突发事件本身已经终止,得到基本解决,但是事件发生后,仍需人们从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的阶段。
二、高校宣传部门在校园突发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高校宣传部门肩负着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开展对内对外宣传、推进校园文明建设、维护学校思想政治稳定等工作。宣传部门的职责更多地被认为是务虚的,常常被忽视。尤其是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传统的行政处理程序中几乎没有宣传部门的影子,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突发事件圆满顺利解决的难度。高校突发事件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单凭学校行政管理来处理问题。高校宣传部门除了要在校园突发事件中及时、准确、客观信息外,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好桥梁中介作用和助推保障作用。根据突发事件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及特点。宣传部门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主要表现在:
1.在事件潜伏期要当好调研员和宣传员。
虽然高校突发事件在潜伏期爆发征兆不明显,但这并非意味着突发事件在此阶段与宣传部门无关。相反,未雨绸缪总要好于亡羊补牢。宣传部门在潜伏期的作用是排查化解矛盾,消解消极因素的聚合,阻止或延缓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工作。
一要当好调研员。思想调研工作是宣传部门主要职责之一,也是摸清突发事件发生诱因的关键环节。通过调查,了解掌握广大师生所需所想。根据师生的思想动向做出研判,对各种思想动向可能导致的种种行为进行分析推断。重点筛选出可能对师生和学校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和问题,做到未雨绸缪。从而达到延迟或者阻止突发事件发生目的,为学校减少或者避免损失。思想调研工作要分清主次,在抓好日常调研的同时,要重点抓好重大时间节点、重点人群、热点问题等环节的调研,准确掌握情况,及时理顺情绪,妥善化解矛盾,力求使其不足以成为社会关注的负面热点。例如,大学生针对某国外连锁超市的串联游行事件,如果对大学生爱国情怀和国际关系有清醒认识,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调研和动态调查。合理引导其爱国情绪,则完全可以避免串联游行的发生。
二要当好宣传员。如何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减少突发事件对师生和学校带来的损失。是宣传部门在突发事件潜伏期里的又一重要职责。宣传部门要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种类。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相关突发事件的预防预演教育,不断强化师生对高校突发事件发生规律的认识,提高师生在突发事件中躲避伤害和加强自保的能力。营造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氛围。高校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危险品管理等直接关系着师生安全。以消防安全为例,火灾发生后逃生技巧、逃生原则等知识的有效宣传,能够在火灾发生时给学生有效指导,最大程度上保护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如果再能结合消防演练,宣传教育效果将事半功倍。
2.在事件爆发期要当好联络员和介绍员。
爆发期时间短、破坏性强,会很快成为学校甚至社会的关注热点。此时,学校既不能封闭消息。也不能选择沉默。因为任何试图封闭消息的做法都是徒劳。关键时候的无语或失语只会为谣言的产生提供土壤,无益于突发事件
的解决,甚至会使事情更加复杂,学校工作更加被动。此时,应充分发挥宣传部门传达信息、构建信息平衡的重大作用,做到“先声夺人”,使宣传部门成为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成为消除谣言和澄清误解的中坚。
一要做好联络员。自事件发生开始,要积极主动地加强同校内各部门的沟通,全程参与,全面准确掌握突发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造成的危害、影响程度和波及的人群等基本问题,做到信息真实、全面。如果突发事件已形成社会热点,造成重大影响时,宣传部门应积极主动同外界媒体联系,采取举行新闻会、召开新闻通气会、编发新闻通稿或邀请特约观察员等方式,向外界披露信息。维护第三方的知情权,保持公开透明、开诚布公和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以寻求事件圆满解决的有效途径。争取外界理解和支持,为事件的顺利解决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要当好介绍员。要根据学校应急工作领导组织的统一安排,及时、全面、客观地将突发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披露。这一阶段,宣传部门要做到第一时间披露不延迟、全面客观披露不隐瞒。宣传部门进行信息披露时。应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受关注程度、涉及人群和关注人群等问题综合考虑,决定披露方式、披露对象。
3.在事件持续期要当好解说员和报道员。
持续期是突发事件发生后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要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消除各方误解,对事件的进展情况及时准确地进行通报尤为重要。客观公正、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和公众通报事件进展情况,才能真正实现纠正谣言、消除误解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要当好解说员。宣传部门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将学校为消除事件破坏和对师生造成的负面影响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向师生和外界通报,主动将学校工作展现在师生和社会的视野中,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宣传部门在通报事件进展中,要随时保持同媒体的联系,时刻关注包括互联网论坛、社区等在内的多种媒体对此事件进展过程的各种反应,将各种声音及时汇总、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并提出应对措施。要发挥宣传队伍作用,全天候监控网络舆论,并在坚持事实的前提下,本着依法顺利解决问题的原则,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向外界讲述清楚,对可能出现的误传误信进行拨正,开展必要的舆论引导,达到纠正谣言、消除误解和推进工作的目的。
二要当好报道员。宣传部门要跳出突发事件本身,从宣传教育的角度,在坏事中发现典型人物,树立榜样,推进工作。例如,非典期间,涌现出了一批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的教师和学生:2008年汶川地震中涌现出了一批像教师谭千秋、女警蒋敏、护士陈晓沪等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树立和宣传好这些典型。才能发挥这些典型人物和事迹在鼓舞士气,坚定信心,夺取胜利上的积极作用。
4.在事件痊愈期要当好参谋员和纠错员。
痊愈期是高校突发事件本身已宣告结束,但是突发事件的整个发生过程及产生的影响并没有完全结束。宣传部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深刻反思事件产生的原因,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消除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要当好参谋员。宣传部门在这一阶段要全面回顾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认真总结事件处理过程中典型的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并使之程序化,以资事后借鉴。同时查找不足,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改进工作。要细化工作,对突发事件各种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研判,形成客观准确的描述,提出可行性建议,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二要当好纠错员。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突发事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事件并未完全结束。还要认真分析和反思事件发生的动因,准确查找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此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在此基础上,要加强督导,明确责任。确保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突发事件直接影响人群的事后思想调研工作。及时发现事件处理过程中因工作疏忽造成的心理困惑和思想诉求,并认真分析研判,研究确定妥善解决问题的对策,避免由此可能产生的新问题。
事实上,目前高校已经基本形成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但是宣传部门在整个事件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被准确定位。制度上的疏漏往往造成执行上的缺位,进而影响事件全局的解决。突发事件的阶段性过程为准确定位宣传部门在突发事件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提供了广阔舞台。宣传部门应该以校园突发事件发生过程的不同阶段为参照,结合宣传部门的职责特点,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充分扮演好调研员和宣传员、联络员和介绍员、解说员和报道员、参谋员和纠错员等角色。充分发挥新时代、新背景下宣传部门在突发事件中的桥梁中介作用,并将其制度化、日常化,以期更好地发挥高校宣传部门在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李纪宾(1966-),男,河南开封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河南开封4750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2-0096-04
在国外,职业发展教育已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相对来说,我国职业发展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发展极不平衡,在课程内容、教学环节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创新,亟须走出一条符合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规律的本土化教育教学道路。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的教学困境
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生涯发展意识、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很多高校已逐步构建起基本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教学体系。但由于课程建设起步较晚、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等原因,致使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在教学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
一是缺乏有力的专业理论支撑,课程教学停留在表面。职业发展教育属于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融合了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没有绝对对口的学科作为依托,在当下崇尚“学术渊源”的教育生态圈里,给人一种“非正规军”的印象。师资队伍也多由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就业管理部门教师等非“科班”出身的教学人员兼任。他们虽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职业发展教育这一新领域的教学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经验或者课本进行教学。一方面,他们对于自身经验是否适合于每一位学生,没有把握;另一方面,他们对教科书中所阐述的理论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在授课过程中对经典理论的掌控也力不从心,只能照搬书本,无法提炼出理论的精华所在,因此,课程教学只能停留在表面。
二是教学素材来源单一。大部分任课教师的工作经历局限在高校,难以帮助学生对其他就业单位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虽然大部分任课教师都能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但鉴于自身职业的客观原因,往往无法深入企业去全面了解就业情况。而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本身又和现实就业环境有着天然的联系,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不能完全以学生期末卷面成绩的好坏来判断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这种根本性矛盾导致教师的课程教学素材来源比较单一,即从教科书和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得的“碎片化”经验。至于现实情况是否如教科书中所说,教师也无从考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易形成一种“学生对课程内容心存疑惑,任课教师自己也模棱两可”的尴尬局面。
三是教学内容脱离市场需求。就业市场对不同类型的人才有着不同的要求,而每个任课教师很难自己去探索或求证这些不同的要求,于是只能照搬教科书上的“大道理”讲给学生听,学生自然觉得难以把握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产生一种“大道理我都懂,就是不知道怎么做”的无力感。那么,这一矛盾是否无法解决呢?当然不是。政府和高校可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来获取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将其反馈给任课教师,供他们教学时使用。事实上,从2014年起,政府教育部门和高校每年都会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这就是对就业市场需求和毕业生现状最直接、最及时的反馈。从反馈的数据中,任课教师可以提取最真实的教学数据,并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加以对照,从而保留符合现实的教学内容,摈弃过时的教学素材。
二、以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为导向创新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的价值意蕴
1.充分利用反馈成果,渗透教学过程。毕业生是高校与社会之间联系的纽带,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否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无疑具有极大的价值。早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需求预测和制度,完善就业状况的反馈机制”,并要求从2014年起,高校要编制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经过几年的探索,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内容体系得到逐步建立,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相关分析、主要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方面。
毕业生的就業意向、择业观动向,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毕业生的薪酬水平等信息都可以通过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实现动态监控。目前,高校通过自行调查、政府统计、第三方介入调研等形式逐渐将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的构建推向成熟。然而,将这些数据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不是就业反馈的最终目的,更关键的是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否则将造成时间、人力、物力的浪费。高校应从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数据中最大程度地提取有关人才培养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反馈到教育教学中。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发展意识,以及具备适应职业世界种种挑战的能力。通过科学合理地比对毕业生的表现与企业用人制度、评价标准之间的契合度,找出教育教学中的偏差,从而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因此,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对就业状况反馈成果有着最直接的应用诉求,应最大程度地发挥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的价值。
2.大数据的及时性为课程创新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不是让学生交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或填写一张规范的简历就可以了,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学生之所以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的实用性和现实性存疑,是因为教科书中的求职经验或技巧不可能一成不变或解决一切求职问题,并且他们对任课教师的经验也持有一种不信任感。因此,从课程教学的角度,要充实课程内容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研究现实情况中优秀职场新人的案例,寻找那些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引入案例,吸引学生进入特定事件的场景。学生在课下充分思考,在课上集体讨论,对案例中的具体问题认真分析、切实感受,从而在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同时,反过来又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补充和升华。另外,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随时在变,这些变化不能依靠教师的凭空想象,而应该利用大数据表现出来的状况来研判。
三、基于反馈机制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的教学创新策略
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应根据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的特点和优势,结合翻转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内涵,进行开发和创新。
1.提炼可应用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的内容和素材。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以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为书面载体予以呈现,主要模块包括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相关分析、主要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五个方面。这些模块有些是客观数据统计,有些是主观对象调查。数据本身没有意义,找出数据背后反映的问题才是核心。首先,根据对“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的分析,如就业率、毕业生规模结构、就业流向,我们可以比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差异、不同签约形式的占比、升学率、创业或出国情况等。这些真真切切的数据能有效地反映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学生的就业意愿,比单纯的理论政策讲解更直观,更具说服力。其次,从“相关分析”和“主要特点”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包括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就业市场状况、创新创业状况、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就业满意度、专业相关度、薪酬水平等。这些更深层次的分析呈现在课堂中,为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劳动力市场状况、职业世界的变化无常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口,更有利于他们认识自己的专业,以及对未来职业有一个更现实、更合理的预估和期待。再次,从“发展趋势”中,我们可以预测就业率的大致走向,对就业形势进行研判。最后,从“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中,我们可以优化专业设置,同时也能获取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2.充分利用翻转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流程如下:课前,教师布置下节课内容,由学生自行学习网络资源或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课堂上,教师组织课堂内容小组讨论、现场答疑、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知识的内化。这种把“学”与“教”进行翻转的教学模式,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的同时,使教师的教学和指导更加有了针对性。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旨在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自觉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笔者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及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的应用,在借鉴国内翻转课堂实际应用案例后,提出了职业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如99页图所示)。
课前,实现知识的传播过程。教师结合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设计教学模块,包括兴趣探索、性格探索、职业探索、行业发展趋势、求职方法、面试技巧等内容;通过QQ、百度云盘等上传或发送学习资料或测评工具给学生;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后填写《课前学习自测表》,明确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知识的理解,以便在课堂上讨论。课中,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根据《课前学习自测表》提出问题;在组内开展讨论,学生共同探索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于讨论后未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问题解决后,小组內部进行总结,所有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所有小组派出代表对课程内容进行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并总结,强调课程重点,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课后,实现知识的应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职业生涯活动中,接受“实战”检验,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调整自身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总之,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教学素材,积极探索网络资源,了解就业形势、就业市场状况,实现知识的传播、内化和应用。
3.对任课教师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目前,很多任课教师之所以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教学感到力不从心,一是鉴于非“科班”出身,专业理论知识相对缺乏,急需进行系统学习;二是无法及时获得有关就业市场的信息,教学素材有限。因此,高校的职业发展教研室,一方面,要系统组织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如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并定期组织内部学习讨论,从而提高任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帮助任课教师及时掌握当下的就业市场状况。目前,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入了第三方专业调研机构的参与,对大数据进行了分析整理。例如,研究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职业的相关度状况,学生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与所从事职业的关系,以及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表现与求职成功的关系等。通过这些研究,帮助教师科学指导学生进行生涯发展规划和求职择业。从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中可以获得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反馈及建议,为调整课程内容提供可靠的依据。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具有代表性,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加以考量和甄选。
总之,构建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是一项涉及面广泛、意义重大的工作。大数据时代,应充分利用数据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来指导实际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余明,曾璇,李国章.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29).
[2]李胜利.回应社会关切 深化供给侧改革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J].河南教育:高教,2016(5).
[3]陈子超,蒋家傅.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2).
成语“初生牛犊不怕虎”有史料可查的最初由来是东汉末年发生在樊城的关羽庞德之战,其意是指勇将庞德虽刚刚出世,但在对阵关羽时却无所畏惧,锐不可挡。后来被人们用以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有顾虑,勇于挑战权威,行动上敢想敢做,敢做敢当。
将这个老百姓时常挂在嘴边的谚语与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建立起联系,应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不仅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同样也不能缺少数据的推敲与论证。但当我们打开数据库却意外地发现,与这个成语的指向性意义相比,2014年3月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盘面信息上亦呈现出相似一幕:
首先体现在,作为国内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最为庞大、制度相对规范、质量相对优良的集群,上市公司在国内社会责任报告主体分布上占据着虎踞龙盘的优势地位。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每年时间来到三月,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往往能够通过虎虎生风的绩优表现,成为主导这一时段报告行情上涨的动力和创新诞生的源泉。
其次还体现在,与上市公司往往能够对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年际分布和结构特征施加重要影响相比,非企业组织社会责任报告尽管属于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新锐力量,但近两年却渐成风气并为国内社会责任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生气,可以说极具初生牛犊之势。而本月以上海部分高校为主体的非企业组织报告在我们的统计表偏南一隅,虽不够引人注目,却超过了除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以外其他主体类别之和。
评价3月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概况,在盘面上如果可以概括为“牛犊-暴虎”之势,那么在趋势上我们则认为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阶段。总的来说,一如我们先前的预期,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在进入3月后如约进入到一个。反映到盘面上,自3月24日起,连续几个工作日的增长,以上市公司为主体强势推动的国内首轮社会责任报告正让这一预期逐渐成为现实。
基本面:雷声大,雨点也大
2014年首两月以来,在新春红包行情和两会政策行情的有效刺激下,国内社会责任报告成功走出自2013年4季度以来底部徘徊的状态,并在整体层面上出现趋势性转变。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报告数量急剧增长、主体更加多元等方面,同时还体现为社会责任报告这一主题词在整个社会层面的急剧升温上,呈现出一种雷声大,雨点也大的崭新景象。
具体反映在2014年的第3月度,根据我们检测到的数据显示,2014年3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下称数据统计期内),国内各类社会组织共社会责任报告292份。从主体结构来看,以上海部分高校为代表的非企业组织社会责任报告与上市公司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期而遇,构成了层次清晰、主题明显的两条主线。
从企业性质来看,其中国企及国有控股型企业继续延续强势,共213份,占到了总量的73%。如中国石油在3月21日了集团公司的2013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稍早的3月19日了公司的第6份社会责任报告。非企业组织社会责任报告曾作为一大亮点贯穿于过去两年,而这一亮点在数据统计期内不仅得到了有效延续,同时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区域性特征,如以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为代表的12所上海高校纷纷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向社会展现当代高校的社会责任实践成效。
从时间分布来看,数据统计期内国内社会责任报告基本形成了以3月20日为界点,并在消息面上表现为“前松后紧”的特征。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显示,选择在此之前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为14份,这也就意味着选择在3月20日及这以后社会责任报告的达到了278份,占据了总量的95%。究其原因,我们的判断集中认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特定的时间节点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就是,由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相关规范和制度,使得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在时间节点上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其具体表现就是其中大约95%以上的上市公司均选择集中在这一时期进行。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与首两月首次社会责任报告占据较大比例相比,本月社会责任报告的各类组织大多早在数年前便启动了报告的编制与工作。其中社会责任报告5次及以上达到了140份,如与此相对应,首次报告的企业则只有51份,可以说真正成了名符其实的老兵当道。
关注:几大亮点,不应忽略
多元主体的交替领跑、整体格局的悄然嬗变、风格行情的起承转合,但凡对国内社会责任报告有所关注的人,可能都会存在这么一个印象:每年时间来到目前的这个阶段,往往也正是国内社会责任报告最值得玩味的时候。对于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者,抑或是社会责任报告的研究者,要保证社会责任实践的主动性、保证报告研究的前瞻性,对这一阶段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势研判和系统研究,可以说价值巨大、值得抓紧!
而这其中的三大亮点,在我们看来,不应忽略。
第一个主题是初生牛犊之喻。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是一项费时、费力、费神的技术性工作,尽管其主要内容均来自于企业的责任实践,但更多的却是与数据采分析、指标筛选、或报告审验等一系列技术性工作的组合。
与此相对应,作为一个致力于社会责任报告知识普及、理论研究和实践引导的栏目,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在对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梳理、特征归纳和趋势分析时,无论是从语言组织上,还是在逻辑框架上,对于社会各界的普遍接受程度以及企业实践操作的平均运用熟练程度的考虑均稍显欠缺。
用最熟悉、最直接、最贴切的语言去展现和记录社会责任报告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既是我们从注重社会责任报告内在规律分析转为注重社会责任报告群体特征描述的一种尝试,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我们对于推进社会责任报告向着社会精细发展、纵深发展的一种态度。
本期我们选择通过初生牛犊之喻,除了希望能够较为直观、贴切地展现数据统计期内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概况,同时也希望这些社会责任报告的新兵们能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通过大胆进取和锐意创新为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新的气象。
第二个主题是变盘时间密码。
尽管我们曾不止一次地表示,对于国内社会责任报告趋势的预测本身并不符合科学的精神,但通过相当数量报告在时间分布层面、组织构成层面、地域分布层面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其中暗含的端倪,做到面对机遇有所准备,面对风险有所防范,掌握全局性、把握规律性。
过去几年,3月份都是国内社会责任报告在趋势上出现重大变化的时刻,某个时间节点上报告数量的急剧变化往往就隐藏着新的时间周期内总体格局的时间密码,其本质上在时间上体现为老周期与新周期的交叠,而在结构上则体现主体的悄然转换。
应该说,这种周期的交替与结构的转换,不仅表现为在各方要素逐渐向好的背景下,国内社会责任报告底部徘徊的态势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同时也表现为包括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为特征的多元主导、主题推动格局的逐渐完善与成熟。
对于这种交替和转换的具体时间节点,笔者个人倾向于将3月20日作为国内社会责任报告月度分布的一个时间节点,但是否如此后期仍值得继续观察。
第三个主题是高校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