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范文

时间:2023-03-03 15:57: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

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

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漂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注释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汀(tīng):沙滩。

纤尘:微细的灰尘。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穷已:穷尽。

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见:只见、仅见。

悠悠:渺茫、深远。

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月裴回: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离人:此处指思妇。

妆镜台:梳妆台。

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相闻:互通音信。

逐:追随。

月华:月光。

文:同“纹”。

闲潭:幽静的水潭。

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á”(洛阳方言是当时的标准国语,斜在洛阳方言中就读作xiá)。

潇湘:湘江与潇水。

碣(jié)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篇2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唐代名作《春江花月夜》,一直使无数的读者为之倾倒。这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而作者张若虚更是个连字号都不为人详,沧海一粟的茫然存在于唐朝灿如繁星的诗人堆里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但是他却仅仅凭借着这首《春江花月夜》而流芳百世。作者张若虚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结构赋予这首旧乐府诗全新的内容和意蕴。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历来被无数专家学者所研究赏析,并对其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描写男女之间的缠绵爱情为主题的诗篇,也有的学者认为这首诗全诗蕴含着极其丰富并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还有的认为《春江花月夜》体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士人精神风貌和审美心理,以及时代性文学主题的广阔文化背景,等等。以上这些观点是对《春江花月夜》的一种误读,而恰恰由于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和解读,掩盖了作品背后所蕴含的真实情感和结构意义。其实,《春江花月夜》也和其它的诗作一样,在表现主观情感的时候,用的是艺术符号的表现方法。看到了这一点,从艺术符号的角度方面重新对这首诗进行分析,就会产生并发现新的不同于任何一种观点的全新含义。

诗是用艺术符号的方式表达人的情感,一般的语言符号无法准确、精辟地概括并表达人的情感。艺术符号运用一般的语言符号来创造诗的意象、结构和形式,它只是一种手段或材料。艺术符号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象征,主要是指意象和结构。这首《春江花月夜》着力于诗境的融造。全诗以“江”、“月”映照,围绕着“春、江、花、月、夜”这五字囊括的丰富意象。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通过与春、江、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衣服凄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

在《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中,最让人津津乐道、反复吟唱,同时也是其中最富含哲理与意蕴的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得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两句诗中,反复出现的是江、月、人这三个意象。“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和年初照人?”诗人面对这一轮江月深深地在思考着,江边上是什么人最早见到月亮的?江上的明月又是哪一年第一次照耀着人的呢?紧接着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慨叹,人生一代又一代地绵延繁衍着,无穷无尽;人们年复一年地眺望着江上的月亮,也亘古不变。我们谁也不清楚江上的月亮在等候着什么人,人们只看见了长长的大江不断地送走流水,奔涌向前。江、月、人三个意象反复出现,将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投射到这三个意象上,为自己的情感付型,并创造了客观同构物。随着空间与时间的不断变换,江、月、人也在这不断变换中发生着变化,也许现在看到的江、月、人还是初时所见的那般景象,但是随着时间、空间的不断转换变化已经不再是最初的那般了,真的可以说是月虽似当时,但是物事人皆非啊。这江、月、人就在这世幻中经历着变与不变的重复当中。

诗的艺术符号不仅是一个一个意象、象征意义的叠加,而且是整体结构形式的象征,诗的意义最终由整体结构来决定。诗的艺术符号归根结底是在创造一种抽象的形式,而这种抽象的形式是由诗的结构表现出来的。在《春江花月夜》全诗当中,出现的所有意象只是为了形成整体诗的结构形式所创造出来的。它们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结构,它们按着某种排列方式构成了这种内在结构,而这内在的整体结构就是诗人人生生命感受的整体造型。《春江花月夜》中反复出现的这“江、月”意象是人体验到和理解到的人生短暂,每年都在这变化的空间和时间当中不断成长,消磨。也许还是当时的景物,但是如今看来却不一定还似当时那样亲切,这就是变与不变的情感纠结所在。人的一生变幻莫测,有些物事人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似当年,但是那些给我们留下美好回忆的物事人确实不会因为任何外界事物的改变而改变的,因为在我们心里他们还是像最初那般那么值得我们珍惜。

诗的结构形式表现着情感结构的形式抽象,而无须表现造成情感事件的具体内容,《春江花月夜》是符号的,是情感的象征。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创造了一种隐形的内在结构,他用春、江、花、月、夜等种种意象为诗人张若虚的情感付型,创造了许多客观同构物,并通过这些客观同构物的排列组合创造了《春江花月夜》幻化于外的整体结构。当我们分析作品的时候,不能只看到作品外部所表达出来的那些显而易见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次要的,而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让我们忽视的却是隐含在这些外在东西背后的内在结构形式。这才是最重要、最值得我们认真发现和研究的。《春江花月夜》正是将这种内在的结构形式隐匿于种种背后,用这些意象表达了人生虽短暂,每每却都在不断的变与不变的自然法则中成长、磨练,而恰恰是通过这种变与不变的时空转换才让人们不断的追求着人生的梦想和希望。虽然一些东西、一些人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空间的转换而变得物是人非,但是一切真善美的东西却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心中,亘古不变。人生的变与不变是一种必然存在,只是要看我们自己如何的来看待。

江、月是《春江花月夜》中被反复拓展并不断深化的两个主题意象,诗人没有局限于一轮江月,而是那一种复杂的人类情感贯穿始终。《春江花月夜》表现了一种人生道路上的变与不变之情,这种变与不变的情感被造型成一种形式,当人们读到这种形式时,这种情感就被激活了。因此,《春江花月夜》表现的不仅仅是张若虚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受,而是人类共同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模式。

一千多年过去了,在张若虚之后,再也无人能把这一夕江月渲染的这般淋漓尽致,虽然历尽了人世的沧桑变幻,但是今天我们读到《春江花月夜》的时候,诗篇不朽而情感依旧,江月依旧。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南京出版社,2006.1,第一版.

[2]张蕾.浅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和形式.保山师专学报,2008.6.

[3]康怀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文学史价值.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1).

篇3

【关键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月亮;神秘

一、张若虚及《春江花月夜》简介

张若虚是初、盛唐之交的一位诗人,历史上没有确切的记载,生平事迹不详,大致与陈子昂同时活跃在诗坛上,与包融、贺知章、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他的诗作今仅存两首,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这首诗以纯粹的描写思妇和征夫相隔两地、天各一方的哀怨悲苦之情为主,成就很一般,但它的这种情感却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其代表作《春江花月夜》的思想倾向。

《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旧题,据《旧唐书·音乐志》记云“《春江花月夜》、《玉树花》、《堂堂》,并陈后主所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它的产生及功用是以女色为描写中心的典型的宫体诗。陈后主之作今已不存,现存的有七首,收入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在这些作品中,如杨广的“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张子容的“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等,显然已经改换了传统宫体诗的描写方向,集中于春江花月夜清丽景象的描写,表现出净美纯洁的格调,这就为张若虚之作提供了最初的设色布景之雏型。

张若虚的这首诗,情景理交融,诗人把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和男女相思离别之情同对于人生真谛、宇宙奥秘的思索紧密联系起来,使诗的思想内涵更为丰富深刻,富有哲理意味。这首《春江花月夜》就像人的青春时代,充满了激情,健康向上,抒发了对青春、爱情、人生奥秘和大自然美景如梦如痴的陶醉和热情追求,对于宇宙意识即超越时空的永恒观念的领悟。

二、清新雅致的诗魂——月亮

月亮给人的美感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自古以来,诗人们依月亮这一独特的美感特征,去创造自己的“月景”。“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孟郊《古怨别》),“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王昌龄《送胡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将“月”推上了中国古诗创作的最高峰。

月亮这一意象,是全诗的灵魂,不仅展示了自身的美妙,而且表现了月光照耀下的一个春天江边美好的夜景,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诗人下笔就写月亮的升起:“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直到“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江流之美,花林之美,都因为有了明月的光辉。当月亮映照它们的时候,反过来,又以它们映衬月亮之美。

诗人着力写了思妇的相思,月的徘徊,象征思妇内心无尽的痛苦;月光照在捣衣砧上拂去又来,表现了相思之愁不能排遣;“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则是思妇万般无奈之下将痴情寄托于月亮。这些在诗中的表现上都是次要的,诗人主要是以月亮意象来表现人生随时光流逝而渐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闻一多先生对此赞道“更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

诗人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询问,是人类对时间永恒、生命渺小的无限感慨。他从夜空中的月亮想到了时间的无限,进而感慨人生的有限,人生的无穷是因为代代传衍,相对来说是在变化之中,江月却年复一年还是那种模样。

为什么《春江花月夜》能够达到如此的艺术境界呢?闻先生认为,这是由于“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作者与宇宙意识的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亲密的、自由的,是一种知心朋友的关系。闻先生说“这是一番神秘而又亲切,如梦境的晤谈”,因此,他高度地赞扬《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三、千古绝唱——月永恒,意无穷

对生的崇拜,对死的抗拒,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月亮在人类这一永恒的生命主题中,既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又是人类获得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在生命的长河中,人类面临许多无法逃避的现实,生与死、离与聚、残与圆、永恒与短暂,它们在人类历史上反复上演,面对这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人们困惑、痛苦,难以解脱,诗人们便将目光投向月亮,从哲理的高度接受这一法则,诠释这一法则。

人生的追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虽然表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但更要努力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月亮为抒发感情的基础,表达了人世间分别的痛苦,相聚的困难,但缺少了张若虚那种将离愁别绪与宇宙奥秘相统一的气魄。张若虚将人生宇宙的哲理寄托于月亮这个意象,对此作出了更深层次的解释。

从古到今,月亮就是这样缺而又圆,圆而又缺,它化成了美好圆满的爱情,温馨的故乡,也化成了劳燕分飞天各一方的离恨,远别故乡久不得归的别绪。正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亮圆而又缺的规律,嫦娥奔月的爱情离奇传说,月光清冷的色彩,孤悬中天的寂寞形象,经过世世代代的文化积淀,使月亮成了离人情感的呼应,游子思乡情结的归化。

四、探究《春江花月夜》的“神秘”诗境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营造了一种“空无”之境,借助空间的旷远,使诗歌产生一种能渗入天地宇宙的伟大的神秘。比如诗的起首五联,迎面而来的便是浩荡无垠的春江潮水和更显浩瀚辽阔的大海,这里不仅有一种月光下的朦胧之景,还有水天一色、江海相汇的空旷阔大的虚幻之境。宋初林逋的《山园小梅》有十分著名的句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表现了朦胧的神秘之美,与《春江花月夜》一对比,就凸显了张若虚在保留了静默与黯淡的神秘性的基础上,又努力营造出一种空间的神秘。正像闻一多所说,当诗中的“抒情主人公”顺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这流畅的旋律而一层层的追问下去,“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茫了,然而也满足了”,这份神秘同此诗所营造的一种阔大的空间无疑是分不开的。

世界是神秘的,生命更是神秘的。这在艺术作品中往往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无论是一首诗、一幅画还是一首乐曲,命运感无所不在,伴随着它的是“神秘”。所谓的生命意识或者命运意识,就是对以人为主体的宇宙中的生命现象的命运关注,这种关注最容易在人与天地自然迎面相对之际产生,在这种神秘感中,我们才进入到无限的生命之中,触及生命的奥秘,感受探寻这种奥秘所产生的喜悦与哀愁。

正是这种神秘感,才把这首原本艳丽的辞曲引向探索大自然的奥妙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上。在五种意象自由从容的转换之间,自然也蕴涵着“明月照高楼”式的闺思母题,但诗的本质却在于更深的层次,在于它把人间真情置于对天地宇宙的询问之中。这种立足于个体生命有限性和人类生命无限性,以及永恒和瞬间的矛盾之上的生命体验,以淡淡的感伤升华出博大的空明,使良辰美景式的春江花月夜蕴含着发人深省、又带着神秘感的生命哲学意味。

五、结语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往往蕴涵着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哲思,阅读这类作品使人直观社会,领悟人与自然、社会、宇宙的关系,唤起清醒的宇宙意识。这在《春江花月夜》中体现无遗,诗中的时间不能确定何年何月,空间也不能确定何处,因而被抽象为一种宇宙意识。在诗人笔下,宇宙、自然、人类、生命、青春、爱情,这一切统一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的整体,它们有着那么多的奥秘,令诗人无限神往和留恋;又有着那么多的缺憾,令诗人难免感叹和伤感。在这种深刻的宇宙意识当中,作者把男女爱情相思描写得多么纯洁美好和神奇浪漫,于是,这首《春江花月夜》终于摆脱了千百年来痴男怨女只会卿卿我我的小家子气而具有了大家风范。它的似水柔情,它的逸怀浩气,使得诗歌的境界格调大为提高;它对自然美的赞叹,对人生宇宙奥秘的追寻,对青春爱情的渴求,充分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肯定,预示了悲壮雄浑的盛唐气象的出现。这首七言歌行,不但极为成功地尽情讴歌了男女爱情同时又洗尽铅华,而且极富创造性地把美好爱情的相思和宇宙人生的哲理融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创造出一个景、情、理水融的宁静悠远的意境。它在历代的同类诗中显得那么超凡脱俗,说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是一点不为过的。

【参考文献】

篇4

张若虚的文学声誉当时就与贺知章、张旭、包融等人齐名,但为什么清代名士曹寅编《全唐诗》,张若虚只有《春江花月夜》与《代答闺梦还》两首诗入选,而贺知章、包融、张旭则分别有十九首、八首、六首赫然列于《全唐诗》呢?难道张若虚的诗歌品质真的逊色于贺知章、张旭等人的吗?如果是这样,那么闻一多先生在他的《宫体诗的自赎》中为何又推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呢?

对同一首《春江花月夜》,世人细数它的前世今生,为何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毁誉?对同一位诗人张若虚,后人评价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时,为何对他又有着判若两人的褒贬呢?

当众多诗人躲避陈后主的诗题“春江花月夜”如避瘟疫的时候,张若虚却不避嫌隙,竟偏偏以“春江花月夜”为题来创作诗歌,这种故意较劲的性格,是否就是出自这样的心态——我才华横溢,谁说以亡国之君陈叔宝的“春江花月夜”的诗题就不能写出杰作,我就不信这个邪,我就偏要试试,我就要不避忌讳,我就要写出一首名垂青史的诗。

这样的特立独行,最终会让张若虚招致怎样的人生结局呢?《旧唐书·贺知章传》曾将张若虚等人的人生境遇与贺知章的进行对比。在编写《旧唐书》的史官眼中,张若虚在仕途上只曾任兖州兵曹。 “兵曹”是个怎样的官阶,《旧唐书·职官志》告诉我们州府的兵曹是从九品。而贺知章呢?晚年却以正三品的“太子宾客”官位告老还乡,当贺知章辞别帝京之时,唐玄宗李隆基命令包括太子在内的朝中所有文武大臣为其送行,那一份殊荣真是非一般的大臣所能及的!张若虚呢?虽然在诗坛上与贺知章一样属于重量级的,同样也有脍炙人口的诗文流传天下。但是张若虚终其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在“官本位”的封建时代,评判一个人最终成就与价值的核心尺度最后还是归结于官阶的高低。

晚唐诗人杜牧曾为友人张祜受元稹、白居易的排挤打压而鸣不平,写下了“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的名句。

张若虚呢?却无需千首诗,只一首《春江花月夜》就力压无数的王侯将相、骚人词客,名垂文学史册,至今令人称道不已。既然如此,我们就还是回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歌本身,细数这样一首“孤篇横绝”之作的魅力所在吧!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我揣想诗人张若虚大概是极为厌倦了白日的喧嚣,否则他怎么会对春日的月夜如此动情。“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多么宏阔的境界啊!一江春水带潮急,远远的天边,水天尽头,宏阔无际,恍若大海,一轮皎洁的明月从天边喷涌而出。“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在诗人的眼中,不是一条江被明月点亮,整个世界都沉浸在银色的月光之下!诗人的心也在随着银色的月光与波光荡漾,他多么希望月光下每一颗躁动不安的心都能在这样美丽的月夜变得沉静。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诗人躁动的心显然得到了抚慰,在一个月色朗照的天宇下,诗人看江流绕岸,从从容容;诗人见月光如缕,漂浮若雾。江岸的花林芬芳四溢,诗人醉了;江边的沙滩,月色朦胧,江水白沙,也不再分明。这是一个芬芳的世界,一个朦胧的世界,一个静谧的世界!诗人的心仿佛一下子得到了安顿!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禁不住感叹: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纯洁而美好的世界,原来只因为有天上的一轮孤独的明月照耀!诗人又禁不住追问:是哪一位情种第一次像我一样抬头凝望着圆月,发现春江月下的景色会如此美丽,如此庄严?又是哪一位哲人在如此庄严美丽的大自然面前第一次发出追问,这个庄严的世界何时有明月照耀?造物主又是何时慷慨地赐予人间这样的美丽?诗人在永恒面前,在庄严的大自然面前,陷入了造物主所设置的如死结般的谜底的追问中。何时是起点,何时又是终点?这是一个死结!但在这样美丽的月夜,诗人张若虚却禁不住追问;对如此良辰美景,诗人又不能不陷入惶恐。他分明感受到了永恒的魅力、造物主的神圣!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岁月是永恒的,大自然是永恒的,诗人明白,易朽的肉体与不息奔泻流淌的江水相比,易老的人生与时间对峙、与时间拔河永远是失败者。思虑及此,我想诗人应该感到了伤感,感到了无奈,感到了孤独,应该泪流满面了。但是诗人又在安慰自己,人类世代繁衍,生生不息,这不也正像江水一样绵绵不绝吗?这正是张若虚的诗歌之所以被后人称颂之处,这也正是张若虚诗歌风格高出于南朝绮靡诗风之处,借用当代美学家李泽厚先生的话来说,《春江花月夜》“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张若虚感受到的显然不仅仅是浪迹他乡的游子如一片浮云,不知茫茫天涯何处是归程,而且他将这一份人世间的悲欢聚散的愁情扩大为天底下所有个体生命的悲情。在诗人张若虚的心中,天底下的每一个易朽的个体生命都是暂时寄寓在永恒的时间中的过客,谁又不是浪迹天涯的游子呢?由这样一个逻辑出发点来推想,天底下哪一处又没有相思楼呢?

爱情与思念毕竟是如此庄严、如此纯洁、如此静谧的天宇月夜下最值得赞美的真情,诗人于是将浓墨重彩都赋予了它!“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是典型的闺怨诗的典型场景,月光穿牖而入,让本就心绪不宁的思妇夜不能寐,她多想将撩人愁绪的月光借绣帘挡在窗外,却是徒劳!更阑人静,不能入眠的她于是干脆披衣走向捣衣砧,但恼人的月光仍然在捣衣砧上跳跃不休!此刻的月光,已不仅仅是月光,还是离愁,更是相思!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思妇于是从捣衣砧边起身推窗而望,默然许下心愿,浪迹天涯的夫君或许也在这样的月夜,翘首凝望明月和天边的故乡,就如我思念他一样,既然如此,那么就请允许明月代我问候天涯的人儿。只可惜山高水长,波涌浪高,鸿雁与鱼龙充当信使也会迷失方向,无法抵达我思念的夫君身旁!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当思念成空,当归期也如梦一样容易幻灭之时,思妇不禁感叹,自己的青春韶华如一江春水悄然而逝。伫立在春天的夜晚,不知不觉月已西斜,她好像什么都没有抓住,只有清冷与孤寂相伴!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时间静静地流淌,如指缝中的月光无法掌握!所有的思念、所有的希冀都如一轮明月沉入了迷雾笼罩的大海,可游子思妇,一个如在极北的碣石,一个又如在遥不可及的极南的潇湘。思妇仿佛成了传奇中的娥皇女英,永远无从握住舜帝的衣袂,只能泪洒翠竹,让潇湘的每一丛竹枝上都染下斑斑的泪痕。

篇5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如欧洲音乐的发展就可以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时期等等。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笔者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讲“美国音乐”这节课,笔者讲了美国的历史: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量的非洲黑奴被卖到美洲,被卖去的黑奴,也把黑人音乐带到了美洲,美国于1776年独立后,黑人音乐就成了美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欧洲、非洲等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在一起,使美国音乐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特点。美国音乐在黑人音乐、欧洲音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到20世纪才具备了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

二、音乐与文学的整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笔者布置学生在课前找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进行学习,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音响资料进行课前欣赏,并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一边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课时,笔者制作了包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的投影片,一边讲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还一边让学生观赏那些景色优美的投影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欣赏相衬托,学生就做到了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音乐上的理解。课后,笔者布置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意境写一首诗或散文。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有不少文章、诗歌写得相当不错,既有诗歌的优美,也有音乐的韵味。

三、音乐与美术的整合

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笔者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就能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了。

篇6

“春江花月夜”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相传为陈后主所创,乃乐府旧题,隋炀帝杨广有两首同题五言短诗。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虽然仍为乐府旧题,但他将五言短诗发展为七言长篇歌行;尽管依旧是游子思妇的传统主题,但已经摆脱宫体诗的藩篱,洗尽诗的绮罗脂粉气息,借月怀人,极写相思离别之苦的同时,还有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探求。因其非凡的艺术魅力,闻一多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1]

一、构思巧妙,紧扣题目

题目为《春江花月夜》,全诗构思巧妙,紧扣题目。据统计,整首诗中春、江、花、月、夜这几个字的出现次数如下所示:

可见全诗围绕春、江、花、月、夜逐层展开,又以月贯穿。而且对“月”的描写是多角度多层次的。首句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写天边初出的月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写升至中天――天上的月亮,“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是写天边的斜月,“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写的是摇荡在江树之间的落月。如此,初月――空中的月――斜月――落月,以月亮的起落这条弧线串起全诗,构思极为巧妙。

二、章法整齐而有变化

《春江花月夜》基本上是四句为一个韵群,但又不拘泥于此,章法整齐而有变化。开头四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偶数句的“生”字和“明”字押同一个韵,接下来四句诗中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霰”和“见”韵同。之后几句的末字“轮”、“人”、“似”、“水”不按此规律。而之后的余文又全是四句为一个韵群,“愁”和“楼”、“台”和“来”、“君”和“文”、“家”和“斜”、“路”和“树”。整首诗以四句为一个韵群为主,但又略有变化,显得整齐而不呆板。

三、情、理、景的交融

全诗按照写景、叙理、传情可分为三个层次。“春江潮水连海平……皎皎空中孤月轮”是对景的描绘。宁静的夜晚,江水与岸齐平,烟波浩渺,一轮明月浴水而出,挂在广袤的天空中,如水的月光与澄澈的江水交相辉映,意境华美清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是对宇宙奥妙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江月年年相似,是无限的是永恒的,但人生呢?是多么的有限和短暂。在这无限永恒的宇宙之间,人显得多么的渺小和无助。但诗人略有伤感却不颓废,充满了对人生的深情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正如李泽厚所说“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2]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是对传统游子思妇感情的抒发。诗中抓住“妆镜台”、“落花”、“捣衣砧”等典型意象将思妇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男人之悲在于英雄失路,女人之悲在于美人迟暮。因为时代的原因,古代的女子不像现代的女性可以通过工作来自立,她们没有那么多的选择,所以对她们来说美貌似乎就成为找到如意郎君维持婚姻极为关键的筹码,青春对她们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也就成为必备的功课。泛黄的铜镜映照着如花的容颜,镜外的精致之美,而镜内呈现出另一种朦胧之美,两美相映。自古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然而,那个“悦己之人”或为前程或因远游不在眼前呢?镜中的人儿就平添一份愁思,独依妆镜台望月怀人,相思之情溢于双眸。韶华在无声中逝去,唯美但略显凄苦。“落花”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往往也象征着青春不在,意蕴哀婉,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林黛玉《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对红花凋零惋惜的同时也是对韶华易逝的哀叹。

然而景、理、情三者又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交融在一起。场面阔大、气势恢宏的景致描写给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营造了一个明丽悠远、空明宁静的意境,也给思妇感情的抒发提供了一个华美清新的背景;对月怀人、思索宇宙人生,使得整首诗既有细腻的情味,又有深邃的理趣。以月为线索,以情为中心、又融入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这恐怕是这首诗最大的魅力所在吧。

四、语言风格

《春江花月夜》摒弃了宫体诗的绮靡,具有民歌清新明丽的特点。王运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3]诗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反复吟唱,“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用到了顶真写法,语言通俗易懂、清丽自然、优美流畅。

参考文献:

[1] 闻一多.唐诗全集・唐诗杂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2:21.

篇7

宁静浩荡的长江,开得正艳的满岸春花,随波而去的月光,顺潮而来的星辉,共同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春江花月夜图。但是,这首诗依然带有一丝南朝“宫体诗”的艳风,未完全脱去南朝诗的影响。

到了初唐时期,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已完全洗尽了南朝诗的脂粉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少年式的清新与自然,颇有“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之感。

其首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为我们描绘的景象是:寂静寥廓的夜色中,浩渺的潮水仿佛与天相接,一轮皎洁的月亮缓缓从地平线上升起,好像从浪潮中涌出一样,给人一种静谧、清雅之感。与隋炀帝的诗相比,多了广博、深沉之美。

“滟滟随波千万里……皎皎空中孤月轮”的诗句,用滟波、春江、芳甸、花林、流霜、白沙、孤月等意象组成一幅清幽深邃的春江月夜图,朦胧而带有梦幻色彩的画面使人有如坠仙境之感。与隋炀帝的诗相比,更具缥缈、迷蒙之美。

“江畔何人初见月……但见长江送流水”是议论抒情,感叹明月常在、宇宙永恒。生命呢?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则又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这样看来,多么令人欣慰!诗人虽有对于自己生命短暂的感慨与惆怅,却未绝望,而是有一种乐观、旷达的感悟。与南朝诗一味抒哀怨之情、描绮丽之状相比,境界更高,意境更美。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330-01

音乐课堂教学应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音乐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使他以往,音乐欣赏课一般是这样进行的:(1)简介作品背景及作者生平。(2)初听作品,感受形象。(3)分段欣赏作品,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及表现作用。(4)完整听赏作品,熟记音乐主题。这种教学模式以“老师讲,学生听”为核心。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听讲、简单听赏,没能真正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因此,他们也没能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不能有效地走进音乐,深入体验音乐。有鉴于此,本人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知识结构,结合音乐课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提出了“听、唱、看、想、动、议”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试图通过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音乐欣赏全过程,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1 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如欧洲音乐的发展就可以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时期等等。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讲“美国音乐”这节课,我讲了美国的历史: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量的非洲黑奴被卖到美洲,大量黑奴被卖到美洲,也把黑人音乐带到了美洲,美国于1776年独立后,所以黑人音乐就成了美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欧洲、非洲等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在一起,使美国音乐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特点。美国音乐在黑人音乐、欧洲音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到20世纪才具备了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 又如,我在讲“中国民歌”时,讲了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也结合各地的地理特点来讲,比如: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音乐风格便也委婉秀丽;西北地区石山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所以民歌的音调也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

2 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布置学生在课前找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进行学习,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音响资料进行课前欣赏,并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一边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课时,我制作了包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的投影片,一边讲解乐曲所描写的意境,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还一边让学生观赏那些景色优美的投影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欣赏相衬托,学生就做到了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音乐上的理解。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意境写一首诗或散文。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有不少文章、诗歌写得相当不错,既有诗歌的优美,也有音乐的韵味。

3 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就能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了。

篇9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如欧洲音乐的发展就可以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时期等等。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讲“美国音乐”这节课,我讲了美国的历史: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量的非洲黑奴被卖到美洲,大量黑奴被卖到美洲,也把黑人音乐带到了美洲,美国于1776年独立后,所以黑人音乐就成了美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欧洲、非洲等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在一起,使美国音乐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特点。美国音乐在黑人音乐、欧洲音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到20世纪才具备了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

又如,我在讲“中国民歌”时,讲了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也结合各地的地理特点来讲,比如: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音乐风格便也委婉秀丽;西北地区石山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所以民歌的音调也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

2 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布置学生在课前找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进行学习,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音响资料进行课前欣赏,并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一边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课时,我制作了包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的投影片,一边讲解乐曲所描写的意境,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还一边让学生观赏那些景色优美的投影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欣赏相衬托,学生就做到了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音乐上的理解。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意境写一首诗或散文。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有不少文章、诗歌写得相当不错,既有诗歌的优美,也有音乐的韵味。

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最后两段“项王败阵”与“乌江自刎”中所表现的苍凉、悲哀与明朗欢快交替的情绪,我把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抄写在黑板上,学生就容易理解这两个乐段中“明朗欢快”的情绪是为了表现楚王项羽的最后英姿,以及后人对楚王项羽的较高评价。这节欣赏课引用了两首古诗,增进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又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小黑板写出来,让一个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乡愁》。名曲配名诗,可谓是珠联璧合。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复习了初中时所学的那首著名诗篇。

再如,我在讲“中国民歌”时,讲到陕北民歌“信天游”,有不少同学对“信天游”不太了解。我给同学们演唱了一段“信天游”――“对面(价)沟里流河水,横山上下来些游击队”,然后举了初中课本贺敬之的《回延安》这首诗的例子,告诉同学们这就是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这样,同学们就很快掌握了陕北民歌“信天游”这种民歌及用“信天游”格式所写的诗歌形式。

3 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就能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了。

又如,在欣赏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大草原风光摄影。然后,让学生看着那张美丽的草原风光图片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学生欣赏作品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管弦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东西方音乐融合的交响音画。

篇10

乐、交响乐和协奏曲等),各个中外历史时期(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和西洋古典主义、浪漫

主义、民族乐派、现代音乐等)的音乐作品,可谓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仿佛艺术百花园中

的鲜艳花朵。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音乐

欣赏教学中,音乐作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犹如繁花与绿叶的关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意把

音乐与有关的学科综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我

的教学体会,谈谈高中音乐欣赏与学科综合的做法。

一、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如欧洲音乐的发展就可以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

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时期等等。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

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

,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讲“美国音乐”这节课,我讲了美国的历史: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

、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量的非洲黑奴被卖到美洲,大量黑奴被卖到

美洲,也把黑人音乐带到了美洲,美国于1776年独立后,所以黑人音乐就成了美国音乐的重要

组成部分。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欧洲、非洲等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在一起,使美国音

乐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特点。美国音乐在黑人音乐、欧洲音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

展,到20世纪才具备了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

又如,我在讲“中国民歌”时,讲了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也结合各地的地理特点来讲

,比如: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音乐风格便也委婉秀丽;西北地区石

山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所以民歌的音调也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

严峻和深沉。

二、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

乐作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布置学生在课前找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

花月夜》进行学习,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音响资料进行课前欣赏,并指导学生

在预习时做到:一边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正

式上课时,我制作了包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的投影片,一边讲解乐曲所描写的意境,

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还一边让学生观赏那些景色优美的投影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

了眼、耳并用,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

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欣赏相衬

托,学生就做到了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音乐上的理

解。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意境写一首诗或散文。从学生交上来的

作业看,有不少文章、诗歌写得相当不错,既有诗歌的优美,也有音乐的韵味。

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

《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

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最后

两段“项王败阵”与“乌江自刎”中所表现的苍凉、悲哀与明朗欢快交替的情绪,我把李清照

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抄写在黑板上,学生就

容易理解这两个乐段中“明朗欢快”的情绪是为了表现楚王项羽的最后英姿,以及后人对楚王

项羽的较高评价。这节欣赏课引用了两首古诗,增进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又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

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小黑板写出来,让一个学生一边听《思乡

曲》,一边朗读《乡愁》。名曲配名诗,可谓是珠联璧合。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

享受,又复习了初中时所学的那首著名诗篇。

再如,我在讲“中国民歌”时,讲到陕北民歌“信天游”,有不少同学对“信天游”不

太了解。我给同学们演唱了一段“信天游”----“对面(价)沟里流河水,横山上下来些游击队

”,然后举了初中课本贺敬之的《回延安》这首诗的例子,告诉同学们这就是用“信天游”形

式写成的诗歌。这样,同学们就很快掌握了陕北民歌“信天游”这种民歌及用“信天游”格式

所写的诗歌形式。

三、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

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

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

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就能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

义了。

又如,在欣赏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大草原风

光摄影。然后,让学生看着那张美丽的草原风光图片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学生欣赏作

品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管弦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东西方音乐

融合的交响音画。

四、音乐与政治的综合

音乐作为一种文艺手段,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

亿万人民起来保家卫国,《延安颂》号召了多少年轻人投身到革命圣地延安,投身到解放全国

人民的伟大斗争中。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音乐作品也为当时的政治服务,也打上了深

深的政治烙印。如著名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部经典作品,乐曲以为历史背景,

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歌颂中华民族的雄伟气概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由于这部作品创

作于1969年,不免打上了“”的政治烙印,在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中加上了《东方红》

的曲调。虽然加上了《东方红》的曲调,但并不影响这部钢琴协奏曲的价值。在欣赏钢琴协奏

曲《黄河》时,我向同学介绍了钢琴家殷承宗在回忆改编、创作《黄河》时的一些文章,使同

学们更好地了解了当时的政治背景。

篇11

他在《春江花月夜》里,描绘了一幅惊人美丽的图画。

这幅画从远至近,从昔至今,天上地下无所不有,以碧海、雪潮、清波、湍流、绿汀、白沙、浦、沉潭、潇湘、碣石作为背景,以青天、碧空、轻霰、淡霜、浮云、高楼、珠帘、木砧、游鱼、归雁、海雾为主要描摹对象,这些意象无不美而朦胧,让人想起莫奈和毕沙罗的印象画,恍恍惚惚,飘渺如烟,让人萌生出一点美的意识,但连这意识都是无名的,飘忽的,无法尽言其善其美,因为真正好的诗歌,其精妙之处总是难以用言语表达。

这幅画面好比单反照出来的图画,光与影有着无比和谐的旋律,月色仿佛在湖面上舒展地弹着琴,大地辽阔,是它的琴身,湖水波荡,是它的琴弦,这情景柔和得如同梦境里的呓语,整个基调都是神秘而温柔的,而这诗歌上艺术的加工,又远比一个照相机的记录来得亲切,来得自然,来得引人遐思。

这首诗的思想如同整个画面,流动不尽,绵绵不绝。波德莱尔曾提出:“想象是真实的王后。”在这首诗里,尽管诗人用的许多意象都是真实可触的,但仍让人感受到虚无的美感,那天色,那明月,那花林,那水波,都如诗中的相思,尽管事物是具体的,其发端倒来自于想象。

英国诗人彭斯写:“苍白的月光在苍白的浪花后边沉落,时光同我一起消逝,啊……”布莱克写:“月亮吮吸着露水,鱼儿在浪尖上欢跃。”两人均对月亮极尽赞美,无论是苍白的月光,还是轻快的月色,在他们的笔下,都是一个至美的意象,值得当作自身的寄托或细致描摹的对象。在他们的诗歌里,月不仅仅是月,而是一种人文情怀的表达,一种自我意识的认同,一种天与人之间的无声的对话。

在《春江花月夜》里,张若虚同样地触及了这种意识。

闻一多认为,《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因为它体现了一种更妇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也正基于张若虚对这种意识的表达,张若虚对生命和宇宙之间关系的把握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在此之前,人们对宇宙和自我关系的解读常常是二元对立的,他们认为,在永恒的宇宙面前,任何生命都是瞬生瞬灭的,渺小得如一粒微尘,而唯有天地日月,亘古永恒地存在着,高绝寂绝。

人们对时间仓促短迫的感触由来已久,《仁王经》里道:“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就是说生命之刹那,而在古人的思想中,天意从来高难问,决定众生的,唯有不可解释的命运。他们唯一的抗争,就是提出人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宇宙无知无识,能够体会到它的高远的,反而是在宇宙面前弱小卑微的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人必然有死生寂灭,但生命能够折射出来的大光辉,却足以令宇宙歆羡不已。

张若虚的感触恰好在人的这种自我感知上更进一步,提升到一个人与宇宙同在的层次,从他而始,生命不再与宇宙对立,而成为融化入宇宙的一份子,从此与永恒一同“永恒”下去。他将宇宙化为具象的春江花月夜,宇宙由此而诗意化,他对月的描绘,深刻地折射出他这种人与宇宙、与美同在的思想。

“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时的月还是宇宙中的月,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日出则隐,日落则升,当它从弥漫的春潮之中升起来的时候,清光流泻,精华难掩,此刻的月之美,还全然是一种天造地设的自然之美,其伟大之处仅在于造物者的神奇,此刻它只是一个审美意识中的奇迹,而非美的本身。

但诗人赋予月亮极丰富的意蕴,以至于让这光芒在整个文学史上都粲然生辉。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他将月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月亮仿佛成为了时空的代言者,诗人的目光从整个春夜之月的画面延伸到漫无穷尽的时空。他写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表达像极了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一扫刘希夷悲怆哀戚的气象,而将整个基调上升到一种壮阔之美,在诗中,月亮如此坦然地与世人万物照胆明心,它万古长明,但仍是蔼然的,亲切的,并不以自己的长明不灭而沾沾自喜。

当然我们都知道月是无意识的存在,但在这首诗里,月显然被赋予了一种意识性的蕴意,显露出了难得的温情,诗中的月播撒下漫天的清辉,万物无不沉浸在它的触抚之中,如此地高洁而亲近,月不再是高悬苍穹,无悲无喜的死物,而摇身一变成为了美的亲历人和见证者。

俄国画家克拉姆斯柯依曾画过一幅名为《月夜》的名画,画的基调是银灰色的,表现出月光笼罩下的夏夜独特的静谧恬静。画上有参天的菩提树,盛放的蔷薇花,睡莲洁如白雪,菖蒲绿如沉碧,整个画面寂静无声,一张寂寂长椅上,独倚着白衣少女,神色柔和,正沉浸在沉思之中,如水月光拂过她,体现出无比的温柔和宁静。

这《月夜》的静,可与《春江花月夜》的静相类比,却又有着境界上的不同。两者同是月夜,但前者止步于人类自我的意识沉醉,后者则一洗狭隘的人类意识,将整个基调上升到茫茫无尽的宇宙,将宇宙的恢弘和人的渺小相对比,从而建构起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世界。

前者美而局促狭窄,后者美而清丽壮阔。

《春江花月夜》里,将画面从一个温情的月夜放大到漫无边际的永恒,人处其中,渺小如沧海一粟,不免油然而生寂寞无依之感。所以哲人们常常感慨说,人生天地间,就如那远行客一般,一切事物都不过是梦幻空花,镜花水月,何劳捕捉?那些过往今昔,在时空中飘舞着,交错着,宇宙恢弘壮阔,那种无穷无尽的苍茫,是美丽的,也是死寂的。人生而有识,却存活于无知无识的宇宙之中,有意识的生命和无意识的时空相互碰撞,于这一瞬间的交汇之中绽放出大光辉。

而那些曾在这种交汇中绽放光辉的人、事、物,融入了宇宙这一本体,终将不朽。而《春江花月夜》的不朽之处,就是将这种光辉宣之笔下,阐发得淋漓尽致,遂成绝唱。

说来可叹,有人感叹现代的科学毁了人类的想象力,此言未免夸张,但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我们的确越来越丧失了浪漫的精神,自《西游记》到达中国式浪漫情怀的巅峰之后,人们的想象力几乎是一个大倒退,到达了贫乏苍白的地步,这不能不让人叹惋。

科学告诉我们,月亮上是荒芜苍凉的,唯有漫漫飞沙,毫无美感可言,而古时的月,于那时的人,是望舒,是广寒宫,也是碧海青天夜夜心。

当古人遥望明月的时候,神思飞扬,有着无穷的遐想,而在现代,连幼童也知道月亮上没有嫦娥,没有桂树,更没有年复一年伐着月桂的吴刚。

篇12

诗歌以抒情为其要务。但是古今中外各种情感有深浅厚薄,表现在作品中,更是千差万别,一般来讲如果是散乱的,诗情则贫弱;如果是浅表的,诗情则直露;如果是庸常的,诗情则平浅。所有这些,都是诗歌美学内涵上的窄小浅近。而《春江花月夜》与之完全不同,它全诗从头至尾凝为一体,诗情非常丰沛,犹如江流浩浩奔涌不竭;它在表现时对人类的基本感情进行深度的开掘,使诗显得奇崛多姿;它在咏诵对象上不似一般取意,而用大量意象相叠,使诗歌深厚浑朴。诗歌美学内涵上的延伸和掘进,形成了一个特有的春江花发的月夜世界。

这些又是通过情境的设置来达到的,情境设置使诗意汇成一个目标,同时形成一个情境世界,这就一下子廓开了它的内涵。本诗中这类情境设置是多方面的,乃至贯穿全诗的。请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是表现春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是写春夜;“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这是状写春原。如果单一地表现这些内容,未必不美,但是显得单一浅仄,现在作者把它安排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春江――春夜――春原”的世界,我们就会进入一个异常美妙的月下的春江花发的情境中,在这个情境中,所有单一的对象,其自身的内涵得到充分发挥,而且通过我们的联想,向外无限地延展,感染力得到了极大的强化。

又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看似议论,但是情意的抒发仍是借助情境表现出来,这里荒江之月下的大江,以及伫立大江边的人,更是天衣无缝接在一起,形成情境。月下思考的人对应的“人生”是时间的大江,而荒古的月亮对应空间的大江。“人生――大江”中,两条“大江”实为同构,深化人生――宇宙的意蕴和内涵,使人沿着这一线索深入思考,从而产生极强的表现力。

仔细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之所以产生这样强烈的艺术效果,是张若虚在抒感时,进行了特殊的处理,即一个连接一个设置各种情境,使人在目不暇接的欣赏中产生重复、放大、延伸效果,我们不妨称之为“情境的复合化”。

这样的复合化的情境投置,在《春江花月夜》中无处不在。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诗人在花月之夜。立足江边,想象驰骋于海天之间,眼前的江潮与想像中浩瀚的大海相接,在海的广阔背景上一轮明月随潮涌生。这时人生、宇宙、爱情、亲人等现实、非现实的内容奔涌而来。思妇――游子,思念和忆念,拟想对方情境的设置,有“青枫浦――扁舟子”男女牵挂的系列;有“捣衣砧――玉户帘”思念的系列;“鸿雁――鲤鱼”传信的系列;有“潇湘――碣石”追索的系列;有“月潭春残――春意阑珊――江树落英”伤感的系列。这些复合情境的设置又形成了一个总的情境――“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的涵盖全篇的情境设置,使人们欣赏起来,犹如行走在山阴道上,目迷五色,生动繁富,获得极大的艺术满足。

二.意象叠加的独特运用,使诗歌审美内涵大为拓展

在一切的文学中,诗是最直接地向人们开放自己心灵和情怀的。无论是对生命的感悟,对灵魂的省问,还是心灵的密语,梦幻的飘游,都是诗人借助语言面向世人的真诚倾诉。诗固然借助情境深化和升华,但升华至什么程度,则要看经过诗人情感、想象、思想深入程度而定,一般是以实就虚的,以主观的“意”参与“境”为特征的,这就产生了意象。

《春江花月夜》开篇,写月色极开阔,也极清丽,这是在切合情境的基础上,自然地使人进行联想遐思。在此情此境中,静静的,安谧的,很容易使思绪舒展,在空寂的时空中,思绪无阻隔地进人情境,或者说在此情境上自由飞升,这完全是意象产生的机制。“舂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一轮明月从春江上冉冉升起,这个意象是如此的阔朗和美丽,让人有面对神奇造化时的屏息之感。

景象牵动了情思,情思点化着景致。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是天然之景和人的心中之情的融合,也是意象的推移和展开:“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里写春月映照下的江边花树在夜里呈现出的动人情景,是一个个既明澈又空蒙,既纯净又迷离的意象织成的艺术氛围。与起始四句相映照可见出,明月初升时,诗人的心由纷扰转为空明纯净,而当诗人举目四望,江流宛转,花林似霰,意绪纷起,那些不可捉摸的隐微的思绪开始慢慢萌生,让诗人陷入幻想与沉思。开首八句,由远及近,由显至隐,虚实相生,情景交织,处处生花,是本诗意象之功。

《春江花月夜》中,意象是在不断的对比中完成传达作用的:宏观对比是上半部分情景、哲理与下半部分离情、相思的对比;微观方面是江和月的对比,人生和春江花月夜的对比,“悠悠白云”、“青枫浦”的对比。当然还有离人思妇的对比,离人、思妇内在心理、情绪的相互映照等等,不一而足。而全诗中虚实对比也处处可见,使这首情景交融的诗曲折幽深,变幻多姿,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另外,诗中还有一个特点,即在庞大的意象群中,抓住一个最具生发力的中心意象“月”,使所有意象都具有了向心力,具有了情感的指示方向,从而组成一个壮观而缤纷的意象群体。这“月”不仅连结起诗人自己内心最幽深的一隅,也接通了今人和古人,还在游子与思妇、作者与读者之间往复回旋,产生了强大的艺术张力。

意象是诗歌的生命,多重意象的构筑形成了诗的丰厚的艺术世界,衍生出生命的活力。本诗中的多种意象:明月、江水、花树、霰雪、流霜、白云、鸿雁、鱼龙、幽潭、落花……如果梳理一下,它们就形成:“初生月――中天月――西斜月――孤悬月”“月”的意象群;“花草――花树――芳甸”“花”的意象群;“青枫浦――明月楼――妆镜台”“思妇”的意象群;“月户帘――捣衣砧”“思念”的意象群,其他更有“鸿雁――鲤鱼”、“碣石路――潇湘情”、“江潭融月――落月摇情――流水春去”等,超过了古人一般诗歌中的意象,创出了独特的意象组合或意象叠加形式。这些都随或隐或显的情绪展开,通过多重的意象叠加得以呈现,确如乱花迷眼,显现出本诗独特的美学风范。

意象叠加在本诗有独特意义,它不仅产生多重的审美特质和效应,而且给承载的传统意蕴灌注了新的意义,使意象更易进人心灵领地,使诗的审美空间大大拓展,诗的形态变为

动态的、立体的。这是本诗特别动人的秘密所在。

三.哲理的探索,使诗歌飞动升华,摇曳多姿

任何文学的表达,诗性的叙写,只要是面对生活的,表现真情实感的,必定会触及生活的某些本质部分,以凝练的语言呈示,往往有别样的理性的光芒。优秀的诗歌其意蕴总是多向的,《春江花月夜》更是如此。

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无可奈何等,反映着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但月亮的永恒及盈虚循环变化,让人想到时间和宇宙的同一关系。月亮作为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占的文化原始意象。月亮与人生放在一起思考,更显出世界的永恒,人生的短暂,从感伤之情中体悟出人生的真谛。

我们进一步还能发现,诗人将自我融人宇宙,因为宇宙自然的永恒,“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江月得以共存,二者达成了统一。然而这思悟是诗人高卓的生命意识的瞬间显现,那萦绕心问的惆怅使诗人凝视春水、明月时陷入沉思:“不知江月待伺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月有恨,流水无情,令诗人在意象的流转中思绪飞腾,感慨万千。

与江、树、花、人对应,空中一无所依的孤月映照出作者心绪的寂寥。而作为自然宇宙之精灵的江月又和“人”形成比照:江水东逝,明月西斜,人不也如这江月,一去无返么?在轻愁的缭绕下,诗人由己及人,由此刻而既往,由个人的情绪而接通了人类和自然宇宙,既有对自身存在的省问,也有向更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的探寻。在这样美妙的春江花月夜下,诗人的思绪就在历史与现实、自我与人类的对比和统一中往复游移。自然万物生生不息,而青春、生命又何以得复?这是惯常感时伤世的叹惋与哀伤,是个体生命面对无穷宇宙的无奈感慨。作者却显然不滞于此,当他把目光投向浩淼苍穹时,个人的怨艾融人宇宙的无限,他超越了狭窄的自我情怀,超越了世人的狭隘短浅,在艺术天地中获得了最高的自由。

《春江花月夜》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思乡或相思,由宇宙人生念及世间别离相思,落实到游子与思妇的离愁别思。游子浪迹天涯,思妇闺中辗转,一种相思,两地离愁。人生归依何处?诗中明确表现了一种追寻,“碣石潇湘无限路”既写出情感的深度,也写出了情感的寻找归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