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7: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如何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日益增高的要求,力争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一项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及意义
任何一个集体和个人都存在竞争。核心竞争力最初应用于管理学领域,随后逐步应用到教育,延伸到更有针对性的高等教育层面。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相对于其他学生的比较优势能力,是人文精神、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健全人格的有机统一。这种竞争力不同于大学生的一般能力,它是在一般能力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提升,所形成的独有的、支撑大学生现在甚至将来的竞争优势,并使大学生长时间内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集中体现,如果把大学生具有的各种能力分为若干个圆,核心竞争力就是将圆叠加后形成的交集。毋庸置疑,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在社会群体立足的宝贵资本。
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缺失的原因
1.学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对等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软硬件设施有了较大的变化,高等学校也不断探索尝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式方法。其中不乏教育观念、教育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课程体系、考试制度等方面的转变。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竞争,所谓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却越来越严峻,多少学子不得不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尴尬窘境。归根结底,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是高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不对等,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够灵活,重专业、轻通识,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等现象。尤其是很多年轻的高校教师大都硕士、博士留校,其专业水平多停留在理论科研阶段,缺乏相应实践经验,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便更加无从谈起。
2.重智育轻德育现象普遍存在多年以来,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水平唯一标准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学习成绩仍被大多数高校作为升学、奖助学金评比等过程中的硬件条件。虽然众多高校在不断尝试将德育水平等指标按比例计入学生综合评定成绩,但多年来重视智力因素发展,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现状仍然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淡薄、人文素养缺失、人格障碍凸显、缺乏团队意识等。
3.学生自我培养意识不足当代大学生为90年代出生,彼时正值中国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转型期,学生思想随社会变革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加之学生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极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为我独尊的性格特征。在实际学习生活甚至与人交往过程中,不愿正视或者回避否认自己的缺点,存在过度的自我接受或自我决绝,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和独立性。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一方面不愿听从父母安排,另一方面又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性和主动意识,对于未来社会竞争压力缺乏明确的认知,缺乏自我培养意识。
三、关于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几点思考
笔者认为,大学人才培养与企业产品营销有相似之处,这也是“核心竞争力”能够从企业管理领域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原因之一。大学将“原料”(学生)经过“加工”(教育培养),最终得到“产品”(毕业生),并使其流入到社会之中。产品的“质量”(核心竞争力)的好坏也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1.一年级树立专业信念,提高适应能力,完成心理过渡大学的教育理念就是构建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培养高尚的大学生。大一的学生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素质的大学生。在新生的教育及集体活动中,以共性教育为重点,引导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以内在的良好素质作为基础,促进大学生全面提高素质。
2.二年级强化综合素质,增强学习动力,做好职业规划二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还是专业基础理论,学生需要知晓要想未来有突破、有创新,打好根基是关键。在学习之余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论文、专著,主动了解专业的最新动态及热点,从中找出兴趣切入点进行归纳整理,为高年级的大跨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3.三年级夯实专业知识,提升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根据学生表现,三年级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更加明确。开放式的大学教育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平台。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选择相关或感兴趣的选修课进行深入学习。
4.四年级积极参与实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竞争能力毕业前期的生产实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接触社会的机会,并为学生步入职场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总之,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只有学生作为工作主线,对大学生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有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邓红珍,夏菲,徐季丹.论高校辅导员在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中的策略[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7-19.
[2]沈超,郭鹏.如何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18-120.
[3]张小刚.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J].湘潭示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137-138.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ie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哈拉哈德(C.K.Prahalad)和哈默(G.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首次提出的。1994年詹姆斯和弗雷德里克对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进行了阐述。1995年美国管理学者巴尼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求。综合中外管理学者的论述和观点,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可以持续产生独特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
相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个人而言,同样具有核心竞争力问题。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个人以其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在不断学习中创新,在不断创新中整合各项可供利用的资源,充分凸现资源要素的效用而使自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索质的集中体现。这种综合素质包含有自信自立、良好个性、人文精神和不怕挫折的精神,并能够触类旁通、能够百折不挠、能够在失败面前东山再起。只有具有这种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管理才能及含有人文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特点
大学生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也是一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独特性也决定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其他一般的竞争力,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创新性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在竞争中取胜靠的是人的内在素质和发展后劲,这种内在素质和发展后劲又必然外化为一种创新的能力,一个大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创新能力和潜力,没有“你无我有”的优势,就很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可替代的人。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显身手,就必须注重自身的独立性的形成,这种独立性与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认为创新性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二)实践性
实践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实践能力一般指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如实验能力、管理能力、操作能力等。广义的实践能力还包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能力,如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其构成要素的认识应该从广义的决度去考察。其中包括了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等。
(三)专业性
牢固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对大学生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习外专业的基础课程,或参加各种相应的考证对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开发自身潜能和改善知识结构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增强大学生竞争力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四)异质性
个人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或者是其他人暂不具备的,即他拥有的在某一项工作中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至少应当领先于或区别于其他人,才能成为其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决定了每个人之
间的能力和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差异性。
(五)稳定性
坚强的意志品格、专心致志的科学精神,诚信明礼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等都不是一促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和培养,也最不容易被别人具备赶超,因此拥有这样的稳定性就具备了一定时期内的竞争优势。稳定性由此成为大学生
核心竞争力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三、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特点,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层次分析法可以构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在指标选择方面,按照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系统性的要求将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极其子指标分类如下:目标层为一级指标,即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评价(代码G);准则层为二级指标,分别为:创新性(F1)、实践性(F2)、专业性(F3)、异质性(F4)、稳定性(F5);二级指标下设指标层(代码T)(见表1):
(二)相关指标的解释
T1:培养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寻找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具备这一思维能力,对培养稳步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T2:形成创新人格:即使创新成为大学生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并内化为他们人格的主要素质。
T3:营造创新氛围:其中包括多层面构造大学生创新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构建竞优争先的学习环境、营造知识创新的合作氛围等。
T4:形成创新机制:其中包括形成创新兴趣动机的激发机制、形成创新活动的指导机制、形成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等。
T5:生产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己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社会素质的一个方面。
T6: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个人和所在企业工作效能的提高,在为企事业单位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
T7:科学实验:是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也是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体现。
T8:牢固掌握本专业知识:即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优良成绩。
T9:通过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T10:熟练掌握外语及计算机知识:流利的口语,较强的实践和运用能力。
T11:取得与专业有关的其他资格认证:学有余力情况下参加社会其他资格认证。
T12:学习外专业基础知识:开拓知识面,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T13:团队合作能力:勇于创造协作精神、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内部环境。
T14:自学能力:通过自我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
T15: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交流顺利进行以及增加互相了解的交流特长或技能。
T16: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要求,积极迎接挑战。
T17:坚强的意志品格:败而不馁,挫而不弃的生活学习态度。
T18:专心致志的科学精神:严谨对待科学,全心投入研究。
T19:诚信明礼的生活态度:为人的道德基准,现代职业道德的核心。
T20:健康的体格:工作学习的必要前提,即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T21:良好的心理素质:遭遇挫折失败时积极,乐观的态度。
(三)评价方法的选择
指标体系评价可采用的方法有直接评分法、加权结合平均法、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各种评价方法,都涉及到给各个不同的指标赋予权重系数的问题。权重系数反映了指标在总目标中的重要程度。权重的确定对总体评价结果有重要影响。同一组指标值,赋予不同的权重值,会导致相差很大甚至相反的评价结果。以上评价方法各有特点,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另一类是客观赋权。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式不同。在这里,我们可以采取主观赋权。
(四)评价方法的应用
第一步,将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分为五等,如“表2”所示,由相应的分值来代表从“不太重要”到“非常重要”的程度变化。为了使决策判断定量化,从高层次到低层次逐层将同层次与上一层次同一指标相关联的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由专家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分别给出自然数1~9(或其倒数)中的一个。
第三步,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各级指标,包括二级指标分别构造各评价指标相对指标重要程度判断矩阵,并检验各矩阵的一致性。为了把有量纲的实际评价指标值化为无量纲的标准指标值,再进行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以下给出了第三级评价指标权重表。
第四步,综合所有各级的权数,得出汇总权数表。
第五步,对各指标所占权数进行定性的分析。
四、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模拟
在了解了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上的运用过程后,为验证该体系的可操作性,我们在某大学内选取了40位评委对该指标体系打分,在评委中包括了学生、政治辅导员、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老师等。首先由各位评委填写了各级相对重要度测评表。
以第二级指标,选取某一学生的测评表为例:
从综合权重表的数据可以分析出,该校师生认为稳定性是组成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也是一个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强弱的最大影响因素。相对于稳定性来说,异质性被普遍认为是不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权数最大的稳定性指标的下级五个三级指标中,权数较高的三级指标是专心致志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见,现代大学生已经越来越重视心理上的健康,把心理健康看作是适应当今社会积累竞争的关键因素了;在专业性因素中,持有大学四六级英语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仍被视为求职的法宝;在实践性因素中,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被认为同样重要,但对社会实践的重视度不够;在创新方面,师生们把创新机制看成创新中最核心的内容。
五、层次分析法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评价运用的推广
将层次分析法用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是把系统工程的理论与高等教育理论相结合的尝试。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根据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和调查目的的需要,自行选定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在确定各个指标权重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填表人的身份进行调整,如在得出普通权重后,设定学生权重为0.3,辅导员为0.4,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老师为0.5,再加权平均得到最后的修正权重。层次分析法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评价的运用可以客观、实证地考察特定范围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情况,有利于促进高教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参考文献】
[1]汪应洛,陶谦坎.系统工程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丁文仁.工业企业实用系统工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3]裴平,等.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J].软科学研究通报,2001,(3).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源泉。要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我们就必须用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核心竞争力。
1.指导思想与大学生三观融合。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指导思想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而且也是大学生的思想灵魂,是武装大学头脑的有力武器,是端正大学生思想的有力思想保证,尤其能够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一,指导思想与大学生世界观融合。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世界观指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实践,对社会起推动和促进作用;错误的世界观会指导大学生进行错误的实践,从而也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学生具备了世界观,看待事物就会用辩证的方法,对自己的人生和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大学生世界观也是世界观,因此需要把马克思与大学生世界观的很好地融合。第二,指导思想与大学生人生观融合。和大学生人生观的有机融合能够对大学生人生目的、人生态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体现出来。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生观的核心。首先,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的,对自己人生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有了目的就应该为之奋斗。其次,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大学生对人生的目的有了定位,决定以后走什么样的路,就需要努力拼搏,这就需要有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人生实践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人生矛盾,如果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和处理,就可以正确地把握人生,取得人生的成功。第三,指导思想与大学生价值观融合。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大学生的价值观正确与否对大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多元的社会大环境里,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必然会受到各种社会思想的影响和碰撞,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念就容易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用指导思想来引领大学生,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大学生核心竞争力需要大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与选择。大学生的价值观应该表现为对社会的贡献,要为社会的进步而奉献,这才符合的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融合。共同理想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是全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最崇高的理想,能够激发人们为美好幸福生活而奋斗。大学生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只有树立了崇高远大的理想才能激发大学生内在动机、内在的需求。没有理想就没有目标感,也就没有奋斗的热情,理想信念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核心竞争力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把理想信念抽象出来还原于生活,那就是要求大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当今社会是合作的社会,是互惠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把很多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合力才能战胜各方面是危机与挑战。在团队里也要形成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理想信念,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为团队提供巨大精神支撑,也是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与理念。为此,需要把共同理想与大学理想信念很好地融合。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融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两种精神”的召唤是激发大学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内在驱动力。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就必须踏踏实实地学习,认真学好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还要注重自己的动手能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要喜欢自己的专业、热爱所学专业,对待自己的专业要像热爱自己生命那样热爱。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中强劲的专业技能是重要的生存法宝,专业技术是大学生陌生的基本手段,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立足现实,才能谈发展和创新,也才能奉献人民、服务社会,也才能上升到爱国、爱人民的境界。只有把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做好,把眼前的学业完成好才是报效祖国的最好表现,也是对这“两种精神”的最好诠释。
受全球就业形势的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高端和低端人力资源市场的双重挑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着学生自己自身的职业发展,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顺利实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十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在当前形势下,不仅要解决“就业好”问题,更要解决“就好业”的问题。所以,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需要,也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需要。
一、河南省毕业生就业现状
目前,河南的经济发展已进入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一是就业人口总量压力依然较大。由于当前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未巩固,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增长相对不足,毕业生规模继续增加,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适合自己的毕业生。
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体系构建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经济学的观点,是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提出的。它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交叉融合作用的理论成果。对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套用经济学的核心竞争力观点,可理解为: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整合和内化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具有自身特定价值和不易被人模仿、学习和替代的能力,因此能够在就业竞争中战胜对手,即使在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就业的能力。
三、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大学生成功就业是大学生多种能力综合的结果,核心能力是综合能力中起决定作用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决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方法途径上也涉及到多个培养主题,包括学生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
基于个人视角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着力点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关键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学习,在长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积累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各种资源平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品质。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1)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成为有用人才的关键,他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发展具有决定的作用。思想道德素质是基础,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再高的才华都将是昙花一现。
(2)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大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除了完善人格,学会做人,就是要学会学习。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关系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大学学习期间,要不断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除了在课堂的学习外,还要加强自学,向同学学习、向老师学习。
(二)基于学校视角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着力点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主体,是人才培养比较集中的一个时期,在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上承担着重要角色。
(1)加强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平台的作用。学校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核心,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出发,丰富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知识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两个结合,一是将专业特色和职业特点相结合;二是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综合素质的提高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重点讲解、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推行启发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相结合,进一步优化课堂授课方式,创造和谐生动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改善学校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平台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要以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高度,使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提高就业软实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3)基于家庭视角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着力点。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但家庭教育却在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核心竞争力中的软实力培养和提高方面,如忠诚、主动、沟通、执行等能力素质的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挥家庭的启蒙和跟进教育作用。家长一定要摈弃考上大学等于人生成功和学习好就“一俊遮百丑”的想法。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懂得感恩的心理品质。首先,要做到群体教育与个体交相结合,现有教育模式都是群体教育,这种情况下学校很难把握每个学生思想动态。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使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每一过程都比较了解,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其次,要调整职业规划理念。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要改变长期以来以“就学”为导向的职业规划观念,在初中就要开始引导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规划观。
(4)基于政府和社会视角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着力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市场运作的指导者,规则的制定者,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社会的认可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所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反馈对高校人才培养起着指导性作用。在小政府大社会发展趋势下,两者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人不容忽视。
总之,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是一个综合的、多层次、多主体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各方联动、紧密配合、建立长效机制,发挥各主体积极因素。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大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从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2013.05
[2]王建国.高校学生司司长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033-02
[作者简介]张明进(1982―),男,广西玉林人,硕士,河池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由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的。从最初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展开研究到后来围绕个人核心竞争力进行讨论,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愈加丰富。奥佛顿认为,核心竞争力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而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1]随后,个人核心竞争力又演化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国内学者丁锋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指一名大学生以其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通过对其战略性资源的创造、获取、整合从而使自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特有的能力。[2]潘树栋认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知识和技能,是将大学生自身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优化配置并加以整合后所体现出的综合优势,是支撑大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积极地把握主动权,在竞争中取胜的唯一源泉。[3]笔者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生个人由长期的生活和学习积累沉淀下来,自身形成稳定、独特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长期性、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和表现多样性等特点,是学生长期生活和学习积累的结果。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都不相同,他们形成的个人核心竞争力也不同,每位学生都有别人无法复制的个人核心竞争力。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通过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单独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外在的身体,内在的知识、心理,可显现的能力、素质等集中表现出来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表现多样性的特点,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把各种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展示出不同的竞争优势。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显能力和隐能力。显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外在体型特征,隐能力则包括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沟通表达能力、人格展示能力、实践动手力、心理能力等五个方面。
二、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状况及其表现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从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院校的,或者是办学力量较弱的几所学校合并而成,无论是办学资金、师资力量、实验设备、法学条件,还是办学经验、文化积淀,相对于“211”大学、“985”大学、老牌普通本科院校而言都十分薄弱,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除少数优秀毕业生外,大多数学生在就业时所展现出来的核心竞争力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素质相对缺乏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升本前学校的办学层次低、资金投入有限、图书资料缺乏,教师资源相对紧缺,先进教学仪器设备不足,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培养的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知识结构呈现单一性,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专业技能不够熟练,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
(二)自我展示能力不强
由于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大多数处于“老、少、边、山、穷”地区,当地的经济状况、社会人文环境、信息传播与更新等都远不及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相对迟缓,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相对差,团队合作意识相对薄弱。
(三)心理素质相对薄弱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部分学生存在强烈的自卑感,缺乏自信。他们或是因为高考失利没有如愿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感到自卑,或是因为来自农村贫困家庭而感到自卑,也可能二者兼有。这些学生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劣势,在择业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不自信,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紧张。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由于对外界信息的了解相对不足,对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没有直观感受,对突发事件和问题的应变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差,抗压能力和抗挫能力差,遇到困难和问题易于妥协,往往退缩或逃避。
三、培养和提升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找准办学定位,建设民族特色品牌专业。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资源有限,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根据所在地区的民族特色,集中资源发展好某一个或某几个特色学科,突出专业优势,建立具有比较优势、民族特色鲜明、可替代性弱的专业。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存在办学历史短、经验积淀少、文化底蕴薄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必须及时调整办学指导思想,找准办学定位,不能盲目向老牌本科院校看齐,而是要走自己的路,深挖地方民族内涵,整合民族资源,创出特色,办出活力。
第二,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培养和提升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好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提升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制定人才优惠政策、提高福利待遇、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等措施,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一流大师到校任教讲学。同时,加强在校教师的交流、培训。通过学历提升、外出进修、教学评比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校园特色文化系列活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培训、就业心理辅导、困难毕业生帮扶、邀请校外知名人士或成功校友到校现身说法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转变思想和观念。通过开展定岗实习、创新性实验活动、见习基地的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四,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和引导,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对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大学生认清形势,准确定位,明确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4]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进行长期有意识的培养和积累。因此,从入学开始,就应该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实际和专业特点,帮助他们制订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学校要整合有效资源,制定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将强综合素质的学生。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社团的交流、专业技能的竞赛、学术知识的研讨、专题的演讲与辩论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让学生在锻炼中成长成才。
第五,加强学生成才意识的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前途与命运。学校应该通过成长成才的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使学生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才是未来的主人。只有从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实际出发,认真学习,发展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自己拥有真才实学,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Ovetan C.EmployabilitySkills:AnUpdate[EB/OL].(2008-02-22).[2010-12-22].http:///acve/docgen.asptbl=digestsID=105.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91-0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很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无业可就”、“有业不就”和“错位就业”(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不对口)的现象并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高校一直以来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经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认为学生在职业素养上存在一定缺失,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知识转化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发挥专业优势和运用所学知识、理论结合实际能力较弱、对企业忠诚度较低、沟通协作能力不强、表达能力欠缺、社会责任感不强等方面。因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应将职业素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深入探讨职业素养内涵,构建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培养大学生具有“三自”、“三文明”、“三学”和“三创”的能力,从而达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和未来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的,这将是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尔首次提出的,是指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性、难以模仿的特征,对于核心竞争力的重视和研究,可将企业竞争优势的生成问题转化为获取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进而赋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实质就是个人竞争力理论,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教育学理论成功结合的产物。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各种能力素质中最具特色、最强有力的部分,是优于其他学生的能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体,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六种能力:一是思维能力,这是大学生最为重要的智力资本,是学习能力、预测能力、分析能力、发现能力和解决能力的基础;二是意志力,是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坚定地朝着自己确定的方向前进的动力,是行为指向的维持力;三是凝聚力,是与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目标而团结协作的程度,是对合作者的亲和力和维系力,是团队精神的体现;四是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基础能力上提炼和提升形成独有的,从就业到未来发展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取得的核心能力;五是创新能力,这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创新能力是会做事、做好事的动力源泉,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六是创业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大学生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活独特性决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其独有的特征。
1. 独特性。核心竞争力与特定的个人相伴,其他个体因无相同的条件与环境,难以模仿和复制。同时,在竞争中更能体现出自身的核心专长,发挥独特的优势及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核心能力越突出,这种优势就越明显、越持久,竞争力越强,效益越大。
2. 异质性。个人核心竞争力是他在某一项工作中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应当领先于或区别于其他人,是决定其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决定了每个人之间的能力和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差异性。
3. 专业性。牢固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对大学生基本的要求,把专业变成业务和技术上的特长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认证,对拓展知识面,开发自身潜能和改善知识结构有很大的帮助,是增强大学生竞争力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4. 实践性。个人核心竞争力作为个体独特的竞争能力具有实用价值,有利于个人和所在企业工作效能的提高,在为企事业单位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
5. 三创性。即创新、创造和创业。大学生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显身手,靠的是内在素质和发展后劲,这就必须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三创性最能突显大学生个体的独特性。
6. 稳定性。坚强的意志品格、专心致志的科学精神、诚信明礼的处世态度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磨炼和培养,也最不容易被别人赶超,拥有这样的稳定性就具备了一定时期内的竞争优势。
7. 时代性。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需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减弱,去寻找和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呢?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09]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2010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践行通知精神,向全国高校推荐“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项目”即“CCEP”项目,通过“CCEP”项目试点,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入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可达到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目的。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
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在《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中将素质划分为知识与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动机等五个方面,并提出素质冰山理论。该理论认为,职业人像漂浮在水中的冰山,露出部分是行为、知识和技能等,是显性职业素养;隐藏在水下部分占个体素质7/8的则是由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构成的隐性职业素养,是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的重要标准,如图1。
1.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定义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就是遵循职业素质养成规律,通过教育、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帮助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外在行为方式和内在品质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着眼于人的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培养内容以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信念的教育和培养为核心。
2.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有其自身的诸多特点:一是基础性,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优秀大学生以及大学生把职业素养转化为内在自我提高的水平,是未来事业发展的基础;二是实践性,以实践教育和过程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培养,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职业和事业发展的要求,且随着大学生自身需求
和社会需求而不断丰富完善;三是拓展性,良好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拓展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能帮助学生不断修正人生发展规划;四是事业性,大学阶段的职业素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理念,追求事业发展目标的信念,开阔事业发展的眼界。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构建
按照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和“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科研、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思想道德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知识技能实、应用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性目标。结合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实施主体和实施阶段等五个方面的要求,以高校教育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构建“课堂奠定、实训强化、拓展提升、行为内化”的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该体系改变传统的教育培养体系,以校企合作平台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素质拓展为提升,以行为引导内化为目标,为学生创造一系列学习体验的“四位一体”模式,构成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如图2。
1. 构建立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构成基础,应以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采用立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采用体验式、案例式、专题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将理论与实践技能教授给学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科学合理地设计规划人生等能力。
2. 构建实训式的实践培养模式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实际训练为主旨,开展丰富的实践培养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是建立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以此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工作态度、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职业意识。二是建立模拟情境,通过建立的模拟场景来充分营造仿真环境,进行未来职业的切身体验。三是加强实践实习,利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机会,在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形势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培养职业技能,掌握职业道德,丰富社会经验。
3. 构建灵活式的拓展提升模式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开放、灵活、互动的拓展训练科目。从“适应性素质拓展”到“提升性素质拓展”,从“感性基础”到“理性提升”再到“能力提高”,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学生的决策与执行力、组织与协调力、适应与应变力等。
4. 构建渗透式的行为内化模式
教育的成功之道是达到不教而教,即通过教育提升道德,达到把外在的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觉提升自身素养的目的。因此,行为引导内化手段和过程成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方式。高校必须充分重视日常渗透式教育,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等环节中,捕捉每个教育契机,进行行为内化教育。通过开展感悟内化活动、“三自”行为自我修炼、“三文明”校园文化活动、“三学”学风建设、“三创”个性培养等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各方面行为的良好习惯,达到“知”与“行”的内在统一,实现行为内化为素质的培养目的。
三、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运行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应以高校为主导,拓展整合运用企业、校友、家长等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实施全程、全方位、覆盖式教育。在全面实施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工程中,形成“一二三四五六”机制。
“一理念”,即以学校的“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为统领,全面实施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基础”,即在“3+1”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在大学期间搭建理论知识学习平台和实践技能训练平台两个基础,经过系统培养,使毕业生力争达到零试用期就业。
“三融入”,即构建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融入于“三大”教育理念指导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大纲的全过程;构建职业素养教育“大德育”实践培养体系,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融入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构建职业素养能力认证体系,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融入于职业素养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全过程。
“四结合”,即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相结合;坚持“高素质、高技能”并重原则,把“高素质”养成和训练工作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全面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坚持日常养成教育与集中训练相结合;坚持学校与“CCEP”项目合作原则。
“五联动”,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基础课程、职业生涯基础课程、心理素质课程为主导构建的四个课堂”联动;以基础项目训练为主体集中授课训练与开展定期系统的团队协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执行力、创业能力等职业素养强化综合训练联动;学校与企业联动;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联动;各专业群之间、学院之间联动。“五联动”使多渠道信息相互交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共同拓展。
“六种力”,即通过学生职业素养行为引导内化训练,将职业素养要求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探索并建立适合本学院学生实际的职业素养养成训练载体,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意志力、凝聚力、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核心竞争力。
通过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训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我们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于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以及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充分利用大学生行为在个体和群体两方面互相促进影响的作用,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中的从众心理,注重选树、挖掘和培养各层次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使榜样的力量发挥强大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进而培养出职业素养优秀的大学生群体,最终实现普遍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和具有较强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华利,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体系研究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0-52.
[2]郭超,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阈下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工会论坛,2010,(5):97―98.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学籍管理与学风建设互动研究”(项目编号:2011jytw04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刘运显,武汉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2-0007-02
一、学风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
优良的学风,既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也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积淀、教学传统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从狭义上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一般意义上的学风是指“狭义的学风”,即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学生总体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主要标志,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综合表现。
加强学风建设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基础,是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由德商、智商和情商三部分构成,德商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与道德品质,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智商反映了大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情商反映了大学生了解和管理自身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面。在开展学风建设过程中,不难发现,学风建设不仅培养锻炼了学生智商,也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情商和德商,总之,学风建设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制定科学的学风建设评价体系,引导学风建设良性发展
1. 制定科学的优良学风集体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体系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风向标,为加强和引导学风建设,我校制定了《武汉科技大学优良学风集体评选暂行条例》,优良学风集体包括优良学风学院、优良学风单项奖和优良学风班级。优良学风学院的评选指标包括优良学风班级比例、研究生录取率、就业率、学生预警率(指必修课程不及格超过12个学分的学生数量占学生总数的比率)、预警学生转化率、第二课堂等六个方面(第二课堂由校团委制定更为详细的指标体系,包括组织建设、社会实践、科技活动、人文讲座、宣传报道等方面);优良学风单项奖指没有获得优良学风学院称号但在某一项指标上成绩突出的学院;优良学风班级的评选包括班级学生奖学金获奖比例、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学生不及格率、学生预警率、预警学生转化率、申请入党学生比例和发展入党学生比例等指标,优良学风班级还设置了第二课堂成绩突出、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突出和英语四六级成绩
突出等破格条件。
2. 完善科学的优良学风集体评价方法
在多年的学风建设实践中,我们不断改革和完善优良学风集体评价方法,使优良学风集体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譬如在优良学风班级评选中,关于班级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我们改革了原来的单一固定的评价指标,改为根据各个专业的班级数量划定不同比例,这样更加符合实际。在优良学风学院评选中,我们改变了以往将各项指标分A、B、C三个档次的做法,而是按照各学院指标得分高低进行全校排序,其中优良学风班级比例、研究生录取率、就业率、预警学生转化率、第二课堂为正向指标,学生预警率为反向指标,把各学院每项指标的排序得分进行相加,分值越高者总体排名越低,这就使优良学风学院的评价更加精细化。
三、完善学风建设制度保障,推动学风建设全面展开
1. 不断完善学风制度建设
为加强学风建设,我校制订了《优良学风集体评选暂行条例》《学生学籍预警制度管理办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奖励条例》等文件。这些学风制度的出台,明确了学风建设的目标方向,强化了学风建设领导机制,保障了学风建设的经费来源,优化了学风建设组织机构,加强了学风建设的队伍保障,为学风建设的全面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与人力基础。
2. 不断完善教风制度建设
学风建设需要教风建设的带动,为加强教风建设,我校制定了《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教学督导员工作条例》《学生教学信息员管理办法》《本科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使得学风与教风互动建设,学风建设工作更加保障有力。
四、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形成合力育人的长效机制
1. 三心理念育学风
学校倡导要用“爱心、信心、耐心”理念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对学习困难、家庭贫困、心理困惑的“三困”学生从各方面进行关怀帮助。学校建立了学生学籍预警制度,对学籍预警学生通过学生党员“一帮一”制度、专业教师谈话制度、辅导员联系家长制度等帮助他们,使他们尽快脱离预警队伍。
2. 宣传表彰扬学风
学校每学年度评选一次优良学风集体,对获得优良学风班级、优良学风单项奖、优良学风学院进行奖励。每年召开全校学风建设表彰大会,并且把学风建设表彰大会作为学校学生工作最高规格的表彰活动,各学院党政主要领导都非常重视学风建设,把能够获得优良学风学院作为学生工作的最高荣誉。
3. 队伍建设保学风
学校建有教学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学风建设工作,要求各学院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学风建设工作。我校大力推动辅导员“两个深入”(深入课堂、深入寝室)活动,建立辅导员听课制度和查寝制度,学校每年对辅导员进行工作考核,考核内容加大了对辅导员“两个深入”和学风建设成效的考核比重,督促辅导员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学校也非常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年设立班主任建设专项经费,提高班主任的待遇,在评奖评优和职称评定方面向班主任倾斜;为进一步推动班主任工作,学校鼓励知名教授、学院领导兼职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学术影响力和管理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指明方向。学校还高度重视教学督导员队伍建设,为教学督导员提供更好的条件保障,定期召开教学督导员工作会议,加强教风建设与师德建设,为学风建设保驾护航。
4. 第二课堂促学风
学校共青团系统通过大力加强学生第二课堂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与动手实践能力。近年来学校建立了20多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每年设立60万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推动学生加强科学研究,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蓬勃开展,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5. 活动开展推学风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95-01
一 引言
现今社会,竞争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大学生需要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就要求高校在制定策略时,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式。当然,我们需要清楚什么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并了解其特征,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也才能凸显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的重要性。
二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和特征
1.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培养出来的,它将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整合和内化进而让学生在毕业后进行求职时具有其他学生所不具有的独特的、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继而在寻求合适的职业时更具有优势,并且在就职后让自己的职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2.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区别于其他能力的,它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
第一,内化性。内化性就是核心竞争力不是将大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简单的加法进行组合,而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学生的一般能力进行提升和提炼,进而将学生的优势展现出来。所以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个体对技能、道德品质以及知识进行吸收内化的结晶。可以想象,在大学生就业时,核心竞争力内化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就业竞争力的强弱。只有具有高度内化性的学生,才能更好、更快地寻找到适合的职业。
第二,价值性。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体现在它能将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统一,而且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它能让学生掌握就业竞争的主动权,这样就能够将大学生面临被淘汰的几率降到最低。
第三,独特性、不可替代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独特的竞争能力,这种能力是大学生具有自我特色,不同于其他人的一种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是其他的学生不具备的、不能复制的核心特质。在竞争中,大学生一旦有了这种能力,在竞争中就像有了一件法宝,就有了自我的优势。核心竞争力越强,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也就越突出,其在自我职位中发挥的作用就越大,为企事业单位所创造的效益就越大。
第四,动态性。核心竞争力并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不是学习一次就永远占有竞争的优势、就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的,而是需要不断地进行提高和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的各种素质、技能等完善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只有长期不懈地进行自我的核心竞争力的积累,才能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变化的动态平衡。
三 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以及特征的介绍,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对大学生在毕业后求职时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所以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让大学生在毕业求职中能具有独特优势就显得很有必要。
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可以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大学生努力地提高自我的竞争能力,在学校学习期间有意识地锻炼自我,加强与社会的接触,多参与社会活动,这样就能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也可以在学习期间,选修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对于自我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制订一个适合自我发展的职业规划。
以上的方法都需要学校提供平台。学校需要为学生定期安排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将课程设置多元化,而且要明白大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当今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接受知识而不消化知识的机器,而是看重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成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而构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能够让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将自我技能、知识等进行整合,进而形成强化的、系统化的竞争优势并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要想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制订并实施合理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
然而如何构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首先,培养体系需要具有合理性、科学性,要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要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次,要有一个完善的反馈与评价机制。当然,此体系要具有动态性,因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具有动态性的,如果体系不具有能动性,那么就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刘义存、陈葆.校企合作对构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5)
就业核心竞争力,或称求职核心竞争力,它是来源于管理学的概念。核心竞争力最初由美国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之后,随着核心竞争力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教育领域中也引入了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对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套用普哈拉哈德和哈默的定义,可以理解为: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内化了的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能够更加有效地让用人单位快速接纳自己从而取得工作机会的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下一代的生力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只有培养出高质量的大学生,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1、提升大学生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目前,大学生队伍成为高校就业的主力军,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顺利就业,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提升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其顺利就业的根本条件。
2、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促进高校就业工作
目前,高校就业工作被提升到事关高校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高校就业工作,除了为大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之外,重要的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途径。
3、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社会稳定
高校大学生代表着社会的最高学历,他们是高校毕业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强、社会影响大,能否较好实现就业,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其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关系到大学生家庭的利益,这是人民群众最关系、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因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社会稳定。
三、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必须要着手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高校要面向社会,整合各种资源,明确办学特色,制定能够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方案。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也要通过自身努力,充分利用高校提供的各种资源,自我提高。
1、加强素质教育,突出特色教学
高校应该紧扣市场,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毕业生。在专业设置上,要以社会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据此设置新的专业,开设的专业要有实用性和前瞻性。在教学内容上,按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应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
高校教育是面向生产和管理服务一线的的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非常重要。高校必须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现在的学生缺少自我控制力,意志薄弱,缺乏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没有艰苦创业的意识和奉献精神。因此,对学生加强奉献精神的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高校必须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应该把学生的专业与个人理想、职业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从内心热爱本专业。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才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职业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来追求。
3、做好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水平
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具体来讲,要从思想、心理、政策和技巧四个方面进行指导。
(1)思想指导
就业必然会涉及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观。面对地域、单位、工作岗位等诸多因素,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选择结果各不相同。就业首先是一种思想活动,这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择业观,从个人实际和自身特点出发,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做到以事业为重,勇于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建功立业。
(2)政策指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由“统包统分”成功地转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是一次巨大的深刻的转变。学校必须对学生加强就业政策指导,宣传国家及地方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原则、方针、政策以及学校的有关规定和具体实施办法。同时要对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劳动法规、医疗保险和人事制度等有关政策进行指导和教育,以帮助学生克服在就业时因对政策缺乏了解而表现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求职技巧指导
高校毕业生求职过程是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交流和选择的过程,更是学生展示自己品质、才能和实力的过程。正确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求职技巧,是求职成功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包括指导毕业生了解求职的程序和面试时应注意的问题,如谈吐、服装、姿势等礼仪规范,以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还包括指导毕业生了解用人单位和求职岗位的相关情况,以提高应变能力。以及指导毕业生进行表达能力训练,学会介绍自己,推荐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修养、知识才能和有关特长,以提高学生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
(4)心理指导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是很复杂的,有的缺乏主见、存在依赖心理,有的期望过高、存在失望心理,有的低估自己、存在自卑心理等等。这要求学校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指导。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挖掘自身潜力,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其次,化解学生在就业上的心理负重感,正确分析形势,正确认识社会, 正确对待失败与成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心理参与就业竞争。第三,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调适,消除就业中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
总之,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工作,尤其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学生工作中认真研究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和机会,我想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就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 2005(7).
[2]朱克勇,卢克祥. 刍议可持续发展下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有效培养 [J]. 高等农业教育, 2010(6) .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255-01
引言
就业教育指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指导课程,在学生应对未来可能出现各种工作危机方面都给予一定的建议和参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专业素养,我国各大高校应该将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作为重点的教学课程,针对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积极进行探讨和研究,从各个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建议,给予他们更多的就业经验,使他们能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社会需求,体会到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中去,能够针对自身的不足积极进行学习,使自己能够满足市场的要求,适应市场的发展。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分析
所谓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就是指学生在就业以及维持就业方面的优势,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学术界针对学生核心竞争力方面的提法还有所欠缺,没有完善的体系。但是有一点是能够明确的那就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就业的决定要素,是其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优势所在,所以说高校应该重视学生在这个方面能力的培养,积极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第一,特色性。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一种特有的,具有个性的竞争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学校优势以及教育两个方面共同作用才能够形成,它很难被其他人所模仿,是学生特有的一种就业优势,能够帮助学生在众多的就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第二,长期性。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是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学生的个人素质,后天的培养都是重要的因素,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化,持久性的过程,即便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先天优势,但也完全会因为后天不努力而消失殆尽,所以说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
第三,发展性。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与先天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却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进行完善和发展的,经过学校中不断磨练,学习,学生的这些能力会逐渐提高,能够更好的认清社会现实,职业素养,进而更加适应现代化市场的需求。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教育的思路
1. 普及职业规划教育
在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首先高校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积极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从目前我国在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方面的趋势来看,大部分的高校在依旧具有相对科学以及规范的教学,但是教师依旧需要多加关注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个性,爱好,以及能力等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发展奋斗的目标,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建立在学生的自我评价,环境评价以及职业定位等方面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在这些内容上需要基于学生说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使其能够更加客观的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与优势,这样才能够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还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理想与目标,并为这些理想和目标制定计划,进行筹谋,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大学仅仅是他们人生学习的一个小站,职业生涯则是他们长久为之奋斗的地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深入了解社会、增强职业信心,并有效利用大学时光,不断地学习和积累,逐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效扩大实现自我的机会。
2. 强化就业技能教育
对于当前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技能是其核心竞争力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和职业生涯规划相比较来说,就业技能教育需要采用更加具体化,灵活化的教育方式,教师必须要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式进行综合分析,在就业指导教育方式与手段上要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空间,在当今形势下,学生就业技能的强化,是学生实现就业,实现自我的关键所在,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学科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确定意向,力争实现事得其人、人适其事、人尽其才和才尽其用;再者,学校还可以根据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类或个别指导,比如心理辅导、面试辅导、书写求职书信或收集就业信息等辅导,帮助毕业生解决各种具体的就业障碍,迅速提高就业技能。
3. 开展创业素质教育
从目前的大学生的就业教育现状来看,其中素质教育已经被重视起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学生创业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并针对学生在拓展事业、创新业绩出发,让学生学习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品质与能力进行了积极的培养与关注,开展创业素质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而且他们一旦创业成功,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对个人、对社会都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创业教育正在成为高等学校当前和今后长期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战略性举措。
结束语
我国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式越来越艰巨,正是因为知识型人才的饱和,使得市场对于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大学生在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想要实现自我的价值,给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首先就需要从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入手,全面掌握市场的就业形势与自己的优势,劣势,积极配合就业教育的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技能训练等等,从而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与提升,更加符合新时期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35(C)-0109-01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跳跃式发展。据《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13%。权威机构预测,201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更是高达660万人。
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入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众多社会顽疾的一分子。毕业即失业,不仅造成了社会不安情绪,给大学生未来前景笼罩一层阴影,同时也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国家为每个大学生的教育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如果大学生不能反馈于社会,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战略发展不可不谓是一种悲哀。
一、主动转变观念,开辟广阔空间
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们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很多大学生依旧认为自己处在象牙塔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大学生择业时往往仍然把留在大城市、端上“铁饭碗”作为首要选择,择业倾向于外企、合资企业和事业单位,盲目追求高层次、高薪酬,较少考虑去西部地区和基层工作。据调查,72%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地为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事实上国家,以及各级政府也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各种条件,比如现在的招聘大学生村官制度、西部就业支持政策等。作为经济发达城市,温州市政府也不宜余力的引导大学生去农村,去基层工作,为大学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围绕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由农办、教育、卫生等部门,按照公开招聘、自愿报名、择优选拔、统一派遣的程序,每年招募一批毕业生志愿到温州市开展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时间2到3年。作为当大大学生应该主动抓住这些机会,转变观念,去需要自己的地方工作,为自己的就业开阔更广大的空间。
二、积极参与校园工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现代企业招聘非常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经常会考察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有学生会工作经历,是否会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大学校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与外界有着看不见的隔阂。大学生通过参加和组织学生活动,可以充分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可以学会如何与别人沟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达成目标等。笔者在自己的培训工作中还发现,经常参加学生工作的大学生,在为人处世能力,行事作风上确实更胜一筹。
参与学生工作还可以拓宽学生生活圈的广大和深度,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共多的人,对于他们积累人脉,甚至以后的找工作都可以带来直接受益。所以笔者认为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比如学生会,学生社团,班级管理委员会等组织,广泛参与学生工作,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择机参加实习工作,积累工作实践经验
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应届大学生时,越来越务实,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还会考核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所以在现在的招聘中,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会对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一些工作实习经历进行评价考察,另一方面,毕业生找工作时往往面临较难找到专业相关工作的尴尬困境,而毕业前积累实习经验,可以增加毕业后找到专业对口工作的几率。有研究表明,有实习经历对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月收入以及专业对口度都有积极影响。
注:表中专业大类按照影响系数大小排序。
四、参加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为了能够提升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参加各种职业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种方式。智联招聘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近半数的参与培训者认为职业培训会促进就业。大学教育是有很多不足因素,而职业培训是弥补教育所学和企业所需之间差距的重要途径,通过一些职业培训,毕业生可以寻找自身与用人单位的匹配度。
温州市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就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实施意见,意见中指出,各级政府要指定专门的培训机构,为已办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的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提供公共职业技能培训,由各级财政通过给予培训机构经费补贴的办法提供培训费用。我人事干校作为承办单位,长期有十余个项目的公益培训,以及每年都举办考录公务员的笔试、面试公益讲座。作为高校毕业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积极的态度去参加这些培训,在培训中要寻找不足,找到与市场需求的差距,利用培训的机会弥补不足。
作者单位:温州市人事局干部培训学校
参考文献:
[1]陈岩松.正确认识就业形势积极转变就业观念[J].江苏高教,2004.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5?0077?03
“核心竞争力”是美国经济学家普哈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首次提出来的,是指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并被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可以持续产生独特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而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的借用,是指大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最重要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院校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但是,传统的“农业院校就是培养农业人才”的思想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农科、植保、动科等专业优势突出,社会影响力大,行业认同度高,相比之下,其他同样具备较强优势的学科,社会影响力偏弱,就业受影响。要提升农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首先应从学生的主观方面入手,调整学生们的就业心态,使他们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2]。张海滨在《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一文中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要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张互桂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中阐明了制度政策、高校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重要性;张剑仲等也通过《农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对农科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分析农业院校大学生在就业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入手, 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改进途径。
一、导致农业院校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因素
1. 学生对农业院校认识上的偏差,使自身就业的底气不足
社会传统观念对农业和农业院校存有不同程度的偏见,这使很多农科院校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在教学设备、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教学环境、人才培养方向和指导体系等方面与其他高校相比有很大差距,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做事懈怠,学习不积极努力,不重视就业。据调查显示,45.92%的农业院校学生认为自己和其他综合类高校学生在就业竞争力方面相比“没有优势”(见图1),31.63%的学生认为“学校名气小”是影响自身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就业过程中,农业院校学生对自身的能力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具备的信心不够,在与其他名牌大学及综合类大学毕业生一同求职时底气不足,致使就业面临困境。
2. 学生就业思想准备不足,就业观单一
就业思想准备是就业者对当前和未来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人才供需等问题的认识和预测,以及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统筹考虑,以便自己在就业时有充分的准备。调查显示,42.86%的学生认为“对就业信息不了解”是影响自身就业的重要因
素。很多农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对就业关注很少,只关注自己所学的专业,也缺少“广泛学习,涉猎多种专业”的思想,临近毕业才去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这样,由于缺少必要的就业思想准备,导致自己在校期间的努力方向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就业困难。其次,就业观狭窄,择业观单一,就业思维模式固定。绝大多数农业院校毕业生希望留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以及沿海发达城市,很少人选择城镇及农村。调查显示,毕业后想留在“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学生的比例高达67.35%,在“中小城市”工作的学生比例为28.57%,而很少有毕业生愿意去“城镇和农村”(3.61%)及“边远地区”(0.47%)。除此之外,47.96%的农业院校学生认为“对自身的定位不清晰”导致就业难。很多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能力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对某些岗位的过分追求或一味追求专业对口,或不能胜任自己专业以外的工作,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3]。
3. 就业能力不足
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就业难,41.28%的毕业生认为解决办法是“提高自己的技能”。这表明毕业生对自身的实践技能能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缺乏信心。根据2011年对300名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信息来看,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中有75%认为就业难是由于自身对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的分析等涉及将来就业的知识和应用缺乏了解,对就业市场的分析能力较弱[4]。调查进一步显示,48.98%的学生在就业中“缺乏主动性”,缺乏主动学习,主动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动力。农业院校的学生在这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缺乏主动性,技能单一,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很多学生在求职中失利。
4. 素质低导致就业难
这不仅是农业院校学生就业的一大障碍,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而“育才以育德为先”,这个“德”字就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决定了他的就业状况和以后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片面强调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文教育和人文关
怀,导致了许多大学生素质不高[5]。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能力素质因素”调查中,85.71%的学生认为“工作态度和环境适应能力”最重要,73.47%的学生选择了“心理素质”,71.43%学生认为“专业素质”居第三(见图2)。由此可见提高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而就目前的就业形势来讲,低素质成为大学生就业中的软肋。
二、大学生提升核心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1. 农业院校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就业信心
“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源于健康的心理。”农业院校的毕业生首先要克服心理上的种种障碍,走出自卑、自信心不足等心理误区[6]。农业院校的学生要通过学会比较、自身体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客观理性地认识自己,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进行自我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养成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7]。
2. 树立多样的择业观,增强创业意识
由于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农业院校学生的就业需求普遍存在单项就业心理,就业观单一,就业眼观狭窄。农业院校学生要看到就业渠道的多样化,可以考虑继续深造,或支援偏远地区,服务“三农”,或走进基层地区和中小民营企业进行锻炼,这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增强自身的创业意识,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带动就业。农业院校学生要在学好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具备发散思维,突破传统思维固定模式,关注创业,了解创业的相关内容,不断增强创业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向创业方向迈进,争取在毕业后从相关专业角度出发,在激烈的就业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以创业实现就业。
3.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自身特色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对以后的职业定位有较好的认知。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拓展指明方向和提供途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学生在对自己的天赋、自身能力、动机、目标需求、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个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随着对自身和就业需求越来越了解,学生就会越来越明确自己对未来职业的定位,然后再通过与现实自我进行比较和分析,寻找差距,最后确定奋斗目标。同时,学生在不断比较和奋斗中,形成自身的特色,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优势,在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增加别人没有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机会。
4. 加强社会实践,增强就业能力
大学生最终的归属场所是社会,社会实践是走向社会过程中获得社会技能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农业院校的学生要敢于、乐于并善于从基层做起,加强自身的锻炼,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比如农科专业的学生可以走进农村,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农民解决农业上的问题。这样的实践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也帮助学生积累了经验,拓展了视野,有利于他们的就业。其次,要多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加拿大著名学者、幽默散文家斯蒂芬·利考克教授曾说,“对于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和环境。一切他真正学到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靠他自己智力的积极活动并不是作为被动的听讲者而学到的。”[8]农业院校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锻炼自我和完善自我,增强技能,提升创新能力,在求职就业的道路上增加亮点。
5. 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社会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基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等几个方面。如今,企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看重[9]。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的很多企业正在走向成熟,在市场上逐渐占优势地位的企业在招聘时更多地关注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就职业素养方面,有89%的企业希望大学毕业生能提高自身的素养。农业院校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与其他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时占据更大的优势,就要不断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农业院校学生要在平时就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参加德育课培训、其他课程教学培训、实训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与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党团组织建设和学生会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社会教育等多种活动,从课内外、校内外、组织和管理、环境和服务、指导和实践等不同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能在激烈就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赵洪娥,王雪,王燕,高喜军.都市型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J].求实,2012(1).
[2] 王蕴慧.改变认识误区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理论观察,2011(1).
[3] 张海滨.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10).
[4] 廖迎春.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内涵及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1(7).
[5] 郭建平,郭亮.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以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6] 杨碧瑜.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窥探及对应之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