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7: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实施范围
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乡镇中学或小学建97所;在经济条件比较好、学龄前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村小学或幼儿园建3所。
三、实施要求
(一)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活动场所。实施留守儿童之家的学校(幼儿园)要具备不低于40平方米的教室一间,1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活动场地。
(二)统一配备硬件设施。为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配备电脑2台,配备电视机、DVD机、电子钢琴各1台,亲情电话1部;选配符合儿童阅读需求的书刊、电子出版物300种左右;并配备适量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跳棋、象棋等文体器材(由省妇联、省财政厅负责配送)。书架2个、课桌10张、凳子20把(由县区配套解决)。
村幼儿园留守儿童之家配备电子钢琴1台,室外活动器械和适量的玩具、幼儿读物、桌凳及幼儿安全防护设施(由省妇联、省财政厅负责配送)。
(三)健全完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各县(区)要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协调解决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有关事宜。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镇分管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乡镇妇联主席和学校负责人担任;幼儿园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组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担任,副组长由村妇代会主任和幼儿园园长担任。
建立完善涉及学习、活动、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详实的反映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基本情况的工作档案;建立反映儿童进步成长的记录薄(册)。同时,保证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能上网,每县(区)至少有一所留守儿童之家能开展视频亲子交流;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电子档案。使留守儿童之家规范化、制度化。
(四)教师配备到位。实施留守儿童之家的学校和幼儿园分别确定1—2名教师兼任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开展具体的管护和指导工作。县(区)妇联要发动教育、卫生、共青团等单位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爱心妈妈”、青年志愿者担任留守儿童之家的兼职教师,组建一支具有较高社会责任心、具备一定管护能力、相对稳定的管护和志愿者队伍,辅助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关爱活动。
(五)布点科学合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遵循普惠原则,尽可能选在本县(区)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有建设需求、有管理能力的中小学或村幼儿园进行建设,力争惠及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之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四、工作进度
5月,召开全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联席会议暨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启动仪式,安排部署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任务,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与县(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市妇联与各县(区)妇联分别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
6月,制定下发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管理办法和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办法;各县区上报申请建议书;编制全市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计划;县、乡逐级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
7—9月,协调落实留守儿童之家的硬件设施,做好配送工作,保证各县(区)留守儿童之家配套设施按时到位。
10—11月,市、县(区)妇联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完成检查验收工作,并及时总结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12月,召开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竣工大会。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局高度,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县(区)要分别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统一思想,科学部署,靠实责任,切实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抓好抓实。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牵头单位为各县(区)妇联,协作单位为财政、教育等部门。
(二)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工作部署和职责任务,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分工合作,各尽其职,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确保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市妇联在建设工作中主要负责确定建设计划,会同市教育部门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并与市财政部门共同协调落实省上集中采购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硬件设施的配送工作。各县(区)妇联、教育等部门,会同乡镇政府具体组织实施。
(三)科学有序,规范运行。留守儿童之家建成后,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原则。配备的硬件设施属国有资产,由各县(区)妇联负责监护,统一造册登记、统一配发到学校(幼儿园),切实加强宏观管理,帮助和督促学校(幼儿园)定期开展关爱活动。同时,要坚持民办公助和市场化运行的原则,由受益单位—学校(幼儿园)具体负责各种硬件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用在留守儿童身上、用于正常的教学活动,并对本校(幼儿园)留守儿童进行日常监护、教育和管理。
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教师由本校老师兼任,不另行支付教师工资;村级幼儿园留守儿童之家教师报酬通过幼儿园正常收费解决。
(四)强化管理,建立健全考评机制。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采用一级抓一级、分级考核的办法进行管理。各级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机构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考评机制、督查机制、激励机制,每年对留守儿童之家运行情况进行考评。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抽样检查,对考评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不符合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和调整。
六、验收标准和办法
(一)检查验收标准(100分制)。
1.各县(区)政府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机构,建立健全考评、督查、激励机制,并结合实际,制定本地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10分)
2.各县(区)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责任书》。(10分)
3.对留守儿童进行详细调查摸底,本县(区)、乡(镇)留守儿童底数清楚。留守儿童之家选址合理,建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或幼儿园,受益留守儿童较多。(10分)
4.落实不低于40平方米的教室一间,1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活动场地,且环境优美、舒适,符合安全标准。(15分)
5.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配套书架2个、课桌10张、凳子20把;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能上网,每县(区)至少有一所留守儿童之家能开展视频亲子交流。(15分)
6.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电子档案;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人员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幼儿园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人员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0分)
7.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爱心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有社会爱心人士、“爱心妈妈”、青年志愿者担任留守儿童之家的兼职教师。(10分)
8.有详实的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基本情况档案(包括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性格特点、父母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有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健康成长及开展活动等档案;制定了学习、活动、管理制度或工作方案,各项制度并悬挂在墙上。(10分)
9.留守儿童之家布置温馨、舒适、色彩明快;统一配送的电脑、电视、电子钢琴、电话、图书以及文体器材等一应俱全,摆放整齐有序。悬挂省妇联统一制作的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之家标识牌。(10分)
(二)检查验收办法
1.组织领导。检查验收由各级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抽调有关成员单位人员,深入留守儿童之家实地进行检查验收。
幼儿园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一
为更好地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我校实际,结合我镇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关工委、政教处、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是我们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在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领导小组领导之下开展工作。以少先队组织为主采取游戏、活动、体验、实践等多种方法,以及活动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面向全体留守儿童,普及学会学习、人际交往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识;以预防为主,帮忙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
二、工作定位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是我镇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在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领导小组领导之下开展工作。依托关工委、政教处、少先队组织采取游戏、活动、体验、实践等多种方法,以及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面向全体留守儿童,普及学会学习、人际交往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识;以预防为主,帮忙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建立必要时求助的意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
三、工作目标
1、提高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健康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强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本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物质、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构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关工委、政教处、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为提高留守儿童综合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四、工作原则
1、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面向全体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尊重留守儿童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助、自立、自强。
2、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以留守儿童亲身实践、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经过队日活动及开设活动课、实践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活动要具趣味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科学性与系统性原则。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学、教育学、辅导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开展系统性教育活动。
4、整合与互补原则。将少先队组织长期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活动的工作经验、理念和优势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整合起来,开展工作。要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与学校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少先队其它工作,与校内外、课堂内外其它健康教育活动相互补充,共同完善,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教育整体氛围的构成。
五、工作资料
(一)总资料: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根据不一样年龄阶段留守儿童心理成长任务、特点、规律及问题,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帮忙他们构成正确的观念;体验心理健康常识——帮忙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学习、交往、生活的健康心态与思维方法,并养成良好习惯;注重心理保健——帮忙他们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培养对自身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与求助意识。
(二)分阶段资料:按照不一样年龄、不一样年级留守儿童成长规律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分类指导,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人际交往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小学低年级(1—3年级)的留守儿童:适应新环境;养成学习好习惯;初步培养生活自理本事;热爱团体,乐于与教师、同学交往。
——小学高年级(4—6年级)的留守儿童:掌握有效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生活自理本事,关爱家人;树立同学间合作意识,锻炼抗挫本事;初步了解情绪调节方法。学会沟通,与教师、同学、家长和睦相处;了解自我本事、特点,初步学会接纳自我、他人。
(三)进取开通学生、家长、教师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同时要尽可能地吸纳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营造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六、方式及途经
1、按照“体验教育”的理念,把不一样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资料经过情景设计、主角扮演、问题辩析、游戏辅导、娱乐活动等方式传递给留守儿童,帮忙他们在参与式、互动式活动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
2、开设专家心理知识讲座、心理热线辅导,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忙他们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项目素质拓展训练,采用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进学校与专业基地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一样年级留守儿童的本事及特点开展心理项目素质拓展。
4、在全校范围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借助各种媒体开展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七、组织实施
1、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班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充分认识到实践、活动、体验教育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学校进取支持少先队组织开展工作,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2、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的评估力度,确定评估指标。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有领导分管落实,有年度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开展工作,有专门的时间保障。要有年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报告。
3、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学分体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少先队辅导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培训须纳入继续教育学分体系加以认定。少先队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应保证他们的精力和时间,并计算相应的工作量,给予相应报酬。
幼儿园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把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况分析
水湖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很多青壮年劳力举村外出,留下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作要求,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在摸底考试中成绩很差。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特制定教师帮扶计划,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具体措施
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特别档案。学校德育组成员和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3、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组成帮扶小组。
4、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5、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幼儿园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确保留守儿童在我校健康快乐的成长,使留守儿童家长放心,为社会的进步与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三、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①学校成立由校长、主任和班主任组成的“54321关爱留守儿童行动”领导小组。(见另一表格)
②分工负责,确保措施落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方案实施
①制定关爱行动实施方案各班主任,领导成员人手一份,确保按方案逐步实施。
②定期召开会议,每月讨论一次有关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③将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纳入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在《班队工作手册》中,每周要有工作安排,有关爱行动的记录。
④将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绩效与班主任考核挂钩,在关爱行动中做出优秀成绩的,年终给予优秀班主任的优先评选。
⑤年底各班都要认真总结经验,写一份关爱行动的小结。
3、加强关爱行动的计划性,使关爱行动扎实有效开展。
①明确关爱对象:父母双方在外连续打工3个月以上的农村儿童。
②明确工作内容:实施“54321”关爱行动:五即要做到“五个清楚”:基本信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父母及监护人联系方式清楚。四即“四个优先”:安全上优先教育和监护,学习上优先帮助和辅导,生活上有限关心和照顾,活动上优先参与和指导。三即“三沟通”与留守儿童本人,与在外打工的父母,与在家照看儿童的第二监护人保持沟通。二即双管理:实行班主任与第二监护人协同管理。建立一即“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努力营造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优越环境,为在外打工的父母解决后顾之忧。
③明确关爱行动的具体目标: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班级为关爱载体,以同学、教师、党员为关爱的主体,以弥补留守儿童的感强缺失,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成为主要内容。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帮扶活动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班主任每期开学的时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儿童”的帮扶计划,平时作好记录、期末写好总结,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200
留守儿童是近年来农村地区特有的群体,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就会造成阻碍。我们常说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发展经济不能以毁了下一代为代价。破坏了环境是毁了我们的家园――地球,毁了下一代是毁了整个民族。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是传递爱心的关键,我们每个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者将义不容辞,铁肩勇担道义,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党的重托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将认真履行留守儿童工作职责,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以“将爱心传递下去,把责任肩负起来”为已任,把工作做细、做实,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
一、留守儿童形成的因素
由于地处郊区,本地许多家长就近到酒钢厂区、嘉北工业园区务工,往往是早晨孩子睡得正香出门、夜里孩子入睡回家,难得对孩子实施教育,形成了“准留守儿童”的特殊群体。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本村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地――河南、河北、青海、陕西、重庆、宁夏以及本省其他地市的都有,他们的子女就自然形成了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在教育方面急需各方面支持。
二、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
为了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对所有留守儿童进行了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给他们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册。每学期利用学生报名的机会,我们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在园在校留守流动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做到清楚留守流动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明确,并及时分析留守流动儿童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切实解决留守流动儿童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困难。通过留守儿童联系册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三、完善制度措施,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安排了留守儿童的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学知识、学文化、学做人的理想场所,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2.制订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根据留守儿童不同的年龄特点,学校安排教师与有个性的留守儿童一对一活动,通过教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起做游戏、一起看书等活动,及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
3.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学校建立留守儿童的检查考核制度,是为了加强教师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以使他们重视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学校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进行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督促教师更加关心留守儿童,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了留守儿童的工作考评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使每一位留守儿童均得到了长辈们的关心和爱护,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和鼓励。
四、关爱留守儿童,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发动村委会领导、热心的村民以及退休的教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使留守儿童得到了更多的关爱,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伸出了援助之手。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为了使留守流动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教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场地组织、安排丰富的活动。晚饭后增加了课外阅读时间,指导他们学习玩军旗、跳棋、象棋等,丰富他们的业务生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得到了家长认可。在满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同时,教师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在知识技能、道德情感、文明卫生、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学习生活得到了充实。
五、积极改善留守儿童的育人环境
1.给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开展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及时召开关爱留守儿童的经验交流会,不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的家长研讨会、座谈会,对他们进行深入的了解,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什么帮助等,共同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水平。
针对鹤壁市留守儿童问题,市委领导高度重视。市委有关领导专门听取了团市委关于留守儿童工作的情况汇报,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团市委十分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将其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团市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学校部、权益部、少工委联合负责的工作小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同时,各县(区)团委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团市委与各县区团组织负责人签订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责任书,实行定人员、定责任、定奖惩的工作责任制,将工作实绩与年度工作考评挂钩,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团市委计划在全市各级团组织中开展以“平安留守.快乐成长”为主题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确立了以活动开展促工作进步的基本思路,为切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方式,丰富载体
针对留守儿童缺乏有效家庭管理教育的实际情况,团市委计划鼓励动员基层乡镇、农村和社区的团干部担任留守少年儿童的“义务家长”,为留守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安全等提供力所能及地、有针对性地帮助,给予他们亲情般的关爱。“义务家长”每季与留守少年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联系两次;“义务家长”每月与帮扶少先队员至少联系一次。“义务家长”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重要节假日对帮扶留守少年儿童进行一次家访,力所能及地给留守少年儿童生活上一些资助;“义务家长”每学期与在外打工的留守少年儿童家长书信或电话联系一次,通报留守少年儿童情况。
三、立足职能,深入宣传
团市委立足自身职能,充分发动各级团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广泛深入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组织志愿者队伍进社区、进学校、进广场,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题宣传;二是安排各级团组织动员公安、检察、律师等队伍中的志愿者、法制副校长等,分别前往各主要中小学,利用“法制课堂”“法制讲座”等形式,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宣讲;三是组织开展“两法一条例”宣传,让志愿者走上街头,通过展板和传单进行宣讲,让社会更加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四是利用宣传活动,抓紧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开展未成年人自救自护教育,组织各学校团委、少先队开展防灾演练;发动志愿者前往贫困山区小学开展预防溺亡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并发放青少年自救自护教育卡通书、防溺亡宣传单等。
四、借力新媒体,扩大覆盖
一是以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为平台,采取组建专业工作人员队伍的模式,由法律、心理等方面的专家和志愿者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心理、维权、自护等方面的免费咨询服务和受理对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行为的控告、投诉。计划今年将开展一次面向留守儿童的热线仪式,配合新闻媒体介绍热线的使用方法和具体作用,扩大热线在我市留守儿童群体中的知晓度,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多种形式层次推进,深化留守儿童帮扶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团属微信、微博、网站等网络新媒体开展相关宣传工作。在团市委微信公众号“青春鹤壁”和官方微博进行不定期预防未成年人安全教育小知识,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未成年人阅读,开辟专栏进行宣传,通过视频和图文宣传安全教育专题知识;同时组织各级团组织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播放关于中小学生预防危险、安全教育视频,扩大宣传范围,尽量多地覆盖广大未成年人,利用微信微博阵地每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一法一条例”的宣传,通过网络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
五、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一)由于团市委人手力量不足、经费困难,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覆盖范围不够广的问题。
(二)宣传形式比较传统,宣传手段和内容仍显单一在今后的防艾宣传教育工作中有待进一步创新。
结合存在的不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身心发展亚健康。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没有父母的生活照顾,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家庭教育缺位,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一些儿童出现了内心封闭、情感冷漠、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逆反心理强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二是学业成绩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监管,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缺少学习动力,出现厌学情绪。部分留守儿童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母照样能在城市打工挣钱,觉得读书不读书也没啥区别,不自觉地陷入“读书无用论”。三是道德行为失范。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家庭教育缺失,道德约束缺乏,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出现行为偏差,有的甚至出现违法违纪行为。四是安全隐患凸显。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奶奶,只关心孩子吃饱穿暖,不注意孩子的心理生理方面的问题,学校和家庭在安全衔接上存在漏洞,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事故发生。
“留守儿童”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的产物。由于这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负责照看孩子的老人大多是文盲、半文盲,难以全面担负照看孩子的重任。这些孩子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孤独的花朵”。他们因家庭关爱和教育环节的缺失,造成身心发育的不健康,还有隔代教育带来的人格发展的严重缺陷,有的甚至造成心理障碍,贻害终生。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基本现状:留守儿童比例较高
本文以嵊州市下王镇为例,那里地处偏僻山区,全镇下辖19个行政村,现有人口1.34万,其中劳动力人口7814人(外出经商务工人口约为5000人),劳务输出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图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养儿女读书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该镇中心小学最近两年的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校学生467人,其中“留守学生”317人,占全校总人数的67.9%;父母双方一人外出打工的有117人,占全校总人数的25%;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有200人,占全校总人数的42.8%;父母常年(半年以上)外出打工的有255人,占全校总人数的47.3%;父母短期(半年以下)外出打工的有41人,占全校总人数的16.3%。2010年该校学生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较2009年又有所增长。这些孩子在父母外出之后,绝大部分孩子都和爷爷奶奶生活一起,而爷爷奶奶又普遍感到隔代抚养力不从心,难以担负起教育和监护的责任。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特征
1. 学习有困难。由于交通闭塞、地理分散、信息传递不畅、社会服务不周等多方面原因,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严重束缚着农民群众对子女的教育观念,由于大量劳动力输出产生的短期经济利益,导致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在农村盛行,因此大部分农村学生缺乏学习内驱力。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习得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家中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强化,部分留守儿童回家后甚至完全忘记了教师的要求。由于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多数是祖辈,他们中间有许多是文盲或半文盲,无力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困难。久而久之,孩子问题越积越多,成绩越来越差。调查显示,在所有的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在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占了60%以上。
2. 道德有偏颇。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无法顾及到儿女的成长情况,监护人或代养人只管留守儿童的生活,只要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认为自己尽到了责任。正是这种有缺失的教育,使得部分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方面比非留守儿童存在更多的问题。调查显示,“73.6%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更难调教”。这些孩子难调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情感上与老师和社会所倡导的优良的思想道德相抵触。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平时缺少父母在道德行为方面的严格要求和部分监护人的娇惯和放纵,往往怕苦怕累、贪图安逸,这使得艰苦锻炼、积极向上的品性得不到发展。不良道德行为主要表现在:爱撒谎、小偷小摸、骂人;乱花钱,不知道勤俭节约;喜欢惹事,打架斗殴;不关心他人,以自我为中心;抽烟、赌博等。调查显示,留守学生在校思想品德表现在中等及以下的占留守学生总数的30%以上。
3. 心理有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其家庭环境的改变形成了以下人格特点:一是乐群性低,比较冷漠、孤独;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冷漠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定。寄养儿童与隔代教养儿童在人格上更为敏感多疑。调查显示,50%的留守儿童看到别的小孩和父母在一起心里感到难受;15%的儿童感到孤单无助被抛弃;60%的儿童苦闷与不快憋在心里不说,写日记;80%的儿童有心理话和同学或朋友述说;90%的监护人表示“从不与儿童谈心”“只照顾生活,别的不管”;只有5%的儿童有烦恼才和监护人述说。
4. 安全隐患多。由于是在农村,经过学校的路段一般并没有明显的提示车辆减速行驶的标志,更不用说设立交通亭,池塘、水库、河流、石灰坑等处几乎都没有设置警示牌和水深的数据牌等。特别是在双休日、寒暑假期间,离开学校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这其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出安全事故。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也关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应给予关注,尤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
(一)家庭要努力履行其职责
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与不良人格特质、行为问题、学业不良相关,且后三者密切关联,相互影响。调查显示,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的影响较大,但如果一人在家,则影响相对要小得多。因此,父母外出打工时,如果没有可靠的监护人,最好留一人在家,以维持家庭教育的存在。如果父母都外出,则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隔太久,原则上最好做到每星期交流一次。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对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另外家长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任课老师、监护人经常性地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和办法,让家长做到挣钱与教育子女两不误。
(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学校教育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主渠道。农村中小学要抓住布局调整的良好机会,大力发展和建设寄宿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上学远和家人无暇照顾的困难。
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有意识地向校外延伸。下王镇中心小学在几年前就根据留守儿童比较多的现状,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以留守儿童为抓手进行养成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学校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机制,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成立爱心基金会,为留守儿童找“家长”,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和感恩教育,并在日常生活、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同时,学校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知法、守法。
(三)进一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
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极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配合,协同努力。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更加切实地担负起责任。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留守儿童教育成长问题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形成多部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政府要科学规划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寄宿学校设施投入必须纳入经费预算,建立和完善财源稳定、资金充足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将农村寄宿学校的管理员、服务员、心理咨询员列为学校工作人员的正式编制,保证他们的收入。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取消义务教育阶段住宿费后,财政应给予寄宿制学校一定补助。二是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如各级关工委、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积极参与留守儿童帮扶工作,通过结对子互帮、亲情热线等活动,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要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村级组织要做好留守儿童档案的建设工作。对那些生活较困难和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要特别关注。有的集体经济薄弱村虽然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制,但受人员、经费等原因制约,关爱活动难以展开,政府应给予扶持,依托农村村委、党员活动室,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有文化的老人和妇女的作用,让他们参与管理,让留守儿童在双休日、暑寒假期间有学习、活动场所。
【参考文献】
新学期一开学,学校迅速成立留守儿童管护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生活老师任副组长,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为成员。利用报名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摸底,对班级中的留守儿童开展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家庭、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成长需要,建立档案。我校共有在校学生685人,其中留守儿童363人,占53%。在深入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在各班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学校及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内容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家长姓名、外出地点、经济收入、家庭住址、留守原因、家长联系电话、留守后监护人、监护人联系电话、学生主要表现等,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要求生活老师和班主任能“一口清”,说出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以便遇到问题能在第一时间与相关人联系。
三、完善沟通渠道。
各班通过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相互交流,融洽师生、学生之间的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拉近相互距离,增加彼此信任。同时学校提供电话,设立“亲情专线”,让留守儿童能够随时与家长联系,加强学生、家长、临时监护人、老师之间的联系,督促家长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
学校以干部作风整顿为契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着力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班内学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特别是对住校的留守儿童更要关心,因其长期没在父母及监护人身边,老师要充当起父母的角色,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让其感觉到父母就在他们身边。在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要制定留守儿童工作计划,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视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对住校的留守儿童免费提供脸盆、毛巾、饭盒,安排专人管理,深入宿舍指导学生妥善安排一周生活,随时了解学生情况,解决实际困难。并在社会中广泛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心留守儿童,形成关爱的工作合力,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也能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五、从心理健康教育着手,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是心理问题,学校要求教师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施以更多的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充分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留意每个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进行有关心理健康知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教师在和留守儿童交流时,要正确引导他们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珍惜现在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判断力和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六、启动关爱工程,结成帮扶对子。
发挥镇、村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选择文化程度较高、社会责任心较强、家庭经济条件教好的党员干部作为“家长”人选。同时,发动农村、社区“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党员、老模范)人员组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伍,采取“五老”与“留守儿童”结对子,组建“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等方式,切实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应该建立留守少年档案: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性格、特长、爱好;身体状况、有无疾史;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父母姓名、外出工作地址、联系电话;第二监护人姓名、与儿童关系、地址、联系电话。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时常更新档案,保证“;留守少年”关爱不留死角,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并且班主任要制定具体详细的留守少年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配合学校大力营造关爱留守少年教育的氛围,积极参与,把握留守少年教育问题排上日程、摆上桌面,认真贯彻落实,真正使班级成为留守少年学文化、学做人的临时家园,发挥主角作用。
二、给留守少年更多的关爱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心理话无处倾诉,委屈无处诉说,与生俱来的骨肉亲情无处表达。孩子来到学校,班主任既要做老师又要做家长,爱是具体的、具有浓厚感彩的。例如我每天早晨很早就到校巡视教室,重点关照留守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看看他们衣服穿的是否合适,早上是否都吃过了早餐,各种学习用具都是否带齐了。集体活动前要安排好应必备的用品等。总之,多关心留守学生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有事没事、事事关心、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他们从心理上感受他们和别的学生一样,并不孤单。不歧视留守学生,使他们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们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会如此严格要求的。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被歧视情绪,而理解老师的苦心。
班上成立留守少年“爱心小组”,以班干部和优秀学生为成员,他们每个人与一至二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留守少年帮助,让他们互帮互助、互相关心、鼓励。用真感情感化他们,以情育人,以情感人。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少年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要求家长采取多种方式与儿童交流、沟通、多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让儿童体会到父爱母爱,形成合力效应。要随时洞察学生心理,要倾听留守学生的心声,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也正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
三、联系家长,让留守少年感知被“爱”
充分关注留守少年的个性心理和要求,把留守少年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阶级变化情况记录下来,具针对性地对这些留守少年进行个别教育,并主动与学生监护人联系。孩子对父母的那种思念和牵挂是什么也不能替代的,因此,建立与他父母的联系,成为他和父母感情的传递者,这正是改正孩子各种毛病的好方法。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与他们的父母通讯,介绍孩子的情况,向孩子传达父母对他们的爱,每当学生出现什么错误时,班主任既是他的老师,更是父母的代言人,他感觉到有人在爱他,并且这种爱就在身边,学习成绩慢慢地提高。把他的一点一滴都向他们的父母传达,看着孩子那种信任的表情,会觉得所有工作都是值得的。
四、需要特别强调的方面
首先要与家长建立密切和谐的关系。利用家访和家长会,与留守家里的监护人很好的沟通,在同他们的沟通中,教师有意地提高他们监管孩子的能力和责任心,使其配合学校、教师一起管好孩子。这样一来,教师成了监护人、孩子们的亲人,留守孩子的心理也不再孤单。
其次是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班主任应放下架子,走进留守少年的生活,主动地承担一部分照顾他们生活的责任,用亲切的话语去打动他,以诚挚的情感去感染他,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孩子都会很高兴,会从心里觉得你是个可亲的老师、朋友,也会以优异的表现回报你;切不可实施体罚、讽刺、挖苦他们,这样学生会越发感到自己不被尊重、理解、信任和宽容;越发产生羞愧、自卑、不思进取、逆反等心理,和你距离只能是越来越远。我给学生每个人一个笔记本,要求他们学会把当天教师布置的各种作业、任务记录在本子上,回家一一对照完成,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要求他们坚持每天写日记,把一天最值得写得事记录下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尽管我是数学老师,孩子日记也每天查阅的,以了解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积极的一面给予鼓励,消极困惑的给予疏导,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态。
再次是不断为孩子的成长施加养料。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特别是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的活动,培养了孩子亲情关系,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感恩教育、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送小礼物、送祝福等。让留守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受到教育;同时,要经常组织他们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以此来弥补亲情关系的缺乏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让多彩的活动成为留守少年成长的乐园。让学生养成多方面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切实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继续加大女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力度。各街镇乡(办事处)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继续抓好培养选拔女干部特别是女领导干部工作,努力为优秀女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在配备干部时要继续坚持男女干部条件相同时,优先选用女干部;干部职数缺额时,优先考虑女干部;调整、组建新班子时,优先配备女干部;进一步加强女后备干部的队伍建设,加大正职、经济主战场女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后备女干部不低于后备干部比例的20%;要加大基层女干部的培养力度,提高村委会中女性干部比例。
预防和控制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进一步加强婚前医学检查的宣传和回访力度,加大三级网络联动,开展婚前保健宣传教育、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力争做到人人都在监测中,确保出生缺陷全覆盖监测。有效提高妇女儿童医疗卫生条件,在妇女儿童中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坚决有效遏制艾滋病的蔓延势头,减轻艾滋病对妇女儿童的危害。
改善农村妇幼卫生工作。借助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个平台,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妇幼卫生工作,切实增强农村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改善农村妇幼保健条件;继续开展妇科病普查、筛查工作,争取两年开展一次对退休、困难老年妇女妇科病的免费普查;有效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继续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加大贫困救助力度和救助范围,确保年内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7%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50/100000以内;切实做好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工作,将流动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纳入本地妇幼保健管理系统,争取年内农村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85%,城市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3%,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控制在1%以内,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达到93%以上,切实保障全县妇女儿童身心健康。
努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各街镇乡要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今年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内容,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政府统筹、有关单位联动、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工作机制,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加强学校管理、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教育培训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等各种方式,切实解决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和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和人身安全。
进一步解决女性就业问题。妇儿工委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探索就业途径,提供就业渠道,帮助更多的妇女充分就业。县妇联要加强就业工作的协调管理,将相关成员单位就业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底妇儿工委工作目标考核。以家政服务为重点,依托县三级职业介绍服务平台,引导和帮助妇女实现就业;立足家庭创业,有针对性地寻求适合妇女创业的项目;继续搞好妇女再就业培训工作,立足观念引导,帮助广大妇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旧城改造和征地拆迁中,要组织街道、职介中心和用人单位为搬迁改造户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帮助被征地拆迁妇女实现就业。
依法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完善三级维权网络,切实发挥法律援助中心妇联工作站的作用,及时有效地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促进妇女平等就业,进一步加强就业培训和服务,提高妇女自身素质,拓展就业领域,增加就业机会,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各项任务和社会保障待遇,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做好孤、残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开展医疗、住房、教育、司法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一系列专项救助,完善临时救助、社会互助等措施,加强县人力资源市场及其周边地区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研究制订防拐打拐行动计划,依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违法犯罪行为。
努力改善妇女儿童生存环境。认真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继续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加大对环境的治理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一池三改”工程(即修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严格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确保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继续实施饮用水工程,解决2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缓解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
(二)进一步推进发展纲要的实施
各街镇乡、各部门要认真做好2007年度发展纲要的监测统计工作。在收集、审核有关监测统计数据及材料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做好2007年度新指标体系各项指标的统计工作,力争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县妇女儿童发展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全面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顺利开展**年中期评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认真开展发展纲要的中期评估工作。县妇儿工委要认真研究、印发监测评估工作方案,部署县级成员单位启动中期评估工作。各街镇乡、各部门结合本部门2007年的监测评估情况,及早做好准备,在发掘本部门妇女儿童工作亮点的同时,要特别关注自身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指标(即到“十一五”期末还有可能实现不了的指标),要以县级检查评估为契机加以推动解决。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府行为,完善工作机制
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整体推进。县妇儿工委要加强对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将两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成员单位,加强工作统筹,组织召开全县妇女儿童工作会,定期督查指导,加强沟通协调。各妇工委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意见,及时研究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做好事。各街镇乡、有关部门要对发展纲要指标进行具体梳理,把实施发展纲要责任指标列入本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切实抓好工作安排,集中力量开展一至两件有特色的工作。
(二)加大调研,制定干预措施
目前,发展纲要实施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各街镇乡和有关部门要根据监测评估结果,结合本地区、本系统实际,开展对发展纲要实施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部分重点、难点指标的专项调研工作,提出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进一步促进这些指标的突破。
(三)加大投入,拓展资金来源
为确保发展纲要未达标指标的如期实现,各街镇乡、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发展纲要实施的资金投入,要将妇女儿童工作经费纳入预算,特别是要加大对实施发展纲要中重点、难点指标的资金投入,在资金的调度、项目的安排等方面,优先考虑妇女儿童的发展和权益保障;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倡导社会支持,整合社会各方面资金,保障妇女儿童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通过新闻舆论、大众传媒,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大足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0年)》及涉及妇女儿童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举办“五五”普法、送法进社区、送法进家庭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利用“三八”维权周、“妇女维权岗”、“平安家庭”创建等,加强《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普法宣传的力度,结合两纲中期评估后续工作的开展,积极宣传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努力优化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环境,推动全社会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意识的提高。
(五)加强监测评估,保证妇女儿童工作质量
一、建立健全管理规范,筑牢“妇女之家”阵地基础
__区妇联按照覆盖、完善、督导、提高的工作方针,制定出台了“妇女之家”实施方案,并在20__年底前,在全区139个社区和村全部挂牌建立“妇女之家”,实现了“妇女之家”的全覆盖。区妇联先后制定、完善了“妇女之家”工作职责、维权服务站工作职责、妇代会工作职责等10项制度,建立健全“妇女之家”领导机构、活动计划,做到机构完善、管理规范。
二、以点带面,促进“妇女之家”建设
今年以来,__区妇联以构建妇联枢纽型组织和开展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妇女之家”示范点建设工作。去年环市街篁庄社区创建首批省级“妇女之家”示范点,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强人员配备、完备软硬件设施、完善各项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建设好妇女之家,并通过创办“430学堂”、“730妇女健身学堂”等特色项目,把篁庄社区“妇女之家”打造为深受妇女、儿童欢迎的关爱之家、成长之家和文明和谐之家,创建成效显著。20__年四月份,省妇联常务副主席____率队开展实地调研,__“妇女之家”成绩获得高度评价。继后,今年__区环市街碧桂园社区申报创建全省第二批“妇女之家”示范点。为进一步推动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今年初,__区妇联将“妇女之家”创建纳入各镇(街)妇女儿童工作目标管理指标量化考核,要求今年各镇、街分别明确1-2个“妇女之家”示范点,以点带面,示范推动,并严格按照《__省“妇女之家”示范点项目管理手册》规范管理。前一阶段,为全面掌握全区各“妇女之家”实际情况,__区妇联多次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调研活动,重点对各镇(街)“妇女之家”示范点进行督查和指导,力促全区“妇女之家”创建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加大经费投入,为“妇女之家”建设提供保障
__区妇联积极争取上级和政府支持,划拨专项工作经费,用于首批省级“妇女之家”示范点创建工作,重点用于示范点开展相关活动、普法宣传及改善硬件设施等,以推动“妇女之家”具有特色的、注重民生的工作实施,增强妇女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同时从人员的配置、工作制度的建立、阵地设施的建设以及经费落实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严格按照实施目标、硬件软件基本建设、量化服务内容等要求,推动“妇女之家”规范化建设,做到有管理、有计划、有活动、有档案、有经费。
四、开展推广百姓健康舞活动,树立“妇女之家”品牌
承借今年我区开展“我舞蹈 我健康”百姓健康舞全民推广活动契机,__区妇联利用“妇女之家”全覆盖有利条件,在村、社区“妇女之家”开展百姓健康舞推广活动,率先带动广大妇女参与到百姓健康舞活动中来,对百姓健康舞全民推广活动具有重要意义。__区妇联做好推广活动规划工作,下发__妇发[20__]12号通知文件,指导各级妇女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推广百姓健康舞工作,加强活动宣传工作,尤其是加大对妇女人群的宣传,组织号召广大妇女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健康舞活动中。目前,我区有巾帼文明健身队75支,队员2625人,她们参与到百姓健康舞活动中,开展各项健身活动,并踊跃参加各类型文艺表演,带动身边周围的人参与活动。活动既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也为我区“妇女之家”工作树口碑,创品牌。
五、丰富活动内涵,“妇女之家”的特色品牌叫得响
自“妇女之家”建立以来,__区妇联充分发挥“妇女之家”在妇女、家庭中的影响力。各村、社区“妇女之家”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春节、“三八”妇女节等节日契机,举办一系列彰显特色、形式多样、具有影响力的家庭活动,让妇女感受到“家”的贴心与温馨。一是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定期邀请著名学者、专家举办家庭教育、法律、保健等知识讲座,使“妇女之家”成为传播知识的课堂。二是关注弱势群体,加大对困难妇女儿童的帮扶力度。发挥“妇女之家”关爱、关心妇女儿童的功能,每逢重大节日,开展帮扶弱势群体慰问活动,重点扶助、关爱单亲特困母亲、困境儿童。三是增强妇女法制意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开展宣传普法活动,接待妇女来访求助,协调处理群众矛盾。
六、抓好示范点创建,打造“妇女之家”工作亮点
省“妇女之家”示范点篁庄社区针对不同居住场地和层次的家庭,并根据志愿队伍的特长,成立专项服务妇女和家庭的义工队伍。
1、创办“430学堂”,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篁庄社区是一个流动人口聚居密集的地方,社区现有流动妇女752人、流动儿童146人,如何关爱流动留守妇女和儿童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20__年7月份,环市街道、篁庄社区与江门市利民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共同打造篁庄爱心服务站——“新候鸟计划”,即“430学堂”项目,此项工作主要以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形式,由利民 中心社工与志愿者为每天放学后暂时失管的学生提供学习的帮助和开展一些有益游戏活动,篁庄社区以组织和监督的身份参与到这项活动,主要致力于为流动(留守)儿童在放学后及周末提供场所,该项目依托篁庄小学,为孩子们提供课外作业和阅读的安全场所,帮助他们巩固课堂知识,并通过开展各种文化、素质课程等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项目开展至今,得到学校与家长的一致好评,这不仅为留守学生家长解决后顾之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创造和谐家庭铺设良好条件,活动过程中先后出现如__*、__*、__*等多名留守学生在学习成绩和性格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2、举办“730妇女健身学堂”,彰显妇女风姿。为了活跃社区妇女的文娱生活,社区于20__年在辖区内组织起一支妇女巾帼健身队,成员主要来源辖区妇女代表和爱好运动的热心人士。多年来,健身队在篁庄社区和篁庄经联社的大力支持下,并通过自身的努力,现已成为一股活跃于社区范围内的群众力量。篁庄社区妇女健身队现有骨干成员35人,每年开展活动超过10次,带动了一大批妇女同胞,参与活动的妇女超过辖区妇女人数的70%。她们自编自演的“春满人间单扇健身舞”、“莲花扇”、“太极柔力球”、“百姓健康舞”等精彩节目经常出现在各种表演舞台上,她们不仅为社区的文体活动带来了原动力,活跃了社区的文体活动氛围,亦为社区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妇女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促进社区和谐建设。
主 要 工 作
第一周
2.22—2.26
1、制定学校2021年度德育工作计划和安全工作计划,各年级、各班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班情,制定本班班务工作计划。
2、政教处编印、分发各种表册,各班主任及时填写、上交。
3、签订各类安全责任书。
4、做好学生的“收心”教育,上好开学第一课。
5、搞好校园环境卫生,迎接上级开学工作检查。
6、准备开学典礼相关事宜。
国旗下的讲话:入学励志教育——走进新学期,播种新希望
班会主题:入学励志教育——新学期,新起点;誓拼搏,定成功
第二周
3.1—3.5
1、启动校园文明岗监督岗值日活动。
2、学生仪容、仪表专项检查。
3、教室美化布置,教室文化再上新台阶。
4、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5、开展学雷锋纪念日(3月5日)主题活动,办一期以“学雷锋,树新风”为主题的手抄报。
国旗下的讲话:学雷锋活动启动仪式
班会主题: 品德教育——学习雷锋好榜样,争做美德好少年
第三周
3.8—3.12
开展“学《守则》,讲文明,有礼貌”教育活动。
国旗下的讲话:励志教育——成功无捷径,学习当奋斗
班会主题:励志教育-*——珍爱青春,放飞梦想
第四周
3.15—3.19
1、做好留守儿童、特殊儿童工作,建立、完善相关档案。
2、常规教育
国旗下的讲话:环保教育——保护花草、绿化环境
班会主题:文明礼仪教育——做文明的使者
第五周
3.22—3.26
1、班主任培训。
2、邀请公安、食药、铁路、综治、医院等单位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周,开展防火、防意外教育,并出一期手抄报。
3、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4、班风班貌综合检查。
国旗下的讲话:安全教育——学习安全知识,共享平安校园
班会主题:行规教育——树立责任意识、安全意识
第六周
3.29—4.2
1、继续扎实开展“做文明中小学生”系列教育活动,重点抓学生的行为习惯、仪容仪表、文明礼貌教育。
2、各班开展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活动,加强对学困生和问题学生的教育。
3、清明节(今年是4月4日)纪念活动,祭奠革命先烈。
国旗下的讲话:文明礼仪教育——创建文明校园,从小事做起
班会主题: 传统节日教育——走进清明,学会感恩
第七周
4.5—4.9
1、校园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
2、清明节(今年是4月5日)纪念活动,祭奠革命先烈。
3、开展“筑梦想,弘志向”主题班会活动
国旗下的讲话:法纪教育——知法守法,明荣知耻
班会主题:文明教育——做一名学法守法,文明有礼的中学生
第八周
4.12—4.16
1、“让生命充满爱”留守学生亲情电话互动活动,各班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留守学生活动。
2、抓好学生一日常规教育和学法指导。
班会主题:文明礼仪教育——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
第九周
4.19—4.23
1、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抓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3、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讲座
4、经典诵读大赛。
国旗下的讲话:前途理想教育——美好青春,只争朝夕
班会主题:安全教育——游泳安全知识、防溺水教育
第十周
4.26—4.30
1、。做好防溺水安全工作,教育学生注意游泳安全,不得私自下河下塘洗澡。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并办好手抄报。
2、配合教务处做好期中考试
3、班风班貌综合检查,并及时总结、通报。
第十一周
5.3—5.7
1、“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庆祝活动
国旗下的讲话:劳动节的来历行规教育——细节决定成败,规范赢得成功
班会主题:行规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开展书香校园主题活动,号召全校师生参加读书活动。
第十二周
5.10—5.14
1、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爱卫生、爱劳动等教育。
2、防溺水安全教育
3、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搞好防震救灾减灾相关活动。
国旗下的讲话:品德教育——诚信考试从我做起
班会主题:安全教育——防震避震、救灾减灾安全知识
班会主题:书香校园——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飘逸校园
国旗下的讲话:行规教育——细节决定成败,规范赢得成功
第十三周
5.17—5.21
1、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教育
2、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3、开展评优树模活动
国旗下的讲话:品德教育——感恩从身边、从小事做起
班会主题: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考试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第十四周
5.24—5.28
1、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搞好毕业年级学生考试心理辅导。
2、开展“庆六一”系列活动。
3、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
4、开展第32个“世界无烟日”(5月31日)主题活动。
国旗下的讲话:理想教育——树立自强自主意识,促进心智成长
班会主题:体质健康——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第十五周
5.31—6.4
1、防溺水安全教育。
2、毕业年级各班做好学生鉴定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3、分年级德育目标体系实施经验交流
4、做好“端午节”(今年是5月30日)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5、开展“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主题活动。
国旗下的讲话:端午节主题
班会主题:心理健康教育——热爱生命,正视挫折
第十六周
6.7—6.11
1、防溺水安全教育。
2、毕业年级各班做好学生鉴定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3、分年级德育目标体系实施经验交流
国旗下的讲话:励志教育——坚持到底,自信迎考
班会主题:环保教育——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第十七周
6.14—6.18
1、做好初中毕业及会考安全教育工作。
2、做好中考前的安全大检查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
3、加强对毕业学生的考风考纪教育。
班风班貌综合检查。
国旗下讲话:安全教育
第十八周
6.21—6.25
1、各班学生德育操行等级量化。
2、班主任工作例会:学期结束工作安排。
3、“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
国旗下的讲话:禁毒主题教育宣传
第十九周
6.28—7.2
1、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加强后期安全教育工作,解决好学生中的各类纠纷、矛盾。
3、期末年级、班主任工作考核量化。
4、班主任工作总结,政教处工作总结。
5、期末考试前“严考风、肃考纪”主题教育,做好期末考试工作。
国旗下的讲话:品德教育——学会宽容善待他人
班会主题:行规教育——正确处理同学间矛盾
第二十周
7.5—7.9
1、班主任工作资料上交,德育、政教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2、暑假安全教育。
3、假期值班工作安排。
本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我们遵照“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指导,以争创“文明校园、安全校园”为工作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以现代教育手段为支撑,推行教学改革,加强学校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本学期来我校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德育工作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建立和谐校园、美丽校园为基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发展规划,不断改善工作方法,扎实开展德育工作。
(一)健全和强化德育领导机构。
成立德育领导机构并夯实负责人的职责要求,加强考核,促进德育工作的安排与落实,使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同时,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对留守儿童学生进行帮扶,并进行教育辅导,是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实现德育教育多渠道并施。
(二)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本学期来召开班主任培训会、经验交流会,班主任业务得到进一步提高,管理班级的方式和教育学生的方法明显转变,学生受到了教育,学习得到了提高。
(三)扎实开展德育常规工作。
1、开学初制定德育工作计划,主题活动安排和少先队工作计划,学校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德育工作,避免德育工作开展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成立“红领巾监督岗”。学校一向把“值日检查”作为学校德育管理的一项重要资料,做到职责到人,分工明确,要求值周领导,教师切实履行好值周职责,对课间纪律、校园卫生、值勤巡查、放学路队和学生到校状况等方面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促进学生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
3、每周班务主题,开展各项班级活动,在班内以板报、演讲、召开主题班队会等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转变了班风,促进了学风。
(四)强化落实德育考评工作。
1、以流动红旗评比为抓手,认真检查,严格考核,从而强化了班级管理,促进了班级进步,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2、加强教师师德的考评,学校透过家长、教师、学生、村委会等民意测评来考核教师,促使我校教师道德修养不断提高。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陶冶师生的品德修养;周四下午开放图书室,每学期师生借书达800人次;同时充分发挥公示专栏的作用,及时公示学校事务。
二、教学工作
(一)、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
1、首先从常规教学抓起。规范教案,定期抽查,坚持提前一周备课。一向要求教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一月一检查一公布,对不认真负责的教师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批评。每次考试,实行交叉监考,严肃考风考纪,促进良好学风的构成。
2、教学为中心、管理是根本。在教学工作中,实行量化管理,科学评价教师的各项工作,从备课、课堂教学、早操、课间操、作业(检测)的批改、教学成绩、教育效果、课外辅导、后进生转化等方应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作为教师评优的依据。透过考核,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奖优罚劣,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用心性,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研教改持续开展,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1、提升教研教改理论修养,拓宽教师教学视野。继续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本学期,用心组织教师进行校内公开课、校外讲课,教师新秀评选、听报告,观摩教学;学科教师参加各类培训9人次,专业培训2人次。
2、围绕课堂深化教研,依托教研优化课堂。组织老教师上观摩课,其余教师上公开课。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找问题、找差距。对于个别教师实行重点听课解决存在问题;对于个别班级实行专项整改,彻底解决问题。教师的职责心强了,比拼精神足了,课堂效果较以前也有了明显的转变。
三、安全工作
(一)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机制。
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安全各种制度及防范应急预案,居安思危,开展防范措施的演练。建立安全台帐,对校园内外安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对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及时到位。
(二)明确分工,夯实职责。
明确安全分工,各负其责,做到管理到位。设定岗位专人负责,表册记录翔实,检查到位。签定安全责任书书,发放告家长书,以此夯实了安全管理的职责。
(三)抓好安全常规工作。
1、计划、安排、制度的落实。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制定出安全计划、安全活动周月主题活动安排、学校安全培训安排。按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2、安全课及活动宣传的开展
每学期召开安全例会,进行安全培训。要求各班上安全教育课每学期9课时,安全主题队会班均10次,主题手抄报5次,学校还请兰州新区检察院的同志来我校做法制讲座,少先队利用红领巾监督岗做宣传,这些既增强了学生的安全知识,也为我校建立平安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抓好安全检查工作
本学年各班安全排查10次,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整改。
4、有效开展传染病的预防
开学初我校就根据季节变化制定了传染病预防计划。并在5月份由中川镇卫生院的医生们来我校为学生体检一次,本学期我校以预防“手足口病”为重点,做好学校的预防工作。
(四)、安全建设方面
1、重新进行电路改造,使用电安全得到保证。
2、对已经破损的花园围栏进行修补。
3、对已经塌陷的地面进行填补夯实。
(五)、落实节假日安全值班制度。
根据兰州新区教文体局和镇中心校的规定,由值周教师和值周领导做到了24小时通信畅通和检查记录清楚详实。每学期放假前,学校都要进行安全大排查,并对学校假期值班进行详细安排。
(六)后勤安全工作
1、强化管理,夯实职责。
后勤为了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向学生发放了告家长书,签订了安全目标职责书,组织学生学习了《食品卫生法》、《传染病的防治》。开学初,学校和班主任签定了严格的安全职责书,明确职责夯实职责。建立了严格的交接学生制度。
2、做好营养餐安全管理工作
营养餐安全是大事,我们坚持每周营养餐室消毒三次,卫生检查不少于三次,主管人员坚持每一天至少检查一次。对营养餐的入库、发放、留样、消毒、卫生进行严格检查,发现卫生不达标要责令其认真打扫。建立安全职责追究制,为了保证学生饮食安全,坚持严格的食品留样制度并做好严格记录,确保学生食品安全。
四、存在问题。
1、专业教师缺、教师业务还需不断提高。
2、学校科室不够,校园有多处地方需要硬化和修补。
3、新建的生活用房和食堂尽快安装防护栏。
总之,一学期来,教师都能认真工作、任劳任怨,为学生的发展不断奉献,学校工作开展顺利。相信,我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不懈进取,赢得更加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