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7: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七年级生物教学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平常利用微信给学生推送练习题、qq签到、钉钉直播等不同的网络工具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学效率较好,学生上课率比较高,真正能学到知识。现将总结如下:
一.教学经验:
1.考虑到线上教学的缘故,每节课的任务比较适中,不论优秀生还是差生都可以完全接受。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2.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目前每学习两节课,就会拿出一节课用钉钉连麦对进行检查反馈,同时让学生练习有价值的练习题,到达学练结合。
3.在课堂上加些与生活有关的知识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学生们的每一节课都能有意义!
4.课后落实。每节课后,老师们都会布置相应的作业,以此来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要求做完发群里检查,就本班而言,大多数同学能做到对自己负责,只个别同学作业马虎,敷衍对待。更有三五个迟迟不交,任你千呼万唤唤不来。
5.采用组长负责制,每个班级都相对应分出几个组,让组长负责本组学生的签到,收发作业,讲解个别简单的题目,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教学问题:
1. 个别学生应付现象比较严重,按时签到,但是过程中不知道做什么去了,个别学生的自律性不好。
2. 上传答案不清楚,看作业比较耗时间,耽误课堂效率
讲题时候部分学生喜欢跟风,滥竽充数,学生有没有真正的学
3虽然是一个预习和学习的过程,但是碍于平台难以掌控,导致真实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并不理想,很难把控和监管。
4布置的作业不能有效批阅,导致个别学生会出现侥幸心理,不能有限完成作业,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完成。
三.教学衔接:
1.学校正式开学后,七年级生物要针对学生假期网上学习的内容,进行测试,认真分析测试结果,及时查缺补漏,据此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指导教师制定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在教学方面
1、备课。每次上课前我认真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好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一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堂课进行总结,写好课后反思。
2、上课。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好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分类总结,及时进行的评讲,并针对出现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辅导。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二、成绩与反思
七年级下生物实验报告答案(二)
七年级下生物实验报告答案(三)
看了“七年级下生物实验报告答案”的人还看了:
1.生物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2.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避免或减少遗忘,必须根据心理活动规律,正确地组织复习。初中生物学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今后学习和研究生物的基础,所以要记忆的东西占了绝大多数。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学时是很有限的,学生课余时间又大多用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上,所以学生学习和巩固生物学知识的任务只能在有限的课堂上完成。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要求,生物教师除了要完成每节课要进行的新课内容的讲授外。还要进行适当的复习。
复习按规模分分为两种类型:章节复习和总结复习。进行章节复习是必须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本文所研究的是总结复习。对我自己所教授的班设置不同复习间隔时间,每学期都进行四次复习课,对七年级一班使用前两个月每月复习一次,后两次在最后一个月内进行;七年级三班使用等间隔进行;七年级四班使用第二个月进行一次,第三和第四个月进行三次等间隔复习。通过课堂提问检测效果和在既定的时间段内试验检测效果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复习效果。由于七年级二班在成绩上与其他三个班有较大差距,不具可比性,我没有把这个班用于试验。
1及时复习
由于遗忘一般是先快后慢的进行,因此复习必须及时,要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前进行。及时复习可以阻止通常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我们应该巩固建筑物,而不是修补已经崩溃了的建筑物。
2要合理的分配复习时间
复习时间的合理分配是复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学习同一个内容,识记的效果好。
根据学习时间分配不同而划分的两种学习方法。集中复习,指在较长的时间里不间断地反复学习;分散复习(又称间隔复习、分布复习),指有时间间隔的学习。
针对七年级三个班185名同学进行试验测试(表1)
表1七年级试验测试成绩表
班级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第八次
七(1) 37.71 52.30 36.00 64.38 55.80 65.00 61.50 65.30
七(3) 42.22 56.79 44.13 67.20 54.40 58.20 62.30 65.70
七(4) 47.80 52.41 45.04 65.59 56.10 62.80 60.16 65.20
注:其中第四次和第八次为全市统一的期末考试
关于各班的成绩走势可看(图1)
图1七年级试验成绩走势图
通过近一年的试验研究分析发现七年级一班使用的方法学生成绩提高幅度最大,七年级四班使用的方法学生成绩变化最小。只从试验结果上得到分散复习的效果要好于集中复习的效果。
分散复习的记忆效果高于集中复习,主要原因是:由于集中复习时,多次重复同一学习材料,致使单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容易引起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而且,学习的时间越长、越集中,它的抑制作用也越大。相反,在分散复习的情况下,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可以得到适当的休息,因而学习效果高。关于每次学习的时间和各次学习的间隔时间各以多长为宜的问题,心理学家作过多次实验比较,结果表明,时间分布也有一个限度,不是越分散越好。可以从实验中得到证明。
影响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效果的其他因素是:①学习能力强的人集中学习较有效;反之,分散学习较有效;无意义材料知觉- 运动学习以分散学习较有效;文学作品等有意义材料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则以集中学习为佳。②学习材料的分量越多,难度越大,分散学习的效果越好。③当学习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发现时,分散学习的优越性则趋于消失。④当问题的解决要求心理定势转向时,分散学习可能有好处。不适宜的心理定势很可能是在集中学习时发展起来的。总之,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而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