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06:01: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财政学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多媒体素材主要包括图像、文字、声音、影像和动画,这些素材的结合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声形并茂的表现出来,非常直观形象,明显提高信息传授的效率和品质,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容易理解。例如,在讲授“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时,笔者在介绍完基本的知识点之后,播放了一段我国某省年度财政总结的新闻,新闻中详细介绍了该省分某年度的各项财政支出,给学生留下了较深刻的影响。再如,在介绍“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时,如果仅仅是对理论进行介绍,学生的印象并不会太深刻,教学效果一般,但是通过选择一些案例,再配上一些相关图片,就能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相关原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2突出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加工和处理,在过媒体文件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和难点。例如,在介绍“财政投资性支出”时,教材上用大量的篇幅介绍我国财政投资性支出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以及现状,如果详细介绍以上内容,教学过程会非常枯燥,教学效果较差。此时,对该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用红字进行标注,再重点讲解,然后用多媒体案例教学加强学生的印象,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3扩展知识面,加大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同时,由于多媒体教学往往能够传递大量的信息,因此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介绍“中国分税制改革”时,课本上内容主要是中国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基本上是对当时政策文件的解读,如果仅仅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过程非常枯燥,教学效果较差,但是,笔者在简要介绍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播放一段反映当时历史的视频,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现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基础理论的展示方面差强人意
虽然多媒体教学有以上诸多优点,在案例教学方面也有着天然的优势,然而,在基础理论的演示方面,多媒体教学显得差强人意。原因是对基础理论的理解需要大量的思考以及思辨过程,多媒体教学由于包含的大量的信息,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多媒体本身,往往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例如,在介绍“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时,里面涉及大量的数学推演和逻辑思辨过程,使用多媒体教学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此时,较好的选择是板书教学,通过在黑板上进行一步步地推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能够加深他们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2教学节奏快、信息量大,学生不愿做笔记
一般而言,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是传统教学的5倍,虽然较大的信息含量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其负面作用是使教学节奏加快,导致某些情况下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做笔记的速度跟不上,有的学生干脆就不做了,就等着下课来拷贝教师的课件。这样的结果是,学生虽然接收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印象都不深刻,教学效果一般。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掌控教学节奏,将重点和难点突出,上课时可适当停顿一会,让学生有时间做简要的笔记,从而加深印象。
2.3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忽略其他教学手段
由于多媒体教学有着很多优点,因此是年轻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往往也导致教师忽视其他的教学手段。在《财政学》的教学过程中,板书教学和课堂讨论其实也是不可或缺的。板书教学在基础理论的推演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而课堂讨论有时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国债和国债市场”内容时,笔者就以“欧债危机”为例,让学生们首先在课下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让他们将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加深了他们对该部分内容的认识,并扩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第一阶段:知识准备
1.在进行高一化学教学之前,先对初三化学进行复习。使学生对原子、分子、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的实质;化合价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2.在进行氯气化学性质教学时,根据原子结构,分析反应中得失电子、化合价的升降等,使学生既掌握了氯气的性质,又能判断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数目。
第二阶段: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及方程式的配平教学
1.基础教学:起点和要求稍高一些,使学生理解和明确以下两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剂、还原剂在反应中的作用;(2)在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或偏移的总数目应相等。
2.练习教学:(1)训练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种表示方法: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2)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确定电子得失及数目。
3.过渡教学:(1)进行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电子得失总数目的练习教学;(2)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分析探索既然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的数目必须相等,而每摩还原剂或氧化剂所提供或接受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那么要使得失电子的数目相等,就必须使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而这个比例关系便是化合价升降数目的公倍数。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实质上就明确了配平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4.配平教学:以练习为主,使学生熟练掌握用双线桥表示法分析配平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第三阶段:巩固、强化练习教学
1.强化训练:(1)在后面各章节的教学中,凡是遇到氧化还原反应,都引导学生分析并配平。(2)增大练习量。
2.跟踪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普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抵达教学目标怎样抵达教学的目标?我们提倡实施“过程化”教学.为了力求有效地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方面的总体目标,教师要为学生揭示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即实施“过程化”教学.例如,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细致地分析“折叠”过程,发现“折痕”的关键作用,并进而发现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从而领悟数学的本质,实现教学目标的回归.当然,传统意义上的讲授法也有它存在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师如何使用教材
准备上课前,教师当然离不开手中的教材.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能深刻理解教材,突破教材的局限,对教材进行重组、重塑或者再创造.
1.理解教材的意图首先是看懂,即理解教材的意图.由于教材的简明性,关于“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隐性地存在文本中,作为向导的教师就要在教材没有言说的地方寻找教学设计的意图和价值.再次还要深刻理解教材蕴含的数学思想,比如,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二课时的教材呈现方式是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模型———给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列表尝试求解———给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新问题解决.关于列表法求方程组的解,曾有教师产生异议,认为采用这个内容是否有必要,教材编写者是否忽视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课堂上一些学生并没有学过相关的知识,却能创造性地使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求方程组的解,这看似也验证了教师的判断,也许学生并不一定能够体会到其中隐含的思想方法.
2.教材的重组和创新有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改变教材呈现文本的方式即重组教材,重组教材就是要以教学目标为先导,抓住本节教材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及其基本联系,从而选取最能体现问题本质、最典型、最有包容性且最具可接受性的素材,建立思路更加清楚、结构更加和谐、实现目标更加便捷的教学体系.诚然,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局限于教材的重组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创新地使用教材,来满足我们全面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我们以苏科版八年级“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为例.我们曾作过这样的设计:首先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擦去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提出问题:如何根据这个三角形把它还原为平行四边形呢?在这个问题下,学生自然想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它们都分别对应着一种画法,准确地说,每一个性质都给我们以某种画法的启示.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学生的画法中获取命题,产生猜想.你画的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接着就是证明它,确认它可以作为判定定理.这个设计和教材的设计是不同的,我们来看它的好处.
(1)画图虽然不能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为依据,却要联想到性质,这样来复习前次的概念,要比直接提问好;
二、基于个性化发展财政学本科人才培养与教学平台
培养人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为了培养人才而展开。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工作与学习的竞争力。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以“因校施教”为原则,即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而非“因材施教”。传统的财政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拓宽本科生知识面、培养学习与创新能力方面。具体而言,就是知识结构完善、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熟悉财税基础理论、熟悉财税基本政策法规,具备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财税问题的能力。它忽视了与学生的兴趣、个人职业规划等个体差异性因素,这种在不以学生为中心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培养出适应社会的能力就相对较差。现在,我国许多综合性大学的财政学专业正在双轨推进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与制度。面对近几年就业难的问题,培养创业型、创造型人才愈加重要。不过,对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此,基于个性化发展的财政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相对于重视知识传承、学术养成、标准化教学、批量制造的传统财政学本科教育模式,就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种类型的高级人才:学术型、职业型、创业型与创造型等。况且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包括财政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基础较好,具有某些特殊的优势,充分发挥他们的天赋与潜能,其更易于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业型与创造型人才。个性化教育是引导个性生命独特性发展的教育,它以尊重差异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以促进个体生命的自由和充分发展为目的(冯建军,2004)。基于个性化发展的财政学本科教学培养目标,应该从尊重和培养个体的个别性、特殊性、差异性立场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与个人职业规划,充分利用各自学校的资源优势与特色,引导学生向不同类型的专业领域、不同层次的专业方向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造足够的条件,培养学生在财政学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财政学专业个性化人才的完整途径主要表现为:首先,在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阶段,培养目标应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广博”培养原则,进一步扩充通识基础模块,增设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供学生选择,可以建立以思想政治类、工具类课程为先导,以经济学基本原理课程为核心,以人文素质类、科技类课程为辅助的综合课程体系。其次,在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及拓展教育阶段。结合不同高校的特色,在突出专业培养的同时,围绕专业课程进行充分的拓展,引导学生结合专业与个人兴趣,合理制定大学选修课程菜单。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建立以财税类课程为必修课,以经济类、管理类相关课程为选修课的综合课程体系,同时,辅之以学术讲座、第二课堂等开放式培养手段。选修课的取舍要体现不同高校的资源优势与特色,体现不同高校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个性。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使学生最大可能地选择自己最有兴趣的课程,激活他们的多元兴趣与多种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差异性发展。再次,在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培养阶段,就大学本科生的人才培养而言,本阶段培养手段与方法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积累和今后个人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此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弱化理论课程的安排,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通过学术报告、学生科创、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社团活动、假期实践、毕业实习等方式,有组织、有目的、有成效地实施人才培养活动,为财政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的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做到
“五个注重”:
一要注重循序渐进。
小学阶段的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小学生的思想既存在单纯、可塑性强的特点,又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弱点。所以,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
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日常教学之中,
逐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培养他们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二要注重班风建设。班级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
要注重因人施教,营造温馨班级,
充分发挥学生各自长处,
为班集体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引导学生自觉投身于思想政治的学习当中,促动孩子们在积累个人学识的同时,积极投身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培树自觉主动为大家、为班集体、为社会服务意识。
三要注重言传身教。“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传播正能量,
做学生的榜样,
这是师者的天职,更是教师的毕生追求。教师要增强责任意识,
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要把管理与育人、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育,以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四要注重正面教育。
教育好下一代任重而道远,
需要体现于日常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工作之中。
教师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使小学生坚定爱党爱国的信念,
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从小培养孩子们开放、创新、竞争意识。
工作中要“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
引导学生一起成长进步。
五要注重实践活动。
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广泛的实践活动。通过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堂内外系列实践教育活动,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互动机缘”,让学生汲取更多的“优良养分”。
诸如开展文明服务、敬老爱幼、助人为乐等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淬炼学生的品格情操,从而促其不断自我成长,培养出新一代
“四有”新人。
总之,
前言
众所周知,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统计学与数学的交 叉学科,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地位逐渐加强。经过21 年的《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探索,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 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教学手段 与形式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兴趣 不够高;
二、没有有效的适合本科层次学生学习的互动式教 学手段,从而使教学效果提升不明显;
三、学生通过课程学 习,却不能很好掌握计量经济学理论及其实践的前沿发展动 态,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不能通过课程学习得到有效启发。 这些成为摆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人员面前的主要研究课题。 基于以上的不足,本文试图解答以下几个疑问:(1)是 哪些因素阻碍了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2)从实 证检验角度验证对教学效果产生阻碍的因素进行改进,能否 有效提高教学效果?(3)推行“问题导向型”计量经济学教 学是否可以通过这些措施加以实现?由此,本文通过向地方 综合类高等院校(xx大学经管学院)财经类本科学生随机投 放《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为基础,利 用Ordered Probit模型进行计量,实证分析了教学质量绩效; 通过实证分析为“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寻找理论支撑点; 并提出从教材设置、多媒体互动环节、实验课时设置与利用 案例提高操作能力这几个环节入手来完善本科计量经济学教 学手段的教学建议。 本文的正文安排如下:(1)对现有《计量经济学》教学 研究文献的回顾与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创 新点;(2)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利用序次Probit模 型和实证分析;(3)最后提出从教材设置、教学安排与其他 交叉学科互动这几个环节的教学改革建议。 二文献回顾 计量经济学具有多学科(统计学、数理经济学、经济学) 知识交叉渗透的特点,一般本科学生都是在先修学完统计、 数理经济学及经济学基础课程后才学习该课程。计量经济学 教学日的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各类案例操作实践,掌握 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能够运用 统计工具与经济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 习和与工作打下基础。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 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 置和规范课程内容。教学应改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Ⅲ。大规模采用多媒体 教学,统筹安排实验课时与理论教学课时,建设教学案例库 来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计量经济学教学”’。 EDP(Exploration—Discussion—Practice)教学模式能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引导性、教学互动性、方法多样 性和措施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深刻理解 和灵活应用,激发其学习激情和创造力口1。通过组织学生参与 统计调查实践活动,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结合实际经 济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也未尝不是教学工作的新颖方 式“1。计量经济学自主性实验教学可以成为一种教学效果较好 的教学模式,适合于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堂教 学嵋““;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一个统计应用软件的学习,掌握有关计算软件的操作技能,可以提高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 兴趣‘71【8】。
“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将前人提出的“研 究型教学法”与“案例型教学法”有机结合并加以拓展9。纵 观过去的计量经济学教研文献,“研究性教学”与“案例型教 学”的教学建议提出得非常具体、也较富有针对性。但不足 的是,这些论述基本停留在对教学现状归纳总结和教学建议 层面上,利用调查问卷信息的教学论文尚处在定性分析阶段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很好地利用调查问卷数据进行 相关定量分析,以序次Probit回归实证检验结果来验证前人的 理论论述;为“『口j题导向型”教学方式运片j在计量经济学教 学实践提供了实证依据,教学改革的教学建议因此也变得更 有针对性。 三数据说明与实证分析 从文献综述可以看出,众多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者普遍 认为:选用适宜的教材、通过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通过 学生与教师在课内外的教学辅助活动都会对教学效果的提高 产生正效应。为此,我们进行相应实证检验。 首先,将教学改革调查问卷设计为两部分:教学现状问 卷与教学改革意向”。在)【x大学(地方综合类院校)经管学 院大四学生中随机投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6份, 有效问卷比率达76.5%。该学院财经专业采用国内大多数二本 院校采用的传统计量经济学教材。教材以数学的公理化、形 式化为基础,该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环节共48课时,形式为考 试科目,教学注重数理逻辑推导与定理证明的知识连贯性, 但理论联系实践尚待提高。 学生反馈信息显示学生修学完计量经济学课程后对该课 程的认识:有10.87%的认为对将来学习工作有用,用处不大 的达到69.48%,认为无用的为20.65%。这说明现有的计量经 济学的核心课程地位与重要性并未在教学中充分表现出来。 另外对现有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满意程度来看:表示对现有教 学满意的为11.96%,比较满意的为40.22%,不太满意的 34.78%,不满意的达13.04%。从这一结果更看出现有的教学 尚有改进的余地。表l对教学现状其余部分加以说明。在教学意见部分,问卷显示认为现有计量经济学选用的教 材不合适的主要原因:(1)认为课本内容过于复杂;(2)难以 理解的比率为61.29%;(3)认为课本内容太浅的为3.37%;(4) 课本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为33.87%;(5)认为教材质量尚待改进 的为1.61%;(6)其它理由为1.61%。对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 中不满意的意见集中在:(1)公式推导部分的枯燥乏味为 56.52%;认为计量分析解释部分繁琐为34.78%;(2)实际经济 含义解释过程冗长无味的占22.83%;(3)联系实际经济现象的 讲解不够精彩7.61%;(4)其他部分为4.35%。而对教学改革 的建议则认为应该增加实际案例讲解达60.87%:应增加计量统 计软件使用讲解为35.87%;增加多媒体互动环节教学的为 33.69%;增加实验教学(上机实践)为43.48%;增加总课时安 排的为9.8%;其他要求为2.17%。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现 有教学模式创新的努力方向。问卷调查数据还显示,学生愿意在白备电脑或网络机房学习使用统计软件的比率高达56.74%,不愿意的仅为1 8.265%;无所谓的比率为25%。由此也看出创 造条件激发学牛学习统计软件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可 操作性。反馈信息对增加案例教学环节与问题导向犁教学法的 建议集中在:(1)通过阅读经典计量文献,增加计量经济学论 文研读与分析为14.13%;(2)增加与国际贸易、会计学、市场 营销、财政学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经典案例的论证分析上的为 48.91%;(3)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分析的为20.65%; (4)提出以学期课题形式,在老师指导下实际解决现实问题 的为35.87%。另外对是否愿意利用所学知识,协助教师完成科 研的反馈意见显示:同意的为51.09%,不同意的为27.17%, 无所谓的为21.74%,这也反映出学生急切希望认真学习计量经 济学课程、更好地学以致用的热情。 为得到定量分析结果,我们采用序次Probit与序次Logistic 回归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测“。首先因变量为对现存计量经 济学教学的满意程度,用Y表示,Yt的分类为{2-“满意”,l_ “比较满意”,o=“不太满意”,一l=“不满意”};对有无统计 学课程的前期课程准备为xIl’其取值分类{l=“满意”,o=“不 满意”,;对选用教材的满意程度为)c12t,其取值分类{l=“满 意”,o=“不满意”};x3t、)(0、X5I x翻分别表示对是否需要 进行统计学课程的前期准备、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否采用 案例作业进行教学与有无上机实验课教学环节,其选项定义分 类均为fl=“有”,o=“没有”}。回归检验结果见表2与表3。从表2与表3的分析结果来看,表2中卡方值、Pseudo R2均大于表3中的结果,同时回归结果也较为合理,所以选 择Ordered Probit作为回归模型。序次Probit回归检验结果显 示有无统计学学习背景与对现有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呈现弱 相关性,但在序次Probit回归显然比检验要比输出的渐进z从实证检验结果清晰地看出,增加计量经济学教学统计 软件讲解、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有效采用、增加实验教学环节、 利用实际经典案例进行授课以及改进计量经济学教材选取, 会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其作用排序呈现递增的态势。从这几 个方面入手能够有效改进计量经济学教学质量与学生对该课 程的重视程度。而有无统计学等课程的前期准备虽然在实证 检验中表现出与教学效果的弱相关,但这并不能说明前期课 程的知识储备不重要,结果只是反映出计量经济学教学在课 程前半段的统计学基本知识的回顾可一定程度弥补统计学课 程缺失给计量经济学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教学建议 对于以培养满足地方建设需要人才为目标的地方普通高 校来说,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能力,增加学生就业机率成为教学首要目标。通过计量经济 学这样的交叉学科课程改革,形成具有特色的“问题导向型” 教学模式,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从实证结果中可以发现“问 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可以从教材改革、案例讲解、用好用活 多媒体互动环节、增加实验教学环节,以及引导学生参与相 应课题的研究等形式来加以完善。
由此,本文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l以选择适合的教材为切入点。根据笔者在国外留学以 及回国任教担任计量经济学专任教师的授课经验发现国外对 于计量经济学本科阶段教学中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由易到 难,具有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本科初级计量经济学值更为准确,可应用LR卡方检验结果验证xlt是否应该被剔 除。同时,利用Likelihood.Ratio检验是否应该将xlt剔除出 回归方程式,其结果显示LR般1)2=10.32,Prob>t2.司.0132;说 明原有orderedprobit模型中Xlt不可或缺,学习统计学前期课 程对回归方程式的贡献显著,无法剔斛101。ECON315与理论为主、实践辅助的本科中级计量经济学 ECON435和其他计量经济学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类课程组 合。课程设置具有梯度,能较好地将理论、实践和案例教学 结合,凸显出计量经济学经济与管理类主干核心课程地位。 在这方面我国地方高校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尚无法达到,因此 选择一本好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入手引导学生自助学习,尤为 重要。采用国外主流本科计量经济学教材的中译版,如东北 财大出版社出版的希尔等人著的《初级计量经济学》与詹姆 斯H.斯托克、马克w.沃特森著的《计量经济学精要》的中译 本,教材偏重实践应用,大量案例分析与实际应用实例贯穿 全文,较适合数学功底不强的文科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可 作为普通高校财经专业学生《计量经济学》入门教材的首选。 2提倡互动式教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对于各教学章节,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 辅以实验教学环节,让学生先模拟课本例题,完成课后习题。 对于理论教学部分更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 多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板书的电子版,完全照抄课本内容,知 识传授过程完全“一言堂”的弊端。采用声光影结合,通过 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经济现象,模拟采集经济数据的全过程, 通过统计软件运行演示,对统计结果的注解与分析来指导学 生更为直观与具体地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指导学生通 过课后使用统计软件完成布置的习题与小课题,以抓问题主 线为中心,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研改革下一 步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3以加强实验环节来夯实教学效果。建议增加实验课程 课时,利用实验课指导学生掌握一种统计软件基本操作。在 实验课环节中,充分利用学校网路机房的硬件资源,通过对 上机实践、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来熟悉该软件, 引导同学自主完成统计回归分析与简单统计编程的练习。提 倡实验教学中采用导师指导下的学牛自主研究,将学生划分 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研究课题(现实经济问题的处 理)。小组内部采用组长负责,自主寻找感兴趣的小课题,利 用业余时间搜集实验数据,选择应用模犁及进行小型科研创 新,完成计量分析,最终合作完成最终研究报告,做剑学以 致用。 4通过与其他财经课程的横向合作丰富教学案例库。货 币银行学、宏观与微观经济学、财政学、市场营销的实际案 例比比皆是,可以借鉴使用。备选案例还可从教师的研究课 题、历届学生的统计调查分析实践材料、以及统计教学案例 集中抽取,构建教学案例库,以备教学实践。 5提高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兴趣小组 来提高学有余力的同学参与科研与教学实验中,利用团队的 能力来实际解决经济问题、提高他们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工作能力。
利用知识竞赛和论文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将所 学的统计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利用竞赛、知识问答、学 术研讨会等方式启发学生“比学赶超”。 6改革现有成绩评价制度。学校往往采取闭卷考试这种 单一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水平,这种评价方法重知识考核, 轻能力考核,造成学生平常不用功、考前搞突击,只注重书 本知识学习、轻视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 模式,避免以期终考试成绩定终身的情况,将卷面成绩和平 时上机实验成绩和课程论文的成绩结合起来评定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