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7: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汽修培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首先是教学上。其中在备课方面上,从先前的不知道如何的备课堂的中对学生上课的生成,现在也开始思考如何在课堂上进行预设了,对于课堂的学生的生成也能够比较自然的进行处理了。
其次,在教学的反思和听课的学习上。通过一年的新教师培训,自己也开始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每天的课后,我都会想一想这堂课的教学上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有值得学习改进的,就会专门修改在自己的修改教案集上,争取每周能够有一堂值得学习的课!
2、良师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这次学习,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专家授课。紧紧抓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善于发展问题,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义安矿业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现采用江苏三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KJ70X系统,该系统自2005年投入使用,期间系统型号升级变化多次分别为KJ70N-KJ70-KJ770-KJ70X,现系统装备监测传输分站40台,各类传感器326个,在矿井的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监控系统安装较早,系统的监控模块、软硬件功能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煤安监函〔2016〕5号)的要求,为确保监控系统稳定运行,矿井安全生产,我矿按照最新国家标准对KJ70N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来提高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各项性能,因为系统改造后信号传输采用485信号进行传输,老传感器不能使用将面临淘汰,为加大增收节支工作力度,通风科在2月20日-22日期间对通风队监测维修室4位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培训后技术水平明显增加,维修人员对部分老设备进行了改造,使之能够再次利用投入生产。
二、培训效果分析
培训后,人员进一步掌握新系统、新设备的熟悉程度,提高了老设备改造的技术水平,培训人员主要在以下认识方面有所提升:
1、认识到新系统抗干扰能力明显增强。升级改造后我矿安全监控系统抵抗井下水气、矿尘、有毒有害气体等干扰的能力显著提高,且不受外部设备开停瞬间的电磁干扰,较好解决了系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
2、认识到新系统架构进行了“简化”。由于使用架构更简单的系统,改造升级成KJ70X监控系统后层级减少,一条线路由原来只能连接一个传感器升级成可串接多个传感器。
3、认识到监控系统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KJ70X监控系统具备快速定位故障地点功能,可定期对设备数据库、通信模块、日常工作状态进行自我诊断,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报警。
4、认识到新系统技术性能提升了一个新层次。监控系统巡检周期不超过10s、最大供电距离、异地断电时间、后备电源供电能力等主要性能有了大幅提升。
5、认识到新系统使用维护更加方便快捷。KJ70X监控系统的自我诊断、联动联控等功能提升,极大方便了井下设备的安装使用;(GJG100J)型激光传感器、KDG1140(A) 型远程断电仪等设备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工作量,节约了管理维护成本。
6、加强了个人维修水平,提高了整体技术能力。
三、“增收节支”效益分析
通风科通过开展监测监控技术培训,加强通风队维修室维修人员技术学习,提高了监测监控系统方面的技术水平,培训后在通风科的督促下,通风队监测维修室通过升级改造淘汰的老传感器,使之能够继续在KJ70x新系统中继续使用,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其中改造氧气传感器4台(编号:1706213/1706042/1706193/1706200),甲烷传感器1台(编号:1707019), 温度传感器5台(编号:A1706175/A1706176/A1706187/A1706177/A1706186),合计共10台,增收节支节约资金21794.85元。
附:增收节支项目汇总表
通风科
2019年2月23日
增收节支项目汇总表
填报单位:
通风科
单位:元
日期:2019年2月
序号
项目名称或
物资名称
项目描述
(或型号)
单位
数量
增收 金额
节支金额
合计
备注
1
氧气传感器
2019年2月份升级改造2017年旧氧气传感器支持环网S485信号传输。
(编号:1706213/1706042/1706193/1706200)
台
4
11282
11282.04
11282
每台单价:
2820.51
2
甲烷传感器
2019年2月份升级改造2017年旧甲烷传感器支持环网S485信号传输。(编号:1707019)
台
1
2393
2393.16
2393
每台单价:
2393.16
3
温度传感器
2019年2月份升级改造2017年旧温度传感器支持环网S485信号传输。
(编号:A1706175/A1706176/A1706187/A1706177/A1706186)
台
5
8120
8119.65
8120
每台单价 :
1623.93
合计
21795
21794.85
21795
一、目前汽修院校教学现存的问题
1.教学方式枯燥
目前,汽修教学的课程设计主要是以讲授理论为主要方式,多数老师往往忽视分析和研究我国汽修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实际经验,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在一定程度上,使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都受到挫伤。
2.部分教师相关技能不够
从目前教学人员的操作水平来看,其相关知识有的仍沿用了陈旧的东西,跟不上新时期的形势。最常见的表现有:思想的更新、创新不多,理论基础比较薄弱,所学的技术落后于时代。
3.硬件条件尤其是信息化条件不足
许多职业学校的汽修专业缺乏让学生实习的硬件设施。如变速器的维修,往往是几台变速器供一期期的学生反复拆装使用。这样其实很难让学生真正全面了解变速器的维修,因为其故障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变速器内部零件损坏所产生的严重摩擦会造成变速器、变矩器过热,或者变速器油泵安装时,密封不严或变速器油位过低,油泵吸入空气,会造成油泵供油量不足,以及当齿轮和端盖间隙超过极限时,内部泄漏严重,等等。这些都可能造成变速器的故障,且数量不足的变速器很难让学生全面掌握其故障维修。
二、汽修专业教学方式的完善
1.转变观念,强化汽修教学理念
信息化是汽修教学进步的重要标志。汽修教学信息化首先要做到教学理念的转变,若学校的教师不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就会阻碍汽修教学理念的转变。如果不积极进行汽修教学理念的提高,就算购买了再先进的设备,也不能真正的达到汽修教学效果。在进行汽修教学的工作中,汽修教学人员要切实理解并依靠技术进步与科学管理的思想,学习新时期新环境的管理知识,真正抛弃过去陈旧的对教学的轻实践、填鸭战术、汗牛充栋等做法,达到汽修教学的主动、高效,让学生的技术水平能够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2.提高硬件设施和更新换代,达到设备的信息化
要充分配置汽修教学信息化所必要的各种设备以及信息化设施。同时,要充分发挥最新科技、前沿技术在汽修教学中的作用,有条件的可以聘请专业人员来设计符合需要的软件,发挥信息化、无纸化的优势。所以,学校要专门投入相应的资金,汽修教学人员也要努力强化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资金、设备的效率;而且汽修教学部门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发挥拥有许多社会资源的特点,大力发挥各方面优势,尤其是在实习岗位的提供上,可以充分利用社会企业。
3.学校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在汽修专业教学与实践过程中,为明确具体的责任,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还必须实施科学的管理模式。
完善汽修教学制度。要制定符合信息化、无纸化的汽修教学制度。首先,要建立与规范汽修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及使用设备、系统的技术规范,将汽修教学的各个部分详细落实到个人。其次,是应用一些高效的安全保障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与数据处理。
促进汽修教学的规范化。这里的规范化是指教学流程的各个标准,这些标准是保障工作效率的规范。若是缺乏这些标准或者不完善,汽修教学与实践就难以条理规范。若是汽修教学人员不根据这些标准来工作,而是沿用传统做法,或者是率性而为,则会大大降低汽修教学的工作效率。
4.组成复合型的人才团队
汽修教学团队是保障汽修教学效率的基础,关系着汽修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这就需要学校领导者的高度重视,不能只靠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得引进和培养与汽修教学相关的其它学科的人才。同时,也要求汽修教学人员不但要掌握电子信息的特点与信息化的各种操作规范,同时也要学会计算机系统网络与安全技术。可以在工作之余,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相关教育培训,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主要学习内容为IT、互联网,新汽修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学校还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让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充分了解未来汽修教学的趋势与前沿技术,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与教学业务水平。
三、重视教学人员的继续教育
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作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与现代汽车维修系统在汽修业务中的大量使用,对已经参加工作教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都产生了挑战。这就使得教学人员的培养要与时俱进,要建立科学的培养计划,将重点部门的重点人员培养与全体人员整体提高结合到一起。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是在上学期间,更关键的是在工作后也要不断学习,追赶新技术的步伐。即使是汽修专业毕业的教师,同样也需要在岗位中进行必要的培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汽修工作与信息网络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因此要进行定期培训,促使教学人员能够了解新的知识技术,不断掌握和增加知识储备。必要的话,要专门拨款聘请专业人员授课,或者送业务骨干到高校培训等方式,确保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得以实施。
四、结语
总之,汽修专业逐步调整与完善专业教学方式,这是汽修专业教育的一大进步,其意义不止于汽车维修,也对整个社会提供了便利。因此,在实践中,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提高和完善汽修专业教学方式,使之有益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提高。参考文献:
\[1\]张慧茹.中职汽车修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3).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职汽修专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对象等都会发生变化。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新工艺、新科技广泛运用与汽车维修当中。脱离现实的单纯理论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汽修行业对专业性汽修人才的技术需求。所以,现将对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对策。
一、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汽修专业师资状况分析
从事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刚毕业就到中职学校就直接教学工作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于和汽修相近的学科领域,也有从化学、机械、物理、电子等行业转行的。从事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老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良莠不齐,有的缺乏相关行业工作经验,有的虽然具有行业经验但缺乏严格的师资培训。
(二)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现状和特点
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别,其中大部分学生属于初中教育中学习成绩最差的一群人。其特点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基础差,缺乏毅力,对学习不感兴趣,纪律性差,没能养成良好的习惯。缺乏信心,部分学生与人沟通能力较差。
学生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高。这就决定了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采用和传统普通高校一样的教学模式。这类学生对于理论的学习和理解通常表现出没有信心或者不感兴趣,但是不可忽视此类学生在专业技能的操作和学习上表现出的浓厚的兴趣。所以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制定适合学生就业培养的新模式。
(三)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硬件设施匮乏
过去以课堂讲授为主是汽车维修和运用专业教学的最基本模式。在教师讲授理论课之外,有一定量的实习和实训练习。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逐渐转变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给学生留有实际练习的机会,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然而汽车维修对实训的要求相当高,特别是对于硬件设备的要求要不断与汽车维修市场行情相吻合。以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和职业学校对汽修专业硬件设施的投入和更新来看,明显达不到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中的要求。因此,我国目前中职汽修专业学校的硬件设备配置是影响中职汽修专业化教学的重要原因。
二、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对策
(一)优化教学效益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首先应该着手于提高教师师资力量。主要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专业素质不强,专业理论不能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对于具备专业能力但缺乏严格的师资培训的教师进行培训,确保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发挥最大化。
在进行课堂教学方面,中职作为一种起点相对较低的学历教育形式,有别于普通的培训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应系统的给学生讲授相关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素质。多方面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和数字化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深刻的记忆,对所学知识得到一个提升,通过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获得更多信息。
(二)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开展兴趣培养因材施教
树立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中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受挫感强,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上容易产生偏差和偏激;不关心政治,缺乏爱国热情,对自己学习目标不明朗;很多学生属于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溺爱,容易养成自我为中心;法制观念淡薄,经常因为小事打架斗殴。所以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配合。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中职学生好动,对实践操作兴趣浓厚的特点,进行兴趣培养,开展别开生面的实践教学。因材施教,不能一味只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穿插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印证对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兴趣更大。
(三)教学变革
中职汽修专业课程类型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实践课程要以学生活动为目的,要突出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和开放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不断地探索、发现、总结。使其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实践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所以应当在课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亲身学习和体会去逐渐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过程。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加之理论课的结合,能全方位的提高专业上的综合素质。因此,实践课程更适合于中职汽修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总结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步入汽车制造业大国。目前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形式——由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中国的经济也将会由以制造业占主体的现状转变为以服务业占主体的经济转型期。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汽修行业需要大量的具有相当专业技能的人才,能够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教育者们在不断提高师资建设的同时,加大职业设备设施的投入,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尽可能培养出更多汽修行业所需求的专业型、高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95-02
一、前言
对于学校来说,师资力量是其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师资力量是学校办学的基础,学校的师资力量强,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专业知识,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学生才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回馈社会,实现在身的最大价值。中专职业学院汽修专业也不例外,专业的教师团队,良好的教学质量,使学员在校期间能够以最好的方式,最快的速度学习专业知识。在汽修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中职汽修专业也变得非常火热,专业的汽修人才也迫切的被市场所需求。所以中职汽修专业师资力量的打造也就变得非常迫切和必要了。
二、我国中职汽修师资力量现状
虽然在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汽修专业在许许多多的中职院校开设,市场上专业的高素质汽修人才的数量也有着很大的缺口,但是对于我国的中专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汽修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中职汽修师资力量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从教师人员专业能力和教室认知两方面分析我国中职汽修师资力量的现状。
2.1教师人员专业性不强 就我国目前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着教师专业性不强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性即对汽修专业接受过专业的学习,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操作水平。而目前我国中职汽修专业教师,有的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动手操作能力,但是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讲述能力,不能很好的通过课堂讲述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员;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学习其他一些相关专业的人员,如物理学、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等专业。这些教师虽然可能有着讲述理论知识的能力,但是缺乏对本专业的研究和实践,不能够让学员清晰明了专业的操作方法,教学目的不能够很好的达到。
2.2教师人员认知时代性不强 中专职业学校的教师教学大多依赖于课本,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造成了教师人员对本专业认知时代性不强。教科书的更新换代速度与汽修专业的发展速度是没有可比性的,教科书可能一年,两年甚至好多年都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现如今汽车的变化日新月异,汽修专业紧跟汽车生产技术的步伐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师在课堂中知识按照课本教学,对于汽修行业的发展认知相对落后,不能给予学员前沿的汽修信息和汽修技术的讲述。教师的专业认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员学习不到先进的汽修技术和汽修信息。
三、加强中职汽修师资力量的措施
上文分析了我国中职汽修专业师资力量的现状,分析了中职汽修专业师资力量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总结如何加强中职汽修专业师资力量的具体措施。
3.1加强专业教师的招聘 师资力量不是教师全队人员数量的多少,一个学校教师人员即使多过学生的数量,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强也不能说这个学校师资力量强大。要增强中职汽修专业的师资力量,就要加强专业教师的招聘。汽修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配合的专业,专业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理论基础,还要有精湛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上能够清晰明了的讲授,在实地能够亲自动手演示给学员。这样的专业教师才能够使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师资力量得到加强,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会有质的突破。
3.2增加教师的培训次数 所谓学无止境,教师也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够有足够的资本完成教学任务,使自己的学员能够学到具有时代特点的知识。时代在不断的变化,科技不断的进步,各种高科技产品不断的应用于汽车和汽修行业中。教师需要走在汽修行业的最前沿,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汽修技术和汽修设备,并且及时的将信息和知识传达给学员,这不但充实了教师团队的力量,而且对教学也有着很大的帮助。这就需要中职院校增加教师的培训次数,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学习最新的汽修知识和技术,增加教师认知的时代性。更多最新信息和技术的学习和引入,才能使教学跟得上时展的步伐。
3.3严格教师的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团队的管理也使这样。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且真正落实这些规章制度,才能使中职学院教师团队规范教学,认真对待工作,也有利于将强教师团队的合作和团结。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学校教师团队整体实力得以提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所以严格教师的管理制度,对于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师资力量的打造也相当重要。
四、中职汽修师资力量打造的必要性
中职汽修师资力量的打造能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能使学员真正学到专业的汽修知识和技术;能为市场培养专业的高素质汽修人才;能够带动我国汽修行业的发展。中职汽修师资力量的加强,是市场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中专类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大学员的需要。良好的师资团队还能够改变教学模式,把新鲜的元素和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让学员对专业更加热爱,更有学习的信心。
五、结束语
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学校教学的灵魂,是学校实力的象征。汽修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专业的汽修人才成为市场新的宠儿,中职学校汽修专业负责着这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这些学员是靠学校中的教师来培养的。这样才能使中职学校真正做到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汽修行业人才质量和数量都得到提高,是中职汽修师资力量打造的最终目的。只有教师团队的教学质量和能力提高了,才能给学员带来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员到了工作岗位才能真正配得上“汽车医生”的称号。
参考文献:
[1]李景芝, 万征, 中职汽修专业师资培训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7.0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34-01
现代师徒制是相对于传统师徒制而提出的,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特别是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一对一的师徒制虽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科技发展,社会的进步,它在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和规范性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很难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现代师徒制正应合了这一需求,成为现代很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
一、现代师徒制在我校汽修专业推行的情况
企业和学校有着不同的价值目标,企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学校则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同时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大多强调有无相关工作经验,不愿意花费时间和财力去培训新的员工,企业同时认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也就是说企业关注的是订单、利润,职业院校关注的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一矛盾的产生使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推行。鉴于此,我校只有立足本校实际推行现代师徒制,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力争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适应“零距离”就业的岗位人才。
1、小班化教学。将每个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8-10人,也就是每节课有四位师傅(老师)同时上课,在实训车间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做中学、学中做以及形象的演示,使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这一教学模式经过两年的推行,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生的流失。中职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和行为素养相对于普通教育学生较差,纯理论的课堂学习基本上是不感兴趣。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共同置身于同一现实的学习情境中,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任务和项目的完成者和主动者。在做的过程中,师生共同研究和总结,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的流失。
3、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操作性较强,如果按照传统的理论课讲授,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也很难听懂。现在实行现代师徒制教学,在车间让学生和师傅在做的过程中,去体验知识的获得,极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
4、推动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中职学校的教师大都是基础文化课的老师,有几个专业课老师也都是半路转行,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较为薄弱。在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下,老师不仅要知晓理论,同时还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这就有力的推动了教师既要钻研理论知识,又要勤练操作技能,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现代师徒制在我校汽修专业推行中遇到的问题
现代师徒制在我校汽修专业推行两年来,实践证明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喜欢,老师乐教,为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可。但是要想使我校汽修专业持续发展下去,培养与现代新技术相适应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紧靠我校现有的办学条件是不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我校汽修专业的发展。
1、师资问题是制约我校现代师徒制推行的最重要因素。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来讲,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要发展好我校的汽修专业,使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顺利推行,就必须抓好师资力量的培训。中职学校的教师培训不仅是行业前沿的先进理论,更重要的还有专业技能实践操作。因此,做好这一工作,确实不易。所以,首先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为改学汽修专业的教师扫除后顾之忧,从政策上和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评优、晋级优先安排等;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成果的老师,考证费用全免,并给予重大奖励,以激发广大教师从事专业技能培训。其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不仅要懂理论、而且要具有熟练的操作能力,及时对学生进行操作演示,真正提高专业课教学的实效。定期对老师进行国培、省培以及企业的各种培训。对于年轻的、有能力的老师直接送进企业,在企业与企业员工一起真正的干上一年,再回到学校任教。把技术和经营管理的理念带进学校,促进汽修专业持续的发展。最后,不仅要走出去,而且要请进来,请具有汽修相关经验院校的教授、企业一线技术员、经验丰富的师傅,来我们学校进行培训指导,进行相应的交流。
2、课程设置和教材问题是制约我校现代师徒制顺利推行的基础性因素。目前我校还是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体系和“繁、难、偏、旧”的老教材,已经很难适应当前我校汽修专业教学的需求,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否则现代师徒制教学难以进行下去。汽修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要体现出汽修专业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否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影响汽修专业培养人才目标的实现。因此,我校汽修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学生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开发适应我校教学实际的校本教材,通过教师、师傅、以及企业相关人员共同的参与,制定出符合现代师徒制教学特征的教材体系,重能力、重实践,辅之以基础理论。
3、实训场地和设备是我校推行现代师徒制教学的保障。我校仅有的实训场地和设备很难满足生源激增的实际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扩大投资,购买实训设备、购买虚拟软件模拟真实的实训情景。另外,我校也可以利用门面开设汽车维修店对外服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训的场所。
汽车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EFT技术、ABS技术、EAT技术等新技术,已经在汽车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现代汽车维修诊断技术和方法与传统技术方法差别较大。伴随着汽车技术进一步发展及市场对于新型汽修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上升,导致传统汽修实训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汽修行业需要。因此,项目教学方法开始被引入到汽修专业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汽修新技术,实现教学和用人单位之间无缝对接目标。
一、项目教学方法相关背景分析
1.项目教学方法的内涵分析
项目教学方法主要基于特定汽修项目的研究学习,分为社会性的活动设计与科技项目设计这两类。相比较于以识别和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作为主要目标的研究课题来说,项目教学设计更倾向于培养汽修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项目教学方法在中职汽修课程中的应用方式分析
在汽修专业课程教学中,要逐步进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在汽修教师指导下,将比较独立的汽修项目交给学生自行处理,并采取独立操作和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自行进行项目信息的收集,并自行制订项目行动计划与具体实施方案等,在项目完成以后,汽修教师及时对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项目教学方法在汽修专业中应用方式主要表现为:首先,项目要安排的恰当有序,汽修专业的操作性及经验性都很强,因此,在设计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实用性要求,并在一个汽修项目中,尽量融入综合性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及实践应用的能力;其次,要确保项目分组的合理化,在进行项目分组时,应当尊重学生意愿,并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掌握的知识情况来安排项目小组的成员,并力争把所有学生纳入项目中去;接
着是安排项目组长,项目组长在整个小组间起着统筹、监督及协调作用;再次,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恰当,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把握好指导深度与尺度,要尽量采取非正面性与启发性提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最后,要对学生在汽修项目中的表现合理进行评价与总结,一个汽修项目的完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行探索与钻研知识的过程,对项目进行评价与总结,可以有效地体现这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思想是否正确,实施效果如何等。
3.项目教学方法在汽修专业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中职教育更多是注重于培训学生的能力。在中职汽修专业中,通过引入项目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有效加快了中职学生融入社会中的进度。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及团队精神的养成,并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此外,在汽修专业的项目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去了解并掌握汽修原理,以弥补学生在汽修理论方面的缺失,且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促进学生对汽修理论的理解和学习,再通过理论回到实践中,指导汽修实践工作。
二、项目教学方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应用应注意的环节
分析
1.加大中职汽修专业的建设力度
中职汽修专业,在运用项目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行汽修专业的建设。不同于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我国大多数汽修企业缺乏职业教育参与的动机,而国家也缺乏企业职业教育参与的刚性法律约束与保障体制。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开始加大对汽修专业的建设投入,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职业类学校。
2.完善中职汽修课程体系建设
项目教学方法的成功实施,必须构建一个符合我国中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项目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以汽修学科知识作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汽修教学与实训内容设置和构思上,突出强调项目、系统等概念,将汽修各专业的教学与实训内容、方法等整合到汽修项目中相互渗透、补充,帮助学生将关注焦点由原先各自分散独立专业知识与技能转化到注重不同功能模块对整个汽修行业的作用及运作方式等。
3.注重因地制宜地展开项目教学
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可采取“实习工厂”理念,将汽修项目的内容与控制系统、服务等模拟化、模型化、小型化。然而它们维修拆装工艺与过程、质量控制等系统内容都必须符合实际汽修要求,如可以考虑将教室设计为模拟或实际汽修企业环境等。
综上所述,中职汽修专业中,项目教学方法的引入意义重大,作为中职汽修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充分运用项目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以培养学生对于汽修专业的学习兴趣,并切实培养学生对于汽修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为我国汽修行业发展和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现代化新型汽修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一)汽车保有量调研。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10月,新疆地区共有机动车保有量350万辆,从2008年至今,每年增长量都在8%左右。据有关人员介绍,其中民用汽车154万辆,经营性运输车辆49万辆,分别较上年增长13.7%、6.5%。从机动车增长情况来看,作为代步工具,私家车越来越多地进入群众的生活中,这充分说明了该地区汽车市场有巨大的潜力。
(二)汽车维修市场调研。中职汽修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面向汽车4S店、汽车维修厂等单位,为了解该地区汽车市场就业前景,对汽车维修市场进行了认真的调研。经调研了解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各品牌汽车4S店46家,大小汽修厂遍布各处,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严重缺乏汽车保养与维修专业人员,期待着职业学校能够为他们输送大批汽修一线技术人才。
二、本校汽修专业招生规模和学生素质现状
(一)汽修专业招生规模。该中职学校于2013年才开始启用,汽修专业第一届招收了100名学生,2014年秋季又招收150名学生,目前汽修专业在校生250人。在国家十年援疆规划战略方针中明确提出大力支援新疆地区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同时新疆地区也不断重视提升全民素质,通过全免学费、住宿费、伙食费和给予家庭政府补贴等手段鼓励适龄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在各种惠民政策的促动下,生源数量一定能够在维持的状态下逐渐攀升。
(二)学生素质状况。因一直以来新疆地区发展比较迟缓、人民对教育不够重视,加之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有限,一些同学在初中没有读完就辍学了。但是国家为提高该地区人民的综合素质,将初中未毕业的适龄孩子同时招收入学,这就使得整体生源素质较差,学习能力较低,自我约束能力不够,纪律性不强。
三、本校师资状况和场地条件
(一)学校师资状况。因该地区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加之该校成立不久,汽修专业教师比较缺乏,目前正在通过安徽派遣援疆支教教师对该校教师进行传帮带培训和从校外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来弥补专业教师的不足。争取尽快使本校汽修专业教师数量和质量达到学校教学需求。
(二)学校实训场地条件。目前,学校已建成实训基地0.5万平方米,计划视需要继续扩建,有计划地进行布局和规划,填充适当实用的汽修专业设备,建设成既能满足汽修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和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又能作为校办工厂对外开放。让学生在校也能体验到企业生产一线的经营模式。
四、汽修实训基地建设思考与规划由于新疆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职业教育专业人才比较缺乏,现代化教学实训设备几乎为零。在这样的背景下,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不可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走一条由小到大逐渐发展的道路,而是应在充分借鉴内地及其他地区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功经验,特别是应充分考虑地区形式的前提下,将一些较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加以分析和取舍后运用于该校的专业建设中来,采取快速吸收、消化的方法,实现该校汽车专业建设跳跃式的发展。
(一)中职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1.兼顾实用性与先进性。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为本地区培养汽修专业技术人才的场所,必须符合地区经济发展和本地用工需求,添置设备的技术水平应与地区汽车维修行业发展水平基本同步,如当地农用机械维修厂占较大比例,就应该引入一些农用机械保养与维修设备。考虑到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发展,适当添置一些比较先进的现代化仪器设备,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技术发展趋势。
2.兼顾适用性和经济性。基于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职业素养上的提升,需要老师们不断引导,加强企业规范教育来不断影响学生;在专业技能提升上,需要在实训基地的汽修车间反复操作训练,所以实训设备及车辆的耗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配备实训基地仪器设备时,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水平,配备价值新旧层次不同的仪器设备,这样既能保证各层次学生的实习实训课程的开展,又节约了实训成本。3.兼顾硬件和软件。汽修实训基地建设要软硬件兼顾。硬件重在为学生提供有形教学和实践操作,真实设备能强化视觉冲击,比较直观。理论知识则可借助于仿真教学软件来完成教学内容,弥补硬件的不足。如发动机原理教学,实训前借助于仿真教学软件来展示,学生容易理解;实训基地难以配全仪器设备,对于汽车新知识和特殊车型的教学,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并配备先进的汽车教学软件展开教学,满足汽车新技术和特殊车型的教学要求,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学生实习实训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109-03
一、构建专业化职业教育集团,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东莞理工学校是一所综合性的国家重点中职学校,近年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与教学模式。从1999年开始,数控专业就率先与东莞铭锋实业公司、力劲机械公司、华隆公司、东莞轴承厂、三星电机公司等企业合作,合作模式一般是建立实训基地。电子专业与文一办公设备公司、勤上光电股份公司合作多年,并请工程师来校授课,共同培养公司所需要的人才。汽修专业与东莞鸿燕、东奥等汽车维修企业合作过,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实习上岗 。但随着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过去的校企合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合作规模小,岗位少,企业热情不高,合作难于长久为继,缺少长效机制,更不能深入发展。
校企合作的瓶颈根源是双方的“责、权、利”不明确。“责、权、利”的共享是合作的核心问题,也是校企合作的最大动力源。企业需要追求利润,如何保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促使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校企合作中,政府如何协调各合作单位的利益?如何建立共赢的合作机制?这些问题不解决,校企合作的瓶颈就不能突破。因此,学校总结多年校企合作的经验,决定以专业为依托,探索实践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与当地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真正破解职业教育的发展瓶颈。
二、依托数控专业,联合地方政府,成立“东莞数控模具职教集团”
1.运行机制
(1)学校牵头,政府推动,政、企、校合作共建
横沥镇是东莞市的模具制造重镇,模具企业相关年产值近50亿,曾多次与我校合作进行过短期模具人才的培训。2002年,位于横沥镇占地430亩的东莞理工学校职教城校区正式启用。借助新校区坐落在横沥镇的区位优势,学校与镇政府在原来短期合作培训模具工的基础上,率先成立了“东莞数控模具职业教育集团”。
(2)六个“共同”目标,责、权、利共享
集团成立了董事会,由学校校长担任董事长,镇经贸办主任担任副董事长,董事成员为首批签定合作协议的15家模具企业。集团拥有专项办学经费,镇政府、学校、合作企业各出资三分之一。集团内部成立了3个业务部门,分别是:教学培训部,就业指导部,人事保障部。集团的“责、权、利”,体现在六个“共同”: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培育技能人才,共同参与技术进步,共同安排学生就业。
2.办学实践
(1)学制灵活多样,培养百名模具工与百名模具师
集团成立后,将原先的“百名模具工”培训工程提升为“百名模具师”培训工程。为了鼓励当地青年就业,镇政府通过集团为每位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对我校全日制学生进入模具企业上岗的,政府提供奖学金,对接收学生就业的企业进行奖励。几年来,集团化办学已培养培训模具工与模具师共5期,累计培训学员400多人。
(2)定向招生,企业冠名,定单培养
集团还应企业的要求,为企业定向招生,定单培养。东莞信易电热机械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塑料辅机制造商,需要机械加工、模具制造技工人才。该企业通过与集团的合作,到我省边远地区定向招生,企业冠名专班培养。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
(3)教师参与企业技改与升级,成为真正的双师型专业教师
集团化办学为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几年来,数控专业教师深入集团企业,参与了多项产业升级与技改项目,如铭锋实业公司微型吸尘器和塑料托杯等产品的模具设计与加工、华隆机械公司铆合机的三维造型设计、润星机械公司高速加工中心床身导轨的数控加工方案设计等。
(4)建立“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提高数控专业办学水平
我校是教育部和北京FANUC机电公司共建“应用中心”的广东省内3所院校之一。FANUC公司捐赠价值50万元的最新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师资。以“应用中心”为合作平台,进一步开展机床维修、员工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校企深度合作。
三、依托光电专业,与国家光电联盟合作,成立“全国LED产业产教融合(东莞)职业教育集团”
1.集团组织框架与章程
(1)组织框架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成立于2004年,目前已有312家成员单位。近年来,CSA在政策支撑、技术创新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引领着半导体照明行业快速成长。借助职教城新校区的建立使用,学校加强与CSA的深度合作,依托光电专业,牵头成立了“全国LED产业产教融合(东莞)职业教育集团”。
集团成员有东莞市半导体照明协会等4家相关行业协会,有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光电企业,有东莞理工学校、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18所职业院校。集团设理事会、常任理事会和秘书处等机构。秘书处设在东莞理工学校,是集团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集团的日常工作事务。
(2)集团《章程》主要内容
宗旨: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整合和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形成院校为主体,行业和企业为依托的多层次、立体化培养体系。
任务:探索教学改革和学分互认;实现师资和专业优势互补;进行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科研、产品开发合作;开展相关经营和服务活动。
成员单位实行“四个不变”:原有的单位性质和隶属关系不变,管理体制不变,经济独立核算不变,人事关系和教职工身份不变。章程还明确规定了学校、企业、行业学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2.产、学、研近期规划与实施
(1)目前已经在东莞理工学校实训中心大楼建立一个固定资产300多万的LED灯珠封装生产车间,日产量达到25000只。车间有5个工作站,可以同时容纳一个班50人上岗实习。
(2)计划在东莞理工学校建立2个基地1个中心。即LED产品生产实训基地、LED制造装备生产实训基地和LED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3)计划建立LED光电产业人才认证体系,在广东省内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
3.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集团的产学研资源与机制、以及在我校的生产研发基地,拟在光电专业率先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为LED产业输送多层次的实用人才。
四、依托汽修专业,与东莞汽修协会合作,成立“东莞汽修职教联盟”
1.联盟简介
2008年,学校依托汽修专业,与东莞汽修协会联合成立了“东莞汽修联盟”。联盟中有东莞51家汽修骨干企业,由学校、协会、骨干企业共同组建联盟理事会。
2.主要教学实践
(1)成立“汽修技师之家”,为汽修企业以及汽修专业教学提供人才支持
汽修企业与学校汽修专业教学常常因缺少优秀人才而苦恼,东莞汽修职教联盟为此成立了一个“汽修技师之家”,利用市政府相关政策将一大批汽修行业的技术能人聚集在这个“家”中,解决人才难题。共聘用了100名理论基础好、维修技能强的技师作为“汽车技师之家”的双师型教师。这一活动得到了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汽修技师之家”的成立,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校企人才共用,校企利益共赢。
(2)与保时捷合作共育“保时捷铜级技师”
在东莞汽车维修联盟支持下,汽修专业与保时捷(中国)公司合作,选拔富有潜力的优秀学员,到保时捷中心培训,经过统一考核,成为“保时捷铜级技师”。通过合作,引入保时捷职业技能课程,配置符合保时捷项目教学要求的硬件设施,提高汽修专业整体教学素养和水平,提升学校在汽车服务行业的品牌知名度。
(3)与世界著名车企博世公司合作,成立“博世汽车诊断实训中心”
在东莞汽车维修联盟推动下,与博世公司合作建设“博世汽车诊断实训中心”。将在师资培训、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等方面与博世公司展开全面的合作,借鉴和引进国际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培养具有现代汽车服务理念的汽修专业人才。
五、依托计算机应用专业,与广州逸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移动互联网南方培训基地”
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移动互联网技术(MIT)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大部分传统企业还没有应用到这种新技术,没有意识到这种新技术将给我们的传统企业的营销、信息管理及生产过程带来怎样的变革,移动互联网技术将成为很多企业运营新的源动力和增长点,其作用不亚于工业革命所造成的影响。
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因此,学校紧贴市场,依托计算机专业,与广州逸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移动互联网南方培训基地”。根据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新的需求,学校参与广州逸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课程开发,决定在计算机软件专业内部率先开办移动互联网企业应用专业方向。并合作建设工信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华南基地东莞中心,立足东莞,面向企业,为东莞广大企业培训、培养MIT应用人才,体现中职学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培训专人迅速编写了移动互联网技术教材,除了对外培训外,还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我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目前,我国各院校都还没有相关的专业设置,企业MIT应用人才匮乏,作为开放前沿的东莞在产业转型升级阶段,更是急需这方面的人才。
六、依托职业素养课程团队,与北京澜海源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职业素养研究与传播中心”
职业教育的内涵主要由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构成,如何以人为本对所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职业化培养,是职业教育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一系列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汽修专业也是其中一项。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对专业汽修人员的培养都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正规化大规模教育没有完全普及。目前国家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赛促教好多年,效果不错。但在各个学校积极备赛过程中挑选好的选手一直是个通病。笔者根据长期带比赛经验总结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问题
1.目前各个学校专业发展不平衡,但每个专业都想取得好成绩
笔者从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看,国内的中职学校基本都是综合性的教育机构,专业设置多元化、多样化,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做到把每个专业都做大做强,多数的是学校都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选择几个主打专业积极投入壮大,而其他专业不会很好的关心也没有能力来发展。国内的汽修专业也是如此,发展较好的当属浙江、山东、江苏等省。他们有专业的汽修专科学校,而相对多数汽修专业也只是学校的一个小专业而已,其投入之差别可见一斑。
2.辅导教师积极性不高,团队意识薄弱
哲学上说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辅导教师的积极性不高,谈何比赛成绩一说。笔者调查到似乎各个学校汽修专业课教师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课时量多,其周课时基本都维持在17节左右。而相对于文化课教师的课时量12节左右比较,真是不平衡。加之要利用课余时间带学生比赛,精力方面明显不够,这样的积极性着实让人难以提高。长此以往,选手应付教师,教师应付学校,学校应付比赛,怎么会出好成绩呢?再者,现代的社会,团队意识要求非常之高,辅导教师们之间没有时间交流、讨论,甚至汽修类各个专业只有一个专业辅导教师,从何谈起团队意识?
3.学生综合素质较差,挑选比赛型选手很困难
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这不是一个或几个学校的问题,而是目前整个中职学校的总体情况。学生的综合素质差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小学初中长时间变样的。反言之,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况且,比赛时间紧,任务重,留给辅导教师挑选选手的时间不多,也只有矮子当中挑将军了。这样挑选出来的选手,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往往也不能使辅导教师满意,因为比赛日期临近,通常也就这么的了应付了事了。
二、建议
1.学校应该全力支持比赛
电视剧《亮剑》中曾有这么段对白:一个部队军事主官的性格往往决定了这支部队的战斗素养,我想一个学校领导的性格多少也可以影响整个学校的工作节奏。曾听过一个讲座说衡水一中的教学校长说过,睁开眼睛就是竞争,所以衡水一中有清北班之称,每年考取清华北大有100多个。关于全力支持比赛,我想首先汽修技能辅导应该建立培训机制。其次,创建辅导奖励基金,减少辅导教师的周课时量,尽量避免辅导教师担任班主任。第三,建立比赛事宜高速通道,因为比赛细则随时都可能调整,学校后勤保障要能跟上。最后,领导要定期关心比赛辅导事项,询问困难并及时解决。
2.组建大赛教师辅导团,成立工作室
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应该是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优秀的汽修比赛选手也应是如此。近年来,国家大赛中也越来越重视选手综合素养的考核,这就要求我们培养汽修比赛选手不能单一技能教育,而应该是综合的素质教育。纵观大赛取得好成绩的比赛选手,正是符合这些要求的,所以笔者认为应该适时地组建大赛教师辅导团,成立汽修工作室。辅导团的成员应该包括分管领导一名、德育老师,心理健康教师,体育教师和专业技能辅导教师。解释一下分工:分管领导建立好体质,分配好任务,定期了解培养进度,定期总结,要设计合理,按计划练习应该就不成问题了。
3.组建汽车创新创业学生协会
纵观全国大赛获奖选手的学校都是有一定的专业文化传统的。那么,这些传统不仅仅是学校层面上的,也不仅仅是辅导教师层面上的,同时也需要学生层面上的。所以在学生层面上我们也要形成传统。组建汽车创新创业学生协会就是为了在学生心中形成传统,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在这里,笔者认为,汽车创新创业学生协会有很多有利的方面,比如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管理能力,丰富学生课外知识等等同时也会为比赛选手的挑选提供大量的人员。
4.切勿忽视家长的作用
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辅导老师有着一种天生的源动力,作为辅导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家长的力量。我们中职的学生往往渴望得到家长的表扬,因为很久没有获得了。我们一定得和家长配合默契,不断鼓励,营养跟上,积极提供后勤保障,全方位关爱比赛选手的近况。
综上所述,汽修专业比赛型选手的培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他是需要整个团队的共同辅导,需要从比赛选手的综合素质进行考量。有时候我们比赛取得了成绩或者没有取得成绩都得好好总结和反思,看看好的反面哪些值得总结,听听坏的方面问题是出现在那个环节上,而不是一味的对我们辅导教师进行问责。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68-01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以赛促教",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理论在学科中的应用与探索,教师将传统实训模式改革为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技能竞赛形式,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性、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技能考核的多样性,变讲授为学生思考-联想-训练-再思考-再联想-再训练的过程,变为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营造人人"爱教、重教、乐教"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激发汽修专业教师投身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汽修课堂和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1."以赛促教"促进双师型队伍的构建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强调突出专业特色,在技术要求上注重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参赛学生要在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对指导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要培养出水平过硬的学生,指导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解读大赛的思想和要求,还要求指导教师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操作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大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例如:笔者所在的汽修专业部就开展以年轻教师轮流到汽车企业顶岗实践,每个专业教师每年利用假期下企业实践,由汽车企业考核,并经常聘请本地汽车维修行业专家对所有专业老师进行定期培训,所有工具、仪器设备供应商必须对所有专业教师进行培训等活动。专业教师不断的培训学习,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促进了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好地为汽车行业培养维修人才,对中职教学改革起到很明显的导向和助推作用。
2."以赛促教"促进新型教学观念的形成
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一直存在着教师重理论教学、轻实训教学,学生重理论考试、轻实训技能,制约了汽修专业学生实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培养出的汽车维修人才难以适应当今汽车企业需求和现代社会需要。职业技能大赛提倡重视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教育,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从而促进汽修专业教师教学观念的革新,实现了从汽修专业的理论教学为本位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和以技能考试为重点的考评体系,真正使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同时,在技能大赛中,教师也可以发现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技能大赛选拔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和熟练职业技能的人才,是对汽修专业的综合理论和综合技能的考核,其项目设置不但能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与现代生产实践相结合,更加联系实际,而且能够把汽车维修专业集中、系统的展示,呈现典型的项目化、工程化的教学要求。这些能够直接影响汽修专业教师在课程设置上的变革和创新,引导汽修专业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使之更加市场化、更具创新性,更能接近现实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进而促使教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学生汽修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生发展为目标,对接汽修职业标准和调整课程结构,逐步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和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衔接的汽车维修课程体系。
3."以赛促教"引领汽修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汽修专业课程结构仍然是按照知识逻辑体系构建,主要是以学科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属于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模式。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内容的学科逻辑性较强,理论性较浓,知识点重复较多,重视原理和结论,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实际需求、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需要脱节。而且多数的汽修专业教师缺乏行业实训经验,对教材的处理缺乏实践依据。但随着技能大赛机制的逐渐成熟,大赛的主题和内容由行业的专家、行业带头人策划,结合行业需要、企业文化、文明安全操作的规范要求,技能大赛的内容、规格逐年提高,具有前瞻性,技能大赛项目与内容随着职业岗位需求不断的变化,为专业课程的改革作了很好的导向。例如:我校汽修专业依托清远市职能技能大赛,在汽修专业日常教学中"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推进教学改革。将大赛思想及规范融人教学内容中,将教学内容结合行业需求,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采用模块结构课程体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实践教学为中心转变,以偏重传授知识向注重职业技能训练转变,加强实训教学,实现做与学结合,推行"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教学改革,实施一体化教学。此外,笔者还联合相关的专业教师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上摒弃不适应社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发展的旧内容,结合清远本地的汽车行业特点,开发各阶段的校本教材,使教学有了很强的是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4."以赛促教"与日常教学的有机结合
中等职业教育是大众化教育,要树立人人成功,多元成才观,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以赛促教"是个多元化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科学有效的制度,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提高,才能避免走向"以赛代考"、"以赛代学",走向"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的极端。首先,教师应当端正思想,使大赛立足全体学生,树立"比技能、促质量、谋发展"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竞赛观,让竞赛产生更多的积极作用。其次,技能大赛要基于全体学生的基层教育教学抓起,让每个汽修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并感受技能大赛的激励作用,最后,技能大赛要与职业学校日常的汽修技能教学有机结合,将技能大赛有机地渗透到平时的汽修教学中去,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让技能大赛运行回归本位,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享受到平等教育。
5."以赛促教"的填密科学谋划
"以赛促教"的健康发展,不能脱离中职日常教育教学,更不能只以技能竞赛的名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学的唯一评价标准。因此,教师应不断研究大赛模式,制定合理的大赛奖励政策,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避免出现"名次是唯一评价标准"的极端倾向,使职业学校能回归理性,正确对待技能大赛,学校将参与技能大赛的目光更多地转移到汽修日常教学中去,让参赛的汽修专业学生理性地对待技能大赛,做到丢下包袱、轻装上阵,将参赛的重心放在汲取每届技能大赛的经验与教训,梳理与总结作为今后技能教学策略与方法调整的重要依据。指导教师和学生选手要以平常心参加每一次竞赛,不要视大赛为负担,整体的汽修技能教学水平提高了,技能竞赛成绩提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课程"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汽修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014-01
引言
中职汽修专业主要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各岗位第一线从业人员所必须的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笔者对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完善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新评价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不仅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考核和加强,为满足汽修市场需求和提高中职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 新型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点以及先进性分析
1.1 新型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点
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从传统的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实验教学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弊病,因而明确新型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点对推进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改革和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完善新型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中职汽修院校应当明确汽修基础知识学习和汽修实践训练技术,了解整车汽修模块系统所包括的零部件,配合汽修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汽修实验台的演示过程,同时深化汽修学习系统的工作原理,不断创新拆装各零部件的故障诊断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汽车修理工艺,积极完成汽修实践训练日志,进行工作总结。
1.2 新型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先进性分析
完善新型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推行模块式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进双师型教学方法改革,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性与感性的同步认识,实现汽修理论与汽修实践的密切结合,因而对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进行先进性分析,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汽修技术的新鲜感,增强其专业自信心和专业技能,还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切合实际地采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指导,使教师能对汽修专业学生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程度能有直观充分地了解,从而使专业学生自身的汽修技术能力水平和汽修专业素质都能得到提高。
2 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评价主体的专业素质低
由于中等职业汽修学校进行大面积的学生扩招现象,因而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学生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尤其在学习汽修的专业知识时缺乏空间想象力,使得学生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的工作原理、汽车零件间的的传动关系、装配关系以及位置关系等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这十分不利于汽修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汽车修理工艺时缺乏清晰的思路,仅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经常感到专业技术理论枯燥无味且难学易忘,导致其兴趣下降。汽修专业学生在进入修理技能演练的实习教学阶段,会出现模糊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与复杂的汽修实践不相一致的情形,中职汽修学校往往注重模仿性的操作训练,无法形成专业的系统技能,使得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下降,汽修理论和实习教学的融合,专业素质难以得到提高。
2.2 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低,评价方式单一
由于中职汽修专业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使得该专业的课程评价指标低,评价方式单一化现象突出。?比如汽修专业学校对同一汽车零部件总成的“故障排除” “修理工艺”和“汽车零部件构造”教学时间不集中,专业技术理论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自成体系,导致该专业的学生对汽车某一零部件结构的理解不透彻,认识不全面,从而使其对汽修专业的学习难以深入和进行透彻理解。加上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缺乏有效沟通,使得他们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相互脱节,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最终导致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低,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合理统筹教学内容。
2.3 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评价构建和执行力度弱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汽修专业学校的精品课程教材在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受学科体系教材的影响较大,比如教材编写内容陈旧,与现代的汽车技术与维修技术的发展相脱节,使得学生在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完全照搬照抄汽修理论知识,专业学生对评价体系的执行力度较弱,且由于其疏于对汽车维修技术规范的表述,使汽修专业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执行能力较低,这种以学科本位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评价体系极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倾向,不利于丰富汽车维修专业理论以及扩大指导学生实习的复合型汽修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也不利于提高汽修专业学生的实践转化能力。
3 完善职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运行的解决方案
3.1 提高职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的专业素质
为了提高汽修职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的专业素质,中职汽修院校应当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体化、规模化”的核心能力评价体系。中职院校一方面要引进高水平的、优秀的、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的专职教师以保证汽修专业教学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汽修专业专门的定期培训力度,促进汽修理论与实践指导老师的不断交流,进而提高汽修专业学生对汽车技术和维修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得汽修理论指导与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融为一体,促进教学活动有规律地进行。
3.2 丰富中职汽修专业课程的评价方式
为了丰富中职汽修专业课程的评价方式,需要实施模块式的一体化教学组织,通过对汽车维修人员的必备技能进行培训,按照学生维修能力的强弱进行细致的归纳和整理。在完善汽修专业课程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参照有关交通部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有关汽车维修人员能力标准的相关规定,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制定多元、灵活化的专业课程评价方式,结合汽修在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编写内容具有科学现代化的教学教材。[1]为了保证教学改革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中职汽修学校需要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建立起广泛的社会参与体系,有利于为开展“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打下扎实的实践基础。
3.3 加强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评价构建和执行力度
为了加强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评价构建和执行力度,中职汽修院校应当建设汽修实训基地?,加强学校的汽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学生的汽修技能和汽修兴趣,拓宽汽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渠道,加大对汽修评价体系的执行力度。中职汽修专业院校还应当建立一些汽车底盘实训室、汽车检测中心、汽车电器和新技术实训室等多媒体汽修实训的专业教室,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汽修专业知识,积极参与课堂的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教师和汽修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使其严格遵守汽修操作规程和安全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汽修职业习惯。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