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03 15:57: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鸟的天堂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篇1

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以训练学生语感为主:

1.形象思维训练法: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我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获得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后,借助电教手段播放了“鸟的天堂”录像,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评议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随后让学生看着早上没有鸟的这一棵大榕树,启发学生想想说说,“百鸟欢闹”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当再读到“百鸟欢闹”这一段时,学生已学沉浸在期中,仿佛身临其境,而让学生说说一只鸟的特写景头时,也能说得有声有色,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2. 品词析句比较法:文章的组词成句构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抓住有关的句子进行比较、揣磨、欣赏,不断地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如:教学第8自然段中“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对于“颤动”、“展示”这两个关键字,引导学生用其他词来替换。如用“显示”、“出现”或“抖动”、“晃动”等,用哪组词更好?在讨论、比较中,让学生体会到“展示”是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突出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颤动”是短促而频繁地振动,课文把微风吹动,阳光照耀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不但美丽而且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榕树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这样,关键文字抓住屯,学生品出了精妙词语,咀嚼出了它的神韵,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促使学生语感不断地增强。

篇2

一、抓住核心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小学课文短小精悍、文质兼美,一些文章中往往有一两句“核心”语句,浓缩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和思想感情,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句,把它当成教学的突破口。学生经过读书、思考,理解了句子内涵,也就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内容。

如教学《伯牙绝弦》一文时,我在学生初读文本之后,提出问题:“文中哪句话能证明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学生先是一愣,然后开始埋头苦找,后来又窃窃私语。一生说是“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老师反诘:“或许钟子期只听得懂‘志在高山’呢,那么他能算是俞伯牙的知音吗?”一生补充“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老师又反诘:“或许钟子期只听得懂‘志在高山和志在流水’呢,那么他又能算是俞伯牙的知音吗?”这时学生开始新一轮的静思默想。课堂上静静的,但我仍耐心等待,终于有一群学生兴奋地、异口同声地回答:“是这一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接下来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先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意思,然后从文本拓展开,设计了两个句子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①伯牙鼓琴,志在春风。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春风。”

②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 。”

由于学生理解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含义,这时,他们的答案就精彩纷呈。有的说:“伯牙鼓琴,志在炊烟。钟子期曰:‘善哉,袅袅兮若炊烟’”。有的说:“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还有的说:“伯牙鼓琴,志在雨雪。钟子期曰:‘善哉,霏霏兮若杨柳”……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教师就是在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上做文章,引导学生思考再思考。从而落实了“理解文章内容”的教学重点,又促进了学生的表达,还为第二课时体会“绝弦”的悲怆奠定了情感基础。整节课中,学生开动脑筋,找内容,表述内容,创造内容,思维品质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提问,进行深入思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常常只问一些有关生字读音、字词意思之类的肤浅问题,由其他学生匆匆回答后,接下来的整节课充满了虚假的学生主体性。我认为要真正引领学生发问并思考,就应该在学生初读文本提出困惑时,教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点评梳理,然后以学定教,把课上成有思考、有深度、有启发的探讨交流课。

以下是我在校内公开课《鸟的天堂》教学的开头片段——师:“谁来说说预习了《鸟的天堂》之后有什么问题?”生1:“老师,第二段的第三个字怎么念?”师:“小懒虫,自己查字典。”(师生笑)生2:“文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要加引号?”师:“谁还有类似的问题?”部分生:“我们也是想问这个。”师:“你们读书真仔细,发现了标点符号的运用。好的,待会儿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师简要板书学生的话)……生6:“老师,您不是叫我们写文章要简练吗?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没有什么收获,为什么还要写进去?这不是没话找话吗?”(生笑)师(激动):“你提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你不但认真读了课文,还对作者的表达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建议大家在学文后,都来思考这一点。”(择要板书)……

接下来的课堂,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设想和学生的课前发问相融合,让学生静静地读文、思考,教师在学生答案在心而难以表达的时候给予启发点拨。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教师搭了表达的台,让学生唱表达的戏——生1:“我现在认为巴金爷爷不是没话找话,第一次是总体印象,第二次写局部特点,这样大榕树的形象就更完美了。”生2:“第一次重点写树,第二次重点写鸟。树是静的,鸟是动的。一静一动,就显得生机勃勃。”(掌声)师小结:“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巴金云,树欲静而鸟不止。”(大笑)

……

从以上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了三种方式的处理:对没有很大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对共性的问题,把它纳入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充满创造性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给予积极的评价,并把它作为教学难点之一,在学习文本内容之后突破。

三、培养追问意识,形成思考习惯

篇3

动态生成的课堂,学情灵活多变,常常会出现多元、异质的生成状态。教师要从学情出发,及时捕捉契机,因势利导,顺学而导,对比反思,促进课堂的动态生存。

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学生围绕“天游峰的扫路人的生活究竟累不累?苦不苦?”展开辩论。

正方:天游峰的扫路人工作不累,生活不苦。

反方:天游峰的扫路人工作累,生活苦。

正方:老人虽然每天要上山、下山扫一千八百多级的石阶,可是他每天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因此这位老人的生活是充满诗情画意的。

反方:你见过七十多岁的老人干这么重的体力活吗?我们身边的老人六十岁就退休了,不是养花,就是遛鸟,过着清闲的生活。相比之下,天游峰的这位老人的生活是不是太辛苦了?

正方:天游峰的扫路人生活并不苦。老人每天所做的工作,在别人看来可能是辛苦的,可对于他来说却是充满乐趣的。这就好像你非常喜欢一首歌,一遍遍地听,一遍遍地唱,你会觉得累吗?不会的!这就叫做苦中有乐!

反方:天游峰是那样的高而险,游客们登山都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而这位扫路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要一上一下地打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该是多么辛苦呀!山中虽然有清泉、大米、青菜,可光吃这些营养也不够呀!整天虽有花鸟作伴,没有人和自己进行交流,又该是多么的孤单呀!

……

针对课堂中动态生存的教育资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同异比较,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学生认识逐步清晰。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扫路人以苦为乐、热爱生活、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语文教学也就有了深度。

二、 捕捉亮点,激活思维

随着学生激情的迸发和学习智慧的释放,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不期而至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学生智慧的闪光点、思维的兴奋点。教师应善于捕捉,智慧引领,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学生大体认识林冲是怎样一个人后,于永正老师又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找出林冲品格中最突出的“让”字,并且依托文本对“让”字进行拆解,拆分出“礼让”、“谦让”、“忍让”、“宽让”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更深处。

师:再读,读三、四、七自然段,课文里出现好几次,只有会思考的人才会发现。思考最重要。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有想出来了吗?

生:让。

师:(板书)让是一种美德。大家看,一个让字概括了林冲的为人和人品,一个忍,不能算是好汉。人品是最重要的。请大家读第三自然段前五行。

生:(齐读)

师:高度概括,但有好多种的让。读第五行,写的是什么让?前面加个字。

生:加一个谦字。

师:这里还不到谦虚。是出于一种礼貌。

生:礼让。

师:齐读。

生:林冲转身一看―

师:是不是出于一种礼貌。这种让是礼让。听老师读下面的,下面是一种“让”。

这是一种什么让。试想一下,如果林冲是鲁智深、武松,会怎么样?

生:打他。

师:出言不逊,出口伤人。污辱人格。这是一种什么让?

生:忍让。

师:这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非常了不起,这是一种什么胸怀,境界,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可林冲忍了。

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你看洪教头气势汹汹,卖弄自己。大叫“来来来”。林冲“只好”了,划出来,从“请教了”三个字当中,从“只好”这一词当中,这又是一种什么让?

生:谦让。

师:谦让,这又是什么胸怀。刚才被骂得狗血喷头。他牢记一个字,做人要让。后退一步,海阔天空。记住这些至理名言。还有谁没读书。(送话筒,扶肩)

生:读第七自然段。

师:读得好。注意这个字,我把它写下来。“扫”。

生:读。

师:林冲见洪教头脚步已乱,没有劈头盖脸地打,而是扫。看插图。

生:看。

师:林冲的棒是贴着地面扫过去。从“扫”字当中,你又能看出林冲这是什么让?面对洪教头如此无礼,气势汹汹,非把林冲结果了。可林冲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一扫。用的劲大吗?劲大会怎样?

生:会打折了。

师:从后面可看出。

生:灰溜溜地走开了―

师:他还能爬起来能走,足见林冲用劲不大,没有朝死里打。难了。听于老师读。

生:听。

师:知道这是什么让了吗?举手太少,再读。

(没有急于将答案告知,而是引领学生步步深入,披文入境。)

生:再读。

师:这又是什么让?举手告诉大家都在思考。

生:退让。

师:林冲把棒一扫,只是打倒,没有打伤,没有以牙还牙,手下留情,见好就收。手下留情叫什么让?

生:故让。

师:什么叫“故让”。

生:故意让。

师:后退一步天地宽。这是什么让?

生:宽让。

师:得饶人处且饶人。林冲的为人中,最突出的是一个让。这就叫英雄。小说是写人的,因此我们要读懂小说中的人。

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互动时,常常会出现一些理解创新的亮点,这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的顿悟、灵感的萌发,教师应及时捕捉、充分肯定。学生在他的引导点拨下,不仅认识到了武艺高强、谦逊和善的林冲,也结识了大气宽让、忍辱负重、心地善良的林冲。

三、 善待错误,正确引领

新课堂关注了以人为本,学生的回答有时让人始料不及,语惊四座。教师应该耐心善待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反思,在思考中发展思维。

在《鸟的天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时,一学生冷不丁地问:鸟儿通常都是晨出暮归,天亮就离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早晨,怎么会看到课文中所描绘的众鸟纷飞的情景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沸腾了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

师(惊喜地笑着):看来大家在这段课文中,发现了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不过要马上回答,可能会不那么全面、深刻。怎么办呢?

生:仔细读书,查找资料……

师:对,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请同学们各自再读书,再思考,力求从书上找出答案。老师这儿还有些资料和图片,说不定对你们有用,如需要,就请来拿,好吗?

(于是学生再次投入读书当中,教师也“钻进”学生群里,与学生共同探讨。不一会儿学生便迫不及待地汇报起来。)

生(那个提问的学生):老师,我通过认真读书以及和同桌交流,搞清楚了这个问题。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就离巢觅食,但这是在树木较稀少的地方出现的情景,因为鸟儿晚上宿在树上,一早就会飞出去觅食。如果在较大的树林里,往往整天都会有很多鸟儿栖息在一块儿,那是由于树林里本身就有足够的食物。像这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上虫子、果子、嫩叶等食物一定非常丰富,鸟儿当然不愿再远行了。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我欣赏你的探究精神。

生: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鸟儿晨出暮归,这是自然规律。这儿之所以一大早就会出现众鸟纷飞的情景,是因为其他地方的鸟儿看到这里环境优美,气候温暖,食物丰富,树大叶茂,所以慕名而来。

师:好一个“慕名而来”,你真会思考。

生:我还有补充,这儿不但自然生态环境好,人们的保护意识也很强,这儿的人们不许捕鸟,怕破坏自然环境,这样,有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有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啊!

师:是的,你很会概括。不管是留巢不出的鸟儿,还是“慕名而来”的鸟儿,它们都在这儿找到了安宁与幸福,享受着自由与快乐,怎么舍得离开这“人间天堂”呢?

生:(兴奋地接着说)鸟儿每天为大榕树捉虫、施肥、唱歌,不仅给大榕树带来了生机,还增添了欢乐,所以树也离不开鸟。

生:鸟儿离不开树,树离不开鸟儿,人们也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鸟与树是那么和谐,人与自然也是那么和谐,怪不得巴金爷爷情不自禁地赞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篇4

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创设情境开展竞赛、电教手段等导入课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我采用了电教手段――用课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实物直接感知观察的基础,以课件情景为补充丰富孩子们对课文所表述内容产生喜爱的情感,为后面进一步形成更深切的感情打下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辩。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讨论、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见解,使小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还记得我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的很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最后,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

2 读与练同行,促进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练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九色鹿》一课,我就设计了这样的读写点,让学生帮国王写一份告示,召告天下百姓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这正好与开头的皇榜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希望通过让孩子站在国王的角度写这个皇榜,让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得到提升。这样的练笔设计,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成功地完成了读者角色与文本角色的心理对接,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言作者未言,言自我欲言,此刻的练笔设计是有声胜无声,促进了学生言语表达的提高。

3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背诵十分重视,但这一教学理念在现代人眼中似乎显得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是有它一定的道理的,只是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使学生的学习易陷入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应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从中可以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言语文字的优美。

如我在教学《万年牢》一文时就尝试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先谈谈读完课题后的疑问,此时学生的兴趣很大,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内心所想:有的说:“万年牢”是说某种东西特别牢、耐用;有的说可能是有人犯了错误,要坐一万年的牢狱,就叫“万年牢”……同学们听着伙伴们的回答都把猜测的目光投向我。面对一个个天真活泼、求知欲很强的孩子,我因势利导地说:“你们刚才的想法都很好。那么课文中的‘万年牢’到底什么意思呢?还是让我们先认真读完课文后再下结论吧。”当学生第一次读完课文,’没有找出明显的答案时,学习兴趣变得有些低落,于是我又向学生提出:“‘万年牢’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面对这些易解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又一次高涨,很快就找出了答案,有的甚至还提出了有难度的问题: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万年牢”的不同含义,引导他们在组内交流之后再向班级汇报。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交流体会三处“万年牢”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又如;我在《鸟的天堂》一课教学结束时,其中一位学生提出了“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了就离开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时是早晨,怎能看到众鸟纷飞的情景呢?又怎能说这儿的确是鸟的天堂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这个问题,我又让学生通过读书,查阅大量的资料相互交流,最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深化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主题。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让学生读代替教师讲,能更好地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4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提高阅读质量。

学生是学习和教学的中心,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的积极性。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有很大的改进,如在课堂上改教师讲为引导学生读书、看书,课堂上重视学生质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但往往因课堂教学的时间短,难以真正放手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学习的效果。

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化特征、心理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即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后进生的“达标”学习,有利于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

篇5

1.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创设情境开展竞赛、电教手段等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我采用了电教手段--用课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实物直接感知观察的基础,以课件情景为补充将孩子们喜爱的情感,为后面进一步体会感情打下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辩。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讨论、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见解,使小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还记得我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的很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最后,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2.读与练同行,促进言语表达

练的形式可以多样,比如《九色鹿》一课,我就设计了这样的读写点,让学生帮国王写一份告示,召告天下百姓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这正好与开头的皇榜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希望通过想通过让孩子站在国王的角度写这个皇榜,让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得到提升。 这里的练笔设计,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成功地完成了读者角色与文本角色的心理对接,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言作者未言,言自我欲言,此刻的练笔设计是有声胜无声,促进了学生的言语表达。

3.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背诵十分重视,但在现代人眼中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是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从中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第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言语文字的优美。如我在教学《万年牢》一文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先谈谈课题后的疑问,此时学生的兴趣很大,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内心所想:有的说:"万年牢"是说某种东西特别牢、耐用;有的说可能是有人犯了错误,要坐一万年的牢狱,就叫"万年牢"……同学们听着伙伴们的回答都把猜测的目光投向我。面对个个天真活泼、求知欲很强的孩子,我因势利导地说:"你们刚才的想法都好。

篇6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其问题在于我们教师,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亲切的话语、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通过注视、微笑、点头、手势等方式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表见解,提出疑问;在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质量高与低,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告诉他们能站起来提问是有勇气的表现,是积极参与新知学习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对于学困生,如果他们愿意提问,更应积极鼓励、耐心倾听,保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一次,我在教学“篙”这个生字时,把“篙”写成“蒿”,一个平时默默无语的学生举起了手,指出错误,于是我热情洋溢地表扬了他,这个学生自信的风帆高高扬起,从此提问的热情也更高了。

二、善于引导,使学生乐问

回顾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填鸭式”的教学,几乎没有让学生“问”的机会。导致学生不爱问、不想问。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如一位教师教《鸟的天堂》时,在学生已明白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出示两个句子:A.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B.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读了这两句话,你发现问题了吗?学生纷纷质疑:课文中说是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 “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呢?很多树在一起才能称为“树林”,而“鸟的天堂”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树林”呢?在本片断的教学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正是因为执教者从文中的“矛盾”处入手,创设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主动地提出问题。

三、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善问

文章的题材来源于生活,丰富有趣的生活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景,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于无疑处生疑”,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主动探索,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谈看法,摆见解,互相讨论。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批判性的问题,然后再去解答问题。学生也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这样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如在学习《失街亭》这篇课文时,有的学生问:诸葛亮斩了马谡之后,他又做了什么?这样可顺势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自行求解。

四、在探究学习与合作交流中增强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教学的起点和开端,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才能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获得新的发现。新课程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动脑思考,并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除了上面的,还应教会学生围绕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等内容大胆地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有的是深层次的,具有较高和很高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分辨问题高低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梳理出来。这样逐渐培养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善于在关键处提出问题。

五、注意学习中的反思,深化问题意识

篇7

叶圣陶先生提出:“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其核心就是提倡课外阅读。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学习语文不能只限于课堂,应课内外结合,强化课外阅读,实行课内外阅读一体化,扩大学生阅读面,增加学生阅读量,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篇8

一、研究背景

现阶段教育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利工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大。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多媒体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也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目前学校中使用最多的辅助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也因此具体化,变成直观的、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如果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就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对于新课程的改革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问题和解决对策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学生对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兴趣也越来越大。语文课堂中普遍应用录像、幻灯、投影、计算机软件等信息技术再现课文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但笔者发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整合,本文阐述了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问题1]:在多媒体教学初步开展时,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一节语文公开课,许多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才设计出精美的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

[对策1:化难为易,丰富语文教学的资源。]:影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普及的原因,除了硬件数量的不足之外,最重要的则是相关课件的匮乏以及制作课件的困难。而丰富的资源是整合的重要条件,是否可以另辟蹊径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网络上已有的资源。网络的资源逐渐增多,教师可以花一部分时间搜集和整理,每人负责整理几个单元,然后一起共享,这样可以实现时间和效率的最优化。

二是购买现有资源库。目前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增多,学校可适当购买一些,组织电教人员下载,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如果现成的课件不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可考虑利用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合与加工。如此轻轻松松,何乐而不为呢?

三是由教师自己制作和开发优秀课件和教案,这样针对性也更强。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课件的软件,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用比较流行的、功能强大的authorware、flash等多媒体制作软件,辅以专门的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及动画软件制作完成。当然,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一般的课件不妨就试试使用易学易用、效率较高的powerpoint软件,其功能虽然没有authorware、flash强大,但是效果也是不错的。

诚然,目前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将现有条件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率,还是有很多要做的事。

[问题2]: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尝到甜头后,便对此奉若神明,于是在课堂上为了追求视听效果而使课件内容华而不实,从头到尾都是多媒体课件。外观精美的课件固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若界面色彩过于艳丽、界面过于花哨,反而适得其反,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件本身上,对教学内容却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传统的小黑板、教学卡片、挂图等成本低,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被放弃了。语文课堂的形式就是不断点击鼠标,教师作为放映者,主要的任务是读出屏幕上的内容。教师的语言、示范、手势、表情甚至书本与实验都被机器代替。

[对策2:突破重难点,适度恰当选择课件]:“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学媒体的采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来选择,将不同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常规教学手段也有许多特色功能是不容忽视的,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时髦。教师在设计课件应把精力集中在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上。每一节课突破一、二个难点足够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真正把教师感到难以讲解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不是每个课时都适用于课件制作,正确选题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那些常规教法就能较好实现的教学目标,就没有必要浪费人力、物力,用课件辅助教学。课件应该对课堂教学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苦为乐等作用,决不能牵强附会、画蛇添足。

[案例与反思]:在教《我的战友》一文时,我不是马上呈现多媒体,而是先让学生通过文字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让学生跟随作者去想像、去感受、去领悟。在讲到“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句话时,我开始用网络及多媒体出示了声像结合的被火烧的画面,同时也出示了千斤巨石的画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联想:巨石稳如泰山,一动不动;巨石经烈火不化,身体虽化了,但精神永不灭。从这不难看出,学生从前两点的形似理解到神似理解,不失为一项创造。

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点拨,整节课的多媒体课件操作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控制。教学内容虽然只有一部分采用多媒体来实现,但是教学效果却是非常不错的。我们平常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菜单、按钮和图标,最好支持鼠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操作。为便于教学,尽量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方便前翻、后翻、跳跃。

[问题3]:有些语文教师常常担心上课时操作失误,为了图个方便,就让计算机老师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要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展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更有趣的是,笔者曾多次看到,由于教师在操作电脑时多按了一次键,电脑便将下面还没有教的内容已经展示出来了,使执教者尴尬不已。

[对策3:科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演变成了“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被动性。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有利于教师的教,更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我们可以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者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通过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资源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

现代化的技术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思想与之相适应。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必须时时以学生为中心来提醒自己。课件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布局要突出重点,同一画面对象不宜过多,避免或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无益信息干扰。注意动物与静物的色彩对比;前景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线条的粗细;字符的大小等等,以保证学生都能充分感知对象。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文字显示数量,因为这些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干扰学生的感知。

课件结构可采用模块化,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能力。能力较强的教师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让自己的教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多媒体教学之精髓。

[案例与反思]: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发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丽。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我适时播放鸟活动时的视频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中。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在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索,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教学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是小学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插上翅膀,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生动而充满活力。信息技术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机遇,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的人才是实现整合的目标。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将为之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 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1,(1、2)

[4] 刘向永.解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3)

篇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有目共睹,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课堂信息量大、手段的直观形象、查资料方便与快捷能等,但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并不一定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理性的反思,有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有效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是我的一些认识,以供与同行共同商榷。

关键在“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有机整体中,而不是信息技术和课程的简单相加。比如小学语文教学是主体,是教学的目的;信息技术是手段、是载体,所以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紧紧围绕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和改善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把信息技术巧妙地应用和融合在课程实施中,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将传统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如果让信息技术唱了主角,把课程目标冷落一旁,就是本末倒置,与整合的初衷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了。

有一节语文课,小学语文第十册《鸟的天堂》,这是巴金的文章。本文主要通过语言的美来体会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让学生感悟文章动态、静态的美。在这堂课上,老师运用了丰富的图片、动画、声音,展示了大榕树的美,学生在网上查询了相关知识,老师还设计了画榕树的环节,忙了半节课却忘记了这是一节语文课,黑板上连课题也没写,板书也是课件展示,范读课文也用课件代替,这样忽视了身边资源(黑板、老师)的利用。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是很重要的,如果老师能亲自范读、指导学生朗读,效果肯定会好一些,显然这节课少了语文课本身具有的特点。

恰如其“分”。分就是度。计算机是魅力无穷的多媒体,集图、文、音、像等功能于一体,为当今改进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首选的“好帮手”,但效果好,并不等于应该“每课必有”,“多多益善”。每节课安排的内容不同,各自的重点、难点、疑点不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应不同。如果技术手段过于耀眼、过于炫目,必然会增加课程容量,冲淡中心内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不利于课程知识的吸收,所谓“过犹不及”,在整合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中要始终把握好度,即内容适当、恰如其分。信息要适度,内容要有代表性,资料与教材内容相统一,要有助于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并留足学生与教师充分交流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不要在不适合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中为使用而使用,也不能过度使用多媒体,造成杂乱无章,牵强附会,主次失当的现象。

篇10

儿童在入学前已基本掌握了口头语言,入学后学语文,虽然口头语言尚待继续提高,但重点和难点,无疑是书面语言的读与写。加上汉字这种表意文字的特点,远比表音的拼音文字复杂。因此,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任务特别繁重。我们说一个人语文功底不扎实,往往是由于文字功底不扎实所致。文史学家周汝昌先生读了《一屋子大学生写不出“钥匙”二字》,感慨良多,写了篇短文呼吁教育专家“多动动脑筋”寻找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总钥匙”,正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反思我国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讲问,学生答读颇为忙碌,但一堂课下来往往很少用笔,语文课成了“君子动口不动手”。二、对“习得”过程与讲析过程的反思

我国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心理语言学”认为,每个人的第一语言(母语)都是在他一岁半到六岁之间,随着发育成长而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自己获得的,这就称为“语言习得”。这种习得过程,一无专职教师,二无专用教材,三无专课讲授,四无强化训练,其习得的迅速、高效与进入学校后“学得”书面语言时的困难重重,形成了鲜明反差,其原因何在,值得我们反思。当然,儿童学前期的“习得”与上学后的“学得”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无定的,自然而朦胧的;而后者是规定的,自觉而明确的。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把两者对立起来,儿童在“习得”过程中固然不免有某些“学得”因素;而儿童在“学得”过程中,更应当借助“习得”的规律,借鉴“习得”的经验。即应当注重自主的实践演练,在生活中运用。现在的问题是语文教学总是有意无意地违背了母语的习得规律,如课堂教学过程以讲解提问分析为主,割断了与生活交际的联系。学生在瞄准考试的题海中沉浮,既失去了主体地位,又缺少真正的语文实践。

三、教育是永远指向未来

篇11

一些老师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花了大量精力在越来越新奇的教学设计,越来越精美的教学课件,越来越热闹的小组讨论上。但这些“繁华”过后,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呢?一晃而过,让人眼花缭乱的课件,留给学生回味的也只能是几声喀嚓喀嚓的声音和几张美丽的图片了。乱哄哄地讨论看似热闹但大多缺少明确的指向,学生海阔天空,甚至胡言乱语,却一概受到肯定鼓励。其实,一节好的语文课,应重在求“实”。教师怎能单纯地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而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呢?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如同给学生打开了一扇面向生活、社会、世界的窗户,让他们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引发了学生更为深刻的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无疑是大有益处的。在这几节语文课堂上,我们也看到了这几位语文老师在自己的课中设计了拓展练习,以此实现语文走向生活,走进更广阔天地的目标。基于对语文新课程实践的一些感悟,我认为语文拓展延伸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拓展要适当,要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征,使拓展内容和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不能不着边际。拓展的关键在于在尊重学生学好教材、立足课堂的基础上作必要而有效地拓展延伸,以实现学生学习上质的飞跃――超越教材、超越课堂。

2 语文课堂应是平等、和谐的课堂

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助孩子们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知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在这几个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3 语文课必须让朗读扎根于课堂的沃土中

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结构紧凑、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思想内容积极向上的小短文,有写景的,有状物的,有记人、叙事的,每篇课文在写法上都有其独特之处。教师在教学时,应给学生以整体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心去读,自己去慢慢琢磨文章的写法特点,细细体会文章所表述的意思及其创设的情景。学生读出味道来了,自然就有了学的兴趣。不能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否则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会是片断的、零散的。例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不能将每一段的段意、写作方法和中心思想分隔开来讲解,而要紧扣文章的主题,让学生能跟作者一起乘着小船领略“鸟的天堂”,一同享受那令人心醉的美丽景象,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语文的学习在于培养语感,而语感来自多层次的朗读。平时,我们很多老师让学生草草读过课文就迫不及待地“启发”学生去讨论回答问题,表面上课堂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的思考理解缺乏深度,因为学生对文本了解不够。课堂轻视朗读,不与文本潜心对话,再精彩的文章到了学生口中,也会变成苍白、空洞的谈论,又何来情感、美感?有人这样说过“朗读训练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使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兴奋起来。”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我觉得,课堂环节无论怎样灵活多样,应保持语文本色不能变,必须让朗读扎根于课堂的沃土中,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

篇12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积累,谈一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图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他们而他们亦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

其次,要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于是才能积极的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还记得有老师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老师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的很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最后,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二、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背诵十分重视,但在现代人眼中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是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从中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第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言语文字的优美。如我在教学《万年牢》一文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先谈谈课题后的疑问,此时学生的兴趣很大,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内心所想:有的说:“万年牢”是说某种东西特别牢、耐用;有的说可能是有人犯了错误,要坐一万年的牢狱,就叫“万年牢”……同学们听着伙伴们的回答都把猜测的目光投向我。面对个个天真活泼、求知欲很强的孩子,我因势利导地说:“你们刚才的想法都好。那么课文中的‘万年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后就知道了。”当学生第一次读完课文,没有找出明显的答案时,学习兴趣有些低落,于是我又向学生提出:“‘万年牢’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面对这个易解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又一次高涨,很快地找出答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万年牢”的不同含义,组内交流之后在班级汇报。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交流体会三处“万年牢”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又如;我在《鸟的天堂》一课教学结束时,其中一位学生提出了“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了就离开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时是早晨,怎能看到众鸟纷飞的情景呢?又怎能说这儿的确是鸟的天堂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这个问题,我又让学生通过读书,查阅大量的资料相互交流,最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深化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主题。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让学生读代替教师讲,能更好地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三、引导自主合作,提高阅读质量

学生是学习和教学的中心,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的积极性。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有很大的改进,如教师在课堂上改教师讲为引导学生读书、看书,课堂上重视学生质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但都因给的时间短,没有真正放手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学习的效果。

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化特征、心里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即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后进生的“达标”学习,有利于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分工合理、内容恰当。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每个成员在小组里都要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因此,选取合作的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具有合作的价值,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评估性。科学的评价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关键,为下一次开展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给达标者予以鼓励性的评价,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其体会到自己的进步,消除后进生的自卑感,使其增强自信心。实施评价时,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要评价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要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要关注他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