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3 15:57: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文化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文化工作计划

篇1

在全县教育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热潮。把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与落实教育工作要点紧密结合,与“两进”活动紧密结合。组织开展宣讲、辅导、座谈及学习成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群众满意学校”创建活动。

二、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以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健康发展为核心,以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安全管理为重点,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转岗培训、公开招聘等途径,解决幼儿教师紧缺问题。创新管理方式,对各乡镇内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采取县级审批、乡级管理的方式,严格民办幼儿园申报、审核、批准程序,强化日常监管。认真清理整顿民办幼儿园,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严禁任何形式“虐童事件”的发生。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尊重儿童成长规律,注重开发智力、培养兴趣,坚决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工作,科学规范村级学校或教学点,完善集中办学学校的食堂、宿舍等后勤保障设施。抓好农村中学撤并前的常规管理,保证工作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籍管理,严把入学、转学关,坚决控制学生进城择校现象。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扩大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关注留守儿童、特困家庭子女、学困生等特殊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协同公安、消防、工商、卫生监督等部门,做好校外住宿生管理工作。

3.稳步发展高中教育。树立“品牌”意识,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注重学校内涵建设,努力提升教科研工作的整体质量。发挥学校特色优势,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积极争创省级示范普通高中。扩大高中办学规模,提高全县人民的受教育程度,逐步普及高中教育。严格执行《黑龙江省中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规范学籍变更程序,严格执行休学、复学、转入、转出、退学等学籍变更标准。做好学生信息采集及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工作。精心组织高考工作,做好报名、资格审核、监考程序和监考纪律培训等工作,确保高考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4.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抓住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县这一机遇,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争创省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加大职教中心学校招生工作力度,落实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引导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向职教分流。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扩大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多渠道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实用人才。

5.优先发展民族教育。贯彻落实中小学民族“双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突出民族学校特色办学,注重文化艺术传承和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开展民族教育经验交流活动。深化蒙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蒙古族学生蒙语会话能力为宗旨,全面开展教研、科研、竞赛等系列活动,促进课程改革理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开展蒙古语诗歌朗诵会、蒙文书法比赛、学唱蒙古语歌曲、蒙语讲故事比赛、学生才艺展示等活动。

6.规范发展民办教育。依法规范民办教育机构,严格审批程序,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监管和指导,清理整顿违规办学,取缔非法民办教育。规范校外租住业主的行为及非在职教师举办补课班的情况。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增强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标准意识,维护大局,服务基层。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点抓好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演讲、竞赛、评优选先等手段,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治理和规范教师乱补课、乱订资料和招收住宿生行为。

3.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健全教师奖励机制,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为教师个人成长创造良好机遇和环境。

四、改善办学条件

新建幼儿园3所,续建村级幼儿园2所,维修蒙古族中心幼儿园等11所;完成第一中学综合楼、第二中学教学楼、蒙古族中学食堂等续建工程;加快建设第三中学食堂宿舍;启动红旗小学移址新建和聋校综合楼建设工程;改善北完小学、红旗小学、江湾小学等学校及幼儿园的内部条件;改造薄弱学校校舍和设施。

五、规范学校常规管理

1.规范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落实好饮食、交通、消防、治安等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严防发生重大责任性安全事故。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接送学生车辆向标准校车过渡。开学初,各校要集中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按轻重缓急建立台帐和整改计划,确保新学期初平安顺畅。

2.规范财务管理。认真做好贫困生补助、爱心工程等资金发放工作,严格按照制度规范操作,堵塞各种漏洞,要好事办好。坚持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严格执行公开、公示制度,严禁乱收费,规范服务性收费。

篇2

(一)我们以在xx村开展新民居示范村建设试点为契机,按照“科学规划、集约利用、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来整治村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建设特色民居、加强生态保护,并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应x县实际的新民居建设道路,为全县铺开新民居示范村工程建设积累经验、提供借鉴。以此来推动我县新民居建设、土地集约利用和新村建设形成亮点、创出特色、走在前列,成为新民居建设的典范。

(二)我们明年拟顺利完成xx二村整治工作。xx村xx年已投资3万元,完成村规划修编,土地政策处理、屋基安排都已落实完毕。明年内拆除所有露天粪坑;投资12万元建造公共厕所4座;投资60万元硬化两支横路xx米。xx村已投资5万元,完成村规划修编;明年内拆除所有露天粪坑、建造公共厕所;投资10万元,完成4000米排污管道铺设;自筹5元,完成村内供电线路改造。

二、加强环境整治,完善垃圾处理体系。

今年5月中旬,xx镇顺利展开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试点工作。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已实现了垃圾定点收集、定期清理,农户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 90%以上,工业垃圾处理率达100%,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较好地转变了农村群众的卫生观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是广大农民改变生活方式的一次历史性革命。目前我们就碰到以下四个主要问题:

1、分捡不到位,垃圾量(不可降解)大;

2、垃圾降解速度慢;

3、管理机制不完善;

4、工资报酬落实不到位。

我们明年将继续完善试点经验,积极破解分拣场卫生、运作、标准等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通过走市场化与公益化相结合的道路,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注重实际效果,坚持长期运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及时推广,创造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经验,推动农村卫生综合化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运作道路。

三、有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工程”。

篇3

二、 安全生产目标

(一)、把各种事故死亡人数全年控制在镇目标范围以内。

(二)、杜绝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伤亡事故。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重点对剧毒物品和液化气销售单位进行定期排查,强化危险化学品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安全管理监督。

(二)、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加大施工工地检查力度,定期对本辖区内的在建工地安全生产工作的督促。

(三)、烟花爆竹安全工作。继续配合镇安办,辖区管段***抓好烟花爆竹的储存、经营、使用等环节的整治。落实烟花爆竹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抓好农村危房的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排除隐患。

篇4

党的十以来,我国新农村建设进入了全面、快速、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中国梦正指引着全国各族人民向着和谐社会大步迈进。依靠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富裕起来的农民,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对了解党的政策、方针的时效性、全面性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如何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让他们的思想意识有所转变,使其受教育、受鼓舞,全身心的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去,这是对新农村文化广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如何让农村文化广播工作更好地适应并服务新农村建设,让基层老百姓及时掌握党的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是摆在基层工作者眼前的迫切课题。现就新农村文化广播工作的现状、发展等方面浅谈几点看法。

1.农村文化广播工作的现状

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文化生活也有了明显提高。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农村文化广播工作建设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的贫乏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这与当前经济社会全面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格格不入。目前基层文化广播事业的建设滞后现状表现有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

(1)部分乡镇领导重视不够。少数镇党委政府对农村广播不十分重视,认为有了电视,又有互联网,听不听广播无所谓,没有督促镇村按时按要求转播,广播设施成了摆设。

(2)农村广播工作缺乏长远规划。由于体制改革原因,造成农村文化广播工作人员人心不稳,工作中情绪不高,思想涣散,无法制定长远工作规划。另外,很多地方基层文化广播工作的人员都被借用到乡镇政府从事其他行政事务中去了。无人干事,无事要干,何谈发展。

(3)建设资金相对缺乏,硬件设施跟不上。一是基层文化广播事业基础设施投入较少,甚至与财政脱钩,业务活动经费严重短缺,部分公共文化广播事业机构运转艰难;二是文化广播事业活动场所被侵占或挪作他用现象较多,造成了文化广播阵地逐渐萎缩,导致“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枚章子”的现象出现;三是时由于资金缺乏造成设备完好率未达到要求,极少数乡镇设备坏后不及时维修,致使广播节目不能正常转播。

(4)农村文化资源缺乏。目前农村文化广播事业资源相对匮乏,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同时,由于监管不到位,加大了低俗文化在乡村快速蔓延。另外,农村文化资源相对较少,完全没有消费开支用于农民订阅书刊报纸,农民群众受到先进文化教育熏陶的机会稀少,低级趣味文化便有机可趁。

(5)农村文化广播事业发展不平衡。县城所在乡镇或靠近市区的郊区乡镇文化广播事业活动发展相对较好,有民间艺术团、舞蹈团、乐器演奏队、健体中心、乒乓球馆、羽毛球等较多文化服务和文化体育设施,能够满足百姓诸多方面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可是少数偏远些乡镇就差距很大,文化广播活动场所简陋或者根本没有,文化广播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即使有个别的民间腰鼓队,秧歌队或者其他唢呐乐队等,也是为农村红白喜事,开张庆典服务的。

2.齐心协力抓好农村文化广播建设

如今在建设新农村大好形势下,农村文化广播事业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党的十再次强调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开始重视发展文化广播事业,在奏响总基调的氛围下,我们基层广播工作者更要克服困难、鼓足干劲,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广播事业。笔者在基层多年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建议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加强农村广播工作的管理。对调频广播网络覆盖、设备维护运行、节目转播、广播维护经费使用管理等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了督察、调研。针对有的乡镇村组不按时开机、转播,有的对广播设备损坏后维修不及时等问题,建立农村调频广播运行维护长效管理机制,及时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

(2)建立乡镇广播网络管理体系。建立乡镇成立农村广播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党政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文化服务中心、财政所、派出所等相关人员任成员,建立乡镇广播网络管理体系。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指派1-2名职工任建设管理专职工作人员,专项负责辖区内广播网络建设管理。建立广播监听网络,每个行政村(每组广播喇叭)设一名广播监听员,监听广播是否正常运行,节目内容是否违反相关规定。做好监听记录,如发现问题或事故,及时向所属镇(街办)文化服务中心报告。

(3)扩大覆盖,增加广播喇叭密度。“合村并组”后,现有行政村组面积大了,人口多了,已安装的喇叭一方面不能无缝覆盖。为使边远农村、丘陵岗地的农民群众都能听见广播,需扩大覆盖,增加喇叭密度。

(4)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创新新农村建设,就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筹规划,配套建设,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开展村镇基础设施配套,让久违了的农村广播真正切切的响起来,使之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加快农村社会文明进步的迫切需要,也是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5)实现广播、电视“两网合一”。现阶段发展农村广播,就是利用现有有线CATV网络电视系统中87~108MHZ这一广播专用频段,来传输农村广播信号,传输网络不需要任何改造,无需二次投资。借助有线电视HFC网络进行市、县、乡村的三级广播信号传输,实现农村广播、电视“两网合一”。

3.结束语

农村文化广播是农村思想文化的主阵地,是农民了解外界信息的主渠道,是三农建设的好帮手,建好、管好、用好、发展好农村广播对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助推三农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占比重较大,“三农”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发展的大计。因此,发展农村文化广播事业,壮大农村文化广播产业,是当前农村文化广播生存发展之道。发达的农村广播网络对进一步落实党的“三农”政策,调动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以新《课标》为引领,立足我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坚持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围绕“真实、有效”的教研主题,以研促教,立足课堂,努力实现“扎实、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重点:

1、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健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教研,立足校情开展教研活动。

3、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

1、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率

本学期采用新教育本课框架,一年级为单位,分单元备课,要求教师要认真把握教材,研读教参,抓住重难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本学科的优秀教案,教案尽量达到适合同头课老师上课,但是每位教师在上课前要对教案进行修改,加入自己对教案的理解和设计,课后还要写出教学反思,坚持“个人精备+集体讨论+个人修改”的集体备课制度。对于作业的设计与批改,要认真对待,每月要接受学校的检查,不仅次数要达标,(语文作业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少于50次,作文每学期16次)对于作业的设计、批改情况、学生的书写等方面也要力求达到要求。

2、强化课改意识,改变教研形式

本学期将继续努力探索课程改革与提高教育质量相结合,促进两个发展:即教师发展、学生发展。首先,我们要“研”起来,一改往日的研课模式。本学期,我们的教研活动要努力在“实”上下工夫,在“新”字上做文章,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本学期教研活动基本上采用集中与分散,集体学习与分组研讨相结合的办法,使教研活动丰富多彩,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尽量做到每次每人都有意见或建议发表,努力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本学期继续采用同题异构的教研模式,同年级的老师针对同一课在其他班进行磨课,同级老师再在一起研课,指出执教老师课堂上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修改,最后再上我们学校的教研课。本学期我们观课、研课还在周三上午的时间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使每次研课都能让老师从中有所学习,有所收获。同时,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熟读牢记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与行为。

3、丰富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1)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要求,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各年级探讨本学期的班级活动。

(2)继续加强新课程实施的研究。着重加强对一年级、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三至六年级主要以加强习作指导和作文讲评的研究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不搞花架子,做到“真实、有效”。

(3)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反思。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为学生示范。

(4)坚持集体学习研究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做法,语文组每位教师都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除了参加学校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外,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修内容,重在提高个人的素质品味。

(5)重视教学质量的考评工作,认真做好教学的测评工作。各年级要根据年级的教学实际,搞好教学测评,及时检测,及时考评。另外,平时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布置教师自己设计的作业,少做练习册,多布置开放性的作业,少做标准答案,在作业这一环节也要尽可能体现自主的特点,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写字与朗读的训练,把学生的写字与朗读列入到考查内容上来。

(6)开展课改研究活动。一是每周进行两节的教研究活动课;二是根据学校计划,本学期新教师、老教师每人上一节观摩课,共同学科的老师研讨,在活动中,要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

4、组织各项活动和竞赛,创设展示才华的平台。

(1)举办读书节,进行读书竞赛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读好三本书,开展大量阅读活动,并要求做好读书记录和古诗词的积累与背诵。同时老师要每人研读一本教学专著,和学生一同成长。

(2)举行课堂教学汇报课。

(3)各年级组织学生参加专项竞赛,如写字比赛、作文比赛、朗读比赛等。

(4)作文兴趣小组加大力度开展辅导工作,培养写作苗子。

(5)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积极参加镇教育学会分会的评比活动。

(6)是社会调查活动。鼓励每个年级有计划的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走出校园,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四、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及各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制定教学进度表。

3、备课、学生作业月查。

三月份:

1、常规教学;

2、认真上好教研课。

3、备课、学生作业月查。

四月份:

1、认真上好教研课;

2、集体备课研讨;

3、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4、备课笔记、学生作业月查。

五月份:

1、优秀作业展评;

2、校园读书节活动

3、认真上好教研课

4、备课、学生作业月查。

六月份:

1、备课、学生作业月查

2、上交各项资料;

3、期末测试。

20xx-20xx学年农村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二)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本着以教师为主体,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引领,围绕“立足课堂,深化课改,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教研主题,以研促教,立足课堂,扎实有效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实现“扎实、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创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完善、规范教学行为,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益,教育教学有实效。

2、健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教研,立足校情开展教研活动。

3、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语文能力的提高。

4、加强科研指导,大力推进语文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5、精心打造自主高效课堂(模路、小组打造和课堂评价标准设计);

6、强化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

7、继续深入开展教材、教学用书及课程标准的学习,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每位教师努力做到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通过写教学随笔、个案积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创出佳绩。

三、主要工作

1、加强教研组建设,构建“学习型教研组”。

(1)认真抓好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明确形势发展要求,学习新课程,在思想上树立新课程意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2)坚持集体学习研究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做法,语文组每位教师都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除了参加学校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外,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修内容,重在提高个人的素质品味。

(3)教学常规的学习。认真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的学习,每位老师要经常对照检查。

2、严格执行和落实教学常规,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常规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批改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本学期要抓好教学常规的执行与落实。每个月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常规的检查。

(1)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优化教育教学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把学校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

(2)抓紧抓好备课工作,备教师要根据年级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好教学计划,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位。

(3)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形成导学案。本着“功夫在课前,成绩在课上”的原则,要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按照“个人主备——集体评议——研究修改——展示反思”的思路,强化集体备课。要力求改变照抄照搬教案,与上课相脱节的现象。备课时,应注意及时吸收新的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完善自己的备课思路,要注意学习与借鉴,但切忌照搬照抄。尝试大单元教学,备课时,要在深入分析每个单元(或每个系列)教材的基础上。

(4)加强组内听课评课活动。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不能弄虚作假。加强评课活动,发扬教学民主,浓厚教研气氛。

(5)重视教学质量的考评工作,认真做好教学的测评工作。各语文教师要根据年级的教学实际,搞好教学测评,搞好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在质量教学质量考查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口试的检查与阅读量的检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另外,平时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布置教师自己设计的作业,少做练习册,多布置开放性的作业,少做标准答案,在作业这一环节也要尽可能体现自主的特点,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写字、朗读、写作、读书等方面的训练,把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列入到考查内容上来。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1)大力推进自主高效课堂(构成要件:操作流程(模式)、导学案、小组建设、学习目标、自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反馈、检测、评价)导学案编写、学习小组建设和课后检测三个项目,以课堂为阵地,精心组织,分阶段实施,努力实践“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分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建模”走向“出模”,确立学科模式。

(2)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要求,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各年级要积极探讨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年级组互相听课,共同提高。

(3)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本学期,我们语文教研组利用本校每周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时间,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建设好语文学科资源,为教学提供有效的资源共享。每组选本单元的重点课文进行研究、讨论,指定中心发言人,谈教法谈学法,其他教师进行修改补充,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新境界,挖掘教材的精髓,集思广义,进行教研活动,把课文吃透、吃准、。使课堂变成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充满问题探索的课堂,充满语文魅力的课堂,充满教学智慧的课堂。

(4)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为青年教师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青年教师要将磨课当作自己成长的舞台。

(5)师徒结对,同伴互助。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将进一步加强这个方面的管理,让“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功效,真正做到促进教学相长。

(6)继续加强新课程实施的研究。着重加强对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三至六年级主要以加强习作指导和作文讲评的研究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不搞花架子,做到“真实、有效”。

(7)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反思。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为学生示范。

(8)继续开展语文小课题的研究。强化小课题的研究与管理,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小课题研究成果;围绕课题开展学科教研活动,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使教师的反思能力、研究水平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9)积极打造学习小组实体,合理安排,要注意好、中、差学生、性别、学生能力和家庭背景的合理搭配。开展小组长培训工作,小组长角色应不断变化,每个小组成员可以轮流担任小组长、代言人或记录员等,做到每个同学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20xx-20xx学年农村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三)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学校教育工作的精神,我校语文教研工作更新观念、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即“培养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这一培养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紧紧抓住教学主渠道,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为中心,着力研究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校本研究为主要方式,继续落实教学常规、规范,落实、优化教学过程,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结合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研实际,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展示舞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为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二 、工作目标:

1、创建目标:

创建先进教研组。

2、竞赛成绩有突破:

3、教学质量大提升。

4、细化、优化各项常规工作,发挥教研组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序、有效、积极的开展各项语文教学活动。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本教研组建设,积极发挥教研组的团队合作力量。

本学期我们将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语文教学研究,把本教研组作为一个有力的团体,打团队仗,让每一位教师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凝聚智慧,创造智慧。

1、教研组要认真做好创建工作。针对吴江市先进教研组的考评要求,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精心准备迎检资料,力争成为吴江市先进教研组。

2、教研组本学期开展二次综合性学科活动。

2月 经典诵读 3月 作文节

3、组织语文的出卷工作。

语文学科的单元练习卷由备课组长分工、把关,在第一、二周内出好全部的单元试卷。要求知识点覆盖全面、难度适宜、题型丰富。而后由科教处统一建立学校题库。

4、做好六认真工作。教研组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科学合理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开学第一周将进行寒假备课情况的检查,一个月后将对语文学科的所有备课进行检查。

5、组织学科类校级比赛活动。

教研组本学期将组织两次学科类竞赛活动,语文的诵读论语,讲论语故事比赛、现场作文比赛。竞赛结果与教师期终考评挂钩。(与学科节活动结合起来。)

6、教研组将全力组织市局组织的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如:整班写字比赛、学生现场作文比赛等,安排专人辅导,责任到人,争取满意的成绩。

7、组织教学研讨活动。

有教有研,有教必研,以研促教,以研兴教,要围绕“教学”工作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

本学期将开展赛课活动, 40周岁以下教师参加校级赛课。评比出20xx年校级的A级课。

本学期将继续结合学校的对外活动,组织老师们按年级进行集体备课,组织公开的教研活动,组内老师之间互相进行听课、评课活动。

每月利用双休日时间组织一次教研组主题研究学习活动。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提前进课堂,准时下课,每天按时处理学生的作业,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按时清校。

教师备课分两次检查,第一周检查寒假备课情况,一月后检查全部的备课。每月检查学生作业一次。

2、做好教学质量检测。

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质量为主的思想,继续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并在效率上下苦功夫,花巧功夫。每个班级力争及格率达100℅、毕业考试及任何的市级抽测调研及格率达全市前三名。 本学期,语文将进行不同形式的月考,分年级的单科调研,有后进生跟踪调研,有阅读能力,现场作文比赛等。在调研后要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学校在期中和期末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一的检测,并对检测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我们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及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根据语文学科平时考查、期末考试及市抽测的班级合格率、优秀率在年级组的名次进行考核。

3、继续进行读写算工程。四年级继续推行全年级的整班软笔书法课程,外聘专业书法老师,统一规划课程内容,进行专业的指导与训练。教研组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竞赛的方式来带动学生发展,如经典诵读、整班写字、现场作文等,以活动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扎实学生基础知识,养成学生基本习惯。

4、重视培养特长生,重视成绩。

语文教研组设立写作、朗读、书法等兴趣小组,每位辅导老师自主地创造性地实施自己的辅导计划,并把辅导计划及辅导内容形成文字材料,作为所辅导学科的课程,把兴趣组活动逐步走向课程化,规范化。每个兴趣组有切实辅导成绩,成为学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生力军。

5、《论语》诵读充实学生阅读书库。把论语作文按年段进入课程,把人人会背论语作为盛泽实验小学学生的标志,让学生装着一本论语走出校门,真正培养秀外慧中的少年儿童。

(三)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队伍素质。

教师的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1、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有目标,有层次,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抓好骨干教师示范。继续积极参加杏坛论语、骨干老师示范课活动。(每柆老师每次听课后都要上网发表意见,提高评课水平,作为听课依据之一。)

抓青年教师培养。3-4月份进行一次青年教师的赛课活动,评出校级20xx年度好课A级课教师。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3、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工作,回来后上好汇报课,并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使一人学习,大家受益。本学期开展市级公开课活动一次,友好学校教学研讨活动一次。

4、鼓励大胆使用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步伐。

5、以敢于争先的勇气与决心参加市局各项各类的业务竞赛,其中包括学科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比赛、教学案例设计等。本学期的重点是2A级评优课。

6、语文学科基地建设。我校将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基地的作用,组织开展3次专题研讨活动:2月阅读课教什么;3月作文课指导什么;5月阅读课考什么。暑期将组织为期3天的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专题培训。

7、教研组以学校主课题“智慧解放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组块教学研究》下,确立子课题《智慧解放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的实践研究》。每位老师也要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小课题,并且对于课题研究要做到“五个一”。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做好开学初的各项准备工作。

2、寒假备课检查。

3、兴趣小组起动,着手编写语文《论语》辅导教材。

4、组织开展《论语》经典诵读活动,讲“论语小故事”。

5、出好语文单元试卷。

6、质量调研一。

7、开展语文教研组活动。(主题另定)

三月份:

1、语文“放飞理想”作文节活动,组织开展现场作文赛。

2、校级A级课评比开始。

3、友好学校教学研讨活动。

4、“江苏省读写大赛”活动。

5、质量调研二。

6、开展语文教研组活动。(主题另定)

四月份:

1、校级A级课评比。

2、市级公开课活动。

3、期中检测并进行质量分析。

4、“六认真”检查。

5、开展语文教研组活动。(主题另定)

五月份:

1、开展整班写字比赛。

2、信息技术培训。

3、质量调研三

4、“六认真”检查。

5、开展语文教研组活动。(主题另定)

六月份:

1、制定学科复习计划。

3、语文学科知识竞赛

4、组织期末考试。

5、兴趣小组汇报展示及考核。

篇6

二、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促进城乡妇女不断进步

(一)引导妇女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技术培训,积极为她们争取资金、技术、项目。不断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带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激励农村妇女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

2、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妇女主力军作用,深化“巾帼致富工程”。强化以农村妇女学校为重点的科技培训网络, 以妇女经济合作组织为重点的科技服务网络,实施致富项目。进一步抓好“妇”字号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加大农村妇女职业新技术培训和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技术培训,计划再培训妇女100人。

3、在全镇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工程——“保护环境,从农药空包装做起”公益活动,促进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篇7

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我村父老乡亲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促进社会对健康的广泛支持,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条件,以达到提高我村父老乡亲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内容

(一)充分发挥《高吴桥居民健康健康教育讲座》的参与作用。

(二)每年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制订相应计划组织具体实施,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定期组织自我健康教育培训,创建一个有益于宣传健康知识的环境。

(三)加强我卫生室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如宣传栏每两个月更换一次(每年出刊6期以上)。积极征订健康书刊,对兖州区卫生局、新驿镇卫生院自制的健康教育资料及时张贴、分发。

(四)大力开展我村健康教育活动。

1、门诊健康教育:乡村医生应有针对性开展候诊教育与随诊教育。

2、家庭病床健康教育:①乡村医生在进行医疗活动时所运用的健康咨询、健康处方等对病人及其亲属开展健康教育。②健康处方:对每位家庭病床病人或家属至少发放一种健康教育处方,有针对性地对每位家庭病床病人或家属开展健康教育2—3次。③利用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教育。

(五)积极开展社会健康教育活动。针对我村卫生室管辖内的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保健人群等不同人群。

(六)加强反吸烟宣教活动。积极开展吸烟危害宣传,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进行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的宣传。

(七)完善健康教育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记录、资料,并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与总结。

三、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时间安排

一月份:教育重点是节日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家庭急救与护理。

二月份:教育重点是哮喘病、老慢支等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三月份:结合三八妇女节、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宣传生殖健康知识、结核病防治知识。

四月份:结合爱国卫生月和4.25全国计划免疫传宣日,重点开展社区卫生公德、卫生法规和儿童预防接种知识教育。

五月份:结合国际劳动节和碘缺乏病宣传日、无烟日。重点开展职业卫生、科学使用碘盐、吸烟危害等知识教育。

六月份:结合国际儿童节、环境日、爱眼日、禁毒日。重点宣传儿童保健,近视防治,环境保护,远离等方面的知识。

七月份:重点开展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饮水饮食卫生知识教育。

八月份:结合母乳喂养宣传周,开展家庭常用消毒知识、科学育儿和社区常见病的宣传教育。

九月份:结合全国爱牙日、老人节开展口腔保健、老年性疾病防治知识、体育健身方面的宣传教育。

十月份:结合全国防治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十一月份:结合全国防治糖尿病日,开展糖尿病防治、糖尿病合理膳食的宣传教育。

十二月份:结合12.1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穿插四期与中医相关的健康教育宣传。

四、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是“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率”的服务手段,是控制医疗费用,拉动保健需求的根本措施。

篇8

关键词:农机化技术;现代化农业;推广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48

近几年来说,农机化推广中采取了一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农机化推广工作的开展,因此,积极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势在必行。

1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不具备专业的推广人员

在我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推广人员的推广意识较为薄弱,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不能准确掌握相应的知识。推广过程中,相应的推广工作人员年龄较大,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导致推广力量较为薄弱,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存在严重的分离现象,严重影响了推广工作的开展。同时,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一般都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技术推广人员的待遇不能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从而导致技术推广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积极,严重影响了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1.2 农机结构不合理

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农机产品也逐渐增多,但是,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型机械,这就使得农机的应用范围较窄。严重影响了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2 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质量的措施分析

2.1 加强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宣传

在推广过程中,积极的做好选宣传工作也是农机推广工作的构成部分,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加强对广播电视、报纸等方式的利用,加大对农机化的宣传,使得人民群众能够及时的了解农机化的新技术以及重要性,保证人民群众可以从心里接受推广工作,提高农机推广工作的质量。另外,还要积极开展农机知识培训班,讲述一些先进的技术,开通农机咨询热线,及时的解决农机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

2.2 扶植农机合作组织

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所谓的农机合作组织主要指的是农民自发组织。该组织的知识结构以及社会背景都基本相同,同时农机合作组织也都了解农民的实际情况,通过农机合作组织进行农机推广,可以让农民更容易接受新技术。

2.3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

在实际的农机推广过程中,积极提高工作的人员的专业知识也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农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推广技能培训课,及时的更新相应的知识,帮助工作人员掌握新知识,除了对专业知识进行培养以外,还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农机操作以及农机维护、保养工作的培训。只有自身具备专业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对农民进行指导。

2.4 加强资金投入

在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开展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基层农机化部门就难以开展相应的农机推广工作,因此,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加强对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支持,加强资金投入,明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各级政府部门可以深入了解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另外,地方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将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纳入到经济发展规划中,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保证各项资金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2.5 积极对农机化技术的推广方式进行改进

在实际的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工作中,传统的推广方法较为单一,严重影响了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地开展。因此,在实际的农机化技术的推广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对农机化技术的推广方式进行改进,例如:可以对一些推广工作见效快、投资少且有显著综合效益的农机化技术进行优先推广。在推广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该积极对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将一些优秀的技术推广到基层,扩大服务的领域,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难题,促进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3 总结

篇9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61-01

引言

在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工作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无法有效提高农村的文化建设效率,难以增强农村文化建设强度,抑制着农村的发展,基于此,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优化农村文化工作途径,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 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工作概述

在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就是根据中央文化建设要求以及政府的意见,对农村进行文化建设,确保农村的文化发展可以适应新形势,保证能够根据乡镇与城乡共建文化的资金要求,满足农民日益发展的文化需求,根据当地人文历史资源,创办特色文化村,树立更好的农村文化品牌。同时,地方基层政府还要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吸引农民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基础上,提高农村文化工作效率。另外,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还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工作,确保可以针对新常态的特点,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质量,确保农村文化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 农村文化工作的问题分析

当前,在农村文化工作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效果,难以提升农村文化建设质量,使得农村文化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虽然很多乡村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了改善,但是,在新农村建设期间,农村文化工作从总体上并不是很乐观,与经济建设相比较,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较慢。主要因为部分基层政府对农村文化工作认识不足,忽视农村文化工作,难以全面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农村文化工作的平衡发展。

一是存在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相对经济、精神相对物质一直处于次发展地位。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农村文化工作发展缓慢、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是文化生活贫乏,难以满足群众之需。随着农村温饱线的跨越,以及科技对农业劳作的减轻,农民越来越不满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娱乐、交流的需求。

二是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多数农村的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广场舞为主,不仅贫乏单调,还造成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漫延,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人力投入太少。一方面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处于“随意”状态。一方面人力不足,尽管设有专兼职文化干部,但多数被统一调配做其它工作,并未专事文化。

四是文化人才匮乏。队伍老化、学历偏低、专业技能差是目前乡镇文化专干亟待改变的现状。文学艺术创作、群众文化编导等人才紧缺,加之人员年龄偏大,缺乏进行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现有队伍已不能很好的发挥管理辖区内文化市场和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文化事业单位缺乏担纲专才,对文化不能很好发挥引领作用,对农村文化发展也关注较少。乡镇文化干部经常变动,或长期“挪用”,业务难熟悉,能力难提高,工作应付的多。民间文化人才又相对集中城区,农村百难挑一。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部分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还没有制定完善的工作机制,无法正常开展文化工作。

3 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工作新途径

3.1 在科学引领下,走全面发展道路

根据相关发展的要求,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农村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需求,使得农村可以走向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道路。首先,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将文化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且不断创新自身工作方式,使得经济、政治、和谐社会的建设与文化工作有效融合在一起,进而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其次,新农村全面发展思路。党政工作人员要全面分析农村文化工作思想问题,提高农村文化工作的地位,确保可以梳理科学发展观念与全面发展观念,在提高农村文化工作人员思想素养的基础上,引导其充分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2 重视建设过程,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步伐

在农村文化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重点关注文化建设过程,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保证能够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效率。首先,要丰富文化内容,提高农村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农村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进而满足农民日益变化的文化需求。其次,政府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与建设政策,并且不断完善农村文化的经济体系,将农村文化收入作为文化工作经费,推动农村文化工作的进步。最后,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必须要创新农村文化内容,保证能够适应农民群众要求,使得文化能够走进每一位农户家中。

3.3 与时俱进,创新农村文化活动

在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先进的工作意识,从农民文化视觉考虑自身工作,进而提升农村文化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还要增强与农民之间的互动,充分利用农闲、节日等时间组织农民参加文化活动,例如:歌舞比赛、特色文艺演出等,此时,必须凸显出农民的主置,达到良好的文化工作效果。另外,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还要创办一些特色活动,邀请机关、学校与企业也参与到农村文化工作中,进而提升其工作效率,达到创新农村文化活动的目的。

3.4 健全与完善农村文化工作机制

篇10

2、根据大城子合作社多的特点,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合作经济专家们前来讲课、解疑,对有需求的合作社存在的现实问题对症下药。同时,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和需求,邀请相关老师和专家前来讲授相关课程,如柴蛋鸡、生猪等的养殖与防疫等。

3、积极与相关的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出版社(如金盾出版社、农业科技出版社)联系,寻求相关技术和书籍支持,为村民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提供帮助。

篇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实力,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依靠这种自觉地影响凝聚人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全中国有九亿多农民,这个基础的稳固,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引导,农民需要文化,但农村文化工作的现状有喜有忧。喜的是农村文化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农村文化队伍逐年壮大,文化投入逐年增多,文化设施、农村的精神文明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忧的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比较严重,腐朽思想蔓延,少数地方宗教活动“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还有个别地方,特别是少数贫穷地区,文化设施落后,广大农民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难,多年来文化生活贫乏。作为一名曾在基层驻村蹲点的群众文化工作者,现在就目前农村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共同提几点意见和看法。

一、现阶段农村文化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农村的一些新问题令人担忧。党和政府在分析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时曾特别指出,影响农民切身利益的有四个问题:一是农民负担过重,二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过多,留守老人和儿童过多,三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堪忧,三是农村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因此,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道德行为的规范,理想信念的升华,同时也是推动社会进步,更好的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开放大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农村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1.思想认识不到位,经济文化不同步

俗话说“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许多地方经济建设搞的相当红火,但文化建设却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基层领导重农村经济建设而轻农村文化建设,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理论上虽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许多干部为突出政绩或理解上的偏差使文化建设近乎服从于经济建设,从而间接导致农村文化建设步伐始终跟不上物质文明建设步伐。在这种特殊的时代氛围之中,文化工作失去原有滋味。

2.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绝对总量尚有欠缺

许多农村文化工作难以开展,其中有许多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经费投入不足。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地方文化事业经费总量有所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并没有随着财力增长而增长。二是有些地方农村文化站没有专门的事业和活动经费,图书馆没有一分钱的购书经费。三是多数文化站没有固定经费来源,主要靠临时筹集,开展活动没有经费保障,这种现象尤其普遍。长此以往,农村文化建设没有经费保证,就可能出现滑坡的危险。

3.硬件建设有所增强,但发展后劲仍有不足

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从目前来看,效果是显著的,成绩是喜人的;但从长远来看,后继乏力,后劲不足。有的文化设施有“假、大、空”之嫌,外面看起来很像是那么一回事,颇为雄伟壮观,进去细一观察,内部设备陈旧或严重缺乏。此外,乡镇文化站机构设置的问题值得关注,有的文化站设在乡镇政府院内,成了乡镇政府的内部活动室,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有的文化站服务能力逐渐弱化。有的文化站设施被任意挤占挪用,造成文化场所日益缩小,阵地丢失现象严重。

4.思想观念略显滞后,无法满足群众需求

许多地方开展的文化活动覆盖面窄,群众参与不普遍。譬如,一些大型的市、县文艺展演活动,群众不仅参与者少,甚至根本无法参与。而县、市文化职能部门没有充分的时间发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文化工作者与农村群众之间严重脱节,文化工作者使文化活动过度倾向城市化,致使城乡群众文化衔接困难,许多文化活动仅仅满足城市群众,根本不能面向广大农村。连送戏下乡,也只送到镇乡,农村中缺少一个行之有效的文化网络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文化站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无法正常开展活动。文化站能组织一次大型的文艺活动少之又少。有些文化部门和单位不善于运用新手段和新方法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其行为方式过于简单和陈旧,对群众没有多少吸引力,有些文化站最拿手的是唱歌、跳舞等活动,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文艺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许多地方“为文化而文化”,只是在年节期间象征性的开展一些活动,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这些活动内容和形式雷同的多,群众参与率低,效果不佳。不能真正满足群众对文化的渴望。

5.从业人员数量增多,素质整体依然偏低

农村文化队伍人数增多了,但真正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却很少。造成农村文化人才少的原因很多,一是“门槛不高”,“先天不足”。一些地方和单位将文化岗位作为闲职看待,作为干部职工子女就业的“安置站”,进人不设“门槛”,致使文化队伍“先天不足”。有的文化单位专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经常处于“事无人干、人无事干”的两难窘境,文化单位想要的人进不来,不想要的人一大堆。二是体制不顺,压力不足,专干不专。对文化站的管理,体制不顺。条块难以协同,缺乏合力。以乡镇块块为主的管理方式,文化专干身兼数职,全身投入文化工作的精力、时间不能满足当地文化工作的需要;以市、县、区文化部门条条为主的管理方式,部分乡镇党委、政府对文化专干不重视,将文化工作视为部门的事,当“包袱”甩。四是培训不够,后天不足。因经费困难,文化专干很少有机会“充电”,致使文化专干知识得不到更新,技能得不到提高。农村文化站、图书馆队伍老化、素质较低、青黄不接、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非常严重。

二、关于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中国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繁荣富强。针对当前农村文化的现状和新的变化,如何改变农村文化局面,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下面就个人对这一问题认识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1.提高认识,巩固群众文化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

提高农民生活应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在经济指标不断上升的基础上,政府要把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研究群众的文化需要,更加重视农村的群众文化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与支持,毫无疑问是搞好农村文化工作的决定性因素,故此,我们各级的单位政府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上处罚,从建设先进文化的高度上来认识和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当前,应特别强凋我们经常提到的“四个纳入”,即: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经费要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文化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与支持,认真探索管理农村文化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注意运用各种工作机制和管理手段,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2.加大投入,营造文化建设合力

资金投入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各乡镇财政每年要加大投入文化建设经费;另一方面还要继续发动全社会力量支持乡镇的文化建设发展,比如可以企业冠名广场文艺演出、大型的文化活动等形式激励各企事业单位能踊跃出资;另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正常渠道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经费扶持。通过多方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营造文化建设合力,从而能较好地从资金上保障乡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得以蓬勃发展。

3.理顺体制,抓好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等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必须及时有效的加以解决。对乡镇文化站要改革用人体制,择优汰劣,持证上岗,量化指标,考核业绩,动态管理。要在政治上关心他们的成长,解决工作编制的问题,并做到专人专用。生活上关心他们的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后顾之忧。对民间艺人和“土专家”要制定等级考核办法,定期考核,颁发从业人员证书,对考核不合格的,予以淘汰。定期对乡镇文化站的专职干部进行业务培训,组织考察参观,取他人之长,切实提高文化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4.贴近群众,满足广大农民文化需求

篇12

圈层结构理论,最早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圈层理论”包括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类现象的解释与指导。城市是圈层的中心,每个城市都有一定的辐射范围。以主城区为中心,最近的外围是城乡结合部,再向外扩散便是广大农村。既然是“圈”,便意味着外围的向心力。因此,农村圏层的文化发展并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以主流的城市文化为中心,不断地增加发展中的向心力,形成宏观上的有各自特点的凝聚性。

 

各类媒介因此传播特点不同,其所吸附的人群也不尽相同。在传统媒体接受程度上,可以有这样的三种划分:

 

最易接受:视听媒介。

 

影视媒介之所以是最容易接受的传播渠道,源自于其作用于人体感观的便利性。视觉、听觉,是动物感知世界的最初也是最常用的方式。小到孩童,大到耄耋,均能从视听媒介上找到自己的信息需求。因此,在政府和公共部门的文化普及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便是此类媒介。

 

较高级:报刊媒介。

 

报刊类媒介是最早出现的大众传播模式,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普及面也相当广泛。报刊类媒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信息的传播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报刊类媒介的接受率是低于视听媒介的。因为,报刊类媒介的内容识别需要受众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至少得识文断字,具备基本的译码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解读报刊文章远不如看电视、看电影那样容易接受。

 

最尚级:书籍。

 

对于有一定文化基础且必须主动寻求知识的人群,书籍是他们的媒介体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书籍内容层次不一,有简单易懂的绘本和故事,也有艰涩高深的思辩类文章。书籍虽不是定期发行的媒介,但其具备大众传播的性质:专业机构出版、产业化运营、受众广泛且难以框定范围。由于书籍的价格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今后,主动接触书籍对于偏远地区、贫穷人群来说将越来越困难。

 

第五次传播革命发端以来,互联网渐渐成为了可以与传统媒体齐头并进、甚至超越传统媒体发展的传播渠道。以PC、手机、平板电脑等为载体的新媒介,以革命性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并且尚处于继续开发、继续突破的状态。新媒体可以兼容传统媒体的所有信息产品,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均可以做为新媒体上的内容。可以说,新媒介具有全社会各个层面广泛应用的潜力。在广大农村,新媒介尚未全面普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理念层面与操作层面。农民的知识程度总体上不如城市,对于新媒介的接受,从理念到操作都需要更新和学习。

 

二、新媒介在农村文化传播工作中的核心优势:符号与内容的多样性

 

新媒介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来定义的。报刊、广播、电视以后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都属于新媒介的范畴。如前文所述,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有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的全力扶持。得到推广之后,新媒介的优势将在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上发挥出自己重要的作用。

 

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研究要素。其中,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内容即媒介信息产品。无论采用怎样的介质和方式,内容永远是竞争力的核心。如前文所述,新媒介的内容整合了传统媒体信息产品的所有特点,传播符号多种多样,在内容上也能够通过各类链接和庞大的数据库来做到各取所需。

 

在广大农村,文化事业的元素是需要多样性呈现的。农民朋友们的知识水平整体上低于城市人口,对于知识性内容的需求集中于农牧业方面,将知识性较强的内容整合于新媒介中,有文字、有图示、有视频,有针对具体问题的捜索数据库。

 

三、新媒介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进阶性效果

 

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题。新媒介本身即具有一定的文化含义,在不同的载体上,可以承载不同特点的内容。新媒介技术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将先进文化的内涵深刻地印人群众心中。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在街头巷尾经常会看到这十二个词语。但是,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广大群众对这十二个词语内涵的解读大多都只是浮于表面,甚至于不知所云。先进文化的精髓需要用适当的方式来编码、用适当的方式来进行推广与传播。采用新媒介技术来传播先进文化,能够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效果的优化。

 

(一)解决认知问题——通过电子屏,播放优秀的宣传视频

 

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不确定到确定。这是传播效果理论中,较浅层次的效果达成。农民群众很少主动去关心文化层面的事物,在经常接触的广播电视媒介中,由于后者越来越着眼于经济利益,也很少去做公益性的文化推广。新媒介传播平台,由于其内容含量大,方式多样,在解决从无到有层面的问题上,能够有许多种手法可以尝试。

 

农村的文化广场已经推广到了全国大多数地方,利用文化广场,在其中建造大型户外电子屏,并且在固定的时间播放优秀的宣传视频,这项举措将吸引很多农村群众的注意力。电子屏也是依托于互联网而呈现的,国家在这项投入的软、硬件建设上需要相当大的力度。财政相对富裕的地方政府可以率先进行此方面的建设。由政府把关,制作优质的宣传片,要求村委会必须按时播出,并由乡镇一级管理机构检查播出的时间与数量。通过反复的播出,先解决村民“由不知到知”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内容。由专业的机构根据十二个词语的内涵,制作主题明确的宣传片、纪录片、微电影,是各级政府可以考虑去实施的推广举措。在这个过程中,拍摄制作的重要性居其次,首要的重点是片子的脚本。此类电视片有一定的长度,可以说,在卫视播出的可能性极小,地方台有可能应地方政府要求而适量播出,但是个体观看的效果不如聚集在广场上共同观看。以公民素养中的“友善”为例,从概念上讲并不复杂,但是“友善”要怎么做到呢?通过以此力主题的微电影,为农民朋友提供一个行为上的示范,“手把手”地进行二次敎育,做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广泛搭建无线网络,鼓励农民使用手机社交软件

 

要想应用新媒介,有一个前提就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民群众中,用智能手机的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价格问题。可以参照“家电下乡”的模式,将智能手机以一个低廉的价格推广给广大群众,并且在农村社区范围内,免费使用win网络,其中产生的成本问题,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这样一来,手机媒体将不再是农民不可企及的信息传播工具。以微信这一社交软件为例,最开始只流行于年轻人之间,随着智能手机在城市各个年龄阶层之中的普及,外加子女的鼓励与指导,中老年人也开始流连于微博、朋友圏、微信群之中,不仅填补了空闲时间、扩展了社交面,也缩短了年龄层形成的信息量差距。农民群众的生活圈子比较封闭,但是他们自己也有在外读书工作的子女、亲友,以微信这样的可以免于打字的联络工具入手,使大家懂得如果在WIFI环境中使用语音、视频,在社区内形成小圈子、联络群,将是比较适合于广大农民初步接触新媒介的有效途径。

 

然而回到这一举措的前提,即是无线网络的广泛普及。按照国务院“宽带中国”战略的布署,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长期演进技术(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宽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广泛渗透;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如果2015年能够实现预期目标,这对农村的文化事业来说将是跨越性的发展。各类文化产品的创意与推广将迎来黄金时期。

 

(三)鼓励农民成为传播主体,参与传播过程

 

农民群众通常都是作为基层受众的一份子存在于传播链条中的。各类媒体上也有专门针对农民的版块。然而,与农民人口的总数相比,针对性的信息产品数量与之不成比例。考虑到时段和版面因素对广告收入的影响,传统媒体在这方面的取舍很难再有突破了。新媒介的海量资讯不仅弥补这方面的遗憾,更重要的是,新媒介方便、易操作,可以使农民在其中担当传播主体的角色,实现自己的媒介接近权和传播权,表达自己的立场与愿望。

 

利用微博传播,注册一个微博账号,自己便拥有了一个小小的传播平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悟、所感,均能够方便、快捷地进人大众传播渠道。沟通不畅引起的一些社会问题,可以籍此缓解。此外,农民群众在有了传播意识之后,经过技术学习,可以真正用农民自己的视角将农村风光和农村生活呈现出来。例如,农业的相关知识、农村传统习俗、农民的曰常生活等内容。这些传播内容的素材海量,表现形式多样,具有相当大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在制作与传播过程中,农民群众将进一步理解传播技术与传播过程,继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