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时间:2022-02-28 14:04: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专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专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1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 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篇2

任何课程的教材内容与该学科最新进展之间都有一定的时间差,这一点在计算机科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早期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是Dos操作系统,而社会上广泛应用的是新一代的Windows图形界面操作系统;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是Dos下的各种应用程序和软件,而社会上广泛使用的几乎全是Windows下的各种应用软件,学用严重脱节。目前,计算机科学的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学科发展的情况依然很突出。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因其办学规模大、数量多,对教材的可读性要求高、大规模更新困难,这种情况就更加突出。 

举例来说,专科14门次课程中,直接涉及编程语言的仅有一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且只涉及c一语言,而实现交互式动态网页所需的语言(如JAVA、VBscript、JAVAscript等和数据库管理语言SQL等)却很少涉及。又如“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也只涉及其基本理论,而目前应用较多的为实现交互式动态网页所需的网络数据库操作技术却很少涉及。另外,教材对目前常用的三种主要方法,RDS方法、ASP和PHP方法基本不介绍。 

相比较而言,作为以面授为主的普通高校,由于是“作坊式”的教学方法,故比较灵活。但是作为远程开放教育的计算机专业,由于其特点是远程的、教学分离的,是“工厂化”的,采取这种机动的补充方式相对困难。 

二、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原则 

为解决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目标与既定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的矛盾,填平“供需鸿沟”,远程开放教育中最易嵌入、最易见效的措施就是:改造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力图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同时,使学生在走出校门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中,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此,毕业设计工作可确定以下指导原则。 

(1)及时适应原则根据电大培养应用型人才和计算机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居首位的应是使毕业设计的内容要及时适应社会需求。 

(2)开放创新原则计算机专业领域中,创新是永恒的主题。鼓励学生突破旧的系统,尝试别人没有想或没有做过的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总的指导原则。 

(3)辅导加互助讨论原则计算机毕业论文辅导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在分组学习模式中,小组成员讨论交流的情况是否充分,小组是否有事实上的学术带头人,是小组成员设计水平好否的关键。 

三、采取的综合措施 

(1)专家高水准的讲座领路毕业设计期间,学校应组织包括外单位的专家在内的高水准的教师,甚至分工负责,针对学生需补充的专业知识作若干次高水准的讲座。讲座采用启发式,高度浓缩,有讲义、有多媒体的具体实例演示,并开出参考书目由学生自学。 

(2)实用课题引导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提供的选题应是新颖的、实用的,能切合目前社会计算机应用的热点。指导教师如没有深入研究,没有好的选题,教务部门应不授权其向学生推荐。 

(3)小组学习模式为加强自学能力培养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课题相近学生应组成小组。指导教师应为每一小组安排几名活跃的“小老师”,同一小组的学生安排统一的讨论时间、统一的上机时间。 

(4)规范的教务管理高水平的毕业设计不会自然地产生与形成,需要严格的教务管理来实现。我校通过设计使用四个规范的表格,落实严格的教务管理。 

在筹备毕业设计工作的上一个学期末,对有关教师下发第一个表格——“毕业设计辅导工作申请表”,其内容包括毕业论文的选题、要实施的技术方案、已完成的研究工作、需配备的硬件、软件环境和指定的有关参考书等。 

开学后,教师将收到两个表格,一是“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登记表”,登记开题报告成绩、期中检查成绩、小组讨论成绩、毕业论文成绩和论文答辩成绩,总的评分由以上诸项加权综合而成。另一个表格是“毕业设计工作进程安排表”。该表注明毕业设计过程中,各讲座的内容与举办时间,开题报告上交时间,中期检查时间,小组讨论时间,毕业论文初稿上交和举行毕业论文答辩的时间等,以让教师和学员尽早知道毕业设计总的进程和安排。 

篇3

2009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确定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同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展开试点,2010试点覆盖面已达到20%,预计今年达到60%的覆盖面,2020年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农民作为新农保制度的参保对象,他们的意愿将对新农保制度的实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中年农民是不久将面临养老问题,并且当下还有足够时间为自己的养老做不同安排的群体,是对养老保险制度反映敏感的一个群体。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第一批试点地区河南辉县的中年农民。

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方法

1.调查对象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划分45岁以下是青年,45~59岁为中年,60岁为退休年龄。而我国民间约定俗成地将35~45岁之间的人们定义为中年人。我国目前统计的平均寿命是71岁,人口中位数为35岁。因此,结合我国人口寿命的实际情况,本次调查把35—60岁的农民作为中年农民。

2.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2010年7—8月对新乡辉县11镇9乡进行的《河南中年农民参加新农保意愿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乡镇,每乡镇根据经济状况好、中、差随机抽取3个村,每村随机抽取20户。在样本地区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2份,有效率为84%期刊网。

3.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研究是由我们课题组成员利用暑假时间,对试点地区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资料收集时除由农民自己填写外,还采用问答和访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以及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农民的基本特征、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与参与意愿等方面的信息。问卷调查调查所得资料经审核后,用SPSS 11.5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并进行分析。

二、调研数据

1.中年农民样本的基本情况

(1)性别结构:男性有143人,女性有109人,比重分别为56.7%和43.2%。

(2)年龄状况:35-40岁有54人,41-45岁有95人,46-50 岁有62人,51-60岁有28人;分别占样本的21.4%,37.7%,24.6%,11.1%。

(3)文化程度:文盲有36人,小学有112人,初中有67人,高中或中专有24人,大专及以上有13人,分别占样本的14.2%,44.4%,26.6%,9.52%,5.16%。

(4)婚姻状况:未婚的占样本的14%,已婚的占86%,已婚有子女的占82%,已婚无子女的占4%。

(5)职业:以务农为主的仅占29..2%,其它情况如经商、打工等占70.8%。

(6)儿子人数:无儿子的占样本的31.3%,一个儿子的占57.6%,两个儿子的占10.5%,三个或以上占0.6%。

(7)年人均纯收入:5000以下的占38.6%,5000—10000的占46.2%,10000—20000的占12%,20000以上的占3.2%。

如表1 样本基本情况

变量

百分比

变量

百分比

性别

56.7

职业

务农

29.2

43.2

非农

70.8

年龄

35-40

21.4

儿子人数

31.3

41-45

37.7

1

57.6

46-50

24.6

2

10.5

51-60

11.1

3及以上

0.6

文化程度

文盲

14.2

收入

5000元以下

38.6

小学

44.4

5000—10000元

46.2

初中

26.6

10000-20000元

12

高中及中专

9.52

20000元以上

3.2

大专及以上

5.16

婚姻

未婚

14

已婚有子女

82

已婚无子女

4

由于老农保中途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以至于很多中年农民也心存疑虑,担心政府挪用资金或者这些钱是否能够如期发放等;并且48.1%的中年农民也担心所缴纳的费用在未来贬值,不能保证老年基本生活费。这些担心使中年农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大大折扣,导致未来是否会继续投保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政府一定要健全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基金管理。

四、加强新农保建设的建议

我国新农保工作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些农民思想认识上还不到位,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管理模式仍是个雏形,操作中往往是利弊伴生。因此,只有坚持边研究,边改进,才能走出一条实实在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新路子。

1.加紧立法和制度建设,为新农保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研究和法制准备工作明显落后于实践,农保部门在开展这项工作时,一方面觉得任务迫切,另一方面感觉没有有力的法律依据,而农民自己也觉得心中没底,对这项政策不放心。我们应该在总结多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出台一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基本法律,使这项工作真正步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各地在此基础上做好制度方面的准备工作期刊网。

2.坚持广泛宣传发动,着力扩大覆盖面,充分体现新农保的普惠性、全民性

宣传工作始终是推动农保事业发展的助推器、是推动工作的永恒主题。试点地区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报纸专栏等多种形式,对新农保政策的普惠性、全民性进行全方位地的宣传,让农民清楚了解社会养老保险的收益性、可靠性和规范性,尤其要让农民像了解银行储蓄存款利率那样明白缴纳养老保险金的预期收益,使广大农民真正感到社会养老保险是政府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所办的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实事。

3.提倡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倡导孝道

目前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模式,目前的新农保只是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保障部分,仅靠这个还远不够,不能为了推广社会养老而轻意否定了家庭养老不可代替的作用。家庭养老模式是儒家文化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赡养老人是儿女的责任,在推广新农保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向农民说清楚社会养老保险是对家庭养老的有益补充。家庭在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危机慰藉方面又具有无可替代性。要大力提倡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对农民进行感恩教育,要赡养父母,及时行孝。

4.坚持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政府信任度。

篇4

1.课题的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沈阳市“1015” 教育科研指南,及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

2.选题的依据

在国外很多学校把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以及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做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1.

在国内,许多学校在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把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和习惯看作1项重要任务.加强课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促进课外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3.选题的原则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是本课题遵循的原则

需要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自锻能力,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科学性原则——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

实用性原则——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1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体育锻炼.

4.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

(1)使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有关的知识、技术;有被动锻炼转为主动锻炼所必需的能力,包括学生对学习、锻炼的进取动机,以及对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

(2)在学校内,以及在生活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3)在独立锻炼中,为了取得良好效果,对锻炼过程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它包括对运动负荷、心理负荷和动作姿势等有效的自我调控.

(4)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自我管理能力.它包括制定锻炼计划、组织安排锻炼的时间、检查锻炼的进行和评价锻炼效果的能力.意义:加强课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促进课外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发展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2、研究的条件

1 .人员:本课题主持人是中学1级教师,大本学历,具有1定的教学实践与指导能力,实验指导教师李x,为小学高级教师,曾参与《农村小学语文学科素质教育课堂模式研究》并已验收;实验指导教师郝秀芹,小学超高教师,大专学历,主任,曾参与《新型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影响的实验研究》其他参与教师均具有大专学历,工作认真,业务能力强,工作在第1线,经验丰富.

2 .资料:我校订阅了大量刊物,再加上先进的网络教育资源,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 .经费及设备:本课题研究时间充沛,设备齐全,科研手段先进.经费已纳入学校下年预算中,确保及时,到位.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课题为《体育教学中学生自锻能力培养的研究》除专题外,如何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运用能力、调控能力、自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

4、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对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体育锻炼生活化、社会化,使学生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5、课题研究对象

2年级学生(实验)5年级学生(参考)

6、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研究准备、制定方案 2019年12月——2019年8月

(1)准备相关的文献资料.

(2)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及教科研专业知识

(3)调查研究从学校发展方向和现状出发,构思研究方案

(4)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提高认识.

(5)讨论、修订、并通过本课题研究运作方案.

2.实验阶段:组织实施、深化科研 2019年9月——2019年3月

(1)定位于课堂载体的研究思想.

(2)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开展问题研究课和汇报课活动.

(3)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会对课题的研究进行反思,不断完善充实研究措施、方法和内容.

(4)从实践中提炼教学方法.

3.总结提高验收阶段:2019年4月——2019年9月

(1)全面总结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成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

(2)撰写研究报告和专题论文、工作报告

(3)整理所有档案资料,提出验收申请.

7、预期目标及呈现形式

总体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运用能力、调控能力和自制能力几方面的综合能力,既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篇5

关键词:体育信息;定题服务;综述

中图分类号:CS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2―0174―03

体育信息的定题服务是参考咨询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情报服务中一项针对性、及时性和连续性很强的较高层次的服务方式。定题服务就是针对某一特定课题的需要和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由情报人员以文献跟踪服务的方式,主动、持续、系统地向相关课题研究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情报资料,是一种单向主动的信息服务方式。目前在全国体育院校中已广泛开展不同层次的体育信息定题服务。

1 体育信息定题服务的内容综述

1.1 体育信息定题服务的现状 我国的体育信息工作起源于情报翻译。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就开展了体育信息的研究工作,由于过去大多以翻译国外文献为其主要内容,所以一直称之为体育情报工作。同时,也提出了定题服务这一概念,但真正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则是在80年代以后。首先,主要是介绍国外定题服务的情况,有关的研究论文多为前苏联、日本等国的论文翻译。此时,有些研究者提出了“进行科研项目的情报服务”和“选择性报导系统”等服务方式,这些对完善与改进我国的定题服务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得后来发展成熟的定题服务工作大都包含了这两种服务方式。其次,还出现了介绍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开展定题服务工作的论文。体育信息情报工作也比较多地收集国外信息、引进翻译国外文献、并在编辑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为我所用的体育情报。随后,我国体育信息界紧密结合体育运动实践的需要,为备战国内、国际大型运动会,开展了大量的、高水平的信息研究与定题服务工作,同时加强二次、三次文献处理和应用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体育运动实践中的问题,逐渐改变了过去比较单一的进行文献翻译的状况。在应用理论的研究上,由于大部分研究者都亲身参与了此工作实践,因而研究工作更具有实践性和专业性。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系统论、信息论等思想的渗入,使得研究视野得以开阔,理论层次上有所提高。

1.2 定题服务的定义及意义 定题服务是指针对研究人员各自的研究课题,情报服务单位定期将检索到的最新文献信息提供给研究人员,使他们得以随时了解学科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掌握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献。这一定义提出了定题服务的主体、客体以及服务方式与目的。从此定义的内涵与外延出发,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各种新的服务模式,使得定题服务成为一个高层次的情报服务。

定题服务能为科研立项、成果查新、训练技术提供有力论证,尽快满足竞技体育训练的需要和提高体育科研水平,促进我国体育科研与训练的发展,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发挥重要作用。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充分发挥各体育院校馆藏文献信息的作用,拓宽文献信息服务的范围。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情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

2 体育信息定题服务的研究

体育院校图书馆要针对本校教学、训练、科研工作的现状,充分发挥其各项职能,就必须切实改变过去那种对读者提出的某些索取文献资料的需求;切实改变小范围或某一方面的定题服务方式,既能满足科研、训练工作,也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真正体显出体育院校图书情报定题服务的特点。

2.1 定屑服务的特点及方法、步骤 定题服务具有“主动性”。情报人员深入实际,主动了解教学及科研进展情况,选择服务课题,主动与教学及科研人员沟通,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主动收集调研文献、情报动态,编制专题文摘、索引,以及专题综述、述评、专题参考资料;主动向教学科研人员提供相关课题研究所需的新资料通报。定题服务具有“针对性”。从选题到调研以至文献服务,都体现了很强的针对性。始终围绕课题范围,收集、查找和编制资料,针对课题需求,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到底。定题服务具有“及时性”。及时地将最新情报提供给用户,然后根据情报需求的变化、情报服务的效果反馈给情报人员,以便不断改进服务。定题服务具有“持续性”。要在一段时间内用跟踪课题研究全过程的方式不断进行。自始至终、连续不断地提供文献资料服务,才能满足课题研究不断深化的情报需求。定题服务具有“广泛性”。即在定题条件下的多向主动传递,形成多层次服务的格局,在形式上灵活多样,不拘泥某一固定的情报服务模式,有题录、文摘、索引等。定题服务具有“时效性”。不仅能有目的地广泛开展文献情报源,更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的学术性作用。

方法:1)情报超前提供法。一是提供的内容要超前。必须提供最新发表和出版的反映学科前沿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的理论与发现,必须是真正切合课题需要的代表学科最高水平与发展方向的图书情报。二是提供的时间要超前,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情报人员要潜心研究课题研究者的潜在需求,充分挖掘现有馆藏的潜在价值,真正让图书馆情报服务工作走在课题研究者提出文献情报需求的前头。2)直接对话调研法。就是情报人员直接向科研者了解其课题的背景和内容,针对其需求搜集文献,了解其课题关键,所需资料类型等。然后,检索与其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提供给用户,使科研人员在课题方案论证阶段就占有充分的主动性。3)集中分散检索法。集中检索是定期全面检索。根据课题的综合要求,确定多个主题词或关键词,大范围地进行追溯检索;分散检索也称随机检索,即在日常的阅读检索过程中,留心与课题相关的文献信息,对重要的主题词长期跟踪检索。4)情报提供反馈法。定题服务本身就是能经常与情报用户保持一种情报提供与反馈的关系。一种是情报人员对有关学科内容,系统地积累二次文献,粗略认定后,先交与课题人员选择。然后反馈给情报人员,作为检索一次文献的重点。另一种是课题人员把自己掌握的文献情报信息提供给情报人员,情报人虽去索取一次文献,然后反馈给课题人员。这种情报选择与反馈的交替进行,加强了情报的主动传递。5)情报行为渗透法。情报人员的活动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始终,情报人员的行为全方位地渗透到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这样可促进科研人员思维敏捷,且在获得丰富的素材后,产生深刻的理性提纯一情报研究分析报告,反过来服务于科研。

步骤:1)建立联系点,即联系定题服务的对象。2)选择课题,即选择课题的要求、条件。3)调查研究,制定服务计划。4)围绕课题广泛收集和筛选资料,编制二、三次文献。5)提供用户所需资料,并收集反馈意见。6)手检与机检相配合。7)请专家及时指导,使课题情报服务更有权威性。8)情报人员要有较高的素质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各部门、各工作人虽之间要齐心协力、互相配合。

2.2 定题服务的质量要求 定题服务实质上是一种情报分析和文献研究的综合性体育科研工作。在服务质量上要保证情报资料的时效性、准确性、连续性、完整性。否则实现不了有效服务。时效性即传递情报的速度快、效能发挥充分。准确性即所提供的情报内容真实可靠。连续性即供给用户的情报资料连续不断。完整性即提供给用户的文献资料尽可能完整、全面。

定题服务是一项内容较多的综合工作。必须在情报服务工作理论指导下形成一定的服务体系和管理规则,在实践中使其内容得以完善。

2.3 根据不同对象、不同课题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定题服务 我们结合以上的定题服务理论并应用到体育信息的定题服务实践中。体育院校的教学和科研人员的课题研究较纷繁复杂。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专业分工愈来愈细,科研课题也日趋专深,除增强传统体育专业的实力外,还增设新的专业,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增设了体育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运动心理学方向)、英语专业(国际体育)、表演专业(体育表演艺术)等,这就使得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日益专深广泛。为便利读者与科研人员的文献信息需求,解决科研中的具体问题,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图书馆设立了情报信息室、电子检索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等,专为教学、训练、科研人员读者提供信息服务。而且图书馆信息工作人员还深入课题组,主动了解、全面掌握科研课题实施计划,进展速度,轻重缓急,从而主动搜集、加工最新文献信息,使信息提供与教学、训练、科研同步。例如北体大每年都有本科生、研究生等撰写毕业论文。本科生的论文主要是掌握科研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他们所需的文献资料在内容上不是很深,对他们的服务大部分只需给予检索途径、方法以及检索工具的指导。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所进行的定题服务有它自身的特点,研究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对文献情报的需求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开题前的选题阶段。毕业课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毕业成绩与学位的获得,对研究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这个阶段是帮助他们“选题”的服务。要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明确他们选择的课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深度、发展动态、研究成果,确定是否有研究价值等关键性问题,避免在选题上走弯路。第二阶段是“定题跟踪”的服务。可由研究生本人出面与情报人员取得联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服务方式及检索策略。例如,一研究生计划撰写毕业论文《运动员内隐自信的探索》,我们根据上述二个信息服务阶段对其进行“定题跟踪”服务。在选题阶段,首先利用中、外文期刊目录对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回溯检索,我们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过虑、整合,提供有价值的二、三次文献以供研究者参考。待题目确定后,课题研究便进入文献资料收集阶段。该阶段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可以说贯彻于课题研究的始终。我们开始收集文献资料,在收集过程中不仅要求一定的查全率,而且还要求一定的查准宰,对所收集的文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鉴别其是否可靠、新颖、实用、典型;还要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出可用信息,定期或不定期的给研究者补充和提供新的资料。既要跟踪信息,也要跟踪用户,及时将新信息、新需求反馈给服务系统中枢,力求服务系统化。直到研究者圆满完成毕业论文。该阶段所提供的智能化、知识化的服务也是人脑与电脑结合的系统服务。而且,该论文参加了2004年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井获得三等奖。

2.4 配合课题进展,掘供对口服务 不同的科研课题对文献资料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要做到文献需求和文献提供同步发展,必须根据课题进展和读者的需求来决定。有的研究课题自始至终都需要提供服务,情报人员就应制定计划,投入较大的精力,有步骤地根据课题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文献信息,并负责到底。如北体大有几位教师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计划撰写《体育英汉词典》一书。我们对这个课题反复调查,弄清课题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文献需求量很大。根据几位教师的要求,在其课题构思阶段,我们分工各专业的新旧词汇查找、对比、筛选,查找一切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将其收集起来,对照原文,经专家鉴别取舍,将切题的文献集中起来提供给科研人员。并随着课题的进展,不断补充资料。同时注意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及时报导类似课题的最新词汇,以保证科研人员知彼知己,直到课题最后完成。有的科研课题是阶段性地需要文献服务,当他们获得足够的文献信息后,就不再有太多的要求。这种类型的课题,则宜采取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提供的方法。如我校每年都有毕业班的学生到各大专院校及中学进行体育教学实习。为此,我们集中力量提供尽可能齐全、多样的各专业型和普及型参考资料及教案,使他们在体育教学实习中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读者对所提供的文献信息的评价,是对信息情报人员服务质量的一种反馈。在定题服务过程中,信息情报人员要与读者紧密联系,保持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经常了解读者对服务效果的评价,及时修正服务方案,增强文献信息服务的有效性。

3 小结及建议

体育信息定题服务是读者服务活动中最有效的方式。但这种工作既需要信息人员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优良对口的知识结构,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因此,搞好定题服务的关键是改进服务方法和手段,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文献信息检索系统。1)开展定题服务工作必须实现多方面的协调配合。即体育院校图书馆情报部门与各教研室、科研处、研究生部之间,图书馆内部各部室之间以及定题服务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逐步形成一个有专人联系、负责,相互沟通,及时反馈的网络信息系统。2)开展定题服务,要正确处理好文献检索服务、情报咨询及情报调研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及整体的协调与配合。建立和完善咨询机构和咨询队伍。3)做好定题服务超前情报服务工作。重视调查研究,提供预测性情报,搜集和整理各种情报源,提出可行性调研报告。4)提高定题服务的质量,应采取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方式,确保服务工作的质量和连续性。除了情报人员积极配合和努力创造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从而逐步提高服务水平,使情报服务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5)定题服务是一项以情报职能为主、传递功能为辅的综合。图书情报人员要不断提高体育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水平,以逐渐增加科研人员对其的信任度。6)除此之外,体育院校图书馆的定题服务还要加强与校外、社会的联系。一方面,可以把社会上需要解决的科研难题,需要开发的体育项目以及攻关项目等信息引进学校,传递给校内有关科研人员;另一方面又可扩大服务范围,把科研成果及时输送给社会,使信息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通过对社会的这种有偿服务,还可提高图书馆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智武.运用定制服务方式改进和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定题服务[J].图书馆建设,2003(2).

[2]符一欧.网络环境下的定题服务研究[J].现代情报,2003(8).

[3]任燕燕.高校图书情报定题服务新探[J].图书情报知识,2003(2).

[4]刘菲.我国体育信息研究工作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11).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14-03

我国于80年代初开设了医学检验专业的本科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实验技能、能够胜任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专业人才。通过近3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形成了培养方式多样化、层次和学制多样化的教育体系,如三年制的大专、四年制的理科和五年制的医科培养模式等[1]。四年制的理科培养模式由于其学科性质和学制的条件限制,在学科建设和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课程多、学制短和任务重等问题,使得理科医检专业学生的医学素质受到了影响。为此,结合我校四年制的理科医检专业教学情况,通过多年的工作探索和尝试,成功建立起了一套较为成熟、教学效果好的实践应用型教学模式,对提高医检专业学生医学素质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也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实际临床检验工作的需要和培养医检专业人才的专业要求。

一、当前我国理科类医检专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更新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落后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分子生物学和蛋白组学领域中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临床检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医检专业所用的教材更新速度慢,跟不上新型医学检测技术的发展步伐,某些已经在临床上淘汰的技术和方法依然在理论教材上存在,而某些新型的、先进的科学检测方法却没有写进教材,这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显得陈旧,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新型技术的敏感性。同时,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以教为主”的填鸭式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落后。医检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实践应用型学科,不仅仅要学习医学检验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临床操作技能,这就要求改变现有教学模式、修订教学大纲,与现代检测技术发展相适应。

(二)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不相适应,某些实验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

理科类医学检验专业由于受其学科性质和学制等条件的限制,造成了学时少,授课内容多,学习任务重的情况。由于课时紧张,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某些课程相当一部分内容无时间讲解,学生处于“走马观花”的境况,影响了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在实验课中,实验内容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综合性、连续性实验较少,多数实验仅仅为理论知识的验证。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存在不协调的情况,理论课所讲的知识点没有在实验课中得以实践,而实验课的项目内容严重滞后,与临床检验工作需要脱节。在实验课上主要学习的是一些的手工操作方法,这些技术方法的操作、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的准备均有实验指导教师完成,学生只是在机械性的重复过程,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实验教学效果差。同时,实验室内学习的实验操作方法被近年来出现的自动化电子仪器设备所代替,学生对于这些新型仪器设备的技术原理和操作方法没有得到锻炼,造成了学生“学而不能用、用而没学”的局面,素质培养受到了影响。

(三)受学科建设的影响,实验开出率低,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

由于理科医检专业学科性质和学科建设的因素,实验室软硬件设施配备跟不上,仪器设备陈旧,技术方法简单,实验条件无法与大型医院检验科条件相比,造成了许多实验内容无法实践,学生动手机会大大减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医检专业技能。同时,实验教学经费紧张和优秀实验师资缺乏也制约着学生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学校下拨的实验经费不足,使得实验开出率不高,造成学生锻炼实践机会少。实验教学工作中缺乏临床优秀的指导老师,实验师资队伍梯度不合理,这些因素大大制约着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建立综合性实践应用型教学模式,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结合理科类医检专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我们教研室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形成了一套综合性的实践应用型教学模式,无论理论课教学,还是实验课教学,教学效果均较好,现将具体的实践措施阐述如下:

(一)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结合理科医检专业的自身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新修订和完善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将理论课的授课与实验教学衔接起来,使实验教学成为巩固和吸收理论课知识的过程,同时把理论课进行系统性的分类、分单元,与实验的教学工作紧密连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验技能。在保证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上,调整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的比例,增加实验课时,力求二者比例接近1:1,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此外,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场景录像和远程现场教学等手段,丰富教学素材和视听工具,最大化的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课上,加大外部具有丰富临床检验经验人员的聘请工作,增强一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将实验教学转移至临床检验工作中,在检验工作中学习实验技能

医学检检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教学工作必须和临床实践工作融为一体,在实践工作中教学,在实践工作中学习[2]。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有意识的将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学习结合起来,而且还要将实验教学工作与实际临床检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医院现有的大量的样品和病料,使学生将临床检验工作变成实验课学习,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是大有用途的,不仅增强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没有出现在学校实验室条件下,无心轻率、应付实验学习的情况。将实验教学工作转移到临床检验工作中,在真正意义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更大程度上提高了检验专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开展社区服务检验工作,拓宽学生实践渠道

利用我校三个附属医院对不同社区提供定期服务的活动,积极引导医检专业学生参与进来。针对不同社区、不同人群,我们分批、分阶段的开展了不同项目的检查服务,包括传染病的普查(乙肝、艾滋病)、血糖检测、血型的检测和三大常规的检测等内容。利用这些服务活动,不仅使学生在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而且激发了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够科学正确的解释社区居民的各种疑问。社区服务活动还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提高了学生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养成了“以人为本”、变被动为主动的真情服务医学品质[3],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工作关系打下了工作基础。

(四)凭借指导教师的课题支撑,增设实践学习的第二课堂

除在临床工作中、日常生活中增加学生动手锻炼的机会外,结合任课教师的科研工作情况,增设了实践操作学习的第二课堂[4]。不同任课教师具有不同的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国家卫生部和各类省级课题项目,任课教师积极的把学生纳入到本课题的实验活动中去,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锻炼的空间,不仅延长了学生的实验学习机会,而且培养了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科研创新的优秀素质。在实验学习的业余课堂上,不仅在时间上对学生开放,更重要的是在空间和实验内容上也要开放[5],使学生敢思考、敢动手。与此同时,在第二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还注重学生对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培养,使学生熟练掌握了各种操作技能。

(五)抓好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衔接好学生身份的变化过渡

毕业实习是培养医学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过程,该阶段对于提高学生的工作业务能力,巩固专业思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6]。为此,在学生学习的第七、八学期,重点抓好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勤学好问,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虚心的向指导老师和优秀的检验工作人员求教。在教师的传、帮、带引导下,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检测技能,还要重视学生严谨工作作风和高度医学责任感的培养,做好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的过渡工作。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时,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开题,如何进行科学设计和研究、如何进行研究论文的写作等,所有指导工作皆在为提高学生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科研意识。

三、实践应用型教学模式对医检专业学生各个方面素质的作用分析

(一)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医学专业素质

采用已经建立的实践应用型教学方法,连续三年对我校2007、2008和2009级医检学生进行了比较研究。每个年级设立两个班,每班人数相等,其中一班为常规的教学班,该班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另一班为改革班,该班的教学采用已建立的实践应用型教学模式进行,在期末考试后,进行理论课成绩和实验课成绩的统计比较。在分析理论课学习效果时,统计两个班的学生成绩,计算各个班的优良率。通过对两个班理论课成绩优良率的比较[7],改革班的理论课成绩明显优于普通班,其优良率提高了约10%百分点(如表1)。

实践应用型教学模式对学生实验成绩的提高更为明显,实验成绩的计算采用操作考核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和平时上课成绩相加[8],经过比较分析,改革班的实验总体成绩较普通班成绩提高近25%百分点,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明显高于普通班(如表2所示),医学专业素质得到了明显的增强。通过与学生的座谈交流,学生一致认为实践应用型教学模式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二)提高了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实践应用型教学模式下,通过多种途径的实践和锻炼,提高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从事科研的浓厚兴趣。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的检验知识和技术方法外,而且还养成了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科研素质和科研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进行专业研究论文的写作水平和专业英文文献的阅读和翻译水平。在老师的指导下,医检专业的本科生能够在《现代检验医学杂志》,《中国医学检验杂志》和《临床检验杂志》等专业性的期刊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大大提高了学生进行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三)全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将实验教学工作与实际临床检验工作结合,使得学生早日接触临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养成科学谨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和抓好毕业生论文设计工作,培养了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科研意识,养成了踏实务实的科研作风;通过日常的社区服务工作,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提高了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多个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实践应用型教学模式的运作下,不仅使学生加深加快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高了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而且着重提高了学生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研创新意识,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满足实际临床工作需要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文莉,涂植光,康格非.对目前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1,14(4):19-21.

[2]黄辉,郑峻松,邓均.医学检验专业开展系科结合模式教学的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4):393-394.

[3]陈莉.开展社区老年医学服务,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3(26):400-401.

[4]林丽,任安经,袁文俊.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医学生素质与能力[J].医学教育探索,2007,6(5):420-421.

[5]周盈,周祖寅,尹益民.开放性实验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2(23):333-334.

篇7

情境就意味着学生在参与的环境下,明确学到的理论如何在企业中应用,然后就可以体会到理论学习有什么偏差,或者不足的地方。回到学校后,学生就要重点学习一些专业理论的课程以及专业实践的课程,还有一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也要学习去企业应聘的技能、知识,另外,他掌握这些知识技能也是为了迎接第五学期期中以后开始的顶岗实习。

酒店专业也可以说是工作导向或者是行动导向的,就是学生要在“做中学”。也就意味着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要通过工作来完成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相互之间很好地进行穿插和互动。另外,第五学期的前半个学期,学生在学校里要掌握的课程是小型企业的建立,也就是自主创新的课程。还有小型企业的开发,或者自己怎么去建立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小企业,不单单是像在淘宝开一个小店,他可能准备开的是一个实体的奶茶店、咖啡厅等,这就是第五学期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学习的课程。第六学期会有旅游市场营销、酒店市场营销、酒店案例的学习,包括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就意味着第六学期除了学习,还要在学习中做总结。学生在第六学期要做毕业设计,普通大学叫做毕业论文,高职把它叫做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中学生要做很好的开题,然后要带着任务去企业学习,要有目的地掌握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未来工作中也需要的基础技能。然后学生要写一份实习报告与一份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既要有工作的规范也要求向企业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如:怎样让企业去改进对员工的服务,改进对客人的服务等。因为企业不可能做一成不变的工作,企业要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很好的调整,以应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学生也应该是一样的,学生也需要这样去做。所以,我觉得酒店管理专业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做实训式的学习,或者说最重要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要通过工作来学习,倡导行动导向式的学习,因此它实践性非常强。不会干、只会说是不可能做好这个专业的。

《中国教师》:针对您刚才的解释,我有两个疑问。一个是学生直接有对应的岗位是什么意思?另外,刚才您提到两会期间学生不仅仅是学生,还是某一个酒店的员工,这是相当于贵校与酒店之间有合作吗,这跟校企合作有什么区别?

蔡洪胜:我们现在和酒店合作做两会服务是我们学习的一个亮点,因为其他省市的学校,也有酒店管理专业,但是他们做不了。我们有一个主要的优势,就是地理位置非常好,我们学校就在北京,北京的学校为首都的企业服务是应该的。我们的学校也是教委旗下的公办学校,需要完成一些社会服务的任务,包括为企业做一些设计、培训,也为企业解决一些困难或问题,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很多年以来都承担着两会服务工作,已经做了十年了,每年都会有一届学生在这段时间去锻炼自己。我们把这门课程叫做“培养优质服务习惯的两会服务”,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十几天的顶岗服务工作,在这期间要把在学校当中那种懒散的学生状态转变到仪表、仪容、规范等方面有严格要求的工作状态上来。这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回到学校后也会有很大的转变,比如迟到、早退等现象会少很多,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企业也很需要一些短期的实习生,这对他们来说也能够增加新鲜血液,因为两会期间的服务要求的是差异化的vip服务,以前一名服务员可能会服务五名客人,两会期间可能要求五名服务员服务五名客人。而企业不会因为两会而增加员工,因为这会影响它的业绩与效益,那么企业所采取的方式就是让员工加班,但是加班太劳累了,连续几周都不能休息。但即使这样,员工的数量也不够,它需要实习生进来补充。我们有一些常年合作的企业,在两会之前它们也会到学校当中来挑选学生,有时企业觉得两会期间培训的时间比较短,那它就会在前一年的12月对学生进行面试,另外也会主动帮学校做一些教学指导工作,这是很适合学生发展的。因为并不是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有企业的工作经验,企业会帮助把学生的培养放进学校的课程当中。为什么企业会帮助学校呢?因为它觉得几个月之后学生就会成为它的员工,如果对学生的服务做得好的话,那么学生可能就会留下来实习或就业,这也是洒店行业应对员工短缺的一个办法,它们也在想办法挖掘一些员工,增加发展后劲儿。本身能够选入两会服务的酒店就是北京市最好的了,它们的安全、素养、硬件设备都是北京市最好的。因此我们觉得这种合作是双赢或者是三赢的,不仅是学校、企业,还有学生,学生也从中学会了如何去做一个社会人。

《中国教师》:如您所述,酒店专业的实践性是很强的,除了第五学期的顶岗实习外,其他时间学生是不是也会有很多的机会到企业当中去参与实习?

蔡洪胜:除了学校组织的以外,学生很难自己到企业当中去,因为高标准的规范的酒店不愿意接纳暑期生,这会降低企业的服务质量,因为他们没有接受培训。没有组织的学生实习,企业会认为学生可能会叫苦叫累,企业如果培训他们,使用没多久,他们就要离开了,企业会觉得损失太大。另外,学生的安全问题及学生对企业的安全问题都会有一些顾虑,而且没有学校做管理维护,学生如果做错事的话,企业也无法制裁他们。所以,包括实习及短期的服务都还是学校起引领作用,这样学生、家长放心,如果出安全事故的话,学校会与企业沟通来解决这些问题,但如果学生自己到企业去实习,出了问题就很难解决。

《中国教师》:现在职业教育界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就是600所普通本科转为应用型大学本科,它们的转变对于高职高专意味着什么呢?

蔡洪胜:我个人认为这是件好事,是一种良性竞争。高职高专的教师都比较务实,很多教师都是从企业来的,这样的教师很了解企业,也了解现在的学生。我在学校工作10年了,在国内外的企业也工作了十几年,相互之间都比较了解,企业也愿意接纳我这样的教师,但他们对一直在学校教学的教师很难接受,因为他们对企业不了解。他可能听不懂企业当中的一些专业术语,而我们这个教学团队(包括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企业会觉得我们教的知识很符合他们的需要。我们了解企业的工作状态,包括针对企业员工的职前培训、入职培训和在岗培训等,我们以前都做过。来自企业的教师大都有在非常好的企业工作的经历,这对企业来讲是很有利的一方面。所以600所普通本科院校转变为应用型本科,就会引入一些新鲜血液,课程的开发,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这些都能够使人才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所以这是一个良性竞争。

《中国教师》:600所大学的转型对于这些高职高专学生的影响是什么呢?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直接升入本科进一步学习吗?

蔡洪胜:意味着职业教育也有本科了。我们现在也在试点,虽然我们是高职,但也有四年制的本科专业,我们酒店管理专业也在试图改成四年制技术型本科,另外我们已经和北京外事学校完成“3+2”的合作,也就是学生通过三年中职两年高职的学习就可以拿到大专学历。这样我们就可以招到更好的学生,同时学生学到第三年时,可以自愿转到本科阶段,也可以选择到国外留学或就业,国家政策也鼓励这样做。我们现在已经与一些中职合作了,学生可以经过三年的中职学习直接升入我们学校再读两年,就可以拿到大专文凭。学生家长是很欢迎的,包括中职学校也很欢迎。我们也在跟本科合作,但每年升入本科的学生比例只有10%左右。

《中国教师》:现在高职与中职合作的多吗?一般通过什么渠道来合作的?

蔡洪胜:我们学校还是挺多的,有六七个专业在开展这方面的合作,方式就是“3+2”式的,在中职学校学习三年,到我们学校学习两年。我们自己也开五年制中高职衔接专业,学生可以在我们学校先读三年中专,再读两年大专。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专业,比如文秘与会计专业,从去年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应该说中高职衔接的合作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泛的,因为北京的中职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源问题。它们招不满学生,也招不到高质量的学生,家长们认为中专学生就业已经不像20年前那样好了,现在学历贬值的现象还是存在的,所以家长们还是希望学生能至少拿一个大专文凭。

《中国教师》:据您了解高职学校学生的就业率怎么样呢?

蔡洪胜:就我接触到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就业还是挺好的,就业率在95%左右,这是真实情况,毕竟我所在的酒店行业还是非常缺人的。学生如果愿意进入这个行业,他都能找到工作。为什么有5%的学生没有就业呢?他可能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希望继续选择,或者是升本科的时候没考上,希望停一下继续考,这些现象是存在的。我认为大多数学生是非常积极的,因为他们是有目标的,通过企业专家的一些讲座,优秀毕业生回校的交流,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未来。短期的未来是通过刚刚毕业的学长们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到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工作,稍远一点是通过老师、企业专家看到自己的未来。有目标的学生每天都会很快乐,他们除了日常的学习以外,也会运用课余时间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与技能。

篇8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不断强化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会计专业实训项目,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会计,实训,分岗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不断强化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会计专业实训项目,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

根据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及学生技能培养的特点,高职会计专业应建立由浅入深、分层次进行、立体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会计专业的校内实训项目可分为专业课程的模块实训、课程综合实训、分岗实训三个层次。

图1:会计专业校内实训项目的设计

一、专业课程的模块实训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必须改变以学科体系为本位的模式,创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从职业岗位群分析人手、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实现以新型的实训课程替代传统的知识型学科型课程。

高职会计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并对其进行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整合运用情景设置法,把学生带到了虚拟的情景中,使学生能触景生情很快进入角色,加深对知识的运用和操作。情景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强调知识性、实用性、实践性相结合,尤其强调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与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目标具有同一性。

通过分情景、分模块进行实训,使实训更加具有针对性。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一边学习,一边通过会计实训软件或手工进行实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掌握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比如说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实训操作,学生在学习记账凭证这个模块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校内实训,填写记账凭证,从而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专业课程的模块实训在每一门专业课程中都有安排,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等一系列专业课程中,都有实训,其中既包括软件实训也包括手工实训。专业课程的模块实训是针对技能课程设置的专项训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便于学生及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及时地掌握会计工作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核算课题。通过专业课程的模块实训,可以使学生熟悉内容、流程,掌握基本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的衔接,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会计核算工作形成整体的感性认识,并循序渐进地达到接受综合实训的水平,为综合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课程的情景或模块实训在每一门专业课程中都有安排,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等一系列专业课程中,都有实训。其中既包括软件实训也包括手工实训。专业课程的模块实训是针对技能课程设置的专项训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便于学生及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及时地掌握会计工作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核算课题。通过专业课程的模块实训,可以使学生熟悉内容、流程,掌握基本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的衔接,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会计核算工作形成整体的感性认识,并循序渐进地达到接受综合实训的水平,为综合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综合实训

每一门专业课程的各个情景和模块学习完毕以后,根据课程的内容需要进行课程综合实训。课程综合实训是在专业课程的模块实训的基础上,采用具体企业的业务资料或者仿真业务资料进行实训,从而对所学的课程内容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成本会计》课程学习完以后,就让学生集中2个周的时间进行实训,实训资料为一个制造企业11月和12月共2个月完整的会计资料。

基于小型企业将若干会计岗集于一人承担,即多岗一人的实际情况,该实训模块,要求学生根据毕业后拟从事工作的企业类型,每人独立完成一套实训资料。实训通常选用制造业、商品流通业等有代表性行业的典型经济业务,以相邻的两个月的经济业务为实训内容。在课程综合实训中,学生一人扮演所有的角色,每个学生从头至尾独立完成全部业务账务处理,这对全面掌握业务是十分必要的。值得一提的是,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等一系列专业课程中,都安排有专门的课程综合实训。

三、分岗实训

分岗实训是在专业课程的模块实训和课程综合实训的基础上进行的。分岗实训采用分岗操作和职位轮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大中型企业会计实务中通常将会计分为若干岗位,采用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形式,会计工作就形成一个团队,既分工、又协作,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熟悉会计岗位群中不同岗位的工作和会计工作中的相互牵制作用,通过分岗实训可以达到这个要求。会计分岗实训,应该在仿真的会计环境下进行,采用真实的会计用品,选用中型制造业的典型业务,按内控制度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把会计人员的岗位可以分为出纳、稽核、资金核算、往来核算、工资核算、总账、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财务报表编制、财务分析等,要求学生根据岗位进行实训,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通过分岗实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企业岗位交接程序和内部控制管理,体会到基于企业工作流程的运作模式。

为使学生有置身企业真实业务环境的意境,亲自尝试出纳、稽核、资金核算、往来核算、工资核算、总账、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财务报表编制、财务分析等不同会计岗位的每一具体工作,以及经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专业问题,在分岗实训中,分阶段进行职务轮换,循环进行,使每位学生能熟悉会计操作流程,在不同的角色下都能进行会计处理。

此外,在模拟实训过程中企业内可设置模拟销售、采购、仓库等岗位;企业外可设置模拟购货方、模拟销售方、模拟银行、模拟税务岗位。这种融合立体型的岗位实训对于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岗位技能,理解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关系起着重要作用。而轮岗实训的安排,又可以使学生获得综合岗位技能的训练。对于能够熟练使用会计软件的学生,可安排手工账和电算账同时运作,形成手工模拟和电算化实训一体化,强化学生对电算化岗位的认识。这种实训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等职业关键能力也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岗实训,不但使学生大量接触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而且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掌握了会计处理的全过程,同时也正确理解了企业与政府、供应商、投资人、债权人、中介机构的关系,提高了模拟的兴趣和工作效率。

四、实现二个结合

通过专业课程的模块实训、课程综合实训、分岗实训三个层次,可以有效的实现全岗实训和分岗实训相结合,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1.全岗实训和分岗实训相结合。

全岗实训是指在实训过程中不分岗位,一个人承担所有岗位的会计角色,可以使学生熟悉会计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掌握会计岗位群的各种技能,成为适应会计岗位工作的多面手。分岗实训按照实际单位的会计工作任务设置岗位,分岗位针对性进行实训。在实际工作中,大中型企业会计实务中通常将会计分为若干岗位,采用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形式,会计工作就形成一个团队,既分工、又协作;而在小型企业,常常将若干会计岗位集于一人承担,即多岗一人。校内实训全岗与分岗相结合,先全岗后分岗,能够学生全面地掌握全岗与分岗的会计业务流程和具体业务操作,毕业后可以胜任大、中、小等各种类型企业的会计岗位工作。

2.会计手工模拟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第一层次进行会计手工模拟实训,要求学生掌握传统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一系列账务处理,掌握在手工条件下各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第二层次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要求学生掌握企业财务软件的操作和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在各个模块处理中的职责及权限,提高会计电算化操作水平,培养学生的现代化技能。第三层次是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和电算化实训一体化。这一层次的模拟实训将传统的手工会计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结合在一起,两者采用同一模拟企业的资料进行会计处理,并将各自核算过程与结果进行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综上所述,改变会计专业学生不能很快胜任会计工作的现象,需要高职院校将实训教学过程定位在“突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会计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设计符合高职要求的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会计岗位操作技能、分工协作能力、职业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会计专业学生零距离上岗,以此促进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延冬,创新会计实训教材促进高职教育发展,教育研究,2009.6:p163-164

2刘振威,杨宁,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实训教学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2月:p52-53

3程玉民,王维鸿,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6月

4刘建华,会计实训仿真环境设计与建设研究,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12月:p75-77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事务所实训基地建设探究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教学步骤,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受会计保密性、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制约,使得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困难。通过与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松散式、培训式和引入式的实训基地建设方式,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不同的实习实训机会,把课堂学到的会计专业理论运用到实际会计业务中,从而增加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实践技能,最终实现快速就业。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事务所,实训基地

一、高职会计专业校外实习的现状

(一)校外实习是学生就业的需要

当前,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专以上财会生剧增,人才供过于求,使得企业进一步提高用人的门坎,高职院校财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往往要求应聘人员具有会计工作经验。民营中小企业大都只有一名主管会计,要负责整个企业的账务处理、纳税申报和会计管理工作,要求会计人员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不仅要懂得生产经营与管理,能够妥善处理各种经济业务,还要能够协调级部门之间的关系。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因此企业一般不聘用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会计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在走出校门时就应该初步具备企业要求的技能和条件。校外实习是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技能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以应用型为主的会计高职教育,实践环节更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外实习普遍存在许多问题。

(二)校外实习存在的问题

1.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困难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外实基地建设困难,首先这是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企业大多不愿意接收学生进行会计实习。即使接收学生实习,也大多是以介绍企业情况和讲解核算体系及方法为主,至多让实习学生自己翻翻已有的一些凭证、账簿等资料。其次,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接纳学生实习是企业单方面的付出,因此企业热情不高。最后由于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工作效率提高,一般企业的会计人员配备有限,在传统的一对一的实习模式下,实习单位不能够容纳太多的学生进行会计实习。这些都导致了实习基地的建设困难,使高职院校缺少实习的条件。

2.校外实习实际成效差。

根据规定,高职院校应有半年以上的校外实习,校外实习主要是第五学期的校外顶岗实训以及第六学期的毕业实习。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能容纳所有财会生的校外实训基地,因此校外实习以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分散实习为主。经常有部分学生在规定的校外实习时间结束的时候仍没有找到实习单位,即使是找到实习单位的同学,实习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学校没有和实习单位一起建立相应的检查、考核约束机制,有关实习内容的安排、监督工作都由实习单位承担。实习单位没有监管学生的义务,实习主要是靠学生自觉。由于会计工作责任重大,学生在实习单位很难做到顶岗实习,学生没有实践操作的机会,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有些学生就对实习采取应付了事的做法,自己起草填写实习鉴定表,找家单位盖章以应付学校,使得校外实习效果差。

二、高职院校建立事务所实训基地的可行性分析

(一)建立事务所实训基地是双赢的合作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建立在双赢互利基础上的校外实训基地才能有持续的生命力,这是高校与实习单位关系价值的立足点。事务所业务季节性强,每年12月底至次年的4月底业务繁重,需要大量的助手。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帮助事务所选拔优秀人才,降低人才使用成本。事务所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或结构调整,进行人才培养,让学校成为企业发展的“蓄水池”。事务所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了理论结合实际的良好学习条件,也便于事务所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和择优录用。正是因为双方各有所需、各有优势,双赢互利,才能为一个稳定的实习基地创造前提。

(二)会计师事务所具有高层次的实习指导人员

规模相对较大的事务所具有人才、资金、成本、信息、客户、培训、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尤其是财会、金融、法律、工程、外语、计算机等各类专业人才汇聚一堂。会计师事务所中的专业人员拥有较高的学历和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会计师等专业资格,具有较高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专业实践技能,积累了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为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力量。企业基层会计人员一般从事分岗位的核算工作,尚能胜任会计日常分岗位核算的指导,但远远达不到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事务所专业人员对日常核算实践有全面系统的认识且能接触高层次应用实践,对高层次综合性实践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管人员,作为兼职教授,以做阶段性讲座的方式直接指导大学会计实践。高层次的实习指导人员是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大生会计实训基地的先决条件。

(三)事务所全方位专业服务业务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事务所能为股份制企业及上市公司、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提供审计、评估、税务、咨询、记账、专业培训等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全方位专业服务业务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1.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1)会计核算能力的培养

事务所记账部通常都有几百家服务企业,承接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工作,涵盖了工业企业、商贸企业、外贸企业、建筑安装企业、房地产企业、旅游业、lT产业等会计领域。涉及到工业会计、商贸会计,外贸会计、房地产会计、建筑业会计、服务业会计,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性质和生产特点,因此会计核算方法不同,税款的计算与申报也不相同。

例如,工业企业生产工艺复杂,原料材料种类多,成本的核算方法繁琐,实行增值税种,主要隶属国家税务局管理。商业企业的核算主要侧重于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的核算及商品流通费用的核算,实行增值税和营业税税种,隶属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管理。建筑业生产周期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时间亦长,实行营业税种,隶属地方税务局管理。外贸企业与众不同,享受国家出口退税的优惠税收政策,核算起来难度较大。旅游业、广告业又实行差额纳税的政策。外资企业的管理方式、核算方法、税收政策与内资企业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复杂,外汇结算麻烦,还要提供中英文对照的会计资料。在记账部的实习过程中,大学生从会计数字的正确书写,到新开办企业的设立手续,银行支票、汇票的使用方法,凭证制作,登记账簿,会计核算,出具会计报表,税务申报、缴纳,报关退税,购汇结汇、财务软件的运用,凭证的装订等实际会计业务学起,亲自动手,在师傅的指导下独立操作,完成完整的会计核算程序。通过在记账部的学习,可以提高大学生会计核算、财务软件运用等会计核算能力。

(2)较强的审计业务能力

大学生不仅可以在会计业务部学习账务处理业务,还可以在审计部门跟随注册会计师到客户企业,进行审计业务、鉴证业务实习。通过下户审计,大学生可以更广泛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面对给定的审计材料,能迅速找到切入点,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在职业敏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着眼点。注册会计师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以及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大学生们树立了榜样。大学生在下户审计中得到思想和业务方面的锻炼,提高了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2.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做好一名会计人员,要首先学会做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本身就是一项枯燥艰苦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树立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思想。勤奋刻苦,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坚持原则,恪守企业机密,这是一个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大学生大都生活条件相对优越,未经过坎坷,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岗位上的实际训练能让大学生获得课堂上难以培养的素质,如:服务社会观念、事业心和责任心、团队精神等等,提升思想品位,为日后从事会计职业奠定良好的品质基础。

(四)师生之间没有排它性

会计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企业却出现不少会计不愿带徒弟,特别是不愿意传授核心技能的现象。老会计们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会计,这种思想更为明显。他们认为自己这点专业技能来之不易,是付出了很多才得来的,也是自己在会计界立足的资本。再加上担心别人学走了技能,自己的地位动摇了,甚至饭碗不保。所以在带徒弟的过程中,师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将其技能的精华留一手,以防徒弟超过了自己,夺了自己的饭碗。而在事务所实践基地则不然,大学生不会排挤会计师傅的工作岗位,会计师傅也就没有岌岌可危的后顾之忧。会计师傅可以毫无保留将所掌握的会计业务知识,传承给大学生们。

(五)有利于建设具有较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工学结合实施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会计师事务所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加强教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教师技术实践能力。高职院校通过设立青年教师到事务所实习锻炼的常规制度,有计划选派骨干教师到事务所挂职锻炼,与学生一起接触会计专业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扎扎实实地实践新技术;通过定期聘请事务所高级管理人员对教师作专业发展前沿的技术讲座,开拓教师的技术视野.通过和会计师事务所专业人员共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零距离交流,提高技术实践能力。在“实训型”锻炼中培养教师的学习能力,挖掘专业教学团队和“双师型”教师资源,借助事务所专家的研究力量,全面提升教师课程开发综合实力。

三、事务所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完善

(一)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

会计实习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场所。为了提高会计实习效果,可以按“认知实习—教学实习—专业实习三步走的策略。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习基地,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将理论与动手能力相结合。具体来说,在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上开出了三个阶段的实习实训。第一阶段——认知实习:组织学生深入工商企业(校外实训基地),了解企业商品经营活动特别是会计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等,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有关本专业实际工作的感性认知。第二阶段——教学实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实习实训。通过财务会计实训(包括手工模拟与会计软件模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逐步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和训练。第三阶段——专业实习:对学生进行综合实习(会计师事务所校外实习基地顶岗操作),通过实习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操作,进一步培养综合业务能力。

(二)建立完善的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

事务所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应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制定目标、落实责任、动态考核。针对工学结合中出现的新问题,制订出一整套便于操作的制度,包括学生申请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带队教师管理制度、学习成绩考核和综合测评制度、评价反馈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高职院校与事务所合作制订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训练计划、实践训练大纲、实践训练指导、实践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计划管理办法,严格操作规程,争取做到人员结构合理,岗位职责明确,保证校外实训基地运行规范有序和建设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在企业实习阶段要引进企业对职工能力的考核标准,建立适应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实训评价体系。校企双方共同组建考核小组,由学校代表、企业代表和学生自己根据企业的考核标准共同参与考核。为确保工学结合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校企双方要共同组建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对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运行、教学实训、生活管理等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调查和研究,构建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把质量监控信息向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反馈,不断完善和创新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提高工学结合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松池.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