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个人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3 15:58: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体育个人培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体育个人培训总结

篇1

一、大学志愿者在大型体育赛事上的组织与管理

(一)大型体育赛事前的组织与管理

1. 大学志愿者招募。招募是组织志愿者参与大型体育赛事的最初环节,它的内容包括具体的大学志愿者来源、报名方式、时间和招募流程等。立足于最小努力原则,一般主要招收以举办方所在地的大学生志愿者,少量招收各地志愿者,以确保志愿者参与活动的及时性与便捷性,便于组织管理,同时节省经费。如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主要招收北京地区的大学志愿者,同时也面向全国各地居民招收定量赛会志愿者。

报名方式一般有下面几种:(1)利用大型体育赛事组委会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接收志愿者的报名;(2)利用大学志愿者生源所在学校相关部门或学生团体组织负责接受报名;(3)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报名。

大学生志愿者的报名时间由大型体育赛事的规模和性质定,短则1―3个月,长则6―12个月。确定好以上内容后,则可开始拟定招募流程,主要包括材料审核、面试、测试、岗位分配、背景审核、录用通知书派发等。

2. 赛前培训。大学志愿者招募结束后,则进行赛前培训,主要内容包括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场馆培训和岗位培训等。通用培训为一般的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专业培训指大学志愿者志愿服务岗位的专业要求所应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场馆培训指体育赛事举办场馆功能、场馆内比赛基础知识、场馆内部设施、组织结构等内容;岗位培训主要指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等内容。

3. 培训方式。由于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时间不固定,因此可采用“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实践培训”和“理论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如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组委会就与高校紧密联系,有组织、有规划地在学校内部培训大学志愿者,让他们在奥运会期间负责通讯联络、网络交流、环境监督等技术性工作。

(二)大型体育赛事时的组织与管理

1. 项目管理。由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范围广,因此,必须要做好赛事项目的人员组织管理,明确赛时志愿者的分工、职责和工作要求。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先分解赛事和所需的实际工作内容,如确定好是财务、营销还是人力资源、志愿者工作分类;再进一步细化工作安排,分成可直接管理的任务,如迎宾接待、沟通翻译、交通服务、安全保卫、医疗卫生、通讯联络、场馆支持、宣传报道等。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可采取“最后期限”的安排方法,各项工作任务分配给合适的团队或人员,要求他们在最后完成时间前必须确保每项工作顺利完成,不拖慢整个体育赛事的进度。

2. 制定工作进度表。工作进度表应包括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整个周期的日程表,将所有重要任务都列入日程表中,并明确每一任务完成的日期和时间。这就要求工作进度安排必须全面考虑各任务间的联系与顺序,经过深思熟虑后再实施任务安排。如安排大学生志愿者的赛时管理,应先深入分析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任务,再考虑任务执行时的具体人员数量分配,确保志愿者的一些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满足该项任务的基本需求。

3. 阶段性总结。由于大型体育赛事一般具有确切的举办时间,常为7―30天,时间较短;而且,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的志愿活动较多,为此,志愿工作负责人应在每天志愿者工作结束后做好当天任务的小结,对赛事进行期间志愿工作存在的不足问题提出及时指导,避免同样错误再次发生。

(三)大型体育赛事后的组织与管理

1. 赛后总结。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志愿者都是首次参与大型志愿者活动,难免会缺少工作经验造成或大或小的工作错误,但大学生志愿者又有较强适应力,因此,应重视赛后志愿工作的总结,让大学生能吸取经验,在往后的工作中发挥最大潜能。

赛后总结可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大学生志愿者个人归纳总结个人表现,对自己不足之处进行自我反省,对个人优秀之处进行肯定鼓励;再由小组负责人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小组今后需要改进努力的地方,让大学生志愿者在轻松严谨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发展自我,提高个人综合能力。

2. 赛后表彰。为激发和维护大学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可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进行赛后表彰活动,如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预演机会、发送纪念品、颁发志愿服务证书和证章等。对表现优异的大学生志愿者,可授予荣誉称号,而各高校也应将本校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的表现纳入其个人年度考评中,并为大学生志愿者适当增加一定学分,以示鼓励与表扬。

3. 赛后宣传。大型体育赛事结束后,应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途径积极宣传大学生志愿者良好的服务精神面貌,利用志愿者专栏报道宣扬大学志愿者的先进事迹,让更多人了解志愿服务,进而提高志愿者的社会地位。另外,为激励志愿者参与,可建立志愿者服务档案,让志愿者享受特殊待遇,表现突出的志愿者还可以获得免费培训、外出考察、工作补贴等物质鼓励,以激励更多大学生积极参与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活动。

二、结语

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成功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基础,借助高素质、高水平的大学生志愿者的优质服务,能有效推动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正常进行,而我国在大学生志愿者的主动贡献下,会举办越来越多的优质大型体育赛事,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大学志愿者在大型体育赛事上的组织管理模式。

篇2

1.实践技术培训。(1)基本站立姿势。抬头挺胸,目视正前方,两脚脚尖打开约60度,两脚跟靠紧,两膝并拢,五指伸直并拢贴于裤线。在集合队伍时,体育委员要以静止状态站在队伍正中的等腰三角形顶点处,这样可以保证视野开阔,确保能观察到队伍的每一个位置。当进行队列指挥时,体育委员在合理的位置进行口令指挥操练,在队伍进行中可以随队伍的行进方向,合理地调整自己的位置,便于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切忌走来走去,脚无定所,应合理确定指挥位置,有效保证操练的严肃性。(2)口令。上课前整队口令的内容主要以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流程进行,体育委员应让学生以某一点为准向右看齐,然后向前看。整队完毕报告口令是报告给教师本班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缺到人数和因何缺到。指挥调动口令主要是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向左转—左转弯—齐步走,指挥口令要做到声音洪亮有力、节奏分明、快慢适中,每两个口令间要稍做停顿。体育委员一定要摆正自己指挥员的位置,发出清晰的口令,这决定着调动和指挥队伍的质量。(3)队列练习。队列练习主要有原地队列练习,如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三面转法等。行进间队列练习有齐步、正步、跑步及立定。(4)广播操练习。广播操是学校课间操的主要内容,学校要根据课间操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对体育委员进行广播操培训,以使各班体育委员都能准确掌握标准的广播操技术动作,为其对各班课间操指导和监督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2.理论思想素质培训。(1)要正确看待体育委员的工作。作为体育委员,同其他班委在班级中的地位和职能一样。因此,只有具备了应有的形象气质、自信、威望,具有较强的口令指挥调动能力和沟通能力,有较强的责任心,才能当选体育委员。(2)要用心感受体育委员工作的重要性。具备一定的个人能力并不意味着能够胜任体育委员工作,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在平时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带动、感染他人,提高班级的凝聚力等,用正确的标准观来指导、帮助周围的学生。(3)体育委员要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坚持用正确的标准来评判、指导各项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个人工作作风。通过活动组织方式或个人魅力来带动周围的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4)提高个人素质,带动班级团队建设。体育委员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责任心,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在组织活动、调动队伍时要灵活有序;对待事情要用同一标准评判;要主动承担并积极组织、筹划校内外的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素质,才能有效地促进班级团队建设。

二、体育委员培训方案

1.活动背景。在我校开展加强学生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管理工作中,学校把体育委员的培训工作纳入了常规工作中,并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2.活动目的。为了全面提高我校体育委员的工作能力,增强体育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每个体育委员都明白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了解各自的职责和分工情况,切实开展各项工作,特制订此方案。

3.活动主题。以“健康、运动、阳光、责任”为宣传口号,以专项训练与组织能力培养相结合为目标,以“体育使学校充满活力,学校因体育勃发生机”为主题。

4.前期准备。下发活动通知,进行宣教活动,拟定培训内容,制订活动计划,提出培训要求,确定培训目标。

5.活动安排。开课典礼,专项培训,汇报表演及结业典礼。

6.培训内容。基本队列训练,口令口号训练,广播操训练,体育委员职责及素质培养。

7.培训方式。室外集中专项训练,室内理论培训。

8.培训期间。考勤、请假制度明确,培训内容清晰。

9.结业总结。培训内容汇报表演,培训班班长谈培训的体会,培训教师工作总结。

三、主要目标

1.扎实的体育专业基础知识是体育委员工作的根本保障。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很好地工作,也是保证工作激情的基础所在。同时,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树立威信的基本条件。

2.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思想。服务学生是体育委员的基本任务,体育委员就是要实实在在、勤勤恳恳地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3.要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主要是要有博大的胸怀。体育委员要经常和同学共处,自己有缺点就要虚心听取而且要及时改正。

4.有良好的领导能力和责任心。具体来说,首要的是策划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善于思考和创新。体育委员是体育教师管理和组织学生的好助手,许多重大体育活动都是由体育委员组织实施的。

四、体会与思考

1.纪律方面。纪律方面主要指学生通过自我参与管理,养成了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共同守纪的习惯;上课积极,精神饱满、练习认真,基本按要求完成各项练习内容,保证了上课的质量。

2.动作技能方面

篇3

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通常选择封闭式且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应试教育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的学生确实缺乏主动性、对社会认识能力弱。学生在传统应试教育下,知识的储备虽然很高,但是具体的实践技能确实非常低。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户外体验式培训引入到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研究人员,针对 “户外体验式活动”作为大学体育课程内容开展了系列的实验研究,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这为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一、高校体育课开展户外体验式培训的依据和保证

(一)体育教学与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特点相似

因为体育课程教学和户外体验式培训都是注重身体的活动。其中,户外体验式培训是在户外进行的身体活动。该培训充分考虑学员个体的具体情况,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培训内容和课程。体育课程教学则是由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开展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课程指导,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学习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侵入的宗旨。体育课程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使身体机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提高心理素质的一种教育过程。

(二)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与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目标一致

在教学目标上,两者都是通过身体活动来完成任务的,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个体的展现和团队建设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心理素质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教学形式上都采取了集中讲解,分组练习,最后展示或分享。户外体验式的综合素质也是体育教学所追求的,所以两者的目标相同。

(三)高校体育教师是户外体验式培训实施的重要保证

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较高,他们大多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例如对教育学,心理学,组织学等方面的知识都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因此,他们只要通过简单的培训和学习,就完全有能力胜任户外体验式培训的教学工作,教学的第一重要因素就是教师严格依照程序指导,监控全过程,合理安排,以专业的手段保证每一细节的绝对安全可靠。户外体验式培训中有些项目看起来非常惊险,但只要合理进行正确的保护是绝对可以保证学生安全的。杜绝不安全行为,及时消除周边环境存在的不安全隐患,经常检修器械,这些是户外体验式培训顺利、安全实施的保证。

二、户外体验式培训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户外体验式培训对学生的作用

户外体验式培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现代的大学生大多存在一些不良的习惯例如任性、孤立、自私、缺乏爱心等等。将户外体验式培训引入高校体育课程,可以建立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让大学生真正融入到培训中,体会参与的重要性,感受团队的力量。户外体验式培训的一些内容注重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在一个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会努力为团队的目标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低落。学生们既能够享受到快乐,也会在过程中感受到心酸。户外体验式培训能够提供一种特殊的氛围,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并且能够在培训中懂得,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就是在帮助自己的道理。作为体育教师,只需在课前把活动内容及注意事项与学生表述清晰。避免在活动中进行解释。当学生完成任务后,展开分享,并且从中得出结论,最终实现自我教育,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我调控能力的目标。学生通过培训,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并且敢于挑战自己,战胜自己。

(二)户外体验式培训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高等学校实际就是一个人际互动的大社区、小社会。由于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学生间的竞争问题等,让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出现了重大的阻碍。而户外体验式培训结合了高挑战及低挑战的元素,让大学生可以处于个人和团队的两个层面,都可通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教你如何通过逆境和从而得到提升。户外体验式培训强调学生去感受学习,而不仅仅在课堂上听讲。以体验,分享为教学形式的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它并不灌输你某种知识或训练某种技巧,而是设定一个特殊的环境,让你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经验,在参与和训练中,学生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与思想性的运动,逐渐培养自己积极的生活态度与团队合作的精神。体育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融入到每个项目中,通过应对各种不同的环境及挑战,学生能够学习如何解决问题。通过看、听、行动、体验、分享交流与总结相结合的“立体式”课程,以小组讨论、角色的模仿、团体互动、脑力激荡等方式让学生切身的感受、体会、领悟。这是“户外体验式培训”给我们的心理震撼,也是“户外体验式培训”的意义所在。通过户外体验式培训,整合团队,发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这就是户外体验式培训在高校教学中的真正意义。

结束语

在我国,一直以来的体育教育模式都是重视“刺激——反应”,仅仅将学生视为对外部刺激做出被动反应的对象。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但让学生长期受到抑制,导致无法发挥其能动性,而且忽视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此外,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差异化的意识导致学生由于个体差异而无法发挥个体的优势。因此,经过理论的分析和探讨,可以得知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户外体验式培训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将对我国大学体育选项课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户外体验式培训不仅能够进一步开发体育选项课资源,同时让体育课的空间更为广阔,实现了体育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这将对大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自我、增强社会适应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篇4

  本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过去的一个学期,我能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就一学期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一)、给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体育教学设计改革的方向。我们在教学中展示任何一种器材在学生面前,教师都不告诉学生怎样玩,而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创编各种游戏玩法,发挥其创造性思维。我们同时在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难题,让学生自己想出解决办法,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三)、注重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体育活动中要考虑不同能力学生的需要,改变过去那种"一刀切"的做法,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动作发展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难度,让他们"玩得有劲";对那些动作发展较差的学生则降低动作要求,让他们也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设置一定的难度和困难情境,培养学生勇敢、不怕困难、意志坚强的优良品质。教师们在实践中不难发现,传统教材的活动难度要求已明显不适合当今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有活动难度适当,安全措施完善,学生们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在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难度,有意创设一些困难情景,让学生经历一定的挫折,对形成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是极为有益的。

  二、两操工作。

  在开学初我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对初一的学生进行广播操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

  二,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

  第三,讲解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第四,口令清楚、洪亮、准确

  第五,及时纠正错误。

  三、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

  1保证了学生以健康的身体进行学习、生活。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备课方面对学生了解不够全面,对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等认识不足,在有些时候未能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2、教法比较单一,在解决如何把教学资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方法上比较单一。

  3、课堂上对于以下能教学能力要还有所提高:组织好课堂教学,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所以在新的一年里我要注重个人的业务学习和提高,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契机,通过培训学习、观摩探讨,撰写心得体会、反思,积累、学习教学经验,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实践中应用等方式,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领会,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学习形的教学工作习惯,让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更加出色。

  体育老师工作总结2

  紧张的一学期已经结束,为了更好的开展下学期的教学任务,搞好德、智、体、美教育至关重要。现将本学期体育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掌握情况

  本学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从身体素质到技能的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了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了学生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了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了学生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

  二、取得成绩的经验

  1、领导重视,思想领先,认识统一,目标明确。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体育工作,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首先把它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学期初在行政会议上听取体育工作计划,并予以审议;学期结束听取总结汇报。对于学校举行和参加的重大体育活动,则在行政会议上予以协调安排,给予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平时校长除了亲自挂帅以外。学期初协助教研组制订体育工作计划,学期结束帮助他们进行工作总结,平时则共同探讨,解决体育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学校领导还亲自督促全校“两操、一课”的进行,以推动学校的体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体育工作的认识不够,学校体育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十分严重。我校领导坚持贯彻“体育是学校的脸面”的办学宗旨,把体育教学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绝不允许占用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

  2、建立激励制度,搞活动体育教学工作。

  学校长期以来,坚持每天对各班进行广播操评分考核以外,还对各班参加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情况和体锻达标率、优秀率作为评选文明班的重要依据。这样大大加强了年级组长和班主任老师对体育工作的重视,无怪乎,在操场上,经常可以看见班主任老师的身影。同样也促进了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

  三、存在的不足

  1、个别教师认为体育并非主课,从而忽略了他的重要性,导致课堂没有收到较好的效果。

  2、教师个人体育素质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在技能技巧上。

  四、改进措施

  1、抓好体育课教学的过程管理。

  体育课是一门学科,而且是一门“主课”。既然如此,就必须认真对待,加强管理。学校要求教研组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纪录;资料有积累。分管领导定期检查。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人、备场地,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有机地结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学校领导定期和随机检查教案,随时进行听课和评课。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

  2、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因地制宜制订教学计划。

  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因地制宜上好每堂体育课。学校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⑴抓教学进度和备课;⑵抓常规纪律;⑶抓安全教育;⑷抓运动密度;⑸抓锻炼实效;⑹抓听课评课。

  3、树立课外活动是课内体育教学的延伸的教学观念。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是体育课教学工作的实效的检验。只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促进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凡是学校开展的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都要列入体育教学计划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这样既推动了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反过来又促使学生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提高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兴趣。

  4、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搞好体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保证。

  5、抓好各业余训练队伍的竞训工作,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四落实,体育组及早地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了每次训练有教案,有总结。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了很的提高。

  总之一学期来,工作中有得有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到更好。

  体育老师工作总结3

  经过这段时间关于体育的远程教育培训,使我对整个初中体育有了更深刻更系统的了解。现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经验,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篇5

     1、教学目标: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和锻炼习惯;体育教学中始终以“健康第一”为中心,在体育课堂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原理和应用运动技术锻炼身体的方法。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意识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对学生健身意识、健身能力、健身习惯的培养。

     2、教学内容:一学期以来,我以严密的课堂组织形式,严格的课堂纪律,使得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井井有条。本学期主要教会学生了解健康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和身体训练的方法,使天性好动的学生积极主动去锻炼身体。在训练中养成体育习惯,在掌握体育知识中培养体育兴趣。

3、教学评价:充分利用体育考核的良性反馈调节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在体育考核中一些学生尽管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却难于获得较好成绩而有些学生单凭身体条件的先天优势就可取得优异成绩的不合理现象。体育成绩考核应从教育评价出发,不但要看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的绝对水平成绩,更要重视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和努力求知程度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价,都能从评价中得到新的目标与新的动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的乐趣。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学生考勤成绩+体育表现成绩+课外体育锻炼成绩。

二、期望目标:

     1、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求教师变传统的知识“遗传型”教学为探索型教学和发展型教学,体育教学就是要改变传统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过分强调运动技术和知识的系统化;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过分强调运动技能的评价的体育教学。为落实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改变以“增强体质”和“技能教育”为主的传统观念,树立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全面发展的新观念;改变“三基”教育的传统目标,突破以传授竞技体育项目技术为主的教学体系,树立以终身体育为主多种体育形式并存的教学观念。这些就需要充分发挥和营造民主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使学生在自练和自评的体育锻炼实践中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本学期通过校本培训和课外自学及县农村中小学生素质提升工程的学习,本人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生健身能力的形成是以身体为基础,知识技能为中介,通过专门的教学、专门的教学内容和专门的方法实现的。

     3、精选教学内容:新课程的一大新的特点就是教材由一级管理变为三级管理,即国家、地方、学校。运动是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素材,对它的加工就是所谓的竞技运动体育教材化,这是体育教师准备教材的重点、难点。体育教师要学会从各个角度对体育课程内容素材的竞技运动进行加工改制:一是在具体的教材内容上,简化教材的技术结构,逐步改变纯竞技式的、成人化的运动项目,渗进一些与教材项目有关又能进行游戏或比赛的内容,如蹲踞式跳远踏板起跳,空中技术就应简化;球类教材也可以简化,篮球的“三人制比赛”等内容,简化了规则,简化了活动形式,教学效果很好;二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抓住运动中的主要因素简化规则。总之,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突破竞技运动结构的约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4、优化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以“教”、“灌”为主的方法体系,注意引导和启发。体育教学要由过去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做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同时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搞简单的“一刀切”和“强制命令”,确保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都有提高。只有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才可能使学生成为自身素质发展的主人,才能使学生获得主动的发展。因此,选用教学方法时应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成功的满足,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和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1] | | | | | | | |

查看更多>>

篇6

因为高职院校的专业非常多,根据同学们喜欢的课程种类,根据各个院校的办学宗旨,可以开发出多种学生自由选择的体育课程。

2.改革教学的方法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改变学生的学习地位,引领着学生积极参加每一项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位置上,更加主动,让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兴趣越来越高。

3.改革教学内容

让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学校是学生迈向社会的阶梯,学生在迈向社会之前,需要对自己所学的体育专业有所了解,让他们对自己有所准备,这样才会有信心。要丰富体育理论教学的内容,不仅仅是锻炼身体,还有在以后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怎么处理,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需要怎么自救,传输一些预防的措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还有自己的锻炼能力。

4.改善体育教学的测评结果

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还要重要的有意义,让学生觉得体育课不仅仅是体能好的人才能拿到好成绩,技术方面的重量可以轻一些,让学生可以感觉公平些,从而避免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感觉到心凉,从而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这样身体素质和技术方面就可以得到共同的考核和测试,让学生有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体育专业发展的途径

1.教育部门的一方面

尤其是对老师的培训,对老师的培训制度也要不断的完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可少的,同时理论知识的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鼓励各高等院校参与高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为在职的高职教师增强学科和学科外专业知识提供各种机会。通过各种的培训班,讲座等等的方式丰富教师内在知识,让体育教师学会反思、学会研究,提升专业化水平,这是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2.教师如何成为一个专业的老师也是值得关注的

教学的改革为教师提供了机会,教师一定要树立专业意识,专业发展的意识,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做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

3.教师要改变坐、等、靠的旧工作习惯

自觉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成为一个有理性思考的人,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自己职业的发展,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总结,学会分享教育教学经验。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又是实施高校体育工作的主群体,是高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决定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关键。为了改善和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在学历、职称、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等专业化技能不尽合理的状况,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都对教师提出了职前学习、入职培训和在职继续教育的计划和要求。目前最常见的继续教育方式理论脱离实践,使许多教师感到所培训的内容与高校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科研实际相差太远, 难以满足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需要。

20世纪80年代,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思潮陆续在西方各国兴起,并迅速受到世界其他国家教育研究者和广大教师的重视是体育教师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拟从反思性教学理论的角度探讨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

二、对反思性教学理论的理解

反思性教学也称反思实践。它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综合国内外关于反思性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博采众长,反思性教学就是指:教师以批判的眼光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他人经验,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挥自身教育主体功能,与他人真诚合作,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策略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探讨,借助一些手段对自身的内隐理论不断归纳、总结和外化,从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过程。

由此可见,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其进行审视、 分析和反思,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反思性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三、反思性教学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而且要使教师树立正确教学意识和理念,为教师终身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和内容进行调查,使教师发展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体。

(一)反思性教学实践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继续教育

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是实践内化为意识的过程。教师的自我教育随着教师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将会促使教师自觉性教学行为的提高,使教师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他律到自律、由他教到自教转化。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这种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一种自我继续教育。

(二)利用反思性教学寻找继续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反思性教学为体育教师寻找继续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性。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可分为积累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和积极验证四个主要环节。积累经验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的情境。在观察分析阶段,教师既是各种信息的搜集者,又是冷静的批评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描述者。重新概括阶段是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依据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的信息,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策略。积极验证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验证上一阶段所提出的假设和新的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又会积累新的经验,发现新的问题,开始新的循环。

通过教学反思发现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了解自己能力的不足和欠缺之处,有针对性的选用有效地继续教育途径进行再学习,促进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正是在“反思―更新―发展―再反思―再更新―再发展”这样一个无限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教师的信念态度、知识技能、行为方式、教学训练方法等才更趋成熟,教师才得以从一个阶段向另一更高阶段过渡,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三)在继续教育中开设“反思性教学”专题培训

了解反思性教学的概念、意义、过程和研究方法, 帮助他们提高对课堂行为的洞察力, 使他们学会善于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行为、过程和教学训练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进行经性常反思, 掌握最基本的反思性教学途径, 从而逐步发展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1.培养体育教师技术实践课堂观察能力

具体培训中,培训者可把反思性教学融入于整个培训环节。组织他们对某一特定教材内容进行相互观摩教学、相互点评。通过相互观摩,促使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分析自己和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从中汲取经验。

2.培养体育教师充分利用现代课堂媒介的能力

在培训中,通过录像、录音可以再现教师教学的过程。使教师能更客观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时发现自己课前的设计与实际授课有何不同,以便日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学计划和教案。

3.培养体育教师记录和分析课堂教学小结的能力

课堂教学小结是课堂教学过程现象和问题的总结,课堂教学小结应该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的观察和感受,对某一教学行为态度的认识和对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分析和反思。课堂教学小结可使教师记录和保存许多真实可靠的教学记录,同时为反思教学提供研究的数据。课堂教学小结应保持即时性和经常性。

4.培养体育教师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反思性教学不仅要有感性的反思,更要有理性的反思,尤其是身体教育的结果。这就要求体育老师熟练掌握数据收集、处理的方法,通过数据结果分析,反思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具体培训使体育老师掌握现代数据处理的方法,从而可以站在更科学、客观的角度从不同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需求、学习困难、学习效果、对教学的看法以及教学的效果等等。

5.培养体育教师做好课前与课后的反思的能力

课前反思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对先前教学经历和过程进行反思。课后反思要求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及时地对自己的课堂行为进行回顾和评价,对课前形成的教学理念、课堂行为、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以及学生表现进行反思,认真总结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通过对其总结归纳,发现问题,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

6.培养体育教师行动研究理论学习和自我评价能力

在培训中,指导和培养体育教师从事与教学、训练实际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是迅速提高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教师本人的独立思考和与其他教师的讨论,参与有关行动研究的理论研究,提出假设,制定出行动计划, 然后在实施计划的基础上, 进行相关的研究, 总结归纳,并写出行动研究报告。这些过程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结论

(一)将反思性教学融入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能使教师逐渐从注重感性经验传授转变为注重教学的理性审视,最终将会提高体育教师执教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在反思性教学理论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将会获得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达到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后就能运用,运用后就有效果的继续教育目的。

(三)反思性教学理论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断进行反思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过程也要安排设计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培训。

参考文献:

[1]Dewey, J. How We Think. Chicago: Henry Regnery. 1933.

[2]L.M.Villar. Teaching: Reflective, from T. Husenetal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1994.

[3]Schon, D.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

[4]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6]吴晓涓.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现状与培训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31.

[7]吴家琳.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体育学科.2005(2):12.

篇8

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业务人员认为档案管理只是档案管理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因为业务人员工作在第一线,对各类体育活动的产生、过程、结果形成的有关文字材料和相关数据最为了解,他们掌握的资料最为原始。然而,业务人员为自己使用方便,通常不愿把这部分材料交到档案管理人员的手中,这样造成档案收集不齐全,档案提供利用、服务的职能减弱,形成恶性循环。

(二)档案归档门类收集不齐全。

在实际工作中,档案收集范围不明确,哪些该归档哪些不该归档没有统一标准,往往只注重集中收集管理文书档案和会计档案,而忽视了业务档案、基建档案、科研档案、特种载体档案等其他门类档案的收集,这部分档案散落在各部门业务人员手中,需要用时往往要到各业务部门现查、现找、现统计,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可能造成漏查、错查、无档可查。所以档案的分散管理不利于工作统筹安排和全面规划,更不利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三)档案管理手段落后,难以适应当前需要。

档案管理手段落后表现在体育场档案室简陋或没有专门档案室,没有必要设备,如去湿机、灭火器等。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到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档案实行计算机管理后,对计算机的应用停留在打字上,没有配备相应档案管理软件,造成工作效率低,难以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解决对策

(一)明确档案收集范围,便于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

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如果收集不齐全,就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本单位工作。搞好档案收集工作的关键是要立足平时,尽量避免年底算总账,采取分类收集,归档整理时就会省时、省力。收集范围如下:

1、党群工作类:主要包括党委、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各种会议文件、会议记录、工作计划总结、上级机关与本单位关于党务管理的文件材料。

2、行政管理类:主要包括行政办公会议文件、会议记录、工作计划、总结和上级机关与本单位关于行政管理的文件材料。

3、业务类:主要包括在举办各类体育活动、比赛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和举办各类活动签订的场地、体育器材租赁合同和协议。

4、教育培训类:主要包括举办培训班前期形成的文件材料和开班以后反映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等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5、科研类:主要包括本单位、业务部门、个人的科研项目的申请、立项、批复、科研计划、总结、实施方案、鉴定等文件材料。个人的论文、论著及其出版情况。

6、基建类:主要包括办公楼、体育场征地、建设、维护等形成的图纸文件材料。

7、设备类:主要包括引进精密、贵重设备;大、中型体育器材的全套随机技术文件及在接受使用、维护和改进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

8、财会类: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

9、声像类:主要指本单位在各类活动、比赛中形成的以及本单位在各种活动、会议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录音、录像带、磁盘、光盘等。

10、实物类:主要指本单位及职工获得、接收各种奖杯、锦旗、奖状、证书、牌匾及其他有纪念意义和凭证作用的物品等。本单位接受外单位或友好团体、个人捐赠的纪念品、书画文字资料。

(二)建章立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工作秩序。

档案管理部门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档案保管制度》、《文件材料归档制度》等各项档案管理制度,统一标准,严格要求。加大档案工作执法力度。对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个人奖优罚劣、责任到人、有章可循、实行奖惩制度,列入年终岗位考核。组织有关部门定期进行检查、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把考核结果与个人利益挂钩。

(三)切实加强档案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档案意识。

定期举行由业务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部门档案管理专(兼)职人员参加的培训班,讲解档案业务知识,宣传档案法规,增强档案意识。档案管理工作要一改过去“看门守摊”的自我封闭状态,要走出去。在举行各项体育活动之前,业务部门要向承租场地的单位介绍场地有关情况,档案管理部门可编制数据汇编、印制场地平面图,向承租者提供服务,便于承租者对场地的有效利用、合理安排人员座次等。

篇9

虽然拓展训练和学校体育在培训形式和授课内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有着不同的含义,且具有各自的特点。拓展训练是一种培训手段或教育模式,其新颖的培训理念和灵活的项目设计,可以为很多种学科教学服务,其中就包括体育教学。但拓展训练不是体育活动,两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虽然拓展训练的一些先进培训理念和培训项目可以引入到学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但拓展训练不能取代学校体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一、拓展训练在高校发展现状

在我国,由于社会商业拓展培训的巨大成功,加之拓展训练独特的魅力,伴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将拓展训练引入学校体育教学日益成为学者以及学校体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1999年我国拓展训练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和提高后,与学校教育在培训活动中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EMBA学员把拓展纳入课程体系之中,让学生到拓展培训公司参加拓展活动。近年来,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带来了很多的帮助。拓展训练进入高校是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延续;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也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补充。但拓展训练引入课程之后,由于参加学员主要是高校商学院的成人学员,课程的随机性、组织的松散型和考核的随意性,使拓展活动很难成为学校学分体系中的正规课程。

研究结果表明:对教材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研究,大家更多的还是在探讨拓展训练进入学校的必要性、可行性,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与教案;课程依赖拓展培训界的资源条件,照搬培训公司的素质拓展项目,没有根据学生实际身心特点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改造和创编,没有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和学校体育教学规律进行充分融合。

现有的拓展文献对高校拓展训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的阐述。与社会商业拓展训练相比,高校拓展训练在培训对象、学生需求、教育模式、教育目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过多模仿、借鉴社会商业拓展训练的培训模式有碍于拓展训练在高校中的发展。高校拓展训练的发展尚需对应的、切实可行的教育发展策略。

这主要是由于对拓展训练和学校体育的本质及理念认识不够,致使很多学校在关于体育和拓展训练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混淆。主要表现在:忽视了学校体育的本质和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过于夸大了拓展训练培训教育形式,认为组织形式和内容更新颖的拓展训练可以取代学校体育课程,进而导致拓展训练在实施过程中的定位出现了偏差,给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因素;还有一种观点没有认清拓展训练的本质内容,认为拓展训练就是体育活动,这样导致拓展训练受制于体育课程的一些固定模式,使其自身的优势难以发挥。

二、从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的本质不同浅析两者的区别

1、拓展训练的本质。所谓拓展训练是指利用自然地域和相应设施,让参与者通过体验,从中感悟出活动所蕴涵的理念,通过反思获得知识,改变行为来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的一种动态教育模式。

在学校,拓展作为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要求的全新理念,通常在设定的陌生情景或特定的环境下,以身体为活动载体,以团队为组织形式,以游戏为活动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进而成为全面塑造学生个体和提高团队素质的一种体验式学习模式。

2、学校体育的本质。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运动。体育教学是一个传授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学校体育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属于教育范畴,无论在哪种社会条件下,都受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并通过培养人才为之服务。学校体育与学校德育、智育共同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

分析拓展训练与学习体育两者的定义不难看出,体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学校体育则是学校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课程。而拓展训练归根结底是一种培训手段,或者说是体验式培训中的一种培训模式。两者从本质上就存在区别。

三、从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培训目的不同浅析两者的区别

1、拓展训练的培训目的。拓展以“挑战自我,熔炼团队”为目的,使参与者在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后得到锻炼,从而获得不同寻常的体验。我国拓展从对企业的培训活动开始,尤其是对于团队精神的培训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很快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

拓展培训重视人的态度、意志力、心理状态的培养,他创造一个仿真的环境,使人们不必经历真实的艰险、紧张、自我怀疑、他人的嘲笑以及失败的挫折,就能领悟和发现真理。拓展培训并不是知识直接灌输到学员脑中,而是经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项目,使学员能够激发潜能,领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达尔文进化论曾经说过:“生存下来的不一定是最强壮的,也不一定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拓展培训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富有挑战性的个人项目和具有艰巨性困难性的团队项目,让学员全身心地投入,仿佛真的置身其中,通过这种培训方式,激发学员内在的潜能,强化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不断地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同时让队员感受到个人与团队唇齿相依的关系,真真感觉到一个团队的力量,以达到增强全队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竞争力的目的。

2、学校体育的培训目的。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使其成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

学校体育目标为: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体育的特有效能是指体育最本质和核心的功能,即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正因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是体育事业区别于其他任何事业效能的本质特征,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确定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依据。

四、从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课程设计理念的不同,浅析两者的区别

1、拓展训练的课程设计理念。项目是拓展训练活动的载体,同时也是拓展训练课程的主要内容。然而,不同的项目其教学目的又有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适宜的项目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随着拓展训练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挑战自我,熔炼团队”成为了其主要的培训目标。所以,在拓展训练课程设计方面,项目的安排和总结分享环节,就紧紧围绕培训目标,注重培养学员的两项指标: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精诚的团队精神。

体验是学校拓展训练课程的真谛。学校拓展训练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它紧紧抓住了人类学习习惯的要害,以各种方式模拟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矛盾,虚拟各种场景让学生去亲身感受。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也就是说,我们首先容易接受的是感性认识,然后才能通过分析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才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方式。人们易于记住亲身经历过的事,因为对事物有感性认识后才容易记牢。由此可见,人类最基本的认识方式是感觉,而不是思考。对知识的了解是最低的层次,知道该如何去用,也就是拥有技能是第二个层次,真正改变了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才是最高的层次。学校拓展训练课程可为每一名学生营造多种逼真的全方位感受的机会,再加上教师高水平的引导,当学生对经历的情景充满疑惑和好奇,对获取知识充满渴望,此时最有利于将影响直接施加到人心灵的最深处,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2、学校体育的课程设计理念。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五、从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身份和定位不同浅析两者的区别

1、拓展培训师在拓展训练实施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在拓展训练过程中,培训师是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一个好的培训师决定着整个课程的质量。在拓展培训过程中,培训师有“教练”、“教官”、“助教”等身份和称谓。“教练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方式,它的核心内容是教练以中立的身份用技巧反映被教练的人的心态,使对方洞悉自己,并就其表现的有效性给予直接的回应,令对方及时调整心态、清晰目标以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

拓展活动中拓展教师是多种角色的扮演者,《拓展训练》一书中指出,拓展训练的指导老师在淡化了“教”的职能之后多了更多重的身份特征,让自己成为一个多面手。拓展教师是活动的策划者、场景的布置者、规划的执行者、气氛的营造者、安全的监督者、流程的疏导者、矛盾的化解者、知识的提升者。

拓展训练注重以学员为中心,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由培训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2、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体育教师本身就是体育课程中的重要资源。要充分地挖掘有效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课程资源的效益和价值,需要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者特别是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承担较多的教学使命,不仅向学生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而且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名教育者,其次才是一名体育工作者,应在培养人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更高的价值。

六、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拓展训练和学校体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没有明显的隶属关系。虽然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实施过程和项目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的出发点和培训目标不同,所以不能将两者混为一体。只有准确把握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才是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发挥其最大育人功能的前提。只有明确他们之间的本质与区别,才能使两者得以更好的优势互补,才能使两者相互促进、健康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钱永健.拓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1.

篇10

虽然拓展训练和学校体育在培训形式和授课内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有着不同的含义,且具有各自的特点。拓展训练是一种培训手段或教育模式,其新颖的培训理念和灵活的项目设计,可以为很多种学科教学服务,其中就包括体育教学。但拓展训练不是体育活动,两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虽然拓展训练的一些先进培训理念和培训项目可以引入到学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但拓展训练不能取代学校体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一、拓展训练在高校发展现状

在我国,由于社会商业拓展培训的巨大成功,加之拓展训练独特的魅力,伴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将拓展训练引入学校体育教学日益成为学者以及学校体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1999年我国拓展训练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和提高后,与学校教育在培训活动中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EMBA学员把拓展纳入课程体系之中,让学生到拓展培训公司参加拓展活动。近年来,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带来了很多的帮助。拓展训练进入高校是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延续;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也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补充。但拓展训练引入课程之后,由于参加学员主要是高校商学院的成人学员,课程的随机性、组织的松散型和考核的随意性,使拓展活动很难成为学校学分体系中的正规课程。

研究结果表明:对教材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研究,大家更多的还是在探讨拓展训练进入学校的必要性、可行性,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与教案;课程依赖拓展培训界的资源条件,照搬培训公司的素质拓展项目,没有根据学生实际身心特点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改造和创编,没有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和学校体育教学规律进行充分融合。

现有的拓展文献对高校拓展训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的阐述。与社会商业拓展训练相比,高校拓展训练在培训对象、学生需求、教育模式、教育目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过多模仿、借鉴社会商业拓展训练的培训模式有碍于拓展训练在高校中的发展。高校拓展训练的发展尚需对应的、切实可行的教育发展策略。

这主要是由于对拓展训练和学校体育的本质及理念认识不够,致使很多学校在关于体育和拓展训练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混淆。主要表现在:忽视了学校体育的本质和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过于夸大了拓展训练培训教育形式,认为组织形式和内容更新颖的拓展训练可以取代学校体育课程,进而导致拓展训练在实施过程中的定位出现了偏差,给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因素;还有一种观点没有认清拓展训练的本质内容,认为拓展训练就是体育活动,这样导致拓展训练受制于体育课程的一些固定模式,使其自身的优势难以发挥。

二、从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的本质不同浅析两者的区别

1、拓展训练的本质。所谓拓展训练是指利用自然地域和相应设施,让参与者通过体验,从中感悟出活动所蕴涵的理念,通过反思获得知识,改变行为来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的一种动态教育模式。

在学校,拓展作为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要求的全新理念,通常在设定的陌生情景或特定的环境下,以身体为活动载体,以团队为组织形式,以游戏为活动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进而成为全面塑造学生个体和提高团队素质的一种体验式学习模式。

2、学校体育的本质。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运动。体育教学是一个传授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学校体育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属于教育范畴,无论在哪种社会条件下,都受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并通过培养人才为之服务。学校体育与学校德育、智育共同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

分析拓展训练与学习体育两者的定义不难看出,体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学校体育则是学校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课程。而拓展训练归根结底是一种培训手段,或者说是体验式培训中的一种培训模式。两者从本质上就存在区别。

三、从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培训目的不同浅析两者的区别

1、拓展训练的培训目的。拓展以“挑战自我,熔炼团队”为目的,使参与者在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后得到锻炼,从而获得不同寻常的体验。我国拓展从对企业的培训活动开始,尤其是对于团队精神的培训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很快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

拓展培训重视人的态度、意志力、心理状态的培养,他创造一个仿真的环境,使人们不必经历真实的艰险、紧张、自我怀疑、他人的嘲笑以及失败的挫折,就能领悟和发现真理。拓展培训并不是知识直接灌输到学员脑中,而是经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项目,使学员能够激发潜能,领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达尔文进化论曾经说过:“生存下来的不一定是最强壮的,也不一定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拓展培训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富有挑战性的个人项目和具有艰巨性困难性的团队项目,让学员全身心地投入,仿佛真的置身其中,通过这种培训方式,激发学员内在的潜能,强化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不断地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同时让队员感受到个人与团队唇齿相依的关系,真真感觉到一个团队的力量,以达到增强全队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竞争力的目的。

2、学校体育的培训目的。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使其成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

学校体育目标为: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体育的特有效能是指体育最本质和核心的功能,即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正因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是体育事业区别于其他任何事业效能的本质特征,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确定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依据。

四、从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课程设计理念的不同,浅析两者的区别

1、拓展训练的课程设计理念。项目是拓展训练活动的载体,同时也是拓展训练课程的主要内容。然而,不同的项目其教学目的又有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适宜的项目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随着拓展训练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挑战自我,熔炼团队”成为了其主要的培训目标。所以,在拓展训练课程设计方面,项目的安排和总结分享环节,就紧紧围绕培训目标,注重培养学员的两项指标: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精诚的团队精神。 体验是学校拓展训练课程的真谛。学校拓展训练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它紧紧抓住了人类学习习惯的要害,以各种方式模拟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矛盾,虚拟各种场景让学生去亲身感受。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也就是说,我们首先容易接受的是感性认识,然后才能通过分析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才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方式。人们易于记住亲身经历过的事,因为对事物有感性认识后才容易记牢。由此可见,人类最基本的认识方式是感觉,而不是思考。对知识的了解是最低的层次,知道该如何去用,也就是拥有技能是第二个层次,真正改变了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才是最高的层次。学校拓展训练课程可为每一名学生营造多种逼真的全方位感受的机会,再加上教师高水平的引导,当学生对经历的情景充满疑惑和好奇,对获取知识充满渴望,此时最有利于将影响直接施加到人心灵的最深处,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2、学校体育的课程设计理念。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五、从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身份和定位不同浅析两者的区别

1、拓展培训师在拓展训练实施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在拓展训练过程中,培训师是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一个好的培训师决定着整个课程的质量。在拓展培训过程中,培训师有“教练”、“教官”、“助教”等身份和称谓。“教练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方式,它的核心内容是教练以中立的身份用技巧反映被教练的人的心态,使对方洞悉自己,并就其表现的有效性给予直接的回应,令对方及时调整心态、清晰目标以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

拓展活动中拓展教师是多种角色的扮演者,《拓展训练》一书中指出,拓展训练的指导老师在淡化了“教”的职能之后多了更多重的身份特征,让自己成为一个多面手。拓展教师是活动的策划者、场景的布置者、规划的执行者、气氛的营造者、安全的监督者、流程的疏导者、矛盾的化解者、知识的提升者。

拓展训练注重以学员为中心,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由培训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2、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体育教师本身就是体育课程中的重要资源。要充分地挖掘有效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课程资源的效益和价值,需要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者特别是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承担较多的教学使命,不仅向学生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而且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名教育者,其次才是一名体育工作者,应在培养人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更高的价值。

六、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拓展训练和学校体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没有明显的隶属关系。虽然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实施过程和项目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的出发点和培训目标不同,所以不能将两者混为一体。只有准确把握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才是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发挥其最大育人功能的前提。只有明确他们之间的本质与区别,才能使两者得以更好的优势互补,才能使两者相互促进、健康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钱永健.拓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1.

[2]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1.

篇11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参与过湖南省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工作的20名负责人和200名志愿者为本文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服务模式、组织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明确研究方向,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2.2问卷调查法

设计《湖南省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服务现状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4份(有效问卷170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2%,问卷的有效率为92.4%。2.2.3访谈法对湖南省体育协会相关专家、负责人及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管理负责人和志愿者协会负责人通过电话或面谈了解相关情况。2.2.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论证,并对结果进行数据统计。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湖南省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服务的现状调查分析

3.1.1湖南省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调查分析因为参加大型体育赛会的志愿者都是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所以他们的个人文化背景、教育背景、自身的经济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他们对于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是不同的。调查结果显示:依据以上的动机成分可知,志愿者在选择参加体育赛事服务的动机主要因素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参与体育赛事服务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第二,人际关系导致自我参与;第三,体育赛事的影响力;第四,个人所学专业需要实践等方面。从以上的动机所占的比例来说,其中排名第一的为目的性的动机;第二为社会影响因素;第三,为个人自身的因素;第四,为人际关系的因素。3.1.2志愿者招募制度的建设情况招募制度的建设情况关系到整个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志愿者的招募工作作为开展志愿服务的“入口”,对于保证志愿服务的质量、实现志愿服务的目标具有深远意义。通过走访相关专家得知:我省体育赛会志愿者的招募工作首先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其次结合赛会开展的情况以及便于管理与培训,简洁实效的原则进行志愿者招募。大部分运动竞赛以定向集体招募为主(主要面向高校大学生),再结合社会公开招募为辅(主要招募专业与特殊志愿者),依托高校志愿者协会、社区服务站与网络志愿者组织,采用网络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然后按照有关程序与需要分阶段、分人群进行招募。总体而言,我省的招募机制还是比较完善的。3.1.3志愿者招募遴选情况3.1.3.1志愿者招募形式志愿者招募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依据志愿者项目规划的内容,对志愿者的数量、素质、专业、工作时间、来源等做进一步的细化和明确,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募宣传工作。二、根据大型体育赛会对志愿者的具体需求,通过设计相应的招募条件、招募方式和招募程序,进行招募选拔。由表2可以看出:现阶段湖南省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的招募形式主要有网上报名、高校组织报名、志愿者协会报名等。其中,最主要的报名方式为高校统一组织报名,占总比例的67.7%,其次是网上报名,占18.2%,只有14.1%的志愿者是通过相关的志愿者协会进行报名。从几种报名形式所占的比例不难看出:现阶段湖南省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的招募对象十分依赖高校学生,这可能是由于高校学生便于志愿者工作的组织和管理造成的。3.1.3.2志愿者遴选方式由于体育赛会规模较大,对志愿者的需求较多。那么对管理者来说,以何种方式对众多的志愿者申请人进行遴选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通常来讲,遴选的程序主要包括:筛选标准、遴选流程、考核方法。依照程序的不同,赛会志愿者的遴选方式一般有“金字塔式”和“倒金字塔式”两种模式。走访湖南省体育协会相关专家得知:湖南省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的遴选方式主要采用的是“金字塔式”。金字塔式是按照招募前预设的职能分级,由高到低,先选拔关键岗位的志愿者,再挑选中层较为重要岗位的志愿者,最后为最普通的志愿者的一种选拔方式。采用此种方式进行遴选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在开始阶段招募少量高素质的志愿者管理人员,经过短期培训,使之发挥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在不同时段招募不同的志愿者,大大提高招募遴选的效率。赛会志愿者的数量应是动态发展的。调查得知:湖南省近几次大型体育赛会的志愿者招募遴选工作几乎都是临时招聘的,后备赛会志愿者的工作安排不够充分,存留量没有达到有效的动态平衡,赛会的志愿者资源没有形成可持续的资源体系。

3.2湖南省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培训现状调查

3.2.1培训机构培训能使志愿者对赛会的宗旨和服务计划有全面的了解。对志愿者进行培训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增强对大型赛会相关知识、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方面的认识。第二,在已有专业技能基础上,强化大型赛会专项业务工作。第三,熟悉工作场所,了解工作流程。实地调研得知:志愿者培训没有建立专门的师资队伍,也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3.2.2培训方式总结我国对志愿者的进行培训的方式,主要有远程培训、集中授课、实践培训三种。调查得知:我省对志愿者的培训主要以高校临时培训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为主,采取集中授课为主,实践培训为辅的方式。此种培训方式有很多优点,比如:能够迅速招募各种级别体育赛会所需的志愿者、能够快速进行培训等。但也存在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像积极性不高,稳定性差,且有些培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培训与积累。再者,临时招募的志愿者很多都没有志愿经历,缺乏经验,并且很多志愿服务都是一次性的,对志愿精神的认识不深切,不利于构建稳定的体育志愿者队伍。3.2.3培训内容为进一步提升志愿者思想认识和业务素质,湖南省大型体育赛会对志愿者的培训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一、通用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赛会的概况、传统文化、服务知识和技能、礼仪规范、医学常识、急救技能等。调查得知:有80%以上的赛会志愿者培训发放了内容丰富的培训教材,这对志愿者熟练掌握沟通的基本技能和技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专项业务培训。志愿者的培训课程按后勤、竞赛、环境等不同项目分类设置,确保培训内容全面具体,通过专项业务培训,以提高志愿者们的专业服务技能。三、岗位培训。通用培训之后,在比赛之前,组织竞赛志愿者进入场馆熟悉比赛环境、了解比赛流程,并且组织引导志愿者在比赛场馆实地演练。通过以上扎实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志愿者的思想认识和业务素质,为赛会开展优质、专业的志愿服务奠定基础。总体而言,对体育赛会志愿者的培训尽量执行分岗培训的原则,但还是不能满足所有志愿者的需求。从图1可了解到:有71.2%的志愿者认为培训的内容不系统,只有18.8%的志愿者认为进行了系统的培训,认为没有进行培训的志愿者比例占了10%。造成这种反馈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体育志愿者的人数较多;培训时间短;对礼仪、文化知识培训过多,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太少;忽视了对活动本质、志愿精神、价值意义等一些基本服务理念的培训。

3.3湖南省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志愿者的招募与选拔相对集中,参与面狭窄从调查结果得知,我省大型体育赛会67.7%的志愿者是通过高校组织的方式进行报名,遴选方式主要采用金字塔式。建立了以定向集体招募为主(主要面向高校大学生),再结合社会公开招募为辅(主要招募专业与特殊志愿者),依托高校志愿者协会、社区服务站与网络志愿者组织的志愿者招募机制,但针对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者主要还是来自高校,并且是依据赛事举办学校来进行统一的安排与组织,从而导致志愿者的分布人群不均,在一些事情的处理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欠缺。3.3.2志愿者培训模式简单我省在针对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的培训,主要是以大课题、集中授课为主的形式进行,并且在针对志愿者的培训内容方面,也只是针对该赛事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志愿者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要求,这与志愿者参与活动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没有建立专门的志愿者培训机构。培训方式主要以面授为主,实践为辅。有71.2%的志愿者认为进行了培训但培训内容不系统。3.3.3志愿者岗位分布不均我省在志愿者岗位的安排方面属于统一的安排,并为切实的考虑志愿者的自我意识。在调查中发现,诸多的志愿者提出:他们所在岗位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岗位,并且所有的岗位没有轮换的机制,从而导致一些岗位在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繁忙的阶段,而有部分的岗位却表现是非常的轻松,如后勤岗位则需要每天最早到赛场、最后离开,而负责开幕与闭幕的志愿者则只需要负责者两个时间段就好,使得志愿者岗位分布存在着一定的不仅,从而不能很好的利用志愿的能力,发挥最大的作用。3.3.4缺失赛后总结我省在举办大型赛事过程中存在普遍的问题———当赛事完毕以后,志愿者就可以马上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而赛事志愿者的组织放并未将志愿者有效的整合,未对本次的赛会进行有效的总结与针对在赛会中存在进行统一的分析,为下次赛会的组织作用准备。

4湖南省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服务对策分析

4.1建立有序的志愿者的招募程序

在大型体育赛会之前,建立以下几个方面的志愿者的招募程序:第一,划定志愿者岗位。依据赛事的基本需求进行合理的设定志愿者的岗位,并将每个志愿者岗位的具体的要求以及工作职责表述清楚;第二,明确指出各个岗位需求的人数情况,以及该岗位需要具备什么能力与该岗位的工作内容;第三,统计招募的时间以及招募的地点,并且在每次赛会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进行招募信息,志愿者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报名,需要细化;第四,制定志愿者在每个岗位的考核方案,建立志愿者岗位激励制度。

篇12

关键词:少儿 武术培训机构 现状 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平顶山市区少儿武术培训机构。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访谈法。通过各种渠道有针对性地与本研究有关的人员进行访谈,获取研究上的资料。

3.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的方法进行归纳推理和总结,得出结论。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少儿武术培训机构类型

(二)少儿武术培训机构的盈利状况分析

经济效益是市场运作的驱动力。笔者对22个培训班的盈利状况调查如下:处于赢利状态的有15家,占62.8%;处于亏损状态1家,占4.5%。目前平顶山市武术培训班大多处于赢利状态。

(三)少儿武术培训机构规模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培训机构的类型大体可以分为公办和私办,由表1可知公办可分为以下三种:1.市重点体校武术训练点(2个);2.市教育局下属少儿武术培训学校(5个);3.市团委下属青少年宫(1个)。私办可分为两种:1.个人独立投资拥有长期使用权,以及拥有培训必需硬件所有权的(8个);2.个人租用场地,只在培训时间内拥有场地使用权(6个)。其中,私办培训机构占较大比例。

(四)教练员现状分析

1.文化程度

教练的文化程度不仅反映出他的理论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他的实践经验。调查发现,本科以上学历为25.0%,专科以下占43.8%虽然武术运动是一项技能运动,但是理论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科学的训练理论能更加正确的引导学员进行科学、健康的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从教资格

三、建议与对策

(一)转变教练员的观念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

在平顶山市目前的少儿武术培训市场上,如何使教练员的观念尽快转变,就成为了这个市场良性健康发展的关键。教练员一定要转变从前他们自己在业余体校训练时接受的教练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转变从前“教练员为主”的旧观念,培养开拓进取精神,树立服务的思想观念,用优质的服务为社会培养体育人才,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并从事体育训练。教练员只有用服务行业的服务理念、职业道德来规范自我,本着服务的理念开展工作,才能把自己的培训水准提高,才能使培训事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加强对少儿武术培训服务的营销组合策略研究

少儿业余武术培训是属于服务性的产业,这就要求教练员也就是培训班的开办者要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的经济意识。培训班的经营者要有一定的组合策略,概括起来可分为一、培训内容策略,包括武术培训内容的发展课程计划、课程设计以及实际时间等;二、培训内容价格策略,主要解决如何看待和评价课程内容的价值,实现营销目标和利润目标;三、促销策略,主要是研究如何促使更多的孩子来参加乒乓球的培训,如何和更高一级的武术俱乐部和专业队建立梯队建设框架,从而使自己的培训班在学员出路问题上有新的突破

(三)规范和加强少儿武术培训市场的管理

平顶山市的少儿武术培训市场起步晚、规模小,行业组织尚未形成,这就要求各个培训班要加强相互交流,为自己培训班也为整个培训市场健康合理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加强以及政府层面的管理宣传力度的加大,但整体的宏观层面以及中观层面的管理、监督比较缺乏,因此,在微观层面就更需要各个培训班加强自身的管理

四、结论

体育培训机构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机构。开展的越来越火热,少儿体育培训市场也引起了关注,人们对少儿体育培训机构的认识更加理性化,不再是走专业化的道路,而是促进少儿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少儿武术培训机构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平顶山市区武术培训机构的生存与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