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6 07:35: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植物在土壤中可以被怎么样,学生能较为容易地说出被滋养等等回答,这样学生对于的意思就有所理解了。通过对云图所具有的可视化特点进行使用,对于以往英语教学活动中将词汇同语法分离开来的错误思想予以改正,在进行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所有被输出的线性序列在包含词汇的同时也包含了语法。如果对某个词进行了选定,那么通常同这个词一同使用的另外的词也很可能也被选定,进而也选定了与之相关的语法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86-01
文学是人类社会思想生活和感情发展历程的记录,也是人们了解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媒介载体,只有阅读欣赏一个国家的文学,才能对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当下有的英语教师关注的重点依然是语言的表层结构,对语言的深层结构尤其是语言背后的文学价值挖掘还不够,学生尽管有扎实的词汇和语言基本功,但对文学和文化的理解尚显不足。学生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历史知之甚少,在阅读中没有形成文体意识和文学素养。
一、渗透文学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文学素养是语言的核心素养。它是承载语言技能、知识、文化和历史的大百科全书,掌握了目标语的文学,也就附带学会了语音、词汇和语法。
(2)提升学生人文视野。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和涉外交流的需求。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渗透文学素养是扩大学生人文视野,提升学生人文内涵的必然之举。
(3)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文学和情感态度是紧密相连的,文学宗旨是传递一定的文化和价值观,文学往往是语言的经典流传之作,具有感染性和正向性,渗透文学素养能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敢爱敢恨的心理特质,从而使学生发展成心智健全、情智共生的和谐之人。
二、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素养的方略
(1)从教材解读中发掘文学价值。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是以单元为主题编写的,教师要有解读、研读教材的能力,对教材的文学素材进行提炼,让文学素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教材Module 8 Unit1介绍了查尔斯・狄更斯的著名作品《远大前程》,此文以一个平民的笔触和视角,描述了英国19世纪初的社会状况。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多种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体悟文本的深刻内涵,摄取其中的文学营养。
(2)拓展文学资源育人价值。实现从英语教学向英语教育的转变是英语改革的方向,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在介绍文本背景或导入文本时嵌入文学的材料和内涵,让学生带着情感、态度去欣赏文本,内化主旨,分享英语语言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教材Module 6 Unit2 Reading 主标题为“寻找幸福”,在学生阅读文本前,教师可让学生先欣赏欧・享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学生在课外认真品味此文学作品的意蕴,了解到一对年轻、贫穷但很恩爱的夫妇从泪水中依然寻找到属于他们的幸福,即便悲伤但充满了温暖,故事传递了幸福是一种人生态度和情感的价值取向。然后,由此导入文章的主阅读部分,学生因情而读、因感而思,增强了学习效果,提升了语言能力,感悟了语言内在美。
(3)创设文学欣赏语言学习活动。“语言是学会的,练会的,不是教会的。”文学更是如此。要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就要让学生在目的语语言环境中神游,于文学语言的遣词造句和篇章结构中找到情感和人文的着力点。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从目的语语言的表层结构深入过渡到深层结构,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让学生欣赏语言的美,体悟语言的情,感悟语言的魂。常见的语言活动有多种,如编写故事,创造性地让学生复述故事,或对原故事进行改编,也可以另起炉灶,借力原故事的篇章结构等。其次,可以开展填词填空,这主要是针对一些朗朗上口的诗歌或难度较大的语言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节奏感。第三,影视评价,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和学习观,不能视看影视剧或电视为浪费时间。优秀的英文电影既有良好的语言再现,也有很好的育人价值。教师要在学生看完后针对影视开展听说活动或读写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开展评判性文学作品阅读活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在阅读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文学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想的最大承载者,教师要以时代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来解读文学作品,让学生带着质疑、批判和创新的精神考量文学作品的前世今生,从而取其精华,提升自我鉴赏力和识别力。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教材Module 8 Unit 1的主题是文学欣赏,在读后活动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借用后殖民主义的语言和思维来分析评判《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以及星期五的不同人物形象。
三、结束语
借力高中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是一项长期工程,它与教材编写、教师水平、学情和评价等诸多因素有关,需要学校在各个层面上共同推进。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语言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从而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最强动能。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16)06-0020-02
英语课程是高中生的必修课程。大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利用大量时间记忆单词与语法,然而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却没有相应提高,英语成绩也没有提升,使得许多学生感到极为苦恼。近些年来,人们对英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现英语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并非是仅仅利用单词以及固定短语便能够实现,大部分是由半固定词块构成。由此可见,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应用词块法进行教学,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1词块的定义
人们进行语言交流过程中,并非随心所欲,其交流方式必定遵守着固定的语言模式或语言程序,且该模式或该程序的出现频率较高,所表达的意义以及出现的形式也基本固定,存在于固定的语境当中,仿佛一个版块,该语言交流的方式或模式便可称之为lexicalchunks,即词块。通常情况下,一种语言形式能否被称为词块,应根据其在语料库当中出现的频率或是概率作为标准。若从机构以及功能方面对词块进行分类,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聚合词。通常情况下,该类词语为固定词组,且具有一定的习语性质,如bytheway、ontheotherhand、breadandbutter。第二,搭配词,该类词并非是固定词组,但两者搭配出现的频率较高,如动词之后搭配名词,有catchacold、putforwardasuggestion。或是形容词之后搭配名词,有abrokenhome、aheavysmoker。第三,常用话语。该类词块形式包含有固定词组和半固定词组,具有一定语用功能,如kickthebucket、howareyou、IfIwereyou、I’d...!第四,句子框架以及引语。该类词块只限于书面表达,具体有Chancesarethat...、Firstly,secondly...andfinally、Couldyoupass...?
2词块法在《牛津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当中的实际运用
2.1词块法在模块Welcometotheunit教学中的应用
该板块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该单元的学习,同时向学生简述整个单元的主题。主要通过口语交流,通过教材当中的画面以及问题,将学生已有知识与该单元话题相关知识相联系,从而令学生能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也减轻了学生学习压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出现无法口语交流或是不敢开口语交流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词汇量不足以及并没有熟练掌握词块,导致学生难以完成口语交流。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运用词块法进行教学,替学生收集部分与Schoollife相关的短语或是句型,从而减少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时,所产生的胆怯心理,也避免学生表述过程中出现词汇量不足的现象。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可借助教材中的问题:“DoyouknowofanydifferencesbetweenthelivesofChineseandBritishhighschoolstudents?”在黑板当中罗列两列表格,分别标为IntheUK和InChina。并于IntheUK底部书写几个词块:hugecampus、low-risebuildings、rowsoflockers,、puttheirstationary、books,andotherbelongings,之后在InChina底部书写词块:enoughspacetostudyandplayin、alargeenoughcampus、aller、atleastthreestoreys。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利用上述词块组织对话,并抽取若干个小组上台进行表演。通过上述词块的帮助,学生只需掌握部分较为基础的句型,便能够表述其所希望表述的内容。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的练习,可有效提高自身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英语成绩。
2.2词块法在模块Reading教学中的应用
教材当中的课文是学生学习新知识最重要的版块,大部分课程内容都集中于这一版块。课文内容包括了实际生活当中的各方各面,且课文语言优美、地道。高中英语传统教学方式较为呆板,即逐词逐句为学生分析课文当中的生词、语法以及句型结构,针对部分难度较大的语句,教师还会帮助学生翻译。学生在学习Reading这一版块内容时,往往以做笔记为主,有时会向教师提出疑问。这种教学方式效果不佳,学生课堂学习完成之后,对单词或是语法的记忆依旧单纯地依靠自身记忆力,将复习重点放置于单词表当中,并不能将词汇与课文相结合。使得学生无法运用自身所记忆的单词,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便会将单词遗忘。即使学生没有遗忘单词,但也仅仅会拼写,却并不了解如何运用。课文当中不仅包含了本单元的知识点,同时也包含了知识点的实际运用。学生如将背诵单词表的时间放置于课文复习之上,学生的复习效果会更为良好。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课文的过程中,便可要求学生利用特殊符号标记下列词块:highschool、behappywith、anenjoyableexperience、achievehighgrades、soundlike、laterthanusual、tellsb.aboutsth.、attendassembly、getup、inthepastyear、notasheavyas、usedtodosth.、spend(time/money)indoingsth.、atlunchtime等。至于其中的生词,教师可单独进行讲解,并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加深记忆。词汇在文章中是以句子的形式表述意思。因此,教师授课时,也可以于课文当中,寻找部分较为常用的词块或是常见的句子框架,如:Itisdifficulttodo...,I’mgladthat...I’mluckytodo...,Ihopethat...。教师通过词块的角度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对课文的利用率,将词汇整合为一体,便于学生进行记忆。同时,教师利用词块法开展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2.3词块法在模块Wordpower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通过词块法引导学生对词汇进行归纳与分类,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储备量。不仅如此,学生在对词语进行分类以及归纳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对词汇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掌握大量相关词汇。其中,学生整理常见话语类词块过程中,教师可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锻炼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其能够将新学的词汇运用于实际情景当中,从而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该板块建立的初衷,是为了丰富学生关于某一话题的词汇,令学生、整理并学习有关这一话题的词汇。该板块的主题是学校基础设施。教师根据课本内容以及学生原有知识,可罗列以下词块,要求学生集中记忆。Canteen、garden、library、store、dormitory、cafeteria、officebuilding、readingroom、gym、carpark、artroom、teachingbuilding、sciencelaboratory、lecturehall等。学生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拼写,而是需要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为此,教师可将班级内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根据某一主题编排对话。如设定一个场景:某人在学校内迷路,向学生询问去某处的方式。借此,学生不仅掌握了校内建筑物英文表达方式,也了解如何运用英语问路与指路。如:Excuseme,doyouknowwhereis...?Excuseme,canyoutellmethewayto...?Whatisthequickest/nearestwayto...?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所提升。
3结束语
词块法能够有效降低大脑处理信息过程中的负担,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在英语教学当中的应用逐渐变得广泛。教师在开展《牛津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词块法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袁国华.词块法在《牛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设计[J].英语教师,2013,2:50-54.
著名语言学家布朗(H.D.Brown)指出:教师的很多(教学实践中)选择来源于已确立的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原则。通过察觉并内化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教师的教学很可能受到启发。教师就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选择某种(或某一系列)教学方法,信心十足地把它付诸实践,并能在这之后评估它的效用。可见教学原则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一、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中的三个重要原则
1、交际能力原则。即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课堂的主要目标。交际能力包括:语法的和语篇的能力;功能的和社会语言的能力;策略能力;心理动作技能。
要达到发展交际能力的目标,我们的课堂就不能仅仅关注语言的用法和语言的准确性,还要关注语言的使用,语言的流利性,真实性和使用的环境,而且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把课堂所学应用于真实世界的这个环境中去。
根据该原则,英语课不应仅是枯燥的语法和单词训练的堆砌,而应更多地给学生创造或模拟真实的场景,让他们在相互的交际中巩固和学习新的知识。
2、意义学习原则。即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就是因为他所学的新知识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有关观念相互产生了影响,进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根据该原则,在设计教学时,必须确保学习材料本身有意义,各教学步骤之间也应该相互联系,而且有逻辑性。应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意识地将新的学习任务同以前学过的材料或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3、内动力原则。即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是最强大的学习动力。如果学习者完成任务不是因为他们期待从老师那里得到分数或某种奖励,而是因为任务本身很有趣、有用,或具有挑战性,这就产生了学习的内动力。
根据该原则,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学,学得有成就感。
二、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中教学原则的运用
(一)学情分析。高一年级某班共40名学生,英语水平在5―6级。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学过Reading: An adventure in Africa,接触到了很多关于冒险活动的词汇,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探险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
1.教学主题。Getting ready for an adventure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练习和巩固与探险物品和探险活动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能力目标:学会协商作出决定,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意识到相互合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3.教学内容。牛津高中英语第二模块第二单元Word Power。
4.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板书直观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5.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分配:
Stage1: Review of the former reading part (5’);
Stage2: Lead-in of the “Word Power” part(5’);
Stage3: Vocabulary related to adventure necessities (8’);
Stage4: Exercise( consolidating the words above) (10’);
Stage5: Group activity (four steps) (15’);
Stage6: Homework (write a letter about travel planning) (2’);
6stage5的四个活动情景设计(15’)
No.1: Allocate the two adventure destinations to six groups (1’)。学生分成8组,5人一组。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假如你们一组明天要去撒哈拉沙漠/乞力马扎罗山探险,由于探险包的容量有限,只能带你们认为最重要的三样东西。指定这两个地方让学生探讨,而不是让他们自由选择探险目的地是为了降低活动的难度。
No.2: Group discussion ( what they will choose to bring with and why) (6’)。在这步中,笔者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确定要带的3样最重要的探险用品,并给出具体的理由,讨论结果记录在下表中(理由只需给出关键词)。
No.3: Report (two groups with key words on BB) (4’)。选两组(每个目的地一组),每组派2名同学来报告,一名同学说出他们选取的物品和理由(必须是完整的句子),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关键词。
No.4: Class discussion (other groups’ different ideas and a list of key words) (4’)。班级交流,其它小组发表不同意见并说出理由,由教师把其中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然后师生一起讨论总结。在说明自己的理由时可把用到的一些好的句型写在黑板上。如:
I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because…
With…, we can…
I think we should take… in case…
etc.
该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课后的写作做好了铺垫。因为课后作业就是让学生以写信的方式与远方的朋友商量带哪三样物品,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另外在课后的写作中,探险的目的地是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的,这就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去发挥。
三、关于教学设计的反思
(一)教学设计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的达成。活动情景的设计紧紧围绕知识目标展开,不论是讨论、报告,还是交流和总结,学生都必须不断地用到与探险物品和探险活动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这就达到了练习和巩固所学词汇的目的。
2.能力目标的实现。这在组内讨论中最能体现。对于选择三样最重要的探险物品,组内成员必定有不同的想法,这就需要他们相互协商做出最合理的决定,最终解决问题。这样的任务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都能成立,这就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3.情感目标的完成。通过第二、三步达成的。学生面对选择三样最重要的物品去探险这一问题情景,必须独立思考并做出决定,这就给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这又是一次团队活动,还要考虑到小组其他成员的兴趣和利益,这就需要他们有合作意识。
(二)教学设计很好地体现了教学原则
1.交际能力原则。学生小组去探险的情境设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的讨论,报告,总结等都是围绕这一情境展开。学生要参与交际,就必须利用相关词汇和句型,在相互交际中,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巩固了词汇。这与传统的巩固词汇的选词填空、词义配对等练习相比,显得更有效,也更具有实际意义。
2.意义学习原则。该教学设计通过学情分析,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设计去这两个地方选择所需物品的任务,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新学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起来,这就产生了意义学习。这时关于探险物品的词汇就不是以孤立地一个个知识点存在于学生的大脑中,而是很好地融入了他们的知识网,即产生了新的认知结构。这与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相比,记得更牢,日后也很容易把这些词汇提取出来。
3.内动力原则。在众多的物品中,只能选择最重要的三样并解释清楚,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完成任务不是为了得到某个分数,或是其它的物质奖励,而是完成任务本身,即用英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得让别人心服口服,就是一种内动力。一旦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被激发出来,他们学习的成效就会更大。
(三)教学设计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课程理念。笔者认为,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一定要走到学生中去,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设计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站从教师教的角度闭门造车,挖空心思地想怎么把知识塞到学生脑中去。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分析学情,针对不同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分层次设计教学情景,让所有学生在意义学习中构建新知识。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换位思考,设计学生熟悉,感兴趣或有挑战性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学习的内动力,通过交际互动和自主学习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