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15:58: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人文素质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人文素质论文

篇1

从目前各高校动画专业普遍采用的课程体系来看,本科和高职课程建设趋同化严重,除第一学年开设公共课和美术基础课外,第二至第三学年都是开展动画相关软件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课程建设只是简单地把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设为一般公共课和选修课,有些高校甚至直接取消了学生的人文学科教育。现行的高校动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偏向应用性与工具性,忽视历史、文学、哲学、心理学等人文性与普适性的教育。这样,培养的学生在进行内容需要较高文化内涵、主题需要丰富文化创意的创作时,常常力不从心。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获得过于功利化,对于学习效果相对隐性的人文综合素质提升却重视不够。以黄淮学院动画学院的动画专业为例,在学生入学之初,学院就安排了16学时的专业学前教育和4场动画基础讲座,并让学生到基础、前期、中期和后期工作室参观,以使他们更为直观地了解整个动画的制作流程和需要准备的学习工具。但有些学生对这些没有什么兴趣,总觉得多学会软件中的几个命令更为实惠。这表明部分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习较淡漠,忽视对自我人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人文知识匮乏,道德观念模糊,审美情趣低俗,哲学思维缺失,人文精神淡薄。

人文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个体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加强动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转变其学习观念,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画艺术创作非常有意义。因此,加强专业课以外的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完善自身修养,对高校动画专业学生向复合型动画人才方向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动画产业要求所需的人才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全面和个人品质良好,其中知识结构、个人品质以及专业能力中的团队协作精神、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与人文素养分不开。有些动画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创造力匮乏,创作动画作品时缺乏前期的调研和素材的整理,借鉴别人的东西过多,自学能力较差,对工作和未来也没有明确的定位等问题,就是因为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有所欠缺。因此,提升高校动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有助于其专业技能的发挥,而且有利于其职场能力发展。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参与是息息相关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动漫产业和技术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化,企业对动画专业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动画专业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有利于其辨明动画职业发展方向,对职业道路有效规划。

篇2

不过,提倡注重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特征,并不能因此而忽略语言文学自身的工具性,更不能刻意地对作品背景和作家思想等作条分缕析的枯燥说教,那样将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不符合语言习得的科学规律的。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应是在润物细无声般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渐悟——内化——外化。

篇3

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办学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所以,管理工作者主要的工作是围绕人展开的,而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在培养管理人才的时候不能只注重科学性,只关注学生技术性实用性的知识。

(二)多种因素造成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较低

社会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关键原因,市场经济所必然导致的功利、理性、物化,个人利益的追求、大众文化的流行,使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某些层面缺乏人文价值的导向,导致物欲至上,拜金主义等一些不良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流行。例如由广州的廖勇等对82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存在“人生目标茫然”“人生支柱物质化(权力、金钱)”“信仰危机”等严重的思想问题,以就业为终极目标的功利和短视培养模式造成对人文素质培养的形式化。

二、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路

(一)充分认识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转变办学思想,以培养具有厚积薄发能力的人才为己任

张杰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商业道德、终身学习的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因此,高校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沉住气,抛弃企图“立竿见影”的办学思想,拿出“百年树人”的气魄,在强调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应该充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以的思想道德体系和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诚、信”等价值观、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辅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只有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管理人,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的高校,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承担起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篇4

2结果

关于“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认识”,94.3%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很重要,24.1%的学生认为其所在学校不够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有18.9%的学生认为人文科学更重要,对人的发展和影响更深远,意义更重大。对于影响医学生人文素质最重要的因素,本科生更倾向于个人,研究生则更倾向于社会,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为本科生目前接触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加之社会活动较少,而研究生则相反。结果见表1。在评价人文素质课程的作用中,选择最多的三个选项是“有助于改善和处理医患关系”,“丰富自己的专业内涵”和“有助于职业规划”,且三个选项中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人数相当。其中,选择“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帮助”、“能够训练思维方式”和“能够激发进一步学习兴趣”的研究生明显多于本科生,这是由于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和人生阅历较本科生丰富,接触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机会和时间更久,因此对于研究生来说,在上述三个方面较本科生的体会更深。结果见表2.关于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看法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上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中本科生多于研究生,这可能会受到研究生来自不同院校的影响。在对人文素质教师教学效果的调查中,46.5%的学生认为教师并不能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学生更关注人文素质教师的教学方法、人格魅力和教学态度。在对人文素质课程安排的调查中,62.7%的学生不满意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认为人文素质课程占总体的比例需要提高。在对课程考核方式的调查中,学生更倾向于人文素质课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实践、论文和课堂表现,基本不认可考试考核的方式。结果见表3。在不选择学习人文素质课程原因的调查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专业课和基础课过于繁重,其次是学校没有给予过多重视和课程内容枯燥。结果见表4。除了医学生必修的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主要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外,医学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卫生政策与法规、医疗服务管理学是学生最希望学到的人文素质课程。结果见表5。这与口腔医生就业的特殊性有关,由于目前口腔诊所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其政策的支持,口腔医学生的就职范围更广,这也对口腔医学生的管理能力、政策法规和职业规划等软实力有更多的要求,因此,相对于其他专业,对口腔医学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向需要有更大的转变才能满足未来的社会需求。

篇5

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执着追求精神;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旅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三、精心塑造人文品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如果说传输入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那么,塑造人文品行就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怎样让学生养品行?一方面,我们语文教师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要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外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树好榜样,当好示范。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比如,要尊老爱幼,扶贫助弱,伸张正义,就要求学生关心同学,乐于助人,明辨是非;要自强不息,发奋有为,就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知难而进,拼搏进取;要光大天人合一的精神。就要求学生爱护环境,和谐自然;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理念,就要求学生珍爱生命,崇尚文明,破除迷信,反对,拒绝;要正道直行,爱国爱家,就要求学生讲道德,重信誉,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党,热爱祖国,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传统的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是可以逐步培养塑造出来的。

篇6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毕业后的学生职业生活蕴涵了信仰、价值、态度和人性等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是高素质劳动者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 必须高度认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本有之义,是一切教育的共同本质和基础,丢掉了这个根本,就失去了教育的骨血,就是残缺的、无灵魂的、失败的教育。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对人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目标已经从单纯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劳动者的整个职业生涯。当代职业技术教育更加重视人文精神和人的综合素质。我国职业教育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势影响,在高职学院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高职学生主要来自于普通高考后的第三批录取生和职高生、中专生及技校学生,他们的文化知识、思想素质、心理能力相对都比较弱。一些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心理脆弱,公德意识低下,每每遇到困难或挫折,便不知所措,甚至走向极端。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加强人文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是十分必要的。

高职教育的办学规律和办学特色就是要培养更多真正满足市场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等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工作中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适应强”。因此,高职教育要真正办出特色,核心在“育人”,其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这也正是进行人文教育的灵魂所在。

加强人文素质教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学生提高境界、升华人格、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点、调动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努力成为“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 必须明确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这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要大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一步推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素质,转化为精神,进一步净化和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不断培养高尚的价格和健康的心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促进他们更多地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族兴衰,关注他人的感受,从而增强对国家、社会、他人的责任意识。

3 充分把握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做人的教育,是培养精神品质,奠定学生从事社会工作、承担社会角色,特别是职业角色的重要基础。具体地讲就是一个人要做到“四个正确对待”。一是正确对待自然,认识到人是生活在自然中的,人类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也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二是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三是正确对待他人,要善于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即我国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四是正确对待自己,许多学生有心理障碍,就是因为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不能把自己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有的人遇到了挫折就气馁,就自暴自弃,甚至走上绝路,有的人不能正确地对待荣誉、获得了荣誉,有了地位就忘乎所以,结果因此而犯错误。

4 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一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即通识教育。就是每个学生,不管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接受教育,综合起来就是语文、文化艺术、历史、哲学、伦理、自然、自我认识。但由于高职学院的学制短,因此,只能抓住其中一些核心领域,如语言文化、历史、伦理等领域,开设一些主要的课程。

二是要在专业教育即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让学生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克服技术至上的观点,提倡技术中的人文,懂得技术中的人文精神,懂得技术是便民服务的。在技术服务中要渗透对人的关怀。

三是在实践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教育。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专业实践课程更是职业人文教育的极佳场所。在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双中心”模式、“生活体验”模式、“学工交替”模式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四是提高教师的职业人文教育能力。职业人文精神与教师的经历和学识密切相关,高等职业院校加强职业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建设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篇7

(一)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

1.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有其明显的特点,一是职业定向性,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为社会培养特定岗位的人才是其培养目标;二是教学活动实践性强,高职教育为实现其教育目标,从教学内容、方式和性质上都有很强的实践性;三是教师的“双师素质”特点,即其教师既具备教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又拥有实践指导的经验;四是开放办学,因为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联系紧密,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职业需求的纽带,开放性是其必经之路;五是毕业生的“双证”特征,既拥有学历证书,又拥有职业资格证书;六是专业开设较为灵活,高职教育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决定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就业率,也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意义;七是教育服务的区域性特征,高职教育往往都是就当地人才需求开设课程,是地方发展的产物;八是课程建设的务实特征非常显著,高职教育专注于培养某个行业的的高技能人才。2.高职院校的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具有一些共性特征:一是个人想法和现实差异较大;二是文化课基础差,入学分数普遍不高,再加上近年来各高校扩招幅度较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不乐观;三是个人素质同高校要求不相适应,往往因自身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差而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四是学生往往缺乏对人生清晰的规划,因此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生活都很懒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生习惯和生活习惯;五是学生普遍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由于现在大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进入高校脱离家人的呵护,心理上容易产生一些挫败感,有些逆反情绪还很严重,不服从学校的管理,师生关系紧张,学习分心,考试作弊;六是思想政治上大多积极向上,特别是文科学生这一特点更加明显,他们往往积极的申请入党,政治方向正确;七是学习生活上的价值观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互联网时代,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大多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观。

(二)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1.人文素质教育未列入高职院校整体工作规划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就人文素质的教育工作没有明确的规划,这容易造素质教育逐步边缘化,把精力大多投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上。就人文素质教育的投入非常少,表现为上级教育部门检查少、本院校考核少、课时安排少,这些无一不是把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边缘化。2.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待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再加上高职院校学制短,没有办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特别是一些源于对口中职的学生,其文化素养本来就很薄弱,一两年的高职教育很难让弥补他们这些年在人文素质方面的缺口,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生源,这一现象更加显著。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很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和相关活动都持积极的态度。然而,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无法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人文素质课程和相关的教育活动,导致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现象普遍发生。4.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乏职业特点高职院校的教育应突出职业特征,事实上很多高职院校就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停留于形式、过场,往往照搬本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而没有结合高职自身的特征,因此实用性不强,不能很好的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5.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力不高师资力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力不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具体而言,缺乏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师,师资资源不足。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造素质课程在学校的地位不高。

(三)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成因分析

1.高等教育整体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就多数高校,已越来越强化自身作为整个国家社会文化中心的地位,对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这种背景下的大学生表现出崇尚科学技术、拒绝传统文化、科学思想。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片面重视科技教育,忽略人文素质教育,导致大学生只对与科技有关的知识感兴趣,学习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发展不全面。2.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片面的地重视职业技能教育,忽略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高职院校严重缺乏人文素质教育。具体体现为:我国对高职教育的政策导向较为片面,大多是对能力、就业的强调和指导,而没有对人文素质教育作出有效的指导;缺乏就高职院校为何开设人文素质课程、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很少,多数研究只停留在表面的阐述目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情况和重要性上,对未来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向没有系统性的研究;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甚至根本不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活动,更不用说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了。3.高职学生自身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不足多数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抱着学好某一行业技术的目的学习,对人文素质的学习缺乏学习热情,即便是学习,也只是为了拿学分,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个人人文素质的形成。

二、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确立科学通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1.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教育观是能否办好学校的指导思想,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职教育中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双管齐下,同等重视。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发展的价值观,高职院校一定要避免重技术、轻人文的教学误区,要坚决把人文素质教育落实到位。2.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打造优良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落实人文素质教育,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非常有必要,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责任意识得以强化,才能更好的落实人文教育,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要在拥有高超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让自己成为品格高尚、技术一流的楷模,以身教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二)合理构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落实与专业课并重的原则

1.加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建设,保证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和课时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人文素质必然需要在后天教育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才能形成。所以,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实一定要从课程教育着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占据了90%的课时,学校重视、教师重视、学生也重视。要想保证人文素质课程的落实应加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建设,具体而言学校在已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基础上还应当倡导学生广泛学习人文知识,开设像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新闻学、美学、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公共关系学等人文科学领域的课程,安排适当的课时,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人性、人格和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改革学生人文素质学科成绩考核方法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人文素质学科重视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改革学生人文素质学科成绩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品德品性、创新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和考核,考核方法要充分体现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采用多种方法,拓展人文素质教育

1.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是学生进入社会就业前的一种准备教育,它包括专业技术理论和实训两块内容,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可见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必然要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具体做法可以从下面两点着手进行:一是专业技术课教师要在教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挖掘科技中的美学因素,渗透美学教育,在专业知识的讲解时应结合相关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发展前景进行讲述。二是专业技术课教师应注重对科技发展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进取、创新、奉献等精神的提炼,让学生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处处需要人文素养的存在。2.建造校园人文景观,创设浓郁的人文育人氛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极为重要,要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建造校园人文景观,创设浓郁的人文育人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心理世界,提高学生的品格素养。校园环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3.开展丰富的具有职业人文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高职院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职业人文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展示、学习和提升提供平台,有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例如举办校园演讲大赛、辩论赛、体育竞赛等各种比赛活动,这有利于树立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促进学生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篇8

2.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关键。尤其是在许多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诸如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技能培养、资格认证等等,但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语文的实践能力锻炼更具有综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演讲、自学、辩论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对具体的篇目、人物、观点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评判,同时通过总结回答的方式锻炼学生具体明确、合情合理地表达思想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交流思想、。

3.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代社会需要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这种创新意识需要潜移默化,也需要发掘。大学语文可以提供创造这样的平台来发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在《诗经氓》的教学中,让学生将原文改编成现代剧并课堂表演。对于这种方式,学生们显得积极踊跃,对于文中女主人公的命运安排也是多种多样。同时,在成功表演的基础上,有学生提出“人人演话剧”的想法,让每个人通过体验话剧中的不同角色来感悟不同的人生境遇和人生命运。这种想法不管能否实现,都让人欣慰,因为这就是创新意识。学生能不拘泥于传统的经验方法,独立思考、创造,这本身就是创新思维所必需的。

4.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代大学校园里发生的恶性事件,许多是由学生心理问题所导致的。现在的90后大学生,生长于社会转型期面对升学、就业的各种竞争,人际关系的种种压力,缺乏社会经验的他们显得无所适从。大学语文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中洋溢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强化也有作用。我们熟知的许多伟大人物,面对厄运,顽强不屈,司马迁被施宫刑仍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史记》的创作,并在他的《报任安书》中,还列举了许多不屈服于命运的人物:“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止他们,还有许多我们所熟知的人,他们的一生充满坎坷,但他们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用他们的经历来启迪和鼓舞大学生坚强地面对各种困难。

篇9

当前,各个高校都进一步扩大共选课程设置,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文理渗透的快速发展。在实施此对策之后,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当今时代,受我国体制改革和全球化的共同影响,从而使得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其古代文学教育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由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当前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研究者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需要将古代文学教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然而,在古代文学教育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古代文学边缘化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教育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主要形式,而且又是现代文化教育当中所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所以,改革的核心思想为开展素质教育。

2.把现有德育教育和古代文学特点相结合

结合古代文学内容与特点,在当前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培养他们高尚、正直的人格。然而,由于古代文学内容十分丰富,而且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学生思想树立起到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除此之外,在古代文学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有多方面的优势,它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而且形象也十分的鲜明,同时有着强烈的情感。为最终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要结合文学作品内容去寻找潜藏在文字之后的信息,充分去感受人们鲜活精神跋涉。由此看来,我们古代文学的价值不只是完全局限到教材当中,而是要将其看作是一个流动式的教学课堂。

3.培养现代化教学思想

在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顽强生命力,并且这也成为教书育人的核心内容与有效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应该将爱国主义精神、各种传统美德、中心思想等作为重点内容。并且使教育工作和我国现展步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做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追求时髦,而这是由古代文学丰富性予以决定的。因此,我们要培养现代化的教学思想。

4.认真做好科研工作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尽管涉及到教师的科研成果并不多见,但是,他们的这些科研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调动全局,因此,进行科研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加快教学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把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化发展紧密相结合。特别是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追求美学律动,点评古代文学与现代作家创作二者的关联。这样一来,不仅有深度,而且也有一定的广度。

篇10

2.怎样在古代文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2.1准确对古代文学教育价值进行定位

当前,各个高校都进一步扩大共选课程设置,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文理渗透的快速发展。在实施此对策之后,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当今时代,受我国体制改革和全球化的共同影响,从而使得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其古代文学教育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由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当前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研究者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需要将古代文学教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然而,在古代文学教育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古代文学边缘化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教育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主要形式,而且又是现代文化教育当中所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所以,改革的核心思想为开展素质教育。

2.2把现有德育教育和古代文学特点相结合

结合古代文学内容与特点,在当前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培养他们高尚、正直的人格。然而,由于古代文学内容十分丰富,而且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学生思想树立起到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除此之外,在古代文学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有多方面的优势,它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而且形象也十分的鲜明,同时有着强烈的情感。为最终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要结合文学作品内容去寻找潜藏在文字之后的信息,充分去感受人们鲜活精神跋涉。由此看来,我们古代文学的价值不只是完全局限到教材当中,而是要将其看作是一个流动式的教学课堂。

2.3培养现代化教学思想

在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顽强生命力,并且这也成为教书育人的核心内容与有效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应该将爱国主义精神、各种传统美德、中心思想等作为重点内容。并且使教育工作和我国现展步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做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追求时髦,而这是由古代文学丰富性予以决定的。因此,我们要培养现代化的教学思想。

2.4认真做好科研工作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尽管涉及到教师的科研成果并不多见,但是,他们的这些科研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调动全局,因此,进行科研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加快教学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把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化发展紧密相结合。特别是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追求美学律动,点评古代文学与现代作家创作二者的关联。这样一来,不仅有深度,而且也有一定的广度。

篇11

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由自身素质、学习研究素质和拓展性素质,依据这三个指标的内涵和外延的扩展范围,进一步确定分级指标,才可构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探索或实施有自身特色的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其中自身素质指标应该包括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生活、工作中所体现的各种人文素质;学习研究素质指标应该包含在研究生开展的学习科研活动中所体现跟人文素质相关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推理能力等;拓展性素质应该包括医学研究生在日常的体育活动等拓展性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素质。

(二)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方法

从上面各具体指标可以看出,高校已经认识到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所要考虑的多方面的子因素,但各高校测评方法参差不齐,差别很大,高校还在沿用传统的定量的测评方法,把许多测评的内容量化。目前,高校运用最多的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模式是“1+X+Y”模式,“1”指的是医学研究生在一学期所开设的所有关于人文素质提升的相关课程的成绩,“X”指关涉人文素质提升的各奖项的总数,“Y”是指其他跟人文素质相关活动的开展。

二、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评价体系的实施

篇12

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高校作为高等人才的培训地,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把国家民族的文化传承下来,还可以使这些身上带有鲜明的国家民族文化烙印的高等知识分子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得大学生对自身、民族、社会具有应有的使命感。在毕业后的工作与生活中,以优秀的品质对待家人、工作、社会,并且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改善自身的人文素质价值观

高校尽职尽责对大学生进行相应人文素质教育,使这些大学生淡去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之心,在走出校门参加工作后,以足够的责任感对自己的家人、工作负责,才能有足够的耐心与超强的心理素质面对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自身的素质的提高与自身的发展,还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三)培养自身开拓创新的精神

现在科学日新月异,不断发展进步,都离不开人类不断的开拓进取。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而且人文素质教育还为大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平台。大学生进行创新不再是依靠自己的胡思乱想,而是根据相应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把自己的创造力现实化、实体化,变成社会所需的技术。[2]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新媒体减轻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导向效果

新媒体因为其极强的穿透性与多样性,几乎不会受到传统教育的束缚。目前,新媒体的形式各式各样,从各大网站到微博,大家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使用这种信息传播工具,上面传载、显示着各种有益的或者劣质的信息。大学生作为接触这些传播工具最多的群体,每天都是这些新媒体的受众,每天的很多时间都会浸泡在这些信息中,自然而然地会受到这些信息带来的影响。由于这些信息得不到传统教育的束缚,大学生一时也会很难分辨其真伪,就会很容易产生跟风的现象,以至于对那些很劣质的文化产生兴趣,从而渐渐失去了对社会和团队的责任感,重视物质需求,而不讲究精神方面的提升,从而减弱了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良好的导向效果。

(二)新媒体削减传统教育的优势

日益飞速发展的网络可以实现相互交流与信息获取,还有在网络中双方都是平等的。利用网络的这些“优势”,网络的使用者在网络上获取信息和信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已有的价值观来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并且获取这些信息或者自己认为正确的信息给其他人,把自己以为正确的信息传播到网络上,实现信息的相互获取,甚至和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进行“平等”地谈话,不是跟以前那样接受教育者所传授的信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还没有达到成熟的标准和自身的判断能力不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这样就会使得自己很容易获取一些不利于自身良好发展的信息,而且自己坚信不疑,不接受教育工作者传授的良好信息,反使之为错误的观点,长此以往削弱了传统教育的优势。

(三)新媒体减弱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管控效果

现今,由于在网络方面人文素质教育缺少具体的理论依据,没有充足的技术力量,还有某些相关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没有达标,以至于网络上相关方面的监督与管理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我国在这方面制定的相关制度也没有达到健全的程度,这就使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传播得不到相应的遏制,使之有机可乘。而且一部分高校并没有开设完整相关的课程,相关的管理制度也不够规范,人文素质也就失去了帮助其在网络上和学校生活的强大助手。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很难顺利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更加一步减弱了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管控效果。

四、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策略研究

虽然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会面临很多问题,但是合理地利用新媒体在信息方面的优势,有效地遏制新媒体在信息方面的弊端,也可以很好地促进高校顺利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有文化底蕴的高科技综合性人才。

(一)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平台为教育建设服务

现在的大学生是网络和手机的一大使用群体,高校要利用这些新媒体的技术与终端,使之为对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服务。高校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网络上建立各种形象生动地吸引大学生眼球的有关于文化传播的信息平台,可以在网络上建立一些网页或者网站,同时提升各大高校的校园网、论坛等校园网站的品质,使其向着有利于优秀有益信息的呈现与传播发展。还有在微信等通讯工具建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平台,利用这些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民族文化传播等等人文素质教育。这样大学生在课堂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后,课下使用手机网络时,就会获取这些文化知识,让这样文化知识不再是课堂上老师一板一眼地教授,而是网络上各式各样以文字和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呈现给大学生们,提高他们对文化的兴趣,使他们在平时就可以受到文化的浸染,更加有效地受到人文素质教育。

(二)建立合格的教育团队和网络监管团队

高校的教育者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者,他们的工作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成立一支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极强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团队,并且由于还需要网络上的监管,所以还要建立一支具有极强责任感的网络监管团队。教育工作者团队要有很深的人文素质底蕴,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合格地文化传播等人文素质教育,还需要结合新媒体,利用自己熟悉的新媒体形式对学生进行文化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以自己的切身体会与同学之间产生共鸣,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兴趣,加深他们的人文底蕴,培养他们优秀的品质与正确的价值观。网络监管团队要明确自身的任务,积极配合教育团队的工作,积极监督网络信息的品质,有效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使人文素质教育通过网络等新媒体顺利有效地进行。

(三)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与法律法规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一套健全的监督与管理机制,离不开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健全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组织领导和管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范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流程与细节。网络之所以会传播某些不良的信息,是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具体的权利与责任进行划分与规定,以至于出现了这种情况无法治理,越来越严重。建立有关于网络方面的管理机制,明确相关人员的权责,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交流没有人监督与管理,使得某些人会肆无忌惮地传播劣质信息,建立相关的举报机制,使得劣质信息和相关人员得到举报,可以一定程度上绿化网络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