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资金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15:59: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财务资金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财务资金管理论文

篇1

从资金运动管理来看,首先就是要处理好筹集资金以及投放资金的问题。市场经济为现代化企业创造了来源广泛、多种方式的筹资渠道,也为企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筹资源泉。企业领导层和财务部门要根据照本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市场中的供求自己、资金成本的多少、经营回收的具体状况等,收集相应的资金信息,实施科学的经济评估和预测活动,决定经济性强的资金来源,平衡资产和负债,不但要能够确保资金有非常畅通的渠道和来源,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抗企业财务风险的水平。

(二)资金管理是企业资金投入配置方面的管理

在管理资金运动时,要管理好资金的投入配置,具体体现在生产、销售以及分成等环节,此外上述财务活动亟需的资金会出现耗资、补偿和增值现象,记录、分析、计量以及反映相应的财务信息,如所有者权益、资产以及负债等方面。为企业决策提供关于财务财务管理活动的正确信息和资料。企业要能够将企业目标、自身的薄弱环节、增值链与资金配置密切联系起来,以资金的运用效率、效益为导向,切实发挥出企业所具有的整体优势,把为数不多的资金用在提升经济效益方面,强化预算、资金流动性和投资方向等。

(三)资金管理是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方面的管理

合理地配置企业中的资源和资金,能够有效地实现资金管理的目标,它的目标是为企业带来更大、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尽可能地提升使用资金的水平和效率,增加企业资金的附加值。资金效率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系统工程之一。企业中的财务部门管理着企业资金的运作,这个部门要能够与其他部门紧密地配合与合作,企业要能够从产、销,供、财、人以及物等方面着手,在研发设计产品、投资、售后服务、生产以及经营管理等诸多环节,持续地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二、资金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意义

(一)、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保证

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均能够体现为企业资金自身的运动过程,也就是运用、筹集、分配和收回资金的过程。企业为了稳定地、长期地生存和发展,要拥有下列两大条件:首先要能够以收入抵消支出,然后是到期偿还相关债务,此类活动都要有资金来支持。因此资金就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如果资金周转缓慢或者出现了停滞,就会阻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不能正常地生存以及发展。假如企业的效益不好、出现了经营困难问题,市场环境不好、产业政策出现偏差,技术落后、成本较高等,都会对企业的发展生存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一般而言,企业未能有效地运用相关资金,形成了资金周转不畅现象,直接妨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生产、管理活动。

篇2

在现行军队医院的资金管理中,人们都承认计划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真正的仔细的去做计划。很多管理者都喜欢依照历史情况去进行估计,有的甚至会直接照搬上一年的决算计划政策。根本就没有制定新计划的观念,也不会对能够对计划指标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计划,往往不存在任何的预测作用,会与实际情况产生巨大的反差,当然这样的计划也不会具有指导性与制约的作用。

(二)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

预算管理概念虽然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卫生部门的财务管理体制以及核算制度却一直没有被重视,最后导致了军队医院的资金管理水平低下。在预算制度的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平均主义,上级在进行预算拨款的时候存在着平均主义的倾向;(2)预算与开支不能够同步;(3)对于人员经费的预算,通常都只是只保人头而不保任务;(4)预算不透明。核算制度上还存在着各种问题:(1)费用核算还不完善,例如医院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折旧制度等;(2)医院的账户设置不合理;(3)现有的报表制度与报表内容不能够适应新的管理的要求。

(三)资金来源渠道有限

有很多军队医院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在面对新医改所带来的资金筹集方面的变化时,感觉十分的吃力。军队医院的资金来源主要就那么几方面,但是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其中的几项来源都会受到影响,例如军队医院提供医疗服务所获取的资金收进会有所减少,药品销售的差价收入也会逐渐的减少。虽然能够得到上级的财政补助,但是却仍然有可能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所需资金。

二、医院资金管理的改进

面对如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医改也是必须推行的一项政策。因此必须做好军队医院的资金管理工作。

(一)加强计划

计划与预算是为了对我们的资金管理进行制约与指导。首先进行有计划的投放采购药品所需的货币资金,这样做不仅仅可以让资金用在改用的地方,也有利于医院的发展。例如在控制药品储备的时候,可以促使药品部门提高销售额,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其次是要保证收入和支出这两大指标同时实现。要能顺利的实现这两大指标就必须在计划中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机械故障等。最后是资金由财务部门进行统筹安排。将军队医院中的所有资金来源以及投资建设等的花费都划归专门的财务部门进行管辖、计划。

(二)完善资金管理机制

完善资金管理机制是保障医院经济能够正常运转的重要方式之一。军队医院可以将财务监督与管理机制进行结合。首先应该以军队医院财务科为中心,以医院的发展目标与市场的实际容量为依据,制定并执行病人收治计划与医疗收费标准,并根据计划与标准对各部门的经营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并进行核算,尽量做到使有效的资金能够达到最大的收益。其次是将资金管理的重点放到预算上,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遵循“收支统管、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根据军队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并对医院各部门的资金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最大限度的防止建设资金盲目乱用现象的发生。最后是对医院的工程项目、新购设备、维修工程等需要大量投入资金的项目进行论证,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论证制度。

(三)积极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篇3

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的出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结果,其整个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的金融政策也深刻影响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的金融相关政策和市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在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方面的政策中也做了许多调整,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进行资金管理时,也必须以国家政策为基准。但是现在我国的许多金融相关政策仍然很不完善,财务公司进行资本运营时又必须在这种金融市场中进行,加上当今货币交易中许多主体规模都不大等问题,都影响了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的正常运行。

(二)企业融资渠道非常有限

现在的许多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资产负债状况都十分不合理,由于集团负债是企业集团大部分来源,只有很少一部分真正来自于投资者。而企业集团负债中大部分又来源于集团下属企业的存款等资产,大多数是流动负债,这种负债结构是十分不合理的,急需调整。企业集团的融资主要是来自于子企业的存款,也就是常说的内源性融资。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财务公司短期内负债过多,长期情况下十分缺乏使用资金。企业融资渠道的单一性也直接导致了财务公司没有很强的偿还能力,这也成为我国现阶段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的重点问题。国际的最佳财务公司流动比率是200%左右,但是我国实际的财务公司流动比率大多还都不足100%,说明我国财务公司短期偿债能力非常差。同时我国许多财务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相比正常值也偏高,甚至高达90%,这个数据说明了我国财务公司长期偿债能力也非常差。另外,现在的财务公司经营范围也都非常狭窄,大多局限于企业集团的内部,如集团下属企业的存款贷款业务等,缺乏多样化的业务方式来提高财务公司的竞争能力,阻碍了财务公司更深入的发展。

(三)资金风险管理水平偏低

随着我国近年来金融机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业务在不断拓展,因此财务公司现在随时面临着混合经营下很大的资金经营管理风险。对于这些风险,有些管理者采取漠视的态度,这主要是由于财务公司的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注重短期的利益,不惜进行各种违规操作,无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另外一些管理者面对风险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将规避风险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样虽然保证了资金的安全,但同时也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两种应对风险的态度都是财务公司资金风险管理水平低的表现。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改进策略

(一)完善金融政策和市场环境

改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现状,首先需要对当前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相应机制进行完善。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对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工作进行大力支持,鼓励多种金融工具如债券、股票等融入到金融体系中。在颁布相应金融政策的同时,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金融监督体制,主要是信息披露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保证信用体系的建设。同时,还需要健全相应的金融监管制度,在制定相应制度时,需要将国民经济放在重要位置,提供与国有经济均等的机会,对于国有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的经济管理不应当过多干涉,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保证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工作更加顺利。财务公司进行资金管理还需要增强市场化运作的意识,改善传统的服务方式。财务公司相比商业类银行,在专家技术、相关政策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客户群只限于集团内部的各企业成员,数量十分有限。但财务公司可以利用这一的特点,优化相关服务,提供商业银行不能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因此,财务公司需要认真研究自己负责企业的具体金融服务需求,尽量满足每个客户的需求,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最终牢牢绑定所有成员企业。

(二)改进财务公司的融资模式

除了完善相应的金融政策和市场环境,财务公司现有的融资模式也应当得到及时的改进。只有构建全新的融资管理模式,才能够完善资金管理活动。财务公司应当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企业内部融资方式,通过并购其他金融机构等多种方式获得运营资金。发行债券和股票是我国财务公司长期融资的方式,由于目前我国财务公司还没有上市融资的许可,债券发行就成为财务公司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另外财务公司也可以通过商业票据、债券交易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财务公司必须保证盈利,才能够保证整个公司的发展。可以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进行优化,财务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资金进行投放和收回,保证其利润的稳定,从而保证财务公司的偿债能力。财务公司对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的管理和零营运资金的管理。资产负债的管理主要指通过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调整,最终实现总量的平衡,保证资金的安全和盈利。零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指降低流动资金的比例,重点考虑资金的盈利情况。在实际情况中应当充分运用好这两种思路,在最低的风险下保证资金的最大利用率。

(三)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构建财务公司资金管理体系。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员工的防范风险意识。另外,公司本身内部也应当加强监控力度,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对于资金结算中心也应当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制度,在操作和信用方面都尽量降低风险。运用多种手段如外部审计、岗位牵制等,使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在风险识别、评估个监控等环节加强风险识别,最大限度地分散或规避风险。同时,财务企业可以搭建全新的资金管理平台,配备相应的技术支持,将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到金融管理过程中,高效管理财务公司的资金。财务公司可以将现代网络技术作为基础,建立起全新的资金管理平台,利用网上银行向客户提供更全面快捷的服务。网络银行相比传统银行,具有许多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帮助我国财务公司更好地发展。财务公司应当冲破传统的与银行竞争关系,在保证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应当充分抓住网上银行飞速发展的时机,发展相应的网上业务。为所负责的集团所属企业提供网上贷款、网上支付、财务管理咨询和网上资金委托等多方面网上服务。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对客户信息进行搜集和掌握,深入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为企业成员提供合适的服务。财务公司还应当创建全新的资金集中管理形式,保证资金管理的高效率,集中管理集团的账户、票据和资金。

篇4

建筑施工企业在对资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项目资金管理文件进行相应的拟定,让其能够对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理的支配,只有这样才能够资金得到充分的运用。但是建筑施工中,不仅会受到建筑施工过程变化问题,同时还会遇到建筑市场中的经济波动所带来的问题,这样会让资金支配计划的相关方案产生一些变化,资金管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实效性。并且建筑工程项目相对来说具有着比较复杂的工序,多数在资金运作时,存在资金多头开户现象,导致资金成为分流占用问题,对资金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此之外,因为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大,因此,施工单位会承接一些工程项目比较大以及难度高的建筑类型,从而来证明自身的实力。然而,对于这些难度高以及规模大的工程,在对一些设备选购的过程中也有着专项性的特点,这样不仅仅会导致施工企业资金周转不开,同时也会导致企业资金流动存在着风险。对于这些情况,将会导致施工企业的资金支配效率低下,同时也到导致施工企业资金负担不断加重。

1.2由于施工垫资的问题

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在不断的扩大,施工企业为了能够获取承包的权利,通常都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满足业主的要求。然而有些业主也是抓住这一问题,进而对施工成本费用进行不断的挤压,同时也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要是在建筑施工项目招标的过程中,如果业主提出了关于垫资这一要求,施工企业没有给予答应,那么将会失去承包该工程的机会。如果施工企业答应业主所提出来的垫资要求,那么巨大的资金便会导致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不开的风险。同时,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在日益竞争的社会中谋取更好的发展,对于上述的问题至今还在不断的在增加,同时也严重的影响到了施工企业资金短缺这一现象。

1.3由于施工企业融资难度大的问题

因为建筑施工的企业是属于一种微利的企业,并且还要背负着数以百万的经济负担,因此,银行对于施工单位所上交的贷款文件通常都不会对其进行批准。然而,施工企业为了能够交出工程承包的保证金,通常都会采取高息筹资的方式来抽取资金,从而来决绝工程当中的资金问题。但是,这样不仅仅会使工程的成本得到很大的增加,同时也会使施工企业身负巨额的外债。同时,由于我国个体贷款逐渐增多,进而也是施工企业融资的难度不断的增大,同时也是施工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2.1对资金预算的管理加强

对建筑施工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应该让施工资金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同时也让预算资金具有准确性,针对财务管理中心而言,应该对预算资金控制体系进行有效的建立,不仅要对预算资金文件进行编制,还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审核以及监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相应的考核,建立相应的预算资金相关的考核部门。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在预算过程中,其资金没有任何问题,一定要把预算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编织成相关的文件形式,并且进行存档,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为日后的项目施工提供有效的依据。其次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如果发现预算资金的方案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必须要上交到财务管理中心来对其处理,不可自私对预算资金进行更改。并且财务管理中心在对预算资金问题的时候,必须要对实际的情况以及工程特点进行有效的结合来出预算资金的文件。在此之外,因为施工企业的资金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因此,财务管理中心必须要对资金进行统一的调度,并且在进行调度的过程中,对于存在不明资金的去向问题必须要严格处理。

2.2对垫资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垫资这一问题,首先应该要对垫资问题的有关规定进行了解,并且要查看是否能够符合我国建筑工程中有关的法律法规。第二就是在对工程合同进行签订的过程中,施工企业不仅仅要对合同内容是否合理进行查看,同时还要对资金的支付方式以及结算程序进行详细了解。如果没有根据合同内容来支付资金,那么施工单位可以根据有关法律对业主进行。通过我国建筑工程中有关法律法规,来要求业主给予施工单位一定金额的赔偿,不仅仅能够有效的解决垫资这一问题,同时也能够使施工单位的资源能够正常运转。

2.3对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

进行加强为了能够使施工企业的资金得到有效的管理,必须要对财务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进行提高。必须要工作中心财务工作的纪律进行严格管理,同时还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其施工企业的资金能够得以正常运转。然而,对于施工企业中预算之外资金的去向,财务管理中心必须要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要对所有的资金支出发票进行查看,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财务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预防施工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篇5

一、通过资金计划进行有效监督控制

成员单位通过SAP系统填报并提交本单位的资金计划(月)到资金结算系统,资金结算系统接收已提交的资金计划,并自动将此资金计划(月)整合成资金计划(周)的形式;当成员单位的资金计划在SAP审批完成时,提交到财务公司的资金计划会手动覆盖之前提交的资金计划。从SAP传到资金结算系统的资金计划,财务公司可以再做计划调整,但可以汇总和审批。成员单位通过SAP调整后的资金计划也能传到资金计划,会手动覆盖之前提交的资金计划。资金计划业务通过用款单位和财务公司一起共同协作,对未来短期(月/周)的资金流做一个预算管理,并依此为依据来进行实际业务的控制,从而对资金进行有效监督控制,事后多维分析,提高整体资金运作效率。对于资金计划的接口需求:(1)原始计划提交———成员单位通过集团SAP系统填报并提交本单位的资金计划(月计划)到资金系统,资金系统接收已提交的资金计划,并自动将此月度资金计划整合成资金计划的周报形式,从SAP传到资金系统的资金计划,财务公司可以做计划调整、汇总和内部审批动作;(2)审批计划提交———当成员单位的资金计划在SAP审批完成时,提交到财务公司的资金计划可以覆盖之前提交的原始资金计划此时资金计划不能调整;(3)成员单位每月有一次在SAP调整资金计划的机会,调整后的资金计划也能传到财务公司资金系统,并覆盖之前的资金计划。京能集团通过编制月度资金收支预算,有计划、合理地调配资金,实现资金的统一筹划、总体平衡、全面监控的流程,通过资金支付计划的编制充分发挥了资金的整体运作优势,降低资金成本,控制资金风险。建立集团统一的资金预算控制和支付管理平台,从资金预算经审批通过为起点,对资金支付业务各环节进行定义和规范,确保每笔通过网银系统支付的款项均在预算内且经过支付环节的审批,最后通过SAP与财务公司支付系统、电厂、其他下属单位及控股公司本地网银的连接,实现实时网上支付。

二、从支付结算系统入手提高服务能力

由于财务软件的更换,所以需要将有关财务接口迁移到SAP系统上。资金系统向SAP系统发起科目体系,科目发生额,凭证导入请求,需要与SAP系统进行连接,从而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整体资金运作的规范。对财务接口的需求:由于核算软件改用SAP,所以需要将财务公司资金系统财务接口迁移到SAP系统上。资金系统向SAP系统发起科目体系,科目发生额,凭证导入请求。包括(1)资金系统向SAP发起科目体系的请求,对科目体系进行更新;(2)资金系统在更新科目余额功能中向SAP发起科目余额导入的请求,SAP系统提供科目余额以及发生额,同时更新资金系统的每日科目余额;(3)资金系统在关机的时候发起凭证导入的请求,将当天生成的会计分录导入至SAP系统中。整体流程如下:1、资金系统手动向SAP发起科目体系的请求,对科目体系进行更新;2、资金系统在更新科目余额功能中手动向SAP发起科目余额导入的请求,SAP系统提供科目余额以及发生额,同时更新资金系统的每日科目余额;3、资金系统在关机的时候发起凭证导入的请求,将当天生成的会计分录导入至SAP系统中。这样既可以省去成员单位财务人员网银操作与账务处理的重复操作,为操作人员提供便利,也可以通过系统降低操作风险,保证资金安全。支付结算业务是财务公司主营业务的一部分,也是财务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但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了传统存贷利差下降,通过改善支付服务提高支付预测与监控将辅助财务公司提高资金归集率,将会给财务公司带来收益的上涨。

作者:陈静心 单位: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篇6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内外各种原因,在财务活动方面出现的波动损失。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市场主体一般都要面对财务风险,至于财务风险的程度以及化解措施就要看企业的能耐高低了。

2.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

2.1融资风险

在经济活动中,资本主宰着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而中小企业运转当中就会有应收账款等各类债务,所以,中小企业会出现“透支”状况,这需要融资来继续推动企业的发展。然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融资难、贷款难,其他一些融资方式渠道也不是很畅通的现象。这时候通过融资可以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如果企业融资失败可能就要停业、歇业。

2.2投资风险

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发展方向、资金投向的抉择,所以也就面临着投资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投资中可能会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的风险。

2.3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主要是以企业的税息前利润(即利息、所得税和净利润)为对象在各利益主体间进行的分割。收益分配有必要但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否则可能带来通常的两类风险:一是虚盈实亏,过度分配的风险;二是企业无法偿债。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外部环境波动大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资金。但是,市场讯息万变,外部环境波动大,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市场主体因为获得信息渠道之不同、信息量的多寡而承担的不同风险和收益。而中小企业由于其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难以快速地跟进市场的信息以及做出灵活的调整,反而在外部环境波动大的形势下无动于衷或者是难以做出正确的应变。

2.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对企业的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资本结构经历了质的变化,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方面,不少中小企业的的资本结构中,负债成为其财务的主要构成;我们都知道,公司发展中债务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债务过高会增加公司的破产风险。而又有大部分企业的债务过低,企业资本运用过于保守,这表明资金运用效率偏低。

3.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

企业往往将重心放在销售盈利之上,将内部控制把控在领导者一个人身上,而事务繁多的管理者往往无法兼顾;还有部分企业管理者不愿分散所有权,放任全面控制制度沦为表面文章,内部管理不得力自然导致管理效益跟不上去,很多企业始终在财务、业务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上不去,距离企业现代化越来越远。

三、中小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1.树立风险意识,严格成本管理

防范风险比处理风险更有价值,为了促进公司的繁荣稳健发展,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是很必要的。一方面要严格成本控制,制定具有前瞻性、全局性、长远的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不能是短期的、短利行为,成本控制应该具有长期性的目标,即基于对未来预测而在公司推行的业务模式改革、加强内部管理、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成本控制不能是孤立的,而是应该具有外延性,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同行、政府机关、客户、经销商等都纳入到考虑层面,以及需要将成本和与成本相关的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正确认识企业的内外环境变化及市场需求,实施正确适当的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并非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尺,内外环境的变动意味着成本管理必然是具有动态性的,所以要根据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灵活设置制定具有弹性的成本控制目标。二是建立全员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控制一定要得到企业的所有成员的一致认可和支持,才能取得成本控制的最大成功;企业进行的成本控制活动隐含在规划、沟通、协调、控制等各个管理环节,在企业生产销售研发等各个环节,牵涉到每一个员工。

2.加强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控制首先要求企业提升内部会计管理水平,提升岗位资格要求,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握企业每一笔账务的来龙去脉;对于不具备开展财务管理的企业更加要取得行业的协助,利用记账等方式来规范内部财务管理。其次,企业要完善内部财务监管。很多中小企业把财务权利紧紧抓在自己人手里,认为这样就已经加强了控制,其实,这样的财务管理模式缺乏来自外部的监督,行制定财务制度、自行推行,缺乏应有的建言与监管渠道,财务管理容易出问题。再次,公司财务管理要重视成本控制。很多公司的财务管理过于强调成本控制,却忽视了财务管理开源节流、以投入换产出的功用,公司财务过于拮据,导致公司的生产销售研发工作都得不到财务上的支持,反而影响公司长期的财务管理计划,公司的成本控制一定要将全员纳入进来,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分解,将有限的成本投入到最具有价值的项目上去。

3.加强资金管理

决定企业发展的基础是资金,从企业盈利来看,加强企业资金流通性是企业创造利润多少的重要指标,所以,加强资金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一方面,企业要重视资金的运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善于盘活小额资金;建立销售账务管理账本,增加企业资金,及时将盈利资金投入到生产销售活动之中。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资金循环机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说是通过资金支出、获得资金利润这个循环过程来不断推进企业的发展,建立资金循环机制就是要确保资金高效地投入到经营活动当中去,这需要企业管理好其支出、消费、投入等方面的资金运作,“好钢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的效益。对于企业而言,投资是企业加强资金循环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企业要考查分析适合的投资项目,根据风险程度布局企业的短期投资、中长期投资;另一方面,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同步凝练出企业的优势,打造出企业的核心业务,巩固企业的利润;第三,既一定要加强技术研发,在产品和服务上推陈出新,赢得市场。完善利润分配制度,兼顾企业各方利益。重视企业资金管理,就要对企业在支出、消费方面的规划,提高员工收入与福利支出,曾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激励员工对企业的付出行为,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细化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是企业基于商业信用与拓展市场所形成的账款,应收账款资产的优劣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尤其在全球信贷规模日益增大、不良资金日益扩大、金融危机未得缓解的形势下,企业更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篇7

一、现阶段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和母子公司体制的建立,财务资金管理中的问题愈加突出,财务风险日益显露,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信息失真,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现代企业管理最根本的是信息的管理,企业必须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来控制物流、资金流。然而,目前我国相当多企业的信息严重不透明、不对称和不集成。出于各自的利益,企业管理部门间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人为制造信息孤岛,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搞不清楚下面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各层面都在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还掩盖了子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同时受利益驱动的影响,社会审计也走过场,以至于有的企业“假数据真做账、真数据作假账”,不同的场合报不同的账,账面利润看似不少,但不良资产有增无减,该提不提、应摊未摊、盈亏不实的现象比比皆是。据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证实,全国80%以上的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信息的不真实,不但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科学决策,也影响了政府宏观管理和社会监督的效果。

(二)监控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目前国有企业中,所有者对企业、母公司对子公司、公司管理层对各资金运动环节普遍存在着监控不力甚至内部人控制现象,擅自挪用转移资金甚至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突出。尽管设置了一些监督职能,也制定了多种监督制度,但因监督者没有掌握企业财务资金全面情况的必要信息和手段,故而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相当多的企业在重大投资等问题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个人说了算,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不少母公司难以及时掌握子公司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企业资金入不敷出,依赖借新还旧来维持生产经营,财务风险极大。由于监督工作不是即时的而是滞后的,不出问题则已,一出问题则触目惊心。很多企业领导对自身家底财务状况说不清,而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且处于从属地位,常常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造成“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三)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目前,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多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现实的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子公司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集团旗下各子公司设立的账户少则数百,多则逾千,资金管理严重失控。二是投资决策随意性大,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盲目投资,热衷于铺新摊子,投资失误多,损失严重,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三是资金沉淀严重,占用不尽合理,货款拖欠居高不下,产成品资金有增无减,周转缓慢,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

二、为什么财务资金管理深不下去、硬不起来

(一)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还没有形成。企业管理中的集权和分权是对立统一的,从国外跨国公司的实践来看,事权可以分散,但财权必须集中。我国目前的企业集团管理层次过多,“子不认母”、“母不识子”、“集而不团”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企业职能部门分割,相互缺乏信息联系和数据集成,产、销、购、存信息脱节,原本集成连贯的业务被人为地割裂成多个环节。旧的管理模式被打破而新的模式尚未建立,母子公司之间对集权与分权的认识很难统一,过去曾一味强调的分权管理模式,已明显不适应现代企业集团扁平化集中管理的要求。大多数企业集团内部没能形成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指挥系统,缺乏统一规范的财务资金调控制度,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信息传递渠道不畅,财务数据、资金结算、投融资管理集中不起来,致使企业决策者难以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相关信息,无法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控制。

(二)管理的技术手段和方式落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活动日益复杂,市场遍布各地,产品千差万别,需求多样化,经营跨国化,由此形成的规模化大生产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需要大量准确的基础数据和相关信息作支撑,而要把这样复杂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及时准确地集成起来,传统的管理手段是无法做到的。大多数企业资金占用不明,产品成本构成不清,材料消耗、工时定额不准,考核决策无依据,满足不了企业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单纯依靠传统的手工方式来统计、核算、传递有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难以跨越管理幅度、地域分布、交通通讯方面的限制,监督管理必然滞后。另外,受各种人为因素的制约,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停留在本本中,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保障制度的有效执行,没有硬约束、硬程序,有章难循,有章不循,致使管理想硬也硬不起来。

(三)新技术、新经验的学习和推广不够。大多数企业对以财务管理软件为核心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缺乏了解,对推行计算机财务信息化管理需要什么条件,本企业到底采用什么样的财务资金管理模式,什么样的财务管理软件能切实改善财务资金管理水平等问题心中无数。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全面比选和强制推行统一和适用的财务管理软件,已成为当前强化细化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三、如何指导企业加强和改善财务资金管理

(一)大力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企业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和有效监控提供有力保障。

1.要以财务资金管理为中心推进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企业财务资金信息是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也是支撑经营决策的基础。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理念,已成为目前企业界的共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是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有效载体,也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和有效监督控制的必然选择。财务管理软件的推广使用,不单纯是推广软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推广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要借鉴国内外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遵循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由易到难的环节逐步推进。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依次开发运用财务、销售、采购、仓储、生产等管理子系统,做到开发一块,运用一块,见效一块,逐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

2.要从薄弱环节入手,首先建立起以财务资金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在采购、库存、分销、成本核算等环节的财务资金信息时效性差,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信息的真实性方面问题突出。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可以将过去繁琐的会计数据加工、分析及人工无法做到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和“人盯人”的监控方式,借助计算机管理软件应用予以取代,使管理工作的“手”伸长,透明度增加,特别是规章制度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固化,减少人为因素,变成硬约束,从技术上解决信息不及时、不对称和监督乏力、滞后问题。

3.要积极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工作。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业务和财务的完美结合,即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因此,应用统一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进而逐步引进、消化、开发使用国际先进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软件,是企业内部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方向。企业应结合实际,积极引进开发运用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障企业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结算中心制度,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

预算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和制度化的程序,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模式,一个健全的企业预算制度实际上是企业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预算制度完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企业要切实改变目前财务预算形同虚设的状况,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制度,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为资金的全面预算和及时结算提供了可能,从而使资金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行。企业要以资产为纽带,实行分级预算,母公司应侧重搞好投融资预算,以资本经营预算为主,实行资金的统一筹划,集中管理;子公司要以生产经营预算为主,加强成本费用和资金流量预算。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

(三)推行企业会计委派制和内部审计制度,强化财务的监督与控制。

篇8

一、引言

对我国众多中小企业来说,融资困难往往是因为自身资本实力较弱,受资金不足的困扰,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通常主要由流动资产组成,因难于在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流动负债成为主要外源性融资渠道。因此,实施有效的营运资本[①]管理对中小企业尤其重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理论界对财务管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认识的趋同,营运资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财务管理体系中与融资管理、投资管理和股利政策同样重要的决策领域。营运资本管理的有效性,涉及流动性及其盈利性的权衡。流动性是蕴含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动态意义上的偿付能力企业管理论文,保持充分的流动性对规避经营风险和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流动性越强的资本其盈利性越弱,过度强调流动性必然会牺牲盈利性,而盈利性的提高又有赖于营运资本的加速周转。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实施有效管理,在保证营运资本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结构上的合理搭配,并尽可能加速营运资本周转,提高企业营运资本的盈利能力。

传统营运资本管理理念认为,由于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期限结构和属性结构很难做到完全匹配,而且存货变现需要很长时间,很难做到精确的资本预测,因而企业必须持有一定量的营运资本,才能保证充分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然而,西方企业中“零营运资本”和“负营运资本”的理论与实践对传统的营运资本管理理念提出了挑战。“零营运资本”理论对营运资本的界定为“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认为保持流动性并不意味着必然要维持很高的营运资本,只要企业能够合理安排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数量和期限,保证它们之间的衔接与匹配,并且加速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就可以通过对供应商应付账款的延期支付提供存货资金,动态地保证偿债能力,将营运资本降至为零甚至为负的水平,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1]。

中小企业受管理者知识、理念和经验的制约企业管理论文,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无论是观念、方法、还是手段上都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中国学术期刊网。长期以来,财务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倾向于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和股利政策的研究,营运资本管理在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这是由于营运资本作为一个财务概念是1993年我国实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制度以后才引入我国的。全面实证考察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丰富我国营运资本管理的实证研究成果,为中小企业制定营运资本管理政策、提高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营运资本是企业资本中最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其投入和收回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实现营运资本的有效管理和运转,才能保证销各环节的衔接,中小企业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反映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综合指标是现金周期,Richard V.D.and E.J.Laughlin提出采用现金周期指标反映营运资金管理状况的全貌,将现金周期定义为从供应商处购买原材料支付现金到向客户销售产品收回货款之间的时间,等于应收账款周转期与存货周转期之和减去应付账款周转期[2],现金周转期模型如图1所示。现金周期越长,营运资本投资越大,较长的现金周期通常源于应收账款周转期或存货周转期较长,或者应付账款周转期较短。应收账款周转期和存货周转期较长,可能带来销售收入的提高,但如果持有较高应收账款和存货投资的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则会带来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应付账款周转期较短,通常表明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存货中有些部分需要靠成本较高的长期资金维持,从而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国外学者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科学、系统的体系,其主要摘要素的最佳余额企业管理论文,有效管理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5]。然而,大量投资于应收账款和存货会同时带来机会成本、坏账损失和管理费用的增加,降低资产使用效率,从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应付账款是经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资本来源,一般成本较低而且比较灵活,延迟应付账款的支付可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然而,如果供应商提供早期付款折扣优惠,放弃现金折扣将具有很高的隐含融资成本。在使用现金周期作为综合指标考察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方面,Shin and Soenen对美国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金周期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将现金周期降低至合理的较低水平可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为股东创造价值[6]。Deloof研究证明,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可以通过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和存货周转期提高盈利能力。研究还发现,盈利能力差的企业一般都会延期支付供应商货款[7]。Lazaridis and Tryofonidis认为延期支付供应商货款有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8]。Garcia-teruel and Martinez-solano认为应付账款周转期对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影响[9]。

由于营运资本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探讨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实证研究较少。毛付根最早采用规范方法对营运资本的结构管理进行分析,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着手,将流动资金的存量配置与其相应资金来源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观察和研究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以及两者变动引起的盈利与风险之间的消长关系,据此制定合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10]。杨雄胜等结合中国现实分析了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指标在理论与方法上存在的不足,指出周转额应是某一形态的垫支资金不断回到其原有状态的数额,建议将应收账款周转期改为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指标企业管理论文,并采用应收账款逾期率作辅助指标,将存货周转期改为存货平均占用期,并按其内容进行材料平均储存期、在产品平均生产期以及产成品平均库存期等指标细化,以揭示存货在不同环节的营运效率[11]中国学术期刊网。王竹泉等提出将跨地区经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渠道控制上的理念,倡导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与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营运资本管理理论新框架[12]。汪平和闫甜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为“零营运资本”概念与技术的运用提供经验支持,并对营运资本政策决定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和检验[13]。孔宁宁等考察了制造企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认为公司盈利能力与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显著负相关[14]。本文借鉴国外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实证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考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和现金周期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提出以下基本假设:

H1:应收账款周转期与中小企业业绩负相关

H2:存货周转期与中小企业业绩负相关

H3:应付账款周转期与中小企业业绩正相关

H4:现金周期与中小企业业绩负相关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基于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新的会计准则,报表中各项指标的计算口径和范围按照一贯性原则的要求进行编制,数据具有可比性,可以消除异常样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截止2006年上市的222家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样本企业的具体筛选过程如下:①剔除每年被ST的上市中小企业5家;②剔除金融类上市的中小企业1家;③剔除研究所需样本财务数据不完备的中小企业6家;④剔除各变量的1%异常值的上市中小企业11家。经过筛选,共获得199家样本中小企业597个有效观测值。

文中数据来源于深市中小企业版网上信息披露平台cninfo.com.cn/sme/gsgg/nb.html和巨潮资讯网提供的相关上市中小企业年报数据,具体财务指标由作者根据199家上市中小企业2007-2009年年报基础财务数据整理和计算得出。

2.模型设计和变量安排

(1)模型设计

本文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实际情况,构建以下模型考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绩效的影响:

ROEit =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ARDit+μ­it(1)

ROEit =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INVDit+μ­(2)

ROEit=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APDit+μ­it(3)

ROEit=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CCDit+μ­it(4)

其中,下标i代表各家公司(横截面维度)企业管理论文,变动范围为从1到199;t代表年数(时间序列维度),变动范围为从l到3。

(2)变量安排

①因变量:中小企业绩效指标

本文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因变量来衡量中小企业的绩效能力。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最主要指标,作为企业销售规模、成本控制、资产营运、筹资结构的综合体现,是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直接表明所有者拥有净资产的获利能力和收益水平,即企业盈利的真正绩效。采用净资产收益率绩效指标,试图更加准确地描述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中小企业业绩的相关性。

②自变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评价指标

本文使用现金周期作为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衡量指标。现金周期(CCD)是衡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综合指标,可以分解为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三个组成部分。本文使用主营业务收入作为计算应收账款周转期的周转额,使用主营业务成本作为计算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的周转额。为深入分析现金周期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本文进一步研究应收账款周转期(ARD)、存货周转期(INVD)和应付账款周转期(APD)对绩效的影响,也将它们作为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衡量指标。应收账款周转期=[(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365]/[2×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周转期=[(期初存货+期末存货)×365]/[2×主营业务成本],应付账款周转期=[(期初应付账款+期末应付账款)×365]/[2×主营业务成本]。

③控制变量

第一,中小企业规模(Size)。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可以影响组织结构和决策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绩效[15],因此本文把中小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由于本文研究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中小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因此使用主营业务收入来控制企业规模和市场需求对绩效影响,但考虑到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较大,对其取自然对数以减小不同年度之间主营业务收入差距,使数据更接近正态分布中国学术期刊网。

第二企业管理论文,财务杠杆(Lev)。财务杠杆水平的高低反映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程度。由于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主要采用借款等债务融资方式,财务杠杆反映了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对企业绩效具有较大影响。因此,本文在控制变量中引入财务杠杆,以控制不同财务状况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使用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作为财务杠杆。

第三,销售增长率(Sgrow)。销售增长率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和发展速度,从动态角度体现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而言,较高的销售增长率表明企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势头和盈利能力。

表1 变量描述与研究假设[②]

变量

描述

相关性假设

净资产收益率(ROE)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应收账款周转期(ARD)

平均应收账款×365/主营业务收入

(-)

存货周转期(INVD)

平均存货×365/主营业务成本

(-)

应付账款周转期(APD)

平均应付账款×365/主营业务成本

(+)

现金周期(CCD)

ARD+ INVD- APD

(-)

企业规模(Size)

Ln(主营业务收入)

(+)

财务杠杆(Lev)

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

销售增长率(Sgrow)

(本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

(+)

四、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对2007-2009年中小企业样本观测值利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样本观测值描述性统计

变量

变量名

观测值

均值

中位数

极小值

极大值

标准差

ROE

净资产收益率

597

13.47%

11.44%

-26.28%

300.36%

18.25%

ARD

应收账款周转期

597

69.18

62.76

1.62

356.03

47.93

INVD

存货周转期

597

119.80

96.93

5.37

722.83

97.27

APD

应付账款周转期

597

66.28

61.94

2.14

680.45

54.09

CCD

现金周期

597

122.70

105.39

-156.74

787.98

106.55

Size

企业规模

597

20.42

20.40

17.42

24.79

0.98

Lev

财务杠杆

597

41.34%

41.69%

4.26%

80.82%

15.72%

Sgrow

销售增长率

597

22.85%

16.23%

-49.50%

977.99%

57.03%

统计结果表明,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3.47%,反映出样本总体的平均绩效水平较低。现金周期均值为122.7天,中位数为105.39天;应收账款周转期均值为69.18天,中位数为62.76天;存货周转期均值为119.80天,中位数为96.93天;应付账款周转期均值为66.28天,中位数为61.94天。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从供应商处获得的平均信用期66.28天小于给予客户的平均信用期69.18天,存货的平均周转期119.8天,周转速度较慢。财务杠杆均值为41.34%,中位数为41.69%,说明中小企业总体债务水平适中,经营安全企业管理论文,风险水平不高;销售增长率均值为22.85%,中位数为16.23%,说明中小企业的销售额整体上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2.变量相关性分析

表3列示了模型所有变量利用SPSS13.0运行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各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

ROE

ARD

INVD

APD

CCD

Size

Lev

Sgrow

ROE

1

ARD

-0.117**

(0.000)

1

INVD

0.021*

(0.603)

0.229**

(0.000)

1

APD

0.173**

(0.000)

0.346**

(0.000)

0.349**

(0.000)

1

CCD

-0.76

(0.063)

0.483**

(0.000)

0.839**

(0.000)

-0.033

(0.419)

1

Size

0.194**

(0.000)

-0.380**

(0.000)

-0.339**

(0.000)

-0.158**

(0.000)

-0.400**

(0.000)

1

Lev

0.013*

(0.757)

-0.167**

(0.000)

-0.158**

(0.000)

0.177**(0.000)

-0.198**

(0.000)

0.484**

(0.000)

1

Sgrow

0.148**

(0.000)

-0.069

(0.092)

-0.045

(0.277)

-0.034

(0.408)

-0.055

(0.184)

0.090*

(0.027)

0.075

(0.066)

1

注:**表示0.01的显著性水平,*表示0.05的显著性水平。

结果表明,绩效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与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指标应收账款周转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与本文的预期相符,表明加速收款会提高中小企业绩效。净资产收益率与存货周转期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本文预期不相符,表明加速存货周转意味着存货占用水平过低和频繁发生存货缺货。净资产收益率与应付账款周转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本文预期相符,表明延期支付货款有助于绩效水平的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与现金周期高度负相关,也与预期相符,表明缩短现金周期可以提高盈利能力,从而证实了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对绩效的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与控制变量中小企业规模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盈利能力较强。净资产收益率与财务杠杆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负债率越高,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中小企业绩效水平越好;净资产收益率与销售增长率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销售增长越快中小企业的绩效越好中国学术期刊网。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总体较弱,只有现金周期与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较高,分别为0.483、0.839和-0.76企业管理论文,为避免潜在共线性问题,需要在随后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对此加以关注。

3.回归分析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考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使用时间权重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表4列示了采用Eviews6.0运行后模型1-4的回归结果。

表4 回归分析结果

Model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

Prob.

(1)

C

Lev

Sgrow

Size

ARD

-0.7041

0.1681

0.0476

0.0432

-0.1632

0.1207

0.0335

0.0100

0.0010

0.000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

C

Lev

Sgrow

Size

INVD

-0.6788

0.1671

0.0462

0.0421

0.0001

0.1185

0.0337

0.0100

0.0060

0.000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628*

(3)

C

Lev

Sgrow

Size

APD

-0.6521

0.1662

0.0446

0.0405

0.1023

0.1153

0.0351

0.0100

0.0059

0.0009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4)

C

Lev

Sgrow

Size

CCD

-0.6549

0.1658

0.0472

0.0412

-0.1605

0.1218

0.0336

0.0101

0.0061

0.0015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注:**表示0.01的显著性水平,*表示0.05的显著性水平。

从运行结果上看,绩效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与应收账款周转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与本文的预期相符,表明应收账款回收的速度越快,资金被其他单位占用的时间越短,管理应收账款的效率越高。但是奉行过于严格的信用政策,采取过于苛刻的信用标准和付款条件会限制销售收入的扩大,造成存货的积压和流动资金周转的缓慢。延长客户付款期限可能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进而增加利润水平,但同时会带来资金成本和坏账损失等费用的增加,对绩效水平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通过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有助于提高绩效水平。净资产收益率与存货周转期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本文预期不符,表明延长存货周转期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也反映出存货周转率过快,存货储备水平不足企业管理论文,造成存货缺乏、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影响供货和销售水平。净资产收益率与应付账款周转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本文预期相符,表明延期支付货款可以提升绩效水平。然而,应付账款规模和期限的大小不仅与自身的信用有关,而且与销货方提供的信用条件有关。如果中小企业意欲展延付款期拖欠货款不还,就会导致因信誉恶化而丧失供应商乃至其他客户的信用,或招致日后更加苛刻的信用条件。净资产收益率与现金周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也与预期相符,表明治理机构可以通过缩短现金周期提高盈利能力。现金周期是对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的综合分析。应收账款周转期与绩效能力负相关对现金周期与绩效能力的负相关关系具有正面影响,存货周转期与绩效能力正相关、应付账款周转期与绩效能力负相关对现金周期与绩效能力的负相关关系具有负面影响。现金周期与绩效能力关系回归结果的显著负相关,表明应收账款周转期对现金周期的变动趋势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在时间权重的固定效应模型中,各控制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均为显著。中小企业绩效与规模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有可能创造较高利润。绩效水平与财务杠杆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具有较高财务杠杆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好。绩效水平与销售增长率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市场机会是企业得以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销售增长率的中小企业绩效能力更强。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选取截止2006年在我国深市上市的199家中小企业2007—2009报表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绩效能力之间的关系中国学术期刊网。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应收账款周转期、现金周期显著负相关;延长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绩效;采取高负债利用财务杠杆融资策略会提升绩效;扩大中小企业规模、提高销售增长率有助于增强中小企业实力,进而增加盈利水平。

尽管本文研究结论的得出是基于上市中小企业的数据,但对其它非上市中小企业同样具有借鉴意义。(1)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将营运资本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据以了解经营情况和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资本周转状况与供、产、销各环节密切相关企业管理论文,采取恰当的信用政策、加强存货的科学管理、选择最优债务支付时机和支付方式等措施,将现金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控制在合理的最优水平,在保证充分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营运资本的高效运转。(2) 净资产收益率与应收账款周转期负相关表明,对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缩短收款时间可以有效降低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其变现能力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3)净资产收益率与应付账款周转期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中小企业因难于在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正规金融和商业信用成为其主要外源融资渠道,会导致中小企业过于依赖甚至长期拖欠上游客户账款,进而影响自身的信誉状况。因此,中小企业不宜片面追求延期付款带来的成本收益,而应权衡在供应链中所处位置,制定适合自身的付款政策。(4) 净资产收益率与现金周期的显著负相关表明,应收账款周转期对现金周期的变动趋势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应该通过加速应收账款周转和合理控制存货水平实现对现金周期的最佳控制。

本文研究的主要缺陷:一是在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评价指标中,选择现金周期及其组成部分作为衡量指标,可能会使研究结果存在一定测量偏差。二是研究资料仅涉及2007-2009三年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Eugene F.Brigham,Joel F.Houston.Fundamentals ofFinancial Management[M]. Cincinnati:South-Western CollegePub,2003:655-657.

[2]RichardV.D.and E.J.Laughlin.A Cash Conversion Cycle Approach to Liquidity Analysis[J].FinancialManagement,1980,Spring:66-69.

[3]Blinder A.S., Maccini. The Resurgence of Inventory Research:What have We Learned[J].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1991,5:291-328.

[4]Ng C.K., J.K.Smith and R.L.Smith.Evidence on theDeterminants of Credit Terms Used in Interfirm Trade[J].Journal of Finance,1999,54:1109-1129.

[5]Gerg Filbeck,Thomas M.Krueger.An Analysis of WorkingCapital Management Results across Industries[J].Mid-American Journal ofBusiness,2005,20(2):11-18.

[6]Shin,H.H.,L.Soenen.Efficiency of Working Capital andCorporate Profitability[J].Finan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1998,8(2):37-45.

[7]Deloof M..Does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ffectProfitability of Belgian Firms?[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ccounting,2003,April/May:573-587.

[8]Ioannis Lazaridis,Dimitrios Tryofonidis.Relationshipbetween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Profita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Athens Stock Exchange[J].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Analysis,2006,19(1):26-35.

[9]Pedro Juan Garcia-teruel,Pedro Martinez-solano.Effects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on SME Profit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anagement Finance,2007,3:164-177.

[10]毛付根.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J].会计研究,1995,(1):38-40.

[11]杨雄胜.改进周转率指标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2000,(4):47-51.

[12]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85-90.

篇9

一、国内有关研究

1.财务管理的目标问题。已发表了很多论著,也提出了众多观点。代表性的有:(1)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并不相等。(李陆德,2001)分析了两者的涵,说明在质上并不相同,在相同条件下两者计算的结果存在差异,在数值上也不一定是相等的。

(2)相关者利润最大化。(张国庆,2005)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知识资本的地位则相对上升,企业不再仅仅归属于股东,而且归属于相关利益主体,如债权人、经营者、员工、顾客等。

(3)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最大化。经济增加值是公司营运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值,是衡量企业在某个特定年份中赢利抵偿资本机会成本的指标(曾惠香,2004)。

2.财务管理地位问题。(林建于,2004)认为,财务管理并不是以该部门或财务人员为中心,而是在探究管理从何着手的问题;不涉及管理与生产孰轻孰重,而就各种管理工作之间的配合作讨论。

3.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经理人财务问题。(许美惠,2005)提出所有者财务问题,法人财产概念的提出,使原有集所有者、经营者、经理人职能于一身的财务管理机制,发展成为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营人员分工合作的财务管理机制,所有者财务由出资人进行,以确保资本安全和资本增值为目标。

二、国外研究文献

笔者整理分类国外的财务管理研究,依各年代及应用方面将其分为融资财务、投资财务和资产财务3大方面为主,本文即将逐一提出比较。

1.融资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00年代~1950年代)。19世纪初,西方国家股份公司开始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是预计资金需要量和筹措公司所需资金。因此,这一时期称为融资财务管理时期或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1910年美国学者米德MEADE出版了本世纪第一部专门研究公司筹资财务管理的着作《公司财务》,1938年DEWING和LYON分出版了《公司财务政策》和《公司及其财务问题》。这些著作主要研究企业如何筹集资本,形成了以研究公司融资为中心的“传统型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学派。

2.资产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50~1964)。5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趋势的出现,公司部的财务决策上升为最重要的问题。最早研究投资财务理论的JOEL DEAN于1951年出版了《资本预算》,对财务管理由融资财务管理向资产财务管理的跃进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3.投资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64~1979)。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公司日益增多,随着市场日益繁荣,投资风险显着增加。这对当时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60年代中期以后,财务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投资问题上,因此称为投资财务管理时期。

如在1952年,H.MARKOWITZ就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概念。1964年和1965年,美国著名财务管理专家WILLIAMF.SHARPE和J.LINTNER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简称CAPM)。此两者揭示了资产的风险与其预期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将证券定价建立在风险与报酬的相互作用基础上,大大改变了公司的资产选择策略和投资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资本预算决策。

4.财务管理深化发展时期相关研究(1979~迄今)。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西方世界遭遇了通货膨胀。于是各国开始进行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行使有效财务管理的研究工作。严酷的经济现实迫使企业财务政策日趋保守,主要是因通货膨胀导致。

解除完通膨危机后,随着通讯和交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公司开始朝着国际化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空前活跃,此时财务管理理论开始转向国际财务管理领域。80年代后期,进出口贸易融资、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转移价格问题、国际投资分析、跨国公司财务业绩评估等,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焦点,此时,企业财管进入深化发展的阶段,并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网路化方向发展。

三、总结

今天,财务管理已发展成为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于一身,以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为主要容的管理活动,并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Herbert Simon.(1994),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SPECIAL ISSUE.

篇10

 

一、企业集团会计风险的诱因

1、会计资料信息不真实是主要原因之一。任何企业活动都需要有真实的会计资料信息来对应,这些资料信息也是企业集团的属性体现,是外界了解企业集团运营状态的重要依据。而部分企业集团为了自身的某些利益要求,肆意更改会计信息,营造表面现象,使得会计信息资料没有真实性,甚至存在大量的假帐。这样会引起外界对企业集团的错误认识,无法得出客观的评价,为企业活动带来更大的风险。而对于外界投资者来说,会计信息的失真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判断,而当发现自己的错误决定后又回抽资金,如此形成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

2、违背是重要的成因。谨慎原则要求企业集团在会计核算时还应该对将来可能产生的费用支出或者资金流动方向作出基本评估,并计入本期损益。也就是对未来可能要产生的费用或损失提前做好准备和分配,规避资金风险,让会计资料能够真实、可靠地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确保财务的稳定性。而我们纵观此次美国的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来,是由次贷问题引起的外债偿付危机。由于大量不确定性的风险投资造成外债过高。而紧张的外部环境使得这些资金无法回笼造成银行资金流断裂而坏账急速扩大,外债无力偿还,继而引发股市、汇市的频频波动。这一些都源于对未来资金损失项目和风险预计不足,没有保持足够的谨慎态度,金融机构盲目降息,降低资金投放门槛财务管理论文,最终导致了资金的断流,引发了这次金融危机。

3、监督乏力不力致使企业集团无法合理分配资金,财务出现混乱。当会计监督不力时,我们会看到盲目的生产投资,杂乱无章的资金流动,经常是行政花钱、会计记账,一切等事后核算。企业集团中出现的乱消费、无计划的生产、盲目攀比等不良财务支出,会计监督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最终会引起财务系统的紊乱甚至瘫痪。

4、无法把握整体经济脉搏。在我国,存在很多企业图一时的利益,不考虑和充分预计国际经济形势,盲目生产、兼并或者签定短期巨额合同,这样有可能在短期获得利益,但是一但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由此很可能给企业财务带来严重考验,使得企业抗风险能力大大降低。

5.会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无法在岗位中发挥足够作用,有的因为素质不够良好而在工作中表现出服务态度欠缺,操作行为不规范,粗心大意而出现会计差错;还有个别企业会计的道德素质低下,对企业缺乏忠诚,勾结外部人员肆意侵害企业利益,引发经济案件,这一类的会计人员属于违法人员,应当以法律的方式处理;其次是会计岗位职责的设计缺乏束缚和管理,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纰漏,操作章程、制度均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会计人员的办事效率和质量,影响企业集团各部门之间协同工作。

二、金融危机下企业集团加强会计工作的意义

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现代企业集团发展的根本需要。在加强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以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工作是一项基本的经济管理工作,也是重要的环节,针对一个企业集团而言,制作并提供客观的会计资料,是对会计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而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取决于基础工作是否到位。而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已经涉及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知情的合法权益;影响到会计资料基本功能的发挥;影响到利益分配,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运作。而这一切都源于会计基础工作。可见真实的会计资料,详尽而客观的会计信息对于一个企业是多么的重要。

2、抓好会计基础工作,符合会计工作秩序规范化的基本需要。理想的会计工作,应该以良好的会计基础工作为本。最近几年,我国非常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随着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的实施,更多的人开始关心企业的会计报表和它的真实性,要求得到企业真实客观的财务信息,这在客观上也要求会计工作要符合基本规范。

3、会计基础工作关系到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者素质的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良好有序进行是整个会计工作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如果基础工作都做不好,会计信息根本就谈不上准确、真实、客观了,也谈不上有效率地进行会计工作财务管理论文,也无法实现会计工作水平的提升。现实情况告诉我们,部分企业集团会计工作出现秩序混乱、欠缺管理、假账、账目不清现象,这样的会计工作是不可能发挥会计效果的。

三、金融危机下企业集团的会计策略

1、是保障信息客观真实的重要手段。在现今经济体制中,信息存在着不对称性,而强制性会计披露制度可以规避这一问题,也是投资者利益不遭受侵害的基本保障。推行强制性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也是符合加强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要求的,是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集团应该尽到基本义务。针对信息的不对称性,会计信息的披露前提以及时、准确、客观为主。

2、建立和规范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是对企业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基本措施。在现代企业机构中,企业治理结构是实现内部控制的结构保障,建立合理、规范的企业财务治理结构,是有效控制、实施企业活动的关键。基于此,首先要发挥的价值信息优势,制订企业合理的产销评估数据,降低无产劳动带来的损失;抓住企业产品特点,提高产品功能,降低成本。这些突进都是要依靠财务部门的合理方针的制订来实现。除此之外,还要拓宽财务考核领域,以财务为中心的考核体系。核算产品的有形、无形成本;将成本管理的中心转移到成本控制;推行成本责任制,在内部划分核算单位,设立中心,公正地评价成本中心的绩效,使财务部门在全员和全过程财务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3、实行财务的集中管控必不可少。

(1)对采购供应系统进行集中统一采购,在采购中进行对比,筛选优势成分,降低成本。取消核算实体的物资部门,由集团总部物资部门全面负责,减少中间不必要的环节。同时,对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2)资金要实行集中管理。利用结算中心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取缔下属企业的分户,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权限上移到总部,以统一的银行账户直接对外,保证了资金使用的效率,也强化了资金管理。

(3)销售要集中管理。作为企业的终端业务,销售业务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对其实行集中管理可以将产品的优势最大化,销售决策权集中于上层,能够更加果断的把握销售时机,也是最终实现集中管理的必要前提。

4、让会计行为必须实现规范化、有序化。企业集团的任何经营活动都是最终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出来的。因此,加强会计控制自然要从加强内部控制入手。首先是要提高会计监管的力度,提供足够的监管资源,分配监管责任,监管工作定期报告,真正实现财会工作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完善的有效机制。再次,是要对会计事后业务进行监督,进行内部审核,实行自动网络与外部对账相结合财务管理论文,实现网络自动化与人工操作的有机结合。最后,会计人员的任何活动都要依法进行,遵守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拥有良好的道德标准。

5、适时调整负债结构,组织低成本存款,定期与活期存款比例进行合理配置。贷款结构进行优化,提高资产质量。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要加大,正确计算和科学地对资金预测,灵活调拨资金,大力压缩库存现金,降低无息资产的占有比例,有效地转化为有息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率。

6、企业人员的素质是企业活动开展的前提。首先,应从企业领导做起,提高全员的企业共存意识,只有企业全员齐心协力谋求发展,企业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生存。做好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其次对员工实施严格的录用制度,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只用有用之才。适时的对现有员工进行技能考核,了解员工的实效状态。

总之,金融危机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问题积累后的集中爆发,它的出现要引发是经济系统全方位的思考。会计思想在当代企业集团中的合理运用是规避风险,规范企业活动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会计国际趋同及国外相关组织近期动态,会计研究[J],2008年第5期

篇11

 

审计风险是随着审计应运而生的,有审计就有审计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大。为此,审计人员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审计风险含义及其成因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存在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做出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是由经济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和审计手段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具体来说,审计风险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由于审计主体的因素所产生的审计风险,主要是由于审计人员自身的原因所形成的一种审计风险

首先,审计人员个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审计经验有高有低,

驾驭审计方法的能力有强有弱,加之当前审计力量的不足,审计任务的繁重,致使审计难以达到社会全部期望,有时甚至被卷入不愉快的责任诉讼纠纷之中。具体表现在:审计人员素质、能力的差别会造成同类审计业务结论不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品质的高低决定审计行为的偏差,导致审计结论的偏差;审计人员在取证和选用证据上,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取证不充分财务管理论文,其结论也就不一定合理;审计操作不规范、审计程序脱节、主观臆断、凭经验办事,就增加了审计的失误率;审计方法选择不当,也将影响审计结论是否正确等。

其次,审计人员胜任能力跟不上各单位业务活动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经营单位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经营活动越来越复杂,各种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经营结构组织的多元化,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被广泛运用,使得被审计对象经营活动和财务报表编报和披露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审计人员传统的审计方法和知识结构。这些发展,大大提高了审计人员审计的难度,而对传统滞后的审计方法和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审计人员如果不能及时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包括知识结构和行业经验,将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从而无法胜任审计工作,审计风险随之产生。

(二) 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因素所形成的审计风险

1、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审计风险。主要包

括两种情况:第一,根据有关管理规定,单位应建立而未建立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所形成的审计风险杂志网。如:钱账物应设置3个岗位,而单位只设置了2个岗位,但单位现金业务又相当频繁。因此,在货币资金管理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第二,因被审计单位尚未严格执行内控制度所带来的一种审计风险。单位虽然根据有关规定建立了许多内控制度,但是存在部分内控制度执行不力,一些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2、被审计单位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客观存在的一些不确定

性,例如:会计行为和经济错弊,会计人员本身或单位负责人从主观愿望上要求会计人员违规违纪;因被审计单位无意识存在所带来的一种审计风险,

3、被审计单位提供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一些被审计单位对收入、成本支出的会计资料提供得较为完整,执行财经纪律的情况也比较好。而实际上,这些单位的一些其他的收入、下属单位上缴的管理费等并没有纳入财务账,而是入了私设的“小金库”,而这些会计资料通常是不会向审计人员提供的。会计资料的不全面,留下了审计风险的隐患。一些部门、单位为掩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会计资料上大做文章,记假账、报假账的事时有发生,其中个别支出原始凭证的填制存在明显的不真实性问题,例如使用普通收支凭证而无正式的发票、无填制单位或填制人签章,审查起来无从下手,严重影响到审计成果的真伪,这无形中也给审计部门带来了审计风险。 (三)社会环境影响产生的审计风险。 从审计发展来看,人们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及其影响范围亦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当审计产生之初,单位最关心的是诚实性,也就是说早期审计是检查单位的正直性,而不是检查他们会计账簿的质量。然而当社会步入19世纪下半叶财务管理论文,审计人员的职责是审查单位的经济运行以及会计报表管理者编制的正确性,而不仅仅是检查算术上的正确性,对资产负债表质量的重视,表明审计人员的影响开始扩大。到本世纪初期,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证券市场的涌现,广大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关心,使人们更加关注已审的财务报表,而且对此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仅政府、投资者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而且潜在投资者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人们对单位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也日益重视,依赖审计意见的人越来越多。现代审计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建立和维护资本市场的完整性方面扮演着一个最重要的角色,社会各界都在关心审计、关注审计、依赖审计,从另一个层面上讲,这种依赖性也给审计部门带来较大的审计风险。/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审计风险的存在并不可惧,关键是如何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范围。笔者通过学习审计理论,结合平时审计实践,认为防范审计风险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增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包括:

转变观念,强化风险意识。随着人们对审计期望值的越来越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和风险也越来越大,会计职业界将会更加关心如何采取有效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在降低审计成木的同时,高质量地完成审计任务,并有效地避免审计风险及其损失。因此,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并在执行审计过程中,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控制风险。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在从事审计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在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应达到的职业标准。审计人员一定要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审计质量,一般不会发生过失,至少不会发生重大审计风险损失。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我们处在经济变革时代,我们的业务知识,审计工作、审计范围都受到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每一个审计人员除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财务管理论文,还要更多地学习专业知识,包括学习审计基本准则,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工作。首先要在审计程序上合法规避审计风险。其次要学习好专业知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多元化经济成分日益增加,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规章不断出台,我们要随时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杂志网。

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敢于改进方法,创新手段。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系统会计处理的特点及审计目的等合理配置审计力量,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和技术,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在取证时,审计人员绝不能满足于被审计单位自行提供的资料,要获取强有力的外部证据,多角度地取证、印证。在选用适当的审计方法的基础上,还应该敢于改进方法,创新手段。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审计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和应用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是提高审计质量,圆满完成审计工作任务的重要举措。

(二)审计单位应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建立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这包括采取措施督促全体专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审计人员达到并保持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为此,审计单位应严格人事管理,并不断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增加审计人员执行各种类型审计业务的经验,提高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建立分级督导制度,并要求各级督导人员对各层次的审计工作给予充分的指导、监督和复核,必要时应当聘请相关的专家进行协助;对全面质量控制政策和相应程序的执行情况及其结果适时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方针,建立、健全各项质量控制程序,保证审计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把审计风险水平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三)做好内部控制调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审计组及其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应当先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内部控制进行问卷调查和进行符合性测试,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高低做出评估财务管理论文,看其内控是否严密,并找出弱项,以作为实质性测试时的重点。 内部控制问卷调查可以由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自我评价,主要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内部控制问卷调查,只能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做出初步评价,要真正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必须通过符合性测试。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问卷调查和符合性测试后,根据其评价以及对内部控制松弛部分和汇总的弱项,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应当实施详尽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以便将检查风险以及总体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审计风险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提高风险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审计风险,这样审计工作才有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备注:增刊)

主要引用文献: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北京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115-137页

篇12

二、事业?挝狐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7.html" title="财务管理论文" target="_blank">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分?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无法利用自身管理知识和技能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再加上一些财务管理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重视,无法根据实际科学部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计划,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流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的问题。此外,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观念难以突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停滞不前。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质量无法保障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难以提升的重要阻碍因素,一些财务管理人员根本就没有受过专业的财务管理培训和教育,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错误,降低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此外,一些财务管理人员主动学习能力差,对新知识的接收和消化不足,难以适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进而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低下。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策略

1.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领导是确保财务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领导的教育培训工作,使他们树立财务管理理念,正确的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履行好岗位职责,最大限度的降低事业单位财务运行风险。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应该包括人员管理、资金管理等内容。其中人员管理主要是通过合理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对管理人员的不良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降低财务管理失误的发生几率。同时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充分结合国家财务会计管理规定,加大内控制度的实施力度。严格规范资金凭证流转程序,细化财务审批工作,减少或避免违规操作现象的发生。此外,还应建立科学的责任制度,明确财务管理人员各自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范围,避免财务管理人员逃避责任状况的发生。

3.全面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