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9: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行为金融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人类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O有巨大的生命力。行为金融理论对于原有理性框架中的现代金融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为人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行为金融理论是第一个能够有效地解释市场异常行为的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类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讨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它注重投资者决策心理的多样性,突破了现代金融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简单地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市场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使人们对金融市场投资者行为的研究由 “应该怎么做决策”转变到“实际是怎样做决策”,研究更接近实际。因而,尽管现代金融理论依然是对市场价格的最好描述,但行为金融的研究无疑也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行为金融学是在质疑经典金融理论关于投资者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的前提预设基础上产生的。之所以称后者为“经典”是因为这一理论是在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的严格限定下, 运用数理逻辑与技术, 演绎出一套投资者总是寻求 " 理性的线性、无偏和最优解 " 的相当完美的, 被经济学家奉若神明的金融市场运行机理和金融资产的定价模型, 成为现代金融学的理论基础。Arrow- Debreu 的一般经济均衡理论, Markowitz 的投资组合理论, Sharpe- Lintner- Mossin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Fama 的有效市场理论, Ross 的套利定价理论, Black- Scholes- Merton 的期权定价理论和 Modigliani- Miller 的金融资产结构定理构成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经典金融理论认为: 投资者理性无偏、期望同质、风险厌恶、偏好稳定、追求效用最大化。并且市场信息充分反映资产价格, 投资者无限套利, 均值回归, 市场有效, 收益均衡。然而, 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存在价格偏离与收益异常现象, 这些现象无法用理性人假说和现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被称为金融市场 “异象”( anomalies) 。如 “股利之谜”,“股价溢价之谜”,“处置效应”等。大量“异象”无法解释的困窘, 表明了经典金融理论的局限性。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 “行为金融学”( Behavioral Finance)成为了学术界的关注点, 并开始动摇了经典金融理论的权威地位。
而行为金融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学派, 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其代表人物主要是芝加哥大学的塞勒( Thaler) 和耶鲁大学的希勒( Shiler) 。Thaler主要研究了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投资者的心理账户等问题。Shiler 主要研究了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市中的“羊群效应”、投机价格与流行心态的关系。由于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够解释金融市场异常现象, 符合现实, 逐步被学术界认同而成为一个新兴学派。
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行为金融学的三大理论基础――― 期望理论、行为组合理论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很好的解释了原有理论基础―――有效市场理论所面临的质疑,在金融理论发展中迈出了重大一步。
(一)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础。kahneman和 Tversky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大多数投资者并非是标准金融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他们的行为不总是理性的,也并不总是风险规避的。期望理论认为投资者对收益的效用函数是凹函数,而对损失的效用函数是凸函数,表现为投资者在投资账面值损失时更加厌恶风险,而在投资账面值盈利时,随着收益的增加,其满足程度速度减缓。期望理论成为行为金融研究中的代表学说,利用期望理论解释了不少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如阿莱悖论、股价溢价之谜以及期权微笑等。
(二)行为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BPT)
BPT是由She-frin和Statman在借鉴现资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MPT)有益的部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MPT中认为投资者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组合中,最优的组合配置处于均方差有效边界上。但是BPT则认为,现实并非如此,投资者实际构建的资产组合是基于对不同资产风险程度的认识,和投资目的所形成的一种金字塔式的行为资产组合,位于金字塔各层的资产都与特定的目和风险态度相联系,投资者通过综合考虑期望财富、投资安全性、达到期望值的概率等几个因素来选择符合自己愿望的最优资产组合。在BPT中使用了心理账户的概念,分别在两种状态下考察了BPT模型:单一账户行为组合理论(BPT-SA)和多重账户行为组合理论(BPT-MA)。其不同是在前者中投资者同均值方差投资者一样,通过考虑协方差将所有证券组合放在一个心理账户中,而在后者中则将证券组合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并忽视各账户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研究发现,BPT的有效边界和MPT的均方差有效边界是不同的,相应地BPT中的最优组合也不同于MPT中的最优组合。应用该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一些异常现象,如本土偏好、红利之谜等。BPT在传统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行为因素,并将二者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结果表明在考虑行为后的金融理论更加能说明现实中的一些现象。
(三)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ehavioral Asset Pricing Model,BAPM)
该模型是由Shefrin和Statman构筑的用于修正CAPM的假设,使其更加接近现实。BAPM将投资者分为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两种类型,并认为他们在市场上相互作用共同决定资产价格。信息交易者即是CAPM下的理性投资者,他们从不犯认知偏差,只是关心资产组合的期望和方差;噪声交易者则不是按照CAPM行事,他们时常犯认知偏差,并非严格按照均方差偏好选择资产组合。当前者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时,市场表现为有效率的;当后者在市场中成为代表易者时,市场是无效的。该模型还对噪声交易者存在的条件下,市场组合的分布、风险溢价、期限结构、期权定价等问题作了全面研究。在BAPM中由于同时考虑了价值表现特征和效用主义特征,因而它既从无法战胜市场的意义上接受了市场的有效性,又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拒绝市场的有效性,这对未来金融研究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一、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内容
就现代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内容而言,现代金融学研究的是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时期的最优配置,在这一点上,两者是统一的,这意味着它们的研究必然是以实现市场均衡和获得合理的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为其理论目标和主要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资产定价。其次,现代金融学研究提供了自身的“参照系”或“基准点”――有效市场理论和基于理性人假定的预期效用理论。这个参照系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再次,现代金融学提供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形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出现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
二、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研究的范式
在研究视角和参照系的变化上,现代金融理论是建立在传统主流经济学基础上的,这些经典理论与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模型与范式是以“理性”作为最基本的分析框架的,以理性的“经济人”作为最基本的前提假设。 行为金融学以源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行为理论为基本分析工具,视野更加开阔,对金融行为理性与否的定性既涉及偏好的形成过程,也涉及决策和判断形成过程。首先,它对偏好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的描述。其次,在决策和判断过程中,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依据经验规则所作的直观推断虽然能简化复杂的决策过程,但其行为模式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偏差,并且这种心理因素又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尤其是金融市场面对着更多的不确定性的时候。所以“经济心理学”的一般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行为金融学与现代金融学在研究范式上的差异。显然,‘人’在此间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正是基于以人为中心的生命范式,行为金融学探究了决策过程中个体的实际行为和心理依据,并基于此对经济现象加予解释。
三、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体系框架
现代金融学研究的体系框架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设的基础上,以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石,着重研究理性假设条件下的价格发生机制和金融市场效率问题。首先,现代金融学研究从理性人假设的视角出发,认为人是完全理性的,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过程中被假定是风险厌恶、追求效用最大化、对信息的获取是无成本的、理解是同质的,在此基础上根据贝叶斯法则在信息的变化中不断进行修正;同时,个体的决策与选择偏好遵从预期效用理论,最终通过个体间的随机行为作用于市场。其次,现代金融学的研究以有效市场为参照系,有效市场与理性经济人假设之间紧密的逻辑联系刻画了整个市场的作用机制。由于投资者具有“完美的”理性意愿和投资分析能力,在与非理性投资者博弈的过程中,前者将逐步主导市场,使得证 券市场最终至少能达到“弱式有效”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市场选择”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理性投资者主导市场正是通过市场选择来实现的。市场选择机制使得非理性投资者被淘汰出市场并逐渐消失,直到套利机会也随之消失,通过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试错”,市场将逐渐接近“无套利均衡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价格逐步接近基本价值。
四、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相互融合的趋势化探讨
现代金融理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至今它所以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以最少的工具建立了一个解决金融问题的完整理论体系,并能够对大量的金融现象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但是大量的异常现象的产生和一些心理学实证研究均表明现代金融学存在着根本的缺陷。行为金融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迄今为止,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但是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金融理论在个体行为分析上的不足和缺陷。 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融合是具备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就可能性而言,二者之间至少存在以下几个契合点:首先,行为金融学和现代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现代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都是以研究投资者行为为切入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的研究是相通的。尽管现代金融学以规范研究的方法将投资者作了理性的假设,而行为金融学则以实证研究的思路将投资者置入正常的模型中。其次,行为金融学和现代金融学的基本分歧是可以调和的。所以,从时间延续、场景重复、信息逐渐完备的意义上看,行为主体是趋于理性的。再次,行为金融学和现代金融学的一些基本模型和结论是一脉相承的。
金融行为的复杂性正在于其过程与结果中理性成分与非理性成分是混杂交织的。大量的行为金融学文献成果给我们展示的似乎都是关于有限理性或非理性的论据与结论,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思考却可以使我们从众多所谓的非理中,依据现代金融学的“理性”定义找出理性成分。而这种复杂性也决定了以此为研究对象的金融学需要将行为金融学与现代金融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Ehrharot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价格下跌时,分批买进股票以摊低成本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资活动。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决策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而非着眼于最终的财富状况。在心理预期的过程中,人们会把决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帐户来考虑,常常拥有自信情节,高估已经拥有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倾向于增加这里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次数。还对预期的损失过于敏感,把同样价值的损失计算成远高于同样价值的收益,而对已经形成损失的东西却表现出一种“处置效果”,由于期待机会收回成本而继续经受可能的损失。因此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帐户和“认知偏差”这两个概念,应该在日常理财中关注。
运用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当处置效应在证券市场上比较严重时,其带来的股票基本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幅就会更大;当价格向价值回归时,可利用动量交易策略,通过差幅获利。
市场无效性本质上是一种套利机会,如果足够多的资金追求同一种市场无效性,它肯定会消失。对于许多定量投资者来说,永远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种市场无效性在学术刊物上得到详细论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实际上,如果昨天的无效性已广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再设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险的。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因此,不要屈从或迷恋“权威”的信息,应该努力追求有个性的投资策略。
在职业资金管理游戏中获胜的资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错误的人,但其中的许多错误都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追求安稳、相信潮流、失败后希望改换风格和指导思想。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了解自己的投资市场,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钢丝绳”的游戏,一方面要获得高额收益,另一方面还不能超越客户的风险承受性。
4股票投资策略
4.1具备股票投资取胜的素质
对于我们来说,在股票业取得成功的素质应该包括:忍耐、自立、简单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开阔、有独立判断能力、百折不挠、谦让、灵活、愿做独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认错误,还有对普通的商业恐慌不屑一顾。这些素质的具备与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与行为金融学是相符的,市场可能是无效的,积极管理者也有增加价值的潜力,但这些无效性既不简单,也不是静态的,利用起来代价也不低。换言之,市场无效性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消失。这就意味着市场无效性一旦被隔离出来,并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这一无效性时,这个特点就消失了。问题不在于投资者和他们的顾问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当信息收到之时情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当乐观的金融信息广泛传播时,大多数投资人认为这个经济形势在近期内还会进一步高涨时,经济走势实际上已经向衰退迈进。头脑清醒的投资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那种需要各种资料的“科学头脑”是不科学的。
4.2逆潮流而动
风险观念的根源在人类感情中可以找到。我们都是社会性生物,渴望与别人协调一致,达成共识。以常规方式失败经常比非常规性失败痛苦较少。相应地,投资者更愿意冒以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大风险,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小风险。许多投资者并不一定像他们以为的那样对风险有多少耐心。
参考文献
1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Ehrharot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价格下跌时,分批买进股票以摊低成本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资活动。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决策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而非着眼于最终的财富状况。在心理预期的过程中,人们会把决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帐户来考虑,常常拥有自信情节,高估已经拥有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倾向于增加这里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次数。还对预期的损失过于敏感,把同样价值的损失计算成远高于同样价值的收益,而对已经形成损失的东西却表现出一种“处置效果”,由于期待机会收回成本而继续经受可能的损失。因此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帐户和“认知偏差”这两个概念,应该在日常理财中关注。运用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当处置效应在证券市场上比较严重时,其带来的股票基本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幅就会更大;当价格向价值回归时,可利用动量交易策略,通过差幅获利。
市场无效性本质上是一种套利机会,如果足够多的资金追求同一种市场无效性,它肯定会消失。对于许多定量投资者来说,永远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种市场无效性在学术刊物上得到详细论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实际上,如果昨天的无效性已广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再设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险的。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因此,不要屈从或迷恋“权威”的信息,应该努力追求有个性的投资策略。
在职业资金管理游戏中获胜的资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错误的人,但其中的许多错误都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追求安稳、相信潮流、失败后希望改换风格和指导思想。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了解自己的投资市场,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钢丝绳”的游戏,一方面要获得高额收益,另一方面还不能超越客户的风险承受性。
4股票投资策略
4.1具备股票投资取胜的素质
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学的研究日益深入,尤其是在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上一直存在着争论,而且处于延续不断发展阶段。因此针对传统金融学的相关困境以及行为金融学的崛起因素研究显得非常具有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相关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类金融学之间的差异点,实现对其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一、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内容对比
从传统金融学的研究内容来看,现代金融学其主要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在资本市场中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在资源配置上是统一的,这也就意味着研究必然以市场均衡和获得和合理的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那么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其差异主要表现点值得深入研究,曾经有学者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了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分析法和框架。传统金融学其主要分为参照系、视角以及分析工具等组成部分,金融研究过程中由于两者研究的问题存在着差异,经典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具有差异性。当代的经典金融学主要是以继承传统经济学的假设作为研究的基础,并且建立起完善的现代金融学完整体系,但是其在研究的范式和研究的模型上仍然存在着完全理性的分析框架,而不注重微观个体的决策行为。两种金融学对于风险和无风险情况下对于人们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其核心价值的心理物理学效应会造成人们柱塞盈利的时候出现反感风险,而且在亏损的时候会出现追求风险。心理物理学效应则成为了人们过分偏执定性可能和不可能事件的主要因素。
二、传统金融学困境
1、噪声交易解释困境
为了保全一种完全的竞争状态,引入“噪声交易者”来对整个价格系统进行控制,使得价格均衡,且不会揭示私人信息。往往噪声交易者不会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作为非理性或者流动性的交易者则会追求,因此这也会造成在整个传统金融理论框架下难以取得理性预期平衡。噪声交易者常常会使用外生变量来对证券的需求总量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在经济学家看来,仍然是理易行为。但是没有对噪声交易者和理性预期者的差异进行探讨,由于理性预期交易者对于证券供应成立随机变量,因此不能够使得其确定性的维度增加。因此整个证券价格就会由于随机变量出现,而造成私人信息不能够完全揭示。
2、不完全竞争困难
所谓的不完全竞争,其主要是在实现均衡价格的同时还具有完全揭示直接获取私人信息的动机。在不完全竞争研究之中,决策者的行为受制于交易者的信念,交易者价值不仅存在于预期时的优势,而且还具有其他交易者对此交易获取信息的猜测。每个交易者在衡量自己是否会对均衡价格的配置产生影响,可以有效反映出具体信息,这就可以有效避免在交易中出现“搭顺风车”的情况。假设,一些股票教育者,在发生交易的过程中,若不去获取哪些隐私信息,那么自己很可能陷入被动,使得自己处于困境之中。从不完全竞争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要求交易者具有理性的认识,在交易过程中不仅需要保持理性的认识,而且需要有意识的决定别人存在的影响。
3、经典金融学对金融市场研究困境
由于传统金融学理论存在着一些不能解释的问题,例如,经典金融学常常会假设一些异易者具备同性质的先进理念,这就使得市场有效预期理论处于平衡状态,可以使得证券持有者与交易者均会各自承担风险,使得其分担来自金融经济的风险。证券交易所产生的原因其主要由于交易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的风险承担能力,这就是同种信息的先验信假设所带来的缺陷。相关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对于证券的收益不同预期应该是证券交易的一个重要因素。同种性质的共同知识先验信念差异主要是由于私人信息的不同,当交易的唯一动机是信息优势的时候,此时属于预期均衡状态,该状态下不会存在着交易。因为理性预期交易者虽然认为愿意承担交易,而且还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信息,不会使得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而发生交易。现实股票市场中,交易量非常大,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也会呈现出非理性的交易。传统金融学关于投资者在进行个体交易的时候,存在着未解之谜包含:投资股票的倾向效应。
三、行为金融学的崛起
1、基于信念行为的金融模型
基于信念行为模型的解释主要是以投资者作为解释的主体,投资者中出现过度自信则可以被看作为过度交易现象,由于过度自信使得人们始终相信自己的信息就完全可以实现对整个交易的掌控,而实际上这些信息对于是否盈利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这种信息对于投资者无疑你一种鼓励,使得其在交易过程中始终相信这些都信息就是其盈利的根本,于是就产生了过度自信交易状态,这种过度交易自信尤其是在男性投资者中更加突出。使得男性投资者交易更加频繁,投资的收益也较低,这就证明了过度自信心理倾向解释。
2、波动率解释
由于一些人在进行投资的时候对私有信息极度自信,使得经典金融理沦对于波动率难以作出正确合理解释。首先,如果投资者没有公开信息,那么对于未来资金增长的先验信念进行公开,然后再对收集一些极度自信信息,这样投资者就会高估私有信息对于整个波动率的影响,难以达到准确显示。如果所获取的私有信息属于正面信息,那么投资者很可能将股价推到红利相对较高价位,致使红利价格比波动率快。在对红利波动过小进行解释的时候,其始终属于认知代表,而且始终坚信平均红利增长会比实际的波动率大投资者在购买股票的时候,如果看到红利增长,则投资者就会信任红利增长率不断提高,那么就会买入行价格,逐渐将价格推到一个与红利水平不一样的位置。当看到红利下降的时候,投资者会认为红利收入会低于平均水平,那么投资者也会出现抛伟现象,将股票抛伟使得价格低到与红利相宜的水平。
3、溢价之谜解释
溢价之谜,从行为金融学观点进行解释为投资者厌恶可以解释为股权溢价之谜,因为其他投资者不能够明确知晓股票收益分布。如若这种模型的收益部分被公布,那么人们则会做出最坏打算。我们在对股权溢价之谜进行研究的时候,通常会采用BHS模型,该模型从直观上能够轮子损失厌恶程度发生差异,还可以观察股票价格过度中的波动,但是其损失厌恶本身就会使得投资者不愿看到股票下跌,因此投资者购买股票的时候势必会要求更高的股权溢价,这样才能够满足投资者的心理平衡。
结束语
行为金融学是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其在现实金融市场中的影响日趋强大,但还无法成为现代金融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力量。行为金融学近年来在金融理论界的发展如火如荼,但若说可以完全取代传统金融学,进而担当理论支柱实在为时过早。正如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传统金融学代表人物法玛和行为金融学倡导者希勒共同分享一样,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仍需两大理论范式的共同推动。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款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基于传统金融学理论许多金融机构和研究者对信用风险管理作出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计量模型和支持工具,但也存在明显缺陷。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研究信用风险管理。
1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NeumannMorgenstem)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数理论。阿罗和德布鲁(Arrow,Debreu)后来发展并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论,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从而建立了经济学统一的分析范式。这个范式也成为金融学分析理性人决策的基础。1952年马克威茨(Markowi)发表了著名的论文“portfoliosdeefion”,建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学的诞生。此后,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Miller)建立了MM定理,开创了公司金融学,成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上个世纪60年代夏普和林特纳等(Sharp-Limner),建立并扩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至布莱克、斯科尔斯和莫顿(Black-Scholes-Merton)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M),至此,现代金融学,已经成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具有统一分析框架的学科。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传统金融学的反思和修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CAMP和EMH的权威地位。行为金融理论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接纳之际,对人类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促成了传统的力学研究范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的转换,使得我们看到了金融理论与实际的沟壑有了弥合的可能。1999年克拉克奖得主马修(MatthewRabin)和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弗农·史密斯(VemonSmith),都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为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外将这一领域称之为behaviorfinance,国内大多数的文献和专著将其称为“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受到过度自信、代表性、可得性、锚定和调整、损失规避等信念影响,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而传统金融学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严格依照贝叶斯法则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这种非理性也是非系统性的,会彼此抵消,从而在总体上是理性的;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完全相互抵消,套利者的套利也会淘汰这些犯错误的决策者,使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达到总体理性。
2行为金融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
2.1风险偏好
根据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于传统金融学理论下风险偏好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是会随着绝对财富等一些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借款人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借款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投资,也是众多投资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的风险偏好也会发生改变。风险偏好的改变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面临的风险,最终会影响贷款方面临的信用风险。
2.2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人们在作决策时,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投资者可能对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盲目投资的产生,盲目的多元化和贪大求全。
2.3羊群行为
企业决策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涉及较多的技术环节,其决策往往由决策团体共同协商作出,主要属于群体决策,而群体决策有可能导致羊群行为(HerdBehaviors)的发生。羊群行为主要是指投资者在掌握信息不充分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而模仿他人决策的行为。在企业决策中,羊群行为的表现可能是决策团体中多数人对团体中领导者的遵从,也可能是领导者对决策团体中多数人的遵从,而且是一种盲目的遵从。决策中的羊群行为可能造成决策失误。
2.4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朗哥·莫迪格里安尼(Franeo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n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主要内容是:在市场完全的前提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如果证券价格准确地反映了公司未来现金收入流量的值,那么不管发行的是什么类型的证券,只要把公司发行的所有证券的市场价值加在一起,一定等于这个公司未来利润的现值。无风险套利活动也使得资本结构无关紧要,如果两个本质完全相同的公司因资本结构不同在市场上卖出的价格不一样的话,套利者就可以将更便宜的公司的证券全部买下,然后在价格相对较高的市场上卖出。因此,公司的资本结构就不再是不相干的问题。不同的现金收入流量对不同的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各不相同,这些投资者对于他们感兴趣的现金收入流量愿意付出高价。特别是由于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套利仍充满风险。所以,不同的资本结构,其公司价值显然是不同的,其信用风险必然不同。
一、行为金融学产生的背景
现代金融理论假定参与者是理性的。理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参与者的信念是正确的,即在预测未知变量的未来值时,他们根据的未来变量的分布是正确的,他们根据的分布与未来变量的发展遵循的分布完全一致;二是在上述信念下,参与者的决策是规范合理的,即他们的选择符合萨维奇(Savage)期望在参与者是理性的假设下,现代金融理论获得了巨大发展,建立了自己明晰而严密的科学化的理论体系,如果这些理论成果能够通过实证检验,获得市场认可,这是一个相当完美的结果。但是实际情况与现代金融理论的结果在某些方面相差很远,甚至截然相反,这些领域包括股票市场总体发展变化、股票市场横截面收益及股票市场上单个投资者的行为等等。
就解决现实问题而言,行为金融理论是一种新的方法,它对构成现代金融理论基础的假设一参与者是理性的作出了修正,即运用参与者不理性的模型可能更好地解释一些金融现象。具体地说,一些行为金融模型假定投资者的信念是不正确的,这可能是由于没有正确地运用贝叶斯法则;一些行为金融模型假定投资者的信念是正确的,但投资者据此作出的决策不是规范合理的,也就是说不遵循萨维奇期望效用理论。
二、行为金融学的主要内容
行为金融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套利的有限性;一是心理学理论。
(一)套利的有限性
在现代金融学的假设和模式下,证券的均衡价格等于其基本价值,基本价值是证券未来预期现金流按一定折现率得到的现值和。未来预期现金流基于投资者对证券价格未来走向的分布的正确预期(即理性假设的第一方面含义);折现率基于投资者的与萨维奇期望效用理论对应的偏好(即理性假设的第二方面含义)。证券的均衡价格等于其基本价值(换句话说,市场价格永远是正确的)是有效率市场假设(EfficientMarketsHypothesis,EMH)的核心内容。EMH还认为,证券的均衡价格是由理性投资者的行为决定的;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会使证券的交易价格偏离其均衡价格,但受利润驱使的理性投资者的强大的套利交易行为会使证券交易价格迅速回到均衡价格;任何投资战略都不可能使投资者获得超过与其承担的风险水平相对应的收益,即市场没有免费午餐。可以用图1、图2表示。
行为金融学认为,即使证券的市场价格与基本价值不一致,理性投资者的套利行为是有限的,它不能使不正确的市场价格很快回到基本价值,不正确的市场价格能够长期存在。换句话说,现代金融理论认为,市场价格正确与市场没有免费午餐是等价的;而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价格正确不等同于市场没有免费午餐,当市场价格不正确时,市场同样可以没有免费午餐。为什么市场价格不正确时,市场同样可以没有免费午餐呢?为什么市场价格不正确时,试图校正市场价格的理性投资者构筑套利组合也非常危险呢?行为金融学从四个方面来解释。
1.基本风险
当遇到不正确的市场价格时,理性投资者会构筑套利组合,一方面卖空一个与被低估的证券非常相近的替代证券,同时买进同等金额被低估的证券。如投资者发现上海汽车被低估,则在买进上海汽车时,可以选择卖空与上海汽车非常相近的一汽轿车,这样投资者可以预防整个汽车行业所面临的风险。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非常相近的替代证券是很难找的,所以套利组合要想完全规避基本风险是不可能的。二是被低估证券真存在某类单个风险,这时套利组合将完全失败。
2.噪声交易者风险
噪声交易者风险由德隆等(De助nget.al.,199oa)首先提出,施莱弗和威斯尼(shieifer,vishny,1997)作了进一步研究。噪声交易者风险是指套利者构筑套利组合后,由于噪声交易者的行为,市场更加悲观,从而使价格更远离基本价值的风险。显然,如果套利者确认市场价格是错误的,市场价格必然回到基本价值,那么套利者可以不理会市场的短期波动,而选择一直持有组合到市场价格必然回到基本价值,这样自然不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但实践中这样做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从事套利的都是一些职业基金经理,他们主管的资金并不是自己的,这被施莱弗和威斯尼称为脑和资本的分离(seParationofbrainsandcaPital),由于资本所有者并不具有专业知识,他们对职业经理的评价只参考其取得的成绩,如果出现业绩不佳的情况,就简单认为职业经理无能,并解雇他。这使得职业经理的行为看上去更象短期投机者,追涨杀跌,这种行为进一步加大了噪声交易者风险。
3.实施成本
实施成本是指套利者在套利过程中为克服各种障碍而付出的代价。首先,由于套利组合涉及卖空,因此风险很大,有关法律禁止一些机构如养老金和互助基金从事这种交易,因此即使这些机构是理性投资者,法律限制也不会使他们作出更正价格的行为;其次,如果投资者被允许从事卖空行为,为了能是低估的市场价格回到基本价值,必须有足够的市场购买力,因此卖空者必须能借到足够数量的被卖空的证券,这一点是有疑问的;第三,套利过程完成的标志是套利者能够平仓,因此必须有适宜的条件使卖空者最后能买回被卖空的证券,实践过程中这一点很难保证。实际上,在被低估证券价格上升的过程中,被卖空证券的价格同样上涨,甚至幅度更大,因此套利者构筑套利组合风险很大。
4.模型风险
理性投资者要发现套利机会,必须知道证券的基本价值,通过比较证券基本价值和市场价格判断有没有套利机会。投资者判断证券基本价值要借助一定的模型,因此当套利机会出现时,投资者无法确定这是否真是套利机会,他也可能怀疑是自己的模型出现了错误,被低估证券也许没有被低估,其价值就是其当前的市场价格。这种由模型而产生的风险称为模型风险。构筑套利组合的上述四种风险使由于套利而产生的买卖行为对价格的调整作用大打折扣,从而产生套利的有限性。
(二)心理学理论
有限理性认为,即使非理易者引起价格对基本价值的偏离,理易者也不总是有足够的力量消除这种偏离。为了说明这种偏离的结构,行为金融学经常需对非理性的形式作特别假定。为了进行这种假定,行为金融学借鉴了认知心理学家关于人在形成信念(Behefs)时的根据和人的偏好(PreferenceS)的大量实验证据。
1.信念
(1)过度自信(Overconfidenee)
经验证据说明,人们在形成自己的判断时,经常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夸大结果发生或不发生的可能性,二是缩小可能发生的结果的范围。
(2)乐观主义和想望型思想(OptimismandwishfulThinking)
许多人对于自己的能力和前途抱着非常乐观的想法。基于这种认识,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的综合报告,许多人认为自己很快就能完成。
(3)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
许多时候,代表性是一非常有帮助的逻辑。但是它也容易产生一些严重偏见。
(4)悲观主义(Conservatism)
与代表性产生的偏见相反,悲观主义倾向过分依赖已知基础证据和数据。
(5)形成性偏见(CollfsrmationBias)
一旦人们形成某种认识或者作出某种假设,他或她就会在某种程度抱定这种认识和假设,即使有新的证据说明他的认识或假设可能是错误的。这种心理有些类似与悲观主义,在这两种心理下,人们对新的信息都缺乏足够的注意。
(6)寄托性(Anehori飞)
人们在形成认识时,总是从一个初始的任意值开始,然后不断进行调整,直到最终认识形成。实验发现,这种调整总是不充分,人们的最终认识受初始值影响很大。
(7)记忆型偏见(MemoryBiases)
在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人们总会在记忆中寻找类似的情况,通过对比给出可能性,这容易引起偏见。
2.偏好
(1)预期理论(prospeetTheo汀)
现代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的决策是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即VonN~一Morgenstein效用函数),在理论上趋于完美的现代金融理论却对现实中的许多金融现象无能为力,如阿莱悖论、股价溢价之谜等,于是出现了许多非期望效用理论。预期理论(Kah~n,Tversky1979)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与其它非期望效用理论不同,预期理论的立足点就是对通过对市场的深层次研究,深人了解人们对风险的态度,解决市场现象,它不刻意保持期望效用理论在理论上的完美性,不追求规范化,而仅关注描述性。实际上,卡尼曼和特弗斯基(1986)说明,在解释金融现象方面,规范化的金融理论注定要失败。期望理论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一是投资者的决策是基于投资过程可能带来的收益或损失,而不是投资过程最后的财富;二是价值函数的形状,对于收益价值函数是凹的,对损失价值函数是凸的;三概率变换是非线性的,小概率常被给予更多权重。在参考了更多经验证据后,特弗斯基和卡尼曼(1992)给出了预期理论的一般形式,它适用于有三种以上结果的风险决策问题。如果结果的概率为,值函数为万二iv(xi)其中{xal口果x勤V一}一“一x,’“口果x<”t北i=w(片)一w(Pi’)w(p)Pr(Pr+(l一P)r)今其中Pi(Pi,)指结果至少同x;一样好(严格好)的概率。特弗斯基和卡尼曼(1992)用经验证据估计出a==0.88,入二2.25,丫=0.650(2)模糊规避(Alllbiguity彻ersion)模糊是指决策信息的一种状态。模糊规避是指相对于不喜欢客观不确定性,人们更不喜欢主观或模糊不确定性。
三、金融学的现实化趋向
自从产生的那一天起,行为金融学就以起鲜明的特色获得广泛的注意,这就是以市场行为或现象为出发点,通过研究市场结构和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分析市场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市场的发展规律。到现在为止,行为金融学模型对许多现代金融理论不能解释的金融现象都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给出了投资策略。这包括对股票市场溢价的解释,对变动性溢价的解释,对股票收益预测性的解释,规模效应,长期翻转效应,动量策略,事件研究等等。行为金融学获得广泛认可其实存在必然性。我们知道,金融市场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博弈市场,博弈双方是买方和卖方,即多头和空头,博弈筹码就是手中的股票。同一般赌场筹码不一样的是,股票本身虽然没有价值,但它是上市公司价值的代表,因此本身也具有价值。博弈双方基于自己对股票的理解而出牌。现代金融理论过分强调参与者对股票的理解,而忽略了股票市场是买卖双方行为共同作用形成的市场,因此市场许多现象无法解释,而行为金融学的基础是股票市场是一个博弈市场,因此具有很大的适用性。
行为金融学的兴起揭示了现代金融发展中的现实化趋向。表现在以下方面:
1.金融学不同于一般科学型学科,因此通过建立一套公理化的指标体系构建整个金融学体系违背了金融学科的要义,这样虽然会使整个金融学显得更趋近于科学,但也使金融学更加远离其诞生的土壤,也使金融学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更弱。金融学在本质上更象一门社会学科,从本质上看,驱动金融市场发展、造就金融观象的是参与者的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及对金融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对人的研究。
2.金融研究不能讲本本主义,而应该针对具体的金融现象和问题,对市场发展逻辑和参与者的行为进行剖析研究,揭示金融现象背后的原因和金融市场发展规律。逻辑推理不是金融研究的决定性方法,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即通过行为模型去解释金融现象是金融研究的正常逻辑。
3.在现资实践中,定量分析占据主流位置,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定量分析的缺陷,即缺乏对金融市场运作的深刻理解。现在人们越来越追求通过实验研究各种金融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分析金融市场运作的规律,从而回避金融风险,追求最大收益。
四、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特征
二、金融市场中的心理分析
在传统的金融市场上,最受推崇、应用最广泛的金融分析方法是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基本面分析是以基本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微观财务数据作为投资分析的基础,是一种比较客观的分析法,其核心是市场参与者对资料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评估并一贯坚持利用它们。技术分析是指以市场价格、成交量、价和量的变化以及完成这些变化所经历的时间等市场行为作为分析的基础,是一种通过人们的主观经验来判断市场未来走向的分析法。相对而言,心理分析法则是沿用了“从市场心理到价格”的分析思路,它认为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经常受到心理因素的支配。由此出发,心理分析法以市场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变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作为分析基础,通过推测市场主导势力控制者的心理价格定位,分析主导资金的流向来判断未来市场的走向。一言以蔽之,心理分析法基于市场心理分析价格,强调市场心理是影响价格的最主要因素。较之已经完全体系化、理论化、系统化的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心理分析法相对比较薄弱,但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心理分析法在对某些市场重大转折点的心理把握和弥补其他分析方法的不足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按照行为金融学的观点,在参与市场的行为中,投资者总会依据他们的主观判断和客观因素做出买卖决定,亦即投资者同时在用感性和理性两种方式对待市场。如果把基本分析视为对客观因素的分析,技术分析视为对主观因素的分析,那么,心理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它以同时具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态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为基础,既包含主观因素也包含客观因素,介于客观和主观之间、感性和理性之间;它填补了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面分析法的空白,以一个更中立、更平和的态度预测市场方向,使偏理性和偏感性的预期分析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对市场走向做出一个更准确的判断。可以这样说,行为金融学的崛起使得金融学家不能再忽视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但心理分析法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心理分析要准确把握市场投资者群体的心态,这隐含了一个假定,就是所收集的市场调查信息和投资者意见代表了整个市场的态度,并且对分析预测市场的转折点能起到帮助作用,但要全面收集市场调查信息和投资者意见来测量市场的态度是有难度的。其次,心理分析法的缺陷是难以对投资者进入或者退出投资场所的时机进行精确把握。
三、改善心理范式与投资判断
行为金融学的崛起,提供给人们另一个思考方向,引发了人们对于投资过程中深层次心态的重视。行为金融学提供了一些可以预见的投资心理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能够帮助投资者改善心理范式,提升投资效率。
(一)重视情商的培育
投资心理范式可以分为理性层次与非理性层次。理性层次主要涉及投资者在投资方面的知识及智慧的高低、对经济状况及股票等投资工具分析预测的能力,可以称之为投资智商;非理性层次主要涉及投资者自我情绪的理解与控制、判断和控制他人情绪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及自我激励与自我意识能力,可以称为投资情商。行为金融学更多地是从情商的角度看投资——人们在投资时受到的心理因素的控制,远大于理性的思考,如果不能够预先知道这种情境,事先约束自己,并时时警惕自己,则难免陷入投资误区。在行为金融学看来,情商比智商重要,绝大多数的投资者由于无法分辨负面情绪并加以控制,使其成了投资成功最大的障碍。
(二)避免被错误信息误导
正确的推断决策取决于抛弃各种错误的金融信息处理习惯,为了避免推断决策中启发式偏差的影响,投资者首先要尽量做到全面理解数据,避免以偏概全;同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投资行为是否被个人偏好或投资大众的力量所左右,这两方面的力量可能会同时发生作用,并且都会受到种种外来信息因素的影响。对于投资要有现实的态度,在投资时要预计到最坏的事情发生;应学会比较正面的和负面的消息,努力找出市场上最乐观和最悲观的判断,注意是否存在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的倾向;要养成对所有的问题同时看到两个方面的良好习惯,通过自己的正反两方面思考去得出结论,同时应当尽可能地不断根据事态的变化对其进行修正。投资者怎样看待损失和收益,对其投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面对同样一组选择,可以做出不同的决定。在做决定的时候,最好要从各种角度来衡量问题。不仅要全面权衡各种利弊,也要能够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思考眼前的问题。
(三)与投资氛围保持一定距离
金融市场的环境,以及频繁接触、关系紧密的人群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投资经验等,都会影响一个人投资心理范式的形成,进而影响其对市场的看法和投资决策。为了避免产生投资决策中的从众心理,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学会独立思考,不要深陷于各种投资群体的集体氛围。因此,建议投资者应该设法与投资的情境保持距离。远离投资情境可以分为两大类,首先是要远离所投资产品,想办法让自己不知道手中所投资产品的价格,避免受到所投资产品价格一时波动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其次是要远离市场,也就是离开投资大众,避免受到市场气氛的影响,盲目从众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四)用投资规则与计划约束投资行为
克服人性的弱点并非易事,因此,投资者往往需要有一些规则或计划限制自己,以免被情绪影响投资决策。投资者的情绪之所以那么容易波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金融市场上充满不确定性。因此若想避免情绪的波动,首要的方法,就是要降低投资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型投资提供了一种主要心理机制,投资者可籍此与市场情绪之间保持距离。而投资高风险的投资工具,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风险管理,风险降低了,投资人自然就会心态平和一些,避免屈服于一时冲动的心理倾向,欠理智地做出一些错误的投资决策。从实证的角度看,国外指数基金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在一个中长期的牛市行情中,主动配置型基金由于频繁操作、过分关注市场的短期波动等原因,往往难以战胜市场;而指数基金采用被动式管理的策略,既可以有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又能降低交易成本,因而能在经济的总体上升中把握长期收益。性格不同的人,其心理范式往往也有明显的区别。作为投资者,应当保持理性,不断提高把握自己情感的能力,从而做出最符合自己心理特点的投资决策。因而,不同的投资者需要制定不同的情绪控制计划,严格遵守,长期按照计划去做。
引言
近几年,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额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过度股权融资问题日益显现。一方面,上市公司融资后不能明显的提高公司业绩,没有给股东带来合理的投资收益。2012年第一季度,A股23个行业中19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幅下降,其中,建筑建材、黑色金属和家用电器3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只有农林牧渔、餐饮旅游、信息服务和房地产4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幅上升。另一方面,企业没有按照招(配)股说明书的有关承诺如期足额投入到预期的项目,也就是在企业进行融资后随意改变募集资金用途,进行融资的公司中有57.36%的企业在筹资后改变资金用途,没有将资金运用到主营业务中,而是进行委托理财,造成募集资金浪费或闲置。
过度股权融资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1. 筹资者行为分析
上市公司作为筹资者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标准进行融资,选择股权融资或者债权融资。
进行债权融资时,筹资者需要以固定的利率向投资者支付利息,且到期时偿还本金,而进行股权融资时是否分发红利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及管理者的发展决策。筹资者产生“损失厌恶心理”,债权融资支付的利息成为公司的固定支出,企业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而股权融资风险小,筹资者的“风险厌恶心理”使得他们不自觉的拒绝破产风险,从而选择股权融资。
另外,在资本市场上,信息不对称性使得投融资双方力量并不均衡,筹资者处于优势地位。上市公司筹集资金,只需要为融资活动选择一个合理的名目就可以了,而这些是投资者所不了解的,这就为股权融资提供了可行性。
2. 投资者行为分析
投资者在不确定自己掌握的信息正确与否或者信息量有限的时候,易根据其他投资者的决策行为选择是否购买股票,当市场上存在某些投资者选择购买股票时,其他投资者在决策时会将其他人的行为作为依据,易产生从众行为引发羊群效应,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选择购买股票,引发羊群效应。
假设金融市场上存在若干个投资者,他们先后决策是否购买股票,A=1表示购买股票,A=0表示不购买股票,概率各为0.5。当A=1时投资者得到好消息B的概率为p(0.5
得到好消息B后A=1的概率为:
从式(1)和(2)中可以看出,当投资者得到好消息是,购买股票的概率大于不购买股票的概率,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易将其他投资者购买股票的行为当做利好信息,而且上市公司作为信息强势的一方,他们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往往倾向于向投资者展示利好信息,从而增加投资者投资的概率,形成股权的过度融资。
结语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因为对损失的“损失厌恶心理”并且利用其在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优势选择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产生股票供给;投资者在不对称的信息市场中存在劣势,易发生“羊群行为”,非理性的选择购买股票,产生股票需求。当市场上同时出现供给和需求时,交易就发生了,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融资问题通过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得到了解释。
参考文献:
[1] 黄攀.投资者行为及策略分析--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153-154.
[2] 易志高,茅宁,汪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研究:形成、测量及应用[J].经济问题探索,2011(11):79-84.
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行为金融学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流派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1979年,心理学家Kahneman和Tversky发表文章“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为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行为金融学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芝加哥大学的泰勒(Thaler)、耶鲁大学的希勒(Shiller)成为研究行为金融的第二代核心人物。1985年,Debondt和Thaler“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的正式发表掀开了行为金融学迅速发展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行为金融学更加注重投资者心里对最优组合投资决策和资产定价的影响。Shefrin和Statman(1994)年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理论,2000年二人又提出了行为组合理论,从而把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推向了。
对于什么是行为金融学,不少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综合各家之言,本文认为行为金融学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来分析投资者各种心理特征,并以此来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影响的一门学科。任何学科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理论基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人的心态和情绪,即“价值感受”。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存在过于自信、避害大于趋利、追求时尚与从众以及减少后悔和推卸责任等心态与情绪。由于投资者存在以上的情绪,所以人们通常不遵循传统金融理论的最优决策模型进行决策。[1]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之二是投资者并非都是理性的。投资者由于掌握、理解信息的差别、偏好和非精确性,必定存在非理,从而对证券市场价格的形成也能产生影响。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之三是市场竞争的非有效性。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信息的不对称及市场上非理性投资者的存在,必然导致市场竞争具有非有效性。由此判断,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探讨从投资者心理到市场的反应、再从市场表现到投资者心理这样一个交互过程的规律和机理,从而对人的行为和市场效率做出解释和指导。[2]
二、基于理论与实践角度对行为金融学的审视
著名作家狄更斯有句名言“这是一个好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坏的时代。”现在,可以说,这是一个好的时代,因为关于经济、金融学研究的种种学术思潮异彩纷呈,各种经济、金融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成果不断涌现。但是,这也是一个坏的时代,在如此多的经济、金融新理论成果出现时,人们被这纷繁复杂的经济世界迷惑了,开始变得迷茫和浮躁,这不利于学术研究进步的。行为金融学的异军突起使人们更加地迷茫和浮躁。一旦遇到认为经典金融理论解释不了的经济现象,就马上将其装入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框架中。他们不去探索自身在经典金融领域的不足,而是取巧走捷径,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一)基于理论角度对行为金融学的审视
1.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手段缺乏可靠基础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部分地依赖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知心理学本身的发展与应用范畴直接影响到行为金融的研究。认知心理学的许多观点贴近于人的思维世界,能够对人的思维世界进行很好的诠释。但是目前横亘在认知心理学面前的障碍也是现实存在的,具体有如下两点:一是缺乏对于认知心理的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策略与评级体系;二是缺乏对认知心理仿真与辅导研究工具的开发。目前虽然利用计算机能模拟人的认知能力,但其模拟程度却非常小。因此,认知心理学本身的研究还有待于理论的提升和手段的优化。从而,行为金融学发展所需的研究手段也是缺乏可靠基础的。通俗地说,我们目前还无法对行为金融进行在现实世界的精确推导,那么其所引出的理论基础、框架、研究体系等也就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2.行为金融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存在很大的缺陷
一个学科之所以成为学科,是因为有其扎实的基石,以基石为基础构造的理论大厦,并且可以通过对理论大厦的科学有序的探索为未来该学科的发展指明方向,并且解决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经典金融学理论是具有推理严密、建立在数学理论上的富有解释力的概念与模型,并且对于金融体系能给与一致性的解释,其在人的理性和市场有效的两大基石之上构成了系统的金融理论大厦。然而,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可以构造大厦的基石,它缺乏类似于经典金融学的统一的物理范式。具体来说,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体系松散,各个研究部分之间缺乏逻辑联系。二是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解释缺乏整体性,表现出一些理论分支可以解释一种现象却解释不了另外的现象;可以解释个体现象却无法解释群体现象;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不同的异象,却不能提炼出普通学科所必须具有的精髓。三是行为金融学无法估计自己的发展方向,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也如同盲人摸象。
3.与经典金融学对比存在的问题
经典金融学是不完美的,这种思想早已有之,哈耶克和西蒙都曾经指出过这个问题。但是,经典金融学不完美并不代表要对其精髓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抛弃,我们的经济、金融研究仍然离不开经典金融学。与经典金融学理论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对比,行为金融学理论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经济学中的理性是指个人会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与效用的最大化。只有在理性这个假设下,个人行为才是可以探究的,这样才能展开我们的研究工作,如果个人行为非理性,各有各的做法,那经济学的研究就无法展开。同时,理性的假设仅仅只是一个假设,从经济研究上讲,假设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假设出发可以推导出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理论。到目前为止,以理性假设为基石的经济学仍具有很强的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所以理性假设是可行的。相反,行为金融学的非理性假设并未见得有更广泛的和更深层次的解释力。因此,行为金融学抛弃理性假设来进行研究是不科学的。第二,经典金融学框架是由核心内核和保护带所构成的。[3]如果只是保护带的改变,则整个框架还是存在的,经济、金融理论的发展是对保护带的改变。主流传统经济、金融理论在保持内核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保护带的调整使其更具有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而行为金融学则试图改变经典金融学理论的内核。如果能建立新的更好的更具解释力的内核和相应的保护带是可以的,称之破旧立新。但是如果不懂得去建立一个新的体制与框架以及如何运作这个框架,则不叫破旧立新。
(二)基于实践角度对行为金融学的审视
行为金融学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说从行为金融学的出现到正式引人注意经过了大约100年的时间,在如此长的时间里无人注意是有客观以及主观方面原因的。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特别是公众传媒的不发达,另一方面是行为金融学在这段时间里的无作为。从行为金融学产生发展的历史可知,行为金融学开始出现及成长都是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经济金融体系开始逐步形成,但他们也并未将行为金融学理论作为其发展经济金融理论的指导。经典金融学理论在这段时间里却得到了长足地发展,特别是在二战以前的英国和二战以后的美国,都涌现了大批优秀的经济学家,他们提出了许多著名的经济、金融理论。有代表性的如H.M.Makowitz的资产投资组合理论、Franco Modigliani和Merto H.Miller的MM理论和资产定价理论(Sharpe的CAPM模型,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等),这些都为经典金融理论框架及核心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此时悄然兴起的行为金融学仅仅只是一种边缘化的学术观点,研究行为金融学的经济学家也名不见经传。
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是行为金融学发展最疯狂的时期。一个理论的发展是应该对实践起指导作用的,是否行为金融学对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呢?是否困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危机在这一段时期内就消失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段时期经济金融危机不但没有消失,而是发生频率更高、对经济的冲击力越大。我们可以通过表1来了解这一时期的情况。
表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一览表
资料来源:拉斯.特维德.金融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附表);同时,2004-2008年的资料根据百度网整理得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对与之对立的事物进行批判,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也是遵从从此路径展开的。20世纪90年代末,在批判经典金融学的风潮下,行为金融学叩开了中国的经济理论之门,学者们对它的研究也可谓是轰轰烈烈。但问题也开始出现了,经典金融学理论没有完全理解,更不懂得如何去运用。现在又出现了行为金融学理论,其试图颠倒经典金融理论的若干主要观点,让人们都迷茫了,不知道到底谁对谁错。金融学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学科,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引进、并进而转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从而为我国的金融领域的改革提供指导意见。在引进与本土相结合时,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该引进什么样的金融理论与金融体系范式?引进以后与我国实际是否相符合?该怎样对其修改进而更好的运行?
三、中国未来金融理论发展的路径选择
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背离了实践的理论其价值会受到怀疑,未来金融理论的发展趋势也离不开金融实践的发展趋势。金融实践活动正在或即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想,主要有两点:其一,金融活动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其二,资产越来越趋向于证券化。简单说,就是宏观金融问题将越来越复杂,金融微观化倾向越来越强。总结来说,金融理论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有如下几项。
1.以资本成本理论为核心研究金融学。资本成本是金融学理论的核心。公司金融中的基本假设是,投资者向企业融资,他们期望有一定的投资回报,这种回报也就成了公司的融资成本。公司价值是用资本成本折现的一系列的现金流。所以,对资本成本的研究形成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前提下公司金融学的基础内容。资本成本如何估算也是投资学的核心理论,在有效资本市场中,投资人期望的回报率,就是投资人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公司资本成本。资本成本同时是宏观金融学研究的基础。宏观金融运行的目的是促使有效金融市场的形成,使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资源配置有序化,所以宏观金融的目标归根到底应该是促使一国资本成本的最小化。
2.以随机折现因子为起点的金融资产定价理论。金融资产定价理论是投资学的基础,而随机折现因子是资产定价理论的基准方法。在资产市场不允许存在套利机会的前提下,或者在无法取得大规模无风险套利收益的前提下,随机折现因子产生并能对经济中所有资产进行定价。对随机折现因子的估算,能将不同形式资产定价模型统一到一个框架内讨论问题,形成一个可以交流的语言,有利于解决理论上的困惑。同时,也便于发现理论模型的假设和实际的距离,以及这种距离对理论模型结论的影响,而这些对于起步阶段的中国金融学界意义重大。
3.最具有潜力的公司金融学理论。公司金融学研究公司和管理层的行为,其理论模型相对简单,通常是“单期”模型,并且一般都建立在某个事项上,它不需要高深的数学、也不苛求各个模型之间的连续一致性。所以在中国这样的市场,能写出公司金融学的模型,而且这些中国公司金融理论模型将不仅能验证现有的公司金融学经典理论,还有望从中国的新视角推动公司金融学科的整体发展。[4]■
参考文献:
[1]易宪容,赵春明.行为金融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对行为金融学的认识
行为金融学是融合了多门学科知识的理论,包括行为学、心理学、金融学、决策学、经济学等。相比于传统的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理论考虑的因素更多,分析的情况也更为复杂,往往能够解决传统金融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行为金融学理论与传统金融学理论在研究假设、理论模型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都存着很大的不同,如果要充分的认识行为金融学,了解这两种金融学理论之间的区别是很有必要的。
1.1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假设
(1)人类的理性并不具有普遍性
传统的金融学理论是建立在人是理性的这一假设之上的,但是在现实中,这一假设很难反映出实际的情况。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的理性不具有普遍性,即人是具有理性的,但是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将人的投资决策过程看成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并将这种心理过程划为三个过程,分别是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在这三个过程中人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投资者个体的心理偏差,这种偏差的普遍性会导致金融市场的群体偏差,这种群体偏差最终会导致群体的决策偏差,并使资产的定价出现偏差。所以根据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投资人在决策时的不理性会导致资产的定价不能真实反应资产价值。
(2)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
传统金融学的另一假设是市场有效。但是市场有效这一假设也不符合现实情况,市场有效假设主要存在以下三点缺陷:
第一,假设上的缺陷。市场有效假设认为市场中的价格不存在操纵成分,市场价格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价值。但是在现实情况下,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以及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市场价格往往不能如实反映价值,而且在市场中,价格操纵的现象是时常发生的。所以,市场有效假设是存在着一定缺陷的。
第二,检验缺陷。市场有效的假设是无法得到验证的(Fama,1991)。这是因为市场有效性的检验需要运用预期收益模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估计未来收益,只有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相一致时才能证明市场是有效的。但是预期收益模型的建立是以市场有效为基础的。当用这样的模型来验证市场的有效性时,就陷入到了这样一个逻辑错误中去,即:市场的有效性需要用到预期收益模型来验证,但是预期收益模型的建立首先要假设市场的有效性。所以市场的有效性是无法得到验证的。
第三,套利的有限性。传统的金融学理论认为市场中的套利行为可以促使价格真实地反映价值水平。但是,在现实情况下,套利行为的发生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首先,套利行为的发生需要类似的替代品以及卖空机制。在实际情况中,股票的替代品是很难找到的,另外卖空机制也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其次,套利者往往了解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但是套利者很难确定噪音交易者不正确的理念如何表现出来。最后,套利行为的发生是以一定的成本作为代价的。行为金融学认为即使是在市场不正确的情况下,套利行为也要发生一定的成本。
1.2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模型
(1)行为金融学的预期理论
传统金融学的期望效益理论利用的是效用函数,但是行为金融学的预期理论则用价值函数来代替传统金融学的效用函数。行为金融学的价值函数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第一,投资者的价值函数的自变量是投资者的损益,而不是投资者的财富。所以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不是以资产组合为出发点而是根据资产组合中各个资产的损益情况来进行相应的决策。而判断各个资产损益情况的标准,不同的投资者是不一样的,具体数值的确定要依据投资者自身的心理价位。
第二,价值函数的表现形式是一条S型曲线,凹进去的部分代表着盈利,凸起来的部分代表着亏损。这样的表现形式也表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是不一样的,存在着位置效应。当投资者处于盈利情况下时,投资者往往愿意出售股票赚取利润,这时的投资者便是风险规避型。当投资者处于亏损情况下时,继续持有股票,这便是风险偏好型。
第三,投资者价值曲线并不是对称的。投资者由于损失导致的失落程度大于同等金额的盈利带来的快乐程度。这就说明,相比于盈利,投资者更不愿意亏损,投资者对于亏损的敏感性更强。
(2)行为金融组合理论
行为金融组合理论将资产组合成金字塔的形状,这种资产组合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层状的结构,每一层的资产都有不同的投资目的和风险报酬。金字塔的底层风险小,收益低,可以起到防范风险、保全资本的作用。金字塔的高层风险加大,收益较高,可以用来赚取更高的利润。然而,传统金融学理论中的马柯维兹均方差组合,是一种风险厌恶型的资产组合方法。这种资产组合方法将资产组合看成是一个整体,而且只考虑不同证券间的协方差。这两种资产组合理论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行为金融组合理论与时下流行的在险价值资产组合方法较为一致,更符合实务操作。
(3)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
行为金融学家认为从投资者的行为角度去研究资产的定价是十分重要的。行为学家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MP),这与传统金融学当中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MP)有很大的区别。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将投资者分为信息交易者和噪音交易者。信息交易者也就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下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是理性的。噪音交易者则会犯一些认知上的错误,这种交易者类型是不包括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下的。所以行为资产定价模型更加贴合实际情况。
1.3行为金融学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运用
(1)异常现象的解释
行为金融学可以解释传统金融学解释不了的现象。例如开放式基金的高比例赎回现象,用传统的金融学理论很难去解释,然而,利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则能够合理解释。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对亏损更加敏感。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况时,盈利的边际效用在下降,投资者卖出股票赚取利润的动机更强。当投资者处于亏损状况时,由亏损带来的负的边际效用在降低,投资者更愿意持有股票。这就是所谓的“前景理论”。这种理论可以解释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开放式基金的高比例赎回现象其实就是一种“处置效应”。
(2)投资决策的指导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还可以指导我们的投资决策。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投资者决策的不理性,如表现在股票市场上的盲目地追涨杀跌行为,这些不理性的行为往往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逆向操作便可以获取丰厚的投资收益。另外,行为金融学当中的认知缺陷、风险偏好变动等理论都能够给我们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
2.由行为金融学引发的几点思考
2.1 行为金融学是不是对传统金融学的否定?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开辟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行为金融学从实证的角度去研究金融市场,发现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所以行为金融学比传统金融学更加贴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但是这并不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否定,传统金融学是先从规范的角度去研究金融市场,然后再根据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去验证金融理论并不断加以改进。所以说传统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学理论只是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去研究金融市场,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不能说成是对传统金融学的否定。
2.2 行为金融学的兴起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启示?
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中,曾遭受到了来自传统金融学家的不屑,传统金融学家认为行为金融学已经走上了歧途,过分注重投资者的行为,而不是金融市场本身。但是事实证明,行为金融学的发展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这给我们在学习金融理论知识时带来了很大的启示。首先,在学习金融理论知识时,不能迷信权威,要抱着疑问去学习。其次,金融的研究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讲本本主义,要注重金融的创新。
2.3 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越来越与实践相结合,这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指导意义有哪些?
我国的证券市场具有许多我国独有的特色,国外发达的证券市场的经验可能并不适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所以要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措施。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发展战略的现实化。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之处,我们只能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发展战略,并根据实际情况发生的转变,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第二,具体问题研究中的现实化。具体提问题的研究要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样的问题研究才更具有针对性,研究的对策才更有效。
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传统金融学理论与行为金融学理论存在的不同以及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创新之处能够帮助我们充分认识行为金融学,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帮助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发展与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行为金融的思考则有助于加深对于行为金融学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沈莉.股票投资中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与应用[J].前沿,2014,Z2:114-115
二、标准金融投资分析与行为金融的对比
证券市场效率和投资者心理到问题上,标准金融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由投资者的理性而推导出市场和价格的理性。但是行为金融学没有将投资者视为理性人,投资者存在认知偏差和情绪,难以做到效用最大化和理性预期,这种非理性的行为也会造成资产价格的偏离和市场的非有效性。两者的差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表现:1.在进行信息处理时,标准金融学认为投资者能够对统计工具进行恰当和正确的使用,行为金融学却认为交易者在进行数据处理时依赖于启发式处理模式,也就是过分相信过去的经验法则,从而影响了其理性的判断。投资者所形成的预期带有各种偏差,因此其经验法则也并不完善。2.最终的决策会受到决策问题形势的影响,标准金融认为投资者的决策不会因为形式的不同而受到干扰,金融将投资者视为理性人,认为投资者能够对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洞察,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掌握,从而进行理性的判断和决策。然而行为金融学却认为决策问题的构造会影响交易者对收益和风险的理解,这是由于投资者必须依赖于问题的形式来进行决策。也就是说标准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是绝对独立的,而形容金融学却认为实际上投资者的决策是相对依赖的。3.标准金融学认定市场的有效性,也就是即使市场上存在少量的非理性人,也不会对市场的有效性造成影响证券的价格与价值,不会发生过大的偏离。行为金融学则认为市场价格会受到相对依赖和启发式偏差的影响,从而脱离基本价值,造成市场失去其有效性。
三、行为金融学对我国证券投资的影响
1.行为金融学的“过度自信”对证券投资的启示。回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在决策的过程中往往过于自信,对自己的决策力和判断力过于高估,从而不能很好的判断客观情况的变化,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过分的自信对投资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处理信息时如果过于自信,就会对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过分相信,也就是形成噪声交易,对于真正能够反映实际情况的信息却视而不见。例如投资者过分相信收集到的错误信息,忽视了公司的会计报表。第二,由于过度自信,投资者在对信息进行处理时往往会自动过滤不利于自己自信心的信息,过分夸大能够增强自己自信心的信息。2.因为金融学的“回避损失”对证券投资的启示。在经济活动中,人们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也就是先回避风险、避免损失,再想办法取得收益。然而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中却发现,在进行投资时人们的内心并不能正确的权衡利害,也就是先产生回避损失的意识。在进行证券投资时人们往往考虑当产生风险时,哪只股票到损失比较小,然后再考虑收益问题。3.行为金融学的“从众与时尚心里”对证券投资的启示。行为金融学认为人普遍具有盲从心理,其典型的表现就是追求时尚。人群之间的相互影响会极大地改变人的偏好,这种心理在金融投资领域同样有所体现。投资者会表现出一些从众心理和行为,也就是所谓的股市中的“羊群行为”。由于一些投资策略,单个投资者会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从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与其他人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与此相反,单个投资者如果发现其他投资者并不采取自己相同的投资策略时,可能就会对自己的投资策略产生动摇。这种情况会导致证券投资市场上的投资策略的趋同,在熊市或牛市中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4.行为金融学的“推卸责任与减少后悔”对证券投资的启示。人们在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中,更愿意选择能够减少后悔的方案。如果出现投资失误,投资者难免会产生后悔心理,为了避免产生后悔心理,投资者往往倾向于选择能够减少后悔心情的方案,这种投资心理也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具体决策。5.行为金融学的“锚定现象”对证券投资的启示。心理学上的“锚定现象”指的是数量评估的过程中,问题表述方式经常会影响到评估值。特别是一些金融产品本身就具有模糊的内在价值,这种“锚定现象”就会对人们产生更大的影响。人们并不知道每个股票指数到底代表着多少,只是受到“锚定心理”的影响。特别是如果缺少一个准确的信息,人们更倾向于以类似的产品和以往的价格作为参照物来对当前的价格进行确定。我国的股票市场与政策的联系非常紧密,在证券投资中,每个投资者都会对政策产生不同的反应。因为信息不完全,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对政策往往做出过度的反应。机构投资者则可以提高预见性,进行反向投资。在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非常普遍,造成了市场预测的系统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