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风险范文

时间:2023-03-03 15:59: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会计信息化风险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会计信息化风险

篇1

二、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风险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风险

1.数据传输首先,会计人员进行的就是财务数据的输入工作。会计人员由于粗心造成软件系统未能检测出的错误,便从源头上就产生了错误。其次,是在信息传送过程中由于网络问题,未能将财务数据及时有效的传送至另一方,便会造成财务工作的纰漏,使公司造成损失。2.数据完整性再数据成功传输的情况下,还会有数据不完整性带来的风险。软件设备,计算机病毒等都会造成数据的不完整性。由此保存下来的不完整的数据,便会给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造成错误的引导,从而使企业做出与事实不符合的决策,导致企业经济发展受阻。3.数据保密性即使现在的财务软件都有保密功能,但仍然不能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保密性。非法访问、信息泄露、非法拷贝、盗窃以及非法监视、监听等方面都会对企业的保密性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严重到企业的重要信息资料的泄露。由此造成的风险将是不容小觑的,必将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也将使企业信誉受到损害。

(二)企业管理层的风险

1.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状况。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内部控制发生了改变。内部控制的对象变多,发展到了企业的各个部门,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的规模变大,从而风险变大。内部控制的手段有原来的人工控制变为主变为以系统控制为主,企业没有有效的做好这种转变的管理措施,没做好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认知工作,便会使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发挥不到位。最终,发展成为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风险。2.企业决策企业决策中存在的会计信息化风险主要是对会计信息化软件系统的选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市场上出现了品牌众多的财务软件。与此同时,财务软件的使用问题在企业中也逐渐存在。首先,因为财务软件的种类众多,企业未能正确选择符合自己企业经营规模的财务软件,不仅不能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反而加重了工作负担,提高了企业成本。其次,部分企业的决策者不了解财务软件的使用标准,只听信商家的片面引导,从而使用了非正规的财务软件,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不能正常进行,财务工作程序紊乱,最终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不能达到原计划的标准。

三、会计信息化风险的防范

(一)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每个部门的每个流程着手进行控制,大力宣传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风险意识,根据会计信息化系统对不同企业的不同作用方式来加强内部控制,将会计信息化与企业内部联系在一起。同时,对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更应该加强风险意识,培养他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以及对财务软件的熟知程度。除此之外,内部审计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的方式之一。因此,便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熟悉审计财务程序。最终,在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发展下,使企业的发展达到预期目标,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企业发展

如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需要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必须花费一定的成本在培养企业人才的方面。不仅要培养他们熟知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流程,还要对企业财务、运营、投资有一定的创造价值。只有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后期继续学习,维护软件正常运行,同时加大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更多的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实现会计信息化的高效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化的整体应用水平,才能为企业带来多倍的经济效益。

篇2

财务软件配置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建立的重要环节。目前的配置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购买,二是开发。这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电算化的开展质量,对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配置中安全隐患随处可见。

1、购买方式

目前许多单位包括高校在购买软件时,往往喜欢买最先进的产品,而忽视了单位自身的情况和需要。现在的软件市场上新概念很多,如网络财务软件、会计信息化软件、在线财务软件、会计决策软件等,这种只听冠名追求高档而忽视软件配置的基本要求的做法,一方面不符合最佳效率原则的要求,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往往带来软件适应性差,初始参数设置难度大,软件运行环境要求高,操作复杂,对会计人员技术要求高等问题,稍有闪失,安全系数会大大降低。故单位在购买财务软件推行电算化时,应该重点注意:该软件必须通过有关机构的评审,软件的技术指标应满足企业的需求,符合企业特殊核算的要求和行业特性以及发展的需要,能保证会计数据安全可靠,不易被破坏和泄密,操作方便,通俗易懂,简单好学,售后服务好,能及时提供日常维护、版本升级和软件再开发。

2、开发方式

不管是自行开发、委托开发或是联合开发,大多数单位都是采用生命周期法。这种方法将软件工程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软件配制开发中,将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视为一个生命周期,严格地划分为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程序、系统测试、系统运行与维护六个阶段,使软件开发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强调软件开发的全过程。由于这种方法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技术要求高,实际研制中常出现一些致命问题:系统分析和设计人员不能充分了解系统状况和用户需求,可行性分析报告不符合实际,数据流程图混乱,输入与输出信息模糊不清,文件调查表不够具体,软件需求说明书不全面,程序设计说明书不清晰,系统测度不完整,程序错误不能及时发现,对系统开发工作不能有效地组织和控制等,直接导致开发出的软件质量下降,安全系数降低。要解决上述问题,系统开发人员必须充分熟悉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步骤,并严格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同时要明确规定每个阶段的任务、原则、方法、工具和形成的文档资料,开发人员之间要相互沟通,保证每个阶段之间相互协调。

二、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软件都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授权、审批和密码保护功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可以让我们在公布信息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会计系统。但有些单位却把SYSTEM的密码在财务内部公开,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如果他们的会计信息网络化的公开了,那么任何人都可以通过SYSTEM用户来控制会计网络系统,会计信息无限制地被浏览已是“小事”,更严重的是破坏科目体系和对账数据,使系统瘫痪。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操作员之间相互公开自己的密码,相互无原则的信任,而信息会随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传播,所以很难免不会把这些密码告诉非操作人员,这也会造成会计信息的无限制被浏览、丢失等情况。另外还有因操作制度不完善,权限管理不严密,安全措施不全面,缺乏有效的监督而导致的现象时有发生。防止因操作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工作:要保护计算机设备,防止各种非法指定人员操作计算机及财务软件,保证机内的程序和数据的安全;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定期更换操作员的密码;密码是限制操作权限,检查操作人员身份的一道防线,管理好每个人的密码,对整个系统的安全事关重要。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防止会计人员越权使用软件操作人员离开机器时,应执行相应的命令退出会计软件,否则密码的防线就会失去作用,会给无关人员操作留下机会;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由专人保存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并与软件中的“日志管理”相比较,开展日志审计。

三、计算机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犯罪已具有智能化、隐蔽化,发现问题不易查找线索等几个特征,其技术手段也高于防范措施。如国际上虽已广泛采用各种技术防止外部攻击,但黑客、病毒的入侵仍屡屡得逞。全球著名的雅虎等五大网站普遍连续受到黑客攻击,迫使网站停止服务数小时,使企业受到巨大损失。故对那些用会计系统服务器或工作站连接Internet的企业来说,病毒通过互联网和电子邮件入侵会计系统的可能性更大,而会计网络里工作站之间共享功能的开放,为病毒在网络里传播又提供了通道,一旦病毒发作,后果将是很严重的。再加上维护人员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和措施,对利用计算机犯罪知之甚少,相应的控制措施不多,安全隐患更大。尽管防范上述问题的难度很大,但只要措施得力,仍能保证其尽可能少的发生隐患。单机系统和多机分散系统电算化的单位应尽量做到:系统使用的计算机是专用的,尽量不从事与会计无关的工作,杜绝在财务专用计算机上安装游戏软件;避免使用来路不明的软盘和各种非法拷贝的软件,尽量减少使用软盘的次数,不得以而使用软盘,要先杀毒再使用;系统最好安装上具有高效实时临控功能的防毒软件如KV3000、瑞星等,安装到每台机器上,建立可靠的防护网。网络系统电算化的单位要使用防火墙软件,防火墙是建立在被保护网络周边,分隔被保护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一种技术手段。为防止社会不法分子对单位内联网的非法进入,可以根据网络系统区域划分的不同,设置多级防火墙。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层防火墙,用来限制外界对主机操作系统的访问;另一类是应用级防火墙,用来逻辑隔离会计应用系统与外部访问区域间的联系,限制外界穿透防火墙对会计数据库的非法访问。同时也要安装具有高效实时监控功能的防毒软件。

四、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

篇3

(一)会计信息化的概念

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

(二)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会计信息化属于信息社会的产物,也是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它在会计学科中引入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将这些技术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结合在一起,改善企业在业务核算、财务处理等方面的效果;另一方面,它还表现出与传统会计不同的特征。会计信息化具有普遍性、集成性、动态性、渐进性等特征。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化还没有构建起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因此,现代信息技术首先要在会计理论、会计教育、会计工作及会计管理等领域得到普遍性的应用。会计信息化的集成性是指通过重整传统会计组织与业务处理流程,以支持“虚拟企业”、“数据银行”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信息集成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实现会计领域的信息集成,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信息集成;二是实现企业组织内部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三是实现企业组织内外信息网络系统的集成。会计信息的动态性是指无论是会计数据的采集还是处理都是实时的、动态的。会计信息化的渐进性是指以信息技术去适应传统会计模式,传统会计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互适应,以现代信息技术去重构传统会计模式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二、会计信息化下审计风险因素及特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也逐渐趋向信息化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会计审计风险相继出现,其种类繁多,产生的主要因素也不尽相同。

(一)会计审计风险

会计审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或单位在审计过程中所面临的未知的危险,也就是企业或单位所应该承担的相应的工作责任。据研究表明,会计审计风险主要分为重大报错风险和检查风险两大类。其中重大报错风险是审计人员不可控制的,而检查风险是审计人员可以有效控制的。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的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由战略风险、经营流程风险、控制风险和会计风险组成,其产生的原因也相当复杂,它是审计人员不可控制的,但在审计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进行评估和积极应对。具体的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审计判断构成重大错报风险评价构成因素,二是审计判断构造重大错报风险因素的权重,三是审计判断构造预防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积极应对重大报错风险的策略有:初步了解及合理评估企业重要战略风险、识别关键经营流程并确定流程层次经营风险、合理评估企业重大报错风险。检查风险是指某几个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但这一风险是审计人员在检查工作中可以有效控制的。通过审计人员科学有效的检查,可以尽量减少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在计算机系统普遍运用的环境下,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对硬件、软件的综合处理能力都需要大幅提高。但是有些会计审计人员还不能对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工具进行熟练操作,因此,在审计检查有关数据的时候,审计风险难免会不断扩大。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反之,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

(二)会计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新环境下,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风险有的是可以控制的,有的是不可控制的。不管是可控的风险还是不可控的风险,它们的产生都有着深层的因素。

1、逐渐加剧的社会竞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就使更多的企业面临着不确定的市场因素和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虽然在运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会计审计方面的误差能相对降低,但某些管理者为了提高财务报表的财务能力和盈利能力,可能会篡改相关的审计数据,以适应竞争的需要,从而增加会计审计风险。

2、会计审计部门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在现阶段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下,企业审计部门的制度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由于企业制度的不完善,企业在工作过程中没有按照既定要求进行审计,也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按时进行审计的复核工作。会计审核的相关考核制度出现漏洞,会使会计人员不能明确会计审核的工作目标。还有一些审计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偏低,专业能力素质也不高,风险意识淡薄,导致对审计风险的认识不够全面,容易产生或加大会计审计风险。

3、审计对象的变化和审计内容的扩展

会计审计的对象一般情况下都是其监督检查的客体。随着全球化经济趋势的普及,审计机构也越来越国际化,会计审计业务的项目量日趋增加,需要审计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会计审计工作中出现互相融合和交叉的现象,例如,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对象分类的变化没有进行及时更改,造成交叉重复的现象。在审计内容上各个行业的审计内容不同,但对于划分界限不明确的行业领域开展审计工作就会出现内容上的相互融合,使会计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会计审计的风险也逐渐在增大。

4、会计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会计审计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具有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只有拥有丰富知识积累的人才能更加容易的做好审计工作。据调查,大多数企业的会计审计人员的综合知识水平欠缺,导致他们的业务能力受到严重的限制。现阶段,一些大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很难适应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给会计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一些会计审计的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不高,这也导致审计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5、风险承担及监督检查工作的相关法律制度严重缺失

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国家对于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也在发生变化。形形的问题和情况接踵而来,而会计审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并不完善。例如,对会计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检查风险应该由谁来承担,怎样承担等问题都没有具体的制度规定。此外,审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应该由哪些人员来执行,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也没有明确的政策制度。因此,使审计工作无法做到有法可依。在会计审计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没有相关的法律来解决,这样很容易引发会计审计的风险。

(三)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特征

会计信息化审计是指审计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收集并评估证据,从而判断主要会计信息系统是否有效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并以最高的效率完成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化审计已经成为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与传统的会计审计工作有微妙的不同之处,呈现出其固有的特征。

1、会计审计工作一律采取信息化技术

当前,我国的会计审计工作也顺应了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工作中全面应用全新的信息化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这样不仅减少了会计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和冗长性,也有效地改善了传统会计审计工作出现的操作标准不统一、审计条件不足、培训制度缺失等弊端。尽管现阶段我国的会计审计工作还不够完善,但是这种全新的信息化审计模式已经为以后的会计审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得到有效的发展。

2、信息化技术的适应能力较强

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环境具有较强的多元性和系统性。目前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高节奏的更新。那么,信息化审计工作也要及时适应这样的工作特点,达到审计工作既定的目标要求。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在多变的工作环境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及时控制会计审计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3、会计信息化审计技术能快速提升传统审计工作的效率

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一些企业将会计审计工作从企业中分离出来,使此类工作的风险降低,同时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逐渐推广,可以使工作人员从强大的计算机体系中,获取大量有效的数据和丰富的信息。加之在信息化技术的背景下,企业会为会计审计工作提供高配置的工作平台,能够使会计审计工作的效率在低风险的前提下稳步提高,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寻求会计信息化下审计工作快速发展的策略措施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之下,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时代也已经悄然到来。面对传统会计审计工作中出现的较多风险,我们需要分析并了解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因素,结合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特征,我们需要积极寻求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中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策略,并提出如何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针对会计审计的风险因素,在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中,结合信息化审计工作的特征,实施有效的策略措施有助于避免或降低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而使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建立合理有效的会计审计原则

在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审计原则能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中出现的,由于工作环境多样性所造成的审计工作质量差效率低、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欠缺、审计工作计划性独立性不强等问题。审计机构和政府部门要从全局出发,结合当前审计工作出现的实质性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会计审计原则:第一,坚持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第二,及时制定审计工作计划。第三,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第四,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优先,并兼顾其效率。政府在这样的过程中要保证会计审计工作的稳步进行,这样就能对一定的问题和失误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另外会计审计行业本身也要足够重视这样的审计原则,将理论与实践向结合,努力提高会计审计工作的效率。

(二)提高审计工作的安全防范意识,强化审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会计审计工作中风险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程度轻的会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严重的会使会计审计信息失真,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失误,从而必须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因此,提高审计工作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可以使会计审计工作中的风险降低到最小。在实际的工作中,不仅要追求工作效率和企业的利益,也要考虑到审计风险的时刻存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地避免风险,这样才能使整个会计审计工作得到正常的发展。

(三)积极引进会计信息化审计人才,定期组织培训

在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是主体,他们的工作能力直接决定了会计审计工作的质量。积极引进会计信息化审计人才,并对原有的审计人才定期组织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企业会计审计水平快速发展的保障。因此,企业可以对原有的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在这样的培训中要针对员工自身的不足,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另外,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中培养了顶尖的会计审计人才,企业要在信息化审计的环境下,积极引进审计人才,为企业选拔出优秀的会计审计人才。

(四)注重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

虽然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已经走上了一条相当好的发展道路,但是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不能停止。在传统会计审计逐渐退出企业审计舞台的同时,要加大对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推广信息化审计的技术,使会计信息化审计走上一条良性的发展道路。

篇4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授权方式有所改变引起控制风险

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中,权限分工的主要形式是VI令授权。一旦口令被人偷看或窃取,便会带来巨大隐患,此种案例已发生多起。如:会计人员被客户收买,窃取口令,非法核销客户的应收款及相关资料;销货人员窃得顾客订单密码,开出似订单,骗走公司产品等等公司内部人员窃取口令取得并泄漏公司成本构成等内部秘密财务信息。

(二)内部控制的程序化,有可能使同一种差错反复发生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会计信息系统中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质量。程序化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如程序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人们的依赖性和程序运行的重复性会使实效控制缺陷,长期不被发现。毕竟,会计人员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知之有限,很难及时发现这些漏洞。这样在专业人员找到或堵上这些程序漏洞之前, 系统便会多次重复同一错误,扩大损失,这也是手工会计系统不会遇到的问题。

(三)原始数据存储隐形化,使得会计信息易于被篡改或伪造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原始凭证是以纸张为载体,很难不露痕迹地加以修改或伪造。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一些单位的原始凭证也如同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或报表一样,已实现数字化、电子化,即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磁(光)性介质上,这种无纸凭证极易被篡改或伪造而不留任何痕迹,它弱化了纸质原始凭证所具有的较强的控制功能,给内部会计控制带来了新的难题。另外,磁(光)性介质容易损坏,一旦受损则很难修复,这更使数字化的会计信息丢失或毁坏的风险加大。

(四)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缺乏相应的安全保障

会计信息化的实施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需要现代化的财务软件,但是,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所有的会计信息都以电子数据形式集中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中,会计信息化系统很有可能遭受非法访问甚至黑客或病毒的侵扰,这种侵扰可能来自于系统外部,也可能来自系统内部,而且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对于系统安全性的担忧也成为影响企业选择会计信息系统的因素。然而企业却没有针对网络环境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会计信息化安全防范措施。

二、控制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的主要对策

(一)逐步完善会计信息化标准和业务规范

国家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对会计信息化中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收集、储存、加工、传递、利用、管理等活动及信息技术制定、及实施各种信息技术标准,达到所需要的统一局面,使企业以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手工会计系统相比,会计信息化系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是会计信息化系统有不同于手工会计系统的特点及其风险,必须建立更加严密的、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将企业流程信息串通在一起,增加了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点,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应该根据信息化系统的特点得到更加强化,从每一业务流程的关键控制点着手进行控制。另外,涉及到会计信息系统的所有人员都应对会计信息化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营造风险防范氛围,将内部控制落到实处。

(三)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企业首先要通过各种培训提高人员的计算机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遵守各项法规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实行考核合格才准上岗的制度;涉及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各部门业务主管应当熟悉并能运用整个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业务,才能对系统业务工作流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因此,企业一方面应立足于国际水准,培养或聘用一批高级技术人才,应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信息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同时加大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更多的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同时要整合企业资源,推进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整合,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化的整体应用水平。

(四)加强会计信息化的网络安全建设

为了全面、快速、安全的推进会计信息化,企业应从软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控制、系统环境的管理控制、会计数据和会计档案的保护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等各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会计信息化系统能够安全、准确、可靠地运行。一方面要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识别、授予权等措施。防止财务数据被修改和窃取。另一方面使用正版的会计软件,防止财务数据的丢失,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单位或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安排。实施对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熟悉审计财务程序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对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的重点是关注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内部审计了解现有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是否能满足为内部会计系统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以及这些控制措施能否有效地运作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在会计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审计人员对会计业务处理等工作进行评价和检验,有利于榆测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当代经济,2012.10.

[2]秦延宏.浅议财务管理中会计信息化[J]中国集体经济,2010,4.

篇5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现阶段,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使各个行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企业会计在这种变革下逐步的走向了信息化。M入信息化时代后企业会计系统中的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会计工作正在逐步的向着智能化,多元化和共享化的方向发展,企业会计的这种巨大变革对于提高企业的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对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企业的会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给企业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如何在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高效发展的过程之中对会计信息化带来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全面的发挥会计信息化建设带来的积极意义,消除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给企业带来的安全隐是使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数据兴起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

(一)大数据为会计信息化突破瓶颈奠定基础

尽管会计做为一个行业在人类社会之中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会计行业却经过了许多次重大的变革,在所有的变革之中对会计行业影响最大的是“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出现。这一系统能够在企业的管理者做重大决策时的过程之中起到巨大的独一无二的支持作用。这一系统出现后迅速在企业的会计系统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随着运用这一系统的企业的数量的增加,人们发现这一系统有一个巨大的缺陷――无法有效的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交换,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系统都是一个独立的信息孤岛,这一缺陷严重的影响了“电算化系统”在企业会计系统之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缺陷被新生的技术解决了,这一技术就是大数据技术。大数据能够高效、合理的整合信息系统之中的资源,进而为所有的用户提供一个能够共享所有资源的平台。

(二)大数据的兴起降低了会计信息化的成本

在大数据技术未得到应用之前,企业在实现会计信息化时会涉及到大量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具体的讲在大数据未得到运用之前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会遭遇到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是在实现会计信息化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相关的基础设备,例如:组建网络所需的各种器材,计算机等;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是在进行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信息化系统的规划,咨询等;第三个方面的问题是构成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在后期的维护的过程之中会产生大量的费用。众多企业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在面对实现会计信息化系统需要如此多投入的现实时都放弃了。在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技术实现之后,不需要每一个公司都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使得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成本大幅度下降,一般的企业都能够支付建设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费用。在进入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后,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成本的降低对于推动各个企业的会计工作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为提高整个会计行业信息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数据有效的提高了会计信息化的效率

进入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之后,客户与企业借助会计信息化系统和网络就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用户在连接网络之后就能够及时的获取自身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这种得到信息和信息交流的方式对于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提升管理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用户而言,这一系统的优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的内部。会计信息化系统能够按照系统管理员的相关要求随时生成与企业的信息相关的各种报表,这为企业的负责人实时的掌握公司的整体运营状态,及时的评估公司运营项目的风险以及公司决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严谨的依据。二是在企业的外部。企业在实现会计信息化之后,基本上所有的会计工作都是通过这一系统完成的,这使得各个企业的会计系统连接为一个整体,对于提高企业之间的交流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针对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分析

(一)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滞后

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进行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实际上完善的资源共享平台是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基本前提。但是现阶段我国的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的发展遇到了两个瓶颈:第一个是资金方面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这种投资是带有一定的风险的。第二个是技术方面的。我国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与国外相比较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与会计信息化的资源平台建设有关的研究工作较少,这就意味着我国在会计信息化的资源平台建设方面的相关技术仍然不成熟。这两个因素对我国的会计信息化的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对会计信息化快速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逐步成熟,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二)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

任何一门新兴技术在刚刚运用到实际的行业中时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软件的设计人员对某一行业内部的诸多规则认识的不够彻底和全面,但是我们可以相信的是当这一技术被投入应用之后,软件自身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将会被逐步的完善。会计信息化软件系统作为一套刚刚在市场上得到实际运用的软件系统,它自身也无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给这一套软件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目前会计信息化系统在会计行业运用时暴漏出来的自身缺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软件提供的部分功能与会计行业的某些实际的需要不相符,且整套软件的操作难度较大,操作要求较高;第二个方面是软件系统中的一些操作方式和运行原则与企业的会计制度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规定部分会计数据部可修改,但会计信息化系统却能够对所有的信息进行修改。

(三)操作人员缺乏足够的信息化知识

会计信息化系统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高度结合而生成的产物,操作这一系统需要对计算机相关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目前会计行业的大部分从业人员在求学的过程之中,都没有接受过基础的计算机知识教育,这就使得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思想和知识结构出现了滞后的现状,这对会计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四)电子数据的更改较易,存在安全隐患

会计信息化系统在使用中的巨大优势是对电子数据的管理更加的简单和方便,但这一优势也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方面,如果软件的操作人员或者软件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者由于其他的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化系统内部数据受到破坏,这将会给企业到来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化系统利用网络展开相关的工作,在网络中可以随时对系统之中的数据进行更改且这种更改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这也是会计信息化系统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巨大的安全隐患之一。

三、针对会计信息化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快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的自主建设

现阶段,我国实际投入运用的大部分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都是从国外引进或购买的,这直接提高了会计信息建设的成本。为进一步加快我国会计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我国应加强对于会计信息化系统涉及到的核心技术进行技术攻关进而彻底掌握与会计信息化系统相关的所有技术。在实际研制的过程之中,可以采取政府牵头组织,集合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实际的研制工作。此外国家也应该设立与此相关的专项项目,加大对这一领域的财政投入。

(二)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安全意识

实际上,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对于信息化对于企业带来的巨大变革并没有一个十分明晰的认识,与此同时对于信息化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错误的认为在信息化的今天只要在安全管理中采用了相关的安全技术就能够确保企业的安全。这种错误的认识给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企业在发展中必须逐步的改变自身存在的错误的认识,积极的学习进而建立起科学的和正确的安全意识,然后采取积极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实现企业自身信息的安全。

(三)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个人的知识储备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这一现象在今天的各行各业之中是比较普遍的。面对这一现状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加强自身的学习。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行业中的大部分人员都面临着自身知识储备不足的事实,因此,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应该有计划的组织相关的员工进行学习。

(四)加强内部制度建设

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所有的风险都是可以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防范的。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为保证企业信息,提高安全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重点应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是,企业要对自身的业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企业人员工作的规章制度,并保证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之中严格的遵守制定的规章制度;第二个方面是,企业在运用每一项新技术时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与之相关的安全措施,在建立安全措施时,要避免安全措施与相关的工作规章制度相矛盾的情况出现;第三个方面是,企业要加强对内部员工的管理,严格的规范所有工作人员的行为。在企业内部应该建立岗位人员管理机制和与之相对应的制约机制,进而达到规范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行为的目的。

(五)做好会计资料管理工作

在会计信息化时代,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及时的进行备份是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安全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和途径,这对于防止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丢失和人为破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据的备份的过程中有多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应该综合应用多种备份方式,在备份介质的选择上一般可以采用硬盘,光盘等。为进一步加强整个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企业可以选择双主机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管理。

(六)加强企业内资料传输过程的安全和保密工作

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企业资料的传输主要是通过内联网和互联网而完成的。为加强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可以从两个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第一个方面是对涉及到“用户口令、数字签名、数据加密防火墙”等产品和技术进行整合,从而能够有效的防范各种入侵行为。目前单一的安全产品和技术已经无法有效的防范各种入侵行为,因此为增强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将各种安全产品和安全技术进行整合,进而建立一能够进行集中管理的安全管理平台。第二个方面是加强对内部员工的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建立严格的企业内网使用机制,杜绝非企业人员使用企业内网的现象。除此之外,要对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在进入会计信息化系统中使用的软件和硬件进行记录,在系统的登录界面设置与企业工作人员一一对应的自动识别系统,防止非专业工作人员进入会计信息化系统。通过上面的一系列具体的措施进而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风险降到最低。

四、结语

篇6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会计信息化是传统的会计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大环境中,企业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会计信息化系统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规避和降低风险,对其可能面临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保证企业信息化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使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中出现的风险

(一)来自企业组织结构的风险

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组织内部各个有机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式或形式,是企业资源和权力分配的载体。正由于组织结构在企业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企业所有战略意义上的变革,都必须首先在组织结构上开始,会计信息化也如此。信息技术具有实时性、快速性、数字性、共享性、及价值性等特点,它要求企业必须能够迅速地获取来自企业外部、内部的信息,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分析这些信息给企业带来的是机会,还是威胁,从而及时地输出对决策有用的报告。我国的企业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集权与分权的统一,但仍更侧重于集权,从而与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不符,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二)来自信息技术的风险

信息技术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 企业可以增加营业收入、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效率,直面激烈的行业竞争。在企业信息化下,企业的所有数据都将以电子数据的形式集中存储在数据库系统中,企业的经营活动也以此为基础。然而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由于企业的财务软件开发可能未经过严密的可靠测试,数据结构、程序结构隐含的问题会在后期系统运行中被触发或各种舞弊容易发生,企业管理信息化网络系统本身存在脆弱性,使用人员操作缺乏相应的操作规范,会计信息化过程中没有完整、准确、真实地记录业务活动数据,数据或信息维护过程中、信息报告过程中易发生损失,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三)来自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属于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涵盖在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内,隶属于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内部控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受到企业各个利益团体的影响,综合各个利益团体的根本需求,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以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为最终目标,有效地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实现的过程。内部控制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后,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了改变,控制的对象难度加大,控制的对象由原来的会计部门延伸到了其他各个部门,控制的人员也由原来的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发展到了包括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处理人员等;内部控制手段发生了改变,控制的对象由原来以人工控制为主的模式变化为以系统的自动控制为主、人工控制为辅的控制模式,从而使得控制手段对程序的依赖性增加;内部控制的内容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对纸介质记载内容的控制转变为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对磁介质内容的控制,这些都加大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风险。

(四)来自企业决策的风险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决策风险是指选择财务软件或软件供应商的失误而造成系统实施的失败。引发决策风险的原因在于企业决策层未能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充分客观地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选择适合企业的财务信息化解决方案。面对当前我国市场上众多的财务软件,部分企业领导不清楚企业的信息化目标,缺乏全面评估软件适应性的经验,对软件的选型与软件供应商的选择容易受到商家的诱导,致使所选购的软件质量存在缺陷,软件功能不适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使信息系统实施出现问题。

二、造成风险变化的原因

风险是指某种不利因素产生的可能性,其衡量标准是遭受损失的后果与可能性企业遭受损失或伤害的可能性。会计信息化使得企业的风险发生变化,有些手工环境下存在的风险消失了,同时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又产生了新的风险。主要原因是:

(一)会计信息化过程影响企业原有的职责分工

应用信息技术后,在目前很多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应用中, 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训,信息化数据的保存,会计档案的管理,会计核算的工作,企业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都对原有的职责分工产生了影响。从而使计算机系统中交易的授权、记录、执行、保管等权责划分与手工系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手工环境下的会计职责对每一笔交易都保留手工的原始凭证,很多中间处理结果也需要在纸上显示出来,但是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和系统复杂性的提高,系统的使用成本大大增加,数据重复地在计算机系统和手工系统中交替记录和维护,使得数据的不一致性程度增大,反而增加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二)企业建立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系统

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系统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为使其能更充分地发挥其职能作用,企业不仅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内部信息化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系统高效运行。在手工会计条件下,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一个处理环节都要经过上一级管理层的授权,表现为签字或盖章,而在信息化环境下这种授权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部分转化为人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系,签名或盖章转化为授权文件、授权指令或授权密码,企业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会计信息化风险极易发生。

(三)企业要建立信任机制

信任机制可促进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合作。 密切与金融机构、政法部门和其他企业的关系,以便得到及时的帮助,最主要的是指企业应取得用户认可,并让用户觉得电子商务安全可行,给人以亲切、方便的感觉。由于信用度低对企业有重大影响,在会计信息化后企业建立信任机制,风险易发生变化。

三、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管理对策

(一)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企业应该明确岗位责任制,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形成相互制约机制。主要包括:适当的职责分离,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控制,操作规程是指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是保证计算机会计系统正确、安全运行、防止各种差错的有力措施;建立预防病毒的安全措施与对黑客的防护措施,拒绝使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对磁盘的数据和软件进行定期备份,对于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拒绝打开和阅读,定期对磁盘进行病毒检测。

篇7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风险;防范对策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对国家的社会发展方向、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逐渐步入到大数据发展时代。如今,企业会计信息化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企业会计系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更好的推动会计信息朝着多元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方向发展就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防。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管理,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一、大数据时代简介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是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的,麦肯锡认为:“数据,逐渐在每一个行业或领域开始慢慢的渗透,并对未来的生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借助大数据人们可以对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和运用。如今“大数据”在生物学、物理学、环境生态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数据具有的特征包括:(一)数据量大。目前其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E或Z;(二)价值密度低。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无处不在,但是其价值密度相对比较低,因此如何借助强大的机器算法来实现对数据价值的有效提取,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三)类型繁多。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网络日志、地理位置信息等,正是因为类型繁多的数据对其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四)速度快、时效高。该特征是其与传统数据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异。

二、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

从理论意义上来讲,大数据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分析、处理,但是这些大量的数据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是无法通过人来完成的。而大数据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对不同领域的规模化信息实现有效的处理,以实现对资料信息的高效利用。同时,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数据对不同领域的信息传播和保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宏观概念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属于特定生产经营领域,对会计人员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从而使会计人员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准确的信息,提高会计资源的利用率。

三、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特征及影响

(一)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特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化属于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企业会计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会计信息化通常是将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与会计工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对会计工作中的财务处理和业务审核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往往具有普遍性、渐进性、集成性和动态性的特征,普遍性是会计信息化中比较常见的特征,集成性主要是将不同工作领域的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动态性则是对会计信息的不断改变和充实。

(二)大数据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

1.大数据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了资源共享平台

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电算化会计信息的出现使会计信息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企业经营者的决策提供了借鉴。但是在使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的过程中,极易出现信息孤岛现象,无法更好的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但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还能够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为企业用户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平台。

2.大数据提高会计信息化工作效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会计信息化可以借助网络技术与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此时用户往往可以通过网络连接来完成所需要的服务,有效的提升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从企业内部发展来看,实现会计信息化不仅能够有效的生成各种相关的报表和指标,而且企业管理者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迅速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为后期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从企业外部发展来看,企业会计信息化可以借助互联网与外部进行联系,提高企业间交易的速度,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3.大数据有效降低会计信息化成本

在传统的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会计信息化往往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而且所需要的成本比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与会计信息化相关的设备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如网络、机房等;(2)会计信息化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3)在对会计信息化的相关软件和硬件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面对大量的会计信息时,都放弃了传统的信息处理技术。而自从出现了大数据之后,有效的降低了会计信息化的成本,企业往往可以按照资源量的大小和使用时间的长短来进行成本的控制,避免了大量的基础投资。

四、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风险

(一)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构建不完善

要想更好的实现会计信息化,就需要构建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以更好的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开展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这样一个共享的平台,以更好的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以百度云为例,用户可以将自己的信息上传到百度云中,供他人使用,同时也可以在百度云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如今,在会计行业领域大部分工作都需要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完成,会计信息化的共享平台同样需要计算机的辅助。但是由于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导致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构建还不够完善,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而使一部分人对会计信息共享平台缺乏完整的理解。同时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推广比较缓慢,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二)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本身存在缺陷

与国际发达国家的会计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会计行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而导致大部分会计工作者对会计信息化缺乏准确的理解,同时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致使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实际应用中无法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增加了会计信息化发展中的风险。虽然,我国的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有效的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在提高软件通用性的同时,将会导致个别会计用户无法对会计信息核算进行全面的处理。同时,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从而导致其系统工作量比较大,增加了计算机资源消耗,提升了会计人员核算工作的难度,导致会计信息化的风险不断增加。

(三)会计信息化法规和标准不够完善

物联网环境下,要想更好的实现会计信息化就需要做好会计信息的统一收集和整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化法规和标准已经无法更好的满足其发展需求,导致相关的技术标准混乱不堪,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所涉及的法规和标准还不够完善,企业在使用云会计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非法问题,将无法及时寻求法律保护,从而影响了企业会计人员对使用云会计的积极性,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四)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存在安全隐患

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安全与否将会对企业的成败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人们开始对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而言,商业机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进程。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企业不愿意将企业的会计数据被别人掌握,因为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可以借助木马程序或病毒来获取共享平台中的信息资源。我国会计信息化属于新兴领域,相关规范和标准还不够完善,从而使共享平台中的安全隐患时有发生,影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五)操作人员的水平偏低

在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直接决定了会计信息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目前为止,会计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比较缓慢,而且应用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是因为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比较低,虽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经验,但是无法更好的满足大数据时展需求,从而导致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比较低,经常会出现信息数据计算失误的现象,增加了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风险。

五、防范会计信息化风险的措施

(一)加快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

在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中,才可以更好的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虽然我国共享平台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可以通过采取完善共享平台建设的方式有效规避风险。因此,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加大对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以更好的推动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二)建立会计信息化的安全防护体系

大数据时代下云计算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会计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会计信息化的安全防护体系,具体做好以下两点:第一,加强身份认证。在大数据时代下,云计算平台身份认证过程中,最好设置不同的使用权限,按照要求制定系统化的操作防护机制,以确保云计算中会计信息的安全;第二,完善数据的加密程序。实际上,供应商可以加大对虚拟机软件的研发,以更好的模拟具备完成功能的硬件系统,保证大数据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存储、传输安全。

(三)完善会计信息化的规范和标准

在对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对会计信息化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法律的手段对会计信息化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以确保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在制定与云会计相关的法律和规范的同时,加快信息安全立法的进程,完善会计信息化的规范和标准。除此之外,还需要构建外部监管机构,对各大供应商的云计算服务许可进行监管,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其定期整改,从而为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有效预防会计信息化风险的关键,其不仅可以保证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最好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来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已经制定好的执行制度进行管理;第二,企业对每一项新技术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运行,并掌握与之对应的安全保卫制度,从而保证会计信息化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第三,加大内部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对每一位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给予相关的约束,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优化岗位人员管理制度,以更好的实现对内部人员行为的约束,确保其工作的有效性。

(五)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作为支持,并要求他们对相关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所掌握,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的了解和认识。因此,要从根本上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更好的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同时,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利弊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有所了解和掌握,这些对于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虽然我国会计信息化起步较晚,而且相关技术手段发展比较缓慢,从而导致相关技术人员比较匮乏,大部分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无法更好的推动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此时就需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与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还能有效的推动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六、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逐渐发展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做好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就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然后制定出一套与之对应的解决办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推动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而且还能降低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风险,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

作者:毕巧 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周文钦.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当代经济,2015,8(26):186-187

[2]王晓婷.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4(1):90-91

[3]宋化福.浅谈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财会学习,2015,2(16):87-88

[4]王淑娟.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6,8(23):53-54

[5]葛勇.大数据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风险和防范对策[J].财会学习,2016,2(13):114-115

[6]方墘.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会计信息化风险及其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6,4(19):91-92

[7]汤长胜.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6(2):78-79

篇8

一、大数据兴起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会计行业相结合,催生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众多企业想要降低会计信息化成本的需求。据IDC公司所测数据显示,全球的数据库正在以每两年完整更新一次的速度在发展,这种发展中的大数据库,为以大规模、分布式计算为特点的云计算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深度结合,在会计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数据提供了会计信息化的资源共享平台

从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来看,起初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会计信息处理复杂、成本高的现状,但这种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也就是说,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会计电算化处理系统,但这仅仅能满足自身的会计信息处理,不能做到同业之间财务数据的对比。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企业管理者想要得到的并非仅仅是本企业的会计信息。大数据背景下的云计算模式恰好能很好的满足这一需求,云计算的大数据库和高速的计算模式,能很好的进行行业会计信息的整合,在满足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传统需求的同时,也能让管理者掌握同业的情况。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透明高效的资源共享式平台。

2.降低了会计信息化的成本,提高了办公效率

会计信息化的成本投入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会计信息化的前期投入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二是会计信息化软件的选取以及软件的后续维修和更新成本阶段。很多中小企业会因为庞大的成本支出而对会计信息化望而却步。但是云计算收费模式是线上收费,计费标准根据企业占用线上云计算的时长或者占用数据库资源的多少而定。这种计费方式在降低了成本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和资源整合的效率,大大加速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进程。

二、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

1.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略显滞后

会计信息化需要强大的信息共享平台做支撑。如果供应商不能及时提供技术支持,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使用中断,给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云计算平台的建设难度相较于传统的一对一企业定制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模式来讲更为复杂。因为开发的技术人员要考虑到不同中小企业的不同需求,然后进行资源整合和分层管理,使得云会计的应用能尽可能的满足各行业中小企业主的要求。因此由于技术上开发上的困难,目前很多先进平台的建设基本为外国供应商所垄断,与此同时国内的平台发展又相对国际水平略有滞后,给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2.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安全性尚显薄弱

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一是用户身份认证的安全隐患,这一隐患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我国“云会计”用户在进行登录时所采用的身份认证一般是身份证认证模式,这种认证模式的安全系数较低容易被盗;另一种原因是身份认证的密锁管理相对薄弱,也就是数据加密技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二是很多供应商并没有对会计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进行加密,这就可能导致企业在向平台传输企业相关的财务信息时会出现被盗用的情况,这是十分危险的。

3.会计信息化标准和法规有待完善

在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与云计算相结合而产生的“云会计”服务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共享平台来进行资源共享,资源的大整合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来进行约束,因此,我国财政部和国家标准总局了可扩展型商业语言报告规范和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用分类标准。但是相应配套的法律却还处于不完善甚至是空白阶段,因此我国的信息安全法律体系急需进行完善和补充,以便支持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方便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处理工作。

三、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风险控制战略

1.加快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自主建设

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是企业进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现在很多企业都是使用财务软件来进行信息的交流,因此加快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自主建设至关重要。首先,国家和政府应高度重视这方面问题,加大相关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企业间的合作,从而为企业间共同开发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提供足够的环境支持。另外,国家还可以建立相关共享平台的示范工作点,作为行业范本,为相关企业的管理活动提供对应的参考和建议,从而提高我国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自主建设速度。

2.构建会计信息化的网络防火墙

共享平台的安全性,是保证客户粘性的关键因素。就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来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决。首先,应该加强身份认证安全性建设。明确各种安全因素的来源,以方便建立多层次,更严密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其次,平台还应该加强数据的加密工作。可以先利用虚拟软件建议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进行安全工作测试,然后再投放到互联网的环境中进行测试;再者平台还应该加强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工作,以避免平台投入使用后的一系列故障和问题。最后政府应该制定会计信息化安全标准及法律法规,尽快的完善《信息安全法》,制定统一的会计信息化安全标准。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克服了传统会计电算化的种种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很多漏洞,依赖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化进程会随着云计算的逐步成熟而越来越完善。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的会计信息化普及程度会越来越深,覆盖面会越来越广。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D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097-01

会计信息化是传统会计行业与信息化技术结合的一个产物。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会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管理成本相对降低。但是企业也要面临诸多来自于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网络黑客、计算机软硬件以及企业管理的风险。相对应的控制策略是提高员工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加强会计人员信息化能力培养,加快会计信息系统软硬件建设,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制度,预防网络病毒与黑客攻击,完善会计管理模式和风险预警响应机制。

一、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风险类型

(一)会计信息系统风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也出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趋势,会计信息化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处理企业会计工作的新方法,随着企业会计信息化不断被应用到企业当中,人们逐渐发现了会计信息化的优势,使得会计信息化越来越普及。 虽然会计信息化给企业的会计工作和管理决策的制定带来好处,同时应该注意到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存在的系统风险。

(二)数据处理风险

会计信息化系统主要依靠磁性介质完成数据的存储,磁性介质的存储功能与纸质材料相比更加便捷,磁性介质占用空间小,但是存储数据信息量却很大,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之处,但也应该注意到会计信息系统在数据处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网络黑客风险

会计信息系统在网络环境中运行,网络环境中的病毒使会计信息系统面临被破坏的风险。虽然病毒能够依靠磁性介质进行传播,如果企业做好磁性介质的保护工作和消毒工作,能够避免磁性介质中毒的风险,但是网络环境中的病毒仅仅依靠对磁性介质进行消毒是不能够完全避免的。网络病毒会改动会计信息系统的程序,使会计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四)计算机硬件及软件风险

会计信息化系统主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是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是指计算机、硬盘等部件,软件部分则主要是指会计信息化软件,无论是硬件部分出现问题还是软件部分出现问题,会计信息化系统都会面临风险。当硬件出现问题时,会计信息化系统不能够正常运行,会计工作人员不能进行会计数据的记录、核算等工作;当软件系统出现问题时,即会计信息化软件出现瘫痪时,软件的很多功能会失去响应,会计工作人员也很难进行工作。

(五)企业管理风险

在实际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转过程中,如果相关企业部门对这一方面重视程度不够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出现一定的疏忽,很容易使的会计信息的安全出现较大的漏洞,在很大程度上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需要企业相关部门对其足够的重视,并且在管理过程中能够给予完善的体制来保证会计安全信息系统。

二、导致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安全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人员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化技能较弱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主要在系统化和集成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中进行会计工作,可以完成会计数据信息的网络化传输,并且企业能够高度集中处理会计数据,进而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在企业进行相关会计系统以及风险控制的过程中,企业人员相关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会计人员的相关安全意识和信息化技能是非常薄弱的,一方面由于企业对会计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企业在进行这方面人才招聘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漏洞,另一方面会计管理人员自身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

(二)会计信息系统软硬件比较落后

在一定程度上会计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先进程度决定着企业会计安全和风险控制的有效运转。然而目前企业在会计信息系统软硬件设施建设过程中,不仅存在技术欠缺的问题,也缺乏升级会计信息系统软硬件所需要的资金。这两个方面的限制,使得企业在实际会计信息系统运转过程中软硬件的相关技术条件过于落后。

(三)网络病毒和黑客攻击比较严重

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进步,网络病毒以及网络黑客的攻击也越来越频繁了,由于企业对相关会计信息安全管理的措施落实的不够到位,使得实际的会计网络信息系统非常薄弱,经不住黑客的攻击,导致企业丢失大量的关键性信息数据。

三、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安全与风险控制策略

(一)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安全保护意识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要做好会计人员的信息安全培训与教育,有效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做好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对于一些重要的会计信息要给予特殊的保护,明确专用的会计信息软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各个环节的操作,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注重会计人员信息化能力培养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财会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同时对于网络信息技术也要有所掌握。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信息化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一批集会计管理、 计算机数据处理为一身的综合性人才。

(三)加快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软硬件建设

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是支持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设备,计算机是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保证,加快会计信息系统硬件建设是保证会计安全和控制风险的又一重要措施,因此要做好计算机和关键设备的保证工作。对于计算机要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发现计算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是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的有效措施;在使用重要的会计设备之前要进行申请,获得授权或者批准之后才能够使用。

(四)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制度

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制度能够从整体上影响会计工作,控制安全风险。首先,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制度,要对会计岗位进行分类,规定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避免出现越权处理会计数据的现象,强化岗位之间的监督,做到各岗位的权力牵制,保证每笔经济业务的准确性,如果发现会计操作人员在处理会计数据中存在问题,要及时指出,避免对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处理结果造成更大的损失。

(五)加强网络病毒和黑客攻击的预防

篇10

二、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安全与风险问题分析

1. 会计信息数据管理难度大

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开展企业会计管理,主要是借助于计算机进行相应业务流程的处理,大量的信息数据也主要是存储于计算机硬盘、 服务器或移动存储设备之中,一旦信息数据资料被更改,又缺乏原始备份资料,很难还原原有的会计信息数据,导致会计核算等工作间断或重新开始。此外,如果会计信息数据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会计管理任务的增加,也会对后期的财务审计管理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财务风险的发生。

2. 网络病毒对会计信息系统造成的威胁

当前会计信息化管理突出的特点便是网络化强,各种信息数据资料的传递、存储以及使用都是借助于网络平台开展, 这就导致企业会计信息极易受到网络病毒的威胁。由于网络上的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以及对数据破坏严重的特点,因此,一旦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受到网络病毒的攻击, 极易造成大量信息数据资料的丢失或大量的财务数据资料外泄, 进而对于企业会计工作顺利开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3、计算机硬件及软件风险

在实际的会计信息环境下的相关会计系统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上存在较大的风险,一方面计算机的硬件多数存在一定的程序设计上的风险问题,在进行相关程序设计过程中,往往出现一定的漏洞很容易造成使会计硬件遭受一定影响。其次就是计算机软件系统,在进行相关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出现了遗留问题,那么在管理会计信息过程中会导致相关问题的出现。而且计算机软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冗余性,软件自身的这一特点也影响到了会计信息的安全问题。会计信息化系统主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是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是指计算机、硬盘等部件,软件部分则主要是指会计信息化软件,无论是硬件部分出现问题还是软件部分出现问题,会计信息化系统都会面临风险。当硬件出现问题时,会计信息化系不能进行会计数据的记录、核算等工作;当?件系统出现问题时,即会计信息化软件出现瘫痪时,软件的很多功能会失去响应,会计工作人员也很难进行工作,而且当软件的部分出现问题时,很可能会影响其他功能的正常使用,导致问题的蔓延。

4、企业管理风险

在实际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转过程中,如果相关企业部门对这一方面重视程度不够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出现一定的疏忽,很容易使的会计信息的安全出现较大的漏洞,在很大程度上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需要企业相关部门对其足够的重视,并且在管理过程中能够给予完善的体制来保证会计安全信息系统。总的来说,会计信息安全系统的运转离不开企业内部的有效管理措施。

三、强化会计信息化安全与风险控制管理策略研究

1. 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做好重要数据资料的保密管理

为了避免企业会计信息数据泄漏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损失, 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部门应该按照国家相应的法律规定以及政策要求, 完善计算机安全管理以及数据保护管理制度的制定,并通过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会计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得到切实有效地贯彻与落实。此外,对与企业经营关系重大的信息数据资料,应该做好加密处理, 确保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可靠。

2. 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安全与风险控制管理模式

确保企业会计信息化安全,必须完善会计信息化运行模式。首先,在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业务程序管理上,应该建立标准、全面、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业务流程,确保企业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其次,为了避免企业会计信息数据出现泄露或者被恶意篡改等问题的发生,必须强化企业会计信息化操作管理的权限控制。 通过对工作岗位的分工,明确不同管理岗位员工的职责与权限并设置相应的操作管理权限,建立具体细化的保密管理规章制度,确保企业会计信息数据资料的安全可靠。

3、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制度

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制度能够从整体上影响会计工作,控制安全风险。首先,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制度,要对会计岗位进行分类,规定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避免出现越权处理会计数据的现象,强化岗位之间的监督,做到各岗位的权力牵制。职责分离可以增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具体来说可以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设置负责会计处理和会计监督的岗位,负责监管的会计人员对其他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保证每笔经济业务的准确性,如果发现会计操作人员在处理会计数据中存在问题,要及时指出,避免对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处理结果造成更大的损失。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时将不相容的职务分离开,明确界定每个岗位的工作权限。

4. 强化网络维护, 避免病毒的破坏

在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应强化对系统软件运行环境的维护。现阶段的网络安全软件种类繁多,可以择优使用安全防护软件,对系统运行环境进行清理与保护。此外,会计信息系统维护人员应定期做好数据库资料的备份工作,以便于在数据库受到破坏后能够及时地恢复数据资料。

5. 做好各项硬件设施的维护管理

篇11

一、会计信息化风险的浅析

(一)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滞后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发展不均衡,共享信息平台建设与完善是提高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会计信息化发展是会计行业发展需要,现在会计基本都借助于计算机操作平成会计的基本工作,但在会计领域,会计管理比较落后,企业发展不均衡,促使会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比较滞后,在大数据时代不能利用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息存在,资料整理等。

(二)会计信息系统软件本身存在一定缺陷会计利用软件进行常规工作这是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我国会计行业发展比较滞后,与世界其它发达国家有一定差别,会计行业人员之间交流太少,促使软件在设计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具有应用的通用性。会计在应用过程中,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等存在一定弊端,这就给企业应用会计软件进行办公带来一定的风险,会计行业软件更新速度很快,但软件设计的周期长,者就促使会计系统软件在使用过程本身具有一定缺陷,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给会计软件系统带来一定风险。

(三)操作人员的水平偏低我国会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这就给会计系统软件应用带来一定弊端,在会计系统应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多数都是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现有企业会计系统操作人员水平偏低,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是提高会计软件系统高效应用的基本保障,企业要重视会计人员培养,意识到会计人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会计人员培训力度。

二、会计信息化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快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的自主建设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现在企业财务信息交流基本都是靠财务软件的应用,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高了企业之间交流信息,对促进企业合作,企业共同发展提供了平台。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提高了会计信息化发展速度,同时是会计信息化过程中数据处理速度提高和资源搜索困难降低的有效办法。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需要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支持是解决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支柱。

(二)企业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观念观念是束缚发展的关键原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转变观念,注重会计信息化建设,这是提高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现在多数企业都在会计信息化建设,领导要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这是会计发展需要,也是企业发展需要,尤其一些小型企业由于资金等问题,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这也是阻碍企业快速发展根本因素,企业领导必须转变观念,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三、大数据对会计信息化发展方向及趋势的影响

(一)资源共享平台拓展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流,企业的发展需要会计信息化建设,尤其在大数据时展背景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是其中的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资源共享平台拓展也是对管理者决策活动提供支持的关键。同时,为了避免会计信息系统构建过程中信息孤岛的出现,需要资源共享平台的进一步拓展,才能为企业各个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支持。中国的企业要发展,需要走向世界这个舞台,必须加强会计信息化平台建设,能更好的与国外企业合作,提高企业品牌。

(二)会计信息化的成本降低会计信息化建设在人的传统观念中需要很多成本,但在大数据环境下,大大降低了成本,促使会计信息化建设成为可能。在大数据时展背景下,云计算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资金投入。通过实际的资源使用量和资源利用时间来控制成本,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发展成本明显降低,也为会计信息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晓婷.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1).

[2]王力强,李丹.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

[3]车玉生.基于高职院校的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6(01).

篇12

会计信息化系统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

1、信息系统的配置不当造成的风险

对于购买现成软件的企业,如果忽视自身的需要和情况,盲目追求功能先进的产品,容易导致资源浪费,软件适用性降低。反之,过分注重节约成本,购买小公司提供的产品,容易造成软件的质量和后续服务缺乏保证。对于采用自主开发、委托开发的企业,由于技术要求高,会计专业性强,在实际研制中,设计人员不能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及会计准则,从而导致开发出的软件质量下降,安全系数降低。

2、信息系统的人为操作不当风险

目前,我国许多单位的会计人员只是通过短期会计电算化培训上岗,他们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不足,对软件的掌握仅停留在简单操作阶段,而不正确的操作可以引起计算机硬盘的烧毁,数据的丢失,甚至会直接造成信息系统的瘫痪。计算机维护人员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不甚了解,不能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等财务知识融合在一起。缺乏综合技能的信息系统操作人员已经成为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的障碍。

3、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弱化造成的风险

会计信息数据安全性降低。在传统的手工会计环境下,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都记录在纸张上,会计信息的任何修改都会留有痕迹。而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只需录入原始的数据,极易被篡改甚至伪造而不留任何痕迹。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易遵循。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数据处理集中进行,导致职责合并现象严重,一些不相容职务得不到分离,审查、复核等控制机制得不到体现。在信息管理系统中,通过系统权限设置,可以造成数据输入、输出、复核、传送、报表编制等所有工作由一人负责。

管理职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目前尚处于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账务处理系统以输入记账凭证开始,经过计算机处理,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但只局限在财务会计范畴,较少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这种情况下,如果过分依赖信息系统,缺少大量的财务分析工作,会给企业管理者带来决策管理风险。

会计信息化系统管理的应对策略

1、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系统配置、调试及维护的控制

财务软件的配置是建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系统在配置过程中的控制要首先进行领导认可与授权,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各会计岗位人员要参与系统的调试过程,要有严格的验收程序;系统建立后,针对系统硬软件进行的安装、修正、更新、扩展、备份等方面的工作,实施维护工作的控制,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2、重视电算化教育,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培养既懂财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会计复合型人才是我国会计信息化持续发展的根本。人才的培养,须从学校教育和岗位培训上双管齐下。对于在岗的会计人员,应加强继续教育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来适应日新月异的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3、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

安全控制主要包括:硬件及软件安全控制;安全控制及会计档案安全的管理控制。硬件方面,必须保证质量,关键性的硬件设备应采用双系统备份。软件方面,会计软件的修改必须经过权限的控制。网络系统安全方面,必须注意对用户进行权限和密码设置,未经授权,禁止用户自行安装或卸载软件。会计档案安全方面,财务数据必须定期、完整地转储到不可更改的介质上,并要求在指定的数据保管室或指定的场所保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