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传染病范文

时间:2023-03-03 16:07: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村卫生室传染病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要求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的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免疫规划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村村卫生室人员负责本村业务工作及疫情检测,具体分管预防任务,做到层层分工,落实责任到人。根据需要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及应急预案等,同时强化疫情监测,随时动态监测可能发生的疫情,确保了无大疫情的发生。

二、加强培训

我院对全体职工及所有村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开展传染病例会1次,结核病知识培训1次;特别强调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危害,疫情发现及登记管理,随访等工作,掌握治疗原则等,确保发生疫情能及时得到控制。通过培训,加强村医对传染病知识的防治及管理工作。

三、加强宣传

提高群众的防病知识,充分利用村卫生室的健康教育宣传工具,学校及周围群众讲座的方式,大力开展卫生科普知识,特别宣传以防为主的目的,让群众更进一步认识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还利用各种会议等进行有效的宣传。并在我院门前LED屏、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做传染病知识宣传,增强群众的卫生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加强四季常见传染病知识宣传,杜绝传染病的发生。

四、加强监测

每月按照上中下旬的方式对医院门诊登记、住院登记进行传染病监测,查看有无传染病,相关登记是否规范。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进行整改。2019年1月-6月我院共接诊46940人,共登记上报传染病6例,卫生院上报6例、村卫生室上报0例。其中手足口病2例、水痘3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每年不得少于两次次传染病督查工作,共督导1次,要求村卫生室做好疫情监测的同时,开展诊疗的村必须做好门诊登记,发现传染病及时上报,不定期对村卫生室门诊登记进行查询。对督导存在的问题,及时要求村医整改。全年无霍乱等重大传染病发生。

五、重点传染病工作

截止2019年6月底,传染病办公室继续搞好日常结核病管理工作,共计患者11例,其中涂阳患者0例、涂阴11例。搞好重点传染病管理工作;共随访指导手足口病患者33名,流行性腮腺炎2例;处置调查聚集性疫情一例,及时摸底调查,做好消毒防控指导;开展我镇部分学校传染病相关知识讲座,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防控指导;我们对所有发现的传染病病例,都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开展疫情处置工作,把很多传染病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地控制了各类传染病疫情的扩散蔓延,保护了全镇人民的身体健康。

六、存在问题  

1、个别医生工作上不重视,门诊及住院相关登记不完善,不规范,存在缺项、漏项等情况;

2、村医对传染病知识认识不够,不能及时发现传染病,导致传染病得不到有效控制。

3、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老年人对传染病知识认识不够,小孩玩耍时常接触不干净地方,导致小孩患病,防治意识差。

4、对传染病患儿随访力度不够,传染病知识宣传力度不够。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2

一、加强领导、制定计划、完善制度

结合我镇实际,我院制定了2019年临海市白水洋中心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2019年度白水洋中心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公室工作计划、2019年临海市白水洋中心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计划、临海市白水洋中心卫生院2019年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分配方案、临海市白水洋中心卫生院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9年白水洋中心卫生院社区慢性病管理质量控制方案、白水洋中心卫生院参保农民2019年度健康体检计划、白水洋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2019年版)、2019年临海市白水洋镇基本公共卫生全科医生责任服务团队制度、白水洋镇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督查制度。调整了临海市白水洋中心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办公室成员领导小组和公共卫生办公室成员,并对领导小组成员及成员做了具体分工。调整了临海市白水洋中心卫生院提高基本公共卫生理论知识水平实施方案。确保今年全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顺利实施。

二、强化培训、定期督导

2019年我院定期不定期的对本院公共卫生人员和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培训,就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规范、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规范进行了4次培训。并于4月份对村卫生室进行了第一季度白水洋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查,6月份对村卫生室进行了第二季度白水洋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查和上半年度考核,10月份对村卫生室进行了第三季度白水洋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查,11月份对村卫生室进行了第四季度白水洋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查和年度考核,保证了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照计划完成。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019全镇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4607,累计建立电子化居民健康档案100058份,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5.65%,健康档案合格人数58027份,健康档案合格率57.99%,健康档案动态使用人数85682份,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85.63%。为辖区内居民健康体检25160人次,其中65周岁及以上健康体检6205人次。

(二)健康教育

我镇共举办各类健康教育讲座25次,约3166人参加;在街道市场及学校、人口聚集地进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0次,约3235人参加;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17种,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9863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11种,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206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更新10次;个体化健康教育受益9985人。

(三)计划免疫

建证建卡率100%;常住适龄儿童Ⅰ类疫苗接种率均达90℅以上,其中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95.41℅;入学入学托接种证查验率100%;加强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加大流动人口预防接种力度,定期开展漏种排查并及时补种。对辖区内计划免疫疫苗预防接种进行主动监测,全年共发生9起接种异常反应,并进行了积极处理。

(四)儿童保健管理与健康情况

新生儿访视率98.74%;辖区内0-6岁儿童5799人,0-6岁儿童系统管理5552人, 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5.74%;辖区内应管理的 0-36 个月儿童1957人, 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 0-36 个月儿童1165人,0-36个月儿童中医药服务管理率59.53%。

(五)孕产妇管理与健康情况

全镇共有产妇数555人,早孕建册539人,早孕建册率97.12%;孕产妇系统管理538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6.94%;产后访视产妇548人,产后访视率98.74%。

(六)老年人保健

辖区65周岁以上老年人为12350人,在居民自愿的基础上建立了健康档案,并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共建立档案人数12148人,建档率为98.36%。老年人体检数6205人,健康管理6205人,健康管理率50.24%。

(七)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主要是针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9922人,高血压患者管理率42.81%,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人数5954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60.01%,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的高血压患病管理人数4936人,高血压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49.75%;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2312人,糖尿病患者管理率36.14%,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人数1388人,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60.03%,最近一次随访血糖达标的糖尿病患病管理人数1152人,糖尿病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49.83%。

(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日常摸排,并对辖区内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随访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人数467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49.1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人数387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86.77%。

(九)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辖区同期内经上级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并通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肺结核患者26人,已管理的肺结核患者24人,肺结核患者管理率92.31%;同期辖区内已完成治疗的肺结核患者32人,按照要求规则服药的肺结核患者29人,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90.63%。

(十)中医药健康管理

辖区内 6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2350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65 岁及以上居民8855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71.70%;辖区内应管理的 0-36 个月儿童1957人,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 0-36 个月儿童1165人,0-36 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59.53%。

(十一)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1、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登记传染病22例,网络报告的传染病22例,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报告及时的病例22例,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100%。

2、是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辖区居民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3、全年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十二)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管理

我院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在市卫生监督所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从食品安全、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非法行医等工作为出发点,加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对中心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处置,到各村巡查非法行医,排查公共场所单位和个人,结合我镇实际并制订了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巡查、信息收集和报告等工作。上半年协助开展的食源性疾病、饮用水卫生安全、 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计划生 育实地巡查32次。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机构比例为100%。

(十三)各类人群健康体检工作

各类人群健康体检工作于2019年4月17日开始启动,截止11月底,共计体检25160人次,其中60周岁及以上健康体检8419人次,60周岁下健康体检5983人次,中小学生、幼儿园健康体检7158人次,儿童体检1602人次。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镇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虽然有进步,但从考核、督导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管理发挥不到位。特别是部分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配合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量。

(二)是措施不够扎实。各村卫生室虽然都积极地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但督导发现个别村卫生室的工作流于形式,在档案建立、儿保管理、妇保管理、慢性病随访等方面没有进行入户,部分信息自己编造,缺项漏项、缺乏真实性、逻辑性。

(三)是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个别村卫生室宣传栏更新达不到标准要求;健康教育宣传柜宣传资料混乱、不全,质量较差。

(四)是项目总结不及时,培训资料不及时整理; 0-6岁儿童花名册未健全、高危儿漏选、托幼机构指导欠到位、报表存在逻辑问题等;孕产妇部分催诊欠及时、高危漏选、叶酸部分随访欠及时等。

(五)是门诊登记填写不规范、不完整,与诊断有关的传染病项目阳性结果未进行反馈;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完整;未开展辖区传染病报告数据常规分析工作。

五、明年工作安排

全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重点是针对今年督查和考核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抓整改抓落实,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对照日常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紧密结合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力争在年内完成各项公共卫生服务指标。

(二)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各科室要切实加强对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及时分析汇总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确保项目工作全面有序健康发展。

(三)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努力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健康意识。加大对群众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改变部分群众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及国家的相关惠民政策,努力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

(五)加强村医对老年人和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培训。提高村医对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保健知识的理解。

篇3

1、房屋建设面积45-60平方米,有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分开的专用房屋。

2、有3名或3名以上卫生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1名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相当于大专学历)或乡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原则要求有一名女乡医。

3、可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基本医疗服务,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家庭病床等服务;进行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控制、计生指导及疾病康复指导。

4、消毒缸、消毒锅、紫外线灯、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出诊箱、诊查床、药品柜、资料柜、身高体重计、有盖方盘、清创缝合包、各种规格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器、污物桶、健康宣传版及开展中医药服务有关的拨火罐、银针医疗器具等器械设备齐全、完好,并设有电话。

5、管理制度健全,村卫生室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一体化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妇幼卫生管理制度、卫生制度等上墙悬挂。

6、有门诊登记(保存5年)、处方(保存3年)、传染病登记、收入支出账、药品材料账、固定资产账等齐全并记录完整。有辖区行政区划、人口构成等社会资料,有门诊量、月业务收入、家访统计等基本情况资料。有0-7岁儿童计免卡册、儿童系统管理卡片、孕产妇保健卡册、老年及慢性病人家庭档案等业务资料。

7、人员着装整齐,穿戴隔离衣帽,操作规范熟练、诊疗细致,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病历文书书写规范、及时。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未出现过医疗事故。

8、参加并服从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坚持集体性质,与当地卫生院实行统一核算,账目齐全,定期报账。

9、村党支部及村委会支持卫生室工作,群众对卫生室工作满意率达到80%以上。

10、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统一制作的卫生室标牌。

(二)乙级卫生室标准

1、专用房屋面积30平方米以上,诊、疗、观察、药用房可基本分开。

2、有1-2名具备合格资质的卫生技术人员。

3、可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基本医疗服务,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家庭病床等服务;进行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控制、计生指导及疾病康复指导。

4、有不少于7种以上的完好的医疗器械(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紫外线灯、药品柜、出诊箱、清创缝合包、消毒用品、污物桶等)

5、管理制度健全,村卫生室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一体化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妇幼卫生管理制度、卫生制度等上墙悬挂。

6、有门诊登记(保存5年)、处方(保存3年)、传染病登记、药品账目、儿保及妇保的基本材料。

7、人员着装整齐,穿戴隔离衣帽,操作规范熟练、诊疗细致,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病历文书书写规范、及时。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未出现过医疗事故。

8、本村多数干部群众对卫生室工作满意。

9、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统一制作的卫生室标牌。

10、积极参加一体化管理。

(三)、达不到乙级标准,但取得执业资格的卫生室可列为丙级卫生室。无证执业的卫生室由局执法科依法取缔。

二、卫生室级别的评定程序

篇4

(一)创新完善卫生发展“十二五”规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根据省政府《“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2013-2015年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着力抓好深化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几项重点任务。

一是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稳定新农合筹资水平,2014年参合率继续稳定在99%以上,到2015年筹资标准达到450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扩大救治范围,进一步提高终末期肾病、宫颈癌、肺癌、食道癌等20种重大疾病患者保障水平,积极推行大病保险工作。

二是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严格基本药物网上采购结算程序,加强基本药物配送考核评价,建立药品调剂保障制度,提升基本药物管理水平。进一步净化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环境。狠抓非法行医整治,保持对打击非法行医行为的高压态势;狠抓基本药物线下采购行为监管,对村卫生室线下采购药品坚决查处。营造良好宣传舆论氛围。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形式宣传基本药物制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认真执行基本药物目录和新农合报销公示制度;将村支书、村主任、会计、村民小组长等作为宣传重点人群,通过他们的力量去影响更多的人。进一步推进基本药物全覆盖工程,推动实施青阳镇城区一体化管理,实施乡村“六统一”管理和基本药物制度,让城区广大干部群众均能享受到基本药物制度带来的真正实惠。

三是整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模块,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投入。建设包含居民健康档案模块、新农合和职工医保报销模块、医院信息模块、远程医疗会诊等模块组合的区域信息卫生平台,把二级医院并网运行,并与国家、省、市级卫生信息平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从而构建统一高效、资源整合、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四是建设一所县级公立医院和4所乡镇卫生院。坚持公立医院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把公立医院建设成为我县医疗机构的行业标准,包括医疗技术、医德医风等方面,带动全县医疗机构健康发展,促进医疗市场有序竞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多元化需求。让群众有一个参照对比的样本,有更多的选择性,更深层次地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选择中心乡镇建设4所公立卫生院,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建立政府主导的多部门参与管理机制,确保卫生事业良性发展。

建立完善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卫生部门负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的实施;发改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工作,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落实和衔接;财政部门负责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建设等各项资金的筹集和监管,要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人社部门要合理核定村卫生室人员编制,逐年提高工资待遇和补助标准,并负责对接医保相关补偿政策;审计部门负责基本药物制度各项资金审计;物价部门负责制定一般诊疗费标准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监督检查;药监部门负责村卫生室使用基本药物的质量监管,对基本药物进行抽验工作;青阳镇政府负责城区村(居)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免费提供村卫生室业务用房,确保城区尽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三)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一步促进公共卫生均等化。

一是扎实做好公共卫生工作。落实好11类43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及时做好对新增项目“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培训。按序时进度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业务培训、督导和工作量审查工作,对每次督查中存在问题整改不到位或连续二次考核得分在70分以下的卫生院长进行处理。进一步落实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和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等4项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宣传力度来提高居民对项目的知晓率,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工作任务。

二是继续加强传染病防控力度。加强秋冬季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控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强疫情监测,全面落实各项防制措施,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对医疗单位肠道门诊、发热门诊、传染病网络工作的督查,严格贯彻落实相关工作规范要求,确保不发生传染病漏登、漏报和瞒报的现象。继续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手足口病和腮腺炎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定期到托幼机构和学校进行督导,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学校的晨检及缺课上报工作,降低手足口病和腮腺炎的发病率,确保2014年我县不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

(四)强力推进村卫生室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