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6:07: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防踩踏应急演练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017年10月25日,全校师生利用一节课时间,共分三个步骤进行了防踩踏疏散演练。
3月27日是第22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贯彻落实“珍爱生命,牢记安全,学会避险”为主题的中小学生安全日教育活动精神,京山县坪坝镇督学办紧紧围绕安全日安全教育这一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安全活动深入到老师和学生的心中。
一是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各校在3月27日升旗仪式上启动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刊校报等校园宣传载体的作用,大力开展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溺水、防火灾、防拥挤踩踏、防暴恐、防地震、防自然灾害和防网络诈骗等内容的安全宣传教育。举办一次“安全教育活动日”主题班(团、队)会,出一期主题黑板报和手抄报;联系法制副校长和联系民警,开展一次安全法制知识专题讲座活动;同时通过多种途径,联系公安、交警、消防、卫生等部门专业人员到中小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组织师生届时收看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于3 月 27 日 18:00-18:30 在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栏目播出的安全教育日专题节目。立足本校实际,把安全教育日拓展为“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认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继续积极组织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竞赛公益活动,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平台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
二是全面开展预案演练。各校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的要求,结合年度工作安排,根据本校建筑分布、学生人数、楼梯宽度等实际情况,针对火灾、地震、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认真做好演练准备工作,绘制详细的安全疏散路线图,制订周密的演练方案,集中组织实施一次较大范围的应急疏散演练。同时加强对演练的过程监测和数据采集,坚决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烟雾中毒等安全事故;并做好演练的总结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演练中存在的问题,继续修订学校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总体预案及各种常备常用专项预案。
三是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各校认真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深入查找各种安全隐患,如有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以书面形式上报镇督学办。加强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记录,对于已经整改完的安全隐患要及时销号。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校园及周边交通和治安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四是推动落实监护人责任。各校密切家校联系,通过校讯通、微信、QQ群、召开专题家长会、开展教师家访活动等多种方式,告知家长认真落实监护人职责,切实承担起学生脱离学校监管后的看护责任,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确保孩子离校后有人管。
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为核心,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以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坚持“三贴近”(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师生)、“三面向”(面向基层、面向校园、面向师生),创新形式,注重实效,促进学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安全责任,普及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素质,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主题
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
三、活动时间
2013年6月1日至30日。
四、组织领导
市教育局学校安全综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组织领导。
五、主要活动内容
(一)营造宣传氛围
从6月1日起,各校在校门口悬挂安全生产宣传横幅,校内有电子屏幕的学校,要滚动播放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在宣传栏张贴安全知识挂图,积极营造安全生产月氛围。
(二)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1、开展学校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各县(区)、各学校要结合本单位安全特点,突出交通、溺水、消防、食堂食品卫生、接送学生车辆、学校门卫管理等重点,加强师生安全教育。采取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事故反思会、主题班队会、安全宣誓、签名和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深入剖析各类事故案例,分析原因,总结教训,举一反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防溺水、防踩踏、防雷电、防火、防震、防食物中毒、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常识,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项活动。各校(园)要加大防溺水宣传教育力度,学校电子屏要滚动播出预防溺水宣传教育的标语,校园内要有防溺水固定宣传牌、固定宣传栏,各班至少举办一期防溺水黑板报,坚持每天放学开展“课后一分钟”安全提醒教育制度。建立提醒家长履行监管责任制度,通过家长会、印发《致家长一封信》、家访、家校联系卡、短信、电话联系、签定承诺书等多种形式,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在节假日前落实对学生家长监护责任进行一次再告知,反复提醒家长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各学校在放假期要制定“学生暑期安全大家访”活动方案,并落实到位。做到有家访宣传、联系记录,有家长反馈承诺;做到全覆盖,切实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积极参与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积极组织参加以“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为主题、以多媒体为表现形式的2013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广泛动员,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次竞赛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普及和宣传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精心组织安全教育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6月17日至6月23日为安全教育应急预案演练周。各学校在扎实抓好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要针对交通、溺水、火灾、拥挤踩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地震、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雷击等气象与地质灾害事故发生的规律与特点,结合本学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安全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开展紧急疏散和逃生演练,不断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防范能力,切实提高全体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各学校要在活动期间开展一次安全隐患地毯式排查,全面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和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及薄弱环节,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进行彻底整改和消除,切不可侥幸,确保学校安全万无一失。
(六)开展责任落实专项督查活动
在活动期间教育局“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将对学校(幼儿园)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促各校(园)进一步落实责任,夯实学校安全工作基础。
六、工作要求
二、工作措施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建立全面覆盖、标准明确、职责清晰的制度体系,落实全员参与、专兼结合、一岗双责的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安全工作例会制度,严格执行校园安全事故即报制度,落实安全工作定期检查制度,形成隐患排查整改长效机制,建立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学校安全工作考核奖惩、事故责任追究机制等。
(二)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各学校幼儿园要健全机构、配齐人员,进一步厘清责任,编制责任清单和各项安全工作要求,建构点、线、面高度衔接无缝隙管理网络,统一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用表,确保校园安全事事、时时、处处有人抓、有人管。全方位地做好校舍安全、设施设备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寄宿安全、活动安全、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内部治安保卫、防溺水、防踩踏、安全卫生教育与安全演练等校园安全工作。
三、主要工作
1、加强学校“三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校园安全保卫,以《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为标准,深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人防、技防、物防建设。
2、强化交通安全教育。一是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增强自护意识。二是继续实行学生放学路队护送制度,成立“护校(园)队”。三是联系交警部门,在放学这一时段,增加警力维持学校门口路段的安全秩序,确保学生放学安全。四是继续加大学生骑乘车上、下学管理。禁止十二岁以下儿童骑自行车上学,禁止学生骑机动车上学,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五是向学生家长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3、强化校车安全管理。按照《湖北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职责。每学期开学前对校车集中开展一次大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对问题车辆进行检修或停运;规范校车档案建设,明确学校、学生、家长以及随车照管员、驾驶员职责,落实校车安全检查及维修保养登记,落实中小学生上下车记录台账,建立校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认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师生、家长及校车驾驶人员、随车人员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
4、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加强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并确保完好有效。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开展灭火疏散演练。强化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5、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长效管理和风险评估与应急预警机制。建立安全工作日巡查、周检查、月总结的制度,对一般隐患,组织力量立即整改,对较大隐患学校要讨论确定整改方案后规范组织实施,对重大事故隐患要组织风险评估,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制度,实行挂牌督办和公告制度,确保各类隐患整改率100%。所有隐患在整改完成前,必须立即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并对师生进行预警,防止隐患程度加深,风险加大,对学校无力整改的隐患要及时上报,并提出建议方案。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灾害预报并通过适当方式向师生预警。
6、加强对危化品的管理。严格规范执行购买、储存、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和落实出入库核查登记、双人双锁保管制度;建立完善的购买、发放、领用、废弃物处置等流向记录,严防剧毒及危险物品的流失。
7、加强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制定学校安全法制教育活动计划,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广泛开展法制讲座、法制报告、法制咨询,牢固树立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三月份最后一周星期一)、“5.12防灾减灾日”、“11.9消防宣传日”和“安全生产月”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要确保安全教育课程开设率、学生受教育面和课时落实率都达到100%。认真组织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把安全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8、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制定并落实预防、控制传染病、食物中毒和防投毒的各项措施,建立学生缺勤报告制度。发现传染病个例及时隔离,通知家长并按程序报告卫生、教育等部门,防止疾病流行。指定专门人员负责食堂、学生超市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范。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量化分级考评及A级食堂创建。
9、积极开展随机性安全应急演练。结合学校实际,落实各类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工作机制和校园救助系统,定期开展安全演练,确保师生临危不乱。一是充分认识火灾、地震、暴力入侵、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随机性和危害性。在扎实搞好每月一次安全演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应急宣传教育与培训,使预案各岗位人员熟悉工作流程和方法,并指导学生获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能力和教职工应急管理能力;二是在定期开展暴力入侵、地震避险、防拥挤踩踏、消防逃生等演练的基础上,通过开展随机性演练,切实增强师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协调联动应急防控机制,确保演练安全,真正做到“预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