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6:07: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外,其它高校培养的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即使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但今后能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视这一事实,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不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质出发,目标贪大、求高,培养方案照抄、照搬重点高校。其结果是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比重小。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1.3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创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有些学校则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2.1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比如,可开设“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仅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由来与演变,跟踪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而且要注重针对性的深度的区域研究。如,关于美国这一区域的研究,应了解美国经济、政治,美国文学,美国建筑等。因为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情况。
2.2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
而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体现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就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实践发展和外向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需开设的实务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品包装、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合理的课程结构应该是经济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务性专业课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的关系,而不是过去那种3:2:1的关系。
2.3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2.3.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3.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2.3.3科学设置学期大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
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调研方法,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2.3.4细化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做到分段实施,循序渐进。
使教学模拟性实验、专业实战性实践和专业综合性实训三个环节能环环相扣、有机结合,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胡俊文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教育部办公厅2001年9月3日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而在我校众多的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应实施、最能实施双语教学。
一、双语教学定义
在英文中,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及Two languages,译成汉语即为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在其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中。而在《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中将双语教学定义为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而通过教学和环境,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在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后,能代替或接近母语水平。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指用一门外语(目前绝大部分为英语)作为课堂用语进行除外语学科以外的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学。
我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具备较强的汉语专业知识,相比之下,相应的专业方面英语能力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创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英汉双语教学情境,从专业词汇入手,更有利于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方面的交流、洽谈。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征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以培养有国际视野、能在进出口贸易公司、金融投资机构、跨国企业等从事国际贸易的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本专业的学生不仅要通晓本专业的基本学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新近的发展与成果,而且还应能熟练掌握一种外国语言(以英语为主),能够与外国厂商交流和谈判;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
教育部公布近两年本科招生、毕业生就业情况表明,国家机关接收最多的专业、金融单位接收最多的专业、三资企业接收最多的专业、出国最多的本科专业、自主创业最多的专业中都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勿庸置疑,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毕业生必然会备受重视。
但同样是该专业的毕业生,在我校的实际情况却是学生的就业前景并不十分乐观。究其原因,应该说主要还是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标准,特别是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正在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就业。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特点
目前,许多院校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列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是由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政策变化紧密结合而成的综合,尤其要注重对国外进、出口政策的密切追踪。而学生只有对专业知识与英语有准确地掌握,才能做到对此方面运筹帷幄。而双语教学又具有综合性、专业性、实用性、实践性等特征。通过该课程的双语学习,一方面学生会掌握扎实的理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写作、交流能力,为以后学生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三)外界因素驱动
1.目前,我国与世界各国国际交流更加频繁,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而具有产品出口资质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而此时,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只是掌握扎实的(汉语)专业知识应当说毫无竞争力可言。一名合格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应当是具备扎实的英、汉专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双语教学开展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急切的。
2.近几年,用人单位对相关专业学生要求条件越来越高,只是能拿出英语六级证书是不够的。许多用人单位在面试时开始注重学生运用英语熟练表达专业知识、用英语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只是采用中文进行知识讲解,客观中使专业与英语知识脱节,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用英语处理国际贸易业务的能力,因而无法适应企业的要求。
而在此情形下,选择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进行双语教学,进而不断将其他专业课中引入双语教学,不仅会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也能增强学生的相关知识英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用英语自由地表达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自身对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要求。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过《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等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好,应该说具备专业知识和双语学习的基础。
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双语教学效果提高的对策措施
(一)对学生进行细分
在进行双语教学尝试之初,可以将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加之考虑师资情况,建议对英语好的学生实行双语教学。等条件成熟,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实际情况进行分班、分层双语授课。对外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教授是以外语为主,汉语为辅;对外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采用汉语为主,外语为辅。
(二)选取适宜的教材
目前,在双语教学的建设过程中,教材应该说已成为瓶颈问题。对于该课程而言,市面并没有有针对的双语教材出售。为了弥补不足,一方面我们可选用原版外国教材,或者教师可选用国外高校的网上课程资源。
(三)加强师资培训
目前,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任教师大多具有硕士学位、年富力强,英语水平较高,具有了讲授双语专业课程的能力。同时,系、院应当加强对相关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教师能不断受到鼓舞、激励与鞭策。
参考文献:
[1]关键.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中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5):196-197.
[2]张建平,俞惠.对当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1):97-99.
基金项目:国际贸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编号:Z1317)和西安翻译学院民办高校《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建设(项目编号:J12A08)的阶段性成果。
2013年教育部推出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重要文件,明确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即1999 年升本的地方院校将需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使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西安翻译学院作为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成为其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的迫切需要。
国际贸易属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都认识到专业实践教学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其实践能力。目前大多数院校主要通过购买和使用国际贸易模拟软件来搭建校内仿真模拟平台,即运用相关的外贸实务模拟软件,在实训机房完成各个外贸环节的操作训练。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现状
西安翻译学院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室自2006年成立到现在,实训课已经进行了8年,在院领导和各位一线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效果较为突出,以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的操作环节、技巧为基础引进的世格SimTade、浙科进出口报关等外贸软件平台,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程序、环节及做法。较之国际贸易专业理论课,学生更愿意在机房上机进行操作,这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改进了教学效果,还调动了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的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这类模拟平台大多以虚拟的某笔具体业务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业务操作,学生只是按单一的流程去完成相关操作,无法反映真实业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此外,很多软件忽视了学生外语能力的锻炼,这与我校正在全面实施的、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的“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或“专业+英语+现代化技能”的教育模式相背离。
可见,机房加软件的实训室构建模式和训练方式已经不能真正达到外贸实训要求,严重脱离了企业外贸业务的实际情况,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环境的实际处理能力,因此,正值转型这一大好契机,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改革势在必行。
POCIB的教学理念
POCIB(Practice for Operational Competenc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是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的英文缩写,在模拟国际贸易基本流程的体系中涵盖海关、银行、外管局、船公司等14个外贸相关当事人,来自10个国家27大类共115种随时间动态变化的产品及48种不同的流程组合。POCIB旨在通过体验式学习的科学方法,帮助学习者在短期内全面体验国际贸易企业运作的过程,其主要特色在于将实训室单一、静态的实训操作动态化。西安翻译学院从POCIB大赛开始举办到现在,已经参与了两届大赛,我校学生先后获得了团体二等奖和特等奖的较好成绩,参与其中的学生对POCIB大赛有着很深的感触,学生在面对风险、承担责任、亨受收获与失败的体验中,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自我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学习不再停留在枯燥的贸易实务理论上,而是在外贸业务的竞争与竞技中掌握外贸业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上。
基于POCIB的国贸实训课程改革思路
我们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教学有特点”作为进行国际贸易课程改革的基础和落脚点,即在充分体现我校外语特色的氛围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外贸综合业务技能。
1.改善实验室条件,构建仿真实训教学体系
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良好的实验条件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环节兴趣的基本因素,应进一步整合实验室资源,完善实验室建制,加大软件的引进力度,以适应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同时积极筹措实验室建设经费,建立科学的经费投入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仪器设备共享共用、实验室开放等工作,提高实验室综合管理水平。
本着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真正做到与外贸实践接轨,我们构建了基于POCIB的仿真实训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涵盖整个国际贸易的实训环节,通过打造专业认知平台、基础实训平台、综合实训平台和职业平台获得专业认知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和职业能力,让学生从“市场调研”、“预算”、“寻找客户”到磋商谈判、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直到完成业务后的退税、订单管理、客户维系等得到完整的业务流程体验训练。通过搭建高度仿真的谈判环境、业务履行环境、电子商务环境等多层次、立体化的模拟实习环境,体现出真实外贸实务的场景的氛围和空间感,在模拟训练中体会实战的乐趣和体验锻炼学生的谈判与应变能力,订单管理能力、处理纠纷能力、客户管理能力。通过问题处理过程的真实参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实际处理问题的技巧,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1:国际贸易专业仿真实训体系
2.根据POCIB优化教学课程安排,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通常的课程讲授中,教师一般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讲解贸易实务的知识。学生的理论性增强了,但直接造成贸易流程的分割,他们知道租船订舱、办保险、报关、报检等具体事宜,但是对整个贸易流程的把握有所欠缺。在授课中,可以将 POCIB 的流程体系穿插在日常实务和单证的讲授过程中,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在对各种贸易术语和结算方式讲解完成后,通过一个具体的贸易流程将这些知识囊括进来,专门练习贸易流程。无论是贸易实务、单证操作还是国际结算,POCIB 对这些课程都是一个综合性的总结,通过POCIB的试用账号,让每一个同学有机会去进行网络操作,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对其学习能力、跟单能力、业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培养方案应随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需要真正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调整课程体系,合理安排专业特色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基础课等授课学期和先后顺序,比如我们还发现通过参与POCIB大赛,学生在交易磋商环节书写函电能力比较薄弱,就需要将外贸函电提前至大赛的前一学期,平时加大实习实训的课时量,提高专业的系统性和实用性,通过课程、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调整,理顺从理论到实践的脉络,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开展双语教学,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国际贸易专业属于外向型专业,课程中运用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英文听、说、读、写等能力,从而为培养外向型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平时实训及两次参加POCIB比赛的经历我们也得出英语水平的高低对实训效果有实质影响,实施双语教学能提高国际经贸人才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助于培养出既懂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英语的竞争型人才。
国贸实训课顺利开展的关键在于过硬的教学师资队伍,作为中国民办高校的佼佼者,西安翻译学院一直把“与世界接轨,创东方哈佛”作为宏愿,近几年来从全国各大高校引进大批青年教师,在校的青年教师已经占到全部教师的半壁江山,他们年轻,他们有活力,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他们渴望能够得到相关的培训,可以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兼职或任职,或者参与技能大赛,专业技能大赛表面上看是对学生进行考核,但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也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同时,聘请经验丰富的外贸业务人员来担任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专门负责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实习,以强化其国际贸易的实战能力。对拟开设双语教学的教师通过国外访学,引进较为先进的案例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等提高双语师资的存量和双师型教师的存量。
此外,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训教学开展的成功与否同样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包括校园语言环境的建设、大量的资金的配套、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等,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不断的摸索不断提升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专业实训水平,达到培养学生的外贸综合业务技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汝根:《基于POCIB的国贸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第10期,第158-160页。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致力于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培养具有较强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知识,具备较强外销业务、报关货代、跟单报检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具有“重诚信、能吃苦、善沟通、会经营”的职业素养和成长潜力,能够在涉外企业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操作与管理、市场调研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外向型企业,如外贸企业、生产型进出口企业、报关企业、国际货运企业。其毕业后的初步就业岗位是外贸业务员、报关员、货代员、单证员等,今后的职业升迁岗位为外贸业务主管、经理等。
为紧扣国际贸易“一专多岗”的人才需求特质,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基础素能和核心素能两个教学模块,在这两个模块中每个板块均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和素能目标设计,《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属于核心素能模块。
一、《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定位
《国际货运实务》是实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同时也是国际货代员资格考试的“双证”融通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熟悉并理解我国对国际货运的管理;2、掌握国际货运业务运作流程
(二)能力目标:1、能熟练掌握与海关、商检、税务、外管、银行、保险等有关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2、能熟练掌握各类业务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流程;3、能熟悉各种业务单证,并能正确填写、处理、递交;4、能具有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能吃苦;2、讲诚信;3、善沟通;4、会经营
《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应本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按照“课程、证书、岗位”三位一体的模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邀请国际货代业务专家对国际商务专业所覆盖的业务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以国际货代业务员岗位为核心,以国际货运实际操作为主体,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采用业务流程引导教学进行的方法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知识体系,训练职业技能,发展职业能力。
二、《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教学内容
《国际货运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均选自课程标准,内容的选取立足于学生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基础知识、操作实务、基本业务技能。
以上教学内容应根据货代一线操作实践分成若干工作情境,每一情境设计明确的工作任务,如在国际航空货运业务情境中明确办理国际航空进出口业务、填制国际航空货运单据工作任务。每个情境的授课与实训围绕工作任务展开,工作任务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和技能,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就围绕这一任务传授专业知识,训练学生的能力、技能,授课的效果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效果来评价,提高授课内容的操作性,增强授课内容的针对性。
这门课的教学重点是相关货运单证的缮制、各种费用的计算、业务流程的操作,难点在于业务流程的操作和业务纠纷的处理。难点的解决办法是先把单证的流转各个击破,然后再模拟整个进出口流程操作,同时通过典型、适用的案例分析学会纠纷处理。
三、《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职高专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可塑性较强,喜欢表现。因此课程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职业能力和实践操作并重。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习题训练法等。
以“海运出口货运业务”教学单元为例。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国际货运出口业务运作流程;
2.能力目标:1)能熟练掌握与货代揽货相关的业务技能;2)能熟练掌握在线订舱、在线货运跟踪技能;3)能熟悉各种相关业务单证,并能正确填写、处理、递交;4)能具有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
3.素质目标:1)能吃苦;2)讲诚信;3)善沟通。
主要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
(二)教学过程
1.教学相关图片展示:海运集装箱货运出口业务流程图和相关单证展示。
2.先导案例-一个典型海运集装箱货运出口业务(工作情境)。布置工作任务:1)建立货运委托关系。包括开发客户(方式与渠道)、接受货主询价、查找指定航线船期、运价、计算海运运费、业务洽谈与签单;2)预订舱位与确认订舱,包括网上订舱、D/R十联单的缮制与流转;3)做箱:提箱、装箱与还箱操作,EIR、CLP的缮制与流转;4)报关:申报-缴税-配合查验-放行(互动式教学);5)提单确认与签单及提单、核销单等讲解的发放(强调B/L的缮制要点);6)海上货物运输的跟踪(在线)。教师应先进行操作示范、讲解和知识归纳,之后再提供新案例,指导学生完成上述6个工作任务。最后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掌握整个出口业务操作流程。
在授课过程中应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增大课堂信息量的同时,使得理论、实践教学直观易懂。同时应利用校园网络、仿真模拟软件等进行仿真训练,让学生体会货代业务的真实操作过程,进行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群、飞信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
四、《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实施保障
以上课程设计的实施需要一支凝聚力强、团队协作精神好、教学整体素质高(具有赴相关企业挂职工作经历)的教学团队保障。课程组教师应通过定期教研活动、互听课、外出培训、挂职等共同提高团队教学水平。同时,所在学院应拥有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且开放度高,共享性好,学生能够经常性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应配备多媒体教室和先进的投影设备,使得任课教师有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搭建交互式学习中心平台,平台上有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料。所有网上资源对外开放,无条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上网学习;应有仿真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并有专人维护和管理。
课程组教师还应和校外货代业务专家共同制定《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标准,共同开发多媒体课件、习题集、案例集。同专业同层次统一授课计划。同时以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规划教材《国际货运实务》为核心教材,全国国际货代员执业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国际货运理论与实务》为指导教材。在单元、情境、任务的编排,知识点、案例等的设计上,均充分体现出切合实际并服务考证。
五、《国际货运实务》课程评价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各占50%,过程性评价的内容主要针对岗位要求设置,结果性评价内容主要针对国际货代员考证设置。教学内容安排中各工作任务都按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比例计入过程性评价。
六、本课程特色与努力方向
本课程的特色体现在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三个特点。首先,开放性体现在本课程的双元建设主体,是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货代业务专家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其次,职业性体现在课程培养定位于国际货代员职业人和以国际货代员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最后,实践性体现在课程内容以国际货代员工作过程与任务和以国际货代员职业素能为本位。
《国际货运实务》课程要努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一步优化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和教学内容,完善工作任务设置,充实网上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组织效率;要通过与往届从事货代工作的学生就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进行不断交流,力求在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案例教学内容应在现有基础上,覆盖更多的行业和领域;同时教师应不断地深入企业第一线进行调研,把企业鲜活的案例融合到教学中,使课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彭娟,万守付,胡凌.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货运实务》课程设计[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02期.
[2]刘轶,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时代经贸,2012年第13期.
[3]刘春月,高职院校《国际货运》课程教学设计[J].经济师,2010年第10期.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外向型企业,如外贸企业、生产型进出口企业、报关企业、国际货运企业。其毕业后的初步就业岗位是外贸业务员、报关员、货代员、单证员等,今后的职业升迁岗位为外贸业务主管、经理等。
为紧扣国际贸易“一专多岗”的人才需求特质,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基础素能和核心素能两个教学模块,在这两个模块中每个板块均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和素能目标设计,《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属于核心素能模块。
一、《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定位
《国际货运实务》是实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同时也是国际货代员资格考试的“双证”融通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熟悉并理解我国对国际货运的管理;2、掌握国际货运业务运作流程
(二)能力目标:1、能熟练掌握与海关、商检、税务、外管、银行、保险等有关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2、能熟练掌握各类业务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流程;3、能熟悉各种业务单证,并能正确填写、处理、递交;4、能具有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能吃苦;2、讲诚信;3、善沟通;4、会经营
《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应本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按照“课程、证书、岗位”三位一体的模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邀请国际货代业务专家对国际商务专业所覆盖的业务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以国际货代业务员岗位为核心,以国际货运实际操作为主体,按照高职学生本文由收集整理认知特点,采用业务流程引导教学进行的方法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知识体系,训练职业技能,发展职业能力。
二、《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教学内容
《国际货运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均选自课程标准,内容的选取立足于学生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基础知识、操作实务、基本业务技能。
以上教学内容应根据货代一线操作实践分成若干工作情境,每一情境设计明确的工作任务,如在国际航空货运业务情境中明确办理国际航空进出口业务、填制国际航空货运单据工作任务。每个情境的授课与实训围绕工作任务展开,工作任务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和技能,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就围绕这一任务传授专业知识,训练学生的能力、技能,授课的效果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效果来评价,提高授课内容的操作性,增强授课内容的针对性。
这门课的教学重点是相关货运单证的缮制、各种费用的计算、业务流程的操作,难点在于业务流程的操作和业务纠纷的处理。难点的解决办法是先把单证的流转各个击破,然后再模拟整个进出口流程操作,同时通过典型、适用的案例分析学会纠纷处理。
三、《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职高专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可塑性较强,喜欢表现。因此课程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职业能力和实践操作并重。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习题训练法等。
以“海运出口货运业务”教学单元为例。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国际货运出口业务运作流程;
2.能力目标:1)能熟练掌握与货代揽货相关的业务技能;2)能熟练掌握在线订舱、在线货运跟踪技能;3)能熟悉各种相关业务单证,并能正确填写、处理、递交;4)能具有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
3.素质目标:1)能吃苦;2)讲诚信;3)善沟通。
主要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
(二)教学过程
1.教学相关图片展示:海运集装箱货运出口业务流程图和相关单证展示。
2.先导案例-一个典型海运集装箱货运出口业务(工作情境)。布置工作任务:1)建立货运委托关系。包括开发客户(方式与渠道)、接受货主询价、查找指定航线船期、运价、计算海运运费、业务洽谈与签单;2)预订舱位与确认订舱,包括网上订舱、d/r十联单的缮制与流转;3)做箱:提箱、装箱与还箱操作,eir、clp的缮制与流转;4)报关:申报-缴税-配合查验-放行(互动式教学);5)提单确认与签单及提单、核销单等讲解的发放(强调b/l的缮制要点);6)海上货物运输的跟踪(在线)。教师应先进行操作示范、讲解和知识归纳,之后再提供新案例,指导学生完成上述6个工作任务。最后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掌握整个出口业务操作流程。
在授课过程中应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增大课堂信息量的同时,使得理论、实践教学直观易懂。同时应利用校园网络、仿真模拟软件等进行仿真训练,让学生体会货代业务的真实操作过程,进行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群、飞信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
四、《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实施保障
以上课程设计的实施需要一支凝聚力强、团队协作精神好、教学整体素质高(具有赴相关企业挂职工作经历)的教学团队保障。课程组教师应通过定期教研活动、互听课、外出培训、挂职等共同提高团队教学水平。同时,所在学院应拥有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且开放度高,共享性好,学生能够经常性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应配备多媒体教室和先进的投影设备,使得任课教师有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搭建交互式学习中心平台,平台上有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料。所有网上资源对外开放,无条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上网学习;应有仿真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并有专人维护和管理。
转贴于
课程组教师还应和校外货代业务专家共同制定《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标准,共同开发多媒体课件、习题集、案例集。同专业同层次统一授课计划。同时以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规划教材《国际货运实务》为核心教材,全国国际货代员执业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国际货运理论与实务》为指导教材。在单元、情境、任务的编排,知识点、案例等的设计上,均充分体现出切合实际并服务考证。
五、《国际货运实务》课程评价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各占50%,过程性评价的内容主要针对岗位要求设置,结果性评价内容主要针对国际货代员考证设置。教学内容安排中各工作任务都按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比例计入过程性评价。
一、会计学课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的角色定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读懂会计报表、根据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是对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此,我国将会计学列为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非会计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对于国贸专业学生来说,其培养目标与会计专业学生是不同的。国贸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则要求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国贸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重点放在对外贸易业务上,因此对其开设会计学课程的目的应该是“懂会计”,运用会计信息为其专业服务,而非“做会计”。即会计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能站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会计核算方法,了解会计信息的编报,能解读有关财务报表,建立会计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理念,具备应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课程教学常见的问题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本文借助于问卷调查,探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调查的对象为湘南学院经济管理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及教师。问卷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调查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及学习目的;二是调查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满意程度,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满意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9份,回收率84.5%。
(二)调查结果统计情况
1.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及学习目的的统计分析。
表1 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及学习目的调查统计情况
从表1的结果显示: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是不了解会计学的,但并不影响大多数学生对会计学这门课程的兴趣,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该课程。结果还显示,很多学生不了解国贸专业与会计学的关系,因此,这就要求应课教师掌握国贸专业的一些学科知识,并在开始时,介绍一些国贸专业与会计学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会计学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不想成为会计从业人员,这与对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2.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调查统计情况。从表2的结果显示:对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够丰富,教学手段比较传统。但学生更多喜欢案例教学,喜欢老师与学生互动,喜欢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可能也是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的原因之一。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国贸专业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程度。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看,大部分学生对会计学课程是感兴趣的,仍然有高达17%的同学学习兴趣不高,他们认为:我学的是国贸专业,将来不做会计,“我为什么要学习会计?”、“学习会计这门课有什么好处?”、“学习会计可解决什么问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2.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合理。目前会计教师对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的认识模糊,对会计知识与国贸专业的内在联系也认识不清,以至于教学内容安排也不合理,他们认为,只需要像教授会计专业学生那样,从会计的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再到如何登记账簿,如何编制财务报告等。像这些抽象概念、复杂的帐户对应关系容易引起国贸专业学生的抵触情绪。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在了如何“做会计”上,而财务报告这一部分内容所用的时间有限,也没报表分析的内容。由于国贸专业学生是会计息的使用者,而非生产者。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是与国贸专业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求不相符合。
3.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方法失当。通过对会计老师的访问,大部分会计学教学现在仍然是“粉笔+黑板”,其优点可以对学生不懂或疑难的地方通过板书进行说明,缺点是难对会计核算图、账表、实物等内容做详细介绍。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有91%的同学认同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会计本身是一门技术性比较强的学科,且具有高技巧的操作性。然而现大多学校针对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一味“填鸭式”灌输会计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实际案例较少,且没有安排实践操作课时,使学生感到会计高深莫测,从而产生畏难情绪。
三、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特性的改革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高低是决定学生主动学习还是被迫学习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学习效果好坏的核心。因此,教师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白国贸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为什么要开设《会计学》这门基础课,并让学生意识到在一个外贸企业里工作,看懂财务报告对自己将来的工作会有多大的帮助,使他们明白只有在掌握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后,才能创造性地应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决策,才能成为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国际商务高级专门人才。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把会计知识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和热点问题相联系,让学生感悟到会计问题在日常生活的存在和学习会计知识的实用性,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在本次课结束后,出一些与下次课的内容相关联的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等到下次课开始是要求学生回答。这样可激发学生的答疑兴趣,并产生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
(二)明确教学目的,优化教学内容
会计的目标是为经营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是未来的企业管理者,应具备运用会计信息进行控制和决策的能力。所以说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懂会计、能运用会计信息为其专业服务的人才。因此只有将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育目标与会计学专业教育目标区分开来才能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有别于会计专业课程,满足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需要。
在教学内容上要结合国贸专业的专业特点,对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笔者认为,对国贸专业应设置两门会计必修课,即《会计基础》和《外贸会计》。《会计基础》课程应该是《会计学原理》和《初级会计学》的结合,从而形成《会计基础》课程。其内容具体应包括:第一章绪论:介绍会计的概念、特点,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等会计基本知识。第二章会计循环:介绍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凭证和账簿、试算平衡、结账进行介绍,使学生初步熟悉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第三章结合专业特点的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从国贸专业的特点出发,介绍用借贷记账法对各行业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中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第四章财务报表及分析: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使学生加深对各种会计报表的认识。着重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分析三大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使学生树立会计报表分析整体性、综合性的观念,在理解财务报告编制的基础上,看懂各大企业的会计报表。
(三)改进会计学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由“黑板+粉笔”转变为“案例+多媒体+板书”。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加入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集声音、画面、文字等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和理解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编制程序和方法以及如何分析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具体的经营决策,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演算时可以在黑板上即兴发挥,具有多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可以达到学生与老师互动的效果。也一定避免运用屏幕替代板书,并不代表真正的多媒体,这种方式在授课时无法与学生进行交流,难以掌握教学动态,仍不能根本改变灌输式教学。
2.财务报告导入式教学法+案例教学。首先,在会计学课程开始时首先以多媒体方式向学生展示某一外贸企业主要的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简单介绍会计报表的及附注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经济信息,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决策提供依据,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的载体,让学习了解财务报告在会计学中的核心地位,理解会计与他们专业的关系。接下来介绍会计报表编制原则及理论依据,包括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会计理论。
其次,概述各个报表项目(即会计科目)的含义、及确认与计量。并阐述各个报表项目与会计要素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确会计报表项目所表示的经济含义。
再次,给出一个企业某一期间的实际发生业务,并进行借贷复式记账后,教授学生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完成账簿的登记,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老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评,让学习深入了解会计报表的形成过程,加强对报表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最后,是会计报表分析,重点介绍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也可以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有重点地进行某些内容的分析,更好地满足其专业需要,提高运用会计信息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
(四)优化会计学教学师资队伍
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随着新的准则体系的出台,对会计教师的知识更新和知识跨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但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更新,不断充实自己,而且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了解相关学科的内容,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但同时,对于国贸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会计教师,还必须必须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教学。针对这些情况,高校应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走出校门,用一定的经费支持教师进修学习。学校还可以派送教师到涉外的企事业单位直接参与企业会计核算,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芳,万文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基于华中农业大学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2009年1月(上)
[2]邓尚华,龚建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 会计之友.2010 年第2期
[3]刘晓英.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需求分析及改革设想.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年
[4]张臻.财务报告导入式――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2月
【中图分类号】H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251-02
1 问题的提出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
再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外贸岗位技能的变化,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外贸岗位实践能力的形成日益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尤其是高技能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高技能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并逐步取代工业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产业中心。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如美国近5年有7 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 000多个职业岗位。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2007年的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8%),同比增加19.5%,首次超过美国的11,63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符合各类企业的多重需要。
3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上述三种需要,结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根主线、” “两个强调、”“三个突破”、“四个加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语言、写作、数理、计算机和哲学等基础知识技能为重点,基础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应适当加强,特别是应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应以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并应当适度拓宽其口径,应选择关联性、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强的,淘汰较弱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口径不宜过窄,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贸易学和计量学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口径可适当放宽,并增设一些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择业机会;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专业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知识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取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我们适当提高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哲学的授课学时;在关联课程中,舍弃了《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课程,增设了《投资理论与实务》,并把《会计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等课程重构为《会计原理与实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并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整合到《国际贸易学》中,将《WTO概论》重构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增设了《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含前沿理论、前沿政策和前沿实践)和《反倾销知识》等课程,以支撑该专业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前沿动态和应对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商品学》、《商务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国际经贸地理》、《经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增加了《通关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与保险》、《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必修课程的授课学时;在选修课中,我们增设了《中外文化比较》、《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人文知识课程和《创新方法论》、《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国际贸易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参见图1)。同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比较,该整合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合课程体系设有基础、关联和专门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4∶3∶3优化为3.6∶3.1∶3.3。每个模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它与其它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
(2)整合课程体系不是针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某个具体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国际贸易这个专门的行业岗位群,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
(3)整合课程体系设有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各层次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5∶4∶1优化为4∶3∶3,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渐次提高各种能力;
(4)整合课程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兼顾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都有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基础课程模块中,有英语交流、计算机应用、公关协调和计算机应用等技能的训练,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相关证书;在关联课程模块中,有会计实务、管理实务、金融实务、投资实务等技能训练;在专门课程模块中,有进出口业务、国际电子商务和国际市营销等技能训练,而且每种类型的专业技能训练又设有若干技能实训项目,如进出口业务技能又分为国际商务流程模拟操作、通关实务操作和外贸单证操作等技能实训。整个课程系统的专业技能实训都与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并与相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能力实现对接。
(5)整合课程系统是开放的,具有专业拓展的灵活性,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课程、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基础上,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的不同类别知识技能课程,以适应外贸行业不同岗位就业的需要,或适应向相邻职业岗位升迁的需要。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7-0129-03
哈佛商学院在20世纪初将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 Teaching)应用于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后来被医学、行政管理、国际关系等学科教学领域广泛采用。近三十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空前旺盛,案例教学法在一些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运用案例教学的意义
(一)在新形势下更好地适应外经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一直保持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1980—2001年间,中国外贸依存度从12.5%提高到45.3%,2002—2012年间中国外贸依存度平均达到54%。相应地,被《2013全国进出口公司名录》收录的主要进出口生产和贸易企业多达27万余家,被《2013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名录》收录的外商投资(三资)企业达28.7万家。
中国的外经贸实践在规模和质量上的快速发展使对外经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用人单位要求这些专业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知识面,熟悉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惯例和规则,掌握国际经贸活动的专业技能,更要求他们具备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思维,能结合中国经济现实情况充分发挥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于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言,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专业课程教学,均应结合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二)有利于培养新型外经贸人才
1.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传统教学方式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效果通常不甚理想。而案例教学通过提供生动具体的实践案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允许学生广泛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反应能力及思维能力,养成关注现实、面向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综合素质。
2.案例教学适用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部分专业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课程由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任选课三部分构成,但无论哪一类课程都需要一定数量的案例来支撑整个教学过程。以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课程为例,专业主干课主要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专业方向课主要有国际营销学、国际物流、国际服务贸易、跨国公司、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商法;专业任选课主要有国际技术贸易、国际结算、外贸制单等,这些课程都需要引入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国内相关研究推动了案例教学法的普及。国内学者对案例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张云(2009)、余红娟(2008)、冷敏剑(2006)等探讨了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刘卫红(2004)、陈静(2010)等介绍了案例教学在国际结算课程中的运用情况;杨林生(2007)和顾和军(2009)则分别讨论了如何在国际商法和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颜帮全(2006)分析了市场营销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文华(2012)以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课程为例,分析了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意义与问题。这些研究都有助于推动案例教学法的普及。
二、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欠缺
1.案例缺乏典型性。有些案例编写过于简单,案例内容不完整,导致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能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全面分析,无法满足案例教学的要求;有些案例过于冗长复杂,学生在讨论案例时难以理解案例的内容,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案例缺乏针对性和真实性。一些案例与课程内容的相关度不高,不能准确反应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应用和局限;有些外贸企业在提供涉及企业经营决策的内部资料和信息时,往往会出于保护商业秘密等考虑,不愿提供真实数据和实际运作过程,结果导致一些国贸案例仅仅是当事企业的经验总结,学生难以对相关资料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后续跟踪更是无从谈起。
(二)教师综合素质差强人意
奇克林和加姆森(Chickering & Gamson,1987)曾提出,要做好针对大学本科生的案例教学,教师必须把握好七项原则:注重教学互动和师生交流;教会学生懂得互惠和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各项能力;能有效掌控各项任务的时间,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用的、创造性的指导;鼓励学生提高自我期待,自信自强;尊重学生个性和天资差异。
成功的案例教学实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队伍在综合素质方面亟待提高:
1.教学观念有待更新。在教学观念上,一些教师对案例教学存在顾虑,如担心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不能胜任案例教学,担心学生不适应案例教学方式而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担心案例教学耗时过多而影响教学进度等。大班授课的教师在这些方面的顾虑则尤为突出。同时,也有部分教师过分夸大案例教学的作用,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法在知识学习和课程管理上的优势,未能重视传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结合使用。
2.案例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在教学方法上,授课教师多习惯于案例的讲述,缺乏学生参与讨论,知识灌输有余,问题启发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手段上,近年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比例有所提升,增加了课堂信息的输出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但也出现了部分教师过于依赖PPT,与学生互动不够的问题。
3.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难易顺序的编排上,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往往不能做到从简到繁、先易后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最终影响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
4.实战经验缺乏。在实践经验上,目前国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国际经贸实战经验,不利于案例的收集与整理,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案例内容,影响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
三、对策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
1.案例选择要有针对性。案例内容必须与特定课程、章节、内容相匹配。同时,要具有较强现实针对性,所选案例最好是近期发生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案例。因为身边新发生的案例,有利于引起学生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鸣,能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在学以致用方面的作用。
2.案例内容要难易适当。案例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特别是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准备分析的案例之间的关联度,做到难易适度。案例太容易,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太复杂,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力,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案例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案例中应该既有开放式问题,又有封闭式问题;案例任务应该有的适合通过角色扮演展示学生个性,有的适合举手表决集中学生的不同意见;案例教学不同环节的时间要求要有弹性,以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展情况灵活调整。
4.案例种类要丰富。所选用的案例应该内涵丰富,尽可能反映多个层面。既要有正面的,也要有反面的;既要有成功的,也要有失败的;既要有过去的,也要有现在的;既要有国内的,也要有国外的。这样有助于学生通过正反对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5.案例篇幅要适当。案例篇幅合理与否视案例类型而定。一般来说,专题案例篇幅宜短,以突出重点;综合案例篇幅宜长,以保证足够全面的信息内容。无论如何,一个真正好的案例应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并通过班级讨论或辩论,找出解答问题的多种路径。通常,一个问题越诱人深入,越能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考空间,教学效果也就越好。
要满足案例选择的上述要求,需要庞大的案例库支持,需要建立满足不同需求的案例库。案例库建设需要跨部门、跨学校,甚至是跨国的多方合作。目前,各高校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案例除教学单位自主建立的以外,更多来自第三方,主要包括报刊书籍、法院判例、企业调研、广播电视、网络咨询,特别是一些国内外著名网站。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的成功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相应地,这要求教师更新观念,优化知识结构,牢记以学生为本。
1.转变观念,重视案例教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和造就新型外经贸人才十分重要。教师自身要完成角色转换,从传统教学的讲演者、解惑者和裁判者,转换到案例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引导学生树立“主角”意识。不过,在强调案例教学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弱化或忽视知识传授的作用。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避免因知识储备不足而勉强参与案例教学,导致案例分析肤浅和专业性不够。
2.优化知识结构,积累案例教学经验。高等院校要加大师资培训投入,鼓励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或访学,支持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以增强教师的知识广度和深度;鼓励教师对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法学、统计学、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构建最佳的知识结构。
3.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水平,鼓励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信息传输量,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鼓励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力行“专业+英语”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4.简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进行启发式教学。就案例教学的内容而言,需注意“过犹不及”,尽可能简化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数目。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往往把课堂内容排得过满,从而对每个知识点的讨论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不能引导学生进行足够深入的思考。确定较少的知识点和较少的主题,反倒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对问题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更灵活。
5.以学生为本,开展互动式教学。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事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比如,调查学生修过哪些先行课,偏好哪种教学方式,年级内理科生和文科生比例,男女生比例,哪些学生表现更主动、更愿意配合老师等,这样有助于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方便寻找得力助手,寻找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勇于“破冰”的那个人。
为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学习准备。有些低年级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不熟悉,教师需要事先进行详尽说明,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是案例课堂教学的主角,应积极参与。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最好事先要求学生课前研读案例,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6.制定详尽的案例教学计划。案例教学的实施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计划的精细程度。(1)案例素材要根据需要事先整合或拆分成几个部分。(2)预先找出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明确需要详细讨论的问题,以及可以一带而过的问题。(3)严格把握时间,对案例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安排要事先设定,有效控制案例教学的进度。(4)注意适当记录,特别是对学生表现的评论意见,以免事后不能全面、准确地回忆。
7.高效组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广开思路,大胆发言。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中心问题展开。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点评,着重指出讨论思路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恰当、问题解决途径是否正确。教师对好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要给以充分肯定,以便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后续讨论;对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加以指导,以便在讨论中加以改进;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可以留出适当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制定决策的能力。
此外,高等学校应该在尊重专业办学特色和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积极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中不搞或少搞标准化,不搞一刀切,给教师尝试教学改革提供足够大的空间;健全案例教学激励机制,将案例教学的工作量计入绩效考核,以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案例教学。通过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给教师提供更多的自我提升机会,为进行案例教学做好储备。同时要改革考试制度,允许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和课型特点,选取恰当、灵活的考试方式;适当提高学生平时表现在课程学期总评成绩中的比重,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寻找学校学习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有效联接。
[参考文献]
[1]Robert Ronstadt.The Art of Case Analysis:A Guide to Improving Your Classroom Performance[M].Consilience Consulting,20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130-03
我国大部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通常是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原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历史、现状。广西民族大学依托泛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缘优势,致力于培养服务东盟、服务地方的人才,除培养学生掌握上述知识外,还拓展学生学习了解东盟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同时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及一门东南亚语言。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问题
1.设置情况。目前,广西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修的各类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应修最低毕业学分为170分。然而,在课程的学分设置中,出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失调的现象,其中公共课学分为47分,通识、通选课学分为10分,学科专业课学分为101分,实践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所占学分为仅12分,学分具体比例如下图1。
2.存在问题。①“3+1”培养模式下跨文化课程设置较少。国际经济与贸易“3+1”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跨文化课程设置不足。学生所学习的跨文化知识则局限于对留学对象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另外,只掌握一门东盟某国的非通用语言,已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②实验课程设置不足,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实验课程的设置不足,没有专门的国际贸易实务实验课,专用的教学模拟实验室则起不到巩固学生所学基础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网络模拟实验室没有开发或引进专业的国济经济与贸易实验软件,学生在实验室不能完成完整的外贸业务流程,局限于主要以教师讲授外贸业务操作流程的实验课上课方式,使得实验课程意义打折。③少数专业技能课教师备课并不充分,相关案例时效性不强。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中,存在少数专业课教师备课内容不充分,上课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讲授,未能充分结合外贸业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这使得学生所学内容与实际存在偏差,不利于今后从事外贸业务工作。同时,国际贸易案例分析不足,教师无法向学生呈现对外贸易的现状,学生则容易忽略国际贸易中的细节。④学生实践性不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主要集中体现在暑期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然而,大多数外贸企业规模不大,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所以,高校让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外贸行业竞争激烈,学生到外贸企业实习主要从事比较简单的日常内务工作,没有机会深入地涉及到外贸工作流程中,无法完整领会外贸工作的操作规范。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一体化的新思路
1.改革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广西民族大学国经济经与贸易的教学一体化改革,主要为泛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区输送更加适应地方需求的外贸综合型人才。因此,改革的重点在于开创具有东盟特色的特色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与资源体系的构成如下图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应做到以下四点:①以提高国际经贸专业课程建设的知识复合性和人才的社会适应力为切入点,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国际经贸专业课程设计内容繁杂、重复、交叉,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职业素质的基本要点灌输给学生,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团队应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基本要求,召开教学研讨会,准确把握教学对象的认知结构,结合教学规律,调整教学内容,完善“经济学+管理学+国际经贸实务+国际经贸理论+商务英语与技能+东南亚语言”的复合型人才的知识体系、课程建设体系。②做好以《国际贸易实务》与《国际经济合作》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与《国际经济合作》两门课程。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改革试点,因为该课程兼容了以下主要专业课程:报关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国际商务谈判等。以此为牵引点可以推进该专业实务方面的课程体系改革。该课程改革可以牵引以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合作》的课程改革,集中体现在教材的编写运用。两门核心课程的课程内容都增加“东盟元素”,包含更多的东盟国家贸易知识。《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改革,在国际直接投资章节融入“中国―东盟国家间的直接投资”这一小节;在国际技术贸易章节中增加“中国―东盟技术贸易现状”;在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国际证券投资、国际发展援助、项目可行性研究等部分章节中,同样地增加“东盟元素”,具体讲述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发展援助情况。这样融“东盟元素”于核心课程之中,核心课程牵引下的专业课程授课内容也相应的丰富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沐浴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领略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的乐趣。③增设实验和实践课程,使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课程提升外贸实践技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课程,主要在校内模拟实验室进行,由学生在计算机上模拟进行对外贸易业务,让学生在体验国际贸易的乐趣与风险的同时,使学到更多解决实际对外贸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国贸专业实验课程需要专业软件的支持,学校应在学校网站中建立专门的对外贸易实验教学中心,引进“Sim Trade外贸实习平台”软件,学生通过登陆软件,扮演进口商、出口商、工厂、进口地银行以及出口地银行四个角色,同时承担四个角色在对外贸易中的工作。在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履行合同的阶段,学生同样可以通过模拟训练,巩固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更加熟悉外贸业务具体流程。在国贸专业“3+1”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实验课程应更多地涉及东南亚贸易,学校应引进东盟国际贸易实验教学系统、东盟国际金融投资实验教学综合软件系统等相关软件,为学生开展东盟贸易实验提供良好的平台。④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流的能力为落脚点,完善“3+1”的课程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3+1”培养模式出国前的跨文化课程应在原有《东南亚经济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东南亚政治与文化》课程,让学生在出国前了解留学对象国的政治文化,为出国留学顺地利适应当生活打下基础。学生出国后具体学习留学国家的社会文化。为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能够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策划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3+1”培养模式所培养的学生,所学课程应该更加开阔,不应对小语种课程的选择做出出国方向界定,局限于只有到对象国留学的学生才能选修该国的语言。“3+1”培养模式将留学对象国的语言设置为方向必修课的同时,学生应有机会选择学习其他东盟国的语言。越南语、英语、泰语等课程应该设立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任选课程,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更多的东盟国家语言,选修英语的同学可以更熟练地掌握运用英语。学生毕业时能够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东南亚国家非通用语言和英语,就业前景会更加开阔。
2.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传统的高校教学方式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为主,学生提问互动为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的建立,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图分类号: F710 文献标识码:A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体系是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映本专业教学思想的系统架构。课程体系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指导性作用。据统计,我国目前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各类高校有600余所,包括综合性重点大学、财经类大学以及地方本科院校,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目标也不相同,课程体系的设置自然也存在着差异化,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着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二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际知识为应用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体系要直接反映一个学校的培养目标。2012年,为了避免高等教育同质化,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差异化竞争,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目标定位为培养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它既不同于重点院校的学术型人才,又不同于只掌握机械性操作本领的岗位技能型人才,那么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该体现出自己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反映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然而其课程体系设计仍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课程系统性不够,缺乏内在生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干由3个学科构成: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经济学已经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有了比较成熟完整的体系,包含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实务操作的各个环节产生了相应的学科,如外贸英语函电、国际结算、国际商法、保险、国际金融等。这些学科都可以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在课程体系中都能找到它们的位置和结合点。从我院国际经贸专业学生来看,缺乏系统性和内在生命力的课程体系未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自觉地安排学习进程。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对于自己为什么学习,怎样去学习,学习这些有何用途感到迷茫。
2.2实践课时有余,实践质量不高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我院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增加课内实践,在各平台和模块课中划出一定的实践教学课时,进行实践项目教学或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二是从实际出发,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三是强化集中实践,设计好集中实践项目及实施时段,将集中实践项目分散在从大一到大四的各个阶段,做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本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类、论文类和训练类。虽然从比重上看,实践教学占总学分的43.8%,但仍停留于实践项目的数量和形式,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尚不理想,实践教学也缺乏有效的评价。
2.3必修课程过多,选修课程不足
从数量上看,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总计164.5学分,其中必修课138.5学分,占总学分的84%;选修课26学分,占总学分的16%,仍没有达到学校规定最低20%的限额;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选修课涵盖面过窄,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还存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选修课与选修课之间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3完善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议
3.1设计有内在生命力的课程体系
学科基础课程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是所有经济类专业的理论基础。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这两门课程总计占6个学分,可见其重要地位。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宏观、微观经济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应把国际经济学作为其后续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选修课之一,从微观、宏观两方面与西方经济学的衔接;学科基础课如保险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国际贸易理论(下转第72页)(上接第62页)虽然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但是它已经具体地涉及经济领域中的各种活动,缺乏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无法深刻地理解国际贸易理论,可以把这种性质的课程设计为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是专业区分的重要标志,也是个性化和个人兴趣爱好能得以充分发挥之所在。从本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设置上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运输与保险等课程相互间的结合点更多,通过这些无处不在的结合点,各个模块的知识相互有机融合。
3.2加强学生专业入门及选课指导
本院虽然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一门16课时的专业导论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该专业,了解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衔接性。但仅有这一门课程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规划四年课程,使他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安排自己的学习过程,核心教学团队应负责编写一本选修手册。该手册强调课程模块横向的联系和结合,实现模块之间的紧凑高效,不仅是设置课程的入门导读,更要揭示各门课程的规律及其相互间的结合点,是学生根据学科特点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的重要指导。
3.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考核
理论知识学习的规律是在缺乏横向联系的情况下显得抽象且枯燥乏味,一旦有了横向联系或者应用的结合点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我院对实践教学虽已形成空前的重视,但仍存在“重设计,轻实施,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首先,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比如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其次,设计一套能体现国际经贸实践教学特点,科学地反映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与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健全和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再次,针对教师实践技能不足的情况,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措施。通过实践课指导教师外出到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同时请经验丰富的“老外贸”来校讲学,走出课堂,面向社会。
3.4加强选修课教学,形成自身特色
压缩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学时数,除专业核心课程外,其他专业课作为选修课。选修课的设置尽可能多涵盖不同的专业方向,具有广泛性和可选择性,使学生在满足不同兴趣与爱好的同时,实现同一专业中培养多种规格人才的需要。
基金项目:陕西国际商贸学院2011年校级教改课题“基于就业导向的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 庄佩芬.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2).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综述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四大基础模块和分阶段、渐进式教学安排组成。通识基础课程是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在校本科大学生都必须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是指在校本科生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所必须掌握的本学科本专业特有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其目的是在修完通识基础课程基础上,为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专业核心课,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特有的、在特定专业领域和范围内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设置这类课程,是为了强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以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专业选修课是指在掌握专业核心课并修满学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一定数量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密切相关的若干其他课程,既可是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动态以及热点问题,也可是相关专业的新知识、新领域,以拓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交融,动手与动脑相协调的实践性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尽管有些高校根据本校师资状况、教学条件及培养目标的差异,对上述课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例如,南开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是“注重基础,简化课程,减少课时,注重训练”;武汉大学的课程设置上,主要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华南理工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特点:一是注重外语教学,外语课采用不断线的课程设计,第一阶段侧重于英语听说写三种能力的训练;第二阶段侧重于国际商务英语的学习,以强化专业语言功能。二是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见习实习;第二阶段为外贸实习;第三阶段为毕业实习等,但主要课程设置上仍然大体相同,都没有对上述课程总体框架所规定的课程范围和内容做出实质性改革和突破。因为,不论哪类层次高校开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几乎占理论教学80%左右,被牢牢锁定在规定范围之内,几乎没有太大的调整余地,唯有剩下的20%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可作适当调整,这必将影响和制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改革与创新。
了解上述内容,以便我们能针对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素质培养与课程设置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与矛盾,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提供依据。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差异分析
一所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本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更关系到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评价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必须以社会(主要指用人单位)对国贸人才的素质要求作为衡量标准,用人单位的素质要求,是检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试金石,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客观依据和出发点。因此,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差异,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从目前情况看,全国许多地方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多都将培养目标定在培养适应从事国际贸易及其它涉外经济活动的经营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第一线”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的课程设置还存在许多问题。
1.公共基础课的设置没有考虑专业的特殊性。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仍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科目,比较强调政治、体育、军训、数学和计算机等课程,学分大概占全部学分的40%(含公共选修课),而且难度较大。就数学而言,我国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会计专业、金融专业还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学数学的难度是一样的,学校没有考虑高难度的数学课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否必要,由于这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再加上考研学生比例有限,因此,学生感到压力很大。这说明我国高等院校仍存在整齐划一的倾向。
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国际贸易专业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应特别强调学生的外语水平。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已引起许多大学的重视,如有的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实行五年制,专门用一年的时间学外语;还有的大学将公共基础课的学分让出50%为院管(或系管),主要用来安排外语教学。这些做法都是可以推行的。总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应强调难度适中,符合专业学习的需要。
2.专业基础课的设置过于狭窄。专业基础课又称专业核心课、学位课或专业必修课。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应本着“宽口径、后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原则。比如,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可开设一些介绍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体制、基本规则,商贸公司运作的基本原理,以及为制定贸易政策和商贸企业战略管理需要的一些市场调研与决策的技术等。除此,还应增加开设“现代物流”、“期货”、“电子商务”等交叉学科的课程,重点突出国际贸易主干学科特色,克服目前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学科之间相互重叠的问题及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过于狭窄等问题,有利于学生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专业课的设置实务性不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偏重理论教学,应用能力培养相对薄弱,尤其是英语和计算机能力训练。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格外重视,特别是对最能反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点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倍加关注。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四个能力里,创新能力是关键。要在大学4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是,实际上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甚至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英语课的设置缺乏应用性。现有高校的英语教学体系是依据为涉外专业的公共英语教学需要而设立的,该体系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听说能力要求不高,没有专门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课程。作为一名能胜任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的业务人员,其英语听、说、读、写熟练程度应达到大学英语6级水平。可见,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英语应用能力要求日益提高,必须引起我们在课程设置中的高度重视。
三、合理构建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
目前全国高校可划分为国家教育部所属重点院校、地方所属普通等高院校和专科院校三类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高校,办学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也不相同。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市场上,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培养出不同层次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这样就要求不同类型高校开设的同一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作为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计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1.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应推进双语教学。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了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等院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目前大部分地方院校开设的双语课仅占5%,开双语课的空间很大。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的课程体系一直是以实际操作中的业务流程为序进行讲解的,在实践应用中,特别强调英文函电的使用以及英文单证的制作,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将该课定为双语教学非常合适。总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增加双语教学不仅仅是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也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要求,更是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2.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是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基本途径。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业务模拟》、《国际结算》等应用性强的课程,除了课本教学之外,应该安排1/3左右的课时进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业务操作过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毕业后更快的适应实际工作。实践教学采取企业实习和实验室模拟流程两种方式。一是学校与国际贸易企业的相互合作,积极建立校外实习点。国际化的民营企业将是未来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方向,国际贸易专业应该与民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国贸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在生产和实际工作现场接受训练和教育。二是对于现场教学困难的课程,可以采用实验室的虚拟化、仿真化、模拟化教学。比如,可以建立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计(模拟)实验室,与有关经济部门合作,建立一整套国际贸易实务的实习环节。从谈判开始—接受—签订合同—到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有关业务,包括备货、运输、商检、报关、结算、保险及索赔等,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亲身体会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过程,填写有关函电、单证,办理相关的手续,学生在专业机房实现模拟信息交互,从而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
3.采用前期基础统一培养、后期定单式与自主式专向培养的方式。为达到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把基础知识和基础性专业知识的统一培养,与方向性专业性知识的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和定单式培养结合起来。采用前期基础统一培养、后期自主专向和定单式培养的方式。
对于基础性和专业基础性课程,遵照教育部规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本院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实践和认识加以设计,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其大部分课程集中在大一和大二传授。
对于后期的专业性课程,采用以各个方向为目标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方式设置,表现形式是模块化的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志向选择自己的方向,再根据选定的方向系统地组织学习。在这个阶段,教育的方式是以学生的自我定位、自我设计为特点,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自主地向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发展。这个阶段集中在大三和大四两年。学生的自我设计是以大三上学期的生涯设计为根据,由专业导师辅导每个学生设计自我生涯,由此确定专业方向和专业知识的构成和能力特点。对特定方向的模块化教学,也可以结合社会就业需要,与社会合作单位设计和培养学生,根据岗位需要签订合同,根据合同要求设计课程——定单式培养,让学生和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
4.开展双学位教学。国际贸易专业可以与英语专业合作,也可与计算机专业合作,开展国际贸易专业与英语、计算机专业的双学士学位教学,使学生不仅了解国际贸易业务知识,更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还有很强的计算机应用与操作能力。学生只要另外交一定的学费和资料费,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在四年中修完两个专业所要求的专业课程,就可以获得双学位,这部分学生在就业时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通过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格外重视,外语好,懂电脑,专业知识过硬的毕业生以成为时代的宠儿。因此,地方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特别突出最能反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点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总之,只有让学生尽量多地接触到实际业务的操作流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全面系统的掌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学飞.秦惠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训.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杨德广.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强,宋协青等.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东北大学学报,2001.
[5]试析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书签.shu1000.com.
[6]雷洪.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改革.肇庆学院学报,2005.
[7]张宝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
[8]龚新.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
据统计,截止2005年,全国高校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点就有561个,专业过多过泛日趋严重,也带来了一些衍生的问题。例如在课程体系建设这一块,独立院校未能把握新世纪的国贸人才需要,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拔尖人才稀缺,一般人才过多,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现代经济学理论有所加强,新兴经济理论课程更新不快;理论教学空泛,定性分析灌输较多,结合本土经济案例不够;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不够,师生教学互动研讨亟待加强等问题。
一、独立院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成果
纵观国内各大高校以及独立院校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现已基本形成一类是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外经贸人才培养目标,其偏重国际贸易实务。另一类是以南开大学为代表的偏重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由这两类目标的设定我们可总结出,高校及独立院校已看到国际人才的特色需要,即理论与实践缺一不可。
就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而言,在其经管学部之下的国贸专业,理论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微观)、西方经济学(宏观)、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对外贸易概论、国际经济学等;实践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相比以前只有理论课而言,现在的课程设置已增加了很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上教师也会适当结合国际贸易实例,来增强学生的实务感。
再例如国内知名院校浙江大学,其国贸专业在经过摸索和实践之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第一,其探索和实践“厚基础、强理论、研究型、国际化”为特征的重点高校经济学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其明确国贸专业的基础骨干课程,依据国际前沿和本土重大现实问题,优化调整课程内容和本土案例教学,实现了课程大纲、教材、内容和考评“四统一” ;第三,建立了经济学科基础骨干课程绩点、竞赛获奖和科学相结合的人才甄别选拔机制和免试研究生、出国交流优先推荐的激励引导机制。第四,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强化课外阅读、seminar和前沿讲座。以上举措切实保证了该校国贸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
二、独立院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
1.“学科中心型”局限性日趋凸显
所谓学科中心型,即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已经逐步认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并在近年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上有所突破,但是仍有改善的空间。该校的课程设置可归于此类学科中心型,即实践环节还可继续增强。例如,可增加银行实务课程或者实践环节。国贸专业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将去往各大银行工作,虽然学生在校期间接触过相关知识,但是遇到实际问题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例如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学习了各种贸易术语,但工作中一旦碰到,却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种术语的区别,印象仍停留在学校考试之前的死记硬背上,这样很容易混淆知识,从而造成工作失误。若能在假期组织有意愿的同学去实地考察,最好是在银行实习一段时间,那么教学效果将大大提高。当然,这需要学校提供诸如此类的社会资源。
2.“岗位应用型“体系问题并存
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 现在很多国内独立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渐流行起“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
这种课程体系的弊端也显而易见,首先,在此种培养目标之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理论水平及其有限,专业知识不扎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就业的需要,但是会导致我国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缺乏;第二,此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对相关独立院校有较高的要求,并不是每所学校都有足够的资金构建这些课程所需要的平台,例如修建规模大且完善的实验模拟室;都有足够的经历和时间去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等等;第三,就业若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学生对此种模式的信任感会逐步缺失。
三、独立院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
第一,课程体系的设置将更加适应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党的十七大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在国际经贸活动中,既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度,更要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一系列关于对外经贸战略的重大调整和部署,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发展服务贸易”、“引进来与走出去”等,都应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得到体现,以适应我国对外经贸活动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