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3-03 16:07: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思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思路

篇1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036-03

0 引言

现有法规和政策文件,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没有提出明确的技术标准,甚至连污水排放标准也没有具体的说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缺少系统的质检、验收、运维等制度,缺乏技术队伍和专业管理机构,一般由村民自行维护管理,导致已建成的部分设施运行维护和管理水平较低,一些设施甚至处于“零管理”状态。合理的招标策划,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从设计、建设到运营的一系列问题。

1 工程招标中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统一的招标标准,监理招标环节缺失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刚刚起步,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招标尚处在摸索阶段。而现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没有提出明确的技术和污水排放标准。这直接导致招标单位在相关方面无据可依。有的地方干脆直接参照城镇污水厂建设模式招标。在招标策划环节,更鲜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监理招标。这种无序状态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招标实践的发展。

1.2 重建设工程招标,轻视运营管理招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前期建设是基础,后期管理更是关键,正所谓“三分在建、七分在管”。但是,全国大部分农村对新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如何进行后续的管理、运行和维护普遍存在困惑。这是传统的重建轻管思路的直接后果。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招标策划时,根本没有将运营管理招标作为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用”和“长效”的重要环节予以考虑,更谈不上安排专项资金向第三方购买服务了。这必然导致后续运营管理出现真空,使前面的工作前功尽弃,许多地方设施经过两三年后就瘫痪了。

1.3 重建设工程招标,忽略规划设计招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规划设计则居于这项系统工程的顶层位置。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舍本求末,在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时,没有综合考虑各地区的自然条件、村庄分布及资源环境的现状,更没有以县域范围来统筹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总体规划。如果能因地制宜地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然后再根据规划进行招标,就能很好地解决城乡规划脱节的问题,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成为真正实用的受人欢迎的工程。

1.4 多零散招标,少集中采购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标的额小、施工场所分散、技术和标准不统一以及财政支持体系不一致,全国各地普遍以土建施工模式为主,个别地方甚至以村为单位组织施工。因此在选择招标模式时,较多采取“以大化小”方式,分散组织招标,没有将其上升到政府采购层面,因而较少实施集中采购。

1.5 多头管理,职责不明 目前全国各地涉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招标的部门包括农办、环保、水务、城管、建设等,多头管理,职责不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这样的民生工程,全国竟然没有统一归口管理部门。这直接导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设备、运营等招标环节缺乏系统的管理程序。

2 工程招标模式案例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2.1 宁波市的世界银行贷款模式

2.1.1 工程概况 2010年7月,浙江省宁波市与世界银行签订协议,由世行贷款2000万美元、市、县(市)区财政各配套2000万美元共计6000万美元,实施新农村发展项目子项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计划到2015年底前完成150个村左右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2.1.2 模式特点 ①设置独立法人,统一组织管理。该项目针对多头管理、资金分散、职责交叉、相互推诿的实际情况,专门设立了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办公室,对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采购、统一管理。这个办公室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项目涉及的县(市)设立子项目办,重点抓好计划落实、设计组织、施工管理、运行维护等工作。

②重视规划设计,保证工程质量。世行对每一个项目均出台可行性调研报告和成本测算清单,并落实运行维护方案。设计单位在地形测绘阶段同步实施前期调查,初步确定管网走向、处理工艺和处理终端位置;设计方案通过评审后,就着手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落实材料堆放场地;施工单位一旦确定立即进场施工,施工准备前置的做法保证了设计方案的真正落地。设计要求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符合农村实际,并要进行严格的设计审查。

③注重长效管理,确保项目实现最佳效能。世行贷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竣工验收后,工程承包商还需要维护运行18个月,并负责做好对相关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所发生的费用计入工程承包总价。之后,根据项目进展和分布情况,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由县(市)子项目办采用公开招标形式,择优选择专业环保公司,统一负责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项目实现最佳效能。

2.2 德清县的第三方模式

2.2.1 工程概况 浙江省德清县对全县151个行政村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供应商统一提供设备并承担全县污水设施的运营工作这种统一打包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的做法为浙江首创。

2.2.2 模式特点 ①五位一体,长效运行。德清县建立“县―乡镇―行政村―农户―第三方”五位一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维模式,加强对已建设施的正常运行与长效管理,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维规范化、专业化。五位一体长效管理模式,“将老百姓和第三方纳入责任主体中,既“包干到户”,又有专业团队解决技术难题,在全省范围内,也是一种创新和尝试。”①

②统一标准,高效推进。德清县对终端处理设施统一采用一体化处理设备。传统做法是终端设施采用土建工程由各地分散建设,由于各自施工导致质量参差不齐,隐蔽工程多,单点投资小,站点数量又多,难以有效监管,影响质量又延误工期。德清统一采用一体化终端设备,由工厂标准化生产确保质量,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投资方面与纯土建方式基本持平。

③第三方治理,率先示范。终端设施运行维护由德清县统一委托第三方采用物联网平台进行统一管理。站点建好后,传统的做法是把站点的维护交由当地村民兼职管理,由于无法有效对其考核,加之责任心与专业度的原因,致使管理不善。统一委托第三方进行物业化管理后,县各级管理部门通过物联网信息化监管平台可有效对其进行考核与监督,降低管理成本,打造农村污水的移动物联管理新模式。

3 工程招标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3.1 健全法制法规,严格规范采购行为 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招标标准体系。地方政府应在国家农村环境保护政策的统一指导下,借鉴美国、日本等法规体系比较健全的国家的经验,积极探索制定全国性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招标管理办法。建议将公开招标作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首选采购方式。同时,要严格招标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做到公开透明。要建立分工协作、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重大金额采购项目应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参加,进行现场监督。参与采购的工作人员要增强依法采购的观念,严格遵守政府采购各项规定。应将监理招标和运营管理招标统一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招标环节,从制度环节和经费保障环节确保招标工作的完整性。应该通过立法程序,尽早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排放和技术标准,为招标工作提供可信的政策依据。应通过法律法规健全规范招标过程,明确监管、责任、实施和考核主体,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长效管理机制。

3.2 引入国际工程招标思路,提高招标工作质量 国际上有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管理的先进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比如,宁波市世界银行贷款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从项目的选定―准备―评估―谈判―报批,从项目的执行到监督,到项目的后评价,工作过程十分周密。更让我们看到了国际工程招标模式的生命力。

受宁波模式的启发,2014年8月,浙江省发改委外资处确认世界银行贷款浙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谈判成功。该项目总投资24.6亿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亿元),主要用于浙江安吉县、富阳市、天台县、龙泉市等四个县(市)578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可受益农户达22.02万户。②

3.3 推行统一招标模式,提高招标效率 宁波市世界银行贷款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专门给成立了独立法人统一招标组织管理,这种统一招标模式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而言是一次指导思想的革新。虽然无法像宁波模式一样,每个地方政府都另行建立相应的独立法人来统一组织招标管理工作。但至少可以充分发挥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作用。要通过使用共同财政资金,建立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实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集中采购,充分发挥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可以预见,集中采购,统一招标将成为未来几年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主流做法。

3.4 发挥“第三方”优势,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由政府自己负责管理数量庞大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话,成本太大,收效也比较小。较好的方式是通过招标将其委托给第三方专业化公司,浙江省德清县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国外经验看,日本的做法也值得借鉴。在日本,一类第三方服务公司负责日常维护清理,一类第三方服务公司负责定期检查,相互补充。③这样对于日常维护工作的评估更为客观。各级地方政府应组织专业培训,并委托社会组织对第三方专业人员和服务公司的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定级。就国家政策导向来看,从十开始,环境治理领域的第三方服务已经提高到国家意识层面。201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2015年4月,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计划》(俗称水十条),万亿级治污市场启动。浙江省的德清县以及西部地区的四川省特别是成都市和南充市,近两年推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第三方委托管理打包招标,取得很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4 结束语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招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新的现实课题。我们必须本着遵循其自身特点和规律,针对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研究剖析国内先进做法,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浙江省宁波市、德清县的做法,为我们构建一种全国性的共性做法提供了宝贵经验。

我们要依靠健全法制法规,借鉴国际工程招标经验,推行政府统一采购,发挥第三方服务优势等创新举措来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招标工作,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既“常用”又“长效”,真正服务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注释:

篇2

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深刻领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抓好治理,精准发力、标本兼治,切实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政同责,压实整改责任。强化“党政同责”,落实“一岗双责”,强化管辖区必须管环境保护和整改,落实属地责任,明确落实整改责任分工,传导工作压力,推动长期坚持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整改标准,确保整改成效。坚持用最严格的标准、扎实的作风和铁的纪律要求,全面推动各项整改措施落地生根,各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整改任务整改任务有效落实,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三、主要目标

(一)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针对省生态环保督察组需要长期坚持的整改任务,从细、从实、从严、从快,狠抓整改落实,高标准完成整改任务。

(二)整改工作取得新成效。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健全长效机制,以绿色创建为基础,推进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街道创建,提高创建层次,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四、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坚决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更为突出位置。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政治责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把省政府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把责任和压力层层传导下去。

(二)认真落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工作方案》,全面加强辖区河道综合整治。

1、第一季度整改措施:召开河长制专题会议,完善2020年度河长制工作计划。

2、第二季度整改措施:4月份进行春季清理行动。集中清理河道

及周边各类垃圾、农作物,确保河道保护范围各种障碍物清除干净。

3、第三季度整改措施:排查河道排污口,查清每一个入河排污口的位置、类型和污水来源,依法进行清理、封堵,提升水环境质量。

4、第四季度整改措施:加强宣传教育。针对环保观念淡薄,乱丢乱扔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现象进行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共同维护自己的生活环境。

(三)加大需长期坚持整改任务的整改力度。认真执行“村收集、街转运、市处理”的运行机制,让农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1、第一季度整改措施:坚持同意村为监督主体,明基公司为责任主体,村民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完善村收集,明基公司转运处理工作机制,要科学设置生活垃圾点,鼓励引导村民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街道将垃圾治理费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足额落实经费;完善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台账,实施治理工作月检查季度通报,年底统一考核,确保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规范。

2、第二季度整改措施:加强宣传,策划和组织“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环境纪念日活动宣传;广泛利用LED屏、广播、宣传横幅、宣传单及微信公众号,结合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强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舆论宣传,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引导村民从身边垃圾治理做起,实现生活环境明显改观,形成文明自觉。

3、第三季度整改措施:完善生活垃圾治理机制,构建生活垃圾处理责任体系,实现村级公共环境干净、优美。

4、第四季度整改措施:开展同意村生活垃圾治理运行模式“回头看”,查找治理目标差距,制定治理措施整改落实。

五、组织保障

篇3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150-02

常熟市位于江苏省苏南地区,为苏州市管辖的县级市,县域总面积1 264 km2,其中水域面积347 km2。随着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常熟市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1-2]。自2008年开始,常熟市把农村污水治理纳入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加大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同时,提出了统筹治理农村污水的目标计划,确定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监管”的工作思路[3]。但是,常熟市农村污水治理同样存在诸多难题,为了解常熟市农村污水治理情况,深入分析常熟市农村污水治理体制不顺畅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笔者对常熟市2个乡镇4个村庄实地调查,就农村污水治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建议进行了分析和记录。

1 常熟市农村污水治理基本情况

1.1 污水处理方式

常熟市农村污水采取分散处理的方式,其原因如下:一是污水集中式处理以主管网的全覆盖为基础,而要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主管网建设成本太高[4]。因此,在目前要实现主管网全覆盖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只能考虑采用具有明显成本优势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二是广大农村地区村民住房结合地形、地势、习惯、风俗等特点各自建设,房屋结构复杂,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分散,而农村污水分散式处理设备不受传统房屋建设特点限制,小巧、灵活、便捷,应用于农村的优势突出;三是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以日处理5、10、15 t的污水为主,最大日处理量不超过30 t,适合连片居住且规模不大的村落,而在我国广大农村,这样的村落随处可见。

1.2 污水的来源与排放

统一建设、运行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其所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比例约为70%;另有15%取自于自有水井的洗衣污水、淘米水、淘菜水、清洁水,被直接倒在房前屋后地面或排入河道、池塘、湖泊;其余15%来自原有化粪池的污水和其他日常生活污水,通常被直接排入河道、池塘、湖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安装完成并正常运行后还将涉及村民自家原有化粪池的保留问题。

1.3 设备与工艺情况

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大小、尺寸的设计与选择取决于其处理污水量的多少,共用一个设备的村民所排放的污水量越大,该设备的体积和功率越大。一般而言,2~3户村民所共用的一个净化槽设备,其占地面积为2~3 m2,30~50户村民所共用的1个SBR/DSP设备,其占地面积约为10 m2。粗略估算,1 t污水所对应的处理设备约占地1 m2。

每套净化槽设备通常由2~3户共用,也有单户单槽。净化槽设备适宜处理日排量在5 t以下的生活污水,安装到位的每套净化槽设备成本约为2万元,使用期限30~50年。采用人工湿地的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较为常见。人工湿地造价低,平均成本仅为2 000元,使用期限约为3年,但其对土壤造成的危害具有不可逆转性。与人工湿地相比,净化槽设备采取雨污分流的方式收集污水,工艺先进、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对环境要素无任何不良影响且出水水质好,可直接排入沟渠、河流、池塘、胡泊,且不受房屋建筑格局的限制,占地少、噪音小(电机功率只有34 W)、灵活度高,其在日本已被广泛采用,是目前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的较好选择。

1.4 村民反馈情况

净化槽设备安装后的近2年内,蚊蝇虫蛆的数量大幅减少,厨房、厕所的卫生状况趋于好转,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由于净化槽设备采用管道的形式收集污水并即刻处理,传统农家肥不复存在。虽然大多数村民已将自有农田转包给种植大户,但仍保留有房前屋后的部分小片土地。这些零散的小片土地普遍被用于农家菜种植,属于自产自销的范畴。尽管种植规模极小的农家菜仍需施肥,但村民已不再对传统的农家肥过于苛求。因此,由于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而造成村民农家肥的消失可以忽略不计。

据村民反映,在净化槽设备安装完成后的运行期间曾出现过部分管道破裂、漏水的现象,随之便得到有效的维修。据调查,村民反映问题的途径有以下2种:一是直接向村委会反映,村委会联系运行维护单位说明问题后由相关单位派出工作人员进行维修;二是直接拨打粘贴于污水处理设备上的报修电话,告知运行维护单位具体情况后由其负责检查、修理。

2 常熟市农村污水治理困境

2.1 净化槽安放位置问题

村民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将在自家房屋周围所进行的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视为对其原有房屋“风水”的破坏,在他们看来,这种在房屋附近的“破土”意味着不吉利和坏兆头,进而加以干涉和阻挠。净化槽设备的选址和实际安放位置是最棘手的难题。村民秉持污水不能流入自家的传统观念彼此互不让步,选址和安放位置稍偏就会造成麻烦甚至引发冲突。在此情况下,村委会、村长等村级干部协调和处理的结果只能是将净化槽设备置于2家房屋正中间位置,不偏不倚。因此,净化槽设备大量出现在村道、过道和通村小路上而任由行人、电动车、三轮车、拖拉机、汽车、货车踩踏和碾压。

2.2 房屋问题

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对村民房屋的潜在影响,主要是建设过程中经由村民房屋的支管填埋掘坑对房屋地基可能产生的影响。经由村民房屋的支管填埋掘坑深度一般在1 m左右,而村民房屋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地基深度通常仅有0.6 m,如果掘坑位置距离房屋地基过近,势必会对房屋结构产生较大影响,村民不同意。村民最关注的是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对风水和房屋本身的影响。对房屋本身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但由于相关知识的欠缺,村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点。因此,村民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2.3 对新产品和新事物的接受问题

村民对新产品和新事物的接受需要较长的过程,例如,与传统化粪池相比,该设施的优点、影响、安装前后的差别、安装原因及已经安装的用户情况;村民对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所采用和安装的设备本身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自家已使用多年且早已习惯其使用规律的传统式化粪池相比,这种设备所具备的优点、能给村民带来的好处、能否达到宣传的效果、能否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质量是否过关、出水是否达标、是否会发生污水倒灌等,这些才是村民最关注的。

2.4 安全保障问题

村民担心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所安装的设备和所填埋的管道在日后的运行过程中发生渗漏或破裂而影响房屋地基和生产生活问题。这是因为常熟市村庄大多沿河布局,村民房屋多为20世纪80―90年代所建,以2层楼房为主,房屋较为破旧,分布极为集中,村民房前屋后没有多余空地,房屋之间无间距,弄堂极为狭窄,存在部分危房和需要新建或翻建的房屋。因此,村民对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所安装的设备和所填埋的管道能否安全、可靠、稳定地运行十分关心。

2.5 行业标准与技术标准问题

农村污水处理设备,不管是SBR/DSP设备还是净化槽设备,市场产品参差不齐,价格相差较大,性能稳定性差,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比较难度增加。最重要的是,产品说明书所描述的出水水质标准与实际出水水质相比相距甚远,且无法验证。产品零配件市场混乱,各种产品鱼目混杂,原装零配件不宜购买且价格昂贵。

3 常熟市农村污水治理创新对策

3.1 强调村级干部作用

村委会、村长等村级干部了解所管辖范围内的村落格局、村庄特点和村民情况,在村民看来,他们同村干部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相互熟识,彼此处于同一利益群体,可以向其反映问题、表达自身利益。村级组织是村民信赖和依靠的基层组织,是联系村民的天然桥梁和纽带。正是由于村级组织与村民之间的密切联系,当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自然应由村委会、村长等村级干部协调解决。此外,还应重视发挥村民小组组长、村内权威人士的作用。

3.2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解决的办法主要是采取宣传教育等等方式,向村民解释安装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重要性。相比传统式化粪池,新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合理、工艺先进、安装便捷,旨在改变日益恶化的居住环境和周边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相关部门有义务在农村污水治理的各个阶段做好村民宣传、教育和参与工作,从而保证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扩大村民参与范围

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施工前通常由行政村书记、主任召开施工动员大会,邀请村民小组成员、老党员、村民代表参与,传达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施工规范和施工要求,张贴施工公告,通知因施工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然而,这种做法仅存在于施工阶段,且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已经基本到位,村民只能接受通知和安排,基本没有话语权和发言权,处于被动和支配地位。如果将这种方式前移,应用至工程设计阶段,促使村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吸收村民关于农村污水治理的意见和建议,提供设计方、施工方、建设方与村民彼此双向互动交流的平台,以避免村民因设计方设计不合理或设计不到位而阻挠施工方施工的情形。

3.4 丰富村民参与形式

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施工前,施工方通常可以通过召开协调会等方式,邀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建管所、审计部门、村委会等相关人员以及部分村民代表,进行开工前技术交底,发放告知书,传达施工内容、施工工期、施工影响、村民青苗费补偿等基本情况,入户了解村民家庭自来水用量、自来水管道接入口、排污管道出口等情况,向村民说明注意事项,并进行施工单位的内部分工,明确施工任务。

3.5 制定村民参与办法

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遇问题的解决,特别是涉及与村民利益相关问题的解决,住建局村镇科的工作人员表示要充分发挥村集体、村委会的协调与沟通作用。在对村民宣传教育和村民参与方面,住建局的主要作用在于制定村民教育和参与的管理办法,规范村民行为,明确村民义务,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

3.6 做好运行维护工作

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安装的设备和填埋的管道在日后的运行过程中发生渗漏或破裂而影响房屋地基和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办法:一是向村民宣传所采购设备质量和施工质量的保障措施,鼓励他们监督设备从开封到放置的各个环节和施工的全部过程;二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要根据具体房屋结构从技术上采取特殊保护措施以防止意外;三是明确要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单位将维修电话、联系地址等信息粘贴于设备明显处,为村民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报修途径,便于故障及时排除。

4 参考文献

[1] 常杪,小柳秀明,水落元之,等.小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建设管理体系[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24-28.

篇4

1、立足大建设,做好总体规划。对于全镇的环境治理工作,镇党委、政府立足我镇地处城乡结合部、大建设项目多的实际,从全局做好总体规划,将环境治理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将城镇建设规划,乡村环境治理放在我镇十二五发展的重中之重,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新城、强基础、扩产业、重招商、兴旅游、快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围绕这一思路,镇党委从争取成为控违试点乡镇入手,加大城镇面貌整治力度,制定城镇规划,遏制无序抢建。从治理环境污染、强化环境督察、加强绿化工作等总体和全局上,做好环境脏乱差的整治工作。

2、立足路网,做好城市基础建设。我镇立足便捷的路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夏郢孜西路打通至102省道现已经竣工;卧龙山西路拓宽、绿化、亮化改造工程目前也已经完成。加上合淮阜高速公路、第二通道等公路。“3纵2横”的公路交通网络让我镇成为淮南市的交通枢纽。近年来,我镇共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修建 “三通”水泥路,总长度达到近百公里,让农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辖区内新建新家园、棚户区等小区近10个,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后全镇人口将增至8万人,吸引了宾馆、酒店、农贸市场、生态园等行业的大批商家前来洽谈投资,新城区轮廓逐渐显现。

3、立足争创模,做好绿化工作。结合市、区政府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活动,大力开展镇、村绿化,砂里岗村被市绿化委命名为绿色小康村,全镇现有绿色小康村2个。2010年共完成了车路山采石迹地植被恢复830亩、高速公路淮南西出口150亩景观林植树绿化及打石山新造林510亩任务,配合区农林局高质量通过国家林业总局对2002年度退耕还林项目中生态林验收。

4、立足惠民生,加大资金投入。“____”期间,我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五年来共完成百余项水利工程,共投入资金千余万元,其中泵站更新5座,开挖、修建当家塘20余口,圩堤加固10万立方米,沟塘清淤5万米。12个行政村的道路“三通”工程全面完成,90%以上的村实施了安全饮用水工程,“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工程让农民和城里人一样拥有了公厕、垃圾池和下水道。

5、立足镇情,实施联合治理。鉴于我镇镇域面积大、大建设项目多、境内交通道路网密集的实际,我镇与多部门加强协同,实施联合治理,镇文明办与交警部门长期联合,治理抛洒滴漏等影响道路环境卫生的行为。招聘执法协管员,组建执法队,联合城管部门,加强巡逻,做好控违工作。镇、村联合,组建环境卫生检查组,对各村“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工作进行督查。这些联合治理形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6、立足长效机制,纳入绩效考核。强化考核奖惩制度。我镇与各村签订了卫生环境保洁责任书,对各村环卫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且整改不达标的,将进行通报,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核目标与村绩效挂钩,将平时工作与“清洁乡村、美化家园”相结合,严格落实奖惩。目前,我镇12个行政村有9个开展清洁工程,共聘用保洁人员37人。环境保洁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1、

环保意识问题。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些企业、甚至少数基层干部,对保护环境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致使环保工作有时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很多群众缺乏环保意识,不能用环保理念维护自己的家园,也不能规范自身的行为,为了获取自身利益,不惜污染环境。比如,虽然各村均建有垃圾池,但有少数群众为了自身方便,将垃圾随意乱扔。这些都给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重发展轻环保、重利益轻环保的思想,缺乏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意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环境治理工作,导致了环境治理工作推进困难。2、人口规模增加问题。目前,我镇年产生生活垃圾约1万多吨。而随着西城嘉园、新家园、谢家集新村、李郢新村、卧龙山庄5个小区建设的基本完工,新增住户1.5余户约5万余人的逐渐入住,产生的各类生产、生活垃圾数量将更多,必然会给环境整治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3、非法开采山石问题。我镇境内与八公山区接壤地区的几个石料场多次非法开采,更涉嫌非法买卖炸药,造成环境污染,周边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多次到镇政府反映,但由于企业改制合并、行政区域界定及受执法权限限制等原因,一直无法对这些采石场予以关停,致使污染企业无法关停,给环境治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1、加强环境治理宣传。大力宣传近几年来的绿化工作成果和绿化、美化环境的重大意义。充分利用广播、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环保治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社会舆论氛围

2、从全镇长远发展的角度,设计我镇的环境治理规划,加大投入,抓紧建立垃圾中转站和一座生态污水处理厂,购置垃圾运输车,以处理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保持环境清洁卫生,2011年7月14日下午,谢家集区环保局在____镇主持召开了《____镇生态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审查会议,标志着我镇的污水处理工作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3、创新管理机制,探索上下联动、人人参于的长效机制,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新。建立环境治理台帐和周志,对环境治理工作进行逐项、逐地段、逐村督导检查,对各村出动的车辆、人数、投资力度做详细登统,强力推进治理活动。每周公开各村环境治理进度,增强紧迫感。

篇5

二、工作目标

1.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污染减排工程项目建设任务。

2.沣河、潏河、滈河、皂河等主要河流水质持续好转,保持在地表水三级标准。

3.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1天。

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5.做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

6.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

7.完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验收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技术核查的相关工作。

8.有效预防和减少一般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杜绝较大以上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三、工作任务

(一)强化三项措施,确保完成年减排任务

一是工程减排方面,抓好秦悦纸业等3家企业和财经学院等5家高校的脱硫工程,以及翻译学院等2家高校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早日投入运行。二是结构减排方面,继续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确保生产废水达标排放。对不能稳定达标的违法企业报请区政府依法实施关闭,年计划关闭1-2家造纸企业;严格控制燃煤设施建设审批,在城区热力管网铺设范围内不再批建分散的燃煤设施。督促区热力公司和城区20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使用单位,建设符合国家要求的脱硫设施,并同步建设与环保部门联网的在线监控系统,确保烟尘达标排放;对城区集中供热范围内的分散锅炉,要逐步实施拆炉并网。三是管理减排方面,加强污染处理设施的营运监管,把污水处理设施和脱硫设施的正常运行作为监督重点,逐步完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管理体系,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和发挥效益;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水、气排污许可证发放管理,对已发放排污许可证的排污企业要进行专项检查,对没有进入市政管网的超标排污企业加倍征收排污费,提高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全区年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6100吨、二氧化硫减排1736吨。

(二)完善监管机制,加大渭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力度

一是抓好区污水处理厂、高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造纸企业等重点企业污染处理设施的监督检查,确保达标排放。二是认真开展沣河、太平河、皂河专项整治工作,督促沿线排污单位完善治理设施,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不断提高处理率和达标率,减少水污染物排放量,确保沣河、太平河、皂河出境水质达标;对不能实现达标或不能稳定达标排污的企业,环保部门要限期治理,并从重处罚;对治理无望和违法排污的企业依法予以关闭。三是完善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强化保护区内建设项目和人为活动的监督管理,建立并完善城乡饮用水水源污染应急预警体系,预防和减少一般性污染事故发生,杜绝重特大污染事故发生,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三)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力争良好天数达到311天

一是不断完善全区扬尘污染防治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切实加强对城市建成区建筑施工工地和各类煤堆、渣堆和料堆等场所防尘措施的监督检查,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扬尘控制责任,确保降尘量不高于22吨/平方公里·每月。二是继续推进燃煤烟尘污染治理工作,拆改燃煤锅炉8台,积极推广和使用洁净型煤和清洁能源。三是抓好绕城高速、西汉高速、西柞高速和210国道两侧烟尘污染整治工作,改善城区周边空气环境质量。四是开展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区域交界处等环境薄弱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改善城乡环境。五是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责任,坚持“四位一体”联合督查,力争禁烧率达到100%。通过以上措施,最终实现全区大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11天的目标。

(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农村环境保护水平

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建设3个垃圾压缩站,加快五台街道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子午街办、王莽街办2个环境优美乡镇和子午街道抱龙峪村、东大街道庆镇村、细柳街道南佛沟村、太乙宫街道水湫池村和杨庄乡中等村5个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能力,抓好杜曲街道东韦村竹园养猪厂污染治理示范点和1家屠宰厂污染治理示范点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示范工程,坚决取缔饮用水源地周边威胁饮水安全的所有排污口,25个乡街年内分别建成1个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示范工程。继续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定期对非煤矿山和房地产项目进行检查,坚决查处违规建设和旅游企业乱排污的现象,确保秦岭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

(五)强化环境执法和安全监管,努力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一是严格落实区招商引资项目评审、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禁止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入区建设,积极扶持技术先进、无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和高科技项目,坚决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选址不合理的污染项目拒之门外。二是以重金属污染治理为重点,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依法对重点污染企业、行业、区域和流域进行整顿,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和“新六小”违法企业,一经发现,坚决取缔。三是加强环境工作,进一步完善“12369”环境工作机制,提高基层环境的处理能力,切实解决好群众投诉问题,及时查处,按期办结,确保全年环境件查处办结率达到95%以上。四是不断完善突发环境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积极开展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五是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基础及深度分析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充分发挥监测仪器效能,认真做好各项环境质量监测,重点对水、空气、土壤中有机物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六)大力做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宣手段和宣传阵地,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和企业法人进行环保法制培训,增强做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开展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普及生态环保知识,使广大群众养成节约资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办好环保宣传电视节目和《开发》环保专栏,强化环保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为环保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工作要求

篇6

1、斑竹村:斑竹村位于罗江县城东面,地处御营镇范家大园(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俺的故居)、108国道,罗桂路,还有正在修建的青轨铁路东站,交通十分便利,是休闲和旅游的好地方。斑竹村辖区共有5个村民小组、615户、1548人、劳动力1048人、耕地面积455.5亩。该村也是罗江县2010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环境优美,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

2、芒江村:位于罗江县城北面,地处中心汽车站,成绵高速公路,宝成铁路,四川警安职业学院,芒江村辖区共有7个村民小组、分布在环山周围之间,耕地面积605亩、农村户数为434户、1293人、农村劳动力849人。该村以发展脆罐梨和蔬菜种植带动该村的农副产业的发展,是首批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生态环保示范村,村庄环境优美,也是罗江县2010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环境优美,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

3、长虹村:位于罗江县城西南面,地处108国道、蟠龙镇的宝峰山(罗江县贵妃枣基地),白马关景区的倒湾古镇,近邻罗江县城南新区,是旅游、休闲、观光的最佳去处。村辖区共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589户、人口1624人、农村劳动力1134人、耕地面积1208亩。该村也是罗江县2010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环境优美,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

4、柏云村:位于罗江县城东北面,108国道成绵高速公路,紧邻调元镇(李调元故里),村辖区共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656户、人口1945人、农村劳动力1249人、耕地面积.6亩。近年来,柏云村通过创模、创卫,结合灾后重建,村庄环境面貌有较大改观,公路沿线、河道沿线得到有效整治,也是省市级2010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该村村庄环境优美,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

二、主要目标

按照“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效果明显”的要求,确定斑竹村、芒江村、长虹村、柏云村为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示范村,精心策划,通过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村庄精品亮点,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整体推进我区镇(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最终实现全镇所有村庄达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的工作目标。

三、工作任务

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以巩固“双创”及2010年万安镇芒江村的新农村建设和万安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为依托,强力推进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工程打造工作,全面提高万安镇(村庄)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协调指导各村的整洁工程和村庄清洁行动,加强各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指导户用沼气池建设,进行农村改厨、改厕、改水、改圈工作,搞好庭院美化建设工程,加强农村畜禽圈舍改造和畜禽粪便的无害处理。实现农产品质量无公害化,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庭院美化、田园清洁、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目标,达到城乡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城乡人居环境和村民卫生意识明显改善。

四、工作重点

(一)规划水平提高

提高村庄的规划水平和布局水平,杜绝在新建公路两侧夹道修房,村落规划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错落有致。

(二)风貌特色突出

着力打破“火柴盒”,提高居民设计水平。融合地域和历史文化、传统民居特色,按“外部突出特色、内部优化功能”要求,组织实施农村民居设计和特色风貌控制设计,新建居民随形就势、高低错落、风貌独特。

(三)配套设施完善

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硬化。完善给水、排水系统,集中处理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生产和生活污水因地制宜净化处理。

(四)村容整洁卫生

保洁制度健全,村内有公共厕所,提高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村内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林盘绿地,农户庭院绿化。

(五)文明乡风形成

多形式宣传普及文明、卫生常识,倡导文明行为方式和良好卫生习惯,制定“村规民约”推进村庄环境治理,在农村居民中形成讲文明、爱卫生的新风尚。

1、清洁化标准

(1)村庄道路与公共活动场地内不得有人畜、家禽粪便,柴草、肥料、砖石及其他废旧物资应集中有序堆放;有效清理地面痰迹、烟头、纸屑及瓜皮果核等;村庄道路与公共活动场地附属设施(公告牌、宣传栏、标志牌、路灯等)应保持清洁,不得出现明显污损,不得有积尘、痰迹、淤泥或其他污垢。

(2)村设置的垃圾收集点应基本保持洁净,无垃圾吊挂现象;公厕内外保持整洁。

(3)村店铺应履行“门前三包”合同义务,无向店外地面抛洒垃圾或污水现象;村民在自有房屋门前设置的固定摊位,应保持摊位本身和周边环境的整洁。

(4)村小商业设置的门面牌匾,每处不得出现2块以上浮土、锈迹、油渍等污垢;每处建(构)筑物、市政设施立面、公厕内墙和绿地树干上未及时清理的“牛皮癣”不得超过5处。

(5)庭院绿地内不得堆放生活垃圾、柴草、肥料及其他废旧物资;不得出现痰迹、烟头、纸屑及瓜皮果核;附属设施(坐凳、灯具等)应基本保持清洁,每处设施不得出现2处以上积尘、痰迹、淤泥或其他污垢。

2、秩序化标准

(1)道路布局有序,新建主要道路应作环状布局,不得出现断头路,并禁止设置各种妨碍消防的障碍物;道路宽度应满足使用功能。附属设施(公告牌、宣传栏、标志牌、路灯等)应无缺失,并按有关规范有序设置、满足功能要求。

(2)每个村设置的垃圾收集点应不少于15个,收集频率为每周2~3次;一般村庄不单独设置垃圾处理设施;交通不便的村可进行简易填埋,禁止明火焚烧;公共厕所推行三格式化粪池改造,村庄卫生厕所普及率应达到95%以上。

(3)村小商业设置的门面牌匾,不得超过建筑外墙面0.5米以上,不得影响道路通行、侵占公共空间;严厉取缔单位和个人自由散发小广告、张贴启事和涂鸦的行为。

(4)保洁人员数量按每1000平方米不少于1人;保洁工具和小型车辆(密封式垃圾三轮等)的配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优美化标准

(1)把握好“村布局、村落规划、民居设计”三个环节,切实做好农村风貌塑造工作;突出民风、民俗,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村庄和村落民族风貌规划设计。

(2)村道路与公共活动场地应实施硬化,整体风貌应保持协调统一、美观大方并基本保持完好;不得有断裂与破损现象;凹陷、锈蚀或脱漆的附属设施应及时修复;路灯亮灯率不得低于98%。

(3)垃圾收集点基本无残缺、破损,封闭性较好;公共厕所建筑即附属设施基本无破损。

(4)村店铺应保持店面完好、整洁。

(5)庭院植物配置经济实用;植物生长良好,无死树枯枝、空秃现象,无大型和缠绕性、攀缘性杂草;附属设施采用当地砖、石、木等材料制作,以农村特色为主,提倡生态自然、简朴亲切,反映地方民俗特色。

4、制度化标准

(1)以万安镇政府出资,村民出劳轮流保洁的方式落实保洁人员;制定简便实用的村庄保洁、设施保修的村规民约。

(2)将公厕、垃圾桶等设施的保洁列入村规民约和清扫保洁人员的职责范围,由村委会专门监督。

(3)定期对村民进行思想和环境卫生意识的指导,提高村民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

(4)制定清扫保洁的村规民约,建立村庄日常保洁制度;保洁标准等任务和责任内容;建立村委会监督机制,对清扫保洁人员不履行职责或履行不到位的具体情形,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打造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目标管理和对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措施,大力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务必抓出实效。

2、加大资金投入。将必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对村庄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要拓宽筹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企业投资经营、业主承包开发、个人资本投入等多种形式参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3、严格督察问责,注重工作实效。

(1)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成员部门认识一定要到位、工作一定要到位、责任一定要到位,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要进行严格问责追究领导责任。

(2)乡村环境日益优美。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风貌打造力度,大力整治河库污染。同时,继续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教育和引导农户美化庭院环境。充分发挥示范村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最终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工作目标。

六、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村要高度重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把该项工作作为考核领导政绩和工作效能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周密部署,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万安镇各部门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要对各村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研督导,落实整改。

(二)加大经费保障

万安镇政府要根据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需要,结合当年财力状况,编制专项经费预算。同时创新投入模式,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专项资金,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支出列入财政预算。

(三)落实制度体系

1、万安镇“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村创建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和考核。

篇7

1、斑竹村:斑竹村位于城东面,地处御营镇范家大园(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俺的故居)、108国道,罗桂路,还有正在修建的青轨铁路东站,交通十分便利,是休闲和旅游的好地方。斑竹村辖区共有5个村民小组、615户、1548人、劳动力1048人、耕地面积455.5亩。该村也是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环境优美,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

2、芒江村:位于城北面,地处中心汽车站,成绵高速公路,宝成铁路,警安职业学院,辖区共有7个村民小组、分布在环山周围之间,耕地面积605亩、农村户数为434户、1293人、农村劳动力849人。该村以发展脆罐梨和蔬菜种植带动该村的农副产业的发展,是首批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生态环保示范村,村庄环境优美,也是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环境优美,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

3、长虹村:位于城西南面,地处108国道、蟠龙镇的宝峰山,白马关景区的倒湾古镇,近邻城南新区,是旅游、休闲、观光的最佳去处。村辖区共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589户、人口1624人、农村劳动力1134人、耕地面积1208亩。该村也是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环境优美,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

4、柏云村:位于城东北面,108国道成绵高速公路,紧邻调元镇(李调元故里),村辖区共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656户、人口1945人、农村劳动力1249人、耕地面积.6亩。近年来,柏云村通过创模、创卫,结合灾后重建,村庄环境面貌有较大改观,公路沿线、河道沿线得到有效整治,也是省市级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该村村庄环境优美,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

二、主要目标

按照“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效果明显”的要求,确定斑竹村、芒江村、长虹村、柏云村为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示范村,精心策划,通过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村庄精品亮点,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整体推进我区镇(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最终实现全镇所有村庄达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的工作目标。

三、工作任务

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以巩固“双创”及年万安镇芒江村的新农村建设和万安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为依托,强力推进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工程打造工作,全面提高万安镇(村庄)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协调指导各村的整洁工程和村庄清洁行动,加强各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指导户用沼气池建设,进行农村改厨、改厕、改水、改圈工作,搞好庭院美化建设工程,加强农村畜禽圈舍改造和畜禽粪便的无害处理。实现农产品质量无公害化,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庭院美化、田园清洁、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目标,达到城乡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城乡人居环境和村民卫生意识明显改善。

四、工作重点

(一)规划水平提高

提高村庄的规划水平和布局水平,杜绝在新建公路两侧夹道修房,村落规划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错落有致。

(二)风貌特色突出

着力打破“火柴盒”,提高居民设计水平。融合地域和历史文化、传统民居特色,按“外部突出特色、内部优化功能”要求,组织实施农村民居设计和特色风貌控制设计,新建居民随形就势、高低错落、风貌独特。

(三)配套设施完善

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硬化。完善给水、排水系统,集中处理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生产和生活污水因地制宜净化处理。

(四)村容整洁卫生

保洁制度健全,村内有公共厕所,提高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村内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林盘绿地,农户庭院绿化。

(五)文明乡风形成

多形式宣传普及文明、卫生常识,倡导文明行为方式和良好卫生习惯,制定“村规民约”推进村庄环境治理,在农村居民中形成讲文明、爱卫生的新风尚。

1、清洁化标准

(1)村庄道路与公共活动场地内不得有人畜、家禽粪便,柴草、肥料、砖石及其他废旧物资应集中有序堆放;有效清理地面痰迹、烟头、纸屑及瓜皮果核等;村庄道路与公共活动场地附属设施(公告牌、宣传栏、标志牌、路灯等)应保持清洁,不得出现明显污损,不得有积尘、痰迹、淤泥或其他污垢。

(2)村设置的垃圾收集点应基本保持洁净,无垃圾吊挂现象;公厕内外保持整洁。

(3)村店铺应履行“门前三包”合同义务,无向店外地面抛洒垃圾或污水现象;村民在自有房屋门前设置的固定摊位,应保持摊位本身和周边环境的整洁。

(4)村小商业设置的门面牌匾,每处不得出现2块以上浮土、锈迹、油渍等污垢;每处建(构)筑物、市政设施立面、公厕内墙和绿地树干上未及时清理的“牛皮癣”不得超过5处。

(5)庭院绿地内不得堆放生活垃圾、柴草、肥料及其他废旧物资;不得出现痰迹、烟头、纸屑及瓜皮果核;附属设施(坐凳、灯具等)应基本保持清洁,每处设施不得出现2处以上积尘、痰迹、淤泥或其他污垢。

2、秩序化标准

(1)道路布局有序,新建主要道路应作环状布局,不得出现断头路,并禁止设置各种妨碍消防的障碍物;道路宽度应满足使用功能。附属设施(公告牌、宣传栏、标志牌、路灯等)应无缺失,并按有关规范有序设置、满足功能要求。

(2)每个村设置的垃圾收集点应不少于15个,收集频率为每周2~3次;一般村庄不单独设置垃圾处理设施;交通不便的村可进行简易填埋,禁止明火焚烧;公共厕所推行三格式化粪池改造,村庄卫生厕所普及率应达到95%以上。

(3)村小商业设置的门面牌匾,不得超过建筑外墙面0.5米以上,不得影响道路通行、侵占公共空间;严厉取缔单位和个人自由散发小广告、张贴启事和涂鸦的行为。

(4)保洁人员数量按每1000平方米不少于1人;保洁工具和小型车辆(密封式垃圾三轮等)的配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优美化标准

(1)把握好“村布局、村落规划、民居设计”三个环节,切实做好农村风貌塑造工作;突出民风、民俗,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村庄和村落民族风貌规划设计。

(2)村道路与公共活动场地应实施硬化,整体风貌应保持协调统一、美观大方并基本保持完好;不得有断裂与破损现象;凹陷、锈蚀或脱漆的附属设施应及时修复;路灯亮灯率不得低于98%。

(3)垃圾收集点基本无残缺、破损,封闭性较好;公共厕所建筑即附属设施基本无破损。

(4)村店铺应保持店面完好、整洁。

(5)庭院植物配置经济实用;植物生长良好,无死树枯枝、空秃现象,无大型和缠绕性、攀缘性杂草;附属设施采用当地砖、石、木等材料制作,以农村特色为主,提倡生态自然、简朴亲切,反映地方民俗特色。

4、制度化标准

(1)以万安镇政府出资,村民出劳轮流保洁的方式落实保洁人员;制定简便实用的村庄保洁、设施保修的村规民约。

(2)将公厕、垃圾桶等设施的保洁列入村规民约和清扫保洁人员的职责范围,由村委会专门监督。

(3)定期对村民进行思想和环境卫生意识的指导,提高村民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

(4)制定清扫保洁的村规民约,建立村庄日常保洁制度;保洁标准等任务和责任内容;建立村委会监督机制,对清扫保洁人员不履行职责或履行不到位的具体情形,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打造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目标管理和对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措施,大力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务必抓出实效。

2、加大资金投入。将必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对村庄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要拓宽筹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企业投资经营、业主承包开发、个人资本投入等多种形式参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3、严格督察问责,注重工作实效。

(1)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成员部门认识一定要到位、工作一定要到位、责任一定要到位,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要进行严格问责追究领导责任。

(2)乡村环境日益优美。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风貌打造力度,大力整治河库污染。同时,继续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教育和引导农户美化庭院环境。充分发挥示范村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最终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工作目标。

六、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村要高度重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把该项工作作为考核领导政绩和工作效能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周密部署,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万安镇各部门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要对各村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研督导,落实整改。

(二)加大经费保障

万安镇政府要根据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需要,结合当年财力状况,编制专项经费预算。同时创新投入模式,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专项资金,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支出列入财政预算。

(三)落实制度体系

1、万安镇“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村创建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和考核。

篇8

突出重点,加大保护渔业资源的力度。严格实行“禁渔期”制度。县委政府和主管部门在充分利用水面资源优势,发挥水产生产潜力,使水面大县向水产大县迈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将水产开发与资源保护相结合起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实际,确定禁渔期和护草期,划定禁渔区、养殖区、增殖区和实施轮休轮养的制度,实行鱼、蟹、虾等水产品的混养,通过食物链的有效连接,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草资源和渔业食物养分。开展普法工作。如何提高养殖单位、生产经营者和个人的法律意识,自觉地依法生产,以法律保护其合法权益和发展生产,这就要加大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每年,我县结合《渔业法》宣传及专项治理,印发宣传材料,在报纸、电视台同时刊载播放,提高了广大生产经营者的水面、资源国有化意识。人工增殖水产生物资源。为了有效地增殖大湖渔业资源,确保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产主管部门在对全县渔业现状的充分考察的同时,拿出专项资金对大湖进行人工增殖放流。使渔业资源保护费真正做到“取之于渔,用之开渔”。水产部门引导明星企业对大湖进行增殖,全面推行“种草移螺”工程,推广“湖泊生物资源快速修复与渔业利用技术”科研成果,加大资源修复工作力度。2008年度在泊湖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大赛湖水产开发公司等明星企业的带领下,全年共注入“种草移螺”等资源恢复资金600多万元,投放螺蛳286万公斤,移植草种52900公斤,复植面积达25.1万亩,使大湖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修复,从而走出了一条开拓创新之路,创造了“投入小、产量高、效益佳”新的经营模式。加强国有水面监管力度,全面实施养殖证制度。县委、政府在转变工作思路的同时将规范国有水面使用权的管理作为产权改革的突破点和起步点,由直接指挥水产经营转到宏观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县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办法,出台了相关的管理规定,提出新时期发展思路和操作原则,实现国有水面的使用制度改革。按照市场规则运作调整国有水面,实现国有水面政府高度垄断,“一个龙头放水”的基本目标,使国有水面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改变“甩手”承包、“官倒”的现象,遏制酷捕滥捞,“吃资源饭”的境况。开展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工作。××湖泊是长江河谷洼地经长江圩堤封闭而形成的水流冲积湖为过水型湖泊。湖内水质优良,无工业“三废”污染。ph.1—7.8,水体透明度1.5—2米。是养殖开发的优良水域。虽然目前境况很好,但主管局及渔政管理部门“居安思危”,通过深入细致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域检测标准,依法查处、监控生活污水、船机修理等对水域造成污染的案件,保护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营造稳定和谐的渔区环境。县级水产部门及渔政执法管理单位是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护渔业资源的执法主体,本着“严查、严管、重点打击和普遍教育”的精神,采取划分区域、责任到人、普遍管理、重点突出、联防治理、死看硬守、经常管理与临时出击相结合的办法,确保国有渔业资源不受损失。

篇9

突出重点,加大保护渔业资源的力度。严格实行“禁渔期”制度。县委政府和主管部门在充分利用水面资源优势,发挥水产生产潜力,使水面大县向水产大县迈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将水产开发与资源保护相结合起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实际,确定禁渔期和护草期,划定禁渔区、养殖区、增殖区和实施轮休轮养的制度,实行鱼、蟹、虾等水产品的混养,通过食物链的有效连接,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草资源和渔业食物养分。开展普法工作。如何提高养殖单位、生产经营者和个人的法律意识,自觉地依法生产,以法律保护其合法权益和发展生产,这就要加大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每年,我县结合《渔业法》宣传及专项治理,印发宣传材料,在报纸、电视台同时刊载播放,提高了广大生产经营者的水面、资源国有化意识。人工增殖水产生物资源。为了有效地增殖大湖渔业资源,确保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产主管部门在对全县渔业现状的充分考察的同时,拿出专项资金对大湖进行人工增殖放流。使渔业资源保护费真正做到“取之于渔,用之开渔”。水产部门引导明星企业对大湖进行增殖,全面推行“种草移螺”工程,推广“湖泊生物资源快速修复与渔业利用技术”科研成果,加大资源修复工作力度。2008年度在泊湖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大赛湖水产开发公司等明星企业的带领下,全年共注入“种草移螺”等资源恢复资金600多万元,投放螺蛳286万公斤,移植草种52900公斤,复植面积达25.1万亩,使大湖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修复,从而走出了一条开拓创新之路,创造了“投入小、产量高、效益佳”新的经营模式。加强国有水面监管力度,全面实施养殖证制度。县委、政府在转变工作思路的同时将规范国有水面使用权的管理作为产权改革的突破点和起步点,由直接指挥水产经营转到宏观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县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办法,出台了相关的管理规定,提出新时期发展思路和操作原则,实现国有水面的使用制度改革。按照市场规则运作调整国有水面,实现国有水面政府高度垄断,“一个龙头放水”的基本目标,使国有水面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改变“甩手”承包、“官倒”的现象,遏制酷捕滥捞,“吃资源饭”的境况。开展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工作。××湖泊是长江河谷洼地经长江圩堤封闭而形成的水流冲积湖为过水型湖泊。湖内水质优良,无工业“三废”污染。ph.1—7.8,水体透明度1.5—2米。是养殖开发的优良水域。虽然目前境况很好,但主管局及渔政管理部门“居安思危”,通过深入细致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域检测标准,依法查处、监控生活污水、船机修理等对水域造成污染的案件,保护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营造稳定和谐的渔区环境。县级水产部门及渔政执法管理单位是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护渔业资源的执法主体,本着“严查、严管、重点打击和普遍教育”的精神,采取划分区域、责任到人、普遍管理、重点突出、联防治理、死看硬守、经常管理与临时出击相结合的办法,确保国有渔业资源不受损失。

篇10

【五水共治河道监督员上台,领导为他们颁发聘书。

主持:接下来,让我们有请万达商圈志愿者队代表XXX、社区居民志愿者队代表XXX上台宣读五水共治倡议书。

【宣读五水共治倡议书。

主持:下面,有请志愿者队上台宣誓。

【志愿者上台宣誓。

主持:誓词里有我们每一个都市森林人坚持落实五水共治行动的坚定决心,因为这里是我们最心爱的家园,因为每一滴水、每一条河都与我们的健康、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接下来,就请所有的志愿者,伸出你们的双手,共同在洁白的长卷上印绘万达环河我们美丽的母亲河。

【志愿者手印绘环河。

主持:今天,我们的活动现场请到了咱们两位艺术家XX区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XX女士、工艺美术大师XXX先生,他们要用手中的妙笔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致,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他们与学大教育XX小朋友合作为我们带来古筝书画表演《山河清清 渔舟唱晚》。

【古筝书画表演《山河清清 渔舟晚唱》

主持:感谢两位大师的现场创作。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XX的作品,一幅是学有方,大不同,水宜洁,更受益,另一幅是宁静致远,这几个优美的书法大字几乎保罗了咱们钟公庙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真是赏心悦目。接下来,我们看看XX的《山河清清》,这副作品绘出了老百姓泛舟治水的画面,青山绿水,万木向荣,在夏日里看到这幅图片真觉得一身清凉。大家说是不是?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他们。本次五水共治的宣传活动得到了领导的重视、民众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共建单位的鼎力相助,下面我们要进行的是鱼苗款捐赠仪式,有请都市森林社区主任许文君、共建单位易达教育、学大教育代表上台。

【鱼苗款捐赠仪式。

主持:为表示感谢,下面两位书画大师将上台把刚才现场创作的作品分别赠与XXX以及我们的协办单位XXX,感谢他们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书画捐赠商圈单位。

主持:五水共治是一个长期的、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努力,现在让我们一同来见证非常有意义的一刻,有请街道领导、社工和商圈志愿者们向万达环河投放治水鱼苗。

【领导投放鱼苗。

主持:彩色的长卷已经绘制,缤纷的希望就在前方,打造和乐和美、宜居宜业的和谐家园,这是我们心中的梦想,更是孩子们的梦想。今天来参加我们活动的还有一群天真活泼的小朋友,他们来自XX幼儿园。别看他们年龄小,可他们的环保观念可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接下来,他们就要用自己的歌声和舞蹈为五水共治加油助力!请欣赏开场舞《Barbarbar》。

【开场舞《Barbarbar》

主持:感谢小朋友的精彩演出,活力四射的开场舞《Barbarbar》之后,我们要进行的是第一轮五水共治有奖竞答,所有的题目都将在五水共治知识题库中选取,只要你能答对,丰厚的奖品你就能带回家。好,让我们开始第一道题。

【有奖竞答。

主持:五水共治在我们的宣传标语里,在我们的环保观念中,在我们的实际行动里,同样,它也在温婉动听的袅袅曲音里。下面,我们XXX将为我们带来他们特别为此次五水共治宣传活动创编的越剧小调《秀水向东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越剧小调《秀水向东流》。

主持:精彩不断,幸运不断,我们要继续进行第二轮有奖竞答,刚才来不及回答的朋友们准备好,机会又要来了!请听题!

【有奖竞答。

主持:沐浴着夏日的晨光,都市森林社区舞动着她的传统与时尚,展现出她因水而生、因水而美的魅力。今天,我们就要把一首喜庆热烈的摇滚快板送给所有为社区、街道治水事业努力付出的人们,让我们一同携手构建和谐社会,共创美丽钟公庙。请欣赏由XXX等带来的摇滚快板《共创都市森林新辉煌》。

【摇滚快板《共创都市森林新辉煌》

主持:第三轮有奖竞答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将要送出最后的份活动大奖。

【有奖竞答

主持:中国梦,是潺潺流淌的河水,中国梦,是鸟语花香的两岸,中国梦,是我们绽放在生活里的欢声笑语,中国梦,是我们的每一次举手投足,每一次凝心聚力。五水共治,全民动员,我相信,美好人居的鄞州梦就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美丽中国梦也将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下面请欣赏广场舞《欢乐中国梦》。

【广场舞《欢乐中国梦》

主持:在《欢快中国梦》的音乐声中,钟公庙街道都市森林社区聚力五水共治共建美丽都市主题宣传活动到此结束!请大家一起携起手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共同开启五水共治、美丽家园新篇章。朋友们,再见!

2017剿灭劣五类水会议主持词【2】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农业农村暨五水共治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县十二五和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全面部署2017年农业农村和五水共治工作,推进我县农业农村和五水共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各乡镇主要领导、农业农村和五水共治工作分管领导;县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县委农办(县农业局、县扶贫办)、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供销联社、县气象局中层正职以上干部。

今天会议的议程有四项:一是工作交流发言;二是签订责任书;三是杜成威副县长部署农口工作;四是县委张洪国书记作重要讲话。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工作交流发言,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首先,请司前畲族镇负责人就土地确权工作作交流发言,大家欢迎!(鼓掌)

下面,请百丈镇负责人就五水共治工作作交流发言,大家欢迎!(鼓掌)

下面,请筱村镇负责人就森林消防工作作交流发言,大家欢迎!(鼓掌)

下面,请仕阳镇负责人就扶贫开发工作作交流发言,大家欢迎!(鼓掌)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签订责任书。请罗阳镇分管领导到责任书签订席前与杜成威副县长签订农业四项重要工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和森林消防工作责任书,由于时间关系,其他乡镇的责任书就不在会上签订。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杜成威副县长部署农口工作,大家欢迎!(鼓掌)

下面,进行第四项议

紧抓这一个大目标,蹄急步稳抓推进,打好环境整治、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攻坚战、巩固战、持久战。三要牢牢把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精神新要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省、市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作会议指出,治水拆违要与浙商回归一起,融合成拆、治、归三字经,是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中的关键招术和重要拳法,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抓手。必须把握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科学治水的衣领子,唱响治、建、管三部曲,着力优化水环境、水项目、水制度供给结构。四要牢牢把握问题导向、补齐短板的新精神新要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大头、重头都在三农,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首先要补三农短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强烈的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凝聚各方力量,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要正视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的四个尚未短板问题(即农业比较效益的竞争短板,谁来种地的人才短板,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产业短板,村庄建设的规划短板,村庄基础设施的运维短板,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短板,农村产权的交易短板,乡村治理的自治短板),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坚持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坚持改革创新试验不停步,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让广大农民兄弟真真切切拥有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获得感。省、市治水拆违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列出短板清单,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改。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部署要求上来,紧密结合我县实际,扎实推动新时期的三农和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

二、以治水拆违为重点,打造具有山区特色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篇11

20__年,我镇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坚持新型城市化发展方向,紧紧依靠和团结全镇人民,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线,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机械制造和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努力在提高镇村建设管理水平、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全镇保持了和谐稳定,经济社会稳步发展。2013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5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工业总产值19.35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税收入库1.427243亿元,同比增长13.1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518752亿元,同比增长68.61%;实现农业总产值13.05亿元,同比增长2%;完成进出口总额3926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09.03%;实际利用外资274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00.37%。

(一)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认真贯彻落实市“惠民66条”和区促进农民增收的“24条”举措,扎实做好水稻新品种引进、农产品检测工作,农业生产稳步推进;新成立__盆景、__艺精绿化苗木专业合作社2家,特色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投入资金10777万元,推进农田、水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62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落实各项惠农扶持政策,发放惠农补贴资金118万元。

(二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大力发展以汽车产业为龙头的先进制造业,认真落实促进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大力开展“暖企行动”,促进企业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推进28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推荐4家企业申报“__区民营骨干企业”和“__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重点技术创新项目”。__园区一期已与10家企业签订落户协议,东风日产发动机产能扩建项目、广州__模具有限公司等4家已投产,__实业、__机械等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镇新增广州市__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工业项目3家,重点跟进项目3家,上述6个项目预计可增加产值7亿元,增加税收6千万元,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促进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大力开展“暖企行动”,促进企业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推进28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推荐4家企业申报“__区民营骨干企业”和“__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重点技术创新项目”。

(二)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贯彻落实市“惠民66条”和区促进农民增收的“24条”举措,扎实做好水稻新品种引进、农产品检测工作,农业生产稳步推进;新成立__盆景、__艺精绿化苗木专业合作社2家,特色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投入资金10777万元,推进农田、水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62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落实各项惠农扶持政策,发放惠农补贴资金118万元。

(三)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全面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加大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促进各项建设有效落实。全镇共投入资金8500万元,完成乡村道路硬底化125公里。推进了16个旧村委改造项目,村办公环境得到改善。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农村混合垃圾减放量达到30%。如期完成了86间农村无害化公厕建设,顺利通过了区美丽办的检查验收。投入资金1006万元,推进城乡三年绿化项目13宗。镇生活垃圾压缩站、30条村的农村垃圾中转站的建设正在推进。

(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强化责任分工、制定项目推进倒排表、建立健全项目协调机制,着力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目前,古树大道改造工程已完成80%,名优苗木展示中心一期工程即将施工,中小企业园二期已基本完成青苗款的发放工作,__职业技术学院__校区建设、集益变电站至祈福出站线、__燃气等项目有序推进。

(五)社会保持了和谐稳定。以开展创建“平安__”、创建全国安全社区、社会面整体防控工作、道路

交通整治行动、打击“三电”案件专项行动等工作为契机,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平安__”创建初见成效。2013年,全镇共受理案件类警情534宗,同比下降12.5%,其中刑事警情246宗,同比下降12.1%;治安警情288宗,同比下降12.7%,实现打击力度加大、警情下降的目标。全镇共受理各类案件共162宗,办结案件156宗,办结率96.3%,实现“全国两会”、五一、国庆等敏感时期和重大节假日无发生越级到省进京上访案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道路交通、消防等专项整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全年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态势。(六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 “两项工程” 建设,镇内教学条件大幅改善。全面落实《全民健身纲要》,完善农村体育设施,组织开展了“市民素质教育工程”、“道德宣传月”、“孝老爱亲月”等主题实践活动和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扎实社会保障救助和优抚工作,共发放低保金385.02万元,发放五保户供养款186.14万元,发放养老保健金331.07万元,发放各类优抚对象、参战涉核人员的补助100.2万元。扎实推进劳动就业保障工作,组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5期1466人次,举办各类招聘会4场次,现场签订就业协议500多人;成功调处各类劳资纠纷案件29宗,追回金额315万元。按照“科学发展、和谐计生”的工作思路,健全利益导向机制,抓好孕前教育管理和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全镇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关心群众切身利益,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全镇236户泥砖房和危房改造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主干道两侧景观整治提升已全面完成,城乡绿化建设、镇健身休闲广场、镇中心幼儿园等项目有序推进。

(七)法治建设有序推进。认真贯彻镇人大的各项决议,定期向镇人大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充分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推进依法治镇进程。坚持以开展 “正思想、走基层、抓落实、提效能”主题实践活动、行风(机关作风)建设、整治庸懒散奢改进工作作风等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建立健全了政府议事、工程招标、公车管理、干部考核等相关的制度,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深入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联系村(居)活动,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当中,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领导联系挂钩村(居)、企业制度,加强了对基层组织工作指导和对企业发展的帮扶力度,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大力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科学判断能力、驾驭市场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完善村务监督管理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廉政建设不断深化,政府行政效能有效提升,政务环境不断优化。

篇12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推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迫切任务,是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4月份,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正式启动。我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其列入全市转型综改重大项目来抓,半年来,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面部署,有效组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达到预期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规划部署动作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和谐稳定。全省动员会后,市委、市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很快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永奇为组长,市委副书记王旭明、副市长董仙桃为副组长,市农委、发改委、住建局等18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组,设立了办公室。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与巩固两轮“五个全覆盖”成果、办好“五件实事”相结合,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与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相结合,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加快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相结合,充分调研摸底,研究出台《阳泉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和《2014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和今年工作的重点。随即,召开全市动员会议,细化分解部门职责任务,各项工作启动实施。同时,成立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组,专题召开规划编制研讨会,落实六个专项规划以及县域规划的牵头单位,确保各类规划编制有重点有方向,科学引领。目前,各类规划按照既定要求进行,规划编制资金正在落实。

二、严格部门责任,统筹协调力度大。为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衔接、顺利推进,市农委作为牵头部门,严格按照《规划纲要》要求履行职责,积极承担领导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相继建立完善了领导组调度会议、进度通报、信息报送、办公室协调会议、项目管理和督查落实制度等八项工作制度,不断规范、促进各部门工作有效落实。市农委还按照分工职责,在实施美丽宜居示范工程、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以及畜禽粪污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工作方面理思路、定措施、建制度,主动作为。其他17个相关部门也都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重点,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人,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工作推进有力度、有质量。平定、盂县、郊区全部由县(区)长或分管县(区)长亲自主持召开工作动员部署会,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组和领导组办公室,出台《规划纲要》和《2014年行动计划》,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顺利启动实施。截止目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7月份,陈永奇市长亲自召开工作推进会,就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分管副市长董仙桃针对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多方协调,为全面推进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宣传大力跟进,营造氛围聚能量。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组办公室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把信息交流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适时收集、整理各县区、各部门的工作进展实况,及时梳理并向领导组反映汇报。随着各项工作正式启动,充分借力各级各类媒体,深入宣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意义,调动群众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还在《阳泉日报》开设专版,全方位、多角度跟踪解读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市住建局也开辟专栏,宣传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的相关支持政策,选树先进典型。与此同时,市县两级通过组织各类相关调研,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逐步深入人心,赢得支持,全民的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群策群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氛围正在形成。

四、力求投入到位,“四大工程”推进好。我市创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方法,确立了以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和宜居示范工程“四大工程”。工程实施主要依托公共

财政投入来支撑、引导和保障。2014年,全市共确定23类项目,涉及市级财政投入约8000万元。目前,各类项目已陆续开工,各项投资陆续到位。在县级层面,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有效整合资金,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与此同时,市、县两级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在用地用水、税收规费、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倾斜,力求各方面投入到位。目前,用于农村道路改造的1亿元投资已落实,郊区河底镇和全市45个自然村实施了农村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乡村植树造林与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紧密结合,村级幼儿园改扩建和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数字电影入村、“一村一场戏”等文化惠民工程丰富了农村文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改造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盂县路家村镇采煤沉陷区治理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全部开工,启动了4个村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避让搬迁、12个村的生活污水防治项目和15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以及1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平定县西岭、盂县闫家沟、郊区桃林沟属省级创建村)。总的来看,完善提质工程在原有基础上扎实推进,农民安居工程按照“一启动三加快”要求重点突破,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全面开展,宜居示范工程以示范引领启动创建,“四项工程”推进顺利,见到了实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牵扯部门多,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要想扎扎实实推进“四大工程”落地,切实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正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作推进不平衡。一是资源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村经济发展较快,搞好人居环境改善的主动性强、动力足,村容村貌变化大。二是缺乏支撑产业的部分偏远山区农村发展相对缓慢,人居环境改善更多停留在村容村貌的零碎整治上。三是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难度大,进展不快。比如,盂县路家村镇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前期审批手续繁杂、配套资金落实难、整体搬迁难度大。

(二)规划编制相对滞后。当前,规划编制仍处于前期资料收集阶段,县域、乡镇、村级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缓慢,今年8月底不能如期完成各类规划编制任务,影响工作进一步深入铺开。对古村落的保护性建设,没有整体的、高站位的编制规划。因缺乏具体规划指导,一些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零敲碎打,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三)资金到位存在困难。今年以来,市县两级财政压力较大,加之没有引导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和筹资合力,单靠政府投入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各类工程难度很大。资金不能按时足额到位,环卫设施不足,后期管护无法跟进,短期整治易、长期维持难现象存在,有的村还会面临二次污染隐患。

(四)机构编制需要落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需要建队伍、充实力量。目前,除成立市级领导组、设立领导组办公室外,还要比照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组办公室的运作模式,在市县两级成立实体化工作机构,落实编制、人员和经费。种种原因,目前市县实体化工作机构仍未成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开展。

几点建议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启动时间短,推进力度大,农村环境越变越好,老百姓由衷拥护。然而,让全市更广大的农民享有像城市一样完善的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宜居宜业的环境,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继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统筹推进,确保实效。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激发全民参与热情。继续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发动,让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重大意义家喻户晓,让各级各部门狠抓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有效传递。通过宣传教育,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扭转部分村干部工作依赖政府、且等且靠的旧观念,激发农民群众“户户行动、人人投工投劳”的参与热情,引导大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设置监督台,曝光开展工作不认真、标准低、走过场的行为,依托舆论监督促进整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