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15:56: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现代公共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现代公共管理论文

篇1

Abstract:The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usuallyhastwokindofentirelydifferentstandpoints:Superintendent''''sstandpointandpublic''''sstandpoint.Standsinsuperintendent''''sstandpoint,the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mainattentiontakesthepublicinterestspokesmanandvindicator''''sPublicsector,howcancarryontheeffectivemanagementtothepublicaffairs.Standsinpublic''''sstandpoint,the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mainattention“howcanthecitizenobtainthethingwhichfromgovernmenttheretheyneed”(thenote:HowardFrant:UsefultoWhom?PublicManagementResearch,SocialScience,andtheStandpointProblem,InternationalPublicManagementJournal,Volume2,Number2,1999,p.324.).

keyword:Publicinterest;Modernagepublic;Publicadministration;Managementessence

引言

显然,这两种立场都没有脱离公共利益这个核心问题:前者以“公共部门如何实现和服务于公共利益”为焦点;后者以“公共利益是怎样被实现的”为焦点。进一步对比可以发现,前一种主张所说的公共利益多半是抽象的,而后一种主张则意指现实的公共利益,它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

事实上,研究公共利益时有两个关键问题不容回避。第一,公共利益是抽象的(虚幻的)还是现实的(具体的)?第二,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完全一致吗?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将在区分公共利益和共同利益概念差别的基础上,界定公共利益的本质内涵;进而力图阐明公共利益乃是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一、对“共同利益”的概念辨析

“共同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两者在词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通常所说的“共同利益”有两个英文词与其相对应,即commoninterest和generalinterest。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common在被解释为“共有的、共同做的、共同受到的”时,是指“两个人或更多人,或者是团体、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所享有的东西,所做的事情,或是属于他们的东西、对他们有影响的东西”。而general则被解释为“普遍的、全面的”,此时它指“影响所有人或绝大多数人(的事物)”。(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第612页。)

可见,“共同利益”首先是指“多数人”的利益。“多数人”可能是指两个人、少数几个人、绝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他们都可能从“共同利益”中获益或受其影响。这是共同利益的相对普遍性。

同时,“共同利益”是被“共享的、共有的、共同承担的、或者是共同受到影响的”。它与共同的立场、共同的行动相关。它不局限于某个单个的个体,不可能也不应该为其所独有。这是共同利益的不可分割性。

通常,共同利益可以指代共同体利益,或是利益关系的产物。我们将分别阐述这两种指代关系。

(一)共同利益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个宽泛的概念。一个组织、一个社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或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可以分别看作是共同体。作为现实的载体,这些不同层次的共同体都存在着自身的利益,因而可以分别被看作是利益共同体。在对这些利益共同体进行考察时,可以采取几种视角:一是以单个的利益共同体为单元,分析其共同利益的属性;二是以不同层次利益共同体的相对关系为单元,分析共同利益的相对性。

1.共同体的规模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由相关成员组成的。其成员数量的多少,影响着共同体利益的内容。既然共同体利益不局限于某个或某些特定成员,它就应该是绝大多数成员或者是所有成员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体规模越小,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简单、越狭窄;共同体规模越大,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复杂、越广泛。但无论如何,共同体利益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这是由利益需求“总量”和利益差异程度所决定的。

最为主要的是,共同体规模制约着共同体利益的认可和确认。在共同体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利益聚合比较容易实现;或者说共同利益容易被认可和确认。随着共同体规模的不断增大,利益的差别性和多样性使得共同利益的“形成”越来越困难,因此也只能在形式上用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来代表共同体利益。这在实践中存在困境:“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中原则是否忽略甚至是侵犯了少数人的利益?

通常认为,不管采取怎样的表达机制,共同体利益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并不能抹杀其实质上的“普遍性”或“差异性”。如果少数人的利益被忽略或侵犯了,他们就会游离于共同体之外,共同体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共同体总要采取一些救助弱势群体的措施。其背后的逻辑是:这些少数人的“共同利益”虽然在形式上没有得到确认,但在实际上应该得到实现。就是说,共同体利益并不以大多数人主观的确认和认可为限度,它还包括一些客观的、在特定时期内没有得到确认和认可的利益。

比如,人们在和平时期可能并不会感受到共同体安全的重要性;一旦共同体安全受到威胁时,任何成员都不可能否认共同体安全乃是最大的共同体利益。再比如,在追求共同体利益的过程中,共同体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能被“无意”地破坏了,此前似乎没有人意识到“外生的”自然环境也是共同体利益;当共同体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或威胁时,保护自然环境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共同体利益。可见,形式上的共同体利益并不能抹杀那些客观的、具有普遍影响力的潜在共同利益。

这表明,共同体利益并不否认差异性和客观性,它既包括形式上的“共同利益”,也包括客观的“普遍利益”。

2.共同体的层次与共同体利益

既然共同体及其组成部分都可以看作是利益实体,那么就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共同体及其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一体化的角度而言,人类社会这个最大的共同体是由若干层次的次级共同体按一定规则组成的。高一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制约着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冲突。比如,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看成是由国家组成的共同体,国家本身也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共同体。基于国家利益,一些国家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是对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威胁;同样,一些核大国发展核力量形成核威慑也是对人类社会安全与和平的挑战。这是国家利益与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其他形式的国家间合作,则是协调国家间利益关系、维护人类社会“共同体利益”的措施。

3.共同体的性质与共同体利益

以上,我们只是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探讨了共同体利益。事实上,除了规模之外,共同体的性质也是影响共同体利益的重要因素。比如,对于组织这类利益共同体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区分为“公共的”或是“私人的”。这近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显然,两者都具有各自的共同利益,但因为性质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其共同体利益也有所不同。这正如斯托克斯所说,“‘公共’与‘私营’之间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区别,而是追求公共利益与追求私人所得之间的区别”(注:DavidMathasen:TheNewPublicManagementandItsCritics,InternationalPublicManagementJournal,Volume2,Numberl,1999.)。

在这里,政府被看作是代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公共部门。这种传统的看法受到了公共选择理论的挑战。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也是有自身利益的,因而并不见得能够代表公共利益。事实上,这种冲突可以用共同体利益来解释。布坎南等人所说的“政府的自身利益”近似于政府这个公共组织的共同体利益,而斯托克斯所说的“公共利益”乃是社会这个共同体的利益。传统观点认为,这两种共同体的利益根本一致;而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两者可能相分离。可见,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等同于公共利益,这取决于共同体利益的指向。

这种逻辑同样适用于对国家、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分析。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都不能被看作是纯粹的利益共同体,但它们在形式上具有利益共同体的某些特征。如果将国家看作是最大的利益共同体,那么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利益共同体。我们通常所说的“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在这里都可以理解为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它们是其成员的“共同利益”,在各自的范围内也都有相当的合理性。但它们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并不少见。这种冲突再次表明:不同层级共同体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国家利益显然是高于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

上述分析表明,共同体利益首先是共同利益,它是共同体成员利益的综合。随着共同体规模的扩大和层级的提升,共同利益聚合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同时,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是否是共同利益时,必须选定合理的参照系、辨别其适用范围。因为低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高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

(二)作为利益关系产物的共同利益

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时,实际上是从静态意义来理解共同利益的。除此之外,共同利益也表达了利益主体横向的利益关系。通常认为,“由于利益自我性和社会性的作用,任何利益关系中都包含着三种利益内容,即利益关系两个原构利益主体的利益及其相互结成的共同利益”。确切地说,共同利益乃是“利益关系中的第三种利益”(注: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0、61页。)。对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引伸:

1.共同利益的动态变化性

尽管利益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按照上述逻辑,如果利益关系发生变化,那么其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会随之变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共同利益也具有动态变化性,而且在变化过程中其主体内容也将有所调整。这使得共同利益本身也是一个难以完全把握的概念。如果仅仅是共同利益的内容发生变化,那么共同利益的公共性或私人性就不会变化;如果两者同时发生变化,那就意味着利益关系本身发生了变化。显然,两个私营机构为垄断市场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与基于合作性地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意味着共同利益作为利益关系的产物,可能在其动态变化过程中改变其公共的或私人的属性。

2.共同利益的本质属性

如果我们承认利益的普遍性以及利益驱动假设的话,那么就同样应该承认利益关系的普遍性。也就是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可能会发生潜在的或现实的利益关系。但在利益关系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原构利益主体”的性质不同,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两个公共机构基于公共目的而产生的利益关系及共同利益,显然与两个私营部门基于私人目的产生的利益及其共同利益有所不同。换言之,不同利益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可能具有私人的性质,也可能具有公共的性质。

由此可见,共同利益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难以分辨,这取决于作为共同利益基础的利益关系的本质属性及其动态变化性。或者说,不能仅仅从概念上将共同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尽管公共利益也具有共同利益的某些属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呢?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公共利益”(注:陈庆云:“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8期,第37页。),尽管二者之间具有某种特殊的联系。要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对“公共利益(publicinterest)”作出概念上的界定。

(一)公共利益的内涵

按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public意味着“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或者是“为公众的、公用的、公共的(尤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的)”。(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6页。)在这里,公众是一个集合名词,公众组成的群体可以看作是共同体。因此公共利益首先与共同体利益相关。不过这个由单个公众以一定方式组成的共同体,与由单个个体组成的私人性质的共同体存在实质性差别。前已述及,共同体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共同体利益的性质。基于这种认识,公众组成的共同体已经包含着公共性而不是私人性的内涵。

其次,公共利益意为“公众的或与公众有关的”,它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这也决定了现代公共管理转向公众立场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公众利益并不能代替公共利益。因为公众利益既有纯私人性质的,也有公共性质的;公众除了消费公共物品之外;还大量地消费私人物品。反之,公共利益则应该代表公众利益,否则它就失去了依托而成为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

再次,公共利益与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供给相关。这是由政府的公共特性所决定的。尽管在公共选择学派看来,政府也具有自利性,但谁都无法否认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这一方面,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因为政府是代表者和维护者,而认为公共利益只能由政府来维护、增进和分配。这排除了政府以外社会主体的补充作用。事实上,西方国家大量出现的志愿性团体、社区自治,以及“治理(govenance)”概念的提出都表明:“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提供者”(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参与也同样可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作为共同体利益和公众利益,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往往被当成一种价值取向、当成一个抽象的或虚幻的概念。以公共利益为本位或是以私人利益为本位,并没有告诉人们公共利益包括哪些内容,它只阐明了利益的指向性。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利益也具有一些基本的属性。

1.公共利益的客观性

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叠加,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基于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共同利益。不管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公共利益都是客观的,尤其是那些外生于共同体的公共利益。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这些利益客观地影响着共同体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尽管它们可能并没有被共同体成员明确地意识到。

2.公共利益的社会共享性

既然公共利益是共同利益,既然它影响着共同体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那么它就应该具有社会共享性。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所谓社会性是指公共利益的相对普遍性或非特定性,即它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第二,所谓共享性既是指“共有性”,也是指“共同受益性”。并且这种受益不一定表现为直接的、明显的“正受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事实上也是对公众利益的潜在威胁。

以上两种特性都是从抽象的意义上来讲的,但公共利益并不是完全虚幻的概念。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共利益主要的现实的物质表现形式。一般认为,“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使用者不能被排斥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如果将非排他性看作是源于产权而派生出的特性的话,那么,它在形式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共有”的性质。而非竞争性则从实际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可以是“共同受益”的。这决定了公共物品是公共利益的物质表现形式;进而,公共物品的现实性决定了公共利益也是现实的而非抽象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共物品的这种特征往往被误解,即公共物品往往被理解为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不能否认这样的公共物品的确存在,但不能借此认为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应该具有这种特征。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事实上是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物品来实现的。

从纵向上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共同体利益的层次性来界定公共物品的层次性:(1)全球性或国际性公共物品:世界和平、一种可持续的全球环境、一个统一的世界商品及服务市场和基本知识,都是国际公共物品的例子。(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2)全国性公共物品:提供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国家安全和防务,发展初等教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的公共设施(比如道路),都是全国性公共物品。(3)地方性公共物品:地方基础设施(比如城市道路)、垃圾处理、街道照明、警察保安等都属于地方性公共物品。(4)社区性公共物品:社区绿化与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基础设施等乃是社区性公共物品。

从横向上来说,同一层次的公共物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1)基础性的公共物品,主要是指基础设施一类的公共工程。(2)管制性的公共物品,指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以及国家安全或地方治安。(3)保障性公共物品,比如社会保障、疾病防治。(4)服务性公共物品,比如公共交通、医疗卫生保健等服务性公共项目。

由此可见,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实际上代表着公共利益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的概念了。这是现代公共管理探讨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从而确保公共利益的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的基础。

三、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从上述对公共利益本质属性的阐释中可以看出,既然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既然它具有相对普遍的影响力,那么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分配就应当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传统观点基本上秉持着管理者的立场,即以政府公共管理作为核心研究对象。这对于探讨政府这个最大的管理主体如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是大有稗益的。不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却力图改变这种立场,顾客取向和结果取向并不仅仅是政府公共价值观念转型的目标,它也蕴含着公共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同时,市场化供给机制的引入似乎并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身上——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甚至是公民个人或公民团体的参与同样能够带来有效的产出和更高的绩效水平。因此,转向公众立场有相当的合理性和现实基础。

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公共利益是现实的。它表现为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多层次、多样化、整体性的利益需求。这些需求与公众个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相区别。后者可以通过在市场中进行自由选择、自主决定而得到实现;而前者则需要集体行动、有组织的供给方式才能得到满足。毫无疑问,政府是最大的、有组织的供给主体,这由政府传统的公共责任所决定。但仅仅有公共责任并不能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政府的能力和绩效状况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是对传统政府理论和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判。批判的焦点在于政府组织的低效率并不能有效满足公众的需求。即使对这一相对普遍的现实忽略不计,也应当承认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基于这两大前提,必然要求寻求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从西方七十年代以来的公共行政改革实践来看,基本上都倾向于放手让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供给。改革的成功经验都贯穿着“政府不必是唯一提供者”的多元化主体信念。这一信念应当这样理解:

第一,政府的有限能力决定了它不可能提供所有的公共物品。建立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关系是必然的理性选择,也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公共利益的组织基础。

第二,这一信念意味着政府不必直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它可能通过有效的、激励性的制度安排来鼓励其他社会主体参与供给,也可能通过集体购买的方式满足公众的需求。这样,政府既不必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直接提供公共物品,也能够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

第三,政府虽然不必是唯一的提供者,但政府的某些传统责任和职能是不能放弃的,而且某些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也就是说,主张多元化供给并不能全盘否认政府的作用。政府毕竟是最核心的公共管理主体。

篇2

二、现代管理理论与基层工会工作的结合途径

篇3

一、对“共同利益”的概念辨析

“共同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两者在词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通常所说的“共同利益”有两个英文词与其相对应,即commoninterest和generalinterest。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common在被解释为“共有的、共同做的、共同受到的”时,是指“两个人或更多人,或者是团体、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所享有的东西,所做的事情,或是属于他们的东西、对他们有影响的东西”。而general则被解释为“普遍的、全面的”,此时它指“影响所有人或绝大多数人(的事物)”。(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第612页。)

可见,“共同利益”首先是指“多数人”的利益。“多数人”可能是指两个人、少数几个人、绝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他们都可能从“共同利益”中获益或受其影响。这是共同利益的相对普遍性。

同时,“共同利益”是被“共享的、共有的、共同承担的、或者是共同受到影响的”。它与共同的立场、共同的行动相关。它不局限于某个单个的个体,不可能也不应该为其所独有。这是共同利益的不可分割性。

通常,共同利益可以指代共同体利益,或是利益关系的产物。我们将分别阐述这两种指代关系。

(一)共同利益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个宽泛的概念。一个组织、一个社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或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可以分别看作是共同体。作为现实的载体,这些不同层次的共同体都存在着自身的利益,因而可以分别被看作是利益共同体。在对这些利益共同体进行考察时,可以采取几种视角:一是以单个的利益共同体为单元,分析其共同利益的属性;二是以不同层次利益共同体的相对关系为单元,分析共同利益的相对性。

1.共同体的规模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由相关成员组成的。其成员数量的多少,影响着共同体利益的内容。既然共同体利益不局限于某个或某些特定成员,它就应该是绝大多数成员或者是所有成员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体规模越小,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简单、越狭窄;共同体规模越大,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复杂、越广泛。但无论如何,共同体利益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这是由利益需求“总量”和利益差异程度所决定的。

最为主要的是,共同体规模制约着共同体利益的认可和确认。在共同体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利益聚合比较容易实现;或者说共同利益容易被认可和确认。随着共同体规模的不断增大,利益的差别性和多样性使得共同利益的“形成”越来越困难,因此也只能在形式上用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来代表共同体利益。这在实践中存在困境:“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中原则是否忽略甚至是侵犯了少数人的利益?

通常认为,不管采取怎样的表达机制,共同体利益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并不能抹杀其实质上的“普遍性”或“差异性”。如果少数人的利益被忽略或侵犯了,他们就会游离于共同体之外,共同体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共同体总要采取一些救助弱势群体的措施。其背后的逻辑是:这些少数人的“共同利益”虽然在形式上没有得到确认,但在实际上应该得到实现。就是说,共同体利益并不以大多数人主观的确认和认可为限度,它还包括一些客观的、在特定时期内没有得到确认和认可的利益。

比如,人们在和平时期可能并不会感受到共同体安全的重要性;一旦共同体安全受到威胁时,任何成员都不可能否认共同体安全乃是最大的共同体利益。再比如,在追求共同体利益的过程中,共同体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能被“无意”地破坏了,此前似乎没有人意识到“外生的”自然环境也是共同体利益;当共同体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或威胁时,保护自然环境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共同体利益。可见,形式上的共同体利益并不能抹杀那些客观的、具有普遍影响力的潜在共同利益。

这表明,共同体利益并不否认差异性和客观性,它既包括形式上的“共同利益”,也包括客观的“普遍利益”。

2.共同体的性质与共同体利益

以上,我们只是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探讨了共同体利益。事实上,除了规模之外,共同体的性质也是影响共同体利益的重要因素。比如,对于组织这类利益共同体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区分为“公共的”或是“私人的”。这近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显然,两者都具有各自的共同利益,但因为性质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其共同体利益也有所不同。这正如斯托克斯所说,“‘公共’与‘私营’之间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区别,而是追求公共利益与追求私人所得之间的区别”(注:DavidMathasen:TheNewPublicManagementandItsCritics,InternationalPublicManagementJournal,Volume2,Numberl,1999.)。

在这里,政府被看作是代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公共部门。这种传统的看法受到了公共选择理论的挑战。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也是有自身利益的,因而并不见得能够代表公共利益。事实上,这种冲突可以用共同体利益来解释。布坎南等人所说的“政府的自身利益”近似于政府这个公共组织的共同体利益,而斯托克斯所说的“公共利益”乃是社会这个共同体的利益。传统观点认为,这两种共同体的利益根本一致;而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两者可能相分离。可见,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等同于公共利益,这取决于共同体利益的指向。

3.共同体的层次与共同体利益

既然共同体及其组成部分都可以看作是利益实体,那么就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共同体及其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一体化的角度而言,人类社会这个最大的共同体是由若干层次的次级共同体按一定规则组成的。高一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制约着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冲突。比如,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看成是由国家组成的共同体,国家本身也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共同体。基于国家利益,一些国家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是对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威胁;同样,一些核大国发展核力量形成核威慑也是对人类社会安全与和平的挑战。这是国家利益与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其他形式的国家间合作,则是协调国家间利益关系、维护人类社会“共同体利益”的措施。

这种逻辑同样适用于对国家、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分析。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都不能被看作是纯粹的利益共同体,但它们在形式上具有利益共同体的某些特征。如果将国家看作是最大的利益共同体,那么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利益共同体。我们通常所说的“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在这里都可以理解为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它们是其成员的“共同利益”,在各自的范围内也都有相当的合理性。但它们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并不少见。这种冲突再次表明:不同层级共同体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国家利益显然是高于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

上述分析表明,共同体利益首先是共同利益,它是共同体成员利益的综合。随着共同体规模的扩大和层级的提升,共同利益聚合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同时,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是否是共同利益时,必须选定合理的参照系、辨别其适用范围。因为低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高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

(二)作为利益关系产物的共同利益

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时,实际上是从静态意义来理解共同利益的。除此之外,共同利益也表达了利益主体横向的利益关系。通常认为,“由于利益自我性和社会性的作用,任何利益关系中都包含着三种利益内容,即利益关系两个原构利益主体的利益及其相互结成的共同利益”。确切地说,共同利益乃是“利益关系中的第三种利益”(注: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0、61页。)。对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引伸:

1.共同利益的本质属性

如果我们承认利益的普遍性以及利益驱动假设的话,那么就同样应该承认利益关系的普遍性。也就是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可能会发生潜在的或现实的利益关系。但在利益关系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原构利益主体”的性质不同,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两个公共机构基于公共目的而产生的利益关系及共同利益,显然与两个私营部门基于私人目的产生的利益及其共同利益有所不同。换言之,不同利益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可能具有私人的性质,也可能具有公共的性质。

2.共同利益的动态变化性

尽管利益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按照上述逻辑,如果利益关系发生变化,那么其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会随之变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共同利益也具有动态变化性,而且在变化过程中其主体内容也将有所调整。这使得共同利益本身也是一个难以完全把握的概念。如果仅仅是共同利益的内容发生变化,那么共同利益的公共性或私人性就不会变化;如果两者同时发生变化,那就意味着利益关系本身发生了变化。显然,两个私营机构为垄断市场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与基于合作性地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意味着共同利益作为利益关系的产物,可能在其动态变化过程中改变其公共的或私人的属性。

由此可见,共同利益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难以分辨,这取决于作为共同利益基础的利益关系的本质属性及其动态变化性。或者说,不能仅仅从概念上将共同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尽管公共利益也具有共同利益的某些属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呢?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公共利益”(注:陈庆云:“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8期,第37页。),尽管二者之间具有某种特殊的联系。要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对“公共利益(publicinterest)”作出概念上的界定。

(一)公共利益的内涵

按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public意味着“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或者是“为公众的、公用的、公共的(尤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的)”。(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6页。)在这里,公众是一个集合名词,公众组成的群体可以看作是共同体。因此公共利益首先与共同体利益相关。不过这个由单个公众以一定方式组成的共同体,与由单个个体组成的私人性质的共同体存在实质性差别。前已述及,共同体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共同体利益的性质。基于这种认识,公众组成的共同体已经包含着公共性而不是私人性的内涵。

其次,公共利益意为“公众的或与公众有关的”,它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这也决定了现代公共管理转向公众立场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公众利益并不能代替公共利益。因为公众利益既有纯私人性质的,也有公共性质的;公众除了消费公共物品之外;还大量地消费私人物品。反之,公共利益则应该代表公众利益,否则它就失去了依托而成为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

再次,公共利益与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供给相关。这是由政府的公共特性所决定的。尽管在公共选择学派看来,政府也具有自利性,但谁都无法否认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这一方面,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因为政府是代表者和维护者,而认为公共利益只能由政府来维护、增进和分配。这排除了政府以外社会主体的补充作用。事实上,西方国家大量出现的志愿性团体、社区自治,以及“治理(govenance)”概念的提出都表明:“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提供者”(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参与也同样可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作为共同体利益和公众利益,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往往被当成一种价值取向、当成一个抽象的或虚幻的概念。以公共利益为本位或是以私人利益为本位,并没有告诉人们公共利益包括哪些内容,它只阐明了利益的指向性。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利益也具有一些基本的属性。

1.公共利益的客观性

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叠加,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基于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共同利益。不管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公共利益都是客观的,尤其是那些外生于共同体的公共利益。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这些利益客观地影响着共同体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尽管它们可能并没有被共同体成员明确地意识到。

2.公共利益的社会共享性

既然公共利益是共同利益,既然它影响着共同体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那么它就应该具有社会共享性。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所谓社会性是指公共利益的相对普遍性或非特定性,即它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第二,所谓共享性既是指“共有性”,也是指“共同受益性”。并且这种受益不一定表现为直接的、明显的“正受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事实上也是对公众利益的潜在威胁。

以上两种特性都是从抽象的意义上来讲的,但公共利益并不是完全虚幻的概念。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共利益主要的现实的物质表现形式。一般认为,“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使用者不能被排斥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如果将非排他性看作是源于产权而派生出的特性的话,那么,它在形式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共有”的性质。而非竞争性则从实际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可以是“共同受益”的。这决定了公共物品是公共利益的物质表现形式;进而,公共物品的现实性决定了公共利益也是现实的而非抽象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共物品的这种特征往往被误解,即公共物品往往被理解为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不能否认这样的公共物品的确存在,但不能借此认为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应该具有这种特征。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事实上是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物品来实现的。

从纵向上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共同体利益的层次性来界定公共物品的层次性:(1)全球性或国际性公共物品:世界和平、一种可持续的全球环境、一个统一的世界商品及服务市场和基本知识,都是国际公共物品的例子。(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2)全国性公共物品:提供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国家安全和防务,发展初等教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的公共设施(比如道路),都是全国性公共物品。(3)地方性公共物品:地方基础设施(比如城市道路)、垃圾处理、街道照明、警察保安等都属于地方性公共物品。(4)社区性公共物品:社区绿化与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基础设施等乃是社区性公共物品。

从横向上来说,同一层次的公共物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1)基础性的公共物品,主要是指基础设施一类的公共工程。(2)管制性的公共物品,指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以及国家安全或地方治安。(3)保障性公共物品,比如社会保障、疾病防治。(4)服务性公共物品,比如公共交通、医疗卫生保健等服务性公共项目。

由此可见,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实际上代表着公共利益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的概念了。这是现代公共管理探讨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从而确保公共利益的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的基础。

三、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从上述对公共利益本质属性的阐释中可以看出,既然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既然它具有相对普遍的影响力,那么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分配就应当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传统观点基本上秉持着管理者的立场,即以政府公共管理作为核心研究对象。这对于探讨政府这个最大的管理主体如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是大有稗益的。不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却力图改变这种立场,顾客取向和结果取向并不仅仅是政府公共价值观念转型的目标,它也蕴含着公共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同时,市场化供给机制的引入似乎并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身上——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甚至是公民个人或公民团体的参与同样能够带来有效的产出和更高的绩效水平。因此,转向公众立场有相当的合理性和现实基础。

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公共利益是现实的。它表现为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多层次、多样化、整体性的利益需求。这些需求与公众个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相区别。后者可以通过在市场中进行自由选择、自主决定而得到实现;而前者则需要集体行动、有组织的供给方式才能得到满足。毫无疑问,政府是最大的、有组织的供给主体,这由政府传统的公共责任所决定。但仅仅有公共责任并不能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政府的能力和绩效状况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是对传统政府理论和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判。批判的焦点在于政府组织的低效率并不能有效满足公众的需求。即使对这一相对普遍的现实忽略不计,也应当承认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基于这两大前提,必然要求寻求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从西方七十年代以来的公共行政改革实践来看,基本上都倾向于放手让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供给。改革的成功经验都贯穿着“政府不必是唯一提供者”的多元化主体信念。这一信念应当这样理解:

第一,政府的有限能力决定了它不可能提供所有的公共物品。建立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关系是必然的理性选择,也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公共利益的组织基础。

第二,政府虽然不必是唯一的提供者,但政府的某些传统责任和职能是不能放弃的,而且某些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也就是说,主张多元化供给并不能全盘否认政府的作用。政府毕竟是最核心的公共管理主体。

第三,这一信念意味着政府不必直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它可能通过有效的、激励性的制度安排来鼓励其他社会主体参与供给,也可能通过集体购买的方式满足公众的需求。这样,政府既不必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直接提供公共物品,也能够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

篇4

    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①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应该熟悉施工图纸,甚至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做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②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材料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发放等几方面进行。③做好人员管理工作: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密不可分,坚持以人为本,可以培养施工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又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以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照计划进行施工,而应适时监控进度计划。正确的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利润收入一成本,可知利润的增长,就要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同定的,而成本在施工当中则是可控制的,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

篇5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民用建筑施工所需的建筑材料种类日益丰富,这也导致了建筑材料管理难度的加大。很多施工现场还存在着施工材料分配放置混乱的现象,一些建筑材料没有进行系统的归类就随意的乱放,会降低其使用效果,或出现过期废置的现象。

(2)没有进行严格的施工现场环境监管

虽然现在很多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设置了屏障,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非施工人员的随意进入,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很难被切实地利用去保证施工的安全性、环保性、优质性。不仅如此,一般的施工现场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导致周围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威胁到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因此,相关的施工管理者针对这种状况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整治是迫切需要的。

(3)施工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完备常常使原有的施工管理标准与规定成为摆设,不能真正发挥其实际的监察管理作用。很多施工现场都存在着施工管理秩序模糊混乱、建筑材料摆放不分不明、材料没有进行及时有效利用、废弃及浪费资源等不良现象,这些都是导致施工现场秩序混乱、施工效率低下的原因。另外,对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具的不正当使用操作和缺乏科学、合理的故障维修处理应对措施,都减少了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期限,还导致了很多材料资源的废置。

(4)施工管理人员缺少施工安全管理意识

一些施工现场只设置了很少的警示牌与安全标识,而且是设置在一些隐蔽区域,不容易被及时的发现和回避,这种现象如不进行及时的整顿与处理,就很可能导致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使建筑施工正常、高效率地进行,就必须保证施工的优质质量。然而,现在的施工现场仍存在施工人员不注重对自身的保护,误戴或不戴安全帽的行为,一些危险地带施工者没有进行安全防护准备等现象。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威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2、实行有效的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1)对建筑材料与施工设备进行有效管理

充分发挥各种建筑材料的作用,规范的操作施工机械设备能够促进施工管理控制的有效进行。对于购买来的建筑材料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质量与性能检验,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归类放置,对一些重要的材料进行复检以保证其有效的发挥使用效果。与此同时,施工材料负责人也要对施工材料进行系统、合理的分配与储存,避免材料漏用、误用情况的发生。最后,还要重视对建筑废料的回收再利用和施工完成后剩余材料的有效利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及时的对材料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

(2)落实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或破坏,那就是得不偿失了。因此,在选择施工材料时,应尽量使用环保性能强的材料,这样能够实现环保与好的材料使用效果的双丰收。根据施工场地所处的地理、生产生活环境情况,对噪音较大的施工机械使用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和适时改变,做到较少的打扰到周围居民的正常休息、生活、工作,维持一个和谐、安静的生活、生产环境。合理分配施工设备、材料、办公地点的布局,力求把施工污染降到最小。另外,还应在施工场地建设一定面积的绿化带以及采取一些清洁措施来有效的减少施工灰尘污染。

(3)形成系统、有序的施工管理制度

通过制定具有实际意义的管理制度来确保民用建筑工程的有效实施,使施工管理控制措施的核心手段。在施工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应对各种问题的制度,统一规范施工行为与标准,实行明确的职责分配和有序的施工程序制度。根据施工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不断地丰富和改进施工管理制度,使施工管理控制能有一个明确、有效的遵循标准。鼓励全体施工管理工作者进行相互的监督与制约,使监督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4)增强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防范意识

必须把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否则会对施工的有序进行产生严重影响。建筑施工管理者应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中的施工安全知识与机器设备合理、科学操作等知识的专项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来减少由于施工保护或操作不当而引发的悲剧。管理人员也同样要具备全面、系统的管理知识,积极主动的承担起各自的工作责任,保持工作热情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真正保障民用建筑的施工与有效的施工管理控制的同时实行,派遣专业人员实时、有效的监督安全管理工作动态也是一个不错的监督管理方法。最后,还需要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对建筑工作者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科学的安全施工鉴定。

篇6

(一)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水利工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所以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水利工程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目标,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以便让水利工程的管理更加符合自身的特点,也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用全新的管理体制来提高其管理水平。

(二)实现管理的精细化精细化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保证全面、系统管理的重要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将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参考,制定出详细的考评制度,对水利工程的管理进行规范,促进其现代化建设。

(三)实现技术的先进化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所以要想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就是必然要求,是提高管理质量、效率和技术含量的必然选择。

(四)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正是因为水利工程对于周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保障它们的安全运行就是其现代化管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水利工程在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正确措施来实现其安全运行,以便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二、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这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重要措施,具体的措施有如下两点:第一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为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充分实现它的防洪护抗旱和供水作用。所以在管理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最大限度的保护其公众利益。第二点,以安全管理为主。保证工程的安全是管理中永恒不便的话题,因为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只有做好安全管理,才能充分实现管理的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

篇7

二、水利工程管理“五化”的主要内容

对于类似江苏沿海射阳河闸、黄沙港闸、新洋港闸和斗龙港闸“四大港闸”的挡潮闸工程,水利工程管理“五化”的主要内容可作如下描述:

1.工作开展规范化

体制完善,职责明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分类定性准确,机构设置合理;维修经费落实,实施管养分离;全员竞争上岗,职责明确到位;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健全,管理有序。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控制运用、检查观测、维修养护以及行政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健全完善。单位各项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按章办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运行规范,安全高效。贯彻水利部颁布的《水闸技术管理规程》,修订挡潮闸《技术管理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启闭机械、电气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等设备操作规范,同时不断完善和及时启动防汛防台和反事故等各类预案,确保工程安全高效运行。

2.运行控制科学化

智能守潮,运行预警准确。运用传感技术和自动报警系统取代人工肉眼观测,进行智能守潮,准确把握潮水规律和水情变化,适时发出开关预警,随时投入闸门运行。中央操作,闸门启闭及时。工程运行实行中央集中自动化控制,并有一机一柜单台就地手动操作作为备用。中央操作系统迅捷可靠,闸门启闭次序可控,实现对称开关,改善流态,维护闸身安全。远程监控,调度运用科学。建立工程运行信息网络系统,对闸门开启状态、上下游水位变化、排水流速流量等图像及数据实行远程适时监控和传输,工程管理人员和上级主管部门随时随地掌握获取第一手资料,对工程运行作出科学判断和合理调度。清淤保港,港道排水通畅。实施《江苏沿海挡潮闸防淤减淤运行规程》,加强闸门运行科学控制运用,采取带水位差、开孔流和利用潮汐等水力措施冲淤,必要时辅助以机械清淤,保持闸下港道排水通畅。

3.维权保护法制化

法制宣传有阵地。开辟水法律法规宣传画廊、板报专栏,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通过喇叭广播、散发材料、设点宣讲等形式,唤起全社会水法制意识。水政监察有队伍。配备专、兼职水政监察员和必要的水政执法装备,加强培训,提高水政监察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执法办案能力。维权保护有力度。完成水利工程用地确权划界,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明确,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加强平时日常巡查、节假日重点巡查和汛前清障等工作,把可能引发的水事纠纷案件和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工程运用效益化

保持工程完好,发挥工程效益。按规定开展工程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安全鉴定工作,加强工程位移、闸身裂缝、河床变形等项目观测,搞好工程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防汛岁修、应急抢修和除险加固,始终保持完好状态,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立足防灾减灾,发挥社会效益。顾全大局,服从调度,关闸保水灌溉时杜绝跑冒滴漏,开闸泄洪排涝时坚持争分夺秒,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降低工程控制流域范围内干旱、洪涝等灾情可能造成的损失。坚持人水和谐,发挥生态效益。贯彻“水量与水质并重”的水闸管理原则,合理调配和调蓄水源,在满足生产生活用水和防汛排涝需要的同时,适时进行群闸调度排水补水,保水活水,改善水质,修复生态。利用资源优势,发挥经济效益。加强水土资源开发管理、固定资产效益管理和政策法规性收益管理,在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发展水利工程管理经济,获取一定经济效益。

5.管理环境人文化

建设精神文化,职工情趣健康。建立文化活动场地,配备体育健身器材,开展职工运动会、技能大比武、歌咏大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陶冶情操,激发活力,提升能力,推进工作。建设物质文化,条件不断改善。守潮室、控制室、值班室等场所具备良好的工作条件。对于地理位置偏僻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达到职工吃有食堂、住有公寓、行有“厂车”。建设环境文化,管理环境优美。按照“园林式单位”标准,搞好工程范围、管理院区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创造整洁、优美、怡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建设行业文化,团队形象良好。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和团队精神培养,加强爱岗敬业和爱闸如家观念教育,职工情绪稳定,单位风清气正,社会形象良好。

三、水利工程管理“五化”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

水利工程管理“五化”的主要内容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完全统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犹如大厦,离开了规范化的体制机制、规程规章,就失去了根基成为“空中楼阁”;以科技为先导的水利工程管理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也是对水利工程进行精准控制运用的客观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离不开健全良好的法制环境,只有唤起全社会的水法制意识才会有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如何,必须接受防灾减灾、生态经济等“复合效益”的考量,否则现代化就没有意义;水利工程依赖人的管理,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应坚持以人为本。综上,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大范畴内,规范化是基础,科学化是体现,法制化是保障,效益化是考量,人文化是根本。水利工程管理“五化”构成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完整体系。

四、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五化”)的初步实践

近年来,江苏沿海“四大港闸”工程管理单位贯彻《江苏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20)》,并且创造性地把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与实施水利部“1000分制考核法”结合起来,以水利工程组织、安全、运行和经济“四项管理”作为建设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效益化和人文化“五化”的基本载体,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以射阳河闸最为典型。该闸建成运行已近60年,素有“江苏沿海第一闸”之称。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中,射阳河闸分别把住“四项管理”的4个关键,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科学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使“老工程”焕发了“新活力”。2012年通过水利部专家组考核,成为全国第60家、江苏第12家、苏北第一家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1.组织管理以文化引领

竞聘上岗、分配激励、技能竞赛、文体活动,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闸管所连续被评为省、市水利系统文明单位,运行班获“工人先锋号”和“五一文明班组”称号;将启闭机房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风格气息相互交融,射阳河闸建筑群被盐城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射阳河闸赋》、《老闸门》等雕塑小品和“观澜台”“、听潮亭”等亲水景观星罗棋布,生态环保警言、古今名人诗句随处可见,洋溢着浓郁的水文化气息;院落整洁、鸟语花香,是当地唯一的“市级园林式单位”。

2.安全管理靠预防为主

工程安全鉴定、实施加固改造,“防”字当头,一丝不苟,工程运行基础牢靠坚实;管护范围明确、界桩标志明显,工程管理拥有“防”地,工程安全更具保障;建立水政队伍、加强水法宣传,坚持查防结合、制止违法行为,独创《水政考核手册》在全市推广,水政中队被评为盐城“十佳”;安全网络健全、安全责任明确,防汛措施可靠、防汛抢险有力,闸管所被授予“盐城市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工程几十年安全运行无事故。

3.运行管理需效益考量

4次修订《工程管理工作规范》,2次完善《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工程管理规范有序;组织工程检查,开展工程观测,及时资料整编,注重成果运用,工程状态随时把握;土工石工混凝土精心养护,闸门电气启闭机及时维修,工程设施完整完好;服从防指调度,强化控制运用;坚持科技先导,实现智能操作,工程效益发挥充分。年均排水量达40亿m3,占“四大港闸”总排水量的50%以上,为江苏苏北里下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工程支撑。

4.经济管理由规划主导

制定资源开发规划,科学划分三类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搞好水土保持,控制开发区域发展经济林木,可供开发区域实行招商引资。资源规划主导,综合经营齐上。“千亩银杏园”、砂石建材场等项目颇具规模,特种种植养殖、船舶维修制造等项目初见成效,水利工管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闸管所被评为“江苏省水利综合经营先进集体”。在江苏沿海“四大港闸”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射阳河闸创新“四项管理”推进“五化”建设的做法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受其影响和带动,新洋港闸、斗龙港闸成功创建江苏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黄沙港闸也通过了江苏省二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考核验收。

篇8

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主体,已成为职工个人购房贷款首选的贷款方式。很多城镇居民通过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了自住住房,改善了长期困扰人们的居住条件。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繁荣,住房公积金贷款信用规模不断扩大,贷款时间的推移,贷款逾期率也不断上升,贷款风险不断增强。对此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不断地加强,管理风险与规避方式显得格外重要。

一、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风险的形成

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商业住房贷款既拥有共性的经济风险和管理风险,同时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经济风险和管理风险,而管理风险是目前各房改资金管理中心较为突出的风险。

(一)运行体制带来的管理风险

国务院颁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条例明确规定房改资金中心不能直接办理金融业务,应当委托住房委员会指定的商业银行办理住房公积金的金融业务,个人住房贷款只能以委托方式委托商业银行办理,并由房改资金中心承担风险。也就是同一贷款业务的委托方与受托方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受委托银行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经营目标的经济实体,虽有手续齐备的合同要求和约定,但仍无法回避自身利益的驱动,和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利害冲突之间的矛盾。

1、受委托银行自身的风险及利益。在受委托银行在自营业务与委托业务之间,存在将风险较小、利润较高的贷款项目留下,而将风险相对较大的项目以委托贷款方式留给房改资金中心,大力推荐商业贷款,甚至出现对只做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开发商不给予按揭签约的现象,这样,房改资金中心一方面失去了资质较好的开发商,另一方面又失去了资信较好的客户,无形加大了住房公积金的贷款风险。

2、住房公积金贷款办理程序繁琐。面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低利率的冲击,加之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相比为业务受委托银行所带来的利益不均衡,购房者选择商业银行按揭贷款其利息全归受委托银行所有,若购房者选择公积金贷款,受委托银行只能收取5%作为手续费,且失去了许多贷款客户。正是由于受委托银行自身利益的驱使,往往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客户采取一些消极拖办和误导的手段,抵制或影响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高效、快速发展。而其自运营的商业贷款比住房公积金贷款办理要快的多,并且程序简捷。当然无论是对开发商还是借款户来说,都希望资金快速及时到位,惧怕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遥遥无期。有些开发商甚至还打出实行商业贷款给予优惠,或用先贷商业贷款以后再转公积金贷款等等方式。使许多客户由公积金贷款转为商业住房贷款,继而使房改资金中心失去了许多优质客户,无形加大了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

3、房改资金管理中心贷款数据统计信息化建设滞后。由于我国许多地方房改资金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建立健全和更新,致使许多职工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而受委托银行力争主导地位和强调自己的网络优势,往往会采用其通畅、便捷的程序,进行贷款人员信息登陆和计息扣款,而房改资金管理中心统计信息滞后,贷款程序无法正常运行,双方数据无法统一。而且房改资金中心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客户群体,业务发展趋势以及经营状况等重要商业秘密都无法对外保密,既不利于市场的竞争,还加大了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

4、房改资金管理中心在贷款资金的回收方面处于被动地位。由于《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6条规定:“受委托银行不承担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受委托银行基于节约成本考虑,对贷款的回收力度不够,贷款发放到位后,银行既不能及时通知客户还款,也不实行跟踪服务,导致客户逾期还款比比皆是,甚至对逾期户不及时还款视而不见。而房改资金管理中心因贷款业务审核后就不再直接面对借款人,受委托银行又与房改资金管理中心信息交流不够,致使有些贷款逾期户根本不知贷款已逾期,还有原准备一次性预还多月贷款本息的客户,因受委托银行以计算机程序不便、不畅等多种推托为由拒绝,由此也形成了逾期还款。由于住房公积金业务承办银行是由政府或住房委员会指定的,即使受委托银行不按合同约定履行收贷职责,房改资金管理中心也无力对银行进行制约和追究,处于承办银行和住房公积金贷款职工之间的被动局面,没有保护广大职工的利益。

(二)政策取向和金融市场形成的管理风险

由于政策取向的特殊性决定了个人住房贷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的中低收入城镇职工、居民,同时也决定金融管理风险。

1、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下降的风险。由于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借款人中相当一部分职工收入不稳定,偿债能力有限,甚至有的单位濒临破产,职工随时会面临着下岗或买断工龄,严重影响贷款偿还能力。直接关系到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安全性、风险性,如遇央行利率上调,职工的还款负担还会加重,逾期率就会上升。

2、存贷不挂钩导致资金缺口的风险。我国许多城市在住房公积金配贷时,只注重借款人的还款经济能力以及是否满足贷款的其他条件,却很少评估借款人对住房公积金的贡献率,住房公积金配贷既无最低储蓄年限(仅一年)要求,也无最低存款额限制。从现在现阶段看,这种信贷方法似乎有利于解决和改善居民的住房,刺激居民的有效消费需求,扩大住房公积金信贷规模。但从长远看,今后可能会导致资金缺口,而且加大住房公积金储蓄长期融资的风险。

3、国民经济状况和金融市场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城镇职工、居民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贷款期限长,在长期的贷款期限内,社会经济状况和金融市场必然会不断发生变化。如发生通货膨胀等,由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实行相对固定利率,这就会使住房公积金蒙受贬值的风险。同样数额的个人住房贷款,如果贷款期限延长一倍,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期限最长可达20年,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容易产生市场风险,并其风险将增加一倍以上。同时,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的单一性使它缺乏银行通过多项业务组合分散风险和规避风险的机制,更加剧了其风险性。4、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行为带来的风险。地方政府为拉动住房消费,许多地方对房改资金管理中心下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任务目标,过分强调住房公积金贷款数量增长,往往忽视住房公积金贷款质量,加大了产生不良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可能性。

二、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风险的规避措施

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理应正视和竭力规避,避免出现大的风险损失,根据上述风险的分析,规避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风险,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确立房改资金管理中心主导地位

解决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制度性风险的根本途径在于消除委托与受托两个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首先必须强化房改资金管理中心主体地位,采用房改资金管理中心自营模式,可以实现责、权、利的统一,既能有效地消除委托方式中的利益冲突,又能做到了职责分明。运作高效,彻底改革和完善我国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委托运作机制。使委托方始终居于主体地位,可以自主选择受托人,同时也应该将选择住房公积金业务承办银行的自交给房改资金管理中心,对受委托银行敷衍应付办事不力和操作失误,而导致住房公积金住房贷款出现的风险,应由受委托银行承担,或由房改资金管理中心实行优胜劣汰,充分保证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风险的规避,体现房改资金管理中心的主导地位。

(二)建立贷款风险监管体系

建立贷款风险监管体系,将风险管理系统纳入个人住房贷款全过程中,并授予该体系应履行的功能:一是对个人信用情况进行相应的时实评估,特别应能防范恶意超贷的情况;二是实现对个人住房贷款贷前审核与贷后监察结合的功能,实现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三是实现个人住房贷款高风险的预警功能,并给出响应的规避建议;四是实现会商制度的建立,房改资金管理中心与受托银行定时对预警高风险的情况进行会商,特别是对金融、房地产市场、社会就业与家庭收入变动信息的应急响应,以期协同规避,对已发生逾期的应协助尽快催收;五是建立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基金,实现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化解损失的规避功能。

(三)采取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1、建立以政府为主体减轻中低收入职工住房贷款负担的贴息和担保制度,可采取政府扶持(实行贷款贴息政策)、社会参与的办法,组建住房置业担保公司,为借款人提供信用担保,既减轻了这部分低收入职工的债务负担,又化解了金融风险。

2、房改资金管理中心按《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和相关财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增值收益中按比例提足贷款风险准备金,并制定严格核销坏账制度和程序,认定后及时核销坏账、呆账。

3、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险,在个人住房担保中介机构尚未发育成长起来的情况下,应由保险公司把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结合起来,开拓住房保险新业务,既降低保险费用,减轻借款人的负担,又提高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四)采取相关配套还贷措施

房改资金管理中心和受委托银行应跟踪服务和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因服务质量带来还贷风险。

1、建立便捷的还款方式,利用银行网点和资源,办理还款储蓄卡或一卡通,实行通存通还,自动划款等便捷的方式,在时间和地点上方便借款人还款。

2、受委托银行贷款放款后,及时通知借款户月还款额和其帐户余额情况,使借款人知道每月实际应还多少钱,什么时候还,做到心中有数,经济上有准备,敦促贷款人养成良好的还款习惯,减少不必要还款纠纷。

(五)加强贷款抵押审查力度

住房抵押贷款是当前住房公积金贷款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严格抵押审查,对降低贷款风险,资金的安全运营提供了重要保证。具体审查程序应做到:

1、认真审查抵押房屋的合法性及被抵押的合法性。

2、要求售房单位到期及时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并做出连带责任承诺,与产权抵押登记部门协议确保抵押手续完整到位。

3、控制抵押率,规避抵押物市场价格变动的变现风险。

4、切实执行担保法,对不按照合同清偿债务坚决依法拍卖抵押房产。

住房公积金作为一种政策性住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时实行低存低贷的政策,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有力地推进了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发展,是解决和改善职工住房的政策性融资途径。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贯穿于贷款审核、发放和回收整个的管理过程之中。因此,必须建立包括个人住房贷款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房改资金管理中心贷款程序性方面的制度建设,使贷款的调查、审查、审批、催收、内部稽核、违规操作责任追究等全部管理流程化、规范化、制度化。积极汲取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用法律和制度等管理手段,有效规避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的管理风险,以保障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管理风险降到最低的限度。

参考文献:

篇9

2当前我国通信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其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大大提高。但由于我国的地形复杂且幅员辽阔,通信工程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我国的通信工程具备几个特点,首先,因我国的地域广阔,因此,其跨越的空间巨大,网络覆盖面积十分宽广,各省市地区间的联系复杂多面,给通信工程建设提出了巨大的难题。此外,有些地区较不发达,且因地形地势的原因,人口分布不均匀,呈点式形态分布,网点分布较为分散,使得通信工程建设需要实现各个点之间的有机串联,还需克服地形地势的巨大问题,并充分考虑好成本的节约问题。这就使得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需要实现其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和提升,才能够保证在面临复杂的工程建设情况下,既能够实现通信工程的有序建设,又能够保证其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保证其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并不能保证通信工程的有效建设。这就需要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引进较为先进和高效的管理模式,实现其建设的有序性和高效性。现代项目管理模式,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运用的新型且先进的管理模式,将其运用到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当中,能够满足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的需要。这不仅是我国通信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现代项目管理应用到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当中,能够为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带来许多的便利和巨大效用。首先,现代项目管理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不仅能够使得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更加的科学化和专业化,还能够大大提高通信工程的建设效率。从通信工程的组织策划,到前期的准备工作,再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到项目工程的完结和评价,现代项目管理能够有效帮助通信工程建设实行其条理化和专业化,大大提高其从计划到实施的效率,确保其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其次,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往往只重视项目工程本身,重视其投资的使用是否合理和节约,重视其建设质量和工程的完成进度,而忽视了工程的安全性和对于环境健康的相关影响。现代项目管理能够对通信工程建设进行立体化的规划和考虑,在保证通信工程建设投资合理化、科学化和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还兼顾项目工程的健康化,保证其能够避免环境的损毁和破坏。在其规划和管理下,通信工程建设能够实现其健康化发展,保证其可持续性的实现。

3通信工程建设中现代项目管理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3.1通信工程建设中现代项目管理的应用

通过对我国通信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的分析可了解,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要想实现其效率性和高质量,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就应当将现代项目管理应用到其项目建设当中。现代项目管理应用与通信工程建设当中,能够实现对通信工程建设的有效把握,实现通信工程建设的有效进行。在将现代项目管理运用到通信工程建设当中之前,应当明确通信工程建设的主要特性。首先,现代通信工程项目建设较为复杂,与一般的项目建设相比,其跨越的幅度较广,面临的地形地势复杂,且点的分布十分分散。其次,通信工程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其建设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最新的通信技术,运用高新的技术为手段,并以其作为建设的导向,才能够实现及先进性和高效性。另外,通信工程建设需要应用到大量高精尖科技的设备和技术,需要聘用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并需要大量的工程建设人员深入到各种复杂的地形地域当中,所耗费的资金量巨大,因此,其投资量也就十分的巨大。现代项目管理只有在明确其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的范围,才能够对其进行专门而科学的研究和策划,即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也能够保证通信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和建设。现代项目管理要在通信工程建设中得到充分应用,需要对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的掌控和把握,对其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应当掌握好工程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保证建设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保证其专业性,以保证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其次,需要对通信工程建设的投资和成本进行有效把控。通信工程建设所要耗费的资金量巨大,因此,需要对其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合理化运用资金,控制其成本的消耗,保证成本节约和质量保证的有效平衡。既控制了工程建设所消耗的资金量,又保证工程建设的良好实施,保证其质量和安全。另外,应当完成对通信工程建设前期的采购管理,保证采购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也能够有效控制好成本的使用。同时,在工程建设的实施过程当中,有效管理好其风险,避免风险的发生造成的巨大损失,无论是在金钱上、人身安全上还是建设企业的声誉上。

3.2通信工程建设中现代项目管理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将现代项目管理运用到通信工程建设当中时,虽然通信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随着通信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其特性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变革,其相应的管理模式也应当得到调整和改变。而项目管理由于其并未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完善,使得项目管理的模式无法与通信工程建设实时同步,导致项目管理无法对通信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把握和掌控,一些信息出现偏差甚至矛盾,导致其无法完成通信工程建设的有效管理,甚至出现相反的作用。其次,项目管理的发展缓慢,导致其管理无法跟进通信工程技术的发展,出现脱节和不对等。我国的项目管理模式大多由国外引进,在运用当中也从国外先进企业中吸取经验。而在实践当中,往往忽视其不断的发展和更新,导致其发展落后。面对不断更新的通信工程技术,其无法跟进发展的步伐,造成脱节和不对等的情况发生。项目管理无法跟进其管理对象的发展,也就使得其功用大大削弱,不能保证通信工程建设的有效管理。另外,项目管理的体制较落后,现代项目管理的效用得到制约,无法实现其自身的有效发展和对通信工程建设的有效支持。项目管理的体制落后,造成人员的配置得不到优化,建设和设计人员无法进行有效沟通,造成工期延误,工程建设缓慢,无法保证其进度和质量。

4现代项目管理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4.1选择最佳的项目管理模式

要想让现代项目管理能够在通信工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发挥其实效性,就应当对工程项目进行具体分析,运用最佳的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管理的模式有三种,即项目管理的承包模式和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以及型项目管理服务模式。三种模式各有优劣,应当在进行通信工程运作时,根据通信工程的主要特点和需求,结合其类型和规模,进行项目管理的模式选择。只有选择最佳的管理模式,才能够更好地为实现通信工程的建设提供最佳的管理和把控。在此基础上,建立项目管理的模型,以便辅助项目管理的实施,能够直观反映项目管理的具体规划和实施过程。

4.2优化项目管理人力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有效保证人才的充分利用,发挥人才在通信工程建设当中的巨大作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需要对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掌握,并建立健全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只有在充分了解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其能够分配到最佳的位置,并使其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健全的管理和考核制度,既能够保证人员得到有效管理,还能够保证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其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8]。只有实现人员的有效管理和人才的物尽其用,才能保证项目管理作用的最大发挥。

4.3完善项目管理评价体系

完善的项目管理评价体系,能够保证通信工程建设在实施当中能够及时进行信息的有效反馈,对于当前的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有充分的掌握和把控。充分了解当前建设的问题和优点,就能够对于出现的问题采取及时的解决措施,且能够将优点情况进行发扬和继承,实现通信工程建设的质量提升。同时,完善的项目管理评价体系,能够起到良好的监督促进作用,能够促使施工建设企业能够尽最大的努力实现项目工程质量的提升。

篇10

1、订单贯穿采购、制造和销售价值链始终把客户订单作为现代物流的起点,就是要将订单作为企业采购、制造和销售环节的驱动力,企业的组织生产活动围绕客户订单展开。与此同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应该由过去的金字塔式转变为面向流程、面向产品的新型组织结构。没有订单的采购通常表现为对市场需求缺乏了解,凭着过去的经验,往往带有盲目性,会给企业库存管理带来风险。而缺乏订单机制的生产又将给企业销售环节带来压力,再次带来库存积压的风险。不是基于订单下的销售,不能及时快速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2、订单经济符合市场化特征如今,单一产品的大规模订制时代已经成为过去。随着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小批量、个性化的订制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主旋律。而面向订单的物流管理恰适应了这一趋势。由此可见,订单经济将是市场化的重要特征,现代企业应努力把握这一前进方向。

(二)实现零库存管理

1、零库存的含义零库存管理模式就是零库存采购、零库存配送和零库存分拨物流。将过去企业仓库这个静止的“蓄水池”变成流动的“沟渠”,尽可能地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费用。有人曾说:库存是万恶之源。的确,库存的存在掩盖了企业很多问题,降低了企业生产运营的效率。然而,零库存管理并不是没有库存,而是尽可能降低库存、避免浪费,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库存是供应物流的核心,要想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加强库存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我国企业关于零库存管理存在的误区(1)误认为零库存意味着没有库存。库存数量不可能不存在,零库存只是一种思想和管理制度。它实质上是指商品在采购、生产、流通和销售等各环节,BUSINESSRESEARCH2014-08企业研究在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和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商品以少量的仓库存储形式存在,而大部分处于周转状态。(2)误认为企业的主要目标甚至最终目标就是零库存。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盲目降低库存,反而增加了缺货损失风险、降低了顾客的满意度。最终是否能有效控制库存成本还有待商榷。因此,企业应该权衡缺货损失风险和库存管理费用、顾客满意度和资金周转问题等方面。(3)误认为零库存适用于所有企业。零库存固然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未必就对所有企业都适用。比如,白酒行业,白酒的特征决定了企业库存越多、越久可以使白酒本身增值,所以库存在所难免,更不应该避免。

(三)建立市场快速响应体系

1、符合新时代企业发展的主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抢占市场份额,快速响应客户要求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建立市场快速相应体系符合了新时代企业发展的主题。

2.建立市场快速响应体系的要求(1)建立网上订单管理平台。全部的订单均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企业也可以根据库存数据及时在线向供应商发出缺货通知。供应商根据订单的信息,组织配送。这样既减少了信息传递的费用,又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2)建立网上支付系统。随着在线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利用网上支付来节省差旅费。网上支付的快捷、方便给企业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了保障。(3)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供应商、销售商可共享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用信息代替库存。甚至可以让一些重点客户分享企业的内部信息、这样的信息交流减少了由于企业信息沟通不畅造成的必要的成本,也有利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现代物流体系

(一)海尔的“一流三网”模式。

1、海尔“一流三网”模式介绍海尔的“一流三网”同步模式:“一流”即以客户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即全球供应链资源网、全球用户资源网和计算机信息网。海尔正是凭借这“一流三网“的物流运营模式大幅度地降低了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等物流成本。同时,通过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使得海尔做到快速响应顾客的需求、不断提高了顾客满意度。目前,海尔接到客户订单,从采购到制造再到配送仅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而同行业完成这个过程一般需要36天。

2、海尔建立现代物流的数据分析呆滞物资降低了3.8%仓库面积减少了50%库存资金减少了67%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上升了20%参与产品开发的供应商比例高达

(二)三星电子的全球供应链管理

三星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介绍三星电子这近十年的发展速度让世人为之震惊。而三星电子的崛起正是得益于它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渗透。长期以来,三星电子在韩国研发、中国生产、全球销售的这种供应链结构一直制约着三星电子的发展。如何在产品研发能力和制造成本优势取得平衡一直是困扰三星的一大难题。手机一直是三星电子的明星产品,但是在面对手机的研发创新速度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压力下,需要三星在全球化的供应链上实现更快的销售速度、更快地满足顾客需求,最终战胜苹果公司,成为电子行业的领导者。认识到了自己的短板,三星电子不断完善全球供应链系统。在管理方面将先进的IT系统引入供应链管理方面。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建立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为了加强协作,三星还设立了一个独立的分公司,该公司经常访问三星电子的零售店,检查仓库库存、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并将信息反馈给产品开发、销售等部门、促进生产和销售。不仅如此,三星电子还让主要客户分享公司内部的数据和信息,将客户分为不同优先级,给最高级的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下图3反映了三星建立供应链系统的流程。

现代物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现代物流的发展还未成熟。利用全球供应链系统、整合全球供应资源带动物流业的商业模式仍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物联网更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物流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处于发展初期的现代物流必然存在着“先天不足”的劣势。

(一)“先天不足”问题

1、库存成本过高。库存作为供应链的核心,它的作用对整条物流供应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它也起到了传递企业库存信息的枢纽效果。库存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物流成本的高低。然而,很多企业为了保持生产的连续性、降低缺货损失的风险以及快速响应顾客需求等往往造成库存积压、仓储费用和人工管理费占总费用的很大比例。这些因素潜在制约着物流管理的效能。

2、缺乏应有的重视。(1)依附于其它部门。目前,很多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物流的现象。物流的投入产出效益不佳、物流并没有发挥其对生产、销售等职能应有的贡献。物流也未形成一个单独的职能部门,而是依附于制造、销售和营销等部门,这样就造成了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不能对其单独进行考核和管理。(2)管理人员未重视。企业管理的高层人员缺乏现代物流意识,更没有将其融入供应链管理模式下考虑。物流便一直处于被动服务的状态,而且物流、库存管理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这些弊病导致了物流管理没有上升到企业竞争战略的高度,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3、没有先进的IT技术支撑物流体系运转。如今,我国的物流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数量多。物流配套的设施和设备不完善,很多企业的物流活动多由人工完成。还不能像三星电子这样的大型企业,利用供应链系统(SCM)提升了自己的物流水平。更多企业并没有雄厚的资金来购买先进的IT技术,也不能利用互联网等网络手段更好地提升物流质量和服务。这些现代物流面临的问题将阻碍其发展,但现代物流的前景广阔,在不久的将来会赢来它的曙光。

(二)面对挑战现代物流的对策

1、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构想企业业务流程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是保证供应链降低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的基础。其着力点就是满足顾客要求、优化企业业务流程活动。努力对公司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构建的同时,要确保作业方式的创新,对组织框架进行再设计,找出企业经营的战略性管理方法。针对业务流程重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的扁平ft意味着要适当消除“中层领导”,使得信息能够更加迅速地传达,同时也能降低管理费用和人工成本。管理层次过多使得组织的运行效率在下降,并且不利于企业业务。因此,建议企业可适当削减管理层级、不断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同时不断减少组织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浪费。从企业的整体战略层面来考虑现代物流,给现代物流提供了发展的良好生态。组织结构合理科学了,更有利于物流管理的变革。(2)引进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IT技术。现代科技日益发展,如果企业还固步白封,停留在人工操作、陈旧的生产设备上,那么毫无疑问企业没有技术支撑,无法发展长久。IT技术的引进到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中,将给企业带来有益的变化。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先进技术的引进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增加盈利的风险。一旦技术运用失败,企业将会面临巨大的亏损。企业规模小、可利用的资金不足,不断更新新技术的能力还很薄弱。因此,利用IT技术实现企业信息共享和快速传递相对较难。(3)充分发挥每个人在组织运营中的作用。个人是组织的细胞,如果企业不重视个人的影响和团队的凝聚力,将无法维持组织的生存能力。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像一个人失去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由此可见,组织文化这种日益重要的软实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应致力于提高业务流程过程中的整体人员素质,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现代物流意识,引导个人把自己的成功融入到业务流程中。

2、加强供应链系统的绩效考核随着供应链系统的运用,物流管理在供应链中的作用也更加突出了。绩效考核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然而,传统的绩效考核大多是针对个体来制定的,也是评价个人绩效实现情况的标准。但是,把绩效考核运用到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中,还没有形成更多的实践经验。供应链下物流管理的绩效考核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已经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方案,但是对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绩效考核还未形成一定的标准,或者企业还未意识到从绩效考核角度去衡量供应链库存管理的评价方案。(1)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应反映整体。绩效考核评价情况反映的是整个供应链的情况,而不仅仅是单个节点企业的情况。所以,企业在制定评价体系时要立足于整体,这就需要企业树立全局观念,不断加强与供应商、制造商和顾客之间的联系。(2)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突出不同指标。制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各个不同指标应有所突出,对关键性的指标要重点分析。因此,企业能够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的基础还在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实施情况。只有把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各个方面处理妥当,绩效考核的建立才是水到渠成之举。现代物流体系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如二图4图5。

篇11

(一)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

水利工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所以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水利工程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目标,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以便让水利工程的管理更加符合自身的特点,也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用全新的管理体制来提高其管理水平。

(二)实现管理的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保证全面、系统管理的重要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将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参考,制定出详细的考评制度,对水利工程的管理进行规范,促进其现代化建设。

(三)实现技术的先进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所以要想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就是必然要求,是提高管理质量、效率和技术含量的必然选择。

(四)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正是因为水利工程对于周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保障它们的安全运行就是其现代化管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水利工程在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正确措施来实现其安全运行,以便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二、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

这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重要措施,具体的措施有如下两点:第一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为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充分实现它的防洪护抗旱和供水作用。所以在管理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最大限度的保护其公众利益。第二点,以安全管理为主。保证工程的安全是管理中永恒不便的话题,因为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只有做好安全管理,才能充分实现管理的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

(二)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首先,对水利工程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输越来越快捷,已经成为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关键。我们通过对水利工程的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就能够实现对水利数据的快速传输,并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例如,我们在对水利工程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可以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建立信息的自动采集系统,这样就可以实现对水流量、降水变化等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为管理人员总结规律提供参考意见,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其次,对水利工程进行动态监控。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水利工程进行动态监控,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控,还可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上述两条措施之外,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也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针对目前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技术支持不足等问题,可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制度,分层次,有计划的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培训。另外,还可以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能够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结束语

篇12

当前,金融海啸又一次波涛汹涌地席卷全球。作为我国经济主导力量的国有企业,能否经受这场考验、继续发挥支撑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抵御金融海啸的能力以及整个国民经济能否继续平稳运行。作为国企的基石——员工,其自身状态和能力,又直接关系到国企的自身发展能力和潜力,因此,构建有效的国企员工培训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国有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对员工培训重视度不够

尽管这些年来大家一直呼吁要加强培训,重视知识与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国有企业仍未脱胎于旧的组织模式,不但没有设立专门培训机构及人员,甚至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入到企业行政或后勤事务中,不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具体到管理者,有些人思想上还停留在对劳动者数量的要求上而不向劳动者素质提高方面转变,往往注重设备、人力、工作时间而忽视员工素质及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方法。除此之外,一些企业领导还将培训看成就是组织理论学习和政治思想教育,没有将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来看。

2.培训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有大幅减少的不良趋势,根据部分国有企业抽样调查显示:“加强对员工人力资本投入的国有企业只占5%;20%左右的国有企业的教育培训费用人均只有10元~30元;30%的企业只是象征性的花费一点培训费,年人均不足10元;其余的就是一些亏损的国有型企业,已停止了人力资本投入”。而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有许多,大致归纳以下几点:(1)管理者的错误观念。一些管理者将聘用看作为培训,当本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不能满足要求时就直接去市场招聘来满足要求的员工,用解聘和招聘来代替培训。很多人认为培训是为他人做嫁衣,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培训不仅是提高员工技能,更在于让员工感受到本企业的文化,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忠诚度,这对国有企业适应未来国内外市场渐趋融合、企业间更加激烈的竞争是极其必要的。(2)员工的流动性高。这也决定了企业管理者不愿意对随时都有可能流失的员工实施培训。国有企业中技术、管理人员流失率高达60%,这的确是企业投资培训最苦恼的事。(3)传统培训体系的缺陷。国有企业的管理受原先计划经济的影响,通常会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简单的培训以应付当前需要,导致企业培训失效甚至中途流产。培训计划的失败会挫伤管理者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4)企业经济效益下降。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有些国有企业不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企业效益下降从而阻碍了培训工作的开展。据国家经贸委1999年统计,全国6.78万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的有3万家,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亏损面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工资奖金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道难题,培训就更是日程之外的事情了。

3.培训机制不完善

我国国有企业在培训评估机制建设上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对培训效果的检验仅局限于培训过程,当员工回到实际工作岗位时,培训效果并不能从中体现,造成了培训与实际生产服务脱节。其次,考评方法较为单一,大多数企业都惯以考试成绩来说明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也没有再作跟踪调查,使得培训效果很难延续在实际工作中。第三,评估记录缺乏专业管理,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完整的员工培训记录,使培训效果分析缺乏数据依据,在下一次的培训中也不利于查漏补缺。

4.培训师资不符合要求

部分国有企业的职工培训学校普遍存在布局分散,各自为政,“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相当多的培训学校条件不完善,设施不配套,培训层次低,整体效益差,有的培训人员所教的知识并不适用于现代企业的需要,文化基础课教师多而操作技能课教师缺乏,有时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离规定的要求相差甚远,最终会影响培训效果。

二、对策与思考

1.培训观念的转变

企业要树立科学的培训理念,提高培训的重视度,这是建立任何一种培训体系的思想基础。作为企业管理者,在人才的管理、培养、使用和开发等方面一定要以人为本,力争做到“人、事”相宜,用合适的人才做合适的事,各尽其能,把知识、品德、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努力造就出色的人才,增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2.增加培训资金和建设投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所需的岗位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员工的素质不断地提高以适应企业变化。“据1999年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薪酬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培训费用的投入上,75%的外企每年的培训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1%~5%,其中企业内部培训预算每人每年1636元,外训3384元,其中高科技企业在人均培训费和培训时间上都排第一。有的管理者会担忧:目前国有企业员工流失率非常高,要是再增加培训资金投入必定会有一定风险,但企业必须认识到,培训的部分成本已由员工承担,反映在员工在培训期间的奖金、福利的减少,现行政策也鼓励企业采取与员工签订培训合同的做法,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种形式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由于员工流失而产生培训损失的风险。

培训的资金除了投入在员工自身的软件建设上,还要加强培训实体的建设。“职工培训学校也好,职工培训中心也好,都是培训实体,是员工培训的载体”。实体建设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员工培训的质量,所以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精干有效的专业化培训中心。改变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办学弊端,充分利用现有优良的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布局结构调整,按照专业性质分类,建立适应培训需要的专业化专业培训中心。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培训教材,使大纲内容与员工岗位职能要求和考核标准相一致,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第三,加强员工培训两支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要聘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优秀人员为学校兼职教师,切忌将各单位的富余人员“优化”到学校。努力建设德才兼备的学校领导班子和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第四,要注重实习培训,这是培训教学与传统教学最显著的区别。根据培训需要,可开展校外实习教学基地,为培训高质量人才创造条件。第五,努力拓宽员工培训经费来源,鼓励开展有偿培训,既减轻公司资金投入的压力,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完善国有企业培训体制

(1)我们要对员工培训进行科学分析。培训需求就是员工的工作能力、绩效与工作要求及标准之间的差距,企业培训就是为了通过各种手段缩小差距。培训的需求分析是建立完善的培训体制的基础和前提。通常需求分析包括三部分:组织需求分析、岗位需求分析、员工个人需求分析。现在许多企业只注重企业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分析,而忽略了员工个人需求,这种做法既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又不利于培训过程中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所以我们在企业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措施:①企业培训计划必须依据于企业生产及发展的需要,不能脱离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②企业提供的培训计划必须能协调企业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③培训计划和其他管理、生产计划一样,必须注重时空上的结合。短期培训、中长期培训之间应互补,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脱产培训之间要相互协调。④企业应根据科技进步和发展做出有预见性的培训计划,以满足企业纵深发展的需要,使培训计划及时有效。⑤培训计划要建立在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统计分析和需求预测的量化基础上,而不是主观意愿的制定,必须要做到客观、科学和合理。

(2)采取科学有效的培训技术和方法。培训方法和技术革新将成为培训体系建设的重点。国有企业员工培训方法可分两大类:第一类方法是“请进来式”,即由企业出面请各大院校的教授或专门从事培训的专家到企业来,对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进行专门培训。第二为“送出去式”,这类方法常用于跨国公司,尽管我国国有企业由于资金能力、企业规模等因素限制,无法为员工提供较多的出国培训的机会,但与各大高校联合办班来培训员工或将企业中有发展潜力的员工送到一些绩优企业接受管理培训和实习还是可行的。

(3)随着企业对培训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现代化的培训技术和手段运用到员工培训中来。比如世界著名的IBM公司创立了一个叫“培训空间”的专门培训场所,员工可以通过可视电话或电脑网络参与各种技能训练和管理技术培训。实践证明,这些灵活、便捷的现代化培训手段不但能使企业培训计划顺利执行,提高培训效率,而且大大拓宽了企业员工的视野和接触范围,为他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机会。在国有企业的培训实施中,就可以借鉴跨国公司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通过改善培训方法和技术来提高培训效率,增加员工对培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在有先进的培训技术方法作支撑后,我们还应对员工培训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和总结。员工培训的评估标准可参考可卡帕切可提出的四个标准:①学员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意见或看法;②知识标准即员工通过培训学习获得的知识、技术、技能、态度等;③行为标准即员工在培训后的行为变化;④成果即培训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这四项标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供培训信息,发现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检验培训项目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在设立培训评估标准后,应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培训评估方法和手段。具体的评估方法有:控制小组法;事前事后测试法;成本收益分析法;目标评价法等,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在进行评估时,应采取多种多样的培训评估手段,如直接向上汇报、调查问卷评估、检查培训记录、跟踪调查等,在这些评估手段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训记录系统的建立,它往往是培训评估系统的基础,是整个培训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5)是要建立适当的员工培训激励机制,可以说培训最终的效果就取决于激励机制的实施。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对激励问题进行专题性研究后提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加以激励,则可发挥到80%~90%”。培训激励机制概括为三方面内容:(1)将培训本身作为企业激励员工积极向上的一种必要手段。人才在企业中有培训“充电”的机会,会使他们感到企业对个人发展的重视,自觉自愿为企业服务和贡献。(2)根据培训的效果对参加培训的人进行物质、精神奖励或晋升激励。在企业中参加培训的人往往都希望尽早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企业如能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条件和环境,则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3)企业可以要求受培训员工写培训总结。把培训中最好的、最有用的东西归纳出来最终会成为企业宝贵的资源。总之,任何培训激励方法的运用都必须坚持为人才提供发展机会这一原则,让企业员工都能学以致用,创造出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健敏: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西三角人事技术研究所:外企薪酬调查浮出水面[J].中国劳动,200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