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系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6 15:56: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艺术系考察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艺术系考察报告

篇1

作为研究民艺的专家,老先生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搜集、挖掘范围的民艺资料等,并有一定研究成果。他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民艺的种类、形成、分布、发展及其现状,并重点介绍了“三绝”(过门签、木璇玩具、木版年画)的详细情况,对我们此次考察的一些具体细节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谈及民艺的发展现状,老先生不无担忧的提出:“由于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冲击,民间艺术已奄奄一息,正在‘打吊瓶’,即将灭绝,因此,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应是当务之急。”同时,他对我们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希望通过我们详细的调研活动,能将民艺推广出去,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此次座谈为我们即将全面开展的调研起到了提纲契领的作用。通过老先生的详细讲解,我们对民艺有了初步了解,明确了今后几天的调研方向。

二、文化馆采风

月日下午,艺术学系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由辗转至县,参观了文化馆。

作为古圣人的故乡,依傍沂水,地理环境优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可谓物产丰饶,人杰地灵。文化馆虽然面积不算大,但很有条理的向我们展示了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特别是近年来,下设各村镇紧随改革开放步伐,发展诸如木璇工艺、草柳编工艺等新兴特色产业,取得了很大成就。

随后,我们就“民艺”这一课题与文化馆张宏亮馆长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张馆长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木璇玩具、木版年画、过门签、草柳编等民间艺术在各乡镇的分布及发展情况,并提出了与老先生讲过的类似的问题:“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发掘不容忽视。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富有传统特色的民间艺术正在一步一步地消亡,而大多数人则缺乏去保护他们的意识。”

座谈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结束。而我们,也即将再次踏上行程,奔赴我们的最终目的地——镇村。

三、樊埝村调研全纪录

月日上午,艺术学系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一行17人抵达最终目的地——县镇村,调研活动全面展开。

此次调研考察活动较之往年最大不同之处便是目的明确,分工详细,针对性强。根据需要,调研内容被分为五个方向:村落布局调查、农村生活方式调查、族系概况及发展状况调查、经济状况调查、民间艺人录。分组时采取自愿组合原则,每三人一组,每组负责其中一个方向,递交一份调研报告。这样的方式,避免了往年的无目的性,使得同学们干劲十足,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的课题之中。

篇2

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类教育而言,建筑、景观、城市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体系都是应用性强、专业性强的学科领域,因此,在教学中也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然而,在未来实际设计工作中,有很多市场化内容与项目环节,在传统的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不能得到很好或真实的体现。所以,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构成中要创新教学思维、改革现有教学模式、采用更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手段、面向就业、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景教学模式

实景教学模式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能充分调动学生角色的转换,使之由一个学生变成当事人,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其核心思想是“在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在这种模式的引导下,学生置身于现实场景中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感受工作场景的现实氛围与细节,并成为学习与工作场景中的参与者或主体。

实景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第一,实景教学所要求的教学环境较为复杂,教学难度随之增大。“走出教室,步入实景”,相对简单可控的传统教学环境而言,实景教学的环境(社会环境或者自然环境)有着诸多不可控因素。第二,实景教学资源非常丰富,相对而言,其信息量更大。课堂上书本上所教授的学习内容来源于从实际场景的提炼和总结,内容精炼、纯度很高,实际场景中的信息来源相对比较原始、粗放,但也更加具体细致。第三,当学生置身于教学实景中变得更加活跃、求知欲更强,因为他们身临其境,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在接受这些知识的过程中,身体感官更为机敏,会在体会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疑问,导致主观上的求知欲望更强。

实景教学模式现阶段在很多专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法学专业的模拟法庭、英语专业的情景角色扮演、经济学专业的模拟沙盘都是实景教学模式应用的典型案例。

二、实景教学在建筑专业课中的分类与应用

城市设计、建筑、景观等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领域中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对于实景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具有较为广泛的空间。以建筑专业课为例,从教学形式上,实景教学模式可分为活动组织类、实物认知类和现场设计类。

明确实景教学模式的分类,有利于提高其使用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充分发挥其在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在建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笔者通过个别班级的实验,记录了实景教学的全过程,总结了3种实景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形式以供分析。

1.活动组织类

活动组织实景教学是对一个实践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具有现场感的模拟。例如在建筑设计这门课程中开展“建筑设计招投标会议”的实景模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招标文件与设计任务书开始,到承接任务,进行方案设计,投标文件的制作与汇报展示,最后到评标环节,这种全过程、全方位地模拟建筑设计公司的设计前期与后期工作,让学生完整地掌握建筑设计的工作程序。这类教学属于活动组织类实景教学。

范例:建筑设计课的“方案汇报与投标会”

建筑设计作为应用性很高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会选择各类设计单位从事项目相关工作。这一范例是在一个30人班级的建筑设计教学中,采用实景教学模式进行一次对建筑设计投标过程完整真实的模拟。

在设计工作的初始阶段,首先,向学生介绍设计工作的流程与工作环节:一般流程为,设计招标与任务书发放――信息收集与分析――单元小组方案设计――设计整合交流――设计成果展示――汇报与投标会议,同时以分组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其次,以最后阶段的方案汇报与投标作为实景教学的试点过程,由专业负责教师组织现场投标会。最后,现场投标会进行全程记录,现场由其他专业课教师进行评标,最终总结。学生通过项目投标的实践操作,了解学习并完成设计的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此次教学过程的核心是整场活动的组织与编排。

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工作环境氛围中,对设计工作有一个比较具体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属于行业特有的规范,可以得到加强与深化,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

2.实物认知类

实物认知类的实景教学是通过对事物的实地考察,对该事物有一个全面、真实的认识和了解。例如在中国建筑史的课程讲授中,加入对中国古建筑的实例考察与图形解析的实景教学内容。在园林植物学课程教学中,带领学生到植物园中实地考察,通过对实物的近距离观察加深对该植物的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的了解。

范例:中国建筑史课的“乐平戏场考察与评估报告”

笔者在中国建筑史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我国传统古建筑的空间的适用性、社会功能及营造方式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本次实景教学实践利用对江西乐平县仿古木构建筑评估的机会,带领大二学生开展了一次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通过实物向学生讲授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征,加深理解,并形成评估考察报告。考察的工作流程为:任务发放――考察行动安排――考察方式讲解――目标建筑认知――现场测绘考察――评估考察报告。

此次教学过程在学生中引起热烈的反响。幸运的是,建筑还在修复阶段,所以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筑的结构形式,包括建筑的插梁式结构体系、外檐斗拱式的挑檐以及主入口门屋采用三重檐歇山顶的情况。在现场,用实例向学生讲授梁枋与柱之间的榫卯连接方式、减柱法的构造形式,更加形象和具体,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场景中对需要了解的实物有一个比较生动、具体的了解,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复杂的知识点,实景教学可以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3.现场设计类

现场设计类实景教学,主要对需要设计的目标地块进行实地考察、资料汇总后,现场进行方案设计。例如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课的户外广告现场设计的课程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城市中选取广场等重要节点的户外广告进行改造设计,运用拍摄、测绘以及三维地理信息与成像等现代设计辅助手段,对于现状的各项系统指标进行记录、分析、总结,提出合理的改造方案,再邀请广告的受众者参与讨论,最后进行深化设计。这种通过对地块实地的感知,让学生的设计不仅限于图纸上,而是基于现实状况更具可行性。这类教学属于现场设计类实景教学。

范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课的户外广告现场设计

该课程的现场设计部分主要分为:前期现场调研与考察、现场构思与方案探讨两个部分。在课程总体安排中,现场部分在前期考察与方案探讨中较多,后期则主要为课堂设计部分。现场设计在于让学生在现场充分了解该地块具体特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设计该区域建筑广告牌。

本次教学方式是由专业教师在城市中选取3个有待改造的城市空间节点,分别交予3组同学进行前期考察、踏勘与现场设计工作。现场设计的工作流程为:设计场地选择――现场调研考察――现场构思设计――设计现场公示――受众参与讨论――方案深化设计。在初期考察结束后,汇总为“户外广告考察与设计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报告内容是对目标地段的广告位数量统计、类型分布、设置现状等方面分析现有问题,现场提出合理的改造意见及勾画初步方案草图,再将设计草图在现场公示,邀请市民参与方案讨论,听取受众者意见,最后各组在现场勾画的草图与市民反馈的基础上再回到课堂进行深化设计。

这次现场设计使学生更真实、细致地对目标地块进行了一次完整、全面的分析,使他们更为深刻、具体地了解到设计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使设计更符合当地环境,符合受众需求。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目标场景中对自己所设计的场地有一个比较真实的、具体的、综合性的了解,有利于学生设计过程更接近真实情况,提高设计能力。

三、艺术设计专业课中实景教学模式应用的注意事项

为了推进实景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高该教学法的应用成效,减少专业课教师在应用时遇到的困惑与障碍,结合上述建筑专业应用实景的成果与问题,对艺术设计专业课应用实景教学法应注意的事项做下列思考:

1.深化多元合作,优化实景教学环境

实景教学环境建设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不够。一是学校的财力、人力及物力有限,可能达不到预期建设效果;二是建设的教学环境与设备企业岗位需求可能不吻合,仿真性差,脱离实际职业情境,实景教学效果不佳;三是自行建设的实景教学环境可能在使用安全性上考虑不够。因此,需要加强多元合作建设,避免学校在模拟教学环境建设上的偏差与盲目,努力构建一个与社会、企业接近的真实或仿真的职业与工作环境。

2.灵活应用实景教学,促进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

实景教学法注重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但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实景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其过程也需要灵活地加以应用,不能只讲形式,并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3.注重教学应用规范性,保证实景教学成效

规范地运用实景教学模式是教学出成效的必备条件。实景教学模式是以模拟或构建真实工作场景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它打破传统学科教学的局限,不仅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对学生的专业理论、道德品行、学习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很大帮助。专业课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4.促进与信息技术结合,推动实景教学现代化

实景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主要体现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上。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新型教学媒体,它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可以让学习者在仿真虚拟环境里模拟训练,通过逼真的声像展现,使学生得到真实情况下难以获得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沈金辉.“校企联动,实景驱导”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界,2012(6).

[2]戴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教学体系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3]赵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法探索[J].美术大观,2010(2).

[4]逯海勇,胡海燕.基于“问题与参与式”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J].美术大观,2013(12).

[5]史瑶.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A)的建筑教学研究[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7(6).

[6]赵崇晖.模拟教学法在中职学校专业课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5).

篇3

一、2010年中国电影大片聚集,但创作上依然缺乏创新和突破

以《孔子》、《唐山大地震》、《山楂树之恋》为例。回顾2010年的中国电影开年。2010年1月4日中国各大影院同时上映了由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导演、20世纪福特公司出品的3D科幻影片《阿凡达》。这部具有标志性的影片,以他独创的视觉效果,宛如一阵龙卷风,不仅横扫了全球电影票房冠军,同时也创下了中国电影单片票房最高记录,直至今日,还没有一部影片能打破其记录。不过《阿凡达》的成功之处不仅仅表现在票房收入上。

首先,《阿凡达》一片的成功在于它对电影史的贡献上,它对3D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可以说史无前例,它向世人宣布3D电影时代的到来。正如卡梅隆自己所说:“《阿凡达》能够最终拍出来,是一次奇迹。这是一部科幻电影,科幻电影要表现的是我们现在无法接触到的事物,这是一种预言,它会让你反思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

其次,“我对现在人类对大自然所做的一切感到深深的忧虑,我想将来也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詹姆斯・卡梅隆对自己这部影片的定位,影片中回归自然的主题始终贯穿在影片中,给予人们思考和启迪。这也正是影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毫无疑问,《阿凡达》的放映给中国电影业带来了不小的震荡,当中国电影人还在为有钱没有好剧本、有钱有剧本没有好技术而拍不出好片怨天尤人时,《阿凡达》就像一把重锤砸在中国电影人的头上,在令人沉默无语的同时,也引发了舆论界对中国电影何去何从的大讨论。2010年的中国电影就这样拉开了自己的序幕。

首部迎战的影片是由中国电影导演胡玫执导历史故事片《孔子》。该影片一上映就引起了轰动,它是继《阿凡达》之后的影片,所以国人寄予不小的期待和观望。影片《孔子》讲述的是公元前六世纪,已屹立数百年的周室王朝开始朝不保夕,各诸侯国割据一方,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而相互征战。史称这一时期为“春秋”时代。而孔子就出生于这个年代。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相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中。如何将中国这样一位文化名人用电影这种媒介传输给众人,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用现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去洞察古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见识,这要求电影工作者本身应是一位对中国文化有着很深的了解和探究的学者。影片力求从对尊重历史事实的角度来描写和塑造孔子这个人物,却忽略了对这位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的思想主张进行更深的剖析。所以,从电影的角度看,在创作上它没有更深而独特的创意和见底,影片更像是一部历史人物纪实片。

由此可见,现今的导演在电影题材的选择上年代久远而古老。这包括之后上映的《锦衣卫》、《苏乞儿》,还有近期最引人关注的《唐山大地震》和《山楂树之恋》,后两部影片虽是描写上个世纪70年代的故事,但与我们今天的现实社会有些距离,故事题材选编上沉重而没有时代感。

由冯小刚执导的灾难片《唐山大地震》可说是2010年电影巨作,最终以6亿元的收入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最高票房纪录,这样的一个成绩单,无疑可以代表中国电影制作的水准了。很遗憾,这部影片从电影标准的角度来评议,确实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冯小刚,中国电影编导、导演。1958年出生,自幼喜爱美术、文学,1985年他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先后在《大林莽》、《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几部当时很有影响力的电视剧中任美术设计。冯小刚作品风格被公认为以京味儿喜剧著称,擅长商业片。因每年岁末,都拍一些娱乐性较强的影片,被称为“贺岁片之父”。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加盟该公司的冯小刚持有该公司2.28%的股份。冯小刚1990年与郑晓龙联合编写剧情片《遭遇激情》,这也是冯小刚的第一部作品,后被夏刚拍成电影。影片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等四项提名。之后,他与王朔、马未都联合编剧的电视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唐山大地震》应被称之为灾难片,什么是灾难片,“灾难片”是以自然或人为的灾难为题材的故事片,其特点是表现人处于极为异常状态下的恐慌心理,以及灾难所造成的凄惨景象,并通过特技摄影造成感官刺激和觳觫效果。在《唐山大地震》影片中,有对1976年那场大地震发生时给大地带来毁灭性破坏的描写,但只是一带而过,随后进入人们视觉的只是那一家人20多年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的故事,因此,借用新技术形成大地震的视觉效果几乎成为了一种摆设。显然把《唐山大地震》定为灾难片有些不太确切。同时,影片在人物塑造上也是杂乱的、模糊的。元妮的人物形象在影片中有着灵魂性的作用,描述元妮对死去丈夫的愧疚,是用“哪个男人能用命来爱我”这样的话语来诠释,影片中元妮对他人的追求与欣赏,所表现的回应是尴尬的、甚至是反感的,其实人人都向往生的权利,死去的人已过去,活着的人在死亡的见证中得到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所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对爱情的忠贞显得有些绝对和牵强。女儿方凳可说20多年都活在极度的怨恨中,她所经历的人生令人沮丧,好在她心态调整的够好,不然真怕她会患上抑郁症。儿子方达是个本色人物,是个敢于下海闯天下的小子,最终辛苦得到了回报,成为当下有车有房有钱的现代人,穿上了国外的名牌服装“Back-To-Back”(中译名,背靠背)。养母堇桂栏直到死才悔恨没有给养女真正的关爱,她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养女和自己的丈夫有不明的暧昧关系,让人不解,一部影片让这么多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聚集,其结果必然会令影片缺乏灵魂性的人物,缺乏主题思想。

西班牙著名导演、超现实主义电影之父路易斯・布努艾尔在描绘电影时曾经这样说:在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手里,电影是一种重要而危险的武器。它是借以表现思想、感情和本能世界的高级手段。在人类的所有表现手段中,对电影形象的创造性处理,在方式上最容易使人联系到人们在睡觉时头脑所起的作用。一部电影就像对一个梦的不自觉模仿。黑暗慢慢笼罩影院的情景就像把眼睛闭上的动作。然后,在银幕上,就像在人的内心一样,开始进入意识世界的夜间航程。使用渐显渐隐的手法

使影像像在梦中一样出现和消逝;时间和空间变得很灵活,可以任意收缩和扩展:时间延续的年代顺序和相对价值不再同现实相吻合‘首尾呼应’的情节可以延续几分钟或几个世纪:从授动作到快动作的转换加强了两者的冲击力。因此,一部真正感人的优秀电影作品是要经得起推敲的。

《山楂树之恋》是张艺谋执导的影片,自他导演《三枪拍案记》后,张艺谋把自己从喜剧电影中拉回到爱情片的创作中,不过对于中国一代著名导演来说,无论拍怎样形式的影片,无论拿哪一个年代中发生的故事来进行创作,都应该是严谨的,它最终带给观众的应该是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和视觉上的享受。或许张艺谋只是想告诉人们那个年代的爱情故事是苍凉、晦涩的。影片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就将那个青春靓丽、爱情懵懂中的姑娘静秋,投入到刚见老三一面就义无反顾地爱上她的情感中。即使是后来戏中,导演加进了不少老三为了追求静秋而不停地送礼物以增进感情的镜头,但也只是陈述了有钱人追逐爱情的方式,那种令人渴望的甜蜜爱情始终未进入人们的视线,特别在对两个年轻人爱情“亲密接触”的情节处理上是扼制的,每到两个人要相互用身体表达爱幕之情时,都被摄影机加以封杀,与此来蕴育纯爱的强大精神力量,完全忽视了现代年轻人对于爱情观和人生观的认知。

因此,评论界在评论张艺谋的这部影片时说它是一部虚假的“纯爱”片,还有很多评论家对该片提出严厉的批评,索亚斌认为“这部电影很阴险,打着文艺片的旗号,还不如《三枪拍案惊奇》直接标榜通俗商业片。影片还把纯爱直接表现成了禁欲。”《山楂树之恋》一片是根据艾米的原著《山楂树之恋》改编的,小说描写了一对年轻人,在非凡年代中一段无怨无悔不求回报的爱情故事,被人们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故事”。70年代,那是谈到就会令人色变的年代,在那样一个被压制的时代,人们的情与爱、性与爱被扭曲了。爱情故事作家刘心武评论该小说说道:“极端环境下的压抑被现在的我们打量,会产生出比反思更丰富的憬悟。”而文化批评家朱大可则将小说称为“一本关于性压抑的原始考察报告”。因此,如何将这样一部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这需要再创作者有着很严谨的创作意识。

张艺谋在大玩了一把喜剧片后又大秀一把纯情片,《三枪》后,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资深导演的做派更像是初出茅庐的学生,看来作为曾是中国电影一代的领军人物,需要对自己的创作进行重新的思考。在当今这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也凸显出它的作用,如何用电影艺术引领人们的精神世界,创作出有新意又具时代感的作品,是当下值得电影工作者、创作者认真审视和思考的。

二、2010年中国的女性导演电影创作有魄力,但作品缺乏艺术魅力

前面提到的《孔子》一片的导演胡玫,是近些年在影视界值得非常关注的女性导演。与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高希希等同为著名的第五代导演,在电影界是获得诸多好评。胡玫,1975年参军任话剧团演员,1982年毕业于中国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1984年胡玫导演了反映军队女性情感生活的探索性故事片《女儿楼》,这也是她的处女作。此片1985年被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报评为全国十佳影片,被国际影评界评论为中国后第一部女性题材影片而受到关注。1986年胡玫独立导演心理故事片《远离战争年代》,该片获苏联第10届亚非拉国际电影节银奖(1988年),意大利第32届萨尔索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89年)。1987年胡玫获得中国电影家协会、当代电影杂志、中国电影报三家中国权威性电影机构和刊物联合评出的“中国十大青年导演”称号。

从1988年她开始导演商业性影片后,如故事片《无枪》、《江湖八面风》、《鹭岛情》、《都市》,都因太商业化,缺乏艺术性创作而反应平平。胡玫曾很长时间放弃了电影创作,开始在电视领域里闯天下。其中1997至1998年胡玫执导44集大型历史剧《雍正王朝》,被评为中国十大优秀女导演、双十佳电视剧导演,成为电视界名导。《雍正王朝》还获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优秀电视剧奖。之后她导演的电视作品2000年的《忠诚》(兼制片人)、《汉武大帝》,《香樟树》、《乔家大院》、《汉武大帝》,都连续获得“飞天奖”,2005年胡玫因《汉武大帝》获得中国政府影视大奖“飞天奖”最佳导演奖。同年9月26日,获得大众电视2005年“双十佳”导演奖。2006年8月《乔家大院》获得首尔国际电视节最佳长篇电视剧奖,这是中国长篇电视剧第一次在国际影视节获大奖。2007年该剧获第二十六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及优秀女演员奖(蒋勤勤),本人获得优秀导演奖,也是第二次获得“飞天奖”最佳导演奖,而且她是唯一连续两次获得该奖的导演。2007年2月,胡玫被、国家人事部、全国文联授予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08年10月,胡玫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为中国电视剧辉煌30年最具影响力导演之一。

在这里如此详细的介绍中国著名女性导演胡玫,旨在突出电影创作并非易事,由于空间的限制,它很难向文学那样以宏大的篇幅来描绘生活、体察入微地刻画心理,也不可能像电视剧那样有宽阔时空任意去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想象,所以事隔10多年之久,当胡玫再扛起电影制作这面大旗,略显有些生疏,《孔子》一片正是陷入了这种境地。一个创作者在不断变换自己的创作形式时,是要为此付出一定代价的。然而,敢于挑战人物历史片,在女性导演中也非她一人。

今年在电影界引起轰动的还有一位女性导演,就是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徐静营。这位70后的电影高材生,一亮相就与其端正大方的长相、高挑健美的身材赢得众人的喜爱。作为电影导演系毕业的才女,首先以表演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赞赏,在演艺圈与赵薇、章予怡、周迅并称为“青春玉女”或“中国四大花旦”。

2000年徐静营开设网络电子杂志《开啦》。电影代表作《杜拉拉升职记》,因其书法手写体“清冽而又优雅’,独具个性美感,被开发出字库“方正静蕾简体”。徐静蕾在电影界也是获得诸多荣誉的女性导演。1998年当选为第三届大学生最受欢迎的当代女星人。1999年,当选为北京大学生评选的最受欢迎的时代女星,《新周刊》说她是“让人感觉很舒服”的“1998年十大惊艳”之一;同年成为美国运动品牌CONVERSE(匡威)在中国区的品牌代言人。从此,幸运的大门为徐静蕾打开,1999年再获第七届电影表演学会奖、1999年《大众电视》为“青春之星”。2000年为e龙―CCTV奥运网站的形象特使。2001年成为中国妇女活动中心的荣誉健康大使、2001年中国儿童青年基金会安康计划西部形象大使、2001年首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最受欢迎的女演员。2002年被授予第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女演员”、首届北京大学生女生节形象大使、2002年被《成都日报》

读者和《激动网》网友评选为“最佳公众形象女明星”、2002年申江荣获服务导报杯电影观众奖“最佳国产片女演员奖”、2002年《新周刊》“她世纪代言人”。2003年当选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内地最受欢迎女演员、2003年第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新人奖、2003年第2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2003年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2003年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2004年第四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内地最受欢迎女演员奖:2004年第5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银贝壳奖)。2005年获得sohu2004年度十大新闻评选之“当红不让特别奖”、获得“影响2004时尚盛典之影响2004中国娱乐风云人物”;2005年获得TOGH05毅人王年度人物、获得中国风尚大典典礼之北京青年周刊风尚突破艺人奖。2006年获得新浪2006网络盛典年度博客奖、第14届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导演奖。2007年获得2006年度品牌中国年度人物大奖、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专业电影摄影师眼中最具魅力女演员。在诸多光环萦绕下的徐静蕾,她不满足现状,在执导了故事片2002年《我和爸爸》、2003年《最后的爱,最初的爱》、2004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2006年《梦想照进现实》等影片之后,有了充足导演经验的她,于2010年自导自演了职场商业片《杜拉拉升职记》,亦可以说是一部描写生活在大都市年青一代在职场奋斗的青春片。

《杜拉拉升职记》一上映因其在选题上更接近现代人生活、有较强时代感,而受到不同反响。一部影片似乎总有优缺点,徐静蕾敢于挑战商业片,值得赞誉,但《杜拉拉》这部影片有很多令人遗憾的地方,徐静蕾在此片既是导演也是主演,可她自导自演这部影片时已近40岁,而片中女主角却是一个拼杀在职场上20多岁的女性,尽管化妆师给徐静蕾面孔进行了精心的遮盖。依然无法阻止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40岁这样的年龄已让她缺失了那种姑娘般的青春与活力,这些东西是无法掩饰的。在影片,已略显宽胖的身材、暗淡的肤色和失去青春面容的徐静蕾,让整部影片大失色彩,500多套不停更换的服装更让观众的眼睛目不暇接、视觉疲劳。从整部影片中不难看出,在徐静蕾的心底那种对小资生活的崇尚和宣扬,已至一定要自己亲自上场大秀一把青春。本片在剧情的衔接处理上也显得生硬不连贯,导演手法上也没有太多新意。这说明作为导演身份的徐静蕾还不是很成熟,还需继续努力。从另一个角度讲,一亿元的票房纪录和2010年第三届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颁奖(华鼎奖)年度授予她中国影视最佳表现女导演称号,都给予了她肯定与赞赏,特别是在2010年第六届中美电影节上因该片而获得最佳导演奖。2010年美国加州还将“2010年10月30日”定为徐静蕾日,这都是不小的鼓励,希望这位年轻的女导演在日后表现的更出色。

此外,在2010年电影中还有一些优秀的女性导演:李芳芳、李虹、张瑜等。李芳芳,1957年5月出生北京。198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装帧艺术系。历任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中央工艺美院学报《装饰》杂志美术编辑,书籍装帧《真爱的追求者》、《科学家的童年》、《作家作品选》等。李芳芳是80后的电影导演,是中国第一个出版散文集的中学生,代表作《十七岁不哭》,16岁时签名售书的照片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18岁时独立编写十集电视连续剧《十七岁不哭》(原作于1994年出版),该剧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全国中学生热烈追捧和喜爱,也给青春类型电视剧注入了新的活力,李芳芳并凭借该片在1998年获得飞天奖一等奖和金鹰奖一等奖,成为这两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编剧。

李芳芳也是第一个同时被两所世界排名前列的电影学院―一美国纽约大学(NYU)电影学院和南加州大学(USC)电影学院录取的中国大陆学生,她最终选择了纽约电影学院研究生院的导演系。2007年11月,她写的《分开我们就坠落》在日本东京获得“2007年亚洲青年剧本奖”。2010年李芳芳将其作品《分开我们就坠落》改编成电影搬上荧幕,改名为《80后》。影片一上映,就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影片描绘了一个失去亲人的少女为了获得爱情和事业成功努力打拼的故事,透过80后年轻人的生活经历影射出从九十年代初至今的现代中国社会。李芳芳在制作中,台前幕后的主创人员全都选用80后,而故事讲述的正是80后这特殊一代的生活。因此,当记者问及对“80后曾经是‘轻狂’、‘浮躁’的代名词,你对80后怎么看”时,李芳芳回答道:“我不这么认为,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轻狂、浮躁的时候,这是证明一代人年轻过的标签。随着年龄的增长、时代的发展,每一代人都会逐渐承担起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我觉得现在的80后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是应该总结一下的时候了。我们不能像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到过了很多年以后,才总结自己年轻的日子,那个时候其实已经晚了,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不真切了。在我看来,80后的特征是绝望地渴望被爱,这一点引发了所有的事。因为8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而这一代孩子的家长把重心转移到了工作上,老师对孩子也是要求多、鼓励少。在物质条件丰厚的情况下,他们还有的渴望就是渴望被爱。”李芳芳在执导影片中,全部启用了新人,这在同行中还是不多见,也显示了我们年轻一代的女导演敢于突破、敢于创新的魄力。当然,电影《80后》也未能逃脱对那种庭院式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加之影片是在杭州拍摄,多少让人感到那样古香古色的花香庭院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依然是当下年轻人渴望而不可及的。

李虹是当今影坛上一位年轻有为的女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本科,现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1998年执导了处女作电影《伴你高飞》,这部作品日后为这位年仅24岁的导演赢得了诸多荣誉,该片获得了第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第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处女作奖提名、第六届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首届阿根廷国际儿童及青少年电影节获“综观全景”(故事片)类最佳儿童故事片银风筝奖;在意大利XIII Udinelcontri Cinema FAR EAST FILM影展获最受观众欢迎奖第二名、入选参加日本Aichi Interna-tional Woman’s Film Festival(国际女性电影展映)12001年执导16mm胶片(电视电影)《黑白》获第十六届法国汉斯国际电视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2005年执导电影《诅咒》。在她的影片中融合着轻松、幽默、浪漫、唯美以及奢华视觉等多种元素的创作手法,所以被称为中国电影界一代“新锐”导演。2010年她执导了《我的美女老板》,该片也是一部反应现代年轻人生活和爱情的影片。浪漫爱情轻喜剧这样题材的影片一直很受欢迎,特别是受青年人的追捧。影片描写了一位贫穷善良的男性职员与

富家女老板之间情感纠结的故事,由于题材很接近,被称之为男版的《杜拉拉升职记》。在《我的美女老板》影片中,导演去除了职场上的勾心斗角、第三者争风吃醋这方面情节,让整个故事在遐想空间中进行,这使整部影片变得空洞乏味。也丢去了她以往轻松、幽默、浪漫的创作风格,影片上映后反应平平、评价不高。

张瑜是80年代影坛上家喻户晓的演员,1980年参加拍摄的影片《庐山恋》,让她成为当时全国男性观众心目中的“梦中情人”。1985年她离开影坛,留学于美国加州州立北岭大学,在那学习电影电视制作。1993年回大陆重返影坛,1995年她以制片人身份参与了影片《太阳有耳》的制作,该片在柏林获最佳导演银熊奖和影评人最佳故事片奖。《太阳火》是她第二部“太阳”片,她除了继续制片人与女主角外,还参与了导演工作,从此进入导演行列。2004年张瑜首次尝试纪录片的拍摄,拍摄了纪录片《中国电影在上海》,张瑜通过银幕将各个时代中国电影人在电影艺术上的心路历程为世人展现,是部值得珍藏的影片。2010年张瑜为纪念《庐山恋》拍摄30周年,导演拍摄电影《庐山恋2010》,正因如此,影片类型被定为怀旧片。《庐山恋2010》是《庐山恋》的延续。该片讲述了30年后,周的女儿耿菲尔从海外学成归来,片中两位男主角都对耿菲产生好感,由此产生了错综复杂的恋爱故事。影片在爱情戏情节上也力求追求一种纯爱情的表现手法,这种被完美化的爱情故事因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同样遭到众多人的质疑。

综上所述,2010年女性导演作品,在拍摄爱情题材的影片上,还是有很多雷同之处,在创作上虽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但在主题立意上还是缺乏更深的见底,那种只注重追求浮夸奢侈的场面和纯美的视觉效果创作,不能更生动的打入人心。所以,2010年中国的女性导演电影在创作上有魄力,但作品缺乏艺术魅力。

三、2010年的电影屏幕面孔“老龄化”

从今年的大片来看,电影屏幕形象面孔“老龄化”。向《孔子》中的演员周润发、陈建斌、任泉、陆毅,《唐山大地震》中的徐帆、陈道明、陆毅,《杜拉拉升职记》中的徐静蕾等,这些面孔占据银幕时间太久。以及即将看到的葛优,就占了年底3大巨作《赵氏孤儿》、《非诚勿扰2》、《让子弹飞》,更是抢尽了银幕风头。在《唐山大地震》中,杨志的扮演者是陆毅,其角色是影片中女主角王登的学长,一个医学临床研究生,是王登的初恋,也是一个抛弃王登的负心人。其实这个角色在片中不是主要人物,杨志又是一个让人指责和痛斥的负心汉形象,这样的角色让一位影坛上这么著名、资深的演员来担任,实在是不当。这个角色完全可以启用新人,还有《杜拉拉升职记》影片更应该选用年轻女演员来担任主演,相信一定能创造一位明星出来。当然,每部电影在选用演员上也是根据片中人物需要而定,资深演员无论在演技还是经验上,都是新人演员无法比拟的,在当今经济市场的竞争中,演技高超、阅历资深、经验丰富的演员占主要市场。启用新人还需投资商和制作商的魄力与勇气,如《山楂树之恋》就让片中的两位主演一夜成名,效果非常好。

四、新一代导演正在小制作影片中自由的创作、自由的呼吸

中国电影导演按时间目前分为六代,目前,以学院派为代表的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成为新电影运动的主力军,第六代最原始的界定是指北京电影学院1985班:张元、王小帅、娄烨、路学长、胡雪杨、刘冰鉴、邬迪等人。后来随着中央戏剧学院的资深导演、处女作导演的加入,及“第六代”之外的电影导演的出现,按代来划分显得有些杂乱,就在这里统称为“新一代导演”。

由于新一代导演的大制作不多,在整个电影市场还处在边缘地带,有些影片甚至都无法看到。但是他们为中国电影作出了贡献,推动了中国电影事业向前发展,是中国电影新运动的主力军。如北京电影学院1985班张元、王小帅、娄烨、路学长、胡雪杨、刘冰鉴、邬迪;1987班的管虎、李欣、1993班贾樟柯等,这些年轻导演创作出了不少优秀作品,有些在国际电影节上还获得大奖。张杨2005年执导的《向日葵》获得2005年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奖。贾樟柯2000执导的《站台》获得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2000年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奖、法国《电影手册》年度十大佳片之一、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大佳片之一。2006年执导的《三峡好人》获2006年第63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王小帅执导《青红》获得2005年第58届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管虎2002年执导的《西施眼》获得2002年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评审团奖。李玉(女)2009年执导的2010年第二十三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最佳女主角(范冰冰)《观音山》获奖记录;意大利米兰电影制作人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王全安,凭他执导的影片《团圆》获得了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中国内地导演张律执导的《河》获新生代单元特别奖。姜文可以说是新一代导演中是比较有冲力的导演,也是一位从演员转型到导演比较成功的导演。

篇4

(国家教育部 《中国高教研究》杂志社,北京 100816)

摘 要:陕西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切切实实成为全省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教育创新方面成果丰硕。同时,陕西民办高校仍积极探索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符合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新思路。作者最后就教育创新问题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陕西民办高等教育;教育创新;政策性建议

2002年10月13日至10月19日,我们调研小组一行4人,对陕西民办高等教育进行了考察。先在省城西安听取了省教育厅的情况汇报,而后实地考察了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西安外事职业学院、西安欧亚职业学院、西京职业学院、西安翻译职业学院、西安石油学院东方亚太分院。我们一共召开了十几次座谈会、调查会,每到一所学院,都深入到学生宿舍、食堂、课堂,仔细察看学院的办学条件,与学院的领导、教师、学生交谈、讨论。考察时间不长,但所得材料不少。许多新鲜事物为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确实使我们耳目为之一新。总的印象是:陕西省从事民办高等教育的同志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省情出发,不断进行教育创新,使全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切切实实成为了全省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省里的规划,到2005年,要努力使民办高校在校生达到公办高校在校生规模的50%。从陕西看全国,可以估计,在我国“十五”期间,在新世纪头十年、二十年,民办高等教育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新生事物的前头,我们应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以教育创新和深化改革为动力,构建与经济建设、社会全面进步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体系。我们必须不断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创新。因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

教育创新的有益尝试

陕西省共辖107个县(市、区),1739个乡镇(街道办),3605万人口,20.58万平方公里。2001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660.92亿元,财政收入18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4元。陕西民办高等教育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

1984年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成立,标志着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开始。经过18年来的艰难历程,全省在教育创新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目前已有民办高校及高等教育机构66所,在校生15万人。

全省民办高校办学模式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类学校共有10所,在校生2.7万人。这类学校按照国家计划,学生入学需经过高考统一录取,毕业生由学校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二是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以这类考试为主体的学校共有42所,在校生5.4万人。这类学校由省教育厅组织考试录取学生,学生所学课程分别由国家、省、学校各按1/3比例组织考试。毕业生由省自考委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三是高教自考助学类型。学生入学不限,宽进严出,参加全国统一的自学考试,在校生6.9万人。

陕西省民办高校从无到有,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现已形成固定资产15.3亿元,其中仪器设备价值2.61亿元。实验室918个,计算机16810台,语音室251个,图书252.1万册。学校占地面积9906亩,校舍建筑面积238.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民办高校4所,占地面积在150—1000亩的民办高校11所。1997年以来,全省共有37所学校因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办学条件良好、办学规模大、管理科学严格、教育质量高,社会信誉好,被省教委评为“明星学校”。西安翻译职业学院等5所民办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每所都超过万人,有的已近3万人,占全国万人以上民办高校总数的50%。西安翻译职业学院、西安外事职业学院、西安欧亚职业学院、西京职业学院、西安思源学院等民办高校已成为全国民办高等学校中的“超级大校”。

面临全国普通高校连续三年扩招的压力,全省民办高校生源不但没有萎缩,反而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在校生1998年为5.82万人,1999年增加到7.99万人,2000年达到10.74万人,2001年增加到13.70万人,2002年增加到15万人。2002年比1998年增长157.7%。

陕西民办高等教育之所以发展迅速,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各级领导重视支持,省内高教资源丰富。陕西是高教大省,有42所普通公办高校,在职教师2万多人,退休教师1万多人。省内和周边省市区每年有近百万高考落榜生可以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源。而一些热心教育事业的民办教育家、实干家,大胆进行教育创新,不断研究和解决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则是他们成功的主要原因。

陕西省107个县(市、区)中国家级贫困县有50个,省级贫困县27个。国营企业比重大,军工企业也多,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当艰巨。有人提出,在陕西这样一个经济不太发达的西部省份,何以民办高校这样迅速发展?似乎成为一个不解之谜。实际上,陕西省委、省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利用省内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鼓励支持一些民办高校创办者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中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教育资源的重组、创新,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如西安翻译职业学院利用西安钟表元件厂搬迁机会,以200万元低价买下位于终南山下的土地和厂房,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建起了一座大学城。西安外事学院则是在鱼化寨农民投资修建的游乐场无法摆脱困境的时机,先和农村联合,逐步发展与企业联合,与全日制普通高校联合,与国外大学联合,将学校建成为一所环境优美的学府,被誉为“西部教育传奇”。西安欧亚职业学院是利用一家养鸡厂的厂房发展起来的,如今成为景色宜人、环境优雅的花园式学校。一批民办教育家、实干家的开拓创新精神,加上有胆有识,在经济环境并不有利的条件下进行教育创新的尝试,终于闯出了新路,开辟了民办高校的新天地。

教育创新的丰硕成果

1.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创新成果显着。

进行教育创新,首先要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要十分注意研究和解决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与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陕西民办高校积极探索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符合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新路。

1996年,西安外事职业学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七方教育研究所,接着西安欧亚职业学院成立了素质教育研究所,2000年10月西京职业学院召开了第二阶段发展模式研讨会。

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院长黄藤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民办教育是在民办教育理论准备不足、条件不够成熟的历史条件下,凭着办学者的热情、勇气和历史责任感,顺应历史需求和教育发展规律,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开拓出来的一条新路。但是,当民办教育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进入到更高发展阶段的时候,就迫切需要系统、深入的理论支持,迫切需要教育理论的科学指导。针对民办教育的发展现实,他们提出了“校无大小,教无高下,学无长幼,育无国界”的教育理念。他们把七方教育研究所建设得更加开放,分别在西安、上海、北京设立了三个分所,吸纳了一批高层次的研究人员协同进行学术研究。七方教育研究所计划每年出版一套开放性的七方教育研究丛书,每年定期编辑《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目前,已有《外国私立教育》、《中国民办教育政策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国外私立教育评估研究》、《中国民办教育史》、《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中国民办教育导论》等7部着作定稿,今年正式出版发行。他们还设立了“七方教育研究基金”,创办了《民办教育研究》杂志。

陕西几所着名的民办高校几乎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发展思路。西安翻译职业学院院长丁祖诒提出并坚持“第二希望工程”的民办教育理念,在校生已达2.9万人,积累资产5亿元。西安外事职业学院院长黄藤提出了“多元集纳、综合创新”的校训,运用现代企业的经营策略,学校已拥有固定资产3个亿,校园上千亩。西安欧亚职业学院院长胡建波提出了“办学以人为本,育人以德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开拓进取,坚持与公办院校、企业和国外合作办学,全面推行科学化管理。西京职业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任万钧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倡导以“奉献、无畏、创新、高效”为主要特征的“西京精神”,校园占地1320亩,校舍30万平方米,校产超过3.5亿元。

2.在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上的创新成果突出。

进行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要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

陕西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民办高教发展的新体制。在省一级成立了民办教育管理中心,有专门机构,有编制,有计划,有活动,使民办教育发展有专门领导机构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全省

民办教育的发展。

在民办高校已经逐步形成管理体制多元化和办学机制多样化的格局。目前,民办高校管理体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多数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也有部分民办高校实行校(院)委会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少数民办高校实行主办单位(含企业、社会团体、派等)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陕西民办高校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工作,2000年先后在5所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正式组建了党委,并在其他民办高校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达到100%。制多元化和办学机制多样化的格局。目前,民办高校管理体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多数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也有部分民办高校实行校(院)委会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少数民办高校实行主办单位(含企业、社会团体、派等)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陕西民办高校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工作,2000年先后在5所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正式组建了党委,并在其他民办高校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达到100%。

许多民办高校结合自身实际,积累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其中包括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快速决策机制,自筹资金的资本运作机制,自主办学、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引进人才的自主聘任机制,按劳分配的激励机制,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等等。

陕西通过民办高等教育体制创新与运行机制的创新,使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得到较为合理的开发。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为高等教育拓宽了筹资渠道。受教育者每年投入教育直接费用已达15亿元。另外银行也给予积极的贷款支持,仅农行就已给予30亿元信贷额度,西安翻译职业学院已和农行签订合同,一次贷款就达5亿元。二是为大批高考落榜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和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18年来,全省民办高校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出各类专业人才7万余人,培养出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5万余人。三是带动了当地建筑、饮食、商业、邮电、通讯等行业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仅2002年新增校舍建筑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投资达4亿多元。民办高校每年学生间接消费超过6亿多元,为7500多名劳动者提供了从事后勤服务管理的就业机会。

3.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进行创新。

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陕西民办高校数量大、类型多、差异大,发展极不平衡。省教育厅为了促进它的健康发展,采取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原则。一是对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求按照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院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建设,并定于2003年由省上按指标体系进行评估。一年多来,各院校的质量意识普遍增强,分别召开了建校以来的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把提高教育质量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各校纷纷对照指标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投入力度。两年来,10所民办高职院校分别投入购置教学设备的资金近千万元。二是对高教学历文凭试点院校,结合实际制定了评估指标体系,决定从2002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对试点院校进行评估;同时组织专家对校考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进行了审定,更换和修订了教材。三是对高教自考助学机构,要求在完成规定考试科目教学计划的同时,增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增设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在专业设置上,他们充分考虑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扶持各校开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专业;根据各校条件,在现阶段尽量不设和少设需要昂贵教学设备和仪器的专业;结合全省公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开设发展基础较好的专业。在审批专业时,他们既考虑各校的人员构成和现有实力,又考虑避免重复设置,合理划分专业布点,着重在扶持高校办出特色上下功夫。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利于学生就业为前提,以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特色,以充分体现各校特色为目标,以外语类、电子类、管理类、经济类、医学类为主体的民办高校专业设置格局。现在全省民办高校共设置专业174个,其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57个,高教学历文凭考试试点专业31个,高教自考大专层次的专业69个,本科层次的专业17个。由于各民办高校质量意识的增强,加之这些学校的学生择业观念比较现实,吃苦精神较强,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就业率相对较高。学生毕业后一部分自谋职业、不需学校推荐,大部分由学校召开人才交流大会,利用人才市场推荐就业,就业率可达90%以上。

4.在队伍建设方面进行创新。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离不开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辛勤工作。陕西省按照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革命化的干部任用标准,着重加强民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目前全省民办高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学历基本达到本科以上,有一批年龄在35岁—45岁左右的博士、硕士生成为办学的骨干。5所万人以上民办高校院长的平均年龄为48岁。高学历、年轻化的领导班子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民办教育实干家,思维敏捷,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改变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薄弱的状况,他们提出了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的目标。近年来,各民办高校对专职教师的招聘、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力度明显加大。民办高校现共有教职工11585余人,其中专职教师1650人,兼职教师6115人,行政人员3820人。在不断扩大教师数量的同时,各校加大了教师培训提高的力度,仅今年接受短期培训的专职教师就多达900人次,还有百余名专职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5.在加大对外开放方面进行创新。

进行教育创新,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要密切关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西安外事职业学院坚持面向国外、面向沿海、面向涉外企业的外事特色,非常重视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交流。1999年与澳大利TAFE南悉尼学院联合建立TAFE教育中心,按照TAFE的教学模式组织、实施全英语教学。主干课程均由澳方教师承担。学生毕业考试合格、愿赴澳深造者由TAFE南悉尼学院推荐到高一级大学续读学士、硕士学位;今年与马来西亚英迪学院集团(INTI GROUP OF COLLEGES)开设联合教育项目。学生可通过双联课程及学分转移,进入英国赫特福得大学(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进行更高层次的深造并获取学士、硕士学位。2002年4月,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向该校授权筹备开展普通教育课程,成立西安剑桥教育中心。

西安欧亚职业学院面向世界广泛进行国际交流,已与法国、美国多所大学联合,互派学生。

西京职业学院在扩大国际交往中,目前已与加州人文大学、悉尼大学、加拿大列治文大学、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新加坡商业学院、香港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关系,并与美国塞乐文考试中心合办国际工程师认证培训,与美国Cisco公司思科网络学院合办国际网络工程师认证培训,与美国微软公司合办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认证培训,与荷兰Adobe公司合办中国认证平面、视频、网页设计师培训,与君悦酒店管理集团合作开设国际酒店管理专业,同时正在与比利时世界知名企业杨森公司磋商开办医药学院。

西安翻译职业学院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已与美国等几十所社区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2001年9月,美国20所社区大学的45位校长、教授和英国3所大学校长来到这所学院进行交流,集中签约建立了院际关系。

6.在大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方面进行创新。

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我们在所到的几所民办高校中,实地看到这些学校都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在西京职业学院,我们看到,它的教学设施齐全。拥有标准教室276个,联合教室20个,多媒体教室28个,语音室18个,计算机2100台,教学设备、仪器总价值3600万元,图书馆藏书71.5万册,其中电子图书21万册,并与各大图书馆联网,资源共享。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实验中心、语音中心、技能培训中心等多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承担学校多学科的教学、实验任务。

在西安外事职业学院,我们看到这所学院建有电教中心,计算机中心。拥有微机1500余台,语音教学设施800余台(套),驾训教练车50余辆,电化教室5个,多媒体教室13个,语言、语音实验室9个。电视新闻演播、会计模拟、电力拖动、电子线路、汽车原理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等实验室11个,校内外实训基地13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920万元。

7.在为当地经济和社会进步服务方面进行创新。

最典型的是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学院设有五系、一部、一校、一中心,服装系、艺术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社会科学系、培训部、中专学校、自学考试辅导中心。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以服装艺术设计为主干专业,并根据国家对人才的急需开设广告设计、艺术设计、室内装饰工程、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管理、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法律、财经、文秘等本科、专科、大专预科、中等专业40余门类。学院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高、中级职称以上者占80%。

学院重视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已与美国洛杉矶国际服装学院、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服装艺术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艺术纺织学院联合办学,互派师资和留学

生,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办学特色鲜明,专业设置贴近社会需求,已与全国8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固定的人才培养就业协议,毕业生连年供不应求,多数已成为企业和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及领导干部。

学院地处秦汉古都咸阳,咸阳是我国重要的棉纺织基地。咸阳市委、政府将办好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纳入经济结构调整计划,要将办好这所学院为龙头,进行产业改造,创造品牌的中心环节,除了拨地700多亩以外,还贷款3.7亿元,帮助该院引进最先进的制衣工艺和设备,以改变过去有布无衣的现状。这所学院开始为振兴经济做出贡献。

教育创新中若干政策性建议

教育创新是个动态的进程,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尽管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社会及有关部门对民办高校地位作用认识不到位,国家现行政策对其支持力度不够,民办高校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学校的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学科建设有待加强。

为了促进民办高等教育进一步创新、发展,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在考察后我们提出了以下一些政策性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公办高等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民办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增加盘活了教育资源,扩大了教育规模,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人才,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当前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进一步认识民办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上现在对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相当不了解,包括家长、学生、用人单位。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加强舆论宣传。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要靠决策层,要靠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要引导各界人士用宽广的眼界来观察和认识民办高等教育。所谓宽广的眼界,一是要有历史的眼光;二是要有国际的眼光。从历史的发展上,我国民办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它必将进一步发展。从国际范围来看,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一直到今天,世界高等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些国家政府将发展私立高等教育做为缓解财政困难、社会压力和市场需求的一项国策;因而积极扩充和引入私立高等教育机制,如哥伦比亚、日本、菲律宾、比利时、巴西、孟加拉、荷兰等国在私立大学或院校就读学生人数均达50%以上。日本原有高等院校(包括短期大学)525所(1960年),到1980年增至863所,在新增加的438所院校中,337所为私立高等院校。世界各国的经验应该为我们所借鉴。

2.实行优惠扶持政策,强化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

建议各级政府要将民办高等教育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给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以同等待遇。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投资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校可通过社会赞助、捐资、投资等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对向民办高校捐款的单位或个人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税收减免;民办高校享受同公办高校同等的国家统一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对民办高校分为非盈利与盈利两种类型。对非盈利民办高校实行免税、对盈利类型的民办高校按政策规定交税。金融机构应加大对民办高校的信贷支持,根据民办高校的实际,加大商业信用融资力度,适当放宽贷款期限,允许民办高校用校产进行抵押或相应提供信誉担保。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享受国家和省市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关优惠政策。对民办高校建设用地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办理。土地征用享受国家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优惠政策。

建议各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高校的发展,对招收计划内国家统招学生的民办高校,政府在经费许可情况下应给予一定的补贴。

3.依法保障民办高校举办者、校长、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加强民办高校队伍建设。

民办高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社会保险、参加社会活动等方面应与公办高校同类、同层次教职工同等对待。教职工在民办高校工作期间,连续计算教龄和工龄。民办高校教职工的各类专业技术职务,参照公办同类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按照公办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的标准条件、申报程序和评审办法组织评审。民办高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评选先进、乘车购票等方面与公办高校同类、同层次学生同等对待。民办高校的贫困学生可获得国家所实施的助学贷款。

切实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民办高校可以面向社会自主聘用教职工。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到学校任教或从事其他工作,由学校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实行人事,公安部门负责审批落户。也可按“户口不迁,身份不变,来去自由”的原则进行管理。民办高校的教师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可以相互流动。公办高校的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可以到民办高校兼职。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民办教育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公办大学建立培训学院,加大对民办高校管理者、教师的培训力

度,加强学校的人力资源开发。

要鼓励民办高校引进外籍教师,采取优惠政策吸引留学人员到民办高校任教。

要鼓励民办高校引进外籍教师,采取优惠政策吸引留学人员到民办高校任教。

4.要经过考核按条件支持民办高校“专升本”。

支持民办高校申报创建重点学科、试点专业、名牌专业、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科研项目。

我们所调查的几所民办高校,都强烈要求“专升本”。我们认为要从实际出发,有关领导部门要考虑并批准他们的申请要求。因为这有利于他们的招生、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企业家到民办高校投资。

5.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是调整、巩固和提高,创建一批能带动整个民办教育发展的名牌民办高校。

要进行结构性调整,优化布局结构,扩大办学规模。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引导民办高校进行优化组合,适度压缩学校校数,集中力量把已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的民办高校做大做强做优,形成集中优势和特色,打造知名的教育品牌。陕西省教育厅计划经过引导和支持,到2005年,使陕西形成10所万人以上规模和10多所具有自主颁发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这对全国其他省市也可以作为借鉴。

6.民办高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特别要提高质量意识,将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做为进一步发展的生命线。

要不断进行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建立并完善内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考核、奖励等规章制度,加强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7.大力改革自学考试内容、方法,完善自学考试制度。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中的“自学考试”和“学历文凭考试”占很大的比重。如西安翻译职业学院70%是自考生和学历文凭考生,西安外事职业学院则占73%。全国民办高校中这两种类型的学生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很大比例。“自学考试”和“学历文凭考试”一方面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为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多的弊端。比如它以应试教育为主,不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另外,陕西民办高校的教师反映,自学考试中出题、评卷中的问题很多。如出题的范围和难度的波动很大。在一门英语自考中,同一个学校的考生2001年的通过率为90%,2002年的通过率只有7%。有的学校反映,有一份英语试卷,把对研究生的试题,原封不动地搬到自考的考卷上。另外有些自考科目指定的教材,如计算机教材,已经非常陈旧,可至今照常在用。建议对自学考试制度、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等等做进一步改革,使它切合学校学生、教师的实际。

8.建议加强民办高校管理机构的建设。

目前全国不少省市对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大都是按照教育部机构设置的。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管理民办高等学校设置,高教司管民办高等学校教学,相当多的人认为需要进一步理顺。而陕西则不然,在教育厅下成立了“社会力量办学管理中心”。这一“中心”有专门编制(9人),它是事业单位,同时根据教育厅的授权又有行政职能。我们走访的六所民办高校,对这个机构反映很好。这一机构办事效率高,为陕西民办高校发展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我们认为,为了促进全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民办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重要问题,建议认真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切实解决领导体制中转换的障碍,以利于民办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