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6 15:56: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实验室管理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实验室管理工作计划

篇1

实验室工作计划银羊辞旧岁,金猴迎新春。正当人们还沉醉于春节的喜庆日子里,新的一学期又拉开了序幕,各项工作将会一如既往的开展,为了确保实验室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更有效地发挥其服务于教学()之功能,特拟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完善两室各种制度,规范各种仪器的摆放,加强卫生管理,做好仪器借还登记,更好地发挥实验仪器服务于教学()之功能。

二、情况分析。

我校有实验室三间,实验桌12张,实验凳50张,实验柜一台,电路设备齐全。有保管室一间,仪器柜8张。几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学校的努力下,仪器的种类不断增多,数量不断充实。教师能高度认识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实验室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村小的合并,仪器的集中,因实验柜不够,使得仪器摆放不够科学,有摞层现象。

三、任务与目标。

1、完善各种制度和表卡,做到帐卡物三者一致。

2、规范仪器的摆放,使之科学,合理,美观。

3、严格履行借交手续。

4、热情服务,做到有求必应。

5、加强两室卫生工作,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及精密度。

6、调动教师使用仪器的积极性。

7、做好年度清查、兑现工作。

四、方法措施。

1、对照两室布置标准,认真完善两室的各种制度,使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

2、按照仪器配备目录标准,进一步整理、摆放各种仪器,尽量做到合理、科学、规范,并使之与帐卡一致。

3、严格履行借交手续。借领仪器时,提前写实验通知单交实验员准备,并做好记载。按时归还,归还时认真检查仪器是否完损。

4、爱护仪器,妥善保管。严禁把仪器放到教室里落灰落尘,影响其精密度。

5、加强两室卫生。做到一周一清扫、擦洗,经常通风换气,保障仪器无霉变现象。

6、热情服务,做到有求必应,充分调动教师使用仪器的积极性,做到一周一通报。

7、做好年终仪器清查、兑现工作。

实验室管理工作计划

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育改革的需要,认真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好地为教学一线教师做好服务,本学期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政治思想方面:

严格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爱护学校的名誉。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教师良好形象。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平等的对待学生,认真写好师德日记和业务笔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实验员首先应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要想做好任何一样工作都要求工作者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为此,作为实验员一方面要注重自身的理论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要注重自己提高自身使用和维修各种仪器的水平,使实验仪器能充分发挥其功效。

二、做好搬迁,确保安全

本学期首先要做好化学实验室的搬迁、整理、摆放、和清点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明确实验室职责,定期检查灭火器材、做好实验仪器的保养、维修、报废及添置工作。

发挥现有仪器的作用,提高仪器的利用率,使仪器经久耐用,做好保养和维修工作。使仪器不丢失不损坏。实验员根据实验仪器的不同特点,做到防尘、防潮、防霉、防蛀、防腐、防暑、避光。对于已经无法使用的仪器要报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做好新仪器的添置工作。电器开关、电源插座及其他设备,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强化安全意识。以实验室安全责任人为主,实验教师配合、领导关心支持、学生配合,确保实验室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保持卫生整洁,经常通风换气,妥善处理“三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保护师生健康,保证实验安全。另外,要注意及时关锁好实验室特别是仪器室的门窗,做好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工作。 实验室管理

1、检查灭火器材的工作性能;

2、剧毒药品的安全管理;

3、水电器材设备安全检查。

4、清点药品和仪器,结合本学期化学教学内容及实验室存在药品和仪器,及时补充、购置一些必要的物品。

三、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

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另外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新教材的一个特点也就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明显增多,作为实验员,首先要督促教师作演示实验,其次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科教师的要求,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并能勇于改进演示实验。作为实验员本人,更应在熟悉业务的同时,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尽可能将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一下,学生实验结束后,对实验仪器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使得仪器摆放有科学性、条理性、仪器的提拿更方便。

四、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员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各任课教师,合理安排好各年级的学生分组实验。制订实验教学计划,明确各分组实验的大致时间。对于实验所需的所有仪器,最迟在上课的前一天要全部准备完毕,分组准备好。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实验时的指导工作。

五、其它方面,做好初三学生的实验操作考核。

为保证考核的高通过率,实验室要经常与任课教师联系,挤时间安排学生进实验室进行操作训练,保证他们操作考核时能一次性通过。为此实验员一定要督促各任课教师及时做学生的分组实验,以免到考核之前的强化训练难以安排。为研究性学习做好后勤服务,本学年,研究性学习全部开设,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经常需要用到有关的实验仪器和实验室,甚至需要帮助制作一些新的实验仪器,实验员应以服从学校的教学需要为已任。

篇2

实验室中所使用的试剂试药其配制后都有其规定的使用期限。化学试剂种类繁多、规格不一,用途各异,无论是化学试剂仓库管理人员还是实验室人员都应对各类化学试剂的性质有所了解和掌握,以便合理选购,正确使用,妥善管理,使实验室出具的数据更具有科学性。化学试剂有许多属于危险品,潜在很多不安全因素,日常管理中要高度强调防火意识、防爆意识、防毒意识、尽量消除安全隐患。

存放试剂的环境直接影响到库存试剂的内在质量,因此,应根据库存试剂的性质对其进行分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用不同的材料及设备,采取措施控制和调节库内或某一范围的内环境,使之适合于试剂的存贮条件,保障试剂的质量与安全。例如,大多数有机溶剂需要避光存贮,必要时要存贮于冷库存中(如乙醚、石油醚等在夏季的存放),并且需要保证库存内有良好的通风设备。而大多数无机试剂则可以在自然条件下存贮,但某些盐类见光、受热易分解,需避光存贮于阴凉处(如硝酸银等)。有的化学试剂具有强氧化性,遇酸受热或与有机物接触混合可引起燃烧或爆炸,则需要单独妥善保存(如硝酸铵等)。对于化学危险品的存贮环境,不仅要求环境条件保证试剂的质量,还要求仓库内部的结构、温度及内部设施如照明、通风等电器,试剂架及地面铺设材料等都要符合有关消防管理法规,以确保安全,无隐患。

2入库试剂的存贮与管理

对于种类繁多的化学试剂,应按一定规律分类存放,以便于日常领用和清点。例如,无机试剂可分作酸类、碱类、盐类及氧化物类等;盐类可按阳离子分类,如钾盐、钠盐、钙盐、镁盐、铵盐等等;一般有机试剂的可按官能团分类,如烃类、醇类、醛类、醚类、酸类等;指示剂可按用途分类,如酸碱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络合指示剂等;专用有机试剂和各类生化试剂可按测定对象作技术分类。

所有试剂的包装必须保持完整,有清晰的标签。在入库前需先作外观检查,看有无沉淀、潮解,经确认合格后方可入库。在库试剂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确保试剂的质量和安全。

3化学危险品的安全贮存管理

受光、热、空气、水或撞击等外界因素影响,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试剂,或具有强腐蚀性、剧毒性的试剂统称作化学危险品,这些试剂的存放条件各有不同,有的要降温,有的要保温,有的怕水怕潮,有的则要浸水中,有的化学性质活泼,有的则稳定,有的要密封,有的则要通风。因此,要严格地按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隔离存放,同时规范必要的领用制度,并按有关消防管理法规在库内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

3.1爆炸品如硝酸铵、苦味酸、三硝基甲苯等,遇高温、摩擦、撞击可引起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产生猛烈的爆炸,因此,要求存放于阴凉、低温处。取用时注意轻拿轻放。

3.2易燃品

3.2.1易燃液体如丙酮、乙醚、甲醇、乙醇、苯等有机溶剂,具有沸点低,易挥发、遇火则燃烧等特点,要求存放阴凉处,远离热源,并注意库内的温度,经常通风换气。

3.2.2易燃固体如赤磷、硫萘等,燃点低,受热摩擦、撞击或遇氧化剂可引起剧烈连续燃烧、爆炸。必须存放于阴暗处,决不能与性质相抵触的试剂混放在一起。

3.2.3易燃气体如氢气、乙炔、甲烷等气体钢瓶,受撞击、受热可引起燃烧和爆炸,要远离热源单独存放。

3.2.4遇水燃烧品如钾、钠,遇水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气气体并放出热量,可引起爆炸,因此,必须要浸于煤油中保存,万万不可与水接触。

3.2.5自燃物品如黄磷、硝化纤维等,在适当温度下被空气氧化,放热达到燃点则可引起自燃,因此,必须将之浸于水中保存。

3.3氧化剂如硝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过氧化钠、高锰酸钾等,具有强氧化性,遇酸受热与有机物、易燃品、还原剂混合时,可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因此,要与易燃品、爆炸品分间存放。

3.4剧如氰化钾、三氧化二砷、氯化汞、氧化汞、硫酸二甲酯等试剂有剧烈毒性,要求专柜存放,并制定严格的领用登记制度,用多少领多少,严格加强管理。

3.5腐蚀品如强酸、强碱、氢氟酸、溴、苯酚等,本身不但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还具有毒性,易燃性和氧化性,因此,必须与氧化剂、易燃品、爆炸品分间存放,注意通风。

4实验室配制试剂的管理及使用

4.1领用到实验室的药品称量完以后不常用的要及时登记再入库,不要在实验室里存放如强酸:硫酸、硝酸、盐酸等,以及一些需要特殊存放的易燃易爆的药品。对于剧及其他腐蚀品的领用应严格按照规定及时登记再入库。

篇3

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延安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外来经商务工人员不断聚集,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建设和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现代化中型城市特征日益明显。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交通拥挤、公共设施及市政基础设施的滞后、违法建设蔓延等“城市通病”也随之而来,城市的整体形象受到了极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虽已开始使用2008版,由于缺乏前瞻性,尚未充分考虑人口增加带来基础设施配套、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城市功能配置不尽合理,规划的引领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中疏、南调、西控、北拓、东备”的空间发展策略实施效果不佳,随意变化太多,功能分布不够明显,水、电、气、暖等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与城市发展不同步,公共设施布局不尽合理,仓储用地的分布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四规”衔接不够。“四规”是指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差异有四个方面。一是控制体系的差异。土地利用规划的指标是自上而下的,需经省级以上有关部门审定。二是编制主体的差异。两规分别由国土部门和城建部门委托不同的规划单位进行编制。三是编制时间上的差异。两规编制时间、工作职责、基础要求、内容表述等不尽相同,造成两个规划在用地规模、布局等诸多方面不相一致。四是编制依据上的差异。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根据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编制,而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根据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城市土地所作出的空间布局安排,城市规划用地指标要远大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城市用地指标。

(三)城市建设缺乏特色。任何一个城市从形成到发展都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伴随这一过程必将给后人留下文化遗迹(产)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作为世界瞩目的革命圣地,延安土窑洞和宝塔倍受海内外华夏儿女的青睐,应当在城市建设中突显特色,彰显个性,体现延安与众不同的一面。而目前延安城市建设特色不够明显,各类建筑过于简单,没有一个像样的标志性建筑,城市小品几乎没有,公共活动场所少的可怜,突出的高层建筑也过于胖大,缺乏个性,山体居民的建筑杂乱无章,居住环境苦不堪言,没有很好地传承历史文化,正确处理和把握城市节点和建筑细部。

二、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延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理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紧密结合实际,认真编制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2008版城市总体规划虽然尚未正式公布批准实施,但总体框架思路符合延安实际,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建议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明确城市发展思路和目标,努力实现中小城市向大中城市的转变。继续坚持“中疏、南调、西控、北拓、东备”的城市发展战略,限制老城区的高层建筑,尽快实施新城区及周边项目。分区开发智能化建筑、生态建筑小区和低碳建筑小区。注重分区规划编制工作,严格按区域划分功能区,根据各个功能区按部就班,逐一落实,舞活规划“龙头”。

(二)“两规合一,四规衔接”,最大程度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成果集中在全市城乡建设用地“一张图”(1:20000数字版)工程及其“三条控制线”(基本农田保护控制线、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控制线、分区区块范围控制线)。要将“两规”编制紧密结合起来,在“两规”管理上各取所长,相得益彰,力争形成“以规划引导土地、以土地保障规划”的新格局。要通过指标管理和分块方式,引导各类建设用地向规划建设范围集中,使得城市规划成为真正引导城市建设发展的行动纲领。要着力构建“四规衔接”协调机制,以项目统筹平台和城市规划部门的空间统筹平台为龙头,以土地、环保等规划为支撑,以城管、交通、文教体卫、水电气等市政、园林多个部门专项规划为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划委员会协调沟通及监督 “四规衔接”,消除规划之间的冲突,形成推动经济社会的“政策合力”,使规划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三)统筹城市规划,彰显城市个性。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将城市的空间布局、历史文化和时代气息有机结合,将文化资源的挖掘和现代建筑合理配置,彰显城市特色,真正建造出一栋栋经的起时间和历史考验、传承历史文化的特色建筑。注重现代建筑风格与传统建筑风格的有机结合,分区设计建筑的色彩,精心打造城市夜景。

篇4

1.引言

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是生产经营管理及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其技术和管理水平不仅事关企业形象和经营发展,而且影响贸易结算的准确、可靠、公平、公正,涉及到供用电双方的利益。

近年来,在南方电网统一规划及指导下,广州供电局电能计量业务取得较大的发展,现场计量装置配置水平逐步完善,计量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计量自动化及信息化水平不断进步,初步形成了智能计量管理体系。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局计量业务集约化、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我局在转型后子公司运作模式下的计量管理创先之路。

2.计量一体化管理研究背景

根据网公司对计量中心的业务定位和职责要求,我局对计量中心的职能和定位进行了深入调整,调整后计量中心在计量管理方面的职责为:负责电能计量量值传递和计量认证工作,负责电能计量器具的集中检定,负责全局所管辖变电站、地方电厂、小水电、专变客户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前管理、运行管理、现场检验和故障分析处理,负责省网关口电能计量管理,负责计量自动化终端的管理,负责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负责电能量数据集中管理,负责营销计量类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推进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各区(市)供电局提供计量技术专业指导。

因而广州局计量中心既要担负起省级计量中心的职能,同时又要承担地市级计量中心的职能。职能调整后工作量和技术难度同时激增,主要表现在:

资产管理方面:增加了100余套省网关口计量装置、3.8万套客户专变计量装置、8万套计量自动化终端和约200套小水电计量装置;

量值传递方面:增加了省级最高标准的电能计量量值传递和计量认证工作,以及广州地区所有计量装置入网和到货抽检型式试验,计量自动化终端的全性能测试。

运维管理方面:增加了省网关口计量装置和客户专变计量装置的投运前管理、安装、验收、现场周期检验、轮换及运维管理,以及计量自动化终端、计量自动化主站及电能量数据平台的的建设与运维管理。

综合管理方面:增加了营销计量类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电能量数据集中统一管理。

在计量业务集约化管理大框架已初步形成的基础上,计量管理逐步由计量表计管理向计量装置管理转变,并更深层次地向电能量数据管理推进,这对我局未来的计量业务管理和技术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起一套既符合国际标准又适合我局实际的一体化计量管理体系,并探索的信息技术支持和创新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从而为实现公司“打造一体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国际著名企业”的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计量一体化管理模式探析

3.1 计量管理领域一体化探索的总体思路

按照网公司“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总体要求,结合电能计量装备与业务现状,以实现“标准化、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主线,以提升计量集约化管理水平为核心,从业务流程、技术创新、信息系统等方面完善计量一体化管理,并按照省市两级电能计量标准体系的建设模式,打造理念先进、功能强大、科学规范、集约高效的智能计量管理体系,实现电能计量业务的标准化建设、集约化管理和精益化管控,最终满足“一个落实”、“二个转变”、“三个实现”和“四个提升”的一体化建设要求。

3.2 计量一体化管理策略

以计量标准化管理为基础,以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支撑,重点开展计量装置常态监测运维管理和电能量数据集中管理,充分地发挥计量装置在计量结算、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客户停电时间、优质服务等方面作用,最终实现计量服务的准确、优质和电能量数据服务的全面、及时。

3.3 落实计量一体化管理的措施

3.3.1 加强计量标准化管理

梳理现时各环节计量技术标准,建立涵盖国家规程、网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作业标准、业务流程的标准库,并以网公司一体化标准体系为基础,建设广州供电局电能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提高计量装置的标准化和计量业务的规范化水平。

3.3.2 推进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重点提升计量资产从需求、采购到库存、仓储、配送整个供应链各环节的效率;加快推进自动化检定流水线建设,提升检定工作的效率与公平公正性;提升计量资产运行管理的质量及效率;打通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信息流,掌握生命周期动态信息。

3.3.3 开展基于计量装置常态监测的运维管理

在信息系统支撑下,以常态监测与现场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高效开展计量装置运行全过程闭环管理。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对运行计量装置实施常态化的监测。一是探索以远方监测和现场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周期检验工作。二是通过监测快速发现和定位计量装置缺陷,建立与现场工作联动的快速消缺机制,并实现缺陷的闭环管理。三是利用监测获取计量装置质量信息,实现与计量资产管理的联动,为计量装置轮换管理、采购管理、技术管理提供依据。四是通过监测的实施促进计量自动化系统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与电能量数据管理的联动。

3.3.4 实施电能量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

依托营销系统及计量自动化系统,建立电能量数据管理信息平台,对电能量数据进行统一采集、监测、分析、审核和,确保电能量数据管理的规范、准确、可靠和唯一。同时,基于电能量数据平台,开展电能量分析及预测管理,为电网经济运行、经营决策、营销服务等提供服务。

4.关于优化计量管理的一些对策及建议

4.1 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优化对策及建议

4.1.1 管理特点及现状

电网企业属于资产密集型企业,其中计量资产通常包括电能表、电压/电流互感器、计量自动化终端、标准设备等,其特点是数量多、单个设备价值低,管理难度大。计量资产管理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理念,是计量管理的核心部分,贯穿了计量装置从需求申报、采购、到货验收、检定、仓储、配送、领用、安装、运行到退役的全过程管理。

目前,制约我局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最大问题是信息系统支撑能力不足。一是营销系统仅实现了电能表和互感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营销系统与资产系统是独立的系统,系统间物资编码未实现统一、接口程序不完善,未能实现物资信息的实时交互和自动增、减资功能,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4.1.2 管理优化策略探析

完善营销系统业务功能。在巩固和完善原有管理模式和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系统对计量器具的管理范筹,在完善原有电能表、互感器和封印管理的基础上,将变电站计量装置、厂站遥测终端等主网运行计量设备,计量标准装置、计量标准器具、现场检验器具等标准类设备,负控终端、配变终端等终端类设备,全面纳入营销系统全业务流程管理,建立起闭环的管理机制,实现其生命状态的全过程管理。同时,建立在营销系统建立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质量跟踪管理及分析评价管理模块,完善计量资产质量跟踪体系。

4.2 基于计量装置运维及状态监测的优化对策及建议

4.2.1 管理特点及现状

计量装置运维管理是计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计量装置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其主要包含了计量装置的现场巡检、周期检验、运行抽检和故障处理等业务。其特点是设备种类多、基数大、分布散,整体管理难度大。

目前,我局计量装置运行现状如下:

计量计费装置运行现状:我局现有专变计量装置40711套,其中高压计量16161套,低压计量24550套;低压用户4483832户,其中低压单相用户4203493户,低压三相用户280339户。

计量自动化终端运行现状:我局在运行厂站终端252台,负控终端38285台,配变终端27858台,远程低压集抄接入94.5万户,现场脉冲集抄接入108万户。

总体而言,随着计量业务集约化管理地推进和计量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多,受管辖区域大、位置分散、计量人员不足等现实因素影响,传统的现场周期检验和运维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4.2.2 管理优化策略探析

推进以设备定期检定为主的计量管理向以在线状态检测为主的计量管理转变。在信息系统支撑下,开展以常态监测与现场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通过对计量装置进行有效地监测、诊断和故障分析评估,及时掌握设备状态,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经济的设备维护,实现设备可靠、高效运行。

为确保运维管理的智能、高效,需要通过开发智能巡检系统和建立专家决策平台来予以保障,详细设计思路如下:

(1)开发智能化移动“PDA”终端作为智能巡检的基础保障

根据南方电网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要求,“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是全面推进业务一体化发展的方向。利用现今成熟的移动PDA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等,通过在PDA终端设备上开发应用图像采集、图像识别、1D/2D条码扫描、OCR数据转换、GPS定位、红外、RS485等数据采集模块,增加手电筒、打印机、摄像头等硬件设备,使其能丰富应用于计量管理、电力巡检、物资管理、电费抄核收等电力现场,并通过GPRS/CDMA等无线通信卡与营销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现场业务的一站式处理。

(2)建设智能在线监测及巡检系统是智能巡检的深化应用

基于智能化移动“PDA”终端的高级应用:充分利用“PDA”终端的GPS功能、远程传输功能和智能巡检功能,建设智能巡检系统,深入应用、挖掘和分析相关数据,形成功能强大的专家决策平台。

通信诊断系统的开发与建设:GPRS、CDMA等无线通信网络作为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中采集终端的数据传输方式,其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计量自动化终端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因此,需要加大通信通道的维护力度,加快与各通讯运营商的合作步伐,共同开发通讯通道、通信流量的监控平台,制定监控平台实施方案。通过开发接口的方式实现与通讯商相关通信网络的联通,获取我局各类通讯通道和通讯卡的实时运行情况,实现对通信环节产生的故障进行准确定位、阀值告警、实时监控以及对各通讯营运商的通信质量进行分析考核。

4.3 电能量数据集中管理的优化对策及建议

4.3.1 管理特点及现状

电能量数据管理是对发、输、配、用各环节的电能量数据进行采集、监测、分析、审核和等方面的统一管理。其特点是数量级大、准确度要求高、权威性强。

目前,我局计量管理仍维持传统以设备为中心,对电能量数据管理和应用方面的关注刚刚起步,还未形成集中统一的电能量管理模式,计量自动化系统收集到丰富的数据资源,已充分利用的仅有抄录电量,用于电费计算,但尚未建立集成的数据平台,并开展深入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总体而言,电能量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是专业化和集约化管理的需要,是实现营销服务创先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电量和线损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4.3.2 管理优化策略探析

以市场营销业务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和提升营销服务管理职能,在计量中心设置电能量数据管理机构,依托营销系统及计量自动化系统,建立电能量数据管理信息平台,对电能量数据进行统一采集、监测、分析、审核和,确保电能量数据管理的规范、准确、可靠和唯一,最终实现电能量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和计量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为确保电能量数据管理的集约、规范和高效,需要通过建设电能量数据平台来予以保障,详细设计思路如下:

(1)电能量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依托计量自动化系统和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电能量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初步实现各单位电能量数据自动采集和集中、线损异常的权威、电能计量装置的在线监测和状态检修等;构建完整的电能量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深化系统的分析应用、数据展现和异常处理功能,实现线损和电量的异常分析和闭环处理功能。

(2)打造电能计量管理领域的监控指挥中心

基于WEBGIS技术的电能量大屏幕展现平台建设。电能量数据中心存储着全局最完整、最可靠、可全面的电能量数据,如果这些数据信息脱离其对象主体而单独统计分析其意义有限。电能量数据的对象主体则是其所附着的计量点、用户、变压器、线路以及供电区域等实体,需要有效地把电能量数据与其对象主体结合起来做科学分析,然后以最精简、有效、优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才能突显电能量数据平台在众多电力业务系统中的价值。

篇5

人格化管理,亦指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了解满足人的正当愿望。高校教师是一个有异于其他劳动者的群体,有其特定的劳动特点和劳动规律。了解高校教师的特点,遵循其工作规律,采用合理的、人格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性人才。

一、高校教师的特点

1.高度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高校教师具有高学历,受过系统专业教育,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视野开阔,知识面广,重视能够促进其发展的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持续不断的追求。他们要求组织给予其自主权,以便能够以其有效的方式工作,完成交给的任务,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个人才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2.注重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

高校教师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认为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因此,成就本身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激励,而金钱等传统激励手段退居次要地位。不仅如此,由于对自我价值的高度重视,高校教师同样格外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并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3.重视人格独立和自由

高校教师不仅富于才智,精通专业,科技知识接受度高,而且重视人格独立和自由,提倡推崇扁平的层级结构,希望组织资讯公开、科技导向、强调绩效,以创新方式解决问题。他们尊重知识,崇拜真理,信奉科学。此外,由于他们是知识型员工,掌握着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对上级、同级和下属产生影响,因此,传统组织层级中的职位权威对他们往往不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和约束力。

4.具有较大的职业选择权

高校教师由于占有特殊生产要素,即隐含于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而且他们有能力接受新工作、新任务的挑战,因而拥有远远高于传统职员的职业选择权。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组织,寻求新的职业机会。所以,高校教师更多地忠诚于对职业的承诺,而非对组织做出承诺。

5.渴望弹性的工作时间和称心的工作环境

高校教师从事创造性劳动,他们依靠自身占有的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因此,他们渴望拥有弹性的工作时间和称心的工作环境,注重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而不愿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一样被动地适应机器设备的运转,受到物化条件的约束。他们适应能力强,不会割地自限,希望主宰自己的时间和创造力,追求的是一种不同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忠诚度。他们喜欢以其独特的方式为共同的目标和有创意的成果努力,并乐于成为团队的一分子。

高校教师的职业劳动特点和需求分析表明,高校教师的主导需要具有高层次和精神性特征,完全有别于其他社会阶层的主导需要。因此,高校教师的行为选择取决于内激励,取决于内在需要与外在目标的统一,是教师个体的个性需要与职业角色规定和期望相结合的产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对高校教师进行人格化管理,激发高校教师的内驱力,使创造性和积极性成为一种稳定的、持久的心理体验和需要显得尤为重要。单纯以外在的监督去管理复杂的内在思维性劳动,其效果微乎其微。只有根据教师职业劳动特点和主导需要,运用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方法,才能使高校教师自觉选择努力行为,持久而稳定地提高工作绩效。

二、对高校教师人格化管理的意义

1.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

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因此,高校要调动教师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讲究管理的艺术。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要重视对教师人格的尊重,采取各种人格化的方法和途径对知识的载体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2.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

目前,我国高校采取的是传统的科层制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上下等级管理、严格规章制度、规范教师行为、提高理性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约束作用。但其被动的强制服从性束缚了教师识和智慧发挥最佳的时候。对教师实行人格化人管理,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让其有机会参与各种重大问题的讨论,得到信任且受到重用,使之以愉悦、舒畅的心情进行工作,从而培养其归属感,使其同舟共济,着眼于集体成就,发挥主人翁的积极性。这样,学校对教师形成了一种吸引力,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贡献。

3.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情绪以及行为反应等。一般可分为教师的思想理念、价值体系、行为模式三个层次,这三个层子相互构成一个统一整体。”教师文化的一个成熟表现就是教师群体拥有一种共同的教育信念,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这种信念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教师文化的另一表现是教师的职业精神、持续的工作积极性。教师文化对教师的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树立一种教师文化观念,认识到教师文化是保持整个学校内在秩序、促进教师开拓进取并赋予其强大生命力的精神构建。这是一种内在约束机制,但同时却具有把外在的规范制度转化为教师自觉发展的行为能力,并能濡染教师始终保持自我更新的发展方向,以保证高校的良性发展。

4.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担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理论与科技,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全面履行这些功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就要保证教师队伍这个重点。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优秀群体,他们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职业特点是进行较高层次的人才生产,他们所认同和扮演的社会角色具有及其特定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他们的工作业绩和状态,直接影响人才的质量和高校的职能。他们的人力资本含量最高、“跳槽”的机会最多、可能性也最大。他们一旦“跳槽”,给学校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量。因此,留住校内教师、吸引校外优秀人才是高校发展壮大的必经之道,而实行人格化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三、高校教师人格化管理的具体做法

“人格化管理”是具有较强“人情味”的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及工作热情为主的较高层次管理方法。这种方法除尽可能满足教师合理的生活需求外,更主要是满足教师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满足教师在工作上的追求感、事业上的成就感,并通过领导与教师在价值观上取得共识,使学校的管理逐渐转移到“自我控制”的轨道,由此而达到学校“人格化管理”的最佳状态。

1.尊重教师是“人格化管理”的基础

在人格上、工作上、日常生活等方面充分尊重教师,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学校将领导和教师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

2.教师的参与是“人格化管理”的保证

“人格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管理转移到“自我控制”的轨道,因而就必须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统一到学校的整体利益之中,形成“学校是大家之学校,成员是学校之成员”的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学校精神。这种精神是教师拼搏向上、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强大动力。

3.相互理解是“人格化管理”的精髓

相互理解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首先处在教师的立场上体谅、感受对制度要求的承受能力。当教师提出要求给予帮助时,管理者应将它当成自己的困难去协助解决;当教师工作中出现失误、犯了错误,我们既要批评教育,更要帮助查找原因,妥善处理。学校有严格的作息制度,但也应该根据教师工作特点,相信教师觉悟,允许教师在正常工作时间处理些私事。如果教师有困难个人解决不了,学校就派人、出车协助解决。我们这样做,劳动纪律不仅没涣散,相反,教师更热爱学校,更尊敬领导,工作责任心更强,纪律更严明。

4.听取教师对学校的意见与建议,是“人格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听取教师,特别更注意听取愿对学校工作发表评论的老教师的意见。这样才能密切领导与教师的关系,调动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5.解决教职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人格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学校应创造条件协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定期解决在岗及离退休职工家庭中存在的困难等等。这样做,不仅对老同志是一种安慰,对在岗同志更是一种教育,使教师在工作上有紧迫感,在生活上有方便感,退休后有安全感。

此外,在教师管理中,还应把“人格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规章制度是一所学校内的“小法规”、“警戒线”。它一经制定,本校内所有的人在它面前都是平等的,都要受它的约束。实行制度化管理,这本身是管理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成功经验,它在很大程度上能抑制人们的消极面而保护和促进积极性,它是一个法规范畴。而人格化管理其根本目的是从深层次上挖掘教师的潜在能量,也是为了调动积极性,只不过它是一个道德范畴。前者是管理的一般性规律,后者是对它的深化和发展。因此,二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是一致的。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既不能因为执行制度而否定人格化管理,也不能因为进行人格化管理而废除必要的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篇6

作为当今高职院校的主力军,90后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他们思想活跃、富有激情,常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同时,优越的生活环境塑造了他们孤傲、脆弱的性格。从实践来看,刚性管理模式忽视了90后新一代大学生的情感,束缚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相反,柔性管理的人性化不但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多元的思维架构,而且更有利于90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职院校柔性管理内涵

高职院校柔性管理提倡将柔性管理尽可能制度化,并不是要摈弃制度,而是通过柔性制度柔化管理,即柔性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仍是学生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高职院校柔性管理要注重学生管理方式、管理机构和管理理念的提升。学生管理方式要向人性尊重和民主化、参与式管理方向转变,摆脱原有严格管理模式;管理机构的设置强调“精简有效”,提升学生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管理理念注重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强化服务意识。

与传统的刚性管理方式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柔性管理的实施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不再依赖权力这单一渠道,更多依赖大学生群体内心深处激发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关心学生群体的心理过程。同时,学生柔性管理不是通过约束来实现管理而是满足人性的需求,具有激励性。

总之,学生柔性管理是把学生管理目标转化为学生群体自觉行动,采用非强制性手段,通过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在学生心中促生一种说服力。

二、柔性管理与学生管理的耦合关系

(一)本质相同

柔性管理和学生管理在本质上都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围绕“育人”这一中心开展工作,以人为本思想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化就是育人为本。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要突出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多地给学生以信任、激励和成功欲望。而柔性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提倡提高人、尊重人、发展人,从而激发人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以人性化为标志、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

(二)方式相同

柔性管理和学生管理都注重“情感性”。学生管理工作通过发挥情感的功能,尊重、关心、爱护大学生,使大学生从一个被动接受者到主动选择者的转变实现学生工作的管理目标,既注重思想交流的过程也关注情感交流的过程。同样,柔性管理通过情感沟通解除管理双方间的心理壁垒,使管理措施容易被双方接纳,从而形成推动组织前进的合理,即通过管理者的心与情管理。

(三)目标相同

柔性管理与学生管理的目标都是实现“自我管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大学生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因此,学生管理中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的做法应该摈弃,对他们给予信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力,大胆放手,引导扶持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学生根据工作任务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运用先进思想实现价值目标,从而有效实施自我控制、实现自我管理,学生管理人员能以最小的管理行为获得最大管理效果。

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一)管理模式僵化,缺乏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

高校扩招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综合素质较低,但大多数高职院校仍采用扣分制度等传统管理模式,认为好的管理就是控制学生,不给学生话语权,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尽管大部分高职院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比较负责任,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生源质量的下降、缺乏一整套完整的学生管理体系,给教师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二)管理方式重控制轻服务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不好,对于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情感丰富,乐于参加各种活动。学生管理者应找准切入点,发挥情感管理优势,利用学生重情感的特点,提高管理效益。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过程中采取强制、控制等方式,而不是引导、营造氛围指导学生参加活动。这种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不但起不到良好效果,还可能引起学生逆反情绪。

(三)管理环境不协调

许多高职院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强化制度管理,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来约束学生,使他们被动的参加各种校园活动,而不是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来引导学生、影响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中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可以影响各高职院校办学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因此,根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特点成立职业性社团,营造相应的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管理起到补充作用,利用可以利用的力量,引导高职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五、构建高职院校学生柔性管理模式建议

(一)构建“矩阵式”学生柔性管理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生源不断变化,学生刚性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现状。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采取柔性管理模式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水平。学生柔性管理理念的推行依赖一系列制度体系的协调构建,从形式服务于内容角度来看,“矩阵式”管理模式强调信息共享和融通,更契合于学生柔性管理理念。如图1所示。

在“矩阵式”学生柔性管理模式中,要使柔性管理模式得以系统化运行,学生处应维持其下属独立部门与各院系之间的拥有平衡权利,适当“放权”,鼓励矩阵各成员之间直接接触,协同工作,不但利于提升各成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各成员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和协调;其次,加强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将学生工作各种服务作为界面,构建基于学生工作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确立“服务”本位的学生管理理念。

(二)理解尊重学生,协调沟通导向学生

利用情感对行为决策的正向引导作用是柔性管理的核心,协调沟通是柔性管理的有效途径。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应真诚的进行交流、沟通,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增加师生间交流,建立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管理者要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进行感情投资,协调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学生得到应有的理解、尊重、信任,就会把自己置身于管理之中,对管理者从心理上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从而乐于服从管理,达到管理的目的。

(三)拓宽服务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管理者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以学生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加大关心力度。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强调的是管理而不是服务,我们应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推出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的各种服务和社团活动。比如可以建立学生咨询服务部门,通过这个部门学生可以向指导教师咨询生活、就业等各方面的疑问,寻求帮助;也可以向指导教师提出建议,学生管理者借此了解学生愿望,更好为学生进行全方位服务。

(四)建立学生柔性管理评价体系

我国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大多数为非专业出身的本科生,多数以辅导员岗位作为跳板,很少作为长期职业。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辅导员制度尚不成熟,需要加强其专业化水平。首先,要增强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促进辅导员职业专业化。可以设立辅导员岗位晋升体系,让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看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动力从事该项工作;其次,为提高学生管理水平,高职院校间建立一定范围内的学生管理者协会组织,通过该平台进行即时交流,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最后建立辅导员考评制度。以绩效考核为核心,制定考核原则、确定考核方法,建立领导、学生、同事全方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并根据考核结果记性相应的奖励和岗位晋升依据,通过有效地激励机制激发辅导员工作热情。

作为柔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刚性管理为学生管理工作构建了基本框架,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升华。因此,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坚持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两个轮子一起转原则,不断完善刚柔相济的学生管理方法,实现学生管理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强化工商管理培训工作在企业管理发展中的意义

工商管理培训是指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来促进管理人员在其岗位能够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包括金融、财务、营销等等,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核心目标在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促进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具有非常主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是提升企业干部素养及管理水平的需要。有关文献表明,我国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总体偏低,甚至还有不少并非科班出生的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及相关技能。因此,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不但可以很好的弥补管理人员对于工商管理知识及技能方面的漏洞,同时还可以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管理能力。

其次,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顺利加入WTO之后,企业的生存及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此同时,外来的激烈竞争促使企业面临了更加严峻的发展形势。在这样的生存压力之下,只有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才能够有培养出更高素养的专业性管理人才,才有可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外部形势,紧张时代的潮流,从而避免被洪浪淹没。

最后,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企业转变机制的有效方式之一。只有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才能够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更好的驾驭企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道路。此外,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也是国家对企业管理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力求企业能够健康、快速的走出国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二、当前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所面临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直接导致企业领导忽略了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最终造成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偏低。甚至还有些企业认为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是不必要的,从而使培训根本得到了落实;二是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师资力量相对落后。如果企业没有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工商管理培训队伍,就根本无法保障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效率。有关调查显示,许多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在师资方面的力量非常的薄弱,主要体现在教师学历较低、实践教学经验及业务素养远远不够;三是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形式较为单一。当前的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仍然按照传统的满堂灌方式进行,在内容、方法上非常的有限,从而培训效果难以提升;最后是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考核方式滞后。传统的企业工商管理考核方式与传统的学校教学考核方式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大都是通过简单的笔试考核为评价标准,从而造成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成为了一种机械性记忆的应试考试。

三、基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视角下强化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具体实现方式

3.1提升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是提升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基本条件。首先,必须要端正企业领导、员工对工商管理培训的态度,促使其树立一个正确的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意识,从内心深处认可工商管理培训工作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只有端正好企业相关人员对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态度,才能够在企业最大范围内开展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保障培训的效果。其次,需要转变过去“培训无效益”的守旧观念,树立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是提升企业市场价值的一项投资,充分认识并理解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在挖掘人内在潜力方面的推动力,进而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3.2加强培训师资队伍综合素养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综合素养是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基础,其原因在于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改善和提升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效益的关键所在。一方面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企业工商管理教师资格认证,确保参与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教师资格的真实性。对于已经确定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资格认证的教师,也要定期开展培训学习工作,保障教师能够在信息时代的动态变化中更新已有的知识,同时在培训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检验,从而探寻一条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创新之路。另一方面,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还需要广泛的融合到国际工商管理交流会议中,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经验。也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调研会,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为企业内部今后开展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提供一个有力的外部保障。

3.3革新培训方式及内容。革新培训方式是创新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根本出路,是企业培训方式转型多元化与现代化的纽带。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为此,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也可以结合现有的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其更好的成长。另外,诸如强调理论思辨力的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方式也可以根据管理人员个性化的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实践。总之,革新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方式及内容也不但具备一定的启发性,同时还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现有的培训方式,从而促使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内容更加的专业化、时代化。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预算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学校年度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也是学校组织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确保完成教学、科研等各项业务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民办高职院校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学费,没有国家财政支持,更加需要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把钱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学校各部门需要充分意识到强化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科学化、精细化入手加强民办高职院校预算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是提高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内涵发展,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

随着包括预算管理在内的组织流程优化方案的确认和实施,学校的预算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在预算管理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和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然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

1.民办高职院校财务预算存在问题

1.1 预算的编制方面

部分民办高职院校预算编制和执行结果还停留在使用Excel表格编制的状态,项目及流程的非固化状态,容易因为人为因素导致数据的逻辑和准确性难以保障。作量大、效率低。

1.2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方面

随着民办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和预算编制精细化要求的提高,工作量将大幅度增加;以Excel手工进行预算编制和分析,预算管理人员整日忙于预算编制和数据加工、摘录,很少有精力进行管理和分析;预算不仅是目标,更重要的是管理的手段,以预算指导管理业务活动,需要及时地搜集实际经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3 考核指标方面

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以考评作为引导和控制手段。预算的考评带有客观量化的特点,需要借助一个工具将经营结果与预算目标比较,获取客观的评价结果。

1.4 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方面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采用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各个院系之间在一定范围内有自己的财务自主管理权,可以依照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安排自己院系的A算开支。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院系所属的级别之间相互独立,给民办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的管理带来不便,同时也留下许多隐患和漏洞。

1.5 财务预算管理及监督机制方面

预算按上级批准的计划编制,停留于传统的“报账型”会计层次,习惯于记账、算账、报账,提供的基本信息仅限于历史数据,没有深入对全校账务活动进行预测和分析,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同时,其他部门也孤立的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一家的事,造成预算项目、编制和控制预算只由财务部门完成,各职能部门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部门经费支出计划。没有建立相应的监控、分析和评价制度,难以准确、具体地分析评价各部门的各项预算经费,也难以正确、完整地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

2、民办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研究

2.1 建设预算管理平台

为进一步推进预算管理体系的改革,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规范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落实、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建设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是当务之急。将预算管理系统建设成为学校战略目标合理制定和分解的平台、预算编制沟通和汇总合并的平台,成为学校经营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的有力手段,从预算目标下达到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分析与考核、到预算改善的动态循环。

2.2 精细化管理

实行财务预算精细化,对上一年度财务预算执行度进行研讨,分析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学校和二级学院以及各行政职能部门参与年度预算的制定,结合上年预算执行结果和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年度预算,同时具体项目的负责人参与到整个预算制定过程,预算从下到上,再由上至下,通过“三上三下”的信息传递、沟通、归集,最后形成总体的预算。

2.3 预算校院负责制

按照校院两级管理的目标,各学院是承担责任、享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学院就成了一个个责任中心,根据学校基本支出的性质和学院两级管理后所形成的责任中心的管理权限及控制范围与可控程度,将支出划分为校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财务费用等等)和包干经费到二级学院、职能部门支出(指办公费、电话费、基本工资、交通费等等)两大类。凡是二级学院不可控成本都是校级支出,包干经费都是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可控成本。

2.4 财务预算的执行

预算指标一经确定,一般不再进行调整,以保证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不可预见的因素很多,完全不进行指标调整是不现实的,一是因外界因素变化,如燃油价格上涨,对相应项目开支在充分论证后按权限责任范围给予适当追加调整;二是对个别不可预见的较大项目开支需要突破原来预算的,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论证并严格控制下,按程序进行预算调整。

2.5 严格监管

建立经费支出预警机制和执行预算定期报告制。财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经常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绩效分析等,定期向学校和二级学院总结、报告预算执行情况。规范和加强财务审核与学校审计监督。对于包干经费的开支,财务上不但要审核其是否有预算指标,是否符合支出范围,程序是否合法,还要严格审核报销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同时,学校审计监督与财务审核相辅相成,审计监督贯穿事前、事中和事后。

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是将二级学院从教学单位变成办学单位,提升了二级学院的义务和权利,提高了二级学院的财务处置能力,同时也需要二级学院和全校统筹协调共同参与学校的财务预算的制定和执行,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让民办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校二级财务预算问题研究[J].吴秀明.中国市场.2015(44).

[2] 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一体化信息建设[J].彭玲英.现代商贸工业. 2016(24).

[3] 深化高校二级财务预算管理改革的几点建议[J].何小红.财务与会计. 2013(04).

篇9

由于学校重视实验管理工作,因此每学期学校计划与总结都有实验室工作内容,每学期实验室工作计划由科学教师拟定,并交给实验管理员,以便于管理员合理安排实验室工作。让实验室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充分发挥它潜在的功能。

2、实验室工作规范化

学校制定了一整套实验管理规则。如实验室管理制度、教师岗位职责、学生实验守则、仪器管理制度,并张贴在墙,所有的自然、科学教师实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都能严格按以上的制度执行。教学使用时都有严格的借还登记。

3、仪器管理有序化

为使仪器管理更加有序,建立了仪器总帐、分类帐、低值易耗品帐、仪器出借领用登记帐。实验仪器和添置的新设备及时分门别类入帐,有序地摆放好。每个橱要有反映内容的目录卡,帐物相符、物卡相符、帐物卡相符。期末清点仪器设备数目,检查损坏程度报总务处,较贵重仪器设备报校长室审批后,做好报废登记。

4、教学仪器维护、保养经常化

根据仪器不同的要求做好通风、防尘、防潮、防锈、防腐蚀工作,生物标本采取防潮、降温、隔热、防鼠、防蛀等措施,所以到今未发现生锈、腐蚀等保养不良的问题。对损坏的仪器及时维修及时做好损坏维修记录使实验仪器经常处理可用状态。

5、实验教学与研究方面

为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期初订好科学教学实验计划,编排好实验课程总表,备好实验器材。凡教学大纲与教材规定做的演示与分组实验,我们都想办法给学生开出。分组实验的材料有四个来源:(1)、仪器室内分组实验盒,(2)、学生下发的实验耗材;(3)、自制自购分组实验材料及演示教具。(4)、发动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各利废旧物品。本学期实验开出率达100%。实验教学做到规范化,每次演示与分组实验都预先写好实验通知单,课堂上的演示、分组实验有仪器配备、使用情况、过程等整体效果记录。实验完毕后的仪器进行全面的验查后整理收放原处,以便下次使用。

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充分使用,体现管理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实验教师活动纳入学校教研活动中,有专门的自然教研计划与总结。经常组织实验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好经验,不断使我校的实验教学综合水平得到提高和完善。从分组实验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实验基础及技能,仪器选取,材料或药物选取,操作程序都较正确合理,操作较规范熟练,实验效果良好,取得了较好效果。实验室工作心得(2):

实验室工作心得(3):

篇10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400-0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国际赛事、各行业高峰论坛在我国各个省市举办,这就对公安机关安保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活动安保任务中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对驻地餐饮进行理化检验既是对重要人员的餐饮进行无缝隙保障,又保证了安保人员的用餐安全,使他们能更好的执行安保任务,因此是大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安全工作。

1.公安理化检验在大型安保中的工作现状

目前在大型安保中食品安全方面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或界定由哪个机构独立完成,通常做法是由公安机关理化检验专业配合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指定餐饮厨房的各个流程进行监督。公安理化检验主要分为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动物检测三部分。

1.1食品储存场所的检查

食品和原料储存室是整个食品安全的源头,也是理化检验的重中之重,控制了源头才能确保食品的安全。主要对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核查:储存室是否有固定场所及监控设备;储存室的管理是否有专人管理和监督人员;食品原料的购置、储存是否有交接记录台账和出入库记录;是否有固定资质的食品采购渠道及供货人;储存区内是否有危险化学品或可疑物。同时针对调味料和原料食材按照食品采集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取样[1],主要进行随机抽样送实验室检验,对调料的生产日期、品牌、外包装等进行检查。

1.2食品加工场所的检查

食品加工场所是对原材料食材的二次加工,针对这一过程主要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动物检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针对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物进行检测。公安机关理化检验专业由于日常主要针对刑事案件中的检材进行检验,检验设备和方法侧重于农药、杀鼠剂、安眠药等毒物检验,因此目前公安理化检验在食品原料、生产、制作、加工等过程主要是进行常见毒物检验。对加工的菜品要及时留样记录,取样后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动物检测。其次公安理化检验还对厨房人员健康情况、管理、流通、监控设备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1.3食品运输、上桌场所的检查

公安理化检验人员要确保菜品的运输有专人负责和监督人员,并保证每次运输有两人以上互相监督。对于上桌场所确保专人上桌,桌上确保没有菜单以外的食品或饮料。对送餐路线进行固定,对运输路线上的监控设备进行监督,确保没有安全死角和遗漏。

1.4对餐饮部管理的监督

尽早与餐饮部总监进行沟通交流,便于相关资料、信息的检查。及时了解近期后厨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便于掌握整体后厨的运作情况。

2.理化检验在安保中存在的问题

2.1人员问题

理化检验是一个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一个合格的理化检验人员需要长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案件检验经验,而公安机关理化检验人员待遇低,工作量极大,几乎没有进修和学习的机会,长期处在闭门造车的窘境。因此人才流失严重,造成理化检验人才良莠不齐,检验水平较低,距离完成安保任务中理化检验工作有较大差距。

2.2设备问题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几乎每个季度都有新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更新,而许多基层理化实验室几乎建成后就没有再更新过设备,甚至一些地方财政不足的地区连实验室标准品和耗材都无法保障,实验室日常运转都难以为继。

2.3检测方法

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国家对这一问题逐步重视起来,但由于管理和机构的问题,长期没有出台关于食品安全中理化检验工作的标准检测方法。

2.4机构问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公安机关、农业、质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计委等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理化检测机构和实验室,使得在大型安保中多部门参与,但各自分工和职能不清,又互相没有隶属关系;出现许多检测项目重复检测,有的检测项目无人问津的奇怪现象。

3.对策和建议

首先是提高公安理化检验人员待遇,建立合理的奖励体制,增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设立基层理化检验专业专项设备资金,保障实验室正常运作和设备。其次是有关部委尽快出台理化检验在食品安全中标准方法,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最后明确各部门检验机构的职能范围和检验能力,统一协调部署指挥,科学配置。

4.结语

理化检验在未来重大安保活动的保障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为食品生产加工的源头把关,也在餐饮厨房管理中发挥重要意义。理化检验工作是安保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型活动、赛事和会议人员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篇11

   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在科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与教学计划,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让科学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实践等能力,学好科学这门基础学科,引起学生对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主要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开设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尽量达到100%,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工作措施:

   1、继续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安全

   确保实验室安全,明确实验室职责,建立管理责任人自查,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制度。强化安全意识,以实验室安全责任人为主,在学校领导关心支持、学生配合下,确保实验室全年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

   2、积极作好实验室日志、计划等的填写和管理

   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做好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作好平时实验日志的填写。做好实验室的教学计划、日常管理、安全工作、工作日志等各种工作文件的归类、整理工作。

   3、完成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努力完成实验室的更新提高,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做好本年度仪器设备管理,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科发展趋势,坚持结合实际,适当超前,防止积压浪费情况的发生。

   4、重视发挥电教手段,优化组合

   科学教学中要优化组合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投影以及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积极辅助的作用。

   四、其他相关工作:

   1、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实验室必须把握好过度期的教学,激发每一位科学教师的教学热情,积极倡导有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为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

   学校来年工作计划    面对21世纪的需要,中国不仅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还要培养大量高质量的人才,为达到科教兴国,人才兴国的需要,我们学校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心理卫生工作: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学校领导将心理卫生、心理教育提到工作计划中,准备在新的一年将组织一些心理专家来校讲课、指导。提高广大教师心理教育方面的业务水平,心理健康教师继续参加研究生班学习,相关人员进行心理知识的培训。

   2、建立健全心理卫生人员的联系网络,及时了解反馈学生中的信息问题,以利于对心理卫生的宣传有针对性。

   3、继续对新生开展适应中学学习、中学环境的教育。搞好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建设,让智商与情绪商同时健康发育。

   4、继续对学生进行中考、高考前的心理指导;平时对同学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

   5、在学生中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的专题讨论,形成一种重视心理保健的氛围和舆论。

   6、扩大声势,搞好宣传。充分利用我校校园电脑网络,推出心理健康网页,定期刊出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的知识。

   7、及时总结心理健康、心理卫生方面的情况,推广心理建设方面的经验。

   学校来年工作计划    一. 日常活动

   1. 私球管理:学校已提供专门的球柜供各班放置私球,如有特殊情况,可向政教处老师反映,体育部也会配合纪检部做好定期监督检查工作。

   二. 大型活动

   1. 运动会:我部将与各部积极合作,维持比赛秩序,看台秩序,规范比赛内容,保证运动会的有序进行。

篇12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观察、演示实验达到95%以上,分组实验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计划:

1、实验室管理员工作:

①、x副校长:分管实验室(一)和实验室(二)常规管理工作。

②、x教导主任:主分管实验室(一)和实验室(二)常规管理工作

③、x老师:负责实验室(一)的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④、x老师:负责实验室(二)的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科学教研组组长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验室管理应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职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按照《省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学科教学仪器,器材配备》要求,各实验室必须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对自然实验室的实验设备进行更新、添置、维护、检查,为教学做好准备。

(3)、各实验室必须制定实验室学期工作计划和实验教学课程安排表。

(4)、各实验室必须借助于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手段,选择恰当的方法,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各实验室可搜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各类废旧材料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根据教学需要,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7)、各实验室必须加强安全措施,危险药品妥善保管,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配齐消防器材。

(8)、各实验室必须做好仪器(材)管理工作,严格履行对仪器(材)出借,赔偿,领用手续,及时做好财产登记注册工作,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9)、各实验室必须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10)、各实验室必须对学生损坏仪器设备按规定赔偿,应填写“仪器设备报损记录单”,并计入“仪器设备报损账”。

(11)、开辟第二课堂,开放实验室:对部分学生在实验课中未完成或实验课效果不理想的可利用中午空余时间或课外活动时间重做实验,提高实验课的时效性。

(12、)各实验室必须努力做好“五防”工作(防霉、防蛀、防锈、防尘、防盗)。确保每天放学检查门窗一次;每周对室内地面、窗户水冼一次;每月对器材除尘、清冼一次,并添加防霉剂一次。环境卫生,应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做到专室专用,室内无杂物,无卫生死角,无蜘蛛网,桌面无灰尘,门窗及仪器橱柜玻璃干净。

2、任课教师工作:

(1)、任课教师要在期初制订出学期实验教学计划,交教导处检查,再交实验室存档,任课教师按照实验室提供的实验课程表到指定的实验室上课。

(2)、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要共同努力,积极配合,努力开齐、开好实验,开足组数,使学生有充分的动手机会。凡教材要求做的实验不得任意删减,因故确实不能开出,必须向学校分管领导报批。

(3)、任课教师应认真填写“实验通知单”。 演示实验提前三天,学生分组实验提前一周交实验教师,并提前试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对可能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实验做好防范安排。

(4)、实验教师应配合工作,按单准备实验用品,并提前一天准备好。在准备过程中,要对仪器作必要的检查、校正,使其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5)、演示实验操作前,任课教师要备好课,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时做到安全、迅速,操作规范,现象明显。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达到预期效果。

(6)、上学生实验课时,要组织学生排队入室,保持肃静。要把全班学生编成若干实验小组,每组选一组长防范,各组对号入座,定组定位定仪器。若是第一次走进实验室,首先由任课教师带领学习《学生实验规则》和《实验室安全守则》,然后再开始分组实验。

(7)、学生要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准备,实验时要积极思考,细心操作,认真观察,如实记录。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教师要跟班辅导,排除仪器故障,处理有关问题。

(8)、实验完毕由实验小组分工负责,按"三净"(即桌面净、仪器净、地面净)要求擦洗、整理好仪器,打扫好桌面、室内环境卫生,并由组长点交,经实验教师或任课教师验收后方可离去。实验教师要及时对实验仪器进行保养维护工作,收回原处保存。要认真填写好《实验登记表》,离开实验室时要关好水电开关和门窗。

(9)、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考核成绩纳入对班级管理,促进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促进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

(10)、要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四、培训、竞赛:

1、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3-6年级科学实验教师进行2次实验操作培训。指导教师:王加川

(1) 2011年小学实验室工作计划相关:

查看更多>>

2、利用实验室开放活动时间,以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形式,组织3-6年级部分学生进行每周1次实验操作培训,达到以点带面的推动效果,使学生热爱科学实验。

①、三、四年级指导教师:肖寿生

②、五、六年级指导教师:沈家强

3、组织学生实验操作竞赛。

五、授课地点及课程安排

1、三、六年级在实验室(一)上课。(课程安排见附表2)

2、四、五年级在实验室(二)上课。(课程安排见附表3)

六、相关内容见附表如下

附1:实验室《科学》学科任课教师课程总表

附2:实验室(一)课程安排总表

附3:实验室(二)课程安排总表

附4:3-6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分组实验目录

附5:玉溪小学自然实验室管理制度

附6:玉溪小学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

附7:实验室仪器设备报损报废制度

附8: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

玉溪小学科学实验室

二0一一年九月一日

附5:

玉溪小学自然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教师在实验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实验的目的、要求、操作方法及顺序。准备好仪器、材料、药品等,不做无准备的实验。

二、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保持室内安静,认真听讲,按老师要求进行实验,不得随意乱动实验用品。

三、自然仪器、教具,统一保存,分类摆放,造册登记,专人管理。其他教学人员,因工作需借用须请示教导主任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用后及时归还,并注销。

四、实验后的废物,教师要指定地点,统一处理,不得随意乱扔。废水放净后,要擦干水盆及实验桌。

五、实验课后,教师要认真清理仪器,物归原处,关闭电源、水源,填写“实验记录单”后,方可离室。

六、爱护教具、仪器。经常擦拭,保持清洁。室内仪器、材料、药品,不得私自带出。实验中,如有损坏,应主动报告,办理报损或赔偿手续。

七、搞好实验室的卫生清扫及保洁工作。使实验室经常保持地面洁净,玻璃明亮,仪器摆放整齐。

八、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盗工作。每学期末,全面清查,及时充实、维护,保证教学要求。

附6:

玉 溪 小 学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

根据贵州省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之规定和学校安全工作要求,特拟定本制度。

一、学校领导及全体师生必须树立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意识,都应自觉遵从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的有关规定、规则和条例。安全操作,防范于未然。

二、实验室工作人员要随时绷紧安全之弦,预防为主,管理育人。既要保证仪器设备完整无缺,又要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得有疏忽大意。

三、仪器设备借出或调拨,严格执行审批和登记手续,并要及时收回销帐。随时做到盘点实物,统计数据,报告情况。保证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帐物相符。

四、做好仪器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安全、清洁、卫生。防止火灾、触电、丢失、盗窃等事故发生,并根据仪器不同类别和性质分别做到防潮、防锈、防变形、防变质、防腐、防热、防虫等。

五、对试剂、危险试剂、药品,剧毒、有害、易爆危险品实行严加管理,专柜存放,单独存放,分别存放,双锁保险。严格履行学校领导签字批准领用制度。禁止不安全行为,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附7:

实验室仪器设备报损报废制度

一、物资的报废必须填写“报损报废单”,及时报物资主管人员进行核查后,按下列手续办理。

1、单价在200元以下的物资报损报废处理由主管校长审批,报县教育局备案,单价在200元以上者由所属教育局审批、报地、市教育局备案。

2、给予经济赔偿处理的,根据损坏、丢失等事故情况和具体鉴定意见,由物资使用单位填写有关表册,签注具体处理意见及赔偿金额。所在单位填写“赔偿通知单”(四联式),一份自存,一份送财务科,一份送物资主管部门,一份送赔偿人。赔偿人在收到通知后应主动向财务部门办理交款手续。

3、对于耐用期满,又已丧失效能或因客观原因等造成的报损报废,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在每年盘点物资时,由使用单位填制有关表册,其审批手续按上述规定办理。

二、报损报废审批手续完毕后,其物资残值由物资主管部门回收利用,统一处理。

三、校内外借用物资,除按照借物制度办清手续外,交接双方应当面验证质量情况,如有损坏,丢失等情况发生,借方应照价赔偿或修复后归还。

附8:

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

一、由于下列原因之一造成了事故,使仪器设备受到了损失,分别给予批评,行政处分,并赔偿部分或全部损失。

1、不听从指导,不遵守操作规程,不按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实验、实习的;

2、工作失职,不负责任,教师或有关人员指导错误或指导不及时,管理员保管不善的;

3、不按制度,又未经批准,擅自运用,拆改设备器材的;

4、粗心大意、大手大脚、造成损失浪费的;

5、盗窃或巧立名目骗取器材的;

6、有意制造事故,或故意违反操作规程的。

二、由于下列原因之一造成仪器设备损失,通过鉴定且由有关负责人证实,只赔偿部分损失或不予赔偿。

1、耐用期满仍在使用中的设备器材,在正常使用中发生损坏的;

2、食品设备易坏部件,在正常操作过程中发生了损坏的;

3、仪器设备使用和存放缺少必要的防护条件,经主观努力后仍造成了损失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