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6 15:56: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校本课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校本课教案

篇1

1.设定高校图书资料指标方面存在的不足

1.1对馆藏资源的评估范围不够广泛

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对于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评估,只设定了年均藏书量与年均进书量这两个指标,并且这些指标只是限定为纸质图书,对于数字化资源并没有纳入其中。这样的评估指标将图书资源的投入与规模作为重点,完全无法摆脱传统图书管理理念的束缚。而在这样的评估体系下,很多高校图书馆可能存在图书的随意采购,并且在不注重质量的情况下扩充馆藏资源的问题,进而导致购进的图书质量低劣,或者完全没有利用价值。一些高校图书馆为了达成以上两个指标,存在将已经过时的图书重新加工使用,或者对部分图书随意增加副本,不仅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无法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的问题。

1.2没有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

深入分析教学评估方案中对于图书资料指标的设定,可以发现其中并没有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表现在一方面这些指标并没有与读者满意度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没有体现出对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进行考核的内容。由于评估方案中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读者满意度评估方法,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开展评估工作过程中,只是做到了表面上的迎合,以保障在综合评估中得到好的成绩,而很少考虑读者的实际需求,这与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相背离的。同时现有评估方案中没有涉及到对馆员进行素质考评的内容,这也忽略了人在图书馆中的重要作用。若图书馆无法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很难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1.3对地区差异性欠缺考虑

评估方案中指出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的年平均进书量为三到四册,而每个学生所阅读平均图书的数量为60至100册,这些规定并没有体现出地区差异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且相同类型的高校在自身发展方面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很难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测评。若部分图书的价格持续上涨,对于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就很难达成评估方案中规定的目标。

2.高校图书资料指标的具体改进策略

2.1提高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图书管理人员对图书馆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并且可以促进图书馆内涵的拓展。高校图书馆若无法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很难提高馆藏资源以及信息服务的质量。著名图书管理学者哈里森指出,就算是在全球范围内水平较高的高校图书馆,若无法对馆藏资源进行有效挖掘,并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很难为读者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这样来看,在高校开展本科教学评估过程中,要提高对图书馆的评估质量,就需要提高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高校图书馆可以从业务技能、学历、职业素养等方面,对图书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进行考评。

2.2加入测评读者满意度的内容

高校本科评估方案中应该加入测评读者满意度的内容,以体现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宗旨。高校图书馆作为为高校教学提供服务的机构,需要尽量满足读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为师生创造良好的信息获取环境,促进高校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在评估方案中纳入评估读者满意度的内容,对于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有益。

2.3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促进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读者对馆藏资源的需求,而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社会效益。高校本科评估方案中的年均进书量,以及学生的年阅读量这两个指标,虽然能够反映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量,但对于高校馆藏资源的质量以及资源利用率很难进行评价。因此,在对馆藏资源进行评估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纸质图书以及其他图书资源的购买与利用情况,并分析图书资料的利用效果。可以引入“适用率”这一指标,保障图书馆收藏书目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计算方法为使用当前用户借阅图书资料的种类数目,去除以图书馆馆藏图书的种类并乘以百分数。高校图书馆有较高的图书适用率,就表明馆藏图书资源的利用率越高,即其也具有更高的社会效益。

2.4根据区域的不同设定指标

我国制定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并没有界定地域性,并且对于各类高校均适用。但是由于不同高校所处的地域不同,自身的办学水平以及专业设置等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因素导致各高校图书馆的建设目标与服务内容不尽相同,在图书馆经费来源与主要任务方面也存在差异。我国在教育长期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对于不同的高校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并进行合理分类,以体现不同高校的特色。因此,在设定图书资料指标时需要结合高校的地域性,并充分考虑各类高校的实际需求,了解不同规模、区域高校图书馆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并明确国家对各类高校投入经费的差异。在清楚上述内容后根据不同院校图书馆的特点,设定有针对性的图书资料指标,将每个分类的具体要求体现在细节中,并保障指标体系有一定的灵活性,进而摆脱传统图书资料评估思路的束缚。

2.5在馆藏资源管理中引入电子仪器

在信息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环境下,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并且更加注重对信息资源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大部分读者的阅读方式,就是利用互联网获取所需的资源。高校图书馆要适应这样的变化,就需要朝着馆藏资源信息化、多样化以及信息传递高速化方向发展,并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文献资源管理方法。而高校图书馆中的电子资源,作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科研以及教学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且不逊色于纸质文献。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改变原有的图书资料指标设定理念,创新图书资料评估模式,并将各种电子仪器引入图书馆藏资源管理中,进而适应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在对馆藏资源进行管理过程中,不可将重心单纯放在纸质资源上,也应该及时补充电子资源,进而促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

篇2

一、法学案例教学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法学案例教学法是高校法学教学的一门艺术,基本特点就是教学中选用精当的案例,以启发学生对案例的讨论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思维对法律事实进行分析的能力,实现对法律基本原理和规范的准确理解。人民大学的王利明教授在其主编的《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丛书》序言中说:“作为一名民法教师,我认为在民法教学中应当特别注重案例教学……因此,作为作为一个民法教师如果只能教授规则的语义、演化、特征甚至是规则间的联系,但没有教会学生将特定的规则与相应的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并进而运用规则去解释现实生活和处理各类纠纷,这种教学活动在我看来是不成功的”。可见,案例教学是法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方式,是高等院校法学本科阶段教学改革的发展势向。

在本科法学教学中要贯彻案例教学法就必须准确把握和理解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法学案例教学法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侧重培养学生分析法律问题、解决法律纠纷的基本能力。法律本身的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因此案例教学就必须给学生以模拟化的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这种情景中以激发自己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它强调和看重的是学生分析、思考和讨论的过程,对结论本身不太注重;它重在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过程。案例分析是一个从具体案例到学科理论,再从学科理论到具体案例的双重思考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其中贯穿着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换句话说,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得到释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得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

2、以学生讨论为主体,以教师提问引导为主线。夸美纽斯创立课堂教学论以来,从事教学研究的专家一致都认为:教学过程是贯穿着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教与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既对立又统一。只有调动教师和学生这对矛盾的两个面的积极主动性,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然而,传统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主导性,过分强调单一的知识灌输,形成了一种注入式倾向的教学风格,这种风格对教师而言,容易操作,但是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将受到影响。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呈双向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有了新的角色意识。教师不再是运动场上的“运动员”而是“教练”,教师在教学中通常起组织、指挥作用,他的任务是对案例进行选择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学生不再是观众和听众,而是教学场上的“运动健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可以论辩、质疑,发表新看法、新观点,形成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激发思索的智慧火花。

3、以案例为媒介,渗透着法律原理和法律规范。案例教学是以经典案情事例的探讨、研究,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具体扩展到一般,从而达到对事物的内在本质的认识,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们的认识规律。当然,在以案例探寻法理之前,必须以一定的法律法学知识的介绍做前提,通过案例教学,一方面印证法律规范和法学理论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案说法,法从案来。传统法律法学教学以概念先行法规铺述,即通过系统的抽象的理论知识讲授,讲授中引用相应的实践事例加以佐证;而案例教学法则以现实案情事例先行,即通过大量的事例剖析,让学生在感性事例中引申出对应的理论结论,对自己的本体认知结论加以发挥印证,深切感受正确思路的内心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对法律理论知识的探寻和内心感通体验。因为每一个案例都有社会现实的源泉,学生能感同身受、亲临其境,能够以其敏锐的触角增加了其感性认识。学生的感性知识越丰富,对抽象的理论的理解就越深刻。

二、 国际私法课程特点

国际私法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国际私法是以具有涉外因素的民商事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它与国内法方面的法律学科诸如宪法学、民商法学、婚姻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仲裁法学等法律学科联系紧密,并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要对上述学科的知识,至少是民商法学的内容有一定掌握。否则,学习起来困难很多。教学或学习中应注意本学科与上述学科的课程的相互衔接,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本课程。它与国际法方面的法律学科,诸如国际公法学、国际贸易法学、国际投资法学等法律学科紧密联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承,调整国际经济交往和国际民事往来中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

由此可见,国际私法课程是法学本科阶段中较高段学习的内容,它建构在众多其他基础法学知识的基础上,是“抽象中得抽象,理性中的理性,知识架构跨度大”。因此,是最需要案例教学的一门法学学科,感性案例的引用和教学事关本学科教学的成功效果。

三、国际私法课程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国际私法课程本科教学中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法学本科教育教学值得研究的问题。运用案例教学并不等同于举例教学。举例教学比较简单,可以随时插入,信手拈来,不必精心准备,更没有启人思索的耐人寻味。然而案例教学却有其完整的实施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包括三个阶段,即课前准备、课堂讨论、总结点评阶段。而在这三大阶段中,以下环节确是至关重要的。

1、教师课前精选案例

法学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学生的讨论分析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为了实现教学目的,重要的是实现讨论的成效,因此教师应该课前进行效果预估并做好充分准备,关键的准备工作是:优选案例与确定分析思路、重点难点。因为案例教学中不是任何一个案例都适合于教学,也不可能把案例涉及到的所有问题都拉入教学过程中去分析。王利明教授认为:第一,所选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和系统性。案例不在大小,内容不在繁简,关键在于能不能解释一个或者数个法律规则的内涵及其运用。第二,案例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疑难性。换言之,即使是情节非常简单的案例,也可能出现多种结论性意见。第三,案例的选用不能够完全拘泥于现行法的框架。因为现实生活是多种多样的,立法本身具有被动性。[1]因此,选择案例一般要符合以下两个要求:一是案例具有针对性,围绕教学目标而设;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二是典型性,富有区分度,学生具备思考的意义,可以培养法律意识。比如,国际私法中关于自然人权利能力冲突的时候,可以举这样的案例来讨论:中国女生李某(某大学西班牙语系)结交了一个西班牙在中国经商的男子阿德拉,并建立了恋爱关系,由于意外怀孕,他们回到西班牙商议婚事,由于西班牙男子阿德拉出现车祸死亡,李某伤心过度早产,孩子出生5小时后死亡,由于阿德拉在西班牙和中国留有动产,李某和阿德拉的父母对于阿德拉的遗产继承产生矛盾,李某于西班牙和中国。这个问题就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并串连国际私法中的国籍冲突、权利能力冲突、公共秩序保留和管辖权等问题。三是客观性,最好是现实中发生的案例,编入法院案例精选中,这样案例本身就富有现实意义。

2、设问引导,学生讨论

精选案例只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准备,案例教学的实现还要靠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设问引导与学生的热烈讨论。在案例的讨论中教师的设问和语言启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孔子曰:“不愤不启,不徘不发”。教学就应当是一个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拟设问题应考虑以下方面:一是要围绕教学目标。提出的问题紧扣学习的理论知识,引导思考和讨论的方向。二是提出的问题具有现实趣味,符合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有思考的可能。三是提出的问题要具体化,对综合性理论能够以具体问题分解。四是问题具有发散性,要多角度变化。五是问题之间具有连贯性,能够环环相扣。

学生课堂讨论的形式一般有两种:全体讨论和分组讨论。但是无论以何种形式讨论,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注重教师的引导,但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角色主次不能够颠倒。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引导学习者去探讨案例中复杂的、深层次的、有争议性的问题,协助学习者进行讨论。针对复杂的疑难案例,教师也可设疑方式加以引导,给学生提供选择思路。但是,教师在引导中不能够出现结论性暗示,因为这样会诱发学生的“懒惰”潜能,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对学生的探索行为要以鼓励和肯定来不断强化。案例讨论中学生探寻的结论无所谓正确与否,注重的是分析方法和研究方向是否科学。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对同一问题存在不同意见是正常现象,争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争论不是争吵,旨在对问题的分析,切忌对人身进行攻击,教师要特别注意杜绝此类倾向。另外每个人的发言都能够迸发思维的灵光,是彼此学习的借鉴,只有科学的肯定和尊重才能激发参与的兴趣和促进共同进步。

3、总结评议阶段

在课堂讨论结束和终止了,教师可以发表个人意见和学术问题专家的结论。对学生的异义允许保留意见,并鼓励课后探究。总结中不能够对发表低水平错误意见的同学嘲讽或责备,只要有参与精神都要求给予鼓励和引导。同时在总结中对教学的知识点要进行体系化梳理,指导学生巩固掌握,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书面总结、交流。

篇3

一、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教学大纲和目标的实际情况,选用社会或者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组织、引导学习者分析案例,进行学习、研究,用原理说明道理,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获得启发,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20世纪初(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用于管理教学上,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案例教学主要用于部分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工商管理、法学、医学、国际商务等学科领域,它对促进我国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一)与传统课堂教授法的区别。

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相比,案例教学法采用的就是以案论理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强调为什么,问题的答案具有创建性及多元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教学材料不同,传统教学方法使用的是教科书,案例教学则主要使用的是案例材料;教学过程不同,案例教学的过程主要不是教师讲授,而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教学目的不同,传统教学方法的目的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案例法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分析技巧、进行辩论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群体与人际协调技巧和沟通能力。

(二)与举例说明的区别。

案例教学与举例说明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同。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主要地位,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处于次要地位;二者进行的主体不同。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的一种手段,其主体是学生,而举例则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其主体是教师;目的不同。案例教学是把学生放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其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交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举例能使一个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涵盖的范围不同,前者涵盖面更为广泛和精效,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启发性;后者不一定有这些特点。

(三)特殊的教学效果。

1.鼓励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技能。案例教学突出的优势之一便是将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事例作为教学内容,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真实的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各种类型案例的剖析,运用创造性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协作能力。

3.注重双向交流,达到双赢效果。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与辅助作用,学生面对案例,要自己进行调查、策划、论证、实施、评估等一系列的工作。案例教学这种双向教学形式达到的双赢效果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四)几个明显的特点。

1.明确目的性。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

2.客观真实性。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不加入编写者的评论和分析,案例的真实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

3.较强的综合性。原因有二:一是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内涵丰富,二是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具有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的能力。

4.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5.突出实践性。学生在校园内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意义

案例教学法能够较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效地促进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既可以传授知识,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潜能,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民办高校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能动性较差、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的特点,增强了学生的从业能力。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案例的选择、剖析与拓展。

案例的选择既要有典型性,又要符合课程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地将教学光盘中的案例未加剖析就搬到课堂上,不但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某种程度反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本应该掌握的知识得不到很好的内化与拓展。

(二)缺乏优秀的师资队伍。

案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责任心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民办高校只是在21世纪,特别是2005年以后才开始建立自己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之师资队伍流动性大、培训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没有稳定的案例教学教师队伍,从而使得案例教学得不到很好的应用。

(三)缺乏合适的案例教材。

案例教学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最广泛的应用,案例教学相关的专门教材少之又少,特别是民办高校中,很多专业为新专业,案例教学的教材几乎没有,使得部分课程的教师往往因为缺乏相关的案例而改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削弱了教学效果。

五、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一)针对学生特点,选取恰当案例。

案例的选择既要有典型性又要具有现实性,既要具有热点性又要具有生活型,除此之外还要具有综合性、直观性、可判定性等。这就要求教师做到课前精心选择,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深加工,根据不同的学生及课程选取不同的案例,课堂教学过程中周密安排各教学环节,积极创造各种教学环境,课后及时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在既得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知识。

(二)加强案例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

案例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与稳定是一件系统系长期性的任务,首先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改变民办高校教师的地位与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民办高校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民办高校也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不断改进管理机制,提供更多的培训及进修的机会;教师本身也要珍惜学校提供的机会和条件,不断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寻找更合适的课程及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不断积累相关案例,最好能形成自己的教学讲义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修改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媚.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公共关系课程中的应用.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J],2010(11).

[2]刘永前.浅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卷宗[J],2012(9).

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611078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衡量一所高校本科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教育部为此成立了全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工作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我院于2007年11月接受了教育部评估专家为期一周的评估考察,通过本科教学评估的实践,笔者感到高校档案在本科教学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档案是本科教学评估的基础

教育部2004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指出7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43个观测点,这些都要以高校档案为依据,每条项目的内容都要靠档案来具体体现。我院评建办公室根据教育部的评估方案,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湖北中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建工作指南》、《湖北中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及任务分解》、《湖北中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评估材料,明确了各部门每个阶段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全院各部门均到档案室查找利用档案,两年多来,档案室利用档案1500余人次,调卷9000多卷,复印档案材料5万余张,其中评估办准备的支撑材料就达到76盒,其它各部门准备的评估材料更是不计其数,这些材料都来源于档案室。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期间,除了听到、看到的实际情况外,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审阅自查报告和查阅大量的统计报表、文字说明和其它载体的档案材料来了解学校情况的,档案因其独有的原生性、真实性、系统性而成为评估专家了解学校各方面办学情况的重要佐证材料,是全面展示学校工作成就与办学特色的信息窗口。

高校档案之所以成为评估指标体系的佐证材料,是由档案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高校档案是记录和传承学校办学历史的主要载体,是反映一所大学的文化内涵、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图文存档资料,反映了全校师生员工各个不同层面的活动,是时问与空间的汇合,更是学校创造与发展的凝聚。用事实来说话,以切实的佐证材料作实证,成为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客观认识和客观举措,系统而完整的高校档案,是高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评估的必要条件,它直接影响到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结果。因此,高校档案是本科教学评估的基础和依据。

二、本科教学评估促进高校档案管理

(一)本科教学评估增强高校领导和教职工的档案意识

本科教学评估是一次深刻的档案意识教育,是对档案工作最实际、最有效的宣传,档案在本科教学评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赢得了高校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很多高校在办学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对档案部门的投入给予了倾斜政策,安排档案人员出去参观学习,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改善档案库房环境,添置先进实用的现代化办公设备,有的高校投资几十万对档案进行全文扫描等等。我院档案室也新增一台数码复印机和一台电脑,档案人员参加了业务培训班学习。有了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档案室同志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了,工作干劲更大了。因此,增强领导者的档案意识,是搞好档案工作的关键。

高校档案在本科教学评估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深地教育了每一位教职工,增强了档案意识,广大教职工自觉地将档案管理工作与自己日常工作联系起来,形成了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新局面。许多老师把自己多年珍藏的优秀教案、自编教材、成果材料、论文、图片、获奖证书等这些平时很难收集到的档案材料毫无保留地交给档案室;许多院系派人深入全国各地高校,把收集到的重要材料移交档案室保存;评估办将迎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从不同角度编辑的专题资料汇编、综合分析材料交给档案室,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档案馆藏。

(二)本科教学评估促进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本科教学评估是对高校档案工作的检验和推进,从而使高校档案部门进一步加强了档案的收集、编研及档案信息化管理等工作,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

1.进一步加强档案收集工作

通过本科教学评估,高校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收集工作。档案人员经常深入到档案形成部门或个人收集档案,不断促进归档单位自觉归档意识。加强与各档案形成部门的业务联系,使各部门对归档材料有一个明确概念,经常去指导、检查、监督他们的工作。建立和健全档案收集工作网络和严格的收集工作制度,在做到每一个部门都有兼职档案人员负责本部门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确保上下收集渠道畅通的同时,做到定职、定责、定时间。档案人员非常关注本单位的总体活动和工作部署,对本单位重大活动所形成的档案材料亲自上门收集,对新上任的档案员重点指导。总之,通过档案人员采取发文催收、电话催交、登门催要等多种手段收集档案,确保了档案材料真实、完整、准确、系统、载体质地优良、字迹图像清晰,以满足本科教学评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

2.进一步加强档案编研工作

为了给本科教学评估提供全方位档案信息服务,高校档案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档案编研工作,针对教育部的评估方案编制各种档案编研资料。高校档案编研的方法主要是以自编为主,档案人员首先要熟悉库藏档案内容,针对教育部的评估方案选择最佳编研专题,编辑出实用性、真实性、准确性强的编研成果。其次是以联合编研为辅的方法,在高校档案部门普遍面临人员少、经费紧的情况下,档案人员应走联合编研之路,发挥基层档案人员的积极性,利用他们掌握本部门业务的因素,与他们一起共同选题、共同研究、共同汇编,这样更能保证编研成果的实用性。我院档案室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编制了各种门类简便易查、切实可行的检索工具,如总目录、全引目录、分类目录、专题目录、案卷目录,文件字号索引等等;我们还编制了《全宗介绍》、《档案室指南》、《湖北中医学院历史沿革及现状》、《基础数字汇编》、《历届党政人员一览表》、《专业设置一览表》、《科研成果简介》等等,这些编研成果大大方便了利用,缩短了调卷时间,提高了检索效率。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做好各类档案专题汇编,有效地、多渠道地为本科教学评估提供门类齐全的档案信息服务。

篇5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7-0110-03

山西工商学院作为一所民办本科院校,自2011年招生以来,由于办学资历和规模情况,在招生录取时分数线往往低于省内其他公办本科院校,造成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学生就业上和其他院校相比存有很大压力。如何突破困境,提高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学能力,扩大民办本科院校的影响,真正办成一所应用性大学,提高教学质量是解决所有难题的根本途径,而将案例教学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是民办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 案例教学简述

(一)案例教学的理论背景

案例教学作为高校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提出,最早应用于医学和法学的教学活动中。随着教学改革的提出,逐步应用到管理学和经济类专业,有着理论联系实际、故事性强、趣味性高等特点。教学形式科学严谨,注重理论,教学方式生动活泼,讲究实用,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专业教师将真实案例引入到日常教学,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在情感――认同――导引的方式下进行学习。

作为民办本科院校的一名教师,我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来谈一谈案例教学应如何应用。市场营销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综合运用了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理论,教学过程中就很有必要将学生置身于贴切现实的营销环境里,使学生作为管理者对营销活动进行管理和运营。这种教学方法对民办本科院校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案例教学,避免了传统教学教师对理论知识的一味灌输,学生死记硬背。教师提供案例,进行引导,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途径,教师和学生互动讨论并做出及时分析,提出补充和矫正方案。这种教学方法消除了师生交融的障碍,营造出一种民主、开放、合作的气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作为商科院校来说,以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为例,团队合作对每一个大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从小娇生惯养,自我意识很强,有着独特的个性,在团队活动中缺乏合作意识。在案例教学中,专业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讨论中进行思想交流和学术碰撞,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

3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入案例教学,有效缩短了两者的距离,在案例中更好地理解专业理论。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是最好的实践应用,但是由于实际教学时数和实践环境的限制,在校生参加企业实践的机会是有限的。那么案例教学便有效弥补了这个空缺,学生通过学习企业真实案例,模拟自己是一名企业管理者,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做出相应的营销决策。这种学习是一种间接经验,和直接的营销决策来比,具有可修改性,没有失败成本。

二 案例教学在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制定案例教学计划

在案例教学中,要求各专业的教研室主任根据本专业的性质、特点、开课课程,制定一个详细、切实可行的案例教学总计划。计划内容涵盖案例总数、各个课程案例的学时数、案例之间的先后顺序、案例教学的具体形式、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二)选择合适的案例

选择适合的案例,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案例教学要求选择的案例要具备以下要求:(1)要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针对教学重点,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来选择。这样在日常教学中就可以保障重点理论知识和相关案例的有机结合,做到有效地“以案论理”。(2) 作为高校教师而言,我觉得要选择启发性强、趣味浓、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这些案例所代表的国际、国内或当地的知名企业,都是学生所熟知的,耳濡目染,讲授起来可以和学生有所共鸣。比如,讲解企业竞争战略,碳酸饮料企业和产品学生比较熟知的举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例子,就不要举香奈儿和迪奥的例子,简单熟知的案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案例的选择要由易到难。(3)案例的选择要做到连贯性,比如以刚才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为例,可以在销售渠道、价格策略、品牌策略多个章节中学习应用。(4)案例的选择要具备多样性和综合性,选择的案例既要有成功的,也要有失败的;既要有传统行业的,也要有新兴行业的;既要有大公司的,也要有中小型企业的,让学生学习案例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三) 明确课堂目标

运用案例教学,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务必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案例中涉及到哪些理论知识?第二,该案例中提出了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第三,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就是用发现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讨论。无论使用哪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都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和总结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改进教学方法

1 多样性的教学手段

案例教学法要求专业教师在讲授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案例文字、图片、音频在PPT中一一呈现;在日常教学中,光剖析案例是不够的,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实践学习,参观本土的一些知名企业,比如:太钢、富士康、美特好、六味斋等,进行实践学习。

2 注重学生的参与研讨

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区别就是转变教师灌输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互动式学习,这里就要发挥学生参与讨论的作用。在案例讨论前,专业教师要对此次讨论的案例进行陈述,要说明此次案例教学的目的、要求,提出重点要讨论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将学生进行每组5至8人的分组,进行团队讨论、角色扮演,团队之间进行辩论。在最初阶段,所选的案例要求是学生感兴趣的,难度不太大的案例,以引起学生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主。案例的引用应由易到难、由浅到深。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对不同的观点要进行剖析讨论而不是强硬纠正,小组的观点经过团队博弈,在不同的观点交锋中,可以达成观点的交流和完善,从而使解决办法更加成熟,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尽量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每个组的成员都要有明确的任务分配,组长的人选,材料的收集,PPT的制作,发言人,讨论稿的制作,都要有人负责,杜绝搭便车的行为。

(五)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和进行成绩评定

案例讨论完后,每组同学要出一份案例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案例讨论内容、分析方法、解决对策,存在哪些困难等。这样的一种反思才可以加深学生对案例的认识,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每次案例教学结束后,专业教师要根据每个小组的得分、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对每个同学的成绩进行评定。评分做到三个要求:第一,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评分应参照学生对案例的解决策略和方法,也要综合考虑到学生在该团队中的积极性和扮演角色的重要性。第二,要坚持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在案例教学中,当学生互评时,可以更好地吸取别人的优点,从而观察到自己的不足。第三,要做到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案例教学中,容易出现个别学生态度不积极、参与度不高的现象,但是有的教师打分会以小组为单位,这会助长学生不积极、“搭便车”现象的滋生。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要求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做到有分工,责任明确,以小组得分为基础,教师根据成员的分工和工作质量进行打分,幅度在小组得分基础上加分或减分,从而可以做到公平公正,真正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

三 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优秀的师资队伍

案例教学需要稳定的教师团队对案例库进行建设,讨论,修改和完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要求,需要专业教师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引导、主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分析和点评,和学生充分互动。而民办本科院校大多建校较晚,自己的师资队伍从年龄结构、职称水平、任教水平等方面不够完善,流动性较大,教师队伍不稳定,入职教师缺乏专业有效地长期培训,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缺乏,对案例教学的运用只能简单掌握在文字层面,这给案例教学带来严峻考验。

(二)对案例教学的错误认识

在现有的案例教学中,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专业教师对案例教学的掌握存在机械运用阶段问题,案例准备不完善,过程管理中教师没有起到引导作用,这些都是案例教学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1 认为案例教学就是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简要说明

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存在将案例教学理解为一副图片、一段文字,只在课堂教学中将案例内容进行陈述,而缺乏视觉性强、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资料,这样的教学模式和“填鸭式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同小异,缺乏教师的引导,缺乏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和总结剖析,达不到案例教学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要求。

2 认为案例的引用多多益善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引用了大量的案例,秉承着多学习才会有效果的想法,这显然是错误的。首先,案例教学要求引用的案例是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和实践联系紧密的,数量的多并不能保障质量的好;其次,重点太多就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重点不再突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重点;最后,课堂教学以50分钟为一个单位,过多的案例填充,会造成时间紧张,会影响教学进度正常有序地进行。

3 认为案例教学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要求课堂不再是老师的独角戏,老师从主角的地位变成导演、演员和观众,而学生从观众变成演员,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形成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思想碰撞的模式,学生在交流中将理论知识更深化,分析能力得以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将案例一股脑扔给学生,任由学生进行无边际地讨论,而不进行引导、点评、归纳和总结。这可能跟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缺乏有关。

(三)缺乏合适的案例教材

案例教学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在各高校中大力推广,但是案例教学系统不够完善。民办本科院校升本时间短,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基础薄弱,根本没有专门的案例教材,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就造成案例教学流于形式,还是坚持以往惯用的传统教学,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 解决当前案例教学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民办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培养

1 稳定师资队伍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流动性大,使得案例教学不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困难重重,稳定师资队伍就成为民办高校的首要任务。国家和当地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从根本上改善民办本科院校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使生活得以保障,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其次,学校本身也要不断地改进管理机制,给青年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多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最后,青年教师也要珍惜学校给予的机会,从学历职称上提升自己。

2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师教学年限短,教学资历浅,从根本上对案例教学没有正确认识。首先,学校要重视,要把案例教学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质量提升了才有利于本校学生的未来发展,在教师配备、实训基地上,做好资金的投入工作。其次,就教师层面而言,要以教研室为单位,教研室主任发挥带头作用,积极探索案例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深入了解案例教学对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的新要求,全面推进案例教学的应用和发展。提倡教师们以相近或相同的专业为单位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这一是可以充实案例库,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每个老师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在讨论、辩论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从而扩宽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二)建立学生实习基地

对于民办本科院校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更应重视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但是教师本身缺乏真实深入到企业中的实训经验,教学更倾向于口头讲授,使学生的案例学习变得雾里看花,不会举一反三。学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一是加强青年教师和企业的联系,二是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加强实习基地的投入,为学生案例教学提供实践场所,加强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1-0064-04

随着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以下简称“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许多中学已经着手相关实践,但由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和经验积累,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对两所中学的科技类校本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意在了解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以期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实施

调查采取了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本研究选择了重庆市J中学和w中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代表性,能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二是出于对城乡差异性的考虑,选择了位于城区的J中学和位于农村的w中学;三是两所中学都申请了科技教育的课题,与本研究有相关之处,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交流沟通。

本研究采取半开放式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等方法。访谈提纲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总结,并结合中学科技教育的特点,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问题和困难等方面来拟定。实施时,我们邀请一线教师座谈,尽量保证访谈在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研究还辅之以非参与式观察和实物收集,以补充、完善、验证访谈材料。

(二)调查的结果

J中学是一所城区重点中学,科技教育开展较早,主要参与传统科技项目的比赛。J中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信息技术教育,到2000年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近几年又加入了机器人教学、无线电测向等项目。目前,J中学已将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科技教育的内容逐渐规范,目标逐渐清晰,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w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科技教育从早期的课外活动内容扩展为科技教育课程模块,并明确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打造,希望以此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近年来,w中学的科技教育更加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与学校资源,科技教育在生物学科方面成绩明显。

为了全面反映调查所得,下面笔者将调查结果用列表的方式来加以呈现(详见表1、表2)。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和资料本身呈现的特点,笔者采用类属分析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归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介绍。

1.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内容

调查发现,对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学校通常是从一开始的课外科技活动逐渐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来加以开发,即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办学理念及特色创建、已有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科技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进行规范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最后成为正式的校本课程模块,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种课程类型(见表1)。

2.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目标

本次调查表明,学校开展科技教育之前,并没有从整体上单独预设目标,而是在开展科技活动时相应地涉及课程目标,这些目标形成于各种活动之中,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清晰(见表2)。

3.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施

调查发现,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时主要采用活动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科技活动以比赛项目为基础,备赛期间,平时的常规活动完全为比赛服务,如培训与制作、筛选作品等。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科技节、参观考察、外出调研等活动。科技教育也以课程形式来展开,如两所中学初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等;也有教师自己开设课程,如J中学的轻松发明实践课,而w中学正在组织编写科技教育教材。

就学校方面来看,两所学校都在尽量创造条件保证科技教育的开展:组织上由书记或副校长专门分管科技教育,建立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团队并由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担任领头人,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物质上学校提供经费支持,购买相关实验用品和器材;制度上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上课有教案。

在评价方面,J中学在初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有一个科技活动能力测试模块,主要通过课题报告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学校每年举行“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考、高考实行加分制度;此外,学校在中考招生中单独投放指标,招收“科技特长生”。w中学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生结业水平的评价项目,其中以非书面结业方式评价科技教育的成效,学生在科技比赛中获了奖,高考时可以加分。

二、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困难

(一)取得的经验

1.将科技类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在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对校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即由地方或学校选用或开发的课程占全部课程的10%-12%。调查发现,两所样本学校对这个部分的课程予以高度重视,将过去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加以建设,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课程化”“校本化”改造,使之成为目标清晰、内容规范的课程,而且能够更好地照顾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这类课程的适应性。

2.规范有序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

校本课程实践是一项目的性强、程序规范的工作,需要开展学情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办学经验总结、课程开发可行性论证等准备工作,然后围绕具体科目的科技教育课程,进行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与组织、相应学习活动方式设计等各项工作,之后才是付诸实践、效果测评等工作。以上所有环节都是规范有序的。

3.将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有机结合

两所样本学校结合学校已有办学成绩和经验,有意识地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打造,并通过规范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来形成和彰显这一特色。事实表明,这种扎根于学校土壤之中又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符合学校传统和特色定位的校本课程,往往具有内生性、适切性、稳定性、优良性等特点,能够成为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亮点”。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为学生认识世界、探求科学奥秘、锻炼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等,创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舞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能动实践,极大地激发起学科学的兴趣,不断增强科学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还申请了专利等,这些都足以证明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成效。

5.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工作,需要更新课程意识、学习掌握与课程开发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而实际的课程开发实践也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调查中,一线教师的收获体会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面临的困难

调查发现,两所学校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还面临以下困难,这或许也是其他一些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是思想保守。受升学考试影响,中学对非统考科目的重视程度往往不高,科技类校本课程也属此列。加之校本课程开发投入大、见效慢,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支持,表现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不够。由于对科技类校本课程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不充分,教师局限于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科技知识,忽视了这类课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导致科技教育处于低水平状态。

二是经费不足。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对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学校办学经费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相关需求,致使开展科技教育的设备、材料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如J中学连最基本的制作工具都无法购置齐全。

三是时间不够。由于学校一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周末开展活动和培训,学生因为补文化课或参加其他活动而缺席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是内容分散。由于科技教育涉及多项内容,其在内容的统整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致使课程内容较为分散;略显形式化和表层化,内容的难度、体系等尚待完善。

五是师资有限。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有责任心和教育理想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只是少数,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教育的实际需求。另外,对教师鼓励政策的不明确也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实践策略

(一)全面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

1.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因此,课程不应仅是工具性的存在,还应是文化的主体性存在,而“一种文化作为课程的价值主要在于育人”。科技类课程既要再现人类已有的科技成果,更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创设一条“通道”。由此,这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包含四方面内容:知识技能及智力、能力层面;观念精神层面,内含于科技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求真等精神气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批判精神、民主观念、献身精神等品质;道德规范层面,科技负载着价值,科技课程要扬善抑恶,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审美层面,通过科技教育来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2.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文化建设功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因此,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学校文化的途径,具有文化品性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必定离不开学校文化这个大环境。这类课程需要经历“校本化”的改造,必定浸润着学校本身的“文化养分”,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承载学校的历史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最终校本课程本身又成为学校文化的特定“符号”和“载体”。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真正享有自,带动课程体制、课程观念及学校文化的更新。

(二)正确处理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科技类校本课程又是校本课程中的组成部分,其比重更小,但任何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必定是因为这类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不能视其比重的大小来决定重视程度和实施深度。首先,科技类校本课程由于是学校自己开发的,所以能适应学校的现实条件,也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由于科技教育课程不以单纯的实用知识技术传递为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些要求正好与科技教育课程的旨归是一致的。为此,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重新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既然科技类校本课程有着充分的存在理由,它就不应该被其他课程“湮没”或“挤占”。在实践中,学校要注意这类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的关联。首先,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与科技类校本课程之间应该实现有机结合。国家课程保证科技教育的基础目标达成,如各科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科技类校本课程则重点关注扩展性目标的达成,如及时补充新的科技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综合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的有机整合。学校澄清办学理念、定位办学特色,并以此指导和规范校本课程实践是十分必要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不仅要符合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这类课程本身的文化特质,如民主、自主、合作、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师生在课程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等等,这些课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三)保证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效

针对中学开展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提高这类课程的实效。

1.课程化

课程化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把科技教育相关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科技培训、课外活动等统整为一个课程模块,即科技类课程。这类课程首先从科技文化育人的角度设定总体目标,然后分解出子目标。内容上,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以学科学习为主,通过学科内容的延伸拓展,开发一些既能体现学校特色又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在实施中,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减少投入,提高效率。评价方面,学校应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标准,采取他评与自评结合、书面与非书面评价结合等多种方式。

2.制度化

制度化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能将成员的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加强集体的内聚力,从而有助于形成团结进取的文化氛围。学校科技教育团队是由校长、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共同体,经过长期交流与合作,团队成员逐渐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确立共同的教育观念,形成相应规范以保证科技教育的有序开展。

3.个性化

个性化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弘扬教育的特色化。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显示着个性。校本课程是体现差异、形成个性的重要路径。对于学生,它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对于学校,它立足学校文化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就科技类校本课程而言,学校需要在具体项目的开发上认真分析学校内部需求,充分利用周边课程资源,开发出个性化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以特色项目提升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3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88

[3]于海波,科学课程发展的文化学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2

[4]吴支奎,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重建,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5):20-23

篇7

随着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以下简称“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许多中学已经着手相关实践,但由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和经验积累,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对两所中学的科技类校本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意在了解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以期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实施

调查采取了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本研究选择了重庆市j中学和w中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代表性,能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二是出于对城乡差异性的考虑,选择了位于城区的j中学和位于农村的w中学;三是两所中学都申请了科技教育的课题,与本研究有相关之处,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交流沟通。

本研究采取半开放式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等方法。访谈提纲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总结,并结合中学科技教育的特点,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问题和困难等方面来拟定。实施时,我们邀请一线教师座谈,尽量保证访谈在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研究还辅之以非参与式观察和实物收集,以补充、完善、验证访谈材料。

(二)调查的结果

j中学是一所城区重点中学,科技教育开展较早,主要参与传统科技项目的比赛。j中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信息技术教育,到2000年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近几年又加入了机器人教学、无线电测向等项目。目前,j中学已将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科技教育的内容逐渐规范,目标逐渐清晰,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w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科技教育从早期的课外活动内容扩展为科技教育课程模块,并明确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打造,希望以此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近年来,w中学的科技教育更加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与学校资源,科技教育在生物学科方面成绩明显。

为了全面反映调查所得,下面笔者将调查结果用列表的方式来加以呈现(详见表1、表2)。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和资料本身呈现的特点,笔者采用类属分析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归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介绍。

1.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内容

调查发现,对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学校通常是从一开始的课外科技活动逐渐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来加以开发,即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办学理念及特色创建、已有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科技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进行规范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最后成为正式的校本课程模块,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种课程类型(见表1)。

2.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目标

本次调查表明,学校开展科技教育之前,并没有从整体上单独预设目标,而是在开展科技活动时相应地涉及课程目标,这些目标形成于各种活动之中,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清晰(见表2)。

3.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施

调查发现,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时主要采用活动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科技活动以比赛项目为基础,备赛期间,平时的常规活动完全为比赛服务,如培训与制作、筛选作品等。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科技节、参观考察、外出调研等活动。科技教育也以课程形式来展开,如两所中学初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等;也有教师自己开设课程,如j中学的轻松发明实践课,而w中学正在组织编写科技教育教材。

就学校方面来看,两所学校都在尽量创造条件保证科技教育的开展:组织上由书记或副校长专门分管科技教育,建立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团队并由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担任领头人,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物质上学校提供经费支持,购买相关实验用品和器材;制度上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上课有教案。

在评价方面,j中学在初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有一个科技活动能力测试模块,主要通过课题报告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学校每年举行“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考、高考实行加分制度;此外,学校在中考招生中单独投放指标,招收“科技特长生”。w中学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生结业水平的评价项目,其中以非书面结业方式评价科技教育的成效,学生在科技比赛中获了奖,高考时可以加分。

二、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困难

(一)取得的经验

1.将科技类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在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对校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即由地方或学校选用或开发的课程占全部课程的10%-12%。调查发现,两所样本学校对这个部分的课程予以高度重视,将过去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加以建设,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课程化”“校本化”改造,使之成为目标清晰、内容规范的课程,而且能够更好地照顾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这类课程的适应性。

2.规范有序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

校本课程实践是一项目的性强、程序规范的工作,需要开展学情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办学经验总结、课程开发可行性论证等准备工作,然后围绕具体科目的科技教育课程,进行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与组织、相应学习活动方式设计等各项工作,之后才是付诸实践、效果测评等工作。以上所有环节都是规范有序的。

3.将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有机结合

两所样本学校结合学校已有办学成绩和经验,有意识地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打造,并通过规范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来形成和彰显这一特色。事实表明,这种扎根于学校土壤之中又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符合学校传统和特色定位的校本课程,往往具有内生性、适切性、稳定性、优良性等特点,能够成为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亮点”。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为学生认识世界、探求科学奥秘、锻炼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等,创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舞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能动实践,极大地激发起学科学的兴趣,不断增强科学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还申请了专利等,这些都足以证明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成效。

5.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工作,需要更新课程意识、学习掌握与课程开发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而实际的课程开发实践也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调查中,一线教师的收获体会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面临的困难

调查发现,两所学校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还面临以下困难,这或许也是其他一些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是思想保守。受升学考试影响,中学对非统考科目的重视程度往往不高,科技类校本课程也属此列。加之校本课程开发投入大、见效慢,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支持,表现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不够。由于对科技类校本课程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不充分,教师局限于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科技知识,忽视了这类课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导致科技教育处于低水平状态。

二是经费不足。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对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学校办学经费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相关需求,致使开展科技教育的设备、材料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如j中学连最基本的制作工具都无法购置齐全。

三是时间不够。由于学校一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周末开展活动和培训,学生因为补文化课或参加其他活动而缺席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是内容分散。由于科技教育涉及多项内容,其在内容的统整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致使课程内容较为分散;略显形式化和表层化,内容的难度、体系等尚待完善。

五是师资有限。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有责任心和教育理想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只是少数,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教育的实际需求。另外,对教师鼓励政策的不明确也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实践策略

(一)全面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

1.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因此,课程不应仅是工具性的存在,还应是文化的主体性存在,而“一种文化作为课程的价值主要在于育人”。科技类课程既要再现人类已有的科技成果,更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创设一条“通道”。由此,这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包含四方面内容:知识技能及智力、能力层面;观念精神层面,内含于科技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求真等精神气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批判精神、民主观念、献身精神等品质;道德规范层面,科技负载着价值,科技课程要扬善抑恶,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审美层面,通过科技教育来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2.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文化建设功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因此,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学校文化的途径,具有文化品性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必定离不开学校文化这个大环境。这类课程需要经历“校本化”的改造,必定浸润着学校本身的“文化养分”,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承载学校的历史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最终校本课程本身又成为学校文化的特定“符号”和“载体”。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真正享有自主权,带动课程体制、课程观念及学校文化的更新。

(二)正确处理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科技类校本课程又是校本课程中的组成部分,其比重更小,但任何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必定是因为这类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不能视其比重的大小来决定重视程度和实施深度。首先,科技类校本课程由于是学校自己开发的,所以能适应学校的现实条件,也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由于科技教育课程不以单纯的实用知识技术传递为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些要求正好与科技教育课程的旨归是一致的。为此,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重新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既然科技类校本课程有着充分的存在理由,它就不应该被其他课程“湮没”或“挤占”。在实践中,学校要注意这类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的关联。首先,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与科技类校本课程之间应该实现有机结合。国家课程保证科技教育的基础目标达成,如各科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科技类校本课程则重点关注扩展性目标的达成,如及时补充新的科技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综合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的有机整合。学校澄清办学理念、定位办学特色,并以此指导和规范校本课程实践是十分必要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不仅要符合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这类课程本身的文化特质,如民主、自主、合作、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师生在课程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等等,这些课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三)保证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效

针对中学开展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提高这类课程的实效。

1.课程化

课程化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把科技教育相关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科技培训、课外活动等统整为一个课程模块,即科技类课程。这类课程首先从科技文化育人的角度设定总体目标,然后分解出子目标。内容上,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以学科学习为主,通过学科内容的延伸拓展,开发一些既能体现学校特色又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在实施中,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减少投入,提高效率。评价方面,学校应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标准,采取他评与自评结合、书面与非书面评价结合等多种方式。

2.制度化

制度化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能将成员的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加强集体的内聚力,从而有助于形成团结进取的文化氛围。学校科技教育团队是由校长、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共同体,经过长期交流与合作,团队成员逐渐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确立共同的教育观念,形成相应规范以保证科技教育的有序开展。

3.个性化

个性化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弘扬教育的特色化。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显示着个性。校本课程是体现差异、形成个性的重要路径。对于学生,它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对于学校,它立足学校文化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就科技类校本课程而言,学校需要在具体项目的开发上认真分析学校内部需求,充分利用周边课程资源,开发出个性化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以特色项目提升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3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88

[3]于海波,科学课程发展的文化学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2

[4]吴支奎,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重建,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5):20-23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83-03

一、《大学语文》(本科)课程在公安警察院校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鲜明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大学语文》课程1981年在部分高校开设以来,历史较长,教材种类众多,教学经验丰富,人文素质教育作用集中,效果积极明显。在新世纪,在重视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培养文理兼通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使命,人文素质教育是“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1]的教育,它的文化内涵,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尤其丰富,作为一门非中文专业公共必修基础课,《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在于适应科学技术对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进行文理渗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专业相适应的应用写作能力。通过学习综合各人文学科特点和积极作用和优势的《大学语文》课程,不断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积极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二)《大学语文》课程是公安警察院校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和警察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西方主要国家如英国、美国等较为完善的警察教育培训体系中都非常重视人文素质教育[2],认为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警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执行能力。《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中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作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文化氛围、体现民族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基础课程,特别是其中的教化、陶冶、熏染作用最为重要和突出。

《大学语文》是公安警察院校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基础课,90年代后期和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形成了多种全国统编教材。《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理念从增加学生语文修养、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发展到培育学生人文情怀、辅翼学生精神成人。同时,在人文教育中结合专业领域,突出公安特色。

警察人文素质教育是警察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培养过程。它注重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我校担负着新疆公安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任。由于新疆地区反恐维稳形势严峻,公安工作任务更加复杂艰巨,人民警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公安机关人性化执法能力是对警察严格执法、良好服务的衡量标准。由于受传统公安职能论的影响,对警察工作应有的社会性和人文性认识不足,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学生人文底蕴不强,缺少公安执法工作中需要的人文关怀和人权理念,导致毕业生知识面及视野狭窄,发展后劲不足,人权观念淡薄,埋下了警民关系不和谐的隐患。

在我校完成升本之际,应通过本课程研究,改变教学策略,树立大视野和全局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有效改变我校学生人文素质差,理性思维能力差,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差等状况。

目前,公安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逐渐被认同,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来实现人文教育的方法也已经取得共识。在公安部颁发并组织实施的《公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中,大学语文被列为必修课,成为公安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先导性课程[3]。

二、《大学语文》(本科)课程设置在公安警察本科院校人文素质基础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用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公安教育改革的重点

公安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教育在新世纪、新阶段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公安队伍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领域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各种复杂社会矛盾集中凸显,大规模时有发生、有组织的智能化犯罪大量出现、反恐维稳形势更加严峻,社会生活中部分领域道德整体滑坡等局面促使我们必须走“素质建警”、“文化育警”、“科技强警”之路,同样,我们要通过警察人文素质基础教育,推动公安管理水平、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更上一层楼”,为实现公安工作科学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发展具有现代特点和理念的公安教育事业才能完成。

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大学语文》再次成为公安院校的基础课。公安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是公安本科院校人文素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45-03

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市建设及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中,地方院校一直发挥着人才支撑的重要作用[1]。目前,在我国2600多所高校中,地方院校占95%以上,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2]。自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扩招以来,地方院校承担了主要的扩招任务,本科招生规模大幅上升[3],目前,管理类本科招生规模居地方院校前列,可见,管理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对于我国地方院校而言具有较大的示范和引导作用[4]。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推行十多年,但大多数地方院校本科生教育继续沿袭传统计划任务型教育模式,各教学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分工负责制,模块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导致人才培养分散化、随机性较大[5],尤其是地方院校师生比例小,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缺位,面向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不到位,尚未建立起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新型本科教育教学模式。

一、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

(一)改革目标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四大功能[6]。其中,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校的层次与水平。人才培养责任重于泰山,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高校要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更要对用人单位负责,不能让培养的学生成为社会的负担,而必须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合格人才。我国地方院校管理类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重点任务之一是解决人才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不明确,全过程培养监控与管理体系不到位等问题,建立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一种新型本科教育教学模式,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出特色鲜明、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为我国区域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二)改革思路

本科教育是地方院校发展的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从对社会、家长、学生及用人单位负责的战略高度出发,运用逆向工程的思想方法,面向社会需求,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进行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构建了“专业引导―理论学习―创新实践”的全过程教育模式;定位专业系为人才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由专业系负责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优化,承担专业教学,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及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监控责任;学院级业务型领导应回归专业系参与专业研讨活动,指导和支持专业系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对专业教师、辅导员及教辅人员进行重新定位,优化以专业系为核心的教学组织运行机制;改革辅导员按年级配置的惯例,根据专业配置辅导员,通过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以促进地方院校管理类本科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

(一)明确专业系的人才培养主体地位

根据现代管理人才培养需要,确立专业系为本科人才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专业系负责提出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要求,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从入学教育到毕业答辩的全过程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责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各教学模块与单位的协调与沟通,实施全过程专业引导,建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习实践训练,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确立以专业系为核心的组织运行机制

1.建立以专业系为核心的分工协作培养体系。以专业系为核心,建立专业系与有关院系进行教学分工协作,以及与课程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导师分工协作的一体化培养体系。专业系负责全方位人才培养;任课教师既要进行知识传授,又要关注学生学习心态、专业意识和学习引导;辅导员侧重思想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班主任侧重学习、学风引导;专业导师负责专业引导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加强协同配合和工作衔接,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篇10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根据一定的指标体系,通过系统地收集高校的主要信息和材料,在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高等学校教学档案是在教学活动中逐步累积形成的具有参考、利用和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它能够完整、准确、真实地反映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揭示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是教学评估的基础和依据。虽然教学档案在评估指标体系中没有单独设立项目,但是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大多数指标和观测点都是以教学档案为依据的,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试卷、成绩、毕业论文等都是评估材料的重要依据。实践证明,教学评估与教学档案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学档案是教学评估的基础和依据,同时教学评估又能促进教学档案建设,提升教学档案的价值和地位,教学评估工作为提升教学档案建设水平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教学档案材料具有内容丰富、类别复杂、涉及面广的特点,这就使得教学档案的详细分类十分困难。如何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档案分类标准是教学管理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与高校教学档案。

(一)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与高校教学档案的关系。

在高校教学水平评估方案中,一级指标有七项,其中与教学档案明显相关的指标占了三项,分别是:

1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包括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三个方面。这部分内容广泛,是评估材料中的重点和难点。它主要反映专业的总体布局与结构是否合理。专业的设置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效果:实践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取得的效果等。

2 教学管理。包括管理队伍与质量监控两个二级指标。管理队伍的情况可以从人事档案中收集。质量监控部分主要就是观测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的监控。

3 教学效果。包括基本理论、技能、毕业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体育、社会声誉、就业七个二级指标。主要观测学生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实际水平、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论文质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毕业生就业率等。这部分内容比较复杂,涉及多个档案体系,教学档案是其中主要一个材料来源。

(二)本科教学评估体系下教学档案的细化。

对照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关于教学档案的指标,笔者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将院系教学档案细化为如下四个方面。

1 基本教学文件:涵盖教学评估方案中的教学管理指标和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部分指标。对应的教学档案具体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程安排、教师授课计划书、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志及考勤表、课表等。

2 日常工作文件:涵盖教学评估方案中的教学管理指标和教学效果指标。对应的教学档案具体包括学籍管理、调课管理、学期各类教学总结、各类考试管理和其他日常文件。

3 主要教学环节文件:涵盖教学评估方案中专业建设与家偶尔改革的部分指标和教学效果两个指标。对应的教学档案包括理论课程排课管理、教学改革、教材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毕业论文管理。

4 教学质量管理文件:涵盖教学评估方案中专教学效果及教学管理两个指标。对应的教学档案包括包括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各类成绩管理。

二、本科教学评估下的“高校院系教学档案分类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一)教学档案分类管理的原则。

1 真实性原则。教学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客观、可信,因此,必须遵循档案自然形成的规律进行分类,科学选择分类方法,合理设置分类项目,从而使教学档案能够系统的反映出教学活动的本来面目。这是教学档案分类管理的首要原则。

2 系统性原则。由于教学档案是在处理教与学的各种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它的成分较多,纵横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在进行教学档案分类的时候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尤其要注意分类标准的一致性和纵横关系的明确性。如我们在对教学档案进行分类时纵向可以根据学年进行分类,横向可以按照档案职能进行分类,一旦确定分类方法以后,每次分类就都遵循同一标准进行,而不能第一次以学年纵向、职能横向分类,第二次以职能纵向、学年横向分类。这是教学档案分类管理的根本性原则。

3 实用性原则。也是教学档案分类管理的终极目标。教学档案是为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它能够提供详尽完备的原始材料,发挥档案的查考和凭证作用,所以在对教学档案进行分类时就必须考虑其实用性。如根据学年进行教学档案分类时,我们不能忽视档案本身的职能特点而生搬硬套进行分类,而要注意档案的可用性。

(二)教学档案分类管理的一般方法。

在教学档案分类管理的原则指引下,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对教学档案进行分类。

1 按教学档案的职能进行分类。教学档案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种教学档案的内容、性质、成分、形式各不相同,各有特点。据此,笔者根据本科教学评估方案,具体分析教学档案的构成,针对不同档案的特点,提出了按照教学档案的职能进行分类的方法。按照教学档案职能进行分类就是在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体系下教学档案细化的四个方面。

2 按学年――学期进行分类。在高校实行学年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2--13世纪大学的初建阶段,就实行学年制的分科教学制度。我国高校经历了学分制―学年制一学年学分制这样一个过程。目前高校多数实行学年学分制这样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保留了学年制的整齐划一等特点,为教学档案按照年度进行分类提供了依据。按学年分类即意味着按学期分类,按学期分类其实是按学年分类的细化。现在高校分为春季和秋季两类招生,然而无论哪一类别的招生,一个学年都要分为两个学期,相应的教学档案就可以在学年之下再根据不同的学期进行分类。

(三)本科教学评估下的“院系教学档案分类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在理清了本科教学评估与教学档案的关系后,秉着教学档案分类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笔者建立了如下的“院系教学档案分类管理体系”。

首先,根据笔者提出的职能分工的要求,将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体系下教学档案细化的四个方面作为分类体系第一级别,分别予以编号,为1(基本教学文件)、2(日常工作文件)、3(主要教学环节文件)、4(教学质量管理文件)。

篇11

1 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范围――具有广泛性

公安实践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对公安基础知识内容学习之上的,它包含有多样的教学内容,例如:基础实践、警务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这些实践内容都会对公安教学的教学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多样化的课内课外实践中,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范围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包含课内与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

课内的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进行的相关信息技术实践活动,课外的教学活动是指在课堂以外由学校或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这两种实践活动都会对学生的公安知识技能产生一定影响。

1.2 包含校内与校外的教学实践活动

校内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指通过利用学校内固有的实训平台进行的内容实践,这种实训平台有许多种,例如:射击馆、电子取证实验室等;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在学校与地区相关单位通过合作组织的在校外进行实践训练的活动,这种活动一般以实习、见习的方式进行。

1.3 包含自主与规定的教学实践活动

自主教学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掌握相关技能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通过自主安排参与的相关实践活动,规定的教学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跟踪、评价指导安排下进行的课余时间内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

1.4 包含实务与理论的教学实践活动

实务性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公安相关技能的实践活动,例如:射击、擒拿等,理论的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指根据学科需要进行的论文写作、调研报告等具有理论知识的实践活动,这两中实践活动都会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起到重要作用。

2 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对象――评教与评学结合

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对象既包括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也包含实践活动中的指导教师,因此,这种监控评价是对评教与评学两方面内容的有效结合,因此,在公安本科院校进行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健全相关组织机构

本科公安院校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着较多的活动种类,它以多样化的形成出现,因此,在进行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结合学校实际对相关的组织机构加以健全,使组织机构能够发挥评教与评学的作用,例如:成立评价领导小组、成立教学督导团等。

2.2 制定相关科学标准

标准是实施评价活动最主要的依据,因此,在公安本科院校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特征有针对性的设立评教、评学标准,通过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教师和学生为对象进行不同方式的评价促进监控评价体系的良好运行,进而提高公安院校的教学质量。

2.3 发挥学生主导地位

学生是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近年来,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更多关注,因此,在构建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观点,通过学生话语权的提升将常态评价与集中评价进行结合,促进监控评价体系效果的体现。

2.4 注重校外实践评价

公安内容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走入社会,校外的实践过程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的评价,通过对校外实践能力的监控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

3 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内容――突出能力本位

公安本科院校的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职业性质的教育,它主要培养的是优秀的公安职业人才,因此,在构建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内容要注重能力本位的突出,这种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公安职业基础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毕业后能够从事公安最基本的工作,是学生基础能力的体现,例如:文书写作、计算机应用等;其次是公安职业的核心能力,这是学生毕业后进行公安工作的最主要能力,它包括调节治安纠纷、协同处理突发性事件等;最后是指公安相关职业素质的能力,这是对毕业生能力素质的综合要求,它包含有许多内容,例如:具有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这些能力的考察都是公安实践教学质量健康评价体系中的主要内容。

4 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方法――多样性

公安本科院校的教学实践活动相较于其他教学活动有着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在构建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也具有多样的评价方法,其中对学生成绩的综合评价是较为重要的,下面笔者主要对学生成绩评价多样性的方法进行分析。第一,在对公安本科院校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将校外的实践考核成绩与校内的实践考核成绩结合起来,综合的对学生实践水平进行评价;第二,要将单项科目内容的教学实践成绩与综合的实践成绩结合起来,通过二者的结合掌握学生实践能力,第三,要将实务性的实践考核与理论性的内容考核成绩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掌握理论知识;第四,要将口头表达的成绩与书面的成绩结合起来;第五,要将个体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结合起来,以多角度的方式评价学生。

5 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依据――注重规范性

篇12

论文摘要:教学档案服务于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高校档案的主体和重心。分析了教学档案在高校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目前教学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等工作,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加强和优化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许多高校纷纷合并升格,学生人数剧增,档案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如何优化教学档案的管理,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笔者就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谈些看法。

一、优化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

教学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学档案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学术水平、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教学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载体,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教学档案是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和参考依据

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业务部门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育研究活动等各个环节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文档资料,它是高校教学活动的直接的原始记录,如教师的业务材料包括学生各科成绩分析、试卷分析、科研课题、教案检查、以及其他在教学活动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声像档案材料,如教学实习录像等,这些以影像为表现形式并辅以简要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具有纪实性、直观性、典型性等特点,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力的辅助手段,在学校档案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是知识和信息储存的一种形式,详细、真实地反映了高校的教学历史全貌[1]。通过抽调审阅教学档案如教师教案、实验报告、科研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试卷等,能很快了解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可作为教学管理考核的基本参照依据。

(二)教学档案是进行教学科研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工作离不开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可以客观地反映学校每个院系的实际教学水平。对历年学生的测试成绩及教师教学检查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否;对历年试题的检查,学生违纪情况分析,能直观地反映出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或下降,从而为今后的教改指明方向。因此,我们应增强教学工作中的档案意识,引起教师和教辅人员的高度重视[2],以此来促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

(三)教学档案有助于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业务档案是教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进行,教师业务档案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它在个体上,反映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和工作业绩;在整体上,体现了学校的师资素质、队伍结构和办学水平。因此,认真搞好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保管和利用工作,将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业务档案中客观真实地记载着学历、考核成绩、业务水平,使校领导对教师的综合评价有了可信的参考依据,这样就能公正有序地进行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晋级、人事调整等相关事宜,进而对教师的切身利益进行决策,并有效激励每位教师的事业心、进取心,提高教师群体的稳定性,激发教师队伍的创造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档案馆虽然已购置了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计算机管理,但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还任重道远,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档案不全、不实,漏洞甚多,即便是档案整理工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档案规章制度滞后,管理体制陈旧

一般高校的档案馆已基本形成自成体系且成熟的档案管理系统,本身已有准确的定位。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学校级别提升了,但档案工作的层次却没有随之提升,人员的配置仅能应付日常的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利用等工作,基本无暇顾及高层次方面工作的开展,有少数新建本科院校甚至还没配置专职的档案人员,仍由文书人员兼任。虽然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制定了教学档案规章制度,但有些规章制度没有及时修改和补充,已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同时,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档案室又面临着新情况、新挑战,需执行本科院校的新规定,档案工作的开展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

(二)档案管理不规范,多缺漏、遗失现象

教学档案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严格的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教学档案的产生、收集、整理、利用等运转过程,应当依据档案法规和标准实施科学化的管理。由于高校教学档案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加之人们的档案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致使相当部分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存在着一定的漏洞,造成大量的档案缺漏、遗失现象。而已有的档案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归档不及时、分类不规范或者收集不完整等,其共性特征表现为:重收存,轻整理;重共性材料,轻个性材料;多头归档,重复设档。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效用的发挥,并给日后档案的鉴定、保管及库房的承载空间带来压力,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

(三)档案信息化程度偏低,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当今电子化档案信息已日益成为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档案信息化程度偏低将会直接导致教学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教学档案管理由于涉及的专业多、课程杂、范围广、内容繁,各教学部门若缺乏整体规划,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则会给全校在档案管理、数据查找、资源共享等诸多方面造成极大的不便。如果收存的档案不积极地开发利用而束之高阁,就会失去档案自身的价值。同时,教学档案利用的好与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办学水平的高低。

三、如何优化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的管理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十分重大。优化和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是新建本科院校档案建设工作重要的一环。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工作情况的真实具体反映,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由于档案工作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档案部门常处于被公众所忽视的位置,新建本科院校各个部门应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在人员和经费上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工作的宣传,把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和整体发展规划,使档案工作的发展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发展同步前进,使档案机构设置、库房建设、技术人员配备以及档案现代化必需的经费和技术装备等真正落到实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在高校管理中得到重视,达到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以及各项工作服务。

(二)清理补充,作好现有教学档案的分类整理

高等学校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统计、分析等工作是个连续性的动态管理过程,其管理的效能直接影响着档案材料的质量[3]。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档案尽管存在着材料缺失和管理混乱的情况,但仍然储藏着大量的本校教学方面的原始资料,需要我们去挖掘、清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分类和必要的补充。教学档案的分类必须遵循教学档案形成的规律,尽量保持教学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时间分类法,以年代来区分、排列、管理档案,强调档案的时间特征;另一种是性质分类法,即按照材料内容所反映问题的性质来分类。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即在体现一定的时间性的基础上按教学档案的性质分类,既展示历史与时序交替的过程,又保持档案资料内在特征的有机联系,使整个案卷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各部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从而建立一个“完整、准确、系统、安全、有效”的档案体系。

(三)重视培养,加快档案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现阶段不少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资料管理方式陈旧,多处于手工管理阶段,院系档案人员大多由秘书兼任,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对滞后,工作效率低。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势必难以适应教育发展和高校教学工作检查的要求,这就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升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因为网络化管理要求档案员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管理等基本技能;新的档案载体的出现,需要档案员具有较高的专业保护意识和特殊技术保护水平;档案开放和信息剧增,需要档案员具备较高的鉴别档案、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反馈信息的鉴别能力和编研能力。新建本科院校档案馆要通过采取向外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组织培训和参观交流相结合等方法来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知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专业技术覆盖面广的高素质复合型档案人才队伍,以满足高校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需要。

(四)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档案资源利用率

当今,档案资源信息化、档案信息网络化、档案管理现代化已成为当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校、院、系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缩微、光盘等先进技术与手段,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将“死档案”变成“活档案”,将文字档案变成电子档案。同时,加强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建本科院校档案部门要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努力更新思想观念,加强档案信息的需求研究,把重要的教学档案信息编制成专题材料,一方面通过档案网页、校园网及其相关网络丰富档案信息量;另一方面扩大信息编研的范围,加大开发档案信息的深度。高校档案部门要积极与其他职能部门协作,合理调配与充分整合分散的信息资源,建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库。比如:科研部门负责科研论著数据库的构建,教务部门承担试题库、电子课件、学籍异动等教学专题库的建设任务。通过档案文献资源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网络辐射作用,扩大档案文献资源交流渠道,实现新建本科院校档案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使档案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达到新的水平。

结语

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和手工操作方法已经无法跟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新建本科院校着手组建一套完整的校、院、系电子档案系统已势在必行。我们要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上认真扎实地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优化档案管理,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档案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金莲.关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评估档案质量的思考[J].档案,2006,(4):42-4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