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6: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混凝土养护剂施工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 目前水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进展
1.1 优先使用散装水泥
目前,我国的水工混凝土规定优先使用散装水泥。在水工混凝土中使用散装水泥可以方便施工、降低成本、改善环境、满足大规模的批量需求,是一项技术成熟、可靠性高的施工新技术。
1.2 水工混凝土中掺合料的使用
水工混凝土通常由胶凝材料、骨料、砂和水等组成,随着工程的需要,掺合料已成为水工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第五部分。混凝土中掺入掺合料后,可以降低水化热,抑制碱骨料反应,节约水泥,降低成本,综合效益非常显著。常见掺合料有粉煤灰(也有用作胶凝材料)、凝灰岩、硅粉、氧化镁、陶瓷、金属或非金属矿渣等。
1.3 水工混凝土中外加剂的使用
近10多年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飞速发展,品种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好,技术也越来越完善,为此,规定在混凝土中必须掺外加剂。目前常用的外加剂有:引气剂、普通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剂、泵送剂等。在水工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后,能够改善混凝土和易性,调整凝结时间,提高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增强混凝土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1.4 混凝土运输条码识别
在多品种混凝土同时运输的情形下,需要对其正确识别,传统的方法是在车辆的前部显著位置设置标志,然而这种方法易于出错。其工作原理为:当调度运行指令后,红灯转为绿灯,即装有条码识别牌的车辆可以通行。车辆在行进中触发安装在入口处的红外开关,微机检测到该信号后,指令安装在识别棚上方的摄像装置和图像采集卡进行采样,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处理,获取该车需运输的混凝土品种即秤杆号信息。根据每座拌和楼的生产状况,按照优化调度的原则,在识别棚出口处前方的显示牌指示车辆要去的楼号。同时,通知拌和楼按指定秤杆生产混凝土。整个处理过程大约在1秒钟左右全部自动完成。
1.5 混凝土保温技术
混凝土的侧面永久保温,已由过去的挂草席、布帘改为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化工产品。当采用拆模后外挂(或外粘)施工方法时,多选用适当厚度的聚乙烯卷材,为增加卷材强度,可在卷材两面覆上彩条布。当采用在立模后内贴施工方法时,多选用聚苯乙烯板材,拆模后保温材料就留在混凝土表面。当采用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喷涂施工方法时,则选用双组份发泡聚氨酯材料。这些新的保温技术,均比传统保温方法工效高,效果好,无污染,现场文明美观。
1.6 其它
除上述各项之外,还在陡坡与垂直运输设备、仓面五小机等技术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另外在预埋冷却水管的材料和方法、预埋件的施工工艺、大升层(3m)混凝土浇筑、施工缝面采用低一级配的混凝土或同一级配的富浆混凝土替代铺砂浆以及混凝土温控、养护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2 水工混凝土养护方法研究与应用
2.1 养护方法
水工混凝土养护是混凝土生产中周期最长的工艺过程,养护时间视当地气候条件及水泥品种而定,一般养护从混凝土浇筑完毕12~18h开始,并持续21~28d。多采用洒水进行自然养护,还有喷涂薄膜养护和塑膜包裹养护方法,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实现养护目的。
为了检验不同养护方法适应范围及实际效果,对具有壁薄、外形坡面与直立面多、表面积大、水分极易蒸发、施工水源远而不便等特点的成型混凝土构筑物。起初按惯例采用自然养护法,若在工程环境炎热、气候干燥的条件下,需在混凝土脱模后便开始养护工作.且草帘遮盖加洒水养护与无遮盖洒水养护要同时进行,养护时间21~28d,浇水次数根据气候情况和覆盖物的保湿能力决定,以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固定专人养护.实践表明,遮盖加洒水养护的混凝土比无遮盖洒水养护的强度增长更快,28d强度回弹平均值前者高于设计10%以上,后者在设计值左右变动,后者混凝土表面有不规则的干缩裂纹和起沙现象.分析其原因认为构筑物表面持水性差,水源不便,养护质量易失控,达不到养护要求,严重影响到构筑物混凝土质量.在无风或风小的情况下可采用塑料膜覆盖养护方法,以不透水汽的塑料膜来保持混凝土中的水,满足混凝土强度增长的需求,但是养护效果检验认为,这种方法存在较多的具体问题,不能满足混凝土强度均匀的要求,保证率低。
因此,混凝土养护剂便成为混凝土养护方法中的新宠。最初是靠引进国外的养护剂,后因为成本过高,我国便自行生产了混凝土养护剂,并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标准。其中甘肃生产的JD混凝土养护剂,就能够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以及各部位强度的均匀性,满足混凝土养护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消除了自然养护和塑料膜覆盖养护方法难以管理、不能保证养护效果的缺陷,成为施工单位乐于使用的养护方法。
2.2 混凝土养护剂使用的经济分析
1.特殊环境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原因分析
混凝土有诸多优点,但其最主要的缺点是抗拉能力差,容易开裂。而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内在质量的外在表现。
混凝土的开裂原因复杂而繁多,而在大风、干旱缺水、昼夜温差大的戈壁荒漠环境中混凝土的裂缝着重表现在:大风、高温、干旱使混凝土急剧失水造成混凝土表面收缩产生的裂缝和昼夜温差的剧烈变化使混凝土表面产生的裂缝。由此,分析总结特殊环境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及如何在特殊环境下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1.1急剧失水引起的收缩裂缝原因分析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而在大风高温、干旱缺水的戈壁环境中混凝土收缩主要表现在因失水过快产生的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
塑性收缩是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产生收缩,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为减小混凝土塑性收缩,施工时应控制好水灰比,避免过长时间的搅拌,下料不宜太快,振捣要密实。
缩水收缩是混凝土结硬以后,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损失快,内部损失慢,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其承受拉力超过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硬化后收缩主要是缩水收缩,为了减少缩水收缩,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进行保湿,以减少不均匀收缩产生的拉力,从而控制收缩裂缝。
1.2 昼夜温差大引起的温度裂缝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混凝土在浇筑后的初期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形成高温聚集在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此时内外温差会使混凝土外部产生拉应力,若大于相应龄期的混凝土容许拉应力就有可能产生裂缝;而若为了释放热量给混凝土急剧降温,又会因为降温梯度过大产生较大的温度拉应力,当该拉应力大于相应龄期的容许拉应力,也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因此在昼夜温差大的特殊环境下控制温差,尽量降低温度梯度是保证不产生裂缝的根本。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适当使用粉煤灰、外加剂等外掺料会延缓混凝土内部温度的释放,同时良好的保温措施会有效的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梯度,从而减少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
2.主要技术控制措施
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主要从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选取(推迟温度峰值出现的时间,提高相应龄期抗压强度)、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养护等方面来控制混凝土质量,以避免或减少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的产生。
2.1过程中的技术控制措施
(1).水泥的选用,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掺入适量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2).掺入外加剂,使用高效缓凝减水剂,降低水灰比并严格控制掺量,保证减水剂的缓凝时间,确保缓凝剂加入量一致。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拌合均匀,外加剂能够完全反应,搅拌时间须保证120秒。
(3).粗细骨料级配控制,增大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减少砂率;采用合理的混合级配,粗骨细骨料各占50%。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增加抗裂能力。
(4).有序施工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混凝土浇灌时,搅拌车在卸料前,要求高速运转一分钟,确保进入料斗的混凝土质量均匀。混凝土浇筑要求合理分段分层且连续进行。
(5).尽量降低混凝土受约束作用,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表面进行压光处理。
(6).为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严格控制混凝土拆模时间,加强混凝土养护措施。具体拆模时间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情况而定,模板拆除时间选择在每日气温较低的时段。
高温气候下,混凝土在施工中易造成较大坍落度损失、初凝时间缩短,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在夏季高温气候条件下采取以下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加强施工组织措施:在施工现场和拌和站之间配备无线通讯联络和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反应快速、判断迅速、调度准确。
(2).选择合理的浇筑时间,建立专门网络气象站,可以了解每天、周、旬的气象资料,混凝土施工避开每日高温时段,选在日气温较低时段浇筑。
(3).施工中对砂石料用遮阳棚覆盖。设置防晒网维护,高温时间避免阳光直射引起温度梯度过大造成混凝土开裂。
(4).混凝土灌注宜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现场对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监控降低入模温度。降低入模温度是控制峰值的最有效措施。
(5).成立专门小组负责浇筑中及浇筑后混凝土温度的采集、分析、处理,根据分析结果,总结温度控制经验,以便指导下一步施工。
(6).对刚浇筑完的混凝土体覆盖保湿养护,避免高温造成混凝土体表面水分的急剧蒸发。
2.2特殊环境下的养护原则
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高温大风等环境常引起水分的蒸发损失,从而推迟水泥的水化,且昼夜较大的温度梯度,均会直接影响表面的混凝土。因此特殊环境下的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1、高温缺水大风的特殊环境下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明确混凝土的养护原则: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顶面立即用土工布遮盖,混凝土初凝后用土工布覆盖和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2).混凝土养护期间,养护水与混凝土表面温差不得大于15℃。
(3).在暴晒、气温骤降等温度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以免混凝土表面产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4).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应采取保温保湿措施。
2、混凝土专项养护方案“两布一膜”法的运用
混凝土拆模后可采用“两布一膜”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即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包裹一层浸湿的土工布起到湿润作用,再紧密缠绕一层塑料布,塑料布要确保缠绕紧密绑扎牢固,以保证能起到防风保湿及密贴的作用。最外一层包裹帆布、土工布或者草帘的保温材料,用铁丝、绳子或胶带进行捆绑,起到防风保温调节混凝土表面温度梯度的作用。
实践证明,“两布一膜”养护方案适用范围广,一次到位,后续无需安排专人养护,在干旱缺水,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显得尤其经济省工。
3.结束语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特殊自然环境下,失水收缩及温度应力差是混凝土产生裂纹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对如何有效控制特殊环境下混凝土的质量总结以下几点:
1.根据有关技术规定设计优化配合比。选择合理的水泥标号,采取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加混合材料或减水剂等技术措施,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2.制定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办法贯彻落实,把好施工过程关,从搅拌、运输、振捣、养护四个环节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考虑因素
1. 1 裂缝控制影响因素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裂缝控制与边界条件、环境条件、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过程控制和养护等因素密切相关,有效控制各方面因素,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关键。
1.2配合比设计考虑因素
在采用中、低水化热水泥的基础上,通过掺加粉煤灰、矿渣粉均可大幅减少水泥用量,从而对裂缝控制起到良好作用。在没有条件掺加矿渣粉的地区,混凝土配合比通常采用单掺配制技术,水泥用量往往较高,混凝土温升往往较大,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具备了掺加粉煤灰和矿渣粉的双掺技术条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升已显著减小。所以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双掺技术减小水泥用量,是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最有效途径。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减水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外加剂的选择对混凝土的裂缝控制以及耐久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1. 3裂缝控制环境因素
入模温度控制对于混凝土裂缝控制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入模温度是温升基础,入模温度越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就越低,入模温度越高,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就越高,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该从搅拌站开始,降低原材料的温度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高温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通过控制原材料的温度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外一般对入模温度控制较为严格,有的工程为了减少混凝土入模温度采用了用冰水拌制混凝土的方法,但在国内一般都不具备采用冰水拌制混凝土的条件,所以采用较常规的减少原材料温度的方法就成为减少混凝土入模温度的主要措施。对于入模温度的控制应该灵活掌握,对混凝土最大温升相对较低的工程,其入模温度可以相对高一些,小幅突破 30℃ 也不会有问题,但对于混凝土最大温升相对较高的工程,其混凝土入模温度就应该控制得严一点。
二、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
2. 1 裂缝控制基本方法
通过配合比的合理设计减少混凝土收缩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主要技术方法。减少混凝土收缩的技术措施包括混凝土组成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浇筑方法以及养护条件等。近年来高性能减水剂发展迅速,其中,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的发展,不但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水泥用量,还可以大幅减少混凝土收缩,这一新技术的采用已经成为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发展方向,成为工程实践中裂缝控制的有效技术途径。
2. 2 减少收缩是否要加微膨胀剂
目前国内绝大数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没有采用掺加微膨胀剂的解决方法,只有小部分工程掺加,从大量未掺加微膨胀剂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来看,裂缝控制良好,证明了不掺加微膨胀剂可以达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目的。通过实践证明,采用新一代的聚羧酸类外加剂配制的混凝土,在强度等级相同的条件下,其混凝土收缩量将会比采用奈系类外 加 剂 配 制 的 混 凝 土 大 大 减 少,可 以 满 足GB50010—2010 提出的采用低收缩混凝土材料的要求。此技术的施工操作相对简单,是解决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问题的方向,对于基础以外的其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也同样适用。
2. 3 裂缝控制温控信息化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采用测温是最主要的裂缝控制手段,是进行温控信息化施工的关键。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中,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的布置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工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施工规范通过对大量的工程实践进行系统的总结,形成了关于测温点设置的相关条文。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主要是对相应点位的温差进行控制,相应点位的温度通过测温方法获得。
三、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养护过程的温度控制
3. 1 温度控制规定
施工规范规定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养护过程中的 温 度 控 制 指 标,做 了 入 模 温 度 不 宜 大 于30℃ ,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 50℃ ,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 0℃ /d 的规定,从以往大量的工程实践测温数据来看,这些控制指标是相对偏于安全的。在温差控制方面,施工规范规定了覆盖养护或带模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 40 ~ 100mm 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差值不应大于 25℃ ; 结束覆盖养护或拆模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 40 ~100mm 位置处的 温度 与 环 境 温 度 差 值 不 应 大 于25℃ ; 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 25℃ 。
3. 2 混凝土温差计算分析方法
温差控制是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关键,温差控制主要通过混凝土表面保温覆盖养护或通过带模养护过程进行。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是指保温覆盖层与混凝土交界面或模板内侧表面与混凝土浇筑体之间测得的温度,表面温度在有覆盖养护层或模板未拆除时用于温差计算,环境温度在拆除覆盖养护层或模板时用于温差计算。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说,温差计算有 3 种类型: ①覆盖保温养护或带模保温养护的情况下混凝土浇筑体周边表面以内 40 ~ 100mm 位置测温点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的差值计算; ②拆除覆盖保温层或模板的情况下混凝土浇筑体周边表面以内 40 ~ 100mm 位置测温点与环境温度的差值计算; ③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测温点的差值计算。同时应该控制降温速率,降温速率可由现场同一测温点通过每次测温数据经差值计算获得。
3. 3大体积混凝土抹面处理要求
在混凝土覆盖养护开始之前,为避免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在初凝、终凝前进行抹面处理是非常关键的,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更易产生表面收缩裂缝,所以抹面次数应该在常规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从大量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案例来看,表面收缩裂缝还是较为普遍的,虽然这些表面收缩裂缝并不会影响工程质量,但还是应该采取措施控制。
3. 4表面覆盖养护要求
在混凝土抹面处理以后应该及时覆盖保温层进行养护,混凝土终凝后至养护开始的时间间隔应尽可能缩短。对于较为干燥的天气,为了使覆盖保温层的塑料薄膜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具有充足的水分,可以在塑料薄膜覆盖以前采用适宜温度的水对覆盖面进行喷雾处理。大体积混凝土在覆盖保温养护阶段,也可以对最下一层塑料薄膜下的水分进行检查,在缺失水分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适宜温度的水对覆盖面进行喷雾处理。
3. 5温差控制技术措施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说,裂缝控制的关键是相应点位的温差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 4d内,由于混凝土的强度较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难以抵抗过大温差导致的裂缝,所以覆盖保温养护或带模保温养护的前期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 40 ~100mm 位置测温点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的差值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覆盖保温层的厚度以及模板外侧是否要加挂保温覆盖层就是根据 25℃ 温差来确定的。
在大体积混凝土覆盖养护或带模保温养护的后期,由于混凝土内部温升较高,混凝土强度发展较快,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养护 7d 后强度可达设计强度等级的 70% ~ 80% ,有的甚至更高,此时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大大提高,抵御裂缝开展的能力大大加强。按常规观点,在混凝土抗裂性能大大提高的前提下,混凝土 25℃ 温差控制在此时可适当放宽,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数据作为温差放宽限制的依据,施工规范 25℃ 温差控制值在养护后期并未根据龄期发展做相应的增加,这可作为今后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限值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四、结 语
2裂缝处理的主要措施
在现阶段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已成为众矢之的,也已成为最受施工技术人员关注的工程问题。就目前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裂缝情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变化无常,因此,我们需要结合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安全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为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规范提供保障。土木工程作为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导致施工整体质量下降。2.1水泥品种的选择及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水泥品种的选择,要综合当地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还要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等因素。水泥的主要成分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四种矿物的水化特性各不相同,对水泥的强度、凝结硬化速度及水化放热所表现的特性也各不相同,然而水泥释放的温度大小及速度有其四种主要矿物成分决定。如铝酸三钙在水泥矿物中的发热速率最快,其发热量也最大,凝结硬化速度也最快;其他成分也各有其独特的性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并选择合适的用量,如果能正确选择水泥的品种和用量,就能有效的预防混凝土的裂缝。2.2控制好温度温度无论在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养护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有效的控制好各个阶段的温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混凝土的裂缝。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剂;并且在混凝土入模时,应降低温度,控制好混凝土内外温差,必要时应埋设冷却水管,通过水循环将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带出,进行人工导热。2.3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参入的用以改善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材料。它能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改善,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有效避免混凝土的干缩和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2.4混凝土的养护水泥在水化作用下导致混凝土的凝结硬化,而水泥的水化作用只有在温度和湿度都适宜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而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就是在一个具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理想环境中,使混凝土凝结硬化,并逐步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过程。混凝土的养护方式主要有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两种形式,可根据其所处的环境选择适当的养护方式。混凝土养护的重点是避免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散失,而且养护工作还能补充混凝土早期水化所需的水分,能更好的预防混凝土的裂缝。混凝土的路面、桥面的施工,一直以来都受到塑性收缩困扰,由于其之前的混凝土泌水量较大,一般情况下为避免塑性裂缝,应在二次收浆后进行养护。2.5规范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建筑施工时,对其施工技术人员的选择要慎重,必须选择施工经验丰富,施工技术水平高的工作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运输、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过程。监理方要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对于一些施工不规范的行为要严格制止,积极规范施工,努力提高施工质量,以便更好的预防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