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6: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师阅读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语文老师天天在和阅读打交道。备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阅读的成果化。如今上网查找资料如此便捷,给教师备课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也有负面的影响,如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少了,在阅读文本之前,经常看他人的言说,重复他人(教材编撰者、教参)的阅读,久而久之,淡忘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丧失了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丧失了自我的话语权。然而有的老师课越讲越熟,有如探囊取物,洋洋洒洒。有外行人甚至以出口成章,口若悬河作为标准评价语文老师的高下。孰不知这里更多的是录音和复读而已。而这时有同仁就开始“审美疲劳”了——对职业深感倦怠乏味,对整天录音机和传声筒样的生活无可奈何。当然因素有许多,然而其中“机械劳动”使人真正“机器化”,使人异化一点应引起我们高度注意。《摩登时代》曾让人欲哭无泪,足以警醒我们自己。当然我们不是机器的奴隶,这里的“机械劳动”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自觉地欣欣然地大喜过望地,或是不自觉地天经地义地无可奈何地——翻翻看看查查抄抄记记背背说说……开始可能有点新鲜感,但日复一日,谁不会渐生厌倦之感呢?
因此不可否认也无需护短遮丑,阅读教学中的复制粘贴已使语文教师越来越丧失主体性,从而消蚀了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泯灭了他们的热情,使自己这棵本可以餐风饮露友云子鸟的大树灌木化草本化,使教师群体这片本可以绿化大地保护生态的森林也变得丛丛针棘,蕊寒香冷。同时还无疑在有意无意中碱化沙化了用以蕴育学生创造性的教学沃土,使创造性之嫩芽不能破土而出或缺土少肥而营养不良甚至夭折。
这也许不是危言耸听。
改变这种现状,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主体意识,时时刻刻不忘创新。就阅读来说,创新似不及写作或是教法的改变来得自然和直接,但也并非痴人说梦,遥不可及,并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这时“陌生感”就排上用场了。
“陌生感”就是指教师对文本必须保持新鲜感,尤其是对熟悉的文章而言。我们如果不把前人的、他人的、甚至是自己以往的对文本的种种解读“搁置”起来,没有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的陌生和新鲜,怎可能会不断有新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呢?当然对于教材中不断输入的“新鲜血液”,我们不难做到这一点。对于熟悉的课文就难些,因为多次的阅读反而使我们感觉迟钝,也会使我们一次次滑入印象和定式的美丽圈套,使我们故步自封,有时甚至不敢越雷池一步了。而一个语文老师会不断面对这样的考验。如果懒惰了,苟且了,低头了,你将逐渐深陷在这泥沼中不能自拔。面对这种状况,请你清空以前阅读的他人的评论及自己以前的阅读体会,静下心来调动你的想象力、你的感知力、你的判断力和你的欣赏力,再来细细品味原文,最好把那本你写满各种评论文字的教材或笔记本束之高阁,把熟悉的课文变成陌生的——尽量如第一次阅读一样地。把熟悉的文章读陌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推云拨雾见红日,甚至发现一个崭新的连你自己都惊讶的不同世界。
教师阅读文本时保持“陌生感”,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是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文本是召唤性的空筐结构,作品的意义生成,有待于读者通过阅读活动现实化、具体化。文本的空白和未定点,有待于读者以开放的动态建构去完成①。
为此,首先要求我们要善于读出时代精神。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的观察都以当代为坐标。而一切文本都具有历史性和互文性,文学史就是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声名萧索,隐逸数百年之后直到唐宋才被奉为“隐逸诗人之宗”。杜甫死前一年曾哀叹:“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直到宋代,人们才尊崇杜诗,确认他为与李白并驾齐驱的“诗圣”。法国的司汤达、奥地利的卡夫卡也都是生前落寞,身后才被发现和推重。这种现象说明优秀作品是意蕴丰富的,往往是超时代的,是历久弥新的。王冶秋读《阿Q正传》读到第十三遍才“觉得它是一面镜子”,第十四遍才悟出“也许是警报器”,就是一个以陌生感为武器开掘出作品多义、深义和真义的显例。在如今市场经济时代,世人重新发现了《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的商战价值,近来对《红楼梦》的解读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都说明我们可以从经典作品中读出新意。莫泊桑《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是资产阶级虚荣心的受害者,还是听任摆布的宿命论者,抑或是通过诚实劳动找到自我的普通又可爱的女性?《雷雨》中的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关系怎“虚伪”一个词了得?《药》的主题,是表现亲子之爱和革命者的悲哀,还是批判的不彻底性,是表现群众的愚昧后,暴露国民性的弱点,还是歌颂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这些都具有相当宽阔的阅读空间可供读者思考。
其次,教师必须读出个人体验。不同的人对同一个文本,具体体验当然是不同的;就是同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知识的拓展,甚至是环境的不同,对同一个文本的理解也会加深或有所不同。面对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毕淑敏8岁时天真幼稚读出的是感动和焦急,18岁情窦初开读出了爱情,28岁身为人母后关切其母亲和祖母,38岁当了作家则注意探讨其写作技巧,48岁又悟出鱼主人公依靠自己寻找灵魂的伟大精神……这恰好说明即使有多年教学经历的语文教师,也完全可以从熟悉的文本中读出新意,读出个性,读出自我,并以自己创造性的解散读去启发、引导学生,为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作出示范。
如读《孔乙已》,过去总引用“孔乙已是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说明他放不下知识分子的臭架子,死要脸皮活爱罪,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典型;然而我们“亲切”入文,看他请孩子们吃茴香豆的情境,向小伙计传授“茴”字几种写法的情境,特别是乘着酒兴向孩子们洋洋自得地说“多乎哉,不多也”的情境……然后跳出文本,放开思绪:孔乙已不是不脱长衫,而是既没有从事“短衫”的工作,也根本没有“短衫”;他站着喝酒,决不是不屑于与普通酒客为伍,而是普通酒客不容纳他,只是尽情地奚落、嘲笑他;他唯一的“朋友”,只有酒和孩子们;至于他被指责为“偷书”时为辩解而说的“偷”为“窃”,是“读书人的事”,也决不是受到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而是被侮辱被损害后的无力的自我辩护罢了。
又如在高一第二册第四单元《咬文嚼字》中,有这样的句子:“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划线部分不规范,应把“有”去掉。又如:“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划线部分搭配不当,应把“在”改为“从”;另外“改得”应为“改的”,是指上文中经过修改的《史记》的片断文字,所以才有下文“不如原文”的说法。这虽然是微瑕,然而还是“咬”“嚼”一番更合乎作者和编者的本意。
其实对老师来说,“陌生感”体验还应该贯穿在与编者的对话中。尤其是要善于因地制宜,因文设题,不必唯课后习题是用,唯教参意见是听。
例如《祝福》,情节上还可以挖掘“初到鲁镇”一节。在这里祥林嫂婆婆抢走了她,行动设计颇为周密,颇为合理,足见她“应酬很从容,说话也能干”,也能见到卫婆子的不讲职业道德,见钱眼开。而学生极少能讲出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因为这里的叙述远较全文的倒叙来得要复杂得多。比如说按着课文的情节,先是堂伯巡察,接着婆婆要工钱,最后是卫婆子赔罪。但据全文推测,尤其是本节最后鲁四老爷对卫婆子的不满——“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再联系前文,豁然开朗:显然是卫婆子收了祥林嫂婆婆的好处而与之密谋,这才应该是事件的开端。
再看本文在人物描写上的呼应,真可谓天衣无缝。如婆婆跟鲁家说是“开春事务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够了”,如此堂皇,不能拒绝。而下一节中卫婆子给鲁家拜年时跟四婶说“她婆婆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家墺的贺老六的”,就充分揭穿了她的所谓“应酬很从容,说话也能干”——极其自私自利。还有一个就是她拿到了祥林嫂的全部工钱后“取了衣服,道过谢,出去了”,她不是要带祥林嫂走吗?而此时祥林嫂淘米未归,婆婆应等才是啊,为何取了衣服出去,这不显然是不想等了吗?当然是的——祥林嫂早已被抓上船了,她不过是来要工钱的啊。又如第二节开头写卫婆子说到祥林嫂婆婆把她卖入深山,四婶听到后惊奇地说“这样的婆婆”时,卫婆子说“你真是大户人家的话”。这显然是个病句,应为“这真是大户人家的话”,是卫老婆子水平所限吗?从其他句子看似无理,其实上文早就说了“新正将尽,卫老婆子来拜年了,已经喝得醉醺醺的”!
《再别康桥》一诗比较平易,学生不易深入下去。教参中编者说:“本来云彩是不能带的”,但作者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通过拟人,使诗味陡增。我在这里开进一层。我这样启发学生说:既是不带走,那么就是说带不带走全凭诗人的喜好了。古今中外多少人为怀念故乡而撷取它的一把黄土,一片绿叶;为惦念情人而身藏对方的一件饰品,一缕青丝——那么这里诗人表达对康桥之依恋,为何不说“我踮一踮脚,带走(摘下)一片云彩”?这样一问,学生就会找到“悄悄”“轻轻”这些词,从特定的环境、气氛和独特心理等角度,真正深刻理解诗人的说法了。
又如学习闻一多的《死水》诗,撇开教材的设计,我着重拓展“反讽”手法,引《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老父亲在临刑前与日本鬼子的对话,讲什么是反语,并来和“反讽”区分。最后我要求学生从“死水”展开联想,写一首诗,最好押韵。我还帮学生开拓思路如下:如垃圾随处可见的脏乱的菜市场、拆得残垣断壁的工地等环境;随地吐痰、信笔涂鸦等行为;欺骗、贪婪等思想;懒惰、怯懦等性格……有的同学竟然仿写出了这样的作品
——《天堂》:(1)这里坐落着一个破旧的仓库/那空洞的大门人们从不踏入/这里却是老鼠和蚊蝇的天堂/它们在这里快乐地进进出出(2)好心的人们向这里投入食物/碧似翡翠的苍蝇嗡嗡地飞出/穿着天鹅绒的老鼠叫着感谢/蚊子也拥抱似的向人们猛扑(3)由于好心的人们精心地照顾/苍蝇身上绿色桃晕渐渐泛出/老鼠的天鹅绒日益富于光彩/连胆小的蚊子也欢快地歌舞(4)这是一座被人们遗弃的仓库/这附近的人们从不踏入半步/这里却是老鼠和蚊蝇的天堂/它们在这里快乐地进进出出
只要教师阅读时尽量把所谓的轻车熟路化为似曾相识,把自己熟知的解读暂时“搁置”起来,在阅读上多多制造“陌生感”,就会较少因简单重复而带来的烦躁疲乏等负面效应,会使文章日读日新,课常讲常新,每每可以收到“有朋自远方来”的不小的惊喜。
语文教师的阅读,必须是一个保持陌生感,从而不断创造的过程。其实,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正是坚持这样做的。于漪老师从教数十载,对传统课文可谓驾轻就熟,但每次教学,都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学生的思想状况重新备课,力求做到不重复自己,常教常新。她曾经这样说,“教学上如热衷于走熟路,以不变应万变,那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贪图轻车熟路,无视学生实际,其结果往往是徒劳而无功”,“因此最熟的教材也要当新教材教,和第一遍教时同样花功夫”。于老师还有篇文章,题目就叫《要敢于向轻车熟路告别》,文中谈到她从外文教学、理科教学受到启发用以改革语文教学,还借鉴绘画技法和戏剧表演程式来提高语文教学艺术。对熟悉的课文作陌生化处理,是优秀教师的成功之道。老一代教育工作者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当然,在保持陌生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要高度警惕把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变成任意解读,变成任何理解都有道理的倾向。因为阅读教学中的经典文章,大多是人类思想的精华部分,对它们的阅读学习,很多时候就是经受心灵的净化②。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舒婷如是赞美她心中的爱情观。我觉得一生离不开阅读的语文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主体性,与文本作者、教材编者、教参作者等平等交流,才能常教常新,永褒教学的青春。
一、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个人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阅读产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兴趣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力求认识倾向,带有情感的色彩,促使人们顽强地追求、探索、愉快而积极地学习。如果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将会产生源源不断阅读的动力,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对知识主动学习的姿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设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情景,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导探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使他们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
二、重视情感因素,增强阅读教学效果
情感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因素之一。每篇课文,特别是那些情文并茂的好文章,都饱含着作者真挚浓烈的感情。论文格式,阅读教学。论文格式,阅读教学。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文章感情的传导者。在教学中既让学生有所知,又要让学生有所感,才能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实现语文育人的目标。
三、品读感悟,高效阅读:
读:初读文章,整体感知。“读”依据对文本的理解层次分为初读、精读和提高性阅读。初读就是走近文本,倾听文本,领会意思,整体感知。指导学生按不同文体的阅读要领进行阅读,抓住关键词句和语段整体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品:精细阅读,局部揣摩。“品”是在对文章的精细阅读中进行局部揣摩,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文本情感历程与自己生活体验的碰撞。指导学生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抓住文章的精彩片段和动人之处,揣摩词句的表现力,从而更 的理解文章的内在美质。
悟:提高性阅读,鉴赏文章特色。“悟”发生在提高性阅读时,使学生站在一定高度审视文本的美点与亮点,积累写作技巧,提高思想觉悟。纵观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读书犹如品茗,只读不“品”无法进入境界;只“读”不“悟”难于提升觉悟,于事亦无补。指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目的着眼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揣摩文章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亮点、美点,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
四、掌握阅读方法
首先选择阅读材料,阅读面要广泛,学生的个性、情趣差别都很大,应该鼓励他们自选有益的课外读物。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教学参考书、文学名著、科普性知识读物等,在学生阅读书籍的源头把好关,学生慢慢就会养成在阅读中“雅俗共赏”,真正“博览群书”的习惯。
其次,教学生学会用圈点批注法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和作批注的习惯。“圈点勾画”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用好圈点批注这一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理解。
再次,教会学生学会用精读、略读、朗读、默读、速读等阅读方法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根据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以及阅读的目的,应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五、倡导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的方法
1.三点互击
“三点”指重点难点疑点。因为“三点”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文化信息,可供发挥的余地甚广,由此可自由驰骋,上下古今,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个性飞扬。
①突击重点。对文本的重点出重拳,用重力,聚众智。如《荷塘月色》“语言技巧”是学习重点。其技巧究竟“巧”在何处?一是比喻,二是通感,三是叠词。如写月光下荷花的姿态,不同文化素养的学生就可能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又会有大致相同的审美趣味。
②直击难点。难点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难,阅读中更易见出个性。“阅读,就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对课文难点的解读,宜采取“见仁见智”的辨析,允许学生课堂上“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抒发胸臆,评头论足,激情共鸣。
③撞击疑点。造成可疑之点的因素很多,或是文本本身的隐晦艰涩,或是传统解说的已成定论,或是专家学者的个人识见。直面文本,在疑点处生疑,“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尚可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如《杜鹃枝上杜鹃啼》,有人就抛出这样一个观点:文题给人的是惆怅之感呢,还是欣喜之感?所给答案为后者。
2.三方互动。课堂阅读环境较为特殊
①生生互动。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流动的、鲜活的、生机的课堂,才是生生互动的课堂。两人各自交换一个苹果,结果每个人手上还是一个苹果,两人各自交换一种思想,结果一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个性化阅读结论的开放交流交换,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可充实弥补完善优化自我结论,提升思考质量。
②生师互动。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个性化阅读教学,师生都是探究者,都面对着新问题,对文本都能在已有的知识积淀之上,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自我的新理解,这也就决定了要相互探讨,相互启迪,而最终达成相互提高。
③时空互动。即文本、文本作者和阅读主体的相互交流。文本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思想、趣味和意境,只有作者本人才清楚,读者面对文本所存在的时空差异,从而导致代代读书人对原作作出各自不同的阐释。于是,趣味和魅力也就产生了,读者凭着自我生存环境和所处的时代社会特征,审美趣味,直觉经验,追寻作品的原初意义,寻找契合点,默默进行着思想交流和情感共振,这一互动过程,其乐无穷。
3.三法互融。个性化思维,积累是帆,方法是舵。
二、让学生可持续学习必须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我们这个时代提倡全民创业、全民创新。全民创新要求人才具备可持续学习的习惯、意志和能力。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决定国家的发展程度,因此关注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深远。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从培养其可持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中来。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习惯和能力,功在当下,利在未来。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要让学生去逐步感知广阔的文学世界;在平时则必须注意渗透,让学生广泛涉猎文学作品,在接触中产生自己的感悟。当学生接触过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后,他们会初步意识到教材文本仅是文学世界的沧海一粟,教材文本以外的文学世界更为精彩。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也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教材文本上,而要同步重视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要求。譬如让学生按照词牌名阅读各类词作,他们会发现相同词牌的词,因出自不同的作家,写作背景不同,词的意境就完全不一样,学生也因此产生了更为浓厚的阅读兴趣。又如词人因生活环境、年龄、经历发生变化,不同时期所写的词也会有所差别。李清照前后期的词作就变化明显,她早期生活优裕、幸福,词作多写其悠闲生活,格调明快;后半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学生阅读的视界越大,就越能感知文学世界的丰富,越能对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从而养成可持续学习的习惯。
1)民主性。个性化阅读教学是真正民主化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民主性是其前提和保障。在教学中,师生是一种民主型的互尊互爱的关系,平等对话交流的关系。
2)主体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趣盎然地去读,在自主阅读中学会阅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其所获就越多。
3)创造性。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随着阅读内容的某一刺激,阅读主体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一个相应的阅读心理图式,以作为阅读主体的准备状态。教师不能只有一个答案、一条思路,更不能靠一本教参包打天下,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思维应当是流动跳跃的。
4)批判性。学生要想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有独到的体验,必须首先学会批判地接受、学习课文。一切创造都来源于怀疑,怀疑精神就是一种批判意识。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经常性的树立一些靶子,让学生提出质疑,展开讨论,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2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2.1阅读教学改革的需要
个性化阅读具有探究性和体验性,所以实施个性化阅读,会改变以往阅读教学中重理性轻感性、重内容理解、轻情感熏陶,它强调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的表达、学习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培养创造性地阅读、理解的能力。它会使每个学生在读中积极思维,获得个人感受,教师会鼓励学生交流个人的感受,不断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2.2帮助教师娴熟运用教学手段
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文时,播放一曲古筝《寒鸦戏水》,其凄婉的旋律能将学生带进游子愁苦孤独的心里去。教学平台的合理使用,可以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娴熟地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也是教师教学个性化形成的一个标志。
2.3有利于师生良性互动
有个性,有艺术,才能走出传统的、单一化的标准模式,形成师生语言的良性互动。语文教学个性化鼓励学生有个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生活,让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走进学生的习作中去,那么,学生的作文才会有蓬勃的生机。
2.4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个性化阅读教学确保学生在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心态下进行阅读。它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学生的灵性、个性归还于他们,“心灵的无所羁绊”确保阅读中个性见解层出不穷。
3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3.1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准备
首先,要想培养学生的个性,必须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教师给予他们自由发表自己见解的时机,而不担心被嘲笑,各种解读都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其次,广博的知识准备。如语文基础知识(即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基本词汇、语法、篇章知识等),与读物相关的背景知识(即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发展、创作道路、主要作品及其影响等)。最后,丰富的生活经验准备。生活经验越丰富,对话也就显得越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化阅读即读者生活经验的兑现:读者若需提取文本的意义,必须有所支付。
3.2教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准备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新课标第一次明确界定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创设、保护、发展这个‘平等对话’环境的责任人”,教师要胜任这一新角色。其次,教师要改变教法,与学生“一起上课”。大力倡导教师用自己的思维,读出文本中真实的内涵,从而指引着他们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并保证这种教学的顺利实施。最后,正视自我,不忌出错。教师应当以开放的胸襟,迎八面来风,以海纳百川的襟怀迎接挑战,不断地更新自己,充实自己。
3.3灵活处理教材,选取活动的最佳时机
一、引言
阅读是个认知过程,语篇的意义不仅需要从句子中发现,还需要从读者的背景知识中导出。【1】背景知识也叫图式。图示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进行推理和加速理解过程。对背景知识的另一种解释是情景框。说不同语言的人的情景框有些相同,有些不同。语言知识和情景框或背景知识都存在于人们的长时记忆中。阅读第二语言写成的语篇时,如果读者头脑里情景框与语篇中情景框不一致时,即使他的语言知识没有问题,阅读理解也会遇到困难。阅读理解不仅是语言问题,教学生阅读的时候,不能只教语言,还要教学生背景知识和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根据这一理论,阅读理解首先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当足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以后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就可以说产生了理解。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图示”(schema),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Rumelhart)建立并发展了图式理论。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来决定,即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摘要传递的意义,达到读者与作者相互交流的目的。否则,阅读理解就失败。笔者将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实效性作以下探索。
二、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建立语言图式
语言学家Goodman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是一个选择的过程”。【3】在这个心理语言学的过程中,读者根据语言符号不断地进行猜测,随时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分类、归纳、预测,并不断地进行判断,然后检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也就是说,读者根据自己的体验和需要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而影响这种交流的常常是词汇障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遇到语篇中的词汇障碍而频频查验词典,一则影响阅读速度,二则中短信息及逻辑思维的连续性,必然会严重影响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例如词根log(言、说)可与不同的前缀或后缀组合产生出几十个不同的词来,如:dialogue, eulogy, prologue,monlogue, antilogy......。如果学生熟悉这些英语单词的前缀: dia-相对 ,eu-美好, pro-前, mono-单独, anti-相反,经过分析, 即猜出它们分别为:“对话”,“赞颂”, “序言”, “独白”, “自相矛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词汇分析技能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常用的构词法,牢记常见词汇,扩展词缀范围。久而久之,学生即可运用词汇的部分线索判断词义,克服词汇障碍。此外,还帮助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各类辞典, 推断、预测、猜测词义练习, 掠读及略读技能的综合运用。词汇和语法的导入也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起促进作用, 如熟词新义, 固定短语, 表达方式以及种类繁多的俗语、俚语、术语、委婉语, 俏皮语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都会增加阅读理解的难度, 适当的导入会使学生举一反三, 大大提高阅读效率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2)建立内容图式
阅读过程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过程。世界上不同社会不同人种,对于自然环境、气候、宗教、服饰、饮食等等,自然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和自己独特的观点,这些认识和观点既有差异性、也有共同性。帮助学生意识到这些民族间的差异性,可以更透彻更准确地理解原文。此外,文化禁忌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阅读中值得注意,例如,大多数西方人都非常注意保护个人的“privacy”。 阅读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白不能以母语文化的习惯来衡量西方人的社会习俗,应见怪不怪,理解原文的真正意义及文化内涵。高中英语阅读材料涉及科普、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生活等许多领域,内容涵盖日常生活、人物、社会、文化、史地、科技、政治、环保、经济等诸多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范围极广。这些文化知识,学生十分缺乏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是学生提高阅读水平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应增加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教学中应根据每课课文的体裁、内容、难易度、对背景熟悉程度的不同,不断变换讲授方法,将背景知识传授巧妙地融合于课文讲解中。例如:在The Birth of A Festival一文中,让学生知道Kwanzaa(宽扎文化节)的起源及其庆祝方式,并了解了theSeven Principles of Kwanzaa,即人们对新世纪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此外,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英文报刊杂志也是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可有组织地订阅“英语沙龙”,“二十一世纪报”等一些语言浅近的英文报刊,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样,通过不断的积累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头脑中储存的图式就会越来越丰富,阅读时就会激活相关图式,加深对所读材料的理解。
(3)建立形式图式,
语言学家Harris 指出“语言并不存在于一连串的单词或句子之中,而存在于联系着的语篇中。”阅读的根本目的是领会语篇的整体意义,获取所需信息,与读者进行交流。指导学生熟悉各类文章篇章结构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语篇的逻辑结构、谋篇布局和关键词要特别讲解,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文章的思想连贯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理解这篇文章的意思。因此,教师应从语篇的角度去向学生介绍和讲解各种文章结构及其特点,训练学生运用标题,语篇标记和关键句去识别文章结构,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文体的写作特征及修辞手段,通过分析修辞语言让学生了解文章体裁结构,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提高了阅读效果。通常,一份高考英语试题的阅读部分通常会包括人物经历或事件描述类的记叙文、介绍社会现象或现代高科技类的说明文、提供各种信息的应用文、话题谈论类的议论文等。教师应加强这几种文章体裁的阅读指导。学生熟读这些文章后,就能应付试卷中出现的各种题材的文章,而不至于感到陌生,增强他们在考试中的信心,使他们在应试中发挥出最高水平。
三、结束语
德国教育学家芭斯多惠曾经说过: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去学习。”将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思维,特别是概括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贯彻与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作为重要的阅读理论之一,图式理论无疑对英语阅读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激活有关图示,帮助他们把已有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字信息联系起来,培养他们在阅读中运用图示的能力,使学生从以往那种被动的、单纯接受信息的阅读过程变成一种主动的、积极与作者交流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程东元.外语教学技术[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32-33.
[2]Rumelhart, D. E.. Schemata: the building blocksof cognition,In Rand J. S., B. C. Bruce & W. E. Brewer (Eds.), Theoretical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M],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0.
[3]Goodman, K. S.. Reading: A Psychological Guessing Game[J],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1967,6:126-135.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抱住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从字词到段意到中心的肢解式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现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学中重复机械性的、强行填鸭式的现象随堂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型的、虚假的演戏愈演愈烈。二是对语文课改理解出现偏差。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接受了比较前沿的阅读教学信息,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指导不够到位,不乏有流于形式的现象,看着热闹,却没有实效。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二、高中语文走有效阅读教学的必然性
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状,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师需要在课题研究中提升理论和实践能力;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更需要有更为快捷有效地有效阅读方法指导。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高中语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课标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分解为几个方面的能力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分类更具语文学科的规范性,要求也更具体,指向也更明确。这给我们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切入点和新的实践操作平台。更重要的是,这些能力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阅读。阅读是贯穿提升语文素养整个过程的活动。而当下高耗低效的阅读教学显然与新课标的要求存在着明显的脱节。因此,寻找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是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必然的选择。
三、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含义
“阅读教学策略”是指运用语文教学的一定手段,遵循阅读的一定规律,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要求意识,掌握和运用恰当的策略来完成阅读任务,从而形成监控策略运用的能力。如果说,阅读兴趣关注的是“想不想读”的问题、阅读方法关注的是“怎样读”的问题,那么,阅读策略关注的就是“为达到阅读目的、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问题。它的理想状态是:学生拿到读物,能够自觉确定阅读目标、灵活调用阅读方法、有效监控维持阅读过程、最后能够对阅读效果作出客观评价;最终养成自觉运用策略进行有效阅读的习惯。“有效阅读教学策略”重点在于有效性的教学阅读策略研究。这个有效性,绝不同于阅读的功利性,这个有效性不仅是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还是阅读审美,以及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延伸。
四、我校“五步阅读法”具体内容
第一步:初读,了解相关资料。包括作者、背景、注释、文体等。以知识识记、积累为重点,有社会、历史知识、文体知识 。
第二步:通读,梳理文章思路。内容方面,涉及对象(人物主次及关系)、 事件、 特征(对象的性格或品质)、主旨(对象特征所体现的普遍意义或作者写作的意图)。能力要求:准确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事件的概述能力(人物+行为+结果);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由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逻辑思维能力。形式方面,涉及段落、层次及关系。知识要求:懂得关键词、中心句;了解层次结构的几种关系(总分、并列、连贯、对照)。能力要求:准确把握关键词、中心句的能力;概括语意的能力;分析层次结构关系的能力。
第三步:解读,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或作用。有表层义、语境义及作用分析。知识要求:词语积累,语法知识。能力要求:能分析词语或句子对文章主旨、对象、特征、结构、表达效果等的作用。
第四步:赏读,鉴赏评价文章的内容与艺术手法。知识要求,识记常见写作手法的定义及其作用。能力要求,能判断文章内容的积极或消极意义,能指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其效果。
第五步:悟读,由文章生发见解和感想。包括感受、见解、模仿与创造。知识要求:社会与生活积累,阅读积累。能力要求:联想能力,创造能力,迁移能力,表达能力。
五步阅读法,清晰地呈现了阅读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流程,知识点和阅读的能力点分解到各个步骤,一目了然,阅读任务的指向性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五、教师在“五步阅读法”课堂的作用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体验更有效,能力提升也更明显。整个阅读过程是学生的过程,根据五步阅读的不同层次,教师参与的程度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初读,立足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搜索、整理和识记。通读主要给方法,然后放手学生去操练。解读、赏读,教师不仅要给方法,还需要有指导与点拨。悟读,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可以给以点评。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如同学开车一样,教师是教练,可以给方法,给方向,但不能越俎代庖。不亲自开车,永远学不会开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审美的熏陶是心灵感受、体悟的内在过程,教师更无法替代。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河南教育出版社,2004.
小练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经过长时间的练笔,学生的语言材料得到积累,学生会逐渐发现平时难以下笔的作文有内容可写了,而且平时积累的语言也得到了运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小练笔融于阅读教学之中,与课文内容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是一种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操作方便、效果良好的练笔形式。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把握好小练笔的时机、内容和难易程度,丰富写作教学的形式,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效率,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1 阅读教学在“小练笔”中的作用
阅读教学时,学生是主体,教师应积极有效地营造阅读氛围,引导学生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文本,从中获得审美的体验。如:《小摄影师》一课中,“小练笔”安排在课文后面体现了读与写的直接结合。从“小男孩乘上电车……”后面要学生续写,明显这个“练笔”的设计与课文阅读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学本课时,我重点放在小男孩为高尔基照相时的那个句子来引导。让学生明白到小男孩是多么盼望照到高尔基的相来贴在墙上。可是,偏偏又忘了带胶卷,多么伤心,多么失望,眼看快要实现的愿望却泡汤了。此时此刻,你们来写一写,想像这个小男孩是否再来给高尔基照相的?把故事续写完整,保证充分时间让班级的学生去想像。最后,我发现了有很多学生编成了第二天,小男孩带好相机和胶卷……终于照下了高尔基的相片。当相片贴在墙上时,许许多多的同学看了都惊讶地说:“太棒了!真了不起!” 众所周知,九年制义务教材是统编的,从中年级开始每学期安排八次习作,实践证明这些习作远远不够的。因此有的“练笔”安排在课文之后,目的是让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迁移到“练笔”的实践来,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以仿写为主,既仿内容,也仿写法。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在写作的结构方式上是按“总分总”的关系进行叙述。作者采用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具体介绍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所以课后的“练笔”就出现了写家乡的一处景物。当学生看完题目后,就写了《美丽的紫云园》,有的是按移步换景,把自己爬山时看到的景物描写出来。我在展示作品时向学生讲解了像这种描写的方法就是“总分总”关系。也就是模仿《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课文进行构思的。而有的是按时间的顺序,介绍紫云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象。从学生的作文看,孩子们不仅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学到了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真的做到阅读与“练笔”相互交融,活学活用,读写并用的学习方法在班级里推广起来了,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呢?
2 课堂小练笔的主要形式
1.仿写形式。儿童具有模仿的天性,模仿是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大多文质兼美,既适合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也适合学生进行仿写,初步学习作文的方式和方法。仿写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之上,且难度较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作文训练。例如,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写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仿写池塘中常见的其他事物如小蝌蚪、小蝴蝶等,也可以引导学生以“花儿红红”“柳叶青青”为题进行仿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扩写形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精练短小,有的还由于篇幅和容量的限制进行了一定省略和缩减,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能力,通过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例如四年级课文《巨人的花园》中,对巨人与孩子们在花园里的活动写得很简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巨人与孩子们一起在花园中嬉戏的情景进行想象,并表达出来。
3.改写形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的形式,在叙述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对课文进行改写,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或者以童话的形式围绕一种新型玻璃的特性编写一个故事,从而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4.自我表达形式。新课改倡导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自主阅读,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抓住机会,以课堂小练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表达。例如,在《幸福是什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课堂小练笔的形式表达对幸福的理解;在《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对课文的感受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3 小练笔激进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怕作文,一见作文就头疼,也很难写出令自己满意、老师满意的作文。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觉得没内容可写,无从下笔。长此以往,他们必然会产生害怕写作的心理,久而久之,也就得了严重的“作文恐惧症”,并且这种恐惧写作的心理在长期的积累下,得不到渲泄与释放,越积越深,最终导致学生不想写作文,不善写作文,甚至是不敢写作文。我们都知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兴趣挖掘出了学生无限的潜能。学生只要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了,他就能把这件事情做得很好,写作文也是一样。因此,要消除学生的“恐文”心理,就要找到适合学生写作的基点,让学生在恰当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有了,自然就敢于去写、乐于去写、勤于去写,最终达到善于去写的佳境。
4 课堂小练笔的实施建议
1.要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同时便于操作。课堂小练笔包含在阅读教学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形式上要灵活多样,可以是对一句话、一段话的改写、扩写,也可以是对一个故事的续写;可以是对课文阅读感受的表达,也可以用另外的文体、人称进行改写。无论怎样的形式都要简单易行,便于操作,服从于阅读教学的需要,不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才能让课堂小练笔持续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2.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小练笔也要注意围绕课文中的人物情感、情节悬念、文章留白等进行设计,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教师简单粗暴地要求学生进行练笔,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无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3.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小练笔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在设计练笔的时候要明确目的,从修辞手法、写作顺序、人称表达、文体特点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可以从修辞手法的学习方面进行设计:《秋天》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练笔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小小的船》可以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总之,课堂小练笔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写作教学形式,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时机进行适当的课堂小练笔,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自由的表达,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1.1 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当前举国上下都在推行素质教育。然而,中学的素质教育测评最终还是以应试教育的考试分数高低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大部分语文老师对语文知识的传授比较重视,却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即使安排了一定的阅读形式,也是走过场,根本不求实效。
1.2 忽视课外阅读指导。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学生和家长对阅读课外书藉的认识不够重视。他们认为只要弄懂书本知识,完成相关练习即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仅仅靠课内的篇目和时间是永远不够的。
1.3 忽视指导方法。许多语文教师分析起课文来条理清楚,头头是道,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对指导学生阅读缺少方法,眉毛胡子一把抓。就知识来说,却不提出哪些属于理解,哪些属于识记,哪些属于深入体会。特别是文章的抑扬顿挫、节奏、表情和韵律等都不提出,有些教师只是授人以鱼,根本不授人的渔。
1.4 忽视阅读主体(学生)。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普遍存在着一种盲目性和随意性。不了解各年龄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接受情况,缺乏对症下药和有的放矢。
2、重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2.1 享受阅读,给学生的心灵带来诗意的韵味。语文教材选择篇目,又都是从这些浩繁卷帙的传世书海中撷取的精华,文质兼美,他们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无疑有着持久而深广的熏陶感染作用,这些文化中的精品、瑰宝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转化为个人的素养,这是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特点所决定的。阅读这些篇目,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自身的精神底蕴,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能够以一种自然的心境和自由的态度去与文本对话,进行思想的砥砺和碰撞,情感的体悟和对流,美感的激发与生成,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真、善、美的境界。
2.2 重视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发展,也是扩大知识视野,提高能力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有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语文成绩一般名列前茅,而且作文水平很高,有的还发表了作品。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较强,其它学科成绩也不错。可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当今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2.3 重视语文课外活动指导。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扩展。它与课堂教学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知识、技能、智力等各方面都需要配合。因此,这种补充、扩展和多样化的训练显得尤其重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组织开展诗歌朗诵、讲故事、演讲、作文竞赛、手抄报和读书卡片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求知欲望。
2.4 关注新大纲、新课改、新教材和新教法。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新课改,了解各年级阅读训练的内容、重点、难点、特点和要求。结合当地学生实际,研究新教材、新课改和新教法。重点指导学生去学会泛读和精读。因为泛读是知识的横向积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精读是对知识的纵向钻研,使学生去认真领悟文章的主旨。这样就会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教学。
2.5 既重视学生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的培养,又重视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时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树立为人生而读书的信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听、说、读、写的关系。既重视形式的多样性,又讲求实效。
2.6 重视阅读技能和方法训练。根据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阅读教学任务,按照新大纲的规定,结合当前中学阅读教学改革的实际,重点加强阅读技能训练。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方法得当,读书可以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阅读方法有:朗读、精读、默读、速读。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来进行指导。
2.7 重视诵读。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十分重视诵读。很早就有“读万卷书,行万理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真义自见”的古训。这种传统的读书方法既符合语言文字的特点;又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规律。可以说古人语文教育的成就不得归功于诵读的结果。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好,趁早把信息“输入”学生大脑,逐步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内涵,将来大有用处。背诵一定数量的课文、古诗,对塑造学生的文化灵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不仅需要教师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修养和先进的教学观念,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要找出相应的阅读教学的新方法、 新手段和新途径。下面,我结合本人教学经历,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把握三维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要认清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维目标的实施,绝不是三维之间的几何相加,它是在阅读教学的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第二,在实施的策略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突破口。例如:可以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入手,实施三维目标;可以从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入手,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实施三维目标;还可以从交流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入手,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在阅读中享受探究和创造的乐趣,使三维目标得以落实。
第三,在评价的方法上,要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不能只停留在考试分数上。如: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或活跃、兴奋、激动,或痛苦、冷漠、无动于衷的情绪,可以作为我们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达成的依据。第四,在教学上要注重“练什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很大程度上就是阅读训练课。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课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载体,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必须要把阅读训练的内容(即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评价签赏能力和阅读技能)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热爱语文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语文将陪伴着人的一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创设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悄然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三、以学生为主体
在阅读教学中,谁是阅读的主体,这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先是教师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及相关资料,然后写出教案。这个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上要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以及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板书提纲。教学时,教师常常采用谈话的方法,将“预设”好的问题与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的天赋被扼杀。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那么,在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呢?
第一,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是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促使他们主动地读,专心地读,兴致勃勃地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二是要为学生在文本语言与主体直接经验之间架起“桥梁”。文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间接的,学生对此没有直觉的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学生, 唤醒学生记忆,借助自己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似的直觉经验去解读文本的内容。
第二、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培养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阅读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的解决问题。这样做,既可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传授批注方法,鼓励自主应用
掌握和运用恰当的批注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学习了批注方法,就能“借力发力”,游刃有余地投身到批注阅读的实践中去。由此可见,传授批注式阅读方法是实现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必然之选。学生如果得到教师的“授渔”之法,必能全面轻松地把握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变“单向输血”为“循环造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情感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评价式批注、符号批注法、鉴赏式批注、联想式批注、体验式批注”(沈萍.阅读批注法的益处及指导步骤.甘肃教育,2007.3)等等。这些阅读方法都符合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了批注式阅读的要领,在批注时就能深浅自如,游刃有余。笔者在讲解《赵普》一文的时候充分利用“评价式批注”的特点,引导学生对“赵普”和“龌龊者”进行人物评价。有学生在掌握文本内容的前提下写出了以下的评论:“作为一位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赵普,有超出一般读书人的学习意志,有‘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宽广胸襟,有不计较个人荣辱安危,一心为国的坚定意志。他才是真正的伟丈夫”。还有学生从“宋太祖”的角度来评价:“作为一国之君,并没有固执不化,而是能知人善用,知错就改,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也正是这样的精神才被后人尊称为一代明君”。从这两位学生的评价式批注内容来看,学生已经提前掌握了教师想要拓展的内容。这种自我学习的成果正是批注式阅读方法带来的效果。
三、关注批注阅读后的反馈和评价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少、慢、差、费”的阅读教学制约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健康发展。本文试用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图式理论来探讨语文阅读教学现实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阅读教学现状与图式理论
阅读是“阅读主体对读物的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复杂的心智过程,是现代文明社会人们所不可或缺的智能活动,是人们从事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①。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信息都要通过阅读来获取,阅读已成为个体从外部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到个体各项能力的发展。
然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1993年,华东师范大学曾受国家教委的委托展开了“全国义务教育学生质量的抽样调查”,结论是“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整体水平仍然较差,而阅读能力更是其中的“差中之差”。特别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学生能力水平的层次差距很大;二是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知识的识记强于理解,应用能力大大低于识别能力,记忆、认知强于综合运用。”②
转眼近二十年过去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如何,吕淑湘先生曾经所言的“少慢差费”(读得少、速度慢、效果差、费时多)的现象是否得到了根本改变,如果没有,又该如何利用现代阅读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解决当前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课题。
20世纪60年代,一些著名的语言学家在阅读理论的研究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特别是70年代中期以后,图式理论(schematic theory)被国内外心理学家及语言学家运用于阅读研究,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根据图式理论,图式(schema)是知识的表征方式,是“大脑按一定主题组建的知识单元”③,用来“表征、组织和解释自己的经验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心理结构”④,人们处理外界任何信息都需要调用大脑中的图式,依据图式来解释、预测、组织和吸收外界信息。该理论认为阅读理解就是文字符号的解码和读者根据自己已有的图式进行意思重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读者的图式起着重要作用,读者会将自己的态度、兴趣和期望带入其中,以致不同的读者会因阅读目的或知识经验(图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读⑤。根据图式理论,读者阅读时出现理解障碍可能有两方面原因⑥:一,读者可能不具备适合于阅读客体的图式,二,读者虽具备适合于阅读客体的图式,但不能为文本信息所激活。
从这一理论出发,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就必须具备相应的图式体系。学生头脑中的图式越多、越完善,则越易被激活,调用的可能性越大,调用的速度越快,阅读的效率也越高,相反,如果没有相关的图式支撑,那么要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是小学生,其思维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图式也处在开始形成和不断丰富的过程之中,要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建构并完善阅读图式体系。因此,我们认为开展图式理论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小学语文图式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图式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虽是一个连续性过程,但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是既有一定的可变性,又有一定的稳定性。1955年,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在日内瓦创建了国际发生认识论研究中心,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皮亚杰发现了两个重要事实,即“同龄儿童的答案中存在相似的错误”,而且“错误随年龄的增长呈现规律性变化”,表明儿童认知的发展是呈阶段性地向前发展的。皮亚杰从认知图式的性质出发,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⑦,各阶段的年龄划分虽因各人智慧程度或社会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各个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不会因之改变。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以身体为中心,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此时儿童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形知识(figurative knowledge),如婴儿看到一个奶瓶,就做出吮吸的反应。图形知识依赖于对刺激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
2.前运算阶段(2~7岁)
2~7岁左右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此阶段儿童的认知活动不再以身体为中心,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例如,唯有两根等长的小木棍两端放齐时才认为它们同样长,若把其中一根朝前移一些,就会认为它长一些。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7、8岁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决定性转折点,7~12岁的儿童能借助具体事物,建立一般的逻辑结构,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例如,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知道物体是不会因为改变地点而发生变化的,能推断“从篮球中间取出并放入排球中间的足球是同一个足球”。不过,此阶段的儿童只能联系具体事物进行思考,即他们的思维内容和形式(具体事物)尚未分离。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以后)
12~15岁以后,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迅速发展,思维内容与形式出现分离,儿童能根据假设和条件运用抽象的表征符号进行形式运算。
从上述各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情况看,小学阶段儿童(年龄处于7~13岁之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内容和形式尚未分离,认知图式仍在建立之中。由于阅读是阅读主体理解书面语言信息的认知活动,主体对书面语言信息的理解程度取决于主体认知能力的发展情况,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创设情境大力发展小学生的阅读图式(语言、形式和内容图式)。正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那样,“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⑧
(二)小学阶段是发展阅读图式的关键时期。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即机体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其中机体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⑨。20世纪50~60年代,语言学家和脑科学家根据儿童与成人在语言习得和思维能力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显著差异,分析研究了法国“阿韦龙野孩”(Victor 1798年发现)及印度“狼孩”(Amala和Kamla 1920年发现)回归社会后学习语言文字的文献资料,提出了语言习得、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假说⑩。该假说认为:在人的大脑发育成熟过程中,存在一个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内,各种思维能力、知识习得能够自然地、毫不费力地发生,一旦超过此阶段,大脑的各种能力的发展就会停滞。这个语言习得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就是具体运算阶段即小学阶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詹姆斯·默盖尔教授曾对美国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11},结果发现:总体而言,五、六年级之前是学生阅读能力稳步提高的阶段,五、六年级之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开始减慢,能力曲线趋于平坦。因此,阅读教学一定要充分利用儿童语言习得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帮助学生建立起完善的阅读图式体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建立阅读图式的关键期,由于此期尚在具体运算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仍在发展之中,思维内容和形式还未分离,图式阅读教学应是适于儿童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有效尝试。
三、图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图式是围绕某一主题组建的知识单元,能够运用于范围广泛的情境之中,是构成学习者认知能力的知识结构,也是加工信息的基本框架。图式理论认为,阅读时读者正确理解阅读材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读者需要具备与阅读材料相应的图式,二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成功地激活相应的图式。因此,促进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促进小学生建构及完善阅读图式体系,并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将之成功激发。
(一)建构图式,夯实阅读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图式也处在开始形成和不断丰富的过程之中。因而,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首先要帮助其建构相关的图式体系。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整个过程,心理学家们将图式划分为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
1.创设情境,发展语言图式。
语言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抽象晦涩的符号和概念,不易为小学生所理解,创设典型情境,将之与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相结合,有助于小学生建构相应的图式,并在情境再现时能成功将之激活。传统拼音教学枯燥乏味,刚入学的儿童学起来很困难,是教学的一大难点。苏教版国标本依据儿童认知特点,在汉语拼音学习中配以蕴含着人文因素的情境图和语境歌,让每个字母都非常巧妙地出现在可视可感的情境之中,易于在刚入学儿童的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拼音字母图式。
2.典型示范,建构形式图式。
“在认识水平上,图式可以代表一个分类系统,这一系统使它能够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创造和改造。由于存在这一富有创造性的图式组织,认识主体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12}形式是文章的组织样式,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其篇章和结构特点也不相同。建构文章的形式图式有助于对文章的信息传递方式、内容的衔接和文章内容的理解。小学生处在阅读理解的起步阶段,对文章结构的认识也在逐步建构之中,阅读教学中应将相同类型的篇章加以归类,选择典型篇章,帮助学生建构文章的形式图式。
3.主题总结,丰富内容图式。
瑞典认知心理学家皮亚特所说,“客体只有通过主体结构的加工改造以后才能被主体所认识,而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完全取决于主体具有什么样的认识图式”,当背景知识或经验不足时就会出现“盲人摸象”等现象。
阅读就是读者利用已有图式与文章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若读者不具有适合于该文章的内容图式时就会错误解读作者的意图。由于小学生阅历浅,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不足,有时无法准确理解文章的言内之意和弦外之音,丰富他们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即内容图式,是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完善图式,发展阅读技能。
“图式是主体内部的一种动态的、可变的认知结构,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并不断发展。”{13}因此,“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错误会引起学生顺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同化到修正过了的知识结构中去。同化除对某一刺激做出相同的重复反应的“再现性同化”以外,还有能辩别物体之间的差异而做出不同反应的“再认性同化”和知觉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并把它们归于不同类别的“概括性同化”二种形式{14}。
1.“再认性同化”,类比分析,。
阅读教学仅仅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对已知信息的加工组合能力。阅读时,经常遇到一些近义词所表示的同类概念,如表示“看”的近义词在教材中就多次出现,如瞰(俯瞰大海)、察(细察入微)、望(望梅止渴)、顾(环顾左右)、观(走马观花)、视(视而不见)、谒(拜谒大王)、窥(窥视)、眺(眺望)、盼(左顾右盼)、瞻(高瞻远瞩)和睹(熟视无睹)等。这些词分别从不同角度,表示了“看”的不同情状。这些词需仔细体会,抓住特征,找出其间细微差异,才能建立准确的词义图式。经常性总结分析这些音形相似的易混淆的汉字,有助于建构正确的关于汉字音形义关系规律的图式系统。
2.“概括性同化”,荟萃总结,拓展认知。
在阅读过程中,脑子里应该有个“类”的概念,注意对事物按其不同角度的共性进行分类,把分散的信息按其内在联系分别组成信息群,使认知结构(图式)不断充实、完善和系统化。语文教学中,要经常性按一定情景或主题组织学生收集、整理同类概念的语句,帮助学生拓展语言图式。以“勤学”为例,有“勤能补拙”,“人一己百”,“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等。这些知识信息多散见于语文课文中,加以整合后学生原有零碎、孤立的图式就成为具有内在整合力的系统化的认知结构,能发挥知识的导向、增智、增殖和信息的四种主要功能,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激活图式,领悟蕴藏涵义。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建构相关的图式体系,还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背景等采用针对性的方法与策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激活他们已有的图式体系,减少学生对文本的“误读”。以下是激活学生已有图式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
1.关键词解读。
关键词是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的词语。阅读前,教师可选出关键词语,组织学生围绕关键词语进行讨论,并因势利导,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将其思路引导到文章的脉络上。
2.文体线索。
不同文体有着不同的特征与规律,了解阅读材料的文体,可激发读者调用相应文体的图式知识,启动这些知识帮助理解所阅读的材料。如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就会调动有关散文的知识帮助理解文章的文体结构和表达方式等。
3.内容比对。
预读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回忆已经掌握的有关内容,与之比较,找出两者的异同,是激活已有图式促进阅读理解的有效方法。
4.细节联想。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方面的文本信息,引发学生合理联想,如谐音联想、意义联想、图文联想、实际经验联想等,唤醒学生原有的相关图式,促进对新阅读材料的理解。
5.情境模拟。
情境能在学生已有图式与阅读材料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领悟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信息,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阅读的材料。如教学《船长》一课,可播放《泰坦尼克号》在船体下沉、海水涌入时人们拼命逃生的画面,模拟课文中场景,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哈尔威船长那伟大的灵魂。
现代图式理论和阅读的相互作用模式引导我们从学生思维发展领域来研究和把握阅读教学,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中发挥出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图式阅读教学和常规阅读教学案例如下)。目前,我校在阅读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促进图式建构和激活图式的策略体系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注释:
①王继坤.现代阅读学教程.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1).
②谢安邦,等.全国义务教育学生质量调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③马笑霞.图式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教育研究,1997(5):65-69.
④陈孝禅,等译.皮亚杰学说及其发展.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⑤梁永武.论图式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吉林大学,2006.
⑥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⑦雷永生,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述评.人民出版社,1987.
⑧孙晓天,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⑨雷永生,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述评.人民出版社,1987.
⑩张巧娟.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探讨.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1)
{11}温鸿博.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测评量表的编制(硕士论文).华南师范大学,2005.
{12}陈孝禅,等译.皮亚杰学说及其发展.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13}雷永生,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述评.人民出版社,1987.
{14}雷永生,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述评.人民出版社,1987.
参考文献:
[1]陈孝禅,等译.皮亚杰学说及其发展.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2]谢安邦,等.全国义务教育学生质量调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能使学生获得对教材内容的直观感受,正如心理学所强调的“直观教学”一样,语文的直观就体现在语言上。教师对课文的范读,学生自己的朗读,师生共同的分析都构成了语文朗读式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所谓朗读,就是指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感情地读,是将无声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一个过程,其中包含学生在对作品主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成分。而朗读式教学法也恰恰是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的。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先朗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进行讲解,挑字词、段落进行分析,最后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分组或者单独式的朗读。这种朗读训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在朗读中找到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契合点,从而体验作品的审美意境,深层次地把握课文内容。
二、朗读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朗读式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法宝,其技巧是多样的、形式是多变的,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教师要注意培养班级朗读的良好习惯和风气,有了良好的大环境,学生才更加愿意朗读和体验。其次,在施教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说教者。在朗读时,教师通常会根据课文的内容、题材来选择相应的朗读语调和节奏,使学生掌握朗读要领,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在朗读时可以采用对比导读、理解导读、模仿跟读等多种方法,旨在让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真正内涵,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最后,朗读的形式是多变的,有集体合读、个人朗读、配乐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对待感情细腻婉转的诗词,多采用配乐的方法,或者是吟唱,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对待一些戏剧选段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例如老舍的《茶馆》、的《雷雨》。总之,在一系列的训练方式中,学生总能体验出语文的独特韵味。
三、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
(一)朗读式学习方法多样、技巧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学习提高综合能力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不应盲目地让学生“死读”,而应由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在不同程度地参与活动。例如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嘴巴在动,脑子在思考。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着,他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课文,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朗读同时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只有多读,才能加深自己的感性认识,最终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朗读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初中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朗读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