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7: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现代公关礼仪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口头类: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表达的各种礼仪,即以谈话的方式表示礼节。表达要注意时间原则、地点原则、对象原则。
书面类:是通过书面语的方式表达的礼仪,用于非面对面人际交往时所运用的。通过感谢信、贺电、函电、唁电、请柬、祝辞等书信形式来传情达意。其二大特点:一是礼节性;二是规范性。
二、身体语言类:分为表情语言和动作语言。
表情语言类:通过人的脸部各种各样的表情来传递的礼仪,人的脸部是人世间最丰富多情的一道风景线,包括眼、眉、嘴、鼻、颜面肌肉的各种变化以及整个头部的姿势等。比如人的眼睛是人的表情语言中语汇最丰富的,“眼语”是像灵魂的一面镜子,通过其可以观察到对方是否喜欢你、支持你。所谓深沉的注视表示崇敬,横眉冷眼指仇敌,眉来眼去指情人暗送秋波。
动作语言类:通过人的各种身体的动作传达礼仪。人的身体动作非常多,有手语、肩语、腿语、腰语、足语等。其中手语是语义中最丰富的动作语言,如用大拇指表示赞扬、了不起;伸出小拇指表示鄙视;在人背后指点表示不礼貌;拇指朝上表示好,朝下表示坏;向上同时伸出中指和食指成“v”字, 表示胜利();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形表示ok。
口头类: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表达的各种礼仪,即以谈话的方式表示礼节。表达要注意时间原则、地点原则、对象原则。
书面类:是通过书面语的方式表达的礼仪,用于非面对面人际交往时所运用的。通过感谢信、贺电、函电、唁电、请柬、祝辞等书信形式来传情达意。其二大特点:一是礼节性;二是规范性。
二、身体语言类:分为表情语言和动作语言。
表情语言类:通过人的脸部各种各样的表情来传递的礼仪,人的脸部是人世间最丰富多情的一道风景线,包括眼、眉、嘴、鼻、颜面肌肉的各种变化以及整个头部的姿势等。比如人的眼睛是人的表情语言中语汇最丰富的,“眼语”是像灵魂的一面镜子,通过其可以观察到对方是否喜欢你、支持你。所谓深沉的注视表示崇敬,横眉冷眼指仇敌,眉来眼去指情人暗送秋波。
动作语言类:通过人的各种身体的动作传达礼仪。人的身体动作非常多,有手语、肩语、腿语、腰语、足语等。其中手语是语义中最丰富的动作语言,如用大拇指表示赞扬、了不起;伸出小拇指表示鄙视;在人背后指点表示不礼貌;拇指朝上表示好,朝下表示坏;向上同时伸出中指和食指成“V”字,表示胜利;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形表示OK。
“共同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两者在词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通常所说的“共同利益”有两个英文词与其相对应,即commoninterest和generalinterest。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common在被解释为“共有的、共同做的、共同受到的”时,是指“两个人或更多人,或者是团体、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所享有的东西,所做的事情,或是属于他们的东西、对他们有影响的东西”。而general则被解释为“普遍的、全面的”,此时它指“影响所有人或绝大多数人(的事物)”。(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第612页。)
可见,“共同利益”首先是指“多数人”的利益。“多数人”可能是指两个人、少数几个人、绝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他们都可能从“共同利益”中获益或受其影响。这是共同利益的相对普遍性。
同时,“共同利益”是被“共享的、共有的、共同承担的、或者是共同受到影响的”。它与共同的立场、共同的行动相关。它不局限于某个单个的个体,不可能也不应该为其所独有。这是共同利益的不可分割性。
通常,共同利益可以指代共同体利益,或是利益关系的产物。我们将分别阐述这两种指代关系。
(一)共同利益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个宽泛的概念。一个组织、一个社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或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可以分别看作是共同体。作为现实的载体,这些不同层次的共同体都存在着自身的利益,因而可以分别被看作是利益共同体。在对这些利益共同体进行考察时,可以采取几种视角:一是以单个的利益共同体为单元,分析其共同利益的属性;二是以不同层次利益共同体的相对关系为单元,分析共同利益的相对性。
1.共同体的规模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由相关成员组成的。其成员数量的多少,影响着共同体利益的内容。既然共同体利益不局限于某个或某些特定成员,它就应该是绝大多数成员或者是所有成员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体规模越小,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简单、越狭窄;共同体规模越大,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复杂、越广泛。但无论如何,共同体利益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这是由利益需求“总量”和利益差异程度所决定的。
最为主要的是,共同体规模制约着共同体利益的认可和确认。在共同体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利益聚合比较容易实现;或者说共同利益容易被认可和确认。随着共同体规模的不断增大,利益的差别性和多样性使得共同利益的“形成”越来越困难,因此也只能在形式上用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来代表共同体利益。这在实践中存在困境:“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中原则是否忽略甚至是侵犯了少数人的利益?
通常认为,不管采取怎样的表达机制,共同体利益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并不能抹杀其实质上的“普遍性”或“差异性”。如果少数人的利益被忽略或侵犯了,他们就会游离于共同体之外,共同体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共同体总要采取一些救助弱势群体的措施。其背后的逻辑是:这些少数人的“共同利益”虽然在形式上没有得到确认,但在实际上应该得到实现。就是说,共同体利益并不以大多数人主观的确认和认可为限度,它还包括一些客观的、在特定时期内没有得到确认和认可的利益。
比如,人们在和平时期可能并不会感受到共同体安全的重要性;一旦共同体安全受到威胁时,任何成员都不可能否认共同体安全乃是最大的共同体利益。再比如,在追求共同体利益的过程中,共同体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能被“无意”地破坏了,此前似乎没有人意识到“外生的”自然环境也是共同体利益;当共同体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或威胁时,保护自然环境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共同体利益。可见,形式上的共同体利益并不能抹杀那些客观的、具有普遍影响力的潜在共同利益。
这表明,共同体利益并不否认差异性和客观性,它既包括形式上的“共同利益”,也包括客观的“普遍利益”。
2.共同体的性质与共同体利益
以上,我们只是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探讨了共同体利益。事实上,除了规模之外,共同体的性质也是影响共同体利益的重要因素。比如,对于组织这类利益共同体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区分为“公共的”或是“私人的”。这近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显然,两者都具有各自的共同利益,但因为性质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其共同体利益也有所不同。这正如斯托克斯所说,“‘公共’与‘私营’之间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区别,而是追求公共利益与追求私人所得之间的区别”(注:DavidMathasen:TheNewPublicManagementandItsCritics,InternationalPublicManagementJournal,Volume2,Numberl,1999.)。
在这里,政府被看作是代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公共部门。这种传统的看法受到了公共选择理论的挑战。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也是有自身利益的,因而并不见得能够代表公共利益。事实上,这种冲突可以用共同体利益来解释。布坎南等人所说的“政府的自身利益”近似于政府这个公共组织的共同体利益,而斯托克斯所说的“公共利益”乃是社会这个共同体的利益。传统观点认为,这两种共同体的利益根本一致;而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两者可能相分离。可见,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等同于公共利益,这取决于共同体利益的指向。
3.共同体的层次与共同体利益
既然共同体及其组成部分都可以看作是利益实体,那么就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共同体及其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一体化的角度而言,人类社会这个最大的共同体是由若干层次的次级共同体按一定规则组成的。高一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制约着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冲突。比如,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看成是由国家组成的共同体,国家本身也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共同体。基于国家利益,一些国家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是对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威胁;同样,一些核大国发展核力量形成核威慑也是对人类社会安全与和平的挑战。这是国家利益与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其他形式的国家间合作,则是协调国家间利益关系、维护人类社会“共同体利益”的措施。
这种逻辑同样适用于对国家、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分析。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都不能被看作是纯粹的利益共同体,但它们在形式上具有利益共同体的某些特征。如果将国家看作是最大的利益共同体,那么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利益共同体。我们通常所说的“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在这里都可以理解为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它们是其成员的“共同利益”,在各自的范围内也都有相当的合理性。但它们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并不少见。这种冲突再次表明:不同层级共同体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国家利益显然是高于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
上述分析表明,共同体利益首先是共同利益,它是共同体成员利益的综合。随着共同体规模的扩大和层级的提升,共同利益聚合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同时,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是否是共同利益时,必须选定合理的参照系、辨别其适用范围。因为低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高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
(二)作为利益关系产物的共同利益
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时,实际上是从静态意义来理解共同利益的。除此之外,共同利益也表达了利益主体横向的利益关系。通常认为,“由于利益自我性和社会性的作用,任何利益关系中都包含着三种利益内容,即利益关系两个原构利益主体的利益及其相互结成的共同利益”。确切地说,共同利益乃是“利益关系中的第三种利益”(注: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0、61页。)。对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引伸:
1.共同利益的本质属性
如果我们承认利益的普遍性以及利益驱动假设的话,那么就同样应该承认利益关系的普遍性。也就是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可能会发生潜在的或现实的利益关系。但在利益关系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原构利益主体”的性质不同,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两个公共机构基于公共目的而产生的利益关系及共同利益,显然与两个私营部门基于私人目的产生的利益及其共同利益有所不同。换言之,不同利益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可能具有私人的性质,也可能具有公共的性质。
2.共同利益的动态变化性
尽管利益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按照上述逻辑,如果利益关系发生变化,那么其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会随之变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共同利益也具有动态变化性,而且在变化过程中其主体内容也将有所调整。这使得共同利益本身也是一个难以完全把握的概念。如果仅仅是共同利益的内容发生变化,那么共同利益的公共性或私人性就不会变化;如果两者同时发生变化,那就意味着利益关系本身发生了变化。显然,两个私营机构为垄断市场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与基于合作性地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意味着共同利益作为利益关系的产物,可能在其动态变化过程中改变其公共的或私人的属性。
由此可见,共同利益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难以分辨,这取决于作为共同利益基础的利益关系的本质属性及其动态变化性。或者说,不能仅仅从概念上将共同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尽管公共利益也具有共同利益的某些属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呢?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公共利益”(注:陈庆云:“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8期,第37页。),尽管二者之间具有某种特殊的联系。要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对“公共利益(publicinterest)”作出概念上的界定。
(一)公共利益的内涵
按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public意味着“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或者是“为公众的、公用的、公共的(尤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的)”。(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6页。)在这里,公众是一个集合名词,公众组成的群体可以看作是共同体。因此公共利益首先与共同体利益相关。不过这个由单个公众以一定方式组成的共同体,与由单个个体组成的私人性质的共同体存在实质性差别。前已述及,共同体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共同体利益的性质。基于这种认识,公众组成的共同体已经包含着公共性而不是私人性的内涵。
其次,公共利益意为“公众的或与公众有关的”,它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这也决定了现代公共管理转向公众立场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公众利益并不能代替公共利益。因为公众利益既有纯私人性质的,也有公共性质的;公众除了消费公共物品之外;还大量地消费私人物品。反之,公共利益则应该代表公众利益,否则它就失去了依托而成为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
再次,公共利益与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供给相关。这是由政府的公共特性所决定的。尽管在公共选择学派看来,政府也具有自利性,但谁都无法否认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这一方面,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因为政府是代表者和维护者,而认为公共利益只能由政府来维护、增进和分配。这排除了政府以外社会主体的补充作用。事实上,西方国家大量出现的志愿性团体、社区自治,以及“治理(govenance)”概念的提出都表明:“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提供者”(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参与也同样可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作为共同体利益和公众利益,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往往被当成一种价值取向、当成一个抽象的或虚幻的概念。以公共利益为本位或是以私人利益为本位,并没有告诉人们公共利益包括哪些内容,它只阐明了利益的指向性。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利益也具有一些基本的属性。
1.公共利益的客观性
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叠加,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基于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共同利益。不管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公共利益都是客观的,尤其是那些外生于共同体的公共利益。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这些利益客观地影响着共同体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尽管它们可能并没有被共同体成员明确地意识到。
2.公共利益的社会共享性
既然公共利益是共同利益,既然它影响着共同体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那么它就应该具有社会共享性。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所谓社会性是指公共利益的相对普遍性或非特定性,即它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第二,所谓共享性既是指“共有性”,也是指“共同受益性”。并且这种受益不一定表现为直接的、明显的“正受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事实上也是对公众利益的潜在威胁。
以上两种特性都是从抽象的意义上来讲的,但公共利益并不是完全虚幻的概念。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共利益主要的现实的物质表现形式。一般认为,“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使用者不能被排斥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如果将非排他性看作是源于产权而派生出的特性的话,那么,它在形式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共有”的性质。而非竞争性则从实际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可以是“共同受益”的。这决定了公共物品是公共利益的物质表现形式;进而,公共物品的现实性决定了公共利益也是现实的而非抽象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共物品的这种特征往往被误解,即公共物品往往被理解为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不能否认这样的公共物品的确存在,但不能借此认为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应该具有这种特征。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事实上是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物品来实现的。
从纵向上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共同体利益的层次性来界定公共物品的层次性:(1)全球性或国际性公共物品:世界和平、一种可持续的全球环境、一个统一的世界商品及服务市场和基本知识,都是国际公共物品的例子。(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2)全国性公共物品:提供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国家安全和防务,发展初等教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的公共设施(比如道路),都是全国性公共物品。(3)地方性公共物品:地方基础设施(比如城市道路)、垃圾处理、街道照明、警察保安等都属于地方性公共物品。(4)社区性公共物品:社区绿化与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基础设施等乃是社区性公共物品。
从横向上来说,同一层次的公共物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1)基础性的公共物品,主要是指基础设施一类的公共工程。(2)管制性的公共物品,指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以及国家安全或地方治安。(3)保障性公共物品,比如社会保障、疾病防治。(4)服务性公共物品,比如公共交通、医疗卫生保健等服务性公共项目。
由此可见,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实际上代表着公共利益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的概念了。这是现代公共管理探讨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从而确保公共利益的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的基础。
三、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从上述对公共利益本质属性的阐释中可以看出,既然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既然它具有相对普遍的影响力,那么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分配就应当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传统观点基本上秉持着管理者的立场,即以政府公共管理作为核心研究对象。这对于探讨政府这个最大的管理主体如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是大有稗益的。不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却力图改变这种立场,顾客取向和结果取向并不仅仅是政府公共价值观念转型的目标,它也蕴含着公共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同时,市场化供给机制的引入似乎并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身上――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甚至是公民个人或公民团体的参与同样能够带来有效的产出和更高的绩效水平。因此,转向公众立场有相当的合理性和现实基础。
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公共利益是现实的。它表现为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多层次、多样化、整体性的利益需求。这些需求与公众个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相区别。后者可以通过在市场中进行自由选择、自主决定而得到实现;而前者则需要集体行动、有组织的供给方式才能得到满足。毫无疑问,政府是最大的、有组织的供给主体,这由政府传统的公共责任所决定。但仅仅有公共责任并不能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政府的能力和绩效状况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是对传统政府理论和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判。批判的焦点在于政府组织的低效率并不能有效满足公众的需求。即使对这一相对普遍的现实忽略不计,也应当承认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基于这两大前提,必然要求寻求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从西方七十年代以来的公共行政改革实践来看,基本上都倾向于放手让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供给。改革的成功经验都贯穿着“政府不必是唯一提供者”的多元化主体信念。这一信念应当这样理解:
第一,政府的有限能力决定了它不可能提供所有的公共物品。建立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关系是必然的理性选择,也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公共利益的组织基础。
第二,政府虽然不必是唯一的提供者,但政府的某些传统责任和职能是不能放弃的,而且某些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也就是说,主张多元化供给并不能全盘否认政府的作用。政府毕竟是最核心的公共管理主体。
第三,这一信念意味着政府不必直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它可能通过有效的、激励性的制度安排来鼓励其他社会主体参与供给,也可能通过集体购买的方式满足公众的需求。这样,政府既不必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直接提供公共物品,也能够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
Abstract:The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usuallyhastwokindofentirelydifferentstandpoints:Superintendent''''sstandpointandpublic''''sstandpoint.Standsinsuperintendent''''sstandpoint,the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mainattentiontakesthepublicinterestspokesmanandvindicator''''sPublicsector,howcancarryontheeffectivemanagementtothepublicaffairs.Standsinpublic''''sstandpoint,the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mainattention“howcanthecitizenobtainthethingwhichfromgovernmenttheretheyneed”(thenote:HowardFrant:UsefultoWhom?PublicManagementResearch,SocialScience,andtheStandpointProblem,InternationalPublicManagementJournal,Volume2,Number2,1999,p.324.).
keyword:Publicinterest;Modernagepublic;Publicadministration;Managementessence
引言
显然,这两种立场都没有脱离公共利益这个核心问题:前者以“公共部门如何实现和服务于公共利益”为焦点;后者以“公共利益是怎样被实现的”为焦点。进一步对比可以发现,前一种主张所说的公共利益多半是抽象的,而后一种主张则意指现实的公共利益,它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
事实上,研究公共利益时有两个关键问题不容回避。第一,公共利益是抽象的(虚幻的)还是现实的(具体的)?第二,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完全一致吗?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将在区分公共利益和共同利益概念差别的基础上,界定公共利益的本质内涵;进而力图阐明公共利益乃是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一、对“共同利益”的概念辨析
“共同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两者在词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通常所说的“共同利益”有两个英文词与其相对应,即commoninterest和generalinterest。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common在被解释为“共有的、共同做的、共同受到的”时,是指“两个人或更多人,或者是团体、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所享有的东西,所做的事情,或是属于他们的东西、对他们有影响的东西”。而general则被解释为“普遍的、全面的”,此时它指“影响所有人或绝大多数人(的事物)”。(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第612页。)
可见,“共同利益”首先是指“多数人”的利益。“多数人”可能是指两个人、少数几个人、绝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他们都可能从“共同利益”中获益或受其影响。这是共同利益的相对普遍性。
同时,“共同利益”是被“共享的、共有的、共同承担的、或者是共同受到影响的”。它与共同的立场、共同的行动相关。它不局限于某个单个的个体,不可能也不应该为其所独有。这是共同利益的不可分割性。
通常,共同利益可以指代共同体利益,或是利益关系的产物。我们将分别阐述这两种指代关系。
(一)共同利益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个宽泛的概念。一个组织、一个社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或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可以分别看作是共同体。作为现实的载体,这些不同层次的共同体都存在着自身的利益,因而可以分别被看作是利益共同体。在对这些利益共同体进行考察时,可以采取几种视角:一是以单个的利益共同体为单元,分析其共同利益的属性;二是以不同层次利益共同体的相对关系为单元,分析共同利益的相对性。
1.共同体的规模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由相关成员组成的。其成员数量的多少,影响着共同体利益的内容。既然共同体利益不局限于某个或某些特定成员,它就应该是绝大多数成员或者是所有成员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体规模越小,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简单、越狭窄;共同体规模越大,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复杂、越广泛。但无论如何,共同体利益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这是由利益需求“总量”和利益差异程度所决定的。
最为主要的是,共同体规模制约着共同体利益的认可和确认。在共同体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利益聚合比较容易实现;或者说共同利益容易被认可和确认。随着共同体规模的不断增大,利益的差别性和多样性使得共同利益的“形成”越来越困难,因此也只能在形式上用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来代表共同体利益。这在实践中存在困境:“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中原则是否忽略甚至是侵犯了少数人的利益?
通常认为,不管采取怎样的表达机制,共同体利益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并不能抹杀其实质上的“普遍性”或“差异性”。如果少数人的利益被忽略或侵犯了,他们就会游离于共同体之外,共同体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共同体总要采取一些救助弱势群体的措施。其背后的逻辑是:这些少数人的“共同利益”虽然在形式上没有得到确认,但在实际上应该得到实现。就是说,共同体利益并不以大多数人主观的确认和认可为限度,它还包括一些客观的、在特定时期内没有得到确认和认可的利益。
比如,人们在和平时期可能并不会感受到共同体安全的重要性;一旦共同体安全受到威胁时,任何成员都不可能否认共同体安全乃是最大的共同体利益。再比如,在追求共同体利益的过程中,共同体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能被“无意”地破坏了,此前似乎没有人意识到“外生的”自然环境也是共同体利益;当共同体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或威胁时,保护自然环境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共同体利益。可见,形式上的共同体利益并不能抹杀那些客观的、具有普遍影响力的潜在共同利益。
这表明,共同体利益并不否认差异性和客观性,它既包括形式上的“共同利益”,也包括客观的“普遍利益”。
2.共同体的层次与共同体利益
既然共同体及其组成部分都可以看作是利益实体,那么就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共同体及其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一体化的角度而言,人类社会这个最大的共同体是由若干层次的次级共同体按一定规则组成的。高一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制约着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冲突。比如,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看成是由国家组成的共同体,国家本身也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共同体。基于国家利益,一些国家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是对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威胁;同样,一些核大国发展核力量形成核威慑也是对人类社会安全与和平的挑战。这是国家利益与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其他形式的国家间合作,则是协调国家间利益关系、维护人类社会“共同体利益”的措施。
3.共同体的性质与共同体利益
以上,我们只是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探讨了共同体利益。事实上,除了规模之外,共同体的性质也是影响共同体利益的重要因素。比如,对于组织这类利益共同体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区分为“公共的”或是“私人的”。这近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显然,两者都具有各自的共同利益,但因为性质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其共同体利益也有所不同。这正如斯托克斯所说,“‘公共’与‘私营’之间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区别,而是追求公共利益与追求私人所得之间的区别”(注:DavidMathasen:TheNewPublicManagementandItsCritics,InternationalPublicManagementJournal,Volume2,Numberl,1999.)。
在这里,政府被看作是代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公共部门。这种传统的看法受到了公共选择理论的挑战。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也是有自身利益的,因而并不见得能够代表公共利益。事实上,这种冲突可以用共同体利益来解释。布坎南等人所说的“政府的自身利益”近似于政府这个公共组织的共同体利益,而斯托克斯所说的“公共利益”乃是社会这个共同体的利益。传统观点认为,这两种共同体的利益根本一致;而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两者可能相分离。可见,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等同于公共利益,这取决于共同体利益的指向。
这种逻辑同样适用于对国家、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分析。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都不能被看作是纯粹的利益共同体,但它们在形式上具有利益共同体的某些特征。如果将国家看作是最大的利益共同体,那么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利益共同体。我们通常所说的“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在这里都可以理解为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它们是其成员的“共同利益”,在各自的范围内也都有相当的合理性。但它们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并不少见。这种冲突再次表明:不同层级共同体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国家利益显然是高于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
上述分析表明,共同体利益首先是共同利益,它是共同体成员利益的综合。随着共同体规模的扩大和层级的提升,共同利益聚合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同时,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是否是共同利益时,必须选定合理的参照系、辨别其适用范围。因为低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高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
(二)作为利益关系产物的共同利益
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时,实际上是从静态意义来理解共同利益的。除此之外,共同利益也表达了利益主体横向的利益关系。通常认为,“由于利益自我性和社会性的作用,任何利益关系中都包含着三种利益内容,即利益关系两个原构利益主体的利益及其相互结成的共同利益”。确切地说,共同利益乃是“利益关系中的第三种利益”(注: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0、61页。)。对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引伸:
1.共同利益的动态变化性
尽管利益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按照上述逻辑,如果利益关系发生变化,那么其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会随之变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共同利益也具有动态变化性,而且在变化过程中其主体内容也将有所调整。这使得共同利益本身也是一个难以完全把握的概念。如果仅仅是共同利益的内容发生变化,那么共同利益的公共性或私人性就不会变化;如果两者同时发生变化,那就意味着利益关系本身发生了变化。显然,两个私营机构为垄断市场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与基于合作性地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意味着共同利益作为利益关系的产物,可能在其动态变化过程中改变其公共的或私人的属性。
2.共同利益的本质属性
如果我们承认利益的普遍性以及利益驱动假设的话,那么就同样应该承认利益关系的普遍性。也就是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可能会发生潜在的或现实的利益关系。但在利益关系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原构利益主体”的性质不同,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两个公共机构基于公共目的而产生的利益关系及共同利益,显然与两个私营部门基于私人目的产生的利益及其共同利益有所不同。换言之,不同利益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可能具有私人的性质,也可能具有公共的性质。
由此可见,共同利益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难以分辨,这取决于作为共同利益基础的利益关系的本质属性及其动态变化性。或者说,不能仅仅从概念上将共同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尽管公共利益也具有共同利益的某些属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呢?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公共利益”(注:陈庆云:“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8期,第37页。),尽管二者之间具有某种特殊的联系。要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对“公共利益(publicinterest)”作出概念上的界定。
(一)公共利益的内涵
按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public意味着“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或者是“为公众的、公用的、公共的(尤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的)”。(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6页。)在这里,公众是一个集合名词,公众组成的群体可以看作是共同体。因此公共利益首先与共同体利益相关。不过这个由单个公众以一定方式组成的共同体,与由单个个体组成的私人性质的共同体存在实质性差别。前已述及,共同体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共同体利益的性质。基于这种认识,公众组成的共同体已经包含着公共性而不是私人性的内涵。
其次,公共利益意为“公众的或与公众有关的”,它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这也决定了现代公共管理转向公众立场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公众利益并不能代替公共利益。因为公众利益既有纯私人性质的,也有公共性质的;公众除了消费公共物品之外;还大量地消费私人物品。反之,公共利益则应该代表公众利益,否则它就失去了依托而成为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
再次,公共利益与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供给相关。这是由政府的公共特性所决定的。尽管在公共选择学派看来,政府也具有自利性,但谁都无法否认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这一方面,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因为政府是代表者和维护者,而认为公共利益只能由政府来维护、增进和分配。这排除了政府以外社会主体的补充作用。事实上,西方国家大量出现的志愿性团体、社区自治,以及“治理(govenance)”概念的提出都表明:“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提供者”(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参与也同样可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作为共同体利益和公众利益,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往往被当成一种价值取向、当成一个抽象的或虚幻的概念。以公共利益为本位或是以私人利益为本位,并没有告诉人们公共利益包括哪些内容,它只阐明了利益的指向性。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利益也具有一些基本的属性。
1.公共利益的客观性
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叠加,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基于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共同利益。不管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公共利益都是客观的,尤其是那些外生于共同体的公共利益。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这些利益客观地影响着共同体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尽管它们可能并没有被共同体成员明确地意识到。
2.公共利益的社会共享性
既然公共利益是共同利益,既然它影响着共同体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那么它就应该具有社会共享性。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所谓社会性是指公共利益的相对普遍性或非特定性,即它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第二,所谓共享性既是指“共有性”,也是指“共同受益性”。并且这种受益不一定表现为直接的、明显的“正受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事实上也是对公众利益的潜在威胁。
以上两种特性都是从抽象的意义上来讲的,但公共利益并不是完全虚幻的概念。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共利益主要的现实的物质表现形式。一般认为,“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使用者不能被排斥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如果将非排他性看作是源于产权而派生出的特性的话,那么,它在形式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共有”的性质。而非竞争性则从实际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可以是“共同受益”的。这决定了公共物品是公共利益的物质表现形式;进而,公共物品的现实性决定了公共利益也是现实的而非抽象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共物品的这种特征往往被误解,即公共物品往往被理解为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不能否认这样的公共物品的确存在,但不能借此认为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应该具有这种特征。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事实上是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物品来实现的。
从纵向上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共同体利益的层次性来界定公共物品的层次性:(1)全球性或国际性公共物品:世界和平、一种可持续的全球环境、一个统一的世界商品及服务市场和基本知识,都是国际公共物品的例子。(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2)全国性公共物品:提供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国家安全和防务,发展初等教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的公共设施(比如道路),都是全国性公共物品。(3)地方性公共物品:地方基础设施(比如城市道路)、垃圾处理、街道照明、警察保安等都属于地方性公共物品。(4)社区性公共物品:社区绿化与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基础设施等乃是社区性公共物品。
从横向上来说,同一层次的公共物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1)基础性的公共物品,主要是指基础设施一类的公共工程。(2)管制性的公共物品,指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以及国家安全或地方治安。(3)保障性公共物品,比如社会保障、疾病防治。(4)服务性公共物品,比如公共交通、医疗卫生保健等服务性公共项目。
由此可见,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实际上代表着公共利益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的概念了。这是现代公共管理探讨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从而确保公共利益的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的基础。
三、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从上述对公共利益本质属性的阐释中可以看出,既然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既然它具有相对普遍的影响力,那么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分配就应当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传统观点基本上秉持着管理者的立场,即以政府公共管理作为核心研究对象。这对于探讨政府这个最大的管理主体如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是大有稗益的。不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却力图改变这种立场,顾客取向和结果取向并不仅仅是政府公共价值观念转型的目标,它也蕴含着公共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同时,市场化供给机制的引入似乎并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身上——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甚至是公民个人或公民团体的参与同样能够带来有效的产出和更高的绩效水平。因此,转向公众立场有相当的合理性和现实基础。
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公共利益是现实的。它表现为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多层次、多样化、整体性的利益需求。这些需求与公众个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相区别。后者可以通过在市场中进行自由选择、自主决定而得到实现;而前者则需要集体行动、有组织的供给方式才能得到满足。毫无疑问,政府是最大的、有组织的供给主体,这由政府传统的公共责任所决定。但仅仅有公共责任并不能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政府的能力和绩效状况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是对传统政府理论和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判。批判的焦点在于政府组织的低效率并不能有效满足公众的需求。即使对这一相对普遍的现实忽略不计,也应当承认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基于这两大前提,必然要求寻求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从西方七十年代以来的公共行政改革实践来看,基本上都倾向于放手让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供给。改革的成功经验都贯穿着“政府不必是唯一提供者”的多元化主体信念。这一信念应当这样理解:
第一,政府的有限能力决定了它不可能提供所有的公共物品。建立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关系是必然的理性选择,也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公共利益的组织基础。
第二,这一信念意味着政府不必直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它可能通过有效的、激励性的制度安排来鼓励其他社会主体参与供给,也可能通过集体购买的方式满足公众的需求。这样,政府既不必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直接提供公共物品,也能够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
第三,政府虽然不必是唯一的提供者,但政府的某些传统责任和职能是不能放弃的,而且某些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也就是说,主张多元化供给并不能全盘否认政府的作用。政府毕竟是最核心的公共管理主体。
1公路工程投资控制
公路工程投资控制是一种“事前”行为,业主为了实现一项工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事前需要聘请专业咨询人员研究投资的最佳机会,测算项目的投资额,分析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和选择最经济的投资方案以及进行工程投标标底的编制、投标价的审核、投资额的变更控制、竣工决算审查、项目建成后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核定、投产项目投资效果的分析考核和项目使用费的经济分析与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工程投资涉及到从工程项目的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和运营,直到工程项目寿命终结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
2 施工质量是公路工程的关键
公路建设上,有数量的公路,更要有质量的公路。公路建设的成败在于质量,没有质量的数量就是失败的数量。公路工程质量主要取决于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从工程开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质量管理的职能是,根据技术标准、工艺文件的规定、设计要求以及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各种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具体实施控制方案,以确保施工完成的工程符合设计意图和质量规范的要求。加快公路建设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以科学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抓好工程质量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才能有效确保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一、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健,并且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为此,要加强三个层次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即政府监督,项目(施工)监理和企业自检。要在建立公路监理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
要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监理、检验和质管组织。(1)监理工程师依据监理办法和监理合同,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对建设单位和承包(施工)单位均具有监督权,以负责保护双方利益。(2)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质检和抽检。(3)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点质管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
公路施工的技术管理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还包括设计公路施工准备阶段技术管理、公路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以及公路施工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等环节的管理,前提都是以基本原则为指导的。
施工测量 高速公路建设从勘测设计到施工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测量包括施工前准备阶段、路基和结构物施工阶段、中间交工验收阶段。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需要做如下的功课:认真阅读和理解工程标书,浏览全套施工图,核查图纸是否齐全,熟习工程图纸资料及相关数据资料、进驻施工现场后,由建设方代表,监理工程师,设计方人员和施工单位测量人员组成测量控制成果和测量控制桩交接小组,对测量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实地交接,确认测量控制桩的点位,完好程度及稳定性、确认控制点的精度等级、控制桩的加密、进行路线中桩的检查与恢复并对征地红线进行恢复、进行断面复测。
试验检测
参照现行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分为: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抽检及监督单位抽检。工程开工时,首先检查钢材、水泥、沥青、生石灰、砂石地材等原材料的质量,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不能进场使用。认真做好路基土工击实试验,做好路面基层、沥青路面面层混合料击实试验,确定混合料的最佳级配和最大干密度,做好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等前期各项工程试验。对各项工程的重点部位、隐蔽工程进行跟班检测,旁站监理。通过试验检测工作可对当地原材料进行充分利用以节约大量的原材料运输成本,并利于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可用定量的方法对材料及构件质量进行科学的评定,最终对工程质量做出客观评价, 因而加强公路的试验检测工作对提高公路质量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现场技术管理是整个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它包括:图纸会审;坚持按图施工;编制并优化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及时检查施工进度和计划执行情况,确保工程按期完成;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做好施工资料的积累和整理,确保与施工进度同步。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有严谨的态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工程的高质量、高标准按期完成。
工地施工安全管理
工地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十分重要的一环是项目部施工指挥班子,项目负责人必须是施工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谁主管、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各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组织安排各项工作时,不仅要提出工作的质量和时间要求,还要有保证施工安全的各项安全措施,并对施工安全负责。监督体系主要是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工程师的自查和督办以及群众性的安全监督,再加上政府监督机构、业主单位、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检查,构成完整的安全监督体系。
公路施工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要组织试验人员进行以试通车为主的全面实验检查,填写竣工报告,组织预验收,完成交工报告和技术总结。竣工验收的工程必须符合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标准,必须符合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的合格标准,单项工程必须达到使用条件或满足生产要求。
结语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更是一个行业的生命。作为一个公路施工企业, 在工程施工中要不断总结经验, 采取各种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 研究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努力提高工程质量,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前言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国各地涌现了大量的工业园区,同时促使了现代工业厂房建设的进步。大量传统工业厂房项目的建设,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和环保要求,所以,为了解除工业发展的后患,必须提高现代工业厂房建设的科技性,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提高工业厂房施工管理水平。
1现代工业厂房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的形势下,要求现代工业厂房必须具有环保化、科技化和人性化等特点。在现代厂房项目的建设中,许多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理论的投入,使其向着大空间、大跨度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监控技术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加强了其智能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生产和管理需求。同时,由于现代厂房即要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经济性,又要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还要适应越来越多大型机具的使用,所以对厂房质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厂房项目工程建设中,若是不能满足这些设计要求,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例如,不能达到使用年限,设备就会倾斜或深陷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污染性的工业不能很好控制,将会严重地破环周围环境,影响生态平衡;厂房地面产生裂缝,机器震动就会损坏墙体屋顶,从而损坏大型机具。所以对现代工业厂房施工的管理需要做到细致入微,满足其质量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常采用如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加固工艺,在保障了工程强度的同时,也加快了工程进度。可见,工业厂房的施工管理对工业生产的安全运行意义重大。
2现代工业厂房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材料管理不细
施工材料作为工业厂房的主体,很大程度地决定了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目前,国内工业厂房施工管理的现状正由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而对施工材料的管理还相对落后,由于管理的粗放性,使材料浪费现象严重,对材料的运送和分配缺乏科学的跟踪管理,造成厂房施工的成本管理无从下手,这对施工企业的发展和厂房业主的利益都有着不良影响。同时,由于有些工业厂房的特殊性,需要严格要求施工材料的环保性能,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环保性能不达标的材料。可见施工材料管理不当的问题非常严重。
2.2工程造价管理不当
工程造价是决定建筑行业发展的核心,也是施工单位和业主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工程造价持续上涨,这虽然与材料市场的波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追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成本管理不当。同样,工业厂房的成本管理也是厂房工程造价的关键,一旦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实际造价就会远远超出预算,造成对工业厂房成本的经济投入过大,将会成为工业发展的负担。
2.3施工技术管理欠佳
技术是质量的有效保证,对于现代工业厂房建设而言,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是高品质项目的基础。因此,只有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才能保证工业厂房的建筑质量、建设品质,同时满足现代化工业发展的科技要求。但是,目前的工业厂房建设,由于工程施工单位和企业业主急功近利,没有发展的眼光,使厂房缺少先进技术的融入,不能够满足时展的要求。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必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工业厂房的使用。
3 现代工业厂房施工管理的控制措施
3.1精细化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是工业厂房建设的基础,对施工材料的有效管理就是从根本上管理工业厂房的施工建设。在工业厂房的建设过程中,有很多的质量事故都是由施工材料的问题造成的,所以,加强施工材料管理能够有效地预防质量问题。施工材料的管理,首先,要把握好检验监督和取样检验等环节,尤其是对环保标准有特殊要求的施工材料,更要严格执行环保设计标准进行检验;同时,增强节约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的边角余料可以回收利用,将这部分材料收集利用,能够减少新材料的破损量,从而控制工程造价。还有,加强材料的分配和运送管理,不仅要做到跟踪管理,还要限制材料的领用量,如果材料的使用超出范围,要及时查明原因。提倡节约,从细微处着手,加强施工材料管理的精细化,才能有效地控制质量和成本。
3.2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
厂房造价是在现代建设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对厂房造价的管理尤为重要。工程一旦开始,就要认真执行日常管理规范、设计图纸要求的技术规范,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直到工程交付验收,最终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在管理的过程中,监督人员应熟练地掌握施工量清单,确保每项工序的成本运作都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对施工量和施工材料等设计的更改也要有严格的控制标准,合理优化资源,使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最大化的发挥作用。严格的管理规范离不开先进的管理手段,造价的管理的精细化,需要从厂房招标阶段开始,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做好对施工准备阶段、现场施工阶段和完工决算阶段每一步的成本设计和控制。成本控制是一个周密细致又敏感的工作,所以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坚持成本最低控制、成本阶段控制、成本全面控制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调动全员的降成本积极性,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3精细化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要求涉及到整体厂房工程,甚至厂房的地基和上部结构。实现施工技术管理的精细化,就是要求对施工过程每步工序管理的精细化。首先,在施工前要对厂房地基进行验槽处理,去除积水和淤泥,干燥后铺灰土。若发现土质不符合工业厂房地基要求的土,及时积极处理,通常是在减少不规则沉降的前提下,进行换土或是加固处理,确保地基土质达到要求。而对厂房上部结构的施工技术管理,需要加强测量钢筋结构的精确性和部件生产的精确性,确保后期的安装能顺利完成。然后,要充分考虑墙体的稳固性和地面的抗震能力,这就要对混凝土结构的工艺和施工过程严格把关,确保建设出高品质的工程。同时,任何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在工业厂房的施工过程中,要积极鼓励新技术、新工艺的融入。
此外,安全是工程的生命,在现代厂房施工管理过程中还必须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因为现代工业厂房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往往难免存在安全隐患。有些厂房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品,有些厂房由于需要钢结构,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材料运送和空中作业,这些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对存在这些安全问题的工序,必须有现场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加强安全管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开展安全施工警示,做好防火、防电、防气安全措施,完善安全施工方案。
小结
随着目前国内工业厂房建设的发展,工业厂房施工管理也趋于成熟,正在朝着精细化管理目标转变。施工企业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开展工程成本控制,提高施工技术基础。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要避免传统管理方式的缺陷,加强现代化精细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其健康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凌云.浅析工业厂房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7)
二、后现代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的框架和功用
后现代公共管理的分析过程就本质上而言是对作为“元话语”的现代性理论在宏大叙事制约的背景下进行的怀疑和否定过程,事实上是文化代码在语言层面上的解码和再编码。作为以否定和批判为特色的研究方法,后现代公共管理拥有自身独特的话语分析框架和研究模式。以福克斯和米勒为代表的建构性后现论认为,随着行政环境的变革,传统行政管理运作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大量社会问题已然无法在现代性的分析框架内获得解决。更有甚者,传统的治理“惯性”还强大地消解着诸如主义、社群主义等替代模式的发生,为此必须用后现代反思和批判的理念去重构公共管理的价值体系,以此引导和塑造行政体系新的行为模式、管理方法等。建构性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的核心在于“倡导开放、平等、注重培养人们倾听、学习、包容和尊重他人的美德,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提倡对世界采取家园式的态度等。”直击现代性行政统治所导致的“单向度独白”和异质性“次文化”盛行所造成的语言和理解障碍,有针对性地构建了后现代的分析架构。首先,引入了“公共能量场”的概念,为话语的沟通打造了良好的情境。“公共能量场”是公共政策得以制定和修改的社会场所,即将公共事务还原到由人的意向性控制的现象学的在场[2]。通过这一场所,公民和政府可以进行各种对抗性的讨论和“面对面”坦诚的交流,使具有不同意向性的政策话语在实践语境中有目的地进行争论。其中,“对话的基础是充分的信任、学习和倾听,其话语规则是交谈者的真诚、表达的清晰、表达内容的准确以及言论与讨论语境的关联性。”毋庸置疑,该话语体系和对话机制的确立能够有效地保障公共管理公正、民主的发展价值,从而端正公共管理的发展航向。其次,建构性公共管理理论还对现实中的政策对话种类进行了剖析。它认为“少数人的对话”和“多数人的对话”形式都存在着客观的缺陷而无法满足公共治理和政策话语的要求。
而“一部分人的对话”形式因为拥有切合情景的意向性与真诚性等突出的优点,故其更加接近真实话语形式和政策网络建构的要求,在现实中更具有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解构性后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默尔,他将后现代公共管理视为“对现代性之核心思想的否定”[3],认为后现代的研究方法的本质是一种解放的尝试,它要求公众积极参与公共管理并实现充分的对话,提倡一种反行政的精神,打破传统公共管理中僵化等级体制和非人格化管理模式,消除官僚独占话语的种种特权。法默尔认为采用解构性的后现代方法能够质疑据以建立现代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开辟一种新的思维观念,为摆脱传统理念之定势束缚而扫清障碍。同时,随着现代公共管理不可治理性日益增加,作为一种解释和催化的力量,其能够用一种反思性的话语分析视角去超越和弥补现代性行政范式的缺陷。为了给后现论构建一个分析架构,法默尔深入考察了现代公共管理之特殊主义、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企业精神以及解释学在具体应用中的偏失,对其进行了科学的解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四个核心要件,据以推动公共管理范式的转换。其中,“想象”作为后现代主要的特征语词,是一种不依赖现代主义正统规则和程序的行政精神,它对于拒斥官僚体制范式的影响和培育新的理论作用巨大。“解构”的价值在于透视和反思现代公共管理的支撑理论和基础假定,使我们更好地认知当代政治和官僚体制的符号特征,从而在批判的基础上扩大公共管理的语言体系。“去领地化”的本质在于消解现代公共管理僵化的思维方式和管理理念,结合公共问题的情境破除垄断和隔栅,从而为探索公共管理话语体系的创造力服务。“变样”则通过反行政概念的描述,鼓励一种公共管理体系反叛态度的塑造,即以质疑和批判的思维去审视所有现存的政府制度和官僚机构。上述四大要件彼此作用和相互配合,促使公共治理活动持续突破传统统治思维和方式的限制,也为公共管理改革路径的探索提供了不竭的研究动力。尽管两种研究方法在分析路径和视角上存在着差异,但就总体上而言,二者在“反”的理论立场上却是相同的。其目标都在于将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公共政策的运行置于崭新的研究框架之中,从而推动其研究视阈的转换和价值的重塑。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做出了变革。后现代一改传统公共管理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结合客观情境提出了更为系统的研究方法,即知识获得的解释方法。该方法“更加关注价值(而不只是关注事实),关注主观的人类意义(而不只关注客观的行为),并且更加关注现实人们之间的关系所蕴涵的各种情感”[4]。从而促使人们以更加全景的视角透析公共管理的演进规律和发展目标,从而纠正了将民主、公正等价值排除在公共管理研究之外的狭隘思维。后现代分析认为,当前公共管理面对着的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复杂化和公众需求的多样化,必然要求公共管理在发展目标中全面回应效率、民主、公正等多种价值追求,在管理和宪制之间寻找平衡,做到事实与价值的相互协调和并行发展。其次,在治理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后现代公共管理反复强调了多元参与的重大价值。面对着复杂多变的行政环境,传统公共管理所强调的中心性、一元性以及等级观念、权威统治的理念已然过时。对此,无论是建构性还是解构性后现代主义都认为必须要开辟新的思维模式,摆脱传统行政发展定势之束缚。在其研究方法中更加强调多元共生,主张打破绝对主义,消解一元化垄断和等级隔栅,实现对立面间的差异共存和互动参与,使其后现代时期碎片化、开放化和多元化的生态特征相匹配。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从“公共领域”到“公共能量场”的转向,即通过公共能量场的打造,实现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相互交织、彼此博弈,使具有不同意向性和利益诉求的群体得以对抗性的交流和争论,在广泛参与和真诚对话中决定政府行为与公共政策的内容,保证公共管理的平等、公平和正义。再次,在管理重心上实现了转移。传统公共管理的研究基础是自由主义,其以代议民主为其治理模式,并始终将理性和高效作为公共管理追求的目标,从而过分关注其工具性价值。而随后产生的社群主义,则以集体主义为其理论的基石,以参与式民主为治理模式[5],一定程度上批判和纠正了自由主义的“效率至上”价值偏颇,但由于其在制度设计上缺乏统筹理念以及在应用中脱离体制的路径依赖,最终也变为了空洞的政治理想。后现代分析方法对前述两种模式均进行了批判和解构,认为攻克上述难题的关键在于形成一种新的话语体系。
福克斯、米勒等人认为在传统公共管理效率至上的目标规制下,导致行政权力至上,政府和官员垄断了公共话语权,而公民往往处于被支配的状态,这种“单向度独白”的对话形式与治理的要求背道而驰。对此,建构性后现代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必须摒弃以往自身作为唯一话语者的角色,推崇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广泛倾听社会力量和公民的呼声,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话语交流来实现善治。同时,解构性公共管理也持类似的观点,法默尔认为后现代公共管理作为对现代性的反叛力量,其应当致力于深刻解释和修正传统的官僚体制,而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反思性语言范式的应用,即通过一种具有游戏性和协调性的对话过程,来弱化传统公共管理的正统教条,彰显公共管理的民主价值,从而为公共管理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最后,在研究范式上进行了转换。后现代公共管理分析方法通过自身的语言体系和话语系统的构建,推动了公共管理认知和研究范式的转变。在批判传统公共管理认识论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提倡将语言和话语作为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中,法默尔将公共管理视为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认为可以通过对行政信息的解释、整理和安排来分别从公共管理语言的表层和深层探讨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这种新的范式作为语言的解码和再编码,其实质就是公共官僚机构语言的潜在内容进行反思、协商和交流的过程,进而为公共管理的发展探寻解释和提供催化之力量。而福克斯、米勒等人则从另一视角论证了语言、话语体系对于认知和建构公共管理理论的重大价值。他们在梳理和归纳现存话语体系和对话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网络中的“一部分人对话”的核心理论,修正了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理论中“元话语叙事”的框架。他们认为在公共能量场中,对话的达成必须有规则,这些规则必须确保公共话语的正当性,而“一些人的对话优于少数人的对话和多数人的对话,其针对特定语境的话语和不愿遭受愚弄与任意差遣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参与,切合语境的意向性和真诚性的提高大大超过了它的缺点[6]”。因此,部分人的对话形式一方面消解了自由主义的范式,使单向度的独白让位于了切合语境的多元对话;另一方面又防止了缺乏制度规约的社群主义以及无政府状态,最终形成了一个卓有成效的对话平台和共治系统,推动了现代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的转型。
三、后现代分析方法对我国公共管理发展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作为对现代性发展的一种辨证的“反”,其开放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话语分析视角,以及所提出“去中心”和“多元化”的建构主张均对我国当前的公共管理学研究和发展产生着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其中以下方面尤其值得关注:第一,后现论及其研究方法与公共治理的理念和分析框架自然吻合,有助于推进我国治道变革之进程。后现代研究方法高度关注客观行政环境的特征考察,结合公共事务复杂化和公共利益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其尤其强调开放化、差异性和多元整合的价值理念,致力于打破一元化垄断和等级隔栅的传统统治模式,提倡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多元共存和合作共治。它在科学地整合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之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主张构建“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从而致力于推进社会权力分配格局的重大改变。上述分析思路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和行政改革攻坚阶段的我国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后现代分析方法力图使公共管理变成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话语系统和行动体系,政府在其中不再是公共资源唯一的享有者和分配者,也不是公共管理的“元话语”,而应当将自身的职能收缩在理性的疆域之中,并积极支持和培育社会力量的发展,将垄断的权力合理地分放、让渡于市场和社会,整合各种力量,将各类民间资源有效地导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行列,打造权力共享、责任分担、各司其职、各守其位的合作治理局面和多中心互动的公共话语体系,从而高效地解决公共问题和最大化地增进公共利益。
第二,后现代研究方法有助于科学探索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模式和策略。后现代的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批判了传统公共管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在信奉“对话”的理论基础上,尤其强调解释方法的应用,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公共管理发展的终极价值。它科学地调试了管理主义和宪制主义辩证关系,将民主、正义等价值植入公共管理的范式研究中,纠正了公共管理发展的偏向,并在批判和整合多种分析理论的前提下,结合情境设计了合理的发展范式和对话方式。我国的行政发展既不能完全照搬西方自由主义的唯理性的行政模式,也不能重新回到古老的唯价值的社群模式。而正确的方法是将自由主义的合理性和社群主义的合价值性统筹起来,寻找一条居间的改革、发展道路。具体而言,行政改革要始终遵循行政发展的民主化价值取向,即在公共管理中始终坚持开展广泛和真诚的对话,建立政府和民众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做到以民为本、以民为先,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和公共服务的高品质。另外,应加大体制改革、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的力度,积极借鉴工商业界和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策略、技巧和方法,从而持续管理的水平和绩效,彰显公共管理的工具性价值,以在效率、民主、公正的关系统筹和平衡中,稳步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之步伐。
第三,后现代研究方法所建构的全新的公共管理话语理论,对于我国公共决策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后现代研究方法将“公共能量场”作为其话语理论的核心,“场”具有显著的意向性和目标性,其反映到实践层面便是政府的行为、政策和公共物品必须符合特定的情境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共能量场”的提出为公共政策的制定、修改以及各话语主体进行对抗流提供了场所,秉持着开放、民主的治理思维,后现代方法倡导多元主体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能够持续进行互动参与和坦诚讨论,从而彻底改变传统模式下政府垄断话语权之“独白”状态,要求政府制度化的保障民众的知情和参与权,认真倾听一切人的“声音”,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在上述思路的引导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事实上形成了一种科学的结构模式,其功能在于持续协调和整合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形成多元主体权力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格局,从而有效推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最终消除政策执行中的各类阻滞因素。同时,后现代研究方法还对公共政策中管理者单向决定和民众多元选择两种模式的矛盾境况做出了分析,其中,作为精英政治的“少数人对话”,往往使公共政策制定权过于集中,从而令其民主性、正当性丧失,并且直接影响其科学性;而“多数人的对话”是理想化的政策模式,但由于实操性差和规则的欠缺,又往往易于导致无政府和无秩序之状况。因此,两者均无法与现实环境的要求相对接。基于此,后现代便提出了“一部分人对话”的理论,即从特定的语境出发将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反馈置于由一定数量的政治参与者协调、对话和博弈的过程之中,克服了集权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双重弊病,使做出的公共问题解决方案既不失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又确保了公众的意向性和目标性,从而有效地拓展了公共政策理论发展的路径。
现代园林工程施工是在完成工程项目前期计划和设计的基础上,对项目内容的具体实施。相关的园林工程施工企业在获取某项园林工程施工建设的权利后,通常会按照目标要求、工程计划、设计图纸、工程图纸等,依据工程施工规范程序组织施工。不同的项目普遍具有方案类型多样性、生产地点固定性、生产人员流动性、生产建设周期长、工程养护时间要求较高等特点。不同的园林工程施工完成质量、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等,对企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管理模式,对具体工程的施工过程实施管理,并尽可能地控制预算,节约时间、人力和金钱,以获取项目能够产生的最大收益。
可持续合理的工程施工管理措施是实现园林工程如期完成的有效保障,其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协调管理、安全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
2 现代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主要问题
2.1 工程施工与管理人员
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常常取决于管理人员的态度和理念,管理人员作为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若缺少对工作的责任心,很容易造成工程物资的消耗和资源的浪费,或因贪图一己私利贪污公款,购买劣质施工材料,影响工程的质量,有损企业声誉。对于责任心较强的一部分管理人员,由于国内的管理思想通常是由发达国家借鉴而来,虽结合国情做出一定改变,整体管理方式仍然陈旧落后,缺少科学性与客观性。
2.2 工程施工与设计意图偏差
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很少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沟通,缺少对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的工作。由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工程的设计人员在完成设计后很难再主动去施工现场,对工程的实际情况了解甚微,相关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却往往缺少对工程图纸与建设落实间的转化过程的警惕性,对图纸机械照搬,或对设计的理解偏差无法做出及时的探讨和纠正,甚至自作主张,修改设计意图以方便施工,造成工程建设留下败笔。
2.3 工程施工与技术支持
先进的理论思想和科技手段是工程建设和发展的有力保证。园林工程的科学技术讨论多集中于工程的前期设计、资金预算、施工工艺、安全防护、竣工验收等阶段,对施工的管理技术缺少应用研究,而恰恰只有具体的施工,才能将设计完美呈现。管理技术的缺乏,对园林工程的质量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除此之外,对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要求的忽视,也造成现有工程施工人员普遍缺少必要的专业素质,领悟和执行工作任务的能力也普遍较差,往往影响工程进度与质量。
2.4 工程施工与经济效益
为实现一种工程设计,具体的工程材料和施工方式可以有多样化的选择,这就为企业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提供选择的余地。一些企业于是选择廉价的工程物料或在施工中私改图纸,偷工减料,使用不符合设计规格的苗木等。为了尽早竣工,管理人员要求工人加班加点,盲目赶工,最后因质量不过关而不得不返工。
2.5 工程施工与建设单位干涉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工程的现代化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逐步实现水资源以及水环境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只有有了明确的现代化发展目标, 水利工程领域才会不断加强。
一、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地位和必要性
1、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地位
水利事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也就是水利现代化。水利现代化指的是在水利领域广泛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及网络化的信息系统,运用现代方式和思想研究、管理和装备水利,有效保护水环境,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水资源,以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是保障水利事业顺利发展的先决条件,水利工程建设是其生存的基础,而管理则是水利工程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所以说,水利工程现代化有助于水利现代化的实现。
2、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性
水利现代化要求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这是有效解决当前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的重要方法。水利工程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虽然得到了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管理经费匮乏,管理科技水平低,管理能力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管理体系漏洞, 管理内部运行机制死板,等等。因此,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推进制度化、规范化以及高效化的管理。
二、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制不健全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但是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很多水利工程企业依然沿用旧的管理模式,导致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责任划分不明确。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机制,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行为就缺少相关制度规范的约束,容易出现做事散漫、问题上报不及时、消极怠工等现象,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2、资金投入少
水利工程是一项周期长、综合性强,而且比较复杂的工程,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安全,虽然我国已经大力发展水利事业,但是在资金投入上还不够,资金的落实也比较困难。
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素质能力还比较低,不能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现场进行良好的协调和组织,对其他部门的依赖程度比较高。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的管理知识,对工程的进展、成本以及相关人员的管理缺乏系统的规划和了解,而且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的相关技术等也不了解,不能有效地对水利工程进行监管和控制,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出现混乱,严重制约着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发展。
三、管理目标
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要仅仅围绕国家的政策,运用标准化管理目标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2、通过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分析和研究,摒弃不适合于当展的管理方式, 同时发扬好的管理模式, 在分析与研究中, 逐渐向现代化的管理目标发展。
3、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管理目标还要保证水利工程中各项设施的齐全, 做好维修和养护工作, 尽最大努力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 发挥水利工程应该发挥的作用。
4、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 就应该体现现代化的特点, 不断的引入新的技术, 从而提升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5、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除了要求水利工程企业自身要进行多方面的管理, 还需要充分的利用社会的作用, 发挥社会的职能, 从而保证水利工程调蓄的能力, 通过社会职能的管理, 逐步进入国际化。
6、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还要不断的向着精细化的管理方向发展, 使得水利工程管理不会出现任何的差错。 同时, 加强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
四、加强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措施
1、树立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理念
随着产业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由传统模式逐渐向全方位的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 为了加强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实现水利工程作用的更好发挥,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理念,尤其是水利工程的负责人带头树立好现代化理念。
2、明确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的目标
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的目标是保证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转,从而促进水利工程效益得到很好的发挥,进而保障水利工程的长期、健康地运行。明确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是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目标之一,因为只有符合水利工程发展规律,并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管理体系,才能为水利工程管理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是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另一个目标,只有保证工程的安全,才能正常、有效发挥工程作用,实现更好的服务,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工程使用年限。
3、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确保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实现。应结合水利工程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不仅要满足时展的需求,还要与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使内部管理与外部发展相结合,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对水利工程管理企业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调查,保证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4、建立健全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遵循科学管理,坚持政企分开、权责分明、产权清晰的原则,并且结合水利工程管理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只有从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出发,逐渐提高工程管理内部运行和外部考核水平,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才能提高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进行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这样有助于管理法规的贯彻落实。健全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够激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努力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
水利工程是否能够实现现代化,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问题。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就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具有现代化管理技术的人才。加强管理人才的引进和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强化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指导管理人员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并把科学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强化激励机制,鼓励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此外,还应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能够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效果的实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符合时展的要求,也满足人民的实际需求,此外,水利工程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加大经验交流,使管理人才学习到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除了提高管理人才的业务技能以外,还要加强对管理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才能更好推进现代化水利工程的管理进程。
参考文献
20世纪7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被管理学界所广泛接受,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社会责任派”的代表人物Ansoff和Dill等经济学家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均进行了论述。197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的沃顿学院(WhartonSchool)开设了利益相关者管理课程,旨在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分析框架。由于弗里曼(Freeman,1984)开创性的研究,使利益相关者观点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
一、股东至上逻辑
在公司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归属问题上,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认为公司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应当全部归股东所有。长期以来,许多国家在其制定的《公司法》中也体现为如下的公司治理模式: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经理必须并且仅仅为股东的利润最大化服务。不可否认,这种“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常见于业主制企业、合伙企业及一些股东主导型公司。这些古典企业生存了几百年。然而,现代社会大量处于统治地位的公司开始偏离“股东至上”逻辑,传统“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在微观经济领域的地位日渐衰落。尤其是1980年美国兴起的一股公司之间的“恶意收购”浪潮,更引发了人们对“股东至上”逻辑的声讨。这种股东接受“恶意收购”的短期获利行为,往往是和企业的长期发展相违背的。在这一背景下,美国许多州从80年代开始修改公司法,允许经理对比股东更广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从而给予经理拒绝“恶意收购”的法律依据,要求企业在被收购时应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特别是前几年OECD公布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明确指出,“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应当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公司的竞争力和最终成功是集体力量的结果,体现各类资源所做出的贡献,包括投资者、雇员、债权人和供应商”。由此形成并流行利益相关者共赢的价值观。
二、共同治理逻辑
共同治理逻辑与股东至上主义逻辑的本质差异在于企业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只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缔结的契约网,各利益相关者或在公司中投入物质资本或投入人力资本,目的是获取单个产权主体无法获得的合作收益。共同治理逻辑并不否认每个产权主体的自利追求,而是强调理性的产权主体把公司的适应性能力看作是自身利益的源泉。
共同治理逻辑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第一,一般来说,较合理的制度环境应以确保契约自由为宗旨,这是与机会平等的内涵相一致的。契约背后隐含的产权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企业治理结构的主体之间是平等、独立的关系,这些相互关联的主体组成了“利益相关者”。产权的基本内涵在承认一个人追求和保护自身产权利益的合理性、合法性的同时,强调应考虑产权的行使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因此,企业治理结构主体多元化是现代产权内涵的逻辑延伸。
第二,企业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团队生产或长期合约的集体,而企业的团队本质又表现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在企业中,一些资源的价值依赖于其他相关的资源,依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持久合作,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使他方的利益遭受损失。同时,相互依赖的资源也是相互特异的,从而存在替代成本。为保护依赖性资源免于受损,团队成员只有缔结长期合约,以确保一个可预期的补偿。而共同治理逻辑恰恰有助于保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期合作。
第三,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许多物质资本所有者常常在资本市场扮演“投机者”的角色,他们只关心市场上资本价格差所蕴含的套利机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不在意。万一所投资的企业业绩不佳甚至破产,他们首先想到的也是“用脚投票”。真正在企业中倾注心血的其实是企业的经营者和广大职工,他们向企业投入了大量专用性人力资本,一旦企业亏损或倒闭,不仅面临投资损失,甚至会危及自己及其家人的生存。
第四,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人力资本。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有足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只能来自人力资本。即使企业只想维持现状,若没有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和一批忠诚的职工支持,也是不可能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地位的变化增强了企业中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力,物质资本所有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必须依赖人力资本所有者。
由此可见,企业法人财产引致的权益理应归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他们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来实现自身的权益,通过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制约。处于成熟期的公司常常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这种双边或多边式的合作模式即为共同治理,它反映了企业治理结构的共决性。目前,共同治理己成为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抉择。
三、利益相关者共赢
公司的价值观由传统的“股东赢”向“利益相关者共赢”的转变,实际上表明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权益,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不仅强调经营者的权威,而且要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这样一种利益相关者共赢价值观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公司所有权来看,公司所有权是一种状态所有权股,股东只不过是正常状态下的公司所有者。公司是一个与经营状态依存的结合体,其所有权的界限是模糊可变的,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是误导(Blair)。公司的行为和发展与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员工都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公司的价值观的取向应是利益相关者共赢,在利益博弈中才能统筹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有利于利益相关者长期合作,达到利益相关者共赢的境界。
从公司的人力资本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相对物质资本稀缺程度越来越高。创新能力是上市公司获取利润的源泉,而人力资本是创新能力的天然载体,没有富于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和一批忠诚员工的支持,上市公司连维持现状也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做大做强。但人力资本具有不可分离性,从而具有不可抵押性,这就意味着激励问题的重要性。但因为公司由多个人力资本组成,当契约不完备时,要想每一个人都按帕累托最优定律努力是不可能的。上市公司的所有权安排必须让最重要、最难监督的成员拥有所有权,可以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达到最佳程度的对应,从而带来的“外部性”最小,公司价值最大,实现利益相关者共赢。
从公司的管理成本来看,利益相关者共赢的价值取向可以降低成本。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不仅可以通过“偷懒”来提高自己的效用,而且可以通过“虐待”物质资本使自己收益。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处在公司外部的股东很难监控经理人的行为,而利益相关者具有信息优势,如银行既有动机也有能力监控经理人的财务活动,员工则在公司内部能直接观察到经理人的违规行为,因此他们参加公司治理能明显降低成本。利益相关者共赢的价值取向,使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利益更加关注,从而减少了员工偷懒行为和公司激励监督的成本。同时,公司与利益相关者长期合作,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1 加强医院预算管理,确保预算刚性必免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医院预算是根据医院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编制预算是医院实施全面管理的起点和关键环节,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全面预算对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1 预算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资金状况,遵循收支统管、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优先安排重点建设和发展的项目,压缩不合理的支出,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并在科学预测各种因素对医院收支影响的基础上,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预算。
1.2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必须突出权责制度,将预算指标分解落实至各科室,有利于相关科室确定工作目标、方向,同时医院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科室,并保证其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对预算执行情况建立考核制度,定期组织对各科室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分析比较医院内部科室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切实做到有奖有惩、奖惩分明,构建监督控制和激励机制,以促进和保证全面预算的顺利实施。
1.3 加强资金收支的监管制度,合理安排资金调度,对相关科室提出的采购申请,必须是在年度预算的采购计划内,并经主管院长通过审批后才可以进行采购,财务科有权对超计划采购和库存过大的采购拒绝付款,这样才能使重点项目资金的需求得到保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2 加强科室成本核算,降低医疗成本,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实行成本核算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公立医院改革和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2.1 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成本核算口径和范围,使成本核算逐步扩大和深入,并落实到具体科室,甚至落实到个人,尤其是科室相关负责人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切实降低各项耗费,精打细算,减少浪费,使每一个科室做到工作有计划、开支有依据、考核有目标、奖罚有根据。
2.2 建立科室责任目标成本制度,加强和完善医疗成本的管理核算和控制。按照各科室支出的预算指标分解制定目标成本,作为科室职工努力的目标和衡量实际医疗成本高低的尺度,每月末将医疗成本的实际消耗与责任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及时揭示和分析脱离责任目标成本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并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2.3 建立成本核算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做好成本的分析、控制,医院要在细化、深化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通过对医疗服务质量、病人费用水平的考核,实现对医疗服务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以增强医院职工的责任感及积极性。对不直接参与医疗活动的科室,如医院行政、后勤等部门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成本核算制度,做到成本核算无死角,促使全院职工树立成本核算观念。
3 建立科学的科室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目前,医院的绩效考核办法基本是以财务指标作为评价各科室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然而财务指标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容易造成各科室的短期行为,不利于引导各科室更好地实现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和长远规划。而运用平衡计分卡则能实现医院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衔接,解决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相互补充,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
3.1 医院从财务、患者、内部业务流程及学习与增长四个方面建立绩效考核指标。常用财务指标有:科室收支结余、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成本、药品比例、门诊和住院病人次均费用等指标;患者方面主要是考核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状况,常用指标有:病人满意度、病人投诉率、医疗纠纷例数等;业务流程方面常用指标有: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天数、甲级病历率、病人治愈率等;学习和增长方面,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职工只有不断学习和进取,才能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常用指标有:内部职工满意度、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专业论文的数量及质量、外出进修学习的人次数等。
3.2 根据医院内部业务内容不同,将考核对象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行政后勤类等科室,根据业务性质设置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
3.3 平衡计分卡绩效指标的定期考核,医院绩效考评部门定期对各科室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科室及职工的奖惩依据,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4 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
随着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越显凸出,面对机遇和挑战,医院要在发展中求生存就需要资金的投入。目前,医院的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政府的财政补助、药品的差价收入、医疗服务收入,国家财政对医院的补助占医院总支出的比例逐年下降,药品销售的差价收入也随着新医改方案出台逐步取消,政府出于保持社会稳定等原因对医疗服务收费价格调整进行控制,医疗服务收入被控制在成本以内,以上三种情况使医院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因此,医院应拓宽筹资渠道,结合本身实际情况多形式、多渠道去筹措资金,解决医院资金短缺的问题。
4.1 银行贷款是当前医院筹措资金的主要渠道,医院依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可以争取信贷资金的支持,医院要尽力争取低息、贴息的专项贷款和扶贫贷款,减轻经济压力。
4.2 融资租赁,即“借鸡生蛋,卖蛋买鸡”,融资租赁缓解了医疗机构在设备投入上的资金压力,减少了医院在添置大型设备资金上的一次性投入,而把有限的资金进行有效配置,提高资金使用率。
4.3 医院股份合作经营、医疗技术合作、并购其他医院等融资形式是日益活跃发展的筹资形式,外部资金的注入不但增强了医院的实力,解决了医院资金紧张问题,还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新的机遇;医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和医疗技术力量的优势,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占领医疗市场为医院增加收入。
5 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医疗体制改革促使医院的管理模式从“政策依赖型”转向“市场导向型”,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适应改革的步伐,在知识经济时代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财务工作不能仅拘限于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简单的记录、核算,而是要不断的学习经济和财会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运用现代数学、法学、预测学方面的知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对经营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从经济、社会、法律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理财方案,为领导制定医院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做好参谋的角色。
5.1 应理论结合实践积极组织财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科室内部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提高在职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把握最新的财务动态。
5.2 招聘具有高素质的财务专业人才,提升财务人员的整体水平。
5.3 单位还应该聘请财经、金融专家进行会计讲座,可针对单位账务处理的实物进行分析讲解;鼓励财务人员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
参考文献:
创新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世纪、新阶段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档案工作要适应这个要求,必须要有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要解放思想,破除因循守旧观念;要与时俱进,树立大服务理念,要摆正位置,在发展文化事业的大环境中发展自己。
1.档案工作创新,要解决好四个关系问题
1.1创新与基础的关系
工作创新不是凭空想象,不是“空中楼阁”,创新必须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建国以来,我国档案工作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理论、方法和工作经验,档案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体系,这些基础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是创新的根基,因此,创新绝不能抛弃这个基础,要在认真研究、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分析现在和将来的形势,在发展中寻求新的突破。
1.2创新与现实的关系
工作创新不能脱离实际。当前,档案工作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过程中,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好,档案工作还处于受多种条件限制发展较慢、社会档案意识不强、档案部门工作不到位、档案事业发展后劲不足状态。创新就要重视现实,面向未来,从实际出发,围绕如何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打好基础、快速发展上求突破。
1.3创新与学习、借鉴的关系
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借鉴是创新的阶梯,创新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目的。档案工作创新既要学习本行业专业知识,借鉴本行业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又要学习相关专业、其他行业知识,借鉴其他行业和专业创新方法和成功经验。创新要坚持“推陈出新”原则,运用否定之否定认识规律和批判、继承观念,在学习、借鉴中创新。
1.4创新与实践的关系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但创新绝不能是虚无飘渺的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都要经过实践检验,凡是对事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创新,都要大力推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服务手段创新
2.1建立档案馆(室)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随着档案馆(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将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2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档案馆(室)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 该中心设在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室),是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其优点是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利用率高。
2.3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目前在单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有很大差异的是,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并在档案馆(室)的服务器上归档。
2.4开展在线服务。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如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参加档案展览、阅读档案复制件或公布件,特别是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原件的方式,在信息化时代里必然要发生变化,至少是部分变化。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使人们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希望通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因此,被动的、手工式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必然逐步被主动的、现代化的档案服务方式所代替。
3.拓展服务领域
3.1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社会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这是因为档案部门既要面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一切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加复杂,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息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3.2兴办服务实体,发展档案产业。处于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从信息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档案人员不再单纯是档案的保管员,还应是档案信息财富的拥有者和提供者;档案馆(室)也不再是单纯的收藏机构,还是档案信息的聚集中心、交流中心和信息技术的用户。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